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28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1

但从目前的教育现状看,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疲于应付作业和考试、升学,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同时阅读量的减少,又必然导致阅读能力的低下,形成不良循环。笔者在2009年起就关注这一研究主题,曾做过调查,结果显示,有22.3%的小学生认为不看或少看课外书的原因是作业多,没时间看。有此困惑的学生在三年级占15.6%,四年级占21.5%,五年级占30%,呈逐年级上升趋势。通过调查,我还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量小,阅读内容浅薄,情感淡漠,缺乏阅读兴趣等问题,同时教师方面也存在着指导、检查的方法不科学、时效性不强的问题。可以说,语文课外阅读普遍存在“浅阅读”以及“功利性阅读”的现状,课外阅读内容也显得混乱无序,同时又缺乏引导、梳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之中的习惯养成阶段,从小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方法,将使学生一生受益。因此,教师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改变传统指导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随意性、跟风性,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学习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方法。鉴于此,笔者提出基于书香校园建设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儿童是自主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参与决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儿童是自我发展的主人,在阅读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理解、感悟与创作。

一、尊重个性,快乐阅读为基石

课外阅读的宗旨是“做快乐的读书人”。课外阅读研究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愿望和兴趣,从快乐阅读入手,以快乐阅读引领学生去阅读属于他们年龄段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亲近属于他们童年的经典。我们认为,唯有如此,小学生才能复其本性,还其好动、好奇的面目,从而快乐享受阅读,快乐感受童年。小学生不喜欢拘泥于现实的功利目的的阅读,不愿意过早地被绑到应试培训的“战车”上,他们认为读书只是丰富自己生活的一种形式,读书一定要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阅读,快乐地阅读,讨厌将阅读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多读书”这类告诫的话语连接在一起。那种功利性阅读“不能替代我们的心被一本真正的好书真正感动,不能替代我们与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的生活感悟”,学生更渴望在书海中心驰神往地交流与共鸣,渴望得到一种精神享受。

二、破除功利,素养提升为目标

“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那是因为有了足够的语言量,量变引起了质变。阅读让学生拥有丰厚的语言,学生因此才能缜密地表达思想,构筑起语文大厦的“秦砖汉瓦”。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能让学生的心灵尽情地品味语文的醇香,在文学中尽情沉醉,甚至还能促使学生尝试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用稚嫩的笔写着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故事。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一定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作家,但我们可以让他们爱书、读书,让他们的心灵浸润墨韵书香,使整个人生都弥漫着文化的气息。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大量接触母语,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逐渐具备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课外阅读还能使语文课程更开放、更具活力,它拓宽了学生生活的内容,使学生能跳出课堂小圈,放大生活外延;跳出单科局限,放大信息视野。

三、搭建平台,全民阅读为主旨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需要给他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我们应该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地方读,有时间读,有好书读,懂得方法去读。因此,我们可以开展“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之旅是快乐、健全而灿烂的。我们可以建设好学校的图书馆、读书长廊、读书角等,让学生们徜徉在经典里,沐浴在书香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使我们的学生对书的热爱蔚然成风,不管走入哪个班级,不管走到哪里,他的书包里或课桌上都至少有一本正在阅读的课外书,让“小书迷”遍布全班、全校。我们还可以开展阅读竞赛、古诗词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让各类读书活动吸引着小学生,也影响着教师和家长。师生共读、亲子阅读,读书成了大家共同的语言,课外阅读自然就能滋养学生精神深处的东西,阅读的特质也能营造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

四、尊重原则,科学引导为根本

阅读是有方法的,阅读指导更是有方法的。笔者认为,在指导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是长远实践跟与文本同步相结合的原则。与文本同步的课外阅读是完成小学阶段阅读任务的基石,而具有长远目标的课外阅读实践则是在这基石之上建构起来的摩天大厦,二者该是有机融合的整体。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有《最后一头战象》的课文,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在课余去阅读沈石溪的其他作品,向学生推荐其他相关的动物小说,以便学生全景式地、深层次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内涵、主旨。长远性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学校、教师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都有整体的要求,这些要求应该是贯穿于学生整个成长过程的。指导学生进行文本同步的课外阅读并不难,大多数教师都会在讲完课内作品之后布置一些课后阅读或拓展延伸之类的作业,这就算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但仅凭这些并不能达到课外阅读的效果。课外阅读要有实效,还需要教师对新课标的整体要求和学生的总体阅读现状进行全盘了解,要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课外阅读。我们要坚决杜绝只重文本而缺长远性课外阅读的习惯做法,只有将二者完整结合起来,在完成文本同步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学会追踪,要有定期与不定期的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二是要把握好经典传承与时代气息相结合的原则。将经典性和时代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防止学生毫无辨别地一味地去追逐形形的“畅销书”或另类的“时尚读物”。这就需要教师时时关心知识界、思想界的各种动态和新成果。

三是要遵循循序渐进与博览群书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在认真筛选、推荐作品的同时,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作品的内在特性,逐步、有序、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坚持博览群书与循序渐进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贪多嚼不烂,囫囵吞枣,只注重了解故事梗概,忽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等一系列不良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对文学作品的生动感悟之中,在研究与赏析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与审美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要熏陶学生的感情、性格、人格,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拓展视野,提高对真、善、美的欣赏和评判能力,丰富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课外阅读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领域、流派或体裁之内,而是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反映不同领域、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社会生活的风格迥异、题材多样的优秀作品。课外阅读本身即是为了给学生打开一扇扇窗口,学生要厚积、博览,才能稳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2

关键词:小学课外阅读指导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58-01

近些年来,虽然很多小学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了解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储备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但是从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来看,很多学生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刊物,很多学生在阅读时,只选择带有故事情节的书刊,读书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追求书中好奇、有意思的故事情节,这样的读书方式并不能从课外读物中获取到应有的知识和收获,由此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还并不到位,导致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很难有所收获。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阅读喜好来制定出相应的阅读指导方案,加强阅读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内容,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这样才能多读书、读好书,从阅读中获取知识和收获。

1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并且具有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等特点,他们的独立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还比较差,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情况,组织各年级学生凭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图书,然后由教师帮助审核,挑出适合学生的图书,并且告诉学生适合他们阅读的理由,这样学生在以后选择时就会注意到所选课外读物的思想内容以及语言文字的特点。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亲密相关的一些读物,如《金色童年》、《假日行动》等,这些刊物的特点是语言较为亲切,并且描写的情节与学生的生活相近,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订阅适合自己的报纸和杂志,这样有助于避免选择内容上的盲目性,使学生更容易读到适合自己的刊物。

2营造读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若想要学生乐于阅读,自主阅读,那么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营造读书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很多教师大概已经注意到,小学生很难对带有知识思想的刊物提起兴趣,反而更偏爱漫画或幽默的课外书籍,他们在阅读漫画时总是津津有味。为了能够让学生选择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外刊物,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著名作家的书籍,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曹文轩的书,并向学生介绍认识曹文轩,这样学生便了解到曹文轩是诗人和作家,他的儿童文学作品带有非常优雅的韵味和美好的幻想。接下来,教师可以向学生朗读一段《青铜葵花》,学生瞬间被吸引到故事当中,在课下时纷纷跑到图书馆去借这本好书,迫不及待想要一睹为快。由此看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上好阅读指导课

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理解不到位,或者不明白课外阅读的真正目的,这都是因为教师没有上好阅读指导课的原因。阅读指导课,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专门的指导。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要清楚的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与课上阅读的区别,使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意义,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益的书籍,以及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指导课上和学生就某一本课外书籍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们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做出总结,由此一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高涨,使学生保持饱满的阅读热情。

4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应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的正确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对于较短的文章,教会学生精读和泛读,并对文中精彩的段落进行熟读;对于较长且故事性强的文章,要求学生泛读,并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使学生明白不要盲目阅读,要分清阅读的重点和难点。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平时课外阅读时学会积累与运用,将读到的精彩段落和语句摘抄下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翻看,加强积累和记忆,这样不仅能够巩固阅读的效果,从而还能够提升写作能力。

5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课堂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指定的课本内容进行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但是仅用课堂有限的时间来学习语文阅读知识是不够的,语文课上教师在讲解课本内容时指导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以及正确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是有所帮助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时,要将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注意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中理解到的阅读知识充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以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6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对加强学生的写作和交流能力都有重大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不能只盲目的发号施令,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通过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并且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堂所传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同时,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凤英.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09(22):84-85.

[2]张敏.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外阅读指导案例[J].小学教学设计,2006(13).

[3]王永.引领孩子在梦想中徜徉――如何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教育艺术,2007(4).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3

关键词:激发兴趣指导选择学会阅读

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也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这些名言警句提醒着我们每一位教师,要重视课堂以外的世界。其中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且广泛阅读。新课标第一次规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并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这是对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突破,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好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与大家共享。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外阅读氛围,引起学生无意注意,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他们自主地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如发动学生把自己的书拿出来,编号造册,建立班级读书角,选两个负责的同学当图书管理员,让学生间的书可以资源共享。我们班一直有读书角,不过这学期开始,图书转移到了同学们各自的书桌里,一是孩子们的读书氛围已经形成,可以同学间彼此推荐书籍;再就是六年级学习任务相对重,为了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另外,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张贴古今中外的名人警句、名言,如“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犹药地,善读之可以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样就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此外组织学生定期办好壁报和黑板报等,也能培养学生平时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总之,班主任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开掘书源,既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又能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班级读书交流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二、指导选择,有益健康。

从小学教学实践中也可以看出,不读书不行,滥读书也会产生消极影响。选择书籍是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步,它起着净化小学生心灵、培养小学生品德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汲取全面的营养,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遵循兴趣阅读与指定阅读并行的原则,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又要加强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涉猎科普、文学、漫画、故事等各种读物,不要局限在某一个方面;首先要指导学生多读经典名篇,如《三毛流浪记》、《天方夜谭》、《三国演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其次引导学生适当阅读郑渊洁、杨红樱等当代作家具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教师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另外,还要防止并查堵学生阅读不健康书刊(宣扬武打暴力的书刊和宣扬色情的书刊等)。

三、教给方法,学会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

2、精读法。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记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问题,掌握主要内容。对于经典作品,就要指导如何精读。即教会学生掌握有关作品的读法,学会摘录好词好句,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对作品进行鉴赏、评价、背诵。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兴趣阅读指导阅读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94-01

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积累知识,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灵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这些理念揭示了阅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2-3部名著”。《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看书……”新课改明确的指出阅读能力培养旨在使学生终身受益。

依据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途径获得,70%以上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新课准要求的阅读量。课外阅读时间太少,阅读量不够,导致知识面过窄,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落实课外阅读,提升阅读教学的成效?

一、将课外阅读列入教学计划中

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都没有将课外阅读列入其中。每学年开始语文教师要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向学生推荐规定性阅读的书目,提出阅读要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的意图、任务:针对学生的现状,确定课外阅读的数量、内容、时间安排,以及措施的落实;统筹学校或教研组的各类语文课外活动。学生也要制定个人的阅读计划,要包括规定性阅读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选的自主性阅读,以便有计划的执行。

每篇课文学完后,可安排与课文相关或相似的文章,让学生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如,学了冰心的《忆读书》,可让学生读读其他作者的读书经历和体会,让他们受到感染,激发读书的兴趣。如,学完《空城计》,让学生看看诸葛亮其它足智多谋的故事,如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

每个星期可安排一二节课外阅读课,形成制度。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第一动力。唤醒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升阅读成效的关键。

首先,可利用班会、校橱窗、墙报等多种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的氛围,使学生和学生家长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再次,还可以组织读书经验交流活动“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经验座谈会”、“读书座谈会”等。交流活动同时评选出优秀作品。这些交流展示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交流了读书方法,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了读书的大氛围,让环境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保持课外阅读的兴趣。

另外,还可以再班级树立阅读榜样,评选“阅读之星”、“故事大王”、“推荐能手”、“朗读之星”等一大批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加以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利用榜样的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缺失是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认识上误区造成的。实质,每学期的阅读指导课并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指导课类型有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结合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讲授几种常见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比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圈化法、批注法、摘录法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习惯进行阅读。

四、加强课外阅读的评价

学校要把课外阅读列入综合素质考核中。尝试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课外阅读档案,记录自己的阅读经历,积累自己的阅读收获。

阅读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下,多角度、客观的评价其课外阅读情况。评价时既要指出其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又要充分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保持阅读兴趣。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好读书成果,对照学生个人制定的阅读计划,检查目前阅读学习的状况与目标的差距,在参照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改进课外阅读的方法。还可让学生互评,同学间既可以互相交流读书方法、读书心得和读书窍门,又可以学会如何欣赏及如何接受别人的意见,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帮助。

五、提升教师阅读指导能力

部分教师自身阅读课外书籍不多,不了解当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没有关注优秀青少年读物,甚至对当今著名期刊不闻不问。这样使部分语文教师教学视野封闭、狭隘,课外阅读指导能力不强,自然不能适时给学生推荐和补充课外阅读材料,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不得要领,勉为其难。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文化底蕴、文学修养和知识积累上狠下工夫,千方百计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成效。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通过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辨别鉴赏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谷伟锋,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课外阅读,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0年01期

[2]黄亮生,坐实课外阅读于语文教学常规中。现代语文,2011年20期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5

一、加强阅读指导

教给阅读的方法。在推荐好书的同时,应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朗读,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指导朗读;默读,是大脑对文字的反应,只运用眼睛和大脑两个器官,从而理解文字的意义,整个活动在人脑内部默默进行,省去了口的发声和耳朵的监听,因而速度就快得多;精读,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略读,着眼于关键段和重点句,往往采取跳读的方式,由段首扫视段尾,以求迅速把握段落的中心句,进而把握全文主旨,这种阅读的目的,是为通览全篇,取其精华;浏览,浏览就是对全书的“内容提要”、“目录”做一个大致的浏览,了解全书梗概,以便确定是读全书,还是选择部分章节学习;跳读,在阅读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想读的内容跳过去;速读,速读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阅读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摘记,对好词好句可摘记在卡片上,过一个阶段再作归类整理;旁注,如果是自己买的书.可把自己的读书心得注在书上,可以就词句、段落作批注,也可以在文末就全书的心得作批注。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如果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学会了阅读,就不再是“苦作舟”,而是“乐作舟”,就会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就会孜孜以求、不辞劳苦地奋力攀登巍巍书山,如痴如醉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之中。

在课堂上加强阅读指导。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例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阶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读课文,质疑问难阶段,学贵有疑,问题是思维的钥匙,因此,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筛选问题,重点研读阶段,重在指导学生自能读懂课文,自能通过阅读解决问题;整体回顾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思想、升华感情、感情朗读课文。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中的情感,感受了文章的美妙之处后,他们会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起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时需要的就是尽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充分地吟诵、品味。各个阶段,都要以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情感为宗旨。总之,多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给他们发现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提倡在质疑中“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感知语言材料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语言就不能够进行思维,所以思维训练总是和语言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中潜在的智能因素,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品评,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注重语文拓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也应该给予指导。

指导选择,注重推荐。开卷未必就有益,读书要有所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扩大知识面。所以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童年》等;报纸杂志如《语文报》、《读书》、《课外阅读》、《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等。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培根语)。所以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而且做读书笔记还可以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阅读内容,指导写读书心得。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闻强记,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厚积”自然就“薄发”了,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及其写法等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应该写下来,久而久之,有助于习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6

【关键词】低年级;家长;兴趣;方法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是小学一二年级,即八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可见,低年级是进行课外阅读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在低年级就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那么,课外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爱好,一种习惯,阅读的行为会伴随孩子一生。可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少,独立阅读的能力低,要引导他们进入课外阅读,并不容易,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下面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几点尝试。

1.家校联系,做好课外阅读的准备。

1.1家校沟通,提高认识。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阅读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课外阅读是高年级学生的事情,有的家长甚至认为,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不务正业。因此,只有让家长对课外阅读有正确认识,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力量,学生的课外阅读才可能顺畅、高效地进行。

我利用学校的家长会、家校联系平台,用各种成功的教育案例和教育家的理论研究,让家长们认识到,课外阅读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它更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2教给方法,有效引导。一年级的孩子,大多识字量少,阅读速度慢,仅靠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努力是不够的,因为,如果硬让他们进行独立阅读的话,一个故事,一本书看下来磕磕绊绊的,学生的受挫感会很大,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必然大受打击。而能最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就是家长了。因为学生的课余时间,家长陪伴最多,在学生接触课外阅读的初期能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学生就会较快地进入课外阅读。因此,我建议家长根据学生的水平,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孩子一把。有的孩子识字量少,就需要家长多花一些时间为孩子讲故事,在孩子听故事的过程中,巩固生字,认识新的生字;有的孩子的识字量较大,可以让孩子独立阅读图文结合的书籍,家长有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阅读一些纯文字的书籍。

1.3根据需要,提供书籍。每个孩子阅读的“口味”是不同的,家长要根据自己的孩子的兴趣购买或借阅书籍。一切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对于刚进入课外阅读的孩子,吸引才是最重要的,家长不要用自己“有用”的眼光来强求孩子看他们不喜欢的图书。

2.激发兴趣,走进课外阅读

低年级学生对书籍的认识还不深,书籍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种有趣的东西,也可能是一种负担,一个任务。因此,我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对书籍产生积极的情感。

利用早读课,每天给学生讲一个故事。低年级的孩子最感兴趣的当然是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故事了,而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故事更是妙趣横生。哪吒传奇故事、阿凡提、青蛙王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都成了我的“鱼饵”。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书籍里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这时,让学生回家找找有没有这样有趣的图书,拿到学校里来,和老师分享一下。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借给老师,老师把自己的图书借给学生。然后,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借阅图书。有了兴趣的指引,再加上“书非借不能读也”,学生就慢慢进入了课外阅读了。

教师推荐书目和学生自选相结合。如果学生的课外读物都是自选的,那么教师难以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水平,如果都是教师推荐的书目又不能兼顾学生的爱好和个性化发展。所以我推荐了一部分书目,如《小猪变形记》、《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爷爷一定有办法》、《小猪唏哩呼噜》、《哪吒传奇故事》……同时鼓励学生去看书,找来更多好看的图书来推荐给老师。

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上,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持续点燃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小小故事会”让学生绘声绘色地和同学们分享故事,“图书推荐会”上学生们纷纷把自己钟爱的图书介绍给大家、“我来续讲故事”,更是精彩纷呈,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学生的想象能力,“图书漂流会”把个人有限的图书资源流通起来,变少为多。

建立班级图书角,把自己的好书带到图书角,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图书角里,我还设立了读书卡,里面是图书角里的图书名称,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阅读体会,图书的内容,最精彩的部分记录下来。这也是老师了解学生阅读水平,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一个途径。

搭设激励平台。在班级的显眼位置,我设立了班级课外阅读之星的评选图。根据读书的数量,一个学期读六本书的学生授予“学士星”,读七本书的学生授予“硕士星”,读十本书的学生授予“博士星”,让学生拥有如游戏过关般的兴趣和热情。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周活动,在活动中,针对教师推荐的几本书进行答对有奖活动,奖品当然是学生喜爱的个性化的文具和好看的图书了。

3.指导方法,提高课外阅读质量

有了家长的支持,有了兴趣的支撑,学生的课外阅读还要有方法的指导。

在阅读初期,我让学生给爸爸妈妈布置作业,让家长给孩子讲故事,内容由孩子选定,爸爸妈妈不能讨价还价(漫画书除外)。过一段时间,我让学生和家长比赛讲故事,鼓励把比赛的成绩报告老师,老师把它上墙公布。

叶圣陶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课外阅读的方法要从课内的阅读开始。我主要教给孩子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内容提炼法。看完一本书后,看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把书本的内容说清楚。

第二,精彩情节说说看,把书中最精彩的情节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如让学生阅读《青蛙王子》这个故事,我让学生扮演青蛙王子和公主的角色,在角色的饰演过程中,体验到了阅读和参与的乐趣。

第三,质疑问难法。书中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哪些地方的情节不够合理,请你质疑问难。如引导学生读《狐狸列那的故事》这本书中的《列那狐偷鱼》故事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列那狐用什么方法偷鱼?它为什么能偷到鱼呢?

第四,批注法。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学会找出好词好句,在有趣、有疑问、有体会的地方做批注。把这种习惯迁移到课外阅读上,如果是借阅的书籍,可以做读书笔记。

有了这几种方法的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多一些的理解和感悟,更能把书本的内容内化和运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恰当的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引导,用书丰富孩子的世界,让孩子的“人生银行”里拥有一笔丰厚的“文化存款”。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7

阅读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课本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有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改革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英语课外阅读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与课内教学有很多契合之处。当下,英语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重视,原因主要是:首先,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及习惯。部分学生缺少阅读氛围和读书的习惯,这种现象在农村尤其突出。其次,缺乏书籍来源。农村地区的条件与城市相距甚远,很多学校没有图书馆,更谈不上英语藏书了。而家长反对给孩子买课外书,觉得浪费钱。再次,英语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进行探析。

一、加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小学生刚接触英语,基础较薄弱,认识的?~语不多,阅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比较难的学习任务。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和书籍,增加阅读机会,拓宽知识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课外阅读。教师在每一节阅读课中都要做到把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活动新颖化,让学生爱上阅读,从而自觉地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在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把爱国情感、历史使命、时代责任感等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指导学生制订英语课外阅读计划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英语课外阅读计划。计划要详细得当,要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和学年计划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阅读计划。一段时间后,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查看计划实施情况,并不断地完善和调整计划,以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认真做好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

首先,学校要积极创设英语课外阅读环境,使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学校要加强图书馆建设,增加英语藏书量,合理高效地使用图书资源。各班要建立英语书报角,设专人保管,供学生借阅,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轻松、开放、自主的英语阅读环境。其次,英语教师是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主要指导者、组织者。教师除了要挖掘身边优秀的英语阅读材料外,还应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加强英语课外阅读指导。同时,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指导应该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的指导两方面进行。第三,广泛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保证英语课外阅读时间。可开展学校或班级英语课外阅读的专题活动,如朗诵会、童话节活动等。第四,家长和社会也应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家长应多给孩子买课外书,多陪孩子一起学习,在共同学习中提高阅读兴趣。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责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自觉阅读、乐于阅读,进而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开阔视野,丰富学识,陶冶情操,提高英语素养。

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当学生掌握了阅读学习的方法,他们的阅读效率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也才会增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浏览阅读、快速阅读、细读、研读、精读和泛读等不同技巧和策略。比如,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文章中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如when,where,who,what,How,why等,根据这些词寻找相关信息,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个体阅读和小组合作阅读相结合的方法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有了好的方法,学生才能尽情领略阅读的美好,成为阅读的主人、美的发现者和欣赏者。教师还要经常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英文报刊和网络平台,不断激发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举措

阅读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知识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提高阅读材料的有效性选择、创建优良的阅读环境、科学实施和评价阅读教学实践等,成为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突出问题

(一)可读之书太少

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学校缺乏资金,藏书少,学生的阅读面较窄,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读书氛围不浓

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很多学生不喜欢看书。虽说老师强调要多看课外书,但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的快乐。

(三)读法不够科学

较多学生读书时未能根据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选择地看。一味从头至尾地读的大有人在,而现实生活中,这显然滞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潮流。

(四)阅读难以持久

学校没有开展扎实有效的阅读活动,无阅读激励措施,无相关评价机制,不能很好调动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缺少坚持阅读的内在动力。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措施

(一)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促进学生阅读

让阅读成为伴随孩子终生的生活方式,我们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经常性地“读”。

1.保证读物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要供给学生读物。

(1)结合我们的“晨诵、午读、暮省活动”,在开家长会时为学生讲解阅读的好处与重要性,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提议家长定期为学生购买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并倡导亲子阅读。

(2)作为班主任,根据学生的需要定期以班级为单位到图书馆借阅一定数量的图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归还,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也可以充实班级图书角,使图书角灵活增容,有了源源活水。

2.保证时间

“君子不可一日无书。”建立阅读制度,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

首先,我们学校每周有一节课外经典阅读课和每周日的晚间阅读大比拼活动课,有共同的阅读书目,为我们的课外阅读课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其次,有意识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尽量减少机械重复的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每天阅读不少于30分钟,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第三,平时,学生随时可以到图书角借书,保证每天手中都有一本课外读物,随时可以阅读。

3.推荐读物,学会选择阅读

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辨别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为此根据学生的能力、思想、年龄和兴趣的不同,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认真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读物。

(二)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教会学生阅读

阅读时根据篇幅长短与精美程度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可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1.阅读序文和目录指导

读书先看序文和目录,是一种好习惯。因为“序文的性质常常是全文的提要或批评,先看一遍,直少对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或衡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

2.阅读参考资料指导

阅读有些书籍、文章,如果想对它的内容作更深入的了解,就需要参读有关的资料。如学了一个单元后,对单元的主题或主旨,想深入的了解,感受,可阅读相关的主题丛书内容,读了名人,名作,想对某一人物或历史、某一文化深入了解,那么就指导学生参读有关的资料。

3.阅读方法指导

(1)浏览法。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文章,可采用此法。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即可。

(2)筛选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可按照“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分步筛选,获取所需知识。

(3)精读法。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

(4)读思结合法。阅读并不是仅仅把书看一遍,还必须要求学生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比较细致的思考。

4.做“读书笔记”指导

在阅读中,学生见到特别欣赏的语言片断,有了临时触发的感想,都应记录下来,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因而,从三年级开始,就为学生设计适应其年龄特征的读书笔记,并对学生作记读书笔记的指导,以便学生随时记录。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果

1.读书笔记展评

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很不容易的,要形成习惯,提高效果,我们的做法就是:定期进行展评。

2.读书交流报告会

交流活动中,同学们在推荐的小主持人的主持下,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或讲或演、或出手抄报或故事会,或读一文说感想,这类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过程活跃,孩子们乐于参与。

3.开展读书竞赛

以各种生动有趣的竞赛方式开展各类阅读展示活动可产生强烈的读书刺激。可采用讲故事、朗诵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励孩子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外书的阅读活动中。

(四)完善阅读评价机制,巩固阅读效果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9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激发兴趣方法指导

为学生选好读物,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

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要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爱好,就要适时地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且爱读、乐读。

一、推荐学生喜欢的读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这些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学了《示儿》,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学习有关陆游的其他古诗;学了《三顾茅庐》,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以及文中主要人物的轶事,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年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籍。如:低年级的学生识字较少,可向他们推荐一些简单易懂的诗歌、儿歌和童话故事;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童话大王》等书籍;高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强,可向他们推荐一些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等。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如写科幻作文,可向学生多推荐一些科幻类书籍,为习作打下基础。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保障

张之洞曾经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阅读技能。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指导的: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创设“发挥空间”。《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因此,我们还应教学生略读法,指导学生读书先看序言、后记、目录内容提要等,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对于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详加研究,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方法的综合运用,都应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如学完《海底世界》一课后,我让学生去探索海底的奥秘,查找有关的资料交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了有关的书籍,通过浏览,筛选有关章节,找到了海底内容的部分,最后精读,筛选有关知识点进行交流。这样,使学生从中掌握这些阅读的方法。

(2)阅读与记录相结合。人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所阅读的读物里摘录精彩的语句语段便成了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时常用的阅读积蓄方法之一。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采蜜集),让读书笔记本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读了什么书,在读书笔记上记下篇名、作者、出处及阅读日期,这是日后考核读量的依据。读到好文章,及时摘录好词佳句,写上自己的感受,发现的新问题、新知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是阅读的收获。阅读累了,在本子描描画画,或花草树木,或虫鱼鸟兽,给课外阅读增添无限的情趣。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于“学海”“书山”之间,稳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孩子多读书

在实践中我意识到: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的舞台,定期对他们的阅读情况加以检查评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比赛。每周的课外阅读课时间,在组长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并定时展开评比。如:每读完一本书,便加一颗五角星;每背完三首古诗也加一颗五角星……这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比赛,不仅引发了学生个人间的良性竞争,还利于学生互相鼓励,保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每周五教师把(采蜜集)进行查阅,记载的好的,分星级进行评比。同时利用周会课进行赛读。

(2)展评。在班级中定期展评学生的读书笔记、剪贴、手抄报等。学生在展评过程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进一步得到巩固。

(3)游艺。尽量多举行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在班中开展了“课本剧表演”、“童话故事演讲”、“走进歇后语王国”等实践活动。这样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读书热情。

四、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教学中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倡“精讲多读”,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

(2)尽量不给学生留书面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3)除学校安排的阅读课外,每周再抽出一节课定为“课外阅读指导课”,专门用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读书会、讨论会、演讲会、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4)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专门设置了课外阅读资料汇集本――《采蜜集》,指导学生将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积累和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不拘形式,张扬个性。

总之,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

参考文献:

[1]卢澜.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课外书阅读方法指导篇10

一、培养经常看书报的习惯

1.好看书的习惯。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又说“乐之不疲”。对于读书来说,亦是如此。兴趣乃是阅读的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前或课余时间向学生讲诗、文、短篇佳作,或精彩片断,讲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但又如蜻蜓点水,浅尝即止,使学生听了心驰神往,想一读为快。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动学生办“知识长廊”,利用黑板报由学生轮流定时登出格言、谜语、小事故、讽刺与幽默等。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好看书的习惯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2.看好书的习惯。课程标准谈到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实好读书就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习惯,让他喜欢读书,并且把书读好。还要读好的书,这个层面上的意义是非常多的,大家要注意读整本的书。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就是课文以外的所有的阅读材料有很大一部分要靠学生自己选择。一本好书拿在手,若不知该如何读,就毫无作用可言。所以,读书要读好书,要读思想健康的书。根据每个学生的爱好,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爱好科技的学生,可指导他们多读些《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的书;爱好童话的学生,指导他们多看些《格林童话选》一类的书等。总之,要根据各人的爱好,选择不同的读物,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看好书的习惯。

3.养成博览的习惯。多看书报,就能接受新知识,捕捉即时信息,丰富见闻,拓宽视野,陶冶情操,益于思想与写作。因此,教师通过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带领学生领略精彩的“外面世界”,将大大激发学生读书看报的兴趣。我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名人,如高尔基、鲁迅、等榜样性人物小时候勤奋读书的故事,带领学生体味他们当时的读书环境,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望,刺激学生的读书欲望,让学生带着坚定的理念在书海中遨游。此外,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也是激发学生读书欲的好教材。我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让学生领悟到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能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鉴赏能力。在阅读中丰富心灵世界,获取精美食粮。

4.用好看书的方法。书选好了,还要有好的阅读方法。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要教给学生多种读书方法,如读记叙文,要弄清六要素,了解大意,欣赏好词句,理解中心。读说明文,要明白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还要看文章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进行说明的。读议论文要弄清文章的论点、论据是什么,弄清作者是如何论证的。在课外阅读中,如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课外阅读中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生掌握了读书的方法,就能促使学生“好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培养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写读书笔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读写基本功。要求写好读书笔记,其目的在于积累语言材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巩固记忆。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才能活跃思维,为思维的开展与深入提供广阔的背景,提高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为写好习作打好基础。指导学生读文章或书,通常采用的读书笔记形式有:

1.标记式。阅读时遇到生字、新词、好句子,如果是自己的书,则可以字旁做记号,或圈或点或画线。

2.批注式。在自己的读物上,直接写上简单的感想、批语、疑问等。

3.摘录式。摘录书中优美词句、精彩片断。

4.提纲式。用简单的语句或条举形式编写内容要点。

5.表格式。印制卡片,要求在阅读中逐步填写完整,主要内容有阅读日期、题目或书名、题目或书名、作者、出版单位、体裁、主要内容、主要写作特点等。

6.札记式。把心得、体会、评语、质疑等记下来。

7.简析式。简析是个好方法,它是介于编提纲和写体会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简析法要求学生按下面规定的项目填写:第一项写阅读文章的题目或书名;第二项写作者或出版社、文章大意、优美词句、读后感受。这种简析可统一制印成如上面格式的卡片,简单易行,颇受学生欢迎,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的能力。

三、培养读后提问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