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维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7:19

城市运维管理篇1

关键词:路灯设施、维护管理、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市路灯管理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美丽城市的必要举措。城市路灯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改善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所以,要求我们认识我国城市的路灯管理现状,明确我国城市路灯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并提出对提高我国城市路灯设施管理水平的措施,力求有效地解决我国城市路灯的管理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城市路灯管理与建设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城市照明设施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1.1做好城市照明设施维护工作,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通过对城市照明设施的维护,保证城市照明设施的完好率和亮灯率,为人民群众创造出了安全明亮的夜间环境,能够清晰辨别道路状况,避免潜在的危险障碍,提供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保障。对夜间出行的人群和车辆起到定位与导向作用,改善交通状况,保证司机的行车安全和行人安全,减少了暴力和偷盗等犯罪行为,使人增加安全感,为构建和谐社会、平安社会作出了保障。

1.2城市照明设施维护工作对美化城市夜景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城市照明设施维护工作,保证城市照明设施的完好率和亮灯率是城市形象在夜晚得以充分重塑和再造的保证,可以表现出白天无法表现的魅力与特色;创造出明亮宜人的环境和令人愉悦的夜晚城市景观,展示出城市文化与环境相和谐、统一的整体形象;营造出特定的城市文化氛围,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烘托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2、我国城市路灯设施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路灯建设和管理缺乏统一规划

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已然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在路灯建设和管理这一个环节,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都缺乏了有效的统一规划,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城市路灯建设环节的管理不规范。在某些城市由于缺乏路灯统一规划,“一路一灯”这样的不合理现象在城市之中大量存在,另外一方面由于路灯建设和管理的无序,使得路灯颜色各异,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城市形象有所影响。这对于当前,人民群众对于美的追求,对于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十分不匹配。城市形象和面貌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当前审美水平的提高,必须要不断重视城市路灯的建设和管理,有效对城市路灯建设和维护进行合理、统一规划。

1.2路灯设施监管的方式落后

尽管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在城市或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上,逐步加大对路灯设施管理与维护的力度,但是还是有大多数地方存在路灯设施监管的方式落后的现象,仍然沿用传统监管中的人工巡查和群众反映相结合的方式。尽管定期对路灯设施进行人工巡查,可发现路灯设施中的不足,如灯泡坏掉、灯柱歪斜等,但是由于城市路灯较多,加上城市扩建速度加快,更增加了路灯设施的建设,导致人工巡查的工作量较大,不能短期循环检查,故而常常出现路灯设施损坏和盗窃的现象,导致路灯维修不及时,给过往车辆及夜行的人们带来不便。

3、提高路灯设施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主要措施

3.1建立路灯远程监管系统

对于路灯设施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路灯监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对现有路灯的有效管理与维护,可避免出现路灯维修不及时、路灯被盗等现象。因此,采取有效的、严密的监管方法对路灯设施进行管理与维护,是很有必要的。改变传统的人工化巡查和群众举报的监管方式,实施路灯远程监控系统的监管方式,不但能节省人力、物力,还能避免出现维修不及时的现象,也不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巡查的空白区。建立全自动化的路灯远程监管系统,直接可以对路灯设施实行远程监控,只需要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就能对城市每个角落的路灯实行全天性掌握,还能通过监控系统画面,掌握盗窃路灯设施的犯罪分子的资料,打击盗窃路灯的猖狂行为。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为路灯远程监管系统提供较好的技术条件。

3.2以人为本,重视道路照明的功能性

路灯的首要功能是作为夜间照明的使用,然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路灯的其他使用要求越来越多,首先,对路灯的亮度和光色等要求也比以往更加严格,仅仅是照明的功能已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其次,现在的路灯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从而可以美化城市,给城市的人们带来一定的舒适感。因此,以人为本,使得城市路灯的功能多样化,注重路灯照明的设计更加重要。

3.3制定统一的路灯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划

城市路灯建设造成的混乱不堪局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路灯建设和管理没有统一规划和标准。对于任何事情,必须要首先分析其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其特征分析得出相应解决方式。所以针对各个地区的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状况、城市的发展重点的不同,城市路灯建设和维护必须要根据当地特点提出相应的路灯管理方法。例如,在路灯建设过程中,对于小城镇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对路灯的实用性能更加的注重,而对路灯具体规格选择和颜色的确定没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必须建立统一的规划,在路灯的具体建设过程中,为了促进路灯的有效建设和管理,必须首先确定整个城市的路灯分布情况,从而确定路灯的隶属单位。

3.4规范路灯设施管理部门

只有解决了路灯设施的管理多头化现象,才能实现路灯管理与建设的合理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将路灯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做好。目前,就路灯设施管理的问题,需要做好路灯设施的管理及维护中责任、权力、利益相统一的原则。政府需要加强对路灯设施的具体管理力度,并将路灯管理的责任明确化、单一化让相关的管理部门相互配合和协调好权利和责任,从管理的源头上做好路灯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同时将路灯管理部门进行规划,避免出现一灯多管的现象。如路灯设施管理与维护的过程中,政府可将市政路灯直接划给地方来管理,并采取与道桥和排水等相关的基础设施相同的管理方式而城市小区内的路灯管理可直接划归给小区内的开发商管理。

3.5加强维护,提高效益

加强城市路灯设施的维护,提高城市路灯的使用效率,可以先采用城市照明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得一定范围内的城市路灯可以进行自动化控制。同时,可以在城市路灯设施中添加自动报警系统,这样可以在路灯出现故障的时候,高效地进行人员的调度。而对于路灯防盗方面也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城市照明的主要特点是面积广,路灯数量多。致使城市路灯管理难度大,再加上路灯设施是由比较昂贵的物质制造而成的,所以,一些违法分子就会盗窃路灯设施以谋取利益,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城市路灯设施的破坏程度。因此,要求城市路灯管理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改善,对于物质之外的精神享受也有了需求,因此在夜间的活动也处于快速增加之中,正是基于此,城市夜间照明状况也有了很大的需求和很高的要求,我们要有效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夜间照明的需求,城市路灯建设必须从以往的单纯照明需要,多方面发展,不断美化黑夜。路灯是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在人民生活和城市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做好路灯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不但能改善与提高行人的生活质量,还能为美化城市做贡献。

参考文献

城市运维管理篇2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urphy”为你整理了这篇城市管理局2020年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城市管理局2020年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自查报告

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市城市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的工作目标,全面履行部门职责,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方式,努力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制定相关文件,夯实业务科室”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责任。

随着“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的全面开展,我局召集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由各业务科室提报“一单两库”明细,牵头科室根据部门权责清单和三定方案,制定出台《临沂市城市管理局“双随机、一公开”实施细则的通知》(临城字〔2020〕16号),明确相关业务科室责任分工,理顺协作配合机制,建立健全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为做好“双随机一公开”相关工作提供了文件支持。

二、业务科室稳步推进,本着服务不扰民的原则,逐步开展系统内和部门联合检查工作。

(一)相关数据。截至目前,我局通过省政府双随机一公开平台联合其他部门检查企业数量8个。通过“互联网+监管”系统录入本单位自行开展的抽查检查269次,通过检查发现问题立案调查36起。

(二)具体开展情况。

1、污水处理厂检查

根据“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及职责分工,市城管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于2020年7月14日对市直管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维护情况进行联合检查。

临沂市市直管理的污水处理厂有四家,分别为临沂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临沂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临沂市北城新区污水处理厂,临沂市青龙河净水厂。

检查采用全部检查的方式进行。市城市管理局检查内容为:污水处理厂规范稳定运行情况、进水在线监测情况、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情况、安全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情况、再生水利用情况、污水处理费、污泥处置费拨付情况、城市污水管网污水浓度、数据管理系统填报情况,市生态环境局检查内容为:排污许可证要求的自行监测情况。

本次检查以《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办法》为参考,对污水处理规范稳定运行及出水自行监测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四家公司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运营维护,此次检查未发现问题。

2、景观照明检查

根据“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要求及职责分工,市城管局于2020年10月19日—20日,联合市住建局对市直管理的景观照明设施的运行维护情况进行联合检查。

临沂市市管区域内景观照明设施运行维护由两家企业承担,分别为临沂市正阳照明工程有限公司和山东庄园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临沂市正阳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市管区域内楼宇、桥梁景观照明设施的运行维护;山东庄园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负责雕塑公园内的景观照明设施的运行维护。此次检查对象为此两家运行维护公司。

此次检查采用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对临沂市正阳照明工程有限公司随机抽查3处楼宇景观照明设施、1座桥梁景观照明设施;对山东庄园环境建设有限公司随机抽查3处景观照明设施。

城管部门检查内容为:对城市照明运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住建部门检查内容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管理情况监督检查。

检查以《临沂市城市景观亮化设施维护操作手册》为参考,对亮灯率及安全维护等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两家公司都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运营维护,此次检查未发现问题。

3、生活垃圾处理厂检查

根据“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要求及职责分工,市城管局于2020年11月5日,联合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采用随机抽查方式对临沂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临时封场后的运行管理情况及中节能(临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运行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城管部门检查内容为:对生活垃圾处理厂的日常运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环保部门检查内容为: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监测设施日常运行情况。。

检查以查看资料和实地查看的方式进行,两家处理厂均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运营维护,运行管理情况正常,此次检查未发现问题。

上述三项检查结果均已录入山东省政府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并通过平台进行公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随着该项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将进一步研究拓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的事项和范围,通过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限制监管部门选择性执法,确保检查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通过联合住建、环保部门对排水企业、照明企业和生活垃圾处理企业等企业单位进行联合检查的方式,将涉及多部门的检查活动合并为一次检查活动,一次检查解决多问题,有效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提高执法成效、减轻执法对象负担,努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城市运维管理篇3

关键词: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维护管理

abstract:urbansubway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andsystemmetrosafetyarecloselyrelated,inthedailyoperationoftheprocessisnecessarytothroughsomestrictmanagementmeasuresfor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maintenance,soastoimprovethesafetyandreliabilityofthesubway.therefore,thisarticleistoimprovetheurbansubway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maintenancemanagementefficiencyofthesystemarediscussed.

Keywords:thecitysubway;mechanicalandelectricalequipment;maintenance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的特点

城市地铁是一种便捷、快速的客运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地铁的行驶线路不会与其他运输系统相重叠可以有效的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积极发展地铁交通的建设。作为地铁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关系到地铁运营安全及服务质量。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主要包括直升电梯、自动扶梯、轮椅牵引机、屏蔽门、安全门、低压配电设备、照明控制系统、导向系统、应急疏散系统、中央空调、通风系统、消防喷淋系统、给排水设备等。以下就对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一)低压供电系统

低压供电系统主要是为车站提供照明及为各系统设备提供动力电源。低压供电系统设备通过中央级电力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设备运行得以有效掌控。

(二)环境控制系统

城市地铁车站特属于公共场所,每天都会有非常庞大的人流量,而环境控制系统的作用就是为车站及隧道提供足够的新风,排除部分站内空气,适宜控制空气流动,灾害时排烟系统启动、防烟隔离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具体包括新风系统、排风系统、空调制冷系统、事故排烟系统、隧道通风系统、轨底排热系统及屏蔽门系统。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用来监控车站机电设备运行情况,通过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启动相应模式。火灾时通过接受火灾监控系统报警信息自动启动火灾模式。

(三)给排水及水消防系统

地铁给水由城市自来水系统供应,提供地铁清洁、生活和消防使用;收集雨水、污水集中泵入城市排水系统,保证地铁安全运行。主要是由给水系统、消防水系统、排水系统组成。设备状态通过车站机电设备监控系统进行监控。

(四)电梯系统

电梯系统主要包括直升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扶梯作为车站的辅助设施,一方面可以方便乘客出入地铁车站及乘坐地铁,另一方面在发生火灾时可以作为乘客的疏散通道使用。直升电梯和轮椅牵引机作为特殊乘客的无障碍设施,服务作用十分重要。

二、提高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措施

由于机电系统设备关联到城市地铁的方方面面,使得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着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地铁机电设备的安装与维护大都属于地下作业,所以会受到场地狭小、通风和光照条件差以及空气湿度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种类繁多、设备数量庞大、设备布局分散又复杂、设备接口多、技术含量高、协调工作量大,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地铁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单位应牢固树立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重要性的认识,必须要重视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以下就地提高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效率的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一)强化专业的维护管理

长期以来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都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维护好复杂繁多的机电设备是管理人员所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维护管理机构,即维护管理部门。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由维护管理部门负责,维护管理部门下设的技术管理级和技术维修级以专业组来实施,实行专业化管理,这样可靠保证了设备维护的专业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设备维护的过程中,以更加专业的角度去剖析问题,从而极大地提高维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维护管理的效率,维护管理部门还需要配置生产调度组,整合部门生产信息,及时调度,保证维护管理的可控和及时性。另外维护管理部门需配备充足的维护机具、检测设备及维修备件。建立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维修工程师工作站和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全方位监控设备运行数据,实时跟踪设备维修信息。通过专业的人员、全面的调度、充足的机具及备件、全面的监控,设备维护得以有效把握,维护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重视机电设备的巡视及检修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即便是拥有较高的质量和功能,也无法将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降低为零,所以要求维护管理人员必须加大机电设备的日常巡视及定期检修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方针。具体可以根据专业设备检修规程制定详细的设备检修工作计划,对机电系统设备逐站逐台的精检细修,并且配合现代化的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系统真正做到对机电设备检修维修过程的实时记录。对城市地铁机电系统设备故障处理,在维护管理中不断总结分析各专业各系统故障类型,分析故障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对故障发生概率较高的设备在设备检修时应进行重点防护,从而有效的避免类似故障的重复发生。

(三)加强机电设备系统的技术管理

加强机电设备系统的技术管理,要求机电系统设备的管理者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并非是依据个人的经验或者直觉为标准进行管理。具体是创建标准的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管理档案,通过文件的形式将机电设备投入运行到报废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通过这些具体的数据以及档案资料能够进一步制定量化以及标准化的维护管理制度,然后通过制度指导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的每一项管理工作。由于管理制度在方法、内容以及工作要求上都进行了具体量化的规定,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和规范作用,让城市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而并非是凭借个人的主管臆断。技术管理工作要遵循客观的原则、程序以及方法。因此可以说科学的技术管理是提高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管理效率及机电系统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四)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维护管理能力,提高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维护管理效率,还必须要重视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机电设备系统维护管理的技术队伍主要包括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维修工班人员,对采取委外维保模式的,还包含委外维保单位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和工班人员。做好设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现场实操培训是提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城市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管理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就是确保整个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运行质量。对于在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各级都有健全的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度,明确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制。组织机电系统设备维护人员,特别是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现行的管理规范,对于施工以及工程验收的规范进行重点学习,要确保管理人员掌握施工当中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以及质量标准等要求,并参与工程的施工、检查、评定以及验收工作。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还应该不断总结设备维保经验,及时修订设备检修保养规程,并与其他地铁开展技术交流学习,根据设备性能制定完善的维修保养要求,充分提升地铁机电系统设备维护管理水平和员工专业的技术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不断扩张和发展的过程中,人口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升高使得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有效的解决城市交通的拥挤问题,目前各大城市开始发展地铁运输。而且伴随着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高新科学技术运用到地铁运输当中,也促使地铁机电设备系统不断的更新换代,在提高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也会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如何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维护管理效率,就成为了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系统的功能特点,并且从强化专业的维护管理、重视机电设备的巡视及检修、加强机电设备系统的技术管理以及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等方面入手,结合城市地铁的实际情况总结出来一些有效措施,从而有效地确保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晓松.对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城市交通,2006年02期.

[2]李蒙.数字轨道交通工程的设备接口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王辉.城轨交通数字无线集群通信系统频点使用[J].铁道通信信号,2010年01期.

[4]王渤.多车直流牵引供电系统继电保护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城市运维管理篇4

关键词:城市环境;管理系统;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及相关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地。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其所承载的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等要素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城市环境的内容也更趋繁杂,既包括以自然因素或生物系统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也包括与生产紧密联系的生产环境,还包括以人们居住、生活为核心的城市人居环境。城市环境管理是对于复杂巨系统的综合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是专业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的互补,在管理手段上是政府宏观调控与微观市场调

节的有效融合。如何使这一复杂系统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成为城市运行和管理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1研究进展

1.1城市环境管理重点问题的研究

当前城市环境管理研究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重点问题,即在城市环境信息获得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城市环境监测系统建立,进而构建用于环境问题辨识的环境评估指标和路径。先进的城市环境信息获得技术是城市环境管理和决策的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指出,将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运用于城市环境管理过程,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获取、运算及处理、高精度目标定位、空间与瞬时模拟和区域发展规划决策,有利于城市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和现代化[1]。

在城市环境监测系统建立方面,在对国外的监测体系的组织体系、技术体系和应急体系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环境监测系统的制度完善、技术改进、资金人员保证,以及多渠道的参与方式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如美国“合作式”的联邦监测体系、逐年增加的资金、整合完善的数据库系统、技术支持与人员培训等[2]。

1.2城市环境管理体系以及环境管理典型模式研究

城市环境管理是一项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城市环境管理模式的研究是一项系统的、跨学科的研究。要剖析环境管理系统运行的内在机理和架构,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城市环境管理运行模式,实现城市环境管理资源的效率最优。城市环境管理系统的运行有赖于咨询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以及监督系统等各子系统的有效互动和衔接[5]。

2城市环境管理系统架构分析

2.1城市环境管理系统的时间进度

时间维度是整个系统中引领发展的重要维度。从时间角度来看,城市环境管理方法和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后果导向的城市环境管理模式,即把环境管理的重点放在问题发生之后进行治理的城市环境管理思路;另一种是原因导向的城市环境管理模式,即把环境管理重点放在环境问题产生之前的城市管理思路。建立长效环境管理机制的要求决定了原因导向的城市环境管理模式成为环境管理的主流,与此密切相连的在时间维上进行科学的规划与预测,构建未来一段时间内城市环境管理的框架、核心和面临的重要领域,这不仅避免了突击式的治理难以根本解决不时发生的城市环境问题,而且有利于更深入理解这些问题赖以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方案的可行性。

2.2城市环境管理中的监督检查

如前所述,在城市环境管理系统中,监督检查维度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考核评价,其定位逐渐转向一个城市环境相关主体获得环境综合信息的平台。通过建立与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建设水平相适应的多项环境管理的平台,实现城市环境管理的最优状态。平台的作

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现政府与相关主体的环境信息沟通。环境监督检查维度的信息收集与建立了政府各部门内部和相关主体的信息交流渠道。第二,实现城市环境管理主体的有效链接。环境信息平台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统一的环境信息,理顺不同主体之间的管理接口,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为逐步形成城市区域不同层次的环境管理主体遵

循同一标准、建立统一的环境管理体系链接创造了条件。当相关各方都采用共同的管理语言时,城市环境事务的处理就变得快捷、高效。

2.3城市环境管理中的专业管理

由于城市环境管理的专业特性,专业管理维度的建设与维护对于城市环境最优管理的实现至关重要。专业管理维度的城市环境管理包括两类主体:环境作业执行的经济实体以及对于环境作业任务进行规划制定、作业规范、作业检查等政府部门。在城市环境作业管理领域,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8]。采用业务合同出租的模式,或者通过竞争性招标,将环卫、绿化等具体作业单位转制为公司或其他市场主体,引进竞争机制,营造

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氛围,以契约的方式确定双方的责任关系。通过监管主体和执行主体的主体分离,提高城市环境作业管理中的低效性,减少城市环境管理服务供给的垄断性,同时减轻了行政机关的负担。

3城市环境管理运行机制分析

在对于城市环境管理系统的架构分析中,专业管理、监督检查和时间进度是系统运行的三个核心维度,与此对应的城市环境管理的运行系统包括三个核心子系统――对城市环境作业进行管理的专业管理子系统、对城市环境管理的综合信息收集和的监督检查子系统、对于城市环境管理资源给予综合规划和调配的综合协调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有效运行和衔接是城市环境管理运行机制构建的主要内容,专业管理子系统是以城市环境涉及的具体专业为核心进行的单项管理,管理的范围既包括城市的所有区域(如街道),也包括所有的机构(如驻北京市的中央国家机关),是在横向上的专项管理。以垃圾清扫为例,负责垃圾清扫管理的政府部门负责对所有街道和单位的垃圾清扫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其管理对象也包括对这些区域的垃圾清扫负责的所有主体(企业或政府)。环境监督检查子系统是一个综合的信息汇集和评估平台。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分析,此系统将为城市环境管理提供某个专业管理在所有行政区域(或某个机构)的管理态势分析,形成专业的环境管理信息,即城市环境管理的横向分析;同时环境监督检查子系统还提供某一行政区域中(或某个机构)各种专业管理的态势分析,形成区域或部门的环境管理信息,即城市环境管理纵向分析。通过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整个城市的环境管理获得了科学的、持续的实时检测数据和管理依据。

4结语

环境管理是当前城市管理的重要职能,也是城市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的关键所在。城市环境的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决定了城市环境管理研究必须深入分析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梳理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脉络和网络结构,形成最优的城市环境管理运行机制。本文在对城市环境管理的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的城市环境管理架构,在此基础上研究城市环境管理体系中各子系统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形成城市环境管理系统的运行框架和运行模式,以期有助于优化城市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城市环境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戚本超,周达.美国的城市环境管理及对北京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9(08)

城市运维管理篇5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是以地铁、轻轨、磁悬浮等城市轨道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建筑安装、运营服务为主业,兼顾轨道沿线及周边的通信、广告、房地产等多元化业务开发的大型企业集团组织。作为资产密集型企业集团,不仅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且资产变动频繁,资金比重大,因而,围绕资产管理,以现代企业eam为核心,构建包括资产前期管理、运营管理、维护维修、更新改造、报废清理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一体化信息平台,不仅能够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运作的整体协同,而且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资金、实物、技术的规范管理和高效运作,实现资产管理的高效决策、管理和执行,成为引领及支撑企业发展的持久驱动力。

一、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资产,是指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以及多元化事业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实物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所有的或占用的全部基础设施和设备物资,如企业经营管理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设备、办公设备等一般资产,轨道线路、站、场、车辆、机电设备、备品备件、维修、检测设备等轨道交通专用资产,企业集团进行多元化开发业务形成的资产。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不仅资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而且变动频繁,资金比重大,呈现出与一般工业企业不同的特点。

(一)资产种类繁多

除了一般企业都具备的生产办公、交通运输设备及房屋建筑物以外,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还拥有许多专用的固定资产和物资。尤其是“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仅仅轨道交通运营项目,就经营管理着13个大类的固定资产和29个大类的物资,固定资产管理涉及轨道线路、机车车辆、车站设备、供电系统、通信设备、信号设备、自动售检票系统、给排水系统、环境监测及预警系统、消防系统等多个门类,此外,还拥有多元化开发的经营性房产、商铺、广告等资源性资产,可以说资产的种类多种多样,数量繁多。

(二)资产分布广泛

与一般企业不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具有典型的公众服务特征,轨道交通线路延伸到哪里,固定资产就分布到哪里,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大部分资产如线路、机车车辆、站场等,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点,分布区域十分广泛。

(三)资产变动频繁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畅通出行的要求愈加迫切,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保持快速增长的规模,不仅每年都有大量基建项目开工或竣工投产,新增资产的管理增加了相当大的工作量,而且,由于安全生产和技术升级等方面原因,原有的一些固定资产需要大规模的更新改造,因而,企业实物资产新增、变动频繁,特别是固定资产的附属附件,因日常维修维护业务而变动更新更加频繁,增加了资产管理困难。

(四)资产资金比重大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固定资产的购建支出和运行支出所需的资金数额巨大。即使在项目耗巨资建成投入运营之后,一方面,按照一定的规程对轨道交通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和维护,是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重要的日常任务,为了达到安全运营的要求必须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发展的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固定资产常常需要更新改造,也要求投入大量的资金。因而,资产管理水平的好坏,实质上反映着城市轨道交通资金运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投入产出效益大小。

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现代资产密集型企业,愈来愈多地应用eam系统,并由此开始了企业的资产管理信息化进程。eam(enterpriseassetmanagement),是现代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资产从设计、采购、建造、安装调试、运营管理、维修维护、大修、更新改造、折旧及价值补偿直到转让报废的全生命周期,其核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it)提高资产的运行可靠性与使用价值,降低维护与维修成本,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与人员职业素养,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eam在电力、电信、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等资产密集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伦敦、巴黎、新加波等世界著名地铁公司普遍应用eam,我国北京、香港、上海、广州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正在实施或深化eam应用。

国内已经实施资产管理系统软件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基本采用国外的软件,主要有美国infor公司的企业资产管理D7i、美国iBm公司的maximo资产管理解决方案、瑞典iFS公司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德国西门子的BFS++等。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发展和积累,多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跨过了“部门级”的系统应用,形成了多条纵向应用的体系。由于以往网络信息技术的限制,他们大多没有进行信息平台的整体规划,而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进行系统集成,呈现出多种异构系统,形成众多的“信息孤岛”,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没有统一的资产管理平台,缺乏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项目等资产前期管理系统集成,缺乏资产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呈现资产多头数据源,存在信息孤岛,规划设计的技术知识不能有效传递与继承,资产构建与资产维护维修技能相互分离,再加上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形成企业财务账面资产和业务占用实物资产对账困难;

(二)资产管理相关子系统之间没有集成,形成众多“信息孤岛”,资产的规划设计、工程项目、资产运营等相互分离,采购单位无法获取完整准确的设备物资技术指标,常常导致采购的设备物资(备品备件)无法使用,既造成资金占用,又造成设备维护延期,甚至造成设备损坏,影响生产运营。

(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经营城市的理念逐步确立,客观上要求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不仅跨行业――轨道交通、通信、广告、房地产、商业经营等等,而且跨单位、跨部门――轨道企业、财政、金融、建设、安全等企业单位与政府主管业务部门,并且,伴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基于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的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逐渐成为大势所趋。

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技术与实践

资产管理系统(eam),是资产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成果,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层出不穷,至今,eam已经发展到了企业级的整体协同、一体化应用阶段,并逐步向企业、政府、社会整体协同应用方向发展,从理论到技术,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资产一体化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

(一)《与时俱进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一文中分析了CmmS(ComputerizedmaintenancemanagementSystem,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说明了设备维修管理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从CmS(ConditionmonitoringSystem,状态监测系统)到CBm(ConditionBasedmaintenance,基于状态的维修管理),从数据库、电子表格到CmmS的发展过程,指出CmmS将从数据记录发展为网络化、分析化和智能化管理,并逐渐将来自不同领域的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汇总、综合,将计算机技术潜力发挥出来,提供更高的管理效率。

(二)香港地铁资产管理应用情况

陈建伟《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在地铁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介绍了轨道交通行业维修管理系统的构成,点明了维修管理系统的核心内容: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以设备台帐为基础,通过设备预先定义的预防性维修策略自动生成维修计划,并对维修计划及所需资源进行合理安排,生成预防性维修工单;对发生故障设备创建故障工单;根据工单进行检修/维修作业;作业完成后,获取工单的故障、成本等相关信息,并对维修活动及维修成本进行分析。文章最后指出:希望未来有一个符合国情、专门针对轨道交通行业特点的设备维修管理解决方案。

(三)基于Soa架构的eam系统集成的应用

在《基于Soa架构的eam系统集成的应用》一文中作者提到,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eam系统和相关专业系统进行无缝集成的要求愈来愈高。企业需要构建自己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便进行信息共享与集成,不仅同现有的系统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还要同许多异构系统进行数据互访。文章提出通过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技术来构建eam系统平台,提高企业资源系统信息共享的敏捷性和动态性,为大型企业集团构造信息化平台提供信息资源整合解决之道。通过引入Soa技术,使得eam平台构建更有效地配置设备、人力、工具及其他资源;更容易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有效控制设备维护及维修费用;并且建立企业自有知识库,提供企业决策及分析所需的信息资源;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建立统一框架,兼容未来的应用。

(四)广州地铁一体化资产管理实践

广州地铁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实现从“设备运营为核心”向“资产运营为核心”的管理战略转变,有效地实现生产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信息的透明度和一致性,避免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信息和系统的脱节,形成统一的资产数据标准,在部门之间搭建信息化桥梁,使其信息实现智能化的双向互联互通,从根本上规避信息孤岛和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的企业发展瓶颈。

四、郑州轨道交通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概述

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注册成立,根据国务院批复同意的《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8-2020),郑州市远期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由6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将形成“三横两纵一环”的线网结构,全长202.53公里,概算静态投资逾1000亿元人民币。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建立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市场化运作,努力形成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等方面的良性循环,降低财政风险和负担。因而,从公司成立伊始,就决定高起点创建企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广泛调研,确定了郑州轨道交通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目标。

郑州轨道交通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以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am)为核心,融合“集中管理,协同商务”的信息化理念,目标是:利用一个平台,融合多个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将围绕企业资产的规划设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存货核算、成本管理、应收应付、固定资产、人力资源、合同管理、资产设备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等管理模块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一体化处理,实现资产管理的业务运作与财务管理的整体协调,实现动态的资产管理一体化应用,实现资金、实物、技术的规范管理和高效运作,实现资产管理的高效决策、卓越管理和强力执行。

郑州轨道交通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作为基于多组织架构的企业应用运行平台、基于模式化的开发平台、开放的系统集成平台及统一的系统管理平台,是建立在Java语言所提供的强大功能的基础上开发的,采用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多层结构的方式来运行,不仅最大限度地方便部署和维护资产管理各相关软件系统,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目标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

郑州轨道交通一体化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将着眼于企业资产管理战略,立足于企业资产管理现实,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来设计应用模式、系统架构、it管控体系、总体解决方案,使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成为建立在确保轨道公司集中管理基础上的统一、规范,成为引领及支撑企业发展的持久驱动力。

参考文献:

[1]李葆文,与时俱进的设备管理与维修2002,iSSn:1001-0599

城市运维管理篇6

关键词:城市地铁机电管理维修模式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城市地铁的机电设备与地铁安全运营息息相关,而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关系到设备的正常平稳运行与运营成本。本文主要就我国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维修模式的现状,分析其优缺点,为尚未开通地铁的城市提供可借鉴经验。

二、XX地铁1号线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现状

XX地铁1号线共设31个车站,配套大楼包括七堡车辆段、湘湖停车场、控制中心、综合维修楼以及档案楼,所有车站包括配套大楼的风水电设备及电扶梯、屏蔽门均由车站维修部门负责组织维保和检修。车站维修部门共配备175名员工,其中:维修经理1名,分段经理2名,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7名,工班长12名,技术员37名、维修116名工。

1、管理模式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以自修为主。首先,车站维修部以香港地铁的管理制度为基础建立了一整套内容完备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一线工班实行四班两运转,白班以巡检为主,晚班以预防性维修为主,工作内容和操作维修步骤均以工作指引为标准进行;其次,分工明确,团队协作。车站维修部根据单位工程和车站数量将1号线及其附属设施划分成6段,各段之间分工不分家,遇到重要情况可随时从邻近段落调入资源,另设置车站支援及策划中心,组织协调各段工作,其主要负责生产调度、物资需求保证及技术支持等工作;

目前,地铁1号线运行正常平稳,机电设备故障消除率在80%以上。

2、组织构架

1号线车站机电设备维修部门设维修经理1人,分段经理2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7人、工班长12人、技术员37人、维修工116人。

3、优缺点分析

因地铁1号线是XX市开通的首条地铁线,全线共设31个站。机电设备以自主维修为主,车站机电维修部门按标准人员数量配备,共设员工175名,其中管理岗11名,生产岗165名,其中车辆段和综合楼维修工班共19人,每站配备生产一线人员约4.7人。现将地铁1号线车站机电设备维修现状的优缺点分析如下:

1)运营成本较高

a、人力成本

自修配置人员成本情况如下表:(见表一)其中非工资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重大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由单位缴纳部分。

表一(单位:万元)

项目工资非工资平均支出配员支出专业总支出

生产岗5.527.514610951227

管理岗931211132

b、总成本

总成本情况如下表:(见表二)其中的材料费由于在质保期内总费用较低,产生的费用主要在易耗品及非质量原因损坏的配件购置费(如施工中的人为损坏、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坏、渗漏水造成的损坏等)。

表二(单位:万元)

人力成本材料费工器具合计

122711461284

2)工作效率较低

地铁车站机电设备的特点:

a、设备分布范围广、数量大、品种多、接口多、复杂;

b、从1号线运行的经验来看,产生的设备故障仅有少数会直接影响地铁的正线列车开行,主要包括屏蔽门故障、区间消防水管爆管、区间水淹道床等故障。

c、设备的作用主要是为车站内的所有设备提供优良的工作运行环境,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由车站维修部构架可知,1号线共分四个区段,每个区段主要负责6~10个站,而分配的人员实行四班两运转模式,平均每班4~6人需要管6~10个站,每班维修人员工作量较大,而且经常交接班,有些需处理的故障、潜在的故障容易互相推诿,不重视预防性的检修,以致降低了维修效率,提高了故障的发生率。

根据车站机电设备的特点和人在一天不同时段的工作效率(白天时工作效率高,夜晚时工作效率低),1号线平均化了每班成员的工作人数,造成白班的工作人数不足,夜晚又有富余的状况,导致一些本可以在白班进行的工作放到夜晚来进行,极大的降低了劳动生产效率。

3)优点

1号线机电设备采用自主维保模式,运营的可控性和安全性较高,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管理。

三、国内其他城市地铁机电设备维修模式现状及特点分析

(一)、a城市

a城市地铁目前已建成2条线,包括一号线一期、一号线南延线、二号线一期和二号线东延段,全长84.8km。机自中心包含五个专业,分别是通风空调、给排水、低压照明、门梯、综合监控;机自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书记1名以及各专业工程师各1名,主管工程师2名。下属的分中心(根据线路分)同样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书记1名以及各专业工程师各1名,主管工程师2名。

a城市地铁公司践行科学发展,创新管理模式,通过科学高效的制度设计、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以及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造价最省、用工最少、开通首先在轨道交通行业同口径统计下略有盈余的佳绩,备受同行瞩目,打造了具有a城市特色的经济节约型地铁。

1、a城市地铁效益型的车站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的优势特点

1)、针对相对粗放的传统的计划预防修体制,创新性地提出在设备管理现场采用世界先进的全面生产维护(tmp)和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Cm)方法。特别是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专注于防止故障,按重要性将设备故障进行降序排列,等级划分,对非常类似的设备采用“模板”方法维修模式,避免作用很小或没有作用的维护工作。从而更加有益于安全和环保;减少了不必要的维护带来的故障;提高了设备可靠性;降低维护费用等。

在维修管理模式方面,主要体现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设备维护管理策略。通过车站设备管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提升,为车站设备管理现场提供更安全、更规范、更简明和更人性的服务。一方面通过开展关键设备的RCm系统分析,提升车站设备维护管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开展tmp的规范化车站设备管理现场,提供更加规范的车站设备检维修流程与技术要求,提升设备维护质量,降低维修成本。

2)、在内部运作方面,一方面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模式创造提供后台支撑,主要包括安全管理、维修模式管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强化设备维修管理的规程管理、流程管理和应急管理;另一方面需要从企业的经济效益出发,在票价一定的情况下维修模式,需要不断的控制成本,从降低能耗、减少维修消耗、备件国产化、员工自主管理、实施精益维修以及委外管理等六个方面实施成本管理。

3)、在实施保障方面,主要是通过设备维修管理的组织保障(主要是组织结构设计与职责划分,如车站设备属地化管理、建立同心共保体系等)、人员保障(主要是人员的选聘、培训和考核激励)、信息保障(信息系统(pDa)的建立与应用、车站设备状态监控系统)的实施与控制,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持续改善运作流程。

4)、在提升乘客的满意度方面,主要是通过适时、适度、可靠的车站设备、行车设备的维修服务改善和管理模式策划,降低设备评价故障率和提供乘客能够明显感知到的便利的换乘条件和高效的设备现场管理来进行。

2、风水电设备维修基本模式

a城市地铁1号线开始运营已有8年,机电设备已出质保期,风水电设备以委外维保为主,自主维保为辅。

委外单位经公开招投标选定,以a城市地铁1号线为例,共16个站,其中11个地下站,5个地面站。委外单位拟派1名项目经理、2名专业工程师、4~5名保洁员、12~15名巡检员进驻现场,并纳入机自中心管理,年委外维保费用约130万元;委外工班运转模式为常白班,巡检、维修一般安排在白天进行,晚上安排两名人员值班。

自主维保1~2个站,主要为新员工提高业务能力提供培训基地。通过有实际维修经验的老员工传帮带,使新员工通过现场观摩教学和一些实际故障的处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风水电设备委外维保与自主维保模式对比(表三)

a城市地铁1号线自主维保委外维保备注

长度(km)21.721.7

每km配备工班人数3.7包括工班长、工班人员

需配备工班人数814工班人员工资平均按7万/人・年计

需配备管理岗人数1010管理岗人均工资按11万/人・年计

委外费用(万/年)0230a城市地铁1号线委外费用为230万/年

管理费估算(万)677368

由上表可见,机电设备维修选择委外维保模式可以大量节约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维修效率。

(二)、B城市

B城市目前已建成一条线,全线共设24个站,全长26.1km。B城市轨道交通考虑到高压供电、弱电与风水电设备交叉点较多,设置了供电机电中心,供电机电中心下设机电一车间和机电二车间,机电一车间负责管理车站通风空调、给排水、低压供电、电扶梯、屏蔽门、FaS、BaS、综合监控、门禁等系统设施设备,其中屏蔽门、BaS、综合监控、门禁等系统设施设备实行自主维保,通风空调、给排水、低压供电、电扶梯、FaS实行委外维保,委外项目组纳入机电车间日常管理。

运营初期,B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机电车间对机电设备实行自主维保结合委外维保的管理模式。机电一车间负责一号线的机电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定员93人,其中管理岗22人,生产岗71人,另设有通风空调、给排水、低压供电、电扶梯、FaS共五个委外项目组。

机电设备出质保期后,B城市轨道交通成立物业公司,负责全线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实行完全自主维保模式,材料备品备件由运营公司提供,并对物业公司的维保、检修情况实行每月考核,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从B城市轨道交通的组织架构可以看出如下的特点:

1、强化了中心、车间一级的技术力量。将车间的生产管理和职能管理进行划分,可以让生产科的工程师将全部的精力放在现场的维修、保养工作上,职能科全力为生产科做好服务。

2、将运营公司的安全部和技术部进行了合并,成立安全技术部,配置6名安全技术工程师,负责全线安全技术协调联系事宜,将专业性的问题放在中心、车间一级进行处理。

3、运营公司将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委托给集团公司自己成立的物业公司,提高了对委外工作的控制性、管理性、安全性、经济性。

四、结论

城市运维管理篇7

关键词:轨道交通运营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05-01

1设备管理人员要求与设备维修模式扩展

对于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而言,设备养修是工作的核心,是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的必要手段,是确保轨道交通安全、正常运营的前提。

1.1设备管理人员要求

设备管理人员应适应设备养修需要,按专业设置专业管理部门,成立专业管理团队,进行专业化管理。一是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同时专业分布应实现设备专业全覆盖,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即可实现各专业会诊,快速排队故障,同时可以从管理的角度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二是维修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熟练设备操作与应用,确保出现故障能快速处理。三是为了使管理及维修人才形成人才梯队,要注重后续人才培养,开展“师带徒”、“结对帮教”等活动,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1.2设备维修模式的扩展

运营企业通常会建立自已的设备保障团队,负责日常养修工作。但对某些结构复杂、专业性强的设备,由于运营初期人员经验不足等原因,应将维修模式进行扩展。

一是,可以将某些专业性较强、技术复杂,企业自有技术人员一时难于掌握维修技术的设备,采取市场化手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维修单位或原设备生产厂家进行维修,确保维修的有效性。二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如果运营企业按这种小概率事件准备自已应急资源,不管是现实中或是经济上都是不合理的。为解决这一矛盾,可以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事件进行分析,制定预案,确定资源需求,并根据资源需求与具备能力的专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一旦出现应急事件,立即请求合作单位利用其现有资源进行支援,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专业优势,快速调集资源,应对突发需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后果。

2设备安全管理

2.1设备资料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

设备资料是设备管理的基础,设备资料完整与准确与否,是保证后续养修开展的关键。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对故障出现后快修快通的要求,对设备信息的利用也随之提出了更高要求。

(1)做好设备竣工资料核对。对施工单位移交的竣工图纸资料应保证与现场竣工情况一致,特别是隐蔽工程应在施工隐蔽前即进行现场核对,砍保竣工资料准确,保证运营使用的资料准确无误。

(2)做好设备资料的整理和信息化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资料专业多,标段多,必须对设备资料按专业、系统、标段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应将设备资料进行电子化转化、录入到共用查询平台,实现设备资料的实时、准确地查阅,提高管理效率。

2.2设备安全管理

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整个设备系统运营首要任务,应以设备系统养修质量与安全操作来保证设备系统的安全运行。(1)设备选型应统筹考虑性能、价格与安全性。设备系统的选型需在设计、采购、安装阶段等全过程进行统筹考虑,并进行严格验收,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设备运营安全、可靠的目标。(2)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杜绝“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作业纪律。(3)完善设备养修管理制度:①设备养修管理应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设备日常保养与检查,及时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异常,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设备始终处理最佳状态。同时,设备维修人员应定期地与使用人员进行交流,了解设备状况。二是坚持用修结合的原则,操作人员应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性能、懂构造、懂用途、会操作、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最大限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证设备运行安全。三是坚持科学检修的原则。对重点设备、重点部位、薄弱部位应重点关注,提高养修质量和故障修复及时率,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使用率。②推行科学的养修制度。一是推行设备点检、预修制度,根据点检预修计划,对选定的检修点实行定期、定量的维修,提高养修针对性。二是分类确定设备的维修保养周期,实现周期修。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及作业特性进行维修周期分类,区别对待不同设备的养修要求。三是实行维修质量保证制度,对同一设备同一故障在一定时期反复出现的,要分析原因,对于属于维修质量不高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要考核相关的维修人员,用严格的管理手段保证设备维修质量,保证设备运行安全。

3设备备件管理

3.1备件分类

根据运营设备管理成本及备件价值的角度,可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系统备件分为列管备件和一般性备件两类。第一类,即列管备件,指直接关系到轨道交通设备系统正常运行,保障安全运营的关键性、高价值备件。对这一类备件的界定可根据不同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以保证管理的针对性;第二类,即一般性备件,指除第一类备件以外的其他备件,这类备件对轨道交通运营起着辅助作用。

3.2不同类备件的管理模式

从运营设备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不同类型的备件应采取不同管理模式,以实现不同的管理目标。

(1)对第一类备件,应实行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管理。即在采购审批阶段应进行严格审核,结合线上数量、消耗数量、安全储备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采购数量,确保库存始终处于合理的水平,实现维修成本最低化;在使用阶段时,应对其进行登记,实行“一件一档”,形成台帐,并对使用过程中的养修情况记录,形成养修的历史档案,直至报废。

(2)对第二类备件,可实行灵活的管理措施。由于这类备件种类多、数量大,价值较小,管理环节上如果实行与第一类备件同样的来格管理,在管理成本上可能并不合算,因此,可对此类备件在管理上进行简化,以提高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4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重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升温,运营管理必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者们越来越关注的重点。相信只要掌握好设备运行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管理,不断总结经验,一定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更好的设备养修保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孙章,何宗华,徐金祥.城市轨道交通概论[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城市运维管理篇8

[关键词]城市道路维护沥青路面裂缝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的特点

城市道路的建设质量、设计标准及运营方式对都城市道路的维护与管理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的特点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具体特点有一下几个方面:(1)必须对城市道路养护作业强制性实施。在城市综合运输网络中,城市道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极高的地位,国家和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条令对城市道路进行强制性维护。(2)维护对象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城市道路的维护对象包含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沿线附属设施、桥涵、道路等,还包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绿化环保设施和城市交通工程设施。(3)道路维护作业方式的时效性和机动性强。城市道路的维护必须就有超强的时效性,这样才不会影响城市的运输和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道路维护更快捷、更高效,道路维护的操作程序性强,能有效缩短工期,尽可能的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4)道路维护技术具有复杂性和专业性。城市道路维护使用的机械工具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城市道路维护技术和工艺也在进行不断的革新,在对城市道路进行维护时通常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施工工艺复杂,切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5)城市道路维护管理的重要性。城市道路的维护已然成为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贯彻爱护公共设施的理念,强调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二,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目前有许多城市道路的维护与管理体质不完善,大多数城市仍然在使用传统的事业型体质,城市道路本事具有商品属性的,但在这种体制下琪商品属性不能体现出来,拨款式的养护经费来源不能满足城市道路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求。城市道路的运行维护机制落后,具体表现在人们只重视对城市道路的建设,忽视了对城市道路的维护,维护力度还有待加强,且城市道路维护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的城市道路维护技术还不够规范和完善,国家对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特点的重视度比较低,道路维护存在随意性,缺乏严格的考量标准。此外,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下,这都导致了城市道路维护技术与管理机制的落后,对城市道路的快捷性、舒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都有恶劣的影响,严重阻碍并制约了城市道路事业的发展。

三,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的措施

在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中,城市道路预防性维护措施是性价比最好的维护措施,在城市道路路面情况还较好的时候,要对其具有微小道路病害先兆的路段采取相应的维护与管理措施,这样能有效节约经费,减少开支,并且取得良好的维护与管理效果。

城市道路预防性维护措施是一种性价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它实施的最佳时机应该在路面还处在较好状态,或只有一些小的病害先兆的时侯来进行。只需较小的费用,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以下以两种路面类型为例分析了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1.对沥青路面的维护与管理。在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具有的优点很多,例如维护方便、行车通畅、地质条件适应性强等。但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常是的沥青路面出现坑槽、裂缝、松散等问题,如果不能提前对其采取防护性维护措施就会使得路面病害进一步加重和扩散,对城市道路使用的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以把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分为横向裂缝、网裂、纵向裂缝、龟裂等,这些病害会加速沥青路面的损害,雨水会造成沥青路面结构的松散,使其出现裂缝和坑槽现象。对沥青路面进行维护和管理采取的一般措施如下:(1)采用最有效的清缝方法,对沥青路面的裂缝进行清理,保证内封内没有杂物,并保持裂缝内干燥无水。(2)实施灌缝工序,在清洁干净的裂缝中灌入密封材料。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如5mm以上的裂缝要对其进行开槽,人工灌缝是不可取的,因为人工灌缝通常会灌得不够深,不能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人员一般会使用压力灌缝机将密封材料注入到裂缝深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在梅雨季节,防止地表水下渗。雾封层是是极为有效地城市路面预防维护与管理的方法,能够使得沥青路面使用恶化的速率得到很好的控制,有效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2.城市道路中人行步道路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人们能生活中的基础公用设施之一。近几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人行步道路面砖的维护与管理力度,犹豫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乡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道路的建设成为公民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种规格及形式的混凝土路面砖。但是由于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销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占用了人行道停放活行驶车辆,对人行步道路路面砖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因为人行步路面砖是根据人体行走时对路面造成的压力洗漱设计的,其承载能力小,无法承载机动车,因此,机动车在人行步路面上停放,会对路面砖产生过大的压力,缩短了人行步路面的使用寿命。在北方气温寒冷的冬季,气温过低往往会造成人行步路面基层收缩,使得路面砖产生裂缝,且裂缝产生的应力往往使人行步路面砖损坏,路面砖会沿着基层收缩缝的方向逐渐裂开,大量路面转的算坏不仅影响了交通安全,还造成国家经济的大量损失。另外,为了加速人行道上的冰雪融化,许多城市使用的融雪剂,融雪剂对人行步道上的混凝土砖面也具有非常强的破坏作用,市政部门应加强对人行步道的维护与管理力度,从而减缓其损坏速度,减少其维修次数,有效节约维修成本。对混凝土砖面进行选择,选择水稳性好、强度高的混凝土砖面。由于水泥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脆性,很容易出现裂缝、错台和板底脱空等常见病害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外观,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坑洼,使得路面的耐久性变差,并阻碍了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因此要对人行步路面进行维护与管理,针对不同病害采取相应的治理办法。城市道路对城市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其在路面维护与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具有应的特殊性。只有认真做好城市道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才能对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革新和深化,才能找到适合我国城市道路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结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对城市道路的建设,但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城市道路损坏的现象频频发生,因此要强调对城市道路进行维护和管理的必要性。只有了解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中存在的缺陷,采取科学的解决措施,才能提高城市道路维护与管理的水平,有效加快城市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招增成,浅谈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J].科学之友,2011.

[2]杨荣学,麦昌霞,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及预防措施.[J].工程科技,287-293.

城市运维管理篇9

一、太原市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末太原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来,太原市建成了一大批先进水平的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工程,“十一五”末我市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87.63亿元,主要完成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13项,其中:新建改建道路工程112项、桥梁工程36项,小街小巷改造工程158条,公园建设、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改造等配套工程107项,太原市城市路网形成为十纵十横加三环”的棋盘式布局。全市共有城市道路1078条,其中30米以上的主次干道93条、30米以下的小街巷985条,道路总长1770公里,总面积2432万平方米,城市路灯电缆长度2237公里,路灯11万盏,总功率2.4万Kw•时/年。城市消防车辆207辆,消火栓2,436个;道路交通标线51万平方米,交通信号灯337处,道路护栏2万组,交通标志1.7万面,道路标线60万平方米。园林绿化养护公园19个、苗圃3个、动物园1个,动物(兽、禽)种类194种共计3200(头)个、绿地面积1846万平方米,公园水域面积1146万平方米,行道树10万株。城市污水处理厂7个,泵站41个,年污水处理量2.2亿吨,泵站年污水抽升量5,300万吨,垃圾填埋和焚烧处理厂7个。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档次。

(二)“十二五”期间太原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太原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目标是道路、桥梁、铁路枢纽、轨道交通等建设,预计投入1000亿元左右,计划每年投入20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建设约49.2公里,投资概算297亿元,城市框架道路总长约250公里,投资概算310亿元,新建、改建主次干道约150公里,片区综合改造小街巷50公里,投资概算124亿元;南站交通枢纽工程总长约25公里,投资概算95亿元,汾河治理美化三期工程,投资概算26亿元;城市公用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工程,投资概算150亿元,主要在我市东西南北向建设快速路,与滨河东西两路共同构建城市快速交通体系。主要项目有:机场快速高架路工程、南沙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建设路快速高架路工程、北沙河道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等。

二、城市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体制的沿革

(一)从建国初期至1978年基本建设

财政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基本建设实行了国家“全统全包”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即主要的特点就是自上而下按行政管理体系分配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实行政府控制、基本建设80%来自中央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实行无偿拨款。

(二)1978年至1994年财政管理体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财政管理体制从“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改为“分税制”,国家下放基本建设审批权,基本建设投资体制实行改革,财政基本建设对有还款能力的建设项目实行“拨改贷”,对行政事业单位和公益性基本建设继续实行无偿拨款,要求建设资金由建设银行负责办理,以保证建设资金按计划使用,防止损失浪费。

(三)1994年以后财政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994年以后地方财力增长很快,地方政府用在基本建设方面的财力逐年增加。尤其1998年财政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以后,国家用近万亿元长期建设国债资金安排了国债建设项目,我市也用国债建设资金投资了许多公益性基本建设项目,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建设银行代财政管理建设资金和项目的职能取消,财政部《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强调“对于城建项目,财政部门负责审核项目预算、审核并批复竣工决算”。

(四)财政部城市维护基本建设资

金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1985年全国开征城市维护税后,城市维护基本建设的资金增长较快,为了加强城市维护基本建设资金管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于1989年制定了《城市维护建设资金预算管理办法》,其中对于城市维护基本建设资金适应用途中明确规定“市政公用设施,其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应当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的《关于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的定,纳入各级地方年度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不得挤占城市维护建设资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基本建设资金的总量快速增长,资金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财政部在原《办法》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征求各地意见,重新修改制订了《城市维护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新修订的《办法》,在城市基本建设资金来源上主要增加了“城建借款和城建周转金”,在支出用途上明确了“城市维护基本建设资金在保证市政公用设施得到正常维护的情况下,也可用于有关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投资”。但从2008年以来,城市维护基本建设资金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大,如政府城市建设债务管理、融资与贷款本息统筹、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等等,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与时俱进,丰富、完善、提高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政策制度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太原市财政基本建设资金发展现状

(一)城市基本建设资金的收入来源

(1)列入财政预算支出的地方财力安排的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的专项拨款;

(2)按国家规定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3)按国家规定征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电费附加收入;

(4)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收入;

(5)按国家规定收取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基金收入;

(6)按国家规定征收的超标排污费和城市水资源费收入;

(7)城建行政性收费(主要含城市污水处理费、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费、掘路修复费、河道维护费、消防设施配套费及工程质量监督检验费等);

(8)中央和省补助用于城市建设专项的转移支付资金;

(9)省级城市建设债券资金;

(10)向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融资贷款资金等;

(11)公租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资金的筹集。

(二)城市维护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

(1)市政公用设施的维护:包括市政工程设施即城市的道路、桥涵、下水道、排水、防洪堤坝公共污水处理等设施;

(2)园林绿化设施即公园、苗圃、植物园、动物园、公共绿地等设施;

(3)公共环境卫生设施即公共厕所、垃圾清运、街道清扫、洒水、扫雪等;

(4)其他公共设施即城市园林界内的一般文物、公共消防、城市路灯、交通标志等设施;

(5)城建主管部门及纳入其所属的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费支出;

(6)城市基础设施支出;

(7)公租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住房资金支出。

(三)太原市城建资金收支情况

1.太原市城市基本建设资金收入规•财务管理模。“十一五”期间,市级城建资金收入累计完成260.6亿元,比“十五”期间五年累计84.3亿元增长3倍;“十二五”期间前三年收入分别为2011年140.7亿元、2012年为112.9亿元(2012年经济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国土收入完成52.9亿元比预算短收23.5亿元,土地成交萎缩,收入大幅下滑)、2013年242.2亿元,“十二五”前三年合计收入495.8亿元,比“十一五”期间五年累计数增长90%。太原市城建资金收入规模从2000年的7.5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42.2亿元,十三年增长31倍,仅仅国土收入就从不足1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123.6亿元,增长百倍以上。

2.太原市城市基本建设资金支出规模。“十一五”期间,太原市城建资金支出五年累计240.7亿元,比“十五”期间85.03亿元增长1.8倍。“十二五”期间前三年支出分别为2011年140.2亿元、2012年为115.8亿元、2013年217.8亿元,“十二五”前三年合计支出合计数为473.7亿元,比“十一五”期间五年累计数增长一倍。太原市城建资金支出规模从2000年的6.9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217.8亿元,十三年增长31倍。2013年收入支出均比2012年增长100亿元,主要是国土收入完成123.6亿元比2012年的52.9亿元增加70.7亿元,市级地方财力预算安排30亿元比上年10亿元增加20亿元,省转贷地方政府债券15亿元。

四、城市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财政加大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向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筹措资金是重要的城市建设资金来源,依靠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大量增加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是重要资金来源。但其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受到考验,由此,地方财政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并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应加快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改革,扩大民间资本投入,多渠道推进城市化进程改革。

(二)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底数不清

城市建设因为投资主体、建设主体以及运行主体分离,有很多已完工交付使用项目却资产不清,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内容之一的“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实行存在很多障碍。当务之急是财政部门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付使用”项目,进行竣工决算评审和批复,对基本建设结余资金收回国库,对拖欠工程款按规定清偿。

(三)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开支的城建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事业单位,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定员、定额管理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到位,供养人员过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一些经营性事业单位没有转变体制,仍为全额或差额事业单位,经费由财政负担,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资金分散使用效益不高。城建部门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统一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只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建设。

(四)基本建设工程程序管理失范

在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的使用上,存在“重建”、“轻管”、“失养”方面的问题和建、管、养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解决的途径是规范基本建设项目执行流程,在建设—完工验收—资产交付使用—竣工批复—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管理的五个环节,明确责任主体,实行最严格的主体责任终身负责制。

五、完善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体制的建议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发展的实践昭示我们,要实现财政体制良性循环,必须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责权、事权、财权,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依法规范和科学核定收支基础。财政部应制定新的《城市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删除已过时的条款,增加新的业务规范,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等。

(二)建立多元资金供给模式

从地方政府城市建设资金现行管理实际出发,应建立城市建设资金多元供给机制。在政府实施有效监管、机构严格自律、社会加强监督的基础上,扩大基本公共服务面向社会资本开放的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公平开放基本公共服务准入,在实践证明有效的领域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特许经营、合同委托、服务外包、土地出让协议配建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抓紧研究制定分领域、分行业具体政策,包括规范准入标准、资质认定、登记审批、招投标、服务监管、奖励惩罚及退出等操作规则和管理办法。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事业单位不能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当前一要启动太原市养护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城市养护事业单位事、企分离,提高城市建设资金•财务管理使用效率。推行Bot、tot、aBS(资产收益抵押)、ppt等多种融资形式。把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从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逐步转变为国有、民间、股份合作、外资和自我积累投入等多种方式投入的新格局。

(三)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修订和完善基建投资与管理制度规定,按照基本建设工程所呈现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责任明晰化的方向和特点,建立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基本建设管理。按照基建投资与管理所呈现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责任明晰化的方向和特点,政府设立专门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资源管理中心,隶属财政部门管理,统一负责城市基础公共设施资金筹集、调配、运营、保值增值。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缓建、迁移、合并调整等统一管理。财政部门对财政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实行财政决算评审和决算批复,实行“先评审,后批复”,从设施“交付使用”起,限期督促单位上报竣工财务决算,未经决算批复项目,财政不核定运行经费,责任由建设方自负。财政部门开展基本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四)清理盘活城市基本建设投资沉淀资金

地方政府需要对以前年度累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项目,规范竣工决算批复和评估有关设施资产及运营情况,分门别类清理城市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并盘活沉淀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根据太原市市级单位报送的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存款余额统计表显示,2011年-2013年市级单位实有资金账户余额分别为166.4亿元、202.4亿元、207.7亿元,其中市级城建部门单位实有资金账户余额分别为为38.8亿元、46.6亿元、151.1亿元,这些分散存在单位实有资金账户上的资金余额中,有多少是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余额财政部统一的表格没有要求分开统计。但是,地方财政部门从财政财务监督管理的角度对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进行调查、检查,进一步甄别、归类、规范清理的角度去做。

(五)全面推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城市运维管理篇10

关键词:无线城市;建设

一、概述

所谓无线城市,就是使用高速宽带无线技术,覆盖城市行政区域,向公众用户提供利用无线终端随时随地的上网服务。

需求是无线城市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无线城市作为“第五公共事业”,服务于政府企业以及公众,无线城市建设有助于提高城市化应用水平,给市政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商务旅游、文化生活等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使人们尽享无线数字的品质生活。另一方面通过无线城市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强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相互融合以及渗透,在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有效促进其他产业的创新升级与优化调整,进而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无线城市给人们带来的美好前景,带动了无线城市全球建设的浪潮,自2004年美国费城首先提出了无线城市的计划以来,2008年,全球在建以及规划的无线城市项目超过1000个,预计2011年将增加到1500个。

无线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作继水、电、气、交通之外的城市第五项公共基础设施,但如何建设、运营和维护这项设施,不管是早期的“费城模式”还是后来的“新加坡模式”、“香港模式”,都没能给出一个可以成功复制、推广的答案。尽管如此,对于建设“无线城市”,无论是政府还是业界已有了高度一致的认识,“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甚至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同时“无线城市”是传统电信运营模式在新技术平台下的整合,其实质是新技术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从而提高产业发展、百姓生活和政府服务效率。加快“无线城市”建设,是现实的可能,也是发展的需要,代表了下一代通信服务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现有的“无线城市”的发展方向、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二、终端制约发展

现有的无线终端数量有限,限制了无线城市的推进发展,但是随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hone、ipodtouch、ipad或平板电脑,pDa以及pSp的普及使用,无线用户的数量将会在2013-2014达到一个高峰。例如广东移动投资的广东省“无线城市”,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包括无线政务、便民服务、商家优惠、掌上娱乐、企业应用、旅游资讯和时事新闻等在内的7大类服务,2011年5月,广东移动无线城市门户访问量达到1025万人次,环比增长32%,今年前5个月累计访问量已突破2000万人次。

三、资费制约发展

以中国移动为例:在未办理wLan套餐的情况下,使用wLan上网按照实际上网时长收费,全国统一标准资费为0.05元/分钟,计费时长按分钟取整。除正常资费外,客户可以选择办理wLan套餐,超出套餐部分均按0.05元/分钟计费。办理wLan套餐前须先开通wLan功能,发送KYwLan到10086申请。

作为无线网络来说,用户享受到的资费建议由工信部统一标准。这样可以避免价格竞争,使用户更加趋向于网络资源好,服务好的服务商。

四、协同制约发展

按照我国对城市大小的定义和城市发展阶段的定义,以一个标准的中国城市――人口在100万,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经济增长速度在10%,人口增长速度在5%进行理想估算,当无线城市的建设投入为1亿元,从建设动工之日起开始计算,5年间无线城市所能激发的城市经济增长为8亿元。从2008年中国掀起第一轮无线城市建设热潮直至今天,中国无线城市建设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无不是以政府联合三大运营商推动无线城市建设作为组织结构的。但在无线城市的建设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一)不能同步发展

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无线建设未能同步进行。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后期运维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法规和政策的空白,由此在无线城市建设方面,如:基站建设、光缆铺设、运维管理上都出现了问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无线设施建设不能同步的现象,城市基础建设制约城市无线建设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三方面。

基站建设困难。运营商积极投入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表现即基站建设。但是运营商在基站建设上同时受到物业单位、小区业主、承建企业、运维企业的四重辖制。这直接导致了“不合理费用,削减了建设激情;不合理制度,致使了建设推迟;不合理竞争,混乱了建设市场”。法规和政策的空白是造成基站建设进展不顺利的主要因素。

其次,工程建设混乱。运营商在进行管网铺设的过程中,受到承建企业的极大辖制。这种不科学的管理模式滋生了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不合理收费等现象。法律法规建设、管理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定义应是中国无线城市规划所要重点强调和着重阐述的内容,同时应确立保障措施予以执行。

(二)不能统一目标

商业模式分散与运营模式统一未能统一目标。中国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主要是政府全程推动,市场分类发展,即强调运营模式统一,商业模式分散。这样做有利于政府宏观把握无线城市的建设过程,从而满足城市的经济和社会需求;有利于企业把握无线城市发展的时代契机,创新无线服务内容和产品;有利于中国无线城市产业紧跟契机、定断步骤、健康有序发展。政府与运营商在无线城市的规划设计、实施建设和应用推广的工作过程中,要做到“双向同步亦同路”的配合。

中国无线城市的发展要做到全透明规划、全公开政企研讨,政府内部、政企之间、企业之间都要进行充分的对话和沟通,在充分认识和了解本城市无线城市的建设需要和应用需求的同时,要更加明晰相互之间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配合的重要性,在思路上要做到统一。

此外,从整体来看,中国无线城市发展还处在摸索阶段,但是,中国无线城市的目标却被定义在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位置上,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要有统一的建设目标,统一的建设步骤。而且,中国无线城市的发展规划的整体设计应该是确定实施无线城市试点方案,认真研究制定无线城市试点工作步骤和各阶段目标、任务和具体建设项目,与有关通信运营企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加大无线应用系统的推广力度,推动无线产业发展。

(三)不能协调产业链的总体发展

在无线城市发展规划实现的过程里,如果未能带动无线产业的发展与之配合,那就表示掷地无声,再好的规划都只是停留在规划阶段,再好的建设都只是停留在建设阶段。没有无线城市应用,何谈无线产业发展;没有无线产业发展,为何要建无线城市。所以中国无线城市发展与无线产业发展必须做到三个维度捆绑三个阶段:

首先,政府投资无线城市建设的第一阶段要绑定政务应用维度。以政府的业务工作为无线城市初期建设的支撑点,以城市管理和应急联动为无线城市初期建设的服务对象。绑定政府应用维度表现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移动办公、现场执法等领域的无线宽带网络应用,打造无址办公政府管理模式;推进市政、文化、旅游、交通、气象等信息资源的共享,构建政府移动信息化服务系统,最终形成以无线网络、支撑网络、基础信息和综合应用为基础的立体移动电子政务系统;推进新型城市管理无线基础网络的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区卫生等方面的信息管理水平;构建和完善无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无线城市监控系统、大气污染无线监测系统、无线路灯监控系统、应急事件与灾害现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实现公安、消防、交管、城管、城建、急救等部门协同联动。

其次,合作投资无线城市建设的第二阶段要绑定社会应用维度。以无线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为第二阶段建设的立足点,满足中国城市社会发展需求。构建无线网络应用数据管理服务平台,完善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库,整合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旅游、农业等公益性信息资源,积极推进无线医疗、无线数字广场、无线景区等重点公共服务项目,大力推进无线宽带业务在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便民支付、城市“一卡通”、业务咨询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模式创新和运营机制创新。

五、投资制约发展

无线城市,全球各地的政府已经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了尝试,但是,不管是著名的美国费城,还是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还是新加坡,不管政府进行了什么样的支持,目前都处于发展速度过慢、运营成本过高、财力不足等问题而备受煎熬。中国的台北无线城市更是每个月亏损1000万新台币。眼下,我们的政府也在积极推广无线城市,可能与国外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并没有设立新的运营商来部署无线城市,而是倡导三大运营商基于各自的移动通信网络提供无线城市服务。

同时,国外的“无线城市”主要是“技术概念”,其主要采用“无线技术”(比如wiFi/wimax技术),部署大量网络,提供了一个无线网络环境,但是,那只是提供“通道”。

而中国,运营商提供的不仅仅是“通道”,还有内容服务以及业务应用。同时,这种模式必然会刺激内容服务提供商的发展,从而有望形成一个完备的产业链。因此,中国的无线城市有可能解决全球“无线城市”无法盈利的问题,因为运营商完全可以将已有的“通道”利用于无线城市服务,从而实现盈利,而内容服务提供商也可以在提供内容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盈利。中国政府希望,这一打通了整个产业链的“无线城市”模式可以让无线城市成为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手段。

就目前全国的无线城市情况看,目前的“厦门模式”已经成为了比较好的案例,所以工信部要在厦门召开“无线城市和行业应用交流会”,也许,这个交流会将决定“无线城市”是否要向全国进行推广。厦门电管局的领导在发言中坦诚地说,厦门模式尚未成功,主要就是盈利模式还没有解决。但是,厦门决定选择tD,选择中国移动进行无线城市服务,同时也选择了商业模式。他说,无线城市必然是多技术和多运营商的融合,实现无缝连接,在这个基础上,支持tD先行。

六、技术阻碍规模发展

虽然无线城市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但它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技术问题首当其冲。由于城市应用的复杂性,无线城市对实现技术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高性能、灵活性强、安全可靠、易于管理且升级迅速的无线设备系统成为能否成功建设无线城市的关键。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intel等设备商大力推动的wiFi+wimax,即:由暖区和热点服务整个城市。但wiFi覆盖范围小、频率资源受限且易受干扰,因此需要wimaX技术作为特殊区域或应用的有效补充。而固定wimaX缺乏网络支撑,终端发展远远滞后,难以满足无线城市的应用需求。

七、运营模式决定成败

对无线城市而言,比技术更难解决的是运营模式的问题,这是影响无线城市未来健康发展的关键。目前无线城市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政府独立拨款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将无线城市视为一项公共建设,所以形成了由政府投资并向用户免费提供服务的模式。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每平方英里wiFi网络的运营管理费用大约是4万美元。中国台北的无线城市每个月需要当地政府补贴1000万新台币以上的维护费用。在这种模型下,政府将为此背上沉重的财务负担。今年6月初,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取消了在其主要城市中心部署免费无线网络服务的计划,理由是财力不够。由此可见,随着“无线城市”的规模化发展,政府显然不可能为此长期买单。

无线城市的第二种运营模式是所谓的自由市场模式,由电信运营商来建设和运营。但是,这会直接形成无线网络与有线带宽的竞争关系,权衡投入与产出,电信运营商很难积极主动来配合。在新加坡等已经建成无线城市的国家与地区,“用户零付费”已渐成主流。用户大量使用免费的wiFi上网,必然会影响包括固网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在内的业务收入。试问:有了免费的无线网络,谁还愿意为高额的宽带接入费买单呢?无线城市提倡的免费模式不可行。以新加坡为例,政府为“无线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无线网络运营商没有收入来源,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循环。事实上,无线城市的建设不仅对电信运营商的现有利益将造成极大冲击,同时也意味着在现有模式下服务成本等多重矛盾的问题。如无线城市普遍采用的wimax技术,在数据传输上具有高带宽低成本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3G网络,直接损害到运营商的既有利益。我国目前6大城市的无线建设均不是由运营商主导,而是当地政府牵头,通过优惠政策、创造便利条件等方式,授权一家中小运营商投入资金进行建设及维护,这一点与国外的旧金山等城市十分类似,多少反映了运营商的某种态度。

第三种模式被国内外较多城市采用,通过政府购买部分有偿服务,由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该种模式在国外已经遭遇了滑铁卢。2年前,metroFi和波特兰市政府签约,建设1个覆盖整座城市的wiFi网络。但metroFi在架设了590个无线ap之后向市政府提出要求,希望政府能提供900万美元公共资金,帮助公司完成另外2000个ap的架设。在遭到拒绝后,该公司黯然退出了无线网络的建设。据了解,全球1000多个“无线城市”在建项目中,至今还没有一个运营成功的。模糊的商业模式使得世界范围内的无线城市建设高潮已悄然退去。

八、行业应用或是出路

无线网络的运维与扩建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无法维持不断追加的投资是国外众多无线城市夭折的重要原因。据了解,美国无线城市会议已经开始探讨“产业处于十字路口”的命题。无线城市的建设需要一个巨额、长期、持续的投入,对运营能力是极大的考验。仅只覆盖热点地区的网络接入,并不能招徕众多用户,创新的业务模式,大规模商用,趋向复合化的应用是国内“无线城市”的唯一出路。

目前我国无线城市的发展在摸索中逐渐清晰起来。从项目定位上讲,越来越强调政府应用、行业应用、社会信息化;从技术体制上,强调充分利用光纤资源作为骨干和核心层,新一代宽带无线技术作为接入层;商业模式上,强调政府主导、政企共建、服务外包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