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病案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3:43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1

1.案例立体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

采用案例立体教学可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将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病例密切联系,循序善诱地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同时不断提出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案例立体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比传统讲课法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掌握教材重点和难点及各内容内在联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不断地搜集适宜教学的临床病例。充分利用各种辅助检查资料及结果,以及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各学科知识相互联系。通过剖析实际病例,引导学生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等纵向联系,并将口内、口外、正畸、修复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横向联系,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灵活运用。因此案例立体教学法是临床实际病例的真实模拟,教师以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案例立体教学的设计及案例选择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在口腔临床案例立体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人,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教学目标设计问题是案例立体教学的首要问题。教师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严格选择典型案例。所选的典型案例可由简单到复杂,内容丰富且有一定难度,并根据典型病例设计出一系列问题。案例问题的设计,可以是医学常识也可以是口腔医学的特殊问题,可以是单一问题也可以是综合分析问题。例如上颌前牙根端囊肿,可根据患者的典型口腔X线及三维Ct成像片,结合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利用牙齿标本、模型、病例照片、病理图片、视频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技术等手段,演示病变从龋齿开始、经牙体牙髓病到根尖病、进一步到颌骨病变的疾病发展进程,以揭示从微观变化到宏观的变化,以及牙与颌骨病变三维立体空间关系。教师先提出根端囊肿的一系列问题,直观形象地讲解发病原因及与含牙囊肿、角化囊性瘤及成釉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学生先在离体牙及仿真头模多媒体系统上进行开髓及根管治疗,教师利用上颌根端囊肿手术示教系统,以高清信号输出在网络上,进行一体化同步直播、录制,最后进行病例分析讨论。恰当的典型病例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留给学生足够广阔的思维空间,以及参与课堂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掌握上颌骨囊肿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案例立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立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口腔案例立体教学通过典型病例及仿真模型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模拟口腔临床环境,使枯燥的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具吸引力。教师精心选择好符合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要求的教学案例,在课堂讨论中审时度势、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模拟的口腔临床情境中设身处地、主动地思考和分析各式各样的临床问题,为口腔医学生的临床分析和综合诊治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场景。口腔案例立体教学生动形象、内容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更形象化、可视化、直观化及可操作化,缩短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学生通过真实病例的讨论,亲身感受了临床思考、分析、推理和判断的全过程,充分体会到主动参与及正确诊治疾病带来的荣耀感及成就感。口腔案例立体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地参与学习和讨论,在分析案例、课堂讨论及仿真头模实际操作等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与运用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案例立体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为主的全新的口腔临床教学方法,案例立体教学的实施提高了口腔临床医学教学质量。

2.案例立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口腔案例立体教学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模拟临床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个性化的、多渠道的获取知识的机会,提高了学生临床前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学习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口腔医学生以一个医生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征,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同时克服了学生多、患者少、学生只能看到每个病人病程中的一个点的问题;也克服了书面病例教学不能展示图像、音频、视频内容的缺点。通过图片、动画、音频,能生动形象地全方位展示疾病的特点,丰富案例教学内容,使案例教学迈上新台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前仿真教学就是在这种模拟的临床治疗环境中学习,使学生尽早了解、掌握临床上口腔专业课程的各项操作技术,并且熟悉临床环境,很好地将口腔专业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与临床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口腔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2010年对几十个社区单位的居民进行普查,主要以随机分层抽样法的形式进行,共调查区民610人,年龄在45.5±18.4岁。其中男性居民为315例,占51.64%;女性居民为295例,占48.36%。60岁以上居民人数为88例,占14.43%;70岁以上居民人数为16例,占2.62%。

1.2方法:①调查方法:以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作为此次调查的评价内容,对社区居民口腔疾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出评价,共发问卷620份,回收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8.4%。②健康教育方法:地点设置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前来咨询与就诊的居民发放健康宣传教育知识手册;每个月社区范围内进行1次健康宣传教育讲座,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通过与电视、广播进行节目合办,主要针对良好生活方式、日常护理、疾病常识进行讲座,每天定点播出;采用居委会组织座谈会、社区宣传栏、家庭访问等形式进行宣传。

2.结果

通过回收的问卷中能够看出,居民对口腔健康教育知识迫切需求其内容包括:日常饮食护理常识,相关注意事项。由于绝大多数居民对口腔疾病的说法并不是十分理解,所以,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相关知识的居民较多,占94.56%;另外,深入学习口腔保健的相关保健知识的居民,占85.36%;对于大多数居民来说,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和饮食习惯中加以保护牙齿,占86.17%,并且需要了解相关饮食护理知识,占87.45%。希望学习相关口腔疾病的预防知识,占90.25%,以减少家人出现口腔疾病的可能。经过调查得出在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迫切需求,需求率达到60%~98%,最基本的一半以上的患者家庭都希望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护理常识。经过3年的社区健康教育,居民对健康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善。

3.总结分析口腔保健护理的效果

从根本上说,口腔医学和保健5个层面上实施建立起来:①现有的检查结果是最佳的科学证据,也是临床决策者的决策依据。②临床上遇到了新问题的时刻也就是需要找寻新证据的时刻。③应当运用现有的各种最新的保健新思想进行证据的寻找。④批判性评价所寻找及和对的证据,从中得出结论,对于制定口腔保健决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⑤及时对医生的治疗结果做出评价,不断总结经验。

近些年,通过对医院当中口腔保健治疗人员情况进行调查显示,人群年龄变化更倾向于老龄化发展(平均患者年龄为78岁),据调查发现,空腔疾病患者的数量增长快,在医院治疗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且普遍存在多种其他病症并存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状况,并且近年来随着医疗成本的不断增长,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怎样有效、合理的利用医院卫生资源,提高医疗口腔保健的服务质量,已经成为现如今广大人民十分关注的问题。口腔医学研究的出现更好的解决了这一突出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方法。

4.保健思想在空腔保健工作中的重要性

4.1科学筛查检查项目。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为患者进行检查的必要依据是:第一,为患者进行疾病诊断最为基础的检查项目,为确诊提供依据;第二,经过临床证实,进一步分析、判断预后效果以及各种功能恢复;第三,严谨没有科学依据,严谨一味迎合患者心理,严谨误导患者。

4.2有利于制定预防措施。伴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工作已经成为医疗保健中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经过近些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有针对性的开展口腔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工作,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使患者尽快恢复或是使患者病情发生彻底改变。戒烟对预防口腔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与此同时,对一些特殊人群,如老龄人员,使其保持稳定,也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有效手段。

4.3提供最佳治疗方案。以循证医学的指导方针,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即使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医生仍旧能够针对患者治疗提出问题,寻求答案,进行分析,通过同患者进行交流后,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就医学来讲,口腔疾病可以认为它是一门实践科学,要向深度理解如何去治愈这类疾病口腔医学尤为突出。口腔保健知识是我们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继续完善的新领域,需要我们几代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林雨.大学生口腔卫生保健认识情况的调查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15(S5):159-160.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3

【关键词】口腔全科;综合门诊;医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6)1-0152-02

doi:10.14033/ki.cfmr.2016.1.085

目前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以4年课堂和实验教学,1年的临床实习教学为主。1年期的临床实习教学中,学生一般是去医学院的附属专业口腔医院进行分科实习。在此期间,学生主要对口腔医学的内科、外科、修复、正畸等相关科室进行轮转,从而对口腔的临床操作获得一个学习和掌握。但由于专业口腔医院的学科分类非常细,患有不同口腔疾患的患者往往在不同科室内完成治疗,学生在一个科室里面只能获得本科室的学习内容,内容专一而局限,学生很难获得足够的对患者疾病治疗进行整体方案制定的训练。

省属院校培养出的口腔本科毕业生,如果不考取研究生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更可能成为一名基层口腔综合科医生,或者选择口腔诊所开业。大学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能把每个学生都按照科学研究的模版进行培养,需要在学生本科临床实习阶段,有针对性的培养独立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制定整体治疗方案的能力。

四川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对于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思考。笔者所在学校本科毕业生半数考取研究生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学习和科学研究,另有半数学生会进入基层医院成为业务骨干或者考虑开业。这些基层医院基本是未进行口腔分科的,同时由于基层口腔专业人才缺乏,学生毕业后就会直接参与到临床一线上去。如果在学校期间就能对学生进行口腔全科医生的严格训练,必然会减少其进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是一家专业分科的三甲口腔医院,而医院成立的城北门诊是专业分科不强的口腔综合门诊。为了促进口腔全科医生的培养,笔者所在医院以此口腔综合门诊为口腔全科医生教学基地,进行医师培训的新尝试。

1充分发挥口腔医院综合门诊的专业设置优势

利用口腔医院综合门诊的专业设置特点,对有志于进行口腔全科从业或者是开业的口腔医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口腔综合门诊内不设细的专业分科,患者往往会在一位医生处完成所有的治疗内容。这需要从业的医生具备较强口腔综合知识,同时也需要医生进行各学科间的综合学习。如主诉牙痛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牙周治疗、或者是患牙拔除的治疗,完成治疗后,可能还需要进行义齿修复等。综合门诊的带教医师需要兼顾口腔医学各个学科专业,指导实习生改变单病单治的思维方式。将患者的疾病和整个牙颌系统看作一个整体,制定治疗计划时从全局出发,综合应用牙体、牙周、口外、修复、正畸等相关知识,把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指导临床工作。充分发挥口腔综合门诊的特点,训练口腔实习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其成长为合格的口腔科全科医生[1]。

2组织口腔综合学科小讲课教学,加强学习的系统性

口腔综合门诊内分科相对不明确,但临床医疗教师一般又有自身的专业方向(以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城北门诊为例,有牙体牙髓、牙周、黏膜、修复、颌面外科、正畸等各学科抽调的医师进行临床和带教。因此门诊每周有医师组织实习学生就典型病例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学习,每月安排医师进行本专业的小讲课,对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系统讲解及其多学科联合治疗讲解;同时也将口腔各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新理论介绍给口腔医学生,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口腔全科医师。同时,医师也会对学生进行口腔综合门诊开业和管理方面的讲座,让学生了解卫生系统的管理模式,为学生毕业后开业提供支持[2]。

3运用病案为中心“pBL”教学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

pBL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双向沟通、教导者与学习者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口腔综合科的实习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带教医师为主导的原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围绕口腔内科、外科、修复科、正畸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加强病例分析,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全面地分析疾病的起因和演变。同时强调口腔系统全局和口腔全科的特点,周全地制定检查治疗计划,培养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对前来有“镶牙”需要的患者,如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如何为患者制定治疗计划、如何进行医患沟通,如何在把握卫生治疗原则的条件下,根据患者的时间、费用、功能美观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改变医学生理论脱离实践的无所适从状态,激发学习热情,发挥其更大的学习主观能动性[3-4]。

4健全全科病例分析与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临床综合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标准,逐步建立起临床基本技能和实习工作成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新模式。临床基本技能考核内容的选择是以口腔全科医学生在实习期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为考核重点。操作过程的评估采用教师现场评估的方式进行:每位学生出科前2周随机接诊新患者,完成考核范围内的接诊、检查、治疗方案制定、简单操作、病例书写等内容,由教师以学生在接诊期间的表现打分。实习工作成绩考核是在保证临床患者服务质量的同时,按照实纲要求分别制定在综合门诊实习期间口外、口内、修复科相关病种治疗工作量的考核标准,通过统计实习生在综合门诊完成的工作量,获得其工作成绩得分,最终的出科考核总成绩由临床基本技能和工作成绩考核综合评定[5-7]。

5鼓励学生从事口腔全科相关的科研活动

临床医疗是医学科学研究的前提,医学科学研究又反过来促进临床实践和医学教学,医教研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实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对口腔全科的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在科研指导老师的安排下从事口腔全科相关的科研活动。通过对毕业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们意识到口腔医学的科研过程不仅仅是对医疗实践的简单描述和总结,而且是对医疗本质、医疗规律的理论性提升,可以更好地指导医疗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医教研促进作用[8-10]。

成立口腔综合门诊以来,实习学生通过对口腔全科的接触和学习,掌握了全科医疗的治疗模式,踏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的适应基层临床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

当前我国广大基层需要大量受过专业全科口腔医疗培训的口腔医生,在口腔综合门诊进行实习的方法符合我国国情,可以满足社会对口腔全科医师的培养要求。5年制口腔本科的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口腔医学理论知识、较强的医学实践和医患沟通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大部分学生的流向是二级和二级以下口腔专科医疗机构、牙科诊所等,其承担的工作是以临床治疗为主,口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口腔全科诊疗工作[11-12]。如果仅仅采用口腔综合医院分科实习的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将口腔医学看成是各个亚科的简单相加,使学生在工作后的医疗过程中静止、孤立、片面地看待医学问题,无法满足社会对口腔全科医师的培养要求。因此在口腔临床实习中,在笔者所在学校原有的分科实习基础上,以医院的综合门诊为实习基地,打破口腔分科的壁垒,使学生对口腔疾病有一个动态、系统、全面的认识,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肖纯怡,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42-644.

[2]李菁,杨瑛,潘丽恩,等.探索口腔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培养口腔全科医师[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5):385-387.

[3]张军.如何提高口腔医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48-149.

[4]吴云,王松灵.国内外口腔医学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8):35-37.

[5]蔡琴,夏金星,卓建,等.综合医院口腔全科医师培养的教学实践和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25(1):95-97.

[6]张洁,李崴,黄建涛,等.浅谈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实习带教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2):427-429.

[7]麻尔光.循证医学理念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探索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6):146.

[8]文才,孙旭,黄冉冉,等.上颌窦外侧壁骨内血管对种植外提升术影响的影像学研究[J].广东医学,2014,35(19):3077-3080.

[9]文才,廖健,翟浚江,等.种植义齿植入对患者口腔卫生的改变及对余牙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3,34(8):1249-1251.

[10]文才,张昊,蔡炜,等.加聚型硅橡胶印模在桩核冠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43(6):893-894.

[11]李忠.浅谈社区口腔卫生工作的问题和措施[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60-61.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4

【关键词】老年牙病患者心理因素口腔健康

临床资料200例患者,男93例,女107例。年龄55—73岁。患者按心理状态不同,有以下分类:1临床分类

1.1恐癌型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文献资料分析,7%-10%的老年患者对口腔疼痛和粘膜异常均易联想到是癌症。情绪紧张和压力增加心理负担,贻误有效的治疗时机。

1.2恐惧焦虑

到口腔科就诊,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只是程度不同。因为老年人机体对疼痛承受的能力降低,担心钻牙、拔牙是否疼痛。术后是否出现胀痛感染,镶牙是否能恢复正常咀嚼等。

1.3观点陈旧型

“保全”思想作怪,认为“牙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拔除,拔一个全口就会掉光”认为人老掉牙是自然的,牙痛和松动是上火和衰老的表现。对牙痛不是病的错误理论根深蒂固。一般能挺住就不去医院或自行口服消炎止痛药而延误治疗时机。

1.4孤独,自卑

老年人就诊,尤其是无亲属陪护时,担心治疗时间和次数是否过长过多,担心治疗费用是否会增加子女负担。部分人受经济条件限制被迫放弃口腔疾病的治疗。总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或“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因而焦虑不安,或认为自己已老时日无多而无需治疗。

1.5多疑

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因内分泌的改变产生和遗留下更年期综合征的反应,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怀疑,对医生诊断和治疗采取不信任态度,表现为怀疑是否收费过高,怀疑医生的技术水平,怀疑器械是否消毒干净。

1.6自尊心过强

这种情况多见于在职或离职退休的老年干部,因为长期受到别人的重视尊重,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求受到特殊待遇,习惯性的命令和否定医护人员的工作。

2应对措施

2.1要消除老年人的恐惧心理和焦虑热情接待来就诊的每一位老人,认真倾听老年人的诉说,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说明疾病的发生,归转和愈后,以便让其了解治疗方案。通过延长沟通时间让患者慢慢习惯口腔医院的就诊环境,带领去看正在治疗的其它患者,观察其他患者的反应以消除紧张情绪。让患者之间多交流沟通治疗时的过程及愈后,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达到治愈目的。

2.2消除孤独感,自卑感在治疗过程中耐心细致的解释,注意语速和音量,增加医患沟通时间。动作轻柔,器械轻拿轻放。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诊疗时间,劳逸结合。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休息时间和次数,多聊轻松的话题。交代好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尽量争取家属的配合。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对他的关心重视,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悲观情绪。并在治疗过程中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消除其悲观的自弃心理,焕发积极的心境,从而达到医患协同的治疗目的。

2.3尊重病人老年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医务人员应当关心和体贴病人,要给他们同情和谅解,像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他们,使用尊称,如“刘老”“王老”或您。上下楼轻轻搀扶,做到体贴入微,关心备至,态度和蔼,言语亲切。检查,诊疗操作要轻柔,耐心解释病情以及治疗方案。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并稍稍提高音量以便老年患者听清。

2.4精心制定治疗方案在医生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后,应该根据病人就诊时间特点,经济条件及其它个性因素科学合理地帮助病人制定诊疗方案。我们提供的必须是正确的,易于理解的,合适的,有利于增强病人信心的信息。当患者充分了解并获得了自己病情地信息后,患者的选择和医生地建议往往是一致的。当然,医生在向病人解释预定方案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诊疗过程中将会遇到的一些诸如诊次间痛或者牙裂等情况预先告知老年病人,并告诉他们怎样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2.5积极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更新陈旧观念让老年患者了解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重要性让其了解身体疾患能够在口腔中有所体现,而且口腔疾病也同样能够引起其它疾病。在老年这段特殊时期,健康的口腔决定着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进而影响着机体的健康,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在这段时期一定要积极做好口腔健康宣教,使其自觉接受口腔保健与治疗,达到防治两全的目的。

3结论

人口老年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总趋势。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过程,是生命过程中各器官退行性改变的综合表现,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口老龄化使老年牙科患者的比例与日俱增,老年人的口腔疾病开始得到重视。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准确无误的治疗原则征得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和配合。解除老年患者的精神压力及顾虑,帮助调整心态,使口腔疾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尽管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同,所患疾病与病变阶段也各异,但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行为、语言、态度、表情、有责任适时地满足患者需要。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除具备老年口腔医学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心理学知识。这体现了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价值,也是每个医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DouglassCw.解析和处理看牙恐惧心理。口腔健康报道,2002,12(1):11.

[2]张震康主编现代口腔医学(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121.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5

关键词:模块教学;口腔基础医学;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是国家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对象多为在职人员,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实践能力较强,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学生迫切需要扎实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以提升自我。目前,“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块整合教学在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逐渐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得到广大院校一致认可。成人教育因学生知识层次结构不一[1],不同于本科和专科教学,在知识点讲授和内容安排上必须精心设计和构思,因材施教。现结合成人教育特点,我们尝试在口腔医学专业中推行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的形成背景

口腔基础医学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两门课程是重点学科,同时又是基础医学通向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2,3]。综观两门课程的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发现其授课时段、授课内容及重点基本一致,只是讲授内容侧重点不同。口腔组织病理学侧重于器官及疾病的微观结构形态,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侧重于影像学表现。两门课程在讲授某一种疾病时,都要重复该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及转归等内容,学科之间缺乏交流,在同一个问题上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并且原教材内容各章节疾病相互独立且分散,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大多是以同一系统器官受累及为主。因此,将两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各基础学科知识,实现形态与机能、宏观与微观、正常与异常等多种综合,淡化学科意识,强调基础与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4]。为适应现代医院临床精细分科的需要,我校已经实施了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系统模块教学。该教学模式将6门基础医学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的各论内容整合成9个系统模块(呼吸系统基础与疾病、消化系统基础与疾病、循环系统基础与疾病等)。彻底打破原“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形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教学。该教学模块的整合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所造成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教学内容重叠、基础与临床相脱节的问题[5]。通过我校两个年级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前期,教学组在口腔医学本科生中成功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改革[5]。基于此,我们尝试在成人教育口腔医学专业中推行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

2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的方案实施

2.1实施对象

选择成人教育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共60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一组为实验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模块整合授课;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以学科为中心”方式授课。

2.2实施方法

根据授课经验及临床知识应用特点,以成人教育学生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优势,渗透基础及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以在有限教学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为目的,将口腔组织病理学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的部分授课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形成“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3个教学模块:

(1)牙体、牙周组织基础与疾病模块;

(2)口腔颌面部及牙的发育基础与疾病模块;

(3)唾液腺基础与疾病模块。各模块设立一个负责人,负责该模块的授课总体安排、方案实施及人员调度。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进教学法改革,针对模块特点,在基础知识介绍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疾病知识授课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以牙体、牙周组织基础与疾病模块为例:模块基础主要讲述牙体、牙周组织的组织学结构及影像学表现;疾病部分包括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及牙周组织病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该部分疾病模块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以龋病案例导入为主线,将所述疾病按照临床发生发展及转归渗入内容讲述中,同时配合pBL教学法,提出与疾病相关临床预防、治疗等知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将知识升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2.3实施效果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形式,成人教育的考试模式不同于普通本科、专科生,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和临床实践能力测试,并且侧重于知识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考核。我们改革过去“一卷定成败”的考试方式,实施包括考勤(10.0%)、平时上课参与度(15.0%)、发言积极及准确度(15.0%)及期末考试成绩(60.0%)的综合评价体系,期末考试中适当增加案例综合分析题型。我校成教学院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全面开展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考核临床实践能力的同时,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都要通过口述或笔试的形式回答其理论基础问题。通过一学年模块整合教学法的探索与实施,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得到丰富和充实,知识测试成绩均为合格及以上。尤其在毕业前oSCe考试中,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每个知识点的理论基础掌握扎实牢固,考试通过率为100.0%,为学生后期进一步自我提升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授课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学生学习效果、听课心理状态及兴趣,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0%(见表1)。通过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适合成人教育,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临床科研思维能力也得到一定提高。在对教学的意见或建议中,多数学生提出应该增加专业前沿知识,启发科研思路。基层医院科研相对比较薄弱,但却是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的重要指标,学生认为丰富知识、提高学历是促使他们参加成人教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想借机开发科研思路,了解专业知识的新进展、新动向。

3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我校是首次针对成人教育实施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3.1教材问题

现有教材都是“以学科为中心”,因此,当务之急则是参考相关专家的建议和意见,编写“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2师资问题

模块教学的教师都是重组而来,往往受到多年学科教学固有思想的影响,多元教学法的引入向教师提出了更高挑战。因此,在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的同时,要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模块教学的培训和学习,借鉴各院校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提高教师授课水平。

3.3考试问题

尽管我们采用了综合考评方式,但仍不免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参考学习同行先进经验以促进考试的均衡性,仍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课题。综上所述,在成人教育中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口腔基础医学模块整合,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在节省时间的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率,得到师生及院校的一致好评,为以后在普通口腔医学本科生中推行模块整合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黄友安.成人教育中因材施教的探讨[J].成人教育,2014(4):35-38.

[2]于世凤.口腔组织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马绪臣.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贾书花,王改琴,张旭东,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基础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84-85.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6

【关键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口腔生物学;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

口腔生物学是口腔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口腔医学教育从基础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基础。口腔生物学主要包括口腔微生物学、口腔生物化学、口腔疾病分子生物学和口腔免疫学等,通过各种生物学手段研究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使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认识口腔疾病的发生的病因[1]。近年来,随着分子细胞生物的飞速发展,口腔生物学的研究日新月异,知识更替加快,课堂需要讲授的内容增加,但授课时数并没有增加,反而因教学模式改革而减少[2]。这就给口腔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的任务量增大,单位课时内讲授的知识点增多,一些授课重点和难点无法详细阐述,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大,出现畏难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而且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ning,LBL)是以授课教师的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无法主动地参与其中,无法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习效果不佳[3]。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创并应用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已在国内多数医学院校内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4-5]。但pBL是否适用于口腔生物学的教学,其应用效果如何,目前尚不清楚,亦未见报道。本研究选取117名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并明确pBL在口腔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因每期口腔医学专业只有一个大班,故选取2011级学生作为对照的LBL组,而2012级学生作为pBL组。LBL组学生共58名;pBL组学生共59人,两组学生入学及前一学期成绩相仿。

1.2方法

根据口腔生物学的教学大纲选择授课内容,两组学生均由相同资历的教师授课,并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讲授内容。LBL组学生接受传统的LBL教学模式:授课教师根据教案的授课计划,以语言陈述为主,结合多媒体,系统全面且重点突出地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pBL组学生采用pBL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前,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阅文献书籍,预习相关知识,并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在课堂上,将每6个学生分为一小组,每小组配备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组员之间相互纠正、相互补充,进一步完善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度地纠正及引导。最后,教师针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结合授课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归纳。

1.3观察指标

在全部课程完成后,采用相同的试题对两组学生的所学的口腔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试卷总成绩为100分,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资料用(x-±s)表示,并采用采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考试成绩的分析显示,与LBL组学生相比,pBL组学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均显著提高,平均成绩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果证明,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成绩,有助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

3讨论

近年来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新的社会医疗模式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推动着现代医学教育不断探索,寻求变革[6]。国家卫计委联合教育部在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强医学教育工作的核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的指示。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开展较多教学模式主要有pBL、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Learning,C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等[7-8]。其中pBL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医学教学过程中,以授课重点或经典案例为核心,提出问题,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启发为辅,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系统地、主动地完成医学知识的学习。与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相比,pBL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自主学习、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对比了LBL和pBL两种教学模式在口腔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对考试结果的分析表明,与传统的LBL相比,接受pBL教学模式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好,对知识的掌握更扎实。而且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更高,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更强。通过pBL教学模式与传统LBL教学模式在口腔生物学教学中的对比,我们发现pBL教学模式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养成更好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君瑜,张芳,杨芳,等.提高大学本科阶段口腔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2):298-230.

[2]郑庆委,管俊昌,徐锦程,等.口腔生物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10):901-903.

[3]李倩,寇育荣,潘亚萍.“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模式在口腔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52-53.

[4]王喆,杨新春.pBL教学模式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6,17(7):91-93.

[5]邢珍珍,吴锡平.浅谈pBL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5):98-99.

[6]王爱梅,王琴.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14,4(2):19-22.

[7]任川,何榕,刘书旺,等.CBL教学法在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25-126.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7

 

一、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共召开**市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3次,建立**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体系,设定质控指标60多项;建立**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市民营医疗机构的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

2、组织开展**地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地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管理人员培训500人次。

3、2015年4月16日-19日,举办了2015年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暨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负责人及骨干药师培训班。全市73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5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完成后发放了学分和培训合格证。

4、2015年10月23日,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药品风险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研讨》暨“汇聚药师爱的力量”安全用药科普骨干培训活动。全市20余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及骨干药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有效促进了我省药品风险管理,为建设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药学科普骨干队伍,以及我省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用药药学服务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化基础。

5、2015年12月2日下午-12月4日,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级医院评审—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班》暨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班,共有近30家市属医疗机构,120余名相关专业医、药、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事药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

6、组织**地区优胜杯药师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遴选工作,派出优秀青年药师参加省级、部级竞赛工作。

7、组织专家对**地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2015年共完成5家医疗机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分别是:**市儿童医院、石林县人民医院、富民县人民医院、禄劝县中医院、**昆钢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

8、完成**市卫计委委派的指令性活动,组织专家参加等级医院评审指导工作,多名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9、初步建立了**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0、为更好的促进**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升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质控中心承担并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市区域性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拓展项目》。

11、完成质控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如:(1)**地区麻醉药品电子印鉴卡管理。(2)**地区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月报表报送管理。(3)**地区民营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备案管理工作。(4)**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工作。

二、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市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

2、与全国儿童医师协会、市延安医院、市儿童医院联合举办医院感染培训班。

3、汇总总结2014年组织的市县区医院现患率调查及结果分析及反馈。

4、组织市县区医院、部分民营医院开展2015年度现患率调查。

5、授市卫计委委托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埃博拉、禽流感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专题培训。

6、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等级医院追踪检查工作。

7、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改善服务行动计划的检查工作。

8、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医院现场验收工作。

9、参与市血透质量控制中心质量管理标准制定。

10、参与完成市卫计委委托**市民营医院人才培养项目系列培训班工作。

11、授云南省**空港经济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委托做**空港经济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12、联合市药事质量控制中心参与静脉配置中心验收工作及质量检查工作。

13、组织并联合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完成对富民县区域《富民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14、组织完成《呈贡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三、临床病理质控中心总结

(一)主要完成工作

1.全面开展并分级完成全市各级医院年度室间质控评价工作。

2.积极加强全市各病理科室间联系,加强上级医院对地区医院的指导与监督。

(二)存在问题

 1.少量单位和科室领导依法行医、依法执业理念仍淡薄,对病理科的整体管理不足。

 2.**市各病理科普遍存在科室房屋面积严重不足,很难符合三级医院≥500㎡,二级医院≥250㎡的标准,直接影响到科室生物安全布局与有毒、有害试剂的存放,同时造成病理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科室财物的安全存在隐患。

 3.各级医院病理科人材短缺、人材难求或人材难留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尤其在基层县级及以下病理科更为突出,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关注和支持,使病理科的人材培养和梯队建设落到实处。

四、病案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质控中心组织对全市所辖医疗机构(病案管理现状和病案信息统计水平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全市病案质量控制和病案信息利用现状。

2、通过QQ联络平台转发病案管理新进展、相关规定标准、评价情况等信息,同时答疑解惑,增进各医院间的联系交流,进病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3、2015年借卫计委等级医院复审的东风,对寻甸县人民医院、东川区人民医院、晋宁县人民医院、晋宁县二院、西山区医院、五华区医院、石林县医院、宜良县医院、宜良二院等9家医院进行了病案首页填写质量、病案管理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4、为**市卫生信息中心信息平台建设提出病案管理相关要求和建议,为信息平台涉及病案管理指标的建立提供帮助。

5、在**市卫计委的领导组织下完成了对民营医院进行的病案管理专业的授课培训任务。

6、2015组织举办市继教项目“病案管理质量提升与病案信息利用”培训。

7、市质控中心成员作为督导检查专家,参与了省卫计委组织的病案首页填报质量督导检查,为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推进DRGs工作取到积极作用。

8、延安医院作为**市病案管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对我市多家医院提供了学习培训条件,本年度接受了市辖区内的6家医院的参观学习,对1家医院进行了现场人员培训。

 

五、超声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质控中心自身建设情况

2.质控中心活动开展工作情况及承担政府委托相关工作

3.科研工作及其他工作

六、传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申报云南省传染性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

2.完善规章制度,扎实推进中心工作

3.积极开展各类学术活动

4.开展对基层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提高基层医院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5.积极开展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和医疗救援工作

七、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2.积极参加**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相关工作会议,认真完成指令性任务

3.承办继续医学教育

4.履行监管职能,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省市医院进行检查、验收及指导

5.发挥医院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强化对口帮扶,支持基层医院共同发展

6.设计调查问卷,积极开展护理科研

八、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质控中心成员会议,讨论健全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控制工作制度。

2.成功举办《**市第二届危急重症诊治新进展暨急诊护理安全培训班》

3.邀请省级医院急诊专家共同探讨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加强与省级质控中心和市内各级医院的联系

4.定期由高年资医师到县区级、民营医院进行急诊急救专业知识讲座、技能培训。重点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的相关指南和急救流程进行具体培训和指导,保证患者在基层医院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

5.召开质控工作研讨交流会,探讨现有急诊医学质量控制体系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不足之处:对我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现状调研工作,急诊科人员、设备、技术、制度、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尚未完成,需在下一年继续完善。

九、口腔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组织本质控中心成员不定期学习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指南和标准,同时对口腔疾病诊疗新技术进行学习和交流。

2. 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第1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1版”, 组织**市口腔疾病诊疗质控中心成员继续完善制订与修订口腔医学专业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为**市区域内口腔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 2015年3月举办部级医学教育项目1项(现代根管治疗临床实战,参会学员近百人)促进了**区域口腔临床医生对现代根管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4.2015年8月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咬合功能与美学修复统一的合学研讨会,参会学员百余人),介绍与修复紧密相关的临床咬牙合风险管理问题,包括前牙磨耗的美学修复方案,种植修复的美学重建,颞下颌关节的临床检查,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修复中的咬合设计及影像学防控咬合风险,影响椅旁系统修复疗效的因素,提高了参会口腔临床医师对修复相关牙合学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5.2015年8月与常青藤培训合作举办了“日本口腔咨询师论中国口腔医疗机构发展及未来”培训班,内容涵盖了“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分析报告、Cptp口腔机构管理体系说明”等内容,参会学员近70人,使学员在口腔机构管理水平方面得到了提高和进步。

6.2015年9月,我中心根据市卫生局工作安排和要求,制定了2015年**地区民营口腔医院(诊所)疾病诊疗质量控制培训方案;2015年11月,受市卫生局委托,为了进一步提高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民营口腔医院(诊所)加快发展,我中心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举办了**市民营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口腔疾病诊疗专业人才培训班。

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继续推进了“依法依规、规范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重点培训国家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南、等级医院标准等,提高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与认知,实训质量控制操作技术。

2.开展了部分综合性二级甲等和三级甲等医院检验科的临床检验质量现场调查和实地指导工作

3.为科学规范管理检验质量并得到有效的持续改进,中心2015年积极开展检验质量指标管理软件平台,由于所涉及的管理范围广,内容多,目前该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了比较难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自动提取与与自动分析模块的开发,处于试运行阶段。下一步将进入国家卫计委要求的其它质量指标管理模块的建设。

十一、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和**市延安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医院定位、人员基本配备、肠内外营养及饮食管理及营养科会诊、查房、门诊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完成了**市临床营养科现状调查报告,针对我市营养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2.编制了《**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手册》,完善了临床营养专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改进了临床营养专业质量控制,督查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路径。**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在对每一个医疗单位临床营养工作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及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市临床营养工作逐步规范,促进了临床营养工作的发展。

3.2015年9月通过讲座培训方式,对临床营养从业人员及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了六步洗手法培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使工作人员学有所用,为今后医院食堂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4.2015年12月召开了年度成员会议。完善本年度中心工作制度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对象、中心成员汇报本年度质控中心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中心工作。

十二、内分泌疾病诊疗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成立并完善质控中心专家组

2.协助**市其它医院内分泌专业建设,有效促进内分泌疾病诊疗水平。并加强技术队伍人才建设,全面实施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工作。

3.**市内分泌诊疗控制中心为加强对基层医院支持,全面有效开展内分泌科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派专家到基层医院指导协助工作。对**市内分泌科的管理、质控、运作进行调研,采用多形式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4.在修订质控标准方面,建立内分泌科专业医疗、护理方面各种诊疗常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并不断修订完善;落实执行有关的技术标准、准入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手术分级授权制度;目前已完善的有2型糖尿病诊疗的质控标准。目前已开展临床路径(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Graves病)和单病种管理,规范医疗行。

十三、眼科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2015年工作总结

1、已经召开质控中心成立大会,正式任命质控中心成员并发放聘书,组织学习《**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本中心的定位和职责,制定《**市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度》;

   2、积极准备建立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医疗质量监控网络和信息点,准备进行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现状调研工作,制定《**市眼科医疗机构现状调查表》,对全市范围内眼科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研结果书写**市眼科专业医疗质量评估报告,提出客观的建设意见,并上报医院管理局。

3、积极准备本中心信息数据上报系统(拟设立群QQ号或微信号),准备开展本专业数据及资料的建立工作,准备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人员、设备、技术、制度、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制定《**市眼科医疗质控分析表》。定期向市医院管理局上报质量分析评估情况并同时向各医疗单位反馈,通报全市眼科医疗质控情况。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8

【关键词】治疗;胃相关性;口腔扁平苔藓

treating60casesofstomach-relatedclinicalexperienceoforallichenplanus

DonGYan-Li.Departmentofstomatology,ZaozhuangmetrolipsHospital.ShanDong,Zaozhuang277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methodofcuringtheoLpofthestomachrelativity.methods60oLppatientsofthestomachrelativitywererandomlydividedintotreatmentgroup(n=30)andcontrolgroup(n=30).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touse2%lidocainumplustriamcinoloneacetonideforsubmucosalclosed.inaclosedfoundation,thetreatmentgroupwastreatedtoeliminateoralanddentalpartialnegativefactors,andgivenvitaminsupplements,calciumpreparations,togiveCompoundBismuthaluminateCapsules(weian)intreatmentofstomach,withHydroxychloroquineSulfatetablets,totalGlucosidesofwhitepaeonyCapsulesand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toobservetherateofefficientandrecurrence.toobservethechangesinperipheralbloodbeforeandaftertreatmentintlymphocytesubsetsandimmunoglobulin.Resultsthetreatmentgroupisefficientfor93.33%,thecontrolgroupfor90.00%.Statistically,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Follow-up1yearthetreatmentgrouprecurrenceratewas21.43%,thecontrolgroup77.78%,statistically,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p

【Keywords】therapy;Stomachrelated;orallichenplanus(oLp)

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oLp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临床发现,胃炎患者经过治疗,oLp的症状和体征相应减轻。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30例胃相关性扁平苔藓患者采取系统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为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与枣庄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0例oLp患者,且胃病发现在oLp之前(根据患者口述,口腔病损出现在确诊为慢性胃炎之后),其中男12例,女48例,男女比例为1:4,年龄32~72岁,平均45.2岁,病程2个月~2年,病损以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条纹、白色斑块为主,局部伴有充血或糜烂,发病部位以颊黏膜为最多,舌黏膜次之,少数可涉及牙龈黏膜、唇黏膜。活检前1个月内局部及全身均未使用过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制剂,颊黏膜标本49例,舌黏膜标本11例。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方案随机将60例口腔扁平苔藓并伴有胃病患者按照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2ml+曲安奈德2ml在病变黏膜基底作封闭注射,1次/周,5次为一疗程。治疗组采用系统治疗方案:①口腔局部治疗:清洁口腔,去除牙石及菌斑,调磨锐利的牙尖及边缘嵴,拔除残冠、残根等,消除口腔及牙齿局部不利因素,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②补充维生素及叶酸:维生素B210mg,2次/d;叶酸5mg,2次/d;复合维生素1片,2次/d;③补充钙制剂:钙尔奇1片,2次/d;④局部封闭治疗:2%利多卡因2ml+曲安奈德2ml在病变黏膜基底作封闭注射,1次/周,5次为一疗程;⑤全身用药:硫酸羟氯喹与白芍总苷联合应用,硫酸羟氯喹(纷乐)100mg,2次/d;白芍总苷胶囊(帕夫林)0.6g,2次/d;⑥胃病治疗:复方铝酸铋胶囊(威安)1粒,2次/d;⑦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扁平苔藓患者口腔黏膜长期充血、糜烂者,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可给予制霉菌素5万U/ml混悬液口腔局部黏膜涂布。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不加用其他免疫制剂。

1.2.2心理干预方案oLp的发病有明显心理因素,这类患者除药物常规治疗外,应配合精神治疗与心理护理。研究表明[1]:50%左右的oLp患者有精神创伤史,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自我身心调节后,病情多可缓解,甚或痊愈。因此,制订以下心理干预方案:①首先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人格测定;②通过不同人格类型进行心理治疗;③了解患者对病情的看法及顾虑,了解其各种心理困境;④向患者介绍病情、病因及预后,解除其恐惧及疑虑;⑤进行心理分析,挖出症结,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⑥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镇静药、抗焦虑药。

1.2.3病理学检查所有患者治疗前均取活组织标本检查确诊。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淋巴细胞的变化。

1.2.4免疫学检查所有患者在病理检查确诊oLp后,药物治疗前抽血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的含量,并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含量。在药物及心理治疗2~3月后,再次抽血检测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

1.3疗效判断参照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评价标准[6]。显效:客观指标,治疗后充血、糜烂完全消失,白色条纹无或轻微;主观指标,疼痛完全消失。有效:客观指标,治疗后充血、糜烂面积缩小,白色条纹减少;主观指标,疼痛减轻。无效:客观指标,治疗后充血、糜烂面积无变化或增加,白色条纹无变化或增加;主观指标,疼痛无减轻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治疗人数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见表1、表2)治疗组3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30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系统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0.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半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经系统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测定(30例治疗组,见表4)。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测定结果,经系统治疗后,igG、igm、iga的含量均有所改变,其中iga、igG含量变化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3.1oL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浅在性皮肤黏膜性疾病。该疾患时发时愈,可迁延终身。目前尚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对所有的oLp都有效,也没有哪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完全根治oLp[2]。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病因,因此存在着许多关于发病机制的假说[3],它与精神因素、免疫、感染、遗传、局部刺激有关。口腔扁平苔藓与系统性疾病的关系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幽门螺旋杆菌过去通常认为是胃黏膜有致病菌,1989年Krajden等从口腔中首次分离出Hp[4],拉开了口腔中Hp研究的序幕。近几年来报导人口腔中发现有Hp感染的文章逐渐增多[5],侯海童[7]等在牙周炎患者中Hp检查的总阳性率为61.02%。近年的研究证明,人口腔中菌斑、唾液中也可培养出Hp[8、9],而且与胃内的Hp具有相同的形态、生化、免疫学特征。1983年marshall[10]等在慢性胃炎胃黏膜中培养出Hp,许国祺[11]等应用pCR技术对有胃黏膜病理变化的oLp患者进行口腔黏膜的Hp检测,证实在oLp损害中Hp亦为阳性。苏葵[12]等用枸橼酸铋钾治疗oLp,总有效率为56.25%,进一步证实了胃病与oLp的相关性。

3.2oLp同时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13]。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说明了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因此,在oLp的治疗上我们认为还应进行免疫功能的调节。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强地松、氯喹、雷公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该病,但上述药物副作用较大,不易长期服用。白芍总苷胶囊是从毫白芍干燥根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养血、柔肝、敛阴、收汗、缓急止痛等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炎、镇痛、抗应激和免疫功能双向调节作用[14],将其用于治疗oLp后,免疫功能有明显改善。白芍总苷同时对肝脏的免疫或化学损伤有保护作用,与羟氯喹合用,可降低其副作用,疗效优于单用羟氯喹。

3.3口腔oLp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近年的研究表明,oLp的发生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有关[15],同时伴有B淋巴细胞、浆细胞、免疫球蛋白或补体的缺乏。对于oLp患者体液免疫方面的研究各家报道不一。杨慧[16]等检测oLp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人比较,结果发现,oLp患者的igG、iga含量降低igm含量升高。贺小宁[17]等的研究显示igG、igm升高,而iga无显著变化。从本文治疗前后可观察到igG、iga、igm均发生了变化,说明oLp患者的体液确实发生了紊乱。

3.4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疾病和健康。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情莫不通过人的心理反映到他的身上,引起种种生理甚至病理的变化。因此,临床除药物治疗外,应配合心理治疗。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对每一例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患者的躯体疾病和心理情况进行整体评估,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和心理行为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全身及心理症状,有利于终止疾病的发展。

3.5本研究对比了激素治疗oLp的效果,明显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了复发率,改善全身症状,改善免疫功能,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缩短病程,是一种有效治疗胃相关性口腔扁平苔藓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秉琦.口腔黏膜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87.

[2]郑春兰.口腔扁平苔藓治疗方法新进展.临床口腔医学杂床志,2006,22(12):754-757.

[3]李泽慧.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临床口腔医学杂床志,2007,23(7):440-441.

[4]KrajdenS,Fuksam,andersonJ,etal.JClinmicrobiol,1989,27:1397

[5]胡文杰.牙周炎及胃病患者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49-51.

[6]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口腔扁平苔藓(萎缩型、糜烂型)疗效评价标准.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92-93.

[7]侯海童,江秋华.236例牙周炎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分析.口腔医学,2000,20(3):146-147.

[8]张颖,陆景华.用pCR-SSCp技术检测并鉴定胃黏膜和唾液中的幽门螺旋杆菌.中华内科杂志,1997,36(7):446-449.

[9]徐明辉,王毓明,顾虹艳,等.用pCR技术同时检测牙菌斑、唾液及胃黏膜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实用口腔医学杂,2001,17(2):144.

[10]marshallBJ,warrenJR.Unidentifiedcurvedbacill,inthestomachofpatientswithgastritisandpepticulceration.Lancet,1983,89(1):1273-1275.

[11]许国祺,张水龙,马菊珍,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是治疗扁平苔藓的一种有效方法.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8,14(3):157-159.

[12]苏葵,胥红,刘蜀凡,等.枸橼酸铋钾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观察.口腔医学,2007,27(1):48-49.

[13]管志江,李辉奉,刘振卿,等.口腔扁平苔藓浸润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7,13(3):139-141.

[14]蔡华雄,孔祥波,朱越广,等.帕夫林联合确炎舒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初步观察.广东牙病防治,2003,11(3):163-165.

[15]于世风.口腔组织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0.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9

关键词:口腔门诊;医患沟通;措施

abstract:atpresent,withthegradualtransitiontothebiological-psychology-socialmedicalmodel,thepeoplenotonlyneedstoconsummatemedicaltechnology,butalsohopethatintheprocessofmedicaltreatmentcanobtainmorehumanizedserviceintermsofemotional,psychological,itputsforwardnewrequirementsonthecurrentdoctor-patientrelationship.oraloutpatientserviceisnoexception,andoraloutpatientserviceof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betweenbelongtooraltreatmentprocessofkeylink,andtheresultsofitsworkdirectlyaffectthetreatmentoforaldiseasespatientssatisfactionwiththedegreeoftreatmentservices.inviewofthis,theauthorinthispaperisaimedatoraloutpatientmentalhascarriedonthedetailedanalysis,basedonthis,advancessomeSuggestionsforstrengtheningoraloutpatientserviceof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onlyforreferenceandreference.

Keywords:oraloutpatientservice;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measures

所谓沟通,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交流与沟通属于生活当中最为普遍的内容。对于口腔门诊而言,医患之间的沟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作为一名口腔医师,其只有熟练掌握了交流与沟通的基本原则,才可以正确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之间构建一个良好、信任的医患关系,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性和依从性,最终获得良好的疗效[1]。

1口腔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

1.1患者害怕等待过久,耽误自身病情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当中所提倡的口腔医生与人口的比例应当在1∶1500~1∶2000,然而因为我国人口的关系,当前口腔医生与人口的比例大概为1∶20000~1∶30000,口腔医生的配置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在许多综合医院当中,因为其对于口腔科的重视度不足,在分配策略、人员配置以及设施配备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失,导致口腔医生少,患者过多,医生因为工作压力大消极怠工的情况[2]。此外,部分患者不清楚口腔疾病的分科,容易出现长时间排队之后发现自己挂号错误的情况,非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愤怒的情绪,最终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

1.2害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自己的疑问不能得到解答部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没有重视与患者之间的交流,针对患者症状、治疗措施、预后以及治疗费用等方面的介绍不足,而针对患者的问题也没有进行耐心的解答,一些医务人员甚至出现态度恶劣的情况,导致患者极度不满。

1.3患者缺乏口腔方面的知识,医患沟通较为困难大多数患者对于口腔方面的知识了解不足,其对于治疗过程当中需要关系到的几个口腔专科的状况不够了解,一些患者因为对于牙科的重视程度不足,长久的拖延导致治疗的时机被耽误,一般是到了牙病无法容忍的时候才会到医院进行治疗,导致治疗方案变得更加繁杂,并且也会变相增加一定的治疗费用。而针对治疗过程当中发生的肿胀、疼痛、昂贵的资料费用以及不良的疗效则出现难以理解与接受的情况,单方面认为自己无故浪费钱,甚至以为是因为医生的治疗措施问题,这些往往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

2加强医患沟通的措施分析

2.1采用预约就诊的模式,减少患者的排队时间相较于其他科室的主要采用各类检查结果与药物治疗等措施来说,口腔类疾病通常都需要医师进行人工操作,所以治疗的时间相对较长,患者排队等待的情况非常漫长。鉴于此,口腔门诊可以针对就诊的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采用电话、互联网、预约卡的模式来进行预约就诊,以此来减少患者无故的等待时间,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使得医生能够依照预约的时间来合理安排自身的治疗计划,从而有效提升就诊的效率[3]。

2.2加大患者口腔健康教育的力度健康教育是加强医患关系的重要措施。部分患者因为自身对于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不足,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差异,导致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较为困难。而通过针对患者实施口腔教育,能够让患者掌握一定程度的口腔知识,以此来缩小医患之间口腔知识的差距,使得患者能够了解一些简单的医嘱,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4]。

2.3深入浅出的仍患者清楚治疗方案因为患者自身的文化程度与素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医生针对的患者不同,其解释的方法也应当有所针对性。例如,口腔医学当中存在许多关于形态学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有关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案以及疗效等,医患在沟通的过程当中,许多患者通常都无法清楚医生的意思,这个时候医生可以配合一些视觉类的工具来帮助患者进行理解[5]。而常用的视觉工具与形态学资料通常包含口腔内窥镜、影像、幻灯片、模型以及图片等,通过这些直观的资料来配合治疗方案、流程的讲解,在加上对疗效所进行的讲解,能够让患者能够掌握到自身的实际症状,治疗过程自然事半功倍[2]。

2.4使用正确的语言沟通从本质上来说,医患之间交流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患者接受医师的观点,使得患者能够以慷慨、互敬、合作的态度去接受医师的治疗。口腔医务人员应正确运用沟通艺术,加强沟通训练和修养,精心使用沟通技巧,给患者和蔼、热诚、充满信心的表情,让患者感到亲切、温暖、被重视,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使其愿意倾诉躯体及内心的"痛苦"及"隐情",解除或减轻紧张情绪,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身状态,以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3结论

随着水和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必然会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口腔门诊只有真正将患者作为核心去开展医疗服务,在医患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桥梁,才能够促进医疗事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开梅.医患沟通在防范和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作用[J].医学与社会,2010,(10):215-216.

[2]冯越川,韩俊林.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的使用现状及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1,(09):107-108.

[3]周海兰.口腔门诊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药,2012,25(5):781-782.

口腔医学病案分析篇10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学;pBL教学;多学科联合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4)14-1204-03

Studyonthemulti-disciplinarypBLteachingintheteachingofendodonticstotheundergraduatestudents

LVHai-peng1,4,HanBing1,4,Hewen-xi1,4,tianYu1,4,XUJie2,4,XUanKun3,4,YUQing1,4

(1.DepartmentofoperativeDentistry&endodontics;2.Departmentofperiondonticsandoralmedicine;3.DepartmentofpediatricDentistry;4.StateKeyLaboratoryofmilitaryStomatology,SchoolofStomatology,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Shaanx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ectofmulti-disciplinarypBLteachingintheteachingofendodonticstotheundergraduatestudents.methodstheeffectoftheendodonticpBLteachinginthelastyearwasasthecontrolgroup.theeffectofmulti-disciplinarypBLteachingwasevaluated.Resultsthe94.3%studentsweresatisfiedwiththeeffectofmulti-disciplinarypBLteaching.thescoresfromtheteachersandexaminationwereincreasedcomparedwiththescoresoflastyearand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groups(p

Keywords:endodontics;pBLteaching;multi-disciplinary

pBL教学模式是以自我指导学习和小组讨论来组织医学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1]。1969年由Barrows等首次报道,成为pBL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2]。之后,pBL教学模式被介绍到欧洲,同时,pBL教学在美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到1991年全美已有100所以上的医学院部分或全部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医学院已全部采用pBL教学模式[3]。1994年,英国曼彻斯特医学院在14年级的教学中全面采用pBL模式[4]。据wHo报告:全世界大约有1700余所医学院采用了pBL教学模式,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增加[5]。

牙体牙髓病学是一门要求掌握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牙体牙髓病学的理论知识,也要了解相关学科,如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口腔放射学、口腔药物学等知识。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病例,制定全面诊疗计划的能力,为今后的临床见、实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过程中试行多学科联合pBL教学,以期探索新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10级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25名及同期进行理论课学习的2009级口腔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10名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课前准备:开课前1周将35名学生随机分为7组,每组5人;每组随机抽取教员事先准备的、与上一年相同的临床病案1份(包括主诉、病史、临床检查、X线片、临床照片等多学科相关临床资料)。学生到图书馆、网络中心查阅相关资料,针对病案自由讨论、分析,制作汇报幻灯。

2.2教学过程:学生按照抽签顺序进行病案分析,提出可能的、全面的诊治计划;由牙体牙髓病学、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儿童口腔医学、口腔材料学、口腔放射学、口腔药物学教学负责人组成教员点评组进行点评、评分。以学生汇报为主,其他学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进行讨论,教员只在每个病案后进行点评,不过多参与学生的讨论,最终根据表1进行综合评分。

2.3课后评价:为保持研究的一致性,笔者采用与上一年相同的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两种方式进行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效果评价,调查学生对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方式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考察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系统、综合掌握的效果。采用SpSS11.5软件对教员评分和考试成绩进行方差分析,以上一年成绩作为对照。

3结果

3.1调查问卷对35名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全新的、多学科联合pBL教学的效果满意(见表2),但也提出了一些合理意见和建议,如增加课前准备的时间、合理提供临床常见的、多学科相关的病例等。

3.2教员评分、理论考试成绩: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员评分分别为(86.56±1.98)分和(81.28±1.25)分;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91.33±1.07)分和(85.49±0.91)分,使用SpSS11.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4讨论

4.1我国牙体牙髓病学教学现状: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先基础后临床,以课堂为主要学习知识的场所,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采用挂图、板书、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基本是一种机械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形成师生、学生之间互动,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参与和自主学习意识[6-8]。

牙体牙髓病学是一门高度专业化而又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的学科,牙体牙髓病的诊断和治疗经常需要综合牙体牙髓、牙周、修复、材料药物等相关专业综合序列治疗。同时牙体牙髓病的诊治也是开展口腔其他疾病诊治的基础,所以与口腔专业的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的口腔教学将各个专业单独分开授课,学生难以掌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临床实习及临床工作中在思维方面显得视野狭窄,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同时目前我国现行的教学体制中对课时都做了相应限制,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难以全面透彻的掌握牙体牙髓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方案制定,也很难掌握各种治疗技术和临床技能。

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在总结前期牙体牙髓病学单学科pBL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教改尝试。开展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模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代替以教师为中心,鼓励学生结合所有的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大胆对病例进行系统全面的剖析,“不怕想错就怕想不到”。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考虑问题,全面制定诊疗计划的能力,真正做到以“疾病”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

4.2pBL教学法及其优点:pBL教学通过把临床实践和医学科研中的重点问题在医学课程中重新构建和情景再现,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程的设计理念、实施方式、考核与评估体系应围绕新的教学目标而展开[9]。研究表明:pBL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创造氛围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并且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加了教学的启发性和课堂的民主性[10]。还有研究结果显示:pBL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深化和延伸了课堂教学[11-12]。

4.3多学科联合pBL教学的效果评价:2012年我院开始实施口腔疾病模块化教学改革以来,这个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学生能够就一种疾病得到序列的授课。但仍无法解决学科间教学内容重复脱节的问题。为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2013年率先牵头进行了首次《单个牙齿疾病》模块多学科联合pBL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94.3%的学生对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给予了肯定,教员对学生的评分及学生理论测试成绩均有显著提高。通过这种多学科联合备课和授课的方式,增强了各教研室授课内容的衔接,使学生能够就单个牙齿疾病得到系统的、遵循自然教学规律的培训,教学和学生反响都很好,真正达到单个牙齿疾病模块化教学的效果和目的。

综上所述,多学科联合pBL教学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系统的掌握牙体牙髓病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临床病例全面分析的思维能力。但在pBL教学病例的选择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还需进一步的总结、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沁萍,陈向伟,李军纪.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pBL教学模式应用的研究现状[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71-7074.

[2]BarrowsHS.ataxonomyofproblem-basedlearningmethods[J].mededuc,1986,(20):481-486.

[3]林江,齐峰,王梦溪.口腔医学临床教学的多元化评价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3):201-204.

[4]o.neillpa.theroleofbasicsciencesinaproblembasedlearningclinicalcurriculum[J].mededuc,2000,34(8):608-613.

[5]崔晓阳,李益,廖虎,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2010,9(4):439-442.

[6]汤利芳,田智慧,岳静,等.pBL教学法在口腔牙周病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5(5):111-112.

[7]邵群乐,陈广盛,周少云.pBL教学模式配合typodont模型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2259-2260.

[8]曹琳琳,王会萍,李军,等.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9):475-477.

[9]杨伟平,陈万光.pBL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1(13):264-267.

[10]ChoonHuatKohG,KhooH,wongm.theeffectsofproblem-basedlearningduringmedicalschoolonphysiciancompetency:asystematicreview[J].CmaJ,2008,178(1):34-41.

[11]戴晓明,戴建国,王子妤,等.课堂教学引入pBL教学法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5):94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