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十篇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十篇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34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1

1研究方法概述

低碳旅游发展的途径共包括五个步骤.首先,对旅游要素的能源消耗与碳排现状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估;第二步,通过具体方法促进旅游经济活动的低碳化发展;第三步,通过碳汇机制的应用与推广,分析低碳旅游的碳汇影响力;第四步,开展低碳旅游意识的调研,分析促使低碳旅游发展的潜在需求和内在驱动力;第五步,提出针对性的低碳旅游发展保障策略,促使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桂林市低碳旅游现状调研

桂林旅游业低碳现状调研从旅游场所与环境入手,通过调查、访谈、资料分析等方式,抽样调查桂林的酒店和景区,探知桂林低碳旅游的发展基础,了解统计桂林市酒店与景区的节能减排举措,定性分析桂林市低碳旅游的现状,以便为桂林低碳旅游的发展提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路径与方法.

2.1旅游酒店现状调研

旅游酒店低碳现状调研主要通过调研与资料收集,定性分析酒店与景区的能耗与碳排现状,及现有节能减排举措等内容.针对酒店的调研主要从总能耗、电耗及节电举措、水耗及节水举措、客房及餐饮管理、管理规范及其他管理措施等6部分着手.根据调研可知,桂林市的星级酒店能耗成本大约占到总经营成本的10%-20%,其中电和天然气是主要的能耗来源.电能消耗每天约为2.4万度,年消耗量约为876万度;水能消耗每天约为450吨,年消耗量约为16.43万吨;天然气的年消耗能约为35万立方米.在用电方面,酒店的空调与照明是主要的电耗.其中,空调用电占到总电能消耗的75%,照明用电占15%.国家对空调的温控范围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酒店为了营造更舒适的环境,空调温度夏季控制在20-22°、冬季23-25°之间[2].酒店对空调的节能十分重视,空调主机大多选用变频,每月清理一次滤网;在外界温度适中时,利用新风保持自然状态.在照明用电方面,桂林市酒店的节能灯使用率在70%-80%之间,根据旅客流量科学调光.在用水方面,桂林市酒店的水能消耗量较大,目前无中水回收系统,主要的节水措施为开关控制、马桶水量缩减、宣传等形式.其中,桂林市香格里拉酒店的游泳池采用上循环系统,在达到清洁的同时,节约了用水量.在调研时,还获知酒店洗衣房是重要的能耗与水耗场所.各酒店尽量选择能耗低谷时段运作洗衣机器,并选择科学的操作规范精简程序节水节电.在客房与餐饮管理方面,酒店的客房仍供应一次性洗漱用品,但有相应的回收方法;开始注重客房的绿色环保,引导顾客自主选择床单的更换时间等,马桶由9升更换为6升或5升,采用取电卡控制客房电耗.部分酒店的厨房油烟处理采用水循环或者紫外线照射的方式降低污染.在清洁能源方面,桂林市酒店目前尚未开始使用清洁能源.桂林市各个酒店领导层都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酒店的工程部定期汇报酒店的能耗与水耗,积极发现并解决问题.在对员工的教育方面,酒店采用新员工入职教育和员工培训等形式.其中,桂林喜来登酒店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SiXSiGma),不仅能节约经营成本,而且能增加顾客价值.总体而言,通过酒店的节能减排现状调研发现,桂林酒店的能耗主要包括电、天然气和水,其中电能耗是重点.酒店为了节约成本,从技术规范、保养维护、宣传教育等方面体现对节水、节电的重视,但是在使用清洁能源方面仍十分欠缺.究其原因,主要因为酒店采用清洁能源的前期投入太大,投资回报期太长.

2.2旅游景区现状调研

桂林市景区主要保护山水观光类、历史遗迹类、水上活动类和其他类型.针对景区的调研主要从资源保护、能源管理、旅游产品与活动、管理措施和其他内容等5个方面开展.由于桂林的景区类型多样,在调研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本文希望通过典型景区反映出桂林市景区的节能减排总体现状.山水观光类的景区在资源保护方面,大多无明确游客接待量控制,在节假日等高峰期会适当通过门票价格来调节.此类型的景区内部交通方法均为电瓶车、自行车等清洁交通方式,照明使用节能灯,但是尚未使用清洁能源;通过采用节水开关与节水马桶节约水资源,并提示游客注重节约用水.景区的领导层面开始重视节能减排,提倡员工注重节能减排,但是尚未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桂林历史遗迹类的景区以靖江王府景区为主.在资源保护方面相当重视,景区控制每批入园游客量,景观照明采用节能灯和节能开关.景区内全程禁烟,每个月都会对景区内的遗迹进行维护与保养.水上活动类的景区主要包括两江四湖和漓江等景区.两江四湖景区从规划开发时期,就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和水资源保护,如垂直升船机、湿运、单级双线船闸等.景区运营方面,船只采用环保船,垃圾储备后统一处理;游船每趟间隔十分钟,以保护资源.在景区管理方法,员工之间有节约评比,提倡无纸化办公.

2.3定性分析小结

桂林旅游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主要从酒店和景区两个方面调研.概括而言,二者都因为成本投入大而未使用清洁能源,酒店有一定的节能减排技术规范贯彻施行,但景区则根据经验实施;在管理方面,二者都十分重视员工教育、宣传引导等内容.总体而言,桂林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目前处于探索阶段,节能减排的意识已经得到认可,企业领导重视以及政策环境有利于低碳旅游的全面推广和发展;但是,仍缺乏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指导与规范,尤其是酒店方面,节能减排现状参差不齐,酒店之间可互相学习,推广成功经验,提高桂林市酒店的整体水平.而景区方面,由于类型多样,因而造成景区的低碳旅游意识的贯彻执行难度大,需要针对各景区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节能减排工作.

3桂林低碳旅游要素定量测算

3.1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的能耗与碳排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游客依靠交通方式发生位移的距离;二是每种交通方式每千米能耗强度与碳排量.发展中国家的交通运输中10%是与旅游活动有关.[4]但由于桂林是旅游城市,交通运输中与旅游活动相关的比值高于平均水平,参考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的交通比值,本文取20%;在航空运输中,46%的旅客是出于旅游目的.且每种交通方式的单位能耗与碳排放量各不相同.在单位行驶距离下,飞机的能耗与碳排是最高的,汽车次之,火车相对最低,分别为396、132、66gCo2/每人每千米[3].桂林作为国际性的旅游城市,旅游交通包含汽车、飞机、火车等方式,根据各方式的运输量,计算出旅游交通的能耗值和碳排放量.其中,自驾车的出游方式难于统计,本文暂予忽略.根据统计出的桂林市旅游交通的旅客周转量,结合能耗与碳排系数,得出表1桂林旅游交通的能耗与碳排放量统计表.可见,2008年桂林市旅游交通的能耗为28.95pJ,碳排放量为255.42千t;2009年桂林市旅游交通能耗为35.23pJ,碳排放量为313.23千t.

3.2旅游酒店

根据我国旅游业现状,旅游住宿业态主要包括星级酒店、无星级旅馆、家庭旅馆和度假村等.旅游酒店的能源消耗主要来自于水、电、气的消耗,通过将酒店年消耗的水电气按一定的系数转换,可得出酒店的能耗量.其中,星级酒店155mJ、无星级酒店130mJ、家庭旅馆120mJ、度假村单位能耗90mJ.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的酒店业绿色意识不强,加之酒店的运营寿命较长,导致能源消耗量高于国际平均水平(130mJ/每床每晚),为155mJ/每床每晚;其他类型的酒店其单位能耗取值113mJ/每床每晚[4].依据旅游酒店的接待人数,即可定量测算出酒店的能耗值.酒店每床每晚的碳排放量数据取43.2gCo2/mJ,根据桂林酒店业年接待人数数据,即可计算出桂林旅游酒店的碳排放量.根据表2可知,2008年桂林市旅游酒店的总能耗为12.27pJ,碳排放量为0.4千t;2009年桂林市旅游酒店的总能耗为15.41pJ,碳排放量为51.58千t.

3.3旅游活动

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来临,旅游活动方式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由于旅游活动能耗的区域差异和个体差异明显,因此,旅游活动的能源消耗难于准确估算.根据国际上的旅游活动能耗与碳排系数,水上活动的能耗与碳排值最高为236.8mJ/人和15300g/人,探险其次为8.5mJ/人和417g/人,能耗与碳排最低的是历史遗迹参观为3.5mJ/人和172g/人[5].旅游活动要素的能耗与碳排量统计工作难度较大.本文试图通过旅游目的地的景区类型来解决.桂林市的旅游活动类型主要有:以象鼻山、芦笛岩等景区公园为主的山水观光,以漓江和两江四湖为主的水上游览,以靖江王府为主的历史遗迹参观.因为桂林市的旅游活动仍以山水观光为主,所以桂林市全年接待人数中剩余的人数划归于山水观光类型.根据相对应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可计算出旅游活动的能源消耗.由于一个景区不仅存在一种旅游活动类型,这样统计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为了便于统计,仅筛选其中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进行统计.根据表3可知,2008年,桂林市旅游活动的总能耗为6.3pJ,旅游活动的碳排放量为38.95千t;2009年,桂林市旅游活动的总能耗为7.71pJ,碳排放量为47.81千t.

3.4定量分析小结

横向对比:桂林市的旅游业能耗与碳排都是主要来自于旅游交通,其次是旅游酒店,旅游活动的能耗与碳排占比最低.桂林旅游主要依靠自然山水资源,以观光类型为主,所以旅游活动的能耗与碳排的占比相对最低;而旅游交通方面则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能耗与碳排.因此,要充分考虑低碳节能的交通方式,如大力发展旅游公共交通系统和自行车旅游系统,以降低桂林旅游的能耗与碳排,同时也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旅游者与居民的幸福感.纵向对比:桂林旅游的能耗有所增长,涨幅为18.56%,碳排的涨幅为18.78%.桂林旅游的能耗与碳排的增长是与桂林市旅游业接待量相关联的,加之2009年才提出低碳旅游概念,节能减排的意识还未能得到很好贯彻与实施,由此涨幅属于正常情况.

4桂林低碳旅游的发展模式

4.1在政府主导下构建低碳旅游城市

在自身发展方面,桂林目前正在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迫切需要前瞻性、试验性、引导性的改革举措.桂林市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清洁能源、循环经济方面的发展.鼓励清洁能源的产业化发展,积极推广循环经济的应用,积极引入国际上先进的清洁技术与方法,才能促使桂林抓住旅游综合改革的重大机遇,完成桂林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同时,在发展低碳旅游城市中,要倍加关注城市生产与生活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在区域联动方面,桂林市要充分发挥与区内南宁、柳州,与区外广东省的区域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南宁作为广西首府,又是东盟博览会的会址.桂林在建设低碳旅游城市时,要借组南宁的区域优势,吸引东盟甚至东南亚地区的优秀资源.同时应加强与广东省的交通衔接,多关注广东省等发达省份的旅游业发展态势,积极引入低碳化的旅游活动,更新旅游产品与环境.

4.2在高铁背景下打造城市节能交通网络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使用清洁能源等方法来实现能耗降低.推广能源效率高的混合动力车,采用先进燃油技术,减少尾气排放.大力发展桂林城际高铁交通,为旅游业提供便捷、高效、低碳的交通服务.全面发展旅游交通租赁服务业.旅游城市需要大力发展快速的旅游公交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鼓励游客选择汽车租赁服务,大力推进自行车租赁、私家车租赁和合租等项目.优化游船、航空等交通条件,通过技术手段和能源原料变更等实现节能减排.

4.3在生态保护前提下实现景区低碳旅游产品开发

桂林市景区需要从资源保护、旅游活动节能、环境保护、能源管理和经营管理等路径着手,争取改善景区的经营与管理现状,实现旅游业的节能减排.在景区规划与开发期间,应遵循减量化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并注重节能减排计划.采用梯度式开发,强化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景观运营期间,应科学控制游客容量,注意环境的承载力,以减少游客活动对旅游资源的影响.旅游活动的节能减排可以通过开发低碳旅游产品、绿色服务与消费等方式实现.提高低碳旅游产品的使用频率和利用效率,提倡主动计算碳足迹,并通过绿色旅游活动抵消碳排放量,增强公众的低碳旅游意识.景区游览方式应采用清洁能源车,游步道设计要考虑便捷性与景观效果.景观能耗是景区中最重要的部分,节能减排的工作任务最重.景观灯光效果采用太阳能灯光,路灯采用光控设施.循环利用水资源,卫生间采用低水量、强引力等设施.尽量利用自然水流制造水景,以减少喷泉、人造瀑布等水景的能耗,可以采用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建设数字化、自动化的景区管理系统,实现景区的数字化管理.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2

abstract:theurbanspaceisfixed,sothegreenareaislimited,atthesametime,thecostofurbangreeningconstructionisusuallyrelativelyhigh,andunreasonableurbangreeningwillalsodamagetheoriginalurbanecologicalenvironment.allofthesehinderthedevelopmentofurbangreeningcause,andisnotconducivetotherealizationofthecity'senergysavingandemissionreductiontargets.inthiscase,thispaperfirstcarriesouta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factorsaffectingtheincreaseofurbangreenarea,anddiscussesthemeasurestoincreasetheurbangreenareaandtoachieveenergysavingandemissionreduction.itishopedthatthisstudycanpromotecomprehensivedevelopmentofrelativefield.

关键词:城市绿化面积;节能减排;措施

Keywords:urbangreenarea;energysavingandemissionreduction;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2-0014-03

0引言

在科学和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人类文明自进入到工业社会以来,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通过采取先进技术措施,实现节约能源背景下,降低毒害馓宓呐欧帕坎⒓哟蠡肪潮;ちΧ瘸晌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目前,我国在积极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意识到了扩大城市绿化面积的重要性,新时期,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应将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与实现节能减排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1影响城市绿化面积增加的因素

1.1城市总体面积有限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必须保证农业用地规模,才能够满足人民的食用需求,并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性。而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还意识到了加大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各地区自然保护区开始被划定,又占用了一部分仅有的土地资源[1]。而还有部分荒漠、山地以及沙漠等地区是无法满足人们居住需求的,再加上近年来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增加等因素,城市土地资源呈现出相对紧缺的状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此时,如果无法合理的规划城市绿化工程,任意开垦土地用于园林项目工程等的建设,不仅会对城市原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甚至会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据有效数据显示,截止于2010年,我国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了13129.63平方千米的城市绿化工程覆盖面积,在全国城市总面积中占据41.33%的比例。而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绿化面积最高的为北京市,这一面积高达55.10%,而35%是其他城市绿化面积建设比例。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绿化面积已经相对较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一城市绿化面积要想得到进一步提升,将面临一定难度。

1.2城市绿化成本较高

纵观多种因素可以看出,影响城市绿化面积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成本较高。通常情况下,在城市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采购大量的植被、增加人力资源投入,同时要想将城市绿化工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必须加大后期管理力度,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是相对较高的,如果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形成了相对密集的建筑群体,因此在进行绿化工程建设时,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拆迁和重新规划,这更会增加一定成本,因此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难度较高。

据有效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各大城市在积极进行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共产生了接近51亿元的成本,其中2380亿元左右的成本被应用在了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中,这部分投资在总的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中占据了接近50%的比例,同2010年相比,这一比例产生了53.9%的增长率[2]。在实际进行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中,绿化指标在被各地区政府执行的过程中,都对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了应用,但是部分城市发展中并没有充足的资金,因此还导致畸形发展成为部分城市绿化工程建设中的一大特点,最终不仅对人们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更不利于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3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从城市整体发展以及科学的角度来看,促进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对城市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例如,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严重缺水和干旱的现象,而在积极进行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在扩大这部分地区的绿化覆盖面积时,不仅会导致水资源费用提升,更容易造成水资源枯竭现象的产生。

例如,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发展中,近年来平均会产生10525万吨的供水量,其中居民日常生活用水比例高达48.49%,但是当地还拥有砂质土壤以及干旱的气候特点,在绿化工程灌溉中,需要消耗比东部地区更多的水资源。因此,如果当地对绿地进行大面积拓植,不仅会导致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减少,还会对原有的生态水源造成严重破坏。

2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与实现节能减排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精神文明不断进步,人们整体上梳理了节能减排的意识,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想通过城市绿化面积增加这一途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做好面对一系列挑战的准备。现阶段,我国在积极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对以下措施进行充分的应用:

2.1对现代绿化理念进行充分的应用

在积极促进城市绿化面积增加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现代绿化理念是关键。近年来,部分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将立体景观设计同现代园林绿化设计理念进行了融合,极大的增加了对仅有绿化面积的利用率,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立体景观效果,给予了人们较高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促使绿化表面积得到了提升,为环节城市污染做出了一定贡献。

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时期,我国在积极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应用现代化城市绿化理念,确保设计师可以对城市绿化空间和面积进行充分的掌握,并有针对性的高效应用立体绿化技术,在提升绿化效果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应用多种措施,如间种低矮品种与高大树种的方式,可以加大对城市仅有绿化面积的利用率,提升绿化效果[3]。

2.2加大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力度

园林工程可以增加城市绿化水平,同时可以突出城市发展特点,给予人们较高的审美享受,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园林工程不断增加,而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必须对节约型城市园林工程进行有效的构建。

首先,节约型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积极对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构建是关键措施之一。

在对此类型园林工程进行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该工程的内涵必须被相关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充分的掌握,其中包括土地管理、园林绿化以及城市规划等建设部门,各级部门只有从思想上形成高度的统一,才能够应用良好的责任意识、环境保护意识高效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并在园林工程构建中,通过合理的设计以及施工任务分配,提升建设效率,并节约能源;

其次,各部门应加大合作和沟通力度,土地管理、市政以及建设等部门的有效沟通,可以极大的提升园林工程建设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各项资源可以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不仅有助于城市绿化面积的增加,同时也为实现能源的节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力度。在对这一工程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节能减排的目标,严禁不合理的施工造成大排放量等现象的产生。

因此,相关建设部门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对该工程施工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控制,杜绝一系列不合理施工操作,更避免施工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通过加大管理力度,可以将园林绿化工程的美化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构建以后,要想将其节能减排、绿化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相关部门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措施,加大对园林工程的维护和管理力度,管理工作应从园林绿化工程的细节入手,最终提升整个城市的绿化管理效果,最终将节约型园林绿化工程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

2.3构建绿色城市公共交通

新时期,相关工作人员在积极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还可以从构建城市绿色公共交通入手,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是扩大城市绿化面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先进绿化理念的宣传力度。城市交通领域要想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相关部门以及领导人员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职工提升节能减排的意识,并对先进的城市绿化理念进行充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高效落实各项节能减排的措施,为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调整车辆结构,改变出行方式。以西安为例,西安已有正常通用地铁3条,后期还有多条线路正在建设中,人们已经习惯在地铁路线能到达的路程上尽量采用地铁出行。还有,共享单车17年年初为止以发展成遍地开花,市民也渐渐习惯了短距离路程不开车出行,采用使用共享单车出行,这些出行方式的改变无形中中又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各种可再生和无污染的能源开始被应用于汽车中,其中部分城市在固定的线路运营中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新能源车,如超级电容车、纯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等,在对上述相关新能源汽车进行应用的背景下,可以促进柴油使用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

2.4科学规划与管理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绿化

新时期,在积极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可以从科学规划与管理城市住宅小区景观绿化入手,高效落实城市环境保护工作。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加快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部分,城市建筑工程随之增多,住宅以及商业等建筑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从城市绿化的角度来看,在审批城市住宅小区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影响住宅小区建设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已经转变成了绿化面积。在对住宅小区绿化面积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促使城市整体上的绿化面积有所增加,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城市环境保护的目标。

因此,针对旧有城市住宅小^来讲,新时期相关绿化工程建设部门以及城市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大沟通力度,通过全面实地调查等方式,综合分析该小区所在地点的绿化水平,并有针对性的利用资金,促进小区绿化面积的增加。例如,通常情况下,自行车棚会普遍出现于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住宅小区中,这是从当时人们居住以及生活需求角度出发的,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自行车越来越少,自行车棚的使用率下降。因此,新时期在积极提升城市住宅小区绿化水平的过程中,可以对自行车棚进行改建,构建有效的小区绿化景观,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视觉享受基础上,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另外由于我们一些老的小区建设比较早,一般处于封闭状态,可以将封闭的围墙改为以栏杆形式或者以植物本身来做分割界限的标志,这样无形中不仅可以增加绿地面积,而且市民也可以观赏到植物的美景,起到了美化我们城市、城市道路的效果。

2.5高效利用城市道路绿化面积

新r期,在积极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有效保护城市环境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大对城市道路绿化面积的利用率。从城市总体绿化面积来看,其中35%~40%都属于城市道路绿化面积,因此,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时,高效利用城市道路绿化面积是关键措施之一。此时,要求设计师对驾驶人员的驾车视线、车辆行驶以及行人通行等多种因素节能型全面考虑,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城市道路绿化面积进行设计,并高效展开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例如,在选择隔离带植物时,要想促进绿化效果的提升,可以搭配种植低矮乔灌木和高大的树种,这样一来,城市道路绿化面积不会严重影响行车实现,为提升行车安全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对城市道路绿化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对现代绿化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将镂空步道板设置在人行道路中,并将易生长或耐干旱等植被种植于镂空中心,在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观赏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济飞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不可再生能源消耗量越来越高,而大量的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开始被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仅阻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绿化以及节能减排等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在积极增加城市绿化面积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标,而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成为我国新时期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韩玲玲,费鲜芸,田牧歌,等.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泰安市城市绿化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0(23):11753-11756.

[2]陈思英,张功,夏尚光,等.合肥城市绿化对粉尘粒径分布的影响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4,11(5):27-29.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3

1.系统性差

城市排水系统常为分段设计、施工,较少考虑其上下游及整体布局,也不做整个城市排水的总体校核、优化设计。导致排水管网水力流态不好、管道淤积严重、建设泵站过多。难以充分发挥排水系统的工程效益。

2.老化严重

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成时间较长,管道老化、道路沉降等引起管道损坏、堵塞、渗漏现象严重,难以满足当前排水实际需要。

3.存在污水倒灌现象

老城区的排水系统多采用雨污合流制,而排水管网建造标准低,往往造成雨水排水不畅,遇暴雨时污水可能倒灌至小区引起环境恶化。

二、老城区雨水系统设计要点

由于老城区住宅小区往往地势低于周围场地,可能造成部分建筑底层地坪低于周边地块,导致汛期雨水进入建筑底层,对居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威胁。按照规范,居住小区设计重现期为1年~3年,考虑到汛期危害,应适当提高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并应采取多道措施减少暴雨期间的积水,按照“挡水为主、排水为辅、自排为主、强排为辅”的原则进行设计。

1.滞水措施

为迟滞雨水,应提高小区绿化覆盖率,敷设多孔沥青路面、透水砖等,减小径流系数,充分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增加土壤含水量,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防止污染,又能够减少雨水管网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2.蓄水措施

雨水调蓄对于解决旧有市政管道流量不足,减轻市政排水压力,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排水系统可靠性有重要意义。若小区内有能利用的天然池塘、河流、景观水池等可以蓄洪调节,或有条件建造人工调蓄池,宜考虑对雨水高峰流量进行调节。平时常水位,雨季或暴雨前可降至低水位,利用高低水位之间的容积调蓄峰值流量,超过警戒水位时强排。小区内无水景时,可设置埋地式雨水调蓄池,稍经处理后,即可供小区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当调蓄池要收集场地雨水时,则调蓄池需具备格栅沉砂功能。可在池内进水管处设不锈钢格栅,并考虑在池底设污泥坑、排泥泵。当雨水回用对水质要求不高时,如用于绿化及地面浇洒用水时,可考虑调蓄池兼做雨水沉淀池。因雨水降水的不连续性,且降雨后的一段时间内不需浇洒,可将池中的沉淀过程视为序批式静态沉淀,晴天时可充分清空,为下次降雨提供充足的储水容积。雨水提升泵和小规模的雨水回用泵均宜采用潜水提升泵,可直接设在调蓄池内,结构简单,管理方便,又能节约雨水泵房的土建费用。

3.防倒灌措施

小区的倒灌风险主要体现在:周边河浜的倒灌;市政道路及其他地块的雨水倒灌;污水倒灌。传统防倒灌措施多采用潮门、闸门等,可以有效防止外水倒灌,但排水管网往往有杂物堵塞、污水腐蚀等现象,存在关闭不严、漏水、不能正常开启的现象,对于养护维修提出较高要求。由于老城区小区往往地势较低,暴雨时往往直接回灌至室内,故宜采用多道安全措施,自流和加压排水相结合的排水方式。

三、工程实例

1.工程概况

某新建小区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环内,周边为城区老公房,建设较早,市政道路形成地势洼地,雨季时常常成为雨水汇集点,淹水过高,积水难退。小区内场地标高为4.4m~4.6m,局部五处低洼场地地面标高为2.8m,西侧市政道路地面标高为4.3m,南侧市政道路地面标高为3.9m,北侧和东侧为城市内河,常水位为2.7m,洪水位3.7m。

2.不利因素分析

经走访调查,得知该地区排水存在以下问题:1)小区西侧、南侧市政道路是该区域中的洼地,常发生积水现象;2)市政排水采用雨污合流,管道淤积严重,水流流速较慢,暴雨期间常造成污水外冒现象;3)小区东侧、北侧河流河床淤泥严重,水位一直较高,特别是雨季,水位常超过洪水位。

3.排水方案

小区内大部分场地标高高于市政道路,且市政管线排水接口为1.7m,因此采用重力排水,雨污分流排入市政干管。该地块局部五处低洼场地比周边市政道路低1.1m~1.5m,而周边场地在暴雨时经常积水,排水安全性较差。如全部回填土,则需土方量约22000m3,成本较高。经技术、经济、安全性比较,结合建筑特点,设雨水调蓄池,由提升泵排水。

4.排水系统设计

1)挡水措施。在小区入口处设置截水沟,拦截小区外部市政道路、周边场地雨水,减轻小区内雨水管网负荷。在下沉道路入口设置截水沟,减少进入低洼区域的雨水量,减轻雨水泵的负荷。

2)滞水措施。采用了提高小区绿化覆盖率,敷设多孔沥青路面,透水铺装等措施,降低雨水径流强度,减小雨水设计流量。本项目还降低了室外停车场和部分集中公共绿地地坪共计11000m2,标高为比路面低5cm,设计滞水调节容积550m3,延长了小区雨水汇水时间,相当于减少该地块16%的暴雨量。3)雨水管网。小区内地坪高差较大,但地面标高较低,排水坡度受限,排水困难,因此,雨水管网系统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的原则设计。高处自流排放至市政管网,低洼区域经水泵提升后排除。以免雨水汇集至最低点,一时排泄不及,造成积水。

4)蓄水及雨水利用措施。小区内低洼区域汇水面积共15822m2,无可利用的天然水体,也未设景观水体,因此在低洼场地汇水面积下游设两个底部流槽式雨水调蓄池,有效容积共计600m3,相当于减少该地块17.5%的暴雨量。为减小调蓄容积,保障排水安全,减小雨水调蓄池收集汇水面积,因此收集低洼场地区域内10500m2屋面、25200m2场地雨水。为充分利用调蓄池采用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除检查口外,池顶覆土1.1m,可用于绿化种植。因场地径流污染严重,水质较差,在调蓄池内设两组不锈钢格栅,阻挡粗大杂物,栅条间距20mm,栅渣外运处理。内设初期弃流泵,弃流初期3mm雨水。弃流泵应采用水位和时间双重控制,水位降至低水位或启泵时间达到90min时停泵。小区回用雨水拟用于绿化和道路冲洗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因此不再设置后续处理设备,调蓄池兼做沉淀池,内设潜水提升泵。为防止池底尘泥扰动影响,该泵基础设为高于池底200mm,并于池底设污泥坑,内设排泥泵定期排泥。为防止调蓄池内水质恶化,可以在调蓄池前最后一个检查井定期投放漂白粉。回用系统的自来水补水管直接设在回用管网,可直接利用自来水余压,且不占用调蓄池储水容积,利于平时储水池的充分清空。在连接处设置了倒流防止装置。

5)防倒灌措施。为防止周围河浜水倒灌,在小区靠近河浜的北侧和东侧设置防洪堤,防止暴雨时河水位暴涨渗入小区内。同时,排至河道的雨水管道出口设在洪水位以上,并设置防倒流措施。为防止市政道路及其他地块雨水倒灌,小区内雨水量小时直接排放,超过警戒水位时自动启动雨水泵加压排水,并在小区东侧增设紧急排放口,排至河道,平时关闭,暴雨时开启。为防止污水倒灌至小区引起环境恶化,采取以下措施:无降水、雨量小时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暴雨时若有污水倒灌,上升至警戒水位时,自动关闭小区自流排水阀门,并启动污水泵,水位下降至低水位时自动停泵,待无倒灌风险时,再开启自流阀门。

6)其他措施。因雨水pH值较低,构筑物内的金属构件、格栅、水泵等均采用不锈钢防腐型。为防止过多大颗粒污染物进入系统,采取以下措施:在屋面雨水口设网罩;道路雨水口设截污挂篮;雨水检查井设300落底便于沉砂;采用密封井盖,防止地面污染物进入系统。考虑到台风期间有区域断电可能,在考虑城市电网双回路供电的同时,还增设了自备发电机房,以确保特殊情况下顺利排水。

5.小结

该项目于2008年实施,已经历了多次暴雨、强台风的考验。在该工程范围内,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排除降水,区内无积水,达到了预期设计效果。调蓄池经6个月一次人工清泥后,水质和水量均能基本满足要求。

四、结论与建议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4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位置及规模

本工程位于二环线水东段红庙立交。主要对目前红庙立交进行适当改造,形成一座五路交叉的四层互通式立交,其中东湖通道分别设置直行高架匝道(Da、DB)与二环线水东段高架主线直接对接,并设置两条转向匝道(DC、DD)与中北路延长线对接,同时利用桥下地面辅道及东湖隧道北敞开段两侧地面辅道完成与二环线梨园方向的联系,从而实现各个方向的互通。除此之外,工程还需进行相关的排水、绿化、管线迁改等施工作业。

除红庙立交接线桥梁工程之外,本次工程范围还包括与之配套的6条地面辅道(D1、F1、F2、F3、F4、F5)及东湖隧道北侧引道段,地面辅道总长约2.5公里,明挖隧道部分长283m。

2、绿色施工技术对本工程的重要意义因本工程位于武汉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东湖境内,整个施工过程是不断流的,可以说施工的每个细节都是暴露在公众的眼前。随着社会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做好节约资源,做不好对景区内水土的保护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工作的话,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游客或市民的投诉。如何确保不因此类的施工问题被投诉造成工程工期的延误、公司声誉的损失以及其他经济损失和不利影响,就必须从工程施工的策划阶段就考虑绿色施工的技术应用。

首先,绿色施工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高所需的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使人类社会实现均衡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资源和思想保证。其次,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极大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制约人类在景区施工中的浪费行为,提高建筑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小资源损耗,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在景区内施工,如果不做好绿色施工的策划,一旦造成景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惠民工程有可能成为毁民工程,与政府规划的初衷相左。第三,绿色施工的结果。即使对环境没有影响的建筑物,尤其是景区建筑,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人类用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与居住环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表现,人类通过发展无污染的新能源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来保护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解决环境问题,从而打破制约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

3、绿色施工拟在武汉东湖通道工程项目中的实施

针对本工程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我公司拟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以达到绿色施工的要求:

3.1施工扬尘的控制

景区内的施工扬尘,不仅会造成周边湖水和树木的污染,如果不采取控制措施,很可能给前来观景的游人留下野蛮施工的印象,直接影响公司的社会声誉。其控制措施如下:

3.1.1运送土方、垃圾、设备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损场外道路。运输容易散落、飞扬、流漏的物料的车辆,必须采取措施封闭严密,保证车辆清洁。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槽。

3.1.2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配备洒水车及工人,定时洒水防治扬尘。

3.1.3风景区施工阶段,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0.5m。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对粉末状材料应封闭存放;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尽量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以防止灰尘污染景区。

3.1.4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

3.1.5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

3.2节约施工用地

应充分把握施工现场秩序,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及管道分布情况,设置临时用地时应遵循用地最小化原则,使布局紧凑合理,节省用地,实现用地最优化。通过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相结合,采用环形道路的方案,减少道路用地面积。

3.2.1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当前,首先要求工程项目施工结合现场文明标准化工地活动,从降低扬尘、减少噪声、做好施工垃圾处理、定额施工用水等关键环节抓起,加强对整个施工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工艺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抢占未来绿色施工的发展先机。

3.2.2工程项目计划联合湖北工业大学,与景区开发、设计等各单位通力合作,完善绿色施工产业链条,积极推广建筑节能的新理念、新发明、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

3.2.3提前策划,合理规划用地,现场生活区遵循布置合理、紧凑的原则进行布置,在满足功能需求及安全文明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废弃地和死角,确保设施有效占地面积达到90%以上,要求使用可重复利用临时设施。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在现场尽量减少对土层的破坏,在不使用的场内土地上进行绿化或铺网覆盖,达到原土层保护的作用。

3.3节电措施

3.3.1生活区:①建立生活区用电制度,通过测算不同月份单间宿舍的用电量,进行控制,并建立奖罚措施。②根据不同阶段,核算出用电总数,通过比例,分解到生活区,并建立台帐,进行控制。③生活区严禁使用大功率电热器具,如使用电炉、电饮具、热得快等电热器具;每三间宿舍安装1个电表,安排同一班组入住,对其进行控制。④在生活区每个房间安装1只限流器;每个房间安装漏电开关。⑤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检查围护,对损坏的用电设备进行维护。⑥办公区空调使用实施管理制度。

3.3.2景区作业区:①建立生产区用电制度,明确责任人。②根据不同阶段,核算出用电总数,通过比例,分解到生产区,并建立台帐,进行控制。③现场实行分路供电,并安装电表。④制订大型施工机械运行管理制度和履保制度。⑤合理使用施工用电设备,严格控制老化、带病及过多无功耗电机械设备。叮嘱机械操作人员尽量减少机械空载运行时间。⑥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机械投入。

3.4噪声的控制

混凝土的浇捣过程、桩机施工、汽车发动机以及挖掘机的声音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噪声源。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实行封闭施工,采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以及适当的隔声设施是降低噪声影响的手段。原则上有噪声的施工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加班不超过24:00;经常检查机械设备的完好性,派专人点检、、维护保养设备,不使用超期、老化设备,最大程度上不影响景区周边人民的日常生活。

3.5建筑垃圾控制

3.5.1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计划,如住宅建筑,每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过400吨。最大程度减少景区的施工垃圾产生。

3.5.2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3.5.3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3.6扬尘控制

堆土采用防尘密闭网覆盖或种植草坪;小区道路两边、办公区、生活区采用种植绿化,施工道路适当洒水,车辆低速行驶控制扬尘。景区工地应设置车辆冲洗台、网格布覆盖、洒水降尘、颗粒材料密闭覆盖等降尘措施,土方施工过程中,采用封闭严密的运输车辆,降低对景区道路的污染。景区施工期间,对浇注混凝土前利用吸尘器清理模板内灰尘、清扫木屑及垃圾。楼层结构内清理时,所有建筑垃圾用麻袋装好,再整袋运送下楼或设置专用垃圾管道运送垃圾至指定地点。景区施工场地周边尽可能多种花草,美化环境的同时,减少扬尘。

3.7光污染控制

配置灯具遮光罩,灯光照射不超出现场围墙,夜间电焊作业时采用铁制遮光罩挡光和屏蔽电焊产生的强光伤害。现场的照明可采用大功率LeD投光灯代替传统镝灯,并配置智能定时开关,避免无人施工时造成浪费。在光源照射方面设置定型灯罩,在保证施工现场施工作业面有足够光照的条件下,有效控制光对景区周围居民的干扰。

3.8土壤保护

一是景区现场布置采用绿化方式。尽可能多地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的同时避免土壤流失。如果景区有植物需移植,应事先和景区管理层商议研究,处理好苗木移植,最大程度上保护被移植的苗木的成活率,从而达到环保要求。二是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以及排水沟、集水井等,并由专人定期负责清理及记录在册,确保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污染土壤。三是有毒有害废弃物如墨盒、油漆、涂料等要有严格的领用和回收制度,确保不遗失一个墨盒,一个油漆或涂料容器。回收后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统一处理,严禁私自处理。

3.9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3.9.1现场采用废旧模板再利用、方木接长、短钢筋再利用等技术,提高材料利用率。防护栏杆、围栏、电梯井防护门等采用工具式设施,一次投入,多次重复利用。

3.9.2优化模板施工方案,混凝土结构施工一次成活,节约材料。

3.9.4内部办公文件可实行电子化传阅,纸张进行双面使用。

3.10施工单位的绿色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前,按照绿色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企业的管理包含规划管理、组织管理、实施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监管和管理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实施绿色施工技术要以管理者为首,并制定绿色施工理念指导下的管理方案和制度,根据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实施不同的方法与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保证所制定方案的有效实施,并对实施过程进行客观全面的监管,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工作与管理,对员工进行绿色理念的教育,在分公司中营造良好的绿色施工氛围,增强员工的绿色意识。

3.11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

发达国家绿色施工采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信息化(情报化)施工,这是一种依靠动态参数(作业机械和施工现场信息)实施定量、动态(实时)施工管理的绿色施工方式。施工中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将随之变化。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

3.12建筑业用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水资源是建筑施工的重要资源之一,建筑施工过程对于水资源的节约也是水资源节约的主要途径。首先,要节约利用水资源,在施工之前和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使用量和使用率。其次,建设施工用水的回收与再利用系统,使水资源实现阶梯式的循环使用。最后,在施工现场要保证用水安全。在利用水资源和回收循环使用时,要进行有效的用水质量监控与保护措施,以免对工人健康和居民用水安全造成威胁,及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3.13施工现场封闭控制

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栏或者遮挡板并配备保安人员,加强对出入工地的人员车辆的管理。同时也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景区游客的安全性,以免游客误入施工场地发生安全事故。

结束语

在工程项目中实施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体现,它的全面实施必将促使项目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组织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以创新管理方法、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的精细化管理,取代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管理,摆脱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从而全面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刘宁华.基于节能视角的绿色施工要点分析[J].价值工程,2010,(22)

[2]耿延庭.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浅述[J].山西建筑,2008,(26)

[3]我国成功研发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综合技术[J].重庆建筑,2008,(04)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

1、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概述

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满足用水安全稳定性以及经济性的前提下,从方案、规划阶段制定节水系统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在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方面进行控制和优化,将节水渗透至各个设计的环节。目前我国关于绿色建筑设计运营的现行规范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绿色建筑的设计部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指标: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

1.1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1)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2)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确定雨水集蓄及利用方案。

(3)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

1.2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降低地表径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确定雨水集蓄及利用方案。

1.3景观用水应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不应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景观水应设循环供水系统;湿地植物水环境无水质恶化现象,并设净化处理等设施。水体梯

级使用,并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的要求。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绿化灌溉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1.4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系统,生活污水的处理按环评批准书实施。

1.5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

(1)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2)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余压,采用无负压、变频等节能供水系统;

(3)生活水箱应设在建筑物房间内,容积、材质及密封方式设计合理,水箱、给水管材对水质无污染。

(4)水加热器及热水箱应设在建筑物房间内,设备、热水系统供水及回水管道采用保温隔热技术措施,并优先选用保温效果好的节能环保材料。

(5)空调冷却水应采用循环供水系统,并应具有过滤(或旁滤)、缓蚀、阻垢、杀菌、灭藻等水处理功能。冷却塔应设置在空气流通条件好的场所;冷却塔补水管应设置计量装置。)

1.6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给水系统应采用循环供水系统,并经处理后的水质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及《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14的规定;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池水补水应设置计量装置,排出水应梯级利用。

1.7有地下温泉条件的小区采用温泉热水,但必须保护性开发利用,节约地下热水资源;

1.8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用水浪费分析

2.1热水供应循环方式不恰当:热水管网布置或计算不合理,致使混合配水装置冷热水的进水压力相差悬殊,若冷水的压力比热水大,使用配水装置时往往要流出很多冷水之后才能将温度调至正常。

2.2中水综合利用率较低: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过相应的处理之后,在生活、市政以及环境等范围内可以使用的杂用的非饮用水,即达到符合规定标准的水质。目前,由于对中水利用方面的认识不足,中水处理工艺不完善,且与之相关的政策不健全,使中水利用没能够得到有效地实施,导致这一部分的水资源被严重的浪费。

2.3管网跑冒滴漏与维护管理不当引起的水量损失:给水管网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出现老化、锈蚀、渗漏甚至爆裂;给水配件如阀门、水龙头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存在关不住或关不严并且渗漏的现象;管道接口、配件连接处易发生漏水。管网维护检修不及时,也会造成大量的水量损失。

2.4管网超压造成的水量浪费:在消火栓灭火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超压出流现象同样存在。以消火栓系统为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了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1.00mpa,当大于1.0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0.50mpa时,应采取减压措施。这主要是从管材承压性能和火场灭火的操作性上考虑的,并未考虑到超压出流。栓口压力过大,既会导致灭火时不便于操作,损坏水带,又会浪费了宝贵的消防水量,过早用完了消防水箱、水池中的贮水,增加了灭火的难度。

2.5二次污染造成的水量损失:自来水从净水厂出厂后到用户使用前,会经历很长一段过程。在输送管网、贮水升压设备中或由于敷设条件、以及日常的管理不当都有可能水质变坏,引起了二次污染。二次污染事故的发生,使得建筑给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受到污染的水必须排放,对供水系统的清洗处理,也需耗费大量的自来水,这些都造成了水的严重浪费。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具体节水措施:

3.1设置完善采、合理的供水系统:

3.1.1低区充分利用市政给水压力,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合理分区供水,控制超压出流;

3.1.2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下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支管(或配水横管)上宜采取适当的减压措施。

3.1.3各分区低层部分的卫生间入户管(或配水横管)上宜采取适当的减压措施。不宜采用共同供水立管串联减压分区供水的方式推荐支管减压作为节能节水的重要措施。

3.1.4给水分区低层部分卫生间入户管处支管减压后的供水静压力在满足卫生器具给水配件额定流量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取低值,采取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居住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入户管表前供水压力不大于0.2mpa。

3.2选用优质的管材、阀门使用低阻力优质阀门和倒流防止器等,淘汰劣质产品。避免因管道锈蚀、阀门的质量问题导致大量的水跑冒滴漏。

3.2.1管材:给水系统中使用的管材、管件必须符合现行产品国家标准的要求。

3.2.2阀门:选用高性能的阀门、零泄漏阀门。恒温混水阀用于冷、热水的自动混合为淋浴系统提供恒温洗浴用水。

3.2.3室外管道:管道铺设时要采用质量好的管材并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并增强日常的管道检漏工作。

3.3.节水器具所有用水器具必须满足《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及《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18870的规定节水率不得低于20%。

3.3.1给水水嘴应采用陶瓷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率并经国家有关质量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节水水嘴。

3.3.2公共浴室及设公共淋浴的场所水温调节器、节水型淋浴头等节水淋浴装置宜采用恒温混合阀等阀件或装置的单管供水,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高位混合水箱供水,多于3个淋浴器的配水管道宜布置成环形;

3.3.3大、小便器应采用节水型产品;坐便器水箱容积不大于6L,优先采用双挡冲洗阀;感应式或脚踏式高效节水型小便器和两档式坐便器,免冲洗水小便器,光电感应式等延时自动关闭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公共卫生间宜采用红外感应水嘴、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大便器等能消除长流水的水嘴和器具。厨房的洗涤盆、沐浴水嘴和盥洗室的面盆龙头选用加气式节水龙头。洗衣房可选用高效节水洗衣机。

3.4.合理配置水表等计量装置。

3.4.1住宅建筑每个居住单元、景观及灌溉用水等均应设置水表,分别统计用水量。

3.4.2公共建筑中对不同用途的用水进行分别计量。餐饮、洗浴、中水补水、空调补水分设水表计量。

3.4.3所有水表计量数据宜统一输入建筑自动化管理系统以达到漏水探查监控的目的;

3.4.4大专院校、工矿企业的公共浴室、大学生公寓、学生宿舍公共卫生间的淋浴器宜采用刷卡用水;

3.5.合理设计热水和开水供应系统,完善集中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3.5.1住宅设集中热水供应时应设立管循环。当室内供水支管长度大于10m时宜设支管循环系统。

3.5.2单栋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循环管道宜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应在用户表前设置循环管路;当户内用水点相距较远时,可考虑增加热水表以减少冷水的空放。

3.5.3新建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尽可能减小乃至消除无效冷水的浪费。

3.5.4利用太阳能用作住宅热水加热的节能技术措施。太阳能具有干净无污染的特点,当前在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当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真空管设备,具有热转化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并且不受季节的限制。

3.6.实现雨水、空调冷凝水收集回用。

3.7.寻找源头、杜绝二次污染。

结语:

绿色建筑节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结合给排水系统的特点,从建筑节水的整个生命周期,综合考虑经济因素、环保因素等。充分发展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工程,既节约了水资源,__同时减少了污水排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完善环境监管制度,举全市之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使环境空气污染问题尽快得到有效改善。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实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落实《关于**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实施纲要》中确定的各项措施。加大力度推动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建设,支持建筑节能和墙体保温,推广清洁能源,推进城市能源结构改善;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完成节能降耗目标,实现排污总量削减;加强环境监测、科研和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开展城市生态建设,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增大环境容量等措施,对空气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总天数的70%以上的目标。

三、组织机构

20**年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由**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各区(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落实。

四、主要治理措施

(一)开展大气污染成因的研究,逐步摸清污染物运动扩散的规律,为科学治污提供依据。

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共同做好大气污染成因的分析研究,找准问题,科学治理。建立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研究体系,对**市及周边区域的污染源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重点对冬季能源消耗的状况进行详细研究,进行大气污染源(点)排污量变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结合空气污染物迁移转化和扩散规律的研究,逐步摸清不同气象条件下不同区域内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机理和污染影响,从而确定中心城区空气污染物质的环境容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为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大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依据环境承载能力提出空气污染治理的对策,综合分析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按步骤实施,保证空气污染治理取得最大成效。

(二)坚持城市发展“南控北扩、东延西进”战略,拉大城市骨架,引导分散中心城区商贸流、人流、车流,缓解中心城区环境容量压力。

首先从规划入手,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开发建设强度、密度,中心城区不再安排工业项目,建设重点转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落实城市住宅建设规划,严格规划审批,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等商住密集区原则上只拆不建,将建设重点向新市区等区域转移。从完善城市规划管理入手,合理建设布局,打通引风通道,有效增加中心城区的环境容量。其次是新建和改造新华南北路、河南东西路、喀什东路、水区创业路等11条道路。续建城北主干道、文光路北延、外环路等14条道路工程。城市管理上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主干道路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清理占道停车、早夜市管理、拆除违法建筑、违法广告牌匾、科学合理设置市容环卫设施、停车泊位、广告位;根据环境质量的改善需求,加大机械化清扫和洒水频次,减少路面扬尘,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完善城市垃圾处置,加强渣土管理,做好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0%。三是开展文明施工工地创建工作,全面普及预拌商品混凝土,所有施工工地均按要求采取作业面遮挡,禁止高空抛洒等。坚持以区为主、部门配合的工作原则,加大宣传力度,科学管理,严格要求,实现空气质量与城市市容环境的和谐统一。

(三)实施清洁能源工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扩大热电联产覆盖范围,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严格落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要求,将首府年原煤消费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开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在供暖及工业生产等方面的推广工作,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暖面积增加50万平方米。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扩大风力发电开发规模,提高风电的上网供电比例。实施大面积集热工程、生物质能源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试点工作。

完善城市热网建设,在保证现有800万平方米的热电供热面积的基础上,完成南区热网新增4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建设,减少烟尘排放量7200吨,积极筹备城市中部区域和城市北部区域的热网建设,筹建4台300兆瓦发电机组,利用国电新疆红雁池发电公司、新疆华电苇湖梁发电公司及自备电厂的余热,为增加热电供暖面积做好前期工作。

(四)推进锅炉并网工程,结合热网建设,对分散锅炉实行并网改造,加大对燃煤设施的运行监管,保证实现达标排放。

进一步加大分散燃煤锅炉及燃煤小锅炉的拆并力度,完成城乡结合部3000台燃煤小锅炉的并网或清洁能源改造,继续推进分散燃煤锅炉的并网改造,降低原煤消耗30万吨,削减二氧化硫192吨。对现有44家集中供热站管网进行改造,整合集中供热锅炉房,实行联网运行,确保供热安全,提高能源利用率。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要落实好“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工作,东山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落实好“高污染燃料”严管区建设工作。在巩固已建成“烟尘控制区”的基础上,扩大建成区内的“烟尘控制区”建设面积,力争建成区内全部建成“烟尘控制区”,通过严格管理,实现“烟尘控制区”内的燃煤设施90%均能实现达标排放。

(五)加快建筑节能保温改造和建设进度,降低城市能源消耗。

全面推进城市供热体制改革和尽快制定出台现有建筑物节能保温改造的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分户供热、计量收费,实施城市热网联网运行,提高现有供热热网热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的无谓浪费和污染物的额外排放。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制定出台现有建筑物节能保温改造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公共建筑节能调控计量推广项目研究,加大建筑节能建设改造力度,严把建筑施工的审批、监督和验收管理,保证新建建筑全部达到50%的节能标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8万平方米以上,实现新建、改建节能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综合节能率达50%以上的目标。

(六)加快电厂脱硫工程,抓好燃煤电厂的脱硫及重点耗煤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协调督促华电红雁池电厂、华电苇湖梁电厂和国电红雁池发电厂落实脱硫设施建设。完成乌石化公司化肥厂电厂脱硫建设和硫磺回收装置建设等重点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削减二氧化硫3000吨。落实节能降耗目标,重点企业率先完成每年4.4%能源消耗的削减。结合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方式的使用,对能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的老工艺实施淘汰,对治理难度大的小型化工、建材等企业采取搬迁出环境敏感区域的方式,减少城市中心环境敏感区的污染排放。

(七)深入消烟除尘工程,进行集中供热企业脱硫除尘设施改造工作,确保废气达标和减量排放。

制定出台推进集中供热企业锅炉和分散锅炉脱硫除尘设施改造鼓励办法,对全市污染物排放超标集中供暖企业,强制推行安装脱硫除尘设施,落实降尘减硫,确保达标排放,减少烟尘排放800吨。依法严肃处罚超标排污单位,加大处罚力度,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措施促进集中供热企业的锅炉和分散锅炉实施脱硫除尘设施改造。

(八)开展清洁汽车工程,加大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监督管理。

完成四套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况法检测设备的建设。对全市在用车辆进行强制尾气排放的检测,对尾气排放达标车辆发放达标排放标志,对不达标的车辆进行强制治理,实现车辆达标上路。同时继续推进机动车燃气化改造,公交车、出租车100%实现燃气化改造,并逐步对公务用车实施天然气改造。加强燃气车辆改造的规范化管理,由已经取得双燃料汽车改装资质的八家企业进行统一改造,保证改装质量。

(九)健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排污行为,推进污染治理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并实现稳定达标排放,杜绝先污染、后治理,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排污行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提高自动化监控水平,完成30家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源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对污染源的排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新建项目均按要求建设在线监测系统,其余源点分年度建设在线监测系统。

五、保障措施

(一)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

环保部门要结合大气污染治理的实际,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计划,严格的时间表,由各级政府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大气污染治理的各项措施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监督实施。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真正将环保目标责任书的完成情况与单位成绩、干部的政绩、收入挂起钩来。

(二)加大环境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察执法水平。

成立环境污染控制中心等机构,在日常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各专项工作。加大环境执法能力的建设,按国家标准配备监察人员、工作车辆及监测设备,在中心城区的街道、社区配备协勤员协助开展环境执法,负责对辖区内各排放源点的值守和监管,发现冒黑烟等超标排污情况及时制止,并监督纠正。加大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成立专门的环境巡查队伍,及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杜绝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三)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环境审批,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

认真落实各项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新建项目(工业项目)和规划进行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环境第一审批权,从源头控制污染。严格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杜绝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新建及污染向我市的非法转移。根据城市的环境容量,科学布局城市规划,行业建设、工业园区、重点区域的规划要按法律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四)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重点企业管理制度。

确定排污量占到全市80%以上的200家企业作为乌市重点环保企业,按照总量控制计划分解排污削减任务,明确核定并下达排污许可,实施污染物排放的量化管理,督促企业主动实施污染防治,完成污染物减排目标。对全市的所有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年度排污状况的环境监测,掌握污染源的排放情况,针对主要问题,制定合理政策措施,支持和引导单位积极采取污染防治措施,集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对企业环境管理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在重点企业设立专职环境工程师,定期培训,建立企业环境管理网络,通过交流提高全市的环境管理整体水平。

(五)结合国家园林城市建设,完善市区园林生态系统建设。

深化沙依巴克区和水磨沟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做好城区的绿化美化建设工作,使我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2%以上。加强燕尔窝风景区的管理保护与恢复工作,实施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重建或恢复南郊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监管工作,强化南山风景旅游区的植被、景观、地貌等的保护工作。结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加强郊区禁牧措施。

(六)加强环境法制、宣传工作,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

尽快制定《**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细则》、《建筑节能保温实施细则》等法规,严格依法进行环境管理,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法律保障。做好环境宣传工作,及时向社会公布环境工作的进展和成效,通过环境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的“四进”方式,加大市民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关心大气污染治理,全社会都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监督。

落实“蓝天工程”建设资金计划,积极争取经费用于大气污染治理,为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提供资金保障。保证600万元大气污染成因分析等基础课题研究经费、500万元集中供热站除尘脱硫建设专项经费、800万元环境监测和监察能力建设专项资金及城市热网、天然气输配管网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污染治理项目、锅炉并网改造专项工作及环境污染应急系统建设等专项经费的落实。

六、工作分工

(一)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经济区、高新区。

全面负责2000台燃煤小锅炉的并网或清洁能源改造,结合棚户区改造完成1000台燃煤小锅炉的拆除,完成174台分散燃煤锅炉的并网改造任务。

各区制定计划,扎实开展“烟尘控制区”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工作,实现建成区全部建成“烟尘控制区”。

各区环保局全力做好辖区内燃煤设施的运行监督工作,保证对燃煤设施现场执法频次每周一次以上,确保稳定达标。

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协助区环保局做好本辖区分散小锅炉拆并改造的宣传动员,认真组织落实,并对分散小锅炉的正常运行实施监督。

(二)市目标办。

将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年度市级目标管理任务之中,对承担目标任务单位实施严格考核。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与考核结果紧密结合,实行“一票否决”。

(三)市环保局。

1.负责20**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宣传动员及督促检查工作。

2.制定明确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将目标任务分解到位。制定总量控制计划,对辖区重点企业实施总量控制,监督完成年度总量削减任务。

3.组织开展大气污染成因课题研究,分析污染物来源,污染形成的原因以及主要治理对策等。

4.筹建环境污染控制中心等机构,完成4个大气自动环境监测站和30个重点企业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

5.加大对全市燃煤设施使用单位的执法检查,监督和帮助电厂脱硫等重点污染治理项目的落实。严格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审批,杜绝新污染项目的建设,新建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80%。

6.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超标的33家单位实施限期治理,并监督限期治理任务的完成。

7.完成机动车污染控制中心四套机动车尾气排放工况法检测设备的建设。

8.协助市目标办做好各区政府及相关部门20**年大气污染治理的考核管理工作。

(四)市建委。

1.做好南区热网和天然气二期工程的建设保障工作,力争南区热网新增4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天然气供暖面积新增50万平方米,新增燃气化改造车辆500辆,完成1000户棚户区拆迁改造任务。

2.协助市环保局加强44家集中供热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及治

理改造的协调管理工作,对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的集中供热企业进行强制治理改造。

3.完成18万平方米以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全部达到节能标准,建成节能建筑300万平方米,综合节能率达50%以上。

4.完成“十一五”城市供热规划、供热事业发展规划和建筑节能规划的编制。

5.协助市环保局与市财政局共同落实锅炉拆并资金,做好拆并锅炉的建设协调工作。

6.做好分户计量设施建设,为供热制度改革提供保障。

(五)市发改委。

1.协调落实电厂脱硫的支持政策,落实城市中部区域和城市北部区域的热网和4台300兆瓦发电机组扩建项目的建设。

2.落实重点环境保护项目的建设。

3.编制完成**市能源发展规划。

(六)市经委。

1.完成重点企业能耗的核准,与相关部门共同建立节能数据体系。

2.落实重点企业每年4.4%的能源消耗量的削减。

3.完成中心城区2—3家工业企业的外迁。

4.编制**市节约能源规划。

(七)市规划局。

1.编制详细的规划,合理开发城市的东、西、北部区域,减缓中心城区的人口、建设密度。控制城市高层建筑的建设强度,严格规划管理,落实中心城区只拆不建的要求。

2.所有新编制的规划均要按《环评法》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八)市财政局。

1.拓展环境治理资金的筹措渠道,保证环保投资占到当年GDp的2%以上。

2.保证500万元专项治理经费、600万元大气污染成因及对策研究经费及1100万元机动车污染控制中心建设费用等经费的落实。

(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会同环保部门做好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对在用车进行年度

检测。

(十)市市政市容局。

1.做好市容环境卫生综合管理工作。

2.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保洁和洒水频次,降低扬尘污染。

3.完善城市垃圾处置,加强渣土管理,做好垃圾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0%。

(十一)市执法局。

1.严厉查处在人口集中区散装货物运输时的抛撒、遗漏和随意焚烧垃圾、污物等行为。

2.协助各区(县)及市政市容等管理部门,落实文明施工管理规定,所有施工工地均达到文明施工管理要求。

3.协助各区(县)、市建委落实1000户棚户区拆迁任务。

(十二)市科技局。

1.支持利用电能、天然气及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试点项目建设。

2.鼓励高效治污设施的研制开发。

(十三)市林业局。

1.做好城区的绿化美化建设工作,加强燕尔窝风景区的管理保护与恢复,使我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2%以上。

2.结合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林地面积比上年增加5%。

3.完成中心城区可绿化用地的摸底工作。

(十四)市农牧局。

1.实施干旱荒漠生态系统建设,建设一至两个禁牧及生态恢复区。

2.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

3.推广沼气和液化气的使用。

(十五)市旅游局。

加强城市周边风景名胜区的环境建设和保护,进行两次以上植被、景观、地貌等的保护工作检查。

(十六)市编办。

成立**市环境污染控制中心等机构。

(十七)市政府法制办。

今年上半年制定出台《**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实施细则》、《建筑节能保温实施细则》等法规。

七、具体要求

(一)加强宣传动员,形成强大声势。

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全面营造大气污染治理的良好氛围。

(二)搞好协同配合,实行综合整治。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同配合,齐抓共管,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7

一是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我县的石材原材料采掘所毁坏的自然地貌、农民耕地等现象不容忽视;

二是通过“行风热线”以及石材企业主反映,石材加工企业所产生的石沫泥渣等废料很让令人头疼,这些废物不仅污染了环境,占压了大量土地,还对环境造成污染,浪费了许多宝贵资源;

三是个别石材企业因加工区位设置不当,产生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原因分析:

节能减排问题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在当前全球变暖、部分地区癌症发病率居高不下、沙尘暴袭击等严峻形势下,如果忽视了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还必将影响我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针对于此,×××人民非常有觉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采取节能降耗、限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诸如对地方国际罐头城的治理等,都充分体现了我县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决心和工作力度。为了×××能够实现山青水秀的生态环境,摆脱“资源--产品--环境污染”的“直线型”生产套路,逐步形成低耗高效经济发展模式,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对策建议:

节能减排,没有退路,难在出路。要想打开出路,企业是主体,科技创新是支撑。

一、转换思路视角,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变废为宝”,可实现“节能”、“减排”的双赢。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所谓废物,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欲生环境美,先断污染源”,在石材等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石沫泥渣等废料”,在人们惯常印象里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灾害的“废物”,而通过资源化处置的途径,却可变“废”成金,通过实现无害利用和产业开发,使废料变身为创造效益的宝贵资源。让企业得到切身实惠,由此产生的“减排”热情必然也就能更加持久,“减排”成果也将更加巩固。

二、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推广和设施改造,让企业由“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得到实现,是节能减排的关键。

应当看到,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对节能减排给予高度重视,且包括问责制、区域限批等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实施,但实际的“减排”成效却差强人意。这其中的一个根本症结是部分企业畏于“减排”成本过高,不是不想“减”,而是不敢“减”,或者无力“减”。要从根本上激发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动力,重要的是要依靠科技,通过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使企业在加大环境投入的同时,又能实实在在地尝到“节”和“减”所带来的“甜头”。否则,一些企业的排污设施仍将是“聋子的耳朵”,诸如地方国际罐头城曾经存在的一些令人头疼的现实,其实多部分是环境执法部门与违法企业间“猫鼠游戏”的尴尬写照。如果实现了由“泥山”变“金山”的前景预期及利益回报就能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三、协调引导企业变只靠自身“单打独斗”式的内部节能减排,走多企业、跨行业、区域间循环经济之路,有利于广领域、大幅度提升节能减排的成效。

通过统筹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整合拉长产业链条,引导、协调相关企业走跨行业循环、区域间循环的路子,可实现参与企业多方得利、区域经济联合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共赢。通过技术改造和区域循环助推节能减排,是实现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让“石泥(渣)山”加快向“金山”和“青山”转变,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结构节能”和“技术节能”两手抓,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技术节能”。尽管根据发达国家经验,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节能潜力高于技术进步。但从平邑的实际情况看,我们正努力推进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跨越,由资源加工型产业向资源高新型产业跨越,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跨越,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跨越。为实现平邑经济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发展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还是我们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如何实现好“高标准起步,跨越式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不忘节能减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能耗指标的科学、限期、有序下降,是我们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于此,必须把“技术节能”提到突出位置上来抓紧抓好。

二是推行“石泥(渣)等废料”双向治理模式,密切合作,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和重点项目实施。节能减排单靠单个企业自身往往力量不足、收效不大。针对于此,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成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积极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间牵线搭桥,支持其开展科研合作与项目共营,统筹推动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的循环经济发展。当前,应重点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项目,在重点行业中选择一批节能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技术,加大推广力度,促进企业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要积极推广金矿工业景区示范项目建设模式,把石材原材料采掘后遗症彻底消除。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旅游景点建设成为我县的绿色产业龙头,积极打造文化名城并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8

(二)创造条件,推进港口基础设施上台阶。一是积极地配合澜沧江水上项目建设指挥部完成关累码头集装箱泊位工程建设工作,力争按进度计划完成航务工程建设任务。二是全力配合景洪市政府完成勐罕多功能码头征地搬拆迁工作;完成监理招标工作;开工建设a、b标段。同时,积极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衔接汇报,争取国家、省级投资补助。三是完成景洪港关累码头船舶停靠锚地建设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开工建设。四是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实施好勐往乡灰塘渡口、16公里渡口、关累镇关累国际渡口改造项目计划,逐步完善三个渡口基础设施条件。五是责成港埠公司开工建设关累码头港务综合楼项目。

(三)夯实基础,全力抓好行业、港口码头管理工作。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港口法》、《港口经营管理规定》、《港口货物作业规则》,依法规范港口行政管理和码头物流作业程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航运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强横向联系,努力做好糯扎渡电站大件机电设备水上运输装卸作业协调服务工作。继续支持港埠公司做好澜沧江·湄公河州内段旅游航线航班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协调解决航线航班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四)继续抓好全州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一是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年”各项措施落实,认真开展“三项行动”,抓好水运安全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和督促检查,确保我州水上交通安全长期持续稳定。二是开展船员培训,加强船员管理工作,提高船员技术水平,加强海事管理队伍能力建设,全面提升水运行业管理水平及执法监督水平,适应辖区水域管理发展的需要。

(五)做好渡口渡船专项整治验收总结工作。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要对整治的最后阶段进行精心组织,深入扎实地开展各项整治工作。注意把专项整治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日常管理工作机制,推进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9

关键词:水安全提升;景观整治;水质保障;广州市猎德涌

CompReHenSiVeLYimpRoVeinteGRaLFUnCtionoFLieDeRiVeRoFGUanGZHoUUnDeRtHeConCeptoFHUman&wateRHaRmonY

ChenKejian,ZhenChengjun

(GuangzhouUrbanplanningandDesignSurveyResearchinstitute,Guangzhou510060)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hemeasuresofwatersafetypromotion,landscaperenovationandwaterqualitypromotiontoimproveliederiver’sintegralfunction.Controlthewaterpollutionasthepremise,todiscussthemethodofpromotingcityriver’slandscapeandintegralfunctioncomprehensive.

Keyword:watersafetypromotion;Landscaperenovation;waterqualitypromotion;LiederiverofGuangzhou

广州市10年河涌整治,成效甚微[1]。水是城市生命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带动了整个城市物流和营养物的循环过程。城市水环境问题是由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促成的,是人类的水事活动给水的自然循环造成伤害而造成的[2]。而过去对待水环境问题大多重视末端治理,而忽视人与水的和谐[3]。本文通过广州市猎德涌(黄埔大道至珠江口段)段的工程实例,探讨以治水为前提,综合提升城市河涌景观及整体功能的方法,营造人水和谐的城市水环境。

1、猎德涌现状概况

猎德涌位于广州天河区,起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内,途径五山文教区、天河商务区、珠江新城,在猎德村汇入珠江前航道,串连临江大道、花城大道、金穗路、黄埔大道几条主要干道,全长约4.3公里,区域位置重要,是天河区唯一流经珠江新城CBD中央商务区的河涌。

本次综合整治研究的范围为黄埔大道至珠江口段。

2、猎德涌现状存在的问题

2.1水安全

(1)现状堤岸及河涌断面存在问题

1)天润路~黄埔大道段河涌现状宽度一般为12~23m,小于规划断面23m;

2)天河路~黄埔大道段河涌断面突然由44m收窄至20~23m,同时受黄埔大道等桥涵节点雍水影响,致使堤岸及沿线标高达不到防洪标高。

(2)相关水工工程存在的问题

1)猎德涌涌口水闸建于五、六十年代,长期运行后存在破损漏水现象,且在景观上与周边环境不相协调;

2)天河路和黄埔大道桥涵阻水严重。

2.2排水系统

1)由于各种迫不得已的原因,猎德涌两侧的截污管道有不少敷设于河涌壁及涌底,由于其养护非常困难,使用多年后易出现淤塞和破裂漏水现象;

2)研究范围内排水管网雨污分流体系基本完善,但局部仍存在断头管及雨、污水管错接混接等情况;

3)研究范围之外个别区域未完成截污例如华工湖渠箱段,污水直排河涌。

2.3景观系统

1)沿猎德涌整体绿化率较高,但缺乏色彩和层次,较为单调;

2)整体开敞空间较少,缺少必要的停留空间以及游憩人群的休闲活动场所,更缺乏集会、庆典空间;

3)堤岸空间形式太过单一乏味且缺乏亲水空间,自然感受和景观亲合力低下。

3综合整治工程措施

针对目前猎德涌存在的三大类问题,本次综合整治以治水为前提,整体提升猎德涌景观及其它功能。

3.1水安全整治措施

3.1.1改造阻水节点,夯实防洪排涝基础

1)本工程拟改造黄埔大道现有桥涵,拓宽过水断面,抬高桥梁底高,进一步降低水面线;

由于黄埔大道上游河道较窄,与远期上游河道拓宽相结合,将桥涵按照下游河道宽度拓宽至40m。该方案打通下游段阻水节点,可使涌口闸上水位降低0.13m,黄埔大道上游水位降低0.39m。

2)重建涌口水闸,改善水闸引水排水能力,提升水闸景观。

水闸设计规模为总净宽26m,设计底高程为2.0m,设计流量157m3/s,200年一遇设计防洪(潮)水位7.68m。

图3-1涌口水闸改造效果图

3.1.2实施规划珠江公园分洪道工程

根据1995版《广州市城市排涝总体规划》中在猎德涌下游珠江公园至前航道之间规划建设分洪道一座,本次拟实施分洪道尺寸为:20*2.5m,全长1134米,设计分洪流量52.4m3/s,可降低上游水位0.190~24米。

3.2排水系统完善工程

3.2.1对工程范围内的涌底截污管实施上岸敷设,对工程范围外的涌底截污管提出改造建议

沿海居路―海乐路―珠江公园内规划路―海清路新建d1500污水管,替代工程范围内涌底管。拆除挂管,改接西侧岸边截污管接入周边污水管。新建管道长度为1638米。

对于本次工程范围外黄埔大道北侧涌底管,建议尽快完善猎德涌东线、北延线工程,并将原接入涌底管图3-1分洪道平面图

的污水支管局部改造,排入上述东线、北延线排水主管,以上工程的实施可大大减小排入涌底管的污水量,减少约7.2万m3/d污水量,大大缓解涌底管压力,为适时取消北部涌底管创造条件。

图3-2黄埔大道以北涌底管改造建议

3.2.2完善工程范围内的排水管网

对工程范围内存在的雨污水管错接混接点、断头管等实施改造,理顺排水系统。

图3-3工程范围内排水系统综合整治措施

3.2.3工程范围外改造建议

1)猎德涌上游暗涵尚未完成截污,对补水水质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猎德涌补水水质,本工程建议对猎德涌上游暗涵进行截污改造。

2)对排入猎德涌的雨水排放主管(渠)实行雨污分流改造,减少雨天污水进入河涌的量。

3.3景观提升方案

3.3.1功能结构分析

本次方案功能结构概括为:一纵两点、三段多廊

一纵――沿猎德涌景观主轴线

两点――两个猎德涌景观节点

三段――现代都市景观段、滨水生态景观段、历史文化景观段

多廊――多条自然生态廊道和城市景观生长轴线

图3-4工程范围内景观功能分析图

3.3.2设计手法

(1)以猎德传统文化为设计本源,挖掘猎德村的文化资源及其特色,通过现代的艺术设计手法来诠释新时期的新猎德,表明猎德是广州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和生生不息的象征。

(2)营造优美特色多元化的滨水岸线,提供以人为本的滨水环境,实现滨水地区的共享性、开放性、参与性,打造猎德涌成为人文、宜居新城的纽带;

3.3.3分段设计

1)现代都市段

现代都市段面向城市核心区,周边的居住、商业办公特色赋予本段现代,时尚的特点,设计中结合珠江新城现代化都市特点,为城市核心区营造近人尺度的水岸景观,使猎德涌成为区域内优质的景观资源

2)生态绿地段

生态绿地段位于猎德涌景观整治的中段,全长约630米,濒临珠江公园,使其生态特色突出,结合城市排洪及生态水循环的净化设计理念,本节点运用先进的生态景观理念打造的城市湿地景观,使该段除了具备基本的景观观赏功能外还具有河水净化功能,结合珠江公园的水体改造及引入,使其成为真正的功能生态性景观。

图3-5生态绿地段设计平面图

3)历史文化段

猎德涌景观整治规划的最南段,周边是猎德村原址及新规划安置住区,结合深厚的猎德村原有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节点以恢复原有人居水岸生活尺度为主,结合现代生活及娱乐打造新岭南水乡的景观格局。

图3-6景观综合提升总方案平面图

3.4水质保障措施

3.4.1完善排水系统

通过完善排水系统的综合措施,消除涌底管对水质的隐患,以及通过工程措施完善排水系统。

3.4.2充氧曝气

(1)综合分析沿岸地块及景观,共选择三处设置人工瀑布:a)花城大道南右岸(现市政绿地地块),b)金穗路南右岸(珠江别墅沿岸),c)黄埔大道南侧右岸,瀑布宽度按15m考虑,在营造水景观同时,对水体进行增氧曝气;

(2)沿岸采用鼓风机(罗茨或离心)配置曝气器及潜水射流式增氧机方式,对涌内水体进行增氧曝气,其中鼓风机或射流泵考虑与景观涌泉相结合。

3.4.3清淤

对河涌进行清淤,清除河涌底黑臭底泥。

3.4.4补水

以猎德污水处理厂尾水作为补水水源。通过新建猎德污水处理厂三期尾水对猎德涌进行补水,一方面可以实现“中水回用”,节约了水资源;另一方面可在河涌水质达不到景观要求时可改善水质。猎德污水处理厂三期尾水水量为52万m3/d,且供应稳定。

根据《猎德涌防洪排涝工程规划报告》(2011.01),从猎德涌涌口至黄埔大道其规划涌宽分别为26m和43m。猎德涌水面面积61110m2按从猎德涌涌口至黄埔大道需补充水位1.5m计,则需补充水量为91665m3。

Q=1.5×1140×26+1.5×(1780-1140)×43=85740m3

图3-7补水工程示意图

3.4.5水生植物净化

在垂直驳岸区域,采用人工浮岛的形式种植水生植物,如美人蕉、旱伞草,海芋,凤眼莲等。

通过上述五个措施,全面提升猎德涌水质,使其达到打造高品质景观的需求。

3.5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3.5.1珠江滞洪湿地公园管理体系

(1)日常景观水位0.5±0.5m,汛期保持低水位,枯水期保持高水位;

(2)旱季通过公园水闸、泵站调动湿地水体与河涌水体联动,形成水体循环。

3.5.2猎德涌出口水闸管理体系

(1)通过涌口水闸调度,利用外江低潮位时段,暴雨前预先降低内涌水位,腾出河道槽蓄容量,达到增加中下游防洪排涝调蓄容量,缓解排涝压力;

(2)旱季通过涌口水闸调度,在保证涌内景观水位的条件下,利用外江低潮位时段排出涌内多余水量及涌底淤泥,达到保持涌内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3)猎德涌的水闸、泵站进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建成集数据采集、调度监控和行政管理为一体的智能化系统。

3.5.3排水管理系统

(1)加强排水管道的日常清淤工作;

(2)加强猎德涌沿线排污单位的监管,杜绝污水直排河涌。

3.6实施计划

根据改造资金计划落实情况,本次工程拟分段实施,目前一期实施历史文化段景观工程、涌底管迁改工程、涌口水闸及泵站工程以及排水管网完善工程。通过一期示范工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公众和媒体对河涌问题的关注度,并以此为契机建立起科学的河涌管理体系,为后期项目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

4、结论

本工程通过对水安全、景观、排水系统以及水质保障等综合工程措施,以期解决猎德涌目前存在的相应问题,全面提升猎德涌的水安全、水质和景观,总投资约6.16亿元。

城市河涌整治是一项十分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系统考虑、科学分析。既要注重整治方案的连续性,也要强调方案的绩效;既要理念上顺其自然,尽量“亲水化”,走人水和谐之路,重视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管理;城市河涌整治任重道远,而真正建立起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河涌整治体系和管理体系更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本次治理工程中尝试使用中水给河道补水,利用中水回用补充河道用水,节约了原水,为缓解广州市水资源缺乏起到积极作用,并能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降低用水成本。

参考文献

[1]许冬晖.十年成效甚微广州河涌整治困难重重[eB/oL].(2008-11-18)[2008-12-17].news.省略/gdnews.

[2]张杰,李冬.人类社会用水健康宣言[J].给水排水,2008,34(5):129-135.

景区节能减排管理措施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发展;分析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之中,然而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过快,而高碳排放量势必使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劣。低碳经济的提出引起全球性的关注,而要实现低碳经济,唯一的途径就是节能减排。

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制定完善的减排制度、促进企业的转型、开发新能源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如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量,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能够处于和谐共处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2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现状

2.1能源资源短缺

我国能源资源数量多,但人均数量少,能源资源严重的短缺。例如我国石油人均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煤炭人均可采储量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但是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能源消耗的不断加大,能源短缺必然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科技水平不高,能源利用率低

上文提到能源短缺,但是因科技水平不高,导致能源的利用率低下,势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我国能源利用率仅33%,与国际先进水平想比低了将近10%,能耗高出世界水平的三倍。

2.3能源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失衡

我国能源主要以煤炭、石油及天然气等高碳能源为主,皆为不可再生能源。这些不可再生能源占到了生产消费总量的92%以上,新能源开发使用的比例过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2.4缺乏节能减排认识

在我国,仍有不少人不清楚碳排放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清楚温室效应如何产生,对人们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缺乏低碳环保意识。

2.5未形成长期有效的综合机制

我国目前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没有形成系统的节能减排的综合机制,无助于节能减排长期开展工作。

2.6节能减排工作受区域发展不均衡影响

我国各地经济受区域经济以及自然基础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当中,要求各省市区域采取同样的政策措施显然是不够合理。

3低碳经济下实现节能减排的措施

3.1加强节能减排目标的考核

我国在节能减排上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其中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也进入了实施阶段。通过全国各地区各单位的GDp能耗、污染排放、工业增加指用水量指标公报,组织相关部门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完成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目标考核结果进行公告,对目标考核完成较好的企业予以奖励,而未完成目标考核的则进行严格问责。

3.2创新技术,广泛推广

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我国目前节能减排的实施依然离不开科技水平的创新。为此我国在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以及高碳能源的高效利用技术领域上加大了研发力度,同时在能源、环境领域上建立了若干个国家工程中心及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将最新研发的技术推广应用到全国各领域企业当中,出台对节能公司采纳节能科技的政策优惠。

3.3完善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根据国家在开展节能减排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扩大当前法律法规所涵盖的范围,完善法律组织框架,确保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符合当前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及促进目标的实现。再者,对之前已制定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和修订,如《矿产资源法》《石油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天然气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3.4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

我国疆土范围广阔,地域的特殊性和差异化,导致一些政策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落实的情况不均衡,有些地方落实的较为合理,但有些地方却落实不到位。政府制定的政策及节能减排的工作方案,在上传下达过程中应加大监管力度,将各项新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我国在这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改善,对各省市地区节能减排工作作出具体考核规定,对各地区考核结果进行公布,对节能减排措施实施不到位的企业,提供举报渠道,充分利用社会监管作用,有助于提高政府在节能减排监管工作的效率。

3.5提高全民低碳意识,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政府社团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对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加强全民环保意识。对各个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宣传,并让每个公民都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运动中,宣传过程中可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

4结语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伴随众多企业的成功转型,低碳经济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环保意识也逐渐的提高。同时国家应该在新能源开发上加大投入,加强科技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

作者:师铁军单位:安阳县环保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