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6:54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1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我*从****年起在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使用统编教材教材。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形成认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各地又有不同的方言。如果各讲各的,谁也听不懂,就难以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消除交流障碍,加深了解、相互尊重,推动各民族价值相通、认同相一,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从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力量才会越大,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水平才会越高。

我们社会各界要支持使用统编教材,在在推进使用统编教材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制定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还制定出台《关于促进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牧业“三少民族”和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其他地区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完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基本公共服务项目、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的投入。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极大地加快了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进程,实现所有贫困**全部摘帽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从娃娃抓起,***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头脑。***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多年来,***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发展民族教育作为事关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奠基性、先导性、战略性工程,坚持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在事业发展规划上优先谋划民族教育,在资金、项目、人才等方面优先保障民族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安排民族教育,在就业、就学上优先扶持民族教育,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的崇高荣誉。

加强党对民族教育事业的领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根本保障;强化民族教育事业的顶层设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制度支撑;持续深化民族教育改革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不竭动力。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基础保障。***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和德育教育全过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和“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扎根青少年心中,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中华民族患难与共、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接续相传、永不中断。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模范带头践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头维护团结,消除群众模糊认识,为全*团结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2

关键词:民族关系发展;内生变量;优化

中图分类号:C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1)05-0001-05

民族关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向度之一,是多民族国家整合的重要前提。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历史的、现实的、主观的、客观的、国内的和国际的背景和原因。已有的研究多是纵向的注重过程质变的描述,而通过把握测度指标体系进行横向量的拓展研究较少。事实上,民族关系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相关民族内部结构诸要素、民族素质、民族意识等。因此,加强对民族关系发展的内生变量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把握民族关系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对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族关系发展的内涵及变量

民族关系发展是指相关民族基于各自的差异、利益需求、社会分工及民族社会心理,在政治一体化国家的自然、历史、社会条件及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通过信息和能量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格局。具体表现为民族内部结构的优化、民族素质的提升、民族意识及民族社会心理的健全以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构建。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发展实际上是民族交往关系的发展。作为生产关系的范畴,它与生产力、社会分工、社会形态、社会发展是内在统一的。现阶段,在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格局中,交往主体不是一种偶然的存在,而是普遍的历史性存在。交往关系也不再是强制性和不平等的,而是一种自由平等关系;交往的范围涉及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乃至国际社会;不同层面的交往关系表现为交往主体横向社会联系的社会性特征,以及这种社会联系是主体在纵向的社会历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性特征。这就从一般意义上反映了民族交往的本质是相关民族成员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民族关系发展是相关民族的内在要求,是多民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必然结果。

事物总是运动、变化、发展和相互联系的。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事物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并且都处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而所有系统都是由变量构成,中心事物一旦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界限随之明晰,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便可通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变量模型去探寻。就多民族国家这一政治系统来说,民族关系是它的子系统之一。当我们把民族关系发展作为中心事物来研究时,影响民族关系的民族自身因素就是该民族共同体变化的内在根据,是民族关系发展的内生变量即自变量。具体包括民族内部结构诸要素、民族素质、民族意识等。而与此相关联的是影响民族共同体变化及民族关系发展的外在制约因素,即因变量。如国家根本制度、法律法规、民族政策;社会变迁引发的人口流动、居住格局的变化、互通语言、族际婚;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遗产;地理位置、地貌、地质、各种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全球化、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跨界民族、世界性宗教和国际恐怖主义等。民族关系发展研究固然不能忽视外在制约因素,但在多元共存政治一体的格局下,归根结底,民族关系发展的主体是各相关民族。关注民族关系发展的内生变量及优化,探寻“内生型”发展路径是―个重要的视觉转换。

二、民族关系发展的内生变量

民族关系发展的内生变量即相关民族的自身因素,是决定民族共同体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是影响民族之间的交往方式、交往过程及结果的决定力量。它具体包括民族经济状况、民族政治文明程度、民族文化样态、民族人口结构、民族综合素质和民族意识等。这些变量体现了民族共同体相对稳定和绝对变化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把握和协调民族关系的历史及现实依据,显示了与民族关系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另―方面,其量的积累和质的变化,促使民族关系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和发展中。

(一)民族经济状况。经济状况是一个民族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过:“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纵观历史,一个生产力发达、分工有序、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先进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中,往往处于主导或有利地位。汉族之所以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与其相对先进的生产力、较合理的经济结构分不开。在国际社会中,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支配,实际上就是西方民族强势地位的反映。面对现实,就西部的一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而言,除了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外,生产力总体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GDp增速相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绝对值还是偏低。以5个民族自治区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情况为例,2010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分别增长了12.1%、14.5%;10.0%、15.9%;9.4%、15.5%;10.4%、14.1%;9.4%、15.9%。但5个民族自治区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民族内部的其他变量,同时也使族际关系处在事实上的不对等状态。

(二)民族政治文明程度。在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文明程度表现为国家权力在各民族之间的配置和分享。具体包括各民族在国家政治系统中的地位、民族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程度、民族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公共权力机关及社会组织的结构状况等。在阶级社会,民族内部的阶级关系决定着民族关系的性质,但随着“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每个民族不分大小,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各民族公民都享有同样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民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权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人大、政协规定要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代表、少数民族委员等。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各族人民共同分享国家权力。在政治权利平等原则下,各民族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社会组织健全程度,民族成员政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决定其事实上享有区域自治权和国家共治权的程度。

(三)民族文化样态。从广义而言,文化即人化,指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活动的积淀与泛化。文化是民族区分的基础,是将民族成员联合起来的凝聚核心。由此推断,民族文化样态本质上是民族观念形态的聚合,包括民族知识技能、思想观念、法律道德、文学艺术、审美取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一个民族的文化样态往往影响或制约该民族成员与其他民族成员交往的态度、方

式。如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差,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就可能处于劣势,产生民族自卑和封闭保守心理,不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也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民族观、宗教观上出现的偏颇都会影响民族团结乃至国家稳定。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文化交流的平台扩大,主流文化、外来文化的影响凸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现代转型和自我保存的困境,期间必然要经历转型的阵痛、价值重构的茫然,如能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便会实现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共存与共荣,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不竭的创造活力。

(四)民族人口结构。人口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因素。民族人口结构由人口数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因素构成。它不仅是民族内部结构运动的基本条件,也是民族关系存在的基本载体,并对民族关系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9%。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汉族人口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6.92%。从实际情况看,民族人口的多少对民族关系有重要影响。我们之所以坚决反对,除历史因素外,与汉族是中国主体民族,在民族交往中往往容易侵犯少数民族平等权利有直接关系。另外,民族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民族成员性别比例失调、民族教育层次失衡、民族职业结构单一、民族特定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口流动状况等,最终都会反映到民族关系上。

(五)民族素质。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能动力量的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民族思想政治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探究民族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不仅要从民族内部结构找原因,也要从民族素质找根据。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民族最基本的素质,它影响和制约其他民族素质并集中体现民族整体素质,展示民族关系未来发展的潜力和趋势。民族思想政治素质代表一个民族觉醒和成熟的程度,体现该民族的思想觉悟水平、社会公德水平、政治参与和社会管理能力等,是激励民族成员的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及民族关系发展的精神动力。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与外部环境互动时产生的心理张力和内心状态,包括“民族的心理承受力、包容力、适应力和自主力。”一个心理素质良好的民族能客观评价自己,虚心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点,平等对待其他民族;而心理素质畸形的民族,要么狂妄自大,走上欺压其他民族的道路,要么封闭、排外、自卑,缺乏进取精神,自甘落后,不利于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民族身体素质是民族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其基本表征是人口的繁衍及体质、智力、寿命等状况。

(六)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民族存在的反映,指“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在国家生活中,在与不同民族交往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权利、荣辱、得失、安危、利害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从源头上看,早期民族共同体的民族意识是自然形成的,总体上是一种分界意识和认同意识。到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为建立民族国家,人为创造了现代民族的民族意识,建立起现代民族和民族国家。作为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发展及特点的一种社会意识,民族意识具有两面性:在压迫民族中,表现为大民族主义;在被压迫民族中,表现为对民族压迫的排斥和反抗,表现为爱国主义和争取民族独立。古往今来,民族关系的嬗变历程表明:自然、合理、健康的民族意识是民族识别和认同的前提条件,是民族发展的凝聚力和内在动力,是抵御民族自然同化和强制同化的重要屏障,是民族关系发展的观念先导。在现阶段,民族意识还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族意愿,制定和执行民族政策、法规,促进新型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依据。但民族意识极端化,则会导致大民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阻碍甚至破坏民族关系发展。

三、民族关系发展内生变量的优化

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根据是相关民族的内生变量。民族内部结构诸要素的关联与调整是民族关系格局嬗变的决定因素,民族综合素质是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力,民族意识则是直接影响民族关系发展的观念先导。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决定民族关系中相关民族的自身因素呈不同状态及多维向度。在构建和谐社会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优化民族关系发展的内生变量显得尤为迫切。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根本转变,是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而实现这一根本转变的主要途径在于:第一,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和利益引导,增强民族成员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达成投身市场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共识。在抓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切实从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出发,注重生态重建和生态维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力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使民族地区经济踏上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地区政府经济职能主要是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制定投资政策,采取有利于民族繁荣进步,民族成员普遍受益的公共政策,积极发展本民族群众直接受益的产业。第三,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畸型,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是一些民族地区经济效益低下的症结所在,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障碍。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公布的数据,2009年,民族自治地方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为16.4:45.8:37.8,结构仍不合理。从产品结构看,主要为原料和初级产品的粗加工,耗能大,效益低。因此,要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必须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加工业和高附加值的消费品工业,以发展原料及初级产品深加工为导向,开发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产品。

(二)建立民族自治与民族共治有机结合的新机制

现阶段,由于民族差别,民族利益矛盾客观存在,少数民族既有自治诉求,也有对民族杂居地区及国家政治体系的共治愿望。民族自治是对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当家作利的确认,民族共治则是少数民族政治权利的扩展和提升。可见“自治与共治是构建多民族国家民族间政治权利结构的两块基石。”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是构建平等、和谐民族关系的根本途径。首先,充分自治是走向共治的基础,而自治的核心是自治权能否切实得到行使,这就要求各民族有科学的立法理论和体制,完善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法律,对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继承和改造;大力推进民主建设进程,开放公权,为民族成员不断提高政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参与效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组织保障。其次,在自治基础上走向共治,需要各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宽容和认同,这有赖于族际间建立广泛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联系。再次,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共同体的政治生活始终是在国家政治体系的框架中展开,无论是民族自治、民族共治,还是二者的结合,既定的重要前提就是国家政治系统应为各民族成员开通更多的政

治参与渠道,提供更多、更高层次的参与机会,促进自治与共治的有机结合。

(三)发展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势在必行。其基本走向是在保存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当前,先进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民族团结、祖国统一激发坚不可摧的凝聚力。具体措施主要是:第一,在少数民族中更加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各族人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第二,提倡和谐的价值取向,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处理民族矛盾,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法律的、制度的、道德的规范体系,使少数民族区域社会呈现既充满活力,又团结、进步、和谐的局面。第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源泉,是保护民族文化特色不断创新的基础。对健康向上的能激励民族精神的优秀民族文化应积极保护,并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发挥其蕴含的社会效益。第四,鼓励和引导各民族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其他民族先进、优秀的文化成果,在相互借鉴和吸纳中不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并永葆生机和活力。

(四)优化民族人口结构,提高民族综合素质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从人口增长速度看,十年来,少数民族人口和汉族人口分别增长6.92%和5.74%,但在低增长态势下,预计到2032年,人口将零增长;从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人口占13.26%,老龄化加快;从文化程度看,每10万人口中,大专以上、高中、初中人口分别增加5319人、2886人、4827人,小学文化人口下降8922人,文盲率由6.72%下降到4.08%。据国家统计部门权威人士分析,人口结构问题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遍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对各少数民族来说,要获得民族自我发展和民族交往的持久内力,必须优化人口结构,提高民族素质。具体措施就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计生优扶政策,依法控制出生人口的性别选择,扩大民族成员受教育的范围和受教育的程度,逐步改变单一的职业结构。在优化人口结构的同时,通过把教育和科技事业置于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民族教育立法,改革办学体制,在加大中央对民族地区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各民族地区也相应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民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结构均衡,提高民族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的传播,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育以及公民道德工程的实施,提高民族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科学生活方式的倡导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提高民族成员的身体素质;通过广泛深入的族际交往,各民族形成平和、包容、自主、进取、健康的民族心理素质。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3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情回顾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深刻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更应该牢记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自觉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心和使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

二、要深入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初心使命

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指出,内蒙古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在促进民族团结上具有光荣传统,长期以来拥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要倍加珍惜、继续保持。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繁荣,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把工作做细做实,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现状;保护

[作者简介]彭荆轩,云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云南昆明650091

[中图分类号]DF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164-03

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日益突出。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本化,如何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权益问题也日益突出。 少数民族公共权益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整体性的共同权益。少数民族公共权益不同于社会公共权益,社会公共权益是以公共利益的权利保障为基础的,其主体是公众,即公众社会(但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而少数民族公共权益以特定民族的权利保障为基础,其主体是特定民族群众。

一、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现状

少数民族公共权益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中体现出来的公共性权益。民族文化的资本化,带来了相应的权利保障问题,即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障。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况: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其作用日益显现。利用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提高,已成为一种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各民族群众意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加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也使各民族群众进一步开发、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意识到应对本民族文化资源涉及权益进行保护。

民族文化热正逐渐改变着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看法。提到少数民族文化,许多人会把它和原始、野蛮、落后等联系起来,想当然地用自己民族的文化去评价和衡量其他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被认识。独特的民族风情,奇异的民族风俗,淳朴的民族群众,这一切,都吸引着人们的眼光;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手工艺品也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民族文化最初会抱有猎奇的心理,而现在,更多的人认识到民族文化真实记录着每一个民族发展的轨迹。是生物多样性在文化上体现出来的多样性,这种文化形态的复杂、多样、立体、多层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正逐渐接受着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应该被尊重,不同民族文化所体现着的相应权益也应该得到保障。

民族文化热与民族文化消亡的现象并存。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以其独特性吸引着外界的眼光;另一方面,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少数民族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这从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识、服饰、饮食、建筑等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基诺族是1979年经国务院确认的民族,但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却日渐衰落。1990年,长期对基诺族进行研究的杜玉亭教授对该民族的民族文化变迁作了预测:基诺族传统竹楼有可能在10年内被平房和楼房所取代;基诺族民族服饰可能在20年内消失;承历史文化以及基诺族歌舞可能在30年内消失;而无民族文字为载体的语言也可能在50年内消失。6年之后,基诺族的长老们又根据发展趋势,对传统文化丧失的时间再次作了预测:民族服饰有可能在10年左右消失;民族承文化及其风俗传承机制可能在20年内消失;民族歌舞可能在20年内消失;基诺族语言则可能在30年内消失。两种预测仅时隔6年,而后者的预测多数传统文化内容的消失时间都大大提前了。这种情况,并不是基诺族独有的,许多民族都面临民族文化的消失情形,特别是那些旅游经济发展较快、文化交流较多的民族,该种现象更为普遍。在封闭的环境中延续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在开放的交流中几十年就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持传统之间关系平衡的思考。

民族文化被破坏和被侵权的现象很严重。民族文化被破坏的情形,在各民族中都有,其中既有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的毁坏,包括历史文化名城、村镇基本面貌被无科学计划的开发,如拆古迹建仿古迹,随意拆除一些极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也包括大大小小的文物得不到妥善保护,有的被贱卖而走私出境,有的因缺乏相应管理而遭到急剧破坏,如云南沧源的崖画。沧源佤族自治县于1965年在该县发现崖画,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三千多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作品,为研究原始社会史、民族史、艺术发展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由于资金不到位,无人专门保护管理,崖画经常受到敲凿锤打、水泼冲刷、烟熏火烤的破坏而变得坑坑洼洼、黯然失色。阿佤人民痛心疾首地发出呼喊:救救沧源崖画。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传统的民族建筑风格没有法律进行专利保护,以致仿造很多;而非物质文化也面临着侵权和消失的危险。民族风俗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被扭曲和丑化,或哗众取宠或庸俗化、低级化,使民族风俗包涵的文化底蕴大大减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得不到保护。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为粗制滥造的民族物品不仅侵犯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而且极大地损害相应的民族文化,加快民族文化的消失。另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是由于缺乏后继者。民族传统文化一大部分是口耳相传,而现在出现了老一辈正在逐渐老去,年轻人却既无兴趣,也无心学习,许多技艺、口传文学、舞蹈等都面临失传的情形。

民族文化的飞速发展给民族经济带来新的动力,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这种新经济发展模式所伴随的问题。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障是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护

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护既不同于社会个体权益的保护,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权益保护,有它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也关系到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权益保障问题。因此,对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护应有全面、独特的保护机制。

第一,培养全民的保护意识和确立科学的保护理念。民族文化的发展关乎每一个民族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现代化以飞快的速度异化着传统的民族文化,也使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丧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大量代表着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水平的民间作品和承载着文化遗产基因的实物资料,在不当利用、过度开发和猖獗的民间走私中被损坏或流失国外,严重侵犯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保护少数民族的公共权益,不仅少数民族要有权益主体意识,其他民族成员也

要有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原创性的意识,提高对少数民族权益保护的认识,确立“保护就是受益”的思想,形成全民的保护网。同时,加强对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障,要确立科学的保护理念。少数民族公共权益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随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而发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也就是部分地保护了少数民族的公共权益。怎么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如何平衡保护与开发两者间的关系,值得慎重思考,避免出现“打着保护的口号而进行更大的破坏”的情形。

第二,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民族文化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概念,涉及领域很多:文学、医药、建筑、美术、服饰、饮食等。管理工作会涉及文化部、宗教局、农业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不同单位。按现在的体制操作,势必会走多头管理的老路。国内外经验已经证明,多头管理模式势必造成文化管理上的混乱。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管理上的混乱,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是非常必要的。这个专门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相关部门的代表、专业人士、民间代表,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管理人员结构,以改变现有的单一人才从事文化保护事业的现状。管理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中的主导作用,也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保护、开发工作中来。

第三,加大资金的投入和形成良好的市场运作。目前,政府对民族文化保护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门的管理人员;民族文物的收集受到很大限制,许多有价值的文物流散在民间或被走私出口;已收集的文物得不到较好的保护,文物储存时连“防潮、防虫、防盗、防火”这四个文物管理的基本要求都达不到,更谈不上进一步的抢救和研究。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仅仅依靠政府的投资来加强民族权益的保障也是不可能的。民族文化和权益的保护应走一条社会共同参与、民族文化作为资本应形成良好的市场来进一步保障自己权益的道路。很多民族地区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充分运用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诸多的相关产业,走出一条旅游、文化、经济三结合的路子。经济发展了,人们保护民族文化和权益的意识也会得到提高,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现状;保护

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日益突出。随着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本化,如何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权益问题也日益突出。 少数民族公共权益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的,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整体性的共同权益。少数民族公共权益不同于社会公共权益,社会公共权益是以公共利益的权利保障为基础的,其主体是公众,即公众社会(但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而少数民族公共权益以特定民族的权利保障为基础,其主体是特定民族群众。

一、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现状

少数民族公共权益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中体现出来的公共性权益。民族文化的资本化,带来了相应的权利保障问题,即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障。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况: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其作用日益显现。利用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提高,已成为一种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各民族群众意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加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也使各民族群众进一步开发、挖掘自己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意识到应对本民族文化资源涉及权益进行保护。

民族文化热正逐渐改变着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看法。提到少数民族文化,许多人会把它和原始、野蛮、落后等联系起来,想当然地用自己民族的文化去评价和衡量其他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兴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化被认识。独特的民族风情,奇异的民族风俗,淳朴的民族群众,这一切,都吸引着人们的眼光;民族服饰、民族饮食、民族手工艺品也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对民族文化最初会抱有猎奇的心理,而现在,更多的人认识到民族文化真实记录着每一个民族发展的轨迹。是生物多样性在文化上体现出来的多样性,这种文化形态的复杂、多样、立体、多层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人们正逐渐接受着不同民族的各种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应该被尊重,不同民族文化所体现着的相应权益也应该得到保障。

民族文化热与民族文化消亡的现象并存。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以其独特性吸引着外界的眼光;另一方面,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少数民族文化正以惊人的速度消亡。这从少数民族群众的意识、服饰、饮食、建筑等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基诺族是1979年经国务院确认的民族,但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却日渐衰落。1990年,长期对基诺族进行研究的杜玉亭教授对该民族的民族文化变迁作了预测:基诺族传统竹楼有可能在10年内被平房和楼房所取代;基诺族民族服饰可能在20年内消失;承历史文化以及基诺族歌舞可能在30年内消失;而无民族文字为载体的语言也可能在50年内消失。6年之后,基诺族的长老们又根据发展趋势,对传统文化丧失的时间再次作了预测:民族服饰有可能在10年左右消失;民族承文化及其风俗传承机制可能在20年内消失;民族歌舞可能在20年内消失;基诺族语言则可能在30年内消失。两种预测仅时隔6年,而后者的预测多数传统文化内容的消失时间都大大提前了。这种情况,并不是基诺族独有的,许多民族都面临民族文化的消失情形,特别是那些旅游经济发展较快、文化交流较多的民族,该种现象更为普遍。在封闭的环境中延续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在开放的交流中几十年就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持传统之间关系平衡的思考。

民族文化被破坏和被侵权的现象很严重。民族文化被破坏的情形,在各民族中都有,其中既有物质文化又有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的毁坏,包括历史文化名城、村镇基本面貌被无科学计划的开发,如拆古迹建仿古迹,随意拆除一些极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也包括大大小小的文物得不到妥善保护,有的被贱卖而走私出境,有的因缺乏相应管理而遭到急剧破坏,如云南沧源的崖画。沧源佤族自治县于1965年在该县发现崖画,有关专家研究认为,这是三千多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作品,为研究原始社会史、民族史、艺术发展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由于资金不到位,无人专门保护管理,崖画经常受到敲凿锤打、水泼冲刷、烟熏火烤的破坏而变得坑坑洼洼、黯然失色。阿佤人民痛心疾首地发出呼喊:救救沧源崖画。民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传统的民族建筑风格没有法律进行专利保护,以致仿造很多;而非物质文化也面临着侵权和消失的危险。民族风俗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被扭曲和丑化,或哗众取宠或庸俗化、低级化,使民族风俗包涵的文化底蕴大大减弱;少数民族文学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得不到保护。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为粗制滥造的民族物品不仅侵犯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而且极大地损害相应的民族文化,加快民族文化的消失。另一种民族文化的消失是由于缺乏后继者。民族传统文化一大部分是口耳相传,而现在出现了老一辈正在逐渐老去,年轻人却既无兴趣,也无心学习,许多技艺、口传文学、舞蹈等都面临失传的情形。

民族文化的飞速发展给民族经济带来新的动力,文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我们也应关注这种新经济发展模式所伴随的问题。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障是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少数民族公共权益的保护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6

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那么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感想,欢迎大家查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统一、团结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比如满族、回族、傣族、苗族、壮族、土家族……

民族融合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鲜明特征。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有四个主要的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清代。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使命。在长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个民族之间建立的患难与共的关系和深厚的友情,也意识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根据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这项制度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体现了国家尊重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也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原则。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就瞩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二零二零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句话表明,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共享发展成果,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而在美国,持续发酵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暴露出西方国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其实,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由来已久。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一直推行暴力、血腥的殖民主义政策。西方的殖民主义史是人类的一部黑历史。殖民主义是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的根源所在。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国家,因为社会制度、贫富分化等原因,导致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受到不公正待遇。现在不少西方国家的民众为了表达对弗洛伊德死亡事件的不满,正在举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相比之下,中国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才有了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局面,继续为维护民族发展和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愿世界少一些暴乱和不公平,多一些和谐与平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大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而团结,正是中国必不可少的。

五千年来,也有许多著名的民族团结的事。比如,昭君出塞、孔繁森的故事等。

孔繁森出生于1944年7月,是山东聊城人。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1993年春天,孔繁森赴任阿里地委书记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地区106个乡村他跑了98个,行程达8万多公里,茫茫雪域高原上到处都留下了他深深地足迹。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就这样,一个优秀的干部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我们学校,也有些回族同学。如果我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的.话,我会教他们说汉语,还会尊重他们的习惯。比如,回族人信伊斯兰教,不吃猪肉;蒙古族人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

对于一个小团体,团结可以成功,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团结是和平的象征,团结就是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中所唱,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团结是一条重要的发展大计。

新疆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在这里民族团结显得非常重要。7·5事件之后,三个离不开成了这里的发展之大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是啊,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迅速的发展;只有民族团结了,才不会发生昨天的悲剧;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不光在古代,在今天也有很多这样的事例:

人们不会忘记,为了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吾买尔,23岁的王燕娜姐姐,把自己的一颗肾,无偿捐赠给了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弟弟”。

人们不会忘记,在天山深处偏僻的库车县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用40年时间写下了1000多篇日记,记载了解放军与当地村民之间拥军爱民的故事。这位老人说,我的眼睛不行了,但要把写日记的任务交给儿子,这日记不会停,一定会一代下去。

人们不会忘记,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的“十二木卡姆”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收集、整理和保护;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一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7

[关键词]“四个认同”教育大学生民族团结

[作者简介]龙庆华(1964-),女,云南蒙自人,红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云南蒙自6611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056-02

2008年11月6日,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要求各类学校必须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着为所在地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四个认同”,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四个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认同原为心理学术语,指一种情感的移入过程。现也扩大为认可、接受、赞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因其所处的特殊地域,大学生的来源往往具有少数民族学生多等特点,因此,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构筑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占本校大学生人数的30%左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接受本民族文化,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体现出很强的民族特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四个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特点及所在地区的特殊性,对大学生进行“四个认同”教育。一是强化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各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二是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各民族大学生深刻认识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民族都创造和发展了各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培养大学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是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是深刻认识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中国人民的选择。

2.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是增强民族团结的有效途径。高校肩负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使命,在大学生中开展“四个认同”为核心的民族团结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深刻了解和认识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为中华文化创造出优秀灿烂的文化,同时增强对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有利于加强各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认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团结统一、社会安定之间的关系;国家的团结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个人也只有在安定团结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每个人必须认识到和自觉地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学会辩证地看待和认清国内外敌对势力反华的真实面目,增强他们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抵制和反对民族分裂,成为捍卫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因此,大学生牢固树立以“四个认同”为核心的民族团结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二、强化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要处理好与多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

民族认同是指该民族群体成员具有的对本民族的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民族认同发生的前提在于民族之间的交往,通过交往形成他族不同于我族的对比,从而确立自己的群体归属。民族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前提,是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心理基础。中华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在当代中国,民族认同往往与对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民族文化的认同不仅是对自身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整个中华民族整体性文化的认同。民族认同中的文化认同是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睦共处的思想前提,民族文化之间的团结、交流和认同是相互的,也是双向的,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增进各民族的理解,克服民族之间的偏见,强化民族团结。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边疆和谐社会、弘扬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四个认同”教育,就是教育引导各民族大学生在对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以开放的心态开展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对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理解与容纳,培养各民族学生的国家整体观,激发各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主人翁的意识。在“四个认同”教育中要让各民族的学生达到民族虽不同,祖国只有一个的思想境界。从培养大学生个人角度来讲,就是让各民族大学生自觉树立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具体体现在校园中就是各民族学生之间应该相互理解,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增进团结。让不同民族的学生正视差异,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取长补短,避免由于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而歧视或否认其他民族的观点;教育各民族学生在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和习俗时也要懂得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共同维护民族团结。

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四个认同”教育的途径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处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宗教问题比较突出,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分裂、颠覆的重点地区。民族分裂主义历来把青少年作为渗透的重点。他们打着“民族”和“宗教”的旗帜,把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突破口,培植分裂势力,进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活动。因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在加强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中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把坚定的政治信念、民族团结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

1.充分利用地域性民族特点,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进行民族团结教育不是独立的、封闭的教育,而是一个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高校应结合地域性资源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要通过地域性民族特点的介绍,使学生知道家乡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关心本地区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同时,通过对各地区民族特点和发展现状的了解,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各民族人民的力量,不断增强不同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如笔者所在的高校,充分利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调查了解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红河学院多彩哈尼团队”是团中央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120个立项的重点团队,团队到云南省金平县马鞍底乡进行社会实践。马鞍底乡与越南接壤,国境线长达156千米,世居着苗、瑶、哈尼、彝、汉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97.8%。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收集了很多当地群众经济生产生活、生态环保、服饰建筑、民俗节日、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材料,了解云南边境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独特的民族文化,加深了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性。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四个认同”教育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引导、激励等多种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生源来自于不同地区等特点开展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引入各民族文化元素,打造各民族文化交流融汇、和谐共存的良好校园环境。如笔者所在的红河学院,近年来,每年举行一次学生“民族节日公园”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综合展示校园特色民族文化。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活动期间在校园中利用区域优势展示云南省红河州世居的少数民族文化,使大学生在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同时,增进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并在节日活动中给各民族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融汇交流的舞台,在校的各民族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和交流,通过举办民族风情摄影比赛、图片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在校的各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校园文化中营造“四个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扎实推进“四个认同”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渗透民族情感;通过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课程教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宣传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对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将“四个认同”内容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之中,把“四个认同”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主题,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做到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突出特色、教学方式力求生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弄清楚他们最关心的热点是什么,难点和疑点是什么,教师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深入学生,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民族团结教育。

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让各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相信任,互相尊重,认识到只有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相互平等,中华民族的内聚力、自豪感才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自觉为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而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阿斯哈尔·阿拜.浅论“四个认同”[J].实事求是,2005(1).

[2]罗迪.以深厚的本土文化加强对青少年“四个认同”教育[J].新疆地方志,2010(1).

[3]戚甫娟.加强学生民族团结和“四个认同”教育研究[J].青年研究,2007(2).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8

 

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1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增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强化“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就是要把民族团结教育与县委、政府大力改善民生,努力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用战略的眼光,超前的思维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

 

当然,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要求我们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需要一种爱国的强力支撑。民族是我们做一切事的基础,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最坚实的保障,是新中国诞生的先决条件。

 

我国发展到现阶段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但是在这样的国度,我们也得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感,一些发分裂势力任然在秘密的进行破坏人民团结的活动,他们企图截肢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新疆地区作为多民族聚集地区域,合理的处理民族的关系成为更好的,和谐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关键因素。新疆地区也存在一些民族分裂分子,“三股势力”是我们维护新疆地区民族团结的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他们在一些学生当中宣扬反分裂的思想,希望有先进思想的大学生被他们所利用。我想作为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我们要用先进得思想去和一切的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矛盾的极端分子作坚决的斗争,用我们先进的思想去教导那些思想狭隘的民众,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要发展的必要前提。民族的分裂只能带来流血牺牲,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是经济的衰退,是历史的倒退。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时刻保持清晰地思维,明白什么事是该做的,什么事是坚决不能做的,什么事又是我们要奋力阻止的,因为一种责任,一种爱国的情怀深深地埋在了我们心中,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民族,贯穿了整个时代,实践证明民族团结给我们带来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民族团结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也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用每个人的努力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在新疆这块民族大聚集的地方,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思想,敢于和一切的反分裂势力作斗争,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建设和谐新疆。

 

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心得体会及感悟5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每当说起这三个离不开,我就会想起我的“保护之神”。

 

悲伤逆流成河

 

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转折,那一天,我瘦小的身躯拖着沉重的行李来到了内初班,离开了父母,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周围是陌生的面容,陌生的声音,陌生的影子。

 

总感觉自己像个没家的孩子一样,整天看着一个个陌生的影子走进教室,周围没有一个朋友。

 

阴沉沉的天气,冰冷冷的心,悲伤你留成河。

 

梦里落花知多少

 

“当当当”考试开始了,我摸着自己那沉重的头,看着那模模糊糊的黑圈圈,泪水滑过我的脸颊。

 

考完试了,我独自一人坐在教室,趴在那坚硬的课桌上,教室里安安静静的,只能听到我一个人的呼吸声,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来到了我的身边。

 

长相依日光倾城

 

她轻轻地迈着脚步走了过来,温柔地说:“怎么了?生病了吗?”我被眼前的这画面惊呆了,原来她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汉族同学红霞,没来得及回答,她就把我扶了起来,关切地说:“走,我陪你去医务室。”

 

一路上,只听她不停地唠叨:怎么一点都不会照顾自己呢?为什么不注意自己的身体?你以为没人管你啊!”我只记得她说了很多,但实在是记不起来她到底唠叨了些什么!

 

这时,我觉得我的世界开满了美丽的向日葵,是世界上最美的向日葵。那段日子,红霞就像我的“保护之神”,只要有困惑,她就会出现在我的身边,在她无微不至的关心下,我的病也很快好了起来,一个霞光万丈的日子,我们拉着手,面向霞光许愿:做一生的好朋友,永不分离!

 

我的汉语水平不高,发音也不是那么的标准,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闲暇之余,我也会教红霞说几句维吾尔语,日子在我们的相伴中愉快的度过。

 

民族团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更加发扬光大这种精神。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的“保护之神”,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一起建设美好家园!

 

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2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和基本遵循。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下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的客观描述和对我国民族关系本质特征的最新概括,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对我国民族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擘画和远景期许。这一概念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创新发展的理论品格,是***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宏大课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提在于深刻认识其丰富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是命运共同体,即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构成的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所以,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中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相互之间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才有希望,各民族才有未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才能打得更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在于牢固树立国情意识。***总书记指出,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既是历史事实,也是现实写照,但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升为“基本国情”的高度加以阐述,表明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大的公约数是统一,而多民族则是一大特色和一大有利因素,多民族的大一统,既是重要财富也是重要优势。必须深刻认识到,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梦,也是各民族自己的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国情意识和“家底”意识,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和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祖国认同,打牢共同体的思想政治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总书记强调,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可以说,“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本,没有“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增强“五个认同”,就必须正确树立、真正树牢“五观”。

 

一是政治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由各民族的优秀分子组成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政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国之希望、民族之希望所在。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在民族问题上削弱党的领导、背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错误言行。

 

二是历史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国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各民族都为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利用历史问题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对立的错误历史观。

 

三是民族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民族平等是民族关系最本质的特征。既要认同本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更要认同各民族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处理好本民族局部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关系,正视多样性,增强一致性。要做民族团结的忠诚守卫者和捍卫者,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以及一切民族歧视、民族隔阂的言行,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四是国家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是国家的主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是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各族人民的神圣义务。要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主权的言行。

 

五是文化观。要明确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旗帜鲜明地反对把中华文化等同于某一个民族的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的倾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途径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既是民族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民族关系的常态。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势下,民族孤立主义、种族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既是人类进步的障碍,也是妨碍民族发展的毒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感情相依、情感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于努力实现共建共享。***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共建全面小康,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新挑战,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3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37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血脉相融、休戚与共的奋斗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和艰辛的奋斗历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责任,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则是其基础条件之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都离不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我国作为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选择一种社会功能广泛的语言文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族人民日常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需要,也是建立文化认同、共同建构现代国家的历史必然。如今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形成,是各地区、各民族人民语言文字长期相互影响借鉴的结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各民族各地区交流交往的语言障碍基本消除。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中青年和学龄少年儿童普遍能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此也说明,长期以来,各族群众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拥护。

指出,“少数民族学好国家通用语言,对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融入社会都有利”。当今中国,海量的信息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大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可以说,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水平,已成为人们素质能力构成中的基础要素。就个人而言,具备更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有助于人们在更宽广的地域和领域内获取信息、加强学习、掌握本领、提升自我、融入社会,在升学、就业、创业、择偶等方面获得更多机遇。就民族地区而言,要加快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为生产生活各要素的顺畅流通创造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要培养一大批精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仅事关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也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保护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给予大力支持。各级各类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坚持开设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课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在教学中重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国家建立了专业研究机构负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研究管理。在国家的支持下,多种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图文输入排版软件被相继开发出来。多年来,各民族地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抢救、保护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有力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实际上,在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当下,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不可能在封闭隔绝的环境中存在,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扩大传播范围和受众基础,已成为实现其保护传承的必选途径。

少数民族共同体意识篇10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汉文化,整合

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新疆作为多民族聚集区,共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包括汉族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满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土克曼族、达斡尔族13个少数民族。

新疆各少数民族存在不同的、节日风俗、民族礼节等,但各民族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在衣食住行、生活观念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存在统一性,共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疆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

制度文化方面,经相关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新疆各少数民族热爱祖国、热爱党,高度认同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物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语言等方面。服饰方面,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大同小异,风格类似,细节区分,如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女性着装皆为彩色绸裙,头戴艳丽或洁白的丝巾,喜爱耳环、手镯、项链、戒指等小饰物。鉴于共同的,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在饮食、民居、语言方面类似――饮食上以面食为主,其次是肉类和水果,形成了独特的伊斯兰饮食文化。民居上呈现阿拉伯风格,房屋为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同时注重建筑装饰的色彩性。语言上采用统一礼貌用语与辈分称呼,表达对人的尊重之意。

精神文化方面,新疆各少数民族以崇尚和谐、乐观向上为民族精神。“维吾尔”意为“凝结、团结、联合”,足以体现维吾尔族人民崇尚和谐的思想。新疆各少数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如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教义也对各民族人民的道德规范提出了要求。同时新疆人民能歌善舞体现了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仍然勇敢的面对大自然,用音乐与歌舞表达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除此之外,新疆少数民族对内强调群体意识与民族尊严意识,对外热情好客,讲究礼仪。

总之,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交汇中求同存异,其独特的文化风俗是中a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崇尚和谐、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其讲究礼仪、热情好客的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的必要性

历史上,中原汉族政权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互动频繁,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以物质文化交流为媒介,最终实现精神文化交流,强化了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认同与融合,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新疆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史为鉴,在国际国内变幻莫测的政治时局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坚持在党带领下进一步加强的全国各族的交流――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剔除抛弃传统民族文化落后、愚昧、保守的因素,以正确的思想统领各民族发展,以现代主流文化引领传统民族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和部分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自身发展程度低,素质技能不高,使得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滞后于主流文化。因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转型,也必须转型,剔除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利于发展的因素、不利于团结的因素如保守意识、群体意识、过于封闭的宗教意识。

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的整合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的整合是相互的――汉文化改变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影响着汉文化,丰富了现代文化。

汉文化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饰着装与生活方式方面。

服饰着装方面,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的长筒皮靴与小花帽逐渐淡出日常生活,年轻姑娘趋向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着装,同时保留着民族传统的喜爱偏好,更倾向于色彩多变、带有花纹图案的服饰。

生活方式方面,高楼大厦逐渐取代传统民居,电器与技术解决了气候带来的不便。电视、广播、网络为新疆人民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同时交通现代工具也走向千家万户,通过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包括航空、输气管道的重要运输方式。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文化与饮食文化方面。

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如十二木卡姆,不但被列为世界级、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乐器、旋律、舞蹈等因素也成为当代音乐创作的源泉,促进艺术文化发展。

新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清真餐厅与新疆水果闻名于世。手抓饭、烤馕、羊肉串、清炖羊肉、炒面等美食已然代表了“新疆风味”,留香于全国各地。

除此之外,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整合还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近年来,党中央针对新疆一系列问题,加强管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思想与主流文化武装,解决思想问题,从而消除不稳定因素。

结语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意味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剔除传统文化中落后、消极、不利于发展的因素,但要注意民族文化生存环境、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保护,尊重民族文化,才能实现“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贺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现状的实证分析》[J],《实事求是》,2006.06

[2]彭清,《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统一性与差异性》[J],《兵团党校学报》,2012.05

[3]高桂云,熊威,《近十年来新疆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4]魏琪,《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其保护与发展》[J],《实事求是》,2006.03

[5]赵江民,《历史上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互动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6]陈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新疆地域文化的分析》[J],《人民论坛》,2014.34

[7]闫炜炜,《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