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1:20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1

一、从精神层面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如前所述,音乐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是生命的交响曲。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主要途径。一个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以平和的心去面对各种挫折,把人生和学习的坎坷当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当作音乐的高低音调,当作音乐那快慢、张弛有度的旋律,这是一种精神高度。同时,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所面临的重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学生的心灵感到疲惫那就在所难免了。而音乐正是缓解人紧张情绪,是疏导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武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音乐这两方面的作用,并抓住这一特点,从人格精神的高度对学生进音乐教育,将音乐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如可以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天才,但是也是命运坎坷,但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他毅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的挫折。而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即让人的心灵感动,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欣赏,然后杂志音乐中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同时,要求学生发表个人感言,阐述自己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并谈谈音乐对人精神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很好的教育,发挥出音乐的教育功能。

二、从音乐与表演的关系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

音乐,是拿来欣赏的。音乐是听觉的享受,是感觉的升华。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音乐行为。音乐,不仅仅是一个个看不见的音符,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任何音乐,都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源泉的,没有生活资料,也就没有音乐内涵。因此,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还需要对音乐背后的生活内涵进行挖掘和阐释。高中音乐教育也应该从欣赏着手,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还原生活的原貌,即将音乐与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音乐声中感受到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通过音乐与表演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更好的深入音乐,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还是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到的音乐内涵和精神,进行相应的表演。以《命运交响曲》为音乐背景,学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将乐曲中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以行为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进行舞蹈的同时,也可以融入音乐节奏中,更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从音乐与影视的关系着手,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2

一、挖掘有效资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高中生承受着高考升学的压力,同时,众多学科教学占据绝大部分时间,他们根本没有兴趣和时间参与音乐学科的学习。面对这样的实际,教师要挖掘各种有效资源,通过多样化的音乐表达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比如,利用学校音乐教室里的手风琴、钢琴、打击乐器等等在内的多种音乐器材,引导学生参与到合奏过程中去,让他们在丰富多样的音乐表达形式中,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陶醉在音乐氛围之中。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建立专门的音乐书籍专区,供学生查阅。充分挖掘学校有效的音乐资源,拓展课堂学习的途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较强的学习压力下,释放自己,愉悦身心。

二、整合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从普通高中音乐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并以音乐文化为主线的基本特点,教材的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的容量较大。但现实教学过程中,课时量不足,学生课外学习时间有限,这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整合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实现点与面的全面结合。比如,在欣赏教材中的戏曲与民歌部分时,教师可以将本地戏曲与民歌有机整合,不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家乡的特色音乐文化,还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江苏民歌《茉莉花》与江淮地区的淮剧有机整合。

三、创设聆听环境,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

情感是音乐学科的精髓,聆听音乐是音乐学习最基本的方式。通过创设完美的音乐聆听环境,给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的空间,从而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聆听氛围之中,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过程之中,充分感受音乐美,情感得以激发与深化。例如,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通过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展示优美的画面,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之中,伴随着音乐声的展开同步进行教学。学生边欣赏画面,边聆听着美丽动人的音乐,感受到音乐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从这一点来说,音乐之美,不是教师通过口头讲述能强加给学生的,要让学生在这美妙的情境之中静静聆听,认真体会与感受。因此,教师应当从音乐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聆听环境,为学生选取最佳音乐素材,在丰富的音乐表达形式之中给學生一种完美的音乐感受。

四、加强学科间整合,构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在联系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3

作者简介:周瑞民(1986-)男,党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第一中学,音乐教师,职称:中教二级。

【摘要】音乐具有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中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完整人格的重要一环。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学生的想象力。但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学生的音乐才能,也影响了音乐课的美育功能。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其中,启发式教学、多元智能理论等教学方法对改善目前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弊端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启发式教学;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55-01

1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有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证实,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是陶冶性情的熔炉。此外,音乐还有很多奇妙的功能,它还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美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审美意识是以审美对象的存在为前提的,先有审美对象才有审美意识,没有音乐艺术的美,也就不会有音乐审美意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必须先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而音乐鉴赏就是接触大量音乐作品的主要方式。

培养学生的音乐还能陶冶学生的性情。《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音乐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更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操,要放到影响社会风气,培养一代新人的高度上来认识音乐课,来看待音乐鉴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无不表现着人类积极的情感,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表出了对不公命运的抗争,《草原夜色美》表现了对和平宁静的夜色的热爱,《我的祖国》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者的憎恨等,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思想情操得以陶冶,灵魂得以净化。

令人遗憾地是,目前许多学校除了音乐特长生之外,其他学生很难上一节音乐课,一些开设音乐课的学校也当作可有可无的课程,常常应学生要求学唱一些流行歌曲,一些学校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轻情感熏陶、重音乐技能而轻音乐审美能力的倾向,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还缺乏音乐学科特点,采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来教授音乐,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2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

要改善这种现状需从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入手。因为教学策略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教学策略的选择和制订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的教学策略的形成,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全面实现。具体可有以下几种:

第一,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多媒体音乐欣赏教学形式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增加了课堂密度,更以精美的画面吸引学生,使音乐欣赏有形、有声、有色、有情,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如欣赏京剧《贵妃醉酒》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强大功能,因为平时学生很少接触京剧,光靠教师讲解以及聆听名段,学生很难理解和喜欢,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直观形象的展示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艺术风采,让学生真正体会京剧的艺术魅力。

第二,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细微变化。感知音乐形式美的能力是强调音乐记忆力的训练与知识技能的积累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财富和转化为音乐审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变化是实施这一教学中的极其关键和有效的策略。“以听为中心”是音乐教育所遵循的原则,训练学生“音乐耳朵”,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积累听觉经验,发展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单纯的枯燥的技能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

第三,启发学生借助相关文化挖掘音乐内涵。艺术正如科学一样,目的主要是理解。在对音乐作品有了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时,所得到的是人生其他体验极少能提供的,分享那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对音乐表现形式的观察,就是要从审美的层次体验音乐,并对审美对象有具体的、深入的思考,审美教育就应该帮助学生的这种思考合情合理,从而促进将来更好地进行审美体验。因此,启发学生挖掘所欣赏的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涵并对其进行分析理解和给予恰当的评述是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策略之一。

第四,织多元化的音乐专题学习。传统的音乐鉴赏课经常以单一的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听音乐、讲音乐、再听音乐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把音乐教育禁锢在了固定的区域内,这种封闭、狭隘的音乐教学格式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审美积极性,削弱了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热情。《标准》中提到,音乐是体验的艺术,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令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及体验的过程,同时将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融进音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中自然地学习。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组织多元的音乐专题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增加经验,在平等互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多种智能的组合。而组织多元的音乐专题活动过程中,是对学生各种智能的综合利用和全面培养。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4

一、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正在逐步的推进,随之带来的是世界范围交流的进一步增多,这直接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同时人们的音乐审美也在悄然的变化着。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往往更多的局限于有着明快节奏的现代流行音乐方面,以地方音乐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民间音乐处于不利的境地,使得地方音乐被忽视,影响到音乐的传播,也使得地方的音乐特色不能够被好好的保护和传播下去,这样的尴尬境地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高校音乐教学则是让地方音乐重新焕发生机,并且得以发展和延续的有效手段。从高校功能特征方面进行分析的话,高校教育承担着维护以及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那么将地方音乐纳入到高校音乐教学当中已逐步将高校打造成地方音乐发展的基地,并推动地方音乐的繁荣和推广。从高校发展战略层面上看,未来的高校音乐教育必须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能一味的学习和效仿西方音乐,更为主要的是要加强对本土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有效结合地方音乐来构建多样化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从高校人才培养目的方面分析,在实际教学当中引入到地方音乐之后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家乡音乐的喜爱,为地方音乐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除此以外,地方音乐有着独特的特色,而这些特性能够形成对音乐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启发,激发其创作灵感和音乐创新力。

二、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的策略

(一)创新音乐教学理念

在高校音乐教学当中纳入地方音乐充分利用以及发挥地方音乐的个性和特色来完善音乐教学内容,积极构建个性化和具有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模式对于音乐教学的发展,高校音乐人才的培养以及地方音乐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要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从教学理念的创新着手,提高高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在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多元化的西方音樂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的音乐市场,而在高校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更是包含着大量的西方音乐文化内容,忽视了本土的音乐以及音乐文化,只会出现教育方面的偏差。在面对西方音乐时,必须要持有一个客观准确的态度,不能一味的排斥,也不能够片面的强调全部吸收,正确的做法是用开放的眼光以及平等的观念来客观的对待。与此同时,高校还必须要认识到地方音乐文化对于高校音乐的重要性和促进作用,并且能够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高校音乐教学理念的创新要做到:第一,构建与地方音乐结合的高校音乐教学体系,将地方音乐作为高校音乐的一个代表及特色。第二,将地方音乐作为一个出发点,对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音乐感悟进行培养和锻炼,使得广大教师能够用超高的音乐素养,承担起地方音乐教育的责任。

(二)改革音乐教学模式

为了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纳入地方音乐,有效融合地方音乐的特色,还需要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沟通以及相互联系。在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当中,教学模式往往十分被动和单一,更多的侧重于高校音乐教师的理论知识讲解,要求学生被动的接受和记忆,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从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使得学生不会主动的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来参与学习活动。为了彻底的解决这一现状,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能够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贯穿课堂的整个环节,引导师生多元化的互动交流,这样教师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的看法以及学习需要,而学生也能够透过教师的指导获得能力和音乐素质的发展。在互动型的音乐课堂当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也可以采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音乐学习策略。同时教师还可以恰当的运用提问教学法,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恰当的设置相应的音乐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加深学生对于地方音乐的认知。除此以外,高校也可以邀请地方音乐艺人来校进行交流和分享,组织以地方音乐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活动,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地方音乐,并推动地方音乐和高校音乐的完美融合。

(三)加强地方音乐分析

在全面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为了进一步用音乐教育的发展,积极打造个性化和有着鲜明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系统需要将地方音乐纳入到整个系统当中,用地方音乐文化来构成有着鲜明地方特色的高校音乐教育面貌。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必须要加大对地方音乐的分析和研究,深层次的剖析地方音乐的元素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的音乐文化,并且能够逐步挖掘其中的地方音乐特色,将其真正融入到音乐教育环节,设计出与之对应的音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好的传承地方音乐,将其进行不断的发扬和传播。在对地方在对地方音乐进行分析时,可以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进行,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研究活动当中,丰富学生对于地方音乐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在传统的高校音乐教育当中,一味要求学生真的鉴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无法让学生获得更为深刻的音乐学习资料。而在实际的放音乐调查和分析研究工作环节,学生可以直接的观察记录,同时还可以透过访谈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来获得一手资料,接下来可以对获得的这些地方音乐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研究,了解其中的艺术特征,以便能够在音乐学习当中将其进行融合和发扬,让地方音乐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四)积极构建第二课堂

地方音乐在整个传统民间音乐体系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民间也是一个丰富多元的音乐大讲堂,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和音乐情感熏陶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对课堂教学平台的一个有力补充,因此可以被称作是高校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当中,音乐教师可以更加有效的为学生普及以及传播关于地方音乐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地方的民俗音乐,了解其中的传统音乐元素,在准确认知其中的丰富音乐概念的同时,还需要认真发掘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在生动形象的音乐第二课堂当中,实践可以和书本进行紧密的结合,不断拓宽高校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音乐资料和资源,能够进一步的对地方音乐产生深刻的认知。在积极打造高校音乐教学第二课堂时,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深入民间,参加到关于地方音乐民俗活动当中,并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当中,对地方音乐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和学习,但其中优秀的音乐艺术元素,并将其用于最新的音乐学习和音乐能力的提高。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并在其中获得丰富的实践和生活体验,而且在实践当中获得的音乐知识会更加的牢固,让学生在第二课堂当中焕发生机活力,提升音乐综合素质。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5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生本教学策略;实践

新课程目标改革的进展,使生本教学理念得到了积极的重视。生本教学理念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革除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更加注重学生潜能与素质的开发与培养,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展示自我,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符合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学生的思维、思想得到了全新的塑造与启迪,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以生为核心,以学定教

1.以生为核心,因材施教

高中生青春飞扬,多数人对音乐持积极态度,特别对流行音乐节奏情有独钟,然而,涉及到音乐课堂、音乐知识,学生却往往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状况、学生的音乐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分层引导、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改变大帮哄集体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音乐天赋、基础知识状况实施分组教学。

例如,一些学生由于音乐素养不高,对于音乐旋律总是把握不准,这部分学生应单独列为一组,重点进行基础知识、基础音符的训练。

另一部分学生天生有着良好的音乐艺术细胞,对音乐有特殊的感觉、领悟与把握,或者曾经受过音乐方面的专业训练,教师则应该给予他们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例如,可以让他们自行学习教材上的曲目、自行谱写一些旋律等。

这种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分组教学模式能够带来良

好的教学效果。

2.以学定教,以兴趣为核心积极引导

生本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核心开展音乐教学,关注学生的

音乐基础能力,加强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类别、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音乐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能力。

例如,在学习“现代流行音乐”这一课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流行音乐兴趣,以及他们所掌握的流行音乐知识等开展教学。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自行演唱、表演出自己喜欢、熟悉的旋律,从学生的唱功、旋律把握情况等入手给予评价,为学生提供自由展示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能力。

二、多媒体营造气氛,形象化引导

在高中繁重的学习压力下,音乐课无疑成为学生放松精神的娱乐性课堂。教师要本着生本理念,体会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想学生之所想,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打造并呈现出一个生动活泼、有滋有味的音乐教学课堂。根据所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形象化情境,通过多媒体工具,使学生享受音乐的美,尽情陶醉在音乐世界中,从而调动他们积极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二泉映月》这一著名曲目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真实地感受到其中的旋律特征、曲目风格、感情韵律等,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曲目作者阿炳的生平事迹、人生经历等,并对应附上《二泉映月》这一背景音乐,使学生边听故事、边欣赏曲目,边揣摩、领会曲目中的旋律与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在音乐世界中展开想象。

在听完一段曲目旋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说出对这首曲目的理解,以及欣赏之后的内心感受,这样才能达到生本教学的良好效果。

三、才艺展示,自由创作

生本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整个课堂中扮演主体角色,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展示的机会,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课堂空间,使学生成为音乐欣赏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承担指导、评价等责任,为学生创造音乐情境、气氛,倡导学生自由展示。

例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这一章节时,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自我展示空间,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已有的经历等唱出自己心中的西北民歌,尽情地展示出自我风格,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展示,教师则可以针对学生的演绎给出合理的评价,并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感受并体会到音乐欣赏课堂的生机,使他们能够自由发挥、自行创造。

四、小组合作,体现生本

小组合作教学是生本教学的一种形式。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布置音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小组互动交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扮演导演的角色,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在小组内部展开合作、主动交流,从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本教学策略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尝试研究出更多的创造性教学模

式,打造出更为生动的生本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6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自主性学习;应用策略

自主性学习是与被动性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策略,具体来讲,就是学习者能够明确自身的不足,并根据自身学习能力、学习目标等基础因素对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知识、技能、能力的自主提升。这种学习策略与目前的高中音乐教育理念和要求非常贴合。

一、自主性学习对高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当今社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但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却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时展需求相背离。目前,我国高中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也非常薄弱。自主性学习则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它主张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学习行为进行自主掌控,在自主学习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自制能力,这不仅能够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效率,还可以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应用策略

1.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自主性学习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对于高中音乐教学来说,想要实现自主性学习。首先,应找到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学习方式,使音乐知识学习效率得到提高。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一种,而艺术教育的本身就是对学生创新思维、想象力等全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这一点上与素质教育是相通的,这就需要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使学生从传统教育中脱离出来,帮助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实现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情况、学习能力等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找到适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方式。在此之后,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改进,不要过多地对学生进行强制干涉,尽量让学生掌握自主判断的能力,为学习方式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切认知的源泉与动力,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自制能力比较差,如果盲目地进行性自主学习,学生很容易敷衍了事,不仅无法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还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需要在采用自主性学习策略之前,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自律、主动的状态下自主学习音乐。首先,可以借助音乐教学自身的优势来增加课堂趣味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播放音乐剧、歌曲演唱比赛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积极进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程学习中来。

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想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对自主性学习进行有效运用,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也必达到一定的水平。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能力的要求不高,教师对于自身能力提升缺乏主动性,致使教师不仅缺乏良好的音乐素养,教学理念落后,给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很大的阻碍。而对于自主性学习来说,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首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深厚的音乐教学专业基础,这是对教学质量最基本的保证。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结合包括教学设备、学生兴趣爱好等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教学规划,对已有的教学案例持借鉴学习态度,而不可照搬照抄,将自主性学习真正落实到高中音乐教学中来,从而更好地发挥自主性学习的优势。

4.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需要对已有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随着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实验室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断被开发出来,ppt、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为常用的教学工具,想要实现高中音乐教学的自主性学习,教师就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但与普通学科教学不同的是,音乐学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科特点对现代化技术进行自主探索,使其能够与高中音乐教学实现有效结合。

总而言之,自主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应把握好这一点,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加强有效运用。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7

关键词:高中音乐;问题;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音乐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我国的文化建设逐步加快,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社会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阶段,通过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亟须加以解决。本文也将对如何更好地开展高中音乐教学进行讨论。

一、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应试思想对高中音乐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应试思想长期存在,不仅干扰着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在与日俱增。由于大部分地区未设置音乐考试,对音乐教学的重视明显不足,甚至部分学校的音乐课程单独为音乐艺考生设置,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同时,部分教师存在教学动力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大的状况,双向影响下,音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高中音乐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安排随意性较大

由于对高中音乐教学重视力度不足,对高中音乐教学的课程设置上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众多学校临近考试都会取消音乐教学,教学进度跟踪不足,教学内容无法受到监督。同时,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时,随意性较大。另外,诸多学校在音乐教学的硬件配置上存在不足,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在课堂展现,在采取其他方式代替时,降低了教学效果。例如,很多学校在钢琴、手风琴等基础硬件的配置上往往投入不足,教师无法在课堂演绎,单纯依靠多媒体展示,学生积极性不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中音乐教师队伍亟待整合建设

高中教学的教师队伍人员较少,缺乏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很多教师在工作中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同时,网上音乐教师交流平台构建不完善,有的论坛活跃度不高,也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因此,高中教师队伍需要加强自身建设及校方的支持与资金投入。

二、高中音乐教学问题对策

1.思想上高度重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兴趣

在高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教师。因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的作用,增强自身责任感,切实为学生服务,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例如,在《新中国的歌》主题教学中,通过对我国抗战、解放时期的历史回顾,深入、细致介绍音乐在荡涤民众心灵、呼吁民众解放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组织班级大合唱、独唱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与信心。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期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认真填写教案,模拟、设想教学经过,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较好地控制课堂进度打好基础。

2.多种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设置情景课堂

在《新中国的歌》主题教学中,像《黄河大合唱》等大型曲目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得以实现音乐鉴赏,针对于《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曲目则可以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理解音乐中所表达真实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像其他课外曲目《长江之歌》都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积极培养学生在音乐上的创新能力。另外,针对于某些著名的曲目,如《义勇军进行曲》,教师可以深入分析与解读,对于部分小节展开乐理分析,提升学生对乐理的初步认识,如懂得节拍、节奏、速度变化、旋律行进、调式等,进而能够形成对音乐鉴赏的初步能力,为下一步更深层次的音乐鉴赏打好基础。

3.循序渐进,针对性安排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8

【关键词】微课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B-0127-02

微课是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授课方式。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微课依托于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通过截取材料、播放视频,并向学生呈现视频或影像资料等来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生动的教学课堂,满足现代学生的兴趣所求、志趣所向,鼓励学生融入微课环境,将原本枯燥、单调的知识、原理以一种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简短的时间、有限的内容中把握学习主旨、掌握知识精华,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在快乐中学习。微课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达到了兴趣驱动的良好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微课理论来指导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一、微课教学的优势

(一)教学时间较短。微课通常以影像资料为载体,教师将每一课的精髓、重点、关键词等统一用影像资料呈现出来,集中进行讨论与讲解,围绕这些核心内容开展其他形式的教学,目标是在有限的微课时间内创造无限的教学效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因此,教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深入分析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等来设置微课视频内容。一般来说,视频需要控制在10分钟以内,确保所制作的微课资料能在这10分钟内充分聚焦学生的精力和目光。

(二)教学内容精致。微课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精华的知识,学到有用的内容,这其中就强调了微课内容的精华性。微课内容必须直击教学主要内容,直接囊括课程学习中具有挑战、困难的项目,通过微课视频、ppt等形式来聚焦学生目光,用精华的内容创造最佳教学效果。

(三)微课教学资源的情境化。微课程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来展示并呈现教学资源,通过片断、情境来营造学习气氛。情境的营造需要借助特定的微课信息设备,如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同时,为了创造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试着向其中添加案例,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开展微课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形象、直接地获得知识。

二、高中音乐鉴赏微课教学的策略

(一)情境创设,微课引导。音乐鉴赏微课教学需要情境的创设与引导。微课教学时间相对短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能够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立刻进入学习状态,切入学习主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范围内来理解、接受、认知相关内容。因此,采用情境创设法,通过利用微课技术来向学生呈现一个与教学主题直接相关的背景素材资料,充当教学情境,学生进入情境中就意味着进入了学习状态,从而产生最直接的学习体验,获得主观的真实感受。

例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这一小节时,其中涉及蒙古族的民歌风格特征讲解,为了能够让学生最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制作一个以内蒙古辽阔大草原为背景的微课课件,然后以ppt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第一眼就进入草原生活情境,看着广阔无边的蓝天、草原和成群结队的牛羊,耳边自然响起草原上嘹亮的歌声。

伴随着学生对微课画面的观赏,教师逐步添加草原风格的背景音乐,可以先从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曲目入手,如凤凰传奇的《我从草原来》《最炫民族风》等。学生看着绚丽的草原背景,听着熟悉的草原旋律,会立即进入状态,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草原民族风之美,从而带着欣赏、鉴赏的情感投入到正式的学习中,为后面的几十分钟认真听讲打好基础。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微课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往往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最精彩、最简短的微课10分钟内获得了视觉、听觉与思想上的触动,往往能不知不觉地进入状态,为整堂课的高效讲学创造条件。

(二)借助微课,才艺展示。基于微课理论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一个宽泛的教学,它不仅需要教师投入精力和时间,同时也需要学生与教师配合,借助微课形式来主动展示自我才艺,通过表演、歌唱等形式来诠释对所学音乐内容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微课形式来开发学生的才艺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音乐鉴赏课中体会到快乐,这样才能使音乐鉴赏科目教学更有意义。

例如,在学完“多彩民歌”这一单元后,为了对该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总结,深化学生对不同民族风格音乐特征的理解,教师完全可以为学生布置微课作业,让学生利用微课件、微课视频等形式来针对某一民族风格的民歌进行表演,通过歌唱、舞蹈、表演等形式来诠释民歌,展示民族风,依托微课平台、学生的才艺展示来检测学生对民歌特征的理解。

接到这一任务后,每名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用自己的方式来尝试完成学习任务,并创新性地诠释了对不同民族歌曲、曲风的理解。一些学生制作了一段蒙古族舞蹈微视频,穿上民族舞服,踏着蒙古风格背景音乐翩翩起舞,踩着节拍展示属于一个民族的舞风,这就实现了音乐欣赏与舞蹈表演的有机融合。

另一些学生则利用微课音乐背景来播放西北信天游,一边播放一边跟唱,虽然只有不到10分钟的展示与表演,然而,留下的却是无尽的美好回忆,整个音乐鉴赏课堂立即被活跃起来,生机无限。学生也就此获得了微课学习的乐趣。

(三)借助微课感受节奏,欣赏音乐韵律美。微课理念下的音乐鉴赏课是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艺术素养等的培养。其中音乐鉴赏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音乐节奏的把握、音乐韵律的赏析与玩味等,学生通过微课形式来赏析音乐,体会到艺术的节奏美、韵律美,产生一种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产生对音乐的无限喜爱,学生的音乐艺术情感逐渐被培养起来,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师必须善于灵活运用微课教学形式,通过不同的微课运用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中教师可以重点从音乐节奏、韵律等入手,让学生通过音乐节奏来感受到不同曲目所表达的内涵、情感与深情,形成属于自身的乐感、音乐激情,学生也能够就此产生音乐赏析与探索热情。

例如,在学习“腔调情韵”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针对西北民歌、山西民歌、山西民歌等制作微课件,让学生对比不同民歌的节奏、韵律与风格特征,利用节奏、韵律等的差异来引导学生体会到一个地域空间的风土人情与歌唱特征,在不同的节奏中学生能掌握自己的乐感,从而产生更为积极的音乐鉴赏兴趣。

从节奏入手,引导学生掌握旋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使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不断增加,最终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微课情感,培养音乐鉴赏能力。微课形式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加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形式来塑造学生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属于自身的感悟与认知,带着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深入赏析与体会音乐,培育属于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试着将更多的信息内容、图片信息等添加到微课课件或视频中,让学生通过微课资料来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以此来深化学生对音乐曲目的理解。例如,学习《歌唱祖国》这一曲目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备课环节制作一个集信息资料、图片资料等为一体的背景知识介绍,其中着重强调重要信息、关键内容,如曲目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等,并配上一些能够彰显祖国大好河山、大好发展的图片等作为背景素材资料,再对应播放该曲目,使学生看着壮丽的画面、听着雄浑的节奏感受到祖国的快速发展与繁荣富强。学生一边观看微课课件、一边聆听雄浑的旋律,能够在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爱国情,从而深化对曲目旋律与歌曲内容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基于微课理论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体现出了现代科技与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能够为学生创造全新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全新的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开创性地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使学生能更好地投入其中,从全新的角度鉴赏音乐、把握节奏、掌握韵律,塑造学生良好的音乐艺术情感。

【参考文献】

[1]史艳丽.浅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4)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9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自由想象精讲多听情感体验流行音乐

在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中,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在音乐鉴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言表达。并要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才能上好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一、通过启发学生自由想象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开展音乐想象的方法。例如通过旋律的起伏、快慢、节奏、强弱等,综合感受音乐是怎样开始的,以一定的教学目的为前提,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模糊性思维和感受,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融入作品中,去展开想象。还有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把自己融入到作品中去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另外,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还可以把音乐和绘画相结合,音乐作品也可以表现色彩,让学生边欣赏作品边想象五彩缤纷的画面,融音乐与绘画为一体。这种想象不受作品定位解析的束缚,在音乐标题给定的空间内自由展开,是灵活和随机的。由于音乐是无形的,人的感受也具有不确定性,应该允许同学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想象,在创造的心理活动中提高欣赏能力,并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

二、音乐欣赏教学应精讲多听

美国的艾伦科普兰曾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倾听自然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言语上的介绍和引导固不可少,但是语言替代不了音乐,要使学生真正理解音乐作品,对音乐的表现手段就要有灵敏的感知能力,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借助大量的音乐欣赏。音乐艺术及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不能离开音乐的艺术形象而去作繁琐冗长的讲述,因为讲述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妨碍学生独立思考。即使是同一作品,同一观众在不同的场合之下对作品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听,初听、有目的地分段听、有分析评论地听、复听等。必要的作品分析和知识介绍应力求精练并富有启发性,通过师生间的讨论,听赏等共同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来,达到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三、音乐欣赏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学习原则上是不能依靠讲授的,因为讲授这种方式完全与自身的体验相悖,是以他人的感受替代自己的感受。音乐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它本身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使它具有特殊的学习方式——体验方式。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动。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注意重视体验的独特性。同样一段音乐,不同的人听不同的感受,教师不要用自己的理解替代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过多的讲解替代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替代学生的感受。允许并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有不同的见解。

其次还要重视体验的过程性,没有过程就谈不上体验,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音乐内涵,因为体验是在过程中实现的,尤其是情感体验。如,在学生唱歌曲“赶墟归来啊哩哩”,可结合彝族人民的竹竿舞进行教学,真实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他们把快乐的体验转化为优美的歌声,自然而然地把歌曲有的节奏演唱出来。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与音乐融为一体,才主动地去探寻、领悟,对音乐知识技能的真正理解和掌握,特别是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才会成为可能。

四、利用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对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有些老师是持否定的态度的,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不要轻易否定别人赞赏和喜欢的东西,这是一种礼貌,也是对别人的尊敬,音乐教育也是一样,老师不能因为流行的音乐中有很多是关于爱情的内容就禁止,对此宜疏不宜堵。比如现在学生大多都喜欢周杰伦,但他们并没有发现他的音乐中包含的一些东西,流行音乐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这些东西学生并没有注意和总结,老师这个时候应该引导。

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篇10

关键词:中学音乐高效课堂设计策略

高效课堂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重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寓素质教育于中学音乐教学之中。即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每一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坚持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把情感、激励、竞争带进课堂,使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一、高效课堂设计的前提是教师精心的备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使课堂高效,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备课。

首先备课标,因为课标是备课的依据,应该改变只看教材不看课标的不良的习惯,应该把课标熟记于心;其次备教材,教材是师生进行共同学习的平台,老师要整合各种资源,并对教材的分析和教学重难点了解的历历在目,力求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再次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因为教学总是在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在课间应多与学生平等亲切地交流,这样就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只有充分而又精心的备课,上起课来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由此可见,设计高效的课堂,备好课至关重要。

二、高效课堂设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充满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策略有:

1、"捕捉新奇’找’问题"。

中学音乐教学领域中有许多名词和知识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像"调式"、"和声"、"华彩段"等。学生初次接触有关调式与和声的歌曲时,很容易产生各种疑问,以这些疑问为中心展开讨论,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摄取新知识的能力。

2、"发现矛盾’增’知识"。

教学活动过程中有很多看似相近的概念,鼓励学生找出各概念的要点,对比异同,找出联系。如"音程"、"音域"等。针对这样的问题,开始学习时很多学生会有疑惑,经过讨论,学生举出了很多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音乐现象。这样借助学生间相互的讨论,不仅化解了疑点,而且增长了知识。

3、"纵横比较’更’清晰"。

在学生学习时会对有关相互干扰的乐理知识产生混淆。如音高、音调、音阶、音节四个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纵横比较,使理解加深,记忆牢固时,对中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的理解和判定就是一个难点。首先要分清四个相似概念的区别,其次要对各种概念力所能及的应用到具体到某首作品上,这样通过比较,使复杂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上应尽可能的采用灵活多变的比较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获得新的乐理知识。

三、高效课堂的设计,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向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音乐课堂学习效率。常用的方法是知识纵横向的联想和知识与实际唱歌的结合应用等方法。

1、通过知识横纵向的联想,使错综复杂的基础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有序化。中学音乐乐理知识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并学会把某个知识点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加以理解,并通过实例来深化、拓展,使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有效,运用起来更加准确。因此,引导学生抓住乐理知识体系这根主线,丰富知识的内涵,扩大知识的外延,把中学音乐基础知识搭建成适合自己的一张理论体系网络。

2、在构建完善的乐理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应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鼓励学生把所学的乐理知识应用于平时的唱歌消遣当中,注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在学习有关大合唱中的分"声部"知识时,很多同学会问,"《黄河大合唱》中分声部唱法"产生原理是什么吗?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倡导学生运用自己所知道的乐理知识去讨论各种音乐现象的特点。这样不但知识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应用实践的能力。

3、在预习、听讲、合作探究、复习和作业、总结等各个常规步骤中,引导学生唱什么、怎么唱、为什么唱、什么时候唱。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习惯,当然,学生开始时会感到有点难度,只要持之以恒就会尝到甜头,继而会有更大的突破。我们要知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设计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高效的学习方法。

四、高效课堂的设计,应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