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58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1

【关键词】默顿;科学社会学;科学

我们原先有了科学史家,接着也有了科学哲学家,但是直到默顿,才有了科学社会学家。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理论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科学社会学作为了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R.Bierstedt在《美国社会学理论:批判史》中这样写到:“问默顿在科学社会学领域贡献了什么,几乎是问错了问题。若把科学社会学比作一片海洋,那么默顿就犹如一个统帅舰队的海军司令,是他对这片海洋进行探索、巡察,并绘制了航海图。”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的建立奠定了对科学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基础,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认识科学提供了理论工具。虽然后来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偏离了原先默顿理论的方向,但是也在不同程度上、不同方式受到了默顿理论的启迪。

(1)在默顿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默顿把科学理解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智力活动”,“一种正在出现社会组织”。这种理解使得默顿撇开科学的知识内容反而从严格的社会学角度去研究科学。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就是科学“同其的社会和文化结构之间的互惠关系”,以及作为社会组织的近代科学的组织化、自主化过程及其与当时其它社会制度的关系。从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入手,试图说明科学在当时当地开花结果的原因。这在研究中实际出现两个问题:1.什么样的社会学因素影响着科学兴趣的转移?2.促进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那么两个主题就是:1.清教主义在近代科学兴起过程中的作用2.经济和军事的功利性在科学组织化过程中的作用。

(2)这项案例性研究是以一个基本的社会学假定为前提:社会中不同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互相依存,因而在宗教、经济领域里所发生的势必同在科学领域里所发生的某些情况具有一些可以觉察的联系,反推亦然。具体到默顿的主要问题就是科学的重大发展只能发生在一定类型的社会里,该社会为此发展提供出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的条件。在这样的社会学基本假定的指导下,去寻找“近代对科学的欢迎和赞助态度的某些文化根源”,将社会学研究方法引入他对科学的研究,使用内容分析法、集体经历研究法等等,然后依据从大量文献中得到的数据资料,对提出的具体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每当可能,它就展出一些可以改正的定量数据,以此去形成其主要结论并加以检验。因此这项研究实际上也是对上述社会学假定的经验验证。对这一社会学一般思想的贯彻,是默顿对科学的研究区别于前人的显著特征,默顿开创性地研究近代科学的组织化过程规定了社会学视角和理论框架,并为破解这一难题点出了着眼点:具体地考察近代科学兴起过程中它所处社会的主要因素的相互作用。

(3)默顿表认为: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出现主要是特殊价值观念(新教)培养的结果。在新教的体系中有着赞颂上帝这个不受挑战的公理,并且非逻辑地与这一原则相联系的行为模式倾向于具有一种功利主义的色彩。这种功利主义是当时英国新教徒的普遍的价值标准,是各种现实活动的指导性的信条,在生活实践中表现为积极入世的禁欲主义,而且正是苦行禁欲的教规为科学的研究建起坚实的基础,使这种研究有了尊严,变得高尚。。看到了科学对自然的研究可以扩大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因此宗教赋予科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地成倍激增。科学,被当作强有力的技术性工具,也被作为对上帝作品的研究,是值得推崇的。可见,清教的价值体系中的心理含义便于对科学进行赞许:“在确立科学作为一种正在出现的社会组织的合法性方面,清教主义无意识地做出了贡献”。对他的问题的解答引起最多争论,就是所谓“默顿论题”。默顿认为,清教这个历史的运动并没有被特别提出来当做当时英国科学迅猛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不认为如果没有清教主义就不会有近代科学在十七世纪英国的集中发展。但是他指出,清教改变了当时社会的价值定向,恰巧是清教主义在超验的和人类的行为之间架起了一座通融的桥梁,从而为科学提供了一种动力;恰恰是清教为科学的合法性提供出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了科学本身的组织化发展。从研究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及其解答可以看出,它是关于科学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它以近代科学兴起于十七世纪的英国这一具体的历史事实为说明对象,力争突破科学内部史的局限,从宗教价值观念以及与当时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这样的社会背景,理解事实的历史显现。正是这种社会学视角和方法,赋予《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以开创科学社会学之先河的历史意义。

默顿在前期研究的问题及其默顿解答,不仅阐明了近代科学体制化的奥秘和实质,还对理解整体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及其创造性本质都具有启迪的意义。它说明社会学能对作为历史事实的科学兴起做出有价值的理解。当然,近代科学兴起是一次性的,但这类社会建制在社会历史上远不是一次性的。默顿的解答虽是社会学的但不限于社会学。默顿论题所引起的广泛争论,不仅缘于它作为解答有可怀疑的一面,还因为它所解答的问题有着历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林聚任.清教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制度化――默顿论题及其争论和意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1).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2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对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期望与要求越来越高。深人解读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研究状况,指出学科门类的交叉性,学科研究的引领性,研究质量的波动性构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特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包括:人才队伍、实践研究、智慧层次、利益追求、学术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应对方略: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性;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研究认为,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才能体现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体系性与实践性。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呈现研究视角广泛,研究方法新颖,研究成果剧增的兴盛的局面,但又呈现出研究对象、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混沌”状态。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何走出这一“矛盾”阶段,对进一步深人理解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与内涵,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体系,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要阐释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对策。

1对我国现行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状况的解读

1.1学科门类的交叉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中各门学科通过加强多学科的渗透与融合,促进本学科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一种趋势。诸如:哲学与历史学与文化学与政治学*体育史学与奥林匹克学、教育学与教学论与课程论、学校体育学与竞技教育学、社会学与文化学与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育社会学、社会学与管理学与行政学体育管理学等等。运用多学科融合的优势互补,重视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从而加强学科间的整合。然而,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多学科融合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多门学科与相邻学科内容“重叠”的现状,缺乏学科体系性与独立性的问题,如《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与《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与《体育教育学》等学科课程,都包涵着体育过程、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设计等内容。甚至在性质不同、名称不详的体育社会学科中存在内容体系雷同的问题。如:《体育经济学》与《体育产业学》、《体育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内容都有相当比例的“重叠”。再如:《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学科名称既相似又有区别,但就所涉及的内容同样存在“重叠”现象。这一现状反映在一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多学科“融合”作用容易导致各门学科设置缺乏学科自身发展的结构牲与主体性,“有些研究有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之嫌”。如果长期保持这种学科之间的“混沌”与“模糊”状态,便会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发展与成熟。

1.2学科研究的引领性

作者查阅并粗略统计了2005—2008年被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以“体育社会科学”、“奥运”、“社会体育”、“体育管理”、“体育心理”、“体育哲学”、“学校体育”、“体育伦理”、“体育美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为题名的部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文献。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属于宏观理论研究的课题较少,尤其是缺乏高瞻远瞩的、整体性的、战略性的、规划性的、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成果。体育学者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宏观研究是政府决策部门的事,学校只能进行微观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形成比较重视体育社会科学某一理论与实践的微观研究,最多只能上升到中观研究的空间,客观上反映出忽视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的倾向,以导致在一定程度上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引领”作用不够明显与突出,有待形成目标明确、方法科学、内容实际的理论体系,以指导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1.3研究质量的波动性

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数量剧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在很多情况下,无论对个人还是群体的研究成果的估价,用的都是数量语言叫。就高校而言,申报体育类硕士点与博士点、重点学科、各级研究基地等都应有核心期刊代表作、学术专著与各级科研项目数量上的要求。就个人而言,国内各高校对体育教师个人学术成果也有数量上的要求。上述要求虽然反映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语言,“但这并未根本改变语言的数量特征”,更不能全面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客观上也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的问题。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属于一般描述性、简单整合的研究“文体”占有相当比例。能够运用哲学、系统科学、逻辑学、文化学等的理论与方法,从深层次与不同视角分析与研究体育社会科学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成果十分匾乏。追求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体育社会科学发展水平的根本体现。如果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升,其结果只能是数量越多,质量越低,产生伪劣作品多的可能性就越大。

2影响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因素分析

2.1人才队伍

“研究质量是人才质量的标志和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要有高水平的研究人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单从数量上看,应该说是比较庞大的,如大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绝大多数是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但也应看到“精英”队伍建设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各级政府对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培养制度不完善;体育社会科学学科“领军”人物不多,许多具有“知名”头衔的“高级”人才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不多,在国内影响力不大;硕士点、博士点培养机制的问题间接导致优秀体育研究人才不能脱颖而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存在近亲繁殖现象等等。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整体水平函待提升的现实。这种现象长期发展下去,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质量的提升,将影响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

2.2实践研究

关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问题,是关系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具有科学性与研究价值的问题,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误区。“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运动技术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运动场上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活动。所谓研究体育实践,就是了解情况,收集一些事实资料而已。所谓体育实践研究,就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图让别人填写调查表”等等。上述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的认知具有很大的局限。不可否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实践,涵盖上述实践活动,但就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内容、组织、方法与手段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上述研究体育的实践活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真理的实践标准,要着力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根据实践的需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同时,更好地发挥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还未受到重视,“距离”主体的人甚远,只是在体育书本或相邻学科的教科书中寻找体育实践的“答案”,造成很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的深度与质量不高,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2.3智慧层次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必须依靠学者个体的哲学智慧的功底与科学思维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促使研究过程的“优化”,更加精确地反映研究结果与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比较注重体育经验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综合知识与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比较注重体育知识的“接受”与“整合”,因而在科学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出现了许多体育社会科学中的“体育十某某学”二“体育某某学”、“某某学十体育”二“某某体育学”,不断地重复进行己经确定了的知识体系重新组合。在某种程度上凸现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缺乏“反思”,缺乏由体育“客观事物”抽象出来的理论或“思想”。以至出现许多“形而上学”的体育社会科学理论观点,如“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二体育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体育社会学=社区体育”、“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是对立的关系”等等,反映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中缺少哲学智慧的引导,习惯用知识范畴下的“线性”思维方式去理解我国体育社会科学发展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容易受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干扰。

2.4利益追求

所谓“利益追求”,反映到体育学术界,也就是为获取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各种生存活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职称评聘、人事分配、成果评奖、晋升导师、学科建设、学位评审、项目申报、工作调动、年终评优等,无不与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有关。绝大多数的体育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对体育专家、学者和体育教师都有科研业绩要求,普遍实行数目量化管理。规定不同职称的论文篇数,发表“层次”,并将篇数“赋值”,发表篇数越多,论著字数越多,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越高,得分越高,奖金越多。“层次”不同,“赋值”不同,得分不同,获得的“利益”不同。学术界盛行的个人“利益”与本位“利益”的作用,助长了盲目追求数量与速度,轻视质量与效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的学风,甚至导致学术腐败的产生。体育界学术腐败现象的滋生,与社会的整个学风和道德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个体在社会环境所处的地位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社会对体育学术成果价值评价导向的功利性超越了实用性、教育性与社会性,而这种实质性的转变所产生的“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对追求功利的少数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学术个体与群体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为了个人利益、小群体利益、本位利益,不惜败坏体育学风与学术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污染了体育学术环境。

2.5学术环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期望营造一种宽松、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需要营造有利于学者主体作用发挥的环境。优化体育学术环境对广大的体育工作者努力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十会积极的意义。然而,缺乏健康学风的问题仍然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体育学术“垄断”现象比较普遍,例如各级体育课题申报中“行政”干扰所产生负作用的辐射,使得体育学术“行政化”的倾向占领上风。这种“行政化”的体育学术氛围所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体育学术规范体制功能的逐渐削弱,不利于优良“文风”与“学风”的塑造,长期下去,便容易产生体育学术腐败的土壤。再如体育学术评价中的非理性化倾向,“由于公正、认真的学术评价被人为地引入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领域,偏离了正常的学术评价的轨道”。再如学术霸权现象,“就几个人搞学术统治,他们的研究左右着整个学术领域,使其他人没有发展空间”。这种学术“垄断”现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极大,严重挫伤了广大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促进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研究的具体方略

3.1重视实践,从创新过程中探索学科的独立性

3.1.1拓展体育社会科学实践领域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与其它的实践活动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最终保证理论与社会互动的意义是实践”,通过设计、调查、模拟、体验、运动、测量、实验等实践活动形式,获得各种体育研究素材,并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体育社会学科的实践活动,促进各学科深人发展,避免学科之间和个体学科内容的过多交叉与重复,逐步完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独立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领域,如:国际体育、奥运经济、区域体育经济、体育文学、老龄社会体育、农村体育发展等。通过体育学科系统理论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研究视角,促进体育学科理论的“生成”与创新,保持体育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具有独立性的特质。

3.1.2倡导体育社会科学实证研究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并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事实所蕴含的无法得到解释的问题。现实中对各种体育社会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想方法、不同实践标准进行解释,很容易产生于体育事实本身相背离的或者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研究由于主观意识性较强,人为的因素较多,其研究结果大都缺乏说服力。因此,需要把自然科学研究中常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运用于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有关领域,通过脚踏实际的努力,获得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这对描述体育事实的真实性与精确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体育社会科学中各门学科在加强实证研究的过程中,要主动获得符合完善自身理论体系的信息与技术,探索与促进某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3.1.3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

加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设计与交互、微缩与传真设备、录像与电视,建立具有文献复制、数据分析、体育技术、体育语言等功能的实验室。通过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把文字、声像、信息、数据处理成图形化、数据化,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的、精确的和比较全面的结论。体育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经济性和科学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必须通过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师资队伍质量,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利用率,促进实践研究的深化,把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研究提升到新的水平。

3.2开阔视角,从学科发展中拓展理论的创新性

3.2.1重视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批判

体育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研究应该重视对各门学科自身理论与知识体系的批判,因为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价值取向并非都是具有中立性的,容易受到人为的、主观的、利益的与权力的制约,容易受到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文化、社会教育、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思想影响及其控制作用的约束。开展对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他批判”与“自批判”,一方面有利于分辩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与知识体系的真伪,阐明其本位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批判的理论进行检验与反思,促进体育社会科学学科理论的创新。

3.2.2定位体育社会科学实践理论导向

体育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应以实践理论为导向,要用发展的、全局的、战略的眼光,分析体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理论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科学指导作用的渗透,体育社会科学的实践理论处于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形成语言层面的实践理论与指导现实过程的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动态系统。确立以体育社会科学实践为视角的认识观,阐明体育社会科学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为个人与社会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只有在充分发挥宏观研究的导向作用与微观研究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为体育社会科学理论与知识体系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实践理论基础。

3.2.3挖掘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

开发与利用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智慧,进行体育社会科学知识资本扩张与智慧教育,为更有效地进行体育社会科学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其科学性、指导性需要经过严密的、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证明过程,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系统的、超越的、能动的理论体系。通过建立学科整合、体系构建、理论创新,促进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智慧进化与智慧更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以正确的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为指导,站在宏观研究的角度,从微观人手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系统理论的功能,正确认识体育社会科学的本质、规律与发展趋势。

3.3严格规范,从学风建设中追求成果的质量

3.3.1坚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断推动学术进步。勇于学术创新,努力创造先进文化,积极弘扬科学精神、精神与民族精神。从学风建设上可以通过体育社会科学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约束,展现个体与群体行为示范,鼓励体育学术创新。

3.3.2形成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个性特色

所谓个性特色就是和别人不相同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从主体出发有个体研究、小群体研究、团队研究等多种形式,然而无论何种形式的研究,都应该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和特点。必须依靠自身的体育社会科学某一领域研究的相对优势,敢于探索别人未涉足研究的领域,生产具有个性特色的体育学术精品,凸现体育精品的学术地位,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研究向高层次方向转变。

3.3.3打造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学术精品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树立学术精品意识,通过体育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打造一批精品,占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沿,形成学科优势。“学术创新,可以打造学术精品;打造学术精品,又可以推动学术创新”。创新是学术精品的“灵魂”,要学会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潜心钻研,推陈出新,敢于超越,提出体育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只要把学术创新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之中,就可以出现《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奥林匹克学》、《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等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精品。

3.4建设梯队,从培养机制中提升人才的层次性

3.4.1制定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战略规划

体育社会科学“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就必须提升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各级体育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社会体育机构要把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制定相应的人才战略规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数量、培养层次、培养梯队、培养机制、培养评价等。

3.4.2优化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

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需要出发,重视培养中青年优秀研究人才。通过体育社会学硕士点与博士点建设、体育社会学研究基地建设、体育社会学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学术梯队,通过培养体育重点学科带头人、体育学术带头人、后备体育学术带头人、体育学术骨于、青年体育学术优秀人员,形成合理的体育社会科学人才梯队结构。注重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的管理制度;建立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评价体系;加强体育社会科学人才的档案建设。

3.4.3营造体育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环境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3

本目录根据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收录的原则方法经讨论后审定,拟收录25个大类的学术期刊535种,按学科代码顺序分类排列。

温馨提示:快捷查找期刊方法,按Ctrl+F输入期刊名称即可

管理学(29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南开管理评论南开大学商学院3科研管理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等4科学学研究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5管理科学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6中国软科学中国软科学研究会7外国经济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8研究与发展管理复旦大学9公共管理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10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11管理科学哈尔滨工业大学12管理工程学报浙江大学13中国管理科学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等14管理学报华中科技大学15管理评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6中国行政管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17预测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18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系统工程学会19科技进步与对策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20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1科学管理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22软科学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23系统工程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24经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5经济体制改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6系统管理学报上海交通大学27华东经济管理安徽经济管理学院28宏观经济管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29管理现代化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马克思主义(12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2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3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4国外理论动态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5社会主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6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等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8高校理论战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9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10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11科学社会主义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12理论视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哲学(12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哲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3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4道德与文明中国伦理学会、天津社会科学院5世界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6伦理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7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8现代哲学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9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山西大学、山西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10系统科学学报太原理工大学11孔子研究中国孔子基金会12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会宗教学(3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世界宗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宗教学研究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3中国宗教国家宗教事务局语言学汉语类(11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中国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2世界汉语教学北京语言大学3当代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4语言教学与研究北京语言大学5语言科学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6语言文字应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7汉语学报华中师范大学8方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9语言研究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语言研究所10古汉语研究湖南师范大学11语文研究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类(1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民族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语言学外语类(11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2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3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上海外国语大学4现代外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中国翻译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等6中国外语高等教育出版社7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8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9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10外语电化教学上海外国语大学11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文学(6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外国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外国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3外国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4当代外国文学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5国外文学北京大学6俄罗斯文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学(16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文学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2文艺争鸣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3当代作家评论辽宁省作家协会4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5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6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现代文学馆7南方文坛广西文联8中国比较文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9新文学史料人民文学出版社10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艺术研究院11当代文坛四川省作家协会12小说评论陕西省作家协会13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14鲁迅研究月刊北京鲁迅博物馆15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6明清小说研究明清小说研究中心艺术学(20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音乐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文艺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3民族艺术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4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5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上海音乐学院6电影艺术中国电影家协会7中国音乐学中国艺术研究院8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学院9当代电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10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武汉音乐学院11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家协会12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南京艺术学院13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14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15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16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北京电影学院17艺术百家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18中国电视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19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四川音乐学院20美术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历史学(26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3中国农史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等4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5中国历史地理论丛陕西师范大学6抗日战争研究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7当代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8史学月刊河南大学9中华文史论丛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10史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1清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12史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3安徽史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14史学集刊吉林大学15世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16民国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17文史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8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西域研究新疆社会科学院20华侨华人历史研究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21史学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2历史档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23历史教学历史教学社24文献国家图书馆25东南文化南京博物院26历史教学问题华东师范大学考古学(7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文物文物出版社2考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3考古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考古与文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5中原文物河南博物馆6江汉考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7敦煌学辑刊兰州大学经济学(73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所3中国工业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4经济学(季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5金融研究中国金融学会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7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8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9经济科学北京大学10财经研究上海财经大学11国际金融研究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12世界经济文汇复旦大学13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14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等15国际经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16财贸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17南开经济研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18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19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社科学术基金会20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云南财经大学21国际贸易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2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23审计研究中国审计学会24现代日本经济吉林大学、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5经济评论武汉大学26当代经济科学西安交通大学27上海财经大学学报上海财经大学28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等29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0产业经济研究南京财经大学31国际贸易中国商务出版社32财经科学西南财经大学33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34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35当代财经江西财经大学36财经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37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38南方经济广东经济学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39宏观经济研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4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41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42财经理论与实践湖南大学43上海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44证券市场导报深圳证劵交易所综合研究所45商业经济与管理浙江工商大学46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山西财经大学47改革重庆社会科学院48经济与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49财贸研究安徽财经大学50审计与经济研究南京审计学院51政治经济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52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中央财经大学53广东金融学院学报广州金融学院54经济纵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55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河北经贸大学5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7城市发展研究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58经济问题探索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9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60财政研究中国财政学会61现代经济探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62税务研究中国税务杂志社63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64当代经济研究吉林财经大学65亚太经济福建社会科学院66金融论坛城市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学会67城市问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68上海金融上海市金融学会69江西财经大学学报江西财经大学70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71经济经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72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73价格理论与实践中国价格协会政治学(39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2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3当代亚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等4国际观察上海外国语大学5国际政治研究北京大学6东北亚论坛吉林大学7美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8现代国际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9外交评论外交学院10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11求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2江苏行政学院学报江苏省行政学院13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中共中央党校14欧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15青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6中共党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室17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国家行政学院18公共行政评论广东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等19国际论坛北京外国语大学20理论探讨龙江省委党校21妇女研究论丛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妇女研究会22德国研究同济大学23南洋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24东南亚研究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25日本学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26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27北京行政学院学报北京行政学院28求实江西行政学院29俄罗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30南亚研究季刊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31台湾研究集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32中国青年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研究会33探索中共重庆市委党校34党史研究与教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35新视野北京行政学院36理论探索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37上海行政学院学报上海行政学院38南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中国南亚学会39理论学刊中共山东省委党校法学(21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中国法学中国法学会2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3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中外法学北京大学5清华法学清华大学6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7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8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西北政法大学9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10法学华东政法大学11法制与社会发展吉林大学12行政法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13法学评论武汉大学14知识产权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15环球法律评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16比较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17法学论坛山东省法学会18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19政治与法律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法学杂志北京市法学会21当代法学吉林大学社会学(9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3人口研究中国人民大学4人口学刊吉林大学5社会:社会学丛刊上海大学6人口与经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7人口与发展北京大学8南方人口中山大学人口研究所9西北人口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民族学与文化学(14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2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西南民族大学3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广西民族大学4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中南民族大学5中国藏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6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中央民族大学7广西民族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问题研究中心8西北民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9世界民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10贵州民族研究贵州省民族研究所11青海民族研究青海民族大学12民俗研究山东大学13文化遗产中山大学14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民族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15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编辑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3新闻大学复旦大学4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科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5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6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中国传媒大学7出版发行研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8编辑之友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出版科学湖北省编辑学会、武汉大学10科技与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1中国出版新闻出版报社12中国编辑中国编辑学会、高等教育出版社13新闻记者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14当代传播新疆日报社、新疆新闻工作者协会15现代出版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等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20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中国图书馆学报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2大学图书馆学报北京大学、高校图情工作指导委员会3情报学报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等4图书情报工作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5图书情报知识武汉大学6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等7图书与情报甘肃省图书馆8国家图书馆学刊国家图书馆9情报科学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吉林大学10图书馆建设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黑龙江省图书馆11情报资料工作中国人民大学12图书馆杂志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图书馆13图书馆论坛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14情报杂志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5图书馆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学会16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17图书馆工作与研究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协会等18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等19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学会20档案学通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37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大学3高等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等4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6开放教育研究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上海电视大学7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8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华东师范大学10教育与经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11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等12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13教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4教育研究与实验华中师范大学15教育发展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16教育学报北京师范大学17远程教育杂志浙江广播电视大学18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19教育科学辽宁师范大学20复旦教育论坛复旦大学21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2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23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24现代大学教育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南大学25高教探索广东省高等教育协会26江苏高教江苏教育报刊总社27现代教育技术清华大学28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会29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高等教育出版社30中国大学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31中国特殊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32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33现代远距离教育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等34外国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35大学教育科学湖南大学、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36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四川广播电视大学37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体育学(10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3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4西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5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6体育与科学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7体育学刊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8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9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10体育文化导刊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统计学(4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统计研究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2数理统计与管理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3统计与决策湖北省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4统计与信息论坛西安财经学院心理学(7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3心理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4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5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协会6心理与行为研究天津师范大学7心理学探新江西师范大学人文、经济地理(7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旅游学刊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2经济地理中国地理学会等3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4人文地理西安外国语大学5城市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6旅游科学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7地域研究与开发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环境科学(5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2资源科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3自然资源学报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等4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等5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综合性社科期刊(50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2开放时代广州市社会科学院3学术月刊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4社会科学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5文史哲山东大学6社会科学上海社会科学院7学海江苏省社会科学院8江海学刊江苏省社会科学院9江苏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10甘肃社会科学甘肃省社会科学院11浙江社会科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2读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3求索湖南省社会科学院14东南学术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5贵州社会科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16学术研究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7国外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18天津社会科学天津社会科学院19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20浙江学刊浙江省社会科学院21江西社会科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22江汉论坛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3广东社会科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4学习与探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5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院26社会科学战线吉林省社会科学院27东疆学刊延边大学28人文杂志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9思想战线云南大学30河北学刊河北省社会科学院31云南社会科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32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福建社会科学院3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4科学与社会中国科学院学部等35学术界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36探索与争鸣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37北京社会科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38山东社会科学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39中州学刊河南省社会科学院40学术论坛广西社会科学院41宁夏社会科学宁夏社会科学院42社会科学辑刊辽宁社会科学院43河南社会科学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44天府新论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45学习与实践武汉市社会科学院46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47湖南社会科学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48江淮论坛安徽省社会科学院49青海社会科学青海省社会科学院50新疆社会科学新疆社会科学院高校综合性学报(70种)序号期刊名称主办(管)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大学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5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6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7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大学8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9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吉林大学1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旦大学11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师范大学1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13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厦门大学14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15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16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大学17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18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河南大学19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湘潭大学20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21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师范大学22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业大学23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24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25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大学26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大学27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2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29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30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31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东师范大学32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大学33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34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35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交通大学36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兰州大学37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38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39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工商大学40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41求是学刊黑龙江大学42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理工大学43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大学4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大学45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大学46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大学47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师范大学48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49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50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师范大学51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大学52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新疆师范大学53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大学54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55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56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57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58北方论丛哈尔滨师范大学59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60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大学6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2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济大学63齐鲁学刊曲阜师范大学64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烟台大学65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东理工大学66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67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海洋大学68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69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学70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新疆大学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4

关键词:评价评价学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评价活动

中图分类号:G250.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2)05-0133-04

2012年1月出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1](套装上下册)(以下简称“本书”),是邱均平教授继《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2]之后,又一评价学方面的力作。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05aZX004)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项鉴定为“优秀”,被免评审进入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正式出版。本书也是邱均平教授领导的“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团队在近十年的研究及实践基础上撰著而成的,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本书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性研究,从而构建了一个包括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细细读来,抽丝拨茧;慢慢品味,高屋建瓴,实感受益匪浅。

1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的创新与价值

1.1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本书作者亲身参与和经历了我国科学评价工作发展的过程,并且紧跟国际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充分把握国外科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和国内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的梳理看到:目前,科学评价工作偏重于科技评估方面,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领域大多数的论文都是成果评价方面的,且数量相对较少,不全面、不系统,远没有形成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体系。

然而,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人文社会科学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为突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活动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管理的基本依据;其评价工作是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和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重视和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体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迫切要求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建设。但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建设与自然科学相比,与国际通行惯例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已经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本书超越科学评价研究,建立与完善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创新。

1.2创新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制,为保障评价公正性提供理论指导

(1)发现信息传导机制,深化评价过程认识。本书强调“信息”要素在评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信息管理学的角度,对评价过程中的“信息”要素的运动规律加以分析,并通过与典型的通信系统理论模型[3]进行对照,发现评价活动中的要素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若干要素存在着强对应关系。在对“评价”作为信息过程进行了重新认识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科学研究对“评价”的需求,以及同行评议、定量评价指标的“”角色。形成了对科学研究评价更为本质、更为深入的认识——信息传导机制。

(2)指出“公正”是评价的根本要求,系统完善了“公正机制”。在详细系统讨论了程序公正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元评价机制等“公正机制”之后。强调了“元评价”对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的指导与约束作用,指出在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中亟待建立有效的元评价机制。提出了对评审专家的专业水平、评审态度、信度等信息,应该纳入一个可以在学术界共享的、保存有连续累积数据的数据库系统中,纳入到一个信誉、信用管理机制当中的思想,并最终实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1.3全面分析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奠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要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的研究中对这些外部因素及其影响的研究呈现单向度性,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本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特点;特殊国情、文化、科技政策、学术规范;科学的整体社会建制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

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真理性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成果多样性和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的分析,指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评价方法,应该根据其特点进行调整;从“大科学”与科学建制化、“大科学”下的“小科学”、科学承认、奖励、资助与报酬体系几方面的分析,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建制化背景下,评价活动必须坚持评价的学术性,恪守“学术自由”这条底线,维护学术共同体内的固有规范和秩序;从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和“人治”传统的分析,指出在评价体系别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规则意识,坚持评价标准的学术性、独立性、自主性,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平、客观和规范性,注意评价标准的质量导向性;从人文社会科研究规范缺失的现实的分析,指出学术规范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学术规范的普遍遵循,是学术评价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学术规范缺失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制约了学术评价体系的完善,同时要求学术评价本身要规范,在评价标准中要将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列入重点考量,或将研究的规范性作为评价的前提。从而奠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理论的现实基础。

2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创新与价值

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书分十章进行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从分析我国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入手,探讨了其核心体系,介绍了其要素体系,健全了其分类体系,构建了其运作体系,提出了其指标体系,并对人文社会科学人员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成果、机构、项目的评价体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思路。

2.1构建核心体系,奠定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基础结构

本书基于学科、应用、具体评价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构建了包括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和学科理论的完整的、有机的科学评价理论体系;着眼于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梳理了包括国际/国内、宏观/外部、微观/内部环境,以及社会评价意识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环境体系;基于科学评价体系选择的标准与模式问题的讨论,构建了狭义的和广义的评价活动体系;从科学评价规范与科学评价管理监督机制的关系分析,构建了科学合理、健康完善的评价规范体系。从而构建了包括理论、环境、活动、规范体系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核心体系,为其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健全了评价的分类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包括了,评价主体、目的、对象、标准、内容、指标、方法、程序,以及评价数据与结果等要素,在之前的研究中缺乏全面的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书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归纳总结评价的要素体系,它还是健全和完善评价的分类体系的基础。在评价过程当中对于评价要素的不同偏好偏重、关注程度、要素组合等都对应着不同的评价样式。因此,本书在总结归纳评价的要素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以及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形态,按照评价方法的量化特征及评价过程的主客观程度,按评价过程的保密性,根据评价主体之间关系,根据评价目的性,按照评价标准要求,按评价对象,按照评价所发生的时间阶段,按照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样式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健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分类体系。

2.3构建运作体系,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实务指导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运作需要建立组织系统、制度规范系统、工具系统来推动。因此本书通过整合执行、参与评价活动的机构和个人等实体要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组织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指导性规范、政策管理性文件等软件环境因素,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规范系统;通过整合评价活动执行中供评审专家、机构等使用的查新系统、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期刊分级系统、专家遴选数据库系统、数据记录系统、信用管理与反馈系统、评价软件系统、远程网络通讯评审系统等辅工具的硬件环境因素,建立了评价工具系统。

从而构建了以评价活动的有效执行为中心,围绕评价主体及其活动,尤其是评价方的活动而运行的运作体系,其研究结果为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了实务指导。

2.4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提供参考性指标体系

本书至始至终十分强调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要着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体现质量和效益是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思想基础之上明确了构建参考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性程序与方法。并且单辟章节分别详细深入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机构、研究项目的评价体系。从而,设计了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着重体现研究质量和效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参考性指标体系,对于实际评价工作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2.5反思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本书对我国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存在的量化考核简单化;同行评审形式化;核心期刊与SCi被误用;学术功利化与浮躁化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指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学术成果效益的不确定性、数据来源与评价成本约束、指标打分法的缺陷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学术研究规范的缺乏、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学术行政化因素的干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常考核与学术“评价”的混淆、把资源投入当成绩效指标、宏观与微观学术评价挂钩不当、对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认识不清等主观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术评价;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推广“代表作”评价制度;放宽评价周期,提倡延迟评议;注重评价指标的导向性;对学术评价与行政考核作正确区分;减少学术评价中的行政审批层次;正确认识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合理选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发展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建立元评价机制与规范;构建专门的学术期刊等级评价方法;推行学术出版认证,加强论著审稿规范等对现行评价体系的改进有启发性的思路。

3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实践的创新与价值

3.1重实证研究,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提供范例

本书不仅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同时也十分重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应用于实践的实证性研究。

通过h指数用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探索,详细揭示了h指数应用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计量分析与评价实践的介绍,指出了我国期刊工作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中国期刊从数量型发展引导到质量型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以及使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交流过程中产生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提供了决策参考;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的实证研究,并详细介绍了大学评价智能服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等。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等实证研究的思路与基本原则、具体做法、评价结果及分析、改进与优化等方面的详细介绍,为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评价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3.2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使本书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本书基于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平台构建了一个综合性、大容量、稳定安全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数据库,即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它主要是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评价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集成。它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所有信息通过专题仓库管理起来,大大提高了检索的效率,以满足关心本领域发展的人们的需要,并为分析与评价提供数据支撑。它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机构、项目等各方面信息进行组织、分析评价,以满足项目管理人员和领导管理决策的需要。它为项目申请人员提供浏览本学科领域已申请或批准的项目情况,进行项目,并提供从项目申请、立项、结题到鉴定全过程的自助管理服务。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项目管理与申报、专题信息检索与查询、研究成果评价与发展提供了一个简单易用、安全稳定的平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通过动态追加项目的全程信息,有利于形成一个发展的庞大体系,建立一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体系。它通过把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进行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机构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从而发现不足,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使本书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评价体系建构的研究落到了实处。

4结语

本书构建了一个包括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实践在内的、完整的人文社科评价理论体系,从评价理论、方法、实践三个方面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并将相关研究成果用于评价实践的著作,可供管理类专业,如信息管理、情报学、科技管理、科技评估、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评价与管理等许多专业的高校师生以及各级管理和决策人员、科技工作者、社科工作者及广大科研人员阅读使用。可以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对今后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实践的科学、公正、规范化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等.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2]邱均平,文庭孝.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5

关键词:社会科学;划界;认定

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在哲学界讨论已久,但是由于化解角度和划界出发点的不同所以争论一直存在。其实,社会科学的划界不限于科学与形上学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是“在经验科学的陈述或陈述系统与一切其他陈述(不论宗教性的,形而上学性的或干脆是伪科学的)之间划一条线的问题(就尽可能做到而言)。”关于社会科学划界的问题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时代。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发展,把科学与形上学、宗教及其他非科学、伪科学的意识形态区分开变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一、社会科学划界的研究概述

(一)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起步

二十世纪,社会科学也像自然科学一样,在哲学的母体中被逐渐的分化了出来。本世纪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从经济学的发展开始的。随着社会科学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社会科学已经具备了只有自然科学才具有的形式化、定量化研究的特征,其中,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就是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在1947年,萨缪尔逊在其著作《经济分析基础》一书中明确论证了“经济学只有通过把文字表述变为数学命题才能取得实际进展”的观点。在1971年2月份,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卡尔・多伊奇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针对社会科学从1900年到1965年的六十二项成就的研究报告,该份报告表明,“二十世纪早期的社会科学成就全是理论性或定性的,而社会科学随后的成就就主要是数学方面和统计方法方面的革新或是由定量方法推导出的理论革新了。他们认为:“定量的问题或发现(或者兼有)占全部重大进展的三分之二,占1930年以来重大进展的六分之五,完全非定量的文献――认识新的模式但没有任何明确的定量问题的含义――在整个时期中是稀少的,而自1930年以来特别稀少”。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当代西方社会科学》一书中就曾指出,社会科学的定量化是一九四零年后社会科学获得新成就新威望和新影响的理由之一。

(二)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发展

在此后的研究过程中,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科学的理论不再是一些观念或不可描述的词汇,社会科学的研究命题演变成了可以用经验模型和可检验公式的形式加以阐述的科学命题,社会科学正在变成像自然科学一样的可以反复研究和论证的成熟科学。当然,并非所有的社会科学的课题都要进化到可以形式化研究和定量化分析了才算是成熟科学,就像自然科学也不是所有的学科都可以形式化研究和定量化分析的一样。在研究自然科学的过程中,既然允许量子力学物理诠释问题时存在定性解释的部分,就应当允许社会科学的个别科目在研究过程中也出现无法被量化的内容。只是这部分内容不应当是社会科学的研究主流。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都应当建立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而社会科学的划界问题也只有在这会科学真正的成熟起来之后才有取得关键性的进展。

(三)社会科学划界研究的进步

在以普里高津为代表的耗散结构理论下,只要系统的行为具有足够的随机性,无论系统是自然科学系统还是社会科学系统,其历史发展进程就不具有可逆性。一方面说明社会科学具备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另一方面也证明不可逆转的特性并非人类社会才具有的特殊现象,具有研究价值。可见不可逆转性相对,但劳动与生产中的重复和社会科学的不可逆性本身不具有可比性。换言之,是否描述了重复现象并不是划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根本区别。从不可逆的研究出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键区别在于社会科学是否建立起严密的环环紧扣的理论体系。在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学说就是这样一个严密的环环相扣的理论体系。该学说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并在研究该规律的基础上完整的阐述和预测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而这门学说所欠缺的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的研究将这个学说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就像自然学说中也难以避免的因为大量随机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的研究结果的偏差一样,社会科学可以对过去发生的事件作出全面、准确的阐述和论证并在论证的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并不能准确的预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件单一的历史事件。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不是对历史发展的结果作出某种程度的预测或估计。

二、社会科学的认定

(一)社会科学研究划界的标准

当某一项研究成果需要被认定为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即需要对科学研究的属性进行社会科学的划界时),应该将该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研究者的价值观分开考虑。应当用也适用于自然科学的划界标准去检验该研究的包括价值事实陈述在内的事实陈述部分。具体地说,对该科学研究成果的事实陈述部分应当包括:核对事实、检查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程序的合理性、检查该理论前提的事实和理论依据与理论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比较研究的事实结论与其他背景知识的相关关系等内容。可见社会科学的研究划界应当是一个严谨的、严密的、完整的、系统的过程,不仅应当设立严格的标准,也需要严格的遵守着这一标准去划界。

(二)社会科学研究划界的检验

在肯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前提下,对有价值的需要准确判断的社会科学成果划界的检验有以下两个方法:

其一,对措施性、建议性的事实陈述作进一步的可行性论证。换言之,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着负责的积极的促成但是不盲目冒进的科学态度,对提出的措施的可行性、实施条件、实施背景、技术条件等等一系列与建议或者提出的措施息息相关的实际的技术性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和检验。

其二,对研究的意义、重要性等略带主观色彩的评价的价值事实陈述的验证,应当根据提出意义和重要性时社会的一般价值标准去评价和检验。如果对研究的评议者仅仅是出自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价值观去评议和检验,那么这样的检验结论是不应当也不可以作为对研究成果的最终判定结果的,而且这样的评议不论结果如何都不会也不应当影响已根据科学划界标准检验过的社会科学成果的科学性。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著.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D].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55页.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6

关键词 范式 社会科学范式 范式结构

科学哲学历史主义学派认为,科学知识进步增长的基本单元不是具体理论,而是“一般理论”或“伟大的理论”。为此库恩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了“科学范式”的概念和思想,七十年代,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学研究纳方法论”理论,劳丹提出了“研究传统”的概念。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主要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但我认为,若奖“范式”的思想观点扩展至社会科学领域,它对于社会科学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科学进步和知识增长问题是现代科学哲学的重要主题。库恩认为科学进步是常规时期和革命时期交替出现的过程,其中核心的概念是科学范式。“范式”(pardign)原意是指语法中词形的变化规则,可引伸为模式、模型、范例等意思。库恩对范式有许多解释。英国的玛斯特曼认为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至少以二十一种不同的意思在使用范式,这二十一种含义可分析为三种主要意思:(1)形而上学范式或元范式:范式是一种信念、一种有效的形而上学的思辩、一个新的观察方式、一个指引感觉本身的有条理的原则,是某种决定广大实际领域的东西等等。(2)社会学范式:范式是一个普遍承认的科学成就,象一个公认的法律判决等。(3)人工范式或工具范式:范式是教科书或经典著作,是一些供给的工具等等[1]。拉卡托斯认为,科学总是以研究纲领的形式向前发展。研究纲领由三部分组成:(1)“硬核”。“硬核”是相对稳定的,是作为研究纲领未来发展基础的最普遍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理;(2)保护带。硬核外部是柔韧多变的保护带,它是由各种辅助假设构成,遇到反常时可通过调整保护带以保护硬核;(3)方法论规则。包括反面助发现法和正面助发现法。反面助发现法告诉我们应当避免哪些研究途径,禁止将矛头对准硬核。正面助发现法体现长期研究方针,提示、暗示如何改变、发展该研究纲领的“可反驳”的保护带。正面助发现法还提出一个纲领,此纲领开列一系列模拟实在的越来越复杂的模型,科学家遵循这个模型进行研究。[2]劳丹在其《进步及其问题》一书中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有一部充满研究传统的历史。“一个研究传统就是这样一组普遍的假定,这些假定是关于一个研究领域中的实体和过程的假定,是关于在这个领域中研究问题和建构理论的适当方法的假定。”[3]

不仅自然科学存在科学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范式也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过程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构成因素。美国社会学家d.p约翰逊认为:“社会学理论象任何其他科学的理论一样,它的巨大基础是未说明的假定。……这些假定包含社会学家对他们的主题的基本意象、他们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调查而对具体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也可包括理论家的基本价值前提。”[4]我们认为,所谓社会科学范式,是指隐含在社会科学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过程中,关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活动的一组基本观念。这组基本观念包括:

[1].关于研究对象属性和作用过程的本体论社会历史观观念;

[2].关于如何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认识论方法论观念;

[3].由[1]和[2]所影响决定的作为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出发点的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以及

[4].研究领域和理论的兴趣主题;

[5].(某些学科中的)基本政策纲领。

无论科学家是否承认或有没有意识到,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哲学思想和方法论观点对研究工作具有重大影响。虽然某些人宣称拒斥形而上学,然而实际上哲学从前门被赶出去又从后门或窗口偷运进来。社会科学领域存在着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两者在关于社会历史现象的基本性质以及认识论方法论观点上具有不同的信奉倾向。科学主义以实证哲学、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于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在认识论方法论上,受自然科学的强烈影响。他们认为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等,从观察到的经验事实出发,描述社会现象的外部联系,研究和发现社会历史领域的普遍一般规律。人文主义研究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释义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认为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外化,是精神世界、价值世界。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一种个别的、……仅仅一度发生于一定时间内的事件。”与自然科学追求“普遍的定然判断”不同,社会科学的目标是“单称的实然判断”。因此,社会科学是运用“个别化方法”去研究对象。[5]狄尔泰把解释学方法扩展为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韦伯则提出了“移情式领悟”的理解方法。如果说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更多地表现为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不同认识,那么,与此相联系的方法论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争论则由主要反映在对人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看法。方法论整体主义以新黑格尔主义为哲学基础,以迪尔凯姆客观社会学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本身是一个整体结构和有机系统,它不能够还原为个人或以个人为单位的现象或活动。社会规定制约着个人的活动。一个社会事实只有通过与其他社会事实的整体联系才能得到解释。因此,他们主张应该通过社会的整体来研究社会的理论,对社会进行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不是个体或个体现象,而是社会的法则、倾向和运动等等。他们强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客观性,社会科学能发展客观规律进行科学预言。方法论个体主义受到霍布斯等“社会契约论”社会历史观的影响,以新康德主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潮是其哲学基础,以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为代表。他们认为社会个体的存在、活动必然先于、高于社会整体的存在和活动,这种个体及其属性又往往归属为某种特定的永恒不变的人性,所以,现代个体主义往往表现为心理主义。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单元是个人活动,而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所以,应从主观动机、人的人性等着手去解释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等只具有从属意义,应从个人行为、个人心理动机出发去建构社会整体。两次大战以来,社会科学范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很主要的内容是研究方法论的变化,由以前的定性方法为主发展为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由以前的分析归纳为主转变为走向系统综合研究。总之,本体论社会历史观和认识论方法论观念是社会科学范式的基本成份。

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反映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谈到科学抽象时说:“抽象使我们能够从一种观点观察一个对象或一组对象,而抛开对象的所有其他特性。”[6]社会科学研究中,这种抽象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研究对象提出一些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出发点。符合科学条件和要求的假设条件,往往构成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一般地说,各种理论之间的区别往往是基本理论假设的区别,而新旧理论的更替也首先表现为基本理论假设的变化。例如,在经济学发展史上,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以经济自行调节、自动均衡等人们拥有完全知识能进行理性预期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而所谓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摧毁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这些最基本的假设。对此西蒙说:“研究纲领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在经济学中,人们开始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利用更为现实的(和心理的)假设,即承认人类理性的限度以及这个限度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影响,以取代传统经济学中过于简单化的假设。”[7]在社会学领域,g.里茨尔认为社会学有三种基本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定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而这些范式的区别的基础是基本的理论假设的不同。例如,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是认为社会与有机体一样,社会制度和过程都有它们的生命。而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不同,他们认为社会和社会现象是人们互动过程的产物。可见,最基本的理论假设是研究范式的重要因素。

社会科学的一个特点是“范式的多重性”或者说是存在着许多“不可完全通约的”范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研究者所持范式中上述[1][2][3]三方面的区别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是研究者的着眼点和理论兴趣主题的不同。例如: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现实包括个人层次、人际关系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等不同层面。不同的范式往往关注不同层面的社会现象。象征互动理论和交换理论主要关注人际关系层面的问题,而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的兴趣主要放在社会结构层面的问题。在经济学领域,被一些西方学者称为“边际革命”的边际效用学派与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重大区别,是研究重点或兴趣的转变。他们一反传统经济学着重研究供给(生产)的传统,转而注重研究经济现象的需求消费效用方面,主要研究经济主体在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行为如个别的消费行为等。同样,在凯恩斯革命中,也包括研究主题的变化,从传统经济学视野中的个人、厂商的经济行为以及个别市场、个别商品的经济问题等微观分析,转变到全力考察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体分析上,开创了宏观经济学。在历史学领域,

在一些应用性鲜明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学等学科中,理论研究往往与政策研究密切相关。理论研究为政策纲领提供理论支撑,而政策纲领的实践效果则检验其依据的理论学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布劳格认为:“大多数经济学说不仅是拉卡托斯意义上的科学研究纲领,而且也是政治行动纲领。”[10]例如凯恩斯经济理论。他在理论上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政策上也坚决反对自古典学派以来一直信奉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大力鼓吹只有国家干预经济才能确保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具体经济政策。政策纲领是应用性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因素。所以,社会科学范式也包含基本政策纲领。由于社会科学范式包含政策纲领,这就给评价范式带来特殊困难。社会科学理论会影响人的意识和行动,特别是转化为政策纲领加以推行,其本身成为改变社会现象和运动进程的重要因素。仍以凯恩斯理论为例。两次大战后,凯恩斯经济理论和根据这一理论提出的政策纲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政策,在整个社会推行,从而大大地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使得经济周期的频率和幅度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出现了象滞胀这样前所未有的现象。随着这种政策的宣传推行,公众对国家政策由开始时的毫无预期逐渐转变为理性预期,结果导致了凯恩斯理论和政策纲领的失败,公众和国家对经济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凯恩斯理论本身虽不是唯一因素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正因为如此,在社会科学领域,有可能出现一个范式既是“进步”的科学范式又是“退步”的政策纲领,或者出现相反的情况,从而使得社会科学范式的评价更为复杂。

社会科学范式是上述五个方面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有序整体。本体论观念和方法论观念是范式的核心,它们影响决定着其他因素,而理论假设、研究主题和政策纲领则体现着本体论和方法论思想,表征其特征。范式中本体论与方法论观念对基本理论假设具有更直接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例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范式是以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为哲学基础,以伏尔泰、爱尔维修、边沁等人的“社会契约论”、“功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为理论基础。洛克从感觉论出发,认为经验的标准是欢乐和痛苦。爱尔维修宣称人的永恒不变的本性是趋乐避苦。在方法论上,他们受到方法论个体主义思想和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正是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斯密、李嘉图等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了作为他们经济理论基础的基本假设:无数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在一双无形的手的指挥下,从事着对整个社会有益的活动。斯密说:每个人“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利益。”[11]

范式中的基本理论假设,对研究主题具有更直接明显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基本理论假设规定了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和逻辑起点,因而常常逻辑地包含着理论的主题和研究方向。例如,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无数个“经济人”的自私自利的活动构成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因此,他们的研究主题是个人、个别厂商的经济行为。凯恩斯认为人们不能完全预期经济现象,否定了供需自动平衡的伊森定律,由此出发,他自然要把研究视线投向国民经济的总体宏观问题。如前所述,社会学中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与互动理论的基本理论假设不同,因而它们关注的问题也不同。互动理论从社会现象是人们互动的产物的基本假设出发,把理论视点集中在人与人的关系层次的问题。

政策纲领是以整个理论学说为基础,因而范式中其他四个因素对它都有影响作用。由于政策纲领与理论的具体观点内容联系紧密,而基本理论假设和研究主题对理论的具体内容观点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相对地说,基本假设和研究主题对政策纲领更具影响。以上分别对社会科学范式五个基本因素的相互关系作了分析。其实,在实际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中,范式的五个因素的相互联系、互为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每一因素还受到其他条件比如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科学家的气质、个性等等的影响。因此,范式五个因素之间,不存在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一定采用某种方法论,而这种方法论又一定提出某种理论假设这样简单的推衍关系。

社会科学范式与具体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每种范式都与若干具体理论相联系。范式体现在存在于这些具体理论中,这些具体理论则说明或部分构成范式,例如:科学主义范式,在社会学中包括孔德的实证社会学、迪尔凯姆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等,在历史学包括结构主义史学理论、科学主义史学理论,在经济学中包括亚当·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绝大多数流派等等。范式对具体理论具有一系列作用。范式规范着具体理论的研究范围,指明哪些理论和问题是恰当的,哪些观点和问题是不恰当的等等;范式对建构具体理论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能为具体研究工作提供思路;范式对具体理论还具有辩护作用,从更高的层次说明具体理论的合理性,提供理论基础。范式的转换是社会科学理论演进的主要模式。

范式和具体理论也有区别。首先,两者的内容结构和表现形式不同。具体理论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并系统地加以陈述的命题所构成的系统,它既概括地描述和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及其规律。在具体理论的各种载体(如理论论著)中,理论的具体内容被明确地详细加以表述和论证。而范式是由一组基本观念组成,它本身不是对具体社会历史现象的陈述和解释,在具体理论的载体中,这些观念常常没有被明确地加以陈述和讨论,而是作为科学共同体“理所当然”的自明公理而隐含在具体理论中。其次,两者的作用目标不同。具体理论对具体的社会历史现象问题的描述和解释,为人们认识、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因而,具体理论原则上是可以直接检验的。范式则不同,它不是对某些具体问题的解释,也不预测未来的经验现象。如上所述,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具体理论和研究工作的影响上。因此,一般不能用某些经验现象直接地检验范式。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范式是由本体论社会观观念、认识论方法论观念、基本理论假设、研究主题和基本政策纲领等五个因素,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整体,是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因素。注:

[1][2]拉卡托斯等《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1987年10第1版第76—84页、第171—178页。

[3]拉里·劳丹《进步及其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第81页。

[4]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2月第1版第61页。

[5]文德尔班《历史与自然科学》,见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3年8月第1版第67—68页。

[6]转引自科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求实出版社,1982年第1版第209页。

[7]转引自w.哈奇森《经济学的革命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271页。

[8]参阅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2—15页。

[9]同[7]第368页。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7

关键词: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原则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593-03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评价的对象、评价的内容、评价标准的层次、评价的时间等。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成果鉴定和评奖的重要环节;是调动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积极性与创造性以保证社会科学人才成长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直是学术界和管理部门思考和探讨而没有很好地解决的问题。体育社会科学有着自身的诸多特点,使得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尤为复杂和困难。不论是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还是近几年学术界的观点来看,我国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已成为学术发展的瓶颈,不科学、不合理的评价已催生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同时阻碍了体育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其中的一个症结在于没有合理的方式来评价体育学者的学术水准和学术贡献。因此,构建科学和公正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合理的评价原则是整个体系构架的基础之一。

1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省市有关部门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上不仅标准不同,规则不一致,而且具体运作过程也不相同,总的状况是存在某些不统一、不规范、不公开、不公平的现象,下面是我国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评价标准不统一首先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什么是部级学术论文,什么是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的结果自然也不可能公平。

1.2评价中的“马太效应”在评审过程中来自名校或名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受到重视,来自一般学校、一般人的文章、课题申请、奖励申报往往不能得到同样的待遇。

1.3评价中缺乏回避机制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中,有的人自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1.4评价中的暗箱操作表现在学术评奖、课题评审、职称评定的过程不公开、不透明。评定的标准是什么,评审的过程怎样,评委的权利是什么,评委的责任是什么,评委的召集人是谁,参评者的情况怎样,参评者都是不知道的;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评价机制缺乏监督机构、投诉机构和复议机构。

建立起一套科学、公平的评价标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因为科研成果的评价问题,不仅牵动着千万个单位和学者的心,而且影响着社会发展诸多方面。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说,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需要有评价和鉴定机制,否则,如何确定知识产品或科研成果的价值呢?知识的评价标准或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代表着主流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

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基本概念

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作为一个独立的术语来使用,必须作进一步说明和界定。

2.1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难以明确区分,二者都与人类的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有关。其区别在于人文科学直接研究人的需要、意志、情感和愿望,强调人的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个性方面;社会科学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方面。

在体育科学体系中,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虽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有着非常鲜明的、需要强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我们充分肯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差异和区别,不过在本研究中,我们更为强调的则是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的相似性、共通性、统一性,强调在人文与社会、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保持张力,将之合称体育社会科学。

体育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体育社会现象,其研究主要范围包括:群众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奥林匹克研究、体育史学、体育新闻传播学、竞技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信息学、体育法学、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体育社会心理研究、比较体育、体育文化学、体育哲学、体育伦理学、体育美学、体育人类学等。在现阶段,开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主要目标是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把体育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研究总结出来。

2.2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界定通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方面的文献综述表明,描述和论证社会科学成果特征的文献多集中在国内。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评估的对象是社会科学的成果,但何为“社会科学成果”,却众说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研究者认为成果形式都不足以说明它是“成果”,判断是否“成果”,需要考察成果的实质内容。我们对所涉及到的“成果”的定义内容的资料做了一个初步统计,主要选取了20种相关的资料文献,具体篇目可参见参考文献(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有75%的文献在“成果”的定义中提及了“创造性”,这是一项成果被确定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核心标志,还有的文献将创造性界定为:“新思想、新结论、新观点、新事实、新材料、新信息、新方法、新理论、新概念、新发现”等。研究者进一步强调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标准的核心是:创新性――理论不新则要思想新,思想不新则要观点新,观点不新则要资料新,资料不新则要框架新,框架不新则要方法新,方法不新则要视角新”。“那种一无新观念、二无新资料、三无新方法的东西,根本不能算科研成果。界限在于是否有新意”。有的研究者从知识的新旧联系出发,将这种有新意的东西概括为“运用己有的知识,研究创造的新知识”。总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创造性结果”己经被认为是一个普遍的发展趋势。“具有价值的”、“科学的或正确的”和“广泛占有资料”等因素也被认为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特征被描述为:创造性的认识结果;具有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用科学方法产生的。在借鉴这些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界定为:科研人员运用科学方法,收集、加工、研究与体育社会科学有关的信息而生产出的具有新的价值的认识结果。

3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简析

目前,由于还没有建立全国性的学术质量评价体制、机构以及科学的评价方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一般都采用自我评价、专家鉴定验收、成果评奖、专家直接评审等方式,以定性分析为主的评价方法。但是由于学科专业的局限、学术观点的制约等因素,在成果评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一些消极的影响。

实践表明,单纯地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容易产生标准难以掌握、浮动的偏离程度大和易于受传统观念、人情关系的影响等弊端。近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用定量化方法评价研究成果。譬如,将科研成果的创造性、难易复杂程度、成果的“时间效应”、对决策管理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别评分,然后再乘以一定的权数,得出该成果的分值;有的则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种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分别提出了直接或间接评价指标体系,等等。例如,朱唯唯等利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体育学研究领域里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学者、学术机构和地区以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进行多角度的定量分析研究。该研究完全基于CSSCi客观量化数据,通过量化分析评价。这些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对于改变单纯的依靠定性分析的评价方法,减少专家直接评审产生的消极影响,无疑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如,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宜用于那些不宜公开发表,但已被有关部门采用,而且取得了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

4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原则的提出

评价是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活动。按照价值论观点,价值是客观的,但评价不同于对客体的认识,而是对主体需要及其与客观属性关系的反映。评价原则是一定实践经验的总结,需要转化为利益,主体需要的丰富性就转化为主体利益的丰富性,形成了主体的评价原则。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达到准确、公正的评价目标很不容易,首先需要确定科学可行的评价原则,方可指望奏效。这里根据评价学的基础理论、以往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和本人的课题管理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并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4.1社会效益优先体育社会科学的作用是认识体育、创新理论、与服务社会,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尽管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但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决不能置社会效益于不顾。我们可以通过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研究成果的好坏,对于难以量化且表现复杂的成果,可以通过其影响面、宣传面的大小以及贡献加以评判。

一般说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通过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则是通过间接评价体现出来的。因而,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必须坚持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标准相结合。

4.2重视创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是由多方面的标准、规则和内容组成的,其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认可、奖励的依据和标准等,对于引导科研人员如何做学问,对于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把创新作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理念,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这样才能有利地促进整个学术研究沿着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正确方向前进,才能真正体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意义。

4.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方法是以评价者的主观判断为基础的一种评价方法,强调的是基于理解的“直接认识”,评价者依据个体的经验与学识水平对评价对象的学术价值、水平给出直接的判断。

而定量方法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衡量差别的可操作性定量指标,然后再以该指标的量值来客观表征原来难以量化的“量的差别”。目前常用的定量分析指标包括成果被引证、论文收录转载、获奖和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等,体现为“间接测量”。

由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单纯的定性方法或定量方法都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价社科成果。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一定要把定性和定量标准相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

4.5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区别体育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性研究成果是指在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这类成果或者提出了新的观点、思想、理论和学说,或者对传统理论进行质疑、补缺、完善,或者在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创新方面有新的设想和进展,或者选题有特别重大意义,研究难度大,填补了某项专业的空白,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创见等等。这种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学术论文和专著。应用性研究成果指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宣传功能以及参考功能,将各学科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取得的成果。理论研究常常耗时巨大,其价值也是潜在的;应用研究则常常是立竿见影,效益是显在的。对这两种性质迥然不同的研究,评价标准与方法显然是不同的。

4.6科研管理部门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使用定量指标所进行的客观评价,只牵涉到成果作者和科研管理部门两方,仅仅依靠计算机就可以完成评价工作,适用于对大量的一般成果的评价;同行专家用定性指标进行的主观评价,需要由一定数量的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牵涉人数多,过程复杂,适用于对重大成果的评价。因此,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评价不同的成果。无论是专家评价还是科研管理部门评价,要达到评价的预期目的,前提就是要保证评议的公正性。

建立一个较为全面、完善、公正、科学的体育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从方法论上逐步解决现行体育社会研究成果评价方法所造成的弊端和错误导向,有利于对学术研究者、学术评议人、学术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丹.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的几点意见[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1):56-59.

[2]卜卫,周海宏,刘晓红.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邓毅.社科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4(6):21-26.

[4]刘劲杨,刘永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2):155-156.

[5]李志平.高校社会科学成果的一种四维评价方法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04(1):89-91.

[6]陈力丹.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制的改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87-90

[7]杨植,方一明.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思路[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8]张国春.社会科学成果鉴定(评价)初探[J].社会科学管理,1991(3).

[9]朱唯唯等.体育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CSSCi体育科学文献分析[J].体育科学,2006(10).

[10]邓毅.引证分析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11]解飞厚,等.也谈科技评价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1998,(3).

[12]赵振宇.关于社科成果评价问题及改进的思考[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13]幺大中.建立以同行评议为主,数据库查询为辅的评价机制[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5).

[14]罗晖,刘晓军.科技评价工作兴利除弊做重大改进[n].科技日报,2002-06-06.

[15]姜春林.社会科学交叉科学定量评价中的引文分析方法[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

[16]邱均平,任全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研究进展[J].情报资料工作,2006(4):10-15.

[17]娄策群.社会科学评价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金武刚.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41(4).

[19]陈广胜,王松茂.必须高度重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与评价体系建设[J].高校社科管理研究,2002,43(6).

[20]孙浩,王海鸥.论建立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2(2).

[21]何培忠.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环境及其评价[J].国外社会科学,2002,(6):107-108.

[22]黄长.学风建设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5,(2):2-31.

[23]刘碧坚.社会科学成果转换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6):65-68.

[24]杨家栋,秦兴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及其指标体系[J].齐鲁学刊,2001(2).

[25]高燕云,任世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探讨[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26]马俊峰.评价论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理论与现代化,1999(12).

[27]阎世铎,张岩,刘德佩,等.中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趋势[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02.

[28]罗书勤,罗加冰.体育科研成果评价的数学模型[J].体育学刊,1996(3):93-95.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8

摘要:民俗学与社会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两门基本学科,由于两门学科在研究对象上的交叉性和研究方式上的相似性,使得它们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然而,由于在研究内容上的侧重点不同,使得二者采用的研究方式存在着差异。本文就从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方法论对研究方法的指导作用,归纳与演绎在两门学科中的不同角色及作用以及二者在研究过程中侧重于哪种研究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从而为两门学科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以及各自方法论体系的完善做出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民俗学;社会学;研究方法;异同

一、研究方法的意义

研究方法是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在科学研究三个层次中处于中间层次,在方法论和具体方法技术中起着中介桥梁的作用。研究方法受方法论的影响和制约,方法论影响到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而研究方式的选择又直接影响到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技术。简言之,理论主导着原则,原则决定研究方式的选择,研究方式的选择又影响到具体技术的使用。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如何选择研究方法以及采用哪种研究方法并非简单的抉择问题,而是间接地体现各个学科本身的理论及原则,以及具体研究技术及手段的选择。

研究方法是一种手段,一种用来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资料与证据的一种手段。它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收集、整理资料那么简单,还直接关系到每位学者得出结论的正确与否,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获取资料的方式是否具有科学性。

二、民俗学和社会学的研究类型

民俗学学者乌丙安认为:民俗学是研究整个民间生活与文化的科学,它既研究民间的精神生活,也研究民间的物质生活;既研究文明民族的人民生活与文化也研究后进民族甚至野蛮民族的大众生活与文化。

郑杭生书中说到: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二者在中国的研究都曾被名文禁止,然而同样因为有共同的研究内容以及曾经的经历使得两者现在成为关系最为密切的两门学科。但尽管二者有太多的交叉,它们还是有自己的研究的侧重点。

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本身的结构与社会过程,诸如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强调对于社会现状的分析与对社会问题的反思;民俗学则是对具有传承性的反复出现的生活模式及相关的精神现象进行研究。即: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

三、民俗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叶涛吴存浩合编的《民俗学导论》中,将民俗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分为两大类:民俗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

民俗研究的一般方法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

1、归纳法:从具体的民俗事象的观察和研究出发,在不断增加和扩充民俗事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性研究,在逐步形成民俗学的基本范畴的前提下,提出民俗学的一般理论问题。

2、演绎法:对民俗学的概念、对象和理论进行了解,然后按照民俗学所涉及的理论不断展开研究。

民俗学的特殊方法:田野作业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结构分析法

1、田野作业法:从事民俗研究应深入到民俗事象发生地,脚踏实地对民俗事象进行详细的调查,以取得第一手民俗资料的民俗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法:追溯民俗事象发生发展的历史流变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探讨民俗事象产生的本来面貌及其在历史各个阶段的演变。

3、比较研究法:将不同地区不同民众群体和不同国度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民俗事象集中在一起,比较其中的异同,寻找这些民俗事象的联系。

4、结构分析法:依靠分析和研究民俗事象自身所带有的构成要素和成分,以达到研究和分析民俗事象发生、发展和变异规律的目的。

(二)风笑天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一书中写到,社会学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四种

1、调查研究:是一种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式。

2、实验研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是定量研究的一种类型。

3、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

4、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四、两门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不同点:

(一)研究方法是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具体研究方式的选择,这其中所涉及的是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不同于研究方法,方法论是研究方法的原理和原则的体系;而研究方法则更强调完成某项特定研究任务的具体形式。

民俗学指导原则是受世界观的支配和制约的,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有着两种基本的哲学与价值倾向,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

民俗更多的是研究千变万化的民俗事象,接触的各种事象都会或多或少地掺杂着来自社会、个人甚至是调查者本人自己的情感,这样就会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带来一些非客观的因素,致使研究者价值中立的程度有所降低,得到的结论并不能很好的符合实际情况,这样就会违背了学术研究的科学性要求。这样民俗学研究就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而社会学研究的内容使得它更倾向于采用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许许多多的问题的出现是否迫切需要解决以及社会现象涉及的范围等都需要用数理、概率等统计方式来使得自己的论证过程更充分,使自己的论点更具有说服力。但由于个人是存在千差万别的,一项政策的实施并非对每个人都适用,这样个人就会存在不适应问题,在此就需要用人文主义指导原则来对社会进行另类的研究。

(二)在民俗学研究中,它将归纳法和演绎法视为一般研究方法,是具体研究方法的一般性的方法或者说是指导性的方式。

在民俗学中这两种方法的运用并非很普遍,由于民俗事象的千变万化和复杂性,民俗学对民俗事象更多的采用描述的手段,归纳的情况远不及社会学的概括更抽象。其次,既然没有太抽象的理论,那么也就很少存在需要对理论所进行演绎的这种过程。

而在社会学研究中,由于社会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社会问题的总结及论述,直接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社会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更多的是用来影响政策,故而对其理论的要求比较高,在应用的过程中将二者视为很重要的内容,经常被采用。

在社会学中,将归纳法和演绎法看作是研究过程的两个阶段,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贯穿于整个研究的始终,无法将二者完全的孤立开。

社会学这种研究方法的提出更为合理些,因为在民俗的视角下,将归纳和演绎看作一般性的方法,有点倾向于将二者区别开来的含义;而社会学将二者视为对待同一问题研究方式的两个阶段,理论通过实践来验证其科学及合理性,实践通过理论得以升华。

(三)两门学科主要运用的研究方式也存在着差别

民俗学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具体民俗事象所进行的调查与研究。相对于社会学研究而言,民俗学研究更侧重于微观层次的研究。因而鉴于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该学科对理论层次的建构要求相对较低。在这些前提下所进行的民俗学研究,在进行调查方法的选择上更侧重于采用田野调查方法。调查者亲身参加到研究对象的现实生活中,对各种生活习惯与习俗进行实地的参与式观察,只有采用这种研究方法才能达到研究的目的。

社会学主要是对社会整体进行的研究,是从宏观层次来进行阐述的。这其中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要研究社会本身的结构与社会过程,诸如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社会问题等,强调对于社会现状的分析与对社会问题的反思。而这种分析与反思,仅仅靠对资料的感性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科的严密性与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使得它必须有一个更为理性的分析。因而,社会学研究更多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

总之,社会学与民俗学二者是既相互交叉又独立的学科。由于各自研究的内容不同,使得其研究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由其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不能强调整齐划一,也不能强调孰优孰劣。只能说:存在即合理,适用才是真理。

然而,这并不是说,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已经成为既定事实,无需再进行修改与补充。民俗学研究的内容与社会学研究的内容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想使得两门学科有更好的发展,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宏观又要微观。民俗学要想壮大自己的理论体系,更好的服务与指导实践,使其走上更为科学的道路,必须要借鉴社会学关于理论建构方面所采用的研究方式。社会学由于其内容的宏观性,使得这门学科更注重理论的建构,对于现象的描述也只是为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服务。对于理论的演绎也更倾向于证明或现有的理论,或验证假设。因而,使得社会学在微观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而民俗学在微观现象的描述与概括方面却有更好更完善的研究方式。因此,可以从民俗学研究方式上借鉴和吸收其合理成分用来发展和壮大社会学。

相信,民俗学和社会学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会越走越远。(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9

关键词:风险;科技风险;风险社会

全球性风险社会的到来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及个人都无法逃避,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特殊国家来说,更是面临着各种各样复杂的风险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风险视角观察当代中国的现实状态,深思并反省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道路,不失为一种冷静、理性与深刻的方式。

1当代风险理论研究成果

1.1国外的风险理论研究成果

风险在现代社会中已然成为了一个复杂而重大的基本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在各自的领域对风险问题展开了研究,其中,以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最为突出和成熟。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在宏观研究维度上是相当有影响力的,它同样在对许多具体问题的理解中,被当做认识论前提,因此我们重点介绍它。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三类,下面我们分而述之。

1.1.1风险社会理论

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贝克是第一个从学理的高度把风险概念阐述清楚的西方学者。他于1986年出版的《风险社会》被公认为风险社会理论的开山之作,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在专著中提出风险社会这个概念。随后针对卢曼的《生态交往》一书,他又发表了《风险时代的生态政治学》。在1999年出版的《世界风险社会》著作中,他又预测了全球性风险社会的到来。此外,贝克的其他作品还有:《自由与资本主义》、《反思现代化》、《自反性现代化》、《风险社会理论修正》、《关于风险社会的对话》、《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风险社会再思考》、《再谈风险社会:理论、政治与研究计划》、《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议题》、《9.11事件后的全球风险社会》等。

贝克毫无疑问是社会学关于风险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风险社会理论以反思现代化为视角,沿着风险分配的逻辑、个体化法则、科学和政治的衰微这三条路线展开。他不仅将现代性的膨胀及其副作用结果的风险归结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而且提出要在“反思性科学化”所带来的科学和政治的解放中找到问题解决的希望――建立“世界公民社会共同体”,从而体现了一个制度主义者的理想,真正开辟了社会学对风险的研究范式。

与贝克一样,吉登斯也认为风险社会是现代性文明的结果,导源于全球化的发展和被科学技术所人为制造出来的风险。他主要作品包括《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性后果》、《失控的世界》、《超越左与右》等。

贝克和吉登斯都从宏观制度结构因素分析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而大量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与全球化过程一道遍布于世界范围,它们更具不确定性、难以预测、管理或避免。他们的伟大贡献在于把“风险社会”作为一个概念和理论被世界广泛接受。

1.1.2风险文化理论

这一流派从人类学、文化学的视角来解读风险社会的涵义,体现了人类对风险认识的加深。以玛丽・道格拉斯、威尔德韦斯和斯科特・拉什为代表。道格拉斯和威尔德韦斯在1982年所著的《风险与文化》一书中把风险分为了三类:社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他们宣称,虽然事实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副作用和负面效应所酿成的风险可能已经有所降低,但是我们对这第三类风险即自然风险的察觉和认知程度却是大大增加了。

拉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当代社会发展导致的不确定性风险。在《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中,拉什认为:在“风险文化时代,人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和排除诸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等飞速发展后所造成的包括生态风险、核风险在内的各种可以危及人类毁灭人类的巨大风险”。

1.1.3风险系统理论

尼古拉斯・卢曼,是西方社会学界关于风险研究的另一位集大成者。他的有关现代社会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沟通》、《技术、环境和社会风险:一个系统的视角》、《风险:一个社会学理论》和《现代性的观察》等。

卢曼的风险复杂自系统理论完全从现代社会的结构和内在机制来阐释风险的来龙去脉。他从系统――功能分化的角度阐述了风险得以产生且不可避免的原因,深入而又细致地运用社会系统理论来分析风险。较之于贝克和吉登斯,卢曼对风险的理解要宽泛得多,他认为贝克主要关心的是技术性的风险,是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而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其它风险,因此他把注意力转向“决定风险运行的结构性因素”而不是风险运行本身。

卢曼与贝克关于风险理论的区别在于:在认识论基础方面,贝克倾向于建构主义的现实主义,而卢曼倾向于强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贝克的是制度主义的方法论,而卢曼则是系统主义的方法论;在风险应对策略上,贝克强调的是反思性科学化和全球“亚政治”的策略,卢曼更为悲观一些,但也强调了二阶观察的重要性。

1.2国内的风险研究成果

虽然国内对风险问题的关注晚与西方,但是大致从2003年以后,这个问题骤然成为了国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总体来看,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始探索研究阶段。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其它领域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些研究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下面我们具体介绍。

1.2.1西方风险理论的引入

国内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既有综合性述评研究,也有专门针对某一风险社会理论家的相关研究,但是从国内出版的著作来看,基本上都是综合性研究。薛晓源、周战超与杨雪东是国内最早一批翻译,评介及研究风险社会理论的学者,他们的作品主要有:薛晓源、周战超主编的《全球化与风险社会》、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的《当代西方学术研究前沿报告(2005-2006)》、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的《当代西方学术研究前沿报告(2006-2007)》。此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研究风险的有两本专著:庄友刚的《跨越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与刘岩的《风险社会理论新探》。而李瑞昌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出版了《风险、知识与公共决策》。这些成果将风险的界定、分类、特征、根源、以及风险与现代社会发展为重点,并且结合了实证分析及应用分析来探讨问题,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

1.2.2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制度转型和体制转轨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来说,如何借鉴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有益成分,把它与当前中国社会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风险问题结合起来,并就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道,也就成为了学者们思考的主题。为此,他们进行了多视角、多学科和多行业的探讨,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这样的著作主要有:冯必扬的《来自竞争的风险――我国转型期竞争与社会风险》和《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丁元竹等的《中国2010年风险与规避》、杨雪冬的《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童星与张海波等的《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刘挺的《经济全球化与社会风险》、李航的《我国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风险管理探析》、刘先春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挑战与对策研究风险・机制・对策》、曾家华的《风险与发展-没有风险意识是最大的风险》、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和谢建设《风险社会视野下的农民工融入性教育》。

1.2.3与风险相关的其他研究

这方面的著作主要有:陈秋玲的《社会风险预警研究》、谢进川的《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贾英健的《风险社会的人学研究》、蔡定剑的《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李福胜的《国家风险:分析・评估・监控》、何翔舟的《政府管理活动中的风险成本问题实证研究》和李维的《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主观幸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国内学者在风险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上是相当可观的,但绝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内。总的来看,国内学者在对风险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新思想、新观点,但是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难免与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存在一定的差距。相比以贝克、吉登斯和卢曼为首的风险社会理论家来说,目前国内风险理论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深刻性。

2当代科技风险研究成果

2.1国外的科技风险研究成果

现代技术对自然产生的负效应导致了以蕾切尔.卡逊为代表的生态批判主义这一新的科技批判思潮,在其1962年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中,作者以技术宏观负面效应的实证研究对科技风险产生的事后效应进行了批判,揭发了DDt等人工化学物质污染破坏土壤、森林以及河流等生态系,通过由食物链导致的生物浓缩也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这一事实。

从技术微观负面效应的实证研究探讨科技风险的学者还有:查尔斯.培罗的《当科技变成灾难:与高风险系统并存》、刘易斯的《技术与风险》、威廉.m.埃文《危机四伏:预防技术灾难》、沃兹尼亚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教训》等。比如培罗在《当科技变成灾难》中分析了技术事故及灾难的成因,论述了高风险技术的特征,批驳了动辄将事故归咎于操作失误、系统设计缺陷等传统的错误认识,提出“正常事故”理论(nat)。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技术系统的事故具有某种不可避免性,因而是“正常”的。

此外,科学家波拉克在《不确定的科学与不确定的世界》书中,坦率地说出科学的不确定性,以及诸多技术的风险性。卡尔.德尔里卡的《双刃剑――遗传革命的前景与风险》揭示了现代传遗传学的正、负两方面,以及它对我们每个人的潜在影响。C.J.范莱文与t.G.韦梅尔的《化学品风险评估》一书探讨了工业化学品的来源和排放对环境及人类的影响所进行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生物地球化学家巴什金编著的《现代生物地球化学:环境风险评价》,系统介绍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般特征,并对导致人类和生态系统环境风险的有关机理进行了分析。斯图亚特・艾伦的《媒介,风险与科学》从传媒学的角度描绘了环境风险、艾滋病、由转基因食品和BSe(疯牛病)等带来的食品恐慌,以及克隆人等问题,从而再现了科学和风险的一些关键议题。

2.2国内的科技风险研究成果

在国内,科技风险还是一个新的探索性话题,从2004年开始个别专业研究团体开始介绍翻译国外相关著作,在学术期刊杂志上也陆陆续续的出现了一些研究论文,在2008年和2009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举办了两场有关科技风险的研讨会。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应该是国内最早涉足科技风险研究的专业团体,他们在2004年后推出了北大科学传播丛书五册。比如《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公众、科学与技术》就涉及了科技风险研究、风险预知、风险沟通以及科技风险引起公众的理解与信任等问题。第二个专业团体是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科学技术与现代社会风险”课题组,他们致力于对现代风险和风险治理的总体性的研究。从2005年起,他们也先后出版了现代风险管理译丛图书五部,这些书中对核、遗传、生殖和通讯等高新技术的风险给予了深刻的分析和评论。第三个机构是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他们在2010年联合英国的多个研究中心出版了“社会风险治理经典译丛”六本。这套丛书的特点就如主编张秀兰所说是从治理而非管理的维度展开的,她认为治理是指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具有新公共管理的义涵。

2008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3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科技风险与人类未来学术会议”。这次会议集中关注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风险问题,逐层分类讨论了不同类型的风险。另一场会议则更多的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的工程技术中的利益与风险问题。2009年5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昆明举办了“利益、风险和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主要围绕工程技术的风险问题、工程利益分配问题、工程技术人员道德、工程伦理规范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还有一场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与英国肯特大学等联合举办的社会变迁中的风险研究国际会议,其主要议题有三个:风险管理的变迁、社会科学对理解风险问题的贡献和有关中英当前风险和社会管理的问题。

从国内目前收集到的科技风险方面的期刊论文来看,大致是从四个角度进行研究的,代表性的论文有:伦理学角度的有:崔伟奇的《科技伦理:在风险观念的语境中》、杨雪聘的《科技风险的伦理思考》和庄友刚《风险社会中的科技伦理:问题与出路》等;专门讨论技术风险的有:张成岗的《技术风险的现代性反思》、王前与朱勤的《StS视角的技术风险成因与预防对策》等;管理学角度的有:曾国屏的《科技风险与治理》、赵南元《科技风险与社会管理能力》和马缨的《科技发展与科技风险管理》等;哲学角度的有:吴国盛的《生活方式、发展模式与科技风险》、赵万里的《结构性风险与知识社会的建构》与《科学技术与社会风险》、蒋劲松的《风险社会中的科学与民主》、费多益的《科技风险的社会接纳》与《风险技术的社会控制》等。

3结束语

对风险与科技风险的关注与研究是当今时代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大多数中国人对待风险与科技的态度是盲目乐观、片面肤浅的,因此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并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传播,对于增强国人的风险意识与感知,给予科技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及伦理价值观的反思,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4).

[2]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4).

[3]岩佐茂.环境的思想与伦理[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179.

[4]泰勒-顾柏,金.社会科学中的风险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主编序第7页.

[5]刘潜.科技风险与人类未来学术会议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

[6]张恒力.利益、风险与工程伦理-第二届全国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5).

社会科学研究理论篇10

[论文摘要]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认为,在社会学研究中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研究者要摆脱一切主观的偏见和预断,通过客观的观察方法来获得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这一准则不仅适用于社会学研究,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提醒人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和坚持客观性和价值中立的原则,克服不健康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只有客观地研究和把握社会事实,才有可能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

自从社会学鼻祖孔德提出了实证主义思想,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认为社会学可以像其他自然学科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实证方法便成为社会学学科存在的根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孔德并没有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作深入的探讨,完成这一任务的则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迪尔凯姆(1858-1917)于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他一生致力于建立法国社会学,由他所创立的社会学年鉴派对法国乃至西方社会学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为社会学确立了研究方法和准则,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本文试图从迪尔凯姆提出的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这一角度出发,谈谈对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的一些看法。

一、迪尔凯姆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

1.关于社会事实。迪尔凯姆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这本书中指出,如果我们对社会事实作如下界说,这个定义就包括了它的全部内容: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1](p34)。迪尔凯姆认为,这类事实由存在于个人之身外,但又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1](p25)。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他的论述,社会事实是不同于人们的起居、饮食、思考等社会中的普遍现象,具有客观外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等特点,不能把它与有机体现象、心理现象混为一谈。也就是说:(1)社会事实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它不取决和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社会生活当中。(2)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这种“强制性”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的将会受到惩罚。(3)社会事实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社会的。

2.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基本规则。迪尔凯姆提出,第一条也是最基本的规则是: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他认为,凡是供我们观察的一切,凡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或更确切地说,凡是我们观察的一切,都是物。把社会现象作为物来研究,就是把社会现象作为构成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的实物论据来研究。社会现象无可争辩地具有这种特性……因此,我们应该使社会现象与在头脑中把它们表象出来的主体分开,而对社会现象本身进行考察。我们要把社会现象作为外在的物从外部来研究,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作为这样的东西呈现在我们面前的[1](p48)。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不是人们意识的产物,而是待发现的客观事物,并且从外部决定着人们的意识,也就是具有“物”的性质。如信仰体系、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等现象都是外在于个人而存在的客观的社会事实。说社会事实具有物的性质,并不是指社会事实是物质之物,而是说社会事实是与物质之物具有同等地位但表现形式不同的物。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强调的是要以一定的心态观察它们,就是在进行研究时,对事实的存在要持完全不知的态度;对事实所特有的各种属性,以及这些属性赖以存在的未知原因,都必须通过观察、描述和比较来研究,而不是以解释、分析和综合自己的观点取而代之。

3.要摆脱一切主观的偏见和预断。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无论是在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时,还是在进行论证的过程中,都必须绝对禁止使用科学之外的和不是为科学所需要而制造的概念。他们应该从支配群氓思想的明显谬误中解脱出来,彻底打破日积月累而最后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经验范畴的枷锁[1](p51)。迪尔凯姆认为研究社会、收集实证材料的过程,就如同自然科学家所进行的化学或者物理实验研究一般,虽然可以有假设,但研究过程中不应该带有研究者个人的意志和观念。也就是说在任何研究工作之前,对事实存在应当持“不知”的态度,不能以“先人之见”,而应当回到事情本身,改变以往用观念或感知来研究社会的做法。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参与,要做到这点常常十分不容易。他列举斯宾塞和孔德的例子加以说明,认为斯宾塞在对社会所下的定义里,先入为主地把“合作”当作是社会的前提,以预断代替了社会的实际情况。同样,迪尔凯姆在批评孔德的研究时认为:当他脱离这种哲学概括,试图运用自己的原理并使科学摆脱这种哲学概括时,他还是把观念作为研究的对象了[1](p39)。

二、这一准则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虽然社会学只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学科,但在社会学研究中迪尔凯姆所倡导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显然不仅仅只适用于社会学研究领域,可以推而广之提醒我们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应该采取的态度与方法。应该说迪尔凯姆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十分有意义。

1.既然社会事实是待发现的客观事物,就应当采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社会事实这一物的属性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在进行新的研究时,能像自然科学家从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研究一样,具有那样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态度。使自己进入一个未知的社会世界,而不是一个已经预设好的境界,随时准备去作新的发现。由此提示人们对于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排除来自生物学或心理学方面的影响,通过超然的、客观的科学观察方法来获得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用研究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社会,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来获得关于社会事实的经验材料。

2.对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进行客观观察、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题中之义和根本任务。社会科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是其根本的任务[2]。也就是说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在内,其根本任务就是不带个人偏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从而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如果人们的观察和分析,有意或无意地偏离了客观实际,或者把握不了事实和现象的本质,那么就可能受到应有的惩罚,社会科学研究任务就无从实现,即便有任务实现的形式,也无任何实际意义。

3.社会科学研究由于与意识、情感相关,特别需要注意排除一些因素的干扰,才有可能获得成果。由于社会科学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过程,同时也是一项意识领域的工作,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范畴,在有阶级的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对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有重要的影响。因而要真正做到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实际上有许多难处。尤其让许多人记忆犹新的是在过去那个特定的时期,不健康的意识形态肆虐,严重侵蚀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社会科学研究要么变成简单的、庸俗的、荒唐的政治说教,变成极左政治的代言人,成为“遵命学术”,要么就只能放弃自己的存在权利。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研究方法、研究规范的科学化、客观化上,仍然存在值得探索和反思之处。

三、对社会科学研究客观性问题的思考

1.确立研究对象是“物”的观念并贯穿始终。如前所述,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如同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样,都是客观的,都具有“物”的客观实在性。因此,从理论上说,不管人们属于哪个种族、哪个国家、哪个党派,用正确的方法客观地研究和观察社会,分析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就应该能够得到同样的研究结论,好比在自然科学中,不同的科学家尽管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重力加速度进行测定都将得出一致的结果一样。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虽不具有一般“物”的形态,但具有“物”的特质。因此,任何研究者都必须尊重社会事实和社会现象,必须把它当作“物”来看待,不作任意取舍,把研究对象是“物”的观念贯穿于研究始终。

2.在研究中必须自觉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客观性是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者对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偏见或成见,更不能任意歪曲或虚构事实[3](p11)。社会科学研究把社会组织、社会群体、社会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对宏观社会现象的调查和分析,客观地描述和分析社会。转贴于可见客观性是社会实践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要求,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的方法论。它要求研究者对社会事实的研究分析,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让资料和数据“说话”,并且使用统一的量度标准。社会科学存在的全部意义和本质就是对客观的社会变化进行说明和预测,因而应当特别强调的是在这个物质化、市场化的时代,排除各种干扰,始终重视社会研究的客观性是很困难的,也显得特别的重要。在现实的社会研究中,所存在的带着已有的结论去收集资料,或为迎合上级意图对客观事实任意取舍,或只从书本知识出发“注释”权威理论等弊病,都是违背客观性原则的表现,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必须彻底摆脱。同时必须正视这样一种事实,在客观性原则指导下的研究,有时可能得出一些在某一方面与当时主流思想或理论不一致的结论,同样需要我们采取客观的、宽容的学术态度来对待。

3.价值中立是社会科学研究应有的学术规范。自然科学研究的价值中立相对来说是比较明显的。社会科学与此尽管不同,各种利益和政治的牵扯使研究者很难“净化”自己的思想“实验室”,但仍然有必要做到相对的学术中立[4]。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有所不同,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和活生生的人,研究者受到各种利益、意识形态、心理等因素的干扰,容易把个人的、一己的主观价值态度夹带于研究当中,从而影响对社会事实做出客观的判断,甚至因一己私利而歪曲客观的社会事实。但是,价值中立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上的一个要求和规范,也是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与个人对社会的价值态度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因此,一旦我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就必须终止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而是遵循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不把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无论研究的结果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都应该如此,从而回答“是什么”,而不是“应当是什么”。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还必须注意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的联系。“价值中立”,虽然是研究者对自己的好恶和主观态度的暂时悬搁,以把握对象即社会现象或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实际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科学家完全放弃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价值中立并不是说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回避对社会的责任,在对研究结果的使用上,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不同。

4.客观地研究社会事实是理论创新的前提。我们应当看到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中,有许多问题是前人没有遇到过没有做过的,不可能在书本中或在别人那里拿到现成的答案。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革命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向人们展开了广阔的研究天地,使社会科学研究与理论创新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因此,新的形势和环境迫切要求,也允许我们去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研究。但是,理论创新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决不像“痴人说梦”,可以随心所欲地、轻易地获得惊天动地的所谓的“成果”。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社会事实为重、以社会事实为是,客观地分析和研究社会的发展变化。(1)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着眼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2)深入社会实际,充分掌握社会事实的客观材料,敢于坚持真理。(3)提高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采取严谨的科学方法和程序。只有经过长期刻苦的研究,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哪怕是在一个具体的问题上。

5.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肩负真实记载社会变化的重任。我国正处于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矛盾复杂,问题纷繁,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实证的、制度化的研究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社会科学研究正好满足这种需要,它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为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服务,记录社会的轨迹。时代对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提出了客观真实记载当今我国社会变化及其发展方向的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所希望的那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适应变化着的时代条件,积极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努力为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5]。因此,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走出书斋,摆脱臆想状态,走向社会实际,努力为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适应变化着的时代条件,积极进行创造性的理论探索;要在研究实践中探索并确立客观性的、经验性的研究规范,把握当今社会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汪建华.谈谈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和价值性[n].光明日报,2000-04-18(3).

[3]袁方,林彬.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