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十篇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十篇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48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1

作者简介:李军(1982-),男,四川广元人,硕士,重庆邮电大学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已有学者逐渐开始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了解,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依据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果,特别是综合分析了2001年至2010年发表的有关该论题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走势和趋向。研究分析表明:该命题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尚需深入,研究的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想政治教育;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2)05-0068-05

当前,高校已日益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突破障碍,开发潜能,自我实现,更是大学生将个人发展同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结合起来的重要纽带。然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单薄,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够,职业规划能力差,职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同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文拟在国内高等教育理论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情况,并提出这一研究的走势和趋向。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事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及理论工作者们一直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简介

目前专门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著尚属空白。不少学者对这一课题作过零星的探索,如学校部等编著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中涉及到就业与职业理想等[1];曲振国等编著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中谈到大学生与社会适应等问题,对职业观念、现代职业精神进行了专章论述[2];刘建新、费毓芳主编的《大学生生涯辅导》中也提道:“高校就业指导要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培养学生创业和敬业精神,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国家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3]这些论述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启示与指导意义。

从已公开的学位论文来看,相关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只有3篇,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杨德才副教授指导的赵敏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2007),武汉科技大学张继才教授指导的万杭的硕士学位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2009),河南大学施昌海教授指导的李士营的硕士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2009)。

期刊论文方面,笔者以“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在CnKi上对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间全部文献进行精确搜索,共得到相关文献47篇。从时间上看,相关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之前,相关论文几乎没有,2003-2008年共有十余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此阶段已逐渐得到重视,但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足够关注;而在2009、2010年,相关文献突增,超过之前期刊论文数量总和,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重视并参与这个课题的研究。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的探讨状况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两者关系的探讨是一大主题。综合文献来看,主要有两类观点。

1.两者之间相互融合,存在内在契合之处

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李士营在硕士论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提出,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育人目标同向、育人功效同效、育人内容同质”[4]13-14;任凤彩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中提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契合之处表现在“教育对象的针对性和教育内容的互通性”[5]。陈春一、高培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中认为,两者关联性表现在“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教育内容上的交错性和教育作用上的互补性”[6]。屈善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两者在“对象的一致性、过程的实践性、内容的互通性和作用的互补性”四个方面具有契合点[7]。闫礼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认为,两者的关联性表现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和教育导向的社会性”[8]。这些文献实质上都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的基础。

还有学者论述到了两者之间结合的必要性和意义。如万杭硕士学位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提到,两者之间结合之所以必要,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有效实施”[9]8-9。关于两者结合的意义,万杭认为,“有助于大学生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有助于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9]11-12。任凤彩认为,两者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是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需要,是实现大学生职业理想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5]。屈善孝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内容、目标、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关于两者结合的原则,万杭认为,要“遵循以人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教育的系统化和个性化三个原则”[9]19-20;关于两者结合的对策或途径,万杭提出,要“更新教育主体观念,调动教育客体积极性,更新教育介体,挖掘社会资源,扩展教育环体”[9]20-25。任凤彩提出,“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依托,发挥好理想、信念教育的统领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5]。

2.两者之间互为载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万杭《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两者都是研究如何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服务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践中可以互为载体”[9]15。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促进作用。如赵敏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奉献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10]13。陈春一、高培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可以“使得学生较好认识自我、较好导向正确的目标、较好开发潜力、较好改善师生关系”[6]。闫礼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在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思想教育的导向作用、协调作用、激励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8]。另一方面,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促进作用。黄炳辉在《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中认为,“职业生涯设计使高校思想教育的目标明晰化,要求高校思想教育的内容具体化,需要高校思想教育的方法多元化”[11]。无独有偶,张志萍等在《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文中也主要“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改进方式等方面阐述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2]。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当前学术界已经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凸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这已经超越了过去单纯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技术性的工具范畴;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途径和手段,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实效,更具有时代性,更能被广大青年学生接受。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探讨状况

从既有的文献中看,不少学者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有所研究和论述。如赵敏在《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道:“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价值取向偏颇、自我认识不清、生涯目标模糊、职业素质欠佳的问题”[10]13。李士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提到,大学生自身在选择职业、规划人生的过程中存在问题主要有: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淡薄、目标模糊;职业准备不充分,实践能力缺乏;高校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体系;缺乏专业和针对性的测评工具;缺乏专业化、职业化、长期稳定的工作队伍[4]20-22。屈善孝在《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需求日趋多样,价值观念更加多样化,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成才和未来发展;同时,大学生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够,职业能力不强,目标定位模糊等问题[7]。任凤彩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中提到,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艰苦奋斗意志淡薄、敬业奉献精神缺乏、诚信缺乏以及社会责任感淡薄等不良现象,这种现象表明,目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职业精神、职业理念亟待完善和提高[5]。田必琴在《浅议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中提道:“我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及其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辅导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在理想的云端漂浮,教育效果备受质疑。”[13]

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主要文献有三篇:闫礼芝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和《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中,通过实证调查、SpSS统计分析与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对部分学生自入校即开始实施生涯教育、生涯规划制定、指导督促实施的过程进行跟踪,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吴惠、王雷华在《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探析》中,也经过数据分析,论述了“新社会阶层的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整体认识、职业规划、职业选择期望和职业选择地域”[14]。

从上面论述所见,历经十年萌芽和发展,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已经有一定进展,学者们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当前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研究既缺乏专门论述,也缺乏个案研究,实证研究也较少;同时,因为研究者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大学生就业等情况不甚了解,对大学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研究也需要进一步深入。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探讨状况

当前,理论界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所提出的对策思考也有一些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赵敏学位论文《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到的系统对策主要包括:“一是认为应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毕业阶段前移,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针对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毕业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拓宽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体系,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深度思想问题,努力构建新的更为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和服务体系;三是系统整合,动员全校教职员工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10]iii宁曼荣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功能及其运用初探》中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一是认识层面上加大宣传形成共识,二是制度层面上要建立有效的教育机制,三是方法层面要加强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四是实践层面要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15]吴惠、王雷华认为,要正确引导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要做到:“深化对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的认识;关注易受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的学生群体;重视媒体对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的宣传作用;发挥新社会阶层校友的示范作用。”[14]

也有学者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全员化角度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李士营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中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目标及实施方案进行了阐释;将大学生四年划分为新生阶段、专业学习阶段、毕业阶段,详细论述了每个阶段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案。对于全员化研究,李士营提出:“要加强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要建立新型的职业生涯服务机构;要充分挖掘专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作用;要强化辅导员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用。”[4]39-45

以上关于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研究,不少学者都能各抒己见,既有宏观上的总体研究,也有微观视角的具体展开,较好地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但这些研究仍然不够,在对策探讨的创新及深入方面,势头不足,还不能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多元需求;同时,不少学者提出的对策较为宏观笼统,实际可操作的研究相对缺乏。

二、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学术界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展开的这些研究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研究领域有了进一步拓展,也深化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研究及规律把握。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较为薄弱。

(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所出理论成果参差不齐,有些基本问题还需进一步理清。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实施主体、教育策略、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育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不够系统。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有别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独立性,但其内涵和外延至今尚无明确界定,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的混用,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功能论述等也较为笼统。

(二)研究视野较为狭窄

当前,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论述,主要是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围绕教育要素而展开,存在视角单一、人云亦云等问题。实际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需要借鉴人才学、伦理学等学科理论来充实。比如,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素质的大学毕业生,高校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三)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目前,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还是运用文献分析法,更多地停留在一般的描述性、定性的分析研究,定量的实证研究较少。从检索文献来看,仅有闫礼芝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生涯规划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研究》以及吴惠、王雷华的《新社会阶层思想行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实证探析》等三篇期刊论文运用了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

三、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一)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研究尚需深入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已较为丰富。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领域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放在人才资源开发理论体系中去思考,开发个体潜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基于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系统研究,学术界应进一步加强在历史考察、过程及规律探讨、环境优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二)拓宽该论题的研究领域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仍然存在大量未经触及和深入的领域,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例如,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如医学类、师范类、公安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可以针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等进行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学校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114.

[2]曲振国,杨文婷,陈子文,等.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4-191.

[3]刘建新,费毓芳.大学生生涯辅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215.

[4]李士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5]任凤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价值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68-70.

[6]陈春一,高培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77-78.

[7]屈善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7):97-99.

[8]闫礼芝.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0):62-63.

[9]万杭.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结合[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9.

[10]赵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11]黄炳辉.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教育评论,2005(2):33-36.

[12]张志萍,吕建秋,刘智强.职业生涯规划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0(8):54-55.

[13]田必琴.浅议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25-26.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2

关键词: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9-0179-02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国内对于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众多繁杂,研究内容渗透各个方面。在蔡元培思想研究中,蔡元培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科学思想、改革思想、管理思想、伦理思想、美学思想等都有涉及。在其教育思想研究中,涉及办学思想、美育思想、德育思想、教育伦理思想等方面,其中也涵盖了职业教育思想。国内的研究多聚焦在其高等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大学改革思想、美育思想等领域,且成绩显著,而对于其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则显得单薄,极不对称。

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现状

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关于“工读”教育思想,关于职业教育的定位(含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关于职业教育的“实利主义”主张,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等。而这些思想涉及职业教育方方面面,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参考意见。

蔡元培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中的重要部分,而其职业教育思想也理应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史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史的研究著作在国内屈指可数,目前仅有谢长法著《中国职业教育史》,米靖著《中国职业教育史研究》。而对职业教育思想的专门研究仍属空白。只有关于某位教育家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或对某种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对比其他领域思想的研究显得零散。

对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专门研究目前尚未出现。蔡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只闪现在一些全集或选集中,少有人整理。而对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论文,数量少兼之论述零碎,也显得比较落寞。

在中国知网中,以“蔡元培”并“职业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文献只有8篇,均属于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数为0。在万方数据中,以“蔡元培”和“职业教育”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相关文献有14篇,去除重复文献,另有6篇对于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相关研究,可作为补充资料,有助于对其思想进行研究。如《从蔡元培批评职业教育谈起》、《试论蔡元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关系》、《蔡元培与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职业教育社先驱——蔡元培》、《蔡元培与黄炎培——20世纪初中国主流职业教育思想的师承与创新》、《试析黄炎培与蔡元培的生死道义之交》、《民国初年蔡元培、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等,这些文献均是对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直接论述。

纵观此类论文,其所论述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关于职业教育定位。职业教育是实利主义教育,是“兴业救国”之举,是“社会百业进步的途径”,也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解决人民生计”,“提高人民的智力,扩大人才资源,振兴国家经济”。

2.关于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职业教育应“理论与实习并重”,“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并重”,“注重学科知识的实践性”,“重视学生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关于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注重办学主体的广泛性”,提倡社会各方面参与职业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办学”,借助“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宏观层面上的调控”,实行社会化办学和社会化教育。另外,“社会调查是职业教育办学不可忽视的环节”,“专业建设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根据社会需求培养职业技术人才”,“面向实际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

4.关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重视职业教育的基础连贯性”,“重视小学阶段的职业教育”,“主张在普通教育中注重综合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的启蒙”;另一方面,变革传统职业教育观念,宣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只是同质不同类主张,“确立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职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特质与作用,普通教育无法替代,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5.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对于职业教育,蔡元培“倡导职业道德教育”,他曾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以助其为恶,无益也”,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6.关于工读主义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思想萌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时值蔡元培对旅法华工开展教育活动,加之随后的国际工人运动和“劳工神圣”思想影响,出现了工读互助教育实践活动。当时涌现出多种工读主义思想,各有侧重。工读主义孕育于“学徒制”,半工半读“是工读主义的具体实践形式,其基本含义是提倡做工和求学相结合,做工和读书相结合。”这种思想坚持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边读书边劳动,是对职业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上述文献是对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主要资料。虽然对于其职业教育思想各方面均有所涉及,但整理不足,诠释略显粗糙。对于每个思想点都没有细致展开,多是一笔带过,模糊不清。

从文献出版时间来看,对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一直持续至今。然而,在1990~1999年间出现断裂,中间连续10年,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无人问津。直至1999年,研究之热情复燃,然而研究之力度每年仅限于2~5篇之间。由此可以看出,蔡元培职业教育思想从未成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这也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空间。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综述

一、就业教育概念研究综述

1.就业教育内涵的现有研究维度

第一,从施教主体和高校教育目标包括的内容来看,提出了社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之和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观点。如顾红认为,大学生就业教育包括三种:“一是指导毕业生进一步学习时选择报考的院校和专业的升学教育;二是指导学生进行就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适应的求职教育;三是对大学生择业、就业、转业进行指导的社会教育。”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施教主体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应对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的应用型教育过程,提高就业创业教育效果。

第二,从我国人才培养目的与高校办学体系来看,提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总分的观点。如刘颖认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是高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的职业定向、职业心理发展、职业选择和职业准备等施加影响,以促进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正确择业与合理就业、实现大学生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活动。”随着社会人才培养目标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模式的变化,高校大学生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社会输入合格人才,高校教育就必须依据高校人才需求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

2.就业指导概念的研究综述

一类是“引导”视角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与入职的教育活动。如龚水平提出:“就业指导是学校帮助毕业生正确地分析和评价个人的智力、能力、体力等,从而顺利就业的过程。”王福胜也提出:“就业指导是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与职业道德的教育、就业政策的指导、就业信息筛选的指导、就业技能的训练。”因此,要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入手,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行自主设计,引导大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定位自己的职业理想。

另一类是“帮助”视角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破除就业障碍的教育活动。如王保义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在职业选择中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援助,促进其顺利就业的活动。”李少奇也提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对大学生进行择业心理的调适以及择业技巧的培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的一项活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并不断调整就业期望,而不是被动的改变。

二、就业教育内容的研究综述

1.横向构成要素研究

对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学者普遍认为应该包含就业观的引导、就业心理的调试、就业技巧的辅导、就业政策的解读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如樊敏认为:“就业教育的科学内涵涵盖了一般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它由就业观念传导、就业心理调适、求职技巧指导三方面构成,缺一不可。”

2.纵向阶段划分研究

这类研究是基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全程化特点,从时间序列上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内容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了规划。如王晓旭、李济权、赵彩珑等认为,就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毕业生的教育,应该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整个大学习全过程的教育。具体而言,他们将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根据大学四年的年级高低进行纵向划分。陈长峰认为,在大学四年分别设置就业启蒙教育、职业初步定位教育、职业素质和技能培训教育、落实职业规划的理论和实践教育的内容。徐敏、潘洪涛将大学四年分为三个阶段:大一是职业意识培养;大二、大三是专业上的指导;大四偏重于择业技巧和面试技巧的传授。

三、教育模式的研究综述

1.“四位一体”教育模式

史梅、万金淼等人指出,就业教育要紧密结合着理论知识、实践锻炼活动、融入见习、实习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展开,需要通过四个维度的各个击破以达到最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的。在理论知识层面,一要注意教材的选择;二要创新课程建设方式;三要设计课程的内容体系;四要狠抓教学方法的改革;五要改革课程质量保证体系和考核方式。在实践锻炼活动层面,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二要科学设计并实施实践教学环节;三要指导学生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社会活动。在就业教育融入见习、实习过程层面,一要建立学生就业考察制度;二要安排相应的模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在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层面,一要做好跟踪调查;二要开展座谈走访。

2.全程化阶段式教育模式

这类研究关注的是大学生就业教育“全程化”,认为大学生就业教育在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式,如田爱民把大学四年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李忠军认为职业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根据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职业意识特点,将大学四年分成六个基本时段开展就业教育:第一阶段(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在开展适应性教育中渗透职业启蒙教育;第二阶段(大一年级第二学期)侧重开展职业定向教育;第三阶段(大二年级)侧重开展职业体验教育;第四阶段(大三年级)侧重开展成长反思教育。第五阶段(大四年级第一学期)侧重开展择业指导教育;第六阶段(大四年级第二学期)侧重开展去向教育。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4

关键词:英语技能大赛中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探索

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引领中职英语学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国职业院校英语技能大赛采用在线测试、情境交流、职场应用、职业风采四种形式,考查了中职学生在现实生活、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也称为关键能力)。其中,英语应用能力考查学生咨询信息、表达信息、情感交流、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则考查学生今后从事某一职业的能力,因专业不同要求不同。如服务类专业偏重考查学生的服务意识、礼貌礼仪、团队合作、应急处理能力;工科类专业考查学生合理完成操作指令、运用新技术、正确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安全、质量、环保等意识。

技能大赛既全面、科学地考查了中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贴近学生生活和未来职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是中职英语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指向标。但是,我们要清晰地看到,参加全国大赛的毕竟是极少数中职学生和教师,影响力有限。只有在平时教学中认真研究技能大赛的理念,将其相关资源、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能力测试,让全体学生受益,才能真正促进中职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二、借用大赛的真实性评价,开展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英语能力标准”探索

中职英语教学工作最大的困惑是缺乏一个客观的考核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而技能大赛基于“三真”的真实性评价理念(真实文本、真实任务、真实情景)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以探索构建“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英语能力标准”为目的,以真实性评价理念为引领,以话题为主线,以目标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我们开展了专项课题研究。

第一,该研究的能力标准是指中职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一般职业场景中具体使用英语的能力。这是对新大纲进行细化的“能力型”教学标准。以表现标准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在完成听、说、读、写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来描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第二,该研究以能力领域为主线,以行为描述为方式,以任务活动为载体,对“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英语能力标准”进行假设,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试点专业和学校,使用能力标准进行教学试点。

第三,通过编制基于能力标准的具有诊断功能的高、中、低三级测试试题,对学生进行使用能力标准前后的测试和对比研究,不断调整标准内容。

第四,经过反复实践,最终构建了“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英语能力标准”。其核心是确定了中职学生在个人与家庭、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健康、居住环境、出行、科学技术、工作、节日与习俗十大话题下所涉及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借用大赛“情景性”、“任务性”理念,开展系列实践探索

(一)开展“调研考试”

课题组借用大赛的理念和思路,在“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英语能力标准”的基础上,开发出具有诊断功能的高、中、低三级测试试题,在成都市开展调研考试,测试中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内容的设计注重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等内容,将服务意识、安全与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与礼貌礼仪、团队合作、应急处理能力融合,进而使运用新技术、使用工具、解决问题等能力从故事中、职场任务中体现出来。这样,学生首先从故事中得到感悟,然后做到用英语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试题1:“商场遗漏贵重物品”、“饭店走失儿童”、“公交车让座”、“救护车救人”等小故事,训练学生能用这类表达方式:“Helpingothersisagoodqualityforus.weshouldkeepdoingitandtheworldwillbefulloflove.”

试题2:学生和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职场任务。如:订购机票、饭店订餐、宾馆订房、应急情况处理,训练学生表达:“wearehighlyefficient,helpfulandpatient.wehaveteamworkspirit.wehavegoodcommunicationskillsandpublicspeakingskills.wetrusteachother.”

题3:让学生描述秘书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等,训练学生表达:“workasasecretarythedailyworkcanbesocomplicatedandbusy.mybestfriendGraceisasecretary,sheworksatleast10hoursadayandsheneedstodealwithsomanythingsinhercompanytohelpherboss.First...Soyoucanseehowbusyasecretaryis!Butidon’tthinkGracedislikesit,shereallyenjoysthiskindofwork,it’scomplicatedandchallenging!”

这种以应用能力为导向的测评考试内容重视实际应用与能力,形式新颖、活泼,扎实地推动了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二)开发课程资源

全国大赛以“情境性”、“任务性”为理念,将语言学习材料放于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和未来职场的情景中与任务中。以此为指导思想,结合成都市国际化要求,以能力标准为目标,课题组开发了英语学科课程资源――《职业教育国际交流读本――实用英语会话SaymeSayYou》。全书以“请进来、走出去;Sayme,SayYou”为线索,以情景贯穿整个读本,培养学生国际视野意识和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全书创设了外籍专家、学生来访、学生海外留学、参观、旅游等一系列真实而有趣的场景,旨在解决学生在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和合作活动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该课程资源弥补了中职学校公共英语自主学习教材的空白。

同时,课题组结合专业英语教学模块,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情景设置为主导,编写了《酒店英语》,涉及餐饮、客房、前厅、茶艺、调酒、咖啡和会议服务。课程内容以行业要求为纲目,注重培养学生岗位英语基础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服务。

(三)改革课堂教学

针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设立专业学习队伍,运用大赛的题型,形成一种特殊的英语技能训练方法。针对全体学生,对大赛的一些题型任务进行分解,加上课堂教学的技巧,运用大赛项目三“信息沟”的形式,设计更多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小梯子,让学生在互相沟通信息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在成都市开展的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大比武活动中,引导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重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更加具体化。在活动设计中,老师们创造出更多“todo”和“cando”的任务型设计,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不仅要求教师更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而且意味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语法讲授法、翻译法)已不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中职英语教师要积极学习,接收新的教学方法,探索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生活、场任务情境,注重语义解释、情景运用、语言表达的融合,综合职业能力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语言能力提升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徐强.关于上海市高中英语学业水平测试设计的几点思考.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5

【关键词】个性化职业指导职业咨询人力资源开发文献综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要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全面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辅导。”《通知》对高校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个性化职业指导相关研究论了梳理,对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热点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1.我国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热点和主要成果

传统的职业指导教育采取的是课程教学、大班授课、专业甚至年级集中讲座的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成本高收效小,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理论多实务少,针对性很差。部分学生反映职业指导教学内容空洞,形式单一。在人的个性日益得到尊重和张扬的大背景下,时代呼唤个性化职业指导,社会需要个性化的人才,高校也要顺应这种大趋势,改变单一僵化的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指导活动。

1.1个性化职业指导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必要性和意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就业形势、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之间的差距、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加强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适应教育以及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

1.2个性化职业指导的主要目标、理论依据、重要环节和实施途径

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目标是服务全程化职业指导,树立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培训创业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理论依据主要集中在三种理论上:(1)霍兰德的人职匹配理论;(2)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主要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3)霍兰德的职业类型论与吉列特的生涯决定论等职业生涯理论。

个性化职业指导的重要环节主要有职业分析、人格测试、职业心理访谈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其中职业分析是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是核心。

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实施途径主要有:(1)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包括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观念转变和就业技能训练,以专业课教师为指导主体,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建立专业和未来职业的有机联系;(2)开展职业咨询服务,开展一对一的职业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重点做好特殊群体的职业咨询和指导,对特殊群体(如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单亲家庭和残疾学生群体等)的个性化职业指导是职业指导工作的延伸,是个性化的重点和难点;(3)现场指导,主要是指在招聘会现场设立职业指导席或在职业指导课堂(讲座)设置问答环节,现场解答在求职、应聘、面试、职业选择等各方面的问题;(4)个案分析,跟踪调查服务并保存个人咨询记录,保存职业咨询档案,并开展个案分析研究,为后续工作积累素材;(5)个性化职业指导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培养各环节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两课”教师、专兼职辅导员、学生管理与服务人员参与到个性化职业指导工作中来;(6)职业体验与训练,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利用好校内校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体验与训练活动,邀请校外人力资源专家、企业管理精英、资深校友到校园做职业生涯讲座,精心安排交流环节;(7)校外实训和创业教育,利用实习基地和人社部门举办的创业培训项目、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做好岗位实习、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建设、创业模拟实训及创业指导。

1.3个性化职业指导专兼职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师资培养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指导专职教师、院系两级就业工作人员、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班主任、校外人力资源专家、企业管理精英和资深校友等方面。通过专业培训和认证提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通行的认证有国家职业资格类认证(如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企业培训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国际认证(如全球职业规划师、剑桥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行业认证(如创业培训师)和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如经济师、管理咨询师等)。师资建设的目标是建立全员化、专业化、职业化的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专兼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

2.我国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存在的问题

2.1侧重职业指导形式和课程内容改革的描述,缺乏案例和实证研究,课程改革只提出了大体方向,没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和效果评估;

2.2侧重就业工作常规业务流程描述,缺乏理论和实践创新,部分研究只是罗列了就业日常工作,如信息化、工作流程及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实际借鉴和参考意义不大;

2.3侧重群体职业指导宏观概括,缺乏可有效执行的措施和方法,部分研究只是陈述了问题,却没有有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略显苍白;

2.4侧重现象概述和做法总结,缺乏职业指导学科理论支撑,职业指导需要科学的理论为依据,这样才能使学科发展壮大,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研究的层次上。

3.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展望

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可以从理论借鉴、研究方法、专业化学科化等三个方面寻找新的突破口。

在理论借鉴方面,除了职业选择理论、人职匹配理论、生涯发展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传统理论基础外,个性化职业指导完全可以借鉴发展心理学、测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育学、社会学、职业教育学、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系统分析方法,对个案研究、问卷调查、跟踪调查、专家访谈、中外比较研究和定量研究等方法也可以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在专业化学科化方面,个性化职业指导研究的目标是形成完备的知识链,使职业指导学科和心理咨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健康教育和体育学科一样,真正成为大学生想学、爱学、受益最深最广的学科。个性化职业指导将是职业指导学科发展的引擎。

参考文献:

[1]徐岚.试析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现实意义与实施途径[J].科技与生活,2010:20,218

[2]马秋林,冷华毅,何强.浅论高职生个性化职业指导[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65-66

[3]张彦忠,兰先芳.大学生个性化职业指导必备条件与实施途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2,121-123

[4]邢增銮.论立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职业指导[J].中国产业,2011:2,73-75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6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本研究以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以及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查阅法收集有关条目,总结得知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包括以下三个结构维度:职业态度、职业能力、个人魅力。

关键词:辅导员;胜任特征;行为事件访谈。

【中图分类号】G645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作用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学生在校期间与辅导员接触最多、联系最密切、交流最直接,辅导员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人格魅力都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深刻的影响。能否选拔素质优良的人员担任学生工作辅导员,能否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员素质培训活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非常关键。构建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胜任特征结构模型不仅对辅导员素质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辅导员选拔以及相应教育培训工作提供指导。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学生作为样本,主要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收集优秀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有关内容与条目,再综合有关文献,对条目进行整理和筛选,探讨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的结构维度。

1.1被试

选取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40人,其中男性17人,女性23人。在校学生133人,其中男生75人,女生58人。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法和文献查阅法收集条目,首先,本研究采取行为事件访谈法进行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条目的收集。通过编制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访谈提纲,选取曾经获得过奖项且在院校的绩效考核中取得优秀的辅导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被访对象基本信息;二是请被访谈对象列举自己三件成功事件以及三件不成功的事件。对被访对象的访谈内容进行笔记整理,对访谈中的行为事件进行主题分析,记录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其次,通过开放式问卷,请辅导员和学生对学生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胜任特征作出描述,同时记录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再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如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任务、基本要求及职责等,对所收集到的条目进行分析、归类、汇总。

2研究过程分析

2.1辅导员对工作的态度评价

在问卷的设计中,我们用了"您喜欢这个工作吗?"来了解辅导员自身对工作的态度。接受调查的40名学生工作辅导员中,32%表示喜欢,64%表示一般,4%表示不喜欢。通过对比分析得知,在回答"喜欢"这个等级的辅导员中,工作年限均为1年,而描述在"一般"这个等级以上的,工作年限大部分不超过3年。越靠近"不喜欢"评价等级的辅导员,工作年限大部分在3年以上。众所周知,一个好辅导员会影响一批未来的学生。但是目前由于辅导员工作量大,事务繁多,未来的去向问题等,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这就很难培养出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因此,有些人就把这项工作当成跳板,一有机会就会转向专业教师。由此可推论,年轻的辅导员凭着自身的一腔热情,喜欢辅导员工作,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对辅导员工作的评价逐渐降低。

2.2辅导员对工作内容的描述

综合被调查的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描述,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团委工作;党建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工作;奖惩、资助;学风建设;特殊群体管理;家校联系;班级管理;学习培养等。此外,在事件访谈过程中,个别辅导员描述自身的工作就是"万金油",除了相关文件规定的工作职责外,他们还承担了大量和学生相关的工作,例如学费催缴工作、学生就业联系工作、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等。

然而,相关文件表明思想政治辅导员有其明确的岗位职责,概括起来包括以下11个方面: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时事政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开展学风建设;培育良好的班风;保持班级的安全与稳定;评优评先或违纪处分;学生入党入团工作;新生入学工作;毕业生的毕业与就业;学生骨干的选拔培养;学生素质拓展教育活动的组织。

2.3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分析

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事件访谈的收集统计,得出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的频次分析见表1。

表1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频次表

胜任特征

总计

胜任特征

总计

胜任特征

总计

认真负责

130

细心

17

人格健全

4

个人素质

59

管理能力

15

恒心

3

耐心

36

做事有技巧

14

自信

3

为学生着想

35

勤奋

14

品德高尚

3

组织协调能力

35

公平公正

14

综合素质好

3

积极主动

35

专业知识

11

沟通能力

34

创新能力

9

热爱工作

31

包容心

9

师生关系好

28

科研能力

8

学习能力

24

文体能力

5

爱心

19

博学

5

规划能力

17

思想端正

5

2.4文献资料收集

山西大学的杨继平、顾倩、郑建君、靳江波对辅导员胜任力现状、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和应用、辅导员道德规范与胜任力的关系、胜任力模型的建立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他们曾对该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做过一些探讨,发现该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包括以下16项: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关爱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职业忠诚感、个人魅力、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思想道德修养、心理辅导能力、反省认知能力、理解和尊重学生、原则性和参与能力。顾倩的硕士学位论文《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区分出了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12个维度:言语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职业忠诚感、个人魅力、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心理辅导能力、理解尊重学生程度、原则性、参与能力等;杨继平、顾倩进一步研究得出大学辅导员最重要的5项胜任特征依次是:理解和尊重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原则性、关爱学生、职业忠诚感。

国内西华大学的学者研究认为,在组成结构上,辅导员胜任特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动机、特质、自我形象、价值观或态度、知识与技能。其中,动机、特质、自我形象、价值观或态度属于鉴别性胜任特征,而知识与技能属于基准性胜任特征。胜任特征模型就是由这5个层级所构成的结构模型,也就是担任某一特定任务角色所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

3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分析

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文献查阅的方式对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职业胜任特征作详细的分解,参考国内相关研究的描述和归纳,我们认为,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应包括职业态度、职业能力和个人魅力三个方面,具体见表2。

表2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的模型分析表

胜任特征因子内容

1.认真负责

2.热爱工作

职业态度3.为学生着想

4.五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包容心

5.公平公正

1.组织协调能力

2.综合管理能力

3.沟通能力

职业能力4.学习能力

5.专业能力

6.规划能力

1.积极主动

2.亲和力

3.自信

4.人格健全

个人魅力5.善于倾听

6.自制力强

7.博学

8.虚心

9.真诚

3.1关于职业态度

研究中发现,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胜任特征中,职业态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态度主要包括认真负责、热爱工作、为学生着想、公正公平、五心(爱心、耐心、细心、恒心、包容心)。

由于辅导员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琐碎等性质,就要求其必须有认真负责、热爱工作的态度,才会用心去承担,也就会公平公正地时刻为学生着想。古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正确认识到辅导员工作既是一种专业,又是一种职业,光荣而艰巨;还要认识到一名合格的辅导员,既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难度并不亚于做一名专业教师,其知识、能力、素质、经验和丰富的阅历是需要长时间的,甚至用一生去学习、提高、锻炼和积累的。

3.2关于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在地方高校学生工作辅导员的胜任特征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通过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由于许多高校的辅导员配备不足,再加上工作本身的琐碎性、具体性,这就需要辅导员要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辅导员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经验和做法,要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摸索出一条与众不同、且富有成效的工作方式,才能担负起创新教育的重任。高校辅导员要提高自身能力,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习,因此学习能力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是提高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3.3关于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大部分的内容均为描述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辅导员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研究发现,胜任高校辅导员岗位,需要具备的人格特征包括积极乐观、亲和力、自信、人格健全、善于倾听、自制力强、博学、虚心、真诚。高校辅导员工作涉及到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的各方面,全面而复杂,并且在短期内不易见到工作成效,因此要出色地完成工作,必须首先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份工作,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其次,在对待学生时,要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使学生愿意和你沟通交流;第三,在指导和帮助学生时,要有宽广的胸怀,善于倾听他们的心声。实践证明,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情感的优化具有陶冶价值,对学生的意志强化具有促进价值,对学生道德的升华具有示范价值。

参考文献:

[1]庞鑫培.基于胜任特征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6.

[2]白凯等.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8,1.

[3]顾倩等.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

[4]顾倩.大学辅导员胜任力问卷的编制及初步应用[D].山西大学.2004.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教育叙事研究可行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一支生力军,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高职院校辅导员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品德教育的重任,更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的管理者。面对当前职业教育大众化、学生问题日趋复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等形势,急需寻求适当的理论与创见,以破解新的形势给辅导员工作带来的难题。本文从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教育叙事理论展开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探索,并对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面对的问题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职院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的组成部分,但与普通高校辅导员相比,具有其自身特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特殊性突出地表现在:首先,顾名思义,高职院校的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相比,其在培养目标、服务对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办学模式上都具有自身特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体现其职业特点,具有独特规律。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也具有其独特性,与普通高校有很大差别。其次,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主要是高职学生,这一学生群体主要包括高中毕业生、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对口高职学生和“三校生”等,这一学生群体既具有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又显示出高职大学生的独特性。例如,学生的生源素质有高有低,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品质、日常文明习惯等基本素质与普通高校学生的素质相比有一定差距,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立足学生实际,探寻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意义,提升辅导员工作技能,促进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

二、教育叙事理论研究背景

叙事,即讲述故事。教育叙事是指教育叙事主体讲述其教育生活中事件的叙述行为与叙述过程。①教育叙事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的描述,追寻教育参与者的足迹,在展示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重新关注研究对象的“局部丰富性”,“重新恢复”理性思维,从而发掘教学行为中的问题与意义,促使教师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由此带来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整个教育理念的升华。②我国教育叙事理论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丁钢首先对教育叙事这一理论展开深入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可以说,教育叙事研究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了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作为一种贴近教师日常工作实际的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显示出蓬勃的活力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尤其适合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日常管理与研究活动。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辅导员走在高等职业教育及学生管理的最前线,直接见证、执行着高职教育学生管理的重任,具有更多发现和解决学生管理问题的途径。教育叙事研究为培养辅导员的教育研究提供了契机,为其专业成长提供了可能性,在此意义上,辅导员的特殊地位及教育叙事的特征决定了其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是切实可行的。具体而言:

(一)从观念上,高职院校辅导员充分认可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以撰写或讲述个人故事的方式,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进行自觉教育,更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教育观念,使其自觉地解读日常中所遭遇的、经历的各类事情,教育生活也得到了真实再现,通过讲述、言说与反思,整理思维,提升教育境界。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充分认可教育叙事研究,在工作生活中,辅导员以事情的描述、写作为基点,实现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

(二)从实践上,高职院校辅导员具备一定的叙事研究的理论素养及科研能力。

可以说,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对生活实践观察、调查之后,对“实有之事”的再现,这种再现建立在教育学相关理论基础上,高职院校辅导员具备相应的教育理论素养与学生管理经验,能够清醒地审视教育行为,展开教育叙事研究。因此,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素养是辅导员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关键。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能够获得最真实自然的叙事研究素材。

教育叙事研究重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并且重视叙述者对故事、故事内在情节的讲述,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压制教育生活的情节和情趣。高职院校辅导员是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最直接的见证者、参与者,故事是辅导员日常管理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发生在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的故事,无论故事的长短,都是辅导员管理经验的直接来源。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专业研究者相比,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就具有了独特优势。能够将自己的教育生命活动历程以最真实、最自然的方式展示,以最具体、最生动的方式描述。

(四)从客观条件上,高职院校辅导员具有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天然优势。

开放与平等的对话空间为辅导员的叙事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广阔的交流平台为辅导员的叙事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研究背景。这些都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具有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具有的天然优势。教育研究是从生活、事实及教育实践出发的,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获得最真实自然的叙事研究素材,例如,辅导员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及学校管理者进行日常的接触并进行平等的交谈获得叙事素材,通过阅读学校的文件、学校的历史文化档案,阅读学生档案、日志、Blog、微博等方式,获得丰富而可靠的教育叙事研究依据。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辅导员通过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各种类型的传播媒介、多元化的教育文化氛围,为开展教育叙事活动及其专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由此可见,辅导员的教育叙事研究内容更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

将教育叙事研究引入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管理之中,使辅导员工作回归到了生活世界,并以具体事件为基础,贴近辅导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教育研究的有效途径,而且能够改进辅导员工作方法,促进辅导员专业发展。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注释:

①林德全.教育叙事论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06:4.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8

关键词:在读研究生兼职本科辅导员管理工作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创立于1953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从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中抽调一部分担任“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在全国高校率先建立了政治辅导员制度。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兼职辅导员是辅导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在读研究生或青年教师担任。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校共有兼职辅导员29329人,班主任212851人,占辅导员总数的30%以上。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各高校专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普遍人手不够。为了充实学生辅导员队伍力量,很多高校开始采取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的方法,从在校的研究生中选拔政治坚定,思想素质好,并且本科阶段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党员来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工作。目前,采用在读研究生担任兼职本科辅导员这种模式的学校很多,但理论研究较少,存在一些不规范和不成熟之处。

一、现阶段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选拔方法针对性不强,研究生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教育部200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选聘辅导员提出了以下标准:“(1)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2)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3)具有相关的学科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上述规定对辅导员选聘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各类辅导员均适用。但当前形势下,一些学校把研究生担任辅导员工作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主要着眼于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为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一个平台。对研究生担任本科生兼职辅导员作为勤工助学的一项内容,在自费研究生中进行选拔,给予他们一定的勤工助学补助,解决部分研究生经济困难的问题,并没有从辅导员工作的角度进行认真的研究。从这个思路选的研究生,综合素质与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差距明显。

2.工作培训缺乏系统性,辅导员工作水平有待提高。长期以来,很多高校不重视对兼职辅导员的系统培训,导致各类兼职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对学生工作无所适从,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很多高校并没有按照要求对辅导员自行进行系统培训,主要依托教育部在各省市设立的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对专职辅导员进行培训,范围仅限于专职辅导员。各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很少有培训的机会。大多数高校对兼职辅导员使用得多,培训得少,并没有形成研究学生管理工作的浓厚氛围。兼职辅导员凭着经验和感觉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担任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他们在专业学习上可能很优秀,但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尚有欠缺,学校要不断对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技巧、方法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知识的系统培训,使他们能在新的岗位上胜任自己的工作。兼职本科辅导员的研究生具有双重身份,对他们的要求较多,关心和培养较少,会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

3.考评办法与专职辅导员相同,考核工作缺乏针对性。当前我国多数高校没有考虑专职辅导员和兼职辅导员的区别。专兼职辅导员考评均为同一标准,并没有建立不同的考评体系,根据辅导员的不同类型进行分类考评。例如某省属工科院校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考核作了以下规定: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采取个人自评、学生评议、院系考评和学校职能部门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各院系负责组织实施。上述考核办法,没有考虑到大量“双肩挑”兼职辅导员的特殊性。在相关规定当中,考核结果与辅导员个人利益之间存在联系,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这同样不能适用研究生担任的兼职辅导员,因为他们是双重身份,自身还是学生,不存在职务聘任、职务晋升的问题。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这样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方式对于他们是否合适,值得认真研究。

二、改进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工作的有效方法

1.切实增强研究生辅导员选拔的针对性。高度重视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选拔工作,既要考虑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又要考虑本科生的成长成才。制订切实可行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选聘办法,并提供经费支持辅导员对该项工作进行立项研究。研究生在学业上应该是优秀的,学有余力,学习成绩优良,这样才能在本科生中起到示范作用。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热爱辅导员工作,善于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乐于奉献,责任心强。在大学本科期间曾担任过或现担任学生干部的可以优先考虑。对研究生辅导员的报名和录用程序也应该进行详细的规定。由人事处、学工部、有关院系负责人组成选聘小组,对应聘者的材料进行初审,并进行答辩面试,确定推荐人选,并进行公示。报学生工作委员会会议确定,颁发聘书。这样做选拔条件明确,程序合理,能够基本保证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做好辅导员工作打下基础。

2.加强各类兼职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对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化辅导与培训,开展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科学研究。目前,以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培训为重点,以高校举办的系统培训为主体,与学习考察、学位进修、科学研究、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构建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专职辅导员必须取得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证书方能上岗。在当前形势下,积极推进兼职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在学校层面上,要积极组织各类学生工作研讨会、交流会、考评会,让兼职辅导员参与进来,使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充分利用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开展辅导员工作的科学研究工作,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形成理论与工作的互动。在条件成熟后,可以选择部分新上岗研究生辅导员参与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举办的上岗培训,为提升研究生兼职辅导员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提供保障,转变他们的观念,促使他们把辅导员工作由临时工作向终身事业转变。

3.考评办法与研究生自身特点相结合,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二十二条指出:各高等学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上述规定对各高校辅导员考核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考核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研究生学院和研究生导师对兼职辅导员的评价,注重衡量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整体素质,确立多元化的辅导员工作评价主体。例如有的研究生在考评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评价一般,院系和学生评价较好,有的研究生导师评价较好,院系和学生评价一般。上述两种情况都要认真分析原因。考评小组应首先检查辅导员工作日志的完成情况和内容,然后征求学生、班主任、导师和学生工作组成员等相关人员对该辅导员工作的评价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重要的考评依据。对于考评结果成绩优秀的兼职辅导员可以申报优秀辅导员,并报研究生学院;对于考评成绩较差或不合格的辅导员,帮助其分析原因,不适宜再从事兼职辅导员的,应免去其辅导员任职。

三、结语

任用高校研究生担任政治辅导员既保证了辅导员的基本数量,又优化了辅导员队伍的结构。曾经担任过本科生辅导员的研究生,逐渐成为专职辅导员选拔的重要群体之一。目前,采用研究生兼任政治辅导员这种模式的学校很多,但进行理论研究的少,大都按照青年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的相关规定进行选配和管理,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如何完善这支兼职队伍,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做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研究生政治辅导员的存在,既丰富了辅导员工作的实践,又为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n].中国青年报,2006-08-01.

[3]史孔仕,曾献尼.辅导员评价机制研究:基于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视角[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6).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9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而言的。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高教学术界有些论者在探讨论述素质教育方面的问题时,一般将素质教育概括为四个大的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法律专业教育是指以培养法律专业人才为目标,法律专业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活动内容,都要直接或间接围绕法律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法律专业教育。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法律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社会法律行业对我国的法律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法律职业工作,公正地执法,实现法律的价值并维护好法律的尊严。因此,法律专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为主要或首要目的来进行。素质教育中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正是一个优秀的高级法律专业人才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方向;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核心;身体心理素质是保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具有内在的统一性,法律专业教育对法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蕴涵在素质教育的本质之中,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正是高等教育中各种层次教育及各类专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要求及标准的总纲。

二、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法律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可以从素质教育包含的四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

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保证了对法律专业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核心地位。意大利诗人但丁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以德治国”,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有一些以德治国方面的论述: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又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论语·述而》)等,这些精辟的言论,阐明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德育教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在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不仅需要法律来约束其行为,而且更加需要道德力量来发挥主导作用。在教育领域,要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思想,并要把“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及“以德育人”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法律专业教育,要培养高质量的法律专业人才,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试想一个法律专业人才不具备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他在今后从事的相关法律工作中,不公正执法,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在社会上造成怎样的恶劣影响。因此,法律专业中思想道德教

育的宗旨要为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与实现服务,要同社会主义法的价值相符合,即要同社会主义法的自由价值、法的平等价值、法的安全价值、法的秩序价值、法的正义价值、法的效益价值相符合。我国法律专业人才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应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与法律专业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两个部分。法律专业人才不但要加强自身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而且更要注重加强自身法律专业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是基础性和通识性教育,本文着重论述对法律专业大学生法律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问题。笔者认为,对法律专业大学生在法律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对真实和真理的探求是法律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法律发展史。人类社会的法律活动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并接近真理的过程。同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正义内涵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和完整,并且也越来越得到普遍的认同。人类对真理和正义的探索过程是发展中有进步,前进中有曲折,其总的发展势态呈现出螺旋上升发展状。对法律专业人才法律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培养法律专业人才在法律实践中把对正义的良知和对法律的理解结合在一起,而不能只满足于学习法律的职业逻辑规则和职业逻辑形式,要根据自己的真理观和正义观面对事实作出回答,这是现实社会不容回避的事实。

二是坚定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信念。崇尚法律,法律至上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之所在。在依法治国的国家里,法律应该是公意的体现,正义的化身和权威的来源。人类社会除道德舆论评判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外,法律制度应成为评判人类行为的尺度和准绳。回顾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充满艰辛和坎坷的法律发展史。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商鞅变法、清朝的戊戌变法等事例都是人类要求变法求进步的血泪史。因此,不畏强暴,不谋私利,崇尚法律,捍卫法律是法律专业人才必备的职业思想道德品质。

三是培养恪守法律职业伦理道德的精神品质。法律职业伦理主要包括崇尚法律真实以及崇尚程序公正和崇尚自律精神三个方面。崇尚法律真实是法律职业伦理道德中最基础的部分。歪曲法律事实所进行的程序公正将会对法律事件作出不公正的评判,更找不到法律从业人员的自律精神之所在。崇尚程序公正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崇尚程序公正是维系法律职业中法官、检察官、律师各角色相互间对法律事件展开抗辩的前提条件,因而也可以说是保证法律正义和法律正当性的前提条件。自律精神是法律职业共同体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自律精神需要通过教育和训练而获得。除注重个人自律外,法律职业共同体更需要注重行业自律,即对法律规范的自觉服从。崇尚自律精神才能突现出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的优秀形象。在文化素质方面:文化素质是法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组成部分。文化素质是一个人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方面的文化素养和品质。它是一个人通过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长期积累,逐步内化和升华而形成的。文化素质也是培养法律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的基础。纵观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经历了综合、分化到综合与分化并存的发展趋势。在中外教育史上,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音乐、算术、几何、天文都是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浑然于一体的。从历史的和辩证的观点来看,这些教育模式就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5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仿效前苏联的办学模式,设置专业强调按国民经济计划对口培养专门人才,以”专才教育“的思想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当时的教育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专才教育“使本科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人才培养的口径越来越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宽,文化素养不高,所培养的专门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很差。因此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通才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符合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改革的步伐以及扩大对外改革开放并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大学素质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结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一是科学技术知识与人文社会知识的融合;二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三是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的融合。

在高度发达的科技与经济以及人们的社会交往与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社会里,法律专业人才如果要想在法律社会实践中游刃有余,就必须加强综合文化知识的学习。结合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法律专业人才文化素质的培养应根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三个层面来进行教育。首先,在科学技术知识与人文社会知识融合的层面上,法律专业学生除掌握本专业所必须学习的书本知识外,在人文社会知识方面,应加强对文学、历史、地理、哲学、美学以及音乐艺术等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科学技术知识方面,除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基础理论的衔接问题不在此赘述),还要掌握现代计算机有关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对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所涉及了解。同时应了解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对现代信息特别是法律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势态及发展方向有所掌握,要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同步,做一个观念先进,思想通达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法律专业的学生应努力汲取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文明的精华部分及优秀成果,增加对自然界的理解,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对人类文明的理解,随时准备在今后的各种法律实践活动中为我所用。其次,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层面上: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努力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其中,在科学精神层面上就是要培养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以及不墨守陈规、勇于探索、不迷信权威的大无畏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人文精神层面上就是要培养法律专业人才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正确地协调好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处理好人类社会自身的协调问题,促进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深刻理解法律的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正是一个法律专业的学生必须培养和具备的一种经综合了的内化并升华的人格品质。最后,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融合的层面上: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既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又包括技术的研究手段。其中,科学的思维方法包括哲学思维方式、逻辑思维方式和形象思维方式。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益的发展,现代技术的研究手段越来越智能化。因此,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现代先进技术手段的结合能够促进并加速问题的解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的、系统的和经验的总结,是人类社会宝贵的财富。在进行法律专业文化素质教育时,要引导法律专业的学生充分加以学习并努力运用于法社会实践中去。

在专业素质方面:业务素质在法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中是核心部分。高等学校是实施专门教育,培养各个学科领域和各种行业(职业)的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我国高等学校实施专门教育,是根据学科或社会行业(职业)部门分类设置专业的。为了拓宽专业范围,有的大学试行按系科组织教学。但不论按专业或按系组织教学,都是实施专门教育的组织形式,都具有一定的专业目的性或职业倾向性。为了实现法律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教学计划的整体要符合法律专业培养目标,然后对整体教学计划进行分解,使每门课程、每种教学活动都要直接或间接围绕着法律专业培养目标来组织。法律专业的设置以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为宗旨。我国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根据时展的需要,结合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状况,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法律专业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的本质与法的作用的具体体现。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信息瞬息万变。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步伐加快。2001年12月11日,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

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篇10

一、统计教育有利于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观

认识来源于实践,我们说话、办事,一切都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这是、邓小平等几代领导人一贯倡导的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观。统计以数量反映事物的面貌,研究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无论是认识过程,还是研究方法都严格遵循客观、真实和可靠的实事求是原则。例如,统计在确定研究对象的范围时,坚持客观实在性原则,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虚构和违背对象性质的拼凑;统计在搜集研究对象的信息资料时,强调准确、及时、全面,竭力克服重复、遗漏和迟报;统计在对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时,强调加工整理的方法要符合研究对象的结构特征,坚决反对歪曲客观实际的技术游戏;统计在分析和描述研究对象的状态、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时,强调用反映客观实际情况的统计数据说话,坚决反对没有事实根据的空洞说教。由此可见,整个统计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自始至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正因为如此,开展统计教育,必将有利于高职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观。

二、统计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勤奋精神

统计的认识过程是“质量质”,即先是区分事物的质(事物的一般规定性),在一定质的范围内去研究事物的量,把握了事物的量再进一步去认识事物的质(事物的状态、特征、发展变化规律、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认识过程要求学生,首先要学会对事物的分类,要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按照科学的方法,区分出不同质的事物。其次,要能够依据各种事物质的规定性,在事物众多的特征中,分析各种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去观察登记实现研究目的的事物特征。再次,要能够对调查登记得到的大量的事物特征的信息资料依照研究目的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最后,还要采取适当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并把结果明确地显示出来。

统计的认识过程和工作步骤,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善于深入实际,善于动手,能够依据基本理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方案,并依据方案深入实际进行社会调查,从社会实践中取得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能够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社会经济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这就是说,统计活动必须善于动手、勤于动手,统计教育也就培养了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勤奋精神。

三、统计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实践的作风和提高调查研究技能

统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主要有确定研究对象的定义和范围,搜集和整理研究对象的信息资料(主要是数据资料),对加工整理后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基本状况的数量分析报告及相关工作决策意见和建议等。其中,调查和研究是核心,它既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又是统计研究的基础工作,做好统计,必须搞好调查研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调查研究技术也是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是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必备的技能,哪个人调查研究搞得好,他的事业就会成功。哪项工作调查研究搞得好,该项工作就有了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其中,调查研究能力可以说是素质中的素质,没有调查研究能力,就没有成为优秀劳动者和管理者的基本条件。加强统计教育,是培养调查研究能力的基本措施。在统计教育中,高职学生首先要学习统计研究必备的理论知识,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强化训练调查研究技能。通过统计实践活动,确定研究题目,搜集研究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对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根据加工整理后的资料对研究对象的基本面貌、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描述,并提出研究报告等。因此,通过统计教育将培养学生深入实践的工作作风和提高调查研究的技能。

四、统计教育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工作能力

首先,统计教育教给了高职学生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这就是要做好社会工作,必须首先调查了解社会,深刻认识社会。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对与该项工作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开始就要培养敢于深入社会、善于深入社会的精神和作风。当前,我国高校的各类毕业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分低能”现象,尤其是新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尚没有从普通高等教育中脱胎换骨,高职的“应用”特色尚不突显。从根本上说,是我们的高职教育接触社会少,没有深入社会实践中,不能很好地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没有用理论指导实践。而统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深入社会,对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开展统计教育可以使高职学生增强社会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