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4:27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1

近年来,以it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媒体产业迅猛发展,其范围涉及影视制作、动画创作、广告制作、多媒体开发与信息服务、游戏研发、虚拟现实等领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从2004年开始,许多高校纷纷开办或改办数字媒体专业,开设数字媒体专业的高等院校(含独立学院)逐年递增。多数地方院校怀有一种“跟风”式的办学心理,不顾自己[1]的办学条件,盲目照搬一些著名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处于一种“既比不上名校生,又无自己的专长与特色”的两难尴尬境地,就业时缺乏核心竞争力……上述种种情况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数字媒体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多数院校培养模式趋同,培养的人才不具特色,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下,地方院校如何正视与国内外名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的事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生态学原理与高校人才培养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或者生物群体与其环境的关系。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极具生长潜力的人才种群,种群内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都会发生种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如专业内部学生的合作与竞争、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合作与竞争、与学校培养、产业需求等环境的协调与适应等,并且伴随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1]。高校教育也可视为一个特殊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和他组织特性,为了维护系统的稳定运行与良性发展,必须创造良好的人才内生态系统和人才外生态系统,合理处理各种相关影响因素。如在人才内生态系统中,可借鉴生物的生态位分离原理,正视学生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加以理性引导与利用,既能避免学生间冲突性的竞争,又能使学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在人才生态外系统中,可根据生态分化型理论,使专业在行业指导、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方面的共同参与下,依托特色资源与优势,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使人才培养规格、能力素质方面与产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相适应,形成自己独特的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二、构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根据生态学相关理论,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我们拟从构建良好的人才内生态系统与人才外生态系统两方面着手,构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环境,实施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模式。1.构建人才内生态系统包括个体内生态系统和群体内生态系统。前者指人才个体内在素质及其内部诸要素因子构成的和谐统一体,后者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才群体按一定的层次、序列和比例组合而构成的有机结构系统。(1)个体内生态系统在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同时,重视兴趣、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我们鼓励本专业学生在平时院校中一些大型活动中担任摄影、摄像等工作,利用专业知识制作院系的一些宣传视频以及动画,参与制作模拟校园、核反应堆仿真模型以及动画项目,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自豪感,使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三方面达到和谐统一,形成良好的个体内生态系统。构建柔性化的专业课程模块“生态位”,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专业内设置专业方向模块,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选修科目,促进个性与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各尽其所,各取所需;同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各专业设置职业课程模块,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地与社会需求衔接;在学科各专业中设置大量的实践课程模块,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灵活多样的柔性化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特点,对考核内容和形式作适当调整,形成多样化的考评办法。以创作作品为相关专业课程主要的评价形式,强调技术与艺术相融合,使学生的复合型的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设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指标,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充分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2)群体内生态系统应使人才的群体生态系统保持优化、平衡、和谐的状态,充分发挥人才群体生活系统的整体功能,使总效能大于个体效能之和。实施跨院系联合学习模式,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基础,同时兼备艺术、人文素养。因此,我校针对计算机学院人文、艺术素养师资较为缺乏的情况,将本专业学生和本校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在住宿时安排为混合寝室,共同进行学习与生活,组成学习共同体,使本专业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艺术设计学院学生的熏陶,提高自己的艺术人文素养,同时也使艺术设计学院接触到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与技巧,实现1+1大于2效果,达成共同进步,合作共赢的局面。2.人才外生态系统(1)人才规格“生态位”的确立由于数字媒体技术属于交叉型学科的这一专业本质属性,决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其他交叉学科有一定的重叠性,使得培养模式趋同,不具备自身的特色与不可替代性,造成同类院校所培养的学生缺乏鲜明的特征与素质,没有核心竞争力,且在就业时产生冲突性的竞争,不利于本专业的持续发展,借鉴生物在资源利用方面产生生态分离而形成自己的生态位这一原理,一句院校所处地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院校优势学科与专业的师资与设备,积极寻求与制定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规格,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规格“生态位”。(2)拓宽产学研互动的多维生态位根据生物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等,人才培养规格的确立等方面不能由外界环境所摆布或者消极地去应付,而应未雨绸缪,用超前的意识、发展的眼光预测行业进展态势,积极主动地制定各种综合策略进行适应性调整,迎接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一个开放互动的外生态系统,与实习单位紧密合作,邀请实习单位、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形成学校、社会各界多方结合,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和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培养体系,以便对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出反馈和调整,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确保教学计划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p#分页标题#e#三、应注意的问题(1)人才规格“生态位”的确立如果不顾自身的办学实力和条件限制,一味照搬国内知名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沿用其培养模式,势必造成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人才规格“生态位”的重叠,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应正视与知名高校之间的差距,依托各院校的优势资源和特色学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制定符合院校实际的人才规格的“生态位”。(2)培养模式“生态位”的构建实施与艺术等人文类专业学生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使本专业学生受到艺术类人文类学生的艺术素养熏陶,弥补艺术素养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了解最新的计算机制作技术。但两个专业的学生各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应使两个专业的学生既能进行优势互补,又各具自己的专业特色与技能。(3)评价体系的建立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实施以作品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可以极大地激发本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鉴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身的特点,工科院校开设数字媒体专业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应扬长避短,构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内部与外部生态环境,并处理好内外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注重学生技术性、应用性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艺术素养与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把数字媒体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宽口径理论教学与创新性实践培养并重的专业。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2

关键词:应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商务

商务活动,是指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而从事的各类有关资源、知识、信息交易等活动的总称。常言道: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其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其速度、质量和效益就不可能协调发展,也就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而商业的发展,就必然需要大量的商务应用型人才。高校尤其是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自然要承担起商务应用人才培养的任务,从而引发对商务应用人才进行培养的专业建设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商务应用人才的内涵

简单地说,商务应用人才就是指能出色完成商业或贸易实务工作的人才。由于商务活动具有复杂多变、人际交往频繁等特征,因而需要商务应用人才具有独特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国际贸易面对竞争激烈、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国际贸易应用人才更是需要过硬的素质、扎实的知识和超强的能力。

国际贸易应用人才需要过硬的素质。首先是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只有政治素质高,才能在与外商谈判、与外商交易中面对各种引诱立场坚定,不出卖祖国利益。优良的政治素质包括: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具有服务意识和艰苦创业、团结协作精神。其次要有过硬的职业素质。一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二是要具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三是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并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四是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贸易应用人才除了需要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外,还需要过硬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没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没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不了解一定的中国历史与国情,是绝对无法胜任各种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

国际贸易应用人才需要扎实的知识。为了做好国际贸易的相关工作,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必要的法律知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知识、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政策等。另一方面更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从事现代财经管理和分析解决经济问题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理论基础知识等。专业技术知识方面,主要应具备国际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相关知识、外贸英文书信和口头交易磋商的知识、进出口业务各环节操作的知识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等。专业拓展知识主要包括市场行情预测与市场开拓的知识,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技术方面的知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知识,与货物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托运、投保、生产跟单、接货等业务知识以及国际货物运输知识等。

国际贸易应用人才需要超强的能力。国际贸易应用人才的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基础能力方面,主要包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并处理业务工作的能力以及英语阅读与翻译的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方面,主要要有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从事进出口业务经营管理能力,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商务洽谈的能力,拟订货物进出口贸易合同、审核信用证、缮制货物出口结汇单据、审核货物进口单据的专业能力以及与货物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报关、报检等业务处理能力等。专业拓展能力方面,主要包括基本的商业分析与决策能力,市场调查预测能力,进出口合同谈判与履行能力,与货物进出口贸易相关的托运、投保、生产跟单、接货等业务处理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问题分析能力以及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等。

二、商务应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是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商务应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体现人才培养规律,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商务应用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商务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商务应用人才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增强商务应用人才的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做诚信守法的商务人。

二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并不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课程以“适度、够用”为原则进行设置,并为指导学生实践服务,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提高。

三是实效性和拓展性相融合原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体现实效性。同时又要注重学生长远的职业发展,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促进学生尽快成长成才。

三、商务应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商务应用人才的规格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围绕商务应用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起综合素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三维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的切入点首先应制定适合商务应用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规划,真正能够反应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要从培养高素质商务应用人才目标出发,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手段。在整个体系构建过程中,尤其需要进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下面以国际贸易应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多方位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国际贸易应用人才在开展国际贸易各项业务、管理工作过程中,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受到其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的影响,并决定着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除了强化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之外,对素质拓展体系的构建也应高度重视。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显性课程(课堂教学)与隐性课程(课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思想,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训练,使学生的健康个性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素质教育学分,将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职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公益服务等统一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辅助促进作用,实现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步提高。

其次,多角度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应用人才的培养虽然以突出能力培养为主,但也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教育,因而需要保证基础课程的设置,要按商务应用人才发展需求和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需要,合理设置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为了确保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基础课学分比例不能低于总学分的40%。搭建扎实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平台,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高素质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国际贸易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理论技能以及一定的计算机、外语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

再者,多层次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国际贸易应用人才的培养要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科学设计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学分比例要占到总学分的50%-60%。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实训基地的软硬件投入,提高实训课的开出率及其效果。努力开发实训项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实效,强化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外语等手段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根据国际商务应用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能力特点,需要构建分类设计、分层施教、分步实施、独立设置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素质、获得技能。此外,还可以与学生社团工作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和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等。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人才培养要紧紧依托行业,构建“多层次—多能力—多渠道”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将系列实践教学环节优化整合形成体系。服从国际商务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我国外贸行业发展情况,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用典型任务确定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训项目,构建和完善“企业见习+课程实训+集中实训+顶岗实习+创业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多层次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

注释: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重大项目“依托大学生创业园构建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JGZD112)”

参考文献:

[1]郭小聪,陈瑞莲,蔡立辉.中国当代行政管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分析[n].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3]应金萍,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3

【关键词】开放大学;远程教育;人才培养;能力体系析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58x(2013)08—0067—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5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成为其主要内容。其中,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战略目标。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成立的开放大学主要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是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需求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组织形态。相对于普通高校,开放大学主要面对成人在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但工作经验丰富、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因此,新型的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是什么?学生通过开放大学的学习应具备和提升哪些能力?如何构建符合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培养体系?这些问题对于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并需要深入研究。

在发达国家,学者们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能力培养。1998年《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由美国教委发表,其中对于本科教育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在2005年,美国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素质,强调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RichardLevin(2002)在其书中指出,美国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培养,即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德国同样也致力于培养学的研究精神。专家们认为,学生们应该跟随教师探索新知、领悟学习方法、进行严格的科学训练。在我国,人才能力的培养模式也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自2003年以来,就有大约600篇相关性文章发表于核心期刊。刘翠秀(2006)在其文章中指出应该通过开设品牌专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教学改革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2]。丁三青(2006)指出我国在培养能力素质方面的教学存在问题[3]。戴林富(2006)认为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是高校内部结构治理的核心和关键[4]。本文把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概念定义为在教育观念以及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5]。

一、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与能力体系要求

开放大学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有效载体[6]。相对于总体目标,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则以职业为导向,具体培养能力与知识相结合、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强调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7]。其人才的培养介于普通高校的专业性教育和高职的职业性教育之间,用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来实施职业后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教育。”[8]与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对开放大学的能力培养体系有以下要求。

首先,能够适应远程开放的学习方式。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学习与传统的集中面授学习有很大不同,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远程导学为辅。刚入学的学生绝大部分对远程自主学习都很陌生,不知该如何入手,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所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开放大学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其次,学以致用,有利于学生工作绩效的提升。成人学生都是在职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比较现实,他们往往会对有关自己工作的学习内容感兴趣。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开放大学的教学要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地位,要能够举一反三,首先要能够适应工作,然后要能够创造性的工作。

第三,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徐浩(2012)认为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使命有所不同。广播电视大学致力于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机会,奉行“有教无类”;开放大学致力于为学习者创造发展机遇,追求“因材施教。”[9]因此,培养学生在职业能力基础上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构建

通过以上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体系的要求分析,学生在开放学习中需要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由此构建了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三层递进的开放大学能力培养体系(如下图1所示)。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的意图、目标、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己的力量,采用多种学习媒体,主动地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较之一般意义上的自学能力,其要求更高,内涵更广,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规划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着眼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不仅在开放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能力,本职工作的流程优化、新产品开发、营销渠道创新等都需要一定的学习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通常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综合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能够胜任岗位的核心能力也是基本的生存能力;方法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掌握制定工作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以及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并能够从成败经历中有效地吸取经验教训的能力,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10]。成人学生都是在职的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的能力需求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成人学生往往希望通过专业学习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利于自己的职业成长。

创新能力主要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并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业能力包括三方面,一方面是与机会有关的能力,如市场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等;另一方面是日常运营管理能力,这一部分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是职业能力的综合;三是创业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促进新创企业的持续成长。而且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延伸。

这三个层次的能力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职业能力是核心,创新创业能力是在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基础上的提升。上述“三层递进”的能力体系对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创业发展均有帮助,符合职业教育、终生教育的要求,符合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开放大学人才培养能力

体系的实施与落实

现有国家开放大学所开设的专业中,均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内容。围绕这一核心,构建“三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力争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落到实处。

(一)课程设置

课程是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不但要适应各地区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经济需求,更要适应终生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需求。一是把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如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的认证体系中总共包括16个认证,其中职业证书类4个,分别是会计专业证书、商业研究证书、管理专业证书和公共服务专业证书。工商管理专业群还开设有51门职业发展课程[11]。国家开放大学已在专科专业里面开设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学生学完这些课程经考试合格可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保证在公共课模块中设置创新基础、创业基础等课程,以方便学生掌握创业基础知识。同时把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中,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能够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相关创业。三是改造课程体系。以前的课程体系一直追求系统、完整,更多的是理论知识的堆积,没能很好地体现知识所对应的能力。因此,开放大学要适应能力体系的要求,发展微小课程。既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以知识点为核心,每一知识点对应相应的能力。在课程学分的设置上,改变一门课动辄3-5个学分,微小课程缩小为2个学分,这样就可以开设更多的与实际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教学模式选择

优化教学模式是学习以及能力培养的载体。于云秀(2011)认为开放大学是一所开放性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大学。其不等同于普通高校,也不是网络大学。与其他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以及远程教育学院相比,开放大学不是完全基于网络的教与学,而是针对不同学习者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12]。《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提出要探索并构建“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变化及其趋势,探索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因此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结合学生本职工作的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减少学习的盲目性,降低学习成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绩效。如webquest(网上探究)教学模式、pBL(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等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给学生一个个实际的任务,让学生自己或者组建学习小组去探究,去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教学资源制作

优质的学习资源是远程教育的根本,要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融入资源建设之中。一是强调合作与共建。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中可以将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融入教学资源的建设制作。二是多样化的平台制作,运用数字化媒体以及网上资源进行开发,实现随时、随地、轻松、有效的学习。三是建设适合“微学习”和“游戏式学习”的学习资源,以知识点和相关能力为中心,内容短小、主体明确,增加娱乐性、互动性,吸引学生自主学习。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习者通过实践操作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是实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方志刚(2013)认为实践教学的体系运作至少有两个最主要的问题需要着手解决:一是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完备的运行机制,解决“如何做”的问题[13]。可充分发挥开放大学的系统办学优势,构建了多元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如个体专题实训、网络虚拟实训、校内综合实训、校外实体实训等。“个体专题实训”是把实践教学环节按项目以专题为单位开发成供学习者自主学习、模拟操作和练习用的学习光盘、教学录像、实训手册等学习材料。“网络虚拟实训”是在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进行网上在线模拟虚拟实践教学。“校内综合实训”是以校内实训室、实训基地为基础,开展部分课程的实训教学。“校外实体实训”以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包括与企业合作的校外实践基地、学生自主选择的对口实习单位等开展专业实习。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来实现课程及专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开展实习实训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小微企业入手进行实体化的商业运作。如创办小工厂、小商店、小公司、网店等使学生边学习、边创业。小微企业投入少,风险低,学生能够承受。开放大学的成人学生有工作经验和创业兴趣和一定的经济基础,引导他们开展实体化的商业运作对于提升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非常有效。

(五)师资队伍建设

开放大学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有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因素。开放大学师资队伍要对远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非常熟悉,这是开展远程教育的基础;双师型教师和创新创业型教师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保障。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开放大学是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规定他们每年都要有一定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熟悉企业,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另一方面尽量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创业成功人士来担任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六)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实施保障

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实施与落实不仅依靠学校的努力,还应该充分发挥开放教育的优势,全面整合企业、社会、学校三方资源,建立起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和优化高效的实施体系(如下图2所示)。以学校系统培养为主,企业和社会积极参与配合,进行专题培养,提供资源和实习实践机会。这样既能充分保障开放大学能力体系的实施,又符合开放大学为社区教育、继续教育服务的目标和定位。

四、结语

根据开放大学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开放大学的远程教学特点和成人学生在职学习的特点构建了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三层递进的能力体系。即开放大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基础,职业能力是核心,创新创业能力是方向。如何实施和落实对学生的三个层次的能力培养是难点。围绕能力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资源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措施。本文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的能力体系构建只是一个初步的探讨,这一能力培养体系是否适合开放大学还需要实践的检验,还需要根据实践结果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理查德C.列文,周刚,范玉芳.为耶鲁的第四个世纪而准备[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04).9-10.

[2]刘翠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J].教育评论,2006,(08):23.

[3]丁三青.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00,6(Z3):78.

[4]戴林富.关于构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内部保障体系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3):49-51.

[5]李龙珠.我国高等学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研究[D].2007,(04):7.

[6]叶文华.开放大学建设:理念先导、路径选择与体制创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03):7—9.

[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R].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8]纪平,杨亭亭,李松.开放大学学科建设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2):28-33.

[9]刘莉.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6):5-12.

[10]韦盛奇,何苗.注重职业能力教育的培养模式转型研究——基于四川电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调查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80-86.

[11]李欣茹,王晓霞.对开放大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以英国开放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为例[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50-59.

[12]于云秀.开放大学的内涵与体制机制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1,(5):27-29.

[13]方志刚.远程实践教学:理念·环境·创新[J].中国远程教育,2013,(1):58-65.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课程群;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

0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2]云南大学于1984年成立云南省内高校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经过30多年建设,于2008年入选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入选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2017年入选云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云南省唯一的计算机类部级特色专业和重点本科专业。目标是把该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云南省相关高校的类似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很多院校开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开展改革实践,主要包括:东华大学黄利利等[3]构建了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长春工业大学于超等[4]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提出围绕“互联网+”平台建设的计算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山东理工大学姜桂洪等[5]通过分析卓越计划的特点与主要内容,结合计算机专业近年来的卓越计划试点教学实践,对实施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淮阴工学院赵建洋等[6]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对计算机卓越人才需求,探索并实践了拓展内涵融合创业的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山东理工大学赵光远等[7]对计算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学生个性化培养机制等进行全面探索与实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张净等[8]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载体,构建计算机卓越人才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西安邮电大学王春梅等[9]通过优化整合理论知识和课程,利用企业项目研发与管理经验等优势,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重庆理工大学刘小洋等[10]通过重构教学体系、构建Ste协同创新团队,深化校企合作、实施个性化定制培养等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但是,这些研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还不太完善,改革还不够系统,仍然有改进的空间。本文以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个性化、行业化、标准化、创新化人才为目标,通过引入课程群分类培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校内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为手段,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1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路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具有3大特点:①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②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③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对照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①没有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繁多,毕业学生知识杂而不专,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选择权,培养的学生缺乏擅长的专业方向;②没有紧密结合企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由于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需要的知识日新月异,而高校所开课程较为陈旧,毕业学生不能满足企业要求;③没有实现学生的标准化培养。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但是培养中缺乏统一标准,部分毕业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欠缺;④没有更好地实施创新性培养。传统教学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听中学”现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极不利于创新性培养。采取以下思路对卓越人才培养进行改革:①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分类培养;②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使学生成为行业认可人才;③开展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工作,按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完善学生的标准化培养;④通过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朝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实践为主的“做中学”转变,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2.1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学生个性化分类培养

2.1.1课程群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的知识体系庞大,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①不同的就业单位和研究生研究方向要求学生精通的知识不一样;②直接就业的学生需要偏应用性课程,考研学生需要偏理论性课程。基于以上两点,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制定基于课程群分类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模块。该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模块设置,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国际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ieee/aCm2005为指导[11]。在特色课程群设置上,贯彻以科研促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的思想,以学科特色优势研究中的数据工程与智能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和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3个学科方向,打造对应的3个课程群。笔者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数据工程与智能信息处理、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方面已具有一定实力,具有特色教学与科研队伍。发挥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群[12]。围绕课程群开展以下工作:(1)课程内容调整。结合科研和工程教育认证,面向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把课程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在内容上合理组织,以培养目标位驱动,让学生广泛积累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2)3组课程系列灵活交互强化,帮助学生构建某一计算机领域的独特技能。在课程学习上,允许学生灵活调整,要求学生完成至少3个特色课程群中的1个。(3)紧跟学科前沿,聘请国内外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人才、项目经理等为学生开设新技术方面讲座,具体讲授案例分析。该培养方案设置既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又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有一技之长,并设立科研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个性化分类培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1.2课程群个性化分类培养成效

经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改革,取得以下成效:(1)就业率进一步提高,近3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毕业后5年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回访调查,满意率达到85%以上。(2)报考研究生考研成功率超过70%,且研究生就读学校档次明显提升,90%以上升学学生进入“985”高校就读。

2.2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由于“双师型”师资短缺,大多数高校工科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本专业积极和著名it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参加培训,获得企业师资认证,积极把校外企业师资引入,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使之更好地符合企业要求。

2.2.1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鼓励任课教师开展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先后获准开展多项教育部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和谷歌精品课项目,与华为、Google、microsoft、Cisco、中兴、达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良好合作,这些项目的开展为专业的协同育人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2.2加入国家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

为获得企业进一步支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基础,申请获批成为国家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成员;依托该联盟,参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有关企业可参与本专业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提供资源和支持,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拓展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

2.2.3培养企业认证师资

近年来,本专业有5名教师获得华为认证师资证书;3名教师获得Googleandroid认证师资质证书。这些通过认证的教师开设了华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Google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6门。2019年2月底,华为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路由交换等认证课程已经在本专业开设。经过一周的持续学习,95%以上的学生通过了华为相关课程认证。另外,本专业聘请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计算机中心的企业兼职教师近20名,为学生开展实习实践、企业前沿技术介绍等讲座40余次,并邀请校外企业师资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部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引入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2.3按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实现学生的标准化培养

2.3.1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

中国计算机学会是国内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计算机行业学会,其主办的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是一种权威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13]。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要求按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而计算机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是编程,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能够检验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如果通过该认证,表明该学生达到了本专业培养的标准,有能力成为行业认可的工程师。云南大学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在云南大学设立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考点。经过多次认证考试,认证平均分不断提高,反映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3.2把CSp认证嵌入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已经把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作为本科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的综合实践模块中,增加了“程序设计能力测试”课程。该课程2学分,为实训必修课程,要求学生的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成绩达到一定分数,或者通过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任意一个级别的考试才能取得该学分。通过该举措,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水准的编程能力,能够胜任软件工程师工作,达到合格工程师标准。

2.3.3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实施成效

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实施后取得成效如下:(1)激发了学生编程兴趣,各种程序设计竞赛取得较好成绩。认证实施后,本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期末成绩有明显提高,学生参加各种程序设计竞赛的热情高涨,先后获得各类程序设计竞赛省部级以上奖50余项。(2)促进学生就业。根据学生报名时提交的专业实习和工作意愿,60余名认证高分学生已经收到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国内著名it企业的实习邀请,其中20余名学生已经到这些公司参加实习。通过实习双方相互了解,满意后可与这些著名it企业签约。

2.4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听中学”现状[14]。在卓越人才培养背景下,工程教学模式应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实践,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做中学”。这就需要学生到企业、行业等部门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包括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

2.4.1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

学校与省内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建立了7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引进社会资源,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本专业建设了大规模云桌面实验室、创新基地、云计算实训实验室,并采购200余万元的戴尔网络存储、服务器、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图形工作站、三维动作捕捉系统等软硬件设备,极大改进了学生的实验条件。

2.4.2建立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成效

(1)云桌面实验室每年接待各种考试和实验人员约8000人次,涉及考试10余种;云桌面实验室占地300余平米,拥有200台云终端。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云南大学考点就设在新建的云桌面实验室内。另外,华为iCt大赛、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校纪校规考试、各种程序设计竞赛等都在云桌面实验室完成。(2)创新基地及校内实习基地每年服务学生600余人次。创新基地及校内实习基地占地200余平米,可同时容纳80余人,企业到学校建立实习基地有了很好的条件。本专业50%以上的本科生建立了课题小组,共获得部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立项20余项,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各种科技竞赛奖励40余项。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5

一、财务管理专业介绍

财务管理专业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即培养在德、智、体、美等领域全方位发展的,并且能够熟练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律以及金融理财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的专业型人才,与此同时,这类人才还应该具有比较好的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能力、投融资管理能力、公司和个人理财能力以及资本运作、风险控制的能力。此类人才在毕业之后,能够在制造业企业、商业服务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政府以及事业单位从事与财务管理相关的会计业务、审计业务甚至是资产管理和规划业务,是适应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需要学生们能够有效的、系统的掌握经济管理领域、财务管理领域以及金融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关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知识的广度上来说,还要熟悉和了解国内外本专业的最新成果以及发展趋势,有基本的能力去分析和解决财务和金融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同时,本专业还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培养创造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发挥个性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争取将学生培养成为“管理方面的财务专才,财务方面的管理通才”。

从本专业的建设和培养人才的角度来说,毕业生应该具有下列所述两个方面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

第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以及公司金融和财务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并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以及人工解决和处理各种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的方法,比如熟悉和懂得计算机运作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操作知识,掌握统计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软件的操作和使用。与此同时,还应该了解和熟悉与会计和金融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第二,是基本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应该要同时具备经济学、公司金融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当然,还要具有比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解决实际财务、金融管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的,需要熟练运用和掌握一门外语,能高效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国际上关于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和报告。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可以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经济金融信息,并运用相关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研究。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财务管理与会计课程体系区别不大

目前,很多新办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会计课程体系比较完善,财务管理属于新兴专业。所以财务管理课程体系的设置往往在会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做了微调,开设课程几乎一样,感觉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会计专业的建设相差无几。这也造成了很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一直认为学院在把自己培养成会计,不知道自己跟会计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财务管理专业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干什么的。对财务管理专业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认为自己是学财务管理的,为什么要学这么多跟财务无关的课程呢,甚至觉得有些课程没有意义,造成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态度很冷淡,学习热情不高,最后造成论管理没管理的意识,论会计比不上会计专业的学生,竞争力非常低,最后社会评价该专业的学生定位非常不明晰,就业不理想。

(二)课程体系建设多以考证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还是效仿以往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导向模式,是以考证为主,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均与考证挂钩,尤其是新办的独立学院更为突出。这种模式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面在于,采用考证导向考核学生的学业成绩从一定程度上迫使学生加强专业课程学习的自觉性,最终通过考证考试也能加强学生对学业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更进一步的提升学习高层次专业课程的兴趣和动力,这种方式在独立院校可能会更为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而不利的地方在于,大学是一个提倡多元化教育的地方,在专业学习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的各项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尤其是实践的操作能力。但以考证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考证,从而必然减少在其他非专业主干课程上的学习时间和兴趣爱好素质能力拓展时间。学生只对英语考证、会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相关的课程感兴趣,而对于其他的课程态度就很散漫,并且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多以应试为目的,只在考试当时记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考试通过之后即忘,后续专业课程中需要用到专业基础知识时又一脸茫然,实操动手能力非常差。所以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之前首先得明确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是什么,是否真的应该以考证为唯一或是为主来进行人才培养,还是应该要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专业综合素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环节薄弱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立足的不是培养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而是能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理财管理的实用性人才。因此财务管理实教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而目前的状况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短,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没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等,学生的财务管理学习主要是理论知识,实操和动手能力较差,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

1.明确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区别

首先,从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学科归属来分析,会计专业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财务管理是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企业管理(二级学科)下的三级学科。所以会计和财务管理有本质区别,首先在学科划分上的等级不一样,其次学科研究的逻辑也不一样,会计更注重合规性研究,侧重账务处理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下的学科,一定是偏管理,财务管理则侧重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包括财务分析等工作。那么这就使得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有所差别,财务管理学生在熟悉会计记账的同时还要具备财务管理等综合能力。

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要与会计区别开来,主要是从课程上纳入更多的管理类课程,且思维方式要更灵活一些,综合素质强一些。虽然说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能够让他们在学好会计的同时不要形成会计的那一套思维方式,因为管理是做决策,做决策需要思考,而做好会计只需要能够懂得掌握会计准则,两者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类的课程覆盖面广,比如市场营销、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等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做决策有帮助,其实学这些课程的本身就会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更明确的目标,管理本来是很实用的课程,它的出现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如果能将课程让学生体会到实用性的话,学生会渐渐对这些课程感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出该专业的优秀学生。

2.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财务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大致分成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财务会计岗位群以及财务管理岗位群,而这也是本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群。其中的财务会计岗位群,一般是包括了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主管会计岗位、总账会计岗位等;而在财务管理岗位群,则是包括了成本管理岗位、资金管理岗位、资产管理岗位、投资管理岗位、理财规划岗位、财务分析岗位、财务咨询、税务与筹划岗位等;

第二种,是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岗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咨询服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审计助理员岗位,这是本专业的次重要的就业岗位群;

第三种,则是其他就业岗位群。比如企业经营管理岗位、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经济信息分析员、统计员以及公司财经文秘岗位等。

3.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

首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来源于会计学专业而更应该高于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这个专业的实务应该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而日益丰富的,财务管理的理论也要随着财务管理实务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因此,财务管理在课程设置时可以紧密结合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专业基础课程后适当增加金融学类的课程,其次可以开设一些多方向性的专业领域课和管理类的课程。

其次,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化为基本出发点,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并开设了专业英语的课程,本课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并期望能实现英语学科和财务管理专业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掌握下列技能: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与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获取以及分析能力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掌握我国关于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本专业的前沿理论和发展方向;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可以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

1.学科基础课的开设:

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经济法等;

选修课: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市场法、合同法等。

2.以专业课程的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开设以下三个方向:

方向1:投资理财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个人理财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与税务筹划、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计量经济学等

方向2:财税管理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税务会计与税收筹划、财政学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国际税收、税务实务、企业纳税风险管理等

方向3:资产评估

必修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金融学、投资学、资产评估、项目管理等

选修课:风险管理、税法、行为决策、高级财务会计、计量经济学、保险学、财政学等

3.突出专业特色,增加实训教学

目前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它不同于学术型人才,与其相比,他们具有更强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培养“两条腿”走路的人才,即理论跟技能一起走,才能走的更远。所以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中建议:首先开设一系列的个人拓展课程,比如:会计电算化、证券交易、工业沙盘、商业沙盘、经营之道电子沙盘等。其次建议筹建专门的财务管理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模拟企业财务环境和财务管理流程,针对财务管理电算化软件的各种财务各种功能及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的基本技能,也可以通过案例,分别承担企业运行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快的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流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最终提高学生的动手及实践应用能力。

4.适应国际化需要,开设专业英语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设置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在学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又能够阅读浏览英文文章,使其真正达到培养目标,“懂技术、通经管、会外语”的经管类应用型专业人才。

总之,应用型大学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结合市场需求,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平.特色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0(02).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6

员工星级管理和岗位资格认证的实施背景

2008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中原大化公司启动了“1136”人才培养工程,即五年内培养10名战略管理人才、100名经营管理人才、300名专业技术人才、600名高技能人才。实施了“优化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优化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不断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两调整、两提高”战略。

员工星级管理和岗位资格认证的内涵

所谓员工星级管理,即对员工在综合评定的基础上实施星级评定:从一星级到五星级。公司根据职工授予星级的多少给予不同的技术补贴。

岗位资格认证即依据岗位作业标准和规程,对员工进行能力和业务认定,不合格者调离现岗位,合格者根据岗位资格认证的多少实施星级管理。

员工星级管理的主要做法

员工星级管理评定体系构建之后,为使工作有序推进,该公司出台了《中原大化关于实施员工星级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员工星级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了岗位资格认证培训题库,编写了岗位资格认证培训教材,制定了《星级员工认定标准和考核办法》,构建了“126345”员工星级评定管理体系。

“一个中心”评定思想

以培养“精一岗、会两岗、懂三岗”的复合型人才为指导,实施人才梯队建设。

“两类主体”参与人员

一线技术技能人员和机关部室经营管理人员。

“六项”操作步骤

即全员学习、导师带徒、岗位资格认证、每月之星、员工星级管理、核心员工更阶梯培养计划。

“三位一体”的评定办法

为使员工星级管理工作简单易行,评出的星级具有公信力、说服力,真正体现员工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学知识、比技能的热情,该公司确定了理论考试、实际操作、专家答辩“三位一体”的综合评定办法,根据操作岗位特点,突出实际操作能力。

“四个有利于”工作思想

实施员工星级管理,一定要有利于搭建职工岗位学习、岗位锻炼、岗位创新、岗位成才;一定要有利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一定要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新型分配制度;一定要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四个结合”的认定标准

评定员工星级时,综合职业技能、技术比武、年度评比、特殊贡献四个因素进行考核,按比例折算成绩,按比例划线定星级,分段评定。

“五项坚持”的工作原则

坚持群众性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坚持动态考评原则,坚持星级员工带动原则,坚持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五环相扣”的监督保障机制

坚持“随机抽题、员工监督、工会监督、领导监督、张榜公示”环环相扣,保证员工星级管理公平、公正、公开。

“五项挂钩”的激励考核机制

被评为星级的员工实施阶梯激励,均有相应的补贴标准。员工评星后,能否按标准全额兑现奖励,还要与出勤、安全生产、工作态度、教育培训、授课带徒五项考核挂钩,这样,既保证了星级员工能在岗位上切实发挥作用,又克服了单纯地评上星级就可以坐享其成,与工作实绩脱钩的弊端。

员工星级管理的实施效果

员工星级管理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在2011年、2012年员工“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三最”问卷调查中,满意率达到了97.5%,成为中原大化的一项民心工程、品牌工程。

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通过员工星级管理,有知识、有技能的员工明明白白评上了星级,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公司上下学知识、比技能的氛围更加浓厚。

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员工星级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员工素质明显提升,具有技师以上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员工由2009年的40人上升到2012年的263人,增长了557%。有两位员工被评为省级技能大师,分析、总控、焊工工种的职工连续三年夺得省级技术比武团体冠军和个人第一名。

主要生产装置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员工星级管理激励政策运行以来,大大激发了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2011年“三违”同比下降17%,2012年同比下降12%;各类隐患大幅度下降,2011年同比下降12%,2012年同比下降20%。员工作业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稳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亮点单位不断涌现。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22-02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而如何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则是高职院校不得不思考的题。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构建起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显得非常必要。本文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对如何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况

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促进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教育质量关系着一个民族人才优势的形成,也关系着每一名学生具体的成长。对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就意味着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监管,通过科学的管理、信息反馈机制来指导和改进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工作岗位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而学校自身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内部建设来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投资,实现与社会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教育的实践性特点符合当下社会对技术型、专业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但是,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是限制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瓶颈,必须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不断改善教学成效,全面发挥高职院校对于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内容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测,并且通过对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分析汇总,来了解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便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1]。

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问题

尽管高职院校教育事业得到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很多学校当前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高职学校都没有充分意识到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学校发展的关键性作用,也没有将树立正确的意识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作为教学规划的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因而导致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缺乏体系性。人才培养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也需要漫长的过程。很多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缺乏规划性和体系性,不论是课程安排还是教学检查,都比较随意。而没有就如何保障教学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划,以至于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常常是顾了这头就管不了那头。而人才培养本身就需要一个详细而合理的计划作为支撑,才能全方面保障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在人才质量保障目标的设定上,也往往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没有真正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第二,缺乏制度管理。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主体中,不单是教师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学校也应该从制度建设方面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而很多高职院校只是简单通过教师这一单一的角色来关注教学质量,而没有发挥好学校和学生作为教学参与者的积极作用。这样一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就不能得到各方的大力配合,实施的效率也会因此而大大降低。缺乏制度管理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不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都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而沟通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不断更新、更加合理的必要基础。沟通的障碍也会导致一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所需要的相关信息都不能及时被收集到,收集到的信息在实效性和真实性方面也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2]。

三、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也需要从思想态度上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扬教育特色,制定合理的人才质量标准。尤其是在多元化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对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定制最合适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这样才能实现特色化教育的发展目标,保障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同时,高职院校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其实践性,高职学校的专业和教学往往与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联系紧密。因此,学校也应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践操作等内容,使质量考评标准符合教学实际。同时,也可以与社会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从而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能以专业性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向学生传授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概念也十分重要。通过知识讲座、思想教育、主题活动等等形式的教育,能够让高职学生了解到自身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遵循一定的原则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保证体系构建的正确方向,才能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取得理想的成效。首先,导向性原则,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的成长需求,既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目标,也要在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这也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和实践生产的多重技能。而校企结合是体现教学导向性的一种良好的方式。其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应该遵循开放性原则,广泛吸收社会各界的建议,让更多主体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这种开放性也体现在该质量保障体系的不断更新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的。高职院校只有紧跟时代进步的节奏,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才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三)构建多方监控体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只有建立起多方协作的质量监控体系,才能提高质量保障的实际效果。为此,政府、企业和学校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负责好各自应该努力的部分,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适当的环境。

首先,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制定恰当的政策法规,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改善高职院校的教学硬件环境,鼓励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建立起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其次,企业应该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主动为高职院校提供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意见和参考,并且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工作实践能力。最后,学校而应该懂得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并且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建设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

构建多方监控体系还需要各方加强沟通与联系,互相通报工作情况,最好衔接工作,避免出现高职院校质量监控体系的漏洞。同进,要积极带动企业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主体,参与到质量监控的过程当中。对于各方责任的划分和应尽的职责,应该以制定形式明确下来。对相关信息的采集与分析也要发挥各方主体的作用,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为了保证质量评价的合理性,各方主体都应该采取跟踪调查的方法,建设一个动态性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了加强各方联系,可以建设起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信息交流平台,以便各方及时交流信息、共享资料,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效率。

(四)建立评价与反馈机制

必要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和反馈机制能够及时反映出这一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校认识到当前的不足,采取调整措施保证该体系的正常建设。一般来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评价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学习效果、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社会评价等等。通过这些评价指标能够较好地了解人才培养计划是否进行顺利,有没有按照预期的设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保证人才培养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将需要评价的指标信息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定期反馈到质量监控部门。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反馈机制需要多方参与,除了学生、教师和家长,也有其他的参与主体。比如,高职院校可能会邀请一些教育专家来进行实地考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课程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专业的机构在信息的收集和评价的方法上都有比较好的保障,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硎凳踪质量监控,因此往往能够更好地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反馈,帮助高职院校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可靠的参考。就反馈和评价的方式来说,高职院校不仅仅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等比较传统的方式接受各方意见,也可以积极开辟一些新的方式来接受反馈,比如网络信息平台、社交账号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人才培养事业的繁荣发展。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应该树立起正确的质量管理意识,遵循一定的原则落实质量保障的措施,并且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建立起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才能真正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85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对规范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行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民航业的高速发展使空中乘务招聘需求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绝大多数没有民航背景的高职院校开办空中乘务专业的热潮,并在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过程中产生了与第三方企业即航空培训公司合作的一种特殊校企办学模式。航空培训公司并非用人单位,提升空中乘务“学院式”人才培养的竞争力,最大限度提升人才培养与航空公司需求的吻合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观搭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架构呢?笔者就此做了初步研究。

1高职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观

质量原是企业用语,指“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丰富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内涵与外延。据全面质量管理(tQm)全员、全过程、全组织的质量管理特征,高职院校企合作亦因树立全方位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观。

1.1全员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全面参与”观是解决教育实验中的最大问题――实验控制性与对象心理要求之间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人,要求学校、企业的所有人员都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活动,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相互作用与影响。

1.2全过程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人才培养质量受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影响,尤其是空中乘务专业。生源“外观”等直接影响就业的因素具有后天不可塑性,属稀缺资源,且人才培养质量信息越发透明化,亦直接影响潜在生源的选择。因此,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应从重点关注教育教学过程向两边延伸至招生与就业环节的监控与调节,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良性循环,方能在竞争中取胜。

1.3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朱兰在《质量控制手册》中提出,“现代化工业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把组成质量职能的广泛分散的活动和谐地结合起来。”要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诸多复杂因素系统的进行控制与管理。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两大功能有机统一到人才培养上来,创立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活动品牌,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统一。

2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原则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要能有效保障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有效性,应把握如下原则。

2.1满足需求原则

“组织依存于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信息化社会服务对象会依据自己主观心理感觉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向外界传播人才培养的质量状况。故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要以满足学生、教师、家长、用人单位等服务对象需求为导向。

2.2事前规划原则

tQm有3个重要的概念,“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产品质量受生产链影响,质量责任可推广到生产领域以外”;“质量应当通过预防,而不是检查得以实现的”。进行人才社会需求预测与规划,根据市场信息与毕业生跟踪、调查与反馈信息,调节专业人才培养数量、目标、方案以及课程标准。

2.3不断改进原则

人才培养过程与顾客需求均是动态化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努力的基本方向,是将持续不断改进质量的意识和行为变成学校新的质量工作规范。将预防、检验与控制结合起来、动态的管理或称为质量控制。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要提高资源配置率,保障必要且有效合作,制约

平衡相关者权益,在相对稳定的制度框架内向着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进行动态调整。

2.4内外兼控原则

外部刺激与内生需求共同作用下的监控才能体现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观。引入行业标准把握校企联合招生面试关,引入第三方评价与学生评价机制监控校企人才培养过程关,制定实施毕业生就业跟踪机制把握人才后续发展关,全程监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5系统管理原则

“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化系统,将教学、管理、服务、文化、环境质量职能和谐结合起来,形成调研、计划、监测、反馈、调节螺旋上升的人才培养质量生态循环系统,科学、动态性的调整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各环节。

3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框架

根据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观与原则,结合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与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以必要有效为标准,初步构建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框架如下。

监控体系构架删去了不必要与重叠信息,设定了三个重要环节21项一级指标,力求发挥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系统的生态循环性与自净性。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细化二级指标以及建立指标权重系数与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构建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欧阳玉.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观论略[J].江苏高教,1997,(01):4346.

[2]于影霞.质量管理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17.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9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竞赛;校企合作;卓越工程师;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55-02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驱动的经济建设发展战略,在制度上为创新、创业提供许多保障,在社会环境上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但取决于创新、创业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是人才,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其次,人才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创业要与市场相结合,这样才会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1.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在高校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的是让高校具备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的条件,从而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

2.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构建计算机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应该是针对自身特色通过实施可行的有效的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使多数同学达到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引导同学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团队中,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

3.构建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要求是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以切实有效的教改措施、教学手段、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来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见到成效。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的本质是通过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突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能力。高校必须首先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深化改革目前的教育教w体制与管理机制,谋求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其次,高校不能空谈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中,落实到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中,落实到学生的实践和能力培养中,落实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中,落实到学校的经费支持和制度保障中,落实到大学生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建设中。这样才能切实为大学生提供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广阔空间和舞台。多措并举,提升学校和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构建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努力。

三、创新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采取案例式教学、项目或任务式教学等,融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针对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并采取讨论式教学法或反转课堂等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过程,使学生逐渐养成学习已知、探索未知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潜能;落实详细的教学和实践环节改革方案,专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系列课程,从科学的角度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和提升机理;增设专业创新实践系列课程,面向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课程设计、科研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例如开设“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课程设计,来培养学生针对先进智能设备开发的技术创新能力。

为了避免创新人才培养流于形式,必须落实相应的制度保证,这样才能使学校职能部门与各院系及教师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克服保守思想,消除消极情绪,激发改革动力,创新教学模式。对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不会无故产生出大量的创新意识,需要通过制度和措施来引导和启发。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肩负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职责,但要完成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有所延伸,以满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通过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和课外创业实践等系列课程的实施,给学生提供创新和创业的机会,创设师生共同创新的教学和实践平台。

四、以计算机竞赛为切入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能力不是空中楼阁,需要有宽厚的、系统的理论和实践作支撑。鼓励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aCm竞赛、机器人竞赛等,引导同学们加强实践动手的机会,促使学生融入竞赛团队,以竞赛为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应用水平,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五、以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落实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建设

引入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体制。合作办学的优势在于学生能提早进入企业进行培训,参与到企业的课题研究中去,尽快进入到一个创新环境当中,在企业中完成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切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通过课程置换和学分互认,满足了学生创新实践的要求,使学生的培养方向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自然就会顺利地实现各自的创业和就业梦想。

六、完善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计算机教指委加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在实施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为了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计划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理论课和创新实践培养的实践课,并从大二开始实施导师制,使学科水平和学术造诣高的教授和博士等教师进入到导师队伍,制定和落实教师人才培养责任制,确保学生不仅能受到良好的专业学术培养,还能很容易地进入到导师的科研创新团队,得到良好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设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场地,与企业紧密合作,实行企业创新项目引领教学,完善卓越班学生的创新性实践培养机制,这些工作都会有效地夯实计算机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七、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推进创新人才培养落地生根

高校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来积极支持大学生投入到科技创新之中,引导大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对科技创新中业绩成果优秀的学生和指导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奖励,并体现在学生的评优、教师的竞聘和职称评定中,通过及时奖励来提升科技创新项目的水平和级别,从而在制度上有力地保障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和开展,使创新人才培养真正在大学校园内落地生根。实践证明,搞好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手段和重要的途径之一。

八、结束语

我国要实现创新型国家,必然需要大批的创新型领军人才,高校担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应树立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制度保障,全方位、多渠道地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构建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好新时期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庆宪,樊泽恒.多维度谋求创新人才培养新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2,(2):77-79

[2]徐少亚,陈海宁,刘沫.观念提升: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3-95

[3]杨种学,刘维周.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3,(21):95-99

explorationonConstructingtrainingSystemofinnovativetalentsinComputerSpecialty

ZHaoJun-sheng,SUYi-la

(informationengineeringCollege,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technology,Hohhot,innermongolia010080,China)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篇10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三位一体

作者简介:张双德(1968-),男,湖北应城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田禾彦(1967-),男,湖北宣恩人,武汉轻工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2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02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学校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品质特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以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构建并完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培养体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并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及大学生各类科技文化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培养体系;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为目标,构建并完善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有机结合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加强“三大培养体系”之间的相互协调与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在知识应用、实践动手、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全面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由内而外地把其自身潜在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引导、显现出来,并实现心智、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知识的“应用性”,即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的“创新性”,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是高等学校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并形成与该目标相适应的育人理念、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过程等学生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一个综合环境。武汉轻工大学在认真分析办学特色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的知识培养体系

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必须以知识体系为载体来传授和实施。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为原则进行知识培养体系的构建。“厚基础”就是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这是人才成长的基石,是奠定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及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等通识课程构成。“宽口径”就是拓宽专业口径。拓宽专业口径的重要环节就是拓宽学科基础、淡化专业、破除专业划分过细的培养模式,建设面向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相结合的平台课程体系,拓宽学生专业基础范围,增强学生适应性。学生在修完相应的必修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修一定的选修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和空间。“重应用”就是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实践(验)课程体系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到实践(验)中来,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方案在知识培养体系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构建学科专业大类平台,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拓宽专业口径,通过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扩大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权;通过进一步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等措施,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增加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修订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保障。

二、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培养体系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先导作用。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不仅是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

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以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1)注重课堂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学校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将学科前沿知识、科研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科研训练》课程要求实行导师制,由有科研经验的教师指导完成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传授创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在教育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重视、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一是建立校院二级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专业或综合性实验、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学校现有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等6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等7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二是实训、实习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实训、金工实习等实习实训平台。学校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37个,其中校内实习实训基地9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8个。三是课外创新平台,包括科技或社会活动项目、创新作品或创业成果。学校共有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机械与电子工程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8个校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大学生数学建模创新基地等)、5个校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立项建设项目(“创意无限”大学生创新基地等)。

(3)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武汉轻工大学坚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目的,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设立学科竞赛专项经费,建立和健全各类表彰、奖励机制,把学科竞赛办成常规性的教学活动,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部分。一方面为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锻炼能力搭建了平台,另一方面在校园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促学风的目的。近三年各类学科竞赛成绩显著,2009年武汉轻工大学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194项,2010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22项,2011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229项。

三、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为目标的素质拓展培养体系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即教育首先应是“成人”的教育。“成人”就是要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就是要学会学习。人才不是抽象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都具有成才的潜质。要成才,就要在实践磨练。

学校按照以“成人教育、成才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一是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在第一课堂传授文化知识过程中注重思想教育的功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注重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与课内教学的结合,规范和加强课外教育管理工作。二是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将素质拓展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三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学分,根据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计入学生学业成绩表,作为毕业或学位授予的条件之一。

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大培养体系协调发展

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必须促进知识、能力与素质之间相互提升。

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能力和素质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基于知识、能力的内化吸收与升华,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关健因素。通过多年实践,武汉轻工大学人才培养通过突出时代气息的课程体系和反映科技、学科前沿的课程内容,以及合理比例的通识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而构成的优化知识体系,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启发式、研讨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通过开设科研训练课程,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验)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素质教育融于教学整个过程之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五、成效

1.学生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37项(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1项)、电子设计竞赛获奖20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机械设计创新大赛获奖26项(中南地区及港澳台地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6项)、全国机器人足球赛一等奖1项、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获省级三等奖2项、护理专业大学生技能竞赛获奖3项(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大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获奖5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4项)、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奖5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3项)、大学生英语竞赛96人次(省级特等奖2人次,省级一等奖94人次)。

2.我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

学生以综合素质高、能吃苦、肯钻研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近几年就业率一直名列全校前列,保持在90%以上,每年有多位学生到深圳华为公司、上海贝尔公司、武汉中粮公司、武汉烟草集团等著名企业工作。2012届学生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毕业生王越因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和许多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同台竞聘中脱颖而出,被日本的知名企业录用。

3.研究生考取率逐年提高

每年有多名同学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李龙生.构建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位一体的设计教育教学新模式[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11).

[2]陈锋,吴明晖.符合时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3]刘同般.构建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与改革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1,(1):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