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十篇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十篇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9:04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1

关键词:工程;施工;转包;分包

1建设工程施工中的转包与分包的概念及其基本形式

1.1转包的概念及基本形式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第279号令施行)第七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工程转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建设工程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的行为”。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知道其基本形式包括:①将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承包;②将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

1.2分包的概念、法定要求及基本形式

分包,一般指施工分包,是指“工程建设施工承包合同的承包方将其承包的施工任务的一部分发包给另一施工单位承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2004年2月3日建设部令第124号)第四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施工分包,是指建筑业企业将其所承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专业工程或劳务作业发包给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的活动。”分包包括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专业工程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其所承包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的活动。劳务作业分包,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将其承包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活动。

对分包的法定要求在《建筑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合同法》第二百七十二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1991年12月2日建设部令第15号)第九条、第十条中都作了相应的规定。分包主体、对象、程序等符合规定的行为方为合法的分包行为。但在现实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违法分包。依《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违法分包”是指下列行为:①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②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③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④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这些违法分包的具体表现形式将在第三部分具体阐述。

2建设工程施工转包与分包、合法分包与违法分包的的区分

2.1建设工程施工转包与分包的区别

转包,除“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给他人”这种形式与发包有明显的区别外,另一种形式即“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给其他单位承包”与分包有共同之处:二者都是分别把建设工程的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在此情形下,“转包”与“分包”就容易混淆。区分二者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审查承包人发包的是“全部”工程还是其中的“部分”工程。“全部建设工程”肢解以后分别转给他人的是转包,如转给他人的只是专业部分的工程则是分包;如果发包给他人的是肢解以后的部分工程,那也并非转包,而属分包,只不过属于违法分包。二是审查承包人是将承包的工程“肢解”发包,还是将“专业工程”发包。即其发包的对象是“肢解后的工程”还是“专业工程”。所谓“肢解发包”,是把一个建设工程肢解成几个部分进行发包,该“肢解”的各个部分并非都是“专业工程”;“专业工程”是指整个建设工程中专业性较强或需要进行专业化施工的分部或分项工程。“专业工程”具体种类可参照建设部《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对“专业工程”的列举。

2.2建设工程施工合法分包与违法分包的的区分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十八条第二款规定“违法分包”的4种情形,其他3种情形不难认定,只有其中的第三种情形“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合法分包形式“将其所承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专业工程……发包给其他建筑业企业完成”难以区分。其中,如何区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和“专业工程”成为区分工程分包是否合法的关键。

“主体结构”现行建筑法律、法规、规章尚未对“主体结构”进行定义。学理上解释一般认为“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是指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连接而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或空间体系。主体结构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用以承重建筑物上的各种荷载,建筑物主体结构可以由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建筑物的主体工程更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述学理解释,可以通俗地认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是建筑的“骨骼”,是建筑工程的主要承重及传力体,是工程的主要部分、重要部分。如以房屋建筑为例:梁、柱、剪力墙及楼面板,屋面梁及屋面板,就是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屋内上下水、电、煤气、通讯、闭路、宽带等各种管道、线路安装工程,楼地面、墙体抹灰喷涂贴砖、门窗安装、防水工程,屋面瓦铺设、立面及屋面造型安装等,则不属于工程的主体结构。专业工程是指非主体结构、需要专业化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参照建设部《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的规定,可以分包的专业工程包括60种。

2.3专业工程分包与劳务作业分包的区分

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对专业工程分包规定十分严格,对劳务作业分包的规定则十分宽松,导致许多施工承包企业都变相把建设工程肢解以后以劳务作业的名义,或者把专业工程以劳务作业的名义进行分包。因此,区分“专业工程分包”与“劳务作业分包”在实践中显得十分重要。区分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的关键有两点:

(1)区分工程施工与劳务作业。工程施工合同的履行过程是“将劳动和建筑材料等物化到建筑产品的过程”,而且承包人要对施工的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负责,即通常所说的包工、包料、包技术、包质量、包安全、包工期;但劳务工作是“将简单劳动从复杂劳动剥离出来单独进行施工的劳动”,劳务作业承包人提供的仅仅是劳务,不负责投入建筑材料,且只对其劳务质量、安全及工期负责。如果分包工程发包人与分包工程承包人签订《劳务作业分包合同》,但约定分包工程承包人包工、包料、包质量、包工期,那就是名为“劳务作业分包”,实为“专业工程”或“肢解工程”分包。

(2)区分专业工程与劳务作业。可以分包的“专业工程”,建设部在《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中已有规定,如上已述。可以分包的“劳务作业”,建设部在《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标准》(2000年3月8日)中也有规定,共有13种。只有分包合同约定的分包对象属于《建筑业劳务分包企业资质标准》中规定的13种劳务作业,才属于劳务作业分包;如果分包合同约定的分包对象是《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中规定的“专业工程”,那就属于名为合法的“劳务作业分包”,实为违法的“专业工程分包”。

3建设工程施工转包与违法分包的表现形式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2

关键词:防洪排涝工程;规划设计;计算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防洪排涝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防洪排涝工程现状

某镇位于东江南支流下游的水网地带,属冲积平原区,区内水系发育,水网纵横交错,为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某镇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建设,目前已编制了防汛应急预案、防旱抗旱应急预案及防台风应急预案,并积极配合市三防办的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某镇大部分堤防工程已建设完成,堤防、水闸的联合运用基本解决了近期**镇的防洪问题,但围内遭遇大暴雨时由于缺少排站工程受淹时间较长。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某镇属农村地域,大部分为农业用地,基本无堤围工程,仅在农田灌溉区建有水闸用于挡潮和排水,改革开放后,某镇城市建设和管理逐步走向规范,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防灾减灾工程的开展,修建水闸、堤围工程,使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提高,基本形成了依靠堤防、水闸挡洪,内部依靠水闸、渠道排水的总体布局,但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加之部分工程运行时间已久,防洪排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的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年代久、建设标准低

(2)防洪排涝设施建设不足

(3)房屋建设紧临排水渠道,占用过水断面,增加排水阻力,部分过路涵束窄渠道严重。

(4)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日益发展,用地性质发生变化,原有的鱼塘、农田变为建设用地,地面硬化,不透水性增强,可用于调蓄的面积减少,加重了受灾的程度和排涝的压力。

(5)区内农田区和建成区镶嵌分布,共用排水通道,不利于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建设。

2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城市水利发展理念,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和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城镇抗灾能力为中心,加快传统水利向资源水利、现代水利的转变,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为实现“人水和谐”的社会及城市建设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1防洪排涝规划原则

(1)以某镇总规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排涝达标整治与防洪工程达标整治同时进行。(2)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排蓄结合、自排与强排结合。

(3)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减少搬迁。

(4)采取分片治理、清淤清障,做到水系畅通、排水自如,达到综合治理的目标。

(5)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工程管理。

2.2规划标准

(1)防洪标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珠江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2002】46号文),“珠江三角洲重点保护区和南宁、柳州、梧州等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50~100年一遇;其他重要地区的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东莞各镇区属“其他重要地区”,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确定某镇防洪(潮)标准为50年一遇,。

(2)排涝标准:

根据某镇的经济发展情况、城镇建设现状,为配合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结合《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珠江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粤水办【2002】95号文)中对珠江三角洲治涝标准应采用20年一遇排涝标准的要求,本次规划**镇城区河(渠)道、排站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h暴雨径流量1天排出基本不成灾,农田区排站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h暴雨径流量1天排出。

(3)建筑物设计标准及等级

结合《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要求确定堤防级别为3级,永久性防洪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性防洪建筑物级别为5级。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最大过闸流量1000~100m3/s的水闸,工程规模为中型,等别属Ⅲ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洪水标准采用3级,即设计洪水标准不低于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不低于100年一遇。最大过闸流量100~20m3/s的水闸,工程规模为小(Ⅰ)型,等别属Ⅳ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洪水标准采用4级上限,即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采用50年一遇。

根据《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规模为中型的排站,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4级,泵站建筑物防洪标准设计标准采用30年一遇,校核标准采用100年一遇;规模为小(Ⅰ)型的排站,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5级,泵站建筑物设计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校核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

3防洪排涝规划设计

3.1防洪排涝体系总体布局

现状防洪排涝布局是采用修建堤围的方法防御境外洪潮水入侵,区内则主要通过水闸、渠道工程排出内涝水。

由于某镇堤防纳入近几年实施的防灾减灾项目,绝大部分堤围已进行加固改造,防洪排涝规划总体布局基本遵循原布局,依靠堤围达标建设防御围外洪潮水入侵;区内通过新建排站、水闸工程,整治内河涌,排除区内涝水;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优的治害效果,保障镇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3.2防洪工程设施规划

(1)主要防洪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某镇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洪水,永久性防洪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性防洪建筑物级别为5级。位于穿堤建筑物的防洪标准不低于其所在堤围的防洪标准,即50年一遇洪水标准。

(2)防洪工程设施规划

对现有堤防进行防洪复核,规划对不满足防洪标准部分堤段进行达标整治,对于堤面仍为土堤,由于现状杂草丛生,给工程管理和防汛抢险带来不便,本次规划堤面采取硬化措施。

堤防堤线规划总体遵照原堤线布置,个别地段因水闸工程外移发生局部改变。

3.4排涝工程规划

3.4.1水利计算方法

水闸、排站联合运用,以内洪为主时对应外海多年平均高高潮水位;以外海设计潮位为主时对应区内多年平均年最大24h降雨量150mm产生的洪水,最后取其外包线成果。

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淹没系数;

—堰流流量系数,

ε—侧收缩系数

B—水闸净宽(m);

Ho—闸前水深(m);

V1,V2—分别为时段初、时段末滞蓄水量(万m3);

Q1,Q2—分别为时段初、时段末来水流量(m3/s);

Q—闸排流量(m3/s);

w—闸排水量(万m3);

q—电排流量(m3/s);

t—计算时段(sec)。

3.4.2计算基础条件

(1)外江水位过程:采用分析计算成果。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3

关键词:山地建筑;防震缝;特别不规则;挡土墙;施工荷载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某五星级酒店山地建筑,占地13000m2,建筑面积53000m2,地上1-6层结构,地下为局部单层人防地下室。本工程均按照设计使用年限50年进行设计,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下室按甲类核六级常六级人员掩蔽部人防区设计。其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实际设计时设防烈度及抗震措施均按6度考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酒店主体结构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采用0.35kn/,考虑到山区建筑的风压地形修正系数,基本风压实取0.53kn/,地面粗糙度均按B类,考虑主体结构的整体形状,平面建筑风荷载体型系数取1.40;基本雪压按50年一遇取w0=0.50Kn/。本酒店建筑依山而建,将主体建筑和实际地形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效果,建筑功能要求高,建筑方案存在楼板局部不连续、凹凸不规则等,建筑结构体型复杂。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设置防震缝

整个山地酒店建筑体型较为复杂,设置防震缝尽量避免高层结构连体、裙房与主楼质心偏置等因素,形成较规则的抗侧力单元,容易按各自的地震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因此通过设置9道防震缝,将上部主体结构分成相对简单的10个独立的抗震单元。

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设置防震缝:1)外伸部位过长:e区与C区、D区、F区为例,C区、D区与F区为e区突出外伸部位,突出外伸部位的长度l与结构总宽度Bmax比值均大于规范规定的6度区的0.35限值。平面有较长外伸部位时,外伸段容易产生局部振动而引发凹角处应力集中破坏,不满足规范要求,所以在e区与C区、D区与F区设防震缝形成独立的抗侧力单元;2)局部楼板不连续:a4区与a3区、a5区为例,a4区是地下一层层高7.2m,一层层高10.8m,a3区(a5区)地下一层层高7.2m,标准层层高3.6m,若不设防震缝a3、a4、a5区形成带连体的复杂高层建筑,二三层楼板大开洞,开洞面积大于相应楼层楼面面积30%且有效楼板宽度小于相应楼层宽度50%,形成楼板局部不连续;3)质心严重偏置:e区与B区,F区与a5区,单层建筑结构与高层建筑结构相连,质量分布不均匀设防震缝分开。

a3的抗震等级剪力墙为三级,跨度大于18m的部分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其余框架为四级。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第6.1.2条注1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故a1的框架抗震等级取三级。

防震缝宽度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当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2)框架-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抗震墙结构房屋的防震缝宽度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100mm;

3)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

本工程位于6度区,对两个不同类型结构单元的防震缝设置,a3区(a5区)为框架结构,a4区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依据上述规范防震缝宽度要求,应以a3区(a5区)结构类型和结构高度来设置防震缝缝宽,a3(a5)框架结构,建筑高度28.9m,按规范防震缝缝宽w=100+20*(28.9-15)/5=155.6mm,防震缝宽度取160mm。综合其他各种因素,本工程防震缝均按160mm。

二.避免采用特别不规则结构形式

本山地酒店建筑的平面、立面、外形尺寸以及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工程各部分分区都存在某些不规则,结构竖向布置要求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收进。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以a5区为例,a5区二层平面为夹层,抗测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楼层的80%,存在楼层承载力突变的不规则。由于建筑立面要求,在三层楼面以上各层平面收进950mm,如果设置梁上立柱,形成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避免多项不规则结构,后来在a5三层设斜柱,二层的柱子与四层的柱子用斜柱相连,这样上下抗侧力构件连续,解决了一项竖向抗测力构件不连续问题。与斜柱相关三层及四层位置上的板采用弹性模计算采用,再楼板完全破坏时最不利时斜柱受力情况,目的是为了使斜柱在最不利情况下的保证能向下传力,保证主体结构不倒塌,竖向结构的连续性。提高抗震构造措施,与斜柱相交的楼板采用双层双向配置钢筋,加强整体刚度,明确斜柱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斜柱的运用巧妙地化解了a5区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问题。

三、设置挡土墙

本工程结构设计时为了配合山地酒店建筑功能及美观要求,主要设置一道挡土墙,局部位置设置两道,将主体结构与山体完全脱开。由支护结构自行承担山坡土体侧向土压力,并且要求支护结构施工完成并验收之后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防止由于填土或土体变形引起主体结构变形失稳。主体结构形成独立的抗侧力体系。

四、考虑施工荷载

近年来很多工程在建过程中发生局部坍塌工程事故,某些原因是由于施工荷载考虑不足引起的。施工荷载指的是施工阶段为验算结构或构件安全度所考虑的临时荷载,如结构重力、施工设备等。在进行B区宴会厅部分结构设计时,由于宴会厅上空高度10.8m,虽然宴会厅的活荷载取4Kn/,但不足以满足施工荷载要求。设计时考虑到施工宴会厅屋面时架设的满堂施工脚手架的施工活荷载5Kn/,并考虑宴会厅屋面构件尚未凝固时构件自重全部由宴会厅层框架梁来承担,来复核宴会厅主要受力构件。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引起的主体工程坍塌的施工意外。

五.总结

1)对于体型比较复杂的建筑设置防震缝断开,结构平面布置力求简单、规则;

2)对于体型复杂的建筑尽量避免多项不规则;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4

【关键词】钢结构;西部建筑;防震减灾;抗震性能;愿景

一、关于钢结构类型及其西部建设中防震减灾现状的分析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边缘,处于欧亚地震带的边缘,受到海陆板块挤压运动的影响,我国的地震灾害是比较频繁的,特别是我国的西部区域地区,在一些经济欠发展的城镇地区,经常受到地震灾害的威胁。在此应用前提下,进行西部建筑钢结构抗防震、抗震能力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西部地区建筑钢结构设计环节、用材环节及其建筑质量环节等的剖析,以更好的应对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影响,也实现了对房屋倒塌所形成的二次伤害的避免。

为了更好的进行西部建筑抗震减灾工作的开展,进行钢结构环节的应用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钢结构就是利用钢管、钢绳等钢材,利用各个材料进行连接所形成的结构。钢结构具备良好的承重能力,并且施工环节也比较简单,非常适应于西部区域的防震减灾工作,其自身强度高、重量轻盈,具备良好的节能环保性的特点,符合了西部地区的居住、工业需要,满足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来说,在我国西部区域地区钢结构的应用现状是不乐观的。某些大型钢结构的工程应用体系不成熟,虽然参考了国外的先进建筑方案,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结构施工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钢材耗量的过大、过高的造价成本等。当地的建筑项目公司与相关政府部门对于钢结构行业的认识存在不足,对西部地区的防震减灾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一些区域的设计项目过程中,层层转包,不利于钢结构工程设计质量的提升。

在西部地区的某些钢结构房屋建设过程中,有些建筑企业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钢结构建设的需要。钢结构的房屋的设计环节经常出现问题,比如出现钢结构连接问题、钢材料应用问题、制作问题、安装问题等,从而影响了西部地区房屋建筑工作的正常开展,更加不利于房屋抗震性能的优化。

在西部地区建筑应用过程中,钢结构建筑项目的需求是比较大的,有些钢结构企业往往一哄而上,出现了诸多的材料浪费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等。并且在西部区域钢结构应用市场中,其市场秩序体系尚不成熟,缺乏必要的合理竞争体制。在房屋建设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工厂设计、钢材质量标准、施工规范标准等环节经常不能得到协调,影响了西部地区的房屋建筑的正常开展。西部区域某些钢结构加工厂存在产品制造上的问题,不能对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模式的应用,导致其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有些钢结构工人缺乏必要得到工作素质,难以满足西部区域钢结构市场的应用需要。

二、关于西部建设中钢结构防震减灾性能及其愿景的分析

1.钢结构在西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西部区域由于自身地理因素的限制,经常发生一些地震灾害,这对于房屋建设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结构由于其自身良好的抗震性能,在西部地区房屋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钢材料本身就具备良好的抗压性能、柔韧性及其抗压强度,在这些应用条件下,即使面临多次地质,其钢结构的受损程度依旧是比较轻的,特别适合于西部区域一些灾情严重的地区。

在西部建筑工程应用过程中,要针对钢结构的自身强度、密度特点,进行钢屋架构造结构的设置,确保良好的荷载力的提升。在建筑过程中,要选择好适合的材料供应厂,进行钢材材料的精密度、准确度等的控制。在现场拼装过程中,可以利用焊接及其螺栓的方式进行连接,确保房屋建筑安装的便捷性,实现其施工工期的控制,确保工程造价模式的优化。

受到西部地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进行钢结构耐腐蚀性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为了有效提升西部区域的房屋抗震性,可以进行门式钢架的应用,以满足西部区域房屋钢结构的应用需要。在轻型屋面的建设过程中,要进行梁柱截面长度的控制。在多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大双坡屋面的构造,以方便坡面的排水,在中间柱施工过程中,也要进行横

跨度的优化,进行房屋工程造价的优化,这是西部区域房屋建筑的一个重要应用环节。

通过对新型轻钢结构的应用,可以保证西部区域工业经济及其人民生活的正常开展,该种结构利用新型的高强材料作为墙体,有利于住宅抗震性能的提升。在西部建筑建设中应用该种结构,即使面临较频繁的地震及其余震,仍能保持良好的房屋结构,不容易出现倒塌的现象。在西部地区房屋建筑过程中,通过对钢结构与板材的协调,有利于实现房屋建筑整体抗震性能的优化。通过对这种新型钢结构住宅的应用,也有利于提升西部区域的住宅空间利用率,实现其环保节能性的提升,符合我国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建设施工中,通过对钢结构应用模式的优化,可以实现西部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稳定,有利于西部地区房屋抗震模块的正常开展,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新型轻钢结构房屋的应用,做好相关的援助工作。

2.钢结构的应用愿景

钢结构由于其自身的应用优势,得到了目前社会各个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与其良好的应用性能是分不开的,比如其施工便捷性、低成本性、建筑美观性等,具备良好的钢结构应用前景。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来说,钢结构具备一些优势,其具备更好的绿色环保节能性,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钢结构的应用过程中,它比木结构及其混凝土结构的重量更轻,构件模式更加简单,承重性更高,具备更加优越的塑性,能够满足日常建筑承载的需要,很少出现因为超载而断裂的现象。

三、结语

受到钢结构自身性质的特点,即使在建筑应用过程中,发生变形的现象,也是容易发现的,可以及时补救。随着建筑技术及其设备的更新,钢结构一定会给未来的建筑行业带来更加深入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侯健,黄庆华,王社良.基于小波变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j].工业建筑,2007(05).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5

关键词:园林工程;技术资质;认知偏差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thedevelopmentofscienceandtechnology,gardenprojectcontentisinconstantupdatesandinnovation,especially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someadvancedengineeringtechnologyoftheintroduction,newmaterials,newtechnologymakesChina'straditionalclassicalgardenengineeringtechniquestopromote,full,bringingnewvitality.Butinconstructionmanagementprocess,peopleoflandscapeengineeringpartialcognitionwasnotsufficient,someproblemhasnotattractedattention,andtheresultwillinfluencethelandscapeengineeringconstructionprojectssmoothly.theauthoroftheiractualworkexperience,showinglandscapeengineeringprojectsinthedifferencebetweendevelopmentandgreenunderstanding.

Keywords:gardenengineering;technologyaptitude;Cognitivebiases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由于当前园林工程市场的恶性竞争,扰乱了园林工程市场,不仅使园林作品的“质量”急剧下降,而且使很多技术资质较高的园林企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特别是一些国有园林企业。园林工程市场发展到目前的状况,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政府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从主观上讲,由于我们缺乏对园林学科中的各种概念和名词的准确界定,使得园林工程项目所需专业技术和技术工种发生混淆,从而出现了仅绿化资质的企业就可以进行园林工程的施工,进而导致了园林工程市场的混乱。所以,明确和区分园林工程中的一些专业名词是相当重要的。现在,对于园林行业的一些名称,一直以来都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很多概念都混淆在一起。例如,“园林绿化工程”几乎代表了所有的园林工程,既包括了纯粹的绿化工程,又涵盖了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林理水、园林筑山等项目。由于对这些名词没有严格的界定,使得政府政策的适用范围有所偏差,这也是现在园林行业比较混乱的一个原因。

一、园林工程的基本概念

园林,《中国大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的地域应用工程技术、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的筑山理水、叠石、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形成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建筑园林规划》卷)。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园林实质是一个地域范围,因此我们所说的园林建筑、园林绿化、园林小品等都是指园林中的景观要素。所以,园林工程就是构筑这些景观要素,营造这种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的过程。园林工程按工程项目及专业工种可分为园林土建、绿化工程(种植工程)、园林水电工程、雕塑工程等,其中园林土建工程中包括园林建筑、园林土方、园林理水、园林筑山、园林小品、园路广场工程等,而对于园林建筑所属的类别一直都存在较大的争议。

二、园林建筑与园林绿化的特点和区别

园林绿化工程的实施对象都是有生命的活体。是指园林中通过各种植物、花卉、树木、草皮的栽植搭配,营造与美化环境并与其他景观要素相配合,而形成良好的休息、文化娱乐、亲近大自然、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环境氛围,它主要包括风景区绿化、公园绿化、小区绿化和庭院绿化等。现代的园林绿化一是源于古典园林,二是源于林业和其他种植业。在学科上,园林绿化应属于林学的一个分支,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绿化的基本材料是花草树木等一些有生命的植物,这与其他绿化是一样的,但园林绿化更注重艺术性和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

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相比,尽管有其相似的地方,但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些方面甚至是本质上的区别。正是这些区别,构成了园林工程独有的特点。

三、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

多数建筑都讲究视觉美,而园林建筑则更注重艺术性和文化性,它给人更多的是精神美。要想实现这一点,在建筑的某些部位就很难体现在设计图纸上,需要通过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所以,在施工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上,园林建筑与一般的工民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严格套用工民建筑的各项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

园林绿化工程与其他绿化工程相比,更注重各种植物的形状、色彩和季节变化及植物配置和与其他景观要素的搭配。与园林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要求相比,园林绿化就没有那么严格,它只要求施工管理者有植物学基础和艺术美感,而对施工人员没有特别的要求。

四、园林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

园林建筑工程与园林绿化工程所用材料的巨大差别,使得它们在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都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园林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基本上是参照工民建筑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而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这也是急需完善的部分。因园林建筑与工民建筑有所不同,所以园林建筑工程不能完全按工民建筑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园林建筑工程有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要正确掌握质量标准,根据质量管理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及生产管理,确保质量稳定。在满足基本的质量规范要求的同时,要更多地注重艺术和美学上的要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基本上是参照绿化种植工程的相关文件。但它与一般的绿化种植工程又有不同,它更注重植物的布局、配置、内涵及与其他要素的相互融合。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比一般的绿化种植工程要更为细致,要更多考虑艺术和美学要素。

五、结束语

现在园林工程市场,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和施工企业的良莠不齐,造成了企业间的恶性竞争,这种竞争直接导致了园林工程作品质量的急剧下降,深受其害的不仅是施工企业,还有政府,甚至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些问题既有基础理论的,又有实际操作的,也有政策法规的,如此错综复杂的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需要政府、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才能理清这些问题,才能找到对应的解决办法,才能使园林工程的政策、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作为园林工作者应该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强自身的技术含量,提高责任意识,努力探索一条能够将中国园林发扬光大的新路子。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地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当地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的综合表现,直接体现了当地民俗、生态、传统等方面信息,也可以说是当地人们意志的集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但要实现各项基础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地域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就需要实现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设计,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效果。

一、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关系分析

建筑工程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体现形式,而地域则是建筑依存的根本,受建筑工程所在地人文地理等因素影响,会在根本上对人们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情趣等产生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本地特色。建筑工程的存在是人们为了更好的适应地域环境,即在接受并利用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功能性设施,但是如果在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对地域文化的融合,只将重点放在结构功能上,很有可能会造成与当地文化需求的背离,影响当地居民的接受度[1]。尤其是现在各种新型技术与材料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更是推动了建筑功能多样化、现代化以及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更容易造成地域文化的忽视。为实现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就需要针对双反的特点以及要求进行分析,明确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合理的设计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同时也可以体现当地文化,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工程。

二、建筑地域文化分析

1.物理环境地域文化

一方面,水文地理环境。建筑设计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应当地物力环境,即人文地理综合因素,需要应用到不同方面的建筑物理学。例如纬度越高对建筑工程保暖性要求越严格,同时对阳光辐射强烈的地方要做好遮阳设计,雪压大区域要进行防积雪设计等。不同地区当地水文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要求自然也就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保证建筑设计效果,必须要基于地域环境特点进行分析,建造出各具特点但是功能最合适的建筑工程,最终就会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建筑[2]。另一方面,建筑材料因素。对于不同地域环境建筑工程建设所选择的材料并不相同,建筑工程结构规模大,所需材料多,对于部分特殊地域来说,施工材料运输比较困难并且造价高,这样大部分建筑材料的设计都是就近取材,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材料力学与美学特点。例如山区多选择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而高原则多采用土筑窑洞,林业地区则采用木材等,不同建筑材料的应用也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

2.人文环境地域文化

人文环境的差异也是形成地域文化的主要因素,同时还有地域性意识形态、地域性风俗习惯等。第一,人们处于不同人文环境时,建筑设计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不同地区建筑工程都代表了当地居民的意识观点,是当地人文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第二,不同地区所执行的社会准则与生活联系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与当地经济、政治、宗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会对建筑文化造成影响[3]。并且在不断联系交往的过程中,各地区的地域性文化不断沉淀,更明显的反映在当地建设文化上。第三,各地区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都存在差异,尤其是宗教信仰不同所存在的宗教建筑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如教堂、庙宇等。而风俗习惯是当地居民生活意识的象征,如殡葬制度不同,设计的陵墓建筑特点不同。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之间的差异,必将会形成地域性建筑文化。

三、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措施分析

1.设计理念融合

想要实现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效融合,最主要的是要实现设计理念的融合,即实现与当地传统文化的融合。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设计上更多人追求功能性与观赏性,或者是过分应用国外建筑特点,在传统文化城市中建设充满国外风格的建筑,严重影响当地文化的整体性。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将地域文化的传承作为要点,适当引用西方建筑文化,保证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相融性与合理性。利用西方建筑文化的科技型特点,对地域建筑工程的内涵与空间进行优化。另外,还应注意不同地域地区的宗教因素,我国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不同,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做好此方面管理工作,遵循当地人民宗教意识以及生活习惯,确保建筑工程设计与建设完成后可以得到居民的认可。

2.地域环境融合

地域环境是影响建筑结构功能的主要因素,地域性建筑是当地居民在长期生活过程中,不断适应发展形成一种自然选择性设计方式,在满足生活生产需求的同时,更是当地文化风貌、生活方式以及建筑形式的基础。因此,现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做好与地域环境的融合,不论对任何地区的建筑进行设计,都需要对当地环境进行分析,做好物理环境的详细分析,争取最大程度上将工程设计融入到当地环境中。例如江苏具有水乡泽国之称,并且经过千年时间文化的沉淀,使得苏州成为当地特色明显的“小桥流水、古迹名园”水乡古城,同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同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4]。在此背景下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还应对当地小桥流水的地域特色进行详细分析,更多的借鉴古典园林设计风格,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建筑工程。

3.建筑材料融合

材料的应用对建筑工程的结构功能以及外观观赏度都有着重要影响,对于不同地域环境产生的建筑材料种类也不同,而为了最大效率的完成建筑工程建设,在就近取材的影响下,以建筑材料为基础形成了一种地域特色。面对各种新型材料的产生与应用,很多建筑工程为追求美观效果,采取远程调运建筑材料的方式,这样不但会与当地材料地域特色产生分歧,并且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还应坚持就地取材方式,对当地材料与构造模式进行灵活应用与改进,使得建筑工程不仅体现出生态环保原则,还可以与地域文化相融合。面对建筑工程建设对资源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以坚持建筑环境设计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争取实现设计、经济与文化的共赢。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7

1建筑节能工程的系统分析

1.1建筑节能工程地域性的系统分析

“地域”是指在气候特点、地理条件和传统文化等方面拥有显著的相似性及连续性的区域。地域性建筑能够响应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及地貌等,并且能够结合所在地的建筑技术及材料能源,同时能够兼顾所在地的历史传统与建筑文化,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拥有明显的特异性及经济性。

1)适宜性。建筑节能工程适宜技术是建筑节能工程适应于现代环境发展而出现的,它包括三个方面,即:适应自然环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及适应人的需求。建筑节能工程适宜技术具有层次性,即根据技术难度和经济含量来进行划分,其技术包括低、中和高三个层次。首先,低技术表示适宜发展比较落后区域且规模较小的建筑节能工程的传统技术,具有适应当地气候与环境的特点;其次,中间技术表示能够反映该区整体的技术水平并且适应社会发展水平的常规技术,比如太阳能技术;最后,高技术表示运用科学新技术和人工智能及集成网络的技术。这三个技术层次没有落后先进的分别,只是反映社会发展的各不同阶段及地区之间的不同,建筑节能工程的适宜技术是传统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反映了随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技术的集成性。

2)统一性。建筑节能工程地域性包括自然和社会地域性的统一及科学性和经验性的统一。结合自然生态及社会文化,实现建筑节能技术和自然、社会及人之间的有机融合。建筑节能工程设计时考虑气候和环境等因素,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对能源资源合理运用的科学性。同时,建筑节能是一种社会活动,需要全社会成员参加,受到对技术认识水平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性。

3)集成性。建筑节能工程是创新和传承统一协调发展的结果,在区域环境及气候一定的情况下,根据集成发展形态构筑建筑节能工程,实现建筑节能工程创新和传承的集成性。地域性是建筑节能工程系统性的主要表现,其发展符合系统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自然和社会地域性的统一及科学性和经验性的统一、创新和传承的集成性。

1.2建筑节能工程组织性的系统分析

所谓自组织性是指在不需外部命令的情况下,能够自动生成特定顺序结构的过程。建筑节能工程组织性包括相干性和协同性。

1)相干性。相干性是指建筑节能系统在各因素及各因素、各因素及整体和系统及环境间广泛存在的相互制约及关联的关系。建筑节能工程相干性包括空间相干性与时间相干性,空间相干性表示建筑节能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作用及影响的性质;时间相干性表示在建筑节能系统寿命周期内的各个时段相互作用及影响的性质。相干性是建筑节能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体现,通过持续的适应调节过程,逐渐向高级有序化发展,生成具有自组织及自适应性的独特系统功能。

2)协同性。协同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系统中各关键因素之间连接、协调合作和同步的关系。它着重于系统发展的整体性以及各要素间的协调性等。建筑节能工程系统中互相制约及联系的关系包含于各构成部分之间、构成部分和系统之间以及构成部分中每个子因素之间,相干性和协同性最终将一致归于建筑节能工程的系统性。

2建筑节能工程系统设计

2.1建筑节能工程系统设计内容

建筑节能工程系统设计是根据工程理念而开展的智力和思维活动,是系统总体策划和全面落实之间的一个关键步骤。其基本特点包括创造性、选择性、复杂性以及妥协性等,设计过程中将会牵涉到很多约束条件,设计人员要对多种方案进行选择,在目标和约束条件互相冲突的情况下进行协调与权衡。

2.2建筑节能工程系统设计方法

建筑工程设计是使建筑符合节能设计标准进而实现节能的保障。设计主要表现是:第一,追求完成其本身对能耗需要的下降;第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强度。

3实例分析

保温隔热及通风均为建筑节能工程系统的重要方法,均符合适宜性原则,同时表现出建筑节能工程的地域性与自组织性。

3.1建筑保温隔热工程的适宜性

1)经济适宜性,结合建筑物用途,针对昼间使用与昼夜应用的建筑的隔热要求是有差异的。在建筑工程护构造中,屋顶与西墙对隔热效果的需求是很高的;屋顶是建筑护构造中夜间天空辐射散热最强的,因此屋顶的保温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办公楼是昼间使用的建筑,要求屋顶的延迟时间大约为6h,使得其内表面产生最高温度的时间在工作人员下班之后即19点左右。

2)环境适宜性,建筑保温隔热工程设计方案要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特征进行选择,既要考虑到夏季白天的隔热效果,也要注重冬季的保温要求,特别是对漫长的严寒的冬季的持续保温。

3)人性化适宜性,在考虑建筑实体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人文背景可以加入各式的人性化设计。例如在保证建筑门窗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的基础上可以添加一些时下流行的中国元素,以使门窗在具有使用性能的同时兼具艺术性能。

3.2建筑通风工程的适宜性

建筑通风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建筑实体里都有可能采取不同的通风策略。根据不同的通风目的,可以将建筑通风分为卫生及热舒适两种,其中,又可以按照建筑的使用时间将热舒适通风分为间接性通风及季节性通风。以夏热冬冷地区为例,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生产力水平以及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住宅围护功能差,隔热措施简陋,这就使得即使在午后室内温度也高于室外,这种情况就需要全天引入室外流动空气以降低室温;而在生产力水平以及物质生活水平都比较高的城市,居住环境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一方面起居室与厨房、卫生间等的分开使室内温度源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建筑的围护功能好,隔热措施严谨,因此室内温度尤其是午后的时间段内明显低于外界,这时通风可以有效的利用室外空气温度高的特点提高室内温度。

4结语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8

(一)支持区内企业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提高区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政府投资项目、民间投资项目鼓励优先选择区内企业承建。政府保障性住房项目(包括经济适用房、农民多高层公寓、人才房,含各专业分包工程)可以面向区内企业招标。大力推行政府承包商名录管理制度和政府小额建设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管理制度。

(二)支持区内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支持企业上规模。对建筑业年产值5亿元以上,且区内实缴税金首次超1000万、2000万、3000万、5000万元的建筑业企业,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20万、50万、100万元的奖励。支持发展建筑业总部企业。对区内新认定的总部企业,自认定当年起,三年内,按其实缴企业所得税环比增长10%以上部分的地方财政留存给予50%的奖励。新购自用办公用房(不包括附属和配套用房)的总部企业,结合税收贡献,按不超过10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资助,资助资金在三年内分期到位。支持企业晋升资质。对当年企业主项资质由一级升为特级的建筑业企业奖励100万元;对当年企业主项资质由二级升为一级的建筑业企业、园林绿化企业奖励30万元。支持企业创优夺杯。对企业当年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的,每项奖励50万元;参建企业每项奖励10万元。对企业当年获得其它部级优质工程奖或部级绿化行业工程最高奖的,每项奖励30万元;参建企业每项奖励5万元。对企业当年获得省级综合性优质工程奖或省级绿化行业工程最高奖的,每项奖励10万元;参建企业每项奖励2万元。同一工程获得同一性质、不同级别奖项的,按最高级别奖励。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优秀建筑业企业、园林绿化企业提高授信额度,适当给予利率优惠。支持区内融资担保机构为建筑业企业、绿化园林企业提供担保。区内企业承建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可以采用银行保函形式。开展优秀企业评选。对年产值超20亿的建筑业企业由区政府授牌命名“区建筑业龙头企业”;对当年上缴税金超1500万元的企业由区政府授牌命名“区建筑业纳税大户”;评选“建筑业十强企业”、“优秀园林绿化企业”和“十大建造师”,由区政府命名表彰。对区政府表彰和命名的优秀企业、优秀个人在政府招投标、资质升级、职称评定上给适当支持。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对被认定为部级、省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的,分别奖励300万元、100万元。对当年获得部级、省级工法的,每项奖励8万元、5万元,单个企业每年奖励不超过30万元。

(三)支持区内企业“走出去”

支持企业开拓外埠市场。当年承接区外工程项目,该项目产生的流转税(营业税、增值税)在我区缴纳的,给予实缴税收地方财政留存部分30%的奖励。企业在境外开展工程承包,其当年完成的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在200-500万美元(含)、5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以上的,分别奖励5万元、10万元、20万元人民币。

鼓励区外优秀企业同竞争、共发展

规范市场竞争主体资格。在我区从事建筑业施工的区外建筑业企业,需成立与其承接业务相匹配的管理机构,并在我区工商部门、税务部门办理登记。此前已进入我区建筑业市场,但尚未在我区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的企业,须在2013年7月1日前在我区完成工商、税务登记。登记完成后每家奖励3000元;逾期未办理的企业,将不予受理区建筑市场备案申请。积极引进优秀建筑总部企业。自2013年1月1日起,对整体搬迁至我区的特级建筑业企业,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并给予200万元的奖励;对整体搬迁至我区的一级建筑业企业、园林绿化企业给予50万元的奖励。上述企业自入驻我区当年起,三年内逐年按其实缴企业所得税地方财政留存部分的80%、70%、60%给予奖励。

营造适合建筑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企业家、技术管理人员、一线作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加强继续教育、各类岗前培训和技术工种培训工作;加大人才招引力度,引进我区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提升企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实行信用等级评价,健全市场和现场的联动机制,形成有效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机制。开展诚信综合等级评定工作。强化产业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积极探索推动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形成设计、采购、施工一条龙的工程总承包服务能力。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9

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进步、工业建筑规模的扩展,各方面对于工业建筑有着越来越高的准求。接下来,文章从工业建筑结构类型的不同出发,按照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特征与设计准则,针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及安全性进行论述。望能够对同行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复杂性;安全性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准的显著提升,我国工业建筑规模处在持续扩展的一种状态之中。而在整个工业建筑结构中,以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种主要的形式。本文从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特征入手,对自己日常工作经验进行了相关总结,针对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及安全性进行浅述。

1工业建筑结构类型的选择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建筑物在面对生产容量与生产设备改变的情况下要非常便捷的产生相应的变化,并且,工业建筑物、建筑设备的使用时间要达到一定的保证,建筑结构设计要与工业建筑投资预算准求相吻合。工业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当中,确保选择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类型非常关键。(1)工业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当中,通常会选择Q345-B和Q235-B钢的受力构件,选择Q235-a钢的栏杆、平台板,选择Q345-C和Q235-C钢的吊车梁,这样才能够促使使用的建筑材料在力学功能、化学成分上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2)钢结构应力与变形掌控准求。其中,钢梁应力需达到强度设计数值的90%,钢柱应力需达到强度设计数值的95%,钢构件变形需与变形容许值相符。通常会选择焊接H型钢在钢柱、钢梁当中,檩条加槽钢使用的是墙皮檩条进行组合的,其他的檩条选用的则是卷边槽形冷弯薄壁型钢,在对墙皮檩条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是不需要对阵风系统加以考虑的。(3)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为我国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起来非常的方便,建筑材料是非常容易得到的,预制及施工现场浇筑非常便捷,具备显著的耐火耐腐蚀性特征,并且有着非常广泛的建筑适应范围;钢结构使用工业体建筑,可促使建筑成本得到显著的降低,并且可有效减短施工工期,但是在钢结构设计使用过程当中,防火、防腐蚀设计是需要加以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大空间、振动大或大跨度的生产建筑中经常会看到钢结构设计的身影。

2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数据分析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坚持:经济安全为基本准则,最大限度上确保建筑质量。要严格遵循国家具体的规章制度,及相关设计标准、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准求开展系统性的科学设计。一般,工业建筑结构设计数据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地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地下水位、场地土类别、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基本雪压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问题是,工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当中,工业建筑结构设计需严格的遵循既定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满足基本的工程准求。

3满足工业建筑工程生产工艺需求

在挑选建筑结构类型上要确保其能够达到基本的建筑生产方式及运输工具实际准求,结构设计工作当中要做好建筑的防腐性能设计,确保整个工业建筑物具备良好的防腐蚀功效。在生产流程结构设计中要处理好生产工程与施工工序二者间的互相影响。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作业当中,排风通道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生产有粉尘的车间、能够散发一定热量的加工厂房当中,通风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并且需要注意进行隔声带的科学合理设计,这样才能够确保整个企业的日常生产不会受到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

4基础地基处理

针对关键工业建筑物及构筑物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需要综合施工场地的具体状况来挑选最为适合的基础地基处理方案。譬如:地基处理桩、钻孔灌注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桩基设计的过程中,需把单桩承载性能进行科学的有效掌控,通常在单桩承载性能特征数值的80%以内。在新建建筑物或与固有的建筑间距离较近的情况下,需挑选最佳的桩型,避免桩基施工作业中对固有建筑物带来其他的不利影响。针对次要建筑物或构筑物地基处理的过程当中,像电缆沟、室外水沟或者钢梯等可挑选浅土层来作为建筑基础的持力层,原土一定要进行务实处理,超挖分层的情况下可更换适合的砂夹石,同时进行压实处理。

5空间的科学合理性布置

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作业当中,需做好总平面的科学性布置,按照实际的生产流程与生产工艺,需要将建筑物的选址、分区加以明确化,特别是要分布好运输管道与管道相互间的关系,并且需要布置好一定的公用设备。生产空间中要划分行政管理用房、生产辅助用房、配置完善的公用设施。对于生产区的保管要搞好生产区域的划分工作,安排相应的公用设备,这样的话企业各项工作才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可是受到某些生产行业特殊性的影响,譬如包含了一些对人体发育有害的腐蚀性因素的建筑,这些工业建筑是不可以在生活区的,以免给其他的健康人群带来巨大的危害。

6防腐蚀设计

目前,在不少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会使用到盐酸盐类别的侵蚀性溶液,这一类溶液的使用会给生产空间内的空气、水资源、土壤中带来巨大的侵蚀性物质,致使整个工业建筑物形成一定的腐蚀,所以,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上要注意做好防腐蚀设计。工业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当中,针对具有腐蚀性能的生产厂房要进行统一设计,把这些腐蚀性厂房以垂直的方向布置在水流的下风向,进行排水明沟的科学设置,保证排队坡度的充分。工业建筑空间分布、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当中,要采取对应性的防腐蚀措施,建筑结构设计上可采用敞开式或半敞开式,这样促使建筑具备很好的通风性能,在根本上降低建筑腐蚀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工业建筑基础方面,要想防止生产过程中侵蚀性溶液渗透在地下形成一定的腐蚀,需要提前做好排水设施的科学设置,挑选适合的基础性材料,加强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对基础外表做好充分的防腐准备。

7结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研发,人类对工业建筑的要求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工业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当中,要站从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及安全性入手,严格遵循基本的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准则,对其进行优化性设计,确保整个工业建筑结构设计能够达到工业的实际生产准求,从而全面推进我国工业建筑水平得到最大限度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中汉.关于工业建筑结构设计的复杂性与安全性概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8).

[2]冯超.对我国现代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3):218~218.

[3]靳晓光.工业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错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4]何俊奎,郭义峰,张继月等.浅谈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四川建材,2007,33(05):219~220.

建筑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成本法;建安成本;工程造价

房地产评估是估价人员模拟房地产在市场中价格形成的机制,不同形态的房地产处于不同的市场中,而不同的估价方法因模拟了房地产在不同市场形成价格的过程,会产生不同的估价结果,根据房地产估价理论,只要参数选取得当,不同方法计算的估价结果应当趋于一致。但我们在使用不同估价方法对同一估价对象估价时,估价结果常常会出现较大的差异。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其中的成本法,因其未能充分考量房地产市场竞争因素,其估价结果经常偏离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因而其运用受到一定限制。房地产估价规范(GB/t50291一1999)要求:在无市场依据或市场依据不充分而不宜采用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进行估价的情况下,可采用成本法作为主要的估价方法。也就是说,只有市场竞争不充分、成本主导价值的形成,成本法有适用的空间,或者,在特定条件下,需要以构成成本作为估价对象价值构成的基础,在评估中起参考作用。在这样的情形下,看似简单的成本法,却因估价对象建筑形态的复杂多样,对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的求取,如何做到准确、有依据,是需要讨论的新问题。

评估中成本法的公式:房地产价格=土地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开发利润+销售费用+销售税费-建筑物折旧

成本法中,房地产价格主要取决于土地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对于土地取得成本及管理费用、利息、利润、销售税费和建筑折旧,已有比较明确的计算方法和数值取用依据,本文未予研究;由于建筑形态的复杂多样,其开发成本求取的依据显得愈加难以简单确定,本文仅就成本法中开发成本的求取进行讨论。

开发成本一般指建筑物的重置价格或重建价格。建筑物重置价格指:采用估价时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按估价时点的价格水平,重新建造与估价对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状态的建筑物的正常价格。建筑物重建价格指:采用估价对象原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按估价时点的价格水平,重新建造与估价对象相同的全新状态的建筑物的正常价格。建筑物的重置价格,宜用于一般建筑物和因年代久远、已缺少与旧有建筑物相同的建筑材料,或因建筑技术变迁,使得旧有建筑物复原建造有困难的建筑物的估价;建筑物的重建价格,宜用于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建筑物的估价。

估价规范要求:建筑物的重置价格、重建价格,可采用成本法、市场比较法求取,或通过政府确定公布的房屋重置价格扣除土地价格后的比较修正来求取,也可按工程造价估算的方法具体计算。

实际评估工作中,对建筑物重置成本的求取方法常用有:1、单位比较法(包括单位面积法和单位体积法),2、分部分项法,3、工料测量法,4、指数调整法;对建筑物重建成本的求取一般用工程造价估算。可见,不论是估价规范还是实际操作,建筑物重置成本、重建成本的求取均可用工程造价估算,但却不是首选方法。

在成本法评估时,评估人员实际经常采用的是单位比较法、指数调整法,这是一种简单、省事的方法,而分部分项法、工料测量法需涉及采用工程造价方法,很多时候要借助造价工程师的帮助,同时需要详细的图纸、构造尺寸数据等资料,较少为估价师采用。

采用单位比较法、指数调整法时,其建安成本的平米造价、价格指数等数据,大多来自社会统计部门、工程造价站的资料,也有来自评估公司、估价师自身积累统计归纳的资料,这些资料一般区分时间段,区分大类的结构型式进行统计,例如区分为砖混、框架、钢结构厂房等,我们的估价经常以此为基础数据,在评估中使用。

但这样的统计数据一般过于笼统和概况化,对符合统计标准的建筑,其数据与实际的符合性较好,对个别性稍强的建筑或在统计标准外的建筑,其数据与实际可能会有较大差异,而且数据取用的依据和说服力欠缺。现实中没有两栋完全一样的建筑,随着建筑的不同,高层、多层、平房建安成本差别较大,再考虑建筑外装修,其个别性更强,如铝塑板幕墙、外墙乳胶漆等影响建安成本较大,很难有统一的建安成本标准,对于使用成本法评估的工业建筑,除标准厂房可以有较统一的建安成本参照,非标厂房、构筑物是难以采用统一的建安成本的。同种类型建筑,因其地理位置不同,其建筑设计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如同四川省内,西昌市和成都师的地震设防标准不同,西昌为8度设防,成都为6度设防,其抗震构造不同,8度设防区的工程造价一般会高于6度设防区;地区不同,节能标准也不同,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其墙体保温设计不同,工程造价因此有差异;即便同一地区,建筑层高、层数不同、外墙装饰材料不同,均会引起建安成本变化;但一般的价格指数、平米面积指标难以一一反映这些区别;特别的,对一些非标准的工业建筑,更难以找到合适的指数、平米单价等资料;如7米柱高和9米柱高、有5吨行车和有50吨行车其建筑平米造价不会一样,再有一些设备基础、构筑物等,个别性强,靠单位比较法、指数调整法可能无法计算,或许有可以采用的指数、面积(体积)单价等资料,但一般缺乏针对性,其资料的可靠性和适宜性太依赖于估价师个人的经验,其说服力不强。

而且这样的数据往往是在统计一段时间以前的建安成本,面对材料市场价格的日新月异,统计数据往往落后于市场现状,估价时点还需对数据进行价格指数调整,而指数的来源依据性、可靠性又成为疑问。一般房地产评估中,成本法,特别为建筑物的成本法,很难获得某一时点的社会一般建筑成本,而估价中对应采用的是估价时点的建筑成本,我们通常是假定在一段时期内建筑成本固定不变,这个时间段不宜过长,否则材料价格将有过大变化,但正因为这个时间段短,所以要求不断有新的单位造价指数和价格指数及时补充,这样的资料往往不易及时获得。

面对这种个别性强的建筑物、构筑物,妥当的方法是采用分部分项法、工料测量法,即依靠工程造价的方法来测定估价对象的建筑成本。一般估价师不采用分部分项法、工料测量法,并非该方法不好,而是确实需要资料多,需要造价师协助,能够采用单位比较法、指数调整法时,就尽量减少工作,采用容易的方法;对一般标准化较高的估价对象是适用的,对个别性较强的估价对象则不适用。

房地产评估中的成本法与工程造价类似,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评估中的成本法为一般社会化客观成本,工程造价为特定工程在特定条件下的建筑费用,其内涵不同。但当工程造价采用一般社会化条件,且调整为估价时点时材料价格,工程造价应可作为成本法评估的基础,但某个具体工程的合同价并不能直接拿来为评估使用。

目前,国家对工程造价推广实行清单计价,并颁布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工程量清单包括: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规费项目、和税金项目的名称和相应数量等的明细清单。各省相应颁发对应的清单计价定额,工程量清单对应采用不同的地区定额,以贴近地区市场,当然,也可采用企业自有的企业定额,以更符合企业自身的水平参与市场竞争;各省定额主要为确定实物工作的一般组成量,如同一分部分项工程,其构成的实体材料消耗量、需要的人工数量等,是社会化的一般水平,即修建同一分部分项工程,其消耗的材料、人工等符合社会一般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是一种平均并有代表性的指标;材料价格则主要由各投标方

自行考虑,管理费用等也由投标方自行考虑,应该说,清单计价的方式,是在模拟一种社会化报价方式,以综合单价的形式反映分部分项工程价格,竞标的是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而工程量则按实计算。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时,工程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和规费、税金五部分组成;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综合单价法,综合单价是相对于工程量清单而言,对完成一个规定计量单位的分部分项清单项目或措施清单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以及包含一定范围风险因素的价格表示。

根据我国工程建设的特点,投标人应完全承担的风险是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有限度承担的是市场风险(如:材料价格、机械使用费等的价格波动),应完全不承担的是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的风险。

措施项目是相对于工程实体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而言,对于实际施工中必须发生的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的总称。(如:文明施工、安全防护、临时设施、模板工程、大型施工机械)

其他项目指:暂列金、暂估价、总承包服务费和计日工等,主要针对工程的复杂程度、建设标准高低等作出的预留,不参与竞争。

规费项目是政府和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包括工程排污费、社会保障费(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省规定列项和标准不尽相同,应按工程所在地的规定列项。

税金项目是依我国目前税法规定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税种,包括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

措施项目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规费、税金应按规定计算,不参加竞争。

目前的建筑市场为卖方市场,竞争激烈,其分部分项工程的综合单价为各投标人自主报价,也是竞争报价的主要体现,个别性很强,其中标工程合同价并不能代表社会一般客观水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就是一般某个具体工程合同价不能为评估直接采用的原因。

适用于房地产评估的工程造价,强调的是社会化一般、客观水平,这方面,定额、造价信息提供了技术支持;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省市定额是一个社会化一般水平的物料、人工耗用标准,代表一个地区一定时间的平均水平,和评估的要求一致;造价信息提供了区分市、区并精确到月的工程材料的区域平均价格,这个材料价格是造价管理部门从地区材料市场中客观总结出来的每月的平均价格,是代表性较强的数据,满足评估的一般、客观要求;对管理费用,造价管理部门给出的是一个区间数值,建安企业的等级不同,其相关取费标准不同,这点需要要根据市场的一般情况结和工程具体状况分析,采用一个平均化的数值,从而体现一般社会化水平。

对于同一工程,可能其实际市场施工合同价低于我们以评估为目的的工程预算价,该如何理解?这通常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这种状况一般出现于社会中普通的民用建筑,其施工技术为大家所掌握,施工难度不大,工期符合一般建设规律,不会太抢工期,施工强度适中,施工资源能较均匀投入,项目资金能按时到位,项目体量适中,不会太大或太小而影响工程造价,这样的项目因其条件能为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接受,所以市场竞争激烈,基本以造价低者中标胜出,因而其市场中标价往往低于预算控制价,评估时可以考量这些市场因素,适当在造价中的利润水平、企业管理费水平上参考市场行情,但不宜完全按其最终的市场价,以体现评估的一般客观原则;对于一些工期与正常时间相比要求缩短很多的项目,可能存在赶工措施费,若是用于评估则不应考虑此费用;对于技术要求高的项目(例如高速铁路项目、核电工程等),对企业资质水平有限制,同时会发生额外的技术措施费,若是用于评估应适当考虑措施费;业主资金不到位的项目,施工方需垫付工程资金,其工程费用中可能会含有垫付工程资金的财务费用,若是用于评估则不应考虑此费用;竞争不充分,甚至设有技术垄断、资质门槛,这样的工程其合同或结算价往往考虑了额外的技术措施费,垄断因素等,其用于评估时要剔除特殊因素,还原一般客观化的平均市场工程造价,这样的建安成本方可用于评估使用。

造价计算所需资料可以借助于城建档案资料,一般工程的竣工存档资料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造价复算需要,这些资料可以借助委托人的帮助进行查阅。

现在工程造价电算化已得到较好的发展,原来大量依靠手工计算的工作,现在可以用计算机协助完成,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运用软件进行工程量计算已比较简便,对工程量组价计算预算工程造价运用计算机更为便捷,这些技术手段简化了工程造价的计算,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应用工程造价为包括房地产评估在内的各项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