酒店管理的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3:40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1

【关键词】收入管理酒店管理应用前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上,计算机信息通信技术以及科学完善的管理方式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开展广泛的应用。近几年来,收入管理作为一种创新的管理方式以其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模式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使用收入管理模式的企业开始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收入管理(Revenuemanagement),也被称为产出管理(Yieldmanagement)或者动态定价(Dynamicpriccing)。收入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消费者需求实现准确了解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精确区域的划分,以便将有限的产品与服务加以组织后获得更大的利益,这种管理模式也能够被称为智能化定价管理。其中,收入管理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航空业实行订位与定价管理的系统模式。收入管理方法的应用领域十分宽广,其能够推广到存在相似管理问题的其他领域。本文从收入管理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特点入手,对应用收入管理行业所必须的条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将收入管理应用在酒店管理中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索,最后探讨收入管理在酒店管理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可能面对的切实问题。

1.收入管理的概念

1.1收入管理发展

收入管理是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航空业实行订位与定价管理的系统模式,也是在美国航空业开始解除管制机制,航空业中出现了剧烈竞争后所出现的产物。在美国航空管制解除初期,一些小规模的公司为了吸引顾客开始实行低价格战略,以相对较为低廉的价格为乘客提供最为基础的服务,从而达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目的。这就是收入管理的诞生。收入管理在准确预见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准确的区域划分,使用多级价格的战略,将一些机票的价格降至最低[1]。这样一来,大型航空公司在留住原有客户的基础上,就能够吸引对价格比较重视的客户,从而打击以低价策略吸引客户的小航空公司。在1992年,使用收入管理的大型航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住了脚跟,而使用低价竞争吸引顾客的小航空公司大多数都是被市场所淘汰。

1.2收入管理适用范围

美国航空业所使用的收入管理方式在其他行业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同样是可以适用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有限,但是产品或服务容易出现损失的情况。例如航空业中客机上的座位、酒店的房间、电影院的座位以及通信网络中的带宽等都是可以使用收入管理模式的范围。企业的管理者有效合理的利用企业内部的有限资源,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效益就是收入管理的最大优势[2]。企业管理者在使用收入管理时需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怎样从价格定制方面使得产品或服务的需要与有限的资源或能力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以电影院的空座位为例,在电影播放时电影院内的空座位是不会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就是一种经济损失。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销售收益,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需要根据市场进行实时的价格调整。例如接近产品或服务价值失效的期限,例如电影院的开场时间接近等,如果市场需求小于企业的能力就能够适当的降低服务价格用来刺激客户对价值的需求;或者处于相反的状态,当市场需求大于企业所提供的能力时,就可以在接近产品或服务失效期限的最后提高价格[3]。通过以上所阐述的原则可以想到,大多数的企业会使用打折促销来推销自己的商品,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但是打折促销的力度一般都是根据行业规则或经济进行,如何科学的制定价格,以及在什么时候对价格进行调整才能够最大程度的促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就需要科学数据支持下的收入管理模式中的科学方式。

2.适用收入管理行业的特征

收入管理模式并不是适用于任何一个行业,根据市场变化规律与经验的总结可以看出,只有具备以下几种特征的行业才能够适用收入管理方法。

2.1产品服务的时效性

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过了时间之后就失去了一切价值。简单的说就是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只有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才有其存在价值。这些商品或服务并不能够通过存贮来达到增加价值或满足客户更多的需要的价值,如果这些产品或服务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成功的销售出去,企业就会永久的失去这部分产品或服务带来的价值。例如,在客机已经起飞的时候,航空公司就不能够再出售有关这次航班的机票,航空公司也就失去了这班飞机所带来的价值[4]所以,在收入管理中应该对动态实时定价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进而有效的刺激客户的消费需求,最大程度的降低由于产品或服务闲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由于时效性是不能够通过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损失在实际销售上计算出其可能会获得的收益。所以进行动态的实时定价需要基于科学的管理方式与数学模型。

2.2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企业提品或服务的能力有限。企业追加生产新的产品或服务能力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或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例如酒店空置的房间,数量是有限的,要想增加房间数量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以及花费较长的时间,这段较长的建设周期所花费的精力远不如降低产品空置来的高效。由于企业的能力有限才会提出提高有限资源利用率的方式,如果企业在提品或服务上有很大的能力空间,就不存在高效益与高能力之间的矛盾。其中高效益指的是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平均收入,高能力指的是在在价格过高的基础上,产品或服务的利用率下降,而为了提高利用率就一定要降低价格的销售能力[5]。

2.3市场分段化

市场存在分段化现象。企业的客户能够根据职业、收入、消费水平、对价格的重视程度等多种因素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简单的说就是对市场进行划分。不同类型的客人可以接受不同的价格带来的相差无几的服务或产品,但是这种市场划分与价格之间的差异应该经过市场消费者的认可与检验。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客户消费产品或服务的先后顺序来对市场进行划分;根据产品失效的最后时间以及市场的具体需求情况,通过实行不同的价格策略来吸引不同市场区域的客户,使得不同层次的客户使用不同的价格购买到不存在差异或者差异细微的产品或服务。美国航空公司对市场的详细划分就是市场划分的成功案例。同一趟航班中同等舱位的座位从质量或服务上都是相差无几的。但是航空公司使用收入管理制定了一套有效的价格策略,将有能力并且能够承担高价机票的顾客以及那些要求降低的客户以换取低价票的客户区分开来[6]。简单的说就是说,对价格较为重视的客户可以通过前提订票来购买到价格较低的机票,一般为未来假期制定计划的旅客一般会选择这种购买方式;而一些对价格并不是十分重视的客户就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在自己需要的时候购买机票。产品或服务可以提前销售。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提前销售一般都是有企业的预定系统来实现的。当企业的预定系统与其他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时就能够根据实际目的来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调整进而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客户的需求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企业需要在提高销量与提高价格之间进行权衡。例如航空市场中,由机票的价格时随着时间变化不断变化的,当航空公司满足所有预定低价票的需求时,就会导致一些愿意出高价购买的客户买不到机票,这样一来航空公司也就造成了价差带来的收入。或者将过度机位留给高价票的购买者就有可能出现空座位,航空公司也就会失去这些空座位的潜在收入。

3.收入管理在酒店业的应用前景

3.1酒店管理的特征

收入管理的模式能够推广到许多的其他领域,例如酒店业的管理就是一个能够使用收入管理来增加经济收益的行业。酒店行业具备了收入管理应用的以下标准:1)时效性。酒店没有成功销售的房间是不能给酒店带来经济效益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一种经济损失。2)提供能力有限。酒店所提供的房间数量是有限的也是固定的,要重新提高服务能力的成本较大。3)市场划分。酒店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对市场进行一定的划分。具备通过预售时间的控制来达到控制服务或产品价值的能力,进而将酒店的收入实现最大化。另外,酒店经营的固定成本原因高于其灵活成本,而客户对酒店客房的需求也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并且会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规律变化。例如在旅游旺季或周末时对酒店房间的需求量较大。酒店行业这些符合收入管理模式应用的特征都将给酒店行业带来更高的价值与利润[7]。

3.2酒店应用收入管理难点

在酒店业中推广收入管理的过程中一个技术难点就是怎样对客户连续住宿的问题进行处理。在酒店业中客户使用房间的时间长短有时是难以控制的,并且酒店价格与客户消费的时间也是息息相关的。由于考虑到多种因素,所以在酒店实行收入管理系统需要对可能出现情况进行充分的全面考虑,从而制定出相应的策略,进而保证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3.3酒店收入管理系统

(1)价格管理模式。要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就应该在最高价位时销售所有房间,但是这种情况基本不会出现,所以酒店一般会制定不同的促销策略来吸引顾客。在应用收入管理模式中的酒店就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价格控制体系以及与之相关的销售策略。以便达到酒店能够在保住高消费客户的前提下,能够通过促销策略吸引更多的低价客户保住酒店的整体效益。科学、合理、被客户所接受的价格控制系统还要涵盖酒店的一些其他服务,例如游泳池、Spa等。

(2)接纳能力管理。

作出正确的决策的必要基础就是进行精确的计算,在收入管理模式中的各项精确数据统计的支持下就能够给酒店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保证有足够的房间提供给高价位购买的顾客又能够有效的保证酒店的入住[8]。

(3)入住期限管理

客户入住期限管理也是酒店收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对入住期限实现了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酒店才会在接受客户预定的同时考虑客户的入住时间以及酒店应有的入住率,进而保证酒店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4.结束语

在我国酒店行业推广收入管理还存在一些困难。完善的预订系统、酒店管理的国际化等都是重要的阻碍因素。所以,在应用收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价格优势竞争的理性。在科学合理的模式上建立动态的实时定价管理系统。由于酒店产品服务的定价与酒店经营的成本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依靠科学的管理与优质的服务来构建竞争优势也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BotimertC,efficiencyConsiderationsinair-linepricingandYieldmanagement,trans-portationResearchparta-policyandpra-ctice,Jul1996

[2]BarryC.Smith,JohnF.Leimkuhler.Rossm.Darrow.`Yieldmanagementatamericanairlines`,interfaces22:1January-Fe-bruary1992(8-31)

[3]程飞.基于收益管理的多产品定制系统共用生产能力分配策略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01)

[4]官振中.按订单生产型企业收益管理定价和能力分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5]刘月,罗利.服务管理理论研究进展[J].管理评论.2004(04)

[6]americanairlinesannualReport."theartofmanagingYield'2007

[7]梅虎.从企业视角到顾客视角:酒店收益管理回顾与展望[J].江苏商论.2009(05)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2

关键词:共享经济;酒店管理;发展战略

引言

据当前酒店行业发展可以看出,酒店业成为当前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伴随着酒店数量的增多,客户投诉也越来越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急剧增加,酒店不得不加快营销转型力度。共享经济背景下酒店的管理发展是重中之重,想要提高管理发展必须弄清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明白酒店自身的长短与优缺点,针对性地推出适合的改进措施,而不是盲目的跟从或效仿其他酒店,这也是管理发展管理首要任务。

一、共享经济背景的解读

(一)共享经济的概念

“共享经济”这个术语最早以“collaborativeconsumption”出现在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Felson)和琼斯潘思(Joel.Spaeth)《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StructureandCollaborativeConsumption:aRoutineactivityapproach)中。共享受制于空间、关系两大要素,一方面,信息或实物的共享要受制于空间的限制,只能仅限于个人所能触达的空间之内;另一方面,共享需要有双方的信任关系才能达成。21世纪以来,互联网蓬勃发展为共享经济带来一个良好的契机,智能手机的普及,为人们利用信息、整合资源提供了有效平台。

(二)共享经济背景的产生

从我国来看,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不断发展并拓展网络经济空间,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社会融合发展。”共享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表现出共享经济领域不断扩展并跨界融合、初创企业快速成长、重点领域竞争格局形成、政策导向更为明朗的基本趋势。

二、共享经济背景下酒店管理发展现状

(一)共享经济背景下酒店细分领域

针对年轻客户,消费较中端,希尔顿酒店集团也推出了一个tru,每间每晚价格在90-100美元,虽然房间变得更小,但开放的大堂空间可以满足用户闲逛、工作、玩乐和饮食的需求;前台配备社交媒体墙面播放实时内容,促进大堂内客人间的互动。据研究公司StR公布的数据,高端奢侈酒店的入住率和平均每晚房价位虽居最高水平,但增长率已经落后于中端市场。

(二)共享经济背景下酒店的竞争状况

在市场中必然会存在竞争,竞争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经营队伍的竞争、酒店服务质量、酒店管理能力以及来自于资金投入等方面。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加销售利润,国内中小型酒店都格外重视成本的控制,随后国内不少酒店又进行了组织结构和品牌文化结构的调整,同时积极的采用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发挥出品牌优势。国内中小型酒店之间的品牌竞争,往往是由品牌规模和品牌形象所决定的,对外部环境的依赖度比较小。

(三)共享经济背景下酒店管理的成效

享经济背景下的酒店管理行业市场呈现出极度分散的格局,中高端酒店行业的整合与品牌化发展将是大势所趋。面对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酒店纷纷向用户推介并开展在线互动,这种更为生动的直接的酒店管理模式可以集中更多的优秀酒店管理资源,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酒店客户需要。借助于共享经济平台,对顾客资料、顾客消费记录、积分、储值、计次、库存管理、折扣管理、电子优惠券、服务计划、短信服务及各类综合统计报表等进行收集,通过酒店会员管理软件进行分析,使得企业可以实施各类会员制营销,吸引新顾客消费,防止老顾客流失,加强企业竞争力。

三、共享经济背景下酒店管理发展存在问题

(一)专业人才短缺现象严重

国内许多酒店专业人才流失严重,还未能分别从物质以及心理等方面,构建较为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不能明晰员工岗位职责,因此无法吸引到酒店市场上的专业人才参与企业营销。国内酒店尽管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酒店服务结构,并且明确了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经由实地调研和考察可以看出,客户对于酒店管理及专业人才服务相对还有不满,比如一些客户明确提出,国内酒店当前的服务过于陈旧,缺乏更加专业的人才队伍,导致享受酒店服务时没有考虑到各个层次客户的现场需求。

(二)忽视酒店品牌文化的建设

很多酒店进入国内酒店市场较晚,在酒店管理领域的知名度几乎没有,普通受众人群完全不清楚酒店的品牌,再加上只要吸引用户购买,需投入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有可能把品牌传播到目标客户群中。许多酒店的品牌文化还是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和接受,国内酒店上独有的商品并不多:与供应商签署独家的合作协议是国内酒店想努力实现差异化的一个方法。目前,为了满足更大的市场需求,国内酒店不断地开拓品牌文化,才能确保酒店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经营较为分散

在中高端酒店所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共享经济背景下目前我国小型酒店管理总体水平还不高,中高端酒店品牌林立,市场集中度低。大部分酒店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规模小、粗放运营、管理落后。缺乏成熟的管理模式,经营较为分散

(四)资源共享信息更新不及时

通过对进国内酒店资源共享信息现状了解到,我国目前还缺少完整的、统一的进国内酒店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流机制。进国内酒店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制度及执行推行中,各个部门并没有发挥相应公共职能,也只有少数酒店承担了应有社会责任。政府部门的信息公开过程中并没有与以上部分部门达成共识,在引进先进技术时,相关部门参与程度过低,责任分散而且没有管理指标,国内酒店管理资源公开及交流难以形成各部门齐心协力和资源整合的局面。

四、共享经济背景下酒店管理发展战略创新模式

(一)不断引进先进的专业人才

在国内酒店管理过程中,强调对理念的认同感,共同的价值观是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指南。自行业发展初始,国内酒店管理过程中就秉承“诚信、恭谦、创新、敬业”的经营理念。也正是如此,共享经济背景下的酒店始终在当地同业中保持着领先者地位与姿态。吸引、培养、发展和保留,是酒店保持活力的制胜之道;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使国内酒店得以吸纳更多的信息技术人才涌入,不断推动国内酒店事业的共享经济转型迅猛发展。

(二)强化不同酒店品牌文化学习

酒店竞争优势提升最重要的保证就是质量和文化。需要把握酒店品牌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区别核心品牌文化与非核心品牌文化的同时,集中资源、技术与管理,通过整合与优化,在某一领域做精做深,不断改进与完善,通过为国内中小型酒店提供独特的利益与服务,增强国内酒店管理酒店品牌文化,将非核心品牌文化从国内中小型酒店的生成发展活动中分离出来。酒店经营过程中也要变换推广、宣传方式,灵活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在网络途径的保驾护航下,明确酒店品牌文化目标,构建酒店品牌文化学习体系,为成功地将更多酒店管理服务推向行业奠定基础。

(三)借助成熟管理模式完善管理

基于共享经济背景下酒店管理需要借助成熟管理模式,在官网、第三方平台、移动设备app等宣传渠道,都应丰富对酒店管理的介绍,通过更详细的图片展示,让酒店管理的理念和特色得到更有效的传达。国内酒店应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运用以下三种定价策略,提高酒店的价格竞争力,国内酒店可参考影响力较大的品牌经营管理经验,突出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同样的价位上有更丰富的有特色的服务。通过酒店管理文化建设、品牌营造,依靠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客户的忠诚度,最终达到可管理成效。

(四)提高酒店资源共享意识

酒店资源共享的顺利展开离不开酒店的有力监督,依据酒店资源共享管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必须要深入落实信息交流工作条例规定,相继健全酒店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酒店资源信息共享制度、酒店经营信息交流有效监督评估制度等。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3

【关键词】低碳旅游,酒店,管理模式,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在经济领域,针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人们开始实施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低碳旅游。为了实现低碳旅游,不仅旅游市场要做到低碳与环保,而且作为其重要载体的酒店也要紧跟其前进的步伐。与此同时,酒店为了达到星级标准,酒店内部的软件以及硬件设施都要向着低碳与环保的方向看齐,尤其酒店管理要与低碳旅游联系起来,从而促进酒店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低碳旅游的现状以及其对酒店管理的要求,来探究现阶段酒店管理中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酒店的发展。

二、低碳旅游的现状

所谓低碳旅游,就是一种提倡低耗、低污染以及低碳排放的绿色旅游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低碳旅游方式符合人们的低碳生活,从而在各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有旅游形式得到了改变,节约与绿色成为旅游风气的精华,而且旅游过程不断在实践可持续发展以及智能化。

紧跟世界旅游风尚,我国于1999年开始推广低碳旅游方式,例如九寨沟、燕子沟以及峨眉山等景区。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区中,各景区陆续采取了: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景区,提倡使用环保观光车;逐年实施退耕还林,累计实现土地绿化;禁止旅客带零食进入景区等,从而减缓景区环境的恶化。

三、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的内涵与要求

景区酒店是作为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行业,其随着低碳旅游行业的发展,在持续秉承“宾客至上,服务第一,以人为本”为服务宗旨的基础上,由原来的管理模式――“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服务,就没有满意的客户”转化成“为客户提供低碳、低耗以及低污染的优质绿色服务”。

除此之外,对低碳旅游视角下的酒店管理也有了不同要求:实现酒店、环保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打造绿色、安全、环保以及清洁的酒店环境;在提升酒店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注意改善酒店的企业形象;在行业中实现绿色酒店的目标;合理利用能源与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保护生态环境。

四、现阶段景区酒店管理模式中的问题

在实现“为客户提供低碳、低耗以及低污染的优质绿色服务”的转变过程中,景区酒店会发现自身的各种问题,从而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酒店的服务设施以及服务水平低。酒店是一种为客人提供休息与服务的行业,所以酒店的各种服务设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从现阶段的酒店情况来讲,部分景区酒店的服务设施还不能达到广大客户的要求,例如就餐位置、摆放以及空调等,更有甚者是有些酒店没有从低碳、低耗以及低污染的绿色角度考虑设施问题。这不仅在服务设施上满足客户,在服务水平上也低于客人的要求,不利于景区酒店的发展。

(二)国际化程度低。在旅游行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我国加入wto,酒店管理国际化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由于我国拥有很多名胜古迹,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前来观赏,可是现阶段的景区酒店还存在语言障碍。这一现象显示出,部分景区酒店没有国际化意识,并未针对这一问题实施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例如聘请专业的翻译或者工作人员具有简单的外语知识等。

(三)酒店缺乏专业人才。在低碳旅游的视角下,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着景区酒店具有更专业的管理人才,这不仅仅体现在酒店的服务当中,还体现在针对紧急情况处理的方面。但是,现实情况中,部分景区酒店只是注重饮食以及单纯住宿方面的要求,并未注重管理层面的人才需求,这样不利于酒店的全方面发展。

五、低碳旅游视角下景区酒店管理发展对策

针对景区酒店管理发展中的问题,在不断的探索中,有了一定解决方案,从而促进我国景区酒店的发展。

(一)提高服务水平。客人是否满意一个酒店的服务,直接关系到客人是否会进行第二次消费以及后续的宣传问题,间接地影响酒店的稳定以及拓展。这就要求酒店要时刻关注客人对酒店服务设施的评价以及建议,从而达到改善酒店服务水平的目的。

(二)提升管理层面的素质。在酒店的发展过程中,其对主业人才的需求是呈一个上升的趋势。酒店可以在提升福利待遇以及报酬的基础上,来吸引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与此同时,针对酒店内部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从而来适应市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要求,以此来进一步与世界接轨。

(三)完善服务监督机制。为了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酒店在满足低碳旅游的基础之上,需要建立符合其自身企业特点的监督制度。在建立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酒店的日常工作流程,还要依据工作人员的个人意见来之制定制度。从而,酒店可以在预防出现串通问题的同时,实现质的飞跃。

(四)加强酒店文化建设。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规范的行为、高尚的道德、群体意识以及风俗习惯是酒店随着时间积累形成的一种酒店文化,其不仅在领导风格、组织结构以及关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在是否能够吸引人才方面占有主要地位。为了实现低碳旅游概念,景区酒店需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与价值观,从而来体现与反映低碳、环保的概念,并以此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

六、总结

在低碳旅游视角下,景区酒店管理将会针对其服务水平、国际化意识、人才需求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改善其现阶段的内部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旅游业逐渐与世界接轨,人们通过对国外酒店的进一步了解,对我国的酒店事业有了新的审视,这就要求酒店向着多元化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人们相信酒店管理在实现低碳概念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酒店行业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陈义玲.低碳旅游视角下酒店管理模式分析[J].管理锦囊,2014,15(504):63-64.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4

实际上,低碳旅游是以降低碳排放量为目标的旅游方式,最早是于2009年在《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报告中提出。数据调查发现,旅游行业占全世界总碳排放量的5%,因此有必要针对旅游行业运营低碳经济模式发展。酒店作为低碳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采取环保的经营理念对酒店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基于此,对低碳旅游理念下酒店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二、目前酒店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酒店企业文化和低碳旅游的相关理念存在矛盾

众所周知,企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是其灵魂所在,更能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能够起到指导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作用。实际上,酒店的企业文化也非常重要,必须要结合酒店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对真正适合酒店发展的价值理念进行总结,发展属于酒店自身的企业文化。就目前而言,酒店企业文化与低碳旅游理念存在明显矛盾。具体来说,一方面,酒店的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也丝毫没有低碳环保的意识。另一方面,酒店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考虑酒店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了员工感受与客户满意度,使得企业缺乏一定的归属感,也丧失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环保责任,总体上与低碳旅游的理念有很大的出入。

(二)服务设施、服务水平有待完善和提高

酒店属于服务行业,是为旅行者提供休息与服务的场。因此,酒店的配套服务设施非常关键。然而,一些旅游景点的酒店在服务设施、服务水平方面还有待完善,或者有完善的服务设施,服务水平也非常高,但与低碳环保的旅游理念不符。

(三)国际化意识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旅游经济快速发展,非常多的名胜古迹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然而,国内许多旅游景区的酒店管理人员国际化的意识有待提高,甚至连最基本的应对措施都没有,最显著的就是在语言沟通方面,依然存在服务人员语言障碍交流困难的情况,这是酒店管理人员的失责,必须要与国际化接轨。

(四)管理模式不够成熟,经营不集中

在旅游景区酒店进行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一些酒店的发展不切实际,没有按照自身发展特点,盲目模仿五星级酒店的成功经验,忽略了自身还未形成一套相对完善而又成熟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景区酒店不可避免受到淡旺季的影响,因此会存在旺季客房爆满,淡季却无人问津的情况。大部分景区酒店都会选择旺季提高房价的经营手段,这种单纯为谋取暴利而弥补淡季损失的经营模式,势必会导致高房价低服务的情况。而且因为我国酒店存在部分不集中的现象,相对比较分散,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发展相对来说不平衡,因此和国际酒店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五)欠缺专业化酒店管理人才

在低碳旅游背景下,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旅游景区酒店管理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升,酒店是服务行业,酒店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一样,都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技能。

三、低碳旅游下改善酒店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构建企业文化

上文中提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会对企业的形象、凝聚力及日常管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必须要构建属于酒店自身的企业文化,同时确保文化内涵积极向上,可以为酒店的长远发展提供一定的精神内核。除此之外,要把酒店的可持续发展与低碳旅游的理念相互结合,在反映绿色环保的经营理念的同时,也促进酒店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提升服务水平

服务才是酒店的真正商品,服务水平是体现酒店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方面,甚至会对客户能否在此进行二次消费或口碑宣传的关键。因此,酒店工作过程中,要抓住以人为本、顾客至上的原则,要获得顾客的满意,让顾客在疲惫的旅行中可以感受到家的温馨。

(三)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

针对酒店管理而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所以酒店可以一方面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工作,确保提供的福利待遇、薪酬体系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引进一批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酒店从业人员。同时要注意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及公平公正的薪资制度,避免专业人才跳槽。

四、结语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5

关键词:实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C-0037-04

《酒店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利用实体酒店实现本课程的实景化教学,达到校企共育,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酒店管理人才的一种新育人模式。[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进行酒店管理实景化实训校本课程项目的开发,旨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顶岗实习”这一过程中增加一个过渡环节,即“课堂教学――实景化实训――顶岗实习”,弥补了学生从纯粹学习者角色立刻转向工作者的不适,加快完成人才培养目标,适应酒店行业发展需求。

本文中的实景化教学,主要是指在学校通过自主创办的不以谋求企业利润最大目的酒店实体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实景化教学的目的是在教师和酒店经理共同指导下开展教学工作(实训),促进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和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笔者结合本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了《酒店管理》课程实景化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其中构建实景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实景化教学顺利进行的保障体系,该保障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酒店管理》课程实景化教学评价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发现学习问题,提高实施效果

实景化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和酒店经理共同指导下开展的教学工作,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获得职业能力,弥补了学生从纯粹学习者角色立刻转向工作者的不适应。为了做好实景化教学工作,基于酒店管理岗位的特点,学校制定了实景化教学评价体系,提出人才应具备的知识及技能素养标准,从而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根据制定的评价体系标准,教师和酒店经理双方参与到教学过程,一方面有效掌握了实景教学情况,适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另一方面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所在,提高了学生实训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在实景化教学中,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考核的依据。现代酒店用人要求是学历和素质能力并重,因此实景化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进行全面的测量和评估,督促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实景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技术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消除评价学生误差,建立良好的校企共育关系

过去传统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不利于《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认知和教师改进。综合性的实景化教学评价能将评价的教育功能渗透在整个实景化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消除评价误差并及时改进提高。这样,实景化教学必须建立学校和酒店沟通的桥梁,学校和酒店双方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评价体系,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双方建立良好的校企共育关系。

二、《酒店管理》课程实景化教学评价策略

(一)确定实景化教学目标

基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工作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熟悉酒店餐饮部运转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餐饮部基层管理人员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

(二)确定实景化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体现实景化教学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实效性,根据《酒店管理》课程的特点,笔者在本校2012级酒店管理专业中澳合作班进行试点,分别提炼餐饮、客房等岗位职业能力,设计实训项目,制定实训指导学案,组织课程的教学实施。专业教师和酒店部门经理共同参与制定评价标准,设计每日一评、每周一评、每月一评的改进档案,全面记录学生实景化学习的整个过程。

1.教学评价方法多样性。本课程改变了以往以“一张考卷定成绩”的做法,将评价方法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量化评价和模糊评价相结合,内容评价和形式评价相结合,校内考评和校外考评相结合,实现了评价方法的多样性。[2]学生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即包括课堂讨论、出勤情况、作业情况、见习等,占20%)、试卷成绩(占20%)、实景教学的项目考核(占60%)组成,突出知识掌握、技能操作、现实问题的解决、综合分析能力等问题。这就要求《酒店管理》课程实景化教学内容与酒店具体岗位要求密切联系,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教学评价主体多元化。《酒店管理》课程的实景化教学强调教师、学生、部门经理、顾客多方共同参与评价,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思想,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导向、鉴定、改进、调控及服务等功能,最终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可以使学生成绩的评定更公正、公平,有助于从更多角度发现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鉴于本课程的评价模式包括课程开始前的诊断性评价、教学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价、课程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学校和酒店双方需要共同制定教学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方便评价主体操作,做出正确评价。

3.教学评价体系系统性。鉴于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很难从工作岗位、学生本体、教学要求三方进行综合研究,而酒店经理对于学校的教学要求、考核标准也比较陌生。因此,校企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指导学案、实景化教学内容、实景化教学情况的综合考察指标、实景化管理的量化考核指标、学生对实景化教学收获的评价等问题至关重要。实景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具体包括实景化教学文件、实景化教学基地、实景化教学内容、实景化教学管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酒店评价,共有7项一级指标[3]和17项二级指标[4],如表1所示。

(三)评价体系的实施

1.实景化教学文件。学生、教师、企业三方融入实景化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酒店管理》课程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指导学案等相关内容,形成资源共享的校企交流平台。本校教师和酒店探讨制定了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标准、符合实景化教学要求的教学计划、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校本教材。

2.实景化教学基地。本校拥有一家实体酒店――苏州旅游饭店,为实景化教学提供了实景化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校构建了“三合一”(做、学合一,学生、员工身份合一,岗位、课堂合一)的教学新模式。酒店管理专业的四年级学生分班进行实景化学习,符合实景化教学的要求。

3.实景化教学内容。根据《酒店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酒店管理》课程理论内容与实训内容进行整合(如表2所示),把原来目标单一的教学转变为目标多维的教学。[5]每一次实景教学从不同角度记录实习的情况,定期写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要求内容充实、系统全面、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有独到见解,形成有一定影响的实践成果。

表2教学内容

4.实景化教学管理。按照《酒店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实景教学共144学时。在实景教学过程中,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纪律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管理手册,每天按照饭店的作息时间进行打卡制度。在实景化教学期间,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填写管理手册,学生基本没有违纪和事故发生。

5.教师评价。实景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后,学生目的性更加明确,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充分。学生在实景化教学中,通过实景教学对专业知识进行反思,学生观察与理解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6.学生自评。通过实景教学,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吸收,提高了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和学习兴趣。

7.酒店评价。学生在实景化过程中,听从酒店经理的安排,时间观念强,具有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实训态度端正,言行规范标准,能够掌握专业知识,掌握酒店管理方法,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评价体系实施效果

根据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内容,学校按照《酒店管理》课程实景化教学评价体系的要求进行评价。如表3所示。

根据《酒店管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结果,可以看出《酒店管理》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还是成功的,实施内容由抽象到具体,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教师的酒店一线经验有所欠缺,需抓住下企业锻炼的机会好好学习;二是实景化教学管理有待强化,需做进一步梳理。

表3评分表

笔者根据当前酒店实体和我校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了实景化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功能化和可行性,确定了《酒店管理》课程的实景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指标、标准及权重,综合考虑了酒店因素、学生本身因素及课程设置情况及过程反馈机制。[6]通过实践证明,实景化教学评价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满足酒店对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熊继红.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钟毓华,杨朝晖.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4]韦菲.构建《酒店管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指标的探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6

关键词:酒店;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快,旅游、度假、商务等促进了国内酒店业的迅速发展。现代酒店是一个城市的对外窗口和名片,其服务水平和酒店形象从一个角度和侧面反映出整个城市的文化特质和整体形象。因此,现代酒店在建筑设计方面不仅要在塑造气质上加大力度,还要注重发展酒店的文化和挖掘异质性来提高其功能品质。

1、项目概况

某酒店项目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框剪结构,地下1层,地上10层,建筑高度为53.25米。该项目具有酒店客房、公寓、宴会餐饮、康体健身、大型会议和政府接待等功能,项目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完善。

2、定位

该酒店为大型综合性城市酒店,酒店的功能设置、客房设施的选用和经营管理都具备了满足以上两大功能的能力。根据酒店自身的客观情况,主要服务于中、高端人群,同时对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融合高品位、舒适、时尚等诸多元素,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大型城市酒店。

3、总体规划及交通组织

为了便于交通组织,将区域主入口进行了放大,中央设置绿岛,将出入流线分开,建筑物布局依据规划要求在用地界线内做了相应的退让,从而形成酒店前广场,便于人流组织。建筑总长度为290.1米,总进深为138.4米。主入口位于建筑中央,与大堂相结合。东南侧邻近水景,为了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然景观,酒店东侧分别设置了多功能厅入口、接见厅入口,西侧分别设置了员工入口、公寓入口、康乐入口及后勤入口,使住店客人与非住店客人既能欣赏美景,其活动路线又能够分开,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4、酒店设计

4.1平面功能及内部空间组织

酒店内部空间的使用一般分成3个主要功能区域,即公共功能区、客房功能区和内部管理功能区。酒店的硬件设施设备和运营质量的综合表现是酒店品质的保证,也是酒店星级评定的标准。酒店的服务是通过建筑空间的合理组织实现的,合理的功能布局是酒店成功运营的前提。

4.1.1公共功能区。

公共功能区一般设置在裙房或低层,便于酒店内外的宾客使用,也便于大量的人流、物流的调度安排、公众性与私密性空间的处理。公共功能区的功能众多,其面积指标的规划要由市场分析、投资规模、经营方式和客房数量来综合确定。酒店公共功能区直接展现出酒店的级别和豪华档次,无论是酒店业主、经营者还是设计师,对酒店公共功能区的重视都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酒店公共功能区主要为首层及二层所组成的裙房,包括大堂、餐饮中心、娱乐中心、会议中心和交通空间等,而大堂的共享空间则被视为重中之重。

酒店大堂(见图1)位于建筑中部,进入酒店首先呈现给客人的是高大宽敞的共享大堂,客人在此尽享尊贵服务。结合酒店的功能,在中央设置了半圆形的10层通高的中庭,成为整个建筑的中心和视觉焦点。酒店大堂是酒店的迎宾区,也是联系酒店各功能区的纽带。将酒店的建筑规划与空间组织融为一体是大堂建筑设计的关键,更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图1酒店大堂

大堂南北两侧高大的落地窗,将室外的绿化、喷泉收入大堂,周边优美的环境与内部宏伟的中庭相映成趣,突出了建筑的尊贵品质。5部景观电梯为大堂平添了奢华感。下部的跌水与灯光相呼应,形成交相辉映的水景,营造出新、奇、美的人文景观;顶部的采光窗将室外的光线倾泻至大堂,增加了室内的采光度;大堂酒廊外侧的圆弧区域,以柱廊自然划分出酒廊的温馨空间,客人在此品酒、饮茶、小叙,惬意舒适。造型独特的艺术品点缀,提升了酒店的文化品位,温馨的氛围释放在酒店的每一个角落。

4.1.2客房功能区。

客房面积约占酒店总面积的50%~75%,因此标准客房层的设计应尽量节省空间,处理好垂直、水平交通,同时保证客房的基本支持面积。酒店三层至十层为酒店客房和公寓,其中西侧部分为公寓,中部及东侧为酒店,并在酒店顶层设置了行政酒廊。九层和十层设置总统及副总统套房。

公寓式酒店是近年来新推出的一个品种,在客房原有的使用功能上增加了一个自助厨房,便于客人自助餐饮,适合于长年租住或家庭型的客源,使酒店客房不仅是睡觉的地方,而且是居住的空间。酒店公寓功能设施齐全,使人能够感受到家的气氛。

4.1.3内部管理功能区。

酒店能否正常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酒店行政管理与后场区域的设计是否合理。为提高酒店管理运营效率,应区分酒店前台、后台的管理。后台的管理不占用酒店的有效空间,管理办公室、后勤服务尽量与酒店客人活动的前部区域分开,或安排在不同区域,避免影响客人的正常活动,保证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正常进行。酒店内部管理功能区约占酒店总面积的10%~15%。酒店前台办公室设在大堂入口右侧醒目的地方,方便客人办理到达与离开酒店的事宜。酒店办公区设在首层和二层局部,相对独立。

4.2建筑空间设计

从整个功能布局来看,客人越来越看重空间的舒适度与空间感,包括整体感和个性化选择,要求也越来越多。酒店建筑空间的设计注重各个空间细节的研究和揣摩,力求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效果。

4.2.1主楼平面构成。

建筑主体平面呈45度折线依地形展开,与用地及周边建筑形成了良好的空间关系,舒缓了高层建筑对城市道路的压抑感及冗长感,同时使不同位置的客房均有良好的朝向与景致。

4.2.2共享空间

注重建筑各功能区出入口等空间的处理,力求创造出一个静谧、高贵、典雅的五星级酒店。裙房内设计有形式各异、功能不同、各具特色的3个共享空间,丰富了酒店的视觉效果、塑造出不同的空间环境,为酒店增加了内涵和空间灵动性。

酒店大堂:一至十层的共享大堂,高度约为46.9米。大堂内设大堂吧、酒廊、跌水、花坛,形成天然的生态中庭,沿中庭逐层攀升的回廊为大堂增添了磅礴的气势。顶部钢结构支撑的玻璃采光顶将蓝天阳光引入室内,使大堂完全沉浸在自然光的照射下,令人心旷神怡。

多功能厅门厅:两层高的共享空间,两部造型优美的圆弧形楼梯,在巨型水晶吊灯的衬托下,让原本就十分气派的前厅显得更加辉煌。

公寓大堂(见图2):是公寓客人的必经之路,是引导客人进入公寓的主要交通枢纽以及联系公寓餐厅的纽带。木格栅装饰的两层高的共享大堂,个性鲜明,独具特色。

图2公寓大堂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7

[关键词]新疆旅游实践教学初探

一、新疆教育学院与新疆其他院校旅游专业设置的比较

截止2009年,新疆旅游专业本科主要有10所大学,除了新疆医科大学、喀什师范学院、新疆艺术学院和昌吉学院等几所院校以外,大部分本科院校只设有旅游管理专业。设有旅游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有11所大学,新疆目前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8所,其中本科院校14所,包括3所独立院校,高职高专院校24所,因此新疆设有旅游专业的院校数占新疆总院校的52.6%,高职高专设旅游专业的院校占新疆总院校数的26.3%,占新疆高职高专院校数的41.7%。相比全国平均的59.9%、37.9%、62.3%要低。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专业目前有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2个,2004年至2009年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3个,目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设有旅游专业为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新疆职业大学设有旅游专业为酒店管理、旅游管理、涉外旅游、餐饮管理与服务、烹饪工艺与管理、空中乘务、航空服务。与新疆职业大学和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相比,专业设置相对比较少。

二、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专业的发展

新疆教育学院从2001年开设旅游专业,当时只开设了旅游管理,2003年开设酒店管理,2004年开设旅游英语,2005年开设民语的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尤其是2005年招生人数达到顶峰,由于受到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的影响以及院招生计划的调整,2009年的招生急剧下降;2010年也只有汉旅游管理招生,招生计划为40人。截至2010年7月,共培养学生695人,其中442人为旅游管理专业,113人为酒店管理,160人为旅游英语,553人已经顺利毕业;班级总计26个,其中14个为旅游管理班,6个酒店管理班,6个旅游英语班,民族班共计6个班,总人数为121人,其中19个班级顺利毕业。

三、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专业从2001年开设旅游专业一直坚持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校内的模拟实践,二是校外的实战实践,其中校外实践又由三部分组成,旅行社实践、景点景区的实践和酒店实践。

由于受到旅行社行业特点的制约,旅行社实践活动相对比较少,有导游资格证的学生主要是利用节假日在旅游的旺季进行带团活动。截止到目前,已有大西部国旅、白天鹅、金桥、港中旅等众多知名旅行社作为旅行社实习点。

景点景区的实践,每届学生从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开始进行新疆旅游景点的实习,主要实习的景点是乌鲁木齐附近的景点和吐鲁番、鄯善的主要景点,比如乌鲁木齐附近的红山、国际大巴扎、自治区博物馆、天池、南山等,这些地方的实习主要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实习,指导老师主要为各科的任课老师组织实施;吐鲁番实习的景点为葡萄沟、火焰山、坎儿井、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阿斯塔纳古墓、苏公塔、克孜尔千佛洞等,其中有些景点走进去实地感受如交河故城、坎儿井、阿斯塔纳古墓等,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只了解该景点在哪个位置,

基本情况如何,不走进去做深入的了解。从2006级开始,又扩展到鄯善景点的实习,主要实习景点是吐峪沟、沙山公园等。吐鲁番、鄯善景点景区的实习,一般都是利用周末两天时间进行实习,专门聘请导游为学生进行讲解,传授带团的经验,参加人员还有旅游专业的老师和各班的班主任老师,在路途中让学生进行模拟讲解,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指出其不足。各班主任老师负责学生的安全和管理工作,这样学生一方面亲身感受了当导游的滋味,同时实地感受了新疆各景点,了解景点的具置及基本情况,为今后做导游,以及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酒店的实践是开展实践活动的重点,分疆外的实习和疆内的实习,疆外的主要实习点为南京炮缘宾馆和南京公馆蔡食府以及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在疆内的实习酒店主要是新疆大酒店、海德酒店、华凌大饭店、鸿福大饭店、喜来登酒店、银星酒店等。

从2003年开始,就对第一届学生进行酒店的实习,一直延续至今,历届学生不管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还是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第六学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毕业实习,其中酒店管理专业在第四学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酒店实习;为了加大学生的实习量,从2006级开始,历届学生在第二学期末的暑假进行为期2个月的酒店实习。从2003年至今,共组织疆内外酒店实习班次30次,其中疆外8次,疆内22次。

四、十年来开展旅游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

总结十年来新疆教育学院开展的旅游实习活动,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1.慎重选择实习点是保证实习成功的重要前提

旅游景点景区的实习,新疆景点景区不可能全部走遍,只有根据现有财力、条件和制度许可的情况下,选择几个典型的景点景区作为实习点实习,吐鲁番是新疆乃至全国有名的景区,而且离乌鲁木齐较近,因此在景点景区的实习中,选择吐鲁番作为实习点是比较合适的。疆外的景点景区的实习只有根据便利性灵活选择。

在实习酒店的选择上,更要慎重,要兼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疆外实习酒店首要是学生的安全,尤其是学校开始尝试疆外实习时,安全是第一位,因此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专业疆外实习的第一个点是南京炮缘宾馆,该酒店位于南京的郊区,也就是南京汤山镇南京炮兵学院校园内,虽然硬件设施和管理方面不是出色,只是一家三星级的酒店,但最关键的是比较安全,因为在部队的校园内,管理比较严格,学生相对比较安全,学生在此酒店半年的实习中,既进行了自己的专业锻炼,同时还学到在学校以及其他酒店学不到知识,如感受内地高校的氛围和部队的管理方式。

2.实习前的动员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是实习成功的坚实基础

实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多次动员,首先要把实习点的有利和不利之处让学生了解,一般实习前的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向学生交待清楚,一是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准备,二是让学生便于与家长沟通。比如去内地南京实习之前,向学生说明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到内地不是去玩,而是去进行实践锻炼,一是酒店工作很艰辛,二是还要克服在内地生活、气候的不习惯。

由于教学实践从学院、分院领导都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去实习临走之前,分院领导及旅游文化教研室都要做实习动员,鼓励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去迎接实习生活的挑战。

3.周密的计划、完善的制度、科学的管理是实习实践教学能够成功的重要保证

要抓好酒店实习,学校首先应该制定合理的实习计划。在制定实习计划时就应结合酒店经营的淡旺季,既要满足实习酒店的用人需求,又要尽量避开一些重要考试(如专科学生专升本考试、导游资格证考试、英语过级考试等)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实习。

如去酒店实习前,让学员填写实习学员基本情况登记表,了解同学们的经历、特长,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实习企业需求,制订实习计划、有关规章制度。为确保实习单位真正成为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的大课堂,对实习企业就培训内容、岗位指导、培训考核、实践座谈、实习鉴定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与实习酒店签订了实习协议书,另外还与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签订实习协议书,这些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实习单位和实习学生的满意程度。

在管理上确定校企共管,实习指导教师主管的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确定实习指导的月报制度和从实习考勤、实习报告、实习单位鉴定和实习指导教师综合评价四方面分项分阶段认真考核制度,并确定“优秀实习生”制度。这些制度保证实习指导老师尽职尽责,保证学生高质量的完成实习。

4.实习学员的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圆满完成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

所有的实习学员及指导教师彼此将对方当作朋友,真正的发挥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优异的成绩圆满的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比如在酒店的实习工作中,会有劳动强度大的时候,有时要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又比如在南京实习基地,南方城市的房间都是没有暖气的,去的时候是3月份,天气还很冷,住的宿舍很冷,当时在宿舍给学生的感觉是:室内的温度比室外还要低,同学们的被褥又不是很厚,为了克服寒冷的困难,学员就在睡觉前将很多饮料瓶灌满开水放入被窝里来取暖;而南京市又有“中国四大火炉”之称,到了6月份气温又十分炎热,加之蚊虫的叮咬使很多同学难以入睡,其次一顿三餐只有米饭吃。以上对于北方学生来讲,都是不习惯的,但这些困难要被同学们克服,靠得就是同学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靠得就是团结协作的品质。

参考文献:

[1]翟向坤.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12)

[2]丁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8

关键词:酒店管理;服务管理;课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29-0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旅游业走过了辉煌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多年里中国的酒店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酒店业正逐步与国际接轨,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酒店如雨后春笋般在祖国大地崛起,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海内外游客的到来。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国内重大赛事的举办、旅游业发展提出转型升级要求等时代背景下,中国酒店业发展又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今酒店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酒店管理者求索高品质服务之源,打造酒店品牌服务。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影响酒店服务绩效的因素,探究酒店服务质量的核心所在。同时,国际著名的酒店管理院校普遍强调对学生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前国内酒店管理专业尚属新兴本科专业,尤其课程建设方面还需广泛学习海内外经验,加强学生现代酒店的服务管理意识,熟练掌握酒店服务技能,了解国际酒店管理前沿理念。

一、酒店服务绩效模型

酒店服务绩效对酒店的核心竞争力有着根本性的影响。结合大量酒店相关调研及顾客调查,综合考虑酒店服务绩效影响因素覆盖的全面性以及不同酒店的差异化评价,笔者将酒店服务绩效模型分为六大环节与三大服务要素因子。

1.一级维度——六大环节。影响酒店服务绩效的一级指标由前厅、客房、餐饮、公共空间、附属服务、支持系统六大环节构成。其中前厅预订与接待、客房设施与环境、餐饮服务为传统酒店的一线服务部门所提的服务;外观及公共空间指酒店建筑与装潢所营造氛围为对顾客的影响,如建筑外观、大堂布置等;附属设施指酒店的康乐服务、商务服务、宴会服务等。支持系统是影响酒店服务绩效的其它因素所构成的整体,包括与定位相匹配的价格、安全性的保证、隐私的保护、信息的提供等。2.二级维度——三大要素。服务绩效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顾客预期服务水平同实际所感知服务水平的对比。由于服务感知构成的复杂性,顾客对酒店的接触和服务感知过程往往从酒店提供的产品、人员的服务、环境的营造中获得。因此服务产品感知、服务人员感知、服务环境感知构成了酒店服务绩效三大要素因子。

二、酒店服务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优化对策

1.对应服务绩效要素,完善课程体系。服务管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还需结合酒店服务绩效管理模型,把影响酒店服务绩效的六大环节与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酒水、宴会、康乐等一线服务部门结合。让学生具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些部门服务理念、服务标准与服务技巧。如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在专业选修课中开设丰富的服务类课程,如酒店服务理念、酒水管理、会议管理、管理等,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意愿选修相关课程,学校还限定学生必须完成800学时的实践学习任务。国内酒店管理服务类课程设置中需根据酒店服务特点与绩效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前厅管理、房务管理、康乐管理、会议管理、餐饮管理、酒水饮料管理等相关课程(如表1)。由于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需要在课程设置时,注重理论和实践课程的配比,加强实践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环节。

表1酒店服务管理类课程体系构成

2.强化情景感知,完善实践教学辅助。知识是构成能力的基础,能力促进知识的运用和掌握。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酒店服务管理这类实践性强的课程,创造真实的教学环境是必须强加的内容,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实践学习的时间和强度,不断强化其理论转化实际的能力。通过大量实践和情景化教学,引入仿真或全真的酒店运营环境来强化学生服务技能和水平也是国内外知名酒店管理院校在专业教学中所普遍采用的手段之一。

3.完善教材建设,引进国外经典教材。目前国内酒店管理服务类课程教材建设尚未成熟,缺少经典、权威的教材,对国外的教材采用极少,距离国际化教育的水平还很远。由于国内酒店本科专业从2007年才开始招生,学科发展尚未成熟,导致教材选择上具有一定难度,很难将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区分,甚至部分学校酒店管理本科学生使用的服务管理教材是高职规划教材,体现不出本专科差异,且教材本身存在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因此在教材建设方面,亟需协同行业专家和专职教师的力量,编写一系列具有现代服务理念、可操作性强、情景案例丰富的本科酒店服务管理教材。

4.细分服务管理部门,开设专业方向。酒店服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需要兼具学术性和职业性两大特性。不少国外酒店管理专业已采用本科教学导师制的教学方法,在学生掌握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后,根据专长和意愿选择相应的导师,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毕业之初已经可以胜任酒店相应部门的日常工作,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根据导师专长和学生意愿,结合不同的酒店服务部门,将专业划分为餐饮管理、会议管理、客房管理等方向。国内酒店管理专业可以效仿国外院校,通过服务管理方向划分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教学,以此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5.优化师资结构,提高行业名师比例。教师的教学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质量的高低,一支良好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酒店管理本科教育行为实施和教育目的实现的有力支撑。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尤其是服务管理类课程需引进行业名师,长期聘任酒店服务管理专家、高层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讲学、开展讲座,使学校教学不与实际脱轨,为学生开阔眼界和思路。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专职教师赴酒店一线服务部门挂职培训,并在各方面予以支持和保障,提高专职教师的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

随着时代的进步,酒店核心价值早已脱离了一栋栋现代化高楼、奢华别墅、个性公寓本身,而在于是否能为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是业界和教育界都需要意识到和深思的变革。传统的本科教育模式似乎已经跟不上酒店现代化脚步和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培养出兼具管理服务理念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行业所需,亦是国内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目标所指。

参考文献:

[1]孙静,刘希宋,经济型酒店顾客满意度ipa模型分析及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8:46.

[2]袁亚忠.关系质量对酒店顾客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

[3]张飞.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考——国际化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之路[J].经营管理者,2011,(8):27.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9

一、专业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酒店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偏重语音、语法的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高专院校中酒店英语教学的现状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酒店英语教学普遍起步较晚,多数院校尚处于课程建设初期,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发展则更加滞后。当前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酒店英语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学方式枯燥、教学内容单一。其二,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在思想上对专业英语教学不够重视。这些状况直接导致酒店英语教学效果不显著,学生对之感到乏味,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低下、实际应用能力不强。但是,在英语兴致方面,高职生又有很多优点,他们喜欢参与教学活动,好动手操作,善于交流,创造力强,学习兴趣浓厚,这是提高酒店英语应用技能良好的条件。所以,要根据高职生的学习和能力特点,采取灵活的方法和途径,对他们英语技能的提高会大有益处。

二、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2]

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服务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一批酒店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加胜任酒店行业的工作,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服务技能和英语应用技能。实践证明,学生的英语技能明显提高,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有很大促进作用。

1.课内实践教学。酒店口语教学在酒店专业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英语听说能力专业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行训练的目的是培养他们通过大量听说实践,创设语言情境,帮助他们训练和发展听说技巧和策略,以便自觉而有效地学习和提高口语水平和英语交际能力。[3]学生的大量学习时间在学校,因此学校教学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大量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教授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为了使学生在校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应用技能,学校应大力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因为这是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为己谋生的基本技能。了解了酒店的真实情景,开展英语语言教学时,先让学生学习相关的酒店英语基本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然后以酒店正式情景模拟的形式,或者用ppt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听熟悉掌握酒店专业术语的使用环境,同时了解和掌握工作流程和技巧。紧接着教师让学生现场模拟工作情景,再加以引导和更正,经过大量的模拟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酒店英语的使用规范和适用情景。

2.课外模拟练习。课堂的酒店情景模拟教学是对课堂所学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即时操练和习得,英语学习贵在“多听、多说、多读、多写”,酒店的工作情景要求高职生对于英语最基本的要求是一定要“多听、多说”。但是课堂的教学和练习是有限的,学生一定要充分利用大量课外时间进行练习。由于学校不同于酒店工作环境,没有真实的工作场景,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酒店工作情景,为学生设计大量的酒店情景,让学生在课外时间自己组织、编导、练习、演练,以达到对课堂所学技能的加强和巩固,进一步提高英语语言的应用技能。学生掌握了酒店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并具备了酒店工作情景下熟练使用英语交流之后,高职院校要给学生提供很好的酒店英语实训条件,比如综合多媒体语音实训室、酒店模拟实训室等,为学生综合实践酒店英语技能提供条件。综合实践酒店英语技能是指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一个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在酒店模拟实训室,把酒店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尽可能多地综合起来,并设计成工作情景,让学生用酒店英语进行交流,比如:组织酒店英语技能展、酒店英语情景剧等活动,集中强化练习。

三、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要符合行业标准和发展的要求,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极为重要。学校只有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及时地改进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更加适合酒店行业的发展,创造利润,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为此我们学校与众多酒店合作,还邀请酒店主管部门精英来校讲座,演讲,这一举措为企业积极参与教学,指导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引导和保障,也极大地促进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提高。[4]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请企业承担实习学生的一部分英语技能培训教学和指导,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并且按照酒店的要求提高英语应用技能。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指导,极大提高和改进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英语应用能力,酒店和学生双方受益匪浅。

四、实施保障和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保障以上途径的有效实施,一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制度支持教学;②学校和相关教学部门建立教学监管组织结构,监控教学的实施工程;③建立全面的学生管理制度,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的安全;④学校和企业要建立诚信和信誉,以学生为中心,共同为人才的培养负责。⑤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当然,要加强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总之,学校、企业、学生几方面要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酒店管理的前景篇10

目前,在景区内我国的酒店服务比较落后,与国际化的标准水平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职工的素质不够高,其建设与低碳旅游这一理念还是不符。对酒店的标准和质量做到了解是对酒店管理的改进和低碳旅游发展的前提。

一、低碳旅游与景区酒店管理服务之间的关系

低碳旅游首次出现是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全球变暖是其提出的大背景。在有关气候变化的联合国报告中,可以看出海平面和气温的升高导致冰川、积雪大面积融化,气候变暖成为无可争议的事实。我国国务院因此提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制定了考核、监测、统计办法。现如今,旅游成为拉动经济的产业,而且“无烟工业”是旅游业的一个别称。此外,加上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但是在旅游这一过程中,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却在不自觉间产生了。所以,为了减少旅游给生态造成的压力,低碳旅游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得到推广。

首次提出这一理念的是哥本哈根,具体时间是2009年,很快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这一年,世界经济的论坛报告也提到低碳旅游,自此,这一概念就开始被人们关注并认可,这就预示着未来的旅游行业要朝着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方向推进。所谓的低碳旅游,直白的说就是选择一种出游方式能够降低对“碳”的排放,减轻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在旅游过程中,酒店是必要的设施之一,酒店的等级与软件和硬件配置成正比例关系,酒店的最终服务水平就是在这里体现出来。随着低碳旅游的推广,酒店管理服务也要向低碳发展的道路改进。

二、景区酒店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水平不高

我国酒店行业一直受到服务水平不足的限制,多年来,酒店整体上水平难以提高很大程度上原因都在于此。酒店的员工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而且普遍的整体素质不高,不但理论上不够优秀,甚至基本礼节、礼貌都做不到,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业务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在服务顾客的过程中,其效率和速度都受到影响。

(二)服务效率低

在我国的酒店管理行业,由于技术、手段等的落后,以及管理者对提高质量的意识相对来说比较弱,导致酒店管理的效率很低。客户需要得不到及时满足、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与酒店制定的陈旧制度不相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和科学等,都是管理效率地下的具体表现。此外,在执行制度的进程中,控制和监管力度也不够,管理效率直接影响了服务效率。

(三)各部门之间的服务缺乏协调性

我国的酒店服务业,部门经理做关心的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将部门业绩做到最好,对部门之间如何相互合作才能使得酒店的整体工作达到最佳效果却置之不理。这种不协调、不合作的内部战争中,顾客是直接和最终受害者,结果就是酒店失去了这些客户,引起酒店的客源流失,严重影响到酒店发展,最终使得员工切身利益受到波及。

三、低碳旅游中改进景区酒店管理服务的措施

(一)对酒店的质量标准加以明确

低碳旅游这一概念一经提出,相应的,有关低碳的标准也被不断提出和实施。在这种背景下,景区酒店也需要实施积极的措施加以管理,提出服务的标准,这些标准最基本要求就是符合低碳目标。酒店服务这一产品是无形和有形产品的有机结合,因此,制定的质量标准也要兼顾有形、无形产品两者的要求[2]。

(二)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

首先,在酒店员工的选择上提高选拔机制。人力资源部门需要根据酒店具体的需要和实际状况,对人员安置和岗位分布进行调查,制定科学、合理的编制和岗位,依据各个岗位工作需求选择不同招聘和选拔方式,引进专业型和经验型的人才。其次,还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办法。对员工进行考核是任何一个岗位都不可或缺的,在酒店管理行业,信息知识、沟通能力、外语水平等都是工作人员必须的,要实行考证、考核细节等奖惩措施加强对员工的考核。

(三)提高部门协调性构建酒店低碳文化

建设酒店低碳文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整个酒店的发展需要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这也是酒店吸引人才的渠道。提高部门协调性需要加强部门内部的沟通能力,使人不陷入互相隔绝的状态,保证配合的默契性。此外,实行轮换岗位制度。酒店管理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有许多岗位劳动量非常大,而且工作的重复性较大,长期做同一工作容易反应迟钝、过度疲劳,岗位的轮换可以使员工技能得到提升。

(四)加强酒店员工对服务意识的重视

服务质量涉及到的范围很广,主要指的是酒店可以给顾客的服务在一定标准之上,让顾客对酒店的满意程度得到提升。所以,顾客与酒店员工之间关系密切,“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需要酒店的每一位员工充分认识到,使“宾至如归”的感受让顾客时刻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