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十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十篇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6:30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1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进而体现出价值,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因此“,人,生而平等”,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这一点与西方,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2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3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4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中国历经了5000年的风雨,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5结语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2

2英语教学与礼仪文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文化因素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

3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3.1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

3.2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学生学习了Familytree以后。了解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而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汉语中,出于礼貌,常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这种称谓能使被称呼者觉得受到尊敬。而在西方礼仪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着“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失去活力”等,如果直呼其名他们会感到亲切,自然,若被称为“oldgrandrn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恼火。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利和能力。可见,一种文化礼仪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适用。

在学习Foodanddrink话题中,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course)、甜品(dessert)和饮料(ddnks)等几道菜式。中餐则没有那么复杂,但有丰富的酒文化。英国人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中国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中国人用筷子吃,而英国人用刀叉就餐,而且西餐规定不许将胳膊肘放上餐桌,这样是不礼貌的。同时教育学生在就餐时注意餐桌礼仪,如在家里要请长辈先入座,吃东西或喝汤是要小口吞咽,不发出响声,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在学校就餐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座位,安静文明进餐,不偏食,不挑食等。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学习Clothes话题时,学生学到了各种颜色,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服装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和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学生掌握了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leave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picktheflowers(不要摘花),Don'tthrowthingsatthe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影剧院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4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导入礼仪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教师、家人、朋友的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赞扬和应答,邀请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往往是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由于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礼仪文化知识,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因而还会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3

关键词:中西方礼仪,起源,交际,餐桌,服饰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改革步伐加快。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礼仪之间的不同给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了解中西方礼仪文化之间的差异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起源的差异

中国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最早为宗教祭祀活动。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如:雷电,山蹦,地震等),便对自然产生敬畏。于是运用一些祭祀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也用来祈求风调雨顺、降福消灾。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了早期其他礼仪形式的萌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用穿孔的兽齿、石珠作为装饰品,挂在脖子上。在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

西方礼仪最早萌芽在中古世纪希腊。礼仪发展最初为宫廷规矩,后在美国得以迅速传播,并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其在人们生活中日趋合理化、规范化,并迅速形成体系,被国际社会认可,成为西方国家共同遵循的礼仪规范。

二、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

1.称谓礼仪的差异

在中国,同辈之间可以直接以姓名称呼对方,而对长辈,若直呼其名则会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然而在西方,这方面则比较随意,他们习惯对等的称呼,习惯直接以名字称呼对方,不过则一般限于两者以前见过面。若是第一次见面并不知道姓名的人,一般会以Sir,madam称呼对方,这种称呼方式要单独使用,如果是mr,miss,mrs.等则要与姓氏一起使用。

在中国,人们还喜欢使用直接以某人的职位来称呼别人,如张处长,李院长等等,而在美国,人们很少直接用职务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医生,法官等。

2.交谈礼仪的差异

在西方,人们崇尚个性,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日常交谈不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是他们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多少、、竞选中投谁的票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问价钱。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问“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啊?”而中国人则比较热情好客,喜欢嘘寒问暖,饱含热情。

另外,美国人还十分讲究“个人空间”。两人谈话时,不可太近。一般以50公分以外为宜。不得以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儿吗?”得到别人允许后再坐下。

3.告别礼仪的差异

西方朋友告别时会说:“我会保持联系”。其实,这句话仅仅是一种告别词语,相当于“再见”,说话人并无他意,更没有作任何许诺,没有必要刻意等待他的联系。此外,西方人在别人家做客如果想告别,要提前几分钟将告别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达,并征得同意才可以离开。如果突然说“我还有事情,得回去了”,随即站起来和主人告别,这在西方国家是被认为是失礼的举止。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见面打招呼,介绍别人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差异,只要平常多注意观察这些差异,就能发现并注意,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三、餐桌礼仪的差异

1.座位安排的差异

中西双方都讲究宴请宾客时的座次安排。中国传统上常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坐。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坐,以左为尊。西方宴请宾客一般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客人的一般次序安排座位,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坐,夫妇也分开坐。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稍高,男士要为右边的女士拉开椅子方便就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2.餐桌上取食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在餐桌上以劝酒劝菜为礼貌,以显主人的热情好客。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绝不会勉强别人,客人一般随女主人动作。主人若询问想吃点喝点什么,客人应如实回答,客人如果谢绝,主人也不再勉强。中国人则会主动拿茶或饮料,并不断添茶。西方客人面对这一情况往往会不知所措,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习惯,中国人不得习惯是不能呢让杯子空着,空着说明主人没招呼好客人。

四、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喜欢穿保守式样的服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带耳环的习俗。而在平时,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裤。在穿戴上,英国人是最讲究的,在交际应酬中,非常重视绅士,淑女之风,在参加宴会时,要穿燕尾服,头戴高帽,手持文明棍或雨伞,这是他们的标准行头。女士穿深色套裙或素雅的连衣裙,庄重肃穆的黑色是首选颜色。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中国人的服装分中式服装和西式服装两大类,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貌和体系,在式样、外形、结构、风貌特征、色彩、图案、审美文化方面均不相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并无二异。

五、中西方礼仪差异的原因

一般来说,人际交往本质上就是文化,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这是民族社会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各种地理气候,政治生态,经济等因素的无形凝聚,已成传统,相对坚固。它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与作为异己文化的载体―外国人的交往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价值取向上的比较碰撞或融合。价值观念体系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处于五形,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文化群体具有规定性和指导性作用,是这个文化群体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的基础。

另外,中西方文化环境和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基本上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礼仪是与本土的思想文化相对应的,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

当今世界的礼仪内容更加广泛和复杂,这就需要我们在保持原有礼仪的基础上去适应和接受西方礼仪,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礼仪传统的同时,注意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丰富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在适当的场合使用适当的礼仪,既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抱残守缺。只有认清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地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成和谐社会的理想。

参考文献:

[1]于兴兴,郝爱娟.《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2](美)艾米丽勃朗特.《礼仪》[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曹明义.《体验西方礼仪》[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魏南.《中西方礼仪差异》[J]科技信息,2011.

[6]孙爱珍.《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n]山西:山西教育学院报,2002.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4

和现代礼仪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体育礼仪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参考性建议:尊重文化差异,求同

存异;注重系统教育,找到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礼仪发展模式;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礼仪教育大环境;加强

社会媒体的监督与导向。

关键词:礼仪教育;体育礼仪;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65-03

体育礼仪作为体育文化核心层面的重要内容一直

在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从奴隶社会

开始就已经有了礼仪教育的雏形,随着西方体育项目

的强势介入与我国新旧文化体制的交替,我国传统的

体育礼仪正在经受挑战和断裂。观赛礼仪是观众在参

与赛场活动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整套表现尊重、教育

和审美意义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文章分析我国古代

和现代礼仪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体育礼仪

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参考性建议,以期更适应当代

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1 我国体育观赛礼仪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我国体育观赛礼仪的现状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赛场的“喝倒彩事件”、

足球赛场观众席的“垃圾门”、2009年CBa太原赛区

因观众不文明观赛而处罚5万元案例等都是近几年出

现的典型观赛不文明事件,不遵守赛场秩序、大声喧哗、

不注意衣着形象、喝倒彩、乱扔垃圾、破坏公共设施、

对于自认为不公正的判罚对裁判大加指责和谩骂等都

是近些年我国观众在观赛时的一些典型表现,有的虽

然是无意行为,但客观上不单影响了运动员比赛的情

绪和赛事的正常进行,也破坏了我国观众在世人面前

的形象,无利于奥林匹克精神在我国的传播和中国传

统礼仪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2 影响我国体育观赛礼仪的因素分析

1.2.1 与我国“金牌至上”的传统观念有关 个人英雄

主义、“金牌至上”理论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都根深

蒂固,我们习惯于为冠军或优胜队伍加油鼓掌,而为落

败者不予鼓励,中国观众喜欢用击鼓、大声叫好等强烈

的方法来表达对于喜爱球队最热隋的支持,“金牌至上”

理念催生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诞生,使观众在观赛时将比

赛成绩凌驾于体育道德之上,加剧了不注重比赛过程、

只注重比赛结果的畸形观赛心态。

1.2.2 中西方民族性和地域性差异 不同的体育项目有

不同的观赛礼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对于同一个体育

项目的爱好与关注点不同,不同民族和地域对于体育

礼仪的理解也大不相同,东方体育更注重技巧性和观

赏性,而西方体育更注重竞技性与竞争性,不同民族

地区的体育项目都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是民族习惯

的一种表现。

体育礼仪作为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非

常浓郁的时代特点,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任何时代

的礼仪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是时代变迁的缩影,

不论是从体育服装、服饰、礼仪器物、还是礼仪规范,

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礼

仪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性、地域性的矛盾相互冲突与

融合,如礼仪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

传统的具有狭隘民族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文化特点已经

淡化,随之而来的是礼仪文化中更符合时展的精

神,如倡导和谐社会的礼仪文化观念。

1.2.3 与个人文化背景、社会文化氛围有较大关联 体

育礼仪与社会文化氛围、个人文化背景有较大关系,

体育礼仪的发展会随着主体社会的文明程度的提高而

提高,也会由于个人文化背景的差异表现出不一样的

特性,当今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社会生活的基

本道德规范的缺失与缺位,引发社会行为层面的无序

与失灵。近些年,在我国体育赛场上的一些不文明行

为就是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影响的具体体现。同时又

由于个人文化背景、职业等差异,造成对体育礼仪的

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在观赛礼仪、礼仪认可度等方

面有可能会造成一些问题。

1.2.4 对不同观赛礼仪认识的缺乏 不同的赛事,观赛礼

仪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专门针

对观赛礼仪对全体国民进行加强教育活动,大部分的

观赛礼仪都是观众在平时通过自身了解和观察所得来,

所以难免会对不同项目的观赛礼仪不了解,无意造成

一些破坏赛事顺利进行的行为,对比赛所展示的奥林

匹克精神也未做深入了解。

2 我国古代体育观赛礼仪的文化内涵

2.1 非常注重礼仪与政治、伦理的结合

纵观我国礼仪教育思想,会发现无论是中国古代

还是近代,都非常注重礼仪与政治思想、伦理纲常之

间的结合问题,有尊卑、谦逊之意,是儒家伦理思想

在礼仪文化方面应用的体现,儒家思想的精髓就是仁、

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建立了传统社会

中最基本的为人处事原则,由儒家学者整理成书的礼

学专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对于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社会风气的养成等都起到

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2 注重系统性与分类教育思想

礼仪教育应该贯穿于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从我国

礼仪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来看,都非常注重礼仪教育的

系统性,分年龄、分性别、分职业、分场合等进行重点

教育与培养。年龄方面,注重从青少年时期进行培养,

从小加深礼仪的认识和了解,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

进行分类分重点的礼仪文化教育,在大学阶段,加强社

会礼仪与家庭伦理教育,作为必修课进行;在性别上,

分别针对男性与女性开展了绅士教育与淑女教育,职业

上有骑士教育,场合上有注重餐桌礼仪的博雅教育等,

应该说分类教育思想比较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2.3 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地位来抓

从我国礼仪教育思想中能看出,礼仪教育是作为

培养人才非常显著的地位来抓的,普遍认为:礼仪教

育作为人的基础教育尤为重要,一个人对待人、事的

基本判断和行为都来自于礼仪教育,只有培养良好的

礼仪习惯,才能更好的解决将来从事的工作以及面临

的社会问题。

3 我国体育观赛礼仪发展的启示

3.1 要尊重文化差异,求同存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要

在充分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加强对西方体育礼

仪与我国传统礼仪的研究与传播,要有批判继承与批

判引进的思想。现在大多数奥林匹克项目都来源于西

方,在对项目的理解与认可度方面,中西方还是存在

一定的文化差异,如在观赛礼仪上,西方礼仪中更注

重用欣赏的态度来面对竞技与成功,而中国观众由于

文化背景与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更喜欢用欢呼

与其它更热闹的方式来祝贺成功,在这些方面,应该

抱有求同存异的思想,在充分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

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性的进行改良,不

能一味的批判与打击,从其它方面不断渗入,逐步改

善国人的观赛礼仪等方面。

3.2 注重系统教育,找到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礼仪

发展模式

我国礼仪教育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注重系统教育,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礼

仪教育模式,在这里提倡“一线四点”的教育模式,“一

线”主要指的是以终身教育为主线,“四点”分别是以

不同职业为基点,以公民基本素质为支撑点,以学校教

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为着力点,以观赛礼仪为突破点来

进行有针对的礼仪教育。要倡导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

要奉行礼仪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和主线的教育思想,

加强在不同时期的礼仪教育,以不同职业为基点,是要

在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各种不同职业人群的特

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礼仪教育,不搞“一刀切”,不能

看到—些不合理的礼仪习惯就一味的采取批评的态度,

在面临具体问题的时候要具体分析,以公民基本素质为

支撑点,就是要在社会范围内开展传统礼仪及规范等的

宣传及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对于不文明的

礼仪现象,要采取多种方式批评教育;以学校教育与社

会教育相结合为着力点,一方面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

对学生的礼仪教育普及思想,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

展礼仪教育的基本规范教育,要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系

统性,从社会教育角度来说,社会教育机构也要在开展

其它专业学习的同时,加强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

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3.3 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礼仪教育大环境

要充分重视社会环境对个人礼仪教育的影响程度,

礼仪教育大环境的建设对于国民体育礼仪的提高有着

重要作用。作为政府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对于不同项

目体育礼仪的宣传与教育活动,提高国民的体育审美

能力,体育审美作为体育素养的一部分,就是要培养

观众具有一定的审美知识,能够感知与体验、欣赏和

表达体育美;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渠道广泛的

宣传体育比赛规则,特别是一些不为广大群众所熟悉

的比赛项目,使国民在了解该项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加

深对相关礼仪规范的认识。

3.4 加强社会媒体的监督与导向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公众媒体的宣传对普通民众

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从目

前中国媒体对礼仪教育的宣传方面来看,还没有形成一

套完整并积极向上的套路,更多的停留在对某—些事件

的报道,在比赛胜负观上、在对观众不文明行为的报道

方面、对体育比赛过程中的不良现象的报道方面并没有

充分体现出—个专业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在规范人们

行为与引导行为方面并没有起到—个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为具有教育功能与导向的媒体,应该利用适当的议程

设置和舆论宣传来影响和引导树立正确的礼仪规范,提

高宣传功能与正面导向功能,体现出专业的奥林匹克精

神,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4 小结

从我国礼仪教育思想的对比分析角度对我国体育

礼仪教育进行研究将为我国建立更和谐、更有效的礼仪

教育思想提供参考数据。从我国礼仪教育思想中细化出

经验,再结合社会发展和体育礼仪的特点,以更好的发

展体育为标准,为公民更好的参与体育、爱好体育提供

合理发展方式,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旭武,林少娜.体育赛事观赛礼仪缺失探因与

对策[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9(2):10-12.

[2]冯强.中国现场观众观赛礼仪缺失的原因及对

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7):204.

[3]高玉诺.“一线四点”礼仪教育模式探索[J].中

国德育,2011(2):50.

[4]罗永义.体育礼仪的涵义、特点与功能探析[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26(3):3-4.

[5]杨彤彤,谢忠萍.体育礼仪的功能与传播途径研

究[J].体育与科学,2011,32(4):92-94.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5

[关键词]电影;《喜宴》;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是我们在文化交流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了解中西文化到底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而电影作为一种大家喜欢的文化传播形式,大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电影《喜宴》是一部经典的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影视作品,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各个方面。我们学习西方文化,不但能体会西方文化的魅力与精髓,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且还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魅力。

一、电影《喜宴》简介

高伟同年近30岁,与一位名叫赛蒙的同性恋朋友共同住在曼哈顿。为了传宗接代,有着中国传统的思想的父母急切地盼着高伟同结婚生子。在赛蒙的坚持之下,高伟同决定和他的一位房客结婚,她叫威威。威威来自中国大陆,是一位艺术家,她身无分文,急需一张绿卡,而与高伟同结婚后她可以顺利地拿到绿卡。除了帮助威威之外,高伟同和赛蒙还希望这样做能够安慰高伟同的父母。

高伟同的父母打算去美国准备为儿子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高伟同不敢告诉父母事实真相,只得和赛蒙以及威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父母的到来。在婚宴上高伟同喝了很多酒,以至于在新婚之夜,他和威威假戏真做,成了真正的夫妻。没多久,威威发现自己怀孕了。后来,高伟同的父亲因中风被送进医院,此时高伟同不得不向母亲坦白了真相。但是高伟同和威威还是打算把孩子留下来,并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赛蒙,请求他做孩子的另一位“爸爸”。影片最后的一幕是,在美国机场,高伟同携着妻子和赛蒙,目送二位老人登上飞机。

二、电影《喜宴》中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喜宴》中的人物既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因此故事中有很多中西文化碰撞的情节,这正是中西文化差异最直接的表现。下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此影片中表现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在孝顺和家庭观念方面的差异

《喜宴》中的主人公高伟同的父亲和母亲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他们都盼望着能抱孙子,因此他们每隔两三天就给高伟同打电话,催促他尽快结婚。在中国,有句俗话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子女是否孝顺,最关键的衡量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生子。这就反映出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礼仪和道德标准。我们中国人认为,礼仪代表尊敬,尊敬是礼仪的精神内涵,礼仪和尊敬对于维持和改善关系能起到积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的圣人们尤其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人们应该遵守礼仪,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修身和与人交往的技能方面,我们强调五个关系――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三种美德――智慧、仁慈和勇敢。在家庭美德中,孝顺是最重要的,中国有句著名的古话是“百善孝为先”。事实上,孝顺反映出中西在道德标准上的差异。中国的家庭都很大,有很多的亲戚,所以就需要通过礼仪和道德的约束来维持社会秩序。相反,西方国家的家庭很小,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表现出了相互之间的关爱。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在孝顺和家庭观念方面中西有着很大的差别。

(二)中西在面子问题方面的差异

电影《喜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高伟同决定和威威结婚,于是他让父母参加了一个结婚的公证仪式,并且认为这就是结婚仪式。参加完仪式,出来之后,他的母亲禁不住哭了起来,他的父亲也是满脸的不愉快。为了缓解这样尴尬的局面,赛蒙邀请他们去一家中国餐馆吃饭。在餐馆里,他们偶遇了老陈――为高伟同父亲开过20年车的司机,老陈知道高伟同的父亲极爱面子,所以他主动提出要为高伟同办一场盛大而隆重的结婚喜宴,高伟同的父母听了之后马上喜笑颜开。我们中国人对于这样的情景习以为常,认为这是再正常不过了。

但是,事实上,这反映出了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方面,即“要面子”的问题。高伟同的父母虽然住在台湾,但是他们仍然有着中国传统的思想和思考逻辑。在他们看来,他们一定要为儿子举行仪式来庆祝结婚,而且这个结婚典礼还必须得十分隆重。只有这样,他们的儿子才会非常高兴,而且他们才会很有面子,才能自豪地对别人说他们的儿子结婚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对面子的看法是迥然不同的。中国有一句俗语说“人要面子,树要皮”,还有“要面子”“顾面子”“丢面子”“没面子”等,中国人的面子内涵十分丰富,绝不是“体面”二字所能涵盖的。中国人的面子观念归根结底是人们渴望他人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个人身份及个人行为的一种认可。

在西方人看来,这种思想和行为是很愚蠢的,因为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人的面子观念,他们对面子有自己的定义,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努力在公众心目中为自己树立一个个人形象,通过社会交往,这个形象会被破坏、保留或者加强。西方人追求的是个性和独立,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成就和个人的满足,而不关心其他人的评价。

(三)中西在婚姻方面的差异

在婚姻方面中西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择偶方式和婚姻模式上。《喜宴》中,展示了高伟同婚姻的整个过程,包括高伟同和微微相遇、高伟同决定和她结婚以及婚礼的举行。

众所周知,在择偶方面,中西有很大的差别。根据中国的传统,孩子在结婚之前一切皆依赖父母,当父母都年事已高时,要由孩子们来赡养。中国人的择偶方式反映了我们国家的整体心理,即两个意识观念――关心和相互依靠。父母为孩子选择配偶,一方面反映出孩子在能力和经验上的不足,所以他们不得不依赖父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父母对孩子的爱护和关心。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不再需要担心孩子,但是,在孩子正式地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之前,父母要完成最后一个爱护和关心孩子的任务,那就是为孩子选择一个父母称心的配偶。但是,很多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行为。随着中西交流的发展,中国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很多中国人选择自由恋爱并结婚。但是,中国人忽视了自由爱情的先决条件――从小养成的独立能力。因为缺乏这样的能力,自由的爱情常常导致悲剧。但在西方情况却并非如此,因为西方人从小就锻炼独立能力,一岁起他们就要独自在自己的房间里睡觉,他们的父母从来不陪伴他们睡觉。在美国的家庭中,没有佣人,当孩子们长大后,他们要帮助父母做家务,包括打扫卫生、清扫院子、修理草坪、浇水、施肥等。在社交和择偶方面,美国人会脱离家庭的束缚,当需要男朋友或女朋友时,美国的年轻人不需要其他人的介绍。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的异性朋友越多,他们就越有机会找到合适的人选。西方人与别人约会时,他们不会炫耀自己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个人的能力和习惯,他们所关注的是两个人是否能合得来。

电影还反映出中西婚姻观念的不同。在中国,婚姻不但是两个人之间的结合,而且也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结合。父母要帮助自己的儿子娶媳妇,新婚的夫妇要向祖先磕头行礼。而西方人是为自己而结婚。例如,美国男人想要结婚,是因为他们希望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得到满足。但是,中国人结婚,是为了延续香火。所以,在电影《喜宴》中,高伟同的父母想要他尽快结婚,这样他们就能很快抱上孙子了。换言之,西方人的婚姻是个人的权利,而中国人的婚姻则是家庭责任。

(四)中西在颜色的象征意义方面的差异

婚姻的习俗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婚姻常常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一下在结婚的过程中,中国和西方在颜色象征意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中国的婚礼上,红色非常重要,因为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好运和大福大贵,我们可以看到新娘子常常身穿传统的红色礼服,并且如果新娘子能穿上自己的母亲亲手做的棉袄的话,母亲的祝福将一辈子伴随着她。除此之外,还有红蜡烛、红鸡蛋、花生等,新房的装饰物也全部是红色,这些都是为了祝福新婚夫妇幸福、好运。如今,尽管结婚的仪式被简化了许多,但是红色这个主色调却流传了下来。而在西方的结婚仪式上,新娘穿白色的婚纱,新郎穿黑色的西装,他们这样才显示出这件事情的庄重严肃。婚礼上的主色调是白色,白色象征和平、和谐。与中国人不同的是,他们认为婚礼上的红色是对新人死亡的诅咒。

衣服颜色的选择体现了中西在颜色方面的差异。在中国传统的着装上,相对于浅色来说,中国人更喜欢选择深色,因此,在举行一些仪式的时候,深色是主色调,中国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和家中会比较喜欢穿浅色的衣服。古代的中国人选用不同颜色的衣服来区分彼此的身份。中国人认为黑色象征着掌控一切的上天,红色象征着大吉大利。在中国,如果有喜事,人们都会把红色当作是主色调。西方国家的人们认为,红色太过艳丽,给人的感觉是性感,白色和紫色象征着高贵,在婚礼上,新娘会穿着白色的婚纱礼服,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纯洁和高贵。

三、结语

中西在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文化起源和历史条件的不同,使得中西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两种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碰撞。但是如果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剥茧抽丝式的分析就会发现,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是事物的表象,而相互的交流、融合才是其本质,文化的重整是其结局。在崭新的2l世纪,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日常生活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人民的交流日益频繁,中西两种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相互影响,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尊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但是这个进程才刚刚开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它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上迅速推进,将整个人类的文化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董广杰,李露亮.魅力与魔力――中西方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2]maryannfKearny,Datesman,JoannCrandall,etal.美国文化背景[m].Beijing:BeijingworldpublishingCorporation,2002.

[3]潘一禾.超越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的案例与探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郁龙余.中西文化异同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6

【关键词】商务礼仪; 国际贸易 ;文化差异

1商务礼仪中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

1.1处事风格差异中国人具有含蓄委婉的特点,而西方人喜欢直截了当。在商务谈判中,西方人喜欢直奔主题,直接谈论问题。而中国人则倾向于请对方吃饭或给对方赠送礼物,以此来增加对方对自己的了解和信任,从而使得接下来的谈判更加顺利。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这种直抒心意的方式表示难以理解和接受,而西方人也不明白中国人这种含蓄、委婉的处事风格。1.2行为语言差异行为语言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具体表现方面,包括:手势语言、肢体语言、目光语言、体间距离等。在国际商务场合中,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能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特点。例如,在商务活动中,最常见的肢体语言就是握手。在西方国家,双方见面完成握手动作后会立即松开,两人之间的距离也就随之扩大;在这一方面,中国人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常常会紧握对方的手上下晃动,还会跟对方闲谈,握手时间略长。对于中国人的这种握手寒暄的方式,西方国家的人会觉得难以理解,他们认为双方的距离太近会显得过于亲密,他们想要自己的空间不被人打扰;中国人会觉得西方人的这种时刻保持距离的行为是对自己的防卫和戒备,从而会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1.3中西方宴会礼仪的差异1.3.1使用餐具的差异中餐宴会所使用的餐具一般是:餐盘、筷子、羹匙、酒杯、调味碟等。西餐宴会一般使用的餐具为:刀、叉、红酒杯、汤匙等。通常情况下,吃西餐时,不同的菜品要用不一样的刀叉,饮不同的酒也要有不同的酒杯。1.3.2停餐方法的差异在我国宴席中,暂时停餐时,可以把筷子垂直放在碟子上。如果将筷子平行放在碟子上,那就是表示停止进餐了。在西方,如果吃到一半想停下来休息一下,应把刀叉交叉摆放在餐盘的正中央。用餐过程中,挥动刀叉是十分失礼的行为。1.3.3座位次序的差异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座次高低一般以进门方向为准,面门方为上座,背门方为下座。如果客人是成对的夫妻,应成对地安排座次。举办宴会的主人坐面门的上位,主人的右侧为第一主宾,左侧为第二主宾。如果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对主宾的尊重,主人应该让出主位。西方的排席位习惯不考虑进门的方向,而是以主人的位置为准,越靠近主人的位置越尊贵;一般情况下,男女主人分别坐在桌子的两头,男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侧,女主宾则坐在男主人的右侧。其余客人按照身份的高低,男女依次错开坐在桌子两侧。在大型宴席中,桌次以主桌位置为准,基本原则是右高左底,近高远底,即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远近和左右而定。

2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文化是天地万物信息产生、融合与相互渗透的结果。文化是人们以往共同生活经验的积累,是人们通过比较和选择认为是合理并被普遍接受的东西。文化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2.1受不同思想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儒家思想经过历代王权贵族的推崇,以及孔子及其门下学生的继承与发展,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性的作用。儒家学说提倡忠、孝、悌、礼、义、信、廉、耻,其核心思想是“仁”。儒家思想尤其注重伦理关系,要以理行事。中国文化的形成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社会时期《,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的大纲,想要成为上层统治者,就要受到四书五经的熏陶与洗礼。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对当时的整个社会,尤其是统治阶层的影响是无微不至的。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它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对教会控制精神世界的不满。“复兴”是对知识和精神空间的空前解放与创造。人文主义精神之所以得到推崇与发展,是由于它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解放天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这一运动所提倡的精神对西方人性格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2.2受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社会讲求和谐,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要以和为贵,人与天之间要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不能太突出,做“中等”之人,不争不抢,不能破坏和谐。孔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而西方人则注重个性的发展,推崇个性的解放,强调个人利益,突出个人英雄主义,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2.3受不同自热条件的影响中国人都有一种“故土情节”,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思想,这种思想形成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文明属于农耕文明。中国地域广阔,多高山大海,丘陵盆地,只要一个地方有水有耕地,人们就可以在同一个地方生活一辈子,这也是中国人安土重迁的原因。这种生活方式可以确保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用依赖别人所生产的产品。这种自给自足的模式造就了东方人安分保守、沉稳内向的性格,不喜欢向外扩张,也不喜欢别人占领自己的土地。西方大多数国家海岸线绵长,国土面积不大,在古代,欧洲的农耕所占的比重远低于中国的农耕,资源贫乏,需要向外扩张以满足生活需求。所以欧洲人便以海洋为依托去征服别的领地,喜欢向外探索新的资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最好的例证。西方人多乐于冒险,具有开拓精神与英雄情结。

3在商务场合应注意的问题

在国际商务合作中,如果可以掌握并运用好商礼仪,往往会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并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细节:3.1尊重隐私在初次见面时,中国人会问及对方的年龄、工作、家庭情况等,以此作为谈话的开端。而西方国家的人却不喜欢这种寻找话题的方式,他们认为这些都是个人隐私,别人不应该询问。在与西方人交谈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询问对方的年龄,因为他们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是充满活力的,女士更是如此。3.2尊重习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涉外场合中,要尊重交往对象,就要了解对方所忌讳的东西。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对方信奉伊斯兰教,在谈话过程中,就不能对对方所信仰的宗教进行不恰当的评论或指点。在就餐时,不点猪肉或酒。3.3信守约定在所有正式的商务场合之中,都必须遵守自己的许诺,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提前五到十分钟赴约。若未按约定的时间赴约,自己在对方心里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更有甚者会影响到自己所代表的公司的形象。所以在有确切时间的约定中,要注意按时赴约。3.4不宜先为“不宜先为”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在社交场合,面对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问题时,最理智的做法就是按兵不动,在充分考虑好的前提下再给对方答复,不要冒昧行事,由此可以避免一些麻烦的产生。3.5不必过谦在商务交往中,不能自我吹捧,自夸自大,抬高自己的地位,但是也没有必要贬低自己,放低身价,过多地跟对方谦虚。

4结语

文化,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和渗透,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礼仪是文化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对其吸收和传承。中西方礼仪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涉外商务交往中会出现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扰呢。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事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由于国际商务礼仪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所以在交往过程中,要采取措施来应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以真诚守信为原则,增加彼此之间进行贸易合作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2]周朝霞.商务礼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李雅静.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J].青育学院学报,2002(3).

[4]赵燕霞.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1).

[5]杜维明.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对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7

【关键词】荆州;新疆维吾尔族;婚俗;民族文化;比较

0前言

婚俗,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通过婚俗文化的研究,对发扬和继承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具有深远意义。而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婚俗文化也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可以透过探究荆州与新疆维吾尔族婚俗文化差异来相互学习和借鉴,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达到相融相通和各民族的和谐共处。

1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婚俗礼仪

新疆维吾尔族婚俗的程序:择偶、提亲、定亲、商定彩礼、订婚仪式、尼卡仪式:南疆有些地区的“尼卡”是在婚礼的前一天举行,而北疆的有些地区则是在当天举行,仪式在女家举行,除了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及新人的父母和亲属之外,一般不邀请其他的客人参加,所以这种场面不易亲见。“尼卡”带有宗教性质由阿訇主持,念诵《古兰经》,并问双方是否愿意结为终身伴侣,意为青年男女得到真神“”的祝福。另外,维吾尔族人把视为珍品的盐和生活中必备的馕作为“尼卡”的一项内容,有着深刻的意义。它既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又喻意新人像盐和馕那样永不分离,白头到老。举行完尼卡仪式,接着是迎亲、拦驾、揭盖头仪式、揭盖头仪式是婚礼第二天男家举行,热瓦甫或收录机奏播出韵律动听的民歌: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看你的眉毛/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上的弯月亮/你的眉毛细又长呀/好像那树上的弯月亮……男女青年们热闹的聚集在一起逗笑嬉戏,一位妙龄少女从人群中走上前来,以轻巧敏捷的动作,揭下新娘的盖头。而后新房内一片欢腾,宾客们在欢快的旋律下,翩翩起舞,以示祝贺。新人在宾客的簇拥下往往会热情奔放地跳起赛乃姆"双人舞,新房里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喝彩欢呼,热闹非凡。婚礼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回门。新娘回门后,婚礼就算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荆州传统婚俗礼仪

荆州民间婚俗礼仪程序:择偶、请八字:八字合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旧俗,就是婚前男女双方交换庚帖,以卜八字是否相配[1],所谓合婚,就是把男女双方八字配在一起,对双方八字之间的五行是否和谐,双方所行的大运、流年有无严重的不好和冲克等问题详加研究,由此推导出以后两人的婚姻生活吉凶,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防患不幸的婚姻于未燃之际,从而提高婚姻质量[2]。这虽带有迷信的说法,但也不乏科学的依据,但这种做法足以可见当地人对幸福婚姻的不懈追求及对婚姻的重视。请了八字接着就是提亲、过门(多指一对谈恋爱将要结婚的新人,女方第一次去男方家)、如果得到双方的家庭的认可,随后是订婚、下彩礼、定日子、哭嫁、接亲、拦车、陪十姊妹、陪十姊妹是说婚礼举行当天宴席上,新人夫妇的同辈未婚姊妹(表兄妹,堂兄弟)选十个坐一桌,陪新人喝酒表示手足之间的情深谊重,并祝福新人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吃完喝完新郎新娘就入洞房、然后亲人好友闹房、最后是回门:女子出嫁三日(日期各地不同,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后,首次回娘家探亲叫回门。与婿偕行者谓双回门。

3两地婚俗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新疆维吾尔族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舞蹈文化艺术,人们都能歌善舞。他们把舞蹈文化艺术糅合到婚嫁风俗礼仪上,给传统的婚礼赋予了情趣和浪漫,使得独具特色的婚俗文化得以流传。荆州发扬了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讲究礼尚往来。

3.1两地婚俗文化的共性

3.1.1对媒人的重视

两地对于缔结婚姻传达的传统伦理思想是具有共性的,两地自古以来在婚娶中,都坚持传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重视媒人和聘礼的作用。自周代始,缔结婚姻通过媒人逐渐成为一种风俗,至唐代,“媒妁之言”则写入法律《唐律・户婚》规定:“为婚之法,必有行媒”。媒妁男女婚姻才是合法的,才被认可,才不至于违背伦理道德。这足以说明媒人在婚姻嫁娶中的地位。

而结婚要请媒人的婚姻习俗沿袭至今,荆州和新疆维吾尔族的婚俗中,媒人的地位依然不可或缺,无论是择偶、提亲还是彩礼,媒人都始终如一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1.2对婚姻的重视

千百年来,中国人执守着传统价值观和朴实的道德观,不厌其烦地继承着婚俗程序的繁杂,婚礼仪式讲究礼节、情调、个性、排场、浪漫、喜庆,把婚礼举办成人生中最热烈、最盛大的庆典。婚礼仪式讲究礼节、情调、个性、排场、浪漫、喜庆,哭嫁:娘家对女儿的牵念,女儿对娘家的恋恋不舍。拦车马:簇拥着新娘新郎坐上披红扎彩的迎亲车离家而去,沿途乡亲可以拦住迎亲队伍,迎亲队伍要送礼物或红包给拦路者,场面甚是热闹。回门:出嫁女儿不忘父母恩德,回家探望父母双亲等,均体现了两地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

两地婚俗某些程序具有共性:繁杂的程序代表了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对儿女的诚挚祝福,以及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2两地婚俗文化的差异

3.2.1两地婚俗文化的背景的差异

荆州有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有影响深远的三国文化,还有以荆州三观为代表的宗教文化和以张居正为首的名人文化。在浓重的历史文化氛围的滋养下,荆州婚俗沿袭了古代盛行的婚嫁“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传承了远久和淳朴的民俗文化。荆州传统的婚俗文化保留的较为完整,对于通婚范围没有限定,历来提倡婚姻自由。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演变中,伊斯兰教成为维吾尔族全民信仰的宗教,成为维吾尔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受伊斯兰教思想文化影响,维吾尔族无论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意识还是伦理道德准则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是思想、观念、意识和伦理道德准则。在婚姻习俗上,维吾尔族也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维吾尔族通婚范围一般只限于本民族内部,很少和其他非伊斯兰教民族通婚。

3.2.2两地婚礼聘礼的差异

聘礼:订婚时,男家给女家的定礼。伊斯兰教法概念,亦称聘仪。阿拉伯语“麦亥尔”的意译。即新郎按婚前的约定赠予新娘的礼品,聘礼作为传递情意的媒介的作用都是一致的。如《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首诗里的“彤管”就是聘礼。当然这种作为婚姻聘礼的礼品的种类、数量、贵重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地位都有所区别。而新疆维吾尔族和荆州的婚俗中,彩礼虽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存在差别。

新疆维吾尔族的婚俗中,商定彩礼是一个重要环节。维吾尔族对男女初婚的彩礼(主要有三项:专为女方买的衣服、鞋帽、头巾、首饰等物品;专为女方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亲属送的礼物,主要以衣料为主;婚宴上所需食物,包括肉、油、馕或面粉、大米、胡萝、盐、糖果及柴或煤等。)颇为讲究。通常女方将彩礼的数目列出一个清单交给男方然后由双方代表进行磋商,协商一般在女方家进行。另外,在订亲的仪式上,男方要在客人面前宣布给女方家的彩礼清单。宣布清单的人是专门聘请的,他举起彩礼以说唱的形式,向众人介绍每件彩礼的产地、质量、性能、规格等。一般地说,介绍彩礼的人,口才比较好,他可以把一般的东西,说得天花乱坠,既得女方家人欢心,又让男方家人满意。毕竟彩礼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着姑娘的身价和男方家的诚意。

荆州婚俗礼既是夫家的脸面也是娘家的脸面,足见彩礼的分量。原来流行三转一响(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后来又讲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三个六(六千六百六十元钱),现在流行一卡一房。在媒人把双方商量要购买的东西,折合成为人民币,由婆家直接把钱打在银行卡上,再交给小俩口处置。这样爽快方便,新人既可以自由灵活的采买自己需要的物品又可以作为以后发展事业的启动资金。

3.2.3两地婚礼程序的差异

(1)新疆维吾尔族婚礼

为了增添婚礼的喜庆氛围,维吾尔族还进行的“婚礼麦西来甫”歌舞娱乐活动。富裕人家还会邀请当地著名的民间艺人跳起诙谐、欢快的“那孜儿空姆”舞助兴。欢快的鼓点,喜庆的唢呐,新疆维吾尔族婚礼热闹隆重。维吾尔族婚庆使用的餐厅一般都很宽敞,四周是包厢和散台,中间是舞池。婚宴开始后,在琴声歌声中,众宾客齐声赞道“美满婚姻,地久天长”。然后宾客们轻盈举步,巧转腰肢,欢歌曼舞,舞毕即入席就餐。

按照习俗,新娘到婆家时,婆家的大门前要点燃一堆驱魔除邪的神火,由一位客人钳一点火星在新娘头上绕三圈,新娘也绕火堆走一圈才能登堂入室,进入新房。有的男家从门前到新房的通道上,用毛毡,地毯铺地,新娘一下车就踏在地毯上,由男方邻里四个壮汉抬入新房,表达对亲娘的特别尊重和热烈欢迎。

(2)荆州婚礼

婚宴上端菜的小媳妇们,会发红蛋(水煮带壳染上食用红色素的熟鸡蛋)作为喜庆礼品给宾客,以示同喜。其实,红蛋也是向亲朋要红包的食品,红蛋用碗装好,等到宾客拿完蛋就须在空碗里放上礼钱,多少不计较的,旨在礼数。

另外,宴席上菜过三道,厨师就会让端菜的人端出一盘菜上插有红花的菜来。按风俗,插花是厨师向主客们讨要红包利市的一种方式。宾客们面子上总会象征性往空盘子里放些。类似这样的小礼节也是一种地方习惯,只为嬉闹着好玩博得大家开心一笑,无伤大雅。

晚宴后,新娘会端上一杯红糖茶水敬给婆婆,正式改口叫妈妈。婆婆幸福地眉失眼笑连声应和着,同时手忙脚乱地拿出一早准备好的大红包递给新媳妇。娇羞的新媳妇还会假装推让再三,以示体恤婆婆的艰难。新娘拗不过婆婆只得羞答答地收下这份浓情厚谊的人生大礼包。

综述:荆州和新疆维吾尔族的婚俗文化都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透过比较找出共性和个性,透过共性使两种不同的文化相融相通,达到各民族的和谐共处,透过差异来相互学习和借鉴,引起社会关注婚俗文化,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婚俗文化,以便于人们对两地的婚俗文化有一个新鲜和细致的认识,让这两种婚俗文化更好的流传和传承。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认为,传统婚姻的很多仪式中都体现了中国人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文化心理。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在这种意义下,探究新疆维吾尔族婚俗文化与荆州婚俗文化之间的差异,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婚姻,重视婚俗文化。关注婚姻,婚姻和谐,家庭美满,人们睦邻友好更加有利于社会和平安定,有利于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视婚俗文化,婚俗文化作为一种风俗礼仪,是一个民族思想、宗教、文化精神的集中反映,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社会风尚习俗和传统婚姻习惯,对揭示婚俗文化中蕴含的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人类文明的传承,对良好社会风俗的形成和现代社会和谐发展,都将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8

一、礼貌的概念及内容

(一)礼貌的概念

礼貌是一种无形的行为规范,就是人和人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固定语言、姿势等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友好和尊敬,代表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国内外研究礼貌的文献有很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礼貌是人们在较集中的一种现实目的。人们在说话过程中运用礼貌原则的目的就是取悦他人。2.礼貌是一种敬重3.礼貌是一种语体,语体是指“与社交与经有关的系统化变体”(Lyons,1977)或者指在一定场合下人们说话或写作时的语言变化(Halliday,1978)4.还有一种观点将礼貌理解为语言的表层现象,认为其相当于表层语言编码,研究过程中将礼貌从语言环境中独立出来。5.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该观点在御用学姐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thomas,1995)何兆熊教授在对礼貌这一概念进行解释时,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第一,礼貌属于一种容易被判断的社会现象,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很容易就可以判断出哪些话语和行为是礼貌的,哪些是不礼貌的;第二,礼貌是人们与外界交流的一种手段,通过礼貌英用于或者礼貌行为,可以更容易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第三,礼貌可以理解为社会习俗强加的标准规范。人生活在社会中,都要遵守社会上确定俗称的规则。总而言之,从语用学的教学来理解,礼貌所关心的并不是说话人对对方是否真正友善、尊敬,而是他用什么方式说话、说了什么,具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给对方留下怎样的印象。因此我们可以说礼貌是一种特殊的语体,与语用学相比,它更加接近语言学现象。在对礼貌进行研究时,很多时候都是脱离语言学环境的,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或者说理论。

(二)礼貌的主要内容有

1.遵守社会公德,公德的内容包括: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妇女、关心老人、救死扶伤等。2.真诚友善,所谓人际交往时的真诚,是指交往时必须做到诚信待人,心口如一。3.宽容理解,就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别人的想法,理解别人的观点。4.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要尊重别人的想法,并给予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5.遵守时间、遵守信用,与别人约好时间后不能迟到,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二、礼貌的原则

礼貌的原则包括: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当然以上所说的这些原则的背景都是西方文化,并不是在全世界都适合使用这些原则。中国也有自己的礼貌原则:贬己尊人原则、称呼原则、文雅原则,求同原则和德言行准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方礼貌原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二者的侧重点有一定差距。例如在英语礼貌用于中,通常要将一致原则放在首位,而中国人在与人交往时则更加重视贬及己尊人和言德行原则。

三、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

礼貌、是人们交流的工具。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在礼貌用语上形成了很大的差异。

(一)中西方的礼貌准则

礼仪是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古代伦理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原因。每一位中国人从咿呀学语开始就被教导要好礼、有礼。中国礼仪始于夏商周,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礼仪体系。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遥相呼应。自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再到后来的大航海时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中西方的礼仪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差距,礼貌用语也出现了不同。

(二)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具体差异

1.日常打招呼时的差异,民以食为天,因此中国人在与人打招呼的时候,一般会问:吃了吗?如果进一步交流,则会问:上哪去?代表自己对对方的关心,带人一种亲切感。但是西方人却无法接受这种打招呼的方式,认为对方在窥探自己的隐私,会感觉非常尴尬甚至不愉快。因此他们在打招呼的时候,往往会说:你好!早上好!或者是“今天天气很好啊”之类的话,而不会问你吃饭了吗或者是你要去哪里,跨文化交际时一定要注意这点,否则可能会引起误会。2.表示“感谢”是的差异,中国人认为,希望别人能够给予帮助一般都不说尤其是在亲人之间或者是亲密的朋友之间,如果对非常熟悉的人面前说谢谢,会给人一种生疏的感觉,反而会让对方不舒服。大恩不言谢这句俗语就是这种思想的写照。相比语言上的感谢,人们更喜欢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对方,这样更显真诚。这是中国人的礼仪习惯。但是西方人跟我们完全不一样,西方人在得到别人帮助后,一定要对对方表示感谢,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甚至是父母,也要说声“谢谢”。如果在跨文化交流中,中方由于认为和西方人关系很好而没有表示感谢,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执和冲突。3.称谓方面的差异,中国人一般不会直呼其名,一般在平辈之间或者是对小辈说话、和非常熟悉的朋友说话,才会直接叫对方的名字,否则会被认为非常不礼貌。但是在西方则相反,他们在日常交际中直呼其名的时候是非常多的,只有在不知其名的时候才称对方对先生或者是太太,对于比较年轻的女子则称为小姐,但是家庭成员之间可以直接叫对方的名字,子女也可以直接叫父母的名字,他们认为这是关系亲密的一种表现。而在我国小辈见到长辈要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直呼长辈名字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4.告别时的差异,中国人在告别的时候会再次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例如在与病人告别时,一般会说:多吃点、多穿点、每天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而西方国家则不会这些说,他们会觉得说这些有“指手画脚”的嫌疑。他们则更倾向于表达自己希望对方早日康复,例如:希望你早日恢复健康或者是希望你多保重。

四、中西方礼貌用语的相同之处

礼貌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表示对对方尊敬和友好的语言以及行为。日常人际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如果人们都能够遵守礼貌准则,很多矛盾就不会发生,或者说会被化解。不同国家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受到不同礼貌体系的影响,因此在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尊重、友好时,表达形式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无论在哪个国家,这个国家有怎样的文化,相互尊重、友善待人是世界各地共同的礼貌准则,另外在谦虚、真诚以及适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大体一致。

五、结语

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是由教育、文化、风俗等一系列因素产生的,由于以上差异,想要消除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减少语用失误的产生。为了避免语用失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对方的文化风俗,对其礼仪有所了解

如果交流者了解对方的文化,知道与对方交流时使用什么样的礼貌原则更合适,就不会用自己的礼貌习惯与他人交流,而是选择一种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语用失误、避免冲突。这些所说的文化背景包括几方面内容,一是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三是教育水平。

(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母语负向迁移的影响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9

论文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文化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就是从多个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加全备的知识。

    一、社会礼仪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二、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滩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与差异篇10

关键词:美国;实用主义;社交礼仪文化;和谐社会

社会交往方式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社交礼仪,是观察和研究社会行为文化及其价值观的特殊窗口。社交礼仪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支脉,深刻地反映着该社会的集体文化性格,直观地体现着该社会的文化精神。

美国建国迄今200多年,从一个殖民村落发展为世界资本主义的中心,成为当今世界上国力最强的国家。在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道路上,美国的社交礼仪文化及其价值观,构成美国强大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社交礼仪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它是基督教清教精神传统与本国实用主义哲学的有机结合,是有别于欧洲礼仪文化传统、积极结合自身现实与实践创新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文化现象,具有自由民主的传统、平等宽容的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诚信率真的特点和简捷实用的功效。这一独具特色的软实力,为美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自信心、凝聚力和创造力。

基督教诞生后,曾经在中世纪欧洲处于“万流归宗”的地位,支配着西方人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等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基督教的教义、宗教礼仪渗透在社会生活之中,基督教的节日成为大众节日,基督教的禁忌成为社会禁忌,基督教的礼仪成为世俗礼仪,使得几乎整个西方社会的礼仪文化、社会习俗和交往方式深深地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16世纪初的宗教改革运动,导致基督教分裂和新教的诞生。新教又称清教,它汲取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果,用符合人类世俗生活和欧洲社会发展现实的尺度重新理解并阐述基督教精神,从教义、礼仪形式等宗教信仰的方方面面,向正统、僵化、禁锢的罗马教廷发起挑战。同天主教的等级森严、思想专制、奢侈浮华、仪式繁琐等不同,新教崇尚自由简约,主张善功无用,反对繁缛礼仪。新教领袖加尔文认为:“个人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动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世俗的职业与个人的奋斗便具有了神圣的意义,它成为上帝旨意的体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就在于表达对上帝的爱,彰显上帝的荣耀。”“财富的积累不是罪恶,而是蒙受神恩的标志,只要人们不是挥霍浪费,而是过一种勤俭的、有节制的合理化生活,就应当鼓励人们去努力积累财富。”因此,新教徒把培养勤劳、俭朴的美德和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精神,作为宗教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完美结合。这种新教伦理蕴涵的资本主义文化精神,带动了新教国家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新教对于基督教繁琐礼仪的改革与简化,使人们从难以承受的、繁重的、例行公事般的宗教仪式活动中解脱出来,将金钱、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世俗生活当中,树立了珍惜时间和讲求效率的观念。这一切深刻地促进了欧洲新教国家近现代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及其礼仪特色的形成,推动着人们的礼仪观念向着符合人性和回归理性的方向迈进,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努力追求一种超越等级身份的自由而平等的行为方式。改革后的基督教对于世俗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具有了现代化的精神气质,为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清教精神是美国赖以立国的精神动力。当15世纪初第一批为逃避英国国教迫害的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抵达美国时,即订立了体现人民主权和平等自由思想与原则的《五月花号公约》,表达了人们反对专制、渴望民主和自由的愿望,此公约也被视为“北美民主制度的一块基石”和“美国宪法的胚胎”,标志着独立自主、民主自治、平等合作的清教精神从此在美国扎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的人们所组成的民族大熔炉。在这里,任何一个教派都不可能压制另一个教派,任何一个人的“特权”都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谁也没有什么特权,或者说没有人承认他们原有的特权”,“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因此美国人认识到只有相互宽容,才能谋求共存;要想在社会上取得地位,只有靠个人的努力。由此养成了一种开放、自由、民主、主张人人互不干涉的心态,培养了独立奋斗的意识。

美国自建国之初,即致力于从道德、行为等方面开展礼仪文化的建设。美国第一代领导人也身体力行地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在美国历史上,华盛顿及其伙伴们是为自己的母邦开创了诸多伟大先例和精神路标的人”,“创业者的一举一动对于该国的性质定位及命脉走向都是影响至深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被美国人称为“美国的圣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全美最好的行为礼仪大师”,他编纂的一部名为《穷理查德年鉴》的书,一经出版就风靡了所有讲英语的国家,受到人们广泛的称赞,“在北美,所有报纸争相转载;在英国,人们将之印在巨幅的图纸上,留作建筑物上张贴之用;在法国,出现了两个法史译本”。华盛顿、富兰克林等人的建树,奠定了美国礼仪文化的基石。

从18世纪70年代独立建国到整个19世纪,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与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联邦共和政体,南北戎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南方各州落后的奴隶制度,为全面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民主、博爱、人权等观念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普选的实现及社会民主运动的发展,促进了美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在经济上,西部开发和工业革命激发了全社会开拓致富、创新发明的热情,工业化浪潮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很快进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前茅。在社会和文化方面,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模式发生巨变,古典主义的传统文化面临强烈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快速迈向现代化。美国的发展成就与发展模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国文明。伴随着美国文明的形成应运而生的、同时又反映这一文明思想文化与价值观念特色的,就是美国本土的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一词的古希腊语原义是“行为”、“行动”。19世纪70年代,实用主义创始人皮尔士最先提出了实用主义的基本原理,确定了实用主义哲学的立场和基本观点,充分表明实用主义是一种强调行动和效用的哲学。此后,威廉·詹姆士和约翰·杜威将这一理论系统化并引入到政治和社会学领域,它讲求行动、效用、进取和冒险,强调的不是最先的范畴、原则,而是看最后的事实和效果,主张“以行动求生存、以效果定优劣、以进取求发展”,其特点就是“切实可行、个人主义、机会主义、天然形成而不露人工痕迹、对未来报乐观态度,所有这一切都奇妙地同一般美国人的气质一拍即合……”实用主义哲学是“美国人不断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适应于新时代需要的一种反映”,一方面,“美国几百年从无到有的开拓进取的历史,美国人讲究实际的作风以及反传统、反权威的精神是实用主义得以产生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实用主义与美国人原有的基督教信仰相一致,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由此构成了美国人精神世界及其礼仪文化的基础。

清教信仰与实用主义价值观的结合,成为美国人道德生活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的准则,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构成美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进入20世纪,时间、节奏、效率、速度、实用等资本主义因素继续主导着美国礼仪文化发展的趋势。一方面,社会交往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竞争连接在一起,造成一种使任何人不敢偷懒、懈怠的社会氛围,催促人们开拓进取。人们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生活中最需要的品德和能力是智慧与社交能力,良好的品行及善于推销自己,是获得他人的好感与尊重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注重礼仪、自觉实践礼仪的社交行为,是人的主体意识增强的表现,适应时代变化、善于与他人交往是新的成功标志。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社交范围的扩大与交往活动的频繁,尽管传统的礼仪、习俗等行为观念的差异仍然存在,但美国社交礼仪越来越朝着现代化、世俗化与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真正成为调节公民社会人与人平等交往、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化工具。

美国社交礼仪建立于美式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成果之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着美国的价值观。

平等是美国社交礼仪的基础,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共同尺度。美国人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风范,社会交往中广泛盛行着友好亲切的握手礼、拥抱礼,讲究“女士优先”和“绅士风度”、规避隐私等,这些都体现了美国人平等交往的文化色彩。美国人所追求的平等原则,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基督教将“人生来平等”的理念灌输给他的每一个信徒,使其深入人心。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西方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具有这样的思想认识。美国被公认为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人们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三,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每个人都有参政和议政的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四,机会平等,社会地位与收入的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这样就能使每一个人都有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各自不平等的潜能”。正是在这些平等精神的指导下,个人的奋斗和成功受到普遍的认可和赞扬,因此造就了美国人的独立和自主。平等原则在美国适用的范围很广,体现为父子平等、夫妻平等、长幼平等、上下级之间的平等。在相互交往中,美国人愿意尊称对方为教授、将军,但决不称呼官衔、职衔,以免因地位、财富不同而破坏交往中的平等原则,这反映了人们对知识、人才的尊重和对能为国家的安宁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的推崇。美国人认为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反映了他们追求人格独立、和平友善、和谐与共的价值观念。

美国人视“宽容”为现代生活的基石。房龙曾指出:宽容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他引用《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说:“宽容,指的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宽容产生于文化模式的差异,意味着对文化的差异性的理解。文化的差异性是一个事实,它是由文化特质的复杂交织导致的结果。美国学者露丝·本尼迪克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一种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模式,是根据文化内部发展起来的“无意识选择原则”进行选择、经过了或多或少整合了的行为的成就,是一种具有丰富内容、重要价值与制度功能的整体的文化。当今世界之所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多元性特征,就在于不同的文化所作的选择不同。“现代生活已将许多文明置于紧密联系之中;……文明更需要真正具有文化意识的人,能够客观地、毫不畏惧地、公正地理解其他民族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行为方式的人”。“人类的明智正表现在对这些现象的差异采取一种极为宽容的态度”。第二,宽容精神发源于欧洲社会历史的实践。在中世纪,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以上帝的名义钳制着人们的思想,把一切文化都纳入基督教的范畴之中,不符合基督教精神的统统被指责为“异端邪说”,甚至设立宗教裁判所,处死主张所谓“异端邪说”的人。基督教的“不宽容”曾经在西方中世纪历史上几乎长达十个世纪当中钳制着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此后,在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学说中,宽容被当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准则,最能体现宽容的一句格言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意见的权利。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宽容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因为有了宽容,才会有个人自由,才会有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发展。所以,宽容可以说是西方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基础。以思想宽容和政治宽容为基础,社交礼仪也充分体现博大、宽厚和互相包容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知识结构、文化背景、道德意识、行为方式不同的人,都能轻松、和谐地进行交往的文明要旨。在现代社会,作为社交礼仪的一种核心原则,宽容已泛化为一种社会态度和人文精神。在美国这一民族大熔炉中,人们要能够和平共处,宽容是不可缺少的交往原则。

基于基督教的传统,美国人的礼仪交往非常看重道德的诚信和人格的信誉。实用主义伦理观念形成后,与商品经济、市场价值的思想观念相结合,“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商品经济的观念深入到一切思想角落,积极人世、节俭自制、珍惜时间和讲求效率等观念在美国社会中得到了极好的诠释。在社会交往中能否遵循上述原则,不仅折射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而且直接关系着这个人事业的成败。守时、勤勉、节俭之所以成为美德,是和事业上的成功有关。美国人习惯实话实说,直来直去,性格直率,坦诚待人,如果让对方感到虚伪和失去信任感,就很难再继续打交道。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生产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浪潮连续不断地冲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间与空间距离缩小,网络化虚拟世界的产生,使人们的联系与交际的手段更为便捷、快速、多样。严格而有序的交往礼俗趋于淡化和简化,传统礼仪规范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简洁、实用的礼仪。西方国家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相互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但在现代社会已经去繁就简,普遍采用的见面礼节是“握手礼节”。而在美国,不是特别的场合,他们甚至连这一世界上最为通行的握手礼也略之不用,更愿意以点头、微笑为礼,向对方说一句“嗨”。但是简捷、轻松的礼仪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放任自流”,基本的礼仪精神和规则同以往一样重要,甚至比以往更加重要。

美国的社交礼仪文化以其人性化的丰富内涵和交往形式的成熟性,不仅广泛、持久、深刻地影响着美国社会的文明面貌,对于提升人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世界各国的礼仪文化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成为其他国家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迫摹对象。

首先,现代社交礼仪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补充,配合人们采取理性生活的能力与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构成一种有效的约束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发展,是社会稳定与人际关系正常发展的保证。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需要靠多种制度和规范交互配合、发挥作用,全面协调和处理社会成员的各种利益关系。概括地说,有“硬性”和“软性”两套约束系统:“硬性约束系统”指法律,是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硬性手段作为保证;“软性约束系统”则是指道德,而道德对于人们的约束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信仰、良好的行为礼仪等手段来推动的。这说明,社交礼仪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补充,与政治、经济、道德、法律等关系非常密切,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礼仪是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标准的外化形式,发挥着规约人们行为规范的作用。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一贯被人们推崇为法治的社会,人们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来调整人际关系,使每个人都能尊重他人的利益和权利,同时也能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利益与权利的尊重。尽管法律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法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发生在西方国家的贩毒、凶杀、抢劫等罪恶活动,并没有因为强有力的刑法惩戒而禁绝。因此,在建立和健全法制、加强法治之外,依靠道德教化力量、礼仪的调节功能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社会,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不同,性格、职业、年龄、性别各异,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社会交往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就不可避免地会与他人发生不同程度的矛盾或冲突,这时就需要在社会上形成一套为合理的、为人们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社交礼仪规范,引导人们注意遵守社交礼仪的基本原则,并借助某些礼仪形式如宴请、联谊等活动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促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如果有德行,不用法律来鞭策,自己就会上轨道;如果无好的品德,法律尽管详细、严厉,也不会有多大的效力。16由此可见,“法”与“礼”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都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以调整人们的利害关系、实现社会的和谐为目的的。礼仪虽无法律一般的严格强制性,但对于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是有很强的约束力的。

其次,现代社交礼仪能够产生人类对自身本质的审美关照,产生心理愉悦和心理满足。人们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相互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真为内涵、美为形式、趋向善的目的的活动,在交往中获得既肯定他人又肯定自己的满足。这种满足转化为直接或间接的社会承认,使人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增加人们对于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社会制度及其社会合理性价值的认同,有效地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三,美国的社交礼仪文化以基督教为背景,以从古希腊文明中继承下来的世俗的人文主义精神为传统,又是在美国走向现代化、实现了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现代化精神气质和内容的礼仪文化,这一礼仪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平等、宽容、诚信等现代化意识,对于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建构和谐的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