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20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1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产业化理论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强,中国高等教育正由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向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大众教育系统转化。在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以其特有的办学方式、直接而鲜明的社会定位和社会联动性,迅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社会服务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已成为了大学利用其优质资源为社会提供有效教育服务的重要渠道。其教育地位得到了不容争辩的确立和巩固。然而,伴随着继续教育的迅速发展,多种办学体制和机制的广泛应用,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属性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直面市场并随市场联动的办学特征,更为教育短缺时代相对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许多问题与挑战,在渐趋成熟的市场运行中,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已无法回避,如何理性适应社会需求与社会竞争,科学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培养定位,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思考,也是保持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社会市场观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社会市场观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经营思想和经营原则,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产物。社会市场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时市场观念已被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所普遍接受。但是,在实践中,过度竞争恶化了市场环境。人们经过不断反思,产生了生态学市场观念,并进而出现了社会市场观念。社会市场观念继承和发展了市场观念和生态市场观念,将生态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思想导入了企业经营管理学,认为:企业应该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一样,使它的行为和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平衡的关系,才能得到正常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作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社会市场观念仍然强调“市场需求导向”。即坚持满足市场需求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社会市场观念强调有条件地满足市场需求。即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和过程不是盲目的,和不受限制的,而必须依据自身的条件出发和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它要求企业在在认识市场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自我,了解社会。

3.社会市场观念体现了市场需求与自身条件的有机统一。突出强调了企业自身、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的有机统一,既不能单纯地从市场需求出发,而不考虑自身条件;也不能不顾市场需求,只看内部能力,同时要兼顾三者的长远利益。认为只有坚持三者的动态平衡,达到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三、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论

1.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动性,决定了其“市场需求导向”的办学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是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其得益于社会快速进步所产生的职业教育需求。满足社会职业人士对知识补充和更新的需求,直接与社会职业要求相对接,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更具有直接而鲜明的社会联动性,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是随社会职业发展而发展,随社会职业变化而变化,并在寻找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突出的市场化特征,决定了其“市场需求”的办学导向和办学思路。

2.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有限度地选择教育范围

就具体大学而言,无论其教育规模有多大,与整个社会教育需求相比,其教育范围都是有限的。有限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有限的培养能力,也必然使高等职业教育不可能面向所有的社会需求,因而有选择地确定自己的教育范围和培养目标,是各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教育决策。依托现有资源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是一种惯行的思路,应该讲也是集中表达了教育需求与满足教育需求能力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3.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最终是取决于其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和水平

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需求是催生其发展的驱动力。与所有的社会服务一样,高等职业教育也有质与量的问题,存在提供服务与接受服务的矛盾。随着受教育者选择教育能力的增强,影响受教育者选择教育的因素开始发生变化,即,由简单的获取型向满足型转化,其中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成为新的追求焦点。教育需求与教育选择层次的提高,必然引发教育者办学思路的改革。因而,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与水平,即办学质量的高低,是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竞争的核心问题,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4.社会市场观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化理论

社会市场观突出的内外平衡理论和社会系统发展理论直接表达了持续、协调发展的思想,它纠正了传统不顾主观条件,急功近利的思维导向,立足长远,坚持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有机统一、坚持各方利益协调发展,倡导以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和挖掘自身有限资源、选择性建设有效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持久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直接反映,其深刻内涵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四、社会市场观对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启示

1.树立完善的市场观,科学确立发展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完善市场观,就是办学思想、出发点及目标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改变教育短缺时代“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在众多的需求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对象,并从而确立自己的教育项目和发展方向。这种服务目标的确定,一是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二是要依托一定的内部条件,三是作为教育这种特殊行业,还必须要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三者缺一不可。科学确立发展目标,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战略决策问题,是其所有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这种目标的相对明确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科学基础。就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差异化办学策略是一种必然选择。

2.理性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

设计和制定可行性发展计划,是一个将办学目标具体化的过程,是实现办学目标的具体步骤。高校的办学目标是一个相对稳定、长远的追求,其能否实现,关键是各阶段、各部门要不断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务,并赋予实际行动。社会市场观念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把握需求与满足需求能力的平衡,突出了实现目标的条件基础和系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办学目标,注意把握实现目标的节奏,规模与质量的平衡,发展与资源建设的协调,又要充分估计和依托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实现目标的有利因素,在现实条件中挖掘实现目标的可能,从而快速推进现实状态向理想状态的过度——实现办学目标。

3.有效促进有限资源的建设

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其满足社会需求能力,即通常讲的办学实力。因此,资源建设历来是与学校发展相同步的,这也验证了社会市场观念的基本思想。然而,大学自身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其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都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有限资源的有效建设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一是要求大学必须时刻把握学校的发展目标和社会定位,改变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思维,实施选择性建设和重点丰富;二是要密切关注和敏锐捕捉社会发展和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新要求、新变化,完善资源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三是提升内部资源的整合度和使用效率,发挥整体资源的系统优势。

4.放大资源视域,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偏职业性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育资源建设在相当程度上具有社会现实性和普遍性,虽然这种特征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难度,但客观上也为大学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资源领域,为高等职业教育拓展和利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因此,树立大系统、大资源观念,增强社会资源共享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在互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角度、相对稳定的有效联合教育,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也应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

5.以科学的质量体系形成相对优势地位,实施差异化办学和“品牌”战略

教育品牌是学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对象提供教育服务的各要素的社会知名度、认可度的总合,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树立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实施差异化办学战略对高等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它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市场定位,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社会市场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的选择性、重点发展思路,直接反映了集中优势,发挥特长,促进科学质量体系形成的现实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以相对优势地位,打造教育品牌的重要理论支撑。

6.坚持大学在社会职业教育中的办学导向作用

大学是社会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创造和传播者。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与大学普通教育相比具有鲜明的市场特征,但和大学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一致的。以长远的观点出发,围绕社会进步和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和利益所在。因此,要坚持用社会市场观念科学指导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国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学[m].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2]马必学,郭沙.论高等职业教育品牌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

[3]张兆琴,郑玉林.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管理;问题;保障体系

一、当前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存在主要的问题

1.办学理念上存在偏差

权威教育研究机构对高职毕业生的长期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学习成绩较好的毕业生在从事专业工作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明显反映出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与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相称。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些院校虽然已经开始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但是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要素设计时,不能很好地将iSo9000标准要素与高职教育规律相结合,生搬硬套,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应从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质量观出发,重新审视高职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及对它们的评价方法。

2.管理方法上存在偏差

一是缺乏全面性。在教学质量管理中,往往注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的质量管理;或是往往强调了校内实训的质量管理,却忽视了校外顶岗实习的质量管理等。同时,未能根据工学结合的需要,同步调整学生学业评价方式与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使得在教学质量管理中,无法完整掌握学生与课堂的信息。二是缺乏全员性。在教学质量管理改革中,只考虑到由教务处、督导处、学生处等部门的管理功能,却忽略了全体教师都应是教学质量管理者,或是往往认为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师的事,从而忽略了学生组织或学生自身的管理力量,忽视了行业企业专家、兼职教师参与教学质量管理。

3.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偏差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从培养计划制订到教学实施基本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各类专业的运行模式,没有体现出高职人才培养的自身特点,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普遍觉得理论性过强、理解困难,应用性技能则掌握较少,造成了毕业时既无法与普高学生竞争就业岗位,又很难有专长适应企业用人单位的实用性人才需求的尴尬局面。同时,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不可分割的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和学放在同等地位,但长期以来学校只关注教师“教”的质量,质量把控的对象是教师,而忽视了学生在提高教学质量活动中的作用,因此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传统被动学习观的误导下,许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单纯依赖教师、学校和外部环境,只把自己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甚至自身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也完全由教师和外部环境激发。

4.教学质量监控上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普遍是针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由教务处、学院及教研室分级实施,监控内容主要是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情况,一般有一整套较完善的制度保证此项工作的常态运作,监控方式是平时的期中或期末教学工作检查、督导员听课、学生评教等措施,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一般是课程期中或期末考试。对于更高层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如课程质量、学科专业质量及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监控,则主要依赖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同时,在控制目标上,一些院校的质量监控易受到教师职称评定、晋级、提薪的干扰,而不是为了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指导教师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质量监控观大大限制、弱化了教学质量监控功能,把教学质量监控降格为一般的学校教学工作检查。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应“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不仅应该“鉴定教学质量的全面状况”,而且应该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和持续改进。

二、关于构建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高职教育中应以通识教育为手段,开展包括人文常识、社会常识在内的多层次教育,以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确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原则,应向注重培养重基础、具有创新能力的多元化人才的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需要,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自我发展潜力的职业人。

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一是决策体系。建立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领导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条件。二是组织体系。合理的组织管理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有序进行的基础。三是标准体系。这是学校对各项工作的过程、结果和学生发展质量所进行的系统设计,包括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教学工作标准、管理工作标准等。四是制度体系。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五是考核体系。教学质量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过程中各因素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关系的综合体现。六是信息体系。包含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反馈三个子系统。

3.建立健全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应当坚持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原则,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其内容应当涵盖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规范教学管理者、教学者、学生及相关辅助人员,要求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行为都有章可循。其次,规范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运行及环节管理是以执行课程表为中心的一系列工作环节的管理活动。教学环节管理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这要求教师树立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中,努力完成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新认识,改造传统教学观,注重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和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学生作为对象,又要突出其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实现教师与学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第三,完善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在抓好教学环节管理的基础上,应当完善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学流程的全过程。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教材开发与选择,组织教学,到考试考核结束这一个全过程,实行流程管理。其次是教学运行的全过程。从期初、期中、期末这样一个教学运行的全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对这个过程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确保教学过程运行的稳定。再次是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及就业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在校学生进行年度综合测评,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联系,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能力等的调查、分析和反馈,从而,对教学过程管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完善。最后,建立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诊断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学院督导部门牵头,建立院、系、学生三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即专家(领导)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三个部分。采用专家、同行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按统一制定的相应标准,按一定方法分别计算出三个部分相应的平均分数附以不同权重,然后由学院教育质量内审专家组(或学院内审员)对收集到的各种教学质量的有关信息进行内审和评价,从而做出教学诊断。“评价与诊断包括整个信息处理完毕后对结果的分析工作,这是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之间,围绕学院的办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

4.加强教育教学督导

一是在督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寻找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缺陷,导出完善教学管理的新政策、新制度教学督导从微观上讲必须对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进行督控和指导。从宏观上讲,应从每个单独的督导活动中发现、捕捉带有共性的问题,并对此展开深入的调研,从问题的表面现象中找到发生问题的实质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学校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完善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导出新的政策和制度。教学督导除了在督的过程中给予被督者以指导和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在具体的导的过程中导出规律性的东西,导出予以解决具体问题、弥补教学、管理缺陷的政策和措施。督导工作要努力攀登这个“制高点”,从传统型、低水平的督导方式向研究型、前瞻性的高水平的督导方式转变。二是在督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捕捉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动向,导出新课程、新专业高职院校督导组的成员应该是教学水平较高、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曾经担任过学校有关部门、院系的领导。他们熟悉学校的教学情况和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学业和毕业情况比较了解,他们更容易收集到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更容易听到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在教学督导的过程中,督导组成员在督导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和捕捉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方向调整方面的信息,导出学校专业调整和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点,帮助学校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蒋兰芬.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6.

[2]刘国瑞.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论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7.

[3]韩陵宜.建立健全监控体系提高高职教学质量[J].安徽教育,2006,(10).

[4]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6).

[5]范唯,马树超.切实解决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6]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3

关键词:非理性教育;高职教育;高职学生;人才培养;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一)非理性教育的基本内涵

非理性教育是针对理性教育而提出来的。理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理性意识、理性精神和理性能力的教育,是培养人的概括、判断、推理等认识能力,对行为方式和目的的选择、判断能力以及对情感、意志的协调能力的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是发展人的非理性能力的教育,非理性能力主要包括形成目的和动机的能力、灵感和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等,表现形式主要有本能、欲望、需要、动机、情绪、直觉、灵感和信念等。

(二)非理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既相互制约,又相互渗透,既相互促进,又相互补充,但非理性教育较之理性教育又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与功能。

非理性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理性教育是格式化教育,而非理性教育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使人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体性。非理性教育站在人的角度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充分尊重人的个体差异,让人的价值、尊严、自由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非理性教育是个性化教育。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理性教育提倡学生自由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直觉去探索事物,激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使学生在精神上充分地投入。非理性有时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催化剂,科学技术史和艺术发展史上的无数事例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如牛顿因苹果落地引发灵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在一次梦中突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等等。

非理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非理性教育就是育“心”、育“性”、育“情”,对学生进行人文艺术的陶冶,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感觉,使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品行、增强意志、开阔胸怀和启迪心灵,与理性教育相得益彰,构成完整的教育形式。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与教师现状

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属于高考的受挫者,入学后情绪自然低落,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素养也相对缺乏。另一方面,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并没有经历过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和在教育、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理念等人文素养尚有欠缺,与在教学中引导、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自尊意识,使其主动地寻求自我发展和进步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误区

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从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算起,时间不过20年,其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科教学型转变到现在的工学结合型,一直处于探索和改革中。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干活的人,一切以就业为标准,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事实上,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师徒关系,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导航者。

(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终极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是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不应该把这种人才培养等同于经过短暂培训就上岗的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指出,仅仅对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甚至是将高职教育等同于就业训练班,从长远看这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宽容、友善的良好合作关系从而提高个人竞争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解。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理性教育恰恰弥补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与动手能力外的不足,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非理性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是非常必要的。

用非理性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基本策略

非理性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乎是一个空白,即使存在,也只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笔者认为,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运用非理性教育,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基本策略。

[1] [2] [3] 

(一)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

教育具有功利性和非功利性双重功能,前者体现为发明技术、产业带动等,后者则是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确立信念、丰富生活、和谐关系等。非理性教育是超越功利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川指出,受过高等教育不是指“上过大学”,也不是指获得了某种学位、具有某种学历和文凭,而是指具有某种品质:严正而宽容,深邃而单纯,执著而潇洒,真诚而练达,勤勉而从容,刚毅又柔情,豪放又儒雅,平实又不断追求人生更高的生命境界。高等职业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它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一纸专科学历和几个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教育学生追求人的生命高度。

长期以来,人们总有一种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通向上流社会的阶梯。其实,教育只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力来衡量,幸福也只是一种态度或一种体验,都不能用理性教育的方式对成功和幸福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它们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增长个人才干,享受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世界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联结。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他层面的和谐才是真正的成功与幸福。这都是通过非理性教育的方法才有可能实现的。淡化教育功利,正确对待成功,就是除了以就业为基本导向外,还要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宽广的人生基础,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有选择的空间,使全体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积极生活、个性张扬的基本理念,并终身受益。

(二)重视人文素养,培育情感智慧

美国行为与脑科学专家丹尼尔·戈尔曼(DanielColeman)针对智商(intelligenceQuotient)提出了情商(emotionQuotient)的概念,又叫情感智慧,是指一种受到理性控制的情感力量,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情绪觉察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了解他人情绪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显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非智力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的成功因素中,智商最多只占%,而%要归功于以情商为主的其他因素。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比智力因素的作用更为巨大。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人际关系好坏已成为人生与事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智慧应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使学生成为内心世界丰富、具有一定人文修养的人。要在教学中充实学生的内在情感,提升他们的情感智慧,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课程的精神实质与文化内涵。如通过体育课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学习商务礼仪,为学生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和拥有高雅的气质与修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学,帮助学生“辩证而又唯物地了解自然”(恩格斯语);学好本国语言,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孕育民族情结、弘扬民族文化都有极强的凝聚、教化作用;学好一门外语(但不是为了考试),就掌握了一种工具、一种文化,等等。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精神启迪和培养。如通过营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的职能是更多地创造师生交往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宏,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受到精神教育。

    (三)塑造健康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健康人格是人性和谐发展所能达到的境界,是人的本质追求和发展的价值目标。健康人格是一种在结构和动力上向崇高人性发展的人格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格的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征的高度发展与和谐,是人格诸多特征的结合与有机统一。学校教育在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起着主导和关键作用。在高职院校校园里,所有的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为提升自己、成为合格公民在接受教育。学校要为营造健康的人际交往氛围创造条件,在非理性教育中渗透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更加关心学生的情绪、情感,师生更加相互尊重;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学校积极探索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各种途径,从而形成优秀的高职校园文化与优秀的高职教育品牌。在这种氛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与真诚了,因而更增添了一分人文关怀,而减少了一分压抑与控制,同时也塑造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4

1国内外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实践探索

作为教育质量标准重要手段的高职教育评价,目前基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即以传统的评估方式为主,重点评价学校的就业率、升学率、企业的反馈信息等。另一种是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即对教学过程实行监控,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仅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无助于师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条件等方面问题的解决,要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贯彻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1.1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探索

当前,世界各国的高职院校都在抓紧落实以质量标准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行动。但是就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要实现这一改革目标,首先要调整现行的教育质量标准。近十年来,教育部对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问题研究工作非常支持,分别出资资助北京、上海等地高职教育研究所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但也大多是对高职教育质量局部问题的研究,很难进行全面示范指导。国内有些探讨性的文章不能从根源上找出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没有在全新的高质量观的指导下探索高质量标准问题,这种探索只能是对高等普通教育质量标准的修修补补,在高职教育上很难起有效作用。

1.2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的实践创新

评估成为政府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应该说,随着近十几年的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将走向更加成熟与完善,理论也更加全面深入,内容与方法也有了新发展。

首先在目的方面,评价除作为目标检测外,更多的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的手段,是为更好达到教育目标和满足求学者及社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教育管理办法。

其次在内容上,注重质量评价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强调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关键能力(Keyskills,或称可迁移能力transferablestills)和通用能力(commonskills)评估。如英国的BteC证书的考核就包括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管理与发展能力、与人使用能力、交流能力、管理任务与解决问题能力、数据应用能力、技术应用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等),每个课业都考核3-4个通用能力。另外,重视评价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合效果,学校是否与企业建立了合作的伙伴关系,是否建立了一种适应学生技术训练与就业及终身教育培训的合作体制。如澳大利亚为此就专门制定了《通向未来的桥梁――澳大利亚1998~

2003年的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战略》等。

再者是评估方法的更新,美国、英国、加拿大、印度、日本和中国等三百多所院校已将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引进教育领域,在对学生能力评价方面,注重采用综合方法,既重目标评价,又重过程评价及环境与基础评价。

2国内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建设常用的策略

教育质量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涉及政府、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从国家层面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等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政府部分对教育质量建设的决心,而自2006年开始推出的100所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即是国家狠抓高职教育质量的行动。近年来,各地政府都把职业教育纳入地方经济建设计划,各院校也在进行轰轰烈烈的全面深化的教学改革,高职教育正在进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教育质量自然成为最核心的改革与建设的主题。从立体层面看,全社会正在兴起一个抓高职教育质量建设的热潮。

高职院校围绕高职内涵提升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目标,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之路,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体举措包括以能力为核心依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更新观念建设“双师型”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管理大力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实施多证书教育制度、建立基于全面质量(tQm)或iSo9000质量理念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保障体系等。

另外,企业、行业等用人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也越来越关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都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如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派出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教学、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接受学生实习和就业等。

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构建的理论模型

3.1系统视角下的教学质量标准

以系统的观点来看,高职教育教学与区域社会环境有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关系。这里的交换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教学系统从其社会环境中得到(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如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信息的输入;二是教学系统又向社会释放(输出)物质、能量和信息,即利润等经济产出。其基本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质量标准评价系统与市场环境的基本关系

3.2教学质量标准的影响因素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属于一个多维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其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我们得知,用以衡量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教学输出质量, 就是高职院校的产品质量。教学输出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自变量因素,及教学投入与教学运行质量。但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率有一定的差异性。比如,教学运行质量主要指的是教师的德行、知识宽度、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行为、教学热情、师生互动程度、教学表达或授课能力评价维度等。我们只有综合各类影响因素,才能针对教学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

3.3教学质量标准评价理论模型

基于上述分析,构建教学质量运行系统评价的理论模型(见图2):

图2 教学质量标准评价理论模型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5

培养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http://和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材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现在使用的教材无论是权威性推荐教材还是自编教材都主要是供教师上课讲授使用。由于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功效显著、分量极重,其教材建设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学一般都占到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目前虽有少量教材每章后面附有思考题,但也只能供同学们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已教授的知识,缺乏通过相应真实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准确剖析。而且实践教学在各地情况差异较大,教学规范性参差不齐,内容繁杂,缺乏较为统一的标准。各院校目前对通用的实践教学教材的建设普遍重视不够,已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一、教材研究的目标

教材研究总的目标是对我国高职院校经济法教材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前景作整体把握,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法教材体系和内容,以激励和促进高职经济法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具体目标是:

1.摒弃从理论到理论并追求结构体系完整的编写方式,将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合二为一,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结构,将理论与实务融为一体。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技术应用探索学习模式贯穿高职教学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2.促进教材研究的稳步持续运作。构建教材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以教材促教改,使高职经济法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通过建设、评价、改革、再评价,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机制,使法学教育走健康发展之路;同时在法学教育的发展与评价过程中,总结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法学教育模式与可行途径。

二、高职教材编写秉承的原则

要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目标,就必须摒弃从理论到理论并追求结构体系完整的教材编写方式,将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合二为一,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就业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创新教材结构,将法理与实务融为一体,并突出其实践性。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操作技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法律理论中解脱出来,让学生感受经济法的真实性和应用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一)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高职教材必须同时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立足于强化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对基本知识、基本实务问题的科学编排和准确阐述;教学素材(包括案例释疑和课后习题)的精心选取;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以及相关问题的展现,将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合起来,突出职业性、应用性的要求和方法论的内容,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包括识别能力、归纳能力、解释能力、提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真正实现从“教学生以知识”到“予学生以方法的转化”,从而使教材真正符合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实际需要。

(二)综合性和针对性相统一

一方面,现代社会许多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性的,用到的知识涉及多个学科;另一方面,不少职业技术岗位又是高度专门化的,必须给予针对性较强的专门指导和训练。在编写体例上,应从学生所应具备的法律知识结构考虑,将实践中可能涉及的法律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法律体系。为了解决“综合性”与“专门化”之间的矛盾,一些课程的教材应采用富有弹性的模块式内容结构,对知识与能力进行有目的的融合和整合,将若干个知识点组成一个模块,每个模块既是教材的有利组成部分,本身又是相对完整而又开放的单位,便于组织教和学。

(三)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统一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教材建设应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新兴教材的出现,必须植根于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上,反过来又会促进教改目标的实现。现代高职教育必须进一步把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观念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上来;把重理论、轻实践转变为突出实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线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应相应地强调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来,并不断把教学改革的有效成果、先进方法、新颖内容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三、经济法教材的构建

在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教育经济法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验”阶段性成果之一《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的开发与建设中,我们基于上述认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教材体系的应用性

我国经济法学蓬勃发展了30多年,在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对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的研讨始终是我国经济法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所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因而在经济法的概念上,我们摒弃了深奥晦涩的“本科式”理论讲解,侧重于学界基本共识。关于其调整对象,我们认为:经济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通过法律调整保证和促进国家调节机制与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机结合,而实现这种结合的法律方式就是建立协调统一的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与劳动法。经济法体系作为科学范畴必须边界清晰、逻辑严密,如果将与经济法有联系的法律规范如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都纳入经济法体系,不仅会造成经济法体系的庞杂混乱,而且会使经济法的理论研究限于矛盾,导致经济法教学混乱。因此,在经济法教材的体系架构方面,我们围绕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与劳动法律制度三大调整对象展开。任何一个法律从业人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部门法的每个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而应具备合理的法律知识结构。应力求重点,舍弃三大调整对象中日常生活不常见的政府采购法、计划法、价格法、会计法、审计法等子部门法。这样的教材体系既充分体现了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和宗旨,又满足了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

转贴于http://

(二)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与实践性

《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以最新立法规定和司法解释为依据,以教材编写者多年的教学心得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如最新的法律规定为2012年4月28日正式施行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其中女职工产假、工作日哺乳时间等规定变化较大,给读者以清新的时代气息。

针对以往高职经济法教材的编写,往往从思想上批判了本科教材的“压缩饼干”、中职教材的“发面馒头”,却在实际操作过程http://中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依然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基础理论分量过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的问题,《经济法理论与实训校本教程》更加侧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以劳动法律制度中“范跑跑”事件的分析为例:汶川地震发生后,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在网上发表《那一刻地动山摇》这篇文章,披露了在地震发生那一刻,自己率先跑出教室而弃学生不顾的心路历程,更因“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这句话引起众怒,被广大网民戏称“范跑跑”。各个新闻媒体及各大网站相继报道了此事,“范跑跑”一时成为备受争议的人物,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讨论与反思,之后学校向他发出解聘通知。就学校解聘他一事是否合法,不得不引起我们理智的思考。学校解聘“范跑跑”的依据是什么呢?《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都江堰光亚学校系民办学校,解聘“范跑跑”适用《劳动合同法》并无问题。但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来看,范美忠并无《劳动合同法》第39条可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也无第40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也非依法裁员,因此,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显然没有法律依据。另外,从程序上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3条之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会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纠正。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因此,解聘范美忠不管从实体上还是程序上都存在问题,学校涉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案例分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学理解读深刻、逻辑严密,有利于其应用能力的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6

【关键词】公共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区域经济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高等职业教育则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许多地方尚未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也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应建立具有多层次内涵的服务型政府,这应该是政府实行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转化的首要目标。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应转变观念,为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和发展在投资等诸多领域提供良好的服务,建立服务型的高等职业院校管理职能。对于高等职业院校遇到的问题,应主动及时地组织调研、沟通、解决。要改变指挥式管理,切实强化服务职能。实践证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体现。高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作为地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来体现。公共管理就是要改革政府管理的体制,通过参与公共管理的主体多元化和公共管理手段的企业化方法,使政府发挥新型、不同和有效的作用,而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促进者,从而达到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有效性的根本目标,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培养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级技能人才,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行各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由对熟练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中高级人才的需求,这种高素质人力资源,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作为农业大省,经济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农业比重较大,靠天吃饭,加工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这些问题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规模小,小企业多,经济总量少。河南省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提升,产品结构有待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相对落后。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新兴产业发展滞后。加快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基本对策就是要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力推动河南新型工业化大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三大板块”的协调性;通过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教育优先,为即将到来的快速发展做好人才准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大量的农村人口引入第二、第三产业服务,而这些人最缺乏技术,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通过高等职业教育将他们培养为高素质的实用人才。

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趋势不再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规模及数量的竞争,而是发展水平和质量的竞争,决定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特别是作为区域经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高新技术的运用与推广,产品质量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都需要高素质劳动力作为基础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而且注重受教育者精神、道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因而总体而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不仅具备更强的劳动技能,而且具有更高的劳动素质。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的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方面能够实现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对接,为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各种能力和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当务之急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快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以此带动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三、培养市场短缺人才,加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综观

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制约着一些企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市场针对性以及价值功能的高效性,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从本质上讲,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教育,也就是其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都要以市场需要为目标,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就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其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

公共管理思想对我国政府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公共管理运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将会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更好也更加有效,可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职院校逐步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第三次理事会上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理清发展新思路,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树立育人新理念,落实改革新举措,创造发展新环境。

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必须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服务国家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服务民族文化和民间技艺的传承,服务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大规模培养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机会的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要将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职专科;教育衔接;理论基础;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34-0005-06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这其中,加快应用型本科教育(院校)与高职专科教育(院校)之间有机衔接是实现上述变革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高校分类管理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均具有深远的意义。西方职业带理论、终身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教育生态位理论以及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2011),分别为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支持。

一、职业带理论与职业成长的教育通道

(一)人才结构的职业带理论

职业带理论(occupationalspectrum)是西方国家表示工业职业领域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规格特点、动态演变及相应教育等关系的人才结构理论[1]。按照这一理论,不同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差异可用一个连续的职业带来表述,从而划分为技术工人(Craftsman)、技术员(technician)和工程师(engineer)三个系列,分别称为C系列、t系列和e系列。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职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社会人才结构的分布与层次,而人才结构源于社会分工并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进化,职业带理论就是一种与社会分工密切相关的人才结构及分类理论。

工业发达国家的发展表明,技术的不断升级促使社会需要更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和受过专门技术培训的劳动者,职业带中不同类型的人才结构与分布也随之演化并向右移动(向更高层次演进),见图1。作为一种相对完整并被广泛公认的理论模式,职业带理论基本反映了人才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人才结构与教育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国际上一般将分别培养上述C系列、t系列和e系列人才的教育,相应地区分为三种类型:培养技术工人的“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培养技术员的“技术教育”(technicaleducation)和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教育”(engineeringeducation),前两类统称为“技术和职业教育”,属于广义的职业教育或大职业教育范畴。在我国,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大体相当于“技术与职业教育”范畴。根据职业带理论,两者都应关注相应产业人才结构的职业带及其连续性,立足各自职业带区域的规格标准及需要,培养相应类型及层次的应用性人才。

(二)打通职业成长的教育通道

人才成长具有由低趋高的渐进性规律,人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需求存在差异,且需求层次逐步提高。但是人的职业发展要求和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不是单凭某一类或某一层次教育就能实现,必然要在相对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中,通过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教育共同培养。研究表明,我国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都围绕社会需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们在教育内涵与属性特征上存在着天然的共性与关联,包括类型定位的同质性、层次定位的承接性、规格定位的实用性、培养模式的二元性、服务定位的区域性等内在特征,以及两者在区域教育系统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共生协调关系[2]。参照职业带理论,高职专科教育着重培养高端技能型的专科层次专门职业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着重培养高级技术实施型的本科层次专门职业人才,两者共同彰显现代高等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和社会的全方位需求,为劳动者职业能力提升与职业生涯发展提供畅通便捷的教育通道,显然是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衔接融通的题中要义。

现阶段,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结构缺陷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备,尤其是技术本科以上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难以满足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结合产业转型升级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双重需要,战略性地将1999年扩招后调整或新建的约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目标和社会职能相当于本科职业教育),进而在纵向教育层次上完成高职专科、本科、硕士三级结构定位以及学历与培训两类功能定位,既能消解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职业带不对应的结构性矛盾,又能促进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走向完备。

二、终身教育理论与架构高等教育立交桥

(一)终身教育理论

终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重要国际教育思潮。法国著名教育思想家保罗・朗格朗(paulLengrand)在《终身教育导论》(1965)中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1972年,法国前教育部长埃德加・富尔(edgarFaure)作为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涵盖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的全部内容。终身教育不是一种教育体系而是一个原则,用来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并成为这一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发展的基础。”[3]终身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强调教育应促进人的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应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和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离不开完整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撑。根据终身教育要求,发达国家构建了新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是阶段性教育而不是终结性教育),加大了职业教育改革力度,职业教育正逐步向短期、高效和多层次方向发展。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加快职业教育升学制度设计,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有机统一起来,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能够紧密衔接与沟通,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国民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终身教育具有整体性和完备性,西方国家通过立法推进终身教育发展,如,美国于1976年制定《终身学习法》,韩国于1999年颁布《终身教育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起终身教育框架体系,形成了符合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教育理念。我国也要根据新形势的需要调整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力求建立适合我国国情、满足知识经济发展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

(二)架构高等教育立交桥

根据终身教育理论,各级各类教育应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相互之间能横向流动、自由转换,形成一个覆盖全社会的教育网络。那么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就要从各自封闭的状态中走出来,形成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整体优化的高等教育开放体系。美国著名教育家克拉克・克尔在《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1994)中论述了通过“合理的高等教育层级结构与功能系统”达到“平等和优秀”,认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趋同模式是既普遍入学又促进优秀”[4]。随着1976年《终身学习法》的制定,美国社区学院探索“职业技术教育”和“转学教育”,与本科教育实现了功能衔接,其自然分流机制担负了“普遍入学”和“促进优秀”的双重使命,成功构建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立交桥”。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然扩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模,并要求各种人才的类型结构、整体素质满足经济社会多样化和多层次发展需求,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担负起“成功就业”和“满足升学”的双重功能。在这一背景下,既要确立专科高职教育在国民终身教育体系中的桥梁作用,又要设法增强职业教育的融通性,为高职生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多种学习和选择可能。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专科衔接的重要举措便是在教育制度上架构人才成长立交桥,打开畅通便捷的升学通道,满足专科高职生进入本科继续学习的需要。这既表达了终身教育时代人的学习呼声,又是高等教育在转型变革中应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与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创始人是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研究专家马丁・特罗(martintrow),他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中,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其中毛入学率在15%~50%时称大众教育阶段。大众教育阶段,职业训练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标志是“大学城”,学生在主要学习领域或高校之间更容易流动;课程趋向模块化,教学形式强调传授知识和培养技巧[5]。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5%,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大众化后期,如江苏省2013年达到48.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

根据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外在特征是规模扩张,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主要表现为高职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截至2013年,全国有普通高校2491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170所,高职(专科)院校1321所,高职教育在院校规模上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形式和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特征则是高等教育结构与体系变革,而且结构与体系变革深刻影响着大众化的进程。高等教育类型的分化并追求类型结构的合理化,已成为大众化时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特罗的理论特别指出,大众化必然带来“规模扩张与培养质量”、“扩大招生与毕业生过剩”两大主要矛盾,目前来看,这两大矛盾在我国教育市场、人才市场都已高度凸显。

(二)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

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要求有完善的结构体系作支撑和保障,同时要求类型予以动态发展,功能予以拓展和延伸。参照国际通用的教育标准分类,高等教育包含普通高等教育(学术型)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两大基本类型及相应层次,与之相应,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完善至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上述两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都要有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纵向教育结构,二是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既要重新审视和确立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就业观,又要通过高等教育类型与层次结构的变革,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应产业发展和大众化的双重需要。

然而,对照我国高等教育整体结构体系,目前尚存在“两大类型偏颇、高职层次缺失、专本规模倒挂”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功能发挥[6]。从类型上分析,应用型本科着重培养本科层次的实用型、技术型、职业型人才,显然不能走学术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也不能放在普通高等教育行列统一管理;从层次上分析,高职教育层次拓展存在很大空间,不能长期局限在专科层次,也不能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脱节。当然,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路径有多条,最直接的是高职专科院校升格或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高职本科,这需要进行成本比较、时效比较,选择其中最为现实、最为科学的可行路径。而选择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这一发展路径,显然更加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类型结构与层次体系完善,有助于化解高等教育大众化中“质量滑坡”、“毕业生过剩”等主要矛盾。

四、教育生态位理论与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8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化 措施

1 职业教师所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1.1 熟悉一线,注重应用

有理论,会教学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又有不同于高等学校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基础理论适度够用的前提下,着重于实际运用。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近半数的是实践课,即使是理论教学其应用色彩也十分强烈。因而,熟悉一线,掌握并注重技术的应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是理论或技术的“应用型”教师。无论是教授技术基础理论课还是教授技术专业理论课,着眼点都是“应用”。他们具有较强的将理论阐释浅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较强的应用理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1.2 重职业道德,具有“关键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无不重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品德风范感召学生。教师只有重视个人的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生产、管理、经营一线上的岗位。他们所从事的岗位要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关键能力”是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德国企业界提出来的,“企业界欢迎的是技能和关键能力两方面都好的员工”。如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如何培养关键能力?这几个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项教育内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提出了相应要求,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是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的群体。这个群体的高雅举止、优良作风本身就是一种足以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巨大力量,使学生终身受益。

1.3 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创新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所以需要有大量的知识来支持。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般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在与周边世界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吸引着他们去分析、去探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在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回答学生所有提问,但是,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1.4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特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并不完善或不很清楚。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并无现成的经验和模式。研究先行,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职业教育教师应该能结合实践和亲身体会,善于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即付诸教学实践并进行修正。用研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2 现今职业教育教师存在哪些差距

2.1 素质有余而“职业”不足

2.1.1 缺乏系统的先进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理论和理念

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培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头一次。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和理念的接触比较少,而且这些理论的理念本身也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大家对职业教育这一新生事物知之寥寥。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有的教师靠自己对职业教育的主观理解来进行教学工作;有的甚至墨守陈规,以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那么工作效果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目标之间的偏差可想而知。可以说许多教师缺乏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理念。

2.1.2 对课程的把握理论多于实践,而且理论落后于实践

由于许多教师对实际接触较少,在许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理论的阐述比重多于对实践的介绍。被动地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泥潭中。而多数职业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对实践的总结。理论知识总是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而理论知识是相对过时的、滞后的。转贴于

2.1.3 对职业实践课程知之甚少,操作动手能力差

因为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事先亲自参加职业技术课程实践。关于实践的了解较少,而且落后于实践的最新进展。课程安排的时间紧迫,使得老师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第一线调查、联系、准备。往往就是和学生打打时间差,边摸索边指导。教师中有相关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

2.2 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和民办教育的兴起,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的学校里既有高中生,还有初中生,中专毕业生,也有成人教育的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特点复杂化和参差不齐。但一些老师还有些不太适应这一转变。在教学这一方面,体现出以成人教育或者以普通高校教育所要求的方法、内容、手段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采用高中教育的方式和套路。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由于对学生的实际了解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这些或那样的偏差。

2.3 部分教师对职业二字有思想顾虑

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员工,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性甚至有一些体力含量的工作。虽然目前许多企业都迫切需要这种类型的人才,但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上有人认为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是蓝领员工,低人一等,比不上白领和金领等。这种思想不仅影响到学生选择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专业,而且有些老师特别是从普通高等院校转制过来的老师,对职业教育有一些思想顾虑,总觉得是培养蓝领工人,技术含量低,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有些偏差,部分教师缺乏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相应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态度并影响到他们的教学与管理的效果。

2.4 教师结构不合理

理论教师偏多而实习实践指导教师不足。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都存在这种现象。不仅老师的知识结构上理论部分强于实践部分,而且从教师总量的结构上来看,合格的从事实习实践指导的老师偏少。即使有些专职实习实践教师也是转型和客串。这样势必影响到实习实践课程的效果。

3 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3.1 树立和强化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和内容。它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也有所不同。这些知识不学习是不会知道的。只有正确的理论和观念的指导才有正确的行动。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加强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的学习,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并不断强化这种观念。建议有关院校可以将职业教育的一些理论知识收集汇编后下发给师生员工学习,并纳入考核的范畴。

3.2 建立双师型、全能型教师团队

“双师型”是指一个教师同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比如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在教师队伍总体上应该努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除了文化基础课的教师之外,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起码应具有双师性质。各职业院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全面发展,在自己的相关领域内拓展知识和技能。另外,职业院校的具体现实情况也要求教师是领域内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因为各学校专业教师人才总体上来讲是匮乏的,在短期难以引进的情况之下,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和挖潜,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缺,并可以相应的节约支出。第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动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万变不离其中。一些专业核心课程是不会有多大的结构改变的,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往往是领域内的知识点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老师们如果事先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准备,可以做到未雨缪缪,在开设新课程时可以很快进入角色。

3.3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注重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建立一支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他们经过教师的基本培训,取得任教资格。他们更适于做技术实践课的教师,也可以做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师。本校专职教师在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中,可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同时通过和产业部门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锻炼开辟渠道,为学生就业拓宽信息来源。也可以宣传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形象,借此提高知名度。

3.4 探索教师职称评定的新方法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比如高职教师职称评定尚无政策,其标准是比照普通高校教师,过分强调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这样一来,高职教师就处在教学(理论、技能)、科研双重压力之下,精力相对不济。也就往往疏于对知识、技能结构的梳理,传授知识、技能缺乏集成性,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相当不利。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政策上应做到与科研成果同样对待。在评职称,申报相关成果奖时同样有效。

为了激发教师的进取精神,职业院校可以考虑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他们参加“双职称”的评定。实行两种职称评定时可交替进行。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理论课教师以偏重于教师职称系列为主。如教授—工程师型。职业实践课教师以偏重于技术职称系列为主,如高级工程师—讲师型。职业实践课教师的待遇按与技术职称级别相当的教师职称级别来考虑,如一个高级工程师—讲师型教师,与一个教授—工程师型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参考文献

1 陈树梅.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职教论坛,2002(6)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化措施

1职业教师所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1.1熟悉一线,注重应用

有理论,会教学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必要条件。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又有不同于高等学校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基础理论适度够用的前提下,着重于实际运用。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近半数的是实践课,即使是理论教学其应用色彩也十分强烈。因而,熟悉一线,掌握并注重技术的应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显著特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都应是理论或技术的“应用型”教师。无论是教授技术基础理论课还是教授技术专业理论课,着眼点都是“应用”。他们具有较强的将理论阐释浅白化通俗化的能力、较强的应用理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1.2重职业道德,具有“关键能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无不重视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品德风范感召学生。教师只有重视个人的师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生产、管理、经营一线上的岗位。他们所从事的岗位要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所谓“关键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关键能力”是20世纪80年代初首先由德国企业界提出来的,“企业界欢迎的是技能和关键能力两方面都好的员工”。如何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如何培养关键能力?这几个方面是高等职业教育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项教育内容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提出了相应要求,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是一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关键能力的群体。这个群体的高雅举止、优良作风本身就是一种足以打动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巨大力量,使学生终身受益。

1.3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创新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所以需要有大量的知识来支持。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般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他们在与周边世界的接触中,产生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吸引着他们去分析、去探索。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要在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为此,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教师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回答学生所有提问,但是,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1.4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特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并不完善或不很清楚。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并无现成的经验和模式。研究先行,可以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职业教育教师应该能结合实践和亲身体会,善于发现问题,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即付诸教学实践并进行修正。用研究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2现今职业教育教师存在哪些差距

2.1素质有余而“职业”不足

2.1.1缺乏系统的先进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理论和理念

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培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也是头一次。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和理念的接触比较少,而且这些理论的理念本身也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所以大家对职业教育这一新生事物知之寥寥。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方向;有的教师靠自己对职业教育的主观理解来进行教学工作;有的甚至墨守陈规,以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那么工作效果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目标之间的偏差可想而知。可以说许多教师缺乏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关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理念。

2.1.2对课程的把握理论多于实践,而且理论落后于实践

由于许多教师对实际接触较少,在许多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理论的阐述比重多于对实践的介绍。被动地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泥潭中。而多数职业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对实践的总结。理论知识总是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因而理论知识是相对过时的、滞后的。

2.1.3对职业实践课程知之甚少,操作动手能力差

因为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少有甚至没有动手事先亲自参加职业技术课程实践。关于实践的了解较少,而且落后于实践的最新进展。课程安排的时间紧迫,使得老师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第一线调查、联系、准备。往往就是和学生打打时间差,边摸索边指导。教师中有相关职业资格证的寥寥无几,熟练的操作技能也就谈不上。

2.2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和民办教育的兴起,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的学校里既有高中生,还有初中生,中专毕业生,也有成人教育的学生。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特点复杂化和参差不齐。但一些老师还有些不太适应这一转变。在教学这一方面,体现出以成人教育或者以普通高校教育所要求的方法、内容、手段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采用高中教育的方式和套路。未能做到与时俱进。由于对学生的实际了解不够,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这些或那样的偏差。

2.3部分教师对职业二字有思想顾虑

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员工,毕业生主要从事技术性甚至有一些体力含量的工作。虽然目前许多企业都迫切需要这种类型的人才,但受到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社会上有人认为做生产第一线的工作是蓝领员工,低人一等,比不上白领和金领等。这种思想不仅影响到学生选择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专业,而且有些老师特别是从普通高等院校转制过来的老师,对职业教育有一些思想顾虑,总觉得是培养蓝领工人,技术含量低,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上有些偏差,部分教师缺乏从事职业教育的荣誉感和相应的崇高责任感使命感,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态度并影响到他们的教学与管理的效果。

2.4教师结构不合理

理论教师偏多而实习实践指导教师不足。大部分职业技术学院都存在这种现象。不仅老师的知识结构上理论部分强于实践部分,而且从教师总量的结构上来看,合格的从事实习实践指导的老师偏少。即使有些专职实习实践教师也是转型和客串。这样势必影响到实习实践课程的效果。

3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3.1树立和强化教师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和内容。它不同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成人高等教育也有所不同。这些知识不学习是不会知道的。只有正确的理论和观念的指导才有正确的行动。我们应该鼓励教师加强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论的学习,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观念,并不断强化这种观念。建议有关院校可以将职业教育的一些理论知识收集汇编后下发给师生员工学习,并纳入考核的范畴。

3.2建立双师型、全能型教师团队

“双师型”是指一个教师同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比如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教授又是高级工程师。在教师队伍总体上应该努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除了文化基础课的教师之外,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起码应具有双师性质。各职业院校还应该鼓励教师全面发展,在自己的相关领域内拓展知识和技能。另外,职业院校的具体现实情况也要求教师是领域内的多面手全能型人才。因为各学校专业教师人才总体上来讲是匮乏的,在短期难以引进的情况之下,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和挖潜,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缺,并可以相应的节约支出。第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往往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动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万变不离其中。一些专业核心课程是不会有多大的结构改变的,还有一些专业课程往往是领域内的知识点的一些变化和发展,老师们如果事先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准备,可以做到未雨缪缪,在开设新课程时可以很快进入角色。

3.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注重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建立一支质量高的兼职教师队伍。让他们经过教师的基本培训,取得任教资格。他们更适于做技术实践课的教师,也可以做技术专业理论课的教师。本校专职教师在和兼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中,可以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同时通过和产业部门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锻炼开辟渠道,为学生就业拓宽信息来源。也可以宣传职业院校的学生和形象,借此提高知名度。

3.4探索教师职称评定的新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篇10

   职业教育论文要注意选题的理论价值。我们强调选题的实用价值,并不等于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作为论文,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区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职业教育论文题目,供大家做个参考。

1.改革语境下的职业教育研究——近年中国职业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分析

2.职业教育对中国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

4.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基于对全国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

5.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测度与比较分析——基于京津沪渝的实证调查

6.职业教育课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观政策的视角

7.我国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思考

8.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9.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促进政策分析

10.加拿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特色探析

11.日本职业教育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鉴

12.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

13.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动逻辑和立体路径

14.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15.从农村职业教育看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的贡献——基于苏北农村家庭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16.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特色研究

17.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8.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一)——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

19.职业教育集团化体制改革路径探索

20.高中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更有利于增加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

21.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

22.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问题表征与统筹保障——以重庆市为例

23.创新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内容体系——行业英语教学研究

24.中德职业教育公共财政支持机制的比较研究

25.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走向分析——1995~2008年中国职业教育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

26.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27.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二)——基于纵向维度递进发展的趋势:定阶与进阶

28.国家工业化与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

29.高等职业教育:来自瑞士的创新与启示

30.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制度研究

31.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动力

32.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33.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基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农民工的调查

3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成绩、问题与政策建议

35.职业教育:从集团化走向战略联盟——基于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的研究

36.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

37.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位的制度功能及其构建

38.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收入回报之差异

39.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三)——基于纵横维度交替发展的趋势:实然与应然

40.论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应然之策——关于《职业教育法》修订的跨界思考

4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索

42.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3.职业教育对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城市动态面板数据

44.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45.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

46.五个对接: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47.试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东莞市职业教育为例

48.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国际比较

49.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异化与矫正

50.职业教育数字校园政策的价值分析及实现策略 

51.德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战略决策——德国职业教育现代化与结构调整十大方略解读

52.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对策

53.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言:措施与创新

54.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与对策研究

55.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

56.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

57.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分析

58.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59.职业教育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及应用情景研究

60.德国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及其主要特点

61.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多重治理逻辑

6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6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主体博弈与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64.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

65.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缺失与建构

66.我国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服务的运行机理、实践困境与发展路径

67.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制度设计及启示

68.论职业教育的尊严

69.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建设研究

7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理念和观念的影响

71.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研究的分析框架

72.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

73.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74.农村职业教育投资回报率的变化:1989~2009年

75.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证参考框架分析

76.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理论循证与实践形态——兼谈我国“工士”学位制度建设

77.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理念与建构策略

78.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及其再认识

79.德国职业教育改革重大举措——德国新《职业教育法》解读

80.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

81.基于malmquist指数模型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内部效应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82.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

83.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84.公平视野下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建设与关系考量

85.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86.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探析

87.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

88.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89.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分析

90.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初探

91.中国职业教育与劳动力需求的匹配性研究

92.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93.职业教育国家主导模式的建立——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再认识

94.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95.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96.以机制创新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基于江苏省的实践研究

97.论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98.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北京部分大型企业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