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4:48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科学化

一、概况

学前音乐教育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在全国大多数省份都有开展,但切入点大不相同,有寻找共性的研究,亦有突出个性的研究,更有突出地域特色的学前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本课题组研究立足于连云港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本地人文特色,将这三方面相结合地来构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纵观国内各个地区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我认为“寻共性—突个性—显特色”三步走的学前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对连云港地区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更为合理、科学。国内学前音乐教育研究从近代“学堂乐歌”时期开始,儿童音乐教育从萌芽进入初步发展的时期。新中国成立后50至60年代中期在全面学习前苏联经验的大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一方面继承了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另一方面日益重视音乐知识技能。60至70年代末期的学前音乐教育由于受“”的影响,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中的音乐表演实践来接受音乐教育的。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智力教育、创造教育第一次被明确提出,学校音乐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倾向于探讨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开发智力。90年代以后注重素质教育,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追求全面和谐发展。

根据本课题组的调研:近年来在学前音乐教育领域中,众多教师致力于音乐类课程的改革与构建,在声乐、钢琴、舞蹈及基础理论等科目中找到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教改建议。遗憾的是我们在发现问题的同时,并没有大胆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多数教师沿着音乐教育的教学思维,年复一年地重复不够科学、不够符合学科发展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学前音乐教育依托于高师音乐教育,但又不同于高师音乐教育,高师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面向中小学培养音乐教师,学前教育培养的是幼教师资。由于培养目标不同,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及方法、考试内容及要求都有所不同。“中小学的音乐教师要求‘一专多能’,而幼儿园教师则要求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吹、打弹、拉、唱、跳样样精通。当然,做一名的幼儿园教师,音乐方面的‘多能’还不够,美术、体育、英语等技能都很重要,所以,如果把学前教育的学生作为教师产业的商品,那么,学生能否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岗位,很快被社会所接受,音乐教育是检验学前教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音乐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及生理学、心理学的新成就为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音乐教学方法的总趋势是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方法逐步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1]。我们利用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与音乐学院这个良好的平台,结合本地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普及与提高相兼顾、具有连云港地域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情操,以期为发展社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二、入学专业测试政策探究

连云港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入学音乐专业考试制定标准及相关考试政策研究。该项内容根据课题组的前期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各个省区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些省份有统一标准或大体的纲要,有些省份则没有,全让招考院校自行制定,有些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则没有专业考试,入校门槛参差不齐。连云港地区目前有幼儿园294家,专任教师9977人,全体教职员工13140人,适龄入园幼儿17.4万,目前需要大量的学前教育人才。我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工作可以划作两个时段:第一时段(1980—1993)原海州师范校区,源生为初中毕业,入学时有艺术面试,加之当时中专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素质高,能全面发展,为连云港地区培养了大量的幼教人才。第二时段(2000—今)三校合并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招生三年制大专班(高考文、理科均可报考),无专业面试。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有专业面试。由于近十多年来不断扩招,生源质量不断下降,我们在实际音乐类课程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并适合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如在教学发现有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接受性差,在视唱练耳课学习一段时间后仍无明确的音高、节奏概念。在声乐学习中唱歌技术掌握的不稳定,唱歌易跑调。钢琴学习中进度缓慢,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无法全面发展。因为目前的社会用人单位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和良好的科研能力。学前教育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从业者必须经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历练,技术与艺术的双重修习,思想和体验的双重积淀。

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不要参加综合性的音乐专业考试?如有必要,以哪种形式进行测试,应如何制定一个最基本的标准?五年一贯制学生由于招生数量少,音乐的专业测试可以在中考后招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进行。我们主要探讨通过高考三年制大专生的专业测试,经过课题组的研讨,认为有一个思路是可行的: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考生可以在高考结束至填报志愿之前,或者在高考之前两三个月,由所在地市(县)教委统一组织音乐能力测试,内容包括:简单节奏模击,浅易旋律模唱,个人特长展示(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等),依据以上测试内容给考生一个客观合理的成绩,这个成绩计入考生的个人档案,以便考生在填报学前教育专业时有一个音乐测试成绩,不打算报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参加该项测试,有了这项测试成绩,将一些不适合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划分出来,以保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这种测试不同于省里统一组织的艺考,实际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更加灵活。课题组经过论证研讨认为这种测试方法首先简单易行,不需要复杂的组织形式,测试内容与范围,时间由更高一级的,如省一级的教育考试院制定,由市(县)教育机构组织当地音乐教师成立一个测试小组,采取考生自愿参加的形式,对在当年高考中有意向填报学前教育专业的进行音乐基础与能力的测试,由此测试产生一个成绩,这个成绩就是录取考生的一个依据。有了这个测试条件,就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对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人才有了一个保障前提。

三、学前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统一的研究

学前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统一的研究,主要要求幼儿教师要了解儿童心理发育的规律与特点,依据规律与特点制定教学方针。因学龄前阶段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与特殊的阶段,需要从业者在掌握好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外,还要研究儿童心理方面去研究对音乐课程的耐受性和接受方式。通过调研与总结表一和表二两个表格揭示了幼儿声乐课与钢琴(器乐)课的关系,这是幼儿园老师必须掌握与控制的。

表一:声乐课

表二:钢琴(器乐)课

四、音乐类课程设置科学性的研究

课题组成员前期研读了《音乐儿童教育指南》(华乐等编著)、《学前教育》(冯永刚著)、《学前音乐教育》(王懿颖著)等专著资料,分析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声乐》(周世斌编)、《乐理·视唱·练耳》(蔡岳建编)《钢琴》(沈秋鸿编)等教材。目前各大院校学期教育专业开设的音乐类课程主要有:《声乐》、《钢琴》、《琴法与伴奏》、《乐理·视唱·练耳》、《幼儿简易乐器演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基础与欣赏(音乐)》等课程。这些课程因生源基础、办学层次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院校中各有取舍,课程设置参差不齐,学生在校期间对音乐技能和音乐教学技能掌握得不够到位与全面,导致毕业生演唱、演奏技能、组织教学能力不达标。部分音乐知识与实际受教对象的年龄,心理特征不相符合等。根据调研幼儿园教育实际状况:多数教育以牺牲孩子的情感性、社会性及长远发展为代价,几乎每一家幼儿园都有教学内容超纲的现象存在。这些超纲课程也不乏音乐类课程的教育,如不注重音乐情感的培养,不注重音乐基础训练,一味追求快、多、大、难的功利效应,违背了音乐情感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没有从学前音乐教育的本位出发,这样的教育幼儿体现不了寓教于乐,体现不了通过音乐来培养情趣,陶冶情操。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普及与提高相兼顾,具有连云港地域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类课程体系,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地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情操,以期为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对连云港地区幼儿园音乐教学状况的走访调研,和对连云港师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的音乐基础分析得出:学前教育音乐类课程有两门主要技能课《声乐》与《钢琴》,这两门课程同时为主干课程,需要对立开设。在理论课程设置方面可以把音乐教育的《乐理》与《视唱练耳》通过节选内容整合为一门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实践类课程考虑到实际工作中的需要,把音乐教育开设的《和声》、《即兴伴奏》与《歌曲弹唱》课通过把内容重新安排整合成为《儿童歌曲弹唱与伴奏》。课题组认为《声乐》、《钢琴》、《乐理与视唱练耳》、《儿童歌曲弹唱与伴奏》这四门课程为音乐技能必修课程,另外根据师资状况也可以开设《幼儿简易乐器演奏》、《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艺术基础与欣赏(音乐)》等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从业者演唱、演奏技能不达标;组织音乐教学能力不强;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内容和幼儿音乐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欠缺的问题。这样的课程设置不论对三年制大专生还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好的综合性与针对性,虽然建立在音乐教育课程体系基础之上,但通过对课程的整合与提炼体现了学前教育音乐类课程的特色。

五、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科学化是一个体系的研究,它依据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从教学内容、方式、学科结构入手,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体系,以促进学龄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使个性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2

关键词:学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特点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加强幼专生自然科学素质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研究。

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任务就是了解周围世界。研究表明儿童会积极地在头脑中对“事物是这样的”形成表象认识,这些表象认知对于形成一系列的能力,如言语、社会交往、理解社会角色、分类和计划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儿童在认知上已经做好学习周围世界的准备。他们对于学习已经具有一般的观察方式一一积极的、经验性的、开放的探索。这使得科学在儿童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学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中,连贯的、有顺序的科学活动成为一体化课程的核心,因为它定位于儿童所熟悉的、对他们有意义的、表层的生活内容。

在学前儿童科学启蒙项目中,连贯的、有顺序的科学活动成为一体化课程的核心,因为它定位于儿童所熟悉的、对他们有意义的、表层的生活内容。一般来说,活动项目所关注的科学主题和概念都是贴近儿童的日常生活的,而且不受一些没有明确指示物的概念的限制,以“空气”为例。——活动的第一阶段是探索,儿童要探索一系列空气的特点,他们可以用吸管、手持风扇或者用吹风机吹散物体来探索。第二阶段是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将他们的探索和发现组织成相应的问题。第三阶段是追踪问题,针对产生的问题组织一系列的活动。第四阶段就达到研究顶点了,孩子可以制作并放风筝,使用通气管去游泳或者召集家人组织一次以风为主题的聚会,讲述书中有关风的有趣内容,将做好的向风袋和纸风车立在花园中,准备一些充有空气的点心(例如,生奶油和蛋白甜饼)。

一、学前科学启蒙教育的活动的特点

1.连贯性。每天的活动都要在前一天的活动基础上进行,同时为后一天的活动做出准备。要以主题的方式组织每个活动〔例如,测量和绘图、颜色、光、影),每个主题有顺序地持续4到5周,以便使里面一些复杂的技巧和概念能够一点点地被理解和强化。但对小班《子进行教育时,一般每天或者每周变换一次话题,有时也会针对特定问题组织活动(例如,红色)。

2.综合性。班级中的其他活动都要和每日的科学研究有关,例如,在小组时间时要让儿童读一些相关主题的书,而且这些活动中也要有一些小道具,能够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研究主题〔例如,在研究"机器"主题时,应将戏剧表演区布置为汽车修理厂,或者在放玩具处准备一些滑轮和斜面)。也可将研究主题渗透到其他的活动中,例如数学、社会学习、常规的户外活动、艺术或者表达。

3.开放性。在进入幼儿园时,不同的儿童会有不同的兴趣模式和能力倾向。班级中设计的活动也要符合儿童的这种多样性特点,要十分丰富并具有开放性,以便让每个孩子都能了解自己的发展程度,找到自己合适的参与水平。例如,让儿童将有颜色的水一滴一滴地进行混合的时候,有些儿童关注橘红色的不同深浅程度,而有些儿童则在使用滴管的时候表现出一些动作技能。

4.能够清楚地模拟和教授解决问题的科学过程。个人的活动要遵循“反应一回答,计划一预测,活动一观察”这样一个循环顺序。开始的时候,教师有责任向孩子清楚地说明,并督促他们遵循程序;之后,孩子们会逐渐掌握规律,不再需要教师的督促。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在科学研究中适用,在探讨社会问题和实施复杂多步骤的项目时也很重要。

5.语言丰富性。语言发展对儿童早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发展任务,语言能力也是对其是否能够在今后的阅读学习和学术学习中表现良好的预测。因此,活动应强调相关的能够被儿童接受、表达清楚的语言,并介绍一些关键词汇。

科学启蒙项目的基本目标是鼓励孩子学习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热情。与此同时,这个项目也

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一认知的发展有好处,因为其包括以下几方面:词汇、可接受并能有效表达的言语技巧,适当的演讲;不同类型的自动调节(包括注意管理、适当的或大或小的小组参与以及坚持性;识别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能够有助理解和达到更高层的智力技能(推论和预测)的丰富知识。

二、学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展

科学启蒙项目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合适的发展性,对所有的学前儿童都很适合。留在科学启蒙项目实验班超过一年的儿童——这一年对儿童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在其后的时间里都能不断地发展其认知基載;他们会在探索科学时表现出领导力和积极性,他们也会对所学习过的主题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以扩充自己的知识库。科学启蒙项目可以很容易地在平常的幼儿课堂中开展,其中也有些阶段适合于大组活动、活动中的可选时间以及户外或运动较大的游戏活动。教师有很大的弹性和自主性来决定如何根据指定主题选择研究活动,但底层结构必须对课程的连贯性和综合性有利。每天的“主要活动”要形成单元(例如,物质的特质,简单的机器),而这些单元应是一些阶段的组成部分(探索、提出问题、追踪问题和完成计划)。

每天,科学基础的主导活动都应是活动的核心,其他班级活动〔例如,词汇、可接受的言语表达机会、书本朗读、数学、社会学习、艺术和表达以及户外活动)都要围绕着它进行。主导活动要在进行了一组科学推理活动(反应和提问、计划和预期、表演和观察、记录和反思)后,在大组活动中开展,然后逐渐在小组和个人探索中实行。每隔两周,都要给孩子留一些与研究单元相关的开放性科学活动的作业,而这些研究单元是他们在班级中涉及的,并让他们与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完成。班级可以每年组织三次科学庆典,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到科学活动中。科学启蒙项目内容设置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范围内,这对其进人学校的准备和在学校中获得成功很重要。组成课程基本目标的认知基础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了解在学前教育几年中,发展方面的一般课程是什么;(2)了解在最初几年中,一般认为有疑问的技能是什么;(3)了解有些能力会在环境条件下逐渐产生出来,但由于家庭背景不同,孩子所具备的这些能力的入门水平也会不同。

如果幼儿班级开展了科学启蒙教育,那么这个班的学生就会在班级的日常环境研究中不断地使自己的知识库变得充实,并且会在标准化测验中有很突出的进步。随着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他们的合作和语言使用能力也会有显著提高。儿童似乎都很喜欢这个活动,能从中学到很多关于周围环境的知识,为今后的成功学习建立基本的认知基础。凯兹建议,每个教学水平下设置的所有课程都要明显或不明显地强调并促使儿童四个维度的发展:知识、技能、耐心和感觉。孩子的很多知识技能是在成人指导下掌握的,但耐心和感觉的发展却不需要成人的直接指导,因为它们会在与教师或是护理人员的互动中逐渐培养起来。

参考文献

[1]苏远连.论科学学习策略[j].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

[2]吴霞、王蔷.幼儿适宜性教育实践[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3]张丽波.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4(05)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3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generalpracticeisanimportantpartofthecurrentmedicaleducationreforminChina,anditisabasicworktodevelopgeneralpractitioners.Curriculumisdirectlyrelatedtopersonneltrainingspecifications.Basedontheresearchonthecurriculumofgeneralpracticeeducationin30universitiesinChina,thispapersumsupthemainproblemsexistinginthecourseofgeneralpracticeeducationinChina,andbasedonin-depthanalysisofthecausesoftheseproblems,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onthereformofmedicaleducationcurriculum.

关键词:全科医学;全科医生;课程改革

Keywords:generalpractice;generalpractitioner;curriculum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181-03

0引言

发展全科医学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则是发展全科医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全科医学学历教育是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近几年,国内已有多所高等医药院校对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医学生的本科学历教育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在我国全科医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全科医学的学历教育仍只是临床医学专业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着非常突出的问题,这严重地影响着全科医学教育质量。而美国、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医学院校都设置了全科医学或者家庭医学部承担全科医学学历教育的工作。

课程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科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在全科医学学历教育只是其他专业的方向之一的条件下,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那么这主要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全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什么,合理的课程体系又应该如何?以及如何评价课程设置?为此,我们调研了全国30所高校全科医学方向的课程设置,以期为改革当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1全科医学教育课程目标

从宏观层面上看,课程的最终目标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国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一般出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计划)中,这也是课程的总体目标。而具体每一个课程的培养目标则多见于课程教学大纲中。本研究主要是从宏观层面上考察,课程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行动目标,它能促使教育工作者把以往隐藏的价值明确地表达出来,引导教师以详细而具体的理念去思考和规划教学,能为课程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也能为教学手段的选择提供指引。如下学校的具体的教育课程目标:

学校a: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全科医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学校B: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够开展全科医疗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的医学人才。学校C: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基层及社区卫生服务单位从事医疗及预防,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卫生保健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学校D:培养从事社区医疗服务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实用型的中医专业人才。学校e: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全科医学思维、诊疗策略等应用能力,能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机构从事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归纳这些高校的课程目标,我们发现有以下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方面,较一致地提出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素|人才。不同学校的表述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有学校提出的是“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有学校提出的是“医学人才”,有学校提出的是“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也有学校提出的是“应用型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总之,“高素质”、“专门”人才是课程培养的目标。

第二,能力结构方面,其核心的要求是“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是说,全科医学课程需要达成“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全科医学”三个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不少学校根本就没有提出培养的能力结构要求,比如有学校的表述是“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能够开展全科医疗临床、科研、教学及管理的医学人才”,“培养从事社区医疗服务的高层次、复合型和实用型的中医专业人才”。

第三,人们对于高校学历教育中“全科教育”的目标定位模糊。全科医学方向的培养目标,与其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甚至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是一致的,只是在“全科医学方向”中增加了若干门与全科医学相关的课程。全科医学方向的临床医学专业与一般的临床医学专业之间到底有哪些不一样。这在课程培养目标中没有体现出来。这既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实施,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第四,不同高校的课程培养目标雷同,但能体现出不同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无论是最后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能力要求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甚至本科和专科的培养目标也没有差异。

第五,培养目标中集中表述“掌握XX理论、技能、知识、策略”,这过多强调结果性和表现性目标,缺乏过程性和体验性目标,重视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做医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考虑不够。这与现代全科医学教育理念严重不符。

从总体上讲,全日制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全科医学教学、科研和社区卫生服务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社区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初步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具有对社区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作出分类鉴别的能力,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但是具体到每所学校应有各具特色的内涵。只有深刻地研究“全科t学”的本质要求和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实际,才能提出适合本校的课程目标。而这课程培养目标则直接影响着课程体系的建构。

2全科医学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受课程的影响,同时又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素质和教育质量。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呈以下特征:

第一,全科医学教育方向的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预防医学,不同院校的主干学科一致性高,这表明人们对于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有较为统一的认识。但具体的专业课程设置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如表1。

第二,全科医学方向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相应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的设置几乎一致。调研的30所高校全科医学方向专业共开出132门专业课。病理学、生理学、外科学、药理学、内科学、全科医学概论、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儿科学、妇产科学,预防医学和组织胚胎学13门课程有超过60%的学校开出。其中病理学和生理学的开出率达到93.33%,调研学校中只有2所学校没有将该课程开列为主要课程。表2显示,这13门课程是当前我国全科医学方向最核心的课程。然而,对比调研这30所高校的一般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情况,我们发现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与一般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几乎是一致的。即从开设的主要课程来说,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独立性几乎不存在。

第三,不同高校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较大的差异。这30所调研的学校中共开出的专业课有132门,但是除上述13门课程有超过60%的学校开出外,还有118门课程只有不到30%的学校开出。如图1,只有一所学校开设的课程达62门,只有两所学校开设的课程有23门,即一所和两所学校都开设的课程占了这118门课程的72.03%,这表明大部分的课程只有少数的几个学校开设。不同学校课程开设可谓是精彩纷呈。这种差异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全科医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各具特色,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是人们对全日制全科医学方向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尽管在总的课程培养目标上各高校的表述都趋向于一致。

第四,不同高校全科医学方向的课程结构一般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模块。这与一般专业的课程结构也大致相同。但是,存在较大争议的是,人才培养方案里所涉及的课程设置只讨论“理论课程”的设置,而没有包括“实践教学”,但在学生总学分计算时各高校却又将实践教学计入。在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一般是包括了基础实验,见习和临床实习的,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将这些实践教学单列出来,原意是强调其重要性,还是把它与课程设置割裂看来呢?这值得反思。

3创新全科医学教育课程

全科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直接关系到全科医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社会公平性。然而,由于我国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是迅速发展的新生事物,既没有太多的办学实践经验,更缺乏充分的理论研究指导。而且在实际试行的办学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前所述,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课时数分配的随意性和偏颇性,专业课程过窄过细和封闭,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培养规格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等。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创新全科医学教育课程的策略。

第一,创新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理念,切实以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为理念指导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首先全科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形式。全科医学是在整合生物医学、临床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专门研究病人、理解病人、服务于病人、着重满足病人需要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是顺应了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产物。其次,全科医学是当前我国构建新型医疗卫生体系的关键因素。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有利于充分落实预防为主方针,使医疗卫生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

第二,明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当前高校全日制全科医学方向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从而从根本上制约着全科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我国逐步建立全科医生制度,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规范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将全科医生培养逐步规范为“5+3”模式,即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但由于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这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本科学历的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仍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因此各高校应该以全科医学与全科医生为理念,坚持以提高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为主,研究适应高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研究者提出,全科医学教育的人才目标应“既培养学生热心社区卫生服务的职业观念,又培养其满足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职业素质;既让其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知识,又让其掌握身心医学、行为医学、社区医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这都是有益的探索。

第三,根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完善需要以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为依据。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围绕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现代全科医生这个核心来进行。首先,全科医学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专业特点;其次,改变当前片面重视理论课程的状况,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应具同等重要的地位,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再次,重视课程设置的适应性,考虑增设有关全科医生临床策略、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健康保险等方面的课程,以及把发展全科医学教学和开展社区综合卫生服务的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把学校专业培训与卫生国情结合起来。最后,课程设置要考虑到整个社区的健康需求,服务特征及专业标准。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培养目标与专业人才所需知识与技术有机结合,把医学与自然科w、社会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和人文科学等交叉联系,构成多维网络式的知识结构,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四,强化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与反思。课程实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但这往往被忽视了。因此在实践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有教师将课程仅仅理解为课本,照本宣科。从课程论的角度看,课程实施实质是教师“观念”和“知识”的重构过程。在课程实施中必须从过去的以内容传授为主的教学转化为对话式、启发式的教学,教学必须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教师要将课堂教学经过认真的组织,以适合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将外在于学生的知识变成学生的一种个人知识,成为学生的一种个人体验。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课程实施过程,通过对课程实施的评价来反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提高健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也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科医生的质量与数据将越来越影响着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全科医学教育是全科医生培养的主渠道。课程设置及其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着未来全科医生的质量,因此,需要重视高校全科医学方向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戴一鸣.中医学五年制专业增设全科医学课程教育模式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09):824-826.

[2]杨辉,Shanethomas,ColetteBrowning.全科医学课程计划的质量研究――澳大利亚的经验与启发[J].中国全科医学,2010(04):341-344,348.

[3]赵拥军,唐军,冯学斌.21世纪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本科教育中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中外医疗,2010(03):124-125.

[4]王爽,张联红,齐殿君,于晓松.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31):3488-3490.

[5]陈竺,黄应堂.构建全科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基本设想[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04):327-328.

[6]赵亚利,郭爱民,杜娟,等.全科医学课程社区见习现状及需求调查[J].继续医学教育,2012(09):10-13.

[7]黄兆胜.全科医学教学中加入人文医学课程的思考[J].华夏医学,2012(02):269-270.

[8]申逸彬.医学院中边缘性的价值――全科医学和课程改革[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03):21-22.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4

1.学生基础薄弱,情况复杂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起点不一,音乐素养个体差异很大。有来自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还有来自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大多的基础差、底子薄,音乐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动机不强、兴趣不浓,对音乐的感悟能、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相对而言也比较差,这就给课程教学带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2.课程内容杂、难、多强调学科本位

当前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过多强调技能技巧的重复性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灵活性,创编能力,即兴伴奏能力差。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内容偏理论、忽视实践,内容多年不变,课程结构不合理。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达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与音乐教育专业的区别?如何突出学前教育的特点,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是为以后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打基础。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学科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帮助他们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必备的音乐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地弹、唱、跳的表演能力,能够即兴地为幼儿歌曲伴奏、幼儿舞蹈创编、具备幼儿歌曲边弹边范唱的能力,初步为学生形成自己的音乐特长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音乐教学法,能够熟练开展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因此,音乐教学应该改革,音乐课程应该趋向综合化、精炼化。

二、学前音乐课程融合的可行性

学前音乐学科融合课程是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契合点,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学校、教科书、教学都“必须建立在生活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的教学。”将乐理与生动的钢琴曲相结合,开拓和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变“无声”为“有声”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概念,使其走出基础理论课程的认识误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意识到乐理课程实际上是集知识性、操作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课程。在过去传统乐理教学中,一般都是重理性轻感性,重理论轻实践,而实践证明,只有将有“声”的音乐片段融入到乐理教学过程中,使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音响完整表达出来,才能改变学生以往空乏无力、缺乏感性认识支持的学习状态。比如在讲解“节奏”、“节拍”章节时,教师可以用钢琴弹奏熟悉的圆舞曲和进行曲节奏,让他们来分辨两种截然不同的节奏型和节拍类型;通过弹奏新疆歌曲体会切分音,通过视唱《国歌》体验三连音的特点。让学生在在有“声”的情景中,体验音乐、享受音乐。

三、音乐课程融合的对策

音乐学科课在内容方面融合的设想是将原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与乐理、音乐欣赏、歌曲伴奏等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将钢琴演奏技术与音乐基础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如将识谱、记谱法、音乐常用术语、符号、音程、和弦、调式的学习与学习钢琴作品的弹奏相结合。还可以将钢琴演奏技术和器乐作品鉴赏相结合:包括相关理论知识(作品分析、曲式分析)、音乐欣赏的方法、音乐史等有关内容。将钢琴作品练习与钢琴伴奏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儿童歌曲与一般声乐作品的旋律分析等。进行器乐(含打击乐)合奏训练(如键盘合奏、齐奏),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了解基本的幼儿器乐合奏的组织与编配知识。在课时安排上,前期以弹奏与鉴赏为主,后段以歌曲伴奏训练,主要是侧重幼儿歌曲的伴奏编配与即兴伴奏为主。

1.音乐理论钢琴化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教与学要以做为中心”的教学理论。音乐学科的改革中,尝试将其与课程相结合,以期借此契机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是通往优质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表现为教师逐渐树立起资源的意识和,观念不再将自己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而是将课堂教学方方面面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性的层面上,围绕教学要求加以挖掘、利用、整合,从而使教学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的要求。”改革革前,音乐理论为36学时,实践几乎为零。主要依靠偏重教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授。缺点:学生在知识接受过程中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获取的知识很抽象,很难在实践中运用。改革后:采用“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教学实践方法,提高了学生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则不再以老师讲述为主,而是师生互相表演(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训练)、讲述、评论,教师以启发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各抒己见、评述优劣,变单个的填鸭式教学为多个的相互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对学生单个或整体的训练与讲解,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研究、探讨专业课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钢琴集体课为基本教学模式

以钢琴为主的器乐课程,不应该是单纯的钢琴演奏能力提高。而应该以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钢琴弹奏基本技巧为教学核心内容;以“音乐理论+钢琴弹奏”为基本教学形式;以数码钢琴集体课为基本教学模式;以合作学习与参与教学、互动式多边教学、案例式教学和行动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强调音乐理论教学钢琴化。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为基本目的。在数码钢琴教学实际中,有机渗透乐理、和声编配、儿歌创编、即兴伴奏等内容,并通过键盘弹奏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与方法,同时巩固其他音乐基础知识,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从而加强对学生音乐思维品质及艺术修养的训练和能力的全面培养。此外,对于在弹奏与鉴赏中不涉及到乐理且太具有音乐专业性的内容如和声大调、旋律大调、旋律小调、特殊自然大小调、交替调式、移调等完全可以在幼教教材中删除。可将音乐作品鉴赏可综合起来开设。键盘学习音乐理论知识,不仅内容丰富,也更具直观性,乐理课实际上是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长技能、陶冶情操的一门课程。以精选钢琴曲目、歌曲为基本主线,将音乐理论与钢琴技巧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实践中,学起来会更加生动鲜明。构建一个理性的思维网络,即用音乐理论的思维去弹奏钢琴。

3.教学内容短而精

音乐教学内容安排当中,可以适当将乐理、和声、曲式等基础音乐理论知识融入进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融合,避免各门专业课程相互脱节。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是否恰当,教学进度安排是否合理,将对学生能否快速掌握钢琴弹奏与即兴弹唱的技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曲目的选择上,以实用性为原则,可以选用大量的幼儿钢琴曲和幼儿歌。以声乐为主线的综合课。本课题主要研究声乐与钢琴课程的融合――歌曲即兴伴奏与弹唱。它是音乐多学科综合运用的表现。它最能体现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为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即兴伴奏的教学内容中,使学生通过为演唱者伴奏或自弹自唱等形式,增加钢琴弹唱的能力与意识并促进“弹与唱”的协调配合,把伴奏与歌唱完美的融为一体,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与弹唱能力使学生进步较快,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情带形法,通过以情带声,以情达意义来挖掘学生最真实的内心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具有主动性和实效性。同时也为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根据学习儿歌伴奏的需要,乐理课中应当加入初级的和声知识,包括连接法、伴奏音型、选择和弦与音型、编配伴奏的方法、正三、副三和弦的运用等。另外,幼师的乐理课还应当加入简单的曲式结构的知识,如乐段、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等。这些教材内容都不需要很多、很深,只要略微涉及就可以。把这些初级和声、简单曲式结构的音乐知识都纳入幼师的乐理课的建设,体现的是一种以培养综合音乐素质为目的的整合型教材。

及早介入钢琴弹唱的配合训练。在入门阶段就训练简单的弹唱,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钢琴基本技术的训练,结合发声训练,将声乐和钢琴两项教学合二为一,逐步推进,从易到难。通过大量实践教学。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唱、弹、跳”比赛活动;增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授课方式从原来简单的从“讲授”到“示范”到“练习”的基础上,发展为引导学生在相关实践知识(技术知识)的介绍后;问题探究,即相关理论知识的分析;知识拓展,即选学内容,意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训练与练习,即根据知识、技能目标提出的练习、训练项目等。将启发式、探究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综合。通过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形成学前特色的音乐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示范、练习、观摩、实践等相互交替、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5

1.对薪金水平的期望

调查研究显示,67.8%毕业生所期望的月薪水平在3000~4000元之间,其次是2000~3000元,2000元以下的和5000元以上的较少。而在现实中,重庆市大部幼儿园给毕业生开出的工资基本在2000元左右,这就与大多数学生的工资期望值相差比较大。

2.对就业单位的期望

在对就业单位的期望中,大多数学生希望职业能与专业对口,53.8%的学生希望能在事业单位(如公办幼儿园)和政府单位工作,28.7%的学生期望去有企业等比较稳定和高薪的单位工作,愿意在民办幼儿园工作或自主创业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的学生仅占13%的比例。

3.对就业地区的期望

在就业地区的期望中,48.3%的学生倾向于前往重庆市主城区工作,37.1%的毕业生想要去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工资较高的大城市工作,仅14.6%的学生愿意回到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或者乡镇、农村工作。

4.对就业其余综合因素的期望

在就业外在价值的期望中,就业期望受人际关系影响最大,其次是获得深造机会和社会尊重。在声望地位以及工作稳定等各项因素中,毕业生尤为重视有无养老保险以及住房的提供。

二、学前教育专科毕业生就业期望高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结合就业的实际情况发现,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

第一,家庭观念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学校大部分毕业生来自农村或城镇普通家庭,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一般,这就导致毕业生对自己的薪金期待要求高,而实际情况是除一线城市之外,幼儿教师的月薪普遍偏低。也有的大学生因为父母的从业境况或能力欠缺等原因,通过较有影响的亲友做主或征求其意见,根据其意见来决定自己的择业去向。再者,很多家长由于传统的家庭观念和稳定等因素的考虑不希望子女去北上广等薪资待遇较高的城市工作,更希望子女留在身边,进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公办幼儿园等。

第二,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有些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求职,对自己的前途并没有太大的信心;有些学生对事业单位并不了解,看重薪酬福利,认为它是影响自己就业的第一要素;有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当国家干部。这些人片面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些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取向和就业观念,导致大学生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

第三,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导致对学前教育发展态势缺乏客观认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各地发展水平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非健康或带有偏见的社会舆论,会造成人们思想意识的偏狭和行为取向的偏差,使大学生就业时易形成从众、攀比等心理倾向。

第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期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技能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平衡、缺少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缺少对学生专业信仰的塑造等几个方面。高校侧重艺术技能训练,增加了这个专业的学习成本,从而致使就业期望过高;缺少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教师师德信仰的塑造致使学生只看到幼儿教育这份工作的辛劳和烦琐,而没有看到这份职业的神圣和伟大,从而使学生遇到更高薪的工作机会时会选择跳槽和改行。

三、建议与对策

这次的调查研究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就业期望,笔者就这次调查研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加强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开设专业的就业创业指导课是引导毕业生找准就业定位的关键。高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将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教师补充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从大一开始,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一线的幼儿教师以及就业创业的专家学者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该专业就业前景、就业要求和就业范围的知识普及。在将要毕业的这一学年,高校可再开设固定的就业创业课程,加大就业创业的指导力度。

(2)增加实践机会。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并适度、适量地在大学生中开设实践型课程,对理论与实践的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专业信仰的培养,设置结合幼儿园保教并重的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要大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提高学校和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

(3)制订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就业观,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学生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又要看到短处;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转变到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动态就业上来,转变到行行出状元、“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敬业观念上来。

(4)家庭成员要发挥积极的鼓励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应该主动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家长自身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当孩子求职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引导和鼓励,以朋友的角色与孩子多沟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确看待上大学和找工作的关系,正确认识第一份工作和终身职业的关系。同时,要配合学校,发挥自己在激励学生成才、确立价值取向、设计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点、开辟就业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当前毕业生高就业期望值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学生自己的原因,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家长的期望、社会的评价、国家就业政策、各地工作环境的差异、收入不平衡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切实担负起帮助学生就业的责任。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条件下,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培养为社会主义发展服务的择业观,并将其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个人前途。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6

关键词:校园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05-02

教育部2001年1月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要求,同时强调了幼儿教师有助于幼儿发展。幼儿教师不仅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备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而且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组织教育活动。高等院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应该深入思考和分析研究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学能力突出又熟悉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学前教育的专科层次人才。

一、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计

1、确定专业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就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教育理念,熟悉教育基本规律,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系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及教学规律和教学技巧,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具有大专学历的幼儿教师。他们需要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组织幼儿的日常生活、游戏和其他活动,能够合理满足幼儿的需要,这是对幼儿教师在幼教专业素质方面的要求。应该使用具有生活化、幼儿化等特点的教学语言,而不是生硬的课本式语言。

2、调整专业课程,强化人才素质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更要关注人才需求的现状与趋势,根据幼儿园对幼儿师资的实际需求,现有的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应增加幼教教育专业方面的课程,强化专科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幼儿教师要善于运用故事、游戏和歌曲丰富课堂,必须会熟练使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用简单易学的简笔画和规范美观的板书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的定位

1、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学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幼儿园、托儿所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在社区从事学前教育及社会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规格

学习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规律,得到学前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开发,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包括:

(1)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素质结构要求

①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具备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具有健康高尚的思想品德,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爱心、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能够为人师表。

③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2)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能力结构要求

①具备知识更新能力;掌握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幼儿园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能力。

②掌握基本的婴幼儿身心保健知识,能够根据婴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对婴幼儿成长进行科学指导,具备从事育婴师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③掌握家庭教育的相关理论,具备家庭教育的指导能力,能够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

④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3)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知识结构要求

①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②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实战经验,掌握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③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发展动态,理解幼儿心理。

二、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采用优化整体设计

1、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设计推进整体实践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研究入手,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和对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系统研究、了解有关专业和课程实践思路,提出总体设计主要指标,优化三年制专科教学内容和课程系列,设计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框架。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行政法规,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系列课程和课程设置,参照社会发展要求和毕业生聘用单位的人才培养具体要求和期望,用全面统筹、系统整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结构和内容,追求整体优化的目标。

2、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追求整体效果

幼儿教师必须在职前能够获得学前教育教学工作中所需要的全面的知识,是一种深厚又广博的知识,而不仅仅拘泥于学前教育教学所用的知识,同时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专业课程,使未来的幼儿教师很好地了解人类、教育、社会和个体的演变发展过程,从能够生态学角度观察、认识、了解幼儿,并能通过对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案的制定,采用适当的方法教育幼儿。

(二)校园共育学前教育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7

关键词:预习自学

一、问题提出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不断更新,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现阶段各学校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从当前现状考虑,有很多教师不注意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还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义。因此,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前去预习,学生不能通过预习发现新的理念,发现新的规律。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虽然我们学校有不少老师重视课前预习,但学生仍未养成习惯,方法掌握不好,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课堂里学生学习被动,思维不活跃,自学能力低下。

基于以上原因,本人申报了《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研究》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界定

1.预习是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提前进行接触与熟悉,是学生在学习之前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对教材所进行的一种探索性的自我学习活动。它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2.数学预习习惯指学生在课堂集体教学前对数学教材进行尝试学习的习惯。学生具有较强的预习习惯和能力,就能根据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具体学习的内容灵活选用科学的预习方法,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认真做好预习笔记。做预习笔记不仅要做简单的眉批笔记、摘录笔记,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笔记,也就是让学生回顾预习过程,弄清楚哪些知识是自己独立学会的、哪些知识还似懂非懂、对这些知识还存在哪些疑问,对发现、提出的问题是怎样分析的、怎样解决的,有没有不同的解法,有何独到的见解??,并认真对以上反思做好记录。

三、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2.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强调:“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可见从古到今教育工作者都非常重视课前先学。可以说,“好的预习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3.《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四、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现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把老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学校现状,本课题拟定的研究目标如下:

1.寻找提高课堂教学起点的途径及方法。

2.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养成自觉有效的预习习惯。

4.形成以提高课堂教学起点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为了搞好研究,首先我从理论上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让自己能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看待一切。为此,我认真阅读了《怎样培养能自立会学习的孩子》、《课堂教学小策略实用精品库》、《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等专著。

2.案例研究法。通过具体课例的创新设计及实践尝试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如每节课都有预习提纲或预习教案。

3.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我及时做好记录并认真分析,将实践中的体会总结成经验。用得出的经验指导教学实践,同时也通过教学实践来进一步检验和完善经验。

4.调查研究法。我主要采用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问他们采用自己先预习的方式来学习能不能适应,有没有老师帮助的地方。经过与学生了解情况后,经过调整,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研究对象:××学校××班级学生

六、课题研究过程

1.调查研究:我采用与个别学生访谈,了解学生是否有预习习惯,如有预习习惯是怎样进行预习的,预习后有哪些好处等。然后设计调查问卷。

2.实践研究:我经过反复研究编制实效可行的预习提纲或预习教案。在教学中,每人提前拿一份预习提纲进行预习,预习后在课上自学。学生先学以后,视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让学生汇报展示自学成果,也可以安排尝试练习进行学情诊断。例题可以讲或不讲。练习题一般是紧扣例题的类似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经验总结:经过一年的研究与尝试,我认为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可以通过下列途径来入手:首先培养自学信心。让学生在自学中主动探索、质疑问难、敢说敢议,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打下基础。其次,营造自学氛围。即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合作的自主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最后,教会自学方法。如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让学生汇报展示。

七、研究成效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更清楚地认识到预习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开拓思路,增强求知欲望,提高笔记水平,增强记忆效果。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形成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带着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听课。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增强听课效率,对于有些问题可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八、研究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初三年级的学生,所以在课题研究初期,为了接下来要展开的研究工作提供更为明确细致的目标,特对本校初三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显示:(1)学生不经常预习数学;(2)大多数学生预习数学是在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下,可见学生还没有养成预习数学的习惯;(3)大多数学生认为预习对学习新课有帮助;(4)学生对预习还不够重视,部分学生只是看看、画画、做做,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看来要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总之,学生没有问题意识,预习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的阶段,预习能力还比较弱。在有了这些认识之后,课题研究开始按计划、按步骤有条不紊的展开。研究至今已初露成效。

(一)改变了学生对预习数学的观念和态度

观念和态度的转变是比较困难的,也是难能可贵的,只有心底里认可了,

才会从观念和态度上表现出来。我们比较欣喜的发现,通过近半年的课题研究,学生对于预习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多多少少都出现了转变。

第一,作为教师,我们都要去了解学生,根据了解的情况,在因人而异的

布置预习任务。具体的做法是帮助他们设计不同的预习提纲。不同之处在于,部分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部分学生则只要求他们把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有所舍弃。

第二,在布置预习任务之前,我们都会认真钻研教材。也经常翻阅查看一些理论书籍、优秀的文章,不断的为自己充电,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预习,而且即使的确需要预习的知识也可以有所侧重的预习。所以我们在初期就初步对于预习的内容进行了筛选,从而合理指导学生进行预习。

第三,我们多深刻的意识到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是形式多样的。预习不只

是为了更好的完成预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要不要预习,我们都是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的。在布置回家作业的时候,刚开始要花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设计预习提纲或预习案例,慢慢地学生就会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预习提纲或预习案例,在预习过程中也能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当老师给出了具体的预习指导意见后,学生对于预习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就逐渐转变了。现在他们普遍认为预习数学也有方法可循的,而且预习过后听起课来轻松多了,知识掌握的也比较牢固。学生把预习数学当成一件很平常的事了,他们预习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都能从平常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出来,从课后的作业中体现出来。

(二)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措施

第一,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预习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活动,开展这项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把竞争意识引入到预习活动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汇报自己的预习成果,谁说的大家能听懂,谁能回答大家在预习中的疑问谁就是今天的小老师。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自学。在每一节课上完后,就要布置下节课的预习内容,督促学生养成预习习惯,使学生能做到有效预习,且经常化。

第二,教会学生预习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采取了以下方法:(1)

认真读书,先将课本上的内容初读一遍,初步了解所学的内容和解答的思路,然后再反复细读,基本概念着重读,易混概念对比读,较难概念反复读。(2)多思考。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3)挖掘疑难点。即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于有些问题,独立思考都得不到解决的,查阅参考书或请教同学,尽量求得解决。(4)解决课后练习,根据自己预习时的理解,解答课后练习,以查自己预习的效果。

第三,强化培养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以下方法:(1)是要求学

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2)按时检查,促其习惯的养成。(3)当学生在预习方面有点滴进步时,要及时鼓励,更上一层楼。

第四,教师要通过与例题相仿或高于例题的题目质疑、提问等形式,检查

预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真正去理解新知的为什么,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教会学生设计预习提纲或预习教案。在设计预习提纲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其次设计几个本节课的概念问题,最后设计几个相关概念的练习应用。总结这一节课的重难点及你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要因人而异。例如预习提纲

《圆心角、弧、弦》预习提纲

预习内容:教科书第82-83页

预习目标:

1.知道圆心角的概念。

2.了解圆的中心对称性和圆的旋转不变性。

3.理解三组量之间的关系定理及推论,并会运用其证明有关的问题。

预习过程:

一、读一读

阅读书本第82-83页的内容,尤其是83页的蓝体字,请填空理解。

二、说一说

1.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中心是什么?

2.什么叫圆心角?

3.圆心角、弧、弦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试一试

可以尝试完成书本练习题。

四、想一想

判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五、问一问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8

论文摘要:幼儿园园本教研对幼儿教师的科研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不断提高培养目标的针对性、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课程评价的多样性,以培养适应幼儿园需要的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学前教育师资。

对幼儿教师科研素质的再度重视,源于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广泛开展。园本教研深入开展的直接动因并非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而是幼儿园自身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内在诉求,是对“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新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关系的认同,也是教研理念从传统学术性研究到现代实践性研究的转变。

一、幼儿教师职前科研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高职高专作为幼儿园教师队伍最主要的来源地,有责任在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中打造他们的科研素质,以适应幼儿园的要求。幼儿教育研究表明,幼儿教师正面临着新的教育理念的挑战,这些新的教育理念中有一个共同的方面,即指向了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

(一)走向生态的学前教育观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教育理论也被大家从生态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理论也从“对科学教育的崇拜到学前教育走向生态”。不再是没有批判的将一些源自于西方文化的思想和教育理论都当做“先进理念”顶礼膜拜,而是要去研究在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怎样更多的去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本土文化,研究适应本幼儿园和本班幼儿的课程。而这些必须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有能力去研究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与同事的对话和反思,去发展和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性智慧,而不是让幼儿教师按同样的标准和要求去统一理念和规范行为。

(二)新的学前教育质量观

从后现代视角,早期教育机构的优劣已从质量话语——客观统一的质量标准到意义生成话语——教师的教学儿童的学习是否有意义。通过观察、纪录、对话、解释、反思等研究手段,深入地把握每个儿童,选择适宜于每个儿童的个别化的活动方案,并鼓励和支持幼儿生成自己的活动,才能实现教学活动的意义。嘲没有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幼儿教师是无法实现教学有意义的。

(三)园本教研的新要求

园本研究是基于本园的实际,基于具体的幼儿园教学情境,研究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情境中所存在和遇到的问题,并与研究共同体一起构建一种多样性、平等性、批评性和境遇性的对话文化。它更多关注的是实践研究,意在通过教师的反思来挖掘教师的缄默知识,通过教师的行动研究来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教学有意义。它面向的是全体幼儿教师,而不是个别的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教研不是幼儿教师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每个想提高教育质量的幼儿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教育科研素养是现代幼儿教师必备素养之一。

二、幼儿教师职前阶段科研能力培养的现实途径

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或幼儿师范学校合并升格而成,没有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经验模式借鉴。他们普遍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特别是艺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学前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据对在职幼儿教师的调查显示,只有11%的幼儿教师系统地学习过学前教育科研方。目前开设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院校在教学中也还存在着种种问题。譬如,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内容多量化研究、少质的研究,教学方法多是传统的讲授法、满堂灌,课程评价上多采用笔试考查学生对科研方法的识记程度,等等。这些影响了教学的效益,成为制约幼儿教师职前阶段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学前教育事业要向纵深发展,必然依赖于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而专业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幼儿教师具备教育科研素质。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机构,不仅要把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列为教育计划的必修课程,落实在课表上、课堂中,而且要改革该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要素,全面提高教学效益,从而实现预期的目标。

(一)培养目标的针对性

专业培养目标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的依据,也是评价培养成效的标准。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就决定了制定什么样的教学计划,开设什么样的课程。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把培养早期教育机构和幼儿园所需要的合格教师作为培养目标,本无可厚非。但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既应区别于中专幼儿教育的培养目标——一一线幼儿教师,也应区别干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一一研究型的幼儿教师。因此,建议高职高专把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修订为“培养早教机构和幼儿园需要的有初步研究能力的学前教育师资”。“初步研究能力”定语的加入,既高于中幼的培养目标,又低于本科的培养目标,切合高职学前教育的实际,有利于制订教学计划,把科研素质列为学前教育学生的必备素质结构中,把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列为教育计划的必修课程,落实在课表上,落实在教学中。

(二)课程内容的适切性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前教育科研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依据幼儿园园本研究的需要、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最新成果,而不是本科院校前教育科研方教材内容的简单压缩和教学要求的降低。

幼儿园园本研究最迫切的需要是幼儿教师会观察、纪录、参与、解释、对话、反思、叙事,能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开展行动研究,积累实践性知识,形成实践性智慧,成为研究性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家”。

因此,“在未来,质的研究对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可能会变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在研究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各种问题时不可能脱离背景,任何问题都跟该问题有关联的各种生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质的研究方法具有的自然主义的探究方式、描述性的叙述方式、解释性的研究理念和人性化的研究过程特征与学前儿童发展的整体性、敏感性、动态性和独特性有着内在的适应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和重视。嘲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也适合做质的研究。她们大多有高中文科的学习背景、女性形象具体的思维特点,她们“天生就是和行动、应用型研究联系在一起。她们拒绝接受现状,旨在导向社会乃至个人的改变。

因此,质的研究方法应成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但在目前出版的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中,适合的较少。以科学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的杨世诚主编的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为例,只有4节内容介绍了观察法、教育叙事法、访谈法、头脑风暴法,仅仅用了27页的篇幅,占总篇幅的十分之一。此教材还是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是高职学前教育的配套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的刘晶波主编的前教育研究方法用了7章(共14章)的篇幅专门介绍了质的研究,罗列了常用的质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作为教材。但仅仅依赖于此还不够,还需要参考大量的书籍资料。譬如,在学习纪录法时,可以参考己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己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这两本书。

任课教师还应经常深入到幼儿园,参加幼儿园的园本研究,在给幼儿教师做专业引领的同时,收集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案例,充实到教育教学中,以丰富课程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会做科研,而不仅仅是学习一些科研理论。因此,应打破求完整、求系统的学科体系的教学观念,建构一种做中学、求实效的行动体系的教学观念,以某种科研方法的掌握和科研任务的完成为驱动,带动学生的做和教师的教。

笔者认为,该课程的学习任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任务。譬如,如何确立研究问题、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做调查研究等,如何运用观察法、实物分析法、访谈法、资料分析法等质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这类任务是独立的、是具体的,可以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逐步学习掌握的。另一类是系统任务。即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去完成一项质的或是量的研究。这类任务的完成需要在学习了多种方法之后,并且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一个研究小组协作共同完成。

在具体任务的教学中,可采用展示案例——共同探讨——仿做研究——典型解剖——再做研究——形成作品——上交存档这样的教学流程。譬如,在学习访谈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一个完整的访谈录音做示范,然后结合范例与学生一起探讨访谈的程序和技巧,再由学生自己确定一个有关幼儿教育的话题、选择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并录音。老师从学生上交的访谈材料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解剖,并让学生交流访谈经验、学习教材中有关的内容,然后,学生再次进行访谈,并把录音材料作为平时作业上交。这样,就实现了学生的亲自动手“做”研究的目的,培养了她们从事实际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并带动了相关科研理论的学习。

在系统任务的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能力强弱搭配的原则,确立以3~4人为一个小组的“研究共同体”,开展合作研究。这既是系统任务完成难度大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幼儿园“研究共同体”组织形式的需要,是培养他们协作精神和开放的研究心态的需要。虽然系统任务的完成往往在学期末,但研究小组要早建立、研究任务要早安排、研究活动要早开展。系统任务的选择既可以做质的研究、也可以做量的研究;既可以做幼儿教育方面的课题,也可以以高职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成果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研究报告,也可以是行动研究的其他成果,但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譬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或问题,确定一个较为中长期的研究课题,按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计划的工作进程,定期开展小组学习、讨论,既可以改变她们的行为,给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变化,也养成了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品尝到研究的乐趣。

(四)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课程评价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指挥棒”。课程评价的标准又是以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为依据的。因此,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来评判学生是否会“做科研”,是否学会了多种科研的方法和手段,是否有多样化的科研成果。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学生的平时成绩就以学生个人的平时作业为依据。在平时教学中,把学生学习各种研究方法后进行练习的作品收集起来,建立她们个人的作业袋。教师借鉴实物分析的方法,发动学生自评,梳理自己的成长轨迹;发动学生互评,相互学习交流借鉴,最后由老师综合评定出出时成绩。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9

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跨学科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需求性,从当前职业教育的有关的内涵分析以及理论界定情况来看,对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要从多种角度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不同的现状审视,从而经过详细的概念分析、范畴界定以及逻辑思维的应用不同维度展开论述,从而不断促进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跨学科研究。

关键词:

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跨学科研究;构建范式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当前教育由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向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转型,面对多样化的学科理论,如何通过内涵的界定、思维方式的厘清以及逻辑模式的构建对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范式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有关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内容界定含糊职业教育模式[1]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因此无论是从具体的理论的形成还是对其详细概念的界定都缺乏一定的基础,所以对具体的内涵阐释不清就会严重影响学科体系的制度建设以及实践水平的提高,目前对职业概念的界定不能从有限的教育理论中展开,还应该从整个发展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例如如何通过不同的学科体系进行具体的学科交叉研究,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体系完善。

(二)有关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性质论述存在分歧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逐渐壮大的,因此它体现了社会的发展需求,但是当前的最大问题就是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观察视角中,所以容易忽视学科体系在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多学科角度中进行研究的,因此对其性质的认识不清就会导致研究范式的差异性,从这个角度来讲,不同于哲学、经济学等独立的学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的学科理论建设与融合必须在保持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融合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模式的转变。

(三)广度和深度在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没有凸显职业教育的范式研究重点在于跨学科的特性,但是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单从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独立学科的研究视角中出发,所以在深度以及理论广度方面缺乏,大多数学者只能从自己专业的学科中进行理论范式的研究,但是在跨平台、跨体系研究中具有理论狭隘性与实践不足性,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机制相对落后,长期以来造成了思维的局限,视野也就容易受到限制。

(四)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缺乏系统实践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跨学科研究,所以势必需要在不同的学科理论之间进行思维方式、研究范式的相互转化,但是在转化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实践研究,所以具体的研究视角以及转变模式并不是十分清楚,绝大部分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范式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研究视角中,在实践创新方面不足。

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当前的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并存的发展阶段,而且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和交融性,在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教育体系成为很多专家教育学者的重要目标。从性质上分析,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发展体系,它是以普通的素质教育为发展前提,但是目前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模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一种研究的具体范式,在跨学科研究中如何通过突破传统的研究理念对新的教育实践研究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成为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三、我国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分析

(一)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的概念体系构建概念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因此职业教育理论的具体概念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也会有不同的研究范式[2],但是本文希望学者专家在研究时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种单独学科的特定视角中去观察,而且研究的思路应该从具体的概念中进行设定。职业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产物,因此注重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注重社会因素、历史变迁因素以及民族传统、地域等独特的文化概念,多角度审视才能不断深化职业教育的概念,为研究范式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

(二)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的范畴体系构建职业范畴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因此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跨学科研究范式的构建,从哲学的角度看,就需要结合理论的学科特点与实践的社会性,从教育对象以及教学机制,还有教学思维观点等几方面构建完整的学科体系,从这个研究范畴来分析,可以为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跨学科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和模式。从研究的现实理论出发,按照社会发展的应然逻辑与理论学科的实践性改革思路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三)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的内容逻辑体系构建职业教育跨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范式构建要注重逻辑思维的起点与终点,传统的逻辑思维模式[3]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才的培养需求,应不断注重理论逻辑、学科逻辑以及教育目标逻辑,进而从跨学科的视角中构建“复合学科”的研究模式,把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学科作为主干学科,同时把职业伦理学以及管理学等分支学科进一步作为辅助学科,把民族学以及传统的农学、军事情报学等骨干学科作为理论支撑学科,以不同维度、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研究范式中共同构建一种应然到必然逐渐过渡的学科理论逻辑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要从多角度进行审视,跨学科主要注重各个学科的理论特点与实践特点,通过学科思想的融合、学科模式的分析、对新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创新,试图按照一种开放、积极的态度面对多种理论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同时,从职业教育的跨学科逻辑中不断促进当前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1]刘晓宁.跨学科视域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现状、反思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4,31:30-35+39.

[2]高倩.职业教育理论体系构建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探析[J].职教通讯,2014,31:36-39.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篇10

【论文摘要】当前教育技术学主流研究范式存在单维不合理性,对其分析思考后,提出教育技术学有必要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以顺应学科多元化发展的实践和学术需求,不断挖掘和实现教育技术的内在价值。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不注重方法论,研究方法单一,定性研究传统仍然占主导地位,这己成了以应用为取向的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梗桔。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者充分认识到方法论的重要性。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研究方法不断引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来,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混合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等新型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逐渐兴起。有学者(张斌、张文兰等,2009)认为“多元化研究范式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必然走向,我们需要打破单元的思维,放弃寻求普遍的万能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模式,走向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的确,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多元性、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的多样性以及当前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上的迷乱困境等都要求多元化的研究范式。本文在库恩范式论对研究范式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思考,提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应当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并对其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一、库恩范式论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发展的启发

范式一词是由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托马斯浑恩(thomass.kuhn)在其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一书中提出的。库恩认为“范式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fzl“研究范式”概念的核心要义是科学共同体共同具有的信念、学科的理论体系以及科学研究的框架结构等。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不少学者对研究范式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库恩赋予研究范式的意义,正如有些学者(蔡建东等,2006)所认为的那样,我们也认为与库恩范式的“替代性”和“不可通约性”相反,教育技术学不同研究范式之间是“共存”的,而且是“可通约”的,是交替互补的关系。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多元性和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技术研究必须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就像日常生活中使用劳动工具一样,不同劳动工具的功用和效率是不一样的,也没有最好的工具,只有最适合某种劳动的工具一样。因此,教育技术学需要尝试、引入和发现多种研究范式及其应用领域和使用范围。在进行教育技术学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必要性论证之前,有必要对当前教育技术学所使用的各种研究范式进行梳理和思考。

二、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简述与思考

我国教育技术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学术研究一片繁荣、理论观点不断推陈出新,学科体系也不断完善,论文和著作也是与日俱增。然而,教育技术领域对自身研究范式的探讨并不多见,并且研究结论也不清晰一致。就从目前发表的论文来看,教育技术研究者对研究范式的分类及所持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1、学科的研究范式可划分为理论研究范式和实践研究范式两种基本类型。2、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是己经形成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3、在教育技术研究中主要存在“实证主义”与“解释/建构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4、黄荣怀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范式的演变经历了“经验总结一对比实验一系统整合”三个主要阶段。5、近年来也有学者(张斌、张文兰等,2009)提出教育技术学应当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范式。从以上分类和观点可以看出,教育技术领域对其研究范式并没有形成一致性认识,各种观点处于离散状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研究传统的限制,先前教育技术研究不注重方法论,研究方法单一,很少有人对研究范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是教育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范式难得统一。好在这种现象也表明了教育技术领域正在日益重视研究范式研究,这应该是一种好兆头。

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进行分析思考后,我们认为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存在单维不合理性,应当突破单维的思维模式,引入并尝试使用多元化的研究范式。至于从其他学科领域引入的研究范式是不是适合教育技术研究需要,这需要理论思辨的支持,更需要实践的检验。

三、教育技术学也要使用跨学科研究范式

1什么是跨学科研究范式

“跨学科”一词较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但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有组织管理和规划的跨学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许多学者对跨学科及跨学科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尽管对跨学科研究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和要义是明确的。我们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以问题解决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协商合作以及个人探索等方式,采用一切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法、技术、手段和策略来解决问题,进而形成灵活且融合的研究方法体系的研究策略。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关注点都是多元的。它可以由科学的求知欲驱动,也可以由实际的需求促发;可以由单个研究者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组建团队来实施。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学科拼凑在一起,而是追求各个学科在思想和方法上的融合,通过学科间的商讨与合作,建构一个共同的研究框架,获取一个整体的或系统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方法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以及研究者群体在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时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就构成了跨学科研究范式。根据对跨学科研究及其范式的理解,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更有必要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使得各相关学科的方法、思想等有机融合,更好的为学科发展服务。

2教育技术学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必要性

首先,科学研究的大环境呼吁跨学科研究范式。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包括教育)不是一门学科的学者能单独解决的,而需要会同相关学科的学者,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发展出相关学科间共同的工作假设、共同的理论模型、共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的语言。也只有相互协作共同探索才能解决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往往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够单独解决得了的。鉴于此,许多学者撰文呼吁跨学科研究,并论证跨学科研究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和趋势。对跨学科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尝试,对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重构综合整体的观念、促进学科的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口各学科所谓的研究领域并不是它独断的专有领域,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跨学科研究是促进学科融合、解决复杂问题的必要手段,己经成为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学作为科学研究队伍中的一支,有必要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为促进学科融合、解决多学科复杂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复杂的研究对象要求使用跨学科研究范式。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并且明显具有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教育技术学所研究的问题不是纯教育学的,也不是纯心理学的,也不是纯技术学的,而是多学科综合性的问题。例如,远程教育不仅要遵从教育教学规律,也要关注师生分离状态下的学生学习态度和心理问题,并且要采用恰当的技术来实现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其中管理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影响远程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再如,学科主题网站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交流互动平台的建立等等,都不仅仅是技术实现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上的突破。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应用理论的杰出典范。教育技术学的这种包融的学科性质和复杂的研究对象就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研究必然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也只有这样,教育技术学才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第三,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有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开阔创新视野。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在科学的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己经建立起来的部门(学科)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8]n。教育技术学己经冲破了“被忽视的无人区”,但是教育技术学还没有成为“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尤其是缺乏突破性的创新。而跨学科研究范式给教育技术学科研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跨学科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教育技术学单维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这种突破不是对原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断然摈弃,而是在吸取和完善原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可以消除相关学科之间界限隔阂所造成的壁垒和视野遮蔽,强调以研究主题为中心的有机协调与合作,增加学科间的交流,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有效解决教育技术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复杂问题,有助于促进相关学科的渗透和融合、有助于形成完善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进而推动教育技术的学术观点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学科体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