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3:45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1

1、现行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规划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指导、调控城乡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城镇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城乡建设活动的统筹部署和综合调控,国家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确定了从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到监督管理的一整套制度和程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主要包括:(1)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是由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不同区域层次规划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规划体系。(2)规划管理主体: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3)规划编制主体: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4)规划审批主体: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直辖市、省会城市、50万人口以上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其它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它设市城市、县城镇及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5)规划许可制度:由《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项制度构成,合称“一书两证”。规划许可制度的设立,体现了城市规划同时规范政府行为和管理相对人的双重功能和职责,确立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活动实施综合调控和具体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程序,为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城乡规划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的历史过程和实践成效表明,现行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总体上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基本规律和要求。2、深化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1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1)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五个统筹”的需要。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经济不断繁荣,党的十六大适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为实现我党在新时期确立的奋斗目标,促进城乡规划对城乡发展科学有效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十分必要。(2)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城镇化广域推进、以区域为主的城镇化的需要。城市向周围地区蔓延、扩展,一系列区域性的矛盾与冲突接踵而至,如重复建设、环境污染等。芒福德(L.mumford)曾担忧的“四大爆炸”,即人口爆炸、近效区爆炸、快速干道爆炸和游憩地爆炸等现象屡见不鲜。在城市但又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城际地区”,出现一些“区域性功能区”,如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区、港口中、机场以及区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2

近十多年,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国内城乡规划研究重点领域,相关研究主题涉及:以纵向政府规划权力配置为核心的规划集权和分权论争;以横向政府部门规划权力分配为核心的规划事权和责任安排;以规划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着眼点的规划委员会、规划公众参与、规划决策听证等制度建设;以跨区域协调为核心的规划协同机制。但专门针对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的研究不多,如,田莉(2001)对建国后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的划分;刘健(2004)、卓健(2004)等基于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对法国规划管理体制演化和地方分权历时性分析;谭纵波(2008)对“二战”后日本城市规划由中央集权到地方分权的分析。深入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规划管理体制变迁的机制是什么?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本质是制度变迁。“惟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才有可能令人满意地探讨制度变迁的机制问题。”从诺斯(DouglassCnorth)的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到格雷夫(avnerGreif)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istoricalComparativeinstitutionalanalysis,HCia),再到青木昌彦(masahikoaoki)的比较制度分析(Comparativeinstitutionalanalysis,Cia),历史比较分析已成为研究制度变迁的重要方法。为此,以制度变迁的演化博弈理论为分析工具,本文尝试着建立一个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变迁分析框架,将城乡规划管理嵌入到整体治理变迁之中,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及其机制进行历时性解析。

1演化博弈制度观和分析框架

1.1演化博弈的制度观演化博弈的制度观认为制度是博弈均衡的结果,是社会建构的产物(aoki,2000)。自1981年肖特(rewSchott)在《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一书中首次运用博弈均衡阐释制度内生性及其起源后,萨格登(RobertSugden)、扬(HpeytonYoung)、阿西莫格鲁(Daronacemgolu)、格里夫、青木昌彦等一批国际一流经济学大师运用演化博弈论对制度变迁给予了进一步解释。萨格登、扬等人通过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概念重演了制度起源,提出了惯例(convention)和参与人特征的共同演化,给出了由惯例到成文法的制度演进路径(Sugden,1986,1989;Young,1998)。阿西莫格鲁则将制度看成是政治市场的博弈均衡,强调政治权力对在制度变迁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当政治权力分配格局有重大变化时,制度变迁才会发生[19]。杨小凯[20]等人也认为政治制度和政治权力的变迁决定了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格里夫强调文化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制度改革既要充分尊重既有制度背后的文化,又要通过改造思想、改变文化观念来实现新制度的构建(GreifLaitin,2004;Greif,2006)。青木昌彦综合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建构了一个综合性的博弈均衡制度分析框架。他运用“博弈域”(domain)①、“嵌入”(embeddedness)、“捆绑”(bundling)等概念,在分析制度共时关联和历时关联的基础上,对制度稳定性、多样性及其变迁进行系统性阐释。制度间相互关联意味着制度变迁具有耐久性和路径依赖性,任何单个制度在孤立情况下都不会轻易被改变或设计。植入的制度难以产生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其与现存制度环境之间存在“非耦合”(青木昌彦,2001)。各种博弈域间关联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博弈多重均衡的存在;技术、资源、政策等变化会打破原有的博弈均衡,通过在各种博弈域间互动,参与人行动策略和“共有信念”(SharedBeliefs)共同变化推动了制度变迁。

1.2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演进的分析框架以演化博弈作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分析工具,主要是出于以下四点考虑:

(1)目前演化博弈已成为“最富有理论活力且最具广阔研究前景”的制度分析工具,并日益成为国内外制度理论研究的主流范式。在国内,演化博弈已被应用于村庄选举制度(周雪光,艾云,2010)、经济制度(靳涛,2003)、土地制度(韩德军,朱道林,2013)、城乡关系(薛曜祖,张平,2013)等制度变迁分析之中。在理论上,运用演化博弈来解析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体制变迁是可行的。

(2)权力在不同主体间配置变化是制度变迁的核心考察内容,权力配置变化带来了制度变迁。城乡规划权力分散在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和社会之间(图1)。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城乡规划权力在上级政府、下级政府和社会之间流动,将导致规划权力配置的变化。根据不同时期的城乡规划权力配置及其组合关系可将规划管理体制划分成不同的模式,而通过规划权力配置变化的原因分析来探究规划管理体制变迁机制。

(3)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性分权,地方利益主体的不断强化,加剧了上下级政府间博弈。进入新世纪,政府与社会间的博弈日趋频繁。在城乡规划领域,伴随着多元化社会生成,利益博弈也日益常态化。从静态角度,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是上级政府、下级政府与社会三大利益主体博弈均衡的结果。从动态角度,伴随着三大主体间力量的此消彼长,上下级政府、国家与社会关系深度调整,引起了规划权力的配置变化,成为推动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的根本力量。

(4)演化博弈的制度观强调激励相容和制度的自我实施(Hurwicz,1993;1996)。不能被实施的规则不是真正的规则(青木昌彦,2000)。在中国现行的政制下,国家的法律和上级政府制定的政策并不能自然地转化为下级政府的行动指南。真实的制度变迁不能仅仅看纸上的规则文本变化,更要考察其在真实世界中的实际运作状态。在现有相关研究中,从实际的运作状态来考察制度变迁容易被学者所忽视。本文将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嵌入到特定时期上下级政府、国家与社会等不同博弈域中,以规划权力配置为考察核心,从法律文本(或政策)和实际运作两个层面,尝试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变迁及其机制进行解析。

2改革开放以来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演进

2.1规划纵向分权改革开放始于极权主义政制(邹谠,1994)。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国家对社会的全方位控制是这一体制的两大特征。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政府几乎垄断了所有社会资源和权力,地方政府和社会缺少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发展经济的强大社会政治压力下,1980年代以“放权让利”为中心的改革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如果说“中央—地方”维度上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放权,那么在“国家—社会”维度上的放权则以国家控制为前提,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选择性[23,24]。这也意味着与行政性分权相比,“国家—社会”维度上的放权是缓慢的、非常有限的。在行政性分权的大潮中,城市规划权限随着投资、工商、税收等经济管理权一同出现了下移,进入了规划纵向分权时代。

2.1.1立法层面的规划分权该时期规划分权具体表现为:(1)城市规划编制权、实施权下放。1984年出台的《城市规划条例》第十条规定:“市长、县长、镇长领导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1989年颁布的首部《城市规划法》对此又进行了明确。(2)详细规划的决策权下放。《城市规划条例》第二十三条和《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一条对此进行了明确。(3)城市总体规划决策权下放。1980年原国家建委颁布《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首次提出城市总体规划分级审批制度。该审批制度在《城市规划法》中得以延续。大致按“下管一级”原则,下级地方政府驻地城市的总体规划由上级政府进行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分级审批制度,使省、市、县三级政府拥有管理各自辖区城镇规划权和发展权。

2.1.2实际层面的规划分权1989年《城市规划法》将编制、审批和实施等规划管理权集中在县及其以上政府层面上,但在实际运作中,规划权力更趋分散。在乡村经济发达地区,如珠三角、苏南等地区,许多乡镇甚至行政村事实上拥有程度不等的规划权。

(1)无论是《城市规划条例》,还是《城市规划法》,都采用了城乡二元分治的规划管理体制。由于乡村集体土地开发缺少明确规划法规约束,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珠三角、苏南等地区,乡村在很长时期内处于“我的土地,我做主”规划自主状态②。

(2)1990年代中后期到新世纪初,全国各地大兴开发区,为了进一步激发基层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市、县纷纷将规划权力下放到各自开发区、乡镇。规划权力分散客观上造成了大量土地违法、规划违规现实。根据《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国各类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总结的报告要点的通知》(发改外资[2007]591号)统计,通过对开发区清理、整顿,到2006年,各类开发区数量由6866个压缩到1568个,规划面积由3.86万km2减到9949km2。

(3)在实际运作层面,为什么规划权力更趋分散?中央与地方博弈可以更深理解这一现象。①在压力型体制下,上级政府的政绩需要下级政府“实干”出来。②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后,以空间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被广泛地誉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龙头”。规划也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践行发展主义的重要工具。换言之,在压力型体制和规划重要性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上级地方政府有下放规划权力的经济动机,下级政府也有获得规划权力的强烈需求。③受激励相容机制驱动,规划权力下放就成为上下级地方政府间隐形契约或博弈均衡。上级地方政府缺少治理下级地方政府土地违法动机,相反,出于共同利益,基层政府间采用“共谋”策略[27],利用信息优势,共同对抗高层政府的各种运动式治理。针对珠三角存在大量土地违规违法开发,魏立华发现,镇级政府对乡村集体土地的违规开发多采取默认或“不作为”的态度,在涉及集体土地的规划编制过程中更偏向于村集体经济组织[28]。颇具悖论的是,许多城镇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上的现有成就又是建立在早期土地违法、规划违规的基础之上。正如昆山市一位受访官员所言,“如果没有早期在规划、土地上的违法违规,就不可能有现在的‘昆山模式’。”2.2规划纵向适度集权如历史数次分权,由于缺少对地方权力的有效制约机制,规划纵向分权也没能逃脱“一放就乱”的怪圈。规划分权之“乱”集中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面是“土地城市化”快速蔓延,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和区域开发无序;一面是强制性征地所带来的“城市化暴力”[29]和农民维权抗争事件大幅度上升。两者不仅共同解构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意义,也在不断侵蚀政府施政合法性的根基。在此背景下,2000~2003年,国家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城乡规划统一管理的政策。

2.2.1政策、立法层面的规划适度集权

(1)在政策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2000]25号)规定:“城市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市一级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擅自下放的要立即纠正。”《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明确要求:“市一级规划的行政管理权不得下放,擅自下放的要立即纠正。”原建设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中要求,“市一级规划的行政管理权擅自下放的要立即纠正。”

(2)在立法层面,2008年《城乡规划法》取代了《城市规划法》,结束了城乡二元分治的规划管理格局,通过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等制度将包括村镇在内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权统一到县级政府层面,从而在法律层面终结了长期以来“我的土地,我做主”的乡村规划状态。同时,《城乡规划法》第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2.2.2实际层面的规划纵向集权城乡规划权力配置关系到基层核心利益。规划适度集权的政策能否得到有效执行?这不仅需要从多重博弈视角进行阐释,还需要考量技术、资源等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打破原有的博弈均衡。如格里夫指出,制度从一种博弈均衡演进到另一种博弈均衡,资源、技术、文化等约束条件的变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reif,1995)。

(1)从中央与地方博弈的角度,随着遥感、网络等现代技术进步,中央与地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得到了很大缓解。一方面,随着遥感等现代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应用越来越成熟,中央政府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的成本越来越低,精准度越来越高。面对地方土地开发,中央政府不再是“瞎子”。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网络问政已成为权力制衡的利器。面对地方政府非法征地拆迁、侵犯农民利益,中央政府也不再完全是“聋子”。在中央政府对地方城乡规划监管的效能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规划违规的风险在不断加大。换言之,技术进步与中央政府监管效能的提升,将打破原有的规划权力博弈均衡,向规划适度集权演进。

(2)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角度,在耕地资源相对较多、建设用地较为宽松的年代,对上下级地方政府而言,规划权力下放是一个双赢的格局,上级政府收获了政绩,下级政府收获了经济增长。但在经长期大规模土地开发后,尤其是耕地刚性约束后,建设用地指标越来越稀缺。建设用地指标自上而下分配机制使得上下级政府间成为一种“零和博弈”。一般而言,在同一市辖区,由部级开发区到省级开发区,再到县级以下开发区,土地利用率逐级递减。为了获得更大经济收益和政绩,上级地方政府有打破原有的博弈均衡的动机,会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及自身权力的优势,推动规划适度集权。

(3)从下级政府或组织的角度,基层政府或组织承担发展经济、增进民众福祉的责任,因而,也具有发展的合理诉求。正因此,面对规划权力上收,上下级政府会展开复杂博弈。更为重要的是,“一刀切”政策因没有顾及地方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很难在现实中被不折不扣执行。以2003年前后国家整顿开发区为例,《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发改外资[2003]2343号)明确规定:“对县级及以下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开发区,一律撤销”。对于无经济基础、盲目跟风的乡镇开发区,该政策具有合理性。但对于苏南众多规模大、效应好的乡镇开发区,该政策则显得简单而又粗暴。为了规避政策,在上级地方政府默许下,苏南乡镇开发区纷纷采用摘牌、挂靠,整合到省级及其以上开发区。土地监测技术进步和耕地资源的变化,上下级政府间和“政府—社会”多个博弈域间关联互动,原有规划分权的博弈均衡被打破,在现实中,规划出现了适度集权的趋势。制度关联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博弈均衡的多重性和制度的多样性(aoki,2000)。在现实中,地方政府规划管理体制往往要比“一刀切”政策丰富得多。以苏州为例,在“地级市—区—街道(乡镇)”序列中,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特许,苏州工业园区独立行使规划管理权。除此之外,苏州高新区、太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吴中、相城等区规划管理权上升至苏州市规划局。苏州市规划局向该区派出规划分支机构(各区分局)实施统一规划管理。街道规划办或乡镇建管所不具有任何规划审批权和执法权。在“地级市—县级市”序列中,昆山、张家港等县级市独立行使规划管理权,仅在业务接受苏州市规划局指导。在“县级市—区—街道(乡镇)”序列中,乡镇建管所(或街道规划办)为县级市规划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没有规划审批权和执法权。但仍有许多部级开发区③、省级重点开发区独立享有一定的规划管理权。以昆山市为例,自199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规划行政效率、加快建设步伐,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花桥经济开发区和昆山旅游度假区,先后取得辖区相应规划建设审批权和自行规划许可④。

2.3规划社会分权与政府内部自上而下分权相比,国家向社会分权一直是选择性的。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向社会分权的累积效应是巨大的,但分权的步伐始终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大幅度上升,产生了所谓“倒逼机制”,迫切要求国家治理方式转变。2005年中央政府首次提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目标,以此推动由“管制”向“治理”的政府管理模式转变。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政府管理模式改革重点是通过向社会赋权,重构国家与社会关系,重塑政府施政合法性,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同时期,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城乡规划的利益分配功能日益凸显,围绕征地拆迁、老城改造,官民之间利益冲突事件快速上升,政府与公众也日趋频繁。在此背景下,作为行政管理一部分,城乡规划管理也出现向社会分权的态势。

2.3.1立法层面的规划社会分权规划社会分权目标是通过规划管理社会化转型,推动规划科学化、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具体体现:规划制定向公众倾斜,强调按公众意愿进行规划;规划决策向规划委员会让渡,规划实施监督向社会让渡。200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就曾指出:要打破城乡规划封闭式管理模式,规划编制让给专家、公民,规划的实施监督要让给社会[30]。为了保障公众对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2007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初步建立了规划公众参与的制度框架,其中17条条款都涉及规划公众参与及其内容。孙施文对此已进行过详细的分析,不再赘述。在借鉴香港规划制度基础上,1998年深圳市在国内首次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2003年原建设部在贵州省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试点工作。此后,上海、武汉、厦门等城市纷纷制定了规划委员会章程,成立规划委员会。但各地规划委员会在功能设置、决策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郭素君,2009)。

2.3.2实际层面的规划社会分权从演化博弈制度观的角度,规划社会分权是国家与社会长期博弈互动的结果。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变化决定了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在实际中,无论是规划委员会、还是规划公众参与,不仅与发达国家现实运作迥异,而且离规划科学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要求相差甚远。从各地规划委员会成员构成来看,以市长、规划等部门“一把手”等领衔的规划委员会并没有摆脱“官办”的帽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一把手”权力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监督情况下,规划委员会决策机制很容易“借集体决策之形、行领导意志之实”,“长官规划”在实际中仍未破题。在公众参与规划实践领域,由于缺少一个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公众参与难以真正有效地展开,使得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流于形式。为什么立法层面的规划社会分权在现实中难以实施或实施不理想?在青木昌彦看来,各种博弈域间相互“嵌入”与“捆绑”导致一项制度存在很大惰性。当一项制度与其他域的现存制度不相耦合时,该项制度将无法实施或难以奏效。即使从国外借鉴良好的正式规则,由于其与本土制度不能协调而失效(青木昌彦,2001)。在发达国家,规划公众参与水平与其公民社会成熟度、民主化水平等息息相关。对于尚处于向现代国家转型的中国而言,规划公众参与程度不仅受制于公众素质、公民社会发育水平,而且受制于民主化水平、政治体制。在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大———尚没有摆脱“橡皮图章”尴尬角色的语境下,在还在强调法治的当下,不能对规划公众参与提出过高要求。在得不到其他相关制度改革的配合下,规划公众参与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划社会分权改革的突破口并不在于规划自身,而在规划管理体制之外寻找解决问题之道。城乡社会分权改革及其推进速度取决于国家治理理念变革、公民社会成长等,并最终取决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博弈互动和如何实现有机对接。

3结论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3

1、城乡规划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化、营造美好人居的重要领域。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开发管理、研究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的建筑类专业,所属学科是工学“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它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空间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城乡物质空间为核心,以城乡土地使用为对象,通过城乡规划的编制、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建设实施的管理,实现城乡发展的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和动态引导控制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

3、城乡规划专业的主要领域涵盖城乡物质环境空间形态的控制与引导、土地使用与开发、道路与交通、市政与服务设施、住房与社区、生态控制与环境保护、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地域文化与城乡风貌、防灾减灾与卫生规划等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城乡规划的类型主要有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和专项规划。

4、主要课程:经济地理学、城市生态学、美术与制图、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建筑设计、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设计、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城市旅游与游憩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详细规划课程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

(来源:文章屋网)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4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也是四川省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全市幅员面积11939平方公里,人口1060万,农民比例约占三分之二,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三农问题”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市作为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城市,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市民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路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明显成效。为此,市规划局组织有关人员于20__年12月9日至11日利用周末时间赴××专题学习考察该市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情况。经过实地参观、资料收集和专题座谈,使我们受益匪浅。

××市新农村规划的主要经验

××市深刻分析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牢牢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依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在规划和建设环节,创造性地提出“三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农民向农村社区集中)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的先导和引导作用,充分激活土地流转模式,全面突出政府主导,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推进了经济发达区域和城市郊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具体而言,他们在规划方面的主要经验有:

一、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强化规划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作用

××市提出要通过科学的规划来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实现城镇、农村的合理建设,城乡产业的合理布局,让城乡居民通过城乡一体化得到实惠。为此,该市通过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了规划编制市域全覆盖,使全市城乡规划真正成了一盘棋。

一是加快分区规划和远郊市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面完成《××市城市总体规划(20__—2020年)》修编;完成了龙泉驿、新都等7个卫星城的分区规划和都江堰市、崇州市等8个远郊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全市20个区(市)县都有了自己的分区规划或总体规划;完成了中心城117平方公里新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中心城区域实现了控规全覆盖;编制了198平方公里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二是加快镇乡规划编制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落地。组织了对全市30个重点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和评审工作;对全市2800多个总投资1538亿元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各级规划中逐一进行了审核和落实。

三是积极推进农民新居工程建设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农民新居工程的建设规划,高效优质完成了“新居工程”选点和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工作,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市还积极推进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取得显著成效。如白果村村庄整治规划和行动方案专门由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进行规划,县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制定了以“村庄发展治散、基础设施治缺、村内建设治空、村容环境治脏、农户住房治大”为主要内容的白果新农村建设方案。

在农民新村规划编制中,××市注重结合实际,突出五项原则。一是将农民新村纳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编制建设规划。农民新村建设强调搞好路、水、电、气、通讯和排污治污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同时要求应有相应的文化、体育、卫生、教育、商贸、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新村、文化新村、现代化文明新村;二是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增强农民新村规划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规划编制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要有利于农业和村庄产业多样化发展,兼顾城镇建设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农民新村规划分区域控制。城镇规划区内不设置中心村,属城镇近期建设片区,根据规划和有关标准设置农村居民点或城镇居民住区,防止形成“城中村”;四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民新村按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布局,配置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满足居住服务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统筹考虑各种生产因素,综合布局,使生产与居住、生活有机结合;五是农民新村规划结合当地环境和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农民新村规划在布局形态上因地制宜,灵活布局。加强对房屋建设风格、色彩的指导,推荐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使农村新村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使农民既增收致富,又改善居住环境,享受现代文明。

二、改革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认识到城乡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提。该市按照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切实改进和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管理水平,建立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新体制,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管理和监督管理工作“满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进一步理顺规划工作关系。进一步完善市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决策作用。健全市规划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加强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力量,理顺市规划委员会与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关系,提高规划决策水平。调整区(市)县城乡规划制定程序。各区(市)县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建制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总体规划、开发区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等,须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按法定程序审批。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将城市户外广告总体规划及技术标准的编制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对××市高新区、龙泉驿区等15个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构的业务工作,由市规划局负责归口管理和指导。

二是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将市规划管理稽查大队并入市规划执法监督局,不再保留市规划稽查大队。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龙泉驿区、金堂县等14个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负责所驻区(市)县城乡规划行政工作督察。市规划局加挂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办公室牌子,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组建××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发展战略研究。组建××市规划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全市城乡规划信息资源管理。组建××高新区、金堂县等15个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行政区域规划管理工作。

同时,××市还特别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在温江区、双流县等14个区(市)县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负责所驻镇(乡)规划实施与监督管理工作。规划助理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当地规划行政管理机构负责。

三是切实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明确干部管理权限。市政府派驻的督察专员、规划执法监督局的组织人事由市规划局统一管理。其余区(市)县规划管理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的任免,征求××市规划局意见,由当地区(市)县任免。市规划局及派出机构、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的人员编制由市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下达,各区(市)县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及驻镇(乡)规划助理员的人员编制由当地政府负责落实。所需工作经费纳入市、区(市)县同级公共财政预算。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推动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市特别注重突出重点,抓好试点,以点带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动。

在规划环节,该市提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突出抓好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为重点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力争在10年内,基本形成环绕中心城市的4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45个区域中心镇相互呼应的城镇体系。重点完善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的总体规划,制定完善包括城镇居民安置及农民新村规划在内的分区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今后5年,规划并建成城镇安置小区80个、农民新村示范点20个。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客观要求,适时规划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整合乡(镇)资源,充分发挥区(市)县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在建设环节,注重抓好示范点的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积极总结经验,促进全面推广。例如在白果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健全机构,切实加强白果村全国新农村试点建设工作的领导。双流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白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白果村设了现场指挥部。同时,永安镇也成立了白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宣传组、经济发展组、文化休闲旅游组、基础设施建设组、风貌整治组、现场办公室等,各组分别由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做到了事事有人抓,件件有落实,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经验”对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启示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市改变传统的“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统筹城乡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都把城市和农村结合在一起共同规划,这对于避免“城中村”,加快产业发展,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意义深远。××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方面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如下几点启示。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市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全市人口1060万,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而我市也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二元结构明显,农业人口比重大,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市的经验对于我市加快经济发达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首先源于该市党委、政府对发展形势和地方实际的科学判断,源于对城市化的正确认识。该市主要领导多次提出,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思想统一,认识到位,从而为上下联动,左右呼应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我市最近几年也高度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明确了目标、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经济发达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其内涵理解还不够透彻。通过对××市的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尽快转变观念,寻求适合我们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

在组织领导上,有必要借鉴××市的经验,成立由区(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机构,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这项工作。同时,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对群众的宣传力度,使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城乡一体化战略部署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有更深的认识。

二、因地制宜,正确选择适合我市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市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建设上大胆创新,超前运作,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以土地流转制度为核心,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我市地域面积广,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各地区实际,选择正确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应该说,××市所推出的国色天香模式、五朵金花模式以及安仁模式,在我市都具有推广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深刻分析各地区发展实际和自然条件,寻找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市在都市区部分地区也探索出了一些成功模式,例如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农家乐”特色经济,这些做法都亟待归纳总结和加强引导,提升档次。

三、抓住重点,加快我市经济发达区域和近郊区新农村规划编制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十分重视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切实将城乡规划放在基础和龙头地位。××市在规划编制方面的经验集中体现在:一是明确提出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二是注重在规划编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现区域经济的特色;三是注重推进镇乡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直接指导新农村村容整治工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快速推进,规划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到目前,都市区新一轮总规确定的82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中,已有460平方公里实现控规覆盖,其中两山之间的主城核心区及山外主要拓展用地如大学城和茶园地区等已基本实现控规全覆盖。另外,在编控规220平方公里,也即将形成成果。都市区单独编制的36个小城镇规划,除极个别城镇因特殊原因适当延后外,其余均基本完成。这些为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规划基础。

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控规编制,特别是加快城乡结合部和城市拓展新区的控规编制工作,尽快实现都市区控规全覆盖;积极做好控规维护和更新,增强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综合交通、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环境资源保护等重大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切实引导都市区城乡协调、健康发展。

另外,要结合我市实际,尽快开展农民新村规划编制和都市区范围内农村新型社区的规划工作。试点启动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充分借鉴××市的成功经验和我市亚太市长峰会环境综合整治积累的宝贵经验,尽快出台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导则,引导村容整治工作。

四、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强化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力度

××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中,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工作,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该市理顺规划工作关系,将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村镇规划管理职能划转市规划局。不断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在主城五区设置规划分局,负责中心城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工作。设置××市规划执法监督局(市级行政二级局),负责全市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市规划执法监督局由市规划局管理。设置市政府派驻区(市)县城乡规划督察专员。注重加强镇乡规划管理,设置区(市)县政府派驻镇(乡)规划助理员。这些举措对我市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规划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特别是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规划管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体制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乡镇一级规划工作机构薄弱,导致了乡镇一级规划管理的缺失。目前,都市区规划管理范围由20__年前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至5473平方公里,新增96个镇乡,均无专门机构,无专职人员,无经费来源。这种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了都市区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和完善都市区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都市区内的每个建制镇,均需要建立规划管理办公室,形成“市局—分局—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同时,为加强规划的统一管理,强化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需要进一步调整村镇规划管理职责,建议将村镇规划管理职责,统一划归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对远郊区县,目前大多数区县未设立单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职能仍由建设主管部门代行。而镇乡一级的规划管理更是严重缺位,从而导致规划无法有效监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区县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按照城乡一体、集中统一的要求,帮助其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将规划管理职能延伸至镇乡。应尽快帮助万州、涪陵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按规定成立独立的政府序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稳步推进行政辖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区县,按规定成立规划局;帮助辖区人口不足50万人的区县,根据需要参照设立规划局,或者完善现有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管理的职能职责。积极帮助各区县在其辖区特大镇,建立规划办公室,其它镇配置专职规划管理助理员,建立起“区县规划局—规划办(规划管理员)”的管理体系。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凭借区位优势一跃成为经济最发达地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张,城市郊区、城乡村镇正在不断融合,按照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城乡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缩小,城乡协调发展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但是,随之而来也衍生出许多的问题和困难摆在了眼前,诸如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的规划不科学、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以及整体协调不足等矛盾凸显。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科学规划是更好更快发展的核心和首要。摆脱落后的观念和认识,放眼总体布局,用科学发展观对城乡的性质、规模、功能有一个整体的目标和定位,对重点建筑和主要基础设施的规划要合理进行,让城乡规划建设具有实际意义,遇到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明确发展的方向,让规划与产业支撑结合起来,将城乡各个区域的发展前景展示出来,才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依据和根本方向。

一、城市化过程中的城乡规划一体化探索

在改革初期,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依只有两部法规――《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这种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上,把城市和乡村相互割裂,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制定与实施模式,使城市和乡村规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特别是对乡村规划的管理非常薄弱,现有的一些规划甚至无法体现农村特点,农村无序建设和浪费土地严重,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形势。

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城乡规划法》。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这也意味着我国将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规划体制,进入到一个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全新时代。

在这部法律中,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乡规划法的出台旨在加强统筹城乡管理,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逐步消除城乡矛盾,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二、当前城乡规划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看:(1)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不平衡。政府更注重城市的产业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乡镇的同步推进,以至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出现失衡。(2)城乡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城乡规划受短期利益的驱动,缺乏长远发展计划。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中心地”功能偏弱,工业的空间、产业和人口等集聚度很低。(3)条块分割,整体协调不足。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包含着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需要有机组合协调发展,但行业之间,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发展水平、速度和拓展面的落差都比较大。(4)生产要素的区域可流动性仍太低。上至城区之间,下至村与村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自我封闭的区域单元,并力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它不仅使布局过于分散的产业和人口难以集聚和优化组合,而且不利于扩大经营规模,对城乡的总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构成重要制约因素。(5)城乡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解决城乡规划一体化问题的途径

如何遏制城乡发展的失衡现象,加快解决二元结构的突出矛盾?逐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转变。而要实现这个转变,最大的障碍就是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体制。所以要从体制上下工夫,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管理体制。

1、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体制。将城乡分立、多头分设的规划部门统一于一个统筹城乡规划的部门之中,对城乡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利用、工业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城乡道路建设、水面和绿地分布、生态环境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空间布局。

2、构建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把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只管城市或城乡分割管理一律向农村延伸,实行统一管理,创造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模式。

3、构建城乡一体的土地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出租、入股、质押、置换等各种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实行多种补偿安置办法,切实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就业问题。城市要构建完善的土地开发制度。土地开发要适度。

4、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制。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行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加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行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健全农民进城就业的服务体系,建立适合进城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进城就业农民享有平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5、构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体制。①加快城乡公路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公路交通体系。②深化水利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健全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重点抓好江河防洪安全工程、微水节灌工程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③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和建设,建立城乡一体的电网输送体系。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6

关键词:乡镇规划;问题;策略;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乡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规划缺乏长远性和合理性

乡镇的发展依赖于规划,而一些地方的城镇规划由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导致乡镇建设布局不合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又过于频繁地进行调整变动。尤其在生活排污管道、雨水管网设置方面,许多规划在规划排水管线时,只考虑到当前利益,对排水、给水管道的设置考虑不周,造成雨季来临时,路基受损、路面积水,阻塞交通、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生活。

1.2乡镇建设水平低

某些乡镇建设水平偏低,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落后,妨碍了乡镇内各行业生产、服务的正常进行和乡镇居民日常生活。乡镇消费无法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乡镇能够统筹的资源有限,对乡镇经济也无法起到相应的辐射作用。

1.3地区分布不合理

东密西疏是我国乡镇地域分布的特点。乡镇发展规划不够全面统一,各地区乡镇发展仅仅是按照行政区划和管辖范围盲目地建设,没有按照客观情况进行合理地统筹规划,导致了自一些地区乡镇发展密集,有些地区则稀疏的现象,不利于发挥乡镇的集约作用。

1.4建设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很多乡镇建设只重视发展速度,盲目发展,忽略自身水平低的问题。当发展建设时,乡镇政府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有些乡镇政府就采用行政手段逼老百姓“挖掘潜力”;另一方面则以土地换发展,随意出让土地。

1.5污染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

由于不少小城镇建设过于分散,分布不合理,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导致了乡镇企业也出现了分散格局,使得一些有污染的企业缺乏管理和治理,把废水、废气、废料排放出来,严重污染大量农田、河流。再加上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迅速转移,进一步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生态恶化,从而影响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2乡镇建设发展的对策

2.1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要提高对小城镇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树立“大战略”思想,把发展小城镇放在中国推进城市化及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的高度加以认识。考虑到日后的发展变化,不仅要制定近期目标,还要制度中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保证乡镇可以长远地合理地发展,促进乡镇经济有序发展,顺应全国乡镇发展趋势。

2.2加强规划意识教育

加强各级领导的规划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当前的重中之重。通过教育,首先要处理好任期目标与本乡镇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决反对浪费,特别是浪费耕地;坚决反对以牺牲环境换取短期利益的所谓发展;要积极培养经济增长点,带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乡镇发展提供经济基础,促进乡镇健康稳定地发展;处理好本届政府任期工作成绩与全体老百姓的根本利益的关系;政府在任期内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在制定规划,开展城镇建设和管理中,真正做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目前情况下,城镇居民对自己长期生存的城镇最具有依赖性,他们对自己的城镇环境最关心、最熟悉、最具有发言权。因此,积极吸纳广大城镇居民参与城镇建设,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需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自己最大的政绩工程,是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

2.3加强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乡镇规划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使“人”成为乡镇发展的中心,为“人”服务成为乡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这是做好乡镇规划的根本。而且,规划的制定要严肃认真,要发动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一旦制定出来,首先要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使其具自法律效力,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实施,不能随着乡镇领导人的变动而随意更改。

2.4进一步深化和尊重规划

目前全国所有的乡镇都有了规划,有的还反复修订了多次,可以说乡镇发展出现的问题与规划不科学是有关的,①应进一步地深化、细化规划内容,认真调研,避免盲目性;②规划的审批要严肃认真,应发动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一旦制定出来以后,首先要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使其具有法律效力,不能随着乡镇主要领导人的变动而随意更改。

乡镇政府要把尊重规划提升到尊重国家法律,尊重自己的良知,尊重人民的根本利益,尊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尊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要设立有监督监管机构,对乡镇建设进行监督,对任何违反规划者绳之以法。

2.5必须坚持城镇居民参与乡镇的建设发展

乡镇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是人,城镇居民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因此,必须确实尊重居民,尊重居民的根本利益,让城镇居民参与到乡镇建设的方方面面,广泛地听取居民的意见。实践证明,在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乡镇发展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参与程度。要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对政府官员和城镇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城镇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和管理意识,引导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城镇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2.6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1)小城镇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必须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逐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把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社会保障管理职能划归为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避免政出多门,自行其是。

(2)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的监督机制,构建有地方特色的保障机制。要建立有小城镇参保方、筹资方、受保对象、有关社会团体等,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镇社保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鉴于我国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搞“一刀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各小城镇应立足于自身的情况,结合实际来探讨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保障体制。

2.7开阔视野,强化政策引导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重要是培育功能,不是简单地盖房子,不是盲目地把农民赶进集镇就此撒手不管。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要遵循规律,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应当把小城镇建设与推进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市场建设、转移剩余劳动力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推进,使小城镇真正成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有关部门要不定期对乡镇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进行培训,组织赴各地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考察,开阔视野。县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审批上报的小城镇规划。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7

2.城乡规划面对的《物权法》邱跃

3.论《物权法》中的"公共利益"王轶

4."物权法定"与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属性关系之辨析吴志城,赵民

5.《物权法》的重要意义及其主要原则白晨曦

6.《物权法》中的公共利益、共有及相邻关系乔金环

7.定份止争,依法规划——浅谈《物权法》与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王亚钧

8.《物权法》在规划管理实施中的几点思考王亦兵,谢芳,陈静

9.prosperitythroughpropertyRights梁鹤年

10.《物权法》: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社会公正黄瓴,黄天其

11.城乡规划与《物权法》:公共管理与多元权利的协调和统一李慧敏

12.城乡规划管理与物权保护北京规划建设孟宪生

13.《物权法》语境下的城市规划谭纵波

14.《物权法》对城市规划及公众利益的影响杨燕

15.上海:从政府职能看《城乡规划法》与《物权法》的关系颐长浩

16.从《物权法》确定的共有权、相邻权、地役权制度看针对规划部门的行政争议邓江涛

17.《物权法》出台后北京房屋管理政策法规衔接问题研究北京市城建研究中心,北京市房地产法学会

18.《物权法》实施后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反思李凤禹

19.基于物权保护的北京旧城平房区人口规划——以小菊社区为例金欣,郭建梁

20.《物权法》能否成为房地产市场变革的导火索?苏晶

21.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城乡规划法》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创新施卫良

22.关于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城市发展道路研究的思考张敬淦

23.说文解字:空间句法杨滔

24.走向融合:规划与社会刘佳燕

25.城市文化特色重塑与文化城市建设(下)单霁翔

26.关注北京新城的多样化发展陈猛

27.通州中心城地名文化遗产分析王长松

28.从土地利用角度谈生态旅游规划李果,李王峰

29.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进程王缅,潘世萍

30.莫斯科如何应对交通拥堵高健

31.纪念馆园在北京高巍,朱文一

32.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考察秦臻,朱文一

33.派出所与当代北京城王辉,朱文一

34.《近代北京城市规划和建设研究》意义和概要王亚男

35.首批十五个中国景观村落揭晓张安蒙

36.动态和谐傅刚

37.移植的城市张天新

38.北京传统社区的自防御机制及其对新社区肌理构建的启示——基于对酒仙桥原电子产业区社区的个案研究(上)殷冬明

39.昆明湖:耶律楚材与乾隆洪烛

40.黄星元:理性与简约平

41.长城保护先要摸清家底罗哲文,平

42.北京四合院工程十滥马炳坚

43.把脉北京——"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城市发展研讨会"纪实

44.2007年北京规划建设大事记

45.海外专递

46.杂志世界

1.引言

2.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制度毛其智

3.《城乡规划法》十大亮点朱喜钢,金俭

4.北京规划建设应对转型期的持续变革袁奇峰

5.小城镇规划地位的历史性转变石楠

6.对《城乡规划法》的解读与思考盛鸣

7.《城乡规划法》和《物权法》给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带来的影响贺旺,茅海容

8.实施《城乡规划法》应推进五大转变刘永红

9.《城乡规划法》背景下对北京农村规划的思考王鹏,王健

10.从立法进程和公共管理看《城乡规划法》的制定和实施白晨曦,颜涯

11.关于《城乡规划法》法律责任的解读和思考曹珊

12.《城乡规划法》中行政许可与法律责任条款的优点与不足韩娇

13.论城乡规划编制的法定程序陈军

14.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能"综合"和"全面"吗?邓江涛

15.从法的形式与实质层面认识和理解《城乡规划法》周剑云,戚冬瑾

16.关于《城乡规划法》中规划利益主体关系的解读汪军

17.《城乡规划法》与地方规章之差异杨燕

18.转变政府职能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甘靖中

19.学习《城乡规划法》,促城乡统筹发展胡波

20.浅谈城市的社会性规划周光朗

21.让民众享有更多话语权李兆汝

22.国内有关规划法的历史观点综述王伊倜,苏腾

23.美国的规划法制体系高毅存

24.日本1968年《城市规划法》划线制度的实施成效及政策启示韩昊英

25.英国城乡规划法的历史演变苏腾,曹珊

26.国内学者关于国外规划法的研究观点综述王伊倜,苏腾

27.北京城市性质的确定和调整曹型荣

28.空间组构杨滔hHttp://

29.社会关怀的回归:关于城市规划本质的反思刘佳燕

30.艺术品拍卖与北京城秦臻,朱文一

31.当代北京市级行政空间探讨王辉,朱文一

32.夜市与北京城夏国藩,朱文一

33.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北京市高速公路网规划阮金梅

34.国际化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时耗"影响分析张育南,李雪梅,马红杰

35.都市边缘地带:村镇规划建设中的用地问题陈穗,汤佳琪

36.古都的近代化起步——1900~1911年的北京城市建设(上)王亚男

37.解读新"国门"——首都机场t3航站楼建筑设计

38.散漫笔记傅刚

39.造访遗产城市的天外来客北京规划建设张天新

40.北京传统社区的自防御机制及其对新社区肌理构建的启示──基于对酒仙桥原电子产业区社区的个案研究(下)殷冬明

41.纳兰性德的渌水亭洪烛

42.李准:淡极始知花更艳平

43.《城乡规划法》:领引城乡统筹规划的新时代邹德慈,平

44.城市广角

45.海外专递

46.杂志世界

1.规划节约型城市《北京规划建设》编辑部

2.落实科学发展观,规划节约型城市邱跃

3.一种新的城市革命?——北京节约型城市的构建温宗勇

4.加强节约用地标准的研究促进北京节约型城市建设杨浚

5.宏观调控体系下的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燕新程

6.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节约用地标准研究王亚钧,程海青

7.北京工业用地节地标准及实施策略陈宏

8.北京市政交通场站用地指标调整策略曹荷红

9.北京交通场站节地标准研究刘欣,王晓明

10.北京居住用地节地标准研究廖正昕

11.北京市政设施节地指标研究郭海斌,王军,徐彦峰

12.北京工程建设设计节能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冯燕,祝京川,陈惠,韩振梅

13.北京节约型居住区试点丁秀云

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以"科技部节能示范楼"为例高霖,史建伟,卢刚

15.城市规划在北京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钱连和

16.空间句法与理性的包容性规划杨滔

17.城市规划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的社会学思考刘佳燕

18.关于文物保护单位及建设控制地带划定中的思考——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建控地带划定中的体会何芩,李凤霞,廖正昕

19.知识分子·职业化·利益表达渠道——我国城市规划师的行为分析彭海东,恽爽

20.补缺or博弈——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中有关听证程序的思考马红杰

21.意大利行政区划布局与管理研究李绍纯

22.人行过街系统特征分析与规划实践金光浩,叶以农

23.北京规划建设大力推进北京"无线城市"建设张宇航

24.当代北京城市行政空间调查与反思王辉,朱文一

25.北京天主教堂婚庆空间考察谷军,朱文一

26.北京宋庄小堡村画廊空间考察秦臻,朱文一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8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体制;规划管理;体制

1城乡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综合协调辖区内城镇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的依据和手段,《城乡规划法》规定,要制定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包括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区域基础设施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明确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的区域,提出引导区域城镇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所以城乡体系规划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的:一是完善和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的客观要求;二是完善市带县、镇管村行政体制的要求;三是切实保证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促使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从管辖的小片区域人手,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带县的规划模式。通过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乡规划体系,对区域内城乡的交通运输及其他设施建设和基础规划建设综合安排,使之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

2深化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几十年上百年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异太大,所以他们的居住环境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有,还有其他的个别原因,人口流动等使得居民的居住环境很难自主整体规划,政府统一规划就把规划推向政策化。城乡规划推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城乡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3城乡规划体系的几个方面

3.1根据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推进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城乡水费的收费标准已加收污水费。提高科技人员的创造价值,积极鼓励科技人员进行技术创新,全面启动污水回用示范工程。

3.2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根据当地规划设计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居住在城镇的农民也要要求他们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想办法引导社会资金多用于城市绿化建设,政府要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经济上采暖能源的浪费。城镇规划的供热系统已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收费,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收费准则。

3.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根据当地政府制定的拆迁政策,加快旧城更新,重点解决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全社会每个家庭成员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全方面的形象改观,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将这两个方面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环境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场所,有了净化美好的环境使居民的人心得到修养,生活更加愉悦,也是政府关心居民生活的完美体现。

4我国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4.1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强化规划管理职能集中、统一规划管理权。在片区规划工作中针对一些地方随意下放规划审批权、“肢解”城乡规划的问题,国务院及有关部委要求“城市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设区城市的市辖区原则上不设区级规划管理机构,如确有必要,可由设区的市规划部门在市辖区设置派出机构。"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监管人员是由政府统一安排,由公务员组成。行使政府下达的指令,执行上有政府的支持,便于工作的开展。

4.2建立派驻规划督察员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层级监督,只有制度才能保证和维护监督,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在这些年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在事中事后监督的力度都不到位。内部监督更是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行使的职权包括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所以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督机制,实现上级对下级的有效监督,这是在新形势下的监督形式基础上尝试建立的一项新的监督制度,是通过上级政府派出城市规划督察员,依据法律法规和经批准的规划对项目实施事前、事中监督,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违规行为。这样既强化了层级监督,又建立快速反馈和处理机制,防止和减少了由于违反规划带来的损失,增进了规划的进度和执行力度。

4.3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要将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具体分解落实,使城乡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包括规划执行和规划实施的监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主体,责任和权力相符。城乡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领导、城乡规划管理部门领导和直接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由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后果,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对于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的,还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对违法建设不依法查处的,要追究城乡规划部门的责任。城市规划行政决策法律责任的确立,其目的在于保护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保障国家、市民、开发商的权益,制约和预防决策违法行为,推进城市规划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5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城市规划也是复杂而长期的工作,我么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规划方案,因地制宜的做好城乡规划工作,并且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新的历史形势下一切城乡规划的编制,符合国情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国经济现在仍然处于发展发展中国家水平,区域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别很大,城乡规划不能简单地采用统一的模式,必须针对市情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9

【关键词】乡镇规划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一、乡镇规划

小城镇作为广大农村的中心地,是连接城乡的一股重要纽带,也是我省协调城乡发展,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关键环节。我省乃至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都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是一个大趋势。然而目前,中国整体国民素质还比较低,而且地区差异相当大,城市化进程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需要质的提升。大量农民一下涌入城市生活,必将破坏城市原有的社会秩序,打乱城市原有的生活习惯,改变城市原有的道德观念,从多方面对城市带来冲击。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了一种对低素质人口直接进入大中城市的截流作用,使中国城市最大可能地避免了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由于人口整体素质低的国情对中国城市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为大中城市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二、乡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划不够长远缺乏合理性

乡镇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规划,城镇规划应当有长远的战略目标,高屋建瓴,合理布局乡镇建设,避免具体过程中频繁变动。有些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花费大量物力财力投入部分项目中去,然而过了几年,因为领导政策变动的原因,又陷入拆了再来的重复建设的浪费死局中去。例如规划在设置雨水管网、生活排污管道时,只想着眼前的利益,没有合理科学的设置给排水管道,导致雨季来临时路面大面积积水,既影响道路使用寿命,也给居民日常出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损害群众利益。

2基础设施差。

近几年,一些乡镇政府所在地搞开发,土地出让成了乡镇财政的收入,相当一部分土地出让金被挪作它用,没有完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致使一些乡镇土地卖完了,基础设施无钱配套。由于缺乏资金来源,排水等设施几近为零。乡镇政府所在地这几年房子越修越多,但由于缺乏正规的设计图纸和无资质的施工队伍,建筑质量粗枝滥造,房屋安全令人担忧。

3乡镇建设水平低

某些乡镇建设水平偏低,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落后,妨碍了乡镇内各行业生产、服务的正常进行和乡镇居民日常生活。乡镇消费无法达到一定规模,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导致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乡镇能够统筹的资源有限,对乡镇经济也无法起到相应的辐射作用。

4建设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很多乡镇在飞速发展建设的同时,因为自身水平不够高,缺乏足够的资金,也没有通畅的融资渠道,便采取非常手段,通过行政手段压榨群众,违背了发展就是为了让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目的。盲目的出让土地,企图以土地换发展,既不科学也不可持续。

5污染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发展中,由于刚起步,生产规模小,为了降低成本不注重环保问题,导致环境污染愈演愈重。另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不够集中,分布不够合理,缺乏科学的长远规划,乡镇企业格局分散,导致污染企业难以管理、整治,不利于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三、乡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1科学的规划

乡镇规划建设因为涉及面广、影响力深远、耗资大等原因,所以在制定时应当特别重视,保证乡镇规划的高起点与高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以科学可持续发展为第一要义,避免盲目扩张,依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地理条件,制定适宜的规划。乡镇规划时应当结合乡镇产业布局,将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避免过于零散,不利于管理。在建设过程中,保留当地的特色,融实用、经济和美观于一体,自然景观和乡风民俗相统一,避免盲目跟风模仿,重复建设。保证制定出的规划扎根实际,可行易操作,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既节约用地也达到了集聚发展的目的,与此同时要把握适度集中的度,科学合理确定人口与用地规模,呈现全新的乡镇建设面貌。

2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可以是小城镇的发展更加稳健。避免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多头管理,将建设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上日程,集中各部门的社会保障管理职能,并使之划归为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避免政出多门,提高行政效率。与此同时注意相对应的监督机制的建立,构建适宜地方的保障机制。保证群众可以随时检查乡镇社保工作,并欢迎他们指导与监督。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搞“一刀切”,应当逐步渐进地完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各小城镇应立足于自身的情况,结合实际来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保障体制

3加强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乡镇规划工作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使“人”成为乡镇发展的中心,为“人”服务成为乡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这是做好乡镇规划的最基本点。而且,规划的制定要严肃认真,要发动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一旦制定出来,首先要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使其具有法律效力,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实施,不能随着乡镇领导人的变动而随意更改。

4完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可以是小城镇的发展更加稳健。避免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多头管理,将建设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提上日程,集中各部门的社会保障管理职能,并使之划归为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避免政出多门,提高行政效率。与此同时注意相对应的监督机制的建立,构建适宜地方的保障机制。保证群众可以随时检查乡镇社保工作,并欢迎他们指导与监督。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差异很大,因此,不能搞“一刀切”,应当逐步渐进地完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各小城镇应立足于自身的情况,结合实际来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小城镇保障体制。

5开阔视野,强化政策引导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重要是培育功能,不是简单地盖房子,不是盲目地把农民赶进集镇就此撒手不管。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要遵循规律,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应当把小城镇建设与推进乡镇企业连片发展、市场建设、转移剩余劳动力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推进,使小城镇真正成为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有关部门要不定期对乡镇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进行培训,组织赴各地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考察,开阔视野。县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审批上报的小城镇规划。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篇10

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6],经过多年实践探索与调整,逐步构建起包括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等的空间规划体系,在优化开发格局、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7].但是,各类规划编制分别由不同部门主导,由于缺乏部门之间、规划之间有效的协调与衔接机制,空间规划存在规划体系紊乱、规划功能不清、总体协调与局部冲突现象并存等突出问题,如何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促进规划之间协调与融合是政府、学者近年来关注的问题[8],需要把完善区域规划的形成机制,作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一项重点工作抓好[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已进入新的“城市时代”,在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创新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协调衔接、科学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多规合一”的有效途径,对于发挥城乡规划的引领和龙头作用,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五规合一”,构建新型的空间规划体系也是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任务和推进以“一核一圈三群”为主体,协调发展的省域新型城镇体系的重要工作。为此,有必要在梳理我国空间规划问题、实践探索基础上,以山西省为例,来探讨省域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的框架、路径与方法。

一、空间规划体系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空间规划开始于1960年代的农业区划工作,1980年代以后,逐渐确立了以区域开发规划(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相关部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三大规划为核心的空间规划系统。目前,空间规划体系呈现出依据行政体系设置的并行体系特点,大体上分为四类:一是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系统主导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二是城乡规划建设系统主导编制的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和乡村规划;三是国土资源系统主导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是环境保护系统主导编制的生态功能区划[10].产业发展规划,如农业发展规划、行业振兴规划等也有涉及产业布局的内容,但多数难以落实到具体的用地规模和位置。从协调角度来看,各种空间规划存在法律授权、行政部门分割、规划的技术标准、目标、重点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给规划的协调与衔接造成了一定困难。

1.规划法律依据不同,缺乏主导性的空间规划。

各规划的职能决定法律地位的差异,法律地位反过来影响规划的实施效能。从法律依据来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依据是宪法,法律地位高于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分别是《城乡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等依据是国务院行政规章,理论上法律地位较低。从实践层面来看,《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规划期限通常为五年,以五年期限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指导二十年甚至更长期限的城乡规划编制,显然难以具有现实操作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而在法律依据方面,主体功能区规划法律地位又低于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多以单一体系为主,即一个行政层级往往以一个主导的空间规划来指导全区域的空间发展策略。而我国目前的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主要是部门来承担的,由于规划法律依据不同、规划审批权限、规划控制和引导的着力点不同,在同一区域层面,缺乏具有法定意义的起主导作用的空间规划,导致规划之间的脱节,甚至相互抵触。

2.基础数据、技术标准与技术路线不一致,缺乏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

不同类型空间规划之间的协调,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统计口径、分类标准、编制内容、编制技术路线等技术性操作层面的问题。如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矛盾主要表现为:第一,规划编制所依据的基础资料、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第二,规划编制采用的用地分类体系和标准不一致;第三,规划的出发点不同,技术方法不同。城镇总体规划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采用以地区发展需求为主导的方法,从安排用地的角度看,更侧重于“以需定供”,遵循自下而上的技术路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采用“以供定需”的方法,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反映的是自上而下的调控意图。规划理念和编制程序的差异,使得规划在用地规模、空间安排方面更加难以做到协调与衔接[11].

3.规划编制时间和期限不一致,缺乏规划实施的协调与衔接机制。

在规划期限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确定,具体由国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基期、基期数据及规划期限做出安排。而城镇总体规划,其规划期限一般由负责组织编制规划的政府根据城镇的发展情况、发展趋势等报经上级政府同意后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期限以“五年”为基准,滚动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为近年新出现的空间规划,在编制时间和期限方面与前两者的协调也缺乏明确规定。由于各种规划编制时间不同,造成规划基期、基础数据及规划期限等的不同[8],难以在实际实施中进行协调与衔接。

4.审批和实施制度自成体系,尚未形成衔接顺畅的管理工作制度。

城镇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从直辖市到建制镇,相应的总体规划审批也由国务院一直到县级人民政府,均拥有规划审批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规定了十分严格的审批制度,只有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能够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省级人民政府授权所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论文格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同级人代会审议通过,产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由同级人民政府审批,上级规划对下级规划控制较弱。不同规划的审批和监管层次,依据规划的作用地位和行政效力而有所不同,审批和实施制度自成体系,导致上下级规划之间层次不清和不同规划之间的矛盾。

二、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的实践探索

为适应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强化规划在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控制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积极探索规划统筹协调新机制,加快推进规划理念、规划重点、规划方法、规划实施等方面的改革,不断完善城乡空间规划体系。根据实践探索的特点,结合已有的研究[11-14],概括为三种模式:

1.以行政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推动规划整合模式。

上海、天津、武汉、深圳等大城市,通过规划和国土部门整合建立“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的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为主导的规划协调。例如,2008年,深圳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合并成立规划国土委员会,将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一由总体规划处负责,“两规”协调的力度大大提高,目前深圳“两规”在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基本农田保护等约束性指标上实现了充分协调和统一。其经验是:第一,近期建设规划成为“城规”与“五年规划”衔接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由近期建设规划和“五年规划”构成的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建设行为的“双平台”建设。第二,为了进一步推动规划协调与有效实施,强化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不仅使其已经成为推动“城规”实施的有效手段,还是实现“城规”与“五年规划”对接与协调的重要途径。

2.以城乡总体规划为统领的城乡统筹规划协调模式。

广州、成都、浙江等,以城乡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推进规划的协调。广州市通过编制和实施《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率先探索以战略规划为统领,来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成“三规合一”,重点是实现“一张图、四条线、六统一”,即建立城市规划建设“一张图”,统筹划定生态、基本农田保护和城乡建设用地、产业区块范围“四条控制线”,实现发展目标、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增长边界、功能布局、土地开发强度等“六统一”.成都市以全域成都规划为总架构,一张图统领全局,坚持“六大统一”原则(空间统一谋划、资源统一配置、政策统一制定、管理统一架构、标准统一设立、生态统一保育),实现了规划对城乡一体化的统领,确保统筹城乡发展在各区域和各领域整体协调推进。浙江省通过编制市(县)域总体规划,实现“城乡全覆盖、空间一张图”,并将其作为各项衔接的基本平台。按照“分段衔接、侧重近期、总量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以五年为一个时段开展规划间的协调工作。

3.以重庆市、太原市为代表的“四规叠合”协调模式。

2007年,重庆市被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此为契机,将区(县)城乡总体规划试点作为规划编制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2009年,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导编制经济、城市、土地、环境保护“四规叠合”实施方案,在总体上不改变现有四大规划的编制方式和程序的基础上,按照“功能定位导向、相互衔接编制、要素协调一致、综合集成实施”的原则,探索规划衔接与协调的实施机制。

太原市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山西省率先推进城市、经济、土地、环境保护“四规合一”探索,在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等方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并且同步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做到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相互协调、有机统一。

三、完善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框架

建立和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核心是将目前多部门主导的,涉及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各种规划进行整合,合理界定各种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内容,进一步理顺现有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15].针对山西省各类空间规划编制现状,立足现有“多规并存”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空间规划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强化龙头,横向协调;完善层次,纵向指导”路径,改变现有空间规划“群龙无首”的局面,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地位,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地位和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理清规划体系的功能分工,抓紧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相关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衔接,试点开展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注重研究编制重点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加快形成全域覆盖、城乡统筹、功能清晰、横向协调、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

1.省域层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空间规划体系。

编制和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推动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因此,在省域层面要加快探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协调衔接的省域空间规划体系。

突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导向,切实增强战略性和宏观性,突出指导方针、战略任务、空间布局和重大举措。改变规划内容无所不包、涉及领域过宽的状况,减少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充实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内容。突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地位,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理清规划体系的功能分工,推进相关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衔接。[LunwenData.Com]

切实加强区域规划编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为对象编制的区域规划已成为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主体功能区确定的功能分区,加强都市圈、城镇群等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重点开发地区和生态功能区、重点农业区等限制开发地区的区域规划工作,强化区域规划在相应特定区域的指导性、统筹性和约束性,增强编制工作中部门、地区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发挥区域规划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专项规划定位,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界定规划范围与内容,切实改变目前专项规划数量过多、内容空泛的状况,努力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使之成为本领域落实宏观调控措施、审批项目和安排投资的依据。

2.市县域层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以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为主导的空间规划体系。

市、县域层面,规划的空间面积比较小,自然和社会经济的均质性比较强,各规划的地域重叠、内容重叠相当严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要求,应将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试点作为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以构建城乡空间全覆盖、各类规划全衔接、专业部门全协调的城乡总体规划为平台,以建立城乡空间规划管治制度为目标,推进各类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着力健全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借鉴重庆市、广州市、成都市、浙江省等通过编制县市域总体规划,实现“城乡全覆盖、空间一张图”的经验,突出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在城乡统筹发展和空间资源配置中的战略导向作用,在开展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基础上,加快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试点工作。以城乡总体规划为主导,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形成“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特色村”一体化的城乡体系,统筹安排城乡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休闲设施,着力打造市县域城乡全覆盖,集约、高效、可持续的空间格局,探索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在城乡总体规划的宏观指导下,重点在宏观调控目标、区域发展方向、重要资源开发、重要空间保护、基础设施等空间布局方面,做好各类规划的衔接与协调,切实避免规划内容自相矛盾。

3.城市层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为主导的规划体系。

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坚持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多规融合”的原则,科学开展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城镇近期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形成以城镇总体规划为统领,近期建设规划为重点,详细规划为基础,各类专业、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编制体系。按照城镇“扩容提质”和产城一体发展的要求,将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城镇新区和产业园区,推动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使城镇新区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城镇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为城镇建设提供法定依据。同时,加强城镇专项规划编制,做好广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重要交通设施和主干道两侧等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

四、空间规划整合与协调机制创新对策与行动

1.完善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实现规划目标、规划标准、规划内容、信息平台“四个对接”.

建立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是实现“多规融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内容在空间上得到落实、空间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体现的基础。需要以城乡规划建设用地“一张图”为平台,按照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突出重点、侧重空间,建立平台、统一信息的思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工作,保证发展“目标”、国土“指标”、规划“坐标”、生态“底图”的相互衔接。主要行动包括:

第一,科学界定各种规划功能分工,加强各类规划编制内容的创新。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定目标,主体功能区规划定政策,城乡规划定布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指标,生态环境规划定底图的分工模式,加强各类规划编制内容的创新,突出规划重点,减少重复编制、内容交叉。重点加强各规划之间人口、经济与用地规模,城镇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产业用地布局,重要空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和建设时序安排。

第二,建设以“一张图”为基础的省、市、县城乡规划空间信息平台。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及年度地籍变更成果,推进“城乡全覆盖、空间一张图”建设,以“一张图”为基础,建设城乡规划共同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和管理系统,为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各相关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促进各类规划的“无缝衔接”.

第三,完善规划协调法规与标准体系。制定与颁布《山西省“五规合一”指导意见》;完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协调、衔接的地方技术标准体系。

2.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建立近期规划(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制度。

发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统领作用,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滚动编制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形成以近期规划为抓手的规划协调衔接机制,既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内容在空间上得到落实,又能使城乡规划、土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做到协调衔接。应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与政府任期目标相结合,滚动编制五年期的城乡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城镇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立规划实施衔接机制。主要包括:

第一,抓好“十二五”后三年“五规”协调衔接工作。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评估,同步制定各规划“十二五”后三年行动纲要,重点抓好“五规”在发展目标及指标体系、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设用地范围、建设用地与产业布局、重要空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与衔接工作。

第二,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同步,开展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近期规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和生态环境专项规划等与“十三五”规划纲要相适应的近期规划修编工作。

第三,编制城镇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将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加以更具体的落实。强化各项规划年度计划的协调衔接,为政府协调各类建设项目、安排年度公共财政、调控年度土地投放提供支持。

3.健全规划管理协调机制,形成职责明晰、分工有序、衔接顺畅规划协调管理工作制度。

按照城乡统筹,全域覆盖,多规融合的要求,加快推进规划管理机构改革和管理机制创新,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规划决策机制,强化规划编制的部门联动,逐步推进大中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改革,探索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体制,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管理网络,建立全覆盖的城乡规划监管体系。主要行动包括:

第一,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省、市、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修改完善《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章程》,强化城乡规划委员会在规划协同编制、联合审查、成果汇交等方面的职能,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论证制度和工作规则,保障各层次、各部门规划的有效衔接。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发展与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规划等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改革,逐步建立实体性城乡规划委员会。

第二,健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规划专家论证制度。制定和颁布“山西省重大规划协调会议制度实施办法”,建立重大规划协调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各类规划编制、论证、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