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叛逆心理咨询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14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1

关键词:团体心理咨询;中学生青春期;家庭教育;应用

团体心理咨询是相对于一对一个体心理咨询而言,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樊富珉认为:“团体心理咨询是通过团体内人际相互作用,促使个人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团体心理咨询开始逐渐应用于学生具有的普遍性和共性问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性格叛逆、性意识萌发、早恋、与父母沟通缺失等现象不仅成为学校、教师需关心的问题,更是家庭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一、中学生青春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春期是由儿童逐渐发育成长为成人的过渡时期,由于身体及性的发育使中学生不仅在生理上迅速接近成人,而且在心理上也迅速向成人过渡,即从幼稚到成熟,从依附到独立,从顺从到自主。同时这一时期也会产生逆反心理、性冲动等问题。

(一)逆反心理的产生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一方面是由生理变化而引起心理上的变化所产生,另一方面是由父母家庭教育方式所引起。中学生处于“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管教和监护。在中国传统文化礼仪中,“父为子纲”的传统观念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心理定势,即父母在家庭中具有权威,子女必须接受父母的知识观念。但由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认知差异及同辈群体的出现使孩子开始寻求自己的解决方式。如果子女的解决方式不同于父母所认定的,就被认为不听话、不懂事,从而致使孩子逆反心理产生。

(二)性意识的萌发

由于第二特征的出现和性机能的逐渐成熟,青少年产生性意识和对异性的爱慕。青春期中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初步具备了成人的体貌,但心理上仍然具有冲动、多变的不稳定情绪。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父母通常对性问题避而不谈,更不会主动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在性生理成熟过程中,青少年渴望了解性知识,并逐渐对异性产生好感。但由于缺乏正确、成熟的性意识,中学生在对待两性态度和处理两性关系的行为上就会出现偏失。

二、中学生青春期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产生一些问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行为表现和家庭教养方式成为中学生青春期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家长行为表现不当

班杜拉通过实验证明,“儿童社会行为成熟模式的学习受儿童可模仿榜样的影响多于强化方面的影响。”`模仿是中学生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家长的一言一行对他们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会有逆反心理,性格变得叛逆、不听话,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心理状态就言辞令色、非打即骂,使孩子原本逆反的心理变得更加不服管教,久而久之,孩子开始不愿与父母交谈。当孩子面对青春期产生的身心变化时,最终会在潜意识里选择模仿父母的言谈举止。

(二)家庭教养方式不太合理

父母是家庭的主要养育者,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养方式。青春期的中学生生理结构发生变化,性意识萌芽初生,想与异性亲近或交往,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很多家庭在对待孩子与异往的态度上过于限制,造成孩子与父母思想、情感上的隔阂,引起抵触、逆反心理。在这一特殊时期,家长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于严苛的家教或一味居高临下的命令式态度会使中学生走向极端,这对于青春期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三、中学生青春期家庭教育中团体心理咨询的运用

目前学校的心理咨询大多属于个体心理咨询,就团体心理咨询而言存在一定难度。但面对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咨询对于帮助与指导学生的普遍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团体心理咨询,帮助中学生重新认识自我,避免角色混乱,同时引导家庭关注中学生青春期,指导父母正确对待青春期产生的问题。

(一)通过移情训练模拟社会生活情境

移情训练是使学生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练习。面对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青春期中学生一方面难以对发生的事作出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不想被父母的观念所束缚。心理咨询师通过情绪追忆、角色扮演、分享体验、情境讨论、换位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模拟各种社会情境,以寻找和发现在这一时期合理的人际交往态度、行为。同时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体验父母内心的情感,逐渐化解学生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二)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善不良情绪体验

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合理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人的认知,C代表情绪和行为反应。青春期中学生从内在角度来说感情丰富、易冲动、情绪不稳定;从外部角度来说学业负担重、压力大,家长期望水平较高,从而造成中学生经常出现不良情绪倾向。心理咨询师通过aBC疗法能有效缓解中学生因心理压力所造成的不良情绪体验,减少情绪困扰和自我挫败行为,指导学生学会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培养学生具备处理问题与困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樊富珉.我国团体心理咨询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62-69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2

>>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探讨探讨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初探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防治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究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浅探儿童心理问题及干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其受教育状况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教育应高度关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透析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透析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王旋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单亲儿童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长期受支离破碎的家庭环境影响和缺乏父母一方的关爱和教育,加之学校、社会对其关注较低等,致使农村单亲儿童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立足于促进农村单亲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目的,有必要对其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关键词】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原因分析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91-02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丧偶、未婚先育等因素而形成的仅有一方家长存在的家庭,也叫离散家庭或缺损家庭。单亲儿童就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儿童。调查表明,学校中的“双差生”即品德行为和学业成绩均处于劣势的学生中,单亲儿童占有很高的比例,而农村单亲儿童,出于更复杂的原因,其心理问题比之城市单亲儿童心理问题更为严重,且社会对其关注度相对较低。

一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行为抑郁

“行为抑郁性主要是人在陌生的环境下,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胆怯、退缩、恐惧、紧张、不敢主动接近陌生人和陌生物体的气质特征,这种气质特征就是我们俗称的‘胆小’。”①在农村中,父母离异或是丧亲的单亲儿童,缺少父母一方的关爱,经常产生被遗弃感、孤独感,加之缺少父母一方的保护,在“儿童圈”中地位不高。因此,在同伴交往中往往表现得比较被动,在与陌生同伴交往时也很少表现出积极情绪,更多是胆小、拘谨、紧张,行为抑郁性。

2.自我认可度低

农村单亲家庭儿童表现出独立、懂事的情感倾向,因而被认为很优秀,但他们的内心实则很脆弱,自我认可度低。在很多事情中的优秀表现,是内在的焦虑和自卑升华为过分的要强,这种要强,恰恰会让他们行为偏激。从其心理规律来说,农村单亲儿童更容易与普通家庭的儿童做比较,容易滋生出自卑、焦虑的心理,做事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3.攻击性强

“攻击,又称侵犯行为,指个体采取的使他人受损失或不舒服的行为,包括殴打、侮辱、抢夺和损害他人财物等霸道行为。”②单亲儿童往往不允许别人碰触他们的伤心地带,再加上他们的感情无处宣泄,郁闷的心情也无人问津,于是他们通常表现为遇事易冲动,出现打架、骂人、斗殴等行为,这些现象在农村单亲儿童的行为和心理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农村单亲儿童的性格更为脆弱,难以经受挫折,稍有波动,就更容易心灰意冷,受到老师批评后,往往抵触情绪较大,容易为一点小事跟同学发生矛盾,且忌恨、攻击心理严重。

4.冷漠、叛逆

农村单亲儿童总是过分关注自己,对身外的人和事不感兴趣,甚至冷漠。同时,有些家长觉得由于自己的离异而亏欠儿童,因此对儿童比较溺爱,久而久之,这种单亲家庭儿童容易形成叛逆心理,唯我独尊,而这种情况在农村单亲儿童中表现更为突出。现在农村单亲儿童也常常是留守儿童,平日都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在爷爷奶奶补偿式溺爱教育下,他们变得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长此以往他们听不进爷爷奶奶的话,听不进父母的话,连老师的话也置若罔闻,不让他们做的事,他们偏要做。

二农村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教养方式不合理

农村单亲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养方式出现了问题。农村单亲家庭中出现的家庭气氛不和谐、教育方式不科学以及农村环境下的社会评价压力等,导致了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一些农村单亲家庭的家长,受经济条件限制,每天忙于生计,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对儿童心理出现的微妙变化几乎没有察觉。在这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下,农村单亲儿童产生感情饥渴和不安全感,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各种各样心理问题慢慢突显出来。

2.社区生活环境单一

农村单亲儿童生活的社区,受当地经济水平的限制,基础设施不健全,几乎没有可以供玩耍的娱乐设施。因此,面对家庭变故造成的生活方式变化,无法依靠外部诱因改变关注点,释放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只能在家看看电视,生活环境单一,生活内容单调,长此以往与外界接触较少,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内向、乐群性低等心理问题。

3.学校关注度低

我国农村学校对于单亲儿童的关注度比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学校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咨询服务就是通过咨询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思想政治和心理道德教育方面的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的缺乏致使儿童面临心理危机时不能尽快得到心理疏导,心理问题不断恶化。第二,教师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关注度比较低,对于孩子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给予关爱、鼓励,有效地进行疏导,帮助孩子度过心理危机。第三,学校与家长互动较少,对于儿童在学校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告知家长,导致家长一直处于不知情的状态,不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良好统一。第四,具备较强专业基础的教师比较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更容易导致单亲儿童逆反心理。第五,教育教学方式比较老套,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课堂上难以调动单亲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第六,学校基础设施并不齐全。如可供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设施不齐全,孩子心理压抑时无法得到很好的发泄。

三解决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改变农村单亲家长的教养行为

农村单亲家长对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要多些引导和关爱,少些控制和要求。第一,单亲家长应呵护儿童已经受伤的心灵,多些时间与孩子相处、沟通与交流。第二,单亲家长应帮助儿童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引导儿童培养健康向上的心态,让儿童在活动中寻找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快地走出心理阴影。第三,单亲家长不应过多干涉和强迫孩子,相反,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使其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第四,单亲家长应保持“适中”原则,实事求是的确定期望值,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2.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善学校基础设施

解决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第一,学校应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用知识的满足感来分散单亲儿童注意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品德修养,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单亲儿童更多的关爱。第二,学校应该增设心理咨询课程,定期对于单亲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对于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采取解决措施。第三,学校应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丰富校内娱乐生活,减少心理压力。

3.提高社会关注度,发挥媒体作用

提高社会对农村单亲儿童的关注度,必须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媒体应该真正走入农村单亲家庭,做相关方面的报道;经常开展关于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的公益节目;建立公益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的时效性,使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问题引起社会的注意,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以此呼吁社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促使农村单亲儿童健康发展。

4.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政府应提高对农村单亲儿童家庭的补助标准,不仅可以解决单亲儿童家庭基本的生活需要,而且政府的补贴可以让单亲家长不至于忙于生计而忽视对于孩子的关爱、安慰;加大农村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单亲儿童家庭看病难的难题;在农村建立咨询服务站,定期举行心理教育的相关活动,使关爱单亲儿童落到实处,为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硬件设施。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3

在这些孩子身上,留守儿童特性同样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烦恼,同样需要社会的重视。城市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一)缺乏父母关爱,与父母交流匮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德国一家婴幼儿品牌2012年所做的调查显示,超过75%的中国0~3岁子女家庭,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带孩子。这段被父母忽视的时光,恰恰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此时得到充足的心理疗养,就能够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否则,就有可能终生走在寻找的路上。在一个大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如钟摆一样随波逐流,并不都能过上想要的人生,有时很是无奈无力。但父母无论如何不能逃避自身责任,不能“用金钱补偿亲情”,以至于给孩子留下伤痕,给自己留下伤痛。

(二)缺少玩伴,不利形成良好人格。由于城市“陌生人社会”的特性,很多城里孩子缺少熟识的玩伴。放学后,别的孩子在享受家庭温暖的时候,他们经常独自在家中、独自游走在大街小巷、在幼儿园、托儿所、甚至是网吧……作为留守儿童,他们长期处于孤独状态或与父母难以沟通,长期缺乏家庭的温暖,大多自尊心强,不太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大多个性内向孤僻。

(三)学校、老人监管有隔代教育弊端。许多老人在学习教育上,不能指导孩子学习,并且极度溺爱,学校教育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是远远不够的。失去父母的关爱,有些孩子懂事早,有些孩子任性、骄横,有些很优秀,大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四)压力促成教育偏差问题。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长期孤独,缺乏关注,沉积在心理,到了初中或高中,很多心理问题就显露出来。有些与社会人员混在一起,不上学,上网吧,流浪,叛逆,有些纠结成小团伙,欺负其他同学,向同学索要钱财等的报道,很多出在城市留守儿童身上。

关爱帮助城市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整个社会在城市留守儿童问题上,说得多做得少,特别是用真情、出真招、见真效,能够制度性推广的举措尤其为少。应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健全制度,努力构建长效可持续的帮扶救助机制。

(一)政府主导,建立城市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从县政府、到乡镇、到社区、到单位、到学校,级级都有人负责和开展这项工作,并将工作列入政府年初工作安排和布置。

(二)摸清底子,建档立册。以城区和乡镇学校和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都建立留守儿童档册,摸清底子,不让一个留守儿童受到忽视和冷落。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4

情绪问题――孤独寂寞的花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大都孤单、寂寞、情绪不稳定,进而产生心理躁动和抑郁问题。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呵护,渴望得到父母的教育,渴望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与父母交流。如笔者班里的一位女生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爸爸、妹妹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是多么寂寞、多么伤心。自从你们走后,我几乎从来没有笑过,回想着以前咱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就想流泪。”

交往问题――柔弱内向的茴

这些儿童在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脆弱的心,他们极易受到伤害,产生不稳定情绪。留守儿童自小离开父母,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只有爷爷奶奶和其他亲戚对他们进行监管。当留守儿童遇到一些麻烦事情时,他们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他们会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变得内向。

自卑心理――自卑的小草

“我是一棵无人理睬的小草”,这是学校的陈某最爱唱的一句歌词。别的孩子放学、上学都有父母接送,可他却没有;当身体不舒服时,别的孩子都有父母在床前问寒问暖,可他却没有……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疼爱,孩子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逆反心理――盲目反抗和叛逆

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他们还有承受能力差、缺乏进取心和怨恨父母的心理,容易沾染不良习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关专家指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学校、教育部门以及社会的关注。因此,农村学校需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担负起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档案袋。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每位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片。详细地记载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在建档过程中,低一年级要由高一年级负责,小学要由初中负责,并及时补充、变更档案。还要通过间接监护人了解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每到春节期间,教师们可乘外出人员回家之机进行家访和谈心活动等,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薄弱和不足。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继续推行农科教结合,结合课程改革,试行把“绿色证书”教育引入农村初中课程的制度,对学生进行初级职业教育渗透,为贫困地区农村初中生拓宽创业之路,杜绝留守儿童因厌学而流失。

三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培养健全的人格。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让学生倾诉烦恼,为其打开“心结”。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实行“留守孩子谈心日”制度。由于留守儿童内心孤独,教师应注意采取多种形式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如: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孩子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还可开设“亲情教育课”、开通“亲情电话”,进行亲情教育。

四是注重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培训。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普遍地将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们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事实上,他们文化水平、观念和方法滞后的限制,没有时间、精力和能力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给予关注、教育、引导,易使儿童产生怀疑和忧虑等精神行为问题。这种重生理健康、轻心理健康的管理,造成了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的缺失。笔者认为可充分地利用乡镇学校、农村学校、家长学校等阵地,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加强对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转变旧有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儿童的水平。

另外,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渴望亲情是孩子的天然需求,父母要设法多与孩子沟通,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5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心理障碍原因对策

我国的技工教育,在全球化新形势下,必须审时度势、放眼未来,以技能人才培养、人力摘要:情感帐户可以理解为儿童与其他人交往中所产生的情感关系结果的累积。教师的礼貌、信任、沟通、赞扬等会增加其在学生情感帐户中的“存款”,增加对学生的影响力,而冷漠、苛刻、疏远等则会降低教师在学生情感帐户中的“余额”,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关键词:情感情感帐户师生关系

卢梭曾经说:“谁在帮助我们,我们就去寻找他;谁喜欢帮助我们,我们就爱他;谁在损害我们,我们就逃避他;谁企图损害我们,我们就恨他。”[1]这句话通俗地表现了儿童对于他人情感的直接反应。儿童总是愿意靠近那些能够使儿童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人和事,而对那些总是使他们获得消极情感体验的人和事总是避之唯恐不及。

教师的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要想达到理想结果,教师必须首先获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亲近,他们的教导也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学生对他人的信任、尊重和亲近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潜意识的“情感帐户”。

一、情感帐户及其意义

情感帐户可以理解为儿童与其他人交往中所产生的情感关系结果的累积。一般而言,他人对儿童的信任、关爱、尊重等往往能够使得儿童产生积极情感,如兴奋、快乐、尊重等;而忽视、轻视、恐吓等则会使得儿童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如焦虑、忧愁、胆怯、畏惧等。儿童的情感帐户大致等于双方交往中产生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之和。

对于特定的学生而言,如果从某个教师处得到的积极情感多于消极情感,则关于该教师的情感帐户的余额为正值,否则为负值。情感帐户为正值的教师容易获得该学生的亲近、喜爱、信任和服从,而情感帐户为负值的教师则容易被学生所畏惧、厌恶或拒斥。

情感帐户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家庭日常生活中的隔代亲现象。隔代亲一般指的是儿童往往与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的关系更为亲密一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父母往往工作较忙,对孩子无暇关注,或者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比较严格,令孩子有些畏惧,等等。抛开这些因素不论,祖辈与父辈在对待儿童的问题上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对儿童的情感关怀上。也就是说,祖辈也许更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关心儿童,而且这种关注、关心往往是无条件的,祖辈们相对而言对儿童的各种表现更为宽容、豁达。这种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投入,在儿童的情感帐户中是一笔巨大的存款,儿童当然愿意靠近祖辈。抛开其中的无原则的溺爱等因素,隔代亲现象折射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积极的、恰当的情感投入可以换来同样的回报。

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工作实现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又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缺乏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很难取得好的成效。而在这种关系中,情感关系无疑是核心之一。很难想象一个被学生拒斥、厌恶、恐惧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我国传统文化对这个问题也有深刻的理解,“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二、师生关系情感帐户的加减法

目前教育实践中的师生关系并不理想,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较为紧张,许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情感帐户可能为负值。情感账户如同真正的银行账户一样,投入的越多,能支取出来的就越多。不管是否能够意识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本细腻而敏感的情感帐户。教师增加自己在学生情感帐户中的“存款”,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品德等的健康发展,而且能为以后的教育增添“筹码”,增强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教育效果。

1.教师增加在学生情感帐户中的“存款”的方法

(1)礼貌表情和用语。早晨见面时的一声问候、偶然相遇时的一个微笑、在肩膀上的一次轻拍都能使得学生的内心充满温馨和满足,都足以在孩子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这些礼貌表情和用语看似简单,却能够在细微处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美国学者罗尔斯认为:“自尊是一种基本的善。倘若没有自尊,恐怕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做的,即使一些事情对我们有价值,我们也缺乏追求它们的意志。”[2]能够获得教师的尊重和关爱,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可以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之一。

(2)充分信任。不轻易怀疑学生的言行,不轻易为有些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即使怀疑学生的言行,也不要把这种怀疑写在脸上,更不要轻易地戳破孩子的谎言。没有人愿意被别人看作“坏人”,学生也不例外。一个经常被教师信任、被教师当作“好学生”的儿童,比一个经常被教师当作“坏学生”、经常被教师批评的儿童,更愿意遵守规范。当众挑破孩子的谎言,可能会激发学生的自我防卫意识,在内心深处产生敌意,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学生能够从教师处获得信任,其内心就会获得较大的满足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一般而言,学生不会轻易破坏这份美好的感觉。

(3)沟通、理解和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挫折,教师应从教育者的角度,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出谋划策,帮助学生勇敢地面对困难、渡过危机。而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习惯于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问题,避免自我中心,避免苛责学生。孩子毕竟是孩子,思考不周全,甚至出现错误都是难以避免的。幼稚当然不值得称道,但也不必如临大敌。如果学生不幼稚了,还用得着教师吗?如果学生、尤其是犯了错误的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理解,内心就可能会充满对教师的感激之情。

(4)信守承诺、勇于道歉。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要兑现,即使不能够实现,也应该诚心诚意地向学生说明原委,以得到学生的谅解。一个不守信用的教师当然难以获得学生的信任。道歉能够显示出教师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以及勇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道德价值和示范作用,或获得学生由衷的敬佩。

(5)赞扬和鼓励。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次自我超越都应该获得教师由衷的赞扬和鼓励。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说,这种赞扬和鼓励就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有利于学生的正确言行的巩固和完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或变化,尤其是如果能够发现学生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优点和变化,学生就会产生类似于“遇到知音了”的积极情感反应,对教师充满感激和敬重,并提高自尊感受。

2.教师的有些言行则会减少在学生情感帐户中的“存款”

(1)冷漠的表情和用语。见到学生时面无表情,或者带有不耐烦、轻视、忽视甚至蔑视的表情。与学生交谈时用词过于简洁,而且大部分用词和语气缺乏积极的情感意义。比如学生回答完问题的时候,有些教师眼睛不看学生,面部没有任何表情,甚至带有冷漠、轻视的表情;而有些教师注视学生,目光柔和,同时伴有期待、赞许、甚至惊异的表情;学生回答完了之后,有些教师只有简单地“嗯”、“坐下”等用语或反应,而有些教师可能会说“嗯,真是不错”、“你说得真好”。不同的表情和语词所代表的情感意义有很大的差异,两相对比,前者实行的是情感帐户的减法措施,而后者进行的是加法。

(2)要求苛刻,永不满意。很少甚至从来不肯定和表扬学生,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总是一副不满意的表情,总是类似于“你不行”、“你差的很远”等的评价。给予学生的永远都是做不完的难题,学生总是难以获得教师的首肯与惊诧,学生对这样的教师往往是心存畏惧,避之唯恐不及。

(3)极少甚至从不和学生沟通。年幼的学生由于“向师性”的缘故,往往把与教师的聊天看作是一项值得夸耀的事情,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一些言语、情感甚至是活动方面的沟通,就会很轻易地获得孩子的好感。即使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学生,虽然其独立性有了一定的增强,但在一些恰当的时候,教师的关心与询问同样也能获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反之,一个教师如果从来不与学生进行沟通,即使是学生已经明确地表示希望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时候也拒绝的话,可能会被学生视为古板、冷淡、甚至是“瞧不起人”,从而使学生产生疏远、冷漠感。

师生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学生虽然年幼,但并不例外。教师应该时常关注、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情感账户的收支状况,不断改善师生情感关系,努力成为学生情感帐户中的“富翁”。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90.

[2][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42.资本、全球化、国际标准等新理念引领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主要是动手能力,而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则是“一专多能”,“多能”是指复合技能,例如表达技能、沟通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等。因此,积极主动、科学全面地推进技工教育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教育界人士的神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技工学校教育的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技工学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处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技工学校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1987年7月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大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2961名学生中,有16.7%的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并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其中初中生为13.76%。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胡胜利通过对500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有49.6%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有10.8%的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陈沛霖、陈立华用自制的问卷在武汉市抽取了1500多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学生虽有50%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30%的学生属基本正常范围,但也有10―15%的学生低于正常水平,特别是还有3―6%的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扰。从以上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技工学校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而除了教师给予帮助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作为技工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这是我们现阶段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二、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生理方面。技工学校学生正处于第二个生长高峰期,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开始注意到自身,“自我”意识随之出现和发展。现实交往受挫、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及对性格与气质的自我评价过低等原因引起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往往使其产生自卑的心态。

2.心理方面。叛逆心理是人们彼此之间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课”、“不受教”,总喜欢与老师“顶嘴”、“说话”、“睡觉”。这种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态来显示自己“高明”的行为,往往是叛逆心理。如正面宣传做不认同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社会不良现象大喝其彩;对遵章守纪消极抵制等。这种消极叛逆心理导致学生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和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生活萎靡。技工学校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年龄一般在16周岁左右,缺乏生活经历和实践锻炼,加上从小学到初中接受的是基础教育,进入中技后转为职业教育,知识结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另外,技工学校更重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学生感到心理负担很重。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太难,自己基础差,对完成中技学业感到焦虑,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对学校规定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考核非常惧怕。这种焦虑紧张的心理,使技工学校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3.社会方面。伴随着我国新旧体制的更替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社会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正常的社会化,阻碍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技工学校学生多表现出惶恐不安,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缺乏心理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学校学生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从入校到毕业前,都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因为社会上激烈的职业竞争,使技工学校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因为技工学校与初中相比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差别,专业课多,专业性较强,所以许多技工学校学生难以适应这一转变,感到压力很大。

三、提高技校生心理素质的对策

1.抓好入学教育。首先,针对技工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失落的心理,要加强入学教育,使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既然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成了一名技工学校学生,就应该正视现实,自卑失落、自暴自弃是于事无补的。只要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就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再次,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人们认为个人的智力高,将来就可能成功成材。心理学界曾对3000名高智商的儿童追踪研究30年,发现并不如是,故而当今世界学校教育目的不再是把学生成当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认识到教育是塑造人的创造,是要让每个学生任何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心理素质恰又是其它所有素质得以构建的基本素质。

2.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要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讲座,利用广播、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要求,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其身心发展特点,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转变不良行为,从而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另外,还要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列宁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的水平。”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师资保证。另外,学校还要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证明,热线信箱十分有利于与技工学校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避免害羞,而且技工学校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从而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说,心理咨询是解决技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促进的、互为制约的,是学校整体教学工作中的一部分。因而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职业教育为能力培养教育,改变以往只看成绩合格不看能力的测验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驱力才能激发。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在抓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实践活动,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消除学生“混日子”的消极心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考级”、“考证”活动及各种操作技能大赛;组织适当的适应择业方面需要的实用技能训练,如仪表、谈吐、风度和文字表达等实用技能培训等。

4.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提高技校生心理素质的先导。课堂心理气氛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感活动状态,是课堂教学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所依赖的群体情绪状态。积极、主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技工学校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要靠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造,因为教师是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一方面教师应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5.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提高技校生心理素质的保证。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的情境”或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展现实物、标本、模型,组织学生讨论、练习、参观等,教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将枯燥的材料生动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教学气氛活跃起来;通过“表现教学”、“成功教学”等,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满足、快乐、自豪等积极的情绪和自我激励、自我要求心理,从而增强自信心,使学习步入良性循环的“魔力圈”。

6.加强就业指导,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服务精神。就业困难是学生产生悲观心理的主要原因。要消除学生的这种悲观消极心理,就必须有计划地开展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努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教育学生要认清形势,科学择业,切不可好高骛远,要使自己的择业原则符合社会的需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善结合,使学生懂得: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前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给自己正确定位,努力达到人才市场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7.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教育职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次,家长要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关心子女的学习;最后,社会要关心、支持和参与,为技工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在全面实施职业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学生良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宁鸿彬主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张承芬,孙维胜主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6

你的孩子现在多大了

我问这位母亲:你女儿现在多大了?她回答:20岁了。我又问:你女儿8岁和你女儿20岁,你对她会有什么不同?她无言以对。

她的女儿已经20岁,在一所大学读二年级。但在母亲的眼中,她的女儿是8岁。因此,她对女儿说“叫爷爷”、“跟爷爷说再见”。女儿就用8岁的样子对我说:“爷爷好!”“爷爷再见!”这位母亲没有意识到,她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需要学习用成人的方式跟人交往。母亲在无意之间把女儿变得幼小,女儿就甘愿这样幼小。“爷爷”肯定不是她女儿对心理咨询师恰当的称呼,但这里有更深层面的原因:这位母亲有20年时间没有出来工作,很少跟社会接触,“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在无意识中不让女儿跟自己一起长大。她让自己停留在28岁,让女儿停留在8岁。

有一种心理辅导理论很关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其中包括三种关系模式:p―C关系,C―p关系,a―a关系。p代表父母(parent),C代表孩子(Child),a代表成人(adult)。健康的p―C关系包含一个发展a―a关系的任务,是指父母有意识让孩子在心理上渐渐长大,从而在他们身上发展出建立成人关系的兴趣与能力。但在心理咨询的经验里发现,许多心理问题来自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的不适当的关系。许多中国的父母跟孩子建立的是过于溺爱与控制的p―C关系,而孩子跟父母建立的则是过于依赖同时又叛逆的C―p关系,那种带有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的a―a关系能力却未能发展出来,或者说发展得相当薄弱。而健康的p―C关系也难以在孩子身上建立起来,这也影响孩子将来养育自己子女的能力。在这样的父母眼中,他们的孩子似乎永远停留在8岁,不管孩子长到多大,他们都用对待一个8岁孩子的方式对待他。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心理成长,甚至可能使他们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后,依然像一个8岁的小孩在寻找父母,试图跟人建立一种依赖的C―p关系,或者相反,他们有时候又变成了他们父母的样子,跟人建立一种过度保护和控制的p―C关系。

不愿让孩子长大的父母们

有一个母亲,带女儿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女儿正读高三,发展出一种贪食症。长期以来,她控制不住自己大量吞吃食物,又害怕自己会长胖,内心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与焦虑之中。直面的治疗,真正关注的不是心理症状本身,而是症状产生的生活根源和症状被赋予的象征意义。在症状的背后,我了解到,女儿出生不久,父母到美国去工作,把孩子留在国内。当女儿长到6岁,父母才回国,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在他们出国的几年时间里,女儿被寄养在几个亲戚家。他们回来之后,在很长时间里,女儿对他们都很漠然。分析起来,父母与女儿之间的依恋关系过早中断,女儿内心留下一个很深的需求空缺,这空缺成为女儿后来发展出进食障碍的潜意识根由。进食障碍是一种象征的表达:要把过去失掉的“吃”回来。而在回国之后,母亲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对女儿百般溺爱,鼓励女儿去吃:妈妈亏欠了你,现在,你尽管吃吧,不管你吃多少,妈妈都满足你。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前来寻求心理咨询,原因是,最近两天,他的儿子“离家出走”了。我问:你的孩子多大?他回答说:30多岁。儿子30多岁了,父亲说他“离家出走”,这听起来有些奇怪。是不是他儿子智力有什么问题?不是。他的儿子虽然30多岁,已经成家,但在心理上未能真正长大,像一个10岁的顽童。进一步了解发现,儿子之所以长不大,是因为父亲在潜意识里不希望儿子长大。了解这位父亲的成长经历,发现他自幼丧父,从未得到父亲的关爱。当他长大成人,为人之父,这种潜意识里的缺乏依然存在,以至于他在不自觉之中对孩子有毫无节制的溺爱。而这样的父爱,让他的孩子永远长不大。

一位母亲,自幼给儿子洗澡,洗着洗着,儿子进入了青春期,她自己还没有意识到。初三的暑假,儿子去参加一个夏令营。母亲不放心,随之而去,跟在儿子后面,随时照顾儿子。一天活动结束,儿子跟同学们进一个帐蓬里去洗澡,这个母亲担心儿子不会洗澡,没有多想,就一头冲进帐蓬,喊着:儿子,妈妈来给你洗。儿子感到在同伴面前丢尽脸面,大声喝斥她,这位母亲还很委屈,不明白儿子何以这样对待她。

另外一位母亲,她的儿子已19岁,读高三。在咨询过程中,当这位母亲从我这里了解到儿子有了与性相关的生理冲动时,她惊呆了,半晌反应不过来,嘴里不停地说:他还是一个孩子呀!

在我们的文化里,父母(尤其是母亲)常常对孩子说一句话:不管你多大,在我眼里永远是孩子。当然,这话含有丰富的情感容量。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如果孩子长到20岁,30岁,还把孩子当成8岁对待,那不是爱,而是问题。因此,面对带着孩子前来求助的父母,我常常会问他们:你知道你的孩子多大了吗?

你的孩子内心正经历什么

一位母亲带儿子来访,原因是:孩子不愿上学了。一场谈话之后,我内心有许多感慨,很想问这位母亲:知道你孩子内心里正在经历什么吗?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7

“我现在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儿子怎么会变得如此叛逆呢?”42岁的李女士说,进入青春期的儿子让她伤透了脑筋。她说,儿子小学时很懂事乖巧,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自从上了初中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老说她唠叨,多说一句就厌烦,摔门而走。她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更为突出,学校规定男生不能留长发,他偏不去理发,结果在顶着一头长长的头发进校门时,被老师挡在门外,要他理了发再进校门。他可好,居然去剃了个光头。看到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瞧见自己这般模样时惊奇的表情,他居然嗤之以鼻,甚至洋洋得意犹如自己打了胜仗一样。

其实孩子叛逆这一说法并不科学。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形成、追求独立、崇尚个性的一个时期,男孩追求独立的特征尤其明显。如果家长忽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一味让其服从自己,那一定会产生矛盾。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白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渴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渴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他们处于半开放半闭锁时期,有些事情不想告诉家长,而爸爸妈妈过多的干预和唠叨总会让他们感觉到厌烦。因此,家长应充分注意孩子的这一特点,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性。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家长说得不对的孩子们不听,说得对的孩子们也不听了。与其这样,不如给孩子们提供具体的帮助和建议,而不是说教。比如可以教孩子做他不会做的数学或者物理题,或者在学习方法上提一些具体的建议等等。另外,在情感方面一定要多接近孩子,带孩子出去玩,但是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比如让孩子选择去哪里玩等等。

有位母亲带着16岁的儿子来找牧新义咨询,说儿子最近总是不敢出门。经过询问,牧新义发现,这个男孩因为总喜欢偷偷注视女性的胸部,自己觉得有罪恶感,尤其是夏天,女性大多衣着单薄,他更觉得无法控制自己的眼睛,只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可是面对孩子性的困惑和冲动,家长却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讲解,甚至不知道该怎样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一直到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才不得不求助专家。

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神秘感乃至爱慕之情,早恋和性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可是在家中,许多父母都假装不知道这回事,从没跟孩子交流过这方面的问题。

男孩约在13岁至14岁时就会有遗精的现象,由于现在生活条件好,营养丰富,有的男孩可能11岁就会遗精,这是男孩走向性成熟的标志。性机能的起动引起了心理上的重大变化,出现了性意识,比如性梦以及对异性的向往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家长应当适时适当地给予性教育,如果家长忽略了对青春期男孩的生理及心理指导,会导致他心理方面极大的压力。有些孩子或许认为遗精、性冲动、是可耻的,就可能对自己不断地自责,有些男生还会产生恐惧心理或者罪恶感,这会影响到孩子生活、学习、交往各个方面,也可能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性心理。也有一些男孩或许会通过其他一些途径了解性知识,如果他们选择的方法正确,可能很快就会摆脱痛苦,走出心理阴影:如果他们选择的方法不当,可能从此误入歧途。

15岁的小青是班里一位比较特殊的男孩,尽管个子长得比较高,身体看起来也比较结实,但是他说话“娘娘腔”,动作扭扭捏捏,走路喜欢扭屁股,很像女孩。前一段时间班里组织游玩,他觉得背包太重,体力不支,居然偷偷地哭起来,后来还是同班的一位女生主动帮他背起了书包。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8

由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上涉世不深,认识问题不够深刻、全面,形成了他们一定的个性特征(即封闭性、质疑性、叛逆性),从而造成了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其一,由于中学生心理成熟不尽相同,形成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其二,由于中学生心理的成熟从很大程度上是以生理的成熟为基础的,需要一定的时间个体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社会的引导),形成了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长期性;其三,由于中学生阶段属于青春期和心理未成熟期,对事物的认识经常出现反复,形成了中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反复性。

那我们学校和教育界人士为什么要加强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呢?现在每个学校都在不断的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为现在的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他们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是我们国家以后的栋梁之才。加强心理教育:

一是,时展的要求。

21世纪的人才,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国际有关专家预测:21世纪精神疾病更为严重地威胁人类。当代的高中生的心理正在发生着变迁,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21世纪人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祖国的未来。然而,毋庸讳言,当代中学生是一个庞大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社会群体。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和残联调查结果表明:全国精神病人的平均患病年龄是25岁,中学生所占比例为50%以上。只要我们打开各类报刊,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欠佳的案例比比皆是,有的反映在环境适应上;有的反映在学习心理上;有的反映在青春期心理上……各式的心理障碍影响着当代中学生的成长。

二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国外心理教育的发展来看,社会的需要推动心理教育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20世纪末,世界各国都在调整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规则。以美国为例,在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多元的价值观下,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如虐待儿童、自杀、辍学等问题已不容忽视,美国学校心理咨询协会因此规划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2000年学校心理咨询》行动纲领,要求美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在21世纪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使学校心理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学校心理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在90年代,学校心理教育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1994年,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全国学校范围内开展心理教育,国家教育部也于1999年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但还必须看到,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尚有不少领域有待开发,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在非规范性的探索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正规化、科学化程度较低,仍需作很大的努力。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又进一步明确要求,下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三是,心理研究的走向。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9

一、前言

留守儿童是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巨大社会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外出打工潮兴起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程务工,越来越多的儿童留守家中,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和父母分离,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也出现多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教育问题。留守儿童在生活中缺乏亲情,心理情感不健全,成绩不理想,性格方面也存在一定缺陷,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均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因此,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二、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留守儿童教育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无父母的陪伴,家庭教育无法实现。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学校教育形成互补关系。农村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对儿童的家庭教育也不加重视。这种隔代抚养的方式对儿童主要以生活照顾为主,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心理发展以及价值观念等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家庭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最大教育问题。

2.农村学校教育的落后

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教育比较存在明显的落后现象。城市教育质量、教育资源以及教育观念等均显著优于农村地区,这导致农村教育的滞后。农村教育的落后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农村学校教育观念的落后会使得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重视不够,不能及时疏导留守儿童心理面临的问题,不能使留守儿童受到积极的引导[1]。另外,农村教育资源的缺乏严格限制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整体教育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留守儿童所能接受到的教育资源有限,留守儿童所能接触到的知识面更加狭窄,教育效果难以另人满意。

3.留守儿童自身心理存在问题

处于中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处于叛逆期,生理和心理均发生剧烈变化,在这一阶段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儿童自身心理发展会受到显著影响。留守儿童通常会感到孤独和失落,长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心理上会有自闭、自卑倾向,变得自我压抑,产生厌学心态。中学阶段的学生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产生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使儿童误入歧途。因此,留守儿童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中学留守儿童所存在的教育问题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因此,解决这些教育问题时也需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着手,在认真分析这些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1.政府方面加大相关政策的实施力度

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方面需在宏观方面进行积极调控,协调各种因素,着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监测机制。这说明在国家层面上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为使父母能够陪伴在子女身边,政府应着力解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接受教育难的问题,确保留守儿童可以进城跟父母共同生活。另一方面,劳动力输出的当地政府,应加大对本地区的投资力度,在本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劳动力能够就近就业,减少留守家庭和留守儿童。

2.强化父母的教育责任感

较多父母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将儿童教育完全寄托于学校,很多地方尤其是偏远地方会出现“养而不教”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留守儿童家长需提高责任意识,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缺失会使儿童的教育存在缺陷,对终身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外出务工的父母即使不能每天与孩子在一起,但应当尽量增加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可以利用节假日看望孩子。目前,通讯技术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家长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关心子女,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有益指导。可以通过视频、电话、微信等方式关注孩子的成长情况,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3.增加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资

农村地区教育的落后是限制留守儿童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因此要大力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为农村学校配备先进的教育设备,增加师资投入,更新教育观念,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充分认识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与支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为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为农村地区的学校配备心理咨询老师。留守儿童与正常家庭的儿童比较更加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发展。通过心理咨询老师使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

儿童叛逆心理咨询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剖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6-0092-01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于是农村悄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又称“留守儿童”。家长对他们的监护往往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致使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不足,教育效果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反叛逆向。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多数留守儿童寄居在亲戚朋友家里,亲情缺少,而且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够,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自我等极端性格。而且随着父母外出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一般显示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

二、长期隔代教育,性格偏移。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亲自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

三、亲情严重缺失,身心受损。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长期的家庭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个性心理健康发育异常,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个性特征上,他们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脾气暴躁、冲动易怒。不健康的心理成为摧残“留守子女”的“重磅炸弹”。

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学校,首先,应尽快建立以家庭、学校为主,临时监护人、社区为辅的共同关爱网络,充分发挥其教育留守儿童主渠道的作用,营造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完成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主动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将学校教育的主导意识渗透到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当中。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一、每学期要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对留守孩子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学生的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和教育,建立留守孩子的个案,对孩子进行自律、自强的教育,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让孩子较早地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了解一些必要的法律常识,提早预防青少年无知犯罪现象的发生

二、在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节假日召开家长会,通报孩子在校的学习、品德、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班主任每学期对全班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的家访,希望家长多打电话,更多写信与学校联系。呼吁家长,为人父母要切实负起责任,给留守孩子以更多关爱,一是利用电话、书信和子女进行情感交流,亲子互动,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使孩子感到父母虽不在身边,心里是牵挂着他们的。其一,家庭应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庭,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时空上的离去并不一定意味着心理及情感上的疏远。关爱子女并不等于给足零花钱,买来新玩具、新衣服,而是要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给予关爱。

三、班主任经常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让学生晓之以理,理解父母为了创造幸福的家而外出赚钱,父母在外打工也是辛苦的,她们这样做是不得已而为之。学校建立谈心小屋,读书室,活动室,配备心理健康老师,留守儿童若心里有什么不愉快可去谈心小屋,心理老师帮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在班主任引导下,描绘自己的人生理想,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写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并把它写在日记本中,向班、小组同学公布,通过写日记、周记等方式来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管理。以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