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4:30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前景;应用策略

目前,建筑业的耗能占到了我国社会总耗能的70%以上,在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模式下,对于建筑业的耗能问题进行解决便是重中之重。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正是基于自然环境日益恶劣的背景,以节能减排为目的,通过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应用一些绿色建筑工程技术,来达到建设绿色建筑的目的。

一、绿色建筑的优势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较为复杂,并不仅仅包含节能减排方面的环境因素,还包括了对于土地资源节约等方面的因素,在建筑的有效寿命周期内,要实现节约土地资源、水资源、建材资源和建设环境污染的目的。因而从绿色建筑的概念中就可以看出,绿色建筑的主要内涵在于节约环保、自然和谐,并且能够给业主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随着近年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绿色建筑这一概念已经在国外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绿色建筑也代表了新的建筑发展方向。我国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并且土地资源较为紧张,在这一背景下,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也就是必然趋势[1]。绿色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优势是较为明显的,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并且还能最大化的节省土地资源、水资源、建材资源等。再有,绿色建筑这一概念背后本身所代表的环保内涵,也逐渐被人们所广泛认同和接受,绿色建筑在市场需求方面也更好。

二、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1.绿色建材的应用

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中,绿色建材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绿色建筑的法中,绿色建材也是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绿色建材一般具有环保、安全、健康等特点,并且对于人体也有着一定的健康保护作用,能消磁、调光、隔热、抗静电等。在建材制作中,绿色建材的材料来源较传统建材有着很大区别,一些固态废物经过相关的技术处理也是绿色建材的一个重要材料来源。因而对于绿色建材的应用来说,也实现材料循环利用的目标。绿色建材的种类有很多,有管材、玻璃、涂料、壁纸、陶瓷等,绿色建材可以说是丰富多样的。在未来的绿色建材发展中,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也必将出现更多的绿色建材,将会为推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

2.节能技术的应用

节能技术对于绿色建筑实现其本质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节能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绿色建筑的建设阶段和绿色建筑的使用阶段。在绿色建筑建设中,节能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应用一些节能技术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能源消耗。如建筑工程设备节能技术、暖通节能技术等等。通过节能技术的应用来降低建筑工程建设中的耗能,这也能够降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而另一方面,节能技术的应用则是体现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这方面的技术主要包括节水技术、节电技术、保温技术、新能源应用等等。如保温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通过在墙体外加上保温层的方法来提高建筑的保温功能,做到“冬暖夏凉”,以此来降低建筑工程使用中的能源消耗,如取暖消耗和空调降温消耗等等[3]。

3.节约土地资源的设计模式

节约土地资源的设计模式其内涵便是通过相关的设计优化,降低建筑工程的占地面积,在保障可使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节约土地资源,这一设计特点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也就更有优势。在我国当前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要实现在保障可用建筑面积需求的前提下结语土地资源,就必须在建筑设计中进行相关的改进,这也需要相关的建筑工程技术进行保障。例如在增加建筑设计高度方面,就需要做好较好的建筑工程技术保障,根据具体的工程建设需求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而在一些新的设计理念方面,如在建筑顶部加设相关建筑设施,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便需要对于整体建筑施工技术和顶部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策略

1.把握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中,首先便应当把握好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应当对于绿色建筑和相关的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是应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基础。把握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对于未来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一个把握,这一点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中十分重要。通过把握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就能够在绿色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市场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相关的调整。例如结合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的特点,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从设计到市场推广都以突出绿色建筑工程的技术优势为核心。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也能够引导市场需求,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2.积极引进新的绿色建筑工程技术

对于绿色建筑建设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相关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一些新的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甚至往往能够给建筑业带来深刻的变革,从建筑业近年来的发展经验来看,这一特点也日趋明显[4]。因而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中,应当较好了解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并且在绿色建筑的建设中积极引进较为成熟的新技术。在引进新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于该技术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充分考量引进成本、技术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等,通过客观、详尽的评估来进行技术引进的决策,避免盲目引进新技术。再有,积极引进新的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也要充分考虑其实践性,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发展还并不十分完善,因而应当保证所引进的技术是切实可行的。

3.做好相关的技术应用保障工作

做好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保障工作对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较好应用有着重要作用,保障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技术应用中的人力保障、财力保障和物力保障。积极引进相关的高素质人才,完善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中的技术管理工作,加大在技术应用中的投入力度。只有在多个方面做好充足的保障,才能充分保障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因而为了更好的保障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应用,也应当建立起相关的保障机制。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也应当积极同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对于设计要求中的一些相关绿色建筑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在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的沟通协调中,促使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得以更好的应用。

结论

绿色建筑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有着多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绿色建筑也代表了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在绿色建筑建设中,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的绿色建材、节能技术、节约用地的设计等等,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应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中,应当正确把握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积极引进新的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并且做好相关的技术应用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1]梁俊强,梁浩,张峰,毕既华,刘军民,马欣伯.发展绿色建筑产业引领绿色经济发展[J].建设科技,2012,17:20-26.

[2]刘同照.试论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运用研究[J].门窗,2012,12:166-167.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2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应用现状

1前言

建筑事业的发展深受经济以及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在当前全球大力发展环保事业的大背景下,建筑事业也必将受到影响,向绿色环保建筑方向发展。建筑物在建筑过程中首先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大量的应用玻璃等材料严重影响环境,为此,大力推动建筑领域的绿色环保化进程,对全球环保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中将对绿色环保技术概念以及绿色环保在工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同时总结当前建筑领域环保技术的应用状况,并提出环保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发展前景。

2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概述

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大方向来讲是基于节能、保护生态环境等原则所开发的多种技术。在全球环保的大背景下,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得到大力开发,并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而其中建筑领域便是其中之一。就建筑领域而言,绿色环保技术所指的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不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引进先进技术以及建筑工艺,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近几年环保政策的全面落实下,提出了绿色建筑要求,绿色建筑具体所指的是确保整个工程建筑能符合到节能、节水、节电等要求[1]。

3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工程中应用的必然趋势

建筑领域的环保主要展现在对建筑材料的合理应用以全新建筑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由此提升建筑材料的可利用率,减少建筑材料的资源浪费。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工程周围垃圾任意堆放成为普遍现象,严重影响周边环境,针对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进绿色环保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缩短工期,减少工程垃圾的产生量,同时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周期。另外,传统工程建设中会应用到大量的玻璃或其他影响自然环境的材料,而引入绿色环保材料或建造技术则能够减少这种不利于环保的建筑材料应用量。无论给予何种方向的考虑,绿色建筑都将是建筑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2]。

4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现状

4.1外墙保温工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外墙保温节能技术是在建筑物的外墙设置保温层,由此达到节能功效。外墙保温技术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由此能够规避传统墙体常见的断桥现象,同时,外墙保温技术所应用的聚苯板导热系数相对较小,能够减少工程室内热度的损失。另外,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能够减轻墙体的重量与厚度,由此增加了建筑的可应用面积。外墙保温技术参与到建筑中,不仅不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反而由于其增加的蓄热功能提升了建筑物的舒适度[3]。

4.2建筑工程中光电、光热节能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中应用的光电与光热技术主要是光电节能技术与光热节能技术,而应用能源主要来自于太阳能的转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利用能源,提供建筑所需的热能与电能。光电与光热节能技术的应有优势在于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这种能源的可持续应有性较强,且不存在任何危害,适合长久应用,在提供便利能源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功效。另外,太阳能不需要进行运输或繁杂的转化过程,可直接在建筑物设置转化装置,便能够实现太阳能的应用,减少了过程费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太阳能随着季节的变化以及地区因素不能够长期维持在一个平衡的量上,属于阶段性应用能源,还具有一定的未来开发潜力。

4.3建筑工程中地源热泵节能技术的应用

地源热泵也就是常被称之为地热的一种制冷与供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建筑物在冬季提供暖气供应,在夏季提供制冷功能,实现对建筑物的智能调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建筑物中比较常见的应用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优势在于,所占面积小、布局紧凑等。同时地源热泵节能技术的应用能够防止建筑物地面沉降问题的出现,而此项技术当前发展已经成熟,施工也较为简单,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热能与制冷供应。

5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建筑中应用发展前景

环保节能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减少资源浪费、提升各种资源的可利用率、加强环保能源与材料的开发等。在环保这一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作为主要领导产业必然需要作出带头作用,为环保事业的发展作出一份贡献。就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来讲,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建筑绿色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必然会涉及到建筑模式以及材料应用的改革,而改革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环保能源以及环保材料的应用,基于此,环保技术在建筑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以及发展前景。

6结论

综合上文所述,在环保这一大背景下,绿色建筑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环保建筑或绿色建筑的实现,将涉及到大范围环保新能源的应用。当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环保技术包括外墙保温工程中节能技术、中光电、光热节能技术、地源热泵节能技术等,在多种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下,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而远观未来这一概念也必将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燕,陈丽芳.几种主要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J].祖国,2016,02(16):134.

[2]刘鑫.建筑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J].建设科技,2016,06(11):104~105.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现实意义;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078-01

目前,我国社会总能耗主要有工业能耗、建筑能耗、交通运输能耗,其中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30%左右,比同等气候条件下的发达国家高出2-3倍。自哥本哈根大会以后,我国日益重视建筑节能问题,建筑节能的政策不断推出,旨在提高建筑行业使用节能建材的比例和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降低建筑能耗,从而降低单位GDp能耗。

一、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理念概述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将节能技术融入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建筑节能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逐步发展新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不仅可以提倡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资源的回收利用和能源节约等环保观点,而且其成本显着降低,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建筑材料成本。从这个角度而言,在工程建筑施工上应用节能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整个生态环境和能源利用效率的优化,而且也可以合理控制经济成本相对较高的传统土建施工材料的应用,从而可以合理有效地对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进行控制。

二、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

1.太阳能节能技术的应用,节约电能。通过在建筑楼顶安装太阳能系统,将太阳辐射的热能转换成电能,从而实现工业与民用建筑内部的电力使用。我国北方天气寒冷、冬天漫长,将太阳能节能技术运用在节能降耗下的建筑施中会增强建筑的保温性,更好的实现采暖供暖,节省建筑使用者的用电量,节省电力能源;我国南方天气炎热、夏季漫长,太阳能节能技术的应用会使建筑通风技术与遮阳技术得到改善,减小了建筑使用者使用空调的频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太阳能能源纯净无污染、不消耗能源、没有使用限制,同时又方便安装及维修,是节能降耗下的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重要措施。

2.楼顶通过空气层隔热的节能应用。一直以来,在建筑施工中,屋顶隔热都是重点的区域,因为屋顶是直接受太阳直射的,对此可采取空气层隔热,空气层隔热技术的成本是非常廉价的,其依据降低传热的原理达到隔热的效果,一般在我国北方和南方的高温地区,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经常被用到,并且此项技术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首先,对于建筑的屋顶、墙体、窗户起到了良好的隔热效果。其次,不但对墙体具有隔热效果,对于保温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对于其他地区的建筑建筑的楼顶隔热也存在浮石砂保暖屋面、良好保温材料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甚至倒置型保温屋面等不同的节能技术。

3.在墙体建设中使用节能技术,有效地保护墙体结构。建筑的墙体既是支撑装置也是保护装置,用材多、面积大,是使用建筑材料最多的地方。墙体的节能主要是保温,包括内保温和外保温两个方面。合理的墙体设计是降低能耗的关键,在墙体的内表面加保温材料从而有效的保证内保温;在墙体外面加保温材料,同时在外面覆盖防水材料,如此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太阳辐射对墙体的影响,保证外保温,达到冬保暖、夏隔热的效果,形成一个温度舒适的居住空间。同时,在建筑建筑结构中使用建筑节能技术,还能够减少对实体砖的使用比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墙体的实际质量。

4.利用自然光线,运用采光节能技术。在建筑筑施工中,采光技术的应用是指运用有效地措施来提高对自然光线的利用率。一般而言,采光技术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传统的采光技术多注重对光线的直接利用,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工对于光线的直接利用主要表现为侧面采光概念,这种方式采光的空间局限性较大,因此,为了提高产采光率,加强节能技术,现代建筑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由原来的直接利用转为对光线的间接利用。光线的间接利用不仅能够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为建筑物提供自然光线,而且还能提高光线质量和视觉舒适度,并且有效节约了日间建筑物供热能源的消耗提高了利用率。

5.?门窗施工中运用节能技术。门窗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其面积类型的不断增大以及数量要求的容易增大,其能量消耗几乎为整个建筑筑能量消耗的一半。因此,实施并推广节能门窗施工技术的应用,是建筑筑中节能施工中的关键所在。在制作门窗时,应当处理好外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外门窗框与副框之间间隙,并做好金属外门窗隔断热桥措施及金属副框隔断热桥措施。在严寒、寒冷地区外门安装及特种门、天窗安装位置、坡度、密封处安装必要的节能措施,并在外门窗口处安装遮阳设施。此外,还要注意在门窗处安装密封条。最后,在进行外门窗节能工程的施工环节时,施工单位应当控制好门窗镀膜玻璃的安装方向及中空玻璃均压管密封及中空玻璃露点。

三、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节能环保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居第一,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元,较“十一五”期间1.54万亿的投资额大增121%。目前,中国的节能产业已经形成了四个主要领域,即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生活节能,建筑节能被视为热度最高的领域,在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以上,而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2013-2017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还有建筑近500亿平方米,90%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和技术更新有很大的空间。对于我国来说,无论是资源、环境的现实压力,还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迫切要求,建筑节能都被寄予了厚望,我国建筑节能市场前景广阔。

四、结语

总之,节能技术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节约能源,使我国在大国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更为了我国建筑的长远发展,我国应加大对节能技术的研发,推广节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更好的应对能源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晋.谈节能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3,32:180-182.

[2]李领欢.浅谈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理念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172.

[3]陈保国.浅析房屋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11-30.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4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管理;措施

前言

信息化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意义重大。然而,在建筑工程建设领域,虽然信息化的应用给整个建筑工程管理行业带来了巨大效益,促进了其发展,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没有全面推行,技术上也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类似: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水平不高,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方面人才缺乏,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体制体系不够完善等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发展形势下,目前我们应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力求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大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1]。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出现的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给建筑行业带来巨大效益给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也慢慢显露出一些问题。①信息化的技术有限。因为我国现如今的信息化基本上是应用于生活中和一些简单的工作操作中,并没有很普及。所以,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管理这种要求高,且在工程施工進度方面,成本方面以及技术方面这种高难度的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实在很不足。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及方面不够广阔。由于,目前建筑企业还没有意识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在管理工程中大部分管理人员还是凭工作经验进行管理,所以信息化技术并没有被普遍采用[2]。③建筑工程项目的各参与方难以统筹。因为,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参与方众多,有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登。但是,由于各参与方工作内容不同,性质不同,也缺乏协作精神,所以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造成很大影响,更加难以实现信息化管理。④缺乏统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标准规范。由于没有统一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规范,而且很多企业也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以至于在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难以认真落实。⑤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和设备严重紧缺。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时代的需求,信息化的建设也步伐也越来越快。在这种情况下,对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同时也要求相应的设备在数量和技术上跟上需求。由于,该行业的存在严重的智力资源不足,制度体系不够完善,所以无法满足需求[3]。

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解决措施

对于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谨慎对待这些问题,找出相应解决措施,这样才更有利于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4]。因此,我主要提出以下解决措施:①大力培养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人才。我们知道人才是一个事业的发展之根本,是一个工程项目成功的灵魂所在。所以,企业和政府应该大力培养该方面的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②提高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企业应该重视信息化管理技术,按照信息化特点制定好计划,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逐步完善相应的信息系统。③完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其实,要完成信息化管理需要依赖多个外部企业的协助。最重要的应该是网络平台,这也是最耗钱的。企业应该大力投资信息化平台,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5]。④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企业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应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实现信息共享共建,提高整体管理水平。⑤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为了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此的重视还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包括信息化管理中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和技术的资金投入,和相应人才的培训和管理投入。从根本上保证信息化管理建设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6]。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满足时代的需求,信息化已成为不可扭转的大势所趋。所以,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率。因此,对于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对待,及时地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并合理科学地制定计划来加快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俊敏,王占峰.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居业,2016,(09):133-134. 

[2]马俊东.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江西建材,2017,(01):268,271. 

[3]李会蕊.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90-91. 

[4]翟汉军.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144. 

[5]卢鸿庆.试述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7,(11):199,201.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5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浅论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满足时展的需要。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别从建筑工程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砼施工技术就新时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就桩基础施工基础来看,主要采用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主要有沉管灌注桩、挖孔桩、大直径钢管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桩检测技术;就深基坑支护技术来看,主要采用土钉墙、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技术以及逆作法施工工艺;就砼施工技术来看,主要采用预拌砼技术、砼泵送技术、高强高性能砼技术、大体积砼浇筑技术、钢筋技术等。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采用何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尽可能的降低施工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工程造价,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所建设的建筑工程节能高效,为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工程承揽,招标不规范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为了迅速扩大自身,各建筑企业对各种建筑工程项目总是大包大揽,无论是经营计划,还是日常的工作安排,都将工程项目承揽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千方百计的要将各种工程项目揽到自己企业中来。企业将重点放在了能否获得工程项目上,就导致整个招投标过程出现了问题,比如,为了获得工程,企业之间竞相压价,然后在工程施工中,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施工企业的成本,这无疑降低了工程的质量,导致整体工程质量低劣。另外,由于一些施工企业承揽的工程太多,就存在着将工程肢解发包问题的产生,总之,为了获得工程,引发了各种造假问题的发生。

(二)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法人责任制落实存在死角

由于建筑企业将重点放在了承揽各种工程项目,放松了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导致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混乱,工程质量下降,工程成本不短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亏损。这给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只重视工程承包,不注重项目管理敲响了警钟。另外,在工程项目的法人制落实仍然存在着一些死角,当前项目主体的投资和运行呈现多元化的状态。有时工程项目的筹资、建设管理、和运行还贷,而工程还贷却是另一个企业法人。这种项目负责人的不固定,致使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着短期化的特征。

(三)管理方法落后,不能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在管理方法上普遍较为落后,首先,很多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仍然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在编制工程施工进度时,不是采用相对较为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而是采用非常落后的横道图方法。其次,施工企业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较少使用的控制理论,有的使用方法欠妥当,导致工程的实际控制效果非常差,尤其是一些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实施以后,效果比较明显的前馈控制和日常控制,仍然没有落实到具体应用中。其他量化的应用方法更不多见,控制方法使用随意性比较大。第三,在人员素质方面,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员工素质不高的现象,同时建筑企业中的很多员工是农民工,个人素质不高,流动性又非常大,难以对其进行统一的培训管理,他们的技术水平差异比较大,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另外,一些业主不能及时为企业结算工程款,施工单位又不愿与业主打官司,从而得罪业主。由于资金的缺乏,极大的影响了工程施工单位的发展壮大。

(四)企业组织形式不科学,缺乏系统性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部门设置时,没有考虑到新产品的开发和新事业的开拓,企业的组织形式也不是十分的科学。例如,建筑工程公司中大多数部门是按照专业进行划分的,每建设一个项目就要调动所有专业的工程公司,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建筑行业产品具有单件性,且市场变化速度非常快,因此,在项目工程内部采用直线式的职能组织结构,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展开。另外,由于各工程公司较少有独立经营权,面对变化时,难以做出及时的决策,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另外,施工企业的用工制度不够灵活,时常在任务不多时,也要为所有人开大量的固定工资,为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三、关于如何加强新时期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浅见

在新时期背景下的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在着力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加强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以下笔者就建筑工程中的进度、质量、成本以及安全四个方面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分析。

1.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四大要点之一,因而作为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就整个工程项目制定行之有效的进度计划目标,并尽可能的确保进度计划的预见性,充分考虑各个对建筑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就工程进度计划进行实施,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必须处理和协调各工种之间的交叉施工,准备好施工原材料,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加快工程进度,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2.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分析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必须从原材料入手,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必须货比三家,并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经施工方检测之后的原材料应交由施工监理方和设计方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测合格之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必须加强保管,同时备齐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以及易损耗配件,从原材料方面确保工程质量;其次是加强与施工设计方的沟通和交流,明确设计意图,并加强施工技术交底与施工人员培训,着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从施工技术上确保工程质量;再次是加强与施工各方的协调,对每完成的一道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必须进行逐一检查,只有上一道工序质量达标之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并对每一道工序实行三检制,直到工程竣工;最后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力度,将各种影响质量与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全方位、多视角的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分析

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因而作为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首先确立成本控制目标,确定成本控制负责人,通常将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其次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情况下节约成本,采用先进管理理念和模式以及现代技术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再次是认真编制建筑工程项目预结算办法,确定成本控制主体,并将各项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最后是从人机物等方面加大管控力度,加强各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全面提高工程成本管理水平,在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施工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4.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分析

新时期下项目安全管理要做到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作为公司生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项目领导作为项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分别对安全生产工作担任责任。在公司、经理、部门间达成安全生产责任书,一旦发生安全生产故障,相对应的负责人要担负起经济责任,安全生产贯彻落实彻底。在保护安全的机械设备方面,投入的资金不能减少,因为安全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及恶劣影响远远大于安全设备的投入。项目部在进行工程承包时,为合同承诺的实现起到了重大作用。这种责任制可以使项目领导的责任更加明确,根据总工程目标细分阶段性的目标,对于安全生产控制做到层层负责,落实每个环节的完成。

四、结束语

总之,探讨新时期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当前新时期的背景下审时度势,紧跟时展的需要,针对性的选取高效节能环保化的施工技术,站在高度和长远发展的眼光,着力提高建筑施工技术水平,加强建筑工程进度、质量、成本以及安全四个方面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在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笑娴.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7).

[2]孙玉华.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价值工程,2010(16).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尝试关键未来发展

1.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历史背景及现状

水利工程中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比如各种规模泵站的泵房及其配套的配电房、启闭机房等。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水利设施周围的维护、管理用房及管护人员的生活用房等等。

建国以来,我国众多的水利工程以其各自的功能执行着对水资源的治理、开发和利用的任务。但要做好2l世纪中国水利这件大事,就必须将社会、人与水之间的关系纳入水利科学研究之中,提出新的治水战略,将以前不太为人们所重视或者是限于条件尚无力去重视的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并进行研究、探讨和尝试。

水利建筑本身作为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工程往往由水利工程师担当设计,故使用功能、耐久年限等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做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工程设计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而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属建筑学理论范畴,但建筑师往往因缺乏水利专业技术知识和对农村水利工程环境的了解,无法胜任水利建筑的设计。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水利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觉效果,很多水利建筑还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成为旅游景观的一部分。南京地区有很多老“三边”水利工程,基本上没有非工程的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更无力考虑建筑艺术、生态环境等问题,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管理单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高质量地进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2.实际工作中的探索与尝试

2002年,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我院及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准水利科技与建筑学两种学科技术的契合点,引进建筑行业的先进技术,成立建筑设计所,将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学相关理论及艺术相结合,把水利工程设计与建筑艺术创作共融于水利建筑一体,先后在南京市六合区红山窑水利枢纽拆建工程、无锡市泊渎港水利枢纽工程、南京市雨花区中兴桥泵站工程、南京化学工业园雨水泵站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及江宁区赵村水库水利工程景点和浦口区路南水库“佛手湖”等景观水利工程设计中,尝试实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思想,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文化与技术的交流与跨越,提高了水利建筑的环境价值,增加了设计的科技含量,促进了水利建筑的科技进步。通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以及多项工程的设计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好评。

我们认为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总平面设计

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2)建筑平面设计

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3)建筑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高潮,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4)建筑材料

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结合水利工程进行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我们应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山水的自身优势和秀美的水体环境,通过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等手段,将单一功能的工程水利设计向多功能的环境景观化水利工程设计转化,形成集水利工程与观光、游览于一体的水利观光景区。

发展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让环境创造价值,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使之成为都市外花园式的水利观光区,从而吸引社会消费,形成水利工程结合景观建设,带动水利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的良性循环,推动水利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这将不失为一条水利建筑事业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发展之路。例如我们院做的江宁赵村水库工程,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横山湖风景区,在发挥水利功能的同时,形成了优良的风景,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水库管理处完全实现了以库养库的目标。结合工程水利,加强建筑艺术创作设计,发展景观水利的设想,对于水利建筑业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将成为水利建筑业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科技导报》,1998.8.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商业建筑具体应用发展前景建筑空间环境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已经变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能够实现我国建筑行业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作为建筑设计者应该充分了解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和准则,在进行商业建筑设计的时候要将绿色建筑设计准则应用到设计里面,让商业建筑绿色化,始终将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理念放在首位,将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相结合,保证建筑绿色的同时还要保证整个建筑舒适性和实用性。绿色建筑的功能是有目共睹的,而绿色建筑的设计在商业建筑的广泛利用,也为相关的设计人员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与动力。使得设计人员能够顺利的制定出来节地、节能、节水等方案,明确了建筑技术工程将来的发展趋势,为商业建筑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绿色建筑技术概述

1.绿色建筑技术的涵义。绿色建筑技术属于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不是独立于传统的建筑技术,而是要采用“绿色”的技术对传统的建筑技术进行重新的审视,是传统建筑技术与新型学科的交叉与组合,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建筑技术。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同时也能保护环境并减少污染。绿色建筑技术的采用,既可以为居住者提供健康而高效的使用空间,也能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而所谓的绿色建筑技术就是指应用这一技术所建造的建筑,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和谐。

2.绿色建筑技术实施的目标。绿色建筑技术以因地制宜、低投高效为原则,在施工中选用绿色的建筑技术,以绿色建筑为建设的目标,在节能、节材以及室内外环境控制的运营和管理等方面按照绿色建筑技术要求进行实施,进而确保绿色建筑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将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加大绿色环保以及再循环材料的利用,体现“节能与环保”的理念,在户型、给排水、电气暖通等设计中突出体现“绿色建筑”的标准和要求。

3.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前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还缺少一致性的认识,因此在实施上的差距较大,而绿色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我国近几年在全面的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并争取在5年内在全国新建建筑达到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争取三分之一以上的既有建筑基本上实现节能的改造,而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实现节能的百分之五十。到2020年绝大部分的既有建筑就可以实现节能改造,新建的建筑全部实现建筑节能为65%的总目标,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下降20%,而我国建筑的资源消耗水平也将接近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绿色建筑技术具体应用

1.节地与室外环境。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评价项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绿色建筑技术:地下空间利用;场地通风、噪声、日照环境的模拟分析和优化设计;场地生态景观的重建以及室外透水地面设计。在施工过程针对可能造成场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制定绿色施工组织方案保护周围场地环境;避免幕墙光污染,玻璃可见光反射率小于0.3,以避免照明光污染;室外景观照明方案确保无直射光射入空中,限制溢出建筑物范围以外的光线;在主要道路沿线结合景观设置复层绿化带,降低交通噪声对场地环境的影响;增加地下水涵养、减少地表径流,透水地面的设计面积大于室外地面面积的40%。

2.节能与能源利用。在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项中,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实施绿色建筑技术:控制窗墙比和建筑朝向;外墙和屋面采用保温措施,外窗采用高性能节能玻璃及外遮阳构件,采用节能空调系统和照明系统等措施实现建筑节能60%的目标;选用高能效比空调机组;集中排风系统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空气空调系统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照明采用节能灯具和控制方式;利用市政热网蒸汽凝结水余热提供建筑所需生活热水以及其他节能设备(如水泵、电梯等)。通过自然通风模拟优化建筑幕墙开启位置,优化室内自然通风状况,创造健康舒适的室然肪常焕用蒸汽凝结水余热提供生活热水热源,通过遮阳优化设计、建筑护优化、设备系统优化,使得建筑总能耗低于国家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针对节能与能源利用评价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实施绿色建筑技术:天然雨水和蒸汽凝结水收集用于室外场地景观补水和绿化浇洒;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节水器具的利用及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在设计中专项设计节水系统管道;充分利用节水管材、管件及计量水表;采用水质监控设备和水净化设备或雨水净化系统设计;绿化灌溉中采用喷灌、微灌设备;利用项目自身收集雨水和蒸汽凝结水,将其进行处理后回用于绿化浇洒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评价项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实施绿色建筑技术:本地材料利用(省钱);高性能建筑材料利用(保质);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环保);室内采用灵活隔断(适用);并且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避免采用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小于工程总造价的2%);使用高性能棍凝土、高强度钢材,节省用料和建筑空间,提高性能回收施工垃圾,保证施工资粮的同时做到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在商业建筑设计过程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商业建筑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而坚持绿色设计标准能够更好的降低因建筑施工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我们要坚持绿色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减少商业建筑中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顺应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化道路。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J].住宅产

业.2011(Z1)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8

关键词:现状;信息化;建设工程管理

建筑企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已经融入各行各业。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建筑业已逐步进入工业化时代[1]。在建筑工业化的背景下,工程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导致工程进步缓慢、管理效率低等问题。在当前的大环境中,建筑企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信息化融入工程管理中,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管理的效率,促进建设工程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1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现状

1.1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涉及的主体较多,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等。各主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利益主体,经常会出现各方管理相互脱节、管理目标不一致等现象。再加上建设行业的企业众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更是加大了工程管理的难度。

1.2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我国在建筑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建设工程管理混乱、不规范。建筑市场仍会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些工程并未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甚至有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这些行为对建设管理工作有严重的影响。当前的重要工作就是规范建筑市场,加快建筑业的立法,加大建筑行业的执法力度,使建筑业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

1.3信息化程度低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装配式建筑使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管理工作却没有质的发展,Bim、广联达云平台等信息化技术开始应用在建设工程管理中。这些信息技术为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没有普及,导致建设工程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效率低下[2-4]。

2信息化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

2.1由建设工程自身的特点决定

建设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不确定性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困难而复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工程管理中,能够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建设工程的各方主体搭建一个信息数据共享的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对比分析,实时有效地开展进度、成本、质量、风险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信息化数据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够使烦琐的工作简单化,还有利于实现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2.2实现信息共享的需求

建设工程涉及的主体较多,各主体之间相互独立,所以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工程管理最后形成的纸质文件和资料较多,不利于各主体进行查阅。针对此情况,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能有效节约资源、节省劳动力。通过信息技术搭建工程数据平台,各方主体可通过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进行线上讨论和交流,大大减小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2.3社会进步的需求

在信息化时代,建设工程管理信息化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能使建筑行业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水平较高,推广力度大,在建设工程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只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不断调整与创新,才能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3信息化应用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对策

3.1明确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的要点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辅助设计已广泛应用在建筑设计业中,但这种技术并不能实现数据之间的关联。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可以智能实现多种图形模式以及多种构件模型之间的联动。在Bim技术的影响下,出现了建设工程生命周期信息管理(BLm),该技术推动了建筑设计、建造、管理流程的发展。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的实行首先要明确各项管理业务的管理要点,如表1所示。

3.2构建信息协同服务平台

CaD和ReVit等信息技术软件偏重于设计、施工和造价管理,无法实现建筑工程的全过程信息管理。施工阶段一般还是采用人工记录工程数据,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不易查找和保存。建筑工程的各单位之间有着较多的业务关系,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各单位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在此背景下,急需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协同服务公共平台,这是基于项目自身的集成平台,侧重于不同组织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相关业务流程的整合,涉及项目的各方主体可登录该平台处理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也可通过该平台查询与项目相关的信息数据。在此基础上,每个项目都会形成一个独立的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内不仅有项目构件的所有信息,也有与项目相关的历史记录。网络协同服务平台不仅能节约资源,还有利于实现各参与单位的高效率协作。

3.3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为顺应建筑工程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筑工程管理的框架体系也应随之做出调整。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不仅要求在信息技术上有更高水平,还要求企业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重点围绕工程管理的各大领域,将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成本、进度、质量目标。在此框架体系中,信息技术是支撑,信息系统则是针对经营性业务、生产性业务和综合性业务的管理要点所设计的全面系统,将此应用在实际工程管理中,有利于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企业在增强信息化意识的基础上,应注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适当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形式,保证该框架体系能够稳定运行。

3.4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

信息化的发展和推广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因此政府要重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一场建筑业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必将会遇到很多问题,政府只有足够支持才能保证信息化建设正常推进。政府部门也可以大力引进信息技术人才,研发和设计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和软件。信息技术人才应定期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从问题中总结经验教训,保障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能够有序推进。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9

关键词:三维景观建模;SketchUp;arcGiS;数据模型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258-03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GiS技术、遥感技术、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三维景观建模技术也开始逐步兴起并广泛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常用的三维景观建模方法有三维图形库openGL或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等构建三维模型,以及使用模型软件autoCaD、3DmaX、imaGiS建立模型,前者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方便地实现各种功能,但对建模者的操作能力要求高,操作复杂;后者则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建模效率高,但在功能的实现和效果方面有所不足[1]。

利用SketchUp软件构建虚拟城市三维景观的方法,界面简洁,易学易用,完全避免了其他设计软件的复杂性;此软件可以为表面赋予材质、贴图,使用者能方便地实现从二维平面图形到三维模型的设计,更大大降低构建大规模三维景观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2]。利用SketchUp与arcGiS结合构建三维景观建模的方法,为目前三维景观建模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有效的技术路线。

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arcGiS与SketchUp合作构建景观模型的方法,详细阐述了数据来源以及数据处理的过程,以及在SketchUp进行景观模型的构建以及纹理贴图,并以某校园为例建立三维景观模型图。利用SketchUp与arcGiS进行数据处理时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较好的实现了两种软件的交互式合作。

2研究思路

2.1SketchUp与arcGiS结合建模的技术优势

SketchUp是本文在三维建模和与arcGiS交互的主要应用软件。虽然这两种软件使用的数据格式并不相同,致使数据不能无缝连接,但通过使用了SketchUpforeSRi插件便可以实现数据格式的无缝连接。在SketchUp中,无需频繁地切换坐标系,在3D界面中绘制平面草图,拉伸成三维,这是贯穿始终的交互生成的环节。有智能的绘图辅助工具如平行、垂直、量角器等,可以轻松而又精确地绘制出二维图形,再利用面拉伸工具实时地控制拉伸厚度[3]。在三维表现方面,除了传统的材质、灯光外,还提供了实时的三维空间虚拟漫游,实时硬件渲染、实时拖动式阴影布置等丰富的表现手段。

2.2构建三维模型的技术流程

三维景观建模技术就是利用二维数据和影像数据重构成三维模型,涉及到多种景观模型,例如陆地、建筑物、公用设施、绿地、河流等种类。本文制作的三维景观模型所需要的地形数据是由GoogleSketchUp导出带有坐标的影像,将其以tiF格式导出后并加载到arcGiS中进行数据处理,同时在矢量化过程中建立数据库并添加高程数据设置坐标系,然后将二维矢量地图加载到SketchUp中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与调整,使模型吻合实际地物位置,最后进行材质贴图并将三维模型构造完毕以后到Googleearth上进行预览(图1)。

3三维景观建模

3.1数据来源

由于组成三维景观模型的两大要素是几何特征和纹理图像特征。所以,三维景观数据也是有描述三维空间实体几何特征的数据和描述三维空间实体纹理图像特征的数据这两部分组成的。一般来说,前者主要是一些GiS矢量数据;而后主要是基于像元灰度值的图像数据或GiS栅格数据。具体而言,三维景观数据主要包括三维地形、三维建筑数据、建筑物的纹理图像数据以及地表其他客观实体数据(如:路灯,树木和草坪等)等[4]。二维平面图和建筑物高度数据对于三维模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中需进行地形数据、材质贴图(建筑照片)的采集工作。

3.1.1地形数据的获取

三维地形数据,通常是以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主。它在三维景观的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建模过程中使用的核心软件GoogleSketchUp与Googleearth都是由Google的软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协作性,三维景观的建模是建立在具有空间坐标的底图上的,底图可以是遥感影像也可以是经过校准的矢量数据,选择由GoogleSketchUp导出带有坐标的影像的好处是矢量化后不需要进行坐标系转换,可以直接导入GoogleSketchUp进行景观模型的构建。

3.1.2材质贴图的采集

建筑模型的构建需要的数据包括建筑物三维空间数据和纹理数据。空间数据包括平面数据和高度数据。建筑物平面数据,主要指的是建筑物在三维俯视图中投影到地表平面的轮廓线。这样可以利用现有的地图数据,从中提取这些轮廓线获取,或进行测量获取,用它们作为三维建筑物的底面。纹理数据主要是数码相机拍摄建筑物的相片,经过photoshop等图像软件处理过后的图像数据[3]。

3.2数据处理

3.2.1地形图图形处理及属性编辑

在GoogleSketchUp中搜索建模对象,选中研究区域,导出带有坐标的影像并以tiF图形格式加载到arcGiS中,以供arcmap矢量化使用。

在矢量化过程中需要新建各面状要素图层并添加高程值即“height”字段,类型为“float”。同时选择wGS1984pDCmercato坐标系统(投影坐标里最常用的就是这个),在arcGiS中进行矢量化过程通过功能键arcCatalog选择路径后建立“personalGeodatabase”,并新建各面状要素图层,根据所添加的高程值便可在arcGiS中计算出其他各要素的值。

3.2.2纹理照片处理

拍摄实景照片时,就是将建筑物以及陆地、草地等景观具有表象的局部特征提取出来,在SketchUp中用于纹理贴图来表现虚拟的模型外观。采集照片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使其不能直接应用到三维建模中,如照片不可能从完全垂直建筑物表面的角度拍摄,透视关系和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导入软件前要对存在形变以及照片的色度、亮度出现差异的照片进行处理。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photoshop软件,经过亮度和饱和度的调整,拉伸变换、旋转裁剪等处理最后实现模型的数据统一进一步进行贴图[2,5]。

3.3三维景观模型的构建与调整

SKp格式为GoogleSketchUp专用的SketchUp模型文件格式,将面状要素图层导出为SKp格式后即可在GoogleSketchUp加载,继而进行三维景观模型的构建。导入模型后可能出现定位不准确的情况,根据二维矢量图层,找到需要进行建模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获取建筑物形状、大小等信息,重新定义模型坐标,使用软件自带的工具,可以轻松地完成调整工作。同时模型大小、高度也可能不符合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模型高度、形状、大小的调整是一个需要大量时间与耐心的工作。首先需要进行调整的是模型的位置,目的是使模型吻合实际地物位置,使其大小和位置与底图相一致,形成三维景观图。使用到的视角操作工具有:环绕观察、平移、缩放;调整工具有:移动、旋转和调整大小。适当使用上述工具,可以将模型调整到准确的位置和形状[6]。在调整建筑高度的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卷尺”工具测量模型高度,以便随时进行调整,除建筑物外,还需要对场景中的陆地、草地等其他景观进行建模,这类地物可采用SketchUp中已有的模型。

3.4模型材质贴图

三维模型的位置以及大小构建完毕后,便具有准确的位置与形态,但是视觉效果还只是一个“带颜色的盒子”,仅仅是完成了三维空问信息数据的架构。为使模型看起来与真实地物更加相似,就要对模型进行材质贴图。

纹理一般是软件自带的多种材质纹理,例如植被纹、木质纹、砖石纹、水纹、瓦片等。由于比较简单单调,这些纹理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模型的简单贴图[7]。

图片素材,也就是经过变形、校正、修饰等处理后的照片,可以使模型更加趋近于真实地物外貌,因此对建筑物选择校正过的照片进行材质贴图。

3.5模型在Googleearth中的

模型构建完成后,可以输出为多种格式,如二维图形、三维模型和动画等,可供打印和使用软件在计算机平台上浏览。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模型到Google公司的3D模型库中,与其他建模者共享作品,以便相互学习,提高水平。

通过注册Google通行证,然后上传具有真实空间坐标的三维模型,经过Google公司的审核成功会在Googleearth中,这样所有Googleearth的用户在浏览时打开3D建筑图层即可在对应位置找到你所建立的的三维模型。

4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的三维模型

构建

在建立长城学院三维景观建模过程中,所需要的原始数据主要包括建模区域的二维平面图、建筑物的高度数据、粘贴纹理所需的建筑物照片和地形图。选择了由GoogleSketchUp导出带有坐标的影像在arcmap软件中数据处理。建筑物涵盖了校园中不同用途的各类建筑,包括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等公用建筑,这类建筑物主体部分的建模直接进行高程赋值即可建立(本文中各建筑物的高度值均为目测值),同时包括其他的景观如陆地,绿地等(表1、图2、图3)。

5结语

本文提出了如何利用SketchUp与arcGiS结合的方式来构建三维景观建模的技术路线,较好的实现了两种软件的交互式合作。同时,利用SketchUp软件进行三维景观建模简单易行、效率高、建模周期短,所建模型可以直接导入Googleearth中进行预览。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兴起和发展,三维景观建模技术也会随之不断改进和完善。

由于地理坐标系统不一致,导致模型导入SketchUp后需要逐个调整位置,同时,在进行材质贴图操作前应使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对有畸变、偏差、色调不一致等问题的照片素材进行充分的加工修饰。限于个人水平,本人对三维景观建模技术还了解不深,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未来的工作中,将逐步构建所有建筑的精细模型,准确采集贴图素材,并进行充分的校正加工,进一步地完善和提高三维景观模型的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曾润国,聂志锋,卢建刚.数码校园GiS中的三维建模[J].工程勘察,2002,6(3):16~19.

[2]李传华,李新艳.基于GoogleSketchUp的虚拟校园三维景观构建[J].矿山测量,2011(6):30~32.

[3]刘德利,张亚双.数字校园三维景观建模方法的分析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5):73~74.

[4]单楠,况明生,李营刚.基于SketchUp和arcGiS的三维GiS开发技术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9,18(4):14~17.

[5]王蔚,3DSmaX在三维城市景观建模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1(4):73~74.

建筑工程技术前景篇10

我国传统的设计模式主要是由建筑、结构、水、暖、电气专业共同完成设计工作,其中建筑专业为主导,其他专业辅助完成。分成4个阶段:①前期策划阶段建立总的目标,对场地及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确定建筑意向;②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建筑专业为主,其他专业按照本专业的总则进行辅助;③扩初设计阶段各专业根据所决定的建筑方案进行初步的专业设计,由建筑专业提出作业图,其他各专业反提资料;④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是按照施工图纸的标准完善、细化初步设计图纸。

2当前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绿色建筑的设计大多数是依据《绿标》设定建筑的绿色建筑认证目标后,由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制定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指导项目设计团队完成设计。在目前这种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的自然融合。现对几类典型问题进行分析,以便设计人员和相关咨询人员对绿色建筑设计流程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2.1绿色建筑设计指导滞后

一些建设者(甲方)对绿色建筑理念缺乏深入了解,等到了施工图阶段才会考虑聘请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制定绿色建筑技术方案,对设计方案的修改也只能是以“打补丁”的形式出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与建筑的冲突,并且也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例如绿色建筑对室内采光、室内外通风、综合能耗等有定量要求,如在施工图阶段才进行模拟分析,一旦发现不满足设计要求,则可能需进行较大改动,甚至返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3]。同时,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本体设计有要求,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也同样是绿色建筑设计的关注内容,部分关注点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就需考虑,如场址的选择、场地生态的保护、场地内旧建筑的利用、场地内以及周边的物理环境、建筑周边的交通、与周边建筑的设施共享情况、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下空间的利用等[4-5]。但因为在项目前期无绿色建筑设计指导人员的介入,此部分因素无法进行合理优化。

2.2设计团队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作

很多绿色建筑技术属于综合性技术,需要多专业以及相关的技术厂家配合设计。例如场地内非传统水源的利用,如果要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则需要对场地内的雨水收集量和利用量进行用水平衡分析,这就需要景观专业给排水专业提供景观用水数据,同时需要雨水设施厂家给予技术支持。但在传统的建筑设计建造流程中,景观专业以及设备厂家的介入往往已经到了施工图设计后期。这对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合理设计造成了一定影响。

2.3设计团队对绿色建筑理念模糊,职责不明确

现在很多绿色建筑项目中,设计人员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理解有限,且并未意识到自己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职责,而是仅仅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要求放入设计图纸中,缺乏主动设计意识。例如,在最初方案设计时,建筑师多是以建筑美学和功能作为设计目标进行设计,提交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审核,如存在不满足《绿标》条文的情况,则按照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建议进行方案调整,并未在方案设计之初将自然资源、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融入建筑设计中,更缺乏对被动技术的利用意识和对潜在适宜技术的估计。

3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优化

针对绿色建筑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现从绿色建筑顾问的角度,以《绿标》为基础,对现有的建筑设计流程进行优化,使其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特点。

3.1项目设计团队

绿色建筑设计团队人员更加复杂。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绿色建筑专项技术厂家等。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有不同的人员参与到设计团队中,在充分理解绿色建筑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确保项目目标的完整实现[6]。

3.2项目设计流程

项目设计流程包括前期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扩初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团队的成员应在各自相应的时间参加到设计团队中,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应当在最初向甲方介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时,也将绿色建筑设计的工作流程向其进行介绍,协助项目负责人及时组建团队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依据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和要求,建立绿色建筑设计流程,并给出各个阶段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各阶段形成的绿色建筑设计成果。1)前期策划阶段组建绿色建筑设计团队—召开绿色建筑启动会,进行绿色建筑理念宣讲———绿色建筑可行性分析研讨会(2次以上):分析场地性质、地区气候资源、周边交通、服务设施等因素,探究适宜技术、增量成本。参与人员包括:甲方、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规划师、造价评估师、环境评估工程师。2)方案设计阶段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方案研讨会(2次以上)—下发各专业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要求—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审核设计指标(并反复优化)—完成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报建方案。参与人员包括:甲方、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师、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结构设计、模拟分析师、造价评估师。3)扩初设计阶段技术深化落实设计研讨会(2次以上)—绿色建筑扩初设计—审核设计图纸—对设计图纸进行计算机模拟:室外风环境;室内自然采光;室内自然通风;建筑综合能耗(优化设计)—完成绿色建筑扩初设计。参与人员包括:甲方、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师、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结构设计、专项技术厂家、设备供应商、模拟分析师、造价评估师。4)施工图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深化—完成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核施工图,如参数有变化,则再次进行相应的算机模拟—绿色建筑施工图出图—校对,审核,会签。参与人员包括:甲方、总承建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师、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结构设计、专项技术厂家、模拟分析师、造价评估师。5)施工及验收阶段施工图交底—绿色施工培训—施工—调试—竣工验收。参与人员包括:甲方、总承建商、分包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建筑师、结构设计师、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师、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监理、调试工程师、设备供应商、专项技术厂家、造价评估师。

3.3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特点

上述绿色建筑设计流程是以《绿标》为基础,秉承“整体设计方法”的理念,对现有的设计流程进行优化,其将绿色建筑咨询顾问的工作流程与传统的建筑设计流程相融合,该设计流程的主要特点如下。

1)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全程指导设计工作

在前期策划阶段,绿色建筑咨询顾问参与到项目策划中,并向项目甲方宣传绿色建筑理念和设计流程,协助甲方在前期组建设计团队,并召开绿色建筑启动会,向设计团队成员宣传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以及绿色建筑的设计流程,介绍团队设计人员各自的职责及其介入设计的阶段,鼓励设计人员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方案的讨论中,增强建筑设计师对被动技术的利用意识。

2)定期的会议讨论制度保障了设计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项目负责人应制定严格的例会制度,定期召开设计沟通会及专家研讨会,协调各专业的及时沟通。议程要合理,所有人都事先同意,建议一周一次,每次会议要决定下一周的计划。

3)借助模拟软件优化设计

每个阶段,绿色建筑咨询顾问都会借助模拟软件辅助优化设计。方案阶段,借助模拟分析软件开展各设计方案的对比分析,为团队成员检验各种想法,然后整合到一起,不断地提出意见、反馈、优化方案;扩初设计阶段,借助模拟软件检验扩初设计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施工图阶段,则借助模拟软件完成对项目最终设计结果的分析整理。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