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行业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3:53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1

[关键词]媒体融合互联网思维多元化经营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各类新兴媒体呈现裂变式发展态势,改变着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与渠道,传统舆论和传播格局正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与此同时,作为传统纸媒经济支柱的广告营收,在进入2010年以后,出现了行业普遍性下滑,报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在这样的发展“新常态”下,报业经济如何保持健康稳定增长,进而继续反哺做强新闻主业,传统媒体如何加快转型更好肩负起宣传舆论主阵地作用?成为摆在媒体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曾多次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两个新型”,为这场大变革中的报业转型提供了路径指引。

一、媒体融合步伐加快,传播效果得到加强

报业集团内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关系发展,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传统媒体建设新兴媒体,二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动发展,三是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目前正经历着第三个阶段。

近年来,国内媒体领域不断加速融合步伐,在报业领域中,浙报集团采取“孵化器模式”,大力发展微信、微博百余个公众号,对其中成长表现突出的再进行重点培育;此外,以大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整合大众报业集团新媒体板块组建而成的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正式揭牌成立;粤传媒积极尝试大数据转型;在广电系统领域,河南广电整合旗下4家传统媒体单位和8个媒体公司组建成立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4类主流媒体业态和38个媒体传播平台;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正式上线,依托北京广播电视台旗下18家单位的优质资源,集合内容提供定制化服务。

目前而言,微博、微信、网站、app等已经成为众多传统媒体推进融合发展的“标准配置”,由于迅捷、互动性强、形态多样、设置议题更加灵活,媒体融合发展效果在新闻报道与互动服务中得以彰显。近年来,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同样积极推进融合发展,旗下各媒体加快新媒体建设布局与融合探索,有效扩充了传播渠道,提高了新闻宣传的覆盖率与影响力。

二、传统广告普遍下滑,经营转型探索出路

据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和央视市场研究(CtR)媒介智讯的2015年1-11月份报纸广告刊例收入同比下滑35.6%,平面媒体降幅继续扩大。2016年上半年传统媒体广告整体遇到的困境,不仅没有缓解的迹象,还有继续加剧的趋势。

分析近年来全国报纸版面广告营收普遍下滑原因,实为多重外部与内部因素共同影响导致。

其一,与外部经济形势相关。按照媒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传媒行业的广告能够放大GDp的波动,即当GDp快速增长时,传媒业广告收入以超过GDp增速而增长,反之,则会以大于其降速而下降。国内经济受世界性经济因素及国内政策调整影响退出了两位数增长,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处于调整期。为此,作为经济“晴雨表”的报业广告,尤其在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影响下,不得不告别持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其二,与投放载体多样化相关。这些年来,广告投放载体的构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前些年兴起的户外平面广告、城市外环路高炮广告、小区楼宇电梯广告,到近年来的免费Dm杂志、车身广告、户外电子屏广告等等,可以说载体的多样化,给了广告主更多的选择。尤其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的媒介技术,涌现出一大批媒介产品,如微博、微信、app等等,对广告投放者充满吸引力。有专业机构分析认为,2014年互联网广告总量占据全球广告支出的23.6%,首次超过报纸和杂志广告份额的总和,预计2016年,互联网广告将占全球广告支出的28.3%。

其三,与传统广告产业结构相关。进入本世纪以来,房地产、商业百货、医药等行业在传统报纸广告中贡献率占比较高,是名副其实的“支柱性行业”。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相应出现了调整,不仅楼盘开发商的广告投放明显呈收缩趋势,进而影响到与房地产相关的家装设计、建筑建材、家具装饰、家用电器等一系列行业广告投放热情。随着医药行业、保健品行业监督管理的日趋严格,加之《广告法》对该行业不论是形象宣传还是产品推荐更加规范,行业广告投放也呈减少趋势。近年来,国内百货业高档消费以及公款消费明显得到遏制,加之网络购物的兴起,传统百货行业也正经历着经营结构调整、产品不断优化、改变宣传模式等,对传统广告投放的热情同样降低。

其四,与广告投放者需求变化相关。近年来,广告主基于市场变化以及传媒格局的变化,不再安于简单地投放传统媒体广告,一方面对广告投放总量的分布做着选择,另一方面也对广告支付或合作模式进行着探索。一些广告主采取了组合营销模式,拒绝单纯的版面广告,而是希望通过活动等手段来拉动人气、拉动广告。这些随着市场产生的变化,都对传统广告投放与吸纳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也对传统意义上的广告经营人员的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一方面,我们清楚看到传统媒体广告普遍下滑的趋势,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许多综合性传媒集团积极布局多元产业,且多元产业的贡献额呈逐步上升趋势。

之前有统计显示,目前国内报业的跨界经营涉及范围,已超过100多个品类,包括房地产、艺术、旅游、金融、游戏、文化产业投资、电商等等,而且这些非报产业的收入比例在不断增加。

例如,浙报传媒控股集团前几年收购“杭州边锋网络”和“上海浩方”进军数字娱乐业,已初步形成以传媒出版为核心,覆盖资讯服务、数字娱乐、教育培训、文化投资等多个产业领域的综合文化产业集团。山东大众报业集团不断做强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三大品牌”,进军有线电视和新媒w、文化园区、楼宇经济、投融资、发行物流、会展等产业领域。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逐步实现了从平面媒体经营业务向综合性多媒体经营业务的跨越,如此等等。

三、强化互联网思维,做强经营反哺宣传主业

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媒体融合发展理念,2015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互联网+”概念,可以说,媒体领域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新型媒体集团”征途中,互联网思维将对许多具体战术安排产生重大的影响。

其一,创新思路布局新媒体产品。目前,全国各类传统媒体都纷纷“触网”,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微信、app等,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但从形式和内容而言更多的是传播载体的平移,更适合用“+互联网”而非“互联网+”来形容目前的状态。在新一轮尝试中,建议强化“产品”观念,积极打造和布局新媒体产品,有效吸引受众的眼球,形成良好互动,并且培养受众使用习惯继而成为忠实粉丝。唯有这样,才可能达到扩大宣传、有效传播,才可能为后面的进一步深度挖掘、增值服务提供机会与可能。强化“用户”观念,更加重视平等交流、快速传递、友好互动、现场体验等环节,关心和提升用户的良好体验。强化“服务”观念,媒体必须通过加强服务意识和提高技术手段,来为用户做好信息分类推荐工作,打造适合用户的个性化新闻产品,必须高度关注用户对资讯周边的服务需求,进而在互动服务中开发新的商业服务模式。

其二,探索实施多元化经营。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一批报业集团的建立,他们加速资源整合,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纵观国内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主要方式为横向多元化经营、纵向多元化经营、跨领域多元化经营几大类。如上海、湖南等省市媒体领域采取的整合一个媒体品牌打造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位一体的传播体,南方报业通过已有媒体品牌积极创办新的产品。还有一些媒体尝试打通拉长产业链,力求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积极涉足文化演出、纸张销售、包装印刷等行业。此外,各地报业集团还凭借资金优势、政策优势,采取收购兼并等方式,进入房地产、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等行业。随着资本市场持续活跃,广东、浙江、四川等省的报业单位也纷纷尝试将经营性资产上市。报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不仅会带来分散经营风险、扩大协同效应、充分利用资源等益处,社会资本的局部进入更将带来较为前沿的市场资讯与经营理念,助推报业经济的发展。

其三,积极做好人才和技术储备。在新一轮推动媒体融合,促进报业转型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的有力支撑和探索实践,首先必须大力提升管理团队的领导水平,同时,需要加快现有人才队伍的知识更新与结构调整,吸纳新兴媒体产品研发设计、新媒体内容生产、资产资本运作等各类人才。此外,在推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技术研发目前仍然是传统媒体单位的发展短板,在实践中,如上海的一些全国知名新媒体产品也遇到了发展困境,如技术垄断不易打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迭代主动权不够等等。这也给其他媒体在发展新媒体时提出了警示,在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外部力量的同时,应加大技术研发队伍的培养,注重核心技术的控制,从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新闻媒体始终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不论是推用教迦诤戏⒄梗还是促进报业经济加快转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要不断加强党的宣传舆论主阵地建设,密切党群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舆论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邵华冬、张驰:《2015-2016年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现状与趋势》,《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2期

[2]《地方传媒融合加速上市或成助推因素》,中国经济网,2015年7月7日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2

[关键词]报纸融合新媒体报纸消亡论

一、中国报业市场现状

1.经营状况

2004年开始报纸也出现了衰退迹象,广告增长额的下降,市场空间的缩小,自2005年春天,中国报业市场出现拐点,全国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额普遍开始大幅下滑,平均跌幅达15%以上。08年印刷纸张的上涨加重了报业的经营成本,09年全球化的经济危机,使报业市场进入了寒冰期,新媒体技术以其便携性、贫民化、等传播优势,逐步吸引着读者及广告主的眼球,与传统报纸分食着有限的广告份额。

2.读者状况

在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传统报纸媒体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主体地位正逐步新兴媒体所取代。报纸媒体原本受众人群庞杂这一优势,也因为信息化发展而流失了大批的读者人群,前景堪忧。细分其受众我们可以看出,报纸媒体的核心读者人群的年龄层为35-48岁,读者年龄日趋老龄化,报纸流失的年轻读者逐步流入新媒体阵营,CtR市场研究的数据显示:2005年互联网在15~24岁网民中的日到达率为35%,2009年提高到56.6%,增长61.7%;同期25~34岁日到达率从31%提高到59.3%,提高91.3%;而高学历则从48%提高到71.1%,提高48%。报广告商最关注的是25~45岁的受众,因为这个年龄的受众在未来5~10年将成为消费的主力群体。当这个群体远离报纸时,广告的流失会日益严重。

二、新媒体技术及其特性、影响力

1.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2.新媒体的影响力

随着网络、手机、移动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整个媒介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在现代人的生活中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在网络媒体方面,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数量达2.98亿,普及率达到22.6%,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网民规模较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中国网民规模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

3.新媒体传播优势及特性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仅仅由点到面的单向传播方式,呈现出点到面、点到点,多种方式并存的特点。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中,新媒体是指以交互性、即时性、信息的融合性及海量性等特点区别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新兴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户外电视媒体、移动电视媒体等。新媒体传播优势:

(1)海量的广告信息。新媒体广告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和传递,广告信息的储存量和传递量都是传统广告无法比拟的。无论是网络还是手机媒体都能利用超链接技术,信息不再是孤立的,后面对应着一个立体的、巨型的相关信息数据库。并且可以随时对信息进行修改、增补、传播。

(2)多样化的广告信息来源。在新媒体时代,不仅专业的媒体或广告从业人员可以广告信息,普通大众也可以参与广告信息的,成为主动的传播者。普通大众参与广告信息有三种情况:①置入式,即将已有的由商家提供的广告信息置入到用户自制的传播的信息环境中。②自创式,指用户参与广告的创作,然后通过网络获取营销沟通效果。③病毒式营销,网络用户利用口碑宣传,以快速复制信息的方式将广告信息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广告信息像病毒一样在互联网上扩散和传播。

(3)多样性的表现方式。新媒体的信息表现方式可以是信息各要素相融合进行的全面传达,如动画、超链接等结合,以丰富的表现带给受众多感官的刺激;同时,新媒体广告也可以是简约的告知型广告,如Google在其搜索引擎网页上的与搜索关键词相匹配的广告,通常就是只用文字进行的信息告知性的广告,再如手机短信广告,也是一种通过文字或图片进行简单信息告知的广告形式。

(4)多种多样的传播渠道。新媒体本身就是多种媒体形式的总称,如网络电视、公交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手机短信、手机电视、博客等等,多种多样的传播渠道各用适合自身的广告表现形方将信息传达给受众。随着媒体技术和社会信息需求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更多的媒体形式为广告信息传播服务。

(5)即时的信息传递。无论是数字电视、网络媒体还是正逐步被接受的3G手机,其信息传播都具有迅速及时的显著特点。在“伦敦爆炸案”中,市民威廉达顿用手机拍摄了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似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作为新媒体传播的一种方式,新媒体的广告信息传播也具有迅速及时的特点。这表现在广告信息不仅能够以更快的速度传递,同时广告者也能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广告信息,使之进一步“无处不在”地包围受众。

(6)增强受众参与性。此特点可以从电通公司提出的新型的广告信息传播模式———“aiSaS模式该模式揭示了网络媒体尤其是网络搜索引擎的广泛使用给广告信息传播方式带来的变化。与传统的广告传播效果层次模式相比,该模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发现并强调了搜索引擎在人们广告信息获取和接受中的作用,揭示了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到主动搜寻者的角色转变;了解到受众不仅是信息接受者,还能通过网络等渠道传播信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通过这一模式,我们可以认识到受众在广告信息接收过程中参与性的提高。在网络购物上,搜索引擎对广告信息传播的影响尤为显著。iRe-search的《2008年搜索引擎对网络购物决策影响研究报告》指出,搜索服务从用户产生潜在网络购买意识到网络购物结束后的整个流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渗透到用户对目标商品的产品及品牌的了解、熟悉直至购买决策的全过程。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前,需要获取尽可能多的商品信息以知晓品牌,了解产品。网络购物消费者在购买前,获取商品信息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比较。由此可知,当消费者通过其他渠道接收到网络商品广告时,如亚马逊网站的电子邮件广告,如果他们注意到该广告并对广告或商品感兴趣,则极有可能先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商品的相关信息,再做购买决策。

(7)广告传播过程“去中介化”。“去中介化”首先表现在市场调研机构在网络广告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下降。在传统的广告传播过程中,市场调研是制定广告策略的基础,是广告传播科学性的重要体现。然而,在互动的网络沟通环境下,受众/消费者的行为轨迹可以被记录下来,从而分析出其人口特征、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进而进行精准营销传播。Google2009年3月11日推出的行为定向广告(Behaviortargetingadvertising),就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分析每个受众的上网历史行为,推测其兴趣爱好、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向他们提供基于其兴趣爱好的广告,从而使广告的投放更加精准。我们暂且不考虑行为定向广告可能存在的伦理和道德隐患,单从它可以直接通过对受众的行为监测进行精准的广告投放来说,传统的市场调研机构的地位受到了威胁。同样,网络广告及一些手机广告可以通过广告的点击量直接客观地监测出广告的效果,传统的广告效果监测机构存在的价值也大大降低了。

另外,在传统的广告传播过程中,销售渠道商为产品作的广告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越来越多消费者选择网上购物、电话购物,产品可以从厂家直接通过物流传输系统到达消费者,销售渠道商的地位降低,分销商进行的广告宣传的作用也跟着减弱。

(8)广告传播过程“再中介化”。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传播还出现“再中介化”的现象和特征。这也能用搜索引擎影响受众的广告信息接受这一现象来解释和说明。人们通过搜索引擎对从其他渠道接收到的广告信息进行再次检索,并基于检索结果制定购买决策,几乎成为了人们购买产品尤其是电子产品或其他金额大风险高的产品时的必经步骤。

三、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优势

社会结构的演变、媒体技术的革新、企业营销方式的转型等因素,加速着传统报业必须创新,只有在传播手段上取长补短,实现数字化转型,才能融入新的媒介环境,争取到新的发展机遇,与新媒体技术融合是我国报业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字报业开辟了新的增长领域。报业要全面开展跨媒体传播途径的创新,实施多渠道的集团化的新媒体战略。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结合探析:

1.可以实现新旧媒体优势互补

传统报纸媒体具有新兴媒体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即极强的公信力,新媒体的海量信息及多样化的信息来源与传传统报纸相比缺少公信力,传统报纸可以坚持自身优势,保持公信力,打造高质量的、多种形式的内容产品,是报纸媒介继续发展的基本对策,这种对策的最终结果就是网络和报纸的高度融合,形成新的结构,具有新的功能和状态。在报网互动的推动下,纸媒不仅能在信源方面得到更多更广的题材,在传播方面得到更实时、丰富的再现方式,而且能在信息利用方面提供广泛的延伸阅读,在反馈方面得到更为多样化的意见建议等等。报网互动将传媒资源有机整合,使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是传媒数字化时代,传统纸媒与网络新媒体抗衡,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

2.实现受众读者的市场细分

广告界有句名言:“企业所投放的广告费总有一半是浪费掉的,但是却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部分。”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创造了一种可能性,使企业有可能知道投入的广告费浪费在哪里,广告主更希望通过新的技术手段细分数据库,实现精准营销,希望利用有限的广告资金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广告主更希望通过精准的数据库,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按照消费者需要的方式,提供消费者需要的信息内容,提供不同形式的媒体服务,这就需要报业体制加快改革,整合报业及新媒体资源,使报纸从体制上贴近市场,改变报纸单纯的传播方式,充分发挥新媒体特长,开拓更多的经营方式及目标受众。

3.全方位复合式传播

在数字化时代,传播渠道比以往更家丰富、更加多样,而且新的传播渠道还在不断涌现而且出现日益明显的复合化趋势和,在日前已经衍生出多种形态:报纸的网络版,即报纸的网站,街头打印的报纸,有些国家已经可以在街头设立的专门机器上刷卡打印出自己所需要的报纸,电子报、目前已经设计出课本大小的便携式电子接收器,视觉上像纸张,有浏览报刊、电子书,批复文件等多种功能,甚至有可能取代电脑的某些功能,手机报,现在国内许多报业集团都在开发.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进一步突显,多渠道叠加产生的复合效应使媒体变得越来越复.新媒体于传统媒体的融合对接,使新媒体对原有媒体的不足进行了全面侧补偿,这不仅改变了人类的文化传播过程,也深刻影响着传统媒体在新的技术和时代语境中的前途和命运,报纸与新媒体技术结合,向网络、手机、电子报等多媒体转化、延伸,形成平面报纸、网络报纸、手机报纸和电子报纸多元发展格局,

4.节约成本,事半功倍

媒体融合及复合式的媒体运营,将大大节约运营成本,可以统一采集信息,然后放在同一平台上,多格式生成,使它形成数字化文件,然后使用多种媒体介质,通过不同途径传。在这一方面,中国政法大学建设了一个“多格式生成,多介质”,对未来新闻信息产品生产的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的开发利用将大大节约了媒介的运营成本,使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综合上所述,我们可以预见到,传统报业未来发展之路必将是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共生,只有添上科技羽翼才能使报业在未来发展之路上振翅高飞。

参考文献

[1]方汉奇,黄瑚.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李怀亮.新媒体竞合与共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宋建武,董鸿英.竞争与融合——中国报业必将转型为新媒体机构.

[4]齐春宇.新传媒冲击、传媒融合与报业的竞争策略.

[5]王平.都市报出路在何方.今传媒杂志.

[6]人民网.2009中国报业:挺过危机,阴霾未散.

[7]周婷.告别暴力传统媒体进入战略转型期间.中国证券报.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3

【关键词】2012年;媒体盘点;报纸;“拐点”;媒体转型;跨区域合作;融合

报业作为对经济发展高度敏感的行业,在2012年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趋缓(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53480亿元,同比增长速度破8,仅为7.7%。)、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我国报业走过了纠结、彷徨、艰难的一年,在技术等根本原因的影响下,报业的真实“拐点”已经到来。党的十报告中关于文化产业的新部署、新精神,以及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等政策让报业的改革和发展见到了一缕新曙光,当然,报业自身也在不断艰难探索,以实现自身的转型。

一、政策带来新曙光

2012年关于报业的政策主要包括十报告的相关表述、非时政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出现新导向、报刊编辑部改革办法出台等。

1.十报告指出新方向

首先,在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中期发展目标中,提出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和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这两大目标。

其次,明确了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等三大基本任务。

第三,在具体措施方面。一是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二是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2.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进入新阶段

柳斌杰署长在2012年出版传媒集团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指出,经过10年的改革,经营性出版单位基本完成了转企改制任务,但是内部经营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开始启动第二步改革。第二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完成转企改制的基础上,以“三改一加强”为重点,继续深化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和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具体措施有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大力推动出版传媒企业上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加大兼并重组力度、广泛开展战略性合作、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要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培育拓展消费市场。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的对象是所有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事报刊出版活动、获得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报刊编辑部。

具体办法是:原则上不再保留报刊编辑部体制。对现有报刊编辑部,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改革办法。

一是应转企改制的报刊出版单位所属的报刊编辑部,一律随隶属单位进行转企改制。二是党政部门、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并入本部门本单位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本部门本单位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其主管主办的报刊编辑部有3个(含3个)以上的,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合并建立1家报刊出版企业;主管主办报刊编辑部不够3个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三是对于党政部门、派、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主管主办的用于指导工作、面向本系统发行的报刊,一律改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仅限于在本部门本系统内部交流,不得征订发行,不得刊登广告,不得拉赞助和开展经营性活动。四是对于不适用上述改革办法的报刊编辑部予以停办,对违法违规出版情节严重的报刊编辑部予以撤销。对停办和撤销的报刊编辑部,由新闻出版总署注销其报刊出版许可证。五是对于极少数有符合国家规定的主管主办单位、有符合国家规定资格条件的专职采编人员、有固定办公场所、有法定资金来源,全国发行量较大,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具备转为报刊出版企业条件的报刊编辑部,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可转为报刊出版企业。

二、报业已到“拐点”

首先,根据CtR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报业广告同比下降8.2%,成为唯一负增长的传媒行业。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如果剔除刊例价的影响,前三季度报业下降的速度会更大,基本会达到-15%到-20%的速度。此外,2011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中,中国有21家报纸(其中内地20家,香港1家)进入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行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较去年大幅减少了5家。中国上榜报纸中,除参考消息、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外,均为省市地方报纸。

其次,2012年互联网媒体广告会超过报纸广告。根据互联网上市公司财报而统计汇总的广告数据显示,2011年为41.75亿美元,再加上淘宝网和谷歌中国的广告收入,高达387.55亿元,如果把全国所有的互联网广告收入都统计在内,保守估计广告收入会超过430亿元。考虑到互联网上市公司近两年超过80%的复合增长率,则今年互联网广告收入的增速应该能超过50%,则2012年的互联网广告收入会达到645亿元,铁定会超过报纸而成为第二大广告媒体,并进一步缩小和广电业广告的差距。此外,新媒体的利润总额和利润率远远高于报纸。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的统计资料,2011年我国报业的净利润为98.61亿元,预计2012年会低于90亿元,而百度仅仅前三季度净利润就为76.61亿元,预计全年会超过100亿元,2012年百度的净利润铁定会超过全国报纸的净利润。此外,腾讯的净利润则更高,2012年前三季度就为92.81亿元。

第三,2012年我国报业广告的下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是我国GDp同比增速下滑,直接影响了广告的投放。二是作为报业广告投放大户的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幅在放缓,也直接影响了广告的投放。三是房地产、汽车限购等因素导致报纸广告投放额度最大的两大行业低迷,更是直接影响了报业的广告收入。

第四,新媒体的冲击和替代是根本性原因。在传统媒体广告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新媒体的广告收入依然全线飘红,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上半年百度、腾讯、新浪、搜狐、网易和凤凰新媒体的广告收入为21.99亿美元(137.13亿元),同比增长53.91%;第三季度百度、腾讯、新浪、搜狐、网易的广告收入为89.65亿元,同比增长44.14%;百度前三季度的广告收入已经高达159.71亿元,预计2012年会超过200亿元。

西方发达国家报业快速衰退的事实也证明了传播技术的革命是根本原因。截至2011年底,美国、日本、加拿大的新媒体广告收入已经超过报纸的广告收入,英国的新媒体广告收入已经超过电视的广告收入。这进一步说明了传播技术的革命是报业衰落的根本原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互联网媒体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年轻读者被快速分流,其读者群平均年龄逐步增大,而这部分人很难吸引广告投入,这将从根本上决定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的未来。

第五,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等原因是纸媒发展趋缓的深层次的原因。一是我国的经济结构有待调整,一般来说,第三产业越发达则广告市场规模越大,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二是近期我国处于经济调整期,这也直接影响了纸媒广告收入。三是人口老龄化,由于老年人的消费层次较低,对广告投放的拉动作用小,这就会直接影响纸媒广告业的发展。四是内需不足。

三、党报营造新的舆论场

当前,国内的舆论场可以分为体制内和民间舆论场,体制内的舆论场是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而民间舆论场则是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高度重视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主要通过人民日报新浪官方微博和人民网,致力于打通体制内和民间舆论场,取得了良好效果。201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正式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开通其官方微博,定位为“参与、沟通、纪录时代”,在短短的4个月时间内,其粉丝数就超过291万,高居媒体影响力榜的第五位,并且其“明天体”走红微博。

四、传统媒体积极进行转型

报纸为了应对新媒体的挑战,纷纷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转型。

首先,人民日报利用人民网进军新媒体。人民网于2012年4月27日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半小时后股价就上涨73.6%。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累计营业收入为4.56亿元,同比增长35.49%;净利润为1.28亿元,上年同期为7636.75万元。当前总市值高达104.43亿元,其中流通市值为26.11亿元。

其次,南方都市报以产品流程再造为主的全媒体转型实践。南方都市报于2009年提出构建“南都全媒体集群”,把其发展目标定位为“现代型的信息集成商、全媒体数字信息运营商、媒体和信息的混合运营商”。在内容流程再造方面,一是进行全媒体理念再造,“围绕‘活性’用户为中心来建立自洽式的应用平台系统”;实现“全天候动态报道模式”;做到“快速共享和100%被多层次利用加工”。二是强化信息集成中心的研发能力与建设信息集成中心,把以出报为核心目标的生产流程改造成以数字化产品生产为主要目标、保持并提升报业出版效率的生产流程;实现信息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提升全面运营能力。三是进行组织流程再造,实现“信息集成中心”为核心的“交互型流程组织”。

第三,浙报集团积极进行传媒梦工场转型探索。根据的《浙报集团全媒体战略行动计划》,浙报集团拟通过“内部发展转型、外部联合扩张和积极孵化未来三者”并举,在内容生产、传播组织、媒体经营、技术支撑等方面实现突破。在浙报集团的全媒体转型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传媒梦工场”的运营,“传媒梦工场”在其启动仪式上宣称,将以“传媒梦工场,文化新硅谷”为目标,打造一个全国一流、具有标杆意义的新媒体内容与技术应用孵化基地。传媒梦工场目前已经完成对创新工场、虎嗅网、知微、点触科技、微拍和优微的投资。

此外,二维码重出江湖,京华时报借助二维码技术推出云报纸,华西都市报推出魔码,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推出“云报纸”平台。

五、跨区域战略进一步推进

首先,在省外跨区域合作方面,主要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与合肥日报报业集团合办的江淮晨报,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和合肥日报报业集团合办的东方周报。

其次,在省内跨区域合作方面,主要有大众日报报业集团在烟台市场创办的蓝色快报,在东营市场创办的黄三角早报。大众报业集团与菏泽日报社按照“产权联合、利益连结、行政推动”原则,成立菏泽牡丹传媒有限公司,统一运营齐鲁晚报《今日菏泽》和牡丹晚报。此外,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也正在积极实施省内整合战略。

六、多元化拓展成效显著

2012年以来,各报业集团充分认识到,传媒业和金融业的融合速度进一步加快。大众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纷纷成立投资公司,采取各种方式进入投资领域。目前,在投资领域做的较好的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有新干线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东方星空文化基金,华商传媒集团旗下的北京华商盈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

此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增资扩股进入信阳银行进军金融业,通过注资4.4亿元,占信阳股份银行的20%股权,成为该银行第一大股东。

七、一批新报纸创刊

首先,在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很多报业集团纷纷创办地铁报进入地铁报市场。一是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杭州地铁集团共同打造杭州地铁报——城报,为每周一至周五的周刊。二是沈阳日报报业集团与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地铁第一时间》。三是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和苏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联手推出《城市早8点》,以“新闻纸、快捷阅读、以通勤者为主要读者受众”为定位。

其次,很多报业集团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可能孕育着新的报业生机,纷纷创办新的报纸。主要有由巢湖日报改名的东方周报,大众报业集团旗下的蓝色快报、黄三角早报,银川日报社旗下的银川日报,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星沙时报,青海日报社和海东地委共同主办的海东时报。

八、体制机制改革有新进展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4

[关健词]财务报告多元化实时呈报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社会各界对财务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类社会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和生产力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现行会计模式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财务报告的变革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我国财务报告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构造多元化的财务报告体系

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中,基本和通用的财务报表有三张: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对这些传统报表在国外会计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美国证券委员会委员斯蒂文等对传统财务报表的相关性提出质疑,认为传统财务报告的处理是一种“黑白模式”即要么确认,要么不确认,他们认为可以灵活一点,提出了所谓的“彩色模式”。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4年发表的《论改进企业财务报告》中认为:到目前为止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还不需要彻底改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传递模式代替它。

针对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财务报告体系发展的国际趋势,我们应该在肯定三大基本财务报表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它们,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和财务会计信息各方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的更高要求,可以补充新的报表来构造一个多元化的财务报告体系。

1.增值表。现行财务报告的服务主体是投资者和债权人,所披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投资与信贷决策相关的企业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在这些报表中不能体现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额,更不能反映贡献额的分配。因此,在1975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了增值表,并将它作为第四会计报表。增值表不仅能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国家考核、评价企业,还会取得公众的好感。

2.未来前景报表。传统财务报告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其财务信息都来源于历史资料,这些信息是“向后看”的,而信息使用者在决策时要“向前看”,所以在实质上,上述信息的可靠性很低。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着的情况下,报表使用者可以简单地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成果以及行为因果联系的财务报告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却不行,因而就要求财务报告具有预测内容。至于如何披露预测信息,理论上讲可以编制未来前景报表,但从实践上讲,编制该报表的技术难度较大。尽管如此,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企业财会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企业未来前景报表的编制将成为可能。

二、构造实时呈报的财务报告模式

传统的财务报告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的基础上的,财务报告通常是定期提供,特别是年度财务报告成为会计的传统,以适应人们对年度财富分配的需要并降低信息披露成本。但随着财务信息决策用途的增强,年度信息的披露远远不能满足投资决策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由于受到会计信息约束条件——效益性原则的支配,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除应适合客户的需要外,还应当充分考虑会计信息费用与会计信息效用价值的比例关系。基于此,传统的财务报告更多地选择了定期报告,尤其是年度报告。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信息产生成本大幅度下降,同时计算机的随时寄存功能,也使得财务信息的日常揭示成为可能,甚至可以实现以事项法为基础的实时呈报。

三、构造内容丰富的财务报告模式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未来财务报告的内容将不断丰富,从而能更好地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1.计量模式的多重选择。历史成本计量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在强调收益计量且相对稳定的传统会计环境中,历史成本因其客观性和可验证性的优点而被广为推崇。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缺陷也暴露无遗,全球性通货膨胀促成了现行成本法等通货膨胀计量模式的适时提出;创新金融工具的出现引发了会计计量模式的多元化,历史成本计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价值等计量模式,可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资产价值的变化和风险,具有较高的决策相关性,打破了历史成本法的一统天下,丰富了会计计量模式。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的逐步形成及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美、英等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制定的现行会计准则中,都已开始普遍地使用公允价值概念。我国也已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具体准则中尝试运用这种计量模式。可以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其他计量模式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丰富财务报告的内容。2.信息披露形式的多样化。现行的财务报告实际上是一种通用的财务报告,它提供给不同使用者以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告标准化,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遵循可比性原则,但却丧失了灵活性,特别是在信息使用者日益复杂化的现今,传统的财务报表模式难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从而促成了财务报表模式的变革。

(l)由单一的表式信息转变为表式信息与图像化信息的结合。以报表方式来反映信息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式,但这种有效和节约是针对手工会计和传统信息传输技术条件而言的。在现代信息条件下,这种有效和节约已不再成为阻碍其他信息揭示方式出现的理由,表式信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大量的信息,便于其阅读,而图像化信息直观明了,更容易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接受。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5

《全国报纸出版“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

综合8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和第9期《传媒》杂志报道,新闻出版总署的《纲要》提出,2010年末千人日报平均拥有量90份,报纸普及率平均每户0.3份的目标,明确了报刊业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思路。《纲要》重申非公有资本的机构不能作报刊的主管、主办单位,一般的部门和专业性社团不能办综合性报纸,地域性综合报纸不能改办为全国性综合报纸,严格控制中心城市晚报都市报,已经过度饱和的城市要适当调整、压缩晚报都市报品种和数量,外宣期刊不能改办为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期刊,并将通过变更、划转、重组等来实现对现有报刊在结构、布局上的调整。《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报业发展的14项行动计划。其中“综合性传媒集团发展计划”将推动党报集团进一步深化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壮大规模实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建立安全的投融资渠道,向跨地区发展、跨媒体经营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转型,形成一批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巩固加强宣传舆论主阵地。计划拟以京、沪等地为集聚中心,重点扶持10家左右报业集团向综合性传媒集团发展。“专业性传媒企业集团发展计划”将推动30家左右已初步形成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行业专业类报纸出版单位,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向大型专业型传媒企业集团发展。在“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中,鼓励报纸出版单位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网络报纸、手机报纸、电子报纸等多种数字出版形式和经营模式。《纲要》提出,将在适当的时候启动“新农村报纸出版促进计划”、“精彩新体验报纸阅读促进计划”、“地市报业市场振兴计划”、“行业信息资源平台发展计划”、“细分市场专业周报促进计划”、“海外报业市场拓展计划”、“中小城市的综合信息门户建设计划”、“中国报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联盟计划”、“黄金一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报业发展情报平台建设计划”和“影响2008―――中国报业博览会计划”。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在8月召开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强调,积极应对传播技术变革挑战,促进产业升级。要重塑报刊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化传播格局下报刊出版方式和报刊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刊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大力发展数字报刊业,建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聚合平台和传播平台,发展数字化内容产品,开拓增值服务业务,调整报刊业传统营销结构,巩固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报刊出版业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6年第1期《传媒》杂志报道,在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石峰副署长强调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壮大报业基础,并将在政策上对跨媒体经营给予支持。在8月6日《新京报》专访中,石峰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应“共存共荣,共同发展”,

平面媒体要创新传播方式,融合的最终产物可能就是数字报纸。6月1日,《新京报》刊发对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副司长林江的专访,林认为报业的运营流程是线性流程,网络媒体则更类似于一个超级市场的经营者。在增值服务能力方面,介质和渠道的局限性限制了传统报业的价值链。

央视体育中心频道制改革

8月8日《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央视体育中心将启动频道制改革,分为频道编辑、新闻、赛事和栏目4个系列。赵化勇在动员会上说,目前央视还会继续沿用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定位。央视一套有40多个栏目,其中70%是首播,30%栏目是重播。但对于专业频道来讲,减少重播意味着成本太高,要压缩体育频道的栏目制作,最好达到首播与重播的比例是1:2。报道透露,2006年底,央视各频道将完成频道制改造,实现节目生产系统组织结构的转型。

广东电视改变“外强我弱”

8月15日《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根据aC-尼尔森统计,2006年上半年境内电视收视市场份额在广州地区从1999年的27.5%上升到64%,境外电视的收视份额则从1999年的72.5%下降到36%;根据央视索福瑞公司调查显示,2006年上半年在全广东省境内电视频道收视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63.71%上升为76.86%,境外电视频道收视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36.29%下降为23.13%。

广播发展新契机

8月15日《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中国传媒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吕锐在第6届全国城市电台发展研讨暨协作会议上说,数字化、网络化给广播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是播出内容及节目形态方面产生了广播节目、窄播节目和定制节目多种节目形态并存的局面,实现了面向个体的个性化服务;二是变成了一个多媒体的服务平台;三是接收方式实现移动接收、多模接收;第四是改变长期依靠广告为主的单一收入模式为多种收入的盈利模式,增加了移动多媒体数据服务收入、信息费收入、各种商务服务的服务费收入等。北

京电台与阳光资产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北京悦龙数字广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学刚透露,目前北广传媒在建的数字广播网可覆盖2500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机动车240万辆。其中音频广播20套、视频多媒体4套、数据广播5套。计划数字音频和多媒体广播采取以广告经营为主的运营方式;数据业务方面以用户付费收看的运营模式为主。目前北广传媒移动电视终端总量超过16000个,逐步建立起以交通信息为主线的新闻平台,在恶劣气候等突发事件出现时,更是发挥了应急信息、疏导户外行人群的作用。但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前端设备提供和终端设备制造、销售都相对成熟,内容制作环节薄弱,或者说我们根本不了解什么内容适合这个新兴的媒体;商业模式上,广告和收费模式均有不够成熟的地方;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针对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具体管理政策尚未明确。秦认为,垄断的播出权是电台最有价值的资源,而不是内容制作和运营。

两大类报刊明确改革方针

8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6年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继续实行事业体制的报刊和逐步转企改制的报刊下一步改革方针。报道披露,党报党刊和时政类报刊要继续实行事业体制,改革主要是内部三项制度,即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改革的方针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这些单位要继续探索宣传与经营“两分开”。可经营性部分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的经营性公司,必须由新闻单位作为出资人和控股方,社会资本不得以广告、发行等公司的名义直接或变相介入宣传编辑业务。社会生活、文学艺术、科普类报刊社,要逐步转企改制。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方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企业的财务、税收、社会保障、劳动人事等制度,着力培育新型的文化市场主体。在转企改制的一定期限内,国家给予财政、税收方面的政策优惠。为了确保国有文化资本的主导地位,对转制为企业的报刊社,要坚持国有独资或国有绝对控股,实行特许经营或许可证管理。同版刊发对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的专访透露,新闻出版总署从继续实行事业体制方面确定了科技日报社、农民日报社等试点单位,在转企改制方面确定了中国计算机报社、机电商报社等试点单位。

广电总局颁布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据3月28日《中国广播影视报》报道,标准规定了地面、有线、卫星等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基于传输流的数据广播的数据结构、数据交换、数据传输协议等。8月31日《新京报》报道,从提交到公布历时5年后,国家标准委在其网站上公告了标准号为GB20600-2006的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标准,这项标准融合了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两种方案,将于2007年8月1日起强制执行。报道引用专家估计说,未来几年,包括地面固定接收和移动接收的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有三种接收方式:地面固定接收、移动接收和手持设备接收。国标委目前公布的标准主要适用于前两种接收方式,将影响固定接收和移动电视的传输方式和设备生产。报道透露,针对手持接收还将专门制定手机多媒体广播标准。

九月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在“新闻事业”部分,以推进新闻媒体建设、加大对重点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办好新闻网站和发展新兴传播媒体为重点,提出:扶持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重点新闻网站和时政类报刊,增强持续发展能力,成为拥有知名品牌和较强社会影响力、竞争力的优势媒体,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主力军作用。加大对中央和省级主要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不断改善硬件条件,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要努力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稳定主报主刊发行量,扩大覆盖面。新华社要发挥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的作用,加快多媒体数据库和经济信息平台建设,发挥新闻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管理的功能,确保新闻信息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努力拓展海外用户。推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在全国市(地)级以上城市的调频覆盖,加强中央电视台的频道品牌化建设。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业务的改革,促进零售工作,扩大覆盖面。重点支持西部地区党报、党刊和电台、电视台的发展。扩大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基础设施规模,拓展即时通信、博客、播客、聚合新闻服务等业务领域,实现多渠道、全方位新闻信息的技术调整和业务整合,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和业务保障能力。形成若干个与我国地位相称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综合型网络媒体集团,争取其中一到两家重点新闻网站进入世界前列。规范网上新闻信息源的转载和非新闻单位网站的信息,建立市场化供稿机制。充分发挥国家主流媒体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丰富内容,创立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对新兴传播载体的规范管理,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坚持正确导向,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积极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

中国报业的调整与转型

第9期《中国报业》刊周翼双文解读2005全国报业基本数据,认为中国报业近15年来有三次增长周期。第三次增长周期始于2000年,2004年达到本次增长周期高峰,日报化和厚报化是这一时期的显著标志。从2005年数据看,日报化和厚报化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

根据5年来的报纸出版总量,在均期印数相对稳定情况下,报纸迅速变厚,总印数、总印张在2004年达到高峰,2005年增幅急剧放缓。而全国性报纸均期印数、总印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国性的工青妇农少等对象类综合性报纸均期印数、总印张出现少有的负增长,总印数连续3年增幅放缓。行政化的办报模式已与报业改革发展形势严重脱节,行业专业报普遍进入转型期。从省地级报纸统计表看,省级报纸连续5年均期印数、总印数呈波形增长,总印张连增4年,2005年骤滑。从前几年不计成本追求发行量、扩张版面,转向注重质量效益,粗放型模式开始扭转。地市报5年来均期印数整体萎缩,均期数不足3.5万份,总印数缓增,总印张2004年达到峰值,2005年大滑。

富士康事件

6月15日、22日《第一财经日报》先后刊登记者王佑采写的报道,称台资富士康科技集团(连续数年位居中国出口额第一大企业)在深圳的工厂普遍存在工人“超时加班”问题。7月10日,富士康法人公司鸿富锦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当事记者和编委索赔3000万元,要求法院查封、冻结当事人个人财产并获执行。8月下旬经媒体披露后引起舆论关注。9月1日《中国青年报》乐水评论说,在社会舆论几近一边倒的支持记者论调中,我看到的却是一种“舆论审判”的情绪在蔓延。9月4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刊发中央电台法律顾问徐迅的观点认为,“我对目前部分媒体的做法感到很遗憾,在很多基本事实还没有搞清楚之前,就开始炒作数字、谈观点”。9月3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第一财经日报社达成和解,发表联合声明,互致歉意。9月6日《中国青年报》发表郭之纯的文章提出,在双方声明中“没能读到任何关于真相的解释:引发诉讼的那篇报道是否属实”?“如果媒体对于一桩牵涉甚广的报道,也可以如此不了了之,公信力何在”?《南方传媒研究》第五辑刊傅剑锋文提出,第一财经日报王佑报道“是一个完全丧失基本新闻规范的报道”。

“完全的网上采访使她没有办法证实QQ投诉者是否为富士康员工”。“目前中国媒体的炒作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多数讨论,都是建立在信息披露极度有限、核心事实疑点重重的基础上的,报道是否失实的核心问题也无法得到求证”。并认为中国媒体如此不冷静是有几大要素促成:一是富士康的诉讼方式确实极为恶劣……是对整个中国新闻界的挑战;二是各大媒体为了炒作新闻吸引眼球,也和资本一样蛮不讲理惯了;三是过度夸大可能带来的伤害,新闻操作缺乏专业精神,也缺乏起码的公正立场;四是富士康作为代工企业,不必在大陆媒体打广告。

国内首份中文卫星报

《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9月7日天津日报开通国内首张中文卫星报,实现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解决报纸出口传统订阅方式中,对个人读者缺少供应渠道;时效性差,覆盖面窄,影响力弱;订购不灵活,无法做到按需供应等弊端。目前中国报纸进入卫星传输系统的只有《ChinaDaily》、《ShanghaiDaily》和《ChinaBusinessweekly》3份英文报。

禁止有偿促销征订报刊

新华社报道,、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邮政局下发《关于采取切实措施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的通知》,要求:1.报纸出版价格、报刊出版日期要确定;2.核算公布报纸最低价格―――组织都市类报纸采取同城议价、同行协商的形式核算、公布报纸最低价格,或根据报纸直接成本的适当比例确定报纸的最低价格,适时公布,接受社会监督;3.广告价格公开透明―――明示广告折扣,广告收入按照明示如实入账;不得以商业贿赂的形式进行报刊发行和报刊广告经营;禁止广告赠版,禁止有偿新闻和以新闻形式刊登广告;4.禁止有偿促销征订报刊―――不允许给征订(含零售)对象提成回扣、赠送钱物(含报刊)和有价证券,也不允许以有奖征订、出国考察、公费旅游或赠送广告等形式变相进行有偿促销;5.统一核查公布发行数字―――委托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对北京、广州、成都等11个城市出版发行的都市类报纸统一进行发行量认证。6月29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石峰在全国部分省市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座谈会上说,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树立长期作战的准备,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止报刊发行混乱现象出现反弹。

报社将实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

9月12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财政部教科文司董为民处长在全国报业财务工作会议上说,2005年3月29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出台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后企业的若干财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财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只适用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试点单位。董认为“现在很多报业集团就换了个牌子,财务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所以我们财务人员要参与到新闻出版单位的改革发展中,要进行战略思考。”

我国暂不办免费报纸

9月11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消息,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我国目前报业市场、广告市场以及城市社区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看,都存在不成熟、不规范的情况。首先报刊市场尚未成熟,竞争手段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系统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专业经营队伍,完整的报刊产业链尚未形成,无序竞争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我们的报业市场是垄断的,且报业属国有资产,但是还没有建立起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科学的利润考核指标。……如果允许免费报纸的出现,势必使一年多来多个部门辛苦努力的规范报刊发行秩序成果付之东流,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愈演愈烈。其次,报业广告市场不成熟与广告主投放的日趋理性形成鲜明对比。广告价格不公开、搞暗中回扣等情况仍然存在。……免费报纸无论在形式、内容、营销上都存在同质化。再者,我国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即使一些大城市也没有形成稳定、成熟的社区。国外社区免费报纸存在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社区成熟,报社对读者的数据分析非常精细。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一条件,如果盲目进入,允许免费报纸的出现,势必引起新一轮的报业恶性竞争,造成国有资产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报刊司负责人强调,考虑到我国报业现状及发展,决定暂不办免费报纸。近年来,我国报刊业的发展模式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报刊出版单位经营业绩的考核,要从侧重发行量、广告额、经济总收入等数量型指标,转向利润、积累、实力等效益型指标,要重点考察报刊出版单位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报刊处处长陈丽说,2004年上海开办的《i时代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报纸,是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共同合作的,实际上由地铁公司购买后作为增值服务发放给乘客,和一些大企业给他们的员工订阅报纸差不多。上海地铁给予了《i时代报》8年独家特许通路授权,即8年内地铁内不能有新的免费媒体进入。

法官未经批准不可接受采访

新华社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12日在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宣布,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两级新闻体制正式建立。重大事项将统一由新闻发言人。未经批准,人民法院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一律不应擅自接受记者采访,或在新闻媒体上对重大敏感问题发表议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强调:法院的新闻工作应严格遵守新闻宣传宣传和法院工作纪律。提出五项“一律不得”的内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被告人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未成年人情况的各种资料;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除审判结果和必须的事实、理由以外的其他内容;合议庭评议、审判委员会讨论情况及上下级法院的内部函件;院领导指示不得的其他信息。另外,有关刑事案件审判中的各种综合性数字,未经有关部门或领导批准不得。并表示“媒体不得超越司法程序预测审判结果,发表评论或结论性意见”,“对案件的报道,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和引用的法律必须准确,对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和负面效应的内容不得报道”。“重大案件新闻由最高法统一口径”。9月21日《南方周末》报道,提醒法院系统宣传部门“不要轻视互联网和都市类传媒的影响力。并要求通过跟踪、收集、分析相关报道,及时研究对策”。

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新闻信息管理办法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新华社制定的“办法”规定,新华社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新闻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新闻信息,应当经新华社批准,并由新华社指定的机构。外国通讯社不得在中国境内直接发展新闻信息用户。除指定机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新华社对外国通讯社在中国境内的新闻信息有选择权;国内用户订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应当与指定机构签订订用协议,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订用、编译和刊用外国通讯社的新闻信息。国内用户使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时,应当注明来源,并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让。未经新华社批准新闻信息的,未经新华社指定机构订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的;擅自经营、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的;擅自直接编译、刊用外国通讯社新闻信息的,将由新华社提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第10期《传媒》杂志报道,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在国务院14日新闻会上表示,政府会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防止过分垄断、排斥竞争的局势,不会使新华社成为外电领域里的垄断者。他说,“《办法》对新华社也提出了很多约束条件。政府相关部门会依法进行监督,如果外国通讯社的正常业务活动、采访活动受到影响,请他们向中国政府投诉,我们负责解决这个问题。”

北京报业广告载体供给过剩

9月12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刊发倪宝忠的专访,认为北京报业广告载体供给过剩。报道透露,2001年北京综合类日报工商广告平均折扣7.3折,2005年为4.4折,2006年1~7月达到了3.8折。现在有的报纸某些行业的最低折扣已经低于1折,即每整版广告1万元左右。5年前,报纸广告版面占总版面的25%左右,现在一般能达到35%左右。2001年初,北京综合性日报(不含北京日报)有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3家。现在北京都市类综合性日报已增加到9家。2001~2004年,北京综合性日报广告实际收入从14.5亿元增长到24亿元,2005年综合性日报广告实际收入总量下降到20亿元左右。报纸数量增速远远超过报纸广告投放量增速。

十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决定》指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准确信息。加强对互联网等的应用和管理,理顺管理体制,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使各类新兴媒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阵地。

新闻业不存在体制改革的问题

10月25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余昌祥在中国记协七届一次理事会分组讨论中透露,就新闻出版业而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最初提法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经过两年多试点,到今年召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会议,新闻出版业文化体制改革的提法变为“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实践证明,新闻业不存在体制改革的问题,而是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事业,受到国家扶植,继续保持事业体制,不搞转企。

人民日报2007年起取消华东版、华南版

10月出版的《中国报业》报道,人民日报将从2007年起调整版面结构,在全国实行统一版数、统一订价,不再续办《华东新闻》、《华南新闻》两个地方版,降低华东、华南地区人民日报订价。并将于2007年秋在全国基本实现彩印。

加强对非正式新闻传播的规范

10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六人谈”《彭水诗案:个体传播时代的司法悬疑》中,李巍认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BBS、博客、手机短信成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渠道。但是这些新闻渠道游离于传统媒介之外,具有非正式性”。“非正式新闻渠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促使了新闻来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其负面意义也不容忽视,首先,非正式渠道的新闻传播者都缺乏起码的专业训练,特别是对于复杂新闻事件显然缺乏全面准确客观传播的专业能力;其次,非正式新闻传播是一种偶然和自发的行为,缺乏负责的对象,容易导致以讹传讹和不负责任的信息四处流传。因此,加强对非正式新闻传播渠道的规范势在必行,但从根本上讲,只有加强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效率,提高传统媒体满足补正:本刊2006年第12期《2006:中国新闻业回望(上)》第7页“突发事件报道”条中,“7月8日新华社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应为“1月8日国务院授权新华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此系作者编校失误所致,特此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普通民众对新闻信息特别是所谓‘敏感信息’需求的能力,才能使非正式渠道的新闻无立足之地。”

网络媒体

7月,中国新闻奖首次增设3个网络媒体参评项目,即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和网络新闻名专栏。10月举行的中国记协七届一次理事会上,有4名网络媒体负责人被推举为中国记协理事(比上届多2名),其中新华网负责人还当选为中国记协常务理事。

十一月

严禁有偿新闻

11月8日《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透露,中纪委、、监察部8月联合发出《严禁和严查中央国家机关或中央新闻单位人员骗钱的通知》,严禁记者以批评报道、曝光相要挟向基层索取钱财,对于违反规定“揽钱”的中央新闻媒体工作人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对于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认为,2006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通报的《中国食品质量报》等4家媒体记者以新闻报道为名敲诈或诈骗财物的违法违纪活动,“或许可以看作是近年来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演变的一个集中反映”。“从性质上看,已经由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向违法行为转变,这超出了道德自律的限度;从方式上看,由被动收取好处向主动设套明码标价转变;从身份上看,由普通记者向记者站负责人转变;从主体上看,则由个人行为向集体行为演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孙旭培认为,“采编队伍需要承担创收任务,是新闻队伍腐败的主要根源”。“要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新闻单位痛下决心,而且还要靠加强相关法律制度建设,逐步规范记者行为”。

十二月

整顿虚假违法广告

12月26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工商总局、卫生部修订后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明确了医疗广告前的审查制度,规定医疗广告必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成品审查,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后方可。11月27日《北京晚报》报道,工商总局广告监管司副司长李亚莉说,广告内容审查之后,“连标点符号都不能再变动”。对于严重违法广告的广告主和广告经营单位,将处以暂停医疗广告,直至取消广告经营单位的医疗广告经营和资格的处罚。报道透露,工商总局已经出台了《停止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业务实施意见》。同时,11部委广告专项整治部际联席会议制定了《违法广告公告制度》,以公告形式公布严重违法广告案例。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6

【关键词】财务报告会计环境发展趋势

回顾会计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财务报告从最初的复式记账的雏形,发展到现行完整的报表体系,始终随着会计经济环境的变化,做出一系列适应性的调整和改变。我们知道,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与工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是以有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为核心的,而知识经济时代网络的发展对财务报告的内容形成了很大的挑战。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

随着加入wt0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会计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人们对财务信息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而现行财务报告在新的会计环境下发展缓慢,局限性越来越突出,难以满足广大使用者的要求。

1、现行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有待检验

目前,我国对整套会计核算及会计档案都有较为规范的规定,并且要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由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在不考虑故意或恶意的情况下,可以说现行财务报告的可验证性和公允性还是比较高的,但其真实性却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得到保证。首先,货币计量假设是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原因,会计报表上所列示的信息都是以货币表示的绝对值,给人一种精确的印象。其实,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报表上所反映的信息才能够代表实际情况。因为货币形式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部内容。财务报告以货币计量掩盖着诸多企业经营活动中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事实。同时货币作为会计统一计量单位是建立在货币本身价值不变这一假设基础上的,但现实货币在其运动中价值是经常变动的,有时变动幅度很大,这就不能不使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偏离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运动。其次,大量的主观因素是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根源,在此之前,必须对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整理等加工处理,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判断是必不可少的。

2、现行财务报告侧重企业历史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经济活动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环境复杂,企业管理者要运用前瞻性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利益相关者日益关注的是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而现行财务报告只能提供历史交易信息。因此,事后信息揭示已成为现行财务报告最大的局限之一,其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有些甚至毫无用处。目前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从电脑数据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着眼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这也是现行财务报告受到最多和最猛烈的批评之处。另一方面,许多与企业未来发展休戚相关的经济业务如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技术资产、人力资源价值等都未能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有效的充分披露。财务报告的有用性正在削弱。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具有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时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但有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巨额的损失。

3、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尽管完整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性是现行财务报告的固有弊病。试想,以交易为基础的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势必会拒绝确认乃至报告某些虽然于交易无联系但却十分重要的期间价值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企业对经营业绩的反映和监督不能令人满意。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得不到反映,但是这类事项或情况对企业日后的经营业绩却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二,那些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和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智力资产等对企业发展意义深远的项目更是得不到反映;第三,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第四,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环境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越来越大,然而现行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长期忽视,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严重影响决策的正确性和决策效率。

4、现行财务报告方式的局限性

财务报告方式主要是指财务报告的信息交换方式、交换的时间和交换内容,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信息交换方式是指交换信息时所依赖的信息传输介质及其传送方式。在工业社会,这种介质主要表现为传统的纸张、笔墨和算盘,而传送方式则主要表现为一定格式的会计报表。信息交换时间是指所交换信息的介质时间及传送的具体时点。在现行财务报告中,所传送信息的截止时点通常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而传送的具体时点则通常是指会计报表的日。交换的内容是指所交换信息本身所表达的涵义。这种财务报告方式严重限制了财务报告的使用范围、传递速度,使广大财务信息使用者难以及时了解财务信息,影响了决策效率,难以满足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速度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企业的财务信息作为经营决策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传递和获取,后果不难设想。

二、现行财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在迅速变化的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的处理技术与方式也得到了改进。作为世界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必须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变革。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靠性与相关性并重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由会计信息的不同用途所决定的。用于传统财富分配的会计信息要求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而用于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则要求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会计信息的决策用途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它的重要性程度却并没有使会计信息的财富分配用途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从根本上说,传统会计只是强调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尽管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交换的权威机构也试图在可靠性的基础上来增强相关性,但殊不知,对于同一属性的信息而言,可靠性与相关性又构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强调了信息的相关性,又会以牺牲可靠性为代价。因此,试图通过单一属性的会计信息来实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如果抛开单一信息揭示的基本构想而取道多元信息揭示的途径,或许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便可迎刃而解。例如,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可靠性,而以评估价值为基础的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两种不同属性会计信息的同时提供便可同时满足不同用途的信息要求。

2、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重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传统会计,是在财富分配用途导引下而产生的强调信息可靠性的产物。众多会计学者提出的以其他属性为计量模式的会计系统之所以没有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会计系统在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方面存在缺陷。我们承认相关的信息首先也应当可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以前遭受可靠性攻击的会计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弱化。因为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在工业社会中相互分割的市场正在走向世界一体化,以交易价格为基础的传统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的逐步形成及其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现行会计准则的制订过程中,都已开始较为普遍的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债务重组》中,也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从理论上说,普遍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许多其他新的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已具备其形成和发展的外部环境。目前我们所缺乏的也许只是观念的更新和敢于尝试的胆略。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其它某种适当的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系统绝对不再是“纸上谈兵”。

3、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

表示信息揭示的框架要求所有的会计信息都能够数字化,且具有能够汇总的经济意义,以及会计信息货币化的要求。如果会计信息计量不只是采用单一的货币计量属性,而信息的获取也并非只是局限于报表本身,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变化必然会使会计息的货币计量向非货币计量延伸。如果在货币化信息之外还有大量相关且有用的非货币化信息存在。如难以准确以货币量化的企业员工素质、企业组织结构、市场网络、秘密配方等。这种发展无疑将会改变传统会计只揭示单一货币信息的局限,而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的方式,也就一定会成为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方向。

4、积极推广在线财务报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正在改写纸张、笔墨和算盘等传统信息技术的历史;现代网络通信技术正在改写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在线财务报告(on-linereport)是指企业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置站点,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在线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存储介质)、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格式)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取消纸制(书面、报纸)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是在网上在线信息,突破了书面报告所含财务信息数量上的局限性,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送或亲自去取阅财务报告。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不再围于文字与表达格式,而是更多的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的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方便性。由此可见,在线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传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适时报告。在线报告大大缩短了财务报告传递时间,电子数据在网络上是以光速传送,几乎可以看作是没有时间差。这样,迅速的传输速度就使企业有可能随时更新在线报告的内容,信息使用者也因此获得了有关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及时报告。由于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仍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及时报告”,但是在线报告的出现使人们看到了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袁水林:未来财务报告发展趋势[J].会计时空,2002(3).

[2]杨贵成:知识经济对财务报告的影响[J].会计时空,2002(3).

[3]张建、付代红:财务报告应改进的八个方面[J].财务与会计,2003(1).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7

关键词:报业经营;整和资源;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当今,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销量、广告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加速替代传统媒体,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在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中份额进一步缩小,这是传媒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据中国权威研究机构CtR最新的《2012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显示:中国上半年传统媒体的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3.9%,增幅为近五年最低。而据近期的《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披露:2010年全球报纸总发行量减少900万份,降幅为2%,全年总发行量仅为5.19亿份。

随着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改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上大量的免费信息供读者分享,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权威性,并开始分流传统媒体的大部分读者。今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速度还会加快。

面对传媒产业这样的一个发展环境,笔者以为传统媒体即报业经营的转型升级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传统的报业经营就是单一的广告收入,而广告中又依赖房产、汽车、通讯等大宗广告,这种产业结构的抗风险能力极低。从报业自身的运行方式来看,我国报业许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都有赖以政策的优惠支持,报业发展模式还是单纯地靠自我积累再投入方式,许多报业集团还缺乏多元化经营、及资本运作战略整合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媒体冲击下,报业当务之急应该是既要守住报业经营的主阵地不失寸土,又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向外开疆拓土。

那么,如何转变报业的经营方式、让报业的经营转型升级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才能保证传统媒体主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一、整合资源,改变传统的媒体产品结构,构建现代传媒旗舰

整合资源是一种市场行为,是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经营方法,也是报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报业经营者应根据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格局的变化,进一步优化旗下报刊结构,打造品牌报刊,加快新的传播渠道的建设,推进全媒体,以增强传播力,扩大影响力。

当前,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就成立了新媒体公司,其所属的《东南网》经过几年的运营,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人员最多、带宽容量最大的新闻网站。集团旗下《海峡都市报》的“968111”呼叫中心,是一家对外服务窗口,集新闻线索、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等多功能的综合型客户服务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968111”呼叫中心业务模式已经成熟,在此情况下,从优化区域布局的角度考量,为了形成最佳竞争优势,集团决定将其业务模式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先后与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贵州省、安徽省黄山市的当地省级都市报或地市级党报合作成立相应的“968111”呼叫中心,并开通了全国首条“台胞公共信息服务热线”――4001968111,2012年已规划全国各地布点数到15-17个,初步形成968111呼叫中心的全国性网络。在取得广泛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给集团丰厚的利润。

经过不断的整合,目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规划的指引下,迅速夯实发展根基,形成了11报12刊多网站的立体化媒体布局,媒体数量位列全国前列,为打造海西传媒旗舰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经营机制,开展多元化经营,推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要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如果单纯的依靠自我积累再投入的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展新的项目、培育新的支柱产业非常重要。报纸的经营管理属企业化管理的范畴,一个好的经营机制对经营效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报业集团在经营领域里应该积极转换机制,运用多种市场手段焕发活力。

一般情况下传统报业主要是围绕挖掘、整合政府的资源来开展经营工作。近年来,来自新媒体的竞争已成为制约报业经营的主要因素,因此报业集团要充分利用报业自身的优势,将纸媒所特有的权威性和公众力、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投入到广阔的市场中,开展多元化产业运作。要抓住文化产业政策和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机遇,研究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资源,寻找适合当地的资源和项目,精心策划运作,打造文化产业新平台,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自从2005年试水宁德市莲花山地产开发取得较好收益以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就不断寻找、推进多元化产业项目,将自身文化领域的优势结合到地产业务中,形成富有特色具有市场热度的文化地产业务模式。继“武夷山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被列入2011年福建省重点建设工程后。其投资28亿元的“海峡传媒港”项目前期工程也已经开始有序推进。此外,还积极参与金融股类投资,2012年上半年参股成立了福建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参股发起设立莆田荔城小额贷款公司,等等,不断开拓多元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也是报业集团必须快速进入的领域。报业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内容生产优势、创意策划优势、传播优势。“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将会高速发展,报业集团必须抓住机遇,快速进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参与成立的“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目前也在正常运行中。

三、加强团队转型建设,健全报业经营的科学化管理

报业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报业集团改变经营方式、面对市场竞争、转型升级、决战决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还是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为例,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对内部各套组织机构系统的管理,最终都指向对人的管理。集团每三年一次的集中轮聘制度到2011年已经进行到第八轮。轮聘制度为集团优化组织人才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通道。为适应新形势,报业集团还应该在管理上,追求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强调财务预算、成本预算、控制预算、刚性管理,为此,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2012年已经全面完成诸如经营规章制度的汇编,完善健全各项经营管理机制体制,形成有机规范系统,为集团的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媒体时代报业面对市场竞争改变经营方式、转型升级的过程,是危机与机遇交织、责任与风险并存的过程。这对决策者和管理者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做到既不能够因为有风险而停滞不前,也不能因为有机遇而贸然行动。值得强调的是,在报业的转型升级中,报纸终究还是报业的经济支柱,是报纸的主业。报业集团绝不能放松主业的发展。在短期与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面前,应该尽快转变经营方式,以求做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好中增效。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8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它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员传播。传统媒体中,记者、编辑是传播的主角,是把关人,决定着什么能传播什么不能传播;新媒体时代,只要你是新媒体的使用者,你就可以是传播的主体,相对自由地信息和表达自我。(2)分众传播。新媒体提供的是个性化的服务,受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浏览,可以与自己情趣相投的人进行交流,结成圈子。(3)即时传播。传统媒体有固定的发行或播出时间,而新媒体则真正实现了事件和信息的同步性。(4)多媒体传播。新媒体的传播形式更为多样化,在这个新的平台上综合了传统媒体的各种传播形式,文字的、声音的、图片的或视频的,或兼而有之。(5)全球传播。新媒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的内容在理论上是面向全球的新媒体使用者。

一、新媒体与广告

互联网等新媒体出现初期,虽然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但是其盈利模式走的仍然是传统媒体的老路――通过内容吸引大众,增加点击率,藉此出卖自身的广告资源。虽然近几年新媒体经营者不断努力创新盈利模式,但广告仍是大多数新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新媒体和广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新媒体可以利用广告费维持自身运作和发展。同时,广告通过新媒体这种更加先进、更加快速、更人性化的传播途径,可以进一步提升广告效果,实现广告目的。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广告业大局的变动,广告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1)新媒体赋予广告更多的表现形式,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每一种媒体都有其专门的信息物化形态。不同类型的媒体承载物化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由此决定了广告信息的表现方式和内容。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不断衍化的。新媒体充分利用各类相关新技术使得广告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常见的新媒体广告如旗帜广告、弹出式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关键字广告等,还有比较新颖的如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电子杂志广告、博客播客广告等形式。或是精美的图片,或是搞笑的动画,加之良好的互动性,用户可得到比传统媒体更为丰富的体验。引人入胜的广告也成为一种享受。

(2)新媒体拓展了广告的传播空间。

新媒体广告突破了报纸版面、电视广播时段的限制。在新媒体世界里,广告几乎无孔不入:它们出现在网络上,隐藏在手机里,活跃于楼宇间,飘移在博客的页面上,总之,几乎人眼能够看到的地方,总会有广告的身影,这也让人着实无奈。

(3)新媒体提升广告的精准性。

一定程度上,新媒体按照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爱好、收入、职业等数据无形中将受众分成小众,这大大方便了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方式。广告主可以将自己的广告投放到相应的媒体上去,目标市场明确,从而有的放矢,而信息受众也会因广告与自己关联度高而自主地关注广告信息。

二、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广告的应对策略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广告之战已经悄然打响。新媒体不断抢占传统媒体的广告客户和市场份额。相比新媒体广告增速迅猛的态势,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则增速缓慢。面对新媒体的多重优势,传统媒体必须迎接挑战。

(1)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广告表现形式。

新媒体虽然备受关注,但作为新的广告载体还需要广告商对它更多的认同。目前,新媒体的技术标准、定价基础、效果评价方法、投放理论等都还没有形成规范,还需要新媒体运营商和广告同仁们在未来的时间去开创。由于管理漏洞,有不少不良信息充斥在一些网站页面,这也降低了广告主对于广告效果的信心。同时,新媒体的对象人群均比较年轻,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却缺乏购买力,不是主流广告客户人群。这些因素在现阶段对新媒体的广告前景有一定影响,广告主在新媒体上投放广告也是抱着试探心理,新媒体的广告市场还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也是传统媒体广告自身发展的夹缝。

传统媒体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广告表现形式,让广告以一种更具冲击力的形象出现在电视上,以更精致的画面更精巧的创意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传统媒体还要特别注意利用自己的媒介资源,建立与消费者之间贴心的、互动的关系,填补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广告行销上的漏洞,让广告在刊播之后能保持高曝光率。

(2)转变观念,探索与新媒体融合之路。

新老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广告作为媒介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只有顺应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传统媒体的广告才能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报纸为例,在报业整体广告收入无可挽回的下滑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报纸想方设法从网络收复失地,报业内部另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市场――报纸网络广告也开始崭露头角。2008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报业经营无疑雪上加霜,发行量缩水,广告收入大幅度下降,报纸的网络广告却成为暗淡中的一抹亮色。在英国,地区性报纸发行商约翰斯顿出版公司整体广告收入下滑15.5%,报纸网络广告收入反而增长了37%。

(3)加强公信力,提高自身素质。

新媒体传播中,信息来源不清,信息的权威性也因此大打折扣,而且时常会出现虚假信息,使得新媒体的公信力不高。与之相对,传统媒体则具有较强优势。首先,传统媒体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发展,制度较为成熟,记者和编辑形成了一套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业规范。其次,传统媒体的资讯来源可靠,稳固的形象基础和历史根基使得传统媒体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高的信誉度。此外,传统文化在内容上也有着一定的权威性和超强的感染力,这为传统媒体提供了稳定的市场资源。由此,传统媒介应该借助在受众心理的“可信性”和“权威性”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制作有影响力的内容,并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挽回流失的受众。广告主把广告投放在一个权威媒体上,可以让自己的品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我们相信,只要传统媒体把握时机,拓宽思路,就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找到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陆小华:《数字媒体观与传媒运行模式变革》[J].《电视研究》2004年第2期

[2]吴征:《媒体业发展趋势与新媒体的文化使命》,浙江在线,省略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XBRL;审计;XaRL

一、网络环境对审计的影响

互联网发展至今,电子商务、网络财务、电子货币日益普及,网络环境的形成,给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经济活动参与主体――企业的方方面面。以企业会计特征为例,受网络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理论、方法多样化,会计信息实时化、全面化,会计信息系统集成化、智能化和开放化。企业披露会计信息更加低成本、高效率,会计信息也更容易被粉饰。此种新变化,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

作为经济警察的审计人员,其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网络环境给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方面的影响。

(一)改变审计信息处理模式

网络环境下,企业所有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都存放于计算机及互联网络中,审计人员可借助软件实时、跨地域收集审计信息,其输出、存储和检查都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进行,无需人工过多干预,有效避免人为差错,审计效率能够得到极大提高,一定程度上也能控制、降低审计成本。

(二)拓宽审计线索来源

2009年9月7日,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2009年版)》意见的通知。其中提出识别重大违法行为的迹象就包括:信息系统中存在舞弊功能、系统漏洞,外部举报或者公众、媒体的负面反映和报道等,这些应被视作审计线索的拓宽。社会审计的审计线索来源也同样受益于网络环境的发展。

(三)电子化审计证据

企业处理交易与事项的凭据都转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保存,通过网络传输,所有“痕迹”虚拟化,传统意义上的审计证据将会消失。在有利于审计效率提高的同时,审计风险也会提高。财务数据若被企业修改或黑客恶意破坏,将不会留下痕迹。以此作出审计意见,极易产生审计失败。

(四)抬高审计人员素质要求

网络环境下,审计环境、内部控制、审计技术方法的改变,要求审计人员要比以往更多掌握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知网络环境企业会计的特点与风险,才能更有效地顺应审计新需求。

二、XBRL对审计的影响

(一)XBRL的技术优势

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是一项开放、免费的标准,包括四个主要组成部分:技术规范(Specification)、分类标准(taxonomy)、实例文档(instanceDocuments)和样式表(StyleSheets)。XBRL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商业数据、财务信息电子交换的语言,能在编制、分析和传输商业报告中提供极大的便利,能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及使用财务数据。XBRL通过给商业报告、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增加特定标签和分类,使得计算机能够自由生成所需财务报告,并且通过内置的验证机制,使得计算机能够分析财务数据。

1.开放性。XBRL是由非营利性的XBRL国际组织推行的国际化、无国界、开放资源的标准,可以由感兴趣的个人或组织自由使用,同时兼具简单、结构丰富、自定义标签以及处理多国语言等特性。

2.互通性。互通性是XBRL的关键特性。XBRL制定了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用于商业信息(不单是财务信息)的披露。使用者可依据各自需求获取所需格式的财务报告。这些不同内容、格式的报表,来源于同一份XBRL文档,减少了数据在不同表格间相互引用的差错。

3.实时性。XBRL可以实时提供各种商业信息,真正做到随取随得,满足使用者在时间上的严格要求。

4.自控性。XBRL具有内置的自动控制质量的功能,即它对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具有自动校验功能。

(二)XBRL对审计的积极作用

基于XBRL能够编制实时财务报告以及用户自定义格式的报告,方便满足利益相关人的各种需要。这些技术优势相应对审计起着积极作用,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查阅所需信息。

1.提高审计效率。基于XBRL披露财务信息的一大好处就是无需人工判读不同格式的资料,审计人员通过网络进行审计,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处理时间,消除人为出错机会,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2.实现实时审计。传统审计面向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提供鉴证服务,如今财务报告使用人基于XBRL能够获取实时财务报告,审计人员要随着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发生随时进行审计。实时审计就需要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进行连续的鉴证,即连续审计。

3.拓展审计业务。获取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非常便捷,同时信息量巨大,有的使用者不能充分利用报告信息。此时,审计机构可以充当中介,为使用者提供相应“翻译”服务。同时提供更为广泛的认证服务,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等作出评价,有助于使用者进行决策。

4.延伸审计对象。随着XBRL的推广运用,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无缝连接,审计对象延伸至整个企业信息系统。此时审计不再局限于财务报告部分,对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也要作出评价,以降低审计风险。

(三)XBRL的潜在风险

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给审计带来了种种便利,但是从技术上讲,XBRL主要从技术层面规范了财务报告信息的表达,利于财务信息的高效利用,然而并不能杜绝财务信息造假。XBRL仍然存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隐患。

1.XBRL由XmL延伸而来,像其他XmL中未保护的数据一样,XBRL没有对标签提供任何保护。XBRL实例文档以可阅读的文本文件形式存储和网络传递,极易受到非法攻击,很容易被篡改,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受到威胁。

2.分类标准是XBRL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XBRL财务报告数据元的语义。实例文件中财务数据所使用的分类标准是否正确,分类标准与财务信息是否符合,前后年度所用分类标准是否一致,自定义分类标准是否符合技术规范等都将影响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和完整。

3.分类标准的模式文件和链接库是用来生成和验证实例文档的重要文件,每次生成和验证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信息时,都需要相关网站验证,所以网络的速度和安全性也影响着XBRL应用的安全与可靠。

三、基于XBRL实施审计的理论框架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较之传统有着较大差别,基于XBRL实施审计,更是与过去不一样,除了要审财务报告,也要审基于XBRL的信息系统。若要充分发挥XBRL的作用,应当对审计过程作出有针对性的强化。审计流程是指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可以归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终结阶段。

基于XBRL实施审计在传统审计流程基础上,针对XBRL特点作出一系列安排,以期实现发挥优势、消除隐患的目标。以下只对有关XBRL的环节侧重阐述,其余略去。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具体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重要性,分析审计风险,编制审计计划等工作。针对XBRL,侧重检查其规范性水平,以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1.检查XBRL的各种文档是否符合XBRL所使用的分类标准。XBRL组织于2000年7月了适用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工商企业财务报告的全球首个分类标准。首个国际会计准则分类标准于2002年。当前,许多的分类标准仍处于开发和发展阶段,如2004年深圳交易所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制作系统新版1.0”,采用XBRL2.0标准,并开始尝试信息披露全程电子化的业务模式。审计人员应该收集被审单位的电子数据并对其使用的技术规范、分类标准、实例文档等进行检查,找出与实例文档相对应的行业特定的分类标准,检查实例文档中标记的合法性、连接的安全性和实例文档的可靠性。

2.初步评估内部控制。基于XBRL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主要分为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和管理控制等三个方面。在审计准备阶段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包括信息系统的内控制度。要对信息系统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审计人员必须验证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存在,并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证据,证明其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在信息系统中,应着重检查控制系统资源的存取、修改与记录,确认处理过程是否准确,以保障信息系统免遭非法操作或计算机病毒攻击。对于内部控制规范的被审计单位,予以接受审计委托。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具体包括: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等工作。在应用XBRL环境下,支持财务报告认定的所有审计证据都表现为电子形式,传统审计的实质性测试将不再适用。审计应着力于控制程序和信息系统的评价上。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审计方法并不等同于信息系统审计,在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仍然需要运用大量的手工审计技术。

1.数据处理环节。应用XBRL后,审计人员应增加信息系统的控制性测试,审核分类标准及标签控制程序的设计和执行。验证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就能保证账户余额的正确性。除财务数据外,还应对信息系统提供的业务信息也要进行分析。例如每月的工资总数、某阶段的付款清单和订货信息等,要弄清基本的交易情况,并一直追踪到信息源,保证其与财务信息的一致性。

2.数据传输环节。在信息系统中,有些数据需要在两个财务信息系统或财务信息系统与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相互传输,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差错,尤其在手工重新录入的情况下。此环节更加需要认真核查XBRL所使用的分类标准是否正确;所使用的标签与财务信息是否符合;财务信息是否被合理的标记等等。可以应用XaRL消除风险。XaRL(eXtensibleassurance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验证报告语言)由J.e.Boritz和w.G.no提出,在网络环境中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XaRL可以避免XBRL无法提供验证信息的弱点,用以增强XBRL文档中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三)终结阶段

终结阶段具体包括:编制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和决定,审计资料的整理归档等工作。针对XBRL,侧重关注基于XBRL财务报告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应用XBRL生成某一时点/时期的财务报告,审计人员应当重点检查编制过程是否遵守既有的批准程序,确保所有数据或新的科目都已被标记,这些数据都符合既定的分类标准。若财务报告是应用XBRL以实时方式连续生成,应增加额外程序来保证标记数据发生变动后的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审计人员应确认和评估这类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实现连续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四、小结

网络环境下,XBRL得到大力推广,其应用会对审计过程产生巨大影响。在这种状况下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应分阶段对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的可靠性、相关性进行验证;更好地理解在信息系统中的业务流程和相关控制活动;更多关注连续审计环境下信息系统实时内部控制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为.XBRL――监管的革命[J].证券市场导报,2009(1):4-8.

[2]高斌.一种可以提供验证信息的会计报告语言――XaRL[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5):13-15.

[3]姜玉泉,丁国勇,施永香.XBRL对审计的影响及其对策[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4):30-32.

[4]丁红燕.XBRL及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0):77-78.

[5]张天西,高锦萍.XBRL对审计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07(6):101-104.

传统文化行业报告篇10

核心提示二:网络无时空限制的特点,已经使“跨媒体”面临并实现了国际化传播。国际化传播的形态,使媒体之间的竞争以及国与国之间话语权的争夺,由传统媒体时代的“局部战争”升级为“跨媒体”时代的“世界大战”。这不仅仅是一个业务的问题,而将成为一种政治性问题,是文化的争夺,政治的斗争。

传统媒体会不会消亡的讨论已经没有意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是为报纸的未来买单

“广播没有把报纸打倒,电视没有把报纸打倒,互联网也不可能把报纸打倒”,十年前互联网刚刚起步的时候,报纸曾经这样给自己打气。但冬天的来临总是猝不及防,2005年,传统媒体广告颓势开始显现,跌入寒冬,而新浪、搜狐、网易则增势强劲。有专家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特征:由于新媒体的冲击,“一是报纸市场出现了过剩。特别是网络发达地区,让利售报也无法刺激销量。曾有报道说,竟有记者现场目击,某报整捆整捆从印刷厂直接运到废品收购站,又整车整车被农民买去卷制烟花。二是报纸之间的激烈竞争,利润空间变小。报纸从前些年的暴利产业转入微利时代。至于广告的竞相降价暗打折扣,在都市报中成为普遍现象,甚至一些名牌报纸也卷入其中。三是一批报纸已经迫不得已退出市场。有人称,近几年倒下的体育类报纸几乎能组成一支足球队。《南方体育》、《北京足球报》、《体育参考》、《体育天地》、《体坛导报》等等都已销声匿迹。城市综合类报纸如《巷报》、《新周报》、《蜀报》、《商务早报》、《四川青年报》等也已停刊”。①

而在互联网的发源地美国,报纸赖以生存的蛋糕也在被新媒体蚕食。《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报》已经缩版,《华尔街日报》将于明年缩版,《纽约时报》也宣布将于2008年缩版减员,并关闭一家印刷厂。

2005年10月28日,比尔・盖茨在英国伦敦庆祝自己50岁生日时宣布,今后10年纸张将失去原来的意义,大量信息将通过电子途径,而不是以成堆纸页的形式,送达个人信息终端。届时,人类将全天24小时接入互联网。

与传统媒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媒体的成长一日千里。世界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日前报告指出,网络广告锋芒显露,并且具备强劲的增长潜力和较高的规模效益,并且这两项指标均处于中国媒体行业的最高水平。研究数据显示,网络广告在中国广告总支出中的比重已由2002年的1%上升到2005年的3%,其中网络广告销售收入(包括网络品牌广告和付费搜索广告)在2005年增长45%,而同期国内报纸广告销售收入下跌了1%。摩根士丹利全球副总裁季卫东预计,中国2006年~2008年网络广告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约35%,而2004年~200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0%~45%。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付费搜索广告的销售在2005年获得91%的增长,其中领先者百度2005年年收入增长1.8倍,增长幅度超过所有其他网络广告运营商。②

由此来看,传统媒体会不会消亡的讨论已没有意义,当务之急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互用,取长补短,发展壮大。这是在为报纸的未来买单。

死的是纸,活的是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应发挥双方优势,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创造和推进“跨媒体”时代

新技术为新媒体带来的优势有目共睹。

最新消息表明,中国的网络用户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19日的统计报告,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总数达到1.23亿人。网络传输快捷、无时空限制、海量储存、互动以及搜索的功能,加上它多媒体交互的优势,使我们对互联网的前景充满期待,所以,比尔・盖茨曾多次提醒人们,千万不要“低估网络的未来”。

更令人吃惊的数字是,中国的手机用户超过了3.7亿,其短信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方式令人瞠目。据信息产业部统计,6年中,我国手机短信增长了300倍。2000年的发送总量为10亿余条;2001年,手机短信发送量为189亿条;2002年达到900亿条;2003年超过1371亿条,2004年达到2177亿条;到2005年为3046亿条。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从除夕到大年初七,八天时间里,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126亿条,平均每个手机用户发送短信超过30条。由于手机每天24小时随身携带的特点,手机媒体堪称是“挎在腰里的媒体”,是媒体的终端。

令人期待的远不止这些。眼下,更多的人在热盼着3G时代的到来。所谓3G,即“第三代数字通信”,它在传输的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大大提升,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互联网也在迎来新的时代,以ipv6为核心的第二代互联网已落户漳州。2005年4月,第三届“中国全球ipv6高峰论坛”在京举行,盛况空前,中国已下定决心在下一代互联网络核心技术领域抢占先机。ipv6将给人类带来什么还难以准确描述,但有人据此设想:当你打开冰箱要拿食物时,冰箱也许会这样提醒你,你已经吃了足够多的食物,再吃就超了。这将是真正的数字生活。美国人对此的描述是:世界上的每一粒尘埃都可以有它自己唯一的ip地址。果真如此,数字媒体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也就意味着其他传播媒介的终结。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关注和清醒认识。

这一系列新兴媒体文图兼备,音频、视频兼有,文件处理和储存方便,而且其即时,海量储存,互动性强,张扬个性,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同时,由于传统报纸和新型媒体传播形态不同,我们每发行一份报纸,直接带来的都是纸张、印刷和发行费率的增加,而数字化媒体在初始化成本完成的基础上,可以实现“零成本”状态的无限复制和无限生产。

传统媒体更有传统媒体的优势,因为在信息时代,内容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报业来说,其对新闻和一切有价值内容的发掘、选择、创造能力,对于内容的整合、管理、分发能力,对于内容的营销和增值服务能力,绝非其他媒体所能比拟。

内容的权威性,观点的高端化,更是党报最大的优势,其他媒体根本无法复制。作为权威媒体,政经大报,我们河南日报在2004年改版时,就明确提出了“时代高度,中原向导”的办报宗旨,明确提出了“权威、高端、民生、有用”的理念。同样一个新闻,党报报道以后,就会成为读者和业内同行衡量其他媒体对错、高低、深浅的标尺;党报所能提出的问题,进行的深度分析,前瞻性和引导作用,造就了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和竞争力。

对于传播来说,内容才是核心,其他都是手段。网络媒体的技术再先进,其传播的仍然只能是内容、只能是思想和观念。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充分利用网络、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电子报纸等新兴媒体的传播手段,加强两种媒体的互补和融合,创造性地推进“跨媒体”时代。

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测想:当信息技术再前进一点,当手机屏幕再大一点,当笔记本电脑再轻薄一点,当它们融为一体,成为一张“纸”,仅仅是一张“纸”,这一张“纸”就可以是有图文的“报纸”,可以是有视频的“电视”,可以是有音频的“收音机”,可以是信息海量、没有疆界的、互动性强的“电脑”,可以是随心所欲通话的“手机”,可以是储存大量文件的“公文包”。它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它就是一张“纸”:e纸――“跨媒体”时代的媒体。信息时代,e纸必将风行天下,每个人只需携带着这一张纸,就可以掌握“世界”。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所创造的这种“跨媒体”,恰似一个天使,她脱去纸张的泥胎,得到了涅和升华,尽可在天空自由飞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死的是纸,活的是报。

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使“跨媒体”面临国际化传播,并将使全球性的媒体竞争和话语权争夺由“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

我们所处的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是一个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总编辑张建星在一个研讨会上指出,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强加给传统媒体的硬干扰和硬参与是不可抗拒的,一是数字的意志不可抗拒,二是资本意志不可抗拒,三是全球化意志不可抗拒。

网络无时空限制的特点,已经使“跨媒体”面临并实现了国际化的传播。国际化传播的形态,已经使媒体之间的竞争以及国与国之间话语权的争夺,由传统媒体时代的“局部战争”升级为“跨媒体”时代的“世界大战”。这已不仅仅是一个业务的问题,而将成为一种政治性的问题,是文化的争夺,政治的斗争。

全球性的媒体传播,全球性的媒体竞争,全球性的话语权争夺,需要我们全球性的视野及政治责任和国家意识。

目前,美国的传统报纸正从提供报纸向提供信息转变,以期争夺第一时间,以期弥补报纸的地域、时间限制;哥伦比亚报纸,也已经通过传媒显示器提供全球300多家报纸的阅读和下载服务。

好在,在海外媒体通过新兴媒体对我们进行渗透的同时,我们也已开始了行动,不仅大量传统媒体借用互联网实现了全球传播,而且也开始了借助海外媒体进行全球传播。2006年8月,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荷兰卫星报纸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实施了卫星报纸计划,9月7日,天津日报成为我国首份进入“卫星报”销售系统的中文报纸,从当天起,将会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可以在当地通过自动售报机即时购买到当日出版的天津日报。除天津日报外,目前我国报纸进入“卫星报”销售系统的还有《ChinaDaily》(英文版《中国日报》)、《ShanghaiDaily》(英文版《上海日报》)以及《ChinaBusinessweekly》(英文版《中国商业周刊》)。

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化传播对中国的国际环境,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是篇大文章,重文章,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且时不我待。

传统媒体进入“跨媒体时代”的路线图及其实践

传统媒体对新技术的运用,以及和新媒体融合的探索是丰富的。而作为国家新闻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对新媒体的战略性转型也是高度关注的。2004年,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就着手对数字、网络、多媒体对我国报业的影响进行调研和评估;2005年8月,报刊司在中国报业发展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大力发展电子报纸的主张;2006年6月,总署在全国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确定了数字报业的发展战略;8月,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正式启动。

报业的各项流程实际上早已进入并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报业大多已经建立了集新闻采编、组版、报纸发行、广告销售、企业管理以及公众信息服务的全过程一体化的工作及信息服务平台。

但传统媒体信息化的核心在于多媒体的融合。特别是在网络通信技术取得巨大发展的前提下,正在兴起的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电子报纸等新兴媒体推动着传媒业和电信业走向融合,为传统媒体进入“跨媒体时代”设置了清晰而值得期待的路线图。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许多方面甚至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开全国党报报网互动、手机短信互动先河的《焦点网谈》栏目,融报纸、网络、手机短信三种媒体于一体,优势互补,交融互动,取得显著成效。开办当年,便受到、国务院新闻办、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十余次重要批示和高度评价。在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焦点网谈》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这不仅是河南报刊史上的第一个一等奖新闻名专栏,而且是中国互联网界目前的第一个和唯一一个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

《焦点网谈》的子栏目《短信民声》充分利用手机短信优势,通过短信平台,使河南数千万手机用户实现了全天候24小时随时随地向党报反映各种意见、建议和投诉。一年多来,《短信民声》栏目共收到读者短信6万余条,为读者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新闻局2005年第22期《内部通信》认为,《短信民声》栏目已成为“各地政府了解民情民声,知晓百姓疾苦,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途径”。

《焦点网谈》的另一个子栏目《总编在线》,邀请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九报二刊的总编在网上与读者互动,有效地拉近了编者和读者的距离,对报刊的品牌宣传起到了促进作用。

更引人注目的是,2006年8月份,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河南移动公司合作,共同创建了第五媒体河南手机报。短短数月,河南手机报体验用户已突破百万。200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为第一时间报道安阳殷墟申遗结果,大河网、河南手机报和河南日报前方记者精心合作,北京时间7月13日15时16分,河南安阳殷墟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大河网、河南手机报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家、境内第一家该新闻的媒体。

由原河南报业网、大河网整合的新大河网更是主动接触传统媒体,积极开展跨媒体运作。大河网的《记者连线》栏目,通过传统媒体记者与网民的在线沟通,实现了新闻更广泛的传播和延伸;大河网在大河论坛上为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等开设的互动栏目已达十余个。大河网打造的网络电视台,也为下一步和广播、电视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在经营方面,大河网和大河报尝试推出“报网广告套餐”,由大河网与大河报共同成立传媒运营部,具体负责运作。这种形式,一方面为集团的广告客户提供了便利和增值服务,同时也发挥了大河报和大河网各自的媒体优势,增强了彼此广告的竞争力,目前已初步得到了市场的响应和认可。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利用信息技术进入“跨媒体时代”的探索没有穷期,这是在为报纸的未来买单。这张单买得越早,成本就越低,路子就越宽,未来的发展前途就愈加光明。

注释:

①《报纸e化的演进》,《网络传播》,2006(11)。

②据2006年6月《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