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9:33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1

一、片面课程资源开发导致教学内容泛化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高中数学课程应该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应该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这种整合应该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对象,教材被绝对化了,教学变成了教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解释者、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道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应是数学新课程课堂普遍的现象。

但由于对课程资源缺乏认识或经验不足,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现象:

1、教材地位被弱化

有的教师讲究片面超越教材,过多过早地补充内容,甚至偏离课本而大谈从网上下载资料,教学内容失去了支撑.有的教师片面强调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生活素材,大量增加乡土文化内容,片面删除了教材中反映现代文明成果和大都市先进科技成果的题材,把“生活世界观”作片面理解.

2、为情景而设置情景

按照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呈现“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运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造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或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发现问题,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组织学生尽可能进行讨论、研究,通过操作、实践、模拟活动等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自主的建构知识,形成数学模型,这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情景设置时,不少教师情景设置目的不明确,创设的情景只是作为课堂摆设,情景内容脱离实际,设置的形式呆板单一,情景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滥用多媒体等.

3、联系实际变成了装饰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加强生活与数学的接轨.教学内容所联系的实际必须是真正的实际,而不是数学的“外衣”.一些课堂上,教师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4、搜集和处理信息形式化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学涉及到某些知识,教师便让学生收集材料,即使一些简单明了的问题也要收集材料,结果造成学生负担加重.另外,只重搜集而不重视处理和利用,对材料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下而没有加工分析.对教师而言,素材的选择和收集是实现“数学文化”教学目标的前提,也是提高发展自身数学素养的过程.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应尽可能收集丰富、广泛的信息和资料,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帅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针对高中数学课程的具体内容作出恰当的选择,使所选择的素材既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实现“数学文化”的数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形式化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新的完整的界定.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改革和丰富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理念.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形式化问题,表现为:

1有合作形式而无合作实质

数学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交流,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动起米,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培养他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但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也有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只是按照预定的设计,把学生往教学框架里赶,学生之问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结果往往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倡导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通过合作交流来探讨的问题,必须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准备后方可进行.

2对话变成问答

对话是一种交流方式,它要求改变过去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互动,新课程倡导对话教学是对独白教学的否定,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把对话等同于师生问答.

3有活动无体验,有温度无深度

新课程要求给予学生更多的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但在教学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活动是随意的,缺乏明确目的,学生忙这忙那,却美其名日“动中学”.新课程提倡的活动是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统一,意在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体验中获得发展.

4板书让位于多媒体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2

问题一:把“对话”当“问答”

课堂上经常有把“对话”当“问答”的现象。“知道不知道”、“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却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问题二:鼓励与夸奖的滥用。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一些课堂上,经常有一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随意性表扬,也有的教师对新型师生关系到底是什么样还没有理解。余文森认为,正如一味惩罚不可取一样,一味表扬也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会导致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问题三:把自主学习自流化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和具体要求,看得如何没有检查也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还提出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如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如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伙伴由自己挑,想与谁交流就与谁交流等等。余文森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流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而是变成了放任自流。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问题四:有活动没体验

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问题五:把合作学习形式化

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走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一些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追求表面上看起来比较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次数较多。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师的要求下就结束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学习差一些的学生就会变成陪衬,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听众,在小组汇报时他们的意见也往往被忽视。

问题六:把探究性学习泛化

本次课程改革大力提倡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有些内容就不适合采用,如语文课的背景、作者简介,物理课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定律等。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作无谓的探索、验证,对这类成果知识,用接受学习,几分钟就可以了解、掌握,还有必要去验证吗?接受学习,教师讲、学生记,效率很高。可见有些知识就适宜用接受性学习方式,它能简化学习过程,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说,设计的很好的接受学习同样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每一种方式都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应该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出发,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出发,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选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将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交替应用,在接受中有探究,在探究中有接受,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将探究泛化,只能降低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观念的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是效益,而非“探究”。

问题七:过于追求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教学中,教师过于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课堂可谓是课件的大展示,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成为了教室内的饰物,黑板干脆成了“空白板”。纵观这些课件却发现:有的课件不过只起到投影片的作用;有的课堂干脆成了“放电影”,教师成了放映员,鼠标点点,小棒指指,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有的教师把课件做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课,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有的教师为了展示精心制作的课件放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链接不好,弄得教者手忙脚乱,反倒被动。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确实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信息工具,但在本质上它只是一种认知辅助手段和工具,必须为教育教学服务,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那种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甚至完全取代我们的传统教具,用事先设计好的课件引领动态的课堂,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做法甚为不妥。

在新课程课堂上的问题也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就这些问题的出现,余文森教授认为,是由两种倾向造成的:一是形式化,二是绝对化。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3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问题教学;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143-01

创设问题情境要以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把不同问题、不同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潜心去挖掘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和恰如其分的提问。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中,问题教学尤为重要,可以说数学教学是一门具有丰富问题情境的教学,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下,问题教学有着更高层次的突破。

1.问题教学的前提是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生动具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1.1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数学的学习与发展是为现实生活所服务的。

1.2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趣味性情境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枯燥的、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直观地趣味化、游戏化,激发学生情趣,活跃课堂气氛。

1.3创设悬念的教学情境。追求知识、了解知识、渴求知识,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创设悬念情境将他们引入一个心欲通而不能,口欲讲而不含的境界,将有益于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的感情波澜,撞击他们的求知心灵,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

1.4创设综合性学科的问题情境。通过近几年的数学教学发现,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特别是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这也说明了数学也接近生活,这也为自然科学教学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能够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

回归实际:由于数学模型的解答并不一定完全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所以要针对应用问题的实际,对模型的解答进行分析、反思,得出实际问题的正确解答。

例:在讲授一次函数时,我引导学生开展了桌椅合适高度的研究。

2.1问题的提出:我们每天坐在学校给我们设计好的课桌椅上,不知你有否注意到,这桌子的高度与椅子的高度是存在一定关系的。比如说,你坐在编号相同的课桌椅上,觉得比较舒服,可当你坐在另外一个同学的课桌椅上做作业时,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就觉得眼睛疲劳,因为她的课桌椅并不配套。她的椅子与我的椅子一般高,可桌子比我的高几个厘米,。因为我们的眼睛与课桌的距离要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倘若不如此,眼睛就易疲劳,因此患上近视眼也是不得而知的。

2.2那么,配套的桌子、椅子之间的高度有否一定的比例关系呢?这是一个人体工程学问题,为揭开这个奥秘,学生们测量了二套不同的课桌椅。对象一:课桌高:75.0cm对象二:课桌高:70.2cm椅子高:40.5cm椅子高:37.5cm假设课桌高ycm,椅子高xcm,根据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粗略地算出两者关系:y=1.57x+11.35(单位:cm)

2.3以上这个关系是从教室中的桌子、椅子高度粗略地得到的,那么,是否所有用于书写或办公的桌子与椅子都存在这一关系呢?学生又测量了一套办公桌椅,其中椅子高44cm(不考虑靠背的高度),办公桌高80.5cm,将x=44代入y=1.57x+11.35可得y=80.43cm,与实际高度基本符合,所以,一般用于书写或办公的桌子、椅子也大致存在这一关系。

2.4利用此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桌子或椅子的高度,粗略地推算出与其配套使用的椅子或桌子的高度。比如对于一张高68cm的小桌子,与其配套使用的椅子就得要36cm左右;如果拿一条过高或过低的椅子来坐,对我们的视力就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桌椅必须配套使用,这一道理对我们平时保护眼睛是有益的。通过这种数学建模的方法,学生对一次函数的运用印象特别深刻,真正体现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数学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要不断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质疑、批判和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重视以问题驱动教学

为了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应使学生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其次,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多样化的解题方法。由于不同的学生在认识方法上存在着差异,他们有不同的认识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应当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时,可以鼓励学生从立体几何的三种数学语言,即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进行理解,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能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所学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它强调使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问题解决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以迁移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且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认真求知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进取的坚定信念。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地设计各种问题情境,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巧妙地提问,根据知识的情况、课型情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结合教师本身的特点,合理地进行数学问题教学,使数学课堂真正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更好地达到课堂目标,提高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4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理念;集体备课;探究教学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化学教材的改革也给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前一阶段的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积淀了不少问题,个人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有待于更新

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的实施和效率。目前,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依然存在偏差,表现为:一是对课程精神的认识不足,“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相当普遍。二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重教轻学,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觉得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注重教法改革,创设适合学生探究学习的良好情境。例如学习苯的同系物概念时可设计如下问题:①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点是什么?②苯的同系物与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的区别于联系是什么?③列举一些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让学生判断是否为苯的同系物。这比直接告诉学生苯的同系物的概念理解得更深刻。其次,建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机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适合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究的学习条件,营造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课堂,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

二、集体备课形式化

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集体备课既有教案教法的整合,又有教学思想的交流,既有集体智慧的结晶,又有个性火花的迸发,然而在集体备课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或把集体备课当作共写教案、共用教案,或把其变成“一言堂”,或把其看成例行公事而疲于应付……诸多的问题制约着集体备课的有效进行。

如何让集体备课更高效呢?首先要明确备课的重心是教学研究,应当是教师的全员参与。教师共同研讨,研讨教材、学生、教法,挖掘课程资源,教师之间相互启发,使教学预案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其次,规范集体备课的程序。集体备课应该是在个人钻研基础上集体交流,集体反思形成精案。在备课时要以三维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有效整合教材资源和其他课程资源如挂图、模型、多媒体素材等,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最后要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建立有效的过程监控,合理的考评制度。如把每周备课时间落到实处,确保人员到位,把主备教师、备课内容落实,还可备课优秀论文评比和优秀学案评比。

三、探究教学表面化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已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由于是尝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探究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包办代替现象。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较深,对新课标的要求无法严格落实,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二是缺少对探究学习的概括总结,探究时能“放”不会“收”,忽视了对探究内容的迁移应用。

在实施探究教学时我认为可以从以方面入手:

首先,以教材资源为切入点,教材中的许多实验、概念原理的论证、阅读资料均可设计成探究式教学,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的脉络与联系,根据内容和问题难度的不同来用不同的学习形态。例如在学习碱金属时,就可以发动学生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学习Cl2性质时可让学生设计“新制氯水中各组分的检验”的实验,在探究中教师不要把每个问题都设计好,提出来给学生,只需要有问题的框架结构,一些细则问题尽量由学生来发现和解决。其次,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敢于放权,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作尝试,不要害怕出错和浪费时间,即使是一节不成功的探究课,学生的收获可能超出你的预想,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多,自主性强,学习就是水到渠成且轻松高效。同时教师更要注重探究后的强调和总结,能“放”更会“收”。

新理念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新课改的实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同时,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才能走出一条真正实施新课标的教学之路。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5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思想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示出来。作为语文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也悄然发生变化:学生自主时间多了,想象空间大了,表达交流机会多了,课堂气氛热闹了……然而就在我们激情演绎新课程带来的变化时,透过那些变化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有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1.对语文教材的把握重阅读鉴赏,轻表达交流与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2.重结果而轻过程;3.重提问而忽视内容设计;4.重视多媒体运用直观表达效果而忽视文学作品语言的品味。我诚恳地希望以上问题能引起同行们的深思。

一、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对语文教材的把握重阅读鉴赏、轻表达交流与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每一册都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同时还有“语文读本”和“名著导读”形成从课内到课外、单篇文章到整本书互相回环结合的阅读系列。表达交流包括写作和口语,每个版块都有自己的子系统,也有自己的目的。口语交际重在给学生实际锻炼的机会。梳理探究实际上是一些语文专题活动,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些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名著导读主要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这四个部分构成一个系统,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出发,都一样重要,互相构成一个整体对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都重要,不能厚此薄彼。但在实际运用中,很多老师都重视阅读鉴赏,而对其他三个部分不管或很少安排时间。原因是在考试中考阅读鉴赏较多,因此,很多老师把大量时间花在这一部分。对于写作,鉴于目前评价体系,学生的作文分差距不大,短时间难以见效果,所以花的时间也较少。名著导读应该在课外进行,但面临怎么考查,学生是否有兴趣等等这样一些问题。如必修三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但学生很少阅读完,没有兴趣,没时间等等。希望以后正确对待教材的四个部分,合理运用,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重结果而轻过程

新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改革,在教材内容上改变,但评价体系没有改变,也就是考试没有变化。新课程的考试较之原来变化只是形式上的东西。原来高考前四道题是基础知识考查,5、6、7题是阅读客观题,8、9、10是文言文题。现在只不过是把阅读题放在前面,基础选择题放在后面而已,形式变化但内容没有改变。因而很多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围绕高考来进行,教学功利化,课堂教学很多只是简单片面地分析文章内容和思想,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对文章分析的答案。教师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完成与否,急于使学生获得问题的答案,有时,即使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教师因为担心教学任务不能完成,而常常不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不等学生达成共识,就匆匆站出来下结论。有的教师让学生速读3分钟便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希望学生开展热烈的讨论。但由于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不全面,感受不深刻,往往停留在生字词理解的层面上,甚至连主题都理解错了。高考要考的就讲,不考的不讲,为高考而教学,这与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不相符合的,这样的教学,不是锻炼学生能力,而是把学生培养成解题机器。

(三)重提问而忽视内容设计

有很多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就是多提问,这是一个进步,但怎样提问是一门艺术。对学生回答要有足够的预测性,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很多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问的问题不设计,要么问得太简单,地球人都知道;要么问得太难,自己都搞不清楚;要么问的问题模糊性太大,学生无法回答,指向性不明确。对学生的回答不能都说“好”“不错”,也不能打击学生,要准确地给予评价。关于提问有几个原则要遵循:1.准确性:提问必须注意问题要准确,答案要明确,问题不能太大、太空,更不能歧路亡羊,要留有岔路口。2.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授课内容和教学阶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3.量力性:就是使提问难易适度。提问的难度一般应控制在0.3~0.8之间,提问的问题至少要在学生思想上拐个弯,即至少要有两个层次,要尽力使学生的探索精神有用武之地为好。4.启发性: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课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在大范围、大单元、多章节中去联想,经过思考才能将知识整理出来的问题,或者教材只提供了资料而没有展示结论的问题;二是要激发探求兴趣,便于唤起各种知识的联系;三是有两个以上的思考层次,缺乏逻辑层次的问题不能触发思维的兴奋,更不足以训练思维能力。5.思维性:课堂提问根据问题需具有思维价值,要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跟随教材的展现,经过思考,懂得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重视多媒体运用直观表达效果而忽视文学作品语言的品味

许多课堂不管教材实际和教学效果,一应去制一些过于直观的课件,或者是动不动就放音像来代替语言的研究,把本应该通过品味研究才达到的效果一下了变成了直观形象。把本该以学习语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变为欣赏学习画面,这样就削弱了语言文字魅力,尤其是文学作品。如《荷塘月色》,“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的裙”,很美的句子。有位老师在上课时,用课件一下子打出一幅女人穿的裙子,美感瞬间荡然无存。《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所看的林黛玉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么美的语言,本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可是有的老师用课件,一放影像,电影演员林晓旭一出来,学生一看,原来就这样!有的老师一上课就用ppt,也不管具体效果怎样,这种以多媒体手段代替新课程也是不对的。多媒体要用,但更要正确的使用。

二、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

1.全面落实教材设计,真正理解新课程精神,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对教材四个部分都要重视,恰当安排时间,科学处理好几个部分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写作、运用的兴趣,感受语文的魅力。

2.在语文教学中避免急功近利的教学和为考试而教学的态度,让学生感受沿途的风景,学生真正地对语文有兴趣自然会去探究,考试成绩也就不会差,还教会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这也符合十对教育学生的精神。如果每天为考试而教学生怎样做题,不仅不会启迪学生,反而会让学生对语文无兴趣。所以,多开展活动,多让学生品味语言,激发学生兴趣是很重要的。

3.提问是必须的,但怎样提问却是一门艺术,做老师的要在这方面下工夫,对于每一课相关的知识都要备好课,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都要会解答。

4.教师的思维不能被固定的课堂程序所束缚,应充分认识到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序,多媒体教学不一定对每篇教材都适用,要针对不同教材特点灵活处理、灵活运用。除此之外,还应当认识到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只是辅助手段而已,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大餐。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每一个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设计。在课堂上辅助以恰当的板书和串联语,使课堂变得生动而不僵硬,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参考文献】

[1]廖忠良.语文教学的智慧[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6

1实验内容多,课堂时间不足问题

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有两个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实验教学中,学生在显微镜方面存在两个问题:显微镜的部件和作用不清楚;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不熟悉。原因:学生在显微镜方面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初中校,很多学校的显微镜仅供教师演示使用,学生根本就没有分组操作过显微镜。在新课程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之下,本节实验课需完成的内容有:介绍显微镜的部件及作用、显微镜的使用操作过程、临时装片的制作、利用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问题探讨、表达交流等内容。为确保实验内容的当堂完成,提高实验课的效率,可通过如下方法处理。

1.1课前预习。

对于初中遗漏的知识采用印发材料供学生阅读。如:显微镜的部件、作用和使用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课前可印发初中有关显微镜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材料供学生阅读,以便缩短课堂对显微镜部件、作用和使用过程、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的讲解时间,这样课堂既可腾出更多时间供学生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以比较细胞的异同点和探讨交流。

对于新的实验、探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把实验操作过程的步骤顺序以表格图解或画简图流程表示出来。如“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在预习过程中,请学生以表格图解的形式设计出实验步骤顺序。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了如下三种表格(如表一、表二、表三):

一个探究实验课题,学生可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验步骤顺序。不同步骤顺序,得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就可能不同。但每个实验都有其最合理、最科学的实验步骤顺序。针对以上表一、表二、表三的三种实验步骤顺序,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式合理科学、哪种方式不合理,预测实验现象,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兴趣很高,自主探究意识很强。因此,在课堂实验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营造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探究,去发现科学的真谛。这种教学活动的安排,在“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可充分利用。

实验步骤顺序的表格化或简图化使实验步骤清晰、明朗,能够很好指导课堂实验操作,有利于实验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当堂完成实验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1.2做好实验的预试工作。

预试是教师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的器材药品进行的预备实验。通过预试,确定用哪种材料、哪种方法的效果最好;哪种实验进程是最佳的方案;哪些操作观察比较困难,必须注意加以指导。通过预试,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实验课堂的节奏,保证实验内容当堂完成,以提高实验课的质和量。

1.3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进行教学。

为保证课堂实验内容的完成和控制住课堂的秩序,课堂实验教学可采用分段实验的方式。把一个实验分成几个段落,教师先讲解或示范第一段落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然后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第一段落实验完成后,教师再讲解或示范第二段落的实验,再组织学生操作实验或观察,直到最后一个段落的实验结束。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的实验,可以分成两个段落:①临时装片的制作;②显微镜的操作观察。每一个段落还可细化出若干个小的段落。如显微镜的操作过程,又可以分为安放、对光、放装片、调焦、观察等几个小段落。这种实验教学方式,在教师的统一控制引导下,可以有序地进行,可以很好地完成实验的教学内容。

1.4分组实验。

《必修1》模块教材的实验、探究大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对于当堂完成实验或探究内容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如果每个学生均单独操作实验或探究,有的实验、探究就不可能当堂完成。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可以把探究内容先分为两大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组再分成若干个小组。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每一不同的温度作为一个小组。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也是如此。实验课、探究课除关注过程外,还应重视对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表达和交流。若实验课只重过程,不重视结果的表达和交流,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难以提高。分组实验除保证当堂完成实验、探究内容外,还有助于落实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

2采用播放教学实验光碟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7

问题1:感觉教学内容多,课时不足。这是我校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们只得加快课堂教学节奏,留给学生思考和感悟的时间很少。结果,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压力很大。

课时不足的原因在哪里?我们与老教材,与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对比,发现导致课时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增添了很多内容。即新教材面广但又不深,而许多教师习惯于“教教材”,认为凡是教材上有的内容,都要进行讲解,结果导致课时不足。(2)对课标的理解不透彻,对所教内容的深度、广度把握不准,又担心学生在高考时会吃亏,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加大了教学难度。(3)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很多。有的教师对这些生成性问题处理不当,影响了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

对此,我们应采取了以下对策:(1)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深入研读课程标准,让教师真正树立起“用教材教”的观念。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控制教学的深度和广度。(2)将教学活动恰当地延伸至课外。在模块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将学习提纲发给学生,为学生的预习、自学提供帮助,以减少新课导入的时间。在对待生成性问题上,教师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目标。对于那些与教学目标关系不是很密切、处理起来又比较复杂的问题,最好让学生先在课外进行研究,或者在课后进行个别解答。

(3)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突出重点。一些重点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探究,其他内容让学生自学。要让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把握核心概念,然后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2:学生参与面不广。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着实让学生耳目一新、热情高涨。但是,我们也发现,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只是少部分个性张扬、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始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而且,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越来越严重。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够积极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教学活动设计不连贯,组织不周密,缺乏吸引力。(2)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听教师的讲解,对其他同学的回答缺乏爱好。没有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也无法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与补充,学生自然无法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3)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明确,以致在一些活动中,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

对此,除了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并教会学生如何倾听。比如:在倾听同学的发言时,通过及时记笔记和记要害词等快速、准确地把握同学的观点。教师要对每项活动及时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出评价,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压力,这也是保证学生认真倾听的一种策略。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刺激物或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问题3:学生的学习效率低。新课程实施以来,虽然教师在努力实践新理念,但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大的变化,他们对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缺乏思考,缺乏反思。部分学生未能摆脱题海战术的泥沼,学习负担仍然沉重,学习压力也没有得到缓解。

为此,我们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更新学习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把外在的学习方法逐步内化为有个体特色的学习方式与技巧,从而实现从“学教材”向“用教材学”的转变。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系列学习者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清单,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学段结束后反思、作业后反思、考试后反思,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逐步形成更为学的学习方法。长期以来,教师的一言堂剥夺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也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日趋淡化,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日渐萎缩。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里,虽然教师极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但学生要么提不出问题,要么提出的问题过于肤浅,没有讨论的价值。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策是:(1)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2)设置相关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3)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没有太大价值或者个性化太强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于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给予充分的肯定。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8

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51-02

伴随着中学英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浩荡春风,教纲在变,教材在变,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在变,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许许多多的英语教师大胆改革,成效显著,但是,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不能说就完美无缺、没有问题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师生主体错位

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环节的基本矛盾。我们虽然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毋庸置疑,但是从实际的、常规的课堂教学过程来看,至今,课堂教学中尚未真正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课堂上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忠实的听众,忽略了学生的学(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有些教师利用新教材组织了一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但是也只能说它是一种表象而已(突出地表现在公开课上),“花拳秀腿”,没有实际的意义。有的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要么出几个问题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试讲,要么搞些同步导练,就算“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的。

2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

新教材突出了英语语言的交际功能,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时代感强。因此,若能合理使用教学媒体,就能改变传统的“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从头至尾一言堂”的局面;若能将媒体使用恰当,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准确模仿与交际,而且,能够很好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显示其直观性与化繁难为简易的最优功能。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地使用教学媒体,以机代人,该用的地方使用,不该使用的地方也使用,该用的教具用,不该用的教具也“闪亮登场”,结果,整节课鼓声、钟声、歌声、欢笑声与吵闹声不绝于耳,仿佛来到了金戈铁马、喊杀声一片的“古代战场”。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滥用教学媒体和教具的现象,是当今从教者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

3只构“别墅”,不建“难民营”

这里的“别墅”指代班级中的优等生,“难民营”指代后进生。我们承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等生是班级学生的楷模,是引领班级前进的一股积极力量,教师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本无可厚非,但是,后进生与优等生一样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潜能。课堂上,教师应考虑到后进生实际情况而因材施教,生活与学习中,给予他们关爱和鼓励,心理上,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进步,追逐并且尽快赶上优等生。然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新教材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应试教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不少教师课堂上便以自我为中心,搞纯粹的个人才艺展示,忽略了教育是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可塑“资源”的白白浪费。

4满堂问现象十分严重

提问的艺术表现在课堂上主要是合理运用设问,设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合理使用设问,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并反馈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设问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它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创造性地设问、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如今的高中英语课堂上,有的教师满堂问、浮浅问、简单问和一节课反复不停地问,依靠问多而统领整节课,这种课堂教学方法给人的感觉是教师口若悬河、累得要命,而学生听得疲惫不堪、极度紧张,课堂教学并无新意,一问一哄,形式热闹,实则无效。

5唯书而教,照本宣科

该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待新教材单元材料的合理处理上,因为新教材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坚持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更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词汇量大,教学任务重。而且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编排打破了以往的对话课、阅读课、语法课及练习课等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采用话题、功能、结构相结合的教学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因此,不少英语教师对于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这套教材。在没有新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指导下,硬套用英语的“五步教学法”,结果,在备课中只是重视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不考虑学生与课堂教学的实际,自己课前没有充分备课,没有完全消化以后再创新的教学劳动过程,将新教材当作“圣书”来教,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按部就班,照猫画虎,人云亦云,最终,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效果甚微。

6“穿新鞋,走老路”,忽视教学效果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9

关键词:高中数学;存在弊端;改革策略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的改革,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逐步接受数学新课程的方式和理念,但是在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弊端。如何才能够解决高中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所预定的高中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效果。就此对高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一、面对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

高中教学的改革对教师产生了很大影响,教师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教材要进行改革。对于一些优秀教师,其教学成果丰硕。面对我国的应试教育,面对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还在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整体成绩的时候,来衡量教学水平的现状,提出了新课程的改革。其实,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是为了我国教育更加久远的发展,是从近年来无数的研究和探索中摸索出来的,是从我国近年来教育的现实问题反思中得来的,是在与世界各国的比较中提出来的,是为了我国今后的繁荣富强而改变的,其核心就是为了我国民族的振兴。

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实践来说,和世界各国的教育进行了比较,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对于学生的培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主动性等方面显得不足。很多教师把高中教育的改革误认为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

现代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不是说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其学习成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是教学成果的一种表现方式,尽管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学的评价要从多元化着手,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对教学方式予以改革,即便是原来优秀的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仍然需要进行变革,改变其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尤其要增强学生主动性、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策略

对于新课程的改革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加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其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说大多数高中教育已经达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但是无论高中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得有多完美,在高中教师的心中其最终的目标仍然是高考的分数,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对于高中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坚决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加扎实,从某种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对于学习内容研究不到位的问题,可以采取每周进行一次专题模拟训练,比如说,在高中人教版教学中,对于选修系列3~4由若干个专题组成,每个专题是1学分(18)学时,每两个专题可以组成1个模块。只有进行了专题模拟工作,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课程的结构、内容以及要求。所以,作为新课程教学的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新课程的结构、内容以及要求。更新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内容,尽快完成高中数学新课程知识结构以及内容的调整。

改变教学方法不仅要让学生熟知概念、结论以及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等。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行为与思想并行,既要有教师的指导以及讲授,还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要设立相对应的情景模式,进行情景模拟工作,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的解决方式,从而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内容,要采取适当的方法。比如,可以采取调查研究、阅读理解、撰写论文等方式。要求学生能够更加重视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努力思考问题。对于高中教学新课程的目标来说,将学习形式与生活实例结合在一起,比如说统计学,对于统计学的教育要通过实际的案例了解其学习思想以及方法,了解统计学的意义以及作用。在进行导数学习的时候,要理解导数的概念,通过实例了解导数产生的实际背景以及变化率,体会其中心思想以及内涵,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学,大幅度地提高高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全方位地提高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信心,在课程改革的能力以及教学目标上下大工夫。不仅要接受新事物、新理念还要落实新课程目标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总体素质。

参考文献:

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篇10

问题1:讨论流于形式。当前老师已经意识到要把新课程的理念引入课堂中,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问题,在有一部分教师的课上,把新课程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只是一种形式。主要表现在:①讨论时间太短,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交流;②老师设计的问题不太明确,或大或空,学生根本找不到讨论的焦点;③差生没有表现机会,变成优生们轮流表演。

问题2:由“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目前,虽然绝大多数教师都已认识到“满堂灌”的危害,有意识地转变这种教学方法,但又出现了另一种现象:取代的是不停的找问题来问学生,片面的强调提问面要广。表面上教学顺利、师生互动、气氛热烈,实质上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这种做法比教师的“满堂灌”的危害更大。

问题3: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新课标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但有一部分教师在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好象不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不是新课程的理念。因此,部分教师不惜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制作准备课件。

针对在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些误区,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本人就针对这些误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赞可夫认为:学生的内心思想、愿望、感情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首先应是学生心灵的征服者,其次是学习的指导者。只有感情上打动学生,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绪,进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教师应深情地关心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启迪他们的良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关注优差生、注意中等生,即“抓两头促中间”。不要轻易的去批评学生,更不要轻易的去惩罚学生。对待考试成绩很不理想的学生,应是多鼓励,少批评,并期望和相信他们能从中吸取教训。老师的辅导讲解能为之指点迷津,只要第二遍或更多遍之后会做,也就达到目的了。考试命题也要视学生的可行性拟定。针对班级学生学习程度,单元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试卷都要精心设计,考试内容以基础知识,书上例题为主,在检查双基的同时,再适当综合提高。当学生有所进步时就要及时表扬,使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和奋发向上的力量。学生由此产生的热情,则是课堂效益提高的前提条件。

二、数学概念要习题化

数学“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在学好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公式、公理、定理、性质和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因此,数学习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例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知识点时,可通过习题:“在方程:①3x-4=1;②x/3=3;③5x-2=3;④3(x+1)=2(2x+1)中,解为x=1的方程有几个。”来完成。

三、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预习是学生学习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教师要让学生尽量做好课前预习,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

教师在指导预习时,要列出预习提纲,提纲内容必须有利于归纳课本知识并且具有启发性,使学生的预习有计划、有目的。例如: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时,我是先列出以下预习要点:⒈什么叫平面直角坐标系?⒉如何画平面直角坐标系?3.什么是点的坐标?4.什么叫做象限?5.点的坐标在象限上有何特点?6.布置预习练习,如①点a(-2,-1)与x轴的距离是,与y轴的距离是.②点a(3,a)在x轴上,点B(b,4)在y轴上,则a=,b=.③点m(-2,3)在第象限,则点n(-2,-3)在象限,点p(2,-3)在象限,点Q(2,3)在象限等。列出要求点后,我要求学生阅读时把重点知识在书上做出记号,看不懂处画上问号。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重、难点知识已经有了初步印象,并且产生了希望尽快掌握这些知识的欲望,此时教师再与学生共同探究提纲的答案,并根据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照这样引导学生预习一段时间,等学生有一定基础并养成习惯后,再逐步引导他们在预习中找出本章、节的要点,从中掌握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探索知识。

四、要指导学生对知识归纳总结

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作学结,也是提高课堂效益重要环节。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结构系统化、程序化,头脑中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每教完一个单元后,教师都要要求学生写单元小结,作为重要的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当然,教师要通过示例向学生介绍总结知识的基本方法,如结构法、列表法、图线法、归纳法等。学生能将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复习时自然就可以按照总结的纲要去思考。这样既促进了学生把握部分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又使重点突出,学生认识深刻,知识的条理清楚,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观念要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