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0:37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1

关键词:食品安全;农业模式;路径

一、引言

社区支持农业,即CSa。20世纪50年代日本因发生“水俣病”事件而引起全民对于环境和食品的恐慌,人们迫切需要或能健康安全的食品,但是单个的消费者并没有能力去鉴别安全可靠的食品。这样就促使了消费者和生产者开始直接合作,通过义务劳动、参加支付预付款等方式鼓励农民生产有机产品,并得到相应的产品配额。这种模式就是最初的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CSa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农民在具有生态安全的农业系统中生产能带来健康的绿色安全食物。

二、CSa生产模式提供了安全的食品

我们在对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调研过程中发现,该农场采用有机肥来代替化肥的方法来进行农作物生产。同时也会养殖一些牲畜,利用牲畜的粪便来增加土地肥力,有效地避免了化肥的使用。“小毛驴市民农园”在生产过程中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遵循有机农业生产的原则,尊重自然界生态系统和物质循环;二是采用农业实用技术体系,持续改善土壤,推进传统作物种子的保育;三是生产过程开放透明,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种子等;四是向消费者公开详细生产信息,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虽然CSa农场的产量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比会更少,但是却能更好地保证食品的质量,使消费者能够获得安全的食品。这种绿色的生产模式能从根源上保障食品的安全性,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尤为重要的一步。

三、CSa销售模式保障了食品流通的安全

从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很多食品安全问题不一定都是发生在产品的生产环节,比如一些肉类副食品的加工行业,也许在最原始的材料肉类的提供环节并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肉质很好并不会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是在其接下来从肉类的原始提供者到经销商时,储存条件不合格带来的变质、储存过程中添加有害人体健康的防腐剂、注水以增加重量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出现在产品的生产环节,也有极大的可能存在于产品的销售环节。CSa农场的销售模式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使食品直接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避免了销售环节的多层级分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

四、CSa经营模式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新路径

CSa模式生态农场的经营模式采用劳动份额和配送份额。劳动份额是自己参加劳动,不定期到农场管理、承担种植及收获全部任务。配送份额是城市居民采取订购的方式,预付一定的金额,农场定期定量变化种类配送蔬菜。

1.劳动份额的经营模式

“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劳动份额又分为自主劳动份额、托管劳动份额和家庭健康菜园三个类型。自主劳动份额是指消费者自己播种,自己管理,自己采摘蔬菜。这一类型适合于有时间自己打理菜园的市民消费者,主要是刚退休的人员。托管劳动份额消费者自己播种,农场代为管理,蔬菜成熟后消费者自己采摘。这种方式不要求消费者必须亲自耕种土地,只需要在蔬菜成熟后自己来采摘回家即可,适合于平常没有时间的上班族。家庭健康菜园是消费者自己设计种植蔬菜的品种,农场代为种植管理和收获,并及时互动配送到家。这种劳动份额适合于无暇照看菜园又急需健康有机蔬菜的中产阶级。

2.配送份额的经营模式

配送份额是指消费者与CSa农场建立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成员在一个季节的种植之初,就预先支付下一季蔬菜份额的全部费用,农场则按照预定计划负责任地生产出各种健康的蔬菜和其它农产品,定期配送给成员家庭,并且保证蔬菜及农产品的健康与安全。成员须不定期到农场参与劳动体验,并监督农场的生产。CSa模式的农场在经营方式上做出了很多创新,针对不同的家庭提供了不同的配送份额的类型。

总之,选择劳动份额的消费者大都会在蔬菜等农产品种植上亲力亲为,不使用任何添加化学药剂的物品,从农场到消费者家中也都是消费者自己开车去自家的地里摘菜,因此在运输环节也不存在危害食品安全的隐患。选择配送份额的消费者在目的上与选择劳动份额的消费者是相同,都是为了获得健康有机的绿色食物。选择这种经营方式的消费者,主要担心运输环节的时间问题,运输时间太长会影响蔬菜等保险时间短的物品的质量,再此问题上CSa农场上花费很大成本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无论是劳动份额的经营方式还是配送份额的经营方式都有利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五、结论

CSa农场的生产模式能从根源上保障食品的安全性,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第一步。销售模式缩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使食品直接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避免了销售环节的多层级分销,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的一步。无论是劳动份额还是配送份额的经营模式都为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李良涛,王文惠等.日本和美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02):98.

[2]赵新宇.初探我国有机农业产业化遇到的问题和发展前景[J].学术探讨,2015,1:202.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2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事故;建议

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全,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日常三餐,因此,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人们的健康。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于食品的定义与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居民对于食物的要求已经不满足于吃饱,而是要求食用的安全、健康、营养。因此,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举措。

1居民食品质量与安全事故频发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生于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事故多达百起,而一些未被发现的黑作坊将导致大量的有毒、有害、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毒害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现今,我国的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与长足的进步,大量的食品确保了食品市场的充足供应,但是在这些食品中确存在着食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食品质量与安全存在隐患,长期食用将会对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对于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论是在处罚力度还是在食品监管上都狠下功夫,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大批不合格企业得以整改、很多黑作坊、黑心企业被关停,相关责任人被处罚。但是,现实是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仍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各类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从辣椒中添加苏丹红到瘦肉精、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等等一系列事件,不断冲击着民众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心理承受底线,为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现今,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民众所关注的焦点与重点。

2造成食品质量与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

造成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首先是从很多食品原材料本身就不合格,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为确保粮食产量与牲畜的数量,大量的农药、抗生素等被应用于粮食和畜牧的生产中,从而造成粮食、肉类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这些农药残留将会随着这些食物走上民众的餐桌,从而影响食品的质量与安全。(2)食品在生产加工环节卫生及质量控制不到位,现今摆放在市面上的食品都是经过加工的,但是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一些食品加工企业无视了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既不具有卫生许可证也不具有经营许可证,进行无证经营与生产,同时大量的小作坊加工企业,不论是在生产流程上还是在设备、卫生环境等环节都与国家要求相距甚远,这些未经检验的食品大量的流入市场,将会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一些大型的食品加工生产企业也会存在着一些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的漏洞,比如说在生产加工的某一环节由于消毒不彻底将会导致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同时在食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中各种添加剂大量使用的事情屡见报端,严重影响了民众的身体健康。(3)食品市场的管理监督体制不健全,从而导致了一些企业利用了体制的漏洞,钻法律的空子进行不法的生产,以次充好,扰乱食品市场的质量与安全秩序。(4)周边环境的污染对食品加工所造成的影响,我国长期的经济高速发展造成了环境的极大污染,一些废水、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了动植物内有害物质的堆积,随着这些农作物进入市场将会是巨大的有毒炸弹,影响民众的安全与健康。(5)转基因作物进入消费市场,转基因食品的作用机理以及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各国仍未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是转基因作物已经有多个国家予以种植。

3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几点建议

为提高食品质量与安全,确保居民食用健康,文章在分析食品质量与安全事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

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检测技术的研究,提高测量技术的准确性与测试速度,检测工作作为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以及运输和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2)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政策。我国在食品质量与安全法律体系的构建上起步较晚,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再加上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缺乏相应的责任感与人员素质,将会极大地增加食品质量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因此,应当加快建立健全相应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法律法规,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保驾护航。(3)加大对于食品市场的经济秩序的规范,对于食品市场的经济秩序需要长期不懈的监督与规范,并加强对其的整顿处理,避免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的宣传与教育。

现今世界上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监管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单一机构的监管模式、多部门联合的监管模式以及综合监管模式,我国采用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模式较为接近第三种模式。国家农业部部长韩长斌提出解决食品安全包括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加大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合理的法律监管体系,严厉打击,绝不姑息,其次是要加强我国的农业标准化建设,确保农产品和食品的加工生产过程可控,流通环节可追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食品加工企业作为食品市场的主体,通常会将追求食品生产的最大利润,因此,为更好的规范食品加工行业,应当在推进食品加工行业诚信建设的基础上落实好法律建设,切实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同时要加强对于食品生产、销售与餐饮服务的许可审查制度,加大对于企业的整顿。应当积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督检查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奖励等的方式鼓励民众提供线索,人人生活需要食品,积极发挥人民群众在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作用。在发挥群众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检查作用,现如今,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了食品质量与安全违法现象的重要渠道,有新闻媒体所报道的“瘦肉精”、“三聚氰胺毒奶粉”等事件严重打击了不良企业,对大量的黑作坊、黑心企业都起着非常重要的监督作用。加强对于各级行业协会的引导,行业协会是沟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重要桥梁,在国外行业协会通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很多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都是由原先的行业协会的从业标准转化而来的,通过国外的实践证明,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将会有效的降低政府的监管压力,有利于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展开。做好食品的质量与安全需要集合各方的力量,共同解决好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4结束语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事关国计民生、人民福祉的大事,文章在分析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提高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提出了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1]李嘉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浅谈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13,2.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原因措施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近年来,屡屡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总让人忧心忡忡,如果食品都不能让公众放心,那还有什么可以代替食品来让人们赖以生存呢?种种的担忧,让人们对现今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思考,到底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源自何处?频发的原因到底归结于什么?

一、食品安全的定义

那么,何谓食品安全呢?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文件,曾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同义词,下定义为:“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也有学者把食品安全归纳为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健康的隐患。

二、植物奶油事件背景

植物奶油,又称氢化油、植物黄油或植脂末,由于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被指“堪比杀虫剂”,从而被专家列入人类食物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在2005~2009年卫生部对中国食品市场167种产品调查发现,我国87%的食品含有氢化油;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油炸薯条等小吃也含有;约90%的冰淇淋、80%的人造奶油、71%的饼干均检出含有氢化油,其导致的后果是: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1994年的2.5%到2002年的5.5%再到2008年的9.7%;我国有体重超重者2亿、肥胖者8000万、糖尿病患者2000万。这一数据看得人们有了恐慌感,植物奶油的危害是如此之大,很多国家早前就禁止使用植物奶油,可中国这个以人为本的国家却仍在大量使用,严重伤害了公民的健康,扰乱了社会秩序。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

(一)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

温总理在金融危机时曾说过:“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在当今社会,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最应当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企业如果只考虑自身利益至他人而不顾,把挣钱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乃至生命之上,这是可怕的,没有道义的。社会责任其实就是一种利益,对企业来说,其社会责任在消费者心中需要占足够多的分量才能让企业长久发展.

2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的每一次消费,只有在真正拿到货并食用之时,才稍微放下一点心,没人知道后面还会因为吃了这个食物而发生何事,很多时候我们买物品也正如此,很多时候,消费者都是选择有品牌的食品,因为这能让消费者安心,觉得这是个有保障的物品,但是往往在得到众多信任后,品牌商品便开始了掉以轻心,觉得只要是不会让消费者倒下的食品就都能吃。

3从政府的角度分析,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存在漏洞

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乏规范性,执法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许就只有“食品安全法”,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之时,总会发现有很多权利没有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还不知道应该找何部门进行投诉,这就说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过于笼统,法律与法律间协调不好.

2.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强

一般来说,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三种模式:多部门分工监管、单部门主导监管和专设部门独立监管。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是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确立了多部门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也就是从田间道餐桌,由农业部、质检总局到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的监管。但是,这仍存在着极大的弊端。

四、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措施

1、食品企业的自我监督尤为重要

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源于食品企业的诚信,他们想着自己的利益,视顾客的健康于不顾,使用一些在受污染地区生长的原材料,或是大量超标、国家禁用的配料,使得食品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食品企业加强自我监督,优选料,常自查,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以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促进行业标准为目标,守法遵章为准则,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在企业严格自我监督的同时,加强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以此保证食品市场的安全有序。

2、健全企业信用评价机制

政府是市场中的责任人,直接对企业进行监管,2009年,国家制定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指出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企业加强自律,并要求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建立企业信用可评价机制,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政府对其指导、管理的指标体系之中,加强对食品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以此保持食品市场的安全,对百姓们负责。

3、建立完善的食品产业链

我们应该知道,在2004年国家已经明确将食品安全监管分为“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四个环节,按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理顺了实盘全监管职能,但成效并不明显。那么,想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控制整条食品产业链.

4、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增加执法公正性

前边已经提到政府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我国现在是多部门监管的模式,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会涉及到很多部门,且各部门总会有重叠的地方,会出现推脱责任的情况。《食品安全法》规定由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其来接收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并将各环节分发给各部门负责检查和监督,大家相互协作,积极应对,一一制定及完善相应的规章条例法案及评估机制,规范各部门责任范围,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协调执法.

5、监管部门应填充专业素质人员

监管部门大多数是年老的工作人员,陈旧的思想和专业内容已不能跟上如今问题得解决,填充大量专业素质人员是非常必要的,他们拥有较高学历,有钻研精神,能将学到的先进知识运用到适当场合,能够使相关部门及时更新卫生标准限量指标,这也是保障民众的食品安全急于解决的任务。

6、及时向公众提供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

政府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因为食品安全信息不能单纯地靠市场自发调节,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还使消费者及时了解食品安全信息,防止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政府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健全信息共享机制,主动收集、整理、传递信息,确保各部门间评估、决策及事故处理等方面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新京报.2010,卫生部正评估植物奶油风险被指“堪比杀虫剂”[eB/oL].news.省略/20101110/n277497592.shtml

2、包昌红.刍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11)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支队涉食犯罪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

onproblemsforpublicSecurityorganstoestablish

FoodSafetyteamandCountermeasures

XUwenqing

(publicSecurityDepartment,RailwaypoliceCollege,Zhengzhou,He'nan430053)

abstractinrecentyears,China'sfoodsafetyproblemsandfrequent,showingthedeficienciesoftheexistingregulatorysystemandtheregulatorysystemintheregulation.inordertoeffectivelycombatcriminalactivitiesinvolvingfood,formingastrikeforcewithexistingregulatoryauthoritiesinsomeareasofChina'spublicsecurityauthoritiestoestablishafoodsecuritydetachment,directlyinvolvedincriminalactivitiesinvolvingfoodcracked.inthispaper,theestablishmentofthestatusquoanddevelopmenttrendofChinaonfoodsafety,foodsafetyandpublicsecurityorgansofdetachmentmaybefacedandsolutionsforanalysis,aimedatbetterregulationoffoodsafetyservices.

Keywordsfoodsafety;foodsafetyteam;crimesinvolvingfood

1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1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涉食违法犯罪活动频发,如:三聚氰胺事件、塑化剂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毒胶囊事件等,这些涉事企业大到在国家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的老牌知名企业,小到家庭作坊,这些涉食违法犯罪活动令人怵目惊心,国人为之惶恐、为之愤怒。①总结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安全犯罪问题逐渐凸显。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食物中毒而需要就医的人数在30万左右,涉及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涉及的食品种类繁多,样式多样,并且这一数字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大家避免不了,而又热门的话题。

(2)食品安全犯罪社会危害性加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技术和工业原材料被应用于生产假冒、伪劣食品,致使现在生产的不安全食品种类繁多,规模庞大,并且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成分。相对于传统的制假来说,现在的制假对社会的危害性更大。

(3)食品安全监管出现漏洞。政府有各种食品监管部门,如:食药、工商、质检、环保等,但是这些单位在监管食品安全的时候往往以罚代管,发现问题多以罚款了事,很少深挖源头进行惩处。这种监管行为很难对制假售价行为造成实质性的打击,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而助长了制假售假行为。同时现有各执法部门大多各自为战,因而难以形成打击合力。

1.2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出现,制假、售假的手段较以前有较大发展,致使涉食犯罪手段更加隐蔽狡诈,真假难辨。部分不法分子在受到打击之后,并没有消停,而是变换手法和方式,以更加隐蔽方式进行着违法犯罪活动。并且现在的涉食违法犯罪活动,呈现由分散的、小规模的作案向专业化、集团化发展的趋势。

2建立食品安全支队可能面临的问题

2.1食品种类数量庞大,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带来市场上食品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同时,涉食犯罪分子的手段和水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隐蔽、狡诈,并且有一种向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此类犯罪行为的侦破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支持,这意味着无形中加大了公安机关侦查工作的难度。因此,公安机关建立食品安全支队,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弥补支队民警在食品安全方面知识的欠缺。只有这样,才能支队才能自主、及时的发现涉食犯罪行为,正确的对犯罪现场进行保护和取样。

2.2公安机关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可能会影响相关职能部门的正常工作及市场秩序

依法律规定,食品安全信任公布、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和检验规范的制定、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餐饮服务和食品流通活动由工商、质检、药检等部门监督管理。②从这些法律中可以看出,其并没有明确指出公安机关在其中承担的任务,若公安机关成立食品安全犯罪侦查支队后,其执法权未得到正确使用,可能会加重涉食事故发生后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甚至还会引起公众对于公安机关权利涉及面太广的不满,从而影响市场经营秩序,还可能会影响其他行政监督部门的正常工作。

2.3食品生产点多而分散,警力需求量大

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是制假、售假的聚集地区,即使在市区内,一些制假窝点也比较隐蔽。支队成立以后,除了处理群众举报案件之外,就是对重点区域进行排查。这种情况无疑增加了公安机关的工作负担,可能难以及时发现涉食安全隐患。同时,在接举报后,可能由于警力不足,造成抓捕不及时,或者使相关犯罪分子流窜、销毁证据等问题。

3解决对策

3.1加强同级政府和党委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和监督

由于食品安全侦查支队的建立使得公安机关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参与度加大,同时基于该支队还负有追究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使得公安机关在食品领域的权利增大,为了防止公安机关内部的出现而影响到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正常工作的开展,使得加强同级政府和党委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和监督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加强同级政府和党委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和监督,才能防止警察权力扩大化,也有利于督促公安机关的执法人员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依法行政,使得该支队作风正气,更具战斗力。

3.2加强技能培训和专业知识学习

面对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食品,鉴别其真伪涉及的知识面广,目前新建立的食品安全支队不具备完成诸多基础性业务的能力。因此,使支队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显得尤为必要,通过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增强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认识,为后续公安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保障。加强支队执法人员有关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的学习能够规范执法人员的行为和方式,能够在处置涉食犯罪案件、打击涉食犯罪不法分子时依法行政。同时还可以借助质检、药检部门的力量,为涉食犯罪案件的侦破提供技术支持。

3.3实行“网格”化监管模式

目前我国涉食犯罪活动多在黑作坊和小企业里发生,多分散在偏僻隐蔽的地区而不易被察觉,同时警力也十分有限。实行“网格”化的监管模式将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网格”化即将辖区分割成网格,将其分别分给固定民警,负责该区域内的日常巡逻、走访、调查等日常任务,有利于民众及时向负责的民警反映情况,一旦某个区域内发生问题可以迅速追究负责民警的责任,最终实现警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对整个辖区无死角式的掌控监管,将有效地遏制和减少涉食犯罪的发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侵害。

3.4坚持“以防为主”的原则

如今,严峻的涉食犯罪形势和狡诈、隐蔽的犯罪手段使得公安机关面临空前的打击压力。传统的依靠媒体曝光或食品出现问题后,公安机关才介入调查的模式需要改变。食品安全支队应提高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牢固树立“以防为主”的原则,自主侦查,主动出击,将问题食品消灭在端上餐桌之前,只有这样“以防为主”的原则才能真正发挥出作用。

公安机关建立的食品安全支队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刚开始开展工作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在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方式、与其他职能部门的配合等方面还需不断完善。

注释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博弈;Cournot模型

一、问题提出

本文认为,生产企业面临着是否通过贿赂造假者获取造假收益的选择,当引入有奖举报机制后,因为生产企业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最大,企业面临着是否举报造假的选择。本文构建了引入有奖举报机制前后两个不同的博弈模型,试图解答防治食品高科技造假之问。

二、博弈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1.博弈模型一:引入有奖举报机制前。假设某一食品市场被完全相同的企业一和企业二寡头垄断,市场产品需求为p=a-bQ,其中Q=q1+q2。企业可以较低的成本cˊ造假,或者以较高的成本c诚信生产,固定成本为零。监管者根据寻租成本订贿赂金额m。当企业贿赂时可得所有造假利润。当企业不贿赂时,造假则面临概率p被监管者查处,且当期收益被没收。企业需要同时决定是否造假以及是否贿赂。当企业决定策略后,即根据库诺模型确定产量。根据库诺模型可以得到不同成本决策组合下的回报。博弈的支付矩阵为:

最终有三种纳什均衡:当有■(1),m<p*■(2)时,有均衡(贿赂+造假,贿赂+造假)。(2)式不成立,p<1-(■)2(3)时,有均衡(不贿赂+造假,不贿赂+造假)。(1)、(3)式不成立时,有均衡(不贿赂+诚信,不贿赂+诚信)。实际情况为前两种纳什均衡之一,而第三种纳什均衡为理想的均衡,也是改进的方向。

2.博弈模型二:引入举报机制。假设相关部门在接到举报后一经核实便给予造假企业没收当期所得的处罚,并给予举报企业以R的奖励。这是两期动态博弈,第一期和博弈模型一一样,两个企业同时决定是否贿赂及造假,第二期时企业考虑是否举报另一个企业造假行为。因此,在第二期,每个诚信企业都会举报造假企业。因为不举报的回报为零,而如果举报,不管奖励金额具体数值,回报都为正。把第二期的回报加在第一期上,

当模型一为第一种纳什均衡,若调整R使满足R>■-m(4),新纳什均衡为(不贿赂+诚信,不贿赂+诚信)。当模型一为第二种纳什均衡,若调整R使得满足R>■(5)时,新纳什均衡为(不贿赂+诚信,不贿赂+诚信)。当模型一为第三种纳什均衡,则新纳什均衡仍为(不贿赂+诚信,不贿赂+诚信)。进一步整理纳什均衡的临界条件,得到R对c的偏导数大于零,而对cˊ的偏导数小于零。因此引入举报机制,只需判断目前属于哪种均衡,通过调节奖励的金额就使目前的任何一种均衡状态变为最优的纳什均衡。此外和模型一一样,可以通过补贴诚信企业,或出台相关政策抬高造假企业成本,来帮助达到纳什均衡。

三、政策建议

(1)设置有奖举报机制,监管部门和查处举报部门分离。当企业举报造假企业时,如果因为监管者收受了贿赂而不予核实,既不处罚也不奖励,则该博弈等价于博弈模型一。(2)提高监管者的寻租成本。首先,加强监督机制。其次,要增加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公开食品质量检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3)提高监管者查处造假的力度,增加检测经费,改进检测技术。对因食品质量问题产生不良后果或工作不力导致严重后果的,将严厉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配备必备的监测设备,提供必要的抽检经费,拓宽抽检领域,扩大监测覆盖面。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6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政府问题和社会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一直是食品安全管理中难以摆脱的困境与难题,因此,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现状着手,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几点具体建议,希望能为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政府监管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假药案等等凸显的是企业的道德问题,如何从不道德管理或非道德管理向道德管理成为企业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基本假定是企业追求利润化的主体,使得绝多数企业只注重其经济收益,而在决策中很少考虑非经济收益。这才有了企业种种不道德和非道德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和损失。多数学者对企业的这种行为主要从企业自身管理(企业道德管理)的角度作了一些分析,本文希望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试图能对这个问题提一些看法。

1食品安全的理论依据

导致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机制失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不对称

完整的信息是安全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因此容易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政府监管失败,所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1.1利益相关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市场机制下,相比于消费者,食品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和知道的信息是正确的选择的劣势。消费者可以识别出现之前购买的产品,其口感,新鲜度以及这些功能性食品是如何后才确定的经验经历只能通过购买的吃货等方面的特点。食品供应是一个字母,若含有抗生素,重金属,有毒化学品和内容特点,普通消费者购买食品等各个方面,哪怕是难以确定的,根据消费者的信任只能买生产者。经验和信任特性决定了食品检验具有滞后性,这也导致了交易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两侧的质量。

1.2食品流通各环节间的信息不对称

随着食品生产链的延伸,从农场到粮食系统对各方面的信号表问题的表观质量将是:生物技术公司了解,无论是转基因种子品种和农民可能不知道,农民知道他们的农药产品,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加工企业不知道;加工企业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和零售商不知道的情况下,销售其产品在储存,批发和零售消费市场的贸易商和处理是否健康和安全都不知道。在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食品质量信号不能准确地送达。在分销市场,一些食品生产商有不超过消费者食品安全的更多信息。由于不安全的食品中农药残留,和生产者的结果不一定知道农药残留在他们的产品对消费者如何以及是否健康的威胁。因此,尽管制造商在信息的生产和分配捕捉消费者大于脸盆里,但食品安全信息,他们有时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是不能完全肯定。即使厂家完全掌握这些安全信息,我们不能保证信息的完全准确,有可能转嫁到消费者通过其高性价比获得通过。

1.3政府各管理部门之间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不对称

虽然食品安全管理按照流通部门的原则,但在一个日益复杂的食品供应系统实施的脸,不能完全从某些部门分离出来,因此,我们不能说在不同部门的具体职责该区域将导致部门职能中可能出现的重叠调节真空度,其他领域的一些方面,所以从使用的罪犯。此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垂直管理,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中央和地方机构,地方监管部门可能会被迫以保护地方利益,成为不法企业和不法分子的保护伞。例如,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如果当地政府和监管机构及时,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召回问题产品,可能不会有这样的不良影响,所以很多时间寻找受害儿童的问题,在乳品行业的信任危机。

(2)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公共产品特性

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是一种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食品质量与安全和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消费,并获得非独占的,所以产品的公共性的食品质量和安全的疗效。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本身是食品市场的市场参与者的公共产品,监督和管理也需要公共物品。由于缺乏公共产品提供的用户谁也不能发展到价格公共产品的独家能力,相比于需要提供给用户的自由度得到消耗的成本,所以对任何人的公共产品,产品,服务,好处是相当小的,导致没有人愿意提供公共物品的私人权利的主要市场。因此,在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公共产品问题难以解决,通过市场机制。

(3)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外部性特性

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正面和负面的,负外部性的太多,往往会导致不好的行为,动态和正外部性会降低性能好,良好的行为是由于供应不足,这两者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购买食品的消费者,但也带来额外的收入对整个社会,并没有反映在价格。因此,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督的中国将军,展现的是一个积极的外部性。然而,问题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会带来负的外部效应。如鹿奶粉事件LeD整个乳品行业的损失和其下游企业危机和国内消费者的信心是典型的负外部性。外部性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设定的价格控制,政府应该干预。

2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解决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解决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的介入,加强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前期和后期的预防和监管。

在市场交易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信息把握是截然不同的,卖方了解食品质量但买方不了解。食品属于后验性物品,即只有通过食用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食品质量,甚至食用后也未必能够精确认定食品质量。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应该(1)有效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旨在控制食品安全的因素的来源。(2)在食品安全管理的HaCCp体系建立的核心作用。HaCCp体系是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缩写,表示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是国际公认和普遍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主要用于食品中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的安全控制。关键点在生产链的质量和安全性指标的一些取样和测试信息的质量。(3)建立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网站提供及时的食品安全信息给消费者,食品相关食品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也建立信息披露和交换相应的平台。购房者也应积极拓宽自己的产品信息的渠道,加强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尽量提高产品信息的透明度,防止“柠檬市场”和“逆向选择”。

2.2解决问题食品的外部性问题

解决问题食品的外部性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将一些非经济收益及非经济成本量化为经济收益及经济成本。

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理论认为:当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直接影响到经济生活中的其他人或者整个社会的福利时,就出现外部性,市场就会出现失灵。如果这种影响减少了其他人或社会的福利时,则是负的外部性。有安全问题的食品和药品等均产生了负的外部性,因为这些食品或药品对消费者的健康方面产生了重大的损害,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成本不由企业承担,企业不会将消费者的健康成本和社会的损失成本纳入到本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导致有问题的食品和药品过多的生产。

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原则是将“外部效应内部化”,即将生产存在食品安全或药品的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进行处罚,处罚金额按要量化存在安全的食品或药品的企业对消费者和社会造成的影响。目前有学者提出食品安全的健康价值损失评估因摄入被污染食品而造成的健康价值损失可以用人力资本法进行评估。人力资本是生产财富,财富的定义人的价值生产的许多人。因为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工资,所以一个人的价值。保健食品的总损失值等于工资收入和减少伤害健康的医疗成本,包括减少该病造成的拖欠工资,所造成的损失,未来收入的医疗费用和过早死亡。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则可以考虑对食品或药品生产过程中投入化肥、农药等要素进行征税,其税率应等于外部成本。理论上,如果能够确定因施用化肥、农药所造成的环境价值及食品安全价值损失,则可判定合理的税率并对其征收环境税或食品安全税。这样生产者的生产成本增大,这样也可以消除和减小它们对环境及食品安全影响。

3总结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民生问题,从微观层面来说,它体现了企业道德的问题,从宏观层面来说,它体现了市场失灵和政府职能的缺失的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即要解决政府的监管和企业自身的价值导向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秀清,孙云锋.我国食品市场上的质量信号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02(5).

[2]林鸿熙.信息透明度对企业诚信行为影响的博弈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4(10).

[3]王琨.信息不对称与政府行为[J].经贸生活,2002(5).

[4]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侯瑜.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差距及建议[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8(1):149-153.

[6]何俊华,韩德军.论构建农村食品安全体系[J].医学动物防制,2006(3):200-201.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7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现状

当前学校食堂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主要体现在制度缺乏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等几方面。一方面,有关部门对于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督制度缺乏完善,导致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治理,进而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有关人员缺乏对于食品安全监管的认识,也没有及时和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一直浮于表面,没有得到深入的管理。另一方面,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缺乏深入的管理,面对一些违反食品安全问题的现象,通常是简单的告诫,而非按照要求进行惩罚,这样一来,有关人员始终无法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也无法得到治理。为了解决中小学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要针对现行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提升中小学食品安全质量。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制定相关制度,并开展食品安全监管的分级与示范活动。学校食堂是有关部门监管的重点对象,所以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中,有关部门必须要制定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以此确保食堂中的健康问题。为此,监管部门可以在学校食堂中开展食堂的量化分级与服务示范活动。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对食堂中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管,并且按照相关制度要求进行规范。在争先创优观念的指引下,确立食品安全工作的典型示范,并以此带动食堂安全水平的提升。

除了要建立相关制度,还需要和政府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构建学校中的监管部门。因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任务十分重大,极为容易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所以在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过程中,需要贯彻落实政府部门的政策要求,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深入至学校的食堂中,并且进行专业的培训,按照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

除此之外,进行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可以运用相应的信息平台,例如微信、网站等,构架学校食堂互动的平台,将食品安全问题及时传递给有关的工作人员,并要求其按照具体规定要求贯彻工作指导,将学校食堂中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在沟通平台中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既可以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同时也能够缩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

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实现与有关部门的工作衔接。为了保证中小学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需要定期对食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在食品安全监管有关工作的基础上,监督食堂工作并给出具体的整顿建议,长期严抓餐饮安全问题,形成长期性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针对日后中学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监督人员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一方面,要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且在学校中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机制,以便及时了解食堂的食品安全信息,将其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其次,重点和行政执法、刑事司法部门进行沟通,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发挥行政司法的双重打击作用,重点打击食品违法行为;再次,在学校中建立食堂电子档案,和各个学校进行衔接实现信息共享,以此实现食堂食品安全的远程监管;最后,在学校中建立食堂食品的安全责任制度,针对一些违反食品安全的行为,可以与主要责任人进行谈话,并将谈话记录计入诚信档案中,和学校管理等级评定相连接,提升有关人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真正解决中小学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8

总体而言,中国食品安全的特点有三:一、多是人为事件;二、频发多发;三、事件重复发生多。很多人问,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有必要深入分析一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从专业的角度讲,食品安全首先要提升到食物链安全来看问题。什么是食物链?就是从田间到餐桌或从饲养(饲料)到入口,即从源头起点(农林牧渔养殖)到入肚为安,全过程都要安全。然而,食品种类繁多,过程复杂,实难控制。从食品加工的角度,加工过程实现标准化管理相对容易,最大的挑战是,食品的原料是农产品,中国的国情相当于八亿农民在分头提供原料,如果不从原料开始进行标准化管理,要确保食品安全几乎是十分困难的,而要解决八亿农民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其挑战可想而知。

除此以外,中国的食品安全显然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也不是简单企业管理问题,其更涉及道德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经济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道德,道德的背后是信仰,信仰的背后是教育。必须全面系统地去解决,才能根治。

所以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相当复杂,绝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以轻易根治的。

如果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解决好了,那么就意味着:

―中国的农业和农民问题解决了!

―中国最大的难题,人口与资源矛盾解决好了!

―中国现代化最大障碍,国民素养提高了!

―中国的人口包袱成功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了!

―那就代表中国真正强大啦!

政府政策举措

■质检总局法规司透露食品安全法讨论稿已经出炉

■安全监管新标准出台,对食品进行一条龙管理

■加工食品等六类工业产品今年9月起实行生产许可管理

■超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全国17家企业确认加入

■将落实食品召回,正借鉴各国经验

■食品添加剂出台新标准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9

6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当前,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迫切要求加快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和国家对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十分重视,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和整顿。但必须看到,我国食品产业基础薄弱、量大面广,存在素质总体不高、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特别是少数生产经营者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生产加工伪劣食品,给食品安全造成很大危害。现行的监管体制、法规标准、检验检测体系等仍然不够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水平还不高,监管执法力量不足,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薄弱,保障食品安全的任务繁重艰巨。

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将食品安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解决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主要任务是:(一)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构建全程覆盖、运转高效的监管格局,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基层工作体系。(二)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顿,规范生产经营秩序。依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对犯罪分子刑事责任追究到位。加强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建立健全严格的食品退市、召回和销毁管理制度。(三)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食品企业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负首要责任,企业质量安全主管人员负直接责任。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信用情况,为诚信者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对失信行为予以惩戒。(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充实和强化基层监管执法力量,加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工作作风教育培训,提高执法水平。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高检验检测和应急处置能力。(五)完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着力解决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六)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构建群防群控工作格局。大力推行食品安全有奖举报。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强大合力。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篇10

关键词:出口食品;安全问题;原因;对策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加入了wto,并且我国的食品和农产品一直拥有丰富的资源,在国外拥有竞争力的优势,这都促使我国加大了食品的出口量。但随着食品产业链的不断延长,食品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频繁曝出重大的食品安全问题: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污染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沈阳“毒豆芽”事件、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以及“地沟油”事件等;出口食品安全方面的诸如“宠物食品事件、毒牙膏事件、有毒鲶鱼事件”等。这一系列的事件逐渐使得食品行业失信于消费者,并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形象。因此对我国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食品安全概述

1.出口食品安全的定义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安全的定义是:“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食品安全的定义也在不断深化与拓展。从广义上讲,食品安全是在维护和改进生态环境的原则下,运用某种生产体系或方式而实现的一种生产成果,它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从狭义上讲,食品安全是对市场环境下的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它是生产进步的体现。

2.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尤其是出口食品的安全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社会的和谐安定,也影响着我国农牧业及经济的发展。

食品安全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问题会导致造成生产经营企业重大的经济损失,对食品行业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障碍;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食品安全问题导致我国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受损。

三、我国出品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食品的安全问题种类繁多,在出口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出口等环节中都可能出现有关的安全问题,下面将按其可能发生的顺序一一介绍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1.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在种植的食品中普遍存在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问题;养殖的食品中存在使用瘦肉精、抗生素、激素等问题。这些有害物质都能够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而致使农产品药物残留及有害物质超标的直接原因是滥用或不当使用农兽药等投入品、农业环境污染严重等;根本原因是我国对农兽药使用的限制和监管力度不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仍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兽药在相当广泛的使用;农牧业环境污染造成食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重大动物疫病发生,这都直接危害食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

2.加工、流通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在加工环节中,大量的小作坊式的小型食品企业根本不具备生产安全的必备条件;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包装、运输、储存等设施落后和方法不当,导致有害微生物滋生繁殖,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这是因为相关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从而使一些企业钻了空子,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不择手段非法生产营利;再加上有些人的责任心流失,贪图省事导致对食品的管理不善,产生了食品的安全问题。

3.出口环节中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对出口食品在农兽药残留和生物毒素的检测方面相关的方法和技术水平不够。例如,在农药残留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多残留方法可检测360多种农药,德国可检测325种农药,加拿大多残留检测方法可检测251种农药,而我国缺乏同时测定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技术。像这些类似的原因和现象都将使得在最后的出口环节监管不力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

四、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讨论的出口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采取相关的对策进行预防和解决。

1.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及法律法规

加强出口食物每个环节的监控,在种植和养殖、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大对农兽药、饲料、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力度,细化分工到具体部门,进行专项监管,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相互配合,共同杜绝滥用残留农兽药、有害饲料和食品添加剂的现象发生。同时,还应完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把好质量关。这是因为,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开展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是食品安全、食品质量的保障。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素质和安全意识

要想全面有力地解决出口食品的安全问题,只有政府的监管和法律法规是不够的。还应从源头抓起,对食品的生产、加工和管理人员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最大化地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科学种植养殖知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诚信、公德等社会主义道德意识。真正使他们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完整完善对出口食品的安全管理和检测体系

对出口食品在国内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加强安全管理,实施从原产地到出境全过程的监控,严格实行备案制度,保证食品来源;同时健全我国出口食品风险分析制度、预警及信息制度等,保证食品出口的安全。另外,努力提升我国的食品卫生检测技术水平,加大对食品安全科技及财政的投入,借鉴国际先进的检测技术,建立自己的检测手段,把好食品出口的最后一关。

五、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出口食品更是维系着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因素繁多而复杂,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任重道远,因此我国应在借鉴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保障经验的基础上,健全出口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检测手段,全社会齐心协力,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为军,潘家荣,丁文峰.关于食品安全认识、成因及对策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农村观察,2007(5):73-79

[2]韩涛.我国出口食品安全问题研究[D].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