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54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1

影视鉴赏素质教育影视艺术教学艺术是一个民族的美学纪念碑。影视艺术也是如此,影视艺术是特定民族和时代的形象表达,既是个人的,又是民族的、时代的。正如法国艺术理论家泰纳所说的,“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好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与影视艺术迅猛发展相适应,影视教育成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影视艺术鉴赏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在当代,影视艺术如同布帛蔬粟一样,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产生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影视艺术以其较强的艺术包容性和表达力,向人们展示了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历史生活到现实生活、从自然景色到人文景观各种各样的画面、人物、场景和事件。这种展示,向观众提供的是生动逼真、直观可感的视觉形象以及与视觉形象相配合的听觉形象,可以让观众获得清晰而强烈的观赏效果。因此,影视艺术具有能够帮助观众认识客观世界,具有树立典型,用真善美去教育观众的作用,具有以艺术形象使观众过的精神上愉悦与满足,借以陶冶情操的审美作用,还具有给观众感情上的激动与快乐,休养身心、调剂生活节奏的娱乐功能。

影视艺术鉴赏在培养大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影视艺术教育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动力和广阔的空间。“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需要鉴赏主体透过有限的形式去捕捉无限的内容,要求观众在欣赏活动中积极调动情感,尤其需要想象、联想甚至幻觉等心理能力的发挥,进入一种再创造的境界,从视听信息中进一步读解作品更丰富的内涵,通过视听信息之间的联系、联系方式,乃至象征和隐喻的理解,去破译更深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主动参与和理性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人格和精神的塑造,有助于大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影视艺术还是当今世界最富魅力的综合艺术,它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摄影等艺术精华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又由于电化手段的日益简约化和便捷性,以及其教育成本的合理,使得影视教育借重电化媒体的长处也日益明显。这无疑决定了影视鉴赏与新型教育模式的必然联姻。在这种背景与趋势之下,我们必须要关注这样一个新的教育课题,即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影视文学的鉴赏能力。

二、影视艺术鉴赏与影视艺术教学

就如鲁迅先生预言的那样:“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成为这样的。”影视艺术因其多元综合的特点,所以可以对学生进行多视角、多方位的能力培养,突破单纯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把影视作品多层次、有步骤地引入课堂,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显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影视文学的鉴赏能力,加深其人文素养,从而达到观看影视作品——形成感性积累——增进鉴赏能力——提高人文修养的教育目的。

1.要从教材与影视作品的结合入手,感受影视的超文本魅力(观看——感受——积累)

所谓“欣赏”是指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对影视艺术的美学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加之欣赏者本人又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与体验,因而能从电影、电视艺术的各个层面,对一部影视片进行更深入的读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欣赏”,受到美的感染,在心理上得到愉悦。这就说明了如果学生对影视作品没有一定的感受和积累,则“欣赏”与能力提高等等目标就无异于一纸空谈。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就成了实际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问题。

我们研究问题都是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材和影视作品的结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生们对与教材相关的影视作品的理解与我们对教材的讲解可以互为参照,其间形成的异同则很可能形成学生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初步感受力与经验素材积累,从而引发其对影视文学塑造与深化功能的再认识。

通过将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并与教材有机的结合,使得学生们更加勤于和善于思考了,同时他们经常可以在阅读或写作中化用一些他们接触过的一些影视文学的手法,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们材料积累与感受能力有了明显的增益。

2.要从进一步提高影视鉴赏力角度出发,分析经典影视作品(鉴赏——深入——影评)

由于有了前面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积累与铺垫,所以在第二个教学阶段,引入的影视作品都超出教材的范围。在这一层次的影视活动实践中,要引导学生在观赏影视作品时超越形象思维,不仅停留于画面的表层意义,充分发挥其想像力与联想力,去挖掘画面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去领悟编导演的艺术匠心。在这一点上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鼓励他们勇于独立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任何好的影视艺术作品都是有其不易被发觉的隐性结构或称未知结构的,而能否发现理解这个隐性结构是标志着一个欣赏者欣赏水平的高低。比如,一位同学看了电影《老井》后说:“这片子是说一个村子里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搭进了好几条人命才打出了一口井。”这至多只能算是“看过”,还说不上是“看懂”;而另一位同学说:“这部电影虽然讲述的是老井村几代人,尤其是旺泉的故事,但它是通过一个村子、一个人的命运,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和中华民族为了争取生存而顽强斗争的精神。”那么这位同学就是会“鉴赏”电影的人。

影视艺术是以声画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达制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内容的。影视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都融汇在影视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整体中。因此,批评家必须通过影视艺术鉴赏,充分地感知艺术形象,完整地把握声画表现的艺术形象,这是影视批评的起点和基础。影视批评只有建立在影视艺术鉴赏的基础上,才能挖掘出影视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才能充分揭示出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丰富性,才有可能对影视作品做出准确、恰如其分,而不是随意的评价。所以,在影视艺术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以自己的鉴赏实践作为立论的依据,从感情到理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结语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2

关键词 影视艺术非功利性审美

艺术鉴赏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活动,凡是审美活动都具有功利性的一面,又具有非功利性的一面。影视艺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它与文学、戏剧、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特征。在影视艺术鉴赏活动中,我们常常把思想教育、艺术教育等功利性的审美放在了重要地位。事实上,影视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所谓非功利性审美,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摆脱了私欲杂念、忘却了功利目的,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愉悦的审美状态。黑格尔曾经用一个生活事例生动地描述过这种状态。他说,“一个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喜的神色去看水中所见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件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自己活动的结果。”黑格尔不仅浅显易懂地说明了什么是艺术创造,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非功利性的审美。影视艺术鉴赏不仅具备思想和艺术的教育价值,也具有心灵自由、精神愉悦的审美价值。

首先,影视艺术是一种直觉审美的艺术。法国的柏格森认为,直觉是发自人的生命本能的心灵内省,是一种非理性的认知活动。一般来说,直觉是真正与鉴赏对象化成一体、打成一片的,可以达到从整体上直接抵达对象本质的感悟,它实际上是鉴赏者本能化的无意识反应。直觉性审美就是直接地把握或领悟的审美活动,也是一种不通过逻辑判断或理性思维而在一刹那间完成的鉴赏活动。它常常使人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而聚精会神地观赏艺术形象,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所以,影视艺术的这种直觉性审美就处于一种忘却目的和杂念的非功利状态。

影视艺术直观性的画面和镜头所展现不仅是曲折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瑰丽的社会画卷,也包含着丰富的自然之美。当我们欣赏到画面上重峦叠嶂的青山、波涛汹涌的大海、白云和蓝天的镜头之时。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舒畅、精神的愉悦,我们没有必要去挖掘和品味其中的意蕴和思想。这就是一种非功利性审美。此外,影视艺术更多地展示给我们的是艺术之美。即便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场景,也包含着丰富的非功利性审美。比如人性之美,风俗之美同样也包含着精神愉悦的审美价值。在影视艺术鉴赏中,就色彩鉴赏而言,《黄土地》中那西北大地的土黄色,让我们直觉到农民的淳厚:《红高粱》那鲜红的色彩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就声音鉴赏而言,《生死时速》中的地铁大碰撞《龙卷风》中奇特的自然景观,都借音响再造了一个真实的时空,给人们带来如临其境的心理与情绪的审美体验。

其次,影视艺术又是大众化的娱乐文化。绘画、雕塑、书法、舞蹈、诗歌等艺术,没有哪一个能像影视艺术那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审美基础。当今是文化发展的多元时代。是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大众文化是休闲化、娱乐化、时尚化而又广为传播的文化,这种文化一般内容浅显,直白通俗,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影视艺术就是这样一种大众文化,它所展示的直观视象,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包。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世界到精神活动,都能用画面的形象来表现。即使是人的潜意识,它也能用画面形象来表现。影视艺术的这一特性,使它更易于被接受、理解而走近大众,甚至超越国界和民族。

大众鉴赏者常常处于现实的人世关系中,受着现实中各种矛盾的牵涉,有着许多实用的、功利的事情要办,总是被无穷无尽的烦琐事务所包围着、压迫着。他们的精神和情感往往被这些世俗的欲望、功利和矛盾所压抑着,他们的思想也被社会的某些观念、传统和法规所束缚着。所以,在影视艺术鉴赏活动中。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道德的说教、思想的教育,也不是背上沉重的枷锁去审视人生的悲苦和思索社会的责任。他们最需要的是如何获得身心的放松、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愉悦这种非功利性的审美。影视艺术最能通过其直观的画面和镜头、深邃的艺术意境吸引大众鉴赏者。当鉴赏者进入审美的虚静状态之时,其实用的狭隘的功利观念就消失了,烦琐的世间各种矛盾已暂时忘却了,精神会变得格外明净、空灵、宁静和愉悦。

影视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要求鉴赏者摆脱功利束缚。追求精神愉悦。但是,这种精神愉悦不是简单的生理,而是一种从现实中升华上去的审美精神情绪。

所谓生理就是肉体的,也即身体的。这种是一种低级的。它往往使我们注意到身体某个部分的。而且最惹人注意的是出现的器官。它只会使人局限于器官感觉之内,沉湎于肉体的之中。因此,它是一种粗鄙的、自私的。例如,观看是没有任何美感可言的,它引起的只能是生理上的,唤起的是比较卑贱的联想,它最容易使人沉溺于追求自私的感官和的满足。所以。它绝不是艺术鉴赏,因为它摆脱不了肉体欲望的功利诱惑。这种也绝不是审美的精神愉悦。

当然,审美的精神愉悦又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但它能够超越一般的生理。艺术鉴赏活动必须依赖无障碍的、机制健全的生理器官。美国当代美学家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人的感觉当然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进行的,但他们在审美经验中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其中,视觉和听觉起着主导作用。在黑格尔看来,视觉和听觉甚至可以认为是“认识性的感觉”,其他感觉则完全与艺术鉴赏无关。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之所以比其他器官更具有审美能力,是由于其社会化程度更高。所以,听觉和视觉所获得的美感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理了,它超越了生理而进入了人的精神愉悦的层面。

在影视艺术鉴赏中,我们的灵魂仿佛乐于忘记它与肉体的关系,忘记自己所置身的现实俗尘,从烦闷的现实与困顿中超脱,幻想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广袤的宇空。而这种超脱的幻觉使人感到无限的轻松与喜悦,享受到现实生活中任何时刻也不能享受的无限自由与美感。正因为处于超俗状态下的精神明净,世俗杂念就统统丢弃:正因为超越了生理器官的和观念,因而使精神纯粹,就不会掺入感官的欲念和的追求。影视艺术的审美与色情影视的观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获得的是精神愉悦的审美,后者获得的是只是肉体感官的刺激。所以,面对影视艺术中的情爱镜头或画面,真正的艺术鉴赏家绝不会带着荒淫好色的眼光去观看。也不会产生低级的联想。

非功利的精神愉悦又是一种纯粹自然的、美的愉悦享受。在影视艺术鉴赏中。往往由于鉴赏主体自身的艺术爱好和鉴赏情趣,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倾注于某一种风格的影视作品之上。有人喜欢好莱坞战争大片,有人喜欢缠绵的言情片,有人喜欢虚幻的武打片。尽管他们欣赏的风格不同,但他们都是以一种无利害关系的态度去对待艺术观赏对象的。这种选择仅仅是因为艺术作品本身的缘故,而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

我们知道,影视艺术鉴赏和通常的认识活动是不同的。在通常的认识活动中,人们总是把事物看作是实现自己意志、行为、观念的种种利益的工具,带有明显的思想行为目的和观念性。其动因是为了实现某种社会功利。而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就不为社会观念所约束与强制,不受功利主义的干扰。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事先带着某种功利的目的。以某种固有的观念和意志力去强制自己鉴赏艺术作品,他不会获得真正的艺术美所带来的愉,甚至会将自己引入纷乱的痛苦之中。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主要描写罗伊上尉和芭蕾舞演员玛拉在滑铁卢桥下邂逅相识,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罗伊上了前线,很快传来了阵亡的死讯。玛拉在失望中又穷又饿为生活所迫,开始了卑贱的卖笑生涯。战争结束后,被误传阵亡的罗伊回到后方,这使玛拉悲喜交集。虽然罗伊情意绵绵,而玛拉却因曾经失足而感到羞愧难当,自卑自己不配享受巨大的爱情幸福,最终投身于隆隆开过的军车的巨轮底下。整个影片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一对青年的悲剧命运。在鉴赏过程中。我们只会为罗伊和玛拉的爱情悲剧深深地打动。为这一对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而无限遗憾。如果我们不将自己的注意力倾注于影片的情节本身。而用意志力去支配自己竭力思考影片表现的是什么、宣扬和歌颂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上。就会被功利和目的所纠缠而无法获得精神愉悦。

影视艺术的非功利性审美不仅是影视艺术自身的艺术特征所决定的,也与鉴赏活动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的鉴赏哲学家乔治・迪基说:“审美的愉悦必须是无关利害的。其次,感受到的这种愉快的主体必须处于某种平静的全神贯注的精神状态中,不受某些被歪曲了的观念联想的影响。”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3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因此艺术研究不能缺乏文化视角,对现代影视艺术的研究同样如此。本文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探讨其特定文化属性,从其大众文化属性出发揭示其创作机制和发展规律,及其与精英—雅文化和经典艺术的关系,并联系我国影视艺术创作的实际,试图为国内影视业找到一条走出低谷的有效途径。本文为笔者关于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关键词】影视艺术/大众文化/读者性文本

当我们试图深入影视艺术,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它的文化属性问题。因为艺术是文化的特定表现,它“双重地归属于文化:一方面,作为文化所产生的并且在文化中发展的艺术活动方式,作为由艺术创造者和艺术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人对世界的艺术形象掌握的方式归属于文化,另一方面,作为在文化中对象化的、固定的、得到储存的具有艺术价值的艺术活动成果归属于文化”。(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114页。)实际上,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以文化为表现对象。那么,何为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古已有之却又长期争论的概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已有二百个之多。从词义学的角度看,“文化”一词在西方主要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指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出来的事物,是与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对而言的。在汉语中,“文”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原始形象是表示许多装饰花纹相互交叉,富丽而不单调。《说文解字》即是这样解释的:“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也说:“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中则有这样的句子:“五色成文而不乱。”“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文化实际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性的动作,这个动作既指涉人有意识地作用自然世界的活动,又包含了原有的自然物根据人的活动改变面貌和秩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成为属人的,从自然物变为文化物,从自然秩序变为文化秩序的过程。”(注: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第31—32页。)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含义也在不断地演进,不断地扩展,由人对自然的改变性活动和自然的人化到人的社会活动及由此而形成的组织、制度、思想与各种意识形态结构都成为文化的表述对象。正如萨姆瓦所说:“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注:萨姆瓦等《跨文化传通》,三联书店,第28页。)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的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显然,文化的范域是极其宽泛的,其所有构成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层次、精神层次和艺术层次。“物质生产的产品和方式属于文化,以‘天然’向‘文化’的转化正是在物质水平上开始为限。而至于精神生产,它则形成精神文化的层次。只是必须预先说明,不应该在那种涵义上理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区分:仿佛前者是某种纯物质的和只限于物质的东西,后者则是某种纯精神的和只限于精神的东西。而应该理解为:在文化的这些层次中,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相互关系正相反——物质文化根据自己的内容和发挥功用的方式是物质的,精神文化在这些决定性的方面是精神的,然而它的所有产品是被物化的,否则,这些产品就根本不可能存在;而物质文化的全部过程表现精神的目的、计划和模式。”(注:[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88页。)人类全部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构成文化的艺术层次或称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处于一种特殊地带,它介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又分别延射、渗透于物质和精神文化,以“边缘艺术”的形态与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交叉、交融,如建筑艺术、工业品艺术设计、演说艺术及艺术政论作品等。实际上,即使是处于独立空间的纯粹的艺术创作,也与物质和精神文化领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为无论多么纯粹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以特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主体的生成和生存环境,并且不可能不表现和反映特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状态和内涵。由此可见,艺术不仅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且成为文化的一种生动而有意味的表达。

正是由于艺术既是文化的表现,也表现文化,所以文化便从根本上决定着艺术的性质与特征。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它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其确实有意味)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33页。)这里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是情感的形式,或称人类情感的符号,它是“一种情感的描绘性表现,它反映着难于言表从而无法确认的感觉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概念,起码为上述要求提供了出发点。所有的描绘方式都是复杂的、准确的和微妙的。符号的制造,就像制造一个便当的碗,一支顺手的桨那样,要求着高明的技术。表达的技术是比自卫技能更为重要的社会传统。……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注:[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0—51页。)作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无疑是为人类情感的表达需要而诞生的,同时也会随着这种表达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无论人类情感抑或这种情感的表达,都在文化的范畴,且既为其它文化形式所影响和制约,也影响、制约着其它文化形式。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时代,由于这一区域、时代的特定的文化环境及生成于斯的人类的特定情感的决定,艺术便诞生了它的特定风格。当然,这种风格不仅表现在艺术家身上和艺术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艺术符号-形式方面。如所周知,东方写意的文化土壤诞生了以虚拟、程式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戏曲,而写实的话剧只能由与之相适应的西方文化所孕育:至于话剧在中国的移植,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文化的“西风东渐”。所以,不仅一个艺术家、一件艺术作品的出现与一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即使是一种艺术样式,也可以看作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难从艺术符号上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反过来,我们研究一种艺术样式,显然也必须首先考虑其文化属性。只有把握了文化属性,或者说,只有搞清楚了这种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有可能找到接近它、了解它、并深入研究它的有效路径,才有可能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确切评价。对影视艺术的研究、批评便是如此。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并存着三种文化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谓主流文化,是指反映统治者的价值取向、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维护统治者的地位并在国家机器运转中起主导作用的统治者的文化。所谓精英文化,也称雅文化,即由少数知识程度、思想修养、艺术造诣明显高于广大普通群众的社会上流人物所创造的文化形态。在许多情况下,特别是在前工业社会的各个阶段,这种精英文化或雅文化常常与主流文化相互渗透,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一股左右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力量。如我国历史上,曾以正统的儒、道、佛三家学说为主体,以《诗经》为发端的文学潮流为正统规范,历经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至近代西学,形成了一种传统的上层文化,这种上层文化就是典型的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混合体:它在态势上属于精英文化、雅文化,而在功能上则完全属于主流文化。当然,有时候,精英—雅文化也会处于与主流文化分离甚至对立的状态,如在现代,精英—雅文化就往往以“纯粹”的文化形式反抗主流文化的强奸或干预。至于大众文化,情况则有些复杂。从字面上理解,“大众文化”就是大众所创造的、适合于大众且在大众中流行的文化,这一点似无歧义。但同样为大众所创造、同样适合于大众、同样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还有“民间文化”,它是否也属于大众文化呢?对于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便有不同。“大众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的《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现代社会中涌现的,被一般人所信奉、所接受的文化。“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的产物,这种社会最先产生于先进的工业主义的美国。”(注: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33页。)显然,这种观点强调了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并由此将此前时代就已存在的“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周宪更为明确地指出:“我认为,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首先,大众(mass)这个概念是一个现代的范畴,与传统社会的俗民(folk)概念截然不同。从社会学角度看,大众文化首先是和大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大众的形成又是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的必然产物。随着工业化,现代城市出现了;城市吸引了大批人口的迁入,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城市里原来的居民也发生了变化,于是便形成了奥尔特加所说的‘平均的人’——现代都市大众。这和传统社会中分散地居于乡镇甚至乡村的俗民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造成大众文化出现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是技术的进步所形成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相当程度上说,没有大众传播媒介,就没有大众文化。正是大众传播媒介使得大众文化迥然异趣于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文化的产物,它和古典文化中的民间文化截然不同。……无论是大众抑或大众传媒,都是现代文化的产物。”(注: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4—65页。)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一些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概念,并不局限于现代工业社会。持这一观点的学者当然并不否认传统民间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区别,但那只是大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阶段性差异;即使是在现代,大众文化也不都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载体,如服饰、饮食、时尚等。大众文化不等于大众传播,也不等于以电子媒介为表现形式的群众文化,“大众文化是一个历史更为久远,内容也更为复杂的概念”。“群众文化是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但群众文化并不就等于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早在群众文化出现之前就已存在,其主要形式是‘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民歌、占巫、庆典、戏曲说唱、绘画装饰),这就是传统的大众文化。”(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这里又引进了“群众文化”的概念,可见大众文化是一个种概念,它还拥有若干属概念。对于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文化具有过程性,正如C.p.曼克思所说,文化现实(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历史的,来自于过去,并前进到新的未来。(注:转引自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129页。)大众文化同样如此。尽管“大众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现代,然而并不意味着大众文化完全是现代的产物,它在过去时代就已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只以其本质与现代大众文化的一致为标志,而在表现形态和具体特征上则可以不尽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如上所述,传统的民间文化与现代的大众文化在大众创造、适合大众及流行于大众等方面如出一辙,这就充分显示了二者本质的一致性。事实上,大众文化是不断发展、变迁的,主要表现为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如果说在前工业社会,大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为主要形式:那么,在工业和后工业社会,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当然不是唯一形式)则转变为大众传播文化,虽然大众传播并不等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由民间文化向大众传播文化的转变,无疑是人类总体文化发展的结果,它不仅更新和完善了大众文化的内部构造、结构功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大众文化在人类总体文化中的地位,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不似以往民间文化的无足轻重。众所周知,传统的民间文化因其浅与俗往往难登大雅之堂,从而不能对社会文化发展构成决定性的影响,虽与精英、主流文化并存,却始终处于边缘地带;而现代大众文化(大众传播文化)却几乎控制了现代文化的发展趋向,既使精英文化难以举步,也让主流文化不得不首肯和认同。“这情景确乎令人惊诧。大众文化一开始还只是零星地、羞怯地在‘娱乐’的名义下被举擢而出。然而,很快这种局面就被轻而易举地改变了。不仅仅是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也不仅仅是西部片、武打片、娱乐片、爱情片、警匪片、生活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广告、录像、流行歌曲、摇滚乐、卡拉oK、游戏机、迪斯科、劲歌狂舞,还有像袜子一样被频繁更换、忘却的流行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是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精英文化,则被困窘万分地挤出了世人的视野。”(注:高小康《大众的梦·潘知常序》,东方出版社。)现代大众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缘于现代社会人们特定的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大众传播文化的独特功能,即大众传播的媒介系统不仅对人们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和控制力,而且以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量而全面的渗透在全社会构成一种媒介环境,从而使得“人们一天除睡眠和工作外,几乎全在媒介中度过”,“媒介带来的信息充满着生活空间”(注: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53页。)。这样,大众传播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任何社会现象、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乃至某一个人物、某一种商品充分“炒”热,让世人不得不接受。而现代大众文化正是在大众传播文化(媒介)的功能作用下,同时契合人们的社会时代心理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唯其如此,所以从总体上看,尽管现代大众文化的声势、地位已远非传统的大众文化——民间文化可以望其项背,但却并没有超越后者的浅与俗。这种浅与俗对于传统大众文化——民间文化来说除了限制其自身的发展外,并不存在其它危害;而对于现代大众文化来说,由于它已肆意越过边界侵吞了精英文化的领域,把精英文化赶入了枯鱼之肆,因而它的浅与俗则有可能导致人类文化的全面退化。正如美国著名大众文化评论家伯纳德·罗森贝格(BernardRosenberg)所认为,现代大众社会存在着单调、平淡、庸俗、丧失人性及人们在富裕生活中容易产生诱惑和孤独感的缺陷,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达和表现的大众文化虽然可以暂时克服人们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有可能大大地降低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导化。于是,如何处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如何改造和提高大众文化的品位便成为了大众文化发展所亟须解决的问题——现代影视艺术正是以这样的文化境况为背景进入我们的研究、批评视野。

不论电影抑或电视,其诞生伊始,便不仅意味着人类一种新型的艺术样式的出现,而且标志着现代大众文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当代大众文化已与现代通讯手段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一个关键的文化转折点。它奇妙地将技术、商业性娱乐、艺术和景观融为一体,使自己与传统文化的精英显得格格不入,并对其造成重大的威胁。”(注:[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出版社,第32页。)电视同样如此,正如日本电视社会学家井上宏所指出:“电视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手段,为自己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在电视传播过程中,在电视播出者与视听者之间,通过电视图像形成了新的传播关系。日本的电视传播学者藤竹晓认为,电视传播的基本要点是人们如何把电视作为社会认识的手段而加以利用并使之发生效果,即把电视看作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同时,电视还有另一个作用,即‘娱乐作用’。电视传播是以图像为主(也包括语言、音响效果和音乐等要素)的媒介,而图像则产生了电视传播的两重性,一方面使视听者认识世界,另一方面为视听者提供了娱乐。”(注:[日]井上宏《电视社会学》,见藤竹晓著《电视社会学·附录一》,安徽文艺出版社,第129页。)由此可见,电影、电视是认识与娱乐并举、传播与艺术并存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本为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具有现代大众文化的性质与特征。而既在现代大众文化之列,影视艺术便首先是一种适合大众审美心理和欣赏水平、为大众所喜爱的通俗艺术,这与民间艺术类似(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即是传统的大众文化),却与所有高雅艺术划清了界限;而其现代性,即与现代通讯手段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和以神奇莫测的光电变换、以奇妙的声像记录及呈现为艺术创造方式,以及以对当代大众生活、心理的准确把握和表现为艺术追求,以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娱乐乃至消闲为创作目的,则使影视艺术将作为传统大众文化主要形式的民间艺术/文化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至于商业性,更是影视艺术同时区别于传统高雅和民间艺术的现代大众艺术(文化)的重要特质。影视艺术正是这样的一种艺术样式:它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熔通俗、审美、娱乐、消闲、商业于一炉,乃大众文化的现代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大众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便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影视理论与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现代大众文化正处于上升期,其发展方兴未艾,但我国影视艺术却已面临危机。有观点认为这种危机为各种现代大众娱乐/文化形式的蜂拥而起所致,实际上,任何娱乐形式其魅力都无法与影视艺术相比拟,更无法取而代之。显然,影视艺术的危机不是由于来自外部的“同行相争”,而是由于自身内部的问题。具体地说,我们对影视艺术的大众文化本质还缺乏真正的、深刻的认识,对影视艺术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内部机制和运作规律还缺乏了解、掌握;或者,甚至根本没有将影视艺术纳入大众文化的范畴,置其大众文化规律于不顾。一个突出而典型的例子就是在理论和创作上流行“三分法”。所谓“三分法”,即人为 地将影视艺术作品分成主旋律片/剧、艺术片/剧和商业片/剧。主旋律片/剧以政治宣传为目的,用概念代替形象,或用形象图解概念;艺术片/剧故作高雅,阳春白雪,孤芳自赏。这两类影视片/剧都以不顾观众兴趣、爱好,远离大众为共性,是“文以载道”、“为艺术而艺术”等传统艺术美学观念,实际上即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的演绎和表现。商业片/剧应该是绝对通俗化、大众化的,因为它追求票房,重视观众,甚至可以迎合观众。例如好莱坞的商业片/剧就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它们能够真正地令大众着迷,充分满足当代大众的娱乐、审美需求;而我国的所谓“商业片/剧”则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因为受传统艺术文化观念的长期熏陶和沉重压迫,真正的艺术家们往往羞于与大众为伍,不愿意从事商业片/剧创作,也不懂得怎样创作商业片/剧。因此,迄今为止,我国的商业片/剧创作从未获得应有的地位,大部分“商业片/剧”出自缺乏艺术功力者之手,或为艺术家不得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勉强为之,随意为之,甚至随便为之,以致这些作品基本上既无艺术性,也无商业性。其实,艺术性与商业性在影视创作中并不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它们相互依存,至少,商业性必须以艺术性为前提。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与现代大众艺术文化观念的分水岭不在于是否承认艺术的存在,也不在于认定艺术层次的高低有别(尽管人们已习惯于认为大众文化/艺术浅俗、低级,事实上大众文化目前也基本上处于浅俗、低级的层面,如前所述;但大众文化/艺术的艺术文化水准并不是没有提高的可能:不仅大众的素质可以不断提高,而且大众文化/艺术自身也存在着提高品位的机制与功能——这种机制与功能将在“现代影视艺术的文化学研究之二”里详论),而在于是将艺术的接受者定位于少数人,抑或定位于大众。罗兰·巴尔特(RolandBarthes)在讨论文学文本时提出了“读者性文本”和“作者性文本”两种文本倾向,“巴尔特对这两种文本倾向的区分不只是指文本的基本性质,而且也指文本所引发的阅读方式。‘读者性文本’往往让读者被动地、单纯接受式地阅读,使读者单向地从文本接受意义。相对而言,‘读者性文本’是一种封闭性的文本,易读易懂,清晰明了。‘作者性文本’和‘读者性文本’不同,它不断地要求读者积极介入,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建构文本的意义。这种文本将其构意结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要求读者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读者性文本’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而‘作者性文本’则比较深奥复杂,是少数人欣赏的先锋文学”。(注: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74、258—259页。)影视艺术作为大众艺术(文化)形式,显然应该构建“读者性文本”——商业片/剧所建构的便是这种文本,它并不排斥艺术性,其与建构“作者性文本”的传统高雅-精英艺术的区别仅在于文本的基本性质及其阅读方式不同而已。由于对商业片/剧的误解、歧视和实际创作的粗劣状态,可以说,我国真正的商业片/剧根本还没出现。这样,不论是观念上还是实践中,影视艺术在我国都还没有真正被当作大众文化来对待,国人是一直沿用主流、精英艺术文化观念,按照传统艺术美学原则倡导和从事本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的影视艺术的创作,焉能不使影视艺术陷入危机?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外影视界虽然没有“主旋律片/剧”的概念,而“文艺片/剧”和“商业片/剧”的说法却是存在的。但不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纯粹的文艺片/剧,即所建构的是“作者性文本”的影视作品,无不感到寂寞与孤独,自觉难与商业片/剧一争天下。事实上,文艺片/剧并不是没有存在价值,只是其真正价值不在于被观众接受,而在于探索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尝试各种艺术创作方法和手段,尽可能挖掘出其潜在的表现力,从而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作为现代大众文化形式,影视艺术的主要片/剧种只有、也只能是以建构“读者性文本”为基本特征的“商业片/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门提出这一概念,因为影视艺术的商业属性是与生俱来的,是其机体的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大众社会和现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也就是说,所有影视作品都应该具有商业性,都应该是商业化的,因此,提“商业片/剧”就好像说“女人是人”、“松树是树”一样纯属多余。当然,强调影视艺术的现代大众文化属性,主张影视艺术创作遵循现代大众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不意味着现代影视艺术只能停留在一般大众文化的浅、俗层面上。相反,由于影视艺术不仅是所有大众文化形式中对大众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种,而且,它的特殊机制还赋予了它有效吸纳高雅艺术与文化因素的功能,这就使得它不仅可以自身超越浅与俗,而且还有可能引领整个现代大众文化提高品位。

尽管影视艺术不在精英-雅文化的范畴,不是精英—雅文化所孕育、产出的传统经典艺术,但它却与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关系颇为密切。如所周知,影视艺术的内在机制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能巧妙地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等传统艺术门类融为一体,虽然被融进的各门传统艺术已经过改造和转化,以影视特有的方式呈现和表达,然而它们毕竟来自精英—雅文化,并没有完全磨灭其本来的经典艺术特质,这就为影视艺术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品味提供了一种可能。从历史上看,电影正是由于引进了文学、戏剧元素(如叙事、矛盾冲突、情节结构等)才从街头杂耍变成艺术殿堂中的一员;电视剧作为电视艺术基本的、主要的品种,也是在电视与戏剧的嫁接中诞生,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靠戏剧的美学原则奠定其艺术地位。当然,影视艺术与上述经典艺术的关系必须慎重处理,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如果过分强调影视艺术对经典艺术的依赖,以经典艺术的美学观念和原则取代影视艺术独有的艺术观念与美学原则,甚而至于将影视艺术与经典艺术混为一谈——这种情况在我国影视界司空见惯,如不少国产影片和电视剧都可以被看作是用摄影/像机所记录的戏剧演出。这样影视艺术虽然被赋予了戏剧/经典艺术的特征,却同时也被改变了文化特质,即其大众文化色彩荡然无存,取而代之为主流、精英文化,而这显然不是影视艺术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因为由此途径影视艺术不仅会逐步丧失自己的艺术个性,而且会以“作者性文本”的建构走进有悖现代大众审美需求和艺术消费心理、从而远离大众选择的死胡同,如同上文所述。影视艺术借助其与精英—雅文化及经典艺术的密切关系提高艺术、文化品位的正确途径是:以大众文化为体,以精英—雅文化为用;或以影视艺术为体,以经典艺术为用。具体地说,在影视艺术的创作中,首先必须坚持大众文化的方向,以建构“读者性文本”、满足现代大众的消费型艺术审美需求为目的;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影视艺术的独特功能,将精英—雅文化及其经典艺术的精华按照现代大众文化的要求进行特定转换,使其具备大众文化(艺术)的表现和传播方式,从而为当代大众所乐于接受。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4

关键词:影视艺术大众化品格平面化娱乐化

在当代,作为现代社会艺术家族中拥有最大生存空间的影视艺术,它极高的综合性同它的大众传播和消费特性一起,产生出影视艺术特有的大众化品格魅力,影视艺术的发展必然要与大众密切联系,影视艺术作品也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一、影视艺术大众化品格的内涵

第一,为大众所接受的叙事方式。影视艺术是一种叙事艺术,是用叙事的方式来建构影视作品的,在故事结构的表象下蕴藏着人性善与美的内涵,在叙事中特别注意大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心理的调动,并且从大众可接受的程度来构建自己的故事结构,营造自己的故事氛围。因此,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应该重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面向大众的叙事精神,并使之应用于一切影视题材,从影视作品表层的故事本身一直到影视作品故事的内涵,用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的、与大众情感同频共振,并且对大众情感世界产生强大召唤力量的深度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故事结构。

第二,为大众所领悟的影视语言。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影视艺术作为目前最为广大受众所接受的艺术样式,它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也应该是大众所能理解的语言。如前所述,不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影视叙事的重要因素,其它声、光、电等也是影视艺术巨大魅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它们的有机组合直接形成了影视的艺术语言。当然,对影视语言的创新和开拓方面必须符合中国大众审美水平和接受心理,必须在中国大众文化传统和大众文化心理接受能力范围内来进行。

第三,为大众所欣赏的结构模式。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起点是中国传统戏剧,因此难免有着戏剧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这就说明影视艺术应该以观众为中心而不是以影视创作者为中心,应该以影视创作者的努力来准确传达自己的意念并积极调动受众的情绪,从而让观众陶醉在饱含情感的叙述策略中。也就是说,影视创作必须在遵循传统戏剧模式的同时,具有自己的为受众所认同和接受的个性,在综合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同时融合创作者自己的个性和艺术表现形式,形成影视艺术自身的独有魅力。

二、当代中国影视艺术走向大众的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影视艺术从诞生起,就始终面对的是最广大的受众群。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从戏剧开始的,而戏剧正是中国传统的大众化艺术,千百年来受到中国最广大群体的热爱。因此,中国的影视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贴近生活,重视大众的审美感受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影视艺术同社会潮流一起,过度渲染感官的刺激,表现出脱离广大受众的审美形态,从而丧失了自己的艺术品位,仅仅追求感性张扬却丧失了理性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影视艺术不但具有精神产品的特有属性,而且同时具有了一般商品的属性。因此,影视艺术的生产和消费也就和广大受众的密切联系,优秀的影视作品吸引着广大受众进行消费,使其得到情感释放,产生心灵共鸣,与此同时,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及价值取向又从另一方面约束着影视创作者的创作趋向,进而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大众化的表现

大众化的趋势构成了大众文化的客观环境,这种客观环境又反过来对影视艺术的文本原创、拍摄制作和传输播出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融合最先进技术及艺术因素的大众文化势必越来越具有传播及发展的优势,影视艺术随着格调和品位的提升也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并同时提升了其社会和艺术价值。表现如下: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5

关键词:影视戏剧;传播;现代化;大众化

影视戏剧艺术从产生之初,就决定了其大众化的趋势,但随着影视戏剧艺术传播方式的改良,随着影视戏剧艺术传播手段的丰富,影视戏剧艺术的现代化与大众化趋势更加明显,可以这样说,影视戏剧艺术的现代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是现代化的主要节点。

一、影视戏剧艺术传播的大众化趋势及特点

影视艺术的这种大众化趋势构成了大众文化的客观环境,这种客观环境又反过来对影视戏剧艺术的文本原创、拍摄制作和传输播出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结果是,影视戏剧艺术随着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并使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逐步融合,而且随着影视戏剧艺术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快,未来的影视戏剧艺术的大众化趋势将更加明显。那么影视戏剧艺术的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呢?

1.戏剧艺术的艺术性较淡,商业气息浓厚

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现代化的制作技术等,都为影视戏剧艺术的大众化埋下了深刻的铺垫。影视戏剧艺术的大众化特点,使现阶段的影视戏剧艺术有别于精英文化和艺术文化,在影视戏剧艺术中,艺术气息成为“尾大不掉”的、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种文化,而投资方、制作方更加注重影视戏剧艺术的整体商业气息,注重影视戏剧艺术的大众认可。原来的充满艺术文化的“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艺术电影被快速制作,快速传播的商业电影所取代。在不少影视戏剧艺术中,都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影视戏剧艺术的整体格调较低,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人们注重过分地渲染环境、背景及特技运用,但戏剧艺术自身的艺术属性却难以凸显出来。除了影视戏剧艺术的内容越发具有商业气息外,影视戏剧艺术的传播与推介方式,也成为娱乐化的主要阵地。宣传方在推介某一个影视戏剧艺术时,往往忽略该戏剧本身的艺术文化属性,而是注重过分地渲染它的视觉效果、明星阵容、投资成本等,通过大投入大导演大演员来引起观众对影视戏剧的重视,提升观众的吸引力,以此来维系较为稳定的票房收入。就如果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说,“收视率是罪恶之源”,在影视戏剧艺术的大众化趋势中,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2.戏剧艺术的原创性不强,类型电影成主流

影视戏剧艺术应该是原创作品的发源地,但在现阶段,很少有既有口碑,又有票房的影视原创作品,影视戏剧的类型化趋势非常明显,影视戏剧艺术的类型化主要是指,影视戏剧文化的趋同性非常明显,“战争剧”“宫斗戏”“穿越剧”等等。影视戏剧艺术之所以呈现出类型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影视戏剧原创艺术本身属于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一部好的作品甚至需要耗费几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但现阶段的影视戏剧艺术在追求名利、追求市场份额,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原创作品缺乏足够的耐心,一旦别人通过某种类型的影视戏剧获得成功后,其他人就开始盲目的跟进与复制,使影视戏剧的类型化特别明显。其次,在影视戏剧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这种原创作品本身具备一定的风险,如果通过投资拍摄原创作品,投资方对市场前景没有较科学的预期,也没有“前车之鉴”可以参考,这使得很多投资方在进行戏剧投资时,往往比较偏向于拍摄类型片,对于他们而言,拍摄类型电影或电视等戏剧艺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这也是戏剧艺术类型化的主要原因。最后,类型片有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前段时间,风靡一时的“宫斗戏”火爆荧屏,不少投资方、很多导演为了尽可能地快速地分的市场的一杯羹,一窝蜂地予以跟进,旨在通过相对稳定的观众群体来保障投资方的自身的利益。这是影视戏剧艺术越来越呈现出类型化的主要原因。3.戏剧艺术追求轰动性,盲目塑造明星效应影视戏剧发展到今天,不少投资方将赌注压在了大投资大制作及明星的轰动效应上,实践证明,这种赌徒式的影视戏剧艺术的投资,的确获得了相对良好的实际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影视戏剧艺术的拍摄越来越追求庞大的制作及宏大的视觉效果,以及通过高片酬来聘请明星,以有效地提升影视戏剧艺术的吸引力。此外,在影视戏剧艺术创作中,产业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影视戏剧文化的大众化趋势,影视戏剧艺术的产业化,使影视戏剧艺术创作的原创性被忽视,戏剧文化成为一种可以复制、可以快速生产的东西。

二、影视戏剧艺术现代化与大众化的思考

影视戏剧艺术的现代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影视戏剧艺术的推广与普及,也容易带来相对负面的影响,影视作品的社会反映及批判功能缺失、人文精神缺失,呈现出低俗化、庸俗化的倾向。

1.影视戏剧的人文精神缺失

在影视戏剧艺术的大众化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影视戏剧文化的积极引导,影视戏剧文化将成为类型统一、意义不大的“烂片”,受众通过开支来影视艺术的观看或浏览后,往往除了浅显的认知外,没有过于深刻的东西,更难以激发人们的思考,大众化的趋势显然在吞噬影视戏剧艺术的人文作用。

2.影视戏剧的社会批判功能缺失

在影视戏剧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影视戏剧艺术脱离了批判功能的传统轨道,影视戏剧艺术的整体水平降低,本身就是对影视戏剧艺术的一种伤害。在大众化和现代化的当下,影视戏剧艺术成为了人们塑造英雄人物,严重脱离现实,寄托“乌托邦”幻想的主要载体,而影视戏剧艺术本身的社会批判性却被人们严重剥离,这是大众化的危害,也是值得人们警醒的地方。

三、总结

在影视戏剧艺术中,现代化为大众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等物质基础,大众化是影视戏剧艺术的趋势。在影视戏剧艺术中,人们应该把握影视戏剧艺术大众化的特点,并注重影视戏剧艺术的人文精神及社会批判功能,提升影视戏剧艺术的原创性和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尚琪儿.影视艺术传播现代化与大众化发展趋势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4).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6

关键词:降低重新犯罪率;首要标准;服刑人员;艺术教育矫治;教育矫治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7—0112—02

艺术教育矫治是教育矫治服刑人员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教育矫治工作方法的丰富与补充,与其他教育矫治方法的目标一致,即:关注服刑人员的生存状态,提高服刑人员的生活质量,实现服刑人员的生命价值。

所谓艺术教育矫治,即通过艺术本身的教育矫治功能及规律,结合艺术管理实务,辅助服刑人员完成由关注生存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到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

首先我们以查字典的方式对艺术、教育、矫治进行名词解释,这有利于增强我们对艺术教育矫治的直观理解和感受。艺术,即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教育,即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做。矫治,即改正,纠正。下面将艺术的教育矫治功能进行分解分析。

一、艺术的教育矫治功能

(一)释放情感的功能

服刑人员情感的合理释放是其心理环境改善的重要环节,可喻为清理心理垃圾。由于改造环境、亲属、社会及自身所关注事物的变化,服刑人员通常表现出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情感反应。过剩的、不当的情感存留于心,则影响心理健康,产生的后果是:单一的情感堆积,导致此种情感的扩张由心理反应转换为生理行为。为避免此类情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有的放矢,采取通过艺术释放情感的方式,以达到平衡、调试心理的目的。比如,遇到服刑人员仇恨父母家人或仇视社会,为其铺开画纸,让其握起画笔,任其随意描绘也无妨。这比单调刻板的灌输母爱如何伟大,社会多么温暖等大道理有效。

(二)陶冶性情的功能

服刑人员的性情,一般通过对人对事的态度显示出来;通常体现在行为当中。一名性情懦弱的服刑人员,要使其变得刚强,对他说“不能这样下去,你要坚强起来”,强调三年五载,不一定起作用。不如辅导他学会演奏一种乐器,并完成演奏曲目,使其通过自己可操作的实际技艺训练,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内心变化。这种艺术的自我内化功能,使懦弱者自然会逐渐刚强起来[1]。有序的艺术陶冶过程对优化服刑人员性情有很大帮助,这也是琴、棋、书、画历来备受国人推崇的缘由。

(三)规范道德的功能

电影、电视、建筑、雕塑、曲艺等艺术门类在规范服刑人员的道德方面见效甚快。这也是诸多社会公益广告借助艺术媒体发挥社会公德宣传的有效途径。收看电视、电影中关于日常道德与法律类的专题节目,广告片和相声小品,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编排一个关于杜绝不良社会行为的小品节目,让服刑人员扮演其中的反面角色,这种身在其中深受其害的印象对其行为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例如:城市、区域或监狱的某些雕塑,本身就蕴涵了设计师或本区域人们的意志。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环球金融中心,其商用功能固然重要,但城市标志性、象征性更具普及道德理念的功能。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回”字型雕塑同样具备规范服刑人员道德之功能。

(四)启迪心智的功能

在启迪心智方面,音乐、建筑和雕塑无疑是最具优势的。艺术在听觉、视觉及触觉上通常给服刑人员以心理震撼,这种短时间的震撼往往影响持久,长时间地强化服刑人员的思维,并影响服刑人员的长期行为。一些富含哲理思考的音乐、建筑和雕塑,只需向服刑人员讲解说明其创作动机和基本艺术结构,就能够达到启迪心智的作用。它将短时间内改变服刑人员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启迪心智的作用,影响往往是深层的,长期的,如:静心聆听莫扎特等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潜心研赏毕加索、莫奈等画家作品,凝视并凝思高墙、电网这些建筑结构,或者只需一轮中秋夜空悬挂的圆月,其本身就足以促人产生不同寻常的思维。

(五)治疗身心的功能

用艺术治疗身心是教育矫治工作的一项辅助功能。这项功能的特点是好理解;易操作。此如:一是常见的亚健康症状,身体不适,情绪低迷,长期受心理阴影束缚的服刑人员,只要根据其对艺术的某一门类有所喜好,就可以直接选择此类艺术进行矫治。或二本文学著作的片段,或一首其惯听的乐曲,就能达到养心舒身的辅助效果。面对装聋作哑,身体某部位装瘫的服刑人员,长时间、有计划地实施某一类吸引力较强的艺术门类,会逐渐缓解其逃避心理而放弃伪装。二是从物理医疗疑难杂症的角度分析,艺术的理疗功能微妙而持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欧美,日本、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艺术(尤其是音乐)辅助治疗各类重病患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临床运用,得到广泛关注。这也是艺术矫治的专业性、技术性纵深发展的趋向。油画教育矫治法,即油画疗法不受服刑人员语言、年龄、认知能力及油画技巧的限制;治疗的实施不受地点和环境的限制,并且可以灵活采取单独或集体进行的方式;油画教育矫治法,可以使服刑人员通过正当的方式安全的释放毁灭性能量,使服刑人员的焦虑得到缓解,心灵得到升华;油画教育矫治法油画治疗的测验可以多次使用而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2]。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7

关键词:影视音乐;艺术功能;影视艺术

影视之中的音乐,是影视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当前所有影视之中,就找不到一部没有音乐的影视剧。很多大获成功的影视剧若没有音乐衬托,它的艺术感染力肯定会大大减弱。影视音乐与影视画面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展现出影视剧的艺术结构与美学赏析原则。影视音乐不但有音乐的共同点,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对当今民众的社会文化生活有很重要影响,在影视中有极其重要的艺术价值,此种艺术作用大都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烘托背景氛围

音乐能给影视的部分或者全部创造出某种特殊的氛围基调,进而强化视觉感官功效,强化影视画面之感染力。此种音乐不只是简要反复影视画面的内容,而且全身心地给影视创造某种气氛。此种烘托氛围的背景音乐对提升影视剧的艺术感染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此种音乐的烘托功能,包含有烘托环境氛围、烘托时代气息、烘托地域色彩、烘托民族特征等方面。

(一)烘托环境氛围

音乐可给整部影视剧烘托某种整体的环境氛围。比如影片《城南旧事》。该影片通过小英子的眼睛见到社会上的一切来展现20世纪20年代京城南部的社会风貌,表现了作者林海音由这些小事的记忆中引发的一种“离我远去”的忧郁情感与思乡之情感。作曲家吕其明按照这部影片的基调,选取20年代风行一时的校园歌曲《送别》给此部电影音乐做主旋律,且运用不常用的配器,仅仅用了弦乐队与抱笙等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乐器,用极其简单明了洗练的音乐语言,给整部电影烘托了某种无比惆怅的依依惜别之情感。音乐也能给影视剧的某一部分烘托创造氛围。给一部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创造某种特殊环境的氛围:是热闹或是寂静,是繁荣或是极度萧条,是严肃或是激情四射,等等。

(二)烘托时代气息

每一时期的音乐,不管是其内容、乐调、表演方式还是风行的乐器都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影视音乐可按照影视剧的社会背景,选取当时那个年代的曲子或歌曲当做影视剧的主题音乐。与此同时,也可使用此种音乐为影视剧创造背景氛围,来起到烘托影视剧时代气息的作用。比如,展现中国古代著名水利专家李冰修建都江堰的电影《李冰》,就采用了中国古代名曲《梅花三弄》,很好地表现了一种古时氛围。展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电影,经常应用《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音乐作主旋律。这些音乐都很好地展现了电影的时代印记。

(三)烘托地域色彩

影视音乐按照影视剧故事所发生的地方,选取极具地方特色的小曲、地方戏曲和曲艺的音乐,就可给影视剧创作烘托出某种地域色彩。电影《红旗谱》由瞿希贤作曲,说的是上世纪30年代河北省淖沱河流域人们反抗地主压迫的斗争故事。音乐就采用了河北地方特色的音乐——河北梆子当做创作素材,凸显板胡、唢呐等极具河北特点的民族乐器,极具慷慨激昂粗犷豪迈的音乐特色,也说明故事发生是在河北一带。至于外国的电影,它们音乐的地方性也特别显著。比如人们熟知的印度、俄罗斯等国的电影,其音乐都具有明显的自己国家的地方特点。

(四)烘托民族特征

影视音乐按照影视剧所展现的各个民族,采用各个民族的音乐,也给影视剧烘托了民族特征。彦克作曲的展现藏族地区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电影《农奴》,选取极富藏族民族特征的音乐,由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表演里面的电影主题曲,让电影的藏族地方特征尤为突出。电影中《冰山上的来客》用新疆地区民族歌曲的音乐旋律来创作的主题歌曲,烘托了故事发生地——塔吉克族居住区民族的风土人情。

二、描绘人物内心世界

音乐能通过特殊的方法来展现人类的丰富繁杂的情感世界。音乐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人内在的心灵体会和丰富多变的情感世界。在一部影视剧之中,有时一个场景展现的是人物角色的某种情感:或是高兴、欢乐,或是苦难、伤感,或是恐惧、害怕,或是放松、欢愉等。影视音乐最拿手的就是展示人物角色的内心情感,表现画面上不能直接表达的人物繁杂的心理活动。影视剧借用音乐的目的,是运用音乐强化影视剧的情感色彩,进而达到整部影视剧和人们情感的融合。要有此种作用的音乐,在影视剧中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或是影视画面中音乐,或是影视画面之外音乐;或是歌曲,或是乐曲。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8

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影视业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美学特征,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强奸、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肉欲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肉欲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⑤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9

喉舌与媒体

“喉舌”与“媒体”,涉及到广播文艺功能的变化。

建国以来,广播文艺经历过一个由被动制作到主动创作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为人作嫁到自己走路的过程。

50年代初,广播队伍初建,归属于新闻宣传口(),而不是文化艺术口(文化部)。电台强调要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成为人民的喉舌。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广播是媒介和工具。当时新闻类、文艺类节目被称作“新闻广播”、“文艺广播”,还没有“广播新闻”、“广播文艺”的提法。如果说新闻节目是报纸的“有声版”的话,那么文艺节目便是社会文艺的“录放版”。文艺编辑有两大任务:一,政策把关;二,编、播、录、放。换句话说,就是对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加以筛选,进行广播化处理。因此,他们尽管是决定节目优劣的关键角色,却属于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不自我标榜,也不标新立异,只是当好配角。就“广播文艺”而言,这种为人作嫁的节目制作方式多少有一点被动。

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力度逐步加大。1980年10月,全国第十次广播工作会议提出了这样的工作方针:广播电视要“自己走路”。

这个方针50年代初胡乔木曾经提出过,含义不同。当时主要指广播事业要建立自己的记者、编辑和节目制作队伍,免得只是报纸的传声筒。80年代重提,队伍已经壮大,设备不断完善,除了广播以外,还出现了电视,影响越来越大。“自己走路”不仅意味着摆脱报纸、杂志那种文字印刷,人工传递的信息传播方式,而且要充分显示音像俱备、电波传送、迅速及时、传播广泛、感染力强等优势,开创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5月,广播电视部正式成立。第二年3月,在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上,部长吴冷西强调:要“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这个观点可以说是“自己走路”方针的补充和发展。

“自己走路”有这样一些迹象:

——80年代,“广播新闻”自成体系,不限于报纸有声版的“新闻广播”。

——80年代,“广播文艺”开始探索,区别于录放版的“文艺广播”。

——80年代,“电视文艺”大行其道,电视散文、电视音乐(mtV)、电视戏曲、电视综艺、电视文化专题、电视艺术片等多种样式纷纷呈现。

——80年代前期,广播剧形成创作高峰,90年代被纳入“五个一工程”奖项。

——80年代,电视剧异军突起,蔚为大观,以极其普及的方式与电影争夺观众。

——80年代中叶,电影也划归广播电视系统。1986年1月,广播电视部改为广播电影电视部。

——90年代,国家教委正式确认并新增“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设学士、硕士、博士生专业。

同样在80—90年代,正当广播电视系统提出“自己走路”和“扬独家之优势”的时候,理论界、学术界开始通行一个与“新闻”、“宣传”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传播”。

在传播学领域里,广播、电视与报纸、杂志、图书同样被视为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和工具,简称“大众传媒”。它们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从媒体的角度看,广播电视实际上存在着双重品格:既是新闻信息的传输工具,又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作为文艺的视听载体,广播电视不是惟一的,除此之外还有电影、录音带、录像带、CD、VCD等等——或许将它们统称为“音像文化”、“音像艺术”更为准确。80年代以来,除了政府主办的广播电视节目以外,商业化操作的音像制品已经进入市场,具有同样的视听效果。

音像文艺的社会化,给广播电视文艺带来了竞争和压力。就“传者”而言,你播我听、你播我看的单一的传播途径改变了。专业化的音像技术不再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专利。独家经营变成了多家经营,文艺领域的行家里手大量涉足音像创作。中外音像制品正在成为广播电视文艺的强大对手。就“受众”而言,文化消费观念增强了,拓宽了。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再限定于收听、收视电台电视台的节目,视听口味也越来越高。于是,在音像文化领域里,不再是电台电视台的编辑为观众筛选、择定节目,相反地,广播电视文艺节目与其他音像制品一样,要接受受众的选择与检验了。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台文艺编辑向来有两大特点,一是具有强烈的“喉舌”意识,对政策把握和舆论导向十分敏感(因为长期归属于新闻宣传部门);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广播电视专业化技能、技术、技巧(因为是政府独家经营)。这两个特点曾经是两大优势。如今,这两大优势显然要重新认真地思考了。

喉舌意识主要是就新闻宣传而言的,电台文艺编辑们常说:社会文艺所允许的,我们不一定允许——因为电台是政府的机构,重在表达政府的意志,传播政府的声音,必须强调政策性、权威性。这一点毫无疑义。然而,文艺和新闻虽然一样姓“文”,却分属两个范畴:新闻强调客观、真实;文艺强调主观情绪。新闻言简意赅;文艺情趣盎然。新闻迅速及时、“喜新厌旧”,重在追逐时代和生活的浪潮;文艺“喜新恋旧”,耐人寻味,重在探索人生价值和艺术魅力。如果说新闻不乏冷面孔,那么文艺永远有一副热心肠。我国的新闻宣传政策与文艺政策在侧重点上也略有不同:前者重在统一的舆论导向和优秀的作品示范;后者重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要为人民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喉舌意识和百花齐放意识其实并不矛盾,但也不可相互取代。如上所说,广播电视有双重功能,倘若说“喉舌”强调的是媒介和工具功能,那么“百花齐放”强调的是艺术形态功能。广播电视文艺编导运用音像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创作,实际上已经不限于社会文艺的选择、加工、传播,它们自己也已经成为社会上音像文艺大舞台的作品。作为社会文艺的一部分,它们不再具有往日的权威性,同样要经受受众的选择、专家的审视乃至市场的检验。

面对媒体的竞争,仅有喉舌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泛泛地应付日常播出也难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广播人、电视人应当转变创作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树立“广播电视艺术家”的意识。目前,文学艺术领域的行家里手既已涉足音像创作,并且有所作为,那么,广播电视文艺编导除了准确把握政策和舆论导向以外,增强文艺修养和艺术功力是当务之急。

载体与本体

顾名思义,广播文艺是广播所负载的文艺。广播是载体,文艺是本体。电视文艺类似。

载体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文艺领域里,它们与本体相辅相成,其材质与性能直接影响到艺术本体的形态特征。比如:

文字——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有了语言文字才有文学,才有美文巧思和艺术化的文学。于是,文学成为文学的载体。

宣纸——国画的载体。生宣、熟宣的不同性能使泼墨写意与工笔重彩各呈异趣。

板材——版画的载体。于是有木刻的刀味、铜版画的金属味、腐蚀版的艺术肌理。

胶片——摄影的载体。胶片、暗房技术造就了摄影艺术。

广场、厅堂、剧场——表演艺术的空间载体。音乐、舞蹈、戏剧形成了广场艺术、室内艺术、剧场艺术的不同效果。

艺术有个传播问题,也有个记录问题。记录是为了传播。过去的艺术难以记录和复制,只能口传心授、手工制作、巡回展示,或借助于文字间接记录。这使文化艺术的普及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摄影、唱片、广播、电视、电视的相继流行,意味着找到了新的声像媒体,也是载体。

声像媒体(载体)有什么功能呢?

首先,它们可以记录——客观地记录,不失原样地记录。记录声音、记录形象、记录色彩。既可以记录生活,也可以记录艺术。既可以静态地记录,也可以动态地记录。既可以生活化地记录。也可以艺术化地记录。胶片、电子的记录功能的发挥(电影、电视),其真实性甚至令舞台上三面墙式的“模拟现实主义”为之逊色,进而去探索“剧场艺术”的新路。

其次,它们可以表现——主观地表现。声音或形象不只是客观的,它们也能表现主观情绪、个性色彩、审美倾向,甚至可以表现臆造的、非现实的观念——音乐、音响尤其具有这种魅力,由此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

第三,它们可以复制——大批量的、机械化的、不走样的复制。

第四,它们可以传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可以借助于电子手段实现即时传播、同步传播。

前两个功能——对生活的客观记录,对情感的主观表现,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艺术讲究情、趣、艺。后两个功能——大量复制,迅速传播,属于传播的范畴。

依托20世纪的现代科技,新一代的声像载体赋予文化艺术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包装,大潮般地涌向社会。它们加快了文明的步伐,也改变了传统艺坛的风貌。于是,融汇着机械技术、复制技术(印刷、摄影、拷贝)、电子技术的艺术形态被视为20世纪出现的、与现代科技相交汇的新艺术。特别是电影、电视、广播,有人称之为区别于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剧七项艺术的第八艺术,第九艺术、第十艺术。

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其实在视听领域,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新的艺术手法。一切都是固有的艺术形态(包括电影艺术)业已创造过的,而且已经相当成熟。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舞蹈、杂技;听觉艺术如音乐、歌曲、曲艺说唱;视听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即使如广播剧、电视剧,大抵也不过是听觉化的戏剧和电影式的声像蒙太奇叙事。所不同的,只是将胶片载体转化为电子载体、将观赏环境由专业化的剧院转化为日常的任意性环境而已(当然这也很重要)。从音像载体的角度讲,电视更需要从电影那里学习音像蒙太奇语汇、以及画面运动、节奏,影调、色彩以及音乐、音响等表现技巧。

正因为广播电视没有创造什么新的艺术语汇和艺术手法,因此把握固有的艺术形态十分重要。

艺术形态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手段、方法、风格、格调、韵味之别。它们之间从来不是相互排斥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契合、借鉴、交融关系。艺术的哲理触类旁通,人们称之为“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的线条色彩、雕塑的块面结构渗透着音乐般的节奏韵律;音乐的音色、音响、柔度、力度可以带来空灵(空间感)、柔滑(视觉、触觉感)、冲击力。综合性的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更是随处可见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的影子,甚至还包括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有关人生与艺术的哲理思考。

于是,广播电视面对文艺,势必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趋势。应该说,艺术的高下不在于形式的新旧;作品品位的高低,不在于琢磨什么新样式或开发什么新品种。关键在于两点:

(1)艺术本体的把握——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2)载体功能的发挥——即广播电视自身的艺术表现功能的发挥,如客观再现,主观表现,以及包括纪实美、形式美在内的情、趣、艺。

把握好这两点,手段的运用和样式的变化自在其中。

数千年人类文明所积累、所创造的艺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极为丰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多层次、多形态地表现。没有什么事物广播电视不可表现,也没有什么题材只可用一种方式一次性地表现。具体到每个作品,表现手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最理想的境界只是两个字:得体——得生活的本体、得艺术的本体、得情感的本体。

原创·继创·再创

任何文艺作品都有原创、继创和再创。作品的原创很重要,或可称之为“原生态”的作品。它是继创和再创的根基。然而,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不在于它是否是原创或原生态。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原创的、原生态的作品比较粗糙,杂质多,通过继创和再创,才成为精品。随着艺术载体的多样化,继创和再创现象愈来愈普遍。

即使在出现精品之后,继创和再创依然存在——文艺界称作改编、移植、二度创作。继创和再创可以不断出现精品,或者各呈异趣。当然,其中也不乏庸品,甚至膺品。

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流传千年以上的《西厢记》故事,题材及原创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南宋赵令畴将其改编为说唱形式的《蝶恋花鼓子词》,同时又有歌舞说唱并举的官本杂剧《莺莺六幺》。金代董解元另作改编,重新创作为长篇说唱《西厢记诸宫调》。元代王实甫则又以“董西厢”为蓝本,再创杂剧《西厢记》,成为中国古典戏曲舞台上的不朽之作。

杂剧精品《西厢记》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这一题材的杀青、锁定。“王西厢”是用北曲演唱的,称“北西厢”。明代又有以南曲演唱的同名传奇剧本出现,情节人物有所拓展,带有江南风情特征,称“南西”。至于清代以来各种地方戏曲和曲艺里的“西厢”、“红娘”,乃至不同演员的不同表演艺术流派,如京韵大鼓《大西厢》,昆曲折子戏《传柬》、《闹柬》,荀派京剧《红娘》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难以互相替代。时至今日,新编越剧、蒲州梆子、歌剧、电影、电视连续剧的《西厢记》仍在继创或再创。

又如,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以来,各种艺术形态的继创和再创始终没有停止。英国重视原创和原作,不作过多的改动。美国则在原著基本情节和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为我所用,大幅度改编,加以再创。例如百老汇歌舞剧《西区的故事》采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把中世纪意大利两大家族的世仇变成了纽约贫民区两大青年团伙的争斗;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又设置为当代意大利后裔的族仇和枪战。然而,原著中“以爱情化解仇恨”的中心主题没有变,震撼人心的悲性结局没有变。同样的情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黑泽明的《乱》,将莎士比亚《李尔王》的人物和情节架构放置在古代日本部族,加以电影化的表现。这,也是一种再创。

诗,谱曲为歌。乐舞,可以引发诗情画意。口述的故事,文学化加工而为小说。小说搬上舞台成为戏剧。经过屏幕化处理,成为电影、电视。短篇的可以生发为中篇、长篇;长篇的可以浓缩为单本、连续、系列、片断;古典的、章回的可以改写成现代的;外国的可以转化为中国特色的。

广播电视既然是音像载体,既然被视为艺术形态,那么它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元素和音像元素观照整个世界,观照自然、社会、人,观照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它可以原创,也可以继创、再创,大有用武之地。

以广播文艺(有声文艺)为例:

原创——包括两种:一种是记录社会文艺的原创,即尊重原作,如实地记录和播出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话剧作品、戏曲作品、曲艺作品、电影作品。另一种是广播文艺的原创,即利用广播特点、发挥广播特长的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

继创——在原作基础上进行程度不同的编辑处理和广播化加工。如录音剪辑、作品赏析、文艺专题、综艺晚会等。艺术史、艺术理论及艺术知识的概括与介绍也可以说是一种继创,如“阅读与欣赏”、“广播戏话”等。

再创——广播文艺作品(如广播新歌、广播评书、广播曲艺、广播小说、广播戏曲故事、广播剧等)既有原创,也有再创。再创体现为对其他文艺题材及作品的移植、改编和二度创作。

这里所说的原创、继创和再创,主要是就广播电视作为“音像载体”的艺术表现功能而言的。实际上,广播电视毕竟与其他音像载体(如唱片、录音带、录像带)不同。作为“传媒”,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职责,其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常常比艺术表现功能更为突出。当信息传播与艺术化的加工制作有所冲突的时候,常常宁快勿精,要把“迅速、及时、真实”放在首位。这是新闻与艺术在广播电视中孰重孰轻的问题,可以理解。

迄今为止,广播电视文艺节目更多的是记录社会文艺,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广播化、电视化的处理(继创)。至于充分运用音像语汇的创作(如广播剧、电视剧、mtV等),则相对有限,因为它需要专门组织力量,有比较充分的创作时间和相应经费保证。这对一般电台电视台来说有一定的困难。50年代以来,专门性的广播文艺和电视文艺创作队伍不是没有,如:1953年建立的中央广播文工团,1980年改为中国广播艺术团,任务主要是为广播及电视系统创作、排练、录制文艺节目。1983年又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建立。此外又有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等。这几家单位实行文艺体制,确实创作了不少好作品。但是仅仅靠这几支队伍显然不敷数以千计的电台电视台的播出需要,大量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仍然由电台和电视台自家承担,日常节目靠互相交换的办法加以充实,近年来则往往择用市场上业已通行的音像制品。就广播电视文艺而言,市场化操作和制播分离将是一条新的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作为媒体的记录功能和传播功能同样可以用于文艺节目,甚至形成广播电视文艺的特色。例如:

传播功能——表现为文艺节目中新闻因素的介入,以及新闻节目中文艺手段的运用。最典型的是所谓“专题”类型的节目。前者称“文艺专题”,如穿插有新闻式采访的综艺专题、综艺晚会、文学专题、戏曲专题、曲艺专题、音乐专题等。后者称“新闻专题”,如运用文艺手段加以渲染的新闻特写、新闻故事等。在这类节目里,既有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又有文艺的情、趣、艺。据说,国外影视界并没有“专题片”的提法,要么是“纪录片”,绝对真实;要么是“故事片”或“艺术片”,基本虚构。其实,两者不必那么泾渭分明,其间不同程度的交叉与融合应该是客观存在。正如报告文学、散文特写,以及国外的所谓“新新闻主义”。此类作品的新闻题材令人关注,文艺手法引人入胜,近年来颇受欢迎。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文艺形式和新闻表现形式是伴随着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的盛行而出现的。

影视艺术的社会功能篇10

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影视业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美学特征,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⑤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