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十篇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十篇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6:04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1

一、因公出国(境)的原则

(一)因公出国(境)人员必须选择最经济、合理的往返路线,不得随意中途停留或绕道,不得擅自从香港过境,尤其是出访西欧国家的团组,未经批准,不得临时增加出访地。

(二)党政机关干部不得参加非系统上级主管部门组团的出国(境)考察、培训。

(三)党政机关干部二年内一般不得重复出国(境)(除招商人员外),对担任非领导职务和已退休的党政干部原则上不再安排出国(境)。

(四)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审查审批部门将取消其出国任务或停止办理再次出国手续。情节严重的,由纪检监察部门严肃查处。

二、审查审批部门

区委组织部和区外事办是本区党政机关干部因公出国(境)审查审批部门。区委组织部负责人员的审查工作;区外事办负责任务的审核工作。

三、审查审批办法

根据市政府的统一要求,为使因公出国(境)任务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求各经济部门于每年底上报下一年度的出访任务计划,由区外事办负责汇总初审。经区外事办分管领导审核后,报书记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区外事办负责将出访任务计划上报市政府,经市政府审批同意后正式列入我区年度出访计划。

(一)列入年度出访计划的出国(境)人员审批办法:

1、派遣单位的请示件经分管领导审签后,分别报送区委组织部和区外事办审核。

2、出访任务经区外事办领导审核后,报区外事办分管领导审签。

3、区外事办负责将出访任务的有关材料转报市政府审批。

(二)未列入年度出访计划的出国(境)人员审批办法:

1、派遣单位的请示件经分管领导审签后,分别报送区委组织部和区外事办审核。

2、区管领导干部出访任务需经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和书记办公会议讨论通过,部管干部出访任务需经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

3、区外事办分管领导视讨论结果审批出访任务。

4、区外事办负责将出访任务的有关材料转报市政府审批。

(三)未列入年度出访计划的招商人员,按列入年度出访计划的出国(境)人员审批办法予以办理,其中正局(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需经区主要领导审签。

四、审查审批的几点要求

(一)出访任务初审和出访人员预政审需提供的有关材料:

1、参加区外组团的出国(境)人员,提供上级主管部门组团的文件(通知)或外方邀请函及译文(要求本土发出,列明出访人姓名、身份、出访任务、出访时间、在外停留时间及费用承担等内容);

2、出具分管领导审签的请示件;

3、将《宁波市临时因公出国(境)人员出访呈报表》分别报送区委组织部一份和区外事办二份,出访呈报表需经派遣单位主要领导审签并加盖公章。

(二)根据各派遣单位上报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分别提交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和区委书记办公会议讨论,待讨论通过后,区委组织部负责将《因公出国(境)报批结果通知单》送区外事办。

(三)待出访任务批件或确认件下达后,视出访人员历次出国(境)情况,由派遣单位负责填写《因公出国人员审查表》一式三份或《因公出国(境)人员备案表》一式四份报送区委组织部审查,办理护照、签证的有关表格报送区外事办审核。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2

(一)内部审计定义的准则差异在内部审计目标方面,中外准则不存在差异,均以实现组织目标为己任。区别在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的定义较为全面的渗透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想,即内部审计除改善内控和治理过程之外,还对风险管理产生影响,参与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职责之一。然而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在定义中并没有涉及风险管理方面,目前我国内部审计领域关于风险导向思想的认识较iia相比还存在差距,内审与风险管理的协同作用有待在内审定义中予以确认。

(二)审计计划的准则差异在审计计划方面,通过比较iia《工作标准2000——内部审计活动管理》规定,和我国颁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审计计划》第十条规定,二者均在审计计划制订阶段体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想,奠定了风险因素在整个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但在多大程度上凸显风险导向的思想存在明显差异。iia将风险作为制订审计计划唯一提到的计划基础,而我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将组织风险和其他因素并列成为年度审计计划的考虑因素。此外,中外内部审计准则关于审计计划中体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思想部分的详尽程度也存在不同。iia的几个相关实务公告对准则给出的大框架进行了补充完善,就这一方面而言比我国准则更为完整、详细、丰富。

(三)其他方面的准则差异在风险管理的准则上,中国起步虽然较晚,但已基本实现与国际接轨,准则覆盖的范围与详细程度和国际基本没有重大差异,但在局部细节方面,比如在没有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中,内部审计应如何参与风险管理过程这一问题,iia提供了解决思路,而我国准则并没有涉及。在管理层对风险的接受方面,国际准则中单独列示,而我国准则却没有关于管理层对风险接受的相关内容,更谈不上凸显风际导向内部审计的思想。

二、在我国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践的对策

(一)严格区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职责范围为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于分别设立了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能直接参与风险管理过程,两个部门的职能设置必须严格区分、不能有交叉,内部审计必须独立于风险管理过程之外。否则,一方面可能产生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另一方面,若内部审计在事实上承担部分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在进行内部风险管理审计时,就可能出于对自身评价和自身工作的考虑,无法给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对于只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而没有设置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承担起风险管理的责任,识别、评估并应对风险,执行咨询职能,但不对该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审计。

(二)提高风险评估信息技术在识别风险之后进行风险评估,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续工作的基础,决定了风险应对方案与审计范围和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如何量化风险,是风险评估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阻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全面实施的影响因素之一。内部审计人员不管是对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评估报告出具审计意见,还是由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探析文/曲江玲本部门进行风险评估,都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熟练掌握风险评估技术。企业应针对自身业务特点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积极筹备建立风险评估管理系统,依据管理层偏好设立风险模型系数,多维度分析风险,实时监控重大风险,将经过内部审计部门认可的历史风险评估记录录入系统。遇到重大事项或者争议较大的事项时,可积极寻求外部专家工作。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3

【摘要】内部审计外包并不意味着外部审计取代内部审计,因为,外包后的内部审计仅仅是改变了内部审计的主体,它在审计的内容和目的、服务对象、审计时间、审计程序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等方面和外部审计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关键词】内部审计外包;外部审计;区别

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都是审计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们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互为补充。两者的主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正确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监督。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重要基础,外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内部审计做的好,外部审计就有了保证。实践证明,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两者的有效结合是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全面开展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有效途径。

内部审计外包(outsourcingtheinternalauditFunction)又称内部审计外部化或内部审计,它是指组织将其内部审计职能部分或全部通过契约委托给组织外部的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或人员执行。与传统的内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外包的显著特征就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变化,从事内部审计业务的审计主体开放了,它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审计人员,也可以是独立于该组织的外部审计机构或人员。内部审计外包有利于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有利于降低企业内部审计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有利于转移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企业外包内部审计业务后,内部审计会被外部审计(主要是社会审计,下同)替代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外包后的内部审计仅仅是改变了内部审计的主体,它在许多方面和外部审计仍然存在着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是审计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是依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单位内部的定额、计划指标及内部管理制度等,检查企业各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经济活动取得的经济效益等,提出各项改善措施,评价企业内部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等。内部审计的种类,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营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等。而外部审计则是依据《独立审计准则》,主要审查企业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等方面,对被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并未较多触及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等方面。因此,内部审计在深度和广度方面要比外部审计要求高。21写作秘书网

二、是审计的服务对象不同。内部审计人员在处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问题中,充当企业管理当局的参谋和助手,并帮助各级管理人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其主要的、直接的服务对象就是包括企业管理当局和董事会在内的组织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通常,外部审计人员是受托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报表进行年度审计,其服务对象是与企业利益相关的社会各界,包括股东、银行、债权人、政府和潜在的投资者等。当然,这不排除他们的意见被企业管理当局和董事会采用的情况,但这是次要的,不是其主要的使命和目的。

三、是审计作用的范围不同。内部审计所发挥的作用一般仅局限于组织内部,只有当正确的审计结论和建议被采纳并及时采取改进行动时,才会产生具有建设性的实际效果。内部审计人员对生产经营管理所持的观点和看法一般不向外界透露,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而外部审计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所表述的审计意见和结论要公布于众,客观上起到了社会公正的作用,其作用的覆盖面比内部审计要广阔的多。

四、是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程度不同。外部审计人员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内部会计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实质性影响的相关控制,而内部审计人员则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包括内部会计控制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且,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外部审计人员之所以关心内部控制,是因为它们影响其设计的审计程序性质和进行实质性测试的范围,这与他们对财务会计报表发表独立意见相比是次要的。内部审计人员关心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并针对控制的缺陷提出强化控制的意见和措施。

五、是审计的范围和时间不同。内部审计的范围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它既可以借助于正式的记录和文件,又可以依据非正式的记录和文件;内部审计通常对单位组织内部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时间安排比较灵活。而外部审计通常是定期审计,每年对被审单位的会计报表审计一次,其审计范围主要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及其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重点在于那些对财务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有实质性影响的重大事项,它只能依赖正式的记录和文件。所以,内部审计在审计的对象范围上比外部审计要广泛,在审计时间上也更为灵活。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4

摘要:国内外企业逐渐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也显得日渐突出,部分公众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均为必须披露的年度报告,然而两种审计项目之间既有联系也有本质区别,审计意见类型也未必一一对应。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告审计;审计意见类型 

一、研究背景 

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对其有效运行的审计逐步受到重视,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整合审计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然而2012年信永中和事务所对新华制药同时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告审计意见,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份被出具内部控制审计否定意见的案例,这便引发了社会公众的议论。基于此背景,笔者将对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比较,并浅析两者审计及其意见的联系。 

二、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 

企业财务报告审计,是指企业聘请专业人员对公司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的合法性、公允性,以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进行审计验证,并以此基础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以便财报使用者进行正确的决策、监督和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 

三、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虽然财务报告审计是对该审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资金变动情况进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针对某一基准日进行审计,但两项审计工作都与企业的连续经营密不可分,所以也都需要参考审计年度以及以前年度的企业状况。 

1、两者最终目的一致。内控审计与财报审计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被审计单位相关的财务信息质量,让财务信息使用者及利益相关者得到相关可靠的公告,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帮助其作出相应的规划和决策。2、两者均采取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审计人员首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然后识别并评估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根据此在按照相关的流程开展对应的工作。3、两者均需识别重点账户、重要交易类别等重点审计领域。该项工作在财务报告审计中进行的目的是判别是否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在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时候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内控需要让评价账户和相关交易得到覆盖。4、两者在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上相同。在实际工作中,两项审计工作内容都存在相似甚至相同之处,整合审计之下,则可以避免这部分工作的重复,同时一项审计也可以为另一项审计提供发现问题的突破口,两者相辅相成。 

(二)区别 

财务报告审计旨在保证被审计单位三大财务报表以及报表附注的真实、合法、公允,是以数据为中心展开的审计工作,而内部控制审计旨在确保被审计单位日常运行的规范性,以及对披露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可靠性的保障。尽管内部控制审计仍然以财务信息为主,但尽可能地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非财务信息,并且如果发现非财务信息存在重大缺陷同样影响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是财务报告审计缺陷的补充。 

1、业务类型不同。财务报表审计是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内部控制审计是直接报告业务。2、两者对内部控制了解和测试的目的不同,测试范围也不同。财务报告审计测试内部控制是为了减少实质性程序的工作量,注册会计师并非必须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只有在两种特定情况下才有要求,最终都服务于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合法、公允发表审计意见。3、两者内部控制测试结果需要达成的可靠程度不同。由于在财务报告审计中,对控制测试的可靠性取决于减少实质性程序工作量的程度,所以对于选取测试的样本量,弹性相对较大。然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最终出具的报告直接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因而对控制测试结果的要求也就更高,样本量也就更大。 

一般情况下,除内部控制已经影响到财报审计意见类型以外,注册会计师不会在财务报告审计报告中对外披露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情况。然而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则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完整性和运行的有效性,必然会披露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状况。此外,财务报告共有五种审计意见类型,而内部控制只有四种审计意见类型,不包括保留意见。 

四、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相关的内控审计意见类型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类型不是相互对应的,在执行相关的内控制度的过程中,注会发现企业财务报告中内控制度如果存在重大缺陷,就会出具否定意见;如果此重大缺陷还未引发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注会则出具标准意见的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是确保财务报告可靠的一方面,而非必要条件,并且被审计单位可以根据注册会计师的意见进行调整,对调整后的财务报告发表合理的审计意见。而如果财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说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反映不真实、合法或公允,可以说其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极有可能存在重大缺陷,所以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 

五、结语 

我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治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相对于财务报告审计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同时整合审计也为财务报告审计提供了辅助和补充,更全面地为信息使用者、利益相关者等提供企业财务及非财务信息,然而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之间并不存在直接关联的关系。(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5

自2001年安然等事件爆发以来,内部审计的地位得到提升,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等结合得更加紧密,内部审计从企业后台被推到前台,并与董事会、高管层、外部审计共同构成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1]。内部审计地位的提升、范围的扩展和审计重点的转移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个人技能、审计工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内部审计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内部审计人员能否适应从财务收支审计向内部控制审计的转变、从经营层业务导向审计向战略层治理导向审计的转变、从事后审计向全程审计的转变、从查错防弊导向审计向价值增值导向审计的转变,以及是否具备开展公司治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的职业胜任能力,决定着我国内部审计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因此,要实现我国内部审计事业与国际同行业的尽快接轨,实现我国内部审计的顺利转型,当务之急是构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并分析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基本情况,并借鉴国内外关于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

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基于研究的需要,本文设计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调查问卷》,借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发展研究中心的成果,问卷内容涉及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对职业胜任能力的掌握情况,对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和培训机制设计内容的相关建议等[2]。具体内容包括四大部分:(1)内部审计人员所在企业基本情况;(2)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3)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个人技能、审计工具与技术素质;(4)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提升情况。问卷调查采用网络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国范围内的内部审计人员共发放问卷6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50份,问卷有效率为9167%。本次问卷调查涉及的行业包括电信、金融、服务、教育、房地产、钢铁、电子、投资、生化、工业、农产品加工、酒、石油、制造业、综合产业等,笔者对收回的有效问卷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统计的情况如下:根据被调查对象所在企业的性质进行分类,有限责任公司的占4545%,国有独资公司的占1818%,股份有限公司的占3636%;根据被调查对象所在企业的隶属区域进行划分,东部地区的占8364%,中部地区的占1273%,西部地区的占364%;根据被调查对象所在企业的规模进行分类,大型企业的占40%,中型企业的占5636%,小型企业的占364%。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891%的调查对象所在企业设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情况如表1所示。本次问卷调查的一项内容是要求被调查对象根据其工作所涉及的审计类型按照工作量大小进行排序,再按照排列最先到排列最后的顺序对选项分别赋值11分到1分,并对11个选项加总分后取平均数,最后得出主要审计类型的得分情况如表2所示。同时,本次问卷调查对被调查对象所在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构成也是通过排序方式进行的,各专业人数的平均得分如表3所示。

另外,本次问卷就被调查对象对专业知识重要程度的认识、个人技能、审计工具和技术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对象对专业知识重要程度的认识方面,会计学、计算机和管理学最受关注,财政学和经济学次之,法学和工学再次之,外语受到的重视程度最低(如表4所示)。在个人技能方面,多数被调查者认为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判断力很重要,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变革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次之,写作能力受到的重视程度最低(如表5所示)。在审计工具和技术方面,被调查者对内部控制工具运用的重视程度最高,而商业分析工具的使用受到的重视程度最低(如表6所示)。在职业道德方面,正直诚信、廉洁、保密这三项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职业审慎、遵纪守法、社会责任、追求卓越等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但重视程度相对偏低(如表7所示)。

(三)调查结论对框架设计的作用

根据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本文认为此次调查结论能对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设计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在设计思路方面,由于我国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主要对公司经营行为进行审计,内部审计机构的总体地位、权力、独立性和客观性得以保证,因此框架基本可以按照内部审计机构设在董事会、监事会之下或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的情形进行设计。

2.在框架内容的分类方面,由于多数被调查对象持有注册会计师或注册内部审计师证书,因此在设计框架时可以根据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相关教材的知识结构对会计学、审计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进行相应的分类和规定。

3.在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具体要求方面:(1)由于传统审计类型(如财务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合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舞弊审计等)仍然受到多数企业的重视,因此应对这些方面的职业胜任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同时,对在国际趋势影响下日益受到重视的风险管理审计、投资项目审计也应提出一定程度的胜任要求,而对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专项审计、it审计等审计类型可在框架设计中暂时提出相对较低的要求。(2)根据内部审计人员对各类专业知识重要性认识的调查结果,在设计框架时应对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财政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对法律、建筑学、外语等学科的要求则不应过高。(3)根据内部审计人员对各项个人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在设计框架时应对沟通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专业判断能力、变革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则不宜过高,但对写作能力方面的要求应不仅仅限于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撰写审计报告,而是应要求多数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结合工作实践来撰写论文并公开发表。(4)根据内部审计人员对各种内部审计工具重要性的评价结果,在设计框架时应对内部控制工具、风险管理工具、信息技术软件和分析工具以及经营管理工具的使用提出更高要求,而对商业分析工具和计算机辅助审计工具则可以暂时不作要求。另外,在计算机使用要求(归属于信息技术软件和分析工具)方面,本文也作了相应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在设计框架时应对文字处理、inteRnet上网技术、eXCeL软件、查询数据编程语言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对基本编程和独立编程等难度较高的能力则不必过高要求。(5)在内部审计人员对各项职业道德重要性的评价结果中,尽管某些职业道德受到内部审计人员重视的程度较低,但本文认为这些职业道德仍然对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棣华和张守凤认为,内部审计人员应遵守廉洁自律、办事严谨、遵纪守法、保守秘密等职业操守原则[3]。因此,本文认为正直诚信、廉洁、保密、职业审慎、遵纪守法、社会责任和追求卓越等七项职业道德均应当成为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并且根据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独立性和客观性也应列入其中。

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体系

国外大多数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分专业知识、个人技能、审计工具与技术三类。借鉴此分类方法和屈耀辉等人的观点,本文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划分为专业知识、职业道德、个人技能、审计工具与技术四类[4]。这四类职业胜任能力在重要程度上有所区别,从而形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个人技能、审计工具与技术为主体,以职业道德为普遍约束力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这四类职业胜任能力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辩证的统一体[5]。

(一)专业知识———基础

专业知识是一个职业能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本要件,从业人员如果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则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更无法产生工作成果,因此,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中的基础内容是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探讨个人技能和审计工具与技术。为方便查阅、使用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本文依据问卷设计中的相关内容,将专业知识部分以学科作为分类标准,个别学科(如会计学、管理学)根据国家学科分类标准,下设分支学科进行具体规定,其中会计学下属的审计学、财务管理等学科内容按照问卷分析的结果,依照注册会计师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辅导教材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框架中学科的先后次序依据问卷调查所反映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各学科重要程度的认识来排列,如表8所示。

(二)个人技能和审计工具与技术———主体

内部审计工作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技能、审计工具与技术对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性。个人技能的高低对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对最新审计知识的学习或对上级机构的工作汇报都具有重要影响,对审计工具与技术的掌握程度则直接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能否运用适当的工具或技术进行正确而高效的审计工作。因此,个人技能或审计工具与技术的缺乏都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可以说,这两类职业胜任能力是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必需素质,也是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主体部分。本文对各种能力和审计工具与技术的分类依据问卷中的相关内容来确定,各种能力和审计工具与技术的先后次序依据问卷调查所反映的内部审计人员对各种执业能力重要程度的认识由重到轻进行排列,并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相关调查结果予以确定[6],如表8所示。

(三)职业道德———普遍约束力

职业道德对内部审计人员在整个工作中都具有普遍约束力,也一直是各个国家重点强调的内容。框架中个人技能的发挥和审计工具与技术的使用都是贯穿整个内部审计工作过程的要素,因此职业道德对两者具有普遍约束力。借鉴陈佳俊和贺颖奇的分类观点,本文将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分为两个级别九项要素,其中九项要素依据问卷调查所得结论而定[7],如表9所示。四、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具体内容针对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的相关规定存在层次不分明、分类不细致、范围不全面等状况,本文认为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总体设计思路为:按照分类别列示、分层级规定、全面覆盖、方便查询的要求,采取内容细分类、人员分层级[8]、按需定程度、整体成体系等措施,将各类职业胜任能力进行细致分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分出层级,并对各层级人员应具备的各类职业胜任能力规定掌握程度,并使用表格体系结构,以方便不同层级内部审计人员的查询使用。一是内容细分类。在框架中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专业知识、个人技能、审计工具与技术三大类职业胜任能力;第二层次为隶属于三大类职业胜任能力的学科名称或项目名称;第三层次为各学科或项目名称下的分支学科名称;第四层次为各分支学科的具体要求。二是人员分层级。在借鉴国外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按层级划分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层级数和层级名称,在框架中将内部审计人员划分为三大等级,共包含六个层级,以使得框架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三是按需定程度。在确定内容和人员层级的基础上,根据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结果,借鉴国外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的相关规定,对各层级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各类具体职业胜任能力作出明确规定。四是整体成体系。框架采用表格形式来体现,表中纵标题和横标题分别表示各类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种类和各内部审计人员层级,表格内容为各层级内部审计人员对相应职业胜任能力内容应当掌握的程度,这样可以方便内部审计人员从具体学科分类或人员层级两个角度进行相关内容查询,既实用又便捷。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6

首先是经济效益审计(以下简称效益审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二十世纪中叶以前,审计业务只从事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以下简称财务审计),而在其披露问题和管理建议的陈述中,也涉及收入丰欠、支出节约或损失、浪费等事项,表明财务审计中早有评价效益的因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社会经济重大变化对审计有新的需求,其时财务审计已有成熟的业务基础,于是效益审计脱颖而出,成为一种独立的新型审计种类。

应当看到,财务审计在悠久历史过程中进展缓慢,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重大发展,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涌现大量新兴工业部门和大型企业,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出于保证投资、贷款、税收等安全的需要,财务审计业务量迅速增长,审计内容有重大变革;但审计规范、方法和法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出现风险和失误,直至1939年到1948年,完善审计程序、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制定会计准则,建立审计标准,才奠定财务审计业务基础,为效益审计的兴起和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经济变化对审计提出了新需求。以政府审计为例,美国财政预算在战前未超过一千亿美元,战时大量膨胀,战后高达二万亿美元,民间对浩大支出反应强烈,迫使议会质询厐大开支的成效并要求审计证实,审计总署(Gao)对财政资金重大支出项目的成效、节约或浪费进行审计提出报告,形成美国的经济和效率审计(economyandefficiencyaudit)和项目成果审计(programResultsaudit)。与此同时,加拿大议会对政府的巨额财政支出虽经审计证实真实、合法,却未表明其有无效益或损失、浪费,要求对此进行审计;而政府中多数部长也是议员,认为真实性与合规性有一定审计依据可以接受,而成效高低则难以评定,对此力持异议;最后由议会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审议后修改了审计长法,形成为“价值为本审计”(auditofValueformoney),结合财务审计称为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audit)。

内部审计中效益审计的兴起更体现社会经济变化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后期涌现的新型大企业经营范围扩大,管理层次增多,一些企业开始建立专职的、独立的内审机构,赋与监督资产完整,检查收支合规,审核盈亏真实,以及贯彻经营决策和实现经营目标等权责,含有评价效益的事项,但其审计业务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仍局限于财务审计。此时由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职责说明》,只规定审查财务会计资料,四十年代后期才扩大到经营资料。五十年代企业受战后新技术、新科学所冲击,经济竞争过去主要靠资本雄厚占领市场,此时则取决于品种新、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快,售后服务好才占有竞争优势,而品种更新、质量提高、技术改进却带来成本增加和资金短拙,危及企业生存,必需对技术改进与效益优劣进行评价,以保证决策正确和持续发展,兴起了新型的经营审计(operationalaudit)。它引起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的重视,六十年代大力倡导,成为内部审计业务中的重要内容。

我国在1983年成立审计署,即对内蒙物资局实施财务审计,对天津铁厂进行效益审计。地方审计机关也相继试行多种形式的效益审计,如扭亏为盈的审计,行业成本审计,项目投资效果审计,财政支出节约、浪费、损失的审计等,促进其制止损失、改进管理、提高效益。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后,以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开展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后者具有多种多样内容,曾推动了节支增收,也促进了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改进。

(二)概念

效益审计是中国的审计术语,国外与此相同的有多种审计名称。如在一些国家的政府审计中,有绩效审计、价值为本审计、综合审计、全面审计,以及经济效率审计和项目成果审计等;内部审计则一般称为经营审计。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ia)曾经试图统一名称,1986年在悉尼召开的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作了讨论,出于习惯难改,最后的结论是,不管是何名称,其内容都是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简称“三e”审计。其后,审计领域扩大,涉及环境(environoment)、公平性(equity)等事项,有些学者进而改称为“5e”审计。1995年开罗举行第十五届国际审计会议对环境审计的内容研讨后,认为主要仍是包含经济、效率与效果的“3e”审计。

加拿大一些学者对“3e”作了如下表述:

经济性指节约或损失、浪费;

效率性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

效果性包括完成预算目标或达到计划目标。

以评价3e为内容的效益审计也是一个系统过程,它根据一定的审计目的,采用审计程序,取得审计证据,对照评价标准,作出审计结论,证实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而对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加以证实和进行监督。此项审计过程,与财务审计具有共性,但效益审计乃是单独的种类并与财务审计具有差别:

1、审计目的:财务审计在于证实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效益审计是证实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2、审计范围:财务审计主要是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会计资料;效益审计除此而外还涉及有关的生产、技术、工程、经营与计划、决策、管理、组织结构、控制系统等方面。

3、审计依据:财务审计主要是财政、财务、会计等法令、制度、规章、规范;效益审计则需依据有关的政策、决策、计划、方案、法规,以及生产技术规范、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

4、评价标准:财务审计主要运用财政制度(财务通则)、会计准则;效益审计则采用能够评价、证实、确定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有关标准,如预算、计划或方案所达到的目标,生产、技术、工程的定额、指标或标准,本单位、同行业、国际上的可比水平,以及执行考核的责任目标和业绩标准等。

5、审计方法:财务审计主要采用一般审计方法,如审阅、核对、盘点、调整,分析法等;效益审计除此而外,要按照审计项目所需评价效益事项而运用不同的经济分析、数学分析、经济论证或其他管理科学方法等(如评价投资效果应用净现值法,成本效益应用价值工程法等)。

6、审计方式: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有相同也有差异之处。例如:

(1)财务审计有全面和专项审计,定期和临时审计,现场和送达审计等方式;效益审计都可应用,但无论就单位、部门、地区或全国来看,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多,全面审计少;从时期看,年度审计(或常采用几年一次的轮回审计)少,不定期的审计项目多;从审计地点看,现场进行检查、取证、分析的方式多,以书面资料或电子数据实施的送达审计少。

(2)财务审计大多是对单位或部门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处于微观性质,即使发现普遍的问题需在多个单位检查、取证以形成宏观性的结论和建议,其事项较少。效益审计除进行微观性的审计外,还侧重于全国、地区、行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3)财务审计主要是事后审计。而效益审计还有事前、事中、事后和后续审计。

7、审计职能:一般认为审计具有评价,鉴证、监督职能。财务审计主要是鉴证,而最后是通过鉴证执行监督。效益审计侧重评价,最后仍是对防止损失、浪费和提高效益进行监督。两者有差异,也有共性。

8、审计作用:通过财务审计能够促进核算正确、收支合规、资产完整、盈亏真实,防护性是其主要作用;它通过审计也揭示管理失控,促进其健全管理,也存有建设性作用。通过效益审计,可以促进改善财务收支、资金运用的管理、生产经营支出或成本的控制,进而改进生产技术经营,加强控制机制,提高决策和计划水平,乃至促进宏观经济的治理和调控,提高单位、地区或是社会的经济效益,所以它具有建设性作用;但从防止资金使用不当、控制系统失效等而言,也有防护性作用。财务审计与效益审计的主要作用仍具有差别。

还应看到,效益审计与经济分析也有重大差别,两者不能具有同一概念。

由于效益审计过程也采用经济指标对比或者运用经济论证方法获取审计证据、或是寻求增效潜力;因而有的学者认为两者业务相同,既有经济活动分析、经济技术分析或是财务分析(以下统称经济分析),无须另有效益审计,或经济分析即是效益审计。为了防止这种概念失误,对两者的主要差别简略表述:

1、主体不同:经济分析是财政、计划、统计,银行、税务、会计和业务部门都可进行的;效益审计只能由审计部门及其审计人员才能实施。

2、行为不同:经济活动按照工作需要可以在本单位内部或是现场随时进行,其调查、研究、分析所形成的结论,主要作为信息反映或参考建议,是一种管理行为。实施效益审计以国家制定的法规为依据,作出的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是国家授权的经济监督行为。

3、方式不同:经济分析以存有业务关系的单位或地区为对象,以主要经济指标为内容,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和论证,无需统一的程序和规范,即可作出分析结论或研究成果。效益审计则对所有需要审计的单位、部门、行业、地区均可作为对象,审计的方式和方法要遵循一定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标准,规范地形成审计结论和提出审计报告。

4、力度不同:经济分析对一定事项、或一定单位、地区,采用相关的经济指标和数据,运用科学技术分析方法加以分析论证,然后产生分析研究成果,它既可反映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又能表明实现的成效和发展趋势,对决策和控制都有重要作用;但依据的指标和数据如有缺漏、差误,其结论缺少效力。效益审计以审计证据为评价基础,其审计结论的信赖性力度较高。

(三)特性

效益审计的业务内容和审计的方式、方法及其审计的职能和作用,均有不同于其它审计种类之处,由此才形成一种单独的审计种类。但效益审计赖以建立的基础理论,却与其它审计种类是同一的,存有共性。例如,基础理论中审计的最终目的是证实履行受托经济责任,效益审计的主要业务内容包括证实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并以真实、合规的数据构成“3e”的审计证据,用以证实效益优劣,进而证实是否履行受托的经济责任。这里,有三层涵义:一是经济,效率和效果,是效益审计特有的审计业务,乃其特性;二是效益审计活动的核心是对“3e”进行证实,内中蕴含的“证据”,“证明力”、“证实性”进入审计基本理论而成为各种审计必备的共性;三是各种审计活动的最终成果落实于证实履行受托经济责任,这种证实性乃是审计区别于其它业务部门所具有的特性。

即如,会计与审计的关系密不可分,曾有不少学者断言审计是会计的分枝,最后从审计的此项特性否定了这种论断。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会计、审计学者R.。J.安德逊在《外部审计》一书论述审计程序时,指明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会计是一个鉴别、计量、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活动;审计是一个获取、评价、传递审计证据的过程,是对审计目标的证实行为。与此同时,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定义公告:审计是一个系统过程,它客观地收集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申明的证据,以证实这些申明与既定标准的吻合程度,并将其结果传达给有关用户。1985年,《蒙哥马利审计学》第十版肯定和引用了上项定义而摒弃了过去陈述的论点。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87年再版《经营审计》一书,指明实施此项审计要获得和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审计证据,用以对照标准证实效益优劣。

但是,无论经济性、效率性或效果性又如何证实?从何入手?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曾举办过一个从效益审计典型案例入手探索其理论与实务的会议,通过对二十多个不同内容的案例个别讨论和集中论证以后,大部分学者、专家认为效益审计业务的内容应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证实数据真实。无论是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或与此有关的数据,首先应当审查核实,做到真实、合法,才能保证评价效益有可靠根据。

2、证实效益优劣。根据审计项目的目的、内容和要点而取得的审计证据,必需具有充分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并有足够的证明力,对照经过确定的标准,衡量和确定其效益高低。

3、证实效益差距。与一定标准对比表明的效益高低体现了其间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无论是优是劣都要分析、评价,查明其中有多少是主观产生或客观影响,以便寻求消除、改善或弥补差距的措施。

4、证实效益潜力。效益审计不应止于评价优劣和差距,还应从差距中解剖、分析、评价其能够提高效益的潜力。当然,效益低劣的差距分析主观或客观因素后,属于主观造成者须从内部整改加以缩减,外部影响的也应同有关方面研究适当解决。此外,效益优良的差距,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增效的潜力。通过效益审计寻求改善差距的措施一般只是方向性的,而具体的举措是在提出审计报告后由有关业务部门制订。

效益审计对其数据、优劣、差距、潜力几个方面所作的证实,仍须按照一定的审计程序顺次进行,如包括准备、实施、报告、后续等阶段。

(四)展望

审计对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效益审计更有其独特之处,如:

1、通过审计及时制止损失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和加快资金积累。

2、效益审计涉及生产技术经营各个领域,审计过程揭露其薄弱环节和低效事项,或是对比差距体现其增效潜力,既可推动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管理水平,又可实现挖潜增效。

3、对决策、方案、计划等进行事前的效益审计,能够及早防止差误,保持应有的先进水平。

4、在宏观范围对影响社会经济效益低落的重要事项进行审计,可以显示决策、控制、经济结构或经济运行中薄弱环节和问题,有助于改进国家的经济决策、方针、政策和加强宏观调控。

5、政府或议会提供需要证实的重要事项或重大问题进行专项效益审计,有利于制定法规、政策、方案、决策。

6、效益审计能为政府、企业提供评价绩效或业绩,以及履行责任的审计报告。

因此,效益审计适应社会需要而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开展此项工作也具有一些有利条件:

1、新的形势和要求为效益审计的开展指明道路;

2、过去初步实践提供了经验,特别是开展此项审计应探索的一些主要问题;

3、逐步成熟的财政财务审计建立的与效益审计具有共性的业务基础为建设效益审计创造了条件;

4、国际上最新发展的效益审计理论和实务可供借鉴;

5、拥有一批初步从事效益审计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的人员。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审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几条原则可以思考:首先,效益审计工作必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其次,效益审计业务可以学习国外经验,却不可全盘照搬;再次,效益审计的理论和方法要从我国现状出发,实事求是地开拓创新,构成有中国特色审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通过对比可以反映一些情况,即如:

1、国外效益审计的职能或功能,只讲评价;我国也讲评价职能,却是通过评价结论而最后仍执行经济监督。

2、国外一些政府已将效益审计作主流,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在其审计份额中愈来愈少;根据我国情况,制止帐目虚假、防止税收流失、揭露收支违纪、维护公有财产完整、审查财政资金违规等审计任务很重,因而国家审计机关须把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

3、国外进行效益审计一般以现有的财务会计与有关经济数据为依据,对其真实合规与否未作单独核实,现已表明其帐目数据不少造假,效益审计结论很难憑信;我国则首先要证实采用数据的真实合规,作为效益审计的一项重点。

4、国外财务审计理论中多有审计最终目的落足于经济责任的论点,而在效益审计中很少论及;我国的效益审计不仅理论强调受托经济责任,而且将在其实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中都把责任性作为论证重点。

5、国外效益审计进行评价多从财务领域出发,着重市场营销和管理效率,落足于增加盈利;我国效益审计除此而外,在于促进生产技术经营与控制系统,管理机制的改进,以及根据审计发现问题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方案、决策与加强宏观调控,注目于发展生产力。

6、国外的社会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由内部审计机构按企业所需而各有侧重开展效益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对此不予过问;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财政资金涉及的范围广泛,开展效益审计的指导思想和业务规范将遍及这些单位。

还需探讨的是,处于新形势下的效益审计工作将是新的起步,需要研讨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若干主要问题。即如:

1、拓宽审计领域。过去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国家审计机关中试行过若干效益审计业务,如财政财务支出的损失,浪费或节约,资金使用、成本变动和盈亏变化的效益,工程建设、技术改造、产品开发、质量变动和市场开拓的成效,管理机制、控制系统的效率,经济合同、责任目标、经营业绩的成效,以及对经营决策、可行性方案的效益所做的评价等,在各个时期、各有侧重、形成或多或少的审计内容。目前,若干新的事项要求拓宽和深化效益审计领域。例如,个别单位或一定区域环境保护或治理的成效,大项目或大区域建设投资的效果,某些产品产量猛增出现质量低劣、重复生产、布点分散、资源不足等影响社会经济难以协调健康发展等重大问题,有待实施效益审计评价效果并据以加强宏观调控制。

2、探讨主要问题。效益审计业务若干要点尚待探索,例如,以经济指标为主或相关事项为对象进行评价?一些非会计信息或非量化的数据可否转化为核算数据进行效益审计?审前如何有效评估风险并确定审计内容,重点和方法?宏观经济中若干效益重大事项怎样开展审计并运用何等审计方式、方法?科学进步发生大量产品更新、质量变化、工艺革新等效益如何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以及效益审计的领域应覆盖哪些新兴的项目?过去的效益审计程序和方法是否适用并如何制定其审计规范围等。

3、完善审计方式。以期间为例,效益审计应有事前、事中、事后和后续审计,并按其审计范围或内容不同,项目间应各有侧重。例如,产品开发、质量升级、工程建设、技术改造等应有事前审计,及早评价效益以保证达到先进目标;产品质量、控制系统等应有事中审计,以控制和保证其应有成效。各个审计项目都应进行事后和后续审计。此外,有些审计事项如宏观经济中的某些问题,或是涉及经济活动不多而政府或议会要求审计证实的特殊事项,不可能按常规审计程序进行,只能通过专项审计调查获取有关证据,按受托目的加以证实。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7

我公司针对《关于开展加强企业基础管理、提升企业监督水平活动的通知》其中关于20**年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共性及典型问题(共49条),对公司内部相关部门进行了自查,内容如下:

一、销售处

公司销售处严格遵守股份公司相关部门及内蒙古大区关于销售管理的各项政策及相关规定,基本上未出现违规违法情况。并且在以后的销售过程中阿旗销售处将更加严格的遵守股份公司及公司大区的规定。

二、设备管理处

(一)、供应商的选择

1、设备部对所采购的相关备品备件,具备原厂家采购要求的无特殊情况(无总部战略招标的),为保证设备及备件的一致性均从原厂家直接采购,避免中间商参与,有效控制采购成本。除特殊情况,标的价值不高从中间商购买,价格基本与原厂家价格持平或无重大偏差。总部给予提供中标单位的,我部门严格按照总部提供的招标参考价格及供应商名单,针对自身实际工矿使用条件进行选择供应商。比如长城合成油,我部门严格按照总部要求从遵化润滑油销售有限公司购买,价格执行统一招标价格,附有供应商报价单。部分矿山用油及车用油,因总部无招标、零星采购,由我部门自行采购,进行寻比价购买。在购买过程中稳定现有的供应商,争取在以后的采购过程中努力控制采购成本。

2、设备部对大额、规格标准统一的备品、备件进行招标,根据附近供应商加工能力、供货能力圈定供应商范围,基本保持同等水平,比如托辊、滚筒招标,水泥散装罐招标,都严格执行招标规范及招标指导办法执行,现场评委单独赋分及主任评委审核(部门及审计均对招标材料及赋分结果进行存档)。因实际采购过程中对于部分备品备件无统一招标范围,零星采购及紧急采购的备品备件无招标,在以后采购过程中,尽量对范围统一的、不需要紧急采购的备品备件进行招标!

3、我部门所进行的备品备件寻比价都尽量统一在相同品牌,税率及供货周期,付款方式统一,个别没有标明的在此次整改之际坚决杜绝。

4、部分通用的备品备件在不能确定价格范畴的情况下,我部门尽量询问相关子公司的价格,争取做到持平或略低于其他子公司的采购价格,并作参考。比如板式冷却器、锚固件的采购等都不高于其他子公司的采购价格。

整改措施:

1、严格执行总部战略招标的结果,依据我公司设备现状合理选择中标供应商。

2、备件采购尽量由原厂家直接购买,在保证设备及备件的一致性的同时,也减少中间供应商的参与。

3、通用备件在我公司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的情况下,根据近几年的供应商供货能力等综合因素,圈定优秀、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并努力发展新入围供应商,形成通用备件的供应梯队,并对稳定供应关系的供应商进行半年或季度考核,及时考察新入围供应商,严格界定新入围供应商的条件。

(二)、供应商的管理

1、对于长期供货的供应商极少数存在档案不全。

2、部分供应商缺少定期评价。

整改措施:

1、设备部将借着此次自查机会,重新梳理供应商档案,争取在本年度5月30日之前做到供应商档案的健全、合理。

2、对于缺少供应商评价的我部门将在本年度5月30日之前补充,完善。

(三)、合同履行

1、合同条款表达存在异议及纠纷。

2、少数合同无签字盖章。

3、相关备品备件缺少检斤。

整改措施:

1、对于合同条款表达异议及纠纷的合同,我部门将所签订的合同按照审计部门提供的合同样本草拟,签订。如有表达不严密的条款,我部门将及时与审计部门沟通,完善。

2、严格执行“委托人签字并盖章生效”条款。

3、重要备件做好检斤及抽检,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对于需要检斤及抽检的备件会同相关工程师及委托验收结果形成书面验收单,交由库房保管员存档。

(四)、发票管理

1、发票入账不及时

2、发票管理混乱

整改措施:

1、对于当月可以履行的发票一定及时催办,入库。

2、严格约定发票类别及税率要求。

(五)、入库管理

1、入库不及时

2、库管员缺少合同对照无法验收

整改措施:

1、及时签订合同,如无特殊使用要求及时间要求的,应签订完合同以后再备件入库,时间上有特殊要求的备件,合同无法及时形成的,应健全书面紧急采购计划,并将紧急采购计划交由库房库管员,让库管员做到知情。

2、以后健全入库对照制度,即采购员持合同与库管员当面验收,验收完毕及时入库,争取品牌、配置与合同及使用要求相符。

三、供应管理处

1、emeS物流平台信息

公司建立物流系统的起始时间为20**年6月,平台经过两年时间的运行,存在以下问题:

(2)辅材采购员采购界面存在平台合同编号录入混乱等情况。

(3)计划核算员的需求计划审批界面有少部分应退回,未及时处理的情况,收发存界面有科目类别账面出现负数等待网络管理员处理。以及平台有自身数据不能及时上材料明细账等平台自身系统问题待处理。

整改措施:

由计划员与网络管理员于5月底对各个岗位物资平台进行维护,包括需求计划、采购任务、库管员实物入库界面,进行详细的跟踪,并对出现问题的环节,协同网络管理员及时处理,保证物资工作的畅通。

2、市场资源考察和调研

20**年的考察工作不够全面具体,没有形成定期的书面考察报告,实地考察过于狭隘,没有对周边区域半径内所有可替代资源进行具体的详查,没有全面、准确掌握资源分布状况和资源地信息,没有矿产资源分布图。

整改措施:

按照大区要求的考察频次,定期对资源地进行详查,并形成资源考察报告,及时、准确的掌握市场资源分布、价格变动等情况,制作采购区域半径内资源分布图,此项工作在5月底之前完成。

3、供应商的选择和合同管理

(2)对供应商的准入没有进行严格管理,部分合作的供应商资质已过期,并没有及时更新,对供应商没有定期的进行评价。

(3)辅材采购合同询比价存在格式不统一,比价单有的没有税率,供应商档案存在资料不健全、不完整等情况。对签订的合同,没有及时录入合同档案,录入信息,合同档案管理有待提高。

整改措施:

(2)进一步捋顺基础管理工作,加强档案管理,拟在4月底之前对物资基础管理进行自查、整改。

4、计划与核算管理

对各部门申报的紧急计划,纸板计划,申报没有体现规定的到货时间,个别办公用品申报紧急计划不符合紧急计划的管理要求,存在下达采购计划申报错误,采购计划审批完成的界面不做更新,已定货的不做合同订单,暂估入库时间超过三月以上未开发票办理入库的情形,个别入库时间与发票时间间隔太大,发票手续在采购员手中滞留时间较长。

整改措施:

规范需求计划审批流程、定期催促各部门经济管理员申报月度计划,避免紧急计划的增加。核算员对入库界面每月进行整理,对超过三个月的暂估入库单,由核算员提出,采购员写出书面的原因,对不符合情况的进行部门考核,以减少发票在采购员手里滞留和采购工作的滞后的情况。制定严格的考核措施。最大限度杜绝发票过期的严重工作错误。完善采购员的采购工作。

5、废旧物资管理和库房管理

(1)废旧物资的处理已按照《废旧物资管理规定》执行,履行了招标程序,中标单位经评委公开讨论,符合废旧物资的处理规定。存在问题是没有形成废旧物资档案。

(2)库房管理方面,20**年全年有个别月份未进行库存盘点,只是季度、半年度、年末的盘点,盘点表存在没有页码、总页数、未加盖骑缝章等现象。

(3)有少量因检修期出现的白条抵库现象,库房存有帐外物资,帐外物资出库未登记盘盈出库台账。库管员入库,只根据供货商提供的到货单办理实物入库,未与采购合同核对。

整改措施:

(1)对库房实行部门月月盘点,和财务、审计进行季度、半年度、年末的集中盘点。做到账账相符,帐物相符。

(2)监督库管员实物入库程序,做到货到及办理入库,申报部门、采购员、库管员三方货物验收手续,杜绝白条抵库的现象发生。

(3)对物资摆放做到合理分类,需求计划下达的同时核对库房库存物资,避免积压库存,常用的物资制定合理库存。针对库房出库手续严格把关。

(4)建立废旧物资台账,加强废旧物资的管理工作。

四、财务管理

1、票据不规范,不具备入账核算条件

我公司在日常报销中一贯重视发票的合法性和完整性,业务过程中对不加盖发票专用章的发票不予报销或付款;大宗材料的运输发票一直要求业务部门督促客户标注起运地和达到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地点范围过大的问题,如鄂尔多斯---阿旗;住宿费发票以手撕票居多,机打票中存在未注明住宿起止时间的问题。

2、凭证附件不全

我公司对凭证附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合法性一直要求严格,要求业务部门在办理结算时提供完工证明、业务量清单等证明类附件,要求主管领导、部门负责人、经办人签字确认。

3、发票问题

①发票入账延迟

由于客户对开具发票的时间掌握尺度不一、业务部门需要处理相关内部流程,我公司也存在入账时间与发票开具时间间隔较大的问题,且问题主要集中在剪口发票和手撕发票,因增值税专用发票有抵扣的时间限制,此类问题不明显。

②发票管理问题

我公司也存在部分月结款项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业务部门解释为:个别客户不是一般纳税人,但因业务需要确实需要其提供产品或劳务;如开具专用发票,合同价格会有所提高。因职工出差范围较广,各地的客运发票管理混乱且票面样式众多,给我们的辨别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上网查询的方式确定其真伪。

4、某公司往来账款中部分大额款项挂账5年以上,未及时进行处理。

我公司不存在3年以上未处理的往来帐,确因业务需要除外(如电费保证金)。

5、资金及档案安全性不足

某公司①财务部无单独的资金室,财务部外窗无安全护栏。②会计档案存放不符合规定,自2008年开始的会计档案全部存放于财务部,未及时移交公司档案室保管,其安全性问题得不到保证。

我公司的配备了专门的出纳室,安装了护栏、防盗门、监视器等必要的防护装置;为查询方便,会计档案存放于财务部档案室,配备了防盗门窗和铁皮柜,暂未移交给公司档案室。

6、资金计划执行不规范

我公司存在使用以前月份付款申请单的现象,但都已列入了当月的付款计划。确因业务需要支付计划外款项的,按流程已报大区审批。

7、公司付款申请单是否采用股份公司通用格式

某公司付款申请单未采用股份公司通用格式,存在一定问题。其中:①经办部门只是签字确认,没有将与付款业务相关的合同等信息进行列示,而且财务经办人审核意见只签署“已审”等字眼儿,过于简单。②付款金额人民币符号直接打印,实际填写时与数字空间较大,存在被修改的风险。

我公司的付款申请单未采用总部的通用格式,经办部门也只是签字确认,但财务经办人将合同约定、欠款金额等审核意见详细列示在单据上;付款金额的人民币符号手工填写,对存在篡改可能的不予办理付款。

8、退款重付不符合规定

我公司明确要求,对收款人名称、大小写金额不允许修改。若出现账号错误,我们一般要求经办部门出具说明,并对比合同再次办理付款。

9、大额银行转账没有审批手续

某公司在办理银行间转款、存入票据保证金等业务时,无相关人员审批,直接由出纳制单办理。如20**年9月30005#转款1500万,9月30009#转款300万,9月30040#890万。

我公司在操作公司各账户之间的转款和存取保证金业务时,没有填写付款申请单,出纳办理后按银行提供的回单入账。对此我们会抓紧整改。

五、合同管理

1、合同签订不规范

(1)合同文字表述不够准确,容易产生歧义。

(2)违约责任约定过于简单。

(3)合同条款约定不严密,容易产生纠纷。我单位合同几乎都使用的是规范的合同文本,杜绝了以上情况。

2、合同存档资料不全现在所以合同及询比价表全部一起存档。

3、合同生效要件不全以前有过这类情况出现如“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对方只盖章没有签字,自20**年起这类情况已经杜绝。

4、存在后补合同的情形,合同审批流于形式这类情况也有存在,逐步完善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5、合同条款约定不合理

6、未按合同条款履行合同统一合同文本,没有这类情况。

7、合同台账不完善20**年我单位合同台帐基本完善,自20**年起启用新股份公司下发的合同台帐。

8、签订卖方定价合同

9、合同文本存在手动修改的情况,且未在修改处双方进行盖章确认合同文本没有手动修改的情况。

10、未经审批对外签订融资担保协议

12、抵押担保协议中无担保资产公允价值、未到有关管理部门做抵押登记我单位无此类合同。

11、合同中供方信息填写不全以前有此类情况,在以后的合同管理中杜绝此类情况发生。

六、综合管理

1、公司文件存档全为原件。

2、加盖公司行政章的文件,正在逐步完善、存档。

3、超范围用章方面严格遵守《印章管理制度》,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审计自查报告(二)

按照开展审计工作评议的统一安排,4月30日,区审计局召开自查自评会议,并邀请工作评议组成员、部分区人大代表、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以及机关退休老同志参加。会上,大家肯定了近年来审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制定了初步整改措施。

一、近年来审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下,在各部门的倾力配合下,近三年来审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审计观念全面更新。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三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切实做到了“三个转变”:由事后惩处向事前防范转变、由处理处罚向积极建议转变、由被动监督向主动服务转变,改变了社会上认为“审计工作就是找麻烦、整人、得罪人”的错误观念。角色的转换,和谐了审计氛围、融洽了审计关系,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明显优化,表现在单位和个人主动请予审计,要求审计的越来越多,请审计提前把关、事中监督、事后审查的越来越多,采纳审计建议、按审计意见进行整改的越来越多。

(三)机制制度逐步健全。一是健全工作机制。以区委政府的名义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意见》、《巴州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巴州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巴州区国家投资建设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等5个规范性文件,从而使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完善内部制度。坚持目标科学、责任明确的原则,先后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审计程序制度》、《廉政监督责任制度》、《廉洁从审纪律》等数项内部管理制度。目前,率先在全省试行审计计划、审计查证、审计审理、审计执行“四权分离”的管理办法,待进一步总结完善后全面推行,这必将对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和效能,促进廉洁从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审计质量不断提高。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完善控制体系为抓手,严把“四关”,狠抓审计质量全面提高,三年间无一例质量投诉。一是严把审前调查关。通过查资料、走访、问询等方式开展审前调查,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机构设置、资金来源、管理方式、内控制度、核算方式等,为编制审计方案提供依据。二是严把质量复核关。将审计复核工作贯穿于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严格实行三次复核,即征求意见稿复核、全面复核、对外报告复核,确保项目“零”缺陷、程序“零”违规、质量“零”差错、廉政“零”投诉。三是严把处理处罚关。在重点把握问题的定性、法律法规的适用等关键环节的同时,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性、灵活性与可操作性相统一。在处理处罚决定的文字表述上,力求科学严谨。认真开展审计决定执行回访活动,督促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事项,进一步加强管理。四是严把项目抽审关。创新实行项目抽审制,即由主要领导牵头,定期在已完成的审计项目中抽取一定比例项目实行再审,通过抽审提高审计质量,并将抽审情况在机关内部予以通报。

二、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审计管理有待加强。一是审计力量不足。现有职工34人中仅有22名专职审计人员,今年安排计划项目29个(不含灾后重建、扩大内需、港澳援建项目423个和领导交办项目),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二是审计手段不新。目前的工作开展,大多仍停留在以手工为主的账簿审计状态,利用计算机审计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开展起来;审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先进的审计技术和方法没有得到有效采用,影响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三是审计监督不细。由于“有心无力”,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不够,效益审计开展较少,微观审计多、宏观审计少,个别领域、个别项目审得不透、不细。

(二)机关作风有待改进。按照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我们在机关认真开展了作风整顿建设活动,通过自查发现“四不”问题在个别同志身上不同程度存在,“不守时”,作风散漫,上下班迟到早退;“不守纪”,不遵守规章制度,工作时间听音乐、聊天、打游戏;“不忌口”,律己不严,接受被审计单位宴请;“不敬业”,责任心不强,审计工作效率较低。

(三)功能发挥不够充分。给党委政府的“进言”不深,对问题的实质欠深层次挖掘和分析,信息专报的针对性和建设性不强;给被审计单位的建议不实,整改意见过于粗糙,可操作性差,促使被审单位强化内部管理的效果不明显。督促整改力度不大,个别问题“屡审屡犯、屡犯屡审”,一定数量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未能落到实处,必须加大对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力度,审计执法工作有待加强。

(四)专业技能亟须提高。尽管80%的职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中级以上职称仅占35%,能熟练运用ao系统进行审计的人员不多,尤为缺乏工程技术人员,致使一些投资性项目工程审计只得依赖外聘造价人员。加之,审计任务重、培训机会少,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五)质量与效能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部分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不能完全真实、客观、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结果;个别同志面对繁重审计任务有畏难情绪,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存在“软懒散拖”现象,审计效率不高;极个别同志缺乏政治责任心,工作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深入细致不够。

(六)审计宣传有待强化。重业务轻宣传。集中精力抓审计任务完成,对审计宣传无暇顾及。重内部轻外部。审计宣传“养在深闺”,内部火火红红、外部稍显冷清。重形式轻实效。审计宣传呈“粗放型”,“挂标语、发传单”多,对典型案例解剖分析少,宣传实效不大。

三、认真落实整改提高的各项措施

(一)把握角色定位,树立服务大局的审计理念。以开展工作评议为契机,用开放的意识、比较的思维、创新的理念、改革的精神,重新审视和研判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跳出审计看审计,要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安排项目计划和开展审计工作,从机制、体制层面建言献策,强化审计服务大局功能。跳出审计干审计,要坚持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深入分析查出问题的症结,从加强内部管理层面提出有真效、有实效、有长效的审计建议,强化审计建设功能。

(二)开展作风整顿,塑造文明高效的审计行风。将作风整顿与学习新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相结合、与开展审计业务相结合、与建立健全“刚性”机关管理制度相结合,以优良高效的工作体现良好的工作作风。针对存在的“四不”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顿措施,坚决杜绝“两张皮”和“走过场”。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盯紧“自由人”,防止上下班“不守时”;将内网与互联网分开,工作时间只准使用审计内网,根治上班时间“不守纪”问题;严格工作纪律,严肃执行“审计八不准”,探索试行工作经费项目包干制,防止“不忌口”;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以制度促效能提升,防止“不敬业”。

(三)搞好业务培训,打造技艺精湛的审计队伍。以“摸得清家底、查得出问题、提得出建议、经得起检验”为基本要求,加强队伍培训。以“请进来教”为基本途径,邀请上级审计机关和相关部门的专家,进行计算机审计、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整体“作战能力”。以“送出去学”为首选方式,将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审计熟手,送到上级审计机关和大专院校强化培训,提高工程审计和运用ao系统审计能力,培养审计专业“精兵”。以“人尽其才”为价值取向,通过优化组合,合理调配科室人员、整合外聘人员等方式,实现“传帮带”,培养一批查核账务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和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

(四)强化监督管理,创建与时俱进的审计模式。一是试行审计“四权分离”。将审计内部职责划分为“审计计划”、“审计查证”、“审计处理”、“审计执行”四部分,并将内部机构设置对应划分成四类,形成四部门各司其职、相互监督、运行规范、密切协作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改变由同一个业务部门“一竿子插到底”的审计作业模式,这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能有效防范审计风险。二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特有优势,运用审计结果提炼归纳形成高质量的专题分析报告,扎实抓好审计信息科研工作,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完善规章制度。三是采取“回头看”、“跟踪式”的监督办法,确保审计结论的经济违规问题得到整改,审计建议得到落实,增强审计执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五)加强廉政建设,塑造廉洁透明的审计形象。严格执行廉洁从审。以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建设为抓手,要求审计人员用高于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严于别人的标准监督自己,严格执行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审前承诺制、审后回访制、审计组廉政监督员制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等制度,探索实行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切实维护审计机关的廉洁形象。全力打造“阳光审计”。利用报刊杂志、政务内外网,公开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审计结果,公布举报电话,定期有关审计信息,不断提升审计形象。

审计自查报告(三)

根据省教育厅苏教审〔20**〕6号文件精神,现将我校20**年度开展内审工作的情况向检查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学校基本概况及内审机构设置情况

为使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我校设立审计办公室,与纪检、监察室合署办公,专职审计人员3人,其中1人具有会计师中级职称,1人为初级职称。学校的审计工作由校长彭坤明同志直接领导,党委副书记管向群同志具体分管。学校党政领导对审计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认真履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6项职责,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汇报,多次在党委会和校领导办公会上研究部署审计工作,并为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二、20**年度履行内审监督职能情况

20**年,我们紧紧围绕学校改革和发展的中心任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内审的监督职能,审计的范围涉及到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合同审计、基建工程预决算审计和维修装饰工程审计等多个方面,并多次参与了大宗物资、设备采购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使学校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物资采购等规范化运作,有效地保证了学校经费资产的安全,切实维护了学校的利益。

1、关于基建工程招投标工作

2、关于基建维修审计工作

基建维修项目种类繁多、细杂,材料质量及价格悬殊较大,审计核对的任务相当繁重。因此,我们对每一个项目都进行现场测量,并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认真把好审计这一重要关口,校财务处予以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凡未经审计的工程维修项目,一律不予付款,为学校节省了一笔可观的经费,切实维护了学校的利益。

3、关于大宗物资设备采购的调研审签工作

随着我校事业的发展,学校各部门添置新的设备和对老设备淘汰更新的需求不断增加。20**年,我校后勤管理中心设备部门应各部门教学和管理的需求,共采购电脑、多媒体液晶投影机、教务管理软件以及摄像、照像、网络数字会议等配套设备近20项。我们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对一次性在0.5万元-5万元的物资采购都能与设备部门的同志一道前往供货单位或商店进行调研,坚持同品牌、规格看价格,货比三家的原则,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校多节省开支。

4、关于财务审计工作

20**年,我们按照校党委和主管校长的要求,结合原财务处处长蒋世平同志的离任审计和主管龙池庵学生食堂的直属学院副院长汪彪同志的经济责任审计,组织专门班子,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对学校财务处近三年来的收支情况和各类帐目(总帐及明细帐)、年终资产损益表及上报省财政厅的各种统计报表以及学生食堂近三年来的经营盈亏情况进行了综合审计。通过审计,我们出具了相关的审计报告,对加强财务管理,改善食堂经营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为校领导全面了解学校的财务和经费使用情况,加强学生食堂的管理,对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

三、几点体会

2、在委托审计中积极配合和参与。经过近几年来的实践,我们体会到:中介机构的审计不能完全代替内部审计,委托审计中内审人员必须亲临现场。一是内部人员比外部人员更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维修项目,图纸和签证不健全,有的甚至无图纸,所以必须有熟悉情况的内审人员在场,许多项目的审计实际上已由事后变为事中和事前审计;二是内审人员到场是对项目负责人如实提供情况的一个监督,是对外部审计人员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一个监督。实践证明,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委托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3、摆正位置,增强服务意识。内部审计要确立服务意识和观念,审计工作具有监督职能,但监督是手段,服务是目的,要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我们在审计过程中,坚持参与而不干预,同相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信任和理解,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了审计一审二帮三促进的目的。

4、加强审计队伍自身建设。我们深切体会到,内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求高,专业涉及面广,而且知识更新也快,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加强政策法规和业务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业务和职业道德素质,掌握计算机审计的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此,我重点组织学习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准则》和《江苏省内部审计规定》等有关审计工作的法规文件,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审计信息和动态,我们征订了《中国审计》、《中国财经审计法规公报》、《教育审计》、《南京工程造价信息》等资料和杂志,给审计工作带来较大的方便。我们还派人参加省、市有关审计业务培训班,努力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并配备了土建、修缮和安装三套工程造价软件。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8

这次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市委九届二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审计工作情况和审计工作的主要成果,研究审计工作的发展目标和措施,部署年审计工作任务,推动审计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审计工作新途径

(一)年审计工作主要情况

年,全市审计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审计署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在治理和整顿经济秩序,促进政府部门加强管理,完善宏观管理措施,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共审计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亿元,其中:应上缴财政亿元,已上缴财政亿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万元,归还原渠道资金亿元,应做调账处理亿元;指明应纠正金额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亿元。

预算执行审计进一步深化。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从促进依法行政和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的高度,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一是拓宽了审计范围。围绕财政改革重点内容,使审计工作与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同步,把预防和纠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把预算管理不规范、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制度上的漏洞作为审计发现问题予以重点揭示,有力地发挥了审计在促进完善机制、堵塞漏洞、规范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在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基础上,对个市级部门开展了部门决算草案审签试点工作,并对个部门的个二、三级预算单位进行了延伸审计,对部门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发表了审计意见。在审签工作的组织方式、审签内容的确定等方面取得初步经验。二是扩大了审计覆盖面。此次预算执行审计,共审计和调查了多个单位,比上年增加了个单位,同比增长;审查专项资金项,是历年最多的一次,加大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三是加强了对体制上、机制上和管理上存在问题的研究、分析。市级预算执行审计在查处问题的同时,重点揭示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专项资金分配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促进有关政策和制度的完善。各区县审计局针对本级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也都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予以重点揭示,服务了宏观决策,得到了政府、人大和社会各界的赞同。

经济责任审计逐步规范。年全市各级审计机关继续贯彻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和北京市两个暂行办法,不断推进和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取得明显效果。全市共完成多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在推进经济责任审计不断深入过程中,我们重点抓了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高级研修班,总结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研究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加深对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十六字方针的理解,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内容、方法等统一了认识。二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建设。制定了《北京市六委部局联席会议制度》,起草了北京市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方案、审计结果报告统一规范。与此同时,部分区县审计机关、市属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了本地区、本部门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委托制度、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利用办法等制度,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质量,防范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断强化。结合北京市承办年奥运会,加快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扩大了对财政投入较多的基础性、公益性工程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个。通过审计,对规范建筑市场秩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城近郊区征地拆迁工程的审计中,从项目招投标开始坚持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的区县审计局还在建设项目协调小组发挥作用,随时纠正工程概算编制、基建程序履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资金合法、有效使用。东城、宣武、海淀、崇文等单位采取事前要求、事中督促纠正和事后评价相结合,将财政投入资金量大的重点工程项目审计与使用财政资金数额大的建设单位资产负债或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促进了财政资金的规范管理和有效使用。

金融审计水平不断提高。年受审计署委托,市局和十二个区县局开展了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北京市分行资产、负债、损益的审计。市局开展了对华夏银行、北京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对我市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企业三项融资担保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在金融审计中,坚持从内控制度入手,抓住资产质量和信贷业务的合规、合法性,摸清家底;纠正了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为防范金融风险,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发挥了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受审计署委托,市局和部分区县局完成了对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的个项目的个执行单位年度执行情况审计。

企业审计不断探索新路子。年全市共对个企业进行了审计,查出违纪违规金额亿元。在审计中坚持以企业财务收支为基础,以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真实、合法、效益为重点,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国有企业改革现状相结合,探索企业审计的新路子。通过审计不仅纠正违纪违规,而且对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企业重组改制后产权不清、注册资金不实、虚列实收资本、增加债权人风险等问题予以揭示。针对近年来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或实行授权经营,发生核减国有权益不规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审计和财政联合发文,从年起开展国有资产损失认定审计。通过一年的实践,从审计手段、审计方法、事实认定、证据取得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为规范企业处理资产损失行为,把好国有资产核减关作了有益的探索。受审计署委托,市局和部分区县局对烟草行业进行了审计。

审计调查成果显著。年为了摸清政府外债的总体规模,分析外债偿还情况及对财政的影响,开展了政府外债审计调查;为了配合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监督环保资金的合法有效使用,开展了财政用于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为了维护中方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开展了中外合资企业社会保险资金情况审计调查;为了摸清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福利、体育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情况,对这些资金进行了审计和调查。调查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区县围绕地区经济发展重点、社会关注热点、难点开展了多项审计调查,为服务区域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审计和调查,上报审计署、市委、市政府信息篇,其中有篇被有关刊物采用,市领导批示篇次;市局上报市委、市政府调研报告篇,有篇被采用;上报的审计报告、调查报告有篇得到市领导批示。各区县审计局上报区县党委、政府的信息有余篇被采用,多篇被区县领导批示,为服务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法、技建设进步突出。一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党风廉政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增强了广大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执政为民意识,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加大培训力度。今年全系统有人次分别参加市局组织的电子政务、计算机网络、审计准则、外语等个培训班的学习,参加培训的人次比年增长了。各业务处、区县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从专业知识、审计技能、宏观知识等多方面加强了培训,对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起到了保证作用。三是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市局重点抓国家审计准则的贯彻落实,研究起草了《北京市审计机关关于审计组和审计组成员行为规则》和《北京市审计机关关于贯彻〈审计工作底稿准则〉的实施办法(试行)》。各业务处和区县局分别对全员进行了审计准则培训,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朝阳、崇文、门头沟、通州、昌平等单位实行审计质量例会制度、审计组长资格认定制度、审计执法责任制度;制定了通用类和专业类工作底稿余种,开展审计方案论证、审计项目研讨活动。市局颁布了《北京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办法》。四是加快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网络建设上,局域网已做到小时开通,市局和分局可同步上网;试行了与市政府主要部门及各区县的专网传递公文。在软件开发上,完成了档案网上查询系统,着手建立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和人事管理数据库,办公自动化软件已投入使用。在社保、行政事业和财政审计中重点推广了《金剑审计软件》的应用;外资审计处、东城区审计局等单位试行了远程审计。在硬件配备上,东城、昌平审计局等单位已实现人手一机。

关于在信息化建设问题上,去年我们还有一项很突出的成果而且是被市委、市政府充分认可,我们首都之窗北京审计网站在市个政府网站中被评为优等,在无审批权单位中得第三名。外网这一年进步是非常大的,也是有关区县,市局努力的结果。为此,市政府还要召开专门会议,由我局介绍经验。事实上,对我局表彰有点获得进步奖味道。年我局网站被评为倒数第一,去年我们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内审指导工作进一步加强。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市局成立了北京市内部审计协会,协会坚持管理、服务、宣传、交流八字方针,积极举办内部审计培训班,组织内审人员境内外考察、业务交流,完成了考试的组织工作。各区县内部审计协会成立准备工作都在积极进行,通州区内审协会已经成立。

综合经济监督工作见成效。年我市综合经济监督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各部门积极落实我市经济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如:市局与财政局配合推动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化,开展了决算审签试点工作;经与财政、监察等部门研究,将重点建设项目审计的覆盖面提高到以上,经过各方面努力,已达到预期目标;为了落实市政府加大社会保障金征缴力度的要求,对失业保险基金进行了审计。

(二)近几年审计工作的主要成果

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全市审计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心工作,坚持依法审计,注重提高审计质量,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政府部门行政行为,促进廉政建设,服务领导决策,促进改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成效显著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是针对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特点及审计机关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审计工作的基本方针。在贯彻这一方针时,我们将其与贴近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结合在一起,作为全市审计工作的指导原则,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年全市共审计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亿元,其中应上交财政金额亿元,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亿元,归还原渠道资金亿元,核减工程造价亿元,指明应纠正金额亿元;为国家增收节支亿元。通过几年的实践,形成了我市审计工作的基本格局,即: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中心,各专业审计相配合,统筹兼顾,重点突出,不断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力度;同时,以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努力探索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由于这种工作格局的形成,使审计的覆盖面逐年加大,较好的发挥了审计监督的作用。通过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揭示出我市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预算收支安排不规范、预算批复率低、收支两条线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税收征管存在漏洞、国库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促进有关部门改进工作,加强管理,促使预算编制过粗、刚性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从对年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结果看,全市行政管理费的预算批复率已达,专项资金的预算批复率已高于;全市财政补贴总量已经从年的近亿元降低到多亿元;市政府重点预算执行单位通过编制部门预算,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财政收支核算逐步规范,违纪问题逐年减少。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由原来占项目总量的左右增加到年的以上,当年核减工程概算亿元,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

围绕政府工作中心,服务宏观决策

针对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加强审计调查工作是近年来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据统计,近三年全市共开展项审计调查,涉及被审计单位个。如:为了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年以来几次开展了对养老保险金的审计调查。为市政府采取扩面征缴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年我们在环保排污费征收管理使用情况审计中,揭示了排污费征收标准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经市领导批示后,有关问题反映到国务院主管部门。现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已经出台办法,提高了排污费征收标准,并对有关费用的使用作了具体规范。对区县政府采购情况的调查,针对采购预算编制不规范、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配套工作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提出了审计建议,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工作。对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使用问题的调查,揭示了垃圾处理费征收率低、部分费用未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收费政策等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推动审计工作深入发展

几年来,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力争每年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预算执行审计由查清家底到促进预算执行的规范化,由强调审计覆盖面到重点审计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由预算执行结果审计逐步向对部门预算审计和决算审签扩展,审计内容越来越深入,与财政体制改革结合越来越紧密。二是国有企业审计由一般性财务收支到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去年又进行了资产核销认定审计的尝试,促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到位。三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央两办精神,努力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路子,在实践中摸索出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日常审计和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相结合,国家审计和审计机关指导下内部审计相结合等具体方法,不断完善审计规范,创新审计组织方法。四是在投资审计、环境审计、外资审计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新的方式、方法。这些探索和实践,丰富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规范了审计行为,提升了审计质量,推动了全市审计工作的深入发展。

坚持人法技建设,为审计工作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市区两级机构改革,改善了审计干部结构,审计队伍更加知识化、年轻化。通过推行双向选择、轮岗交流、竞争上岗等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初步形成了竞争激励机制。坚持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以贯彻国家审计准则为中心,全面开展依法审计教育和审计规范化建设。这些工作对于规避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促进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起到重要作用。适应全社会技术进步的客观形势,以审计信息化为中心,大力推进审计手段现代化建设。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硬件条件和软件开发有了一定进步,内控制度测试、统计抽样、系统基础审计、远程审计等现代审计方法在审计实践中推广运用取得初步效果。

(三)存在的不足

通过几年的审计实践,全市的审计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特别是按照十六大的总体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审计署的工作要求,我们的工作仍存在不少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旧的观念在一些干部的头脑中仍然存在,阻碍了工作上的创新;二是审计成果质量有待提高,对审计成果的综合分析、开发利用需要加强;三是审计业务基础管理和机关内部管理还比较薄弱;四是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迫在眉睫;五是审计信息化建设仍需加快,特别是辅助审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应加大力度。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全系统必须予以充分的认识,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回顾年工作,总结近几年各项工作取得的四个方面的主要成果,及目前工作中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通过回顾目的是为了全面总结我们过去几年各方面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即成绩取得在哪几个方面,我们工作经验主要有哪几条,不足有哪几方面。目的是为了全面审视我市审计工作现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保持一种冷静的思考,以便于找准目前工作基点,认清形势,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推动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成绩的取得,特别是前几年工作成绩的归纳、总结了四个方面,是不是准确,是不时完整,是不是符合实际,希望大家在讨论中予以补充、完善。包括分析工作中的不足,分析的是不是贴切,是不是审计系统工作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在讨论过程中研究,目的就是找准工作基点,以便于今后明确方向,采取措施。

二、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转变观念,锐意创新,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9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 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 责任 作用

在我国,煤炭工业是高风险产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日趋完善,煤炭产业的市场化改革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由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风险在煤炭企业同样存在,风险也由传统的安全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向战略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多领域发展。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使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其宏观调控,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成为主线,既给煤炭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众多的经营风险。加强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既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建设国际化特大型企业,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风险的管理关键是识别风险和科学应对。由于现代内部审计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转型,风险与控制是紧密关联的,内部审计也要进行风险管理研究工作。煤炭企业面临着市场、政策、资源、环境等外部风险,也面临着决策失误、流程实施、安全质量、人力资源等内部风险。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煤炭产业受到很大冲击,非煤产业起到缓解作用,由此给出煤炭产业单一是企业重要风险的信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煤炭产业受到的冲击比预期小的多,而非煤产业受到很大冲击,给出煤炭产业链越多企业风险源越多的信息。煤炭产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风险源和应对措施的复杂性,需从煤炭企业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1.关注企业管理风险,评估、报告风险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

现代内部审计是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它的特征是关注整个企业的风险。现代煤炭企业的发展正逐步呈现出公司规模扩大化、管理层次多级化、经营区域广泛化、经营领域多元化、交易形式复杂化、公司管理软性化等特点,这些新特征的出现使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增加,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大。现代内部审计目前正经历以财务审计为主向风险管理审计、内控审计为主的全面转型。内部审计实现转型与发展是客观实际发展的选择。实际工作要求内部审计的重点工作从传统的财务领域扩展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领域;审计的方式从事后确认向事前、事中监控转移;审计的目标从查错纠弊向测试、分析、确认、揭示和防范关键性的经营风险,对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进行评价、评估转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关于SoX法案的意见陈述书中表明“内部审计、外部审计、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是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内部审计师的作用是监控、评估和分析公司的风险,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高层管理人员提供风险已被分散、公司治理有效的保证。”。开展以风险管理为重点的审计,既是内部审计满足受托责任变化的需要,也是内部审计承担参与风险管理实践的需要,更是内部审计实现转型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关注企业管理风险,评估和报告风险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责任。

2.加快内部审计业务整合,拓展风险管理审计是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责

内部审计的核心概念有两个: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由于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企业分公司和分支机构的设立,原先属于企业管理者监管的工作出现了分离。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管理者出于成本效益和企业长久发展的考虑,内部控制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现阶段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内部审计新的关注点。作为制度安排的公司治理实质上是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控制机制,但公司治理本身又产生新的风险。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内部审计是融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公司治理于一体的全面的内部审计。在继续开展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发挥既有优势前提下,整合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评估风险、重视人际关系,加强全面沟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煤炭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促进此项工作的深入有序开展

内部审计之所以要涉足风险管理的领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二是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总是不断寻找新的对企业发展有利因素。由于企业风险因素的增多,日益构成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要素,必将引起各方管理层的高度重视,成为防范的焦点,这成为内部审计进一步发展的好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重要角色,并将其在企业管理中推向一个新水平。正因如此,内部审计师的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才会不遗余力地倡导内部审计师进军这一领域,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直接写入了内部审计的定义中。三是内部审计能够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即能够客观、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内部审计部门不直接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部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内部审计的建议和意见更易引起重视。四是外部审计的影响。近年来,注册会计师的业务领域不断扩展,在其所扩展的新的保证服务业务中就包括了风险评估,且是主要业务之一。这对内部审计界产生了影响。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和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拥有注册会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内部审计的内生性决定了内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部门对防范企业风险,实现企业目标有着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既然外部审计可以从事此业务,内部审计就更可以从事这一工作。

另外,与一般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相比,内部审计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既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又有区别。他们的联系表现在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两者的区别在于他们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不同。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在一般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风险管理过程应包括三个方面:①评估风险识别的充分性;②评价已有风险衡量的恰当性;③评估风险防范的充分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4.内部审计在国有煤炭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责任是对管理层提供帮助,就管理层的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以保证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财务信息的准确、投资决策的正确和经济活动的合法,实现它是一种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过程。

内部审计通过履行其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最终达到对风险管理进行再管理的作用。这就是内部审计部门要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通过这一工作,找出并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的哪些风险,所面临的风险是否已经全部识别,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同时,内部审计部门要对企业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和计量,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风险予以确定。特别是要能够及时反馈、预警风险。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控制系统中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在检查内部控制程序的合理性以及执行情况和控制效果上予以体现。特别在关注高风险领域和内控不健全区域的潜在威胁时,一方面,通过与相关部门进行风险管理沟通,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对重大的审计发现按清晰传递的路线报告,传递给内部相关人员和其他有关方面,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对监督检查结果的落实情况跟踪报告。

虽然如此,如何才能加强内部审计,促进风险管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树立正确的风险审计理念。当今社会企业的内部审计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存在风险的领域就是内部审计的重点,风险评估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内部审计的目标应从传统的“查错纠弊”提升为“帮助组织增加价值”。

(2)要将风险管理融入内部审计的全过程。首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在对可能影响机构风险的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按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优先顺序,制定内部审计计划,确定审计目标。其次,确定审计范围和编制方案时,通过对风险因素分析来确定审计业务的范围,在选择技术与方法时,应能反应出风险的重大性和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应对风险状况进行评价,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

(3)要利用网络信息开展动态管理评价模式。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新的审计环境要求审计人员在风险导向审计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收集风险数据开展动态评估的评价模式,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4)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管理业务技能,为更好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提供人才保证。内部审计师的职责是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和报告,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帮助。内部审计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外,更应有丰富的专业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精通风险管理技术、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手段。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企业预防和减少风险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篇10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强化预算执行审计,服务公共财政建设

在区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我局以促进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政资金分配行为,提高财政预算执行效率及其准确性为目标,以非税收入的管理情况、国有资产营运及效益情况、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项目资金分配和管理情况、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情况为主要内容,除对财政部门开展审计外,还根据审计需要,重点对板桥街道、西善桥街道、铁心桥街道、宁南街道、赛虹桥街道和雨花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局、文化局、教育局、卫生局、市容局、水利局、建设局、民政局、爱卫办等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延伸审计。通过审计,既客观反映了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果性,又揭示了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管理中存在的情况和问题,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从政策上、制度上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二)强化民生资金审计,服务和谐雨花建设

今年来,我局继续把政府关心、群众关注、社会反响大的资金和项目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促进了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一是预算外资金征缴、使用及管理情况。共抽查了6个街道(开发区)、8个主管局以及5个下属单位。审计表明:我区预算外资金管理总体情况较好,能够做到收入进专户,支出实行预算管理,但同时也存在“收费票据使用不规范、支出不合规”等问题,审计据此也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二是农村新八件实事专项资金审计情况。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我局对20*年农村新八件实事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共审计了农村新八件实事中的七件实事,分别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项目,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专项资金项目,农民健康工程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农村教育培训工程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农田设施提升工程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农村二次改水工程专项资金审计项目,审计如实反映了农村新八件实事资金使用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审计建议;三是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审计情况。审计结果反映:资金预算安排不尽合理,每年都有较大的结余,20*年增加结余277.43万元、20*年增加结余296.36万元,还有部分市拨专项资金安排不够及时,据此审计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四是环保资金审计。重点审查排污费征收及上缴情况、环保专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及管理情况以及环保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情况,通过审计,发现了环保资金及项目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并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五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审计。重点对1992年至20*年底期间我区农保基金的筹集、运营、发放及管理进行了审计,通过审计,达到“三清两为”,即:摸清基金底数、理清存在问题、弄清主要原因,为国家清理农保基金、妥善处理存在问题提供依据,为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意见。

(三)强化政府投资审计,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全面落实、稳步推进、不断深化的原则,不断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质量和水平。一是全面调查,科学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年初共调查了全区*年竣工的55个(含*年竣工未送审项目)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近23亿元;二是继续强化竣工审计。开展了江大路、湖景路、农林科技创业中心、区法院改扩建工程、科技创业园*标准厂房工程、开发区路灯工程、区应急中心、区妇幼保健所、中西医结合医院、创业园道路、格子桥工程、赵家闸工程、绿洲东路等项目的竣工审计,截止目前,竣工审计的进度核减额已达6000余万元;三是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在继续对*年开展的小河北路跨线桥、宁南小学等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同时,新开展了雨花学术报告厅项目的跟踪审计,首次采用驻场审计的方式参与。目前已核减建设资金149万元,建设单位听取审计建议后节约投资120万元;四是精心组织重点、热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开展。针对金叶花园经济适用房、荷塘村经济适用房、宋家洼中低价商品房等一批重点、热点项目的审计,内研外调,向省、市、兄弟区县学习审计经验,精心组织审计方案,拟在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力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其的监督力度,以确保审计质量;五是加强对部分垄断公司施工项目的审计力度。对涉及铁路、供电、供水、供气等公司施工建设的项目开展预算审计,在源头遏制因行业垄断而造成的工程造价虚高现象。目前共对涉及约2200万元的三个垄断公司施工项目开展审计,审计效果初显;六是做好审计成果转化,扩大审计影响。认真总结工程审计的经验和方法,及时向党委政府报送有价值的综合报告和审计信息,今年提交的《二o*年度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综合报告》引起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报告中所提建议正在落实安排中。

(四)强化经济责任审计,服务干部队伍建设

我区一直坚持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约束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为目标,积极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区上半年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4个,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3767万元,目前,在审项目1个。审计中,做到“五必审”,一是经费使用计划必审;二是大额资金支出必审;三是下属重点单位的财务收支必审;四是单位的会签制度执行情况必审;五是票据的申购、印制、使用、核销情况必审。通过审计,发现和纠正了一些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促进了街道(部门)财务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领导干部增强廉洁从政意识、努力维护和遵守财经纪律、认真履行经济职责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制衡作用,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的监督职能。

为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效发挥审计监督职能,我局还就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研讨,通过研讨,丰富了以“六必审”和“两查清”为主要内容的审计范围和关注重点,确定了账外延伸审计的六个方面,明确了科学采用就地审计和送达审计两种方式,对同一类别项目的审计内容、审计范围、问题的反应角度、问题的定性处理、审计报告的格式明确要尽量统一。这样研究之后,全局形成了共识,为今后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五)强化管理指导,服务全区内审发展

按照“管理、服务、宣传、交流”的指导思想,我局和区内部审计协会注重加强对内审机构的管理、指导和内审人员培训工作,促进了全区内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一是定期召开内审协会理事会暨常务理事会,研究部署协会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二是加强计划指导,坚持年终考核。年初制定内审工作项目计划,下达审计任务。年终根据工作计划及各单位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综合业务质量评比;三是组织区审计局业务骨干定期到各内审单位进行业务辅导,内容包括:各类政策法规的答疑解惑、审计工作程序的规范操作以及各类审计方法、技术的合理运用等等;四是定期召开内审工作例会,为内审人员搭建一个业务交流的平台,便于各内审单位及时总结、及时交流,通过交流,积极推广各单位先进做法,提高全区内审工作水平。同时,还安排我局审计业务骨干对内审人员进行培训,本年前三次工作例会,我局分别就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及村级财务审计、工程审计等不同领域审计中的注意事项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培训,每个授课人都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并及时解答了参训人员的疑问和难题,整个培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五是定期组织内审人员进行审计业务知识学习和交流。根据市局、市内审协会的学习培训计划,积极组织各单位内审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班;六是专门就审计局在指导服务内审工作方面的情况广泛征求各内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和内审人员进行了充分沟通和协调,之后,再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反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服务水平。

(六)强化“人、法、技”建设,服务审计事业发展

面对审计机关自身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今年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人、法、技”建设,推动了我区审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抓学习型机关创建,全面提升审计干部素质。坚持日常学习“五个一”制度和课题研究“三个一”制度,专门制定《职称考试奖励办法》,提高审计干部的学习热情;同时,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把握学习重点。一方面,狠抓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审计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狠抓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开展“六个一”警示教育活动,提高了审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审计干部的全局观念、法制观念、责任观念、服务观念。

二是抓法制建设,促审计执法公平、公开、公正。一方面,深入学习贯彻《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分处分条例》和《人大监督法》,进一步明确审计工作的重点、方法和思路。另一方面,按照区政府的要求,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制度完善”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目前已完成行政执法事项编码工作,已完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流程固化工作,已完成政务信息、政务指南编制工作,按照权力阳光运行机制要求配齐各项硬件、软件配备,为下一步“审计阳光”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已制订、完善《*区审计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程序制度》、《行政执法监督投诉处理制度》、《行政处罚集体会办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培训学习制度》等,以上制度的建立为构建我区“阳光审计”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是强化计算机运用,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目前,我局除工程审计已全面实行计算机操作外,财务审计正尝试运用现场ao审计实施系统进行审计,并逐步探索网络审计的新路子、新方法。同时按照省厅、市局的要求,着手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ao审计实施系统和oa审计公文处理系统”等方面的培训,重点包括:项目分解执行、公文起草、项目复核、oa与ao的交互、公告、邮件、网上培训、子系统管理等等。通过培训,力争使所有审计人员尽快掌握软件操作技能,以进一步改进审计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二、20*年打算

20*年,我局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审计工作水平为主线,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加大审计力度,挖掘审计深度,夯实审计厚度,不断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震慑力,全面完成“*”开局之年各项审计工作任务。

一是围绕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深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要认真落实《南京市*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必审制度。对已完工的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竣工决算审计,选择部分重点项目开展跟踪审计,要进一步创新建设项目审计思路,搞好中介机构投标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的招投标和中介机构的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按照区领导批示要求,做好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调研工作。

二是围绕权力监督与制约要求,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立以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积极探索按照效益审计的要求搞好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0*年,我局将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委托,对此次调整的干部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