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安全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6:58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1

关键词:供水管网运行管理现代化建设

0引言

供水管线是一座城市基础设施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血管”,也是城市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在日益扩大,城市人口在高度集中,这无疑给供水管网的运行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外,为了减少低碳社会,节约用水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需求,做好供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工作正是响应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如何加强供水管网的运行管理进行探讨。

1加大供水管网巡查力度,消除管网运行潜在隐患

巡查管线是管网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通过专业人员主动巡查供水管线,能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措施迅速加以解决,消除管网运行中的潜在隐患。以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为例,该公司有一支60人组成的管线巡视队伍,每一名巡线人员负责不同巡视区域,5个工作日内要对自己分管区域内的供水管线至少巡视一遍,一个月内就至少能保证对市区6600余公里供水管线巡视四遍。在巡视过程中,巡线员除主动发现管线破漏隐患事故外,还要对供水管线沿线的施工工程、违章占压等情况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以防发生各种意外。“巡线工作无小事”,自来水集团巡线员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紧盯管线附近的施工工程,保护着供水管网的安全。从2003年以来,没有新增加一起圈、压、占、埋供水管线的情况;供水管线的工程漏从2001年的236起减少到2005年的77起。快速查找供水管线暗漏。供水管线明漏容易被人发现,如果自来水直接从管网渗漏处流到地下就很难被人发现,过去因为管网暗漏造成不少自来水的白白浪费。为此,2001年,自来水集团供水分公司专门成立闻达通检漏公司,主要负责对供水管网暗漏的排查,并先后投入近200万元的资金,购买了听漏仪、管线定位仪、多点相关仪等一批先进的检漏仪器,检漏水平在全国供水行业中名列前茅;2006年,自来水集团还将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购买更加先进的管线检漏系统和雷达物控仪,进一步提高供水管网的监控和查漏的能力。为了提高检漏水平,锻炼队伍,2004年,自来水集团供水分公司与埃德尔检漏公司签约,引入竞争机制,在同一环境和条件下进行普查和检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04年以来,共查出供水管网暗漏1200余处,减少自来水漏失2800余万立方米。

2加强阀门运行管理

阀门作为管网的重要控制设备操作并不频繁,要确保在关键时刻启闭到位,除要把好阀门质量关、选型适当,从源头上解决阀门应用问题,还需严格按规范安装、精心施工;另外还需注重阀门日常的维护和检修、保养。良好的运行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技术资料齐全、完整

阀门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阀门出厂说明书、质量合格证、阀门的安装施工图(位置、施工人员、日期等)、阀门检修、维修记录、阀门日常管理卡片及阀门变更纪录等。

2.2阀门运行管理质量要求

包括阀门应关闭严密或基本严密;阀门填料不滴漏;阀门启闭轻便,指示完好。阀门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包括阀门历次启闭操作单的审批记录及操作记录,阀门定期周检的启闭记录等。对于长期没操作过的阀门,根据口径的大小,定出不同的周检检修,一般选在用水低峰期,启闭活动数拾转即可,若要作完全关闭操作则应慎重。对于发现的故障应提出相应的大中修计划,及时处理,特别关闭后无法开启的阀门应像抢修爆管一样进行紧急处理。

2.3阀井的管理

阀井日常管理包括阀井砌筑符合设计要求;井盖无损与路面衔接完好;操作阀门的孔位准确;井内无杂物及污水;阀门表面无锈斑。由于阀井内易形成密闭的空间,容易形成缺氧,维修人员下井作业前要进行通风、换气等措施。阀井应定期巡示,及时处理压埋问题,对于井盖丢失、损坏等问题则应紧急处理。

2.4应用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随着供水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供水管网的拓展、阀门的增多,传统人工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供水企业的要求,阀门的管理要同供水设备的管理提高到同一水平。当前微机技术的发展为管网、阀门现代化的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完善的管理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促进我们供水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供水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自来水公司要进一步树立“以安全供水为目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用户为中心、以用户满意为标准”的服务理念,提高企业管理服务水平,彻底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面对市场竞争。

一是要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创新。尽快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减员增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是要利用产业优势,扩大经营范围。要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设备、人员、技术和政策优势,拓宽经营服务领域,大力开发和规范室内水管安装市场,积极推动供水主业与辅业同步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要强化科学管理,提高管理成效。要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努力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能力;要积极改革收费方式,建议改上门抄表收费为用户到收费点集中缴费,以降低收费成本,提高收费效益;要积极推广使用智能水表和iC卡等先进计量仪表,以切实减少水损;要加快水价改革,尽快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合理的价格体制。

四是要加强城区水政执法力度,确保安全供水用水。要切实加强城区水政执法,坚决打击非法用水;要加强对城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规范居民自备井的开采,规范供水用水秩序;要加快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建设,建立城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要加强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减少供水故障发生;要加强城区供水水源的保护和供水水质的管理,确保安全供水。

五是要加强宣传力度,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创建“节水型城市”是一项全国性的活动,应当成为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标,综合利用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不断加大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再生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实施各类节水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引导居民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2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水资源愈发紧缺,随着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总量的急剧增长,水资源已经严重告急,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用水进一步被迫“减产”。根据国家水务部门的相关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1/3的城市属于严重缺水,尤其以东部沿海城市为甚。在这些缺水的城市中,能够达到人体引用标准的二类水质标准,仅仅占全部水资源的10%左右,其中超过50%的水资源,连牲畜饮用水标准都达不到,加上近年来冶金、化工、造纸等行业对水质的持续污染,偶然突出的水质安全事件等等,使得目前饮用水的安全无法得到根本性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处于“水荒”、“谈水色变”的高压环境之下。

相比提高供水效益和效率而言,提高供水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如何加强供水管理以提高和保障供水安全,这是当前各个水务管理部门以及自来水供水单位的头等大事,很多部门以及着手研究如何提高供水的安全性问题。本论文正是鉴于此,试图探讨供水管理对供水安全的影响以及积极意义,以期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加强供水管理以提高供水安全的方法与策略,并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二、当前供水管理与供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水资源严重匮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供水管理体系存在着制度上的问题,很多城市建立了供水部门,但是没有做好供水的反馈以及管理等相关工作,致使供水管理效率不高,供水安全问题频发。当前供水管理与供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水管理部门不够健全与集中

很多城市的供水管理部门职能单一,责任也不明确,往往只承担着城市供水的责任,至于污水废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城市农村水务调度问题,以及地下水质监测等职能无法得到充分落实与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很多城市的供水管理职能分散,水务管理部门分散,致使很多供水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各个部门存在扯皮现象,供水管理域供水安全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2)供水风险控制体制欠缺

我国目前供水风险控制能力还是很脆弱,这主要表现在,城市供水水源地环境风险加剧,非常容易引发供水安全事件;城市供水突发事件日益频繁,而城市供水管理部门对于这一类突发事件的处理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迟滞性,致使供水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空缺,一旦发生供水安全事件,广大百姓除了陷入“水荒”恐惧外别无他法。供水风险控制体制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目前很多城市供水管理中的一个通病,总是等到供水管理出了问题才想办法补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目前城市供水的安全性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与重视。

(3)供水执法落实力度不够

影响城市供水管理与安全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供水执法落实的力度不够,很多执法措施沦于形式,违规违法用水、污染水的单位因为所承受的惩罚仅仅是罚款或者整改,致使很多单位愿意承担这样的代价而违规、违法用水。很多城市都曾发生过化工厂或者其他具有污染性质的加工厂污染水源地的突发事件,而事后对于这些违规违法的企业,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罚款,相信这也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供水管理以提高供水安全的探讨

(一)影响供水管理与安全的因素分析

(1)水资源的分布不均

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主要体现在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不均,这是客观因素,是人所不可控的因素,因此,城市在发展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对水库的修建、供水管道网络的敷设等工程,都必须加以引导,以避免因为水资源分布不均所带来的影响。

(2)水源水质

水源水质同样是属于客观因素,也是不可控因素之一。水源地的水质主要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水土保持状况,因此城市为了提高供水管理能力,还必须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坚决取缔水源地附近的带有污染性质的企业,切实加强和提高水源地水质的安全保护水平。

(3)供水部门的供水能力

供水部门的供水能力是真正能够反映出供水管理部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的因素,也是直接影响供水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益的可控因素。供水部门的供水能力,主要表现在供水规划、供水设备采购、供水设施运营能力、供水调度机制等各个方面,这些管理的落实需要依靠制度来监督,而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供水管理部门所缺少的恰恰就是完善的监督体制。

(二)加强供水管理以提高供水安全的措施与策略

(1)大力发展水务一体化管理

水务一体化改革是供水管理职能部门改革的必然趋势,这要求供水管理部门必须要整合各个供水管理部门的职能,整合各部门的资源,集中力量发展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标准水平,从而从根本上保障了城市供水的安全性。

(2)加强供水风险管理决策水平

城市供水管理部门要增强和提高风险控制意识,针对供水管理中的突发事件,或者水源地水质的突发灾害性事故,管理部门要能够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风险防范和决策管理体系,使得在应对供水安全突发事故时能够做到有理有据有度,切实首先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性。

(3)构建管理+监督+评价三位一体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供水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供水管理部门应当大力构建基于管理+监督+评价的三位一体管理机制,重管理,强监督,看评价,真正将供水管理中的各个问题都落到实处,从小事、细节保障供水安全。

(4)进一步提升供水部门的管理能力

①管理广度

目前,多数城市的供水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详细规定了供水规划、供水调度、供水管理、设备养护等各个方面的细则,但是对河道治理、水源地保护、污水排放标准、废水处理工艺以及第三方监督体系等管理内容尚未落实或仍然有所欠缺,因此目前供水管理部门在管理广度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②管理深度

管理深度主要体现在对供水安全突发事件及供水安全风险控制体系这两个方面,目前多数城市供水管理部门仍然无法从容应对,在具体的责任追究和责罚体系上深度不够,无法体现出供水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水平。

四、结语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3

关键词:供水行业;风险管理;城市供水系统;流程;基本实施步骤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志码,a

20世纪80年代初期,风险管理的理念开始中国随后国内开始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有部分企业开始引进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管理的理论,采用风险管理的经验识别、衡量和风险估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已经在我国的许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金融行业、食品安全行业、电力行业和石油行业等,但是风险管理的理念一直未被应用到供水行业。21世纪以来部分国家和地区开始逐步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到城市供水行业中来,如世界卫生组织为了风险管理在城市供水系统中的应用指导出版了《水安全计划手册》——供水企业分步进行的风险管理,德国水气协会的tSm体系等都是风险管理理论在城市供水系统应用的典范。但是截止日前在我国范围内,风险管理的理论还没有在城市供水行业内得到系统的应用。供水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又是公共事业,供水安全是衡量我国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将风险管理理论系统的应用到我国城市供水行业中保障我国供水行业的安全也是当务之急。

1 城市供水系统风险与风险管理

风险一般是通过事故的现象和导致的损失事件表现出来的。目前学术界对于风险的一般定义为:风险主体遭受损害的不确定性及其后果的综合,即风险主要包括2个方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所导致的后果危害性2个方面。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当然也离不开风险的一般定义中的2个主要因素,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风险进行范围的界定。众所周知,城市供水系统也包含许多方面如供水企业的运行规划、财务、供水系统运行指标等。但是在风险管理刚刚引入城市供水系统的初级阶段不可能将供水企业的所有内容均纳入到风险管理的范围之内。在此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主要指在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能引起供水系统的水质、水量和水压以及人员安全等方面的风险为城市供水系统的风险,而对于引起城市供水系统其他方面的风险暂不纳入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的概念之内。

目前我国的城市供水系统主要包括4个子系统:取水子系统、制水子系统、输配水子系统和二次供水子系统等。因此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是指供水企业等风险管理主体,通过采用合适的风险管理方法对城市供水系统中影响水质、水量、水压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并针对风险评价的结果采取现存条件下经济可行的风险应对措施来综合处理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风险,以保障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2 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流程的建立

在我国GB/t24353-2009《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明确指出,风险管理的流程主要包括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和监督和检查等6个主要流程。在成功将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引入到城市供水系统的国际标准如:水安全计划手册和w1001《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供应一正常模式下的风险管理》中关于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流程也都基本依据风险管理的六大基本流程建立。结合我国城市供水系统的特点以及风险管理的六大基本流程建立了我国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的流程,如图1所示。

2.1明确环境信息

明确环境信息是进行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供水系统的环境信息进行了充分的了解,才可以使后面的风险评估更准确。环境信息一般分为外部环境信息和内部环境信息。在明确城市供水系统的环境信息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可以采用安全调查表法确定城市供水系统的部分外部环境信息和大部分的内部环境信息,对于明确的内部环境信息可以采用城市供水系统特征描述的方法,将明确的内部环境信息进行清晰的整理。

2.2确定风险准则

在进行城市供水系统风险管理时必定要风险管理的风险进行严重性的等级划分,而风险准则即是组织用于评价风险重要程度的标准,反应了供水企业对于风险的承受度。需强调的是组织在制定风险准则的时候要注意与组织的既定风险管理方针相一致。风险准则主要确定以下内容:城市供水系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度量,风险的度量方法和风险等级的确定等。

2.3风险识别

对供水系统进行风险识别就是通过识别供水系统中的风险源、风险源可能的影响范围、可能造成的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的后果等,生成一个全面的风险列表。风险源识别不单单是识别风险事件,还要考虑其可能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包括所有重要的原因和后果。不论风险事件的风险源是否在组织的控制之下,或其原因是否已知,都应对其进行识别。风险识别的方法很多,根据供水系统的特点,可以选择安全调查表法、事故树分析法和事件树分析法等综合使用全面识别供水系统中的潜在风险源,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供水系统风险源清单。

2.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类型、获得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的使用目的,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支持。风险分析要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性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

风险分析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一般情况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初步了解风险等级和揭示主要风险。适当时,进行更具体和定量的分析。风险分析的定量和定性方法有很多,根据供水系统的可以分为多个影响层级以及同一层级的风险事故可以由不同的因素造成的特点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分析。

2.5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制定的风险准则比较,或在各种风险分析的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并且做出风险应对的决策。如果该风险是新识别的风险,则应当制定相应的风险准则,以便评价该风险。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满足风险应对的需要,否则,应做进一步分析。根据已经制定的风险准则,风险评价使组织做出维持现有的风险应对措施,不采取其他新的措施的决定。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4

第二条从事城市供水活动,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水质,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二次供水、深度净化处理水)的水质。

本规定所称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规定所称深度净化处理水,是指利用活性碳、膜等技术对城市自来水或者其他原水作进一步处理后,通过管道形式直接供给城市居民饮用的水。

本规定所称城市供水单位,是指从事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深度净化处理供水)的企业和单位。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水质监督管理工作。

涉及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卫生主管部门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卫生部令第53号)的规定分工负责。

第五条对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条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体系由国家和地方两级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络组成。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和直辖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等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国家站)组成,业务上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为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中心站,承担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

地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以下简称地方网),由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的国家站和其他城市经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站(以下简称地方站)组成,业务上接受所在地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指导。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特点、水质检测机构的能力和水质监测任务的需要,确定地方网中心站。

第七条城市供水单位对其供应的水的质量负责,其中,经二次供水到达用户的,二次供水的水质由二次供水管理单位负责。

城市供水水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第八条城市供水原水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做好原水水质检测工作。发现原水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报告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水利、环境保护和卫生主管部门。

第九条城市供水单位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城市供水单位应当选用获证企业的产品。

城市供水单位所用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在使用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条城市供水设备、管网应当符合保障水质安全的要求。

用于城市供水的新设备、新管网或者经改造的原有设备、管网,应当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城市供水单位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编制供水安全计划并报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

(二)按照有关规定,对其管理的供水设施定期巡查和维修保养;

(三)建立健全水质检测机构和检测制度,提高水质检测能力;

(四)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频率和有关标准、方法,定期检测原水、出厂水、管网水的水质;

(五)做好各项检测分析资料和水质报表存档工作;

(六)定期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如实报告供水水质检测数据;

(七)按照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的要求公布有关水质信息;

(八)接受公众关于城市供水水质信息的查询。

第十二条城市供水单位上报的水质检测数据,应当是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的数据。水质检测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结果。水质检测数据按以下程序报送:

(一)城市供水单位将水质检测数据报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地方网中心站汇总;

(二)地方网中心站将汇总、分析后的报表和报告送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

(三)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汇总、分析地方网中心站上报的报表和报告,形成水质报告,报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城市供水单位从事生产和水质检测的人员,应当经专业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但是,仅向本单位提供用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除外。

第十四条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建立水质管理制度,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水质管理,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并对各类储水设施清洗消毒(每半年不得少于一次)。不具备相应水质检测能力的,应当委托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测。

第十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供水水质检查和督察制度,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入现场实施检查;

(二)对供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

(三)查阅、复制相关报表、数据、原始记录等文件和资料;

(四)要求被检查的单位就有关问题做出说明;

(五)纠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十七条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妨碍被检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知悉的被检查单位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十八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挠。被检查单位应当接受监督检查和督察,并提供工作方便。

第十九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现场检查时应当做好检查记录,并在取得抽检水样检测报告十五日内,向被检查单位出具检查意见书。

发现供水水质不合格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被检查单位限期改正。

第二十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应当委托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监测站或者其他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的水质检测机构进行水质检测。

第二十一条被检查单位对监督检查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监督检查意见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实施监督检查的机关申请复查。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及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报上一级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并向社会公布城市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年度报告。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违反本规定行为的,有权向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举报。

第二十四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城市供水单位应当依据所在地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二十五条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二)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

(三)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

(五)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六)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措施;

(七)应急供水设施、设备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

(八)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后,应当立即向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或者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报告。

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接到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报告的,应当立即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接到安全事故或者安全隐患报告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通知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

第二十七条发现城市供水水质安全隐患或者安全事故后,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或者扩大,并保障有关单位和个人的用水;有关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应当立即组织人员查明情况,组织抢险抢修。

城市供水单位发现供水水质不能达到标准,确需停止供水的,应当报经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并向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八条发生城市供水水质安全事故后,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取证。调查取证应当全面、客观、公正。

调查期间,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证据,不得谎报或者隐匿、毁灭证据,阻挠、妨碍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取证。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的罚款:

(一)供水水质达不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

(二)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按规定进行水质检测或者委托检测的;

(三)对于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净水剂及与制水有关的材料等,选用未获证企业产品的;

(四)城市供水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净水剂及有关制水材料的;

(五)城市供水单位使用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城市供水设备、管网的;

(六)二次供水管理单位,未按规定对各类储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的;

(七)城市供水单位、二次供水管理单位隐瞒、缓报、谎报水质突发事件或者水质信息的;

(八)违反本规定,有危害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十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城市供水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城市供水单位未制定城市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

(二)城市供水单位未按规定上报水质报表的。

第三十一条建设(城市供水)主管部门不履行本规定职责、、、循私舞弊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5

关键词:城市、安全供水、应急预案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发展,城市供水系统安全已经成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供水系统安全主要包括:原水和成品水的水质安全;水压与水量满足需求和均衡保障以及以管网为主体的供水设施的安全运行等三大部分一旦原水、制水、输配水等环节的某个程序出现突发供水故障,就会导致城市的突发危机。而且这种危机今年来屡见不鲜,比如:2003年9月8日,九溪水厂两路电缆被压断,大部分城区降压供水;2011年6月4日杭城主要水源钱江上游水域遭苯酚污染。祸不单行,6月5日另一水源苕溪原水遭污染,杭城供水形势立即吃紧。

一、杭城供水现状

1、水源情况:杭城现有两个原水水源和一个珊瑚沙备用水库。其中:九溪、清泰、南星、赤山埠水厂均取自钱塘江或调用珊瑚沙水库,祥符水厂则取自东笤溪,闲林水库的建设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杭州市降雨量充沛,地表水和地下水储量丰富,水资源相对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为135.4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600立方米,高于全国人均2300立方米的水平,主要水源钱塘江水量丰富,水质较好。

但从中长期来看,杭州的水资源也并不十分乐观,存在的问题是水源互补性较弱。钱塘江下游存在咸潮上溯和泥沙淤积,最上游新安江水库受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其中60%来源于安徽省,钱塘江水质保护非杭州市本身力所能及。而且由于对钱塘江水源的多重利用,不久,很可能会出现供水量满足不了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情况。同时,钱塘江水源存在的隐患是:原水时有突变现象出现,尤其是咸潮威胁钱塘江。

目前,杭州市的取水80%依赖钱塘江,如果钱塘江无法取水,就将启用贴沙河和珊瑚沙水库两处备用水源――这两处备用水源的储水量加起来是175万立方米,但目前杭州主城区一天的供水量就要105万立方米,到2020年预计要205万立方米。如果钱塘江遭受大面积污染,无法取水,杭州市的备用水源最多只能支持一天。

2、制水能力:杭城现有五座自来水厂,日制水能力达170万m3。水处理水平已接近欧盟标准,出厂水水质达到新国标。供水能力基本可以满足杭城需求,只有夏季出现用水高峰时,会有部分区域出现供水不足现象。

3、供水管网:杭城现有Dn75以上的供水管道2900余Km,其中Dn300以上大口径管道219Km。存在的问题是:管质差、管龄长的问题管线所占比重太大,占到45%左右。

二、威胁杭城供水安全的几类可能因素

影响杭城安全供水的因素,主要原因有三大类,亟需重点防范:

1、水源隐患

1)生物性污染。上游畜牧、养殖等企业排放引起江河水体有机物超标;

2、化学性污染。化学品运输泄漏、化工等企业的违规排放等造成江河污染;

3)咸潮侵袭。咸潮持续不退,造成长时间不能取水,水厂被迫停产;

4)其他突发事故。如藻类爆发、上游污水处理厂运行事故、干旱、洪水、季节性断流等。取水口被堵、洪汛破坏等。

2、供水管网突发爆管

一般来讲,Dn300以上的大口径供水管道都是随城市道路建设而铺设建成的。一旦此类大口径管道发生爆管,除了会导致较大面积地区域性停水外,还会造成对道路的破坏,引起交通中断、堵塞,甚至瘫痪,有时大量水流还可能淹没附近居民的生活设施,造成对第三方的损害。

3、停电造成水厂无法启动:主要发生于灾害天气,意外事故等造成水厂生产电源无法工作,也有发生在洪水或暴雨对水厂动力系统、泵房、管路的破坏。

4、其它人为原因:

4.1投毒、爆炸等蓄意破坏制水供水、供水系统的犯罪行为。

4.2有害液、气体通过内部压力进入城市的公共供水管网,严重污染管网。

4.3自然灾害:雷击、地震等不可抗力的灾害破坏。

三、确保杭城供水安全的对策措施

杭州市城市安全供水体系的建立,也要结合前面所论及的引发城市供水危机的几个原因着手,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水源保障措施

1.1抓紧多水源、备用水源建设。以闲林水库、引水入城等工程扩充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拿闲林水库来说,到2020年二期建成后主城区备用水源维持可达9天以上,同时抗咸保证率将达到97%。

1.2强化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加快钱塘江污染的治理。钱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把防治规划纳入各级政府、部门的长远规划中。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完善并严格实施流域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控制,改善水环境质量。

1.3坚持抗咸顶潮的应急调控机制自2003年起,浙江省成立了由水利、防汛防旱、水文、河口、自来水、发电方面的有关部门专家组成杭州抗咸工作联席会议,统筹杭州抗咸工作,保证杭州市民不吃咸水,用到好水。对这一工作机制要从人员上、资金上、组织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并予以完善。

1.4建立健全有效的水源监测、应急处置系统:

供水企业应组织人力,强化水质监测,增加取水点,引进高科技高精度的检测仪器,增加检测项目和检测频率,对取水口上游、周边支流、取水口和下游水质进行及时跟踪。同时制订快速灵敏的应急反应体系,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和污染来源,并通知市政府和环保部门,及时切断污染源,确保原水水质。

2、加强管网更新建设和日常管理,加强管网保障能力。

2.1针对一些供水能力欠缺的区域,供水企业要结合杭州市大市政建设项目敷设大输水管线,建设主要大输水管线及其备用线,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对部分使用年限长、管道材质差的供水管线进行更新改造,消除高危管线的存在。在进行传统经营范围管网建设的同时,供水企业还要考虑与周边供水企业的管网互通,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很快,城际距离变小,为建造城间管线创造了条件。

2.2掌握管网现状,分别梳理;分列管线,针对性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按管线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漏计划,加强检漏队伍建设,提高检漏质量,确保及时发现漏点,

2.3更改进和提高管网建设工程设计与安装质量,保障供水管道安全。

2.4加强抢修队伍建设,推行管网管理军事化,对抢修人员开展军事化培训,科学调度抢修车辆和抢修力量,缩短抵达抢修点的时间,快速反应,及时抢修,提高抢修效率。

3、水厂安全性保障

3.1提高动力电源可靠性

目前杭州市各制水厂和主要泵站的电源基本为多路供电,供水系统的电源安全可靠性已经非常高,有较高的保障率。但要保证供水系统设备长期不间断供电并不容易,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切实做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提高各主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从而提高整个供水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

3.2提高水处理能力

水源水质恶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沿袭传统的第一代水处理技术已经不能保证供水水质,技术革新势在必行。供水企业必须加快臭氧-活性炭、膜处理等深度水处理技术的投产步伐。

3.3全员参与的供水突发事件的安全教育和实战演练

相关部门尤其是供水企业必须进行安全生产的全员教育,加强员工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认识,提高应变处理能力,使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减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制水、供水设施安全正常运行,确保社会生活秩序正常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应急预案与反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城市的公共安全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国家到各级地方政府,先后都出台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作为城市供水,固然有其独特的保障预警要求,必须有其专项预案、监控预防和应急响应(或应急处理)三大互动机制。

安全供水应急预案的设计与建立

在城市供水中,可能遇到种种突发事件,如城市水源遭受污染、供水设施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严重事故等。针对各种不同的突发事件,市政府及供水企业应本着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相应的供水系统应急预案。

确保应急响应机制的有效性

为保障响应机制的高效启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由市政府、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公交、通信、交通、公安、环保等部门组成,由城市主要领导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争取时间,在供水事件突发时,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效率,确保系统内各参与部门间的快速信息交换,使城市尽快恢复正常供水,保持社会稳定。

资源的准备

城市供水事故的发生,必将带来难以预计的损失,对城市正常运转造成多种损害。为了应对城市供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准备各种物资,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尽快恢复重要设施,尽快恢复生产。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6

关键词:给水管网;改造;原则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299-02

1旧城给水管网改造势在必行

几十年来,我国给水事业的迅速发展。各地城市均具规模,城市给水管网在其新建成的一定时期内,其供水能力是可以满足用户用水要求的。由于给水工程在工业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城市的发展、用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用水量急剧增长,给水管网供水能力逐渐不能适应用水量增长的需要,同时,由于给水管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线改造、铺设缺乏统一规划,大规模给水管网系统在管线连接、构筑物设置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增大了供水能耗,并使部分供水区域水量欠缺、低压区不断扩大、供水安全性降低。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我国各城市面临的供水管网扩建优化的重大问题和难题。城市给水设施属市政基础设施,给水管网是给水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旧城给水管网改造对管网的安全运行、适用与经济至关重要。

2城市给水管网改造的原则

(1)城市给水管网改造既要根据旧城改造规划所确定的原则进行,还应注重其对旧城改造规划的影响。城市总用水量包括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和市政用水(如街道洒水、绿地浇水等),而这些与城市的人口数目、工业发展规模、建筑层数和设备标准等规划内容有关。给水管线的位置和走向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尽可能沿现有道路或规划道路敷设,尽量避免穿越河谷、山脊、重要铁路等,并注意避开滑坡、塌方等地质条件差的地域。供水区范围应根据规划原则确定,并将给水管合理分布于全供水区,尤其注意高、远、偏等缺水地区。另一方面,道路规划网络和道路建设先后均须与管线建设相配合。

(2)充分发挥现有给水设施的供水能力。城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建有相应的给水设施,这是因为在确定水厂建设规模时,一般是满足城市近、远期规划年限的用水量要求。给水设施具有初期投资大、财务收入有限、使用期长、项目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对于运行良好的现有给水设施,充分发挥其供水能力,就是发挥其经济效益。

(3)投资造价最少。给水管网在满足各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以及考虑施工维修方便的前提下,应节省造价,减少投资,而不是追求简单的管线长度最短。

(4)切实可行。旧城改造规划常分为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近期规划年限常采用5-10年,远期规划年限常采用10-20年,而旧城给水管网的改造设计则强调逐年实施的可能性,所以改造设计要根据政府部门对旧城改造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如路网的改造等),确定逐年改造安排,做好经济估算,保证管网改造落到实处。

3南充市管网改造

(1)南充市概况。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游的西岸,幅员面积12470余km2,总人口近700万。南充市中心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及物资集散地,现建成面积17km2,人口近30万。随着达成铁路的开通运营,成南高速公路的通车,南充市将成为该区域最繁华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届时,嘉陵江以西城区的面积为43.4km2,人口将达到49万。南充市地处浅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充市中心城区沿嘉陵江成带状分布,地势较为平坦。境内海拔216.5-439.6m,市内海拔为274.5m左右。

(2)供水情况。南充市两座水厂供水量为22万m3/d,可满足未来十年内预测年用水量。但由于管网不配套等原因,水厂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以致不能满足城市供水需水量。

(3)改扩建管网的必要性。根据该市供水管理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南充市自来水公司拥有两座水厂,总供水能力为22万m3/d。南充市第一水厂经历次扩建供水规模达到7万m3/d;由于受场地限制,一水厂无扩建余地。南充市第二水厂供水规模扩大到15万m3/d。南充市供水管网直径100mm以上的供水管道长160多km,覆盖面积约20万km2。经历次扩建和改造,顺庆老城区及周边和嘉陵江区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南充市供水管网是近50年先后铺设的,没有进行过系统规划。在历次扩建改造中属于应急措施,缺乏长远规划且多不成环状,以至造成管网建设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从而较大的影响了城市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二水厂扩建投产后扩大了市区供水范围,城市供水管网必须作较大调整才能适应新的供水情况。此外,从1952年至今,部分管道使用时间长,锈蚀及结垢严重,曝管事故时有发生,居民生活水安全性较差。据估计南充市供水管网漏水损失率高达15%-20%。城区管网不配套,制约了水厂供水能力的发挥。现自来水公司供水能力以超过20万m3/d。虽然供水量有了保证,但由于城区供水管网不配套,整个管网未能形成合理的布局,因此保障供水成为南充市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随着城区工业用水量不断增大及城市人口增长使得需水量不断增加。旧城区供水管网布置不合理、管径偏小、管网老化及管段结垢现象严重、管网的暗漏现象普遍存的问题显得日益严重;新城区管网的敷设范围远小于远期城市发展范围,与新增城市自来水供水量不配套,且新城区供水管网多成树状结构,供水安全性差。因此必须对现有新、旧城区配水管网进行改造和新建。

4南充市给水管网管线布置

做好管线布置的方案比较是改造的关键。本文根据上述原则及市供水管理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由Flowmaster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见图1),分析结果表明该供水服务区地形高差超过70m,故采用分区供水。

(1)低压供水系统:地势最低距第一水厂最近的旧城区由第一水厂供水6万m3/d,形成低区供水管网。

(2)中区供水管网系统:地势较高的铁路两侧距水厂距离最远的地区(都尉坝)由一水厂供水1万m3/d;由第二水厂供水8.5万m3/d,联网形成中区供水管网。

(3)高区供水管网系统:对地势最高的地区由第二水厂供水6.5万m3/d,形成高区供水管网。

这样分区供水的优点:1.旧城区旧管网原供水压力不变,管网运行安全;2.全城供水管网工作压力基本上在0.3-0.55mpa之间,管网运行安全可靠;3.合理利用各水厂的出水压力,管网中不需二次加压,水泵在水厂内集中管理,运营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

5结语

本文在分析城市管网改造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给出了城市给水管网的改造原则,以南充市给水管网为例给出了管线布置方案。

参考文献

[1]傅国伟.给水排水系统优化导论[J].中国给水排水,1987,(3):49-53.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7

关键词:水质管理供水安全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城市供水,一般包括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市政用水、景观用水等,而其中的每一类用水又可根据其用途的不同更详细地分类。不同的用途对水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城市供水及水质的优劣会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水平也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使得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科技的进步也促使工业生产中各种设备装置对于城市供水也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2城市供水的水质安全分析

城市供水,包括城市公共集中式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向城市居民提供的生活饮用水和城市其他用途的供水。要保证城市供水的水质安全,城市供水系统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供水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其供水的可靠性、稳定性等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正常的运行。综合城市供水的各个环节,影响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供水水源

供水水源是提供给自来水厂的源头水。由于近年来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药、化肥的施用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得我国90%以上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遭受污染,水中含氮、磷等有机物量大大提高,从而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消耗过多的水中溶解氧,进而引发水中微生物(如红虫、摇蚊幼虫等)的大量繁殖,最终影响了供水水质。

2.2水处理

对水进行处理,常采用的技术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物理化学法,除此之外,最常用的还有生物法。但是在实际的水处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情况,从而影响水质:

(1)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如混凝、沉淀等方法,很难将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难降解物质进行去除。

(2)当水体污染较严重时,经常会采用增加消毒剂、混凝剂等试剂的用量对水体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但这些试剂的使用同时也改变了水体的pH值,从而为水中某些微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繁殖条件。

(3)对水质稳定处理不够完善,自来水水质在供水系统的输送中性质不稳定。

2.3供水管网

城市供水管网对水质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管网材质

城市供水管网大多采用的是铸铁管、钢管或镀锌管等,这些都属于金属管材。众所周知,金属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非常容易腐蚀,作为输水的供水管网,金属管道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更易遭到水中各种物质的腐蚀或结垢。当腐蚀物和水垢物脱落后,会造成供水中金属等污染物增加,同时也会对管道造成破坏,使其发生破裂等现象。

(2)管网结构及水力状况

管网结构越复杂,所谓的“死角”越多;水在管网中停留的时间越长,“死角”处越易滋生大量的微生物。供水管网中水流的速度及其变化,会对供水水质产生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的浊度、微生物等指标。当供水流速较大或流速急剧变化时,管道中的冲刷作用明显强于沉淀作用,则水的浊度升高;当供水流速较小时,水流比较稳定,水中各种易沉淀物质的沉淀作用增强,水的浊度降低,但是微生物易滋生。

(3)出厂水质

严格控制出厂水质,强化出厂水质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可以降低供水管网中的沉淀、结垢、腐蚀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少了供水中二次污染的发生。

3管网管理

3.1管网建设管理

3.1.1新建及旧管网改造

20世纪80年代使用的灰口铸铁管较多,内部没有采取涂衬防腐,造成内壁形成结垢层。使过水断面面积减小,造成供水压力下降,更严重影响水质。为保证用户水压,势必会加大二泵房电耗,同时增加管网漏失率。为此,全省对供水管网进行专项治理,在注意新建管网选材的同时,将旧管道换为有水泥砂浆内衬防腐的球墨铸铁管等耐腐蚀新型管材。

3.1.2管道施工管理

管道施工管理包括新排管道冲洗消毒验收,改排管道施工后的冲洗及开启消火栓清放浑水等措施。同时还包括管材质量、内外防腐、接口情况和水压试验等方面的监督。在停水操作中,认真审核阀门操作单,避免改变管道中水流方向,将施工对水质的影响降到最低。

3.2管网维护管理

针对有的市存在各供水厂在城市分布不对称而导致管网的最不利点水压不稳定,以及由于处于管网末梢的水,停留时间长,水质差的情况。每年夏季高峰供水前都会组织各市相关力量对位于管网末梢区的消火栓和桥管落水阀进行集中开启,清放管网中浑浊的自来水,以确保管网的各个关键节点的水质安全。

3.3二次供水管理

目前很多老式建筑多采用屋顶水箱供水,由于屋顶水箱内的水停留时间较长,余氯消耗光后微生物生长导致水质变差,尤其夏天容易产生水质不达标的问题,为此每年会定期进行清洗,节水中心每年都与相关部门配合检查相关建筑的屋顶水箱。确保各市有相应部门负责此项工作,责任报人、分区包片。对于高层及小高层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有的属于公司,有的属于用户,产权的多元化使得其日常清洗与维护的责任不明。

4结语

水质安全管理并不是一个部门、一个环节单独的任务,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求供水各相关部门严格控制生产、输送的各个环节,消除隐患。在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的同时注意建设备用水源,多渠道保障供水安全;在对原水水质特点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工艺,通过加强工艺管理和工艺改造,提高出厂水质;并具备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改进和提高供水管网建设与维护水平,及时维护二次供水设施,创新二次供水管理模式,避免水质的二次污染。饮用水安全是一个长期工程,各供水相关部门只有常备不懈,严格执行管理上的各项措施,积极探索,才能在根本上保证水质安全。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8

第一条为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加强城市供水管理,促进节约用水,保证供水安全,维护供水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城市供水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用水及其相关管理活动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省城市供水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工作。环境保护、卫生、城市规划、质量技监、国土资源、水利、经贸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城市供水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城市供水事业发展,鼓励从事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供水质量。

第五条城市供水工作实行开发利用水源与节约用水相结合、保障供水与确保水质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城市供水水源管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水利、城市规划、城市供水等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作为城市供水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长期供求计划相协调。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

第八条城市供水应当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

第九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环境保护、水利、城市供水、城市规划、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城市供水水源地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依照水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饮用水水源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村民集体组织有责任保护饮用水水源。

第三章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和设施维护

第十一条城市供水实行谁投资、谁受益,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城市供水行业。

第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供水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下同),应当按照城市供水规划实施。城市供水管网建设,应当同时安排排污管网和城市消防用水设施建设。

第十三条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承担。

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四条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验收。组织验收的部门应当通知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城市供水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扩大城市规模,应当按照城市供水规划,设置集中转输加压、城市供水管道、消火栓等配套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城市建筑,其高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水压标准的,建设单位应当设置转输加压站、蓄水池等二次城市供水设施,并由产权单位负责维护管理。

城市供水配套设施的设计、施工、使用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

第十六条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需要增加用水的,其工程项目总概算应当包括城市供水工程建设投资。

第十七条用户自行建设的供水进户计量水表以外的供水输配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必须经城市供水企业验收合格并交其统一管理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八条自建设施供水的管网系统,不得擅自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相连接。因特殊情况确需连接的,必须经城市公共供水企业验收合格,并在管道连接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禁止生产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使用的用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

第十九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对水质、水压有特殊要求并自行采取措施加压的用户,必须设置中间水池间接加压。

第二十条城市供水公共设施,从取水口至进户总水表(含进户总水表)由城市供水企业维护和管理;从进户总水表至用户的供水设施由所有者或者管理者负责维护和管理。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实施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城市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必须与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相衔接。在规定的城市供水输配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保护范围内,

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开沟挖渠或者挖坑取土;

(三)打桩或者顶进作业;

(四)其他损坏城市供水设施或者危害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活动。

在供水输配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上下或者两侧埋设其他地下管线的,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遵守管线工程规划和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涉及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前向城市供水企业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影响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城市供水企业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二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改装、迁移或拆除公共供水设施。

工程建设确需改装、迁移或拆除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报经县级以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第二十四条城市供水企业安装的计费水表,由城市供水企业负责统一管理和维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卸、启封;不得围压、堆占、掩埋。

第二十五条城市消防用水设施实行专用,除火警用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因特殊情况确需动用的,必须征得城市供水企业的同意,并报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城市公共消火栓由城市供水企业负责安装和维修管理,公安消防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第四章城市供水经营和运行管理

第二十六条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定期检验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防止二次污染,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公共供水企业必须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城市供水、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公共供水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在供水输配管网上设立供水水压测压点,确保供水水压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供水水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城市供水企业或者供水设施的所有者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清洗和消毒,确保供水设施正常、安全运行。

第二十九条城市供水企业或者供水设施的所有者应当按照规定的供水水压标准,保持不间断供水,不得擅自停止供水。

因供水工程施工或者供水设施检修等原因,确需临时停止供水或者降低供水水压的,应在临时停止供水或者降低供水水压前24小时通知用户,并向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无法提前通知的,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户,尽快恢复正常供水,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

连续超过24小时不能恢复正常供水的,城市供水企业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供水措施,保证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

前款规定的通知用户方式应当采取直接书面通知或其他易于用户知晓的方式。

第三十条城市公共供水设施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和配合。对影响抢修作业的设施或其他物件,施工单位可以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同时通知产权所有者,事后应当及时恢复原状、给予适当补偿。应当给予补偿的,由城市供水企业与产权所有者依法协商解决。

第三十一条供水企业应当实行一户一表计量制,计量到户。

城市供水企业按用户计量水表的计量和水价标准收取水费。

用户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缴纳水费。逾期不缴纳的,供水企业可以催缴,并可按照合同约定对用户收取违约金。

第三十二条城市供水按照用水性质和用途实行分类、分级计价,鼓励用户节约用水。

城市供水水价的确定和调整,按价格管理权限和程序进行,城市供水企业不得自行确定和调整水价。城市供水水价管理办法,由省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三条城市供用水双方应当签订供用水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十四条禁止城市用水用户有下列行为:

(一)盗用城市供水;

(二)擅自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转供公共供水;

(三)擅自改变用水性质和用途。

第三十五条城市供水企业使用的供水设备、供水管材、供水器具和水化学处理剂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国家尚没有制定统一标准的,应当符合地方标准。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供水设备、供水管材、用水器具和水化学处理剂。

城市供水、质量技监、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供水设备、供水管材、用水器具和水化学处理剂的开发和使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推广和采用先进节水型工艺、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降低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提高生活用水效率。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城市供水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供水水压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履行停水通知义务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按规定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清洗、消毒或者在供水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抢修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其停业整顿;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国有企业主管人员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的国有企业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第三十八条违反城市供水规划未经批准兴建供水工程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国有企业主管人员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的国有企业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第三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可处以5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国有企业主管人员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的国有企业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一)损坏供水设施或者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

(二)涉及供水设施的建设工程施工时,未按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施工或者未按规定采取相应的保护或者补救措施的;

(三)擅自改装、迁移、拆除公共供水设施或者虽经批准但未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

(四)擅自将自建设施供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的;

(五)将生产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的。

有前款第(三)、(四)、(五)项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停止供水。

第四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盗用公共供水的,责令其改正,补交公共供水水费,可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擅自转供公共供水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经批准擅自通过消防专用供水设施用水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阻挠或者干扰供水设施抢修工作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未按合同约定缴纳水费的,责令其补缴所欠水费,并按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

有第一款第(一)、(二)、(三)、(四)项所列行为之一的和第二款行为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停止供水。

第四十一条城市供水管理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相关名词解释:

(一)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城乡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二)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三)城市供水企业是指从事城市原水供水、公共供水(包括二次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的企业。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9

刚才,大家学习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的精神,各司局汇报了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工作20__年总结与20__年工作要点,大家讲得很好。去年,在部党组的关心和领导下,建设部安委会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安全生产死亡事故明显下降,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初步建立,综合防灾工作开始启动。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家的积极努力和各司局的紧密配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今后我部的安全生产、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工作任务会更加艰巨。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当前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安全生产工作成效很大,但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在各地政府和建设领域广大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建设系统的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据初步统计,20__年全国发生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和在建工程质量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比20__年同期下降了12.15%和12.46%。在建筑业生产总值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死亡人数能够连续两年较大幅度下降,说明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很有成效。

但是,20__年度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起数与上年相比没有明显下降;市政基础设施检查过程中,排水和污水处理发生了多起3人以上中毒死亡的重大事故;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松花江水污染和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给城市供水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20__年7月,广州市海珠城广场工地发生基坑支护坍塌事故,造成广州地铁二号线部分区段停运;今年1月3日北京京广桥路面垮塌事件给北京市的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影响;另外,城市燃气安全较大事故也时有发生。

(二)城市各类灾害风险增加,综合防灾任务繁重

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物质、财富、人员不断聚集,潜在的灾害风险在不断增加,而且灾害发生对城市造成的影响也空前巨大。经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核定,20__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2475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570.3万人,倒塌房屋226.4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042.1亿元。其中“麦莎”、“龙王”台风和江西九江地震造成的危害尤其严重,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损失。由此可见,建设系统面临的综合防灾任务十分繁重。

(三)应急预案编制完成,管理体系急待完善

为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国务院近期公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日前又了九项专项预案,包括我部起草的地铁预案。其他专项预案和各部门预案也将陆续。

但是,各地建设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进展不平衡。有些地方预案编制工作尚未起步,有些地方虽编制了预案,但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足;一些地方应急管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理意识不强、应急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应急信息反应平台尚未建立,缺乏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应急资源的普查、储备工作尚未全面开展;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开展不够,应急队伍建设刚刚起步。因此,建设系统的应急管理工作急待加强、完善。

二、突出重点,认真抓好今年的工作

搞好安全生产,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各地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建设系统的同志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领导同志1月23日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城市运营安全和建筑安全生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履行政府职责,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__年,我们要立足于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坚持标本兼治,从健全法律法规、改革体制机制、完善经济政策、增加安全投入、严格责任管理着眼,建立源头治本、政策治本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城市综合防灾工作,进一步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工作机制。

(一)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监管,确保控制指标继续下降

1、继续强化施工安全监管

要严格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并加强监督检查,坚持实施安全生产形势分析、预警、层级督察和约谈制度,督促事故多发地区,从体制、机制上深刻反思,分析事故多发原因,加大处罚力度,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2、推动安全生产系统管理工程

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的系统管理,从资质审查、招投标、施工许可、现场监管等多个环节,从规范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等多个主体,从发展成建制劳务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深化企业改革等多个方面,综合监管、全面把关、共担职责。当前重点是进一步细化监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并强化对其履行安全责任的监督检查,尽快出台《关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的若干意见》。

3、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

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继续与国家质检总局沟通,尽快以联合部令形式出台《建筑工地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加强沟通,抓紧出台《关于在两项行政许可工作实施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明确两项许可的动态管理方式、行政处罚的时限要求等,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4、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按照《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建设部门结合实际,以《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为基础,综合评价企业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成效,并严格执行《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管理规定》,保证企业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投入。同时,积极研究制订提取安全专项费用的办法。

5、继续推进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

加强协调,会同中国保监会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此项工作的步骤和措施。明确最低赔付标准,实施差别费率,强化保险机构对安全的控制评价能力,大力发展培育安全咨询和服务中介机构。

6、更加关注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

会同劳动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关于改善建筑农民工作业和生活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有效措施和办法,并督促企业贯彻执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更加关注农民工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工程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

1、加强在役期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严格执行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等强制性标准,或工程改扩建、装修、不正当使用、年久失修等原因使工程质量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进行分类,落实监管措施。当前监管的重点是,加强对房屋建筑、城市桥梁、建筑幕墙(包括玻璃、石材幕墙)、斜坡(切坡)、隧道(地铁)等五个方面工程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的监管。

2、强化斜坡(切坡)安全监管

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了建设主管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等诸多环节的相关责任。要重点推动《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指南》的落实,强化斜坡(切坡)安全监管、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与国土资源部的协作、配合,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城镇建设工程项目抵御灾害的能力。

3、切实保证市政桥梁运行安全

认真贯彻《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强化桥梁质量安全本资料权属文秘站网,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站网更多资料的检测与维护。建立健全科学的检测评估体系,加大对桥梁工程使用安全的研究,完善《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城市桥梁使用安全。

4、注意危旧房屋和公共建筑的使用安全

指导各地重点排查各类危旧房屋和公共建筑。对排查出的危险房屋,要督促相关房屋所有人和使用人酌情采取观察使用、处理使用、停止使用和整体拆除等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房屋使用安全。

(三)加强城市设施运营安全监管

1、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监管

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在我部上报国办的地铁督查报告上的批示要求,推动工作方案的落实。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抓紧出台《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进一步贯彻《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办法》,尽快出台《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研究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许可证制度、初步设计和竣工验收等安全审查方式,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工作。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落实《建设部关于北京等10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督查情况通报》提出的各项要求,确保安全运营。

2、确保城镇供水安全

继续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供水供气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对水源水质的监测,在原水、制水和输配水各个环节强化管理,特别注重各类化工企业和各类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的水污染对城市供水安全的影响,细化应急预案,完善应对措施。

3、强化城市燃气安全监管

加大城市燃气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全力抓好燃气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燃气事故应急抢险救援机制,切实落实预案中各项技术保障条件和措施,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按照建设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城镇燃气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建设部、公安部《关于加强城镇燃气用户安全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供水供气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开展燃气安全检查,重点排查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提高城市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能力

1、建立、完善城乡综合防灾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综合防灾战略研究;加快推进“十一五”城市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印发城市建设综合防灾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全面开展城市综合防灾工作;研究构建城市综合防灾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出台;制定、完善城乡综合防灾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提高城市抵御各类灾害的能力;建立健全建设系统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体系。

2、强化城市和村镇抗震防灾工作

做好《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的宣传落实工作,组织起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研究村镇抗震防灾技术对策,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建筑抗震防灾设计技术和管理工作体系。指导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对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工作,组织专家对部分地区抗震防灾管理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制定技术标准,推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的规范化、标准化。

3、提高建设系统应急管理水平

进一步提高建设系统应急管理意识,落实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落实建设部负责的地铁、建设工程、桥梁、供水、供气、地震等预案,建立建设系统统一应急管理的指挥协调信息系统,督促各地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应急管理机构,做好事故风险调查、隐患分析工作,加强应急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应急信息披露制度。落实《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预防、接报与应急处置工作程序》,对各地发生的应急突发事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指导、及时应对,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

4、加强公众应急管理知识宣传

按照建设部应急宣传工作方案,动员物业管理企业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各种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共同做好应急管理科普宣教进社区、进万家的活动。要求地铁运营企业、公共交通公司、出租汽车公司、轮渡企业提供便利,在车厢和流动媒体上增加公益广告的宣传频率,广泛宣传应急知识。部署各地的市容环境管理部门以及城管监察队伍,在户外广告设置、公共场所张贴公益广告以及设置应急标识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应急宣传进工地,强化对全国四千多万建筑领域工人的应急宣传工作。

(五)夯实基础,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和应急管理长效机制

1、加强基础性调研和前瞻性研究,增强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

广泛开展基础调研,了解掌握当前建筑质量、安全领域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掌握基础数据和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政策提供事实依据。注重前瞻性、战略性、方向性问题研究,探寻工作规律,增强工作的预见性。

2、发挥专家学者、研究机构和协会、中介机构作用

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和城市防灾专家库系统,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技术优势,提高安全生产领域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加强对施工图审查、工程质量检测、施工监理、工程咨询等中介机构的培育、引导和监督,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技术优势,发挥其辅助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协会沟通政府,服务企业的作用。

三、采取切实措施,做好春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切实抓好城市供气、供水、供热安全

各供气、供水经营单位要加强对燃气、供水管道和供水厂、液化气储罐厂、供应站等设施、设备安全性能的检查、检测和检验。各物业管理单位要加强宣传,提醒住户注意燃气使用安全。各供热单位要确保供热质量,使城镇居民温暖过冬。

(二)确保建筑施工安全

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要合理安排节前工作进度,避免盲目赶工、抢工;春节期间确需继续施工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总监要坚守岗位,严格控制现场作业时间;冬季施工单位要认真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确保冬季施工安全。

(三)切实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

城市供水安全管理篇10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

前言

城市的发展,给城市的供水带来了压力,为保障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将水资源利用好,文章将详细讲解具体的措施和解决办法,如处理不当,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当发生供水管道爆管后,加压的自来水将产生巨大的冲刷力,造成市政道路损坏,还会危及车辆和人员的安全。同时,大量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加大供水企业的产销差,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供水企业为尽快恢复供水还将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抢修,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对外服务压力增大。因此,寻求一套确保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已是势在必行。

1.提高供水管网建设工程质量

供水管网的设计、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其竣工后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因此,必须对管网的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供水管网的建设质量,方可实现供水管网安全运行。

1.1合理、科学设计新增供水管网。供水管网的设计既要保证管网供水能力为最佳状态,又要保证各管段中的技术参数(如流速、水压、流量等)处于安全经济运行的范围内,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供水管网设计时,要做到经济和技术的合理结合。

1.2管材及接口形式的优化。管道的断裂及接口的损坏往往由于管材本身质量,或管材受到外力作用、基础不均匀沉陷、温度变化较大等因素而造成的,因此在选用管材时要优先考虑质量好、信誉好的生产厂家的产品。管道接口最好不采用或少采用刚性太强的接口,而采用柔性接口或刚性、柔性相结合的接口方式。

1.3加强新增供水管网验收管理。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建立完整的质量验收体系,严格按照有关验收标准对施工工序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若上道工序不合要求,下道工序决不施工,杜绝侥幸、迁就的意识。

1.4合理设置排气阀门。排气阀门是保证管网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之一。管道设计时,在管道中高点设置排气阀,且在日常管理中,应经常检查其运行情况,保证排气畅通。

2.引进先进检漏设备检测漏点

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管理中,自来水的漏损控制是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提高供水管网安全可靠性,防止因管网漏水而发生爆管事故,节约水资源,发挥供水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十分积极作用。

2.1Soundsens“i”多探头相关仪的使用。要特别注重暗漏检测工作,特别是新型检漏仪器的应用。经多方调研,Soundsens“i”多探头相关仪。多探头相关仪在漏水检测中的应用,为尽早发现漏水,尽快控制漏损,维护供水管网安全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2.2检漏五步法。检漏工作事关全市用水安全,不是简单听一听、测一测就能解决问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及时排除供水管道由于漏水产生的隐患。检漏人员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勇于创新,通过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实施检漏工作五步法。

知:熟知被测漏水管线的确切位置深度。管道的相关资料可以通过查询竣工图纸的方法得到。对于一些竣工图纸不全的供水管道,就需要先用管线仪进行管道定位,然后再使用相关仪进行漏点定位。

看:认真仔细检查漏水主、支管道周边的阀门井、下水井、电力井、通信井等有无异常,然后判断漏点位置,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检漏方法。

测:即用多探头相关仪去确定漏点,多探头相关仪是目前漏点定位最先进的仪器,多探头相关仪Soundsens“i”,使用效果非常好。

钻:开挖前要对确认漏水部位打眼或开孔验证漏水点,确保检测正确,避免误差造成的开挖损失。

存:开挖后使用数码相机对漏点部位进行拍照存档,制作暗漏鉴定报表,总结经验提高检漏水平。

五步法的应用,使漏水检出率就会明显提高,随着各水司对检漏工作的重视,对检漏设备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使用便捷高效的检漏设备,可以快速检测管网漏水,对确保供水管网安全运行起到积极作用。多探头相关仪的引进,对于降低供水管网漏损,节约水资源,降低检漏工作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3.改进巡线工作管理方法

巡线工作是一项直接接触管网及其设施的管理工作,由于近年来城市大建设的开展,道路改造、立交桥建设等市政建设工作增加,无疑给埋设在道路下面的供水管线安全运行带来严重威胁。为确保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

3.1明确巡线管理工作的职责。长期以来,巡线员认为日常工作中是寻找漏水为主,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找漏上,对设施维护工作反而放在了其次,事倍功半。其实,如果能够选择一种合理的巡线管理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对管网设施进行维护并对管网上漏水现象及时汇报的目的。把巡线员管理区域的管网设施资料交给巡线员,包括管线口径、阀门、消防栓数量等,巡线员通过短期对管网相对位置的熟悉,制定每日巡查的线路,必须沿管线进行巡视,对辖区的阀门、消防栓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制止对管网及设施的堆、压、围、埋、占的现象。只要巡线员确定按管线巡查,漏水完全可以被及时发现。

3.2加强对市政建设工程施工监视。对于市政工程施工,要求巡线员做到认真监护,做好地下管线标识,并及时向施工单位交底。与施工单位负责人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工程进展状况,巡线员现场监护。对于危及供水管线安全的施工,巡线员积极与施工单位沟通,协商解决办法,在得到施工方对管线有效的保护后才允许施工。市政工程同时开工较多时,要确保监护得力,有效控制市政施工损坏供水管道的事故发生,保障供水管网安全运行。

4.城市供水管网安全运行管理建议

(1)制定源水管道爆管抢修预案,不定期进行源水管道爆管抢修演习。

(2)利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用于阀门、管线定位,不再担心因市政建设造成管线、阀门找不到。一旦发生大口径管道爆管,有了准确的阀门定位,结合先进的阀门启闭器,将有效提高紧急关阀停水效率。

(3)完善供水管网资料,建设供水管网信息管理系统。较为完善的管网资料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管道的实际情况,是管网的日常维护、新建、改建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整理出一套完善的供水管网资料,建立健全其档案管理体系的网络,配备责任心较强的专业管理人员,以确保管网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