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文化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4:33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1

对于“文化”的理解,古今中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广义上讲,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为叙述问题的方便,本文主要从狭义上理解文化概念,将文化视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黄南森先生指出:“对文化作狭义的理解具有更广泛的趋势,而且从文化理论和文化建设来讲,应该使用狭义的理解;狭义的文化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从根本上讲,对文化作狭义的理解,把狭义的文化理解为观念文化,同时将观念文化确定为“观念上层建筑”,这既明确了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同时又使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在社会结构中得到了合理的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类社会基本结构规定为四个层次: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生产力)——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国家(政治上层建筑)——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观念文化),并将观念文化称为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和社会条件下,存在着形式各异的以表现情感、幻想、思想方式、人生观为特征的上层建筑。马克思还阐明了在阶级社会里,文化作为一种“观念的上层建筑”,反映着统治阶级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将文化看作是上层建筑,看作是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社会构成要素,并规定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这是我们对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及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坚持“我们讨论中国文化问题,不能忘记这个基本观点。”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阶级斗争和政治国家就出现了,统治阶级千方百计地把礼仪文化当作服务本阶级统治的工具,礼仪文化总是以“观念上层建筑”的面目呈现出来,从而使礼仪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社会意识形态的鲜明色彩。

二、不同历史时期礼仪文化的社会功能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观念、思维、精神交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直接产物,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发展中去理解。礼仪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至文明时代的产物,它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礼仪文化形式。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当远古人类对生老病死、饥饱冷暖、安危祸福、人丁兴旺等生命现象以及对闪电雷鸣、刮风下雨、昼夜更替、四季轮换等自然现象无法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时,他们对其产生敬畏、恐惧和神秘之感,于是产生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替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存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当神灵崇拜产生后,人们进而编造出各种鬼神崇拜仪式,这就是原始人类最早的礼仪文化形式,例如女娲补天、各种祭祀歌舞和自然崇拜仪式等。人们通过祖先崇拜维持原始氏族或部落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巩固本氏族或部落的团结与稳定;通过自然崇拜协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原始礼仪文化产生之后,它便成为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低级的社会意识形式,成为协调和维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日常行为规范。

进入阶级社会,礼仪文化由原始社会时期的鬼神崇拜逐步转向对人类行为的规范,由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为维护阶级统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在奴隶社会时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的出现,夏朝已经出现了专门为帝王和贵族举行例行表演仪式的宫廷礼仪乐器(宴乐)和礼仪人员(乐舞奴隶)。周朝时期,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礼仪关系趋于完善,出现了礼仪学经典著作《周礼》、《礼记》和《仪礼》,礼仪文化主要表现为君王、天子、诸侯之间的礼仪,礼仪文化已经完全转向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礼仪文化进行著书立说,以此强化礼仪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孔子把礼仪视为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提倡礼治,使礼仪成为国家制度和个人品行的象征。孟子将礼仪看成是人的善性的发端之一,认为礼仪就是对长者和旁人谦虚有礼。荀子在《荀子修身篇》中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认为礼仪是做人的终极理想和最终目标,并将礼仪作为人生哲学的核心内容。在整个奴隶社会时期,礼仪文化不仅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战略,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社会道德思想的精髓。礼仪文化不仅成了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独特的文化心理,而且还具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内容。到了封建社会,历代封建君主极力修订礼仪,从而使礼仪文化主体与客体的范围不断扩大,礼仪文化的内容得到充实,平民百姓之间的各种礼仪形式迅速发展起来,礼仪文化进入体系化、系统化和繁琐化阶段。这一时期,礼仪成为封建等级和封建特权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等级或阶层之间都具有了不同层次的礼仪规范,礼仪文化成为人们的社会追求和价值理想。在阶级社会,在统治者的强化和文人学士的提倡下,礼仪被加以总结并理论化、系统化,使礼仪成为统治者治国安邦的制度和程序。因此,阶级社会中的礼仪实际上就是维系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则,是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规范,是人们明辨是非、衡量个人品质与修养的标准和尺度。阶级社会中的礼仪文化,其主要功能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凝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巩固和维护阶级社会中的人伦关系,使阶级统治得以延续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时期的礼仪文化继承了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优秀内容,抛弃了带有迷信色彩的祭拜天地和显示等级差别的跪拜仪式等礼仪文化形式。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由于消除了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各种礼仪文化如公关礼仪、接待礼仪、服饰礼仪、社交礼仪、应酬礼仪、营销礼仪、求职礼仪等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礼仪文化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对于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礼仪文化日益成为新时期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2

关键词:国际化礼仪;汉语国际教师;中华礼仪;西方礼仪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众所周知,不同的国家、地区,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礼仪。而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在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礼仪的国际化在国际间的交往中的作用日趋显著。因而,我们在学习自己国家的传统礼仪的同时,重视国际化礼仪的知识:了解国际礼仪的含义、特征;搞懂国际化礼仪与中华礼仪以及西方礼仪的历史渊源;认清国际化礼仪与其他名族的传统礼仪的区别与联系;树立起正确恰当的态度对待国际礼仪和学习国际礼仪,从而使其为我国的国际交往服务。作为汉语国际推广者的对外汉语教师,也应对其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化障碍,在和睦的师生关系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便于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一、国际礼仪的含义和特征

狭义的国际礼仪只要是指正式的、官方的礼仪。而广义的国际礼仪不仅包括正式的、官方的外交礼仪,同时还包括不同国家人民之间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各种礼仪形式。更详细地定义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不同国际的人民之间在长期的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并逐渐为国际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以一定的程序和模式来体现彼此之间的平等友好、相互尊重的行为规范体系。国际礼仪作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有着其显著的五大特征即普遍性、包容性、相对性、传承性和约束性等。

二、国际礼仪与中华礼仪的渊源

被称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早在西周时期的“周礼”里就体现出我国较完整的国家礼仪制度。另一方面无论是古、现当代的中国,还是近些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全球国际间的交往中都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当今世界流行的国际礼仪许多都明显有着英国礼仪的痕迹,受西方的影响较大,但是国际礼仪也从中华礼仪中国有所吸收如:国际礼仪与中华礼仪一样也追求人际交往的和谐顺利。

三、对国际化礼仪的思考

(一)各民族礼仪的国际化倾向

大多数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礼仪都有不同程度的国际化倾向。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广泛,也为了确保国际间的交往顺利进行,不得不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进行调整,使其与交往国迎合与全球大多数国家或民族的礼仪迎合。礼仪国际化之后便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分不清本国礼仪与国际礼仪的界线。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在学习了国际礼仪后便忽视了本国的传统礼仪,因而全球或许会有许多传统的礼仪会因被国际礼仪取代而逐渐消失。

(二)国际礼仪的动态发展

国际礼仪并不是一个界定了的亘古不变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各国都必须永远共同遵守的国际交往准则。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天,国际礼仪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充实自我的过程中。国际礼仪将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国际礼仪还会不断地吸纳一些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礼仪,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为全球国际间的交际贡献最大的力量。

(三)认清国际化礼仪

虽然现在国际化礼仪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人们对国际化礼仪的认识和定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常常混淆国际化礼仪、中华礼仪和西方礼仪三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学习来搞懂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知道三者之间在长期的发展中相互吸收、相互渗透。

其次,不能将国际化礼仪完全等同于西方的传统礼仪而一口否认中华传统礼仪,不能盲目地崇洋,认为西方礼仪优于中华礼仪甚至能取代中华礼仪。西方礼仪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并不是在所有的所谓的西方国家都流行且推行的礼仪。虽然国际化礼仪大多有英国礼仪等西方礼仪的痕迹,但要明白国际礼仪是世界各国人民在长期交往中逐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

1.对国际礼仪的态度和对其的应用

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一方面,我们不能一味的接受国际礼仪而忽略了中国传统的中华礼仪;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排斥国际礼仪而忽视了国际礼仪的重要性。而是要我们学会在合适的时间、场合使用正确恰当的礼仪,从而促进人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因为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联系愈加密切,交往更加频繁。作为国际交往的活动行为规范的国际礼仪必然会全面推广和普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是否懂得和遵守国际礼仪将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也需要将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礼仪传承和发展,是发扬光大而不是盲目地排斥甚至遗弃。汉语国际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汉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形象,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应该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在与不同国际的学生的接触中,端正态度,正确恰当地运用国际礼仪。

2.国际礼仪的学习

我国社会活动的范围在改革开放后逐渐被拓宽,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多,不同国别的人之间的交往也越加频繁,有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去,也有很多外国人走进来。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加强与各国人士的交往,我们要懂得学习和遵守国际礼仪这种世界各国人民文明、智慧的结晶。。正如李晶教授在其《现代国际礼仪》中谈到的一样“在中国正走向世界,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学习和遵守国际礼仪对于树立中国和中国人民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与沟通,增进同世界各国建立长期、稳定、互信、友好的国家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学习国际礼仪时,不是学习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也要学习隐藏在形式背后的精髓和内涵。并在学习国际礼仪的同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语国际教师也算得上是中华礼仪的传承者和推广者,同时是国际礼仪的学习者和遵守者。

小结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礼仪逐渐受到了国际化倾向的冲击。中华礼仪的国际化对中国的国际交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中华礼仪本身的传承和发扬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试从对礼仪的国际化的几点思考出发,引起学界更多学者的关注,从而对国际礼仪的应用的同时将中华礼仪发扬光大。起着文化与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作用的汉语国际教育者更是要不断学习,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一方面,做到不卑不亢,发扬中华传统礼仪;另一方面,做到不骄不躁,尊重他国的礼仪习俗。

参考文献:

[1]李晶,《现代国际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李荣建,宋和平.《社交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李莉,《国际化礼仪的特征》[a].《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6卷第5期.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3

关键词:传统礼仪文化;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1]由此可见礼对促进个人发展、社会和谐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礼仪修养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尽管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遗憾的是,部分大学生礼仪素质水平较低,依然存在着不知礼,不守礼的现象。“大学生公交车不让座案”、“课堂侮辱老师案”、“老人摔倒不扶案”等案例的出现让我们感到诧异的同时也感到难过,然而这些并不是偶然事件,大学生在学校里迟到旷课;在家庭中不尊敬父母;在公共场合里大喊大叫、不排队的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提高大学生的礼仪素养。

一、传统礼仪的概念

礼仪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这一时期的礼仪并不完善,较为笼统和粗糙;夏商时期进一步发展,夏礼的忠孝之道已基本形成,并较多的出现在文字记载中;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成型,经过周公、孔子、荀子等人的不断探索和创造,对礼仪的系统化阐述逐渐成熟,形成“以礼治国”的理念。魏晋南北朝时期,礼仪在制度化和规范化方面发展迅速;唐朝时期,编制礼仪和制礼活动达到高潮;元明清时期是礼仪文化发展的衰弱期,“礼”作为一种统治手段暴露出、残暴的缺点。传统礼仪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有了属于自己的内涵和外延。

(一)传统礼仪的内涵

礼仪一词,最早出自《诗经》:“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2]这里的礼仪主要指的是行礼的仪式。而真正对礼仪的内涵下定义则是在《礼记・曲礼》:“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在这里,“礼仪”[3]是用来确定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判定各种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的疑难问题,辨别人与人的异同差别,判断事情正确与否的准则,这与我们现代对礼仪的理解差别不大。当代学者对于传统礼仪的内涵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彭林先生认为“中国的礼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4]陈戍国认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李安宅认为“‘礼’是人类学上的‘文化’,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5]杨志刚认为“‘礼’是以礼治为核心,由礼仪、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学等诸方面内容融汇而成的一个文化丛林。”[6]

(二)传统礼仪的外延

微观来讲,在文化层面上,礼仪文化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个方面。制度文化体现在礼仪文化在规范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制度;精神文化体现在礼仪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价值,包括礼仪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操等;行为文化体现在外在的礼仪形式。从礼仪文化所涉及的不同内容看,礼文化的结构包括礼仪文化、礼乐文化、礼治思想、礼法观念等。[7]宏观来看礼仪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外在的礼仪和内在的礼义,礼仪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规范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秩序等,礼义则是礼仪文化思想意蕴的体现。

二、传统礼仪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库

传统礼仪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化资源以丰富教育内容,提供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以增强教育的效果,提供浓厚的礼仪氛围以优化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宝库的作用。除此以外,也起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道德观教育。这些内容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政治公共课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学方法也是以理论灌输为主。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活跃,这种照本宣科的理论灌输已经不再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手段。提高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的有效性,还应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让大学生真真正正体会德育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例如,可以将传统礼仪教育与道德观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对待长者的礼仪规范,对于大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教育有重要意义;礼仪文化中对待同辈和幼辈的礼仪规范,对于大学生团结同学、爱护幼者有重要价值。思想决定行为,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想。所以说,良好的礼仪行为要求可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影响,这对于大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培养道德品质,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有重要意义。因此,将礼仪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去,可以摆脱传统的理论说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的生动性。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课堂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教育者借助政治公共课进行“满堂灌”,让当前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明显脱节。礼仪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实践性的内容,能够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生活脱节的弊病。大学生在学习了传统礼仪文化知识后,在思想上会形成一个大体的礼仪文明标准,并自觉的将这一标准与日常生活的事情相对应,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这一过程的不断循环和延续,会不断完善和加固大学生头脑中的礼仪文明标准,进而无形中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三)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8]马克思这句话,说明了人的思想和观念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优化高校德育环境,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的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优化德育环境,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

首先,传统礼仪文化能优化社会环境。社会是人们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网络的出现,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网络高科技犯罪等社会问题的日趋严重。而礼仪文化则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为优化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创造条件。[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传统礼仪文化中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时,主张“和而不同”,在差异中找到相同点,以此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这也是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

其次,传统礼仪文化能优化校园环境。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校园成为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能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认知起积极的作用,提供正确的人生引导。传统礼仪文化对于校园环境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礼仪文化活动的全员参与。高校举办成人礼、礼仪风采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有利于带动这个学校的礼仪文明之风,使每位同学都能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2.“礼”的建筑、雕塑、名言等实物展示。“礼”的雕塑或者名言能够传承中华传统的礼仪文化,展示礼仪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校园德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文化建设要构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体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当前阶段乃至以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大学生不断受到外来的多元文化的影响,对国外的一些流行时尚、礼仪盲目追求,认为就餐拿刀拿叉就是时尚,用拥抱代替鞠躬。高校应该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礼仪和良好道德修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全过程。而礼仪的完善和发展同样也促进人类社会能够得以不断健康向前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崇高爱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三、传统礼仪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

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宝库,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礼仪教育“缺位”的现状,这就迫切要求我们采取可行措施将礼仪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人师表,提高教师礼仪素养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0]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也提到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作用。一方面,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是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教师符合礼仪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被大学生所观察和学习,必然有助于他们修正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学习、生活、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礼仪素养;[11]另一方面,礼仪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体现人的尊严,高校教师礼仪素养的核心是对大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因此,礼仪不仅是高校教师自身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现,而且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影响力量。所以作为高校大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高校礼仪教育中的责任,不断加强自身的礼仪素养。这具体包括两方面的措施:(1)主动学习礼仪文化知识与规范,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教师要想更好的对学生传授知识,教育学生,就要先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2)提高自律意识,具备“慎独”精神。在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都要严格要求自己,无论空间如何变化,都要恪守礼仪规范,并自觉践行。

(二)知行合一,改进课程体系

知与行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礼仪文化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学者主要通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以要想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必须对教学体系进行改进。由于礼仪文化的理论与形式的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尤为讲究,可遵循礼仪文化思想并重和促进礼仪行为养成与道德修养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安排:(1)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针对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帮助学生矫正礼仪失范行为。多增加礼仪文明意识、具体行为规范的践行方面的教育内容。(2)教学内容既要体现思想道德修养内容,又要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一方面要选择有利于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个人礼仪行为培养的礼仪文化内容和形式安排教学活动,起到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的效果。比如参加曲阜祭孔大典活动,学生身处祭孔大典的情境中会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目睹祭孔的礼仪流程,并自觉接受儒家礼仪文化的熏陶,从而起到了增强教育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开放和多样,大学生对于礼仪的需求也逐渐趋向于实用性,交通礼仪、面试礼仪应运而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传统的礼仪文化教育的同时加入实用性的礼仪教育,寻找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契合点。

(三)教导有方,革新礼仪教育方法

礼仪文化课程是集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和礼仪实践教育于一体的学科,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特点,因此要使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素养和道德修养,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一方面,要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尽量避免单一的理论灌输。具体教学方法有:问题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好的理解,变难点为易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2],其大意是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要急于给予他解答,而是启发他主动思考。因此,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适时给予他们启发;在课程的考核方面,除了传统的笔试考试外,还要增加实际操作的考试。因为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礼仪知识外化是礼仪教育的理想效果,这也表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良好效果。

(四)潜移默化,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3]这句话阐明了人与环境具有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除了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因此,传统礼仪教育要想真正走进高校,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校园环境作为高校礼仪教育实施的主要空间,在整个外部环境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方面,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淘汰老旧教学设备,完善图书馆馆藏,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学校广播电台进行礼仪教育宣传,也可利用新媒体的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视频、音频进行礼仪教育。但这个过程需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力而行,避免学校大改大建,华而不实。另一方面,塑造校园精神环境。校园精神环境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作用,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礼仪素养和道德素质进行影响。精神环境的营造方式主要包括:普及校歌、校训,使人人都会唱校歌,人人都会说校训;在学习和生活场所悬挂名人名言,礼仪文明标准示范图;善于利用成人礼,升旗仪式等仪式活动进行礼仪文化教育;开展关于礼仪文化的校园活动,寓教于乐。

(五)与时俱进,创新传统礼仪文化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可见文化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发展理念。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推动礼仪文化的创新,要秉承以下几个原则:(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敬老之礼、尊师之礼、人生礼仪等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有着引导当代大学生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作用,这属于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礼仪文化诞生于中国的传统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而且现代文明的发展也使得很多传统礼仪不再适用于当前社会,例如传统礼仪中的三纲五常,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人的自由平等。这是我们需要摒弃的糟粕。(2)相融相通的原则。这里的相融相通主要是将优秀的礼仪文化与现代社会相融通。传统礼仪文化产生于主张天人合一的农耕时代,这与现代工业文明的竞争激烈、适者生存的背景并不一致。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寻找传统礼仪文化与当代社会的切合点,推动传统礼仪文化的创新。(3)洋为中用原则。一方面,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礼仪文化强调简单实用性原则,由此产生了面试礼仪、餐桌礼仪、交通礼仪等,这些礼仪能够与时俱进,与当代的社会发展相适应;而且西方礼仪重视人的平等和自由,尊重妇女,这与我国的传统礼仪有着很多不同,需要我们根据本国国情借鉴和吸收西方礼仪的优点。另一方面以韩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对传统礼仪十分重视。以韩国的祭孔大典为例,韩国每年举行两次祭孔大典,是韩国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规格最高的祭孔仪式,举办地点除了韩国成均馆以外,还在全国各地234个乡校举行,而且韩国也筹划为“祭孔大典”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祭孔大典”是起源于我国的古代社会,但是韩国全民重礼的态度和为此做出的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综上所述,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个人成长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尽管当前高校存在着传统礼仪教育缺失的现状,但是只要我们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联动起来,为优秀传统礼仪教育提供足够的土壤,充分调动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学生一定能够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荀况.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7.

[2]孔丘.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

[3]戴圣.礼记[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5:25.

[4]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8.

[5]陈戍国.中国礼制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3.

[6]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

[7]王宗源.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17.

[8]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

[9]张自慧.古礼“礼治”的反思与当代和谐的构建[J].南昌大学学报,2009(7):3.

[10]孔丘.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21.

[11]党贵平.礼仪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思考[J].黑河学刊,2003(11):113

[12]孔丘.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4

婚姻是每个个体生活经验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形成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社会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婚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文化方式的重要表征,是对一个民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价值观、民族文化心理等的反映,更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阿勒泰、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地,总人口约为138万。婚礼仪式是哈萨克族人民的“文化储存器”,我们可以通过婚礼这一哈萨克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民俗仪式窥见该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思想观念、行为特征等文化深层的东西以及所蕴涵的文化认同。

一、哈萨克族婚礼仪式展演的主要内容及文化内涵

哈萨克族限制同一氏族的男女结亲,“氏族婚外制”是哈萨克约定俗成的婚俗。如果通婚,同一部落特别是七代以内的近亲是不可以的,联姻的家庭要相隔7条河,这样做是为了杜绝近亲繁殖,为族群优生优育提供了文化传统上的沿袭。

哈萨克人把婚礼看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所以仪式较为复杂。哈萨克族的婚礼仪式在女方家举办四次,男方家举办两次。分别是:说亲仪式、订婚仪式、“吉尔特斯”仪式、出嫁仪式、迎亲仪式。

(一)说亲仪式

说亲仪式音译为“库达里克”,意为“有情人终成眷属”。该仪式的主要内容是:男方父母或邀请有威望的长者携带礼物到女方家,如果女方有意,就会收下男方带的礼物,宰杀牲畜邀请亲戚朋友聚会,款待男方家人,双方即可商定订婚日期。该仪式表达了哈萨克人对婚姻谨慎持重的态度、对女性的尊重及哈萨克人豪放坦荡性格中不乏温婉细腻的一面。

(二)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音译为“库达拉苏”,是哈萨克人婚礼程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在女方家举行。这天男孩的父母带几名近亲、一匹马、礼品到姑娘家,姑娘家宰羊款待。根据习俗,要选那种红毛白头或黄毛白头羊,以表示姑娘的赤诚、纯真。还要将男方客人推到河里,行“踏水礼”,表示亲事一旦定下是不能反悔的,展示了哈萨克人做人要讲诚信的原则。

(三)“吉尔斯特”仪式

“吉尔斯特”仪式也叫送彩礼仪式,男方将送给女方父母的彩礼以及结婚用品在这一天展示给众人看,以表示男方家对待婚姻的诚恳。送的礼品数量一定要是奇数。该仪式蕴含的意思是:女方家把孩子养大很不容易,这一嫁,很可能再难相见。游牧生活,人的命运都被老天爷掌控着,不知再相见时,谁人在世,谁人过世。男方家送彩礼以表示感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吉尔斯特”仪式举办完的第二天就可以举办婚礼。

(四)出嫁仪式

出嫁仪式是哈萨克婚礼仪式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包括送亲和迎亲两个阶段。

娘家送亲仪式:送亲仪式一般非常隆重,很喜庆也很悲怆。这一天,女方家宰杀牛、羊,设宴款待四方来客。整个部落的人,远亲近邻,男女老少都会来参加,人们尽心尽意,尽情尽责,与主人家欢乐与共。同时,还要举行赛马、刁羊、姑娘追、对歌等娱乐游戏活动,这些活动结束后,新娘在娘家休息1~2天,择良日启程。新娘告别娘家时要唱“怨嫁歌”,其他人则回唱“劝嫁歌”。通过歌唱把人们的情感紧密联系起来,表达亲人之间的无限依恋。这些仪式通过人际传播等形式在牧区完整保存下来。

婆家迎亲仪式:这是哈萨克青年男女走向婚姻殿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热闹的环节,一般在男方家举行。主要内容是“揭面纱”,这个仪式上核心环节是男方家亲朋好友唱“揭面纱歌”,在悠扬的歌声中,新郎掀开新娘神秘的面纱。晚上是婚礼的高潮,人们弹起冬不拉,跳起欢快的哈萨克舞蹈,尽情戏耍,直到天明。

二、哈萨克婚礼仪式的变迁

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剧,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被现代化进程打破,改变了建立在血缘、亲情关系上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哈萨克牧民结束了逐水草而居、飘逸不定的游牧生活,基本实现了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人们开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播媒介与外界进行交流,接受外来文化,这些在客观上促进了哈萨克婚礼仪式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化变迁,不仅具有民族性还具有时代性。

(一)婚礼仪式程序的变迁

哈萨克人把婚礼看成是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婚礼仪式一般要前后经过6个步骤,多而繁。如今哈萨克人的婚礼仪式逐步简化,如以前“踏水礼”越来越少了,将“说亲”和“定亲”合二为一。现在哈萨克青年男女大多自由恋爱,只要双方喜欢,给父母说一声就可以了,简化了原来复杂的程序。

(二)婚礼仪式场所的变迁

由于哈萨克游牧生产方式,传统的婚礼大多在草原上举行,并伴有大型娱乐游戏活动,如赛马、姑娘追等。随着牧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了定居生活,婚礼多半在家举行。如今,人们的经济条件好了,哈萨克人也将婚礼改在了各种宴会厅举行。

(三)婚礼仪式歌的变迁

哈萨克人能歌善舞,仪式歌是哈萨克婚礼的一大特色。传统的仪式歌有“劝嫁歌”、“哭嫁歌”、“告别歌”、“揭面纱歌”等。在《哈萨克民间文学概论》一书中:“婚嫁仪式歌是伴随着婚嫁仪式程序所唱的相应的歌,它是婚嫁仪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内容直接反映着哈萨克的婚姻制度与习俗,哈萨克族婚嫁仪式按照仪式程序和歌唱的内容,主要有喜事序歌、萨仁、加尔-加尔、哭嫁歌、远嫁歌、劝嫁歌、揭面纱歌等。[1]”如今在哈萨克婚礼上,婚嫁仪式歌在原来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气息,并且有所精简。由于婚礼大多在宴会厅举行,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娱乐活动,人们只能在宴会厅载歌载舞,向新人祝福。

(四)婚礼仪式服饰的变迁

服饰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从服饰的变化最能窥见一个民族文化的变迁。哈萨克婚礼仪式的变迁首先体现在新郎新娘婚礼服饰的变化上。传统哈萨克婚礼服饰以传统的民族服装为主,如今女性穿婚纱,男性穿西装成为哈萨克婚礼服饰的一个主流。

(五)婚礼仪式礼物的变迁

礼物伴随在婚礼仪式的各个环节中,通过礼物的馈赠,进一步加强了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和社会关系的再构。传统哈萨克婚礼仪式上礼物多以牛、羊、马等牲蓄为主,这和哈萨克民族传统的生活方式有关,草原游牧文化离不开牲畜和毛皮。如今大多以现金和少量的实物形式进行流动,礼物的数量已经不很讲究,关键看孩子的感情。

(六)婚礼仪式时间变迁

传统哈萨克族婚礼举行时间长,一般周期长达一月左右。如今哈萨克举行婚礼仪式也就一两天。过去人们会将日期选择在宗教节日前后,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城市中的青年男女则选择在“五一”、“十一”等大的假期和周六、周日等小假期,以便有更多的人能参加他们的婚礼。

三、哈萨克婚礼仪式传播的主要途径

仪式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是人们的信仰、价值观、世界观得以强化的场所,仪式具有强化团结、创造价值、激感及统一行动的作用。仪式传播贯穿于哈萨克人的日常生活中,哈萨克人一生要经历很多不同的仪式,通过仪式交流,人们建立各种关系,再构社交网络,赋予日常生活以连续性。施拉姆认为:“我们研究传播时,我们其实是在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人与组织及社会的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怎样提供信息和接受信息;怎样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怎样愉悦别人和被愉悦。要了解人类传播,我们必须了解人与人是怎样相互建立联系的。[2]”哈萨克婚礼仪式通过以下传播方式维系婚姻关系中的人、群体与社会的关系。

(一)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也是所有传播形式中最真实、传播效果最好的一种传播形式。哈萨克婚礼仪式中,人们通过语言、婚礼中各种非语言符号互相模仿、互相感染,彼此寻求着文化中共同的东西。正是通过人际传播这种形式,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才得以维系,哈萨克古老传统婚礼仪式才得以保存、传承下来。

(二)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是社会不同群体间如家庭、亲友、社交圈自然发生的一种信息交往活动。家庭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单位,在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传统哈萨克交往方式建立在血缘、亲缘关系上,如今这种生活、交往方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依旧存在。新疆哈萨克族婚姻关系通过婚礼这种形式确立下来后,就形成一种新的群体形式即家庭,通过群体传播的形式,家庭间的关系得以维系。

(三)大众传播

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对人们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有巨大影响。通过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民族礼仪文化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哈萨克牧民定居后,他们的生活场域和空间发生了变化,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消费占据家庭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大。随“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建设,新疆大部分地区哈萨克人看上了电视,听到了广播,用上了网络,他们通过大众传媒与外界广泛交流,注重学习新的生活方式,开始接触不同的婚仪文化。同时国家也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向人们传播主流的礼仪文化价值观,这在哈萨克传统婚礼仪式向现代婚礼仪式的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哈萨克婚礼仪式传播中的文化认同

“认同”意味着社会中某个主体(人、群体、组织)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寻求某种意义后产生的归属感。亨廷顿认为:“认同”来源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它就是人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人们只有在意义的世界里寻求到了自我归属,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3]。吉登斯认为,“认同”是人寻求自身本体性安全的产物。所谓“本体性安全”,是指“对自然界与社会世界的表面反映了它们的内在性质这一点的信心或信任,包括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基本存在性衡量因素。[4]”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某种文化认知后取得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会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日常行为。文化认同在心理上表现为文化归属,进而确定“本文化”和“他文化”的边界。哈萨克婚礼仪式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意义的符号,其承载的意义通过不同仪式的展演,在仪式参与主体间交流和互动,人们彼此分享着意义,扩大共通的意义空间,并由此建构起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一)个人认同

文化认同最基本的载体就是个人认同,文化认同总是从个人开始的,无数个人对文化的认同构成了群体对文化的认同。个人认同是对祖先沿袭下来的文化认同的过程。在哈萨克婚礼仪式中,人们被告诫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明白“我是谁”,寻找文化上的归属感。当一个人从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转变到按社会的认同与规范去生活,那么他就完成了对其文化的认同。

(二)群体认同

群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凭借认同存在于社会并与外部世界交往。群体认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达成的共识性的东西。群体认同达成后,群体成员就要不断调适自己去适应文化已形成的认同。文化同源、群体的利益、文化融合都是影响群体认同的因素。在某种意义上,一种文化一旦形成稳定的状态,都是群体认同的结果。

哈萨克礼仪传播本质上是礼仪参展主体之间的一种互动,这种互动是建立在群体认同的基础上,相同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及对家乡和世居地的共同记忆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礼仪互动、礼仪传播是实现群体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三)民族认同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5

大学生遵守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不文明的行为表现急需礼仪教育

许多高校都强调不允许学生穿拖鞋到课堂,但我们在夏天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同学特别是男同学穿着拖鞋去上课;在卫生间、校园里、教室的墙壁上随处可见的污言秽语;在图书馆的杂志、图书上乱涂乱画,任意损毁;在公共场合勾肩反搭背,大声喧哗。上课随意迟到、早退;摔酒瓶、讲粗话、乱扔果屑纸条等。这些不该有的现象,特别是不该在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的东西,却在校园里时时发生。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大学生把无视校纪校规、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作是有个性。有的大学生只是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为何物。大学生这种受教育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人才质量。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大学中的素质教育过大、过空,质量欠佳不无关系,造成学生难以“入耳、入心、入脑”。所以高校应明确认识,把礼仪教育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开设礼仪课,并有的放矢地将现实生活与理论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了解各类型的礼仪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履行,使之成为习惯。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需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同时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为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那么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不仅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而且,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大学生商务礼仪的教育

(1)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制定系统的大学生礼仪规范,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2)学校在人文素养课中开设大学生礼仪修养课程。首先应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正在试点的《法律基础与思想道(下转第196页)(上接第187页)德修养》课,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事实上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行为训练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台湾国立联合大学专门制定了礼仪教育实施要点,并对所有一年级新生实施礼仪教育。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3)通过校园各种媒介形式,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形成良好氛围。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礼仪讲座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学校网络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

(4)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当然,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才好。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大学生遵守商务礼仪的重要性相关文章:

1.大学生遵守商务礼仪的必要性

2.遵守商务礼仪的重要性有哪些

3.大学生学习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6

我国素有礼仪传统,在古代及近、现代的典籍中,有浩繁的礼仪、礼节知识,现代社会,越是竞争激烈,越是要靠礼貌、谦和协调关系。搜集、整理、学习和领会传统文化中“礼”的范畴和现代礼仪的规范,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礼仪修养水平,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取得他人认可、获得成功的金钥匙。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礼仪的影响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现代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

 

1.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基础,是形成礼仪的前提。

 

中华古国曾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周公就制礼作乐,后来经孔子等人的提倡和完善,礼乐文明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仪礼》、《周礼》、《礼记》等礼乐文化的经典被先后列入学官,成为古代文人必读之书。礼仪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中,“礼”字第一,充分说明了中国人重视礼仪的传统。《论语》上有一则故事,孔子警告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如果说不学礼的话,是没有办法立足的。《论语》中还提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等行为规范,其目的在于养成以礼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固定的观念形态——凡是不合于“礼”的行为应该自觉摒弃。家喻户晓的《三字经》中指出,做儿女的,从小时候起,就应熟习在不同场合的各种礼节,学习礼节仪文之事。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古训”、“家训”、“学规”中,也都有大量关于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仪规范。比如,人与人交往,如何称呼对方,彼此如何站立,如何迎送,等等,都有礼的规定。即使是吃饭,也应该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称之谓食礼。行为合于礼,是有修养的表现,反之则不能登大雅之堂。

 

现代礼仪中的“礼”是“礼节”,强调的是尊重对方,体现出内在的人格修养;“仪”是“仪式”指外在的表现形式,即内心的尊重要体现在外在的表现形式上。在现代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做到谈吐文雅、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获得他人的好感。但礼仪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与自身修养密切相关,一个人的修养与他的礼仪水平是成正比的。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人们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就与当今谈论的“礼仪”相关,道德修养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学者将其渊源归于“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他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中体现出来,将“礼”看做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形成的前提。

 

2.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者相互促进,在形成理想人格的过程中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中“礼”的概念虽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过一些变化或改进,但它始终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荀子曾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现代生活中,这些礼的准则同样适用,比如,现代礼仪强调个人美好的内心世界,通过优雅的举止、礼貌的言行、富于风采的仪表显示出来,讲究礼仪,不仅可以反映出个人的形象和内在素养,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反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古至今,礼仪一直都是人们为人处世的准则。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社交场所,朋友聚会、商务交往,我们如何做受欢迎的人?

 

……

 

所有这些问题都和传统文化有着内在而直接的联系,因为儒家思想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情感,而礼仪可以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礼仪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二、现代礼仪与传统文化的差异

 

现代社会,礼仪是人们以一定的程序、方式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们之间相互交流所产生的一定形式。

 

1.相对于传统文化,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已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述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和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论语》中的“仁、义、礼、智、信”,它已成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文化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礼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达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继承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时,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抛弃其糟粕,以便更好地吸收本民族的精华,形成既符合国际惯例,体现现代礼仪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礼仪文化。

 

三、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礼仪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在现代礼仪中,礼仪是礼节与仪表的结合,它是一系列建立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善良、高效和逻辑的基础上的传统习俗。“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仪。“仪”是指仪式。“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为使各种人能愉快融洽地一起相处,使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正常进行,交往中必须有一种大家所共同遵守的法则、规范,这就是礼仪。礼仪,包括礼节和仪式,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节,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现代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被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被称为礼貌。

 

这一切已说明,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同样强调个人外在的仪容、仪表、仪态要以内在的德行为本。《礼记·大学篇》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它向我们展示了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联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类似的表述还有“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对自己的念头都能真诚,而不自欺,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必合乎信,也能够真诚地待人接物,所以,君子一定要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情况。“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修于内而形于外,修于心而笃于行”。孔子说:“礼者,敬人也。”孟子说:“尊敬之心,礼也!”现代礼仪教育中的规范在这些方面和传统文化恰恰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就在于“修身”二字。

 

现代礼仪的内涵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传统文化是现代礼仪的灵魂,现代礼仪是传统文化发扬的保证。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7

一、从仪式崇拜到“德诚于中”

传统中国最初的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要求顺天应时,顺应自然规律,故而出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人们赋予“天”某种道德性的品质,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就要求人们“以德配天”。最初的祭祀礼仪行为和对祭祀仪式的崇拜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天”的敬畏与崇拜,并发展出天尊地卑、本末有序的思想。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定居生活的形成,定居生活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安排也是为了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顺应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存需要,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须效法天道,以德配天,做到上下有别、尊卑有序,每个个体各得其位、各司其职[1]。可见,当时的礼仪文化实际上是为了保证中原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也顺应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追求。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事实上是被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规定的,在客观上保障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到了夏商周时代,由于政治生活的广泛存在,原本属于社会规范的礼仪文化渗透、蔓延到政治领域,以尊卑贵贱亲疏为主要内容的礼仪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周礼”就具有意识形态的功用。这种意识形态在维持政治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维持了社会秩序、规范了家庭及个人的行为。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改造自然的“人力”和“人为”因素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突破了原先的尊卑秩序,诸侯国之间的固有格局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社会动荡、礼乐崩坏的局面,原先的礼仪文化只剩下了繁琐的仪式和复杂的程序操作。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提出了恢复“周礼”的主张,意在恢复周代意识形态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范,恢复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秩序。孔子提出的恢复“周礼”,不只是在礼仪形式上回到以前的外在仪式上,还为外在的仪式注入了思想内涵,即把“仁”纳入了传统礼仪文化之中。“仁”是“礼”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化和具体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论语•颜渊》)。孔子崇尚德政、追求礼治,“礼治”的目的是“德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理想的社会是外有礼乐、内有仁义,礼追求社会秩序,乐追求社会的和谐适中,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以礼节和”。礼乐是手段,德政是目的。孔子认为重建社会秩序要做到“正名”,即做到“亲亲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按照礼的要求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各司其职,“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孔子提出的礼制思想还表现在做人做事讲究秩序和规范上,体现在个人行为上。在做人方面,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做事方面,孔子提出“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季氏》)。体现在处理君臣关系上,“君使臣以礼,臣事臣以忠”。在构建社会秩序上,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孔子在传统中国礼仪文化方面的贡献,是在传统的礼仪仪式中充实了“道德”和“仁义”等思想内涵,使外在的礼仪行为具有内在的精神灵魂,“礼行于外,德诚于中”“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礼记》),把对外在仪式的崇拜发展为对内在道德的信仰,并追求外在仪式与内在道德精神品质的和谐统一,使外在礼治的强制性走向了内在道德信仰的自觉性。比如孔子曾反问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是说,难道仅仅玉帛、钟鼓就是礼乐吗?所以孔子提倡节俭,“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只是外在的形式,孔子是要人们通过外在的礼仪表达内在的道德诚意[2]。“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二、中国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道德性本质

孔子提出的恢复“周礼”,让统治者服从道德规范并遵从一系列的礼仪行为,以此垂范天下,从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也就是恢复周代和周代以前最高统治者作为道德楷模的理想统治模式。在西方社会,柏拉图最初追求的理想国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让“哲学王”统治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就是让品质优秀、道德境界和智慧高的人来统治社会,这与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一致的。但是,经过在西西里的叙拉古实验,柏拉图的政治设想遭到了失败,当发现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在现实中行不通时,他改变了以前所追求的哲学家当王的最高理想,转而求其次,也就是转到追求“次优状态的国家”的主张,那就是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乌托邦,也就是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实现治理国家的目的。他认为法律是实现国家正义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法律篇》中他这样写道:“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3]柏拉图的这个转变非常重要,表明他从推崇以德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转变。正像柏拉图设想的那样,西方社会的德治与法治最终走向了分离和分裂。在个人行为方面,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现可以不一致,甚至在思想上可以犯法,但只要在行为上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西方社会的与世俗政治最终也相互分离开来,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世俗政治可以用外在的强制手段进行管理,而则通过个体内在的修养和规范达成,二者不相互干涉。这是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特点之一,与中国崇尚德治、礼法并重的传统治理模式形成对照。孔子也曾在一个小诸侯国鲁国实验过他的崇尚道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和柏拉图一样,最终也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与柏拉图不一样的是,孔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最初的理想和信仰,一直在坚持着他的“德政”理念,这使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一直崇尚德治和礼治,而没有转向法治。孔子阐发的“礼仪”不仅是指个人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整个国家的行为规范,所以“礼仪”是上下贯通的,可见孔子所倡导的礼仪文化体现了一种整体观,这是把道德信仰与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的表现。笔者认为,孔子的礼治思想更倾向于德治,他所倡导的礼仪规范既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内和外是一体的,不是分离和割裂的。他所强调的“礼仪”是由内而外的道德行为,道德与礼仪是贯通的。孔子以后的孟子则有舍弃外在礼仪形式,追求内在“仁义”的倾向,把礼仪内化为心理情感的准则[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法家思想,法家强调外在的强制性,儒家侧重于内在的道德自律,并强调内在的道德信仰要与外在的礼仪行为和谐统一。事实上只有内外合一才能够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导致后来中国在治理社会上出现儒法并重的局面。前期儒家思想,也就是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是主张内外兼顾的,但是到了宋明时代,外来佛教主张内在的心性修养,强调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的修行路径,使儒家也开始追求内在的超越,这就使得传统的儒家礼仪更加注重内在的自省和自律,强调由内而外的思想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所以传统儒家礼仪文化更强调个体的内在规范及内在修养,而非仅仅看重外在的形式和仪式。

三、中国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礼尚德”的传统。礼仪作为一种基本的行为规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表达彼此善良愿望与美好情感的作用。礼仪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而且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特征的道德规范的受教育者。因此,普及大学生礼仪教育,促使大学生从一点一滴小事着眼,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势在必行。

1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1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很好的被我们所继承和发扬。在我国古代,礼仪就备受重视,《礼记・曲礼》指出:“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这充分说明各种行为都受到了礼仪的约束。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但包括政治、经济方面的竞争,而且文化的竞争也被更加重视。要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就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礼仪教育则不可推卸地肩负着传递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于他们的礼仪教育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和现代意义。

1.2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不断进步,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安定有序、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社会的建立是离不开礼仪教育的。从古至今,礼仪一直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荀子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说明礼仪使人们相处和睦,使国家安宁健康的发展。2005年主席强调:“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

1.3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

人际交往能力关系着个人的发展和成功。美国著名哲人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能15%是专业技术,另外85%是靠人际关系,处事技巧。”由此可见,任何社会的交际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人类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人们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1]知书达理,待人以礼,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大学生应加强礼仪教育,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交往原则,提高个人人际交往能力。

2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2.1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高校是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教育不但担负着传授知识,让大学生增长才能的任务,而且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以应对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礼仪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迈入社会必不可少的技能。礼仪教育的内容、手段都应以满足学生需要出发。礼仪教育内容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在介绍国外礼仪惯例和中国传统礼仪的同时,还应包含礼仪的历史起源等介绍。礼仪教育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通过运用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把礼仪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还可以采用网上聊天、辩论或咨询等方式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进行更广泛的礼仪教育,使学生能在接受礼仪教育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

2.2提高教师礼仪素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体现着自身素质和修养,对大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仪容仪表大方得体,谈吐高雅不俗,会在不经意间对学生起到陶冶熏陶的作用,使学生积极学习教师身上良好的礼仪品质,“见贤思齐”,自觉提高个人的礼仪修养。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提高个人修养素质,注重礼仪。同时,教师可以将礼仪知识融入到教学课堂中,把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寓于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礼仪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提高个人礼仪修养,通过师资培训和自我学习,成为一名学术渊博、职业操守高尚,具有良好礼仪修养的高校教师。

2.3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品格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健康、和谐的礼仪环境氛围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良好的礼仪氛围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了礼仪就在自己身边,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耳濡目染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品格。一方面,学校开展礼仪文化活动,如通过广播宣传文明礼貌行为、组织礼仪知识竞赛、辩论等。另一方面,在公共场所,如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地张贴提示性的标语,随时能提醒全校师生注意自己的言行。教育广大学生从最基本的仪表、言谈和仪态举止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从小事中得到升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2]

2.4加强礼仪实践教育

实践活动是学生们实际运用理论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极好的训练平台,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性,可以通过个人礼仪、面试礼仪和职业礼仪来进行教育。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面试礼仪是成功求职的临门一脚。求职者能否实现求职目标,关键的一步是与用人单位见面,与人事主管进行信息交流,以便使人事主管确信求职者就是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职业礼仪,是指人们在职业场所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礼仪规范。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这些礼仪,将使个人的形象大为提高,这对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益处。

综上所述,礼仪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文明有礼、道德高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通过学习礼仪、遵循礼仪、弘扬文化,大力提高大学生的文明素养,使他们成为言行文明,知书达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9

关键词职业礼仪职业道德新时期内涵二者关系

在现代社会,经济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由此带来的经济交往的国际化,都对企业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加强企业员工的职业礼仪和职业道德建设对企业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对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服务整体水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社会发展带来了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内容的变化,为促进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对新时期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内涵及二者关系进行论述。

一、职业道德内涵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道德?所谓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以法律为保障并依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社会各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标准在职业领域的体现。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人们在进行职业活动过程中,一切符合职业要求的心理意识、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它调整员工、企业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也就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和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从伦理上调整企业同国家、法律之间,企业员工和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员工之间相互联系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多样性、继承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不同的行业领域在职业道德方面有区别,不同时期职业道德的内容也有变化,反映这一时代的要求。但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职业道德的核心虽然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其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会被继承和发扬。

职业道德内容虽然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内容,但我国当前形势下存在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职业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一)爱岗敬业

所谓爱岗敬业要求我们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要保持对工作的正确积极的态度,要把工作不仅当作谋生的手段,更应该当做自己热爱的并准备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来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创造奇迹。

(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就是实事求是地待人做事,不弄虚作假,讲求信誉,重信誉、信守诺言。诚实守信即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准则,“先做人,后做事”。现在我国的诚信方面还存在不足,欺诈,造假,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等各种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危害了社会的正常经营秩序和社会和谐,对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诚信体系和制度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遵循公正、公平的原则,处理没有保密要求的问题需要公开透明。坚决杜绝、区别对待,区分三六九等的行为。

(四)服务群众与奉献社会

服务群众要求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树立“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在工作中能真诚待客,能换位思考,以顾客的需求为立足点,急顾客之所及,想顾客之所想,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办实事,办好事。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一味的索取,应自觉的奉献社会。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二、职业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什么?“礼出于俗,俗化为礼”。礼仪是人们在社会的具体交往中,为了互相尊重,在仪表、仪态、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和程序。《职业礼仪》一书认为:“职业礼仪是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基于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促其熟练运用人际交往的技巧,展示沟通艺术,进而完善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增进职业竞争能力而言的。职业礼仪包括职业人员职业形象的塑造(仪表仪态、仪容、服饰的规范和交谈艺术技巧)、职业礼仪的运用(礼宾礼仪、办公礼仪、仪式礼仪、行业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的实务与技巧)。

(一)仪容仪表礼仪

和他人交往接触,第一眼给人留下的礼仪印象来自于你的外表和举止,也就是仪容礼仪,包括你的仪表、着装、举止等。一个人的仪容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个人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审美趣味。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仪容仪表礼仪包括仪容修饰、化妆、服装穿着等。

(二)仪态礼仪

如果说仪容仪表打造的是工作人员的静态的形象,而仪态则打造的是职业人员动态的形象,你的职业素养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显露无疑,也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仪态礼仪包括站姿、走姿、坐姿、手势、鞠躬等。

(三)沟通礼仪以及其他社交礼仪

沟通礼仪包括语言沟通礼仪和肢体语言沟通礼仪,在职业活动中文明礼貌的语言,得体、协调的身体动作和神态可以提高沟通效果。有助于工作的开展。日常社交礼仪规范的掌握也是很重要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要求职业人员既要遵循一般的现代礼仪要求,也要不段更新掌握新的礼仪规范,并学习一些涉外礼仪。

三、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的关系

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具有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职业礼仪主要是对职业人外在形象和仪态以及待人接物等行为的要求,职业道德是对职业人内在的和工作行为要求。职业礼仪反映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可以提高职业礼仪的深度与丰富职业礼仪的内涵。职业道德与职业礼仪共同构成了职业人的良好素养。良好的职业礼仪素养对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职业道德可以使职业礼仪具有内涵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向多佳.职业礼仪[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朱晓留.浅析礼仪养成对体育教师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1,(4).

礼仪与文化的关系篇10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加强途径

礼者,敬人也,是对人的尊重;仪者,仪式也,是礼的表现形式,因此所谓礼仪就是指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即按照礼的要求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通过律己,达到敬人的效果。我们知道,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可以说道德是做人的规矩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判别善与恶的基本尺度,也是人们选择怎样做和做什么的标准;而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生活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要求,是道德的具体表现,是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它更注重一个人从内到外的思想气质的外化,其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由此可见道德是理论方面的思想意识,礼仪是实践方面的行为表现;道德是礼仪实践的内在要求,礼仪是道德意识的外在体现。

在当代社会,礼仪是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领域,始终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人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礼仪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历代教育家都把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是以“礼”为基本规范,以“仁”为思想核心,以“孝”为基础的;孟子把“仁义礼智”比喻成人之四体;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做人的五常之道,把“礼”作为道德的基本准则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侧重于从高境界告诉学生如何做一个高尚的、楷模式的人,存在说教成分多,可操作性内容少,以及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这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以做到,必然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礼仪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生动形象,易行适用,可接受性强。因此礼仪教育既可以弥补道德教育之不足,又可以使道德教育具有坚实可靠、丰富多样的载体。

2.礼仪教育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社会交际的钥匙。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研究显示那些懂得怎样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更会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逐渐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与周围的人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获得真正的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无法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导致人际交往受挫,进而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和礼仪知识,帮助他们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得体的风度、高雅的气质,从而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3.礼仪教育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前提

自觉地遵守社会礼仪规范的人,就被人们认定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视为缺乏修养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洛克认为“大多数的青年人入世的时候都因为不持重,缺少礼仪,而吃了苦头”。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有强烈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比如工作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事业发展的良好人际关系,如何设计自我形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交问题。再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大,交际节奏和频率不断加快,这不仅对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的文明大学生。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过分关注学生的课业成绩,导致学生高智商、低情商,不会做人,不会处世。因此,给大学生补上礼仪教育这门课已经刻不容缓。

4.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相应的礼仪规则,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使人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有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将礼仪看成是治国安邦之本。正由于礼仪对治国安邦和规范社会秩序意义重大,礼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对稳定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礼仪的温馨和柔性可以弥补法律的刚性和无情,彰显人性关怀,只有把法律的“禁恶”“他律”与礼仪的“倡善”“自律”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人身心和谐,乐于为善,既富于情感,更富于理智,掌握更多为人处世的本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范表现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礼仪失范的表现形式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出礼仪规范的缺失,如无视课堂秩序,旷课、迟到、早退心安理得,课堂上随便说话、接发短信、玩游戏、吃东西,甚至呼呼大睡;图书馆和自习教室内大声喧哗、接打手机、污损书刊桌椅、自带笔记本电脑玩游戏看电影;日常生活中乱丢果皮纸屑、浪费水电粮食、随地吐痰、排对加塞、不尊敬师长、公共场合行为不端、穿着不得体等;这些现象折射出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意识的缺失,高校校园文明风气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2.礼仪素养相对低下。大学生应该是社会的精英群体,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但是,在大学生校园里,却存在着高智商、低素质,缺乏基本礼仪素养的现象。例如:上课时间吃东西,教室里弥漫着刺鼻的包子味,甚至还有刺耳的咀嚼声;领导在台上开大会,台下在各角落里开小会;上课时间学生却在酣然入睡,或伴有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课堂上、考场里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些同学穿着背心、短裤和拖鞋心安理得地坐在讲台下;屡禁不绝、蔚然成风的课桌文化,校园里的污言秽语;在公共场所勾肩搭背、大声喧哗,摔酒瓶、讲粗话、乱扔纸屑果皮等。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看成是有个性;有的学生强烈地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知道尊重别人为何物。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都反映出大学生基本礼仪素养相对低下。

3.社交礼仪意识淡漠。大学是青年走向社会的阶梯,大学阶段社交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将来能否顺利步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有重要作用。但部分大学生在社交礼仪方面却存在漠视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存在缺乏基本的礼仪却并不自知的现象,比如:见了长辈、老师等熟视无睹;走进自习教室,随手将门甩上,却并没有意识到影响了他人;在公共场所做出搂抱等一些不文明举止,却并不觉得羞耻等;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明知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一定的场合应有相应的礼仪举止,却缺乏自律意识,自我放松。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见了老人或抱小孩的妇女,故意视而不见;在公共场所,明知应爱护公共环境卫生,还是随手将垃圾乱扔;在交友时,明知道应该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还是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这些现象都反映了部分青年学生存在对社交礼仪的漠视,他们从内心里为了给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找借口,而时时处处标榜“自我”、“个性”。

4.礼仪知识知之甚少。中国人自古尚礼,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进程中,我们的祖先们建立起了一系列的礼仪,并逐渐完善,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礼仪文化。这些礼仪文化代代相传,或借鉴、或沿用至今,对我国社会主义礼仪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礼仪教育的知识体系还有待健全。有人认为,礼仪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基本教育,应该在中小学就教育的差不多了,大学教育没有必要。其实,许多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期由于过多地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礼仪教育的效果并没有预期得那么好。因此,作为青年走向社会的最后“加油站”,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除少数专业因其特性而涉及礼仪专业知识的教育外,大部分专业都没有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大学生对基本礼仪知识知之甚少,运用自如更无从谈起。

5.传统礼仪教育缺失。我国是礼仪之邦,传统礼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礼”,可以说“礼”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同时传统中国人也讲求寓教于礼,就是把教育理念隐含在具体的礼仪形式之中。《论语》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说明了子女与父母间的亲情与规范;再有“不知礼,无以立也”,指礼是立身行事之规范、秩序,是相互尊重,是维系人类社会生活的纽带。

三、加强礼仪教育的途径

1.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首先应把礼仪教育的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或正在试点的《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或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能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更好地为人处事。事实上,受过良好礼仪教育或礼仪行为训练的人,无论是内在素质还是外在行为方式,都与缺少训练的人截然不同。台湾国立联合大学专门制定了礼仪教育实施要点,并对所有一年级新生实施礼仪教育。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仍是一片空白,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边缘地带:一方面多数德育工作者对礼仪教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礼仪教育处于德育的盲区。另一方面,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课程中,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但基本不涉及交往礼仪问题,不进行相应的礼仪教育。结果,礼仪教育普遍空缺,部分学生甚至认为,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所以,加强礼仪教育首先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2.转换教育理念,强化师资培训。

加强礼仪教育不仅应将礼仪教育引入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切实完善高校德育体系,而且应从转换教育理念入手,加强师资培训。重点是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礼仪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表率作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不断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以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礼仪教学和研究的水平。礼仪问题虽不是一个新课题,但在高校普遍开展礼仪教育方面,却亟待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高校还应举办多种形式的礼仪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礼仪活动,包括国际礼仪的培养。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共活动,不断积累交往经验,展示礼仪的魅力和大学生的风范。例如:开展“明礼诚信”活动,制订修身计划,发挥礼仪的自律作用;发动全校师生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开展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弘扬文明礼貌之风,使礼仪之花遍地开放;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