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7:12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1

创业计划竞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服务,围绕这一产品/服务,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以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揭示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读。创业计划可能的读者包括:希望吸纳进入团队的对象,可能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政策机构。创业计划的组成部分创业计划一般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总体进度安排,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管理团队,企业经济状况,财务预测,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等十个方面。1、执行总结是创业计划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本创业计划的创意背景和项目的简述创业的机会概述目标市场的描述和预测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团队概述预计能提供的利益2、产业背景和公司概述详细的市场分析和描述竞争对手分析市场需求公司概述应包括详细的产品/服务描述以及它如何满足目标市场顾客的需求,进入策略和市场开发策略3、市场调查和分析目标市场顾客的描述与分析市场容量和趋势的分析、预测竞争分析和各自的竞争优势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市场发展的走势4、公司战略阐释公司如何进行竞争在发展的各阶段如何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通过公司战略来实现预期的计划和目标制定公司的营销策略5、总体进度安排公司的进度安排,包括以下领域的重要事件:收入来源收支平衡点和正现金流市场份额产品开发介绍主要合作伙伴融资方案6、关键的风险、问题和假定关键的风险分析(财务、技术、市场、管理、竞争、资金撤出、政策等风险)说明将如何应付或规避风险和问题(应急计划)7、管理团队介绍公司的管理团队,其中要注意介绍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注意管理分工和互补);介绍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8、公司资金管理股本结构与规模资金运营计划投资收益与风险分析9、财务预测财务假设的立足点会计报表(包括收入报告,平衡报表,前两年为季度报表,前五年为年度报表)财务分析(现金流、本量利、比率分析等)10、假定公司能够提供的利益这是创业计划的“卖点”,包括:总体的资金需求在这一轮融资中需要的是哪一级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投资人可以得到的回报,还可以讨论可能的投资人退出策略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2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3

【关键词】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7)04-0006-04

一、绪论

现代会计大致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其中,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包括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在内的各单位的内部管理需要,通过利用相关信息,将财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在规划、控制、决策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现象[1],在会计标准、会计实务甚至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更多地考虑外部信息使用者,而忽略了内部的管理决策,以至于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滞后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作用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2014年10月27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研究、调研座谈、公开征求意见等工作基础上,财政部作为我国会计工作主管部门,顺时应势,制定并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2]。2016年6月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3],明确了管理会计的目标和应遵循的原则,并从应用环境、管理会计活动、工具方法和信息与报告四个方面对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业内一致认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下,管理会计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管理会计的跨越式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虽然总体而言,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不断有所进步,但仍滞后于实践需要,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形成统一、公认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全面推进。

因此,要大力发展管理会计,当务之急就是要构建被各界广泛认可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形成关于管理会计公认的“话语基础”,这既是《指导意见》[2]中所规划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中基本指引的基础。

概念框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构建概念框架,首先要确定其逻辑起点,在该起点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出系统合理、完整严密的整体框架。逻辑起点是概念框架搭建的出发点,是概念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前提理论。

基于此,本文对已有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辨析,指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应以目标为起点,并对管理会计基本目标提出了建议,以期对管理会计发展有所借鉴。

二、文献综述

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解释、指导和完善管理会计实务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管理会计、指导并发展未来的管理会计和解决现有的管理会计未曾涉及到的新问题。

综观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多数学者都是从管理会计的历史发展回顾开始,来归纳演绎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及其层次和内容。

(一)管理会计发展阶段的探讨

管理会计始于19世纪的工业成本会计。工业革命不仅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规模,也大大增加了管理费用和折旧金额,为了更准确地核算成本,会计人员开始使用复式记账的方法记录成本账户。20世纪20年代后,管理者逐渐认识到成本信息在企业决策、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性,使得成本会计从单纯的计算逐步发展到成本计算与控制相结合,并最后与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剥离,形成了以服务于内部管理为导向的管理会计。从发展历程来看,管理会计大致经历了成本确定与财务控制、管理规划与控制、流程优化与资源节约、资源利用与价值创造四个阶段(iFaC,1998)。财政部会计司[2]认为管理会计发展阶段也可以划分为成本与财务控制、管理控制与决策、强调价值创造三个a段。每个发展阶段都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管理者责任等息息相关。

(二)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综述

西方学术界对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的研究并不多。西方管理会计的教科书除涉及管理会计的概念和属性等理论问题外,很少涉及其他理论研究,主要原因是西方国家认为管理会计是一门将各种专门技术应用于实践的学科。我国的会计学者已围绕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收集并整理了国内外关于管理会计逻辑起点的主要研究,列示在表1中。

三、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评价

本文认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必须符合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其必须能够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虽然本文在建立逻辑起点时主要采用的是规范演绎法,但它还需要运用到实践中去加以验证。实践可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论证,才能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和进步。第二,其是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管理会计是一个发展的系统,逻辑起点应成为联系管理会计系统和社会发展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满足这样的条件,管理会计才能根据社会发展做出适时调整,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第三,其能够对其他抽象范围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这是对一个逻辑严谨、内容完整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最起码要求。

根据前述三个条件,表1中关于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的各项观点虽然都有合理之处,但本文认为以管理会计的目标起点论更加符合上述条件。

本文对其他的管理会计逻辑起点按照前述条件逐一进行评价。

atkinsonetal.[4]在《管理会计》一书中将管理会计定位于:为决策和战略的顺利执行提供信息,并着重解释和讨论了管理者如何估计和管理产品、成本和盈利,如何利用各种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提高业绩。这种典型的西方观点将管理会计定位于一门实践的学科,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根源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无法解决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

有学者根据管理会计发展中成本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成本起点论[5],不过,从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成本起点论根本无法涵盖目前管理会计的范畴(例如综合绩效评价、战略管理会计等),因此,成本起点论无法满足管理会计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其次,成本起点论中的成本,并非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从实践中可以归纳出来,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应该是价值创造,只不过不同阶段、不同企业其价值创造的重点不同而已,成本只是价值创造的一个方面。最后,由于上述原因,根据成本起点论很难建立内容完整、逻辑严谨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

部分学者鉴于管理会计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管理会计工具和重点内容,提出应当以环境和动因作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6-7]。诚然这一逻辑起点可以解决管理会计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但同时可以推理出的一个结论是:不同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环境和动因并非管理会计的最本源问题,也不是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以此为出发点建立概念框架显然会与概念框架“评估现有的管理会计、指导并发展未来的管理会计和解决现有的管理会计未曾涉及到的新问题”的定义相违背。本文认为,概念框架应该具有持久的解释、评估、指导作用,否则就不是概念框架。因此,以环境和动因为起点,由于环境和动因的不断变化,也很难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完整概念框架。

有学者提出,应当以管理会计的本质作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8-9]。这一逻辑起点的好处是可以探讨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但是其缺陷也非常明显,因为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由于本质过于抽象而很难很好地进行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在实践中也很难对管理会计的本质进行验证。在建立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过程中,到底是本质决定目标,还是目标决定本质,这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从而陷入无休止的争议之中。

有学者提出的企业核心能力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10],虽然符合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可以将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进行较好的结合,但是本文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并非管理会计的最本源问题,如果将企业核心能力作为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很容易将管理会计与企业的其他专业管理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开发管理等混淆,管理会计最本源的问题应该是价值,具体到企业核心能力问题,管理会计与其他专业管理的不同之处是可以将企业核心能力进行价值量化从而正确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还有,企业核心能力起点其实只是环境和动因逻辑起点在现阶段的具体化,因此,具有与环境和动因起点相同的缺陷。不同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尽相同,同一企业不同阶段的核心能力可能也不一样,比如宝钢股份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核心能力是生产效率,而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核心能力可能是研究开发带来的产品差异化。因此,以核心能力为起点构建管理会计框架很难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作用。

有学者提出以管理会计假设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11],首先,会计假设难以满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条件,此外,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并不是管理会计假设,并非是管理会计假设推进了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反管理会计假设是从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中总结归纳而来的,因此管理会计假设无法满足管理会计逻辑起点的要求。

有学者提出了层次理论起点论[12],认为企业的管理具有层次性,因此管理会计也具有层次性,按照这一理论,则不同的管理层次需要建立多个不同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虽然这貌似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用于指导不同层次的管理实践,但是层次理论显然不是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而且由于要同时建立多个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很难做到逻辑严密、内容完整。

有学者提出以管理会计目标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13-14]。本文比较赞成以管理会计的目标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因为不论哪一个发展阶段,也不论处于什么具体环境,管理会计的意义在于帮助一个单位实现其目标,否则管理会计将失去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本文前述的条件来看,管理会计目标可以很好地联系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并不断推动管理会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做出调整;此外,以管理会计目标为起点,可以将上述学者所提到的管理会计的环境与动因、管理会计的假设和管理会计的本质相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管理会计概念框架,从而可以解释、指导并应用于管理会计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作用。

四、管理会计目标分析

既然以管理会计目标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就需要对管理会计的目标进行明确。从已有文献看,管理会计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管理会计目标的内部观,这种观点将企业管理者作为管理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实用管理工具,其主要职责是为管理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罗伯特(Robert)认为管理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目标是帮助管理者决策和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二是管理会计目标的综合观,认为除了企业管理者之外,管理会计还应该服务于外部股东、债权人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如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的前身)在1981年的首个管理会计公告――《管理会计定义》中,指出管理会计包括为股东、债权人、监管机构和税务机构等非管理群体编制财务报告。

本文认为,无论是管理会计目标的内部观,还是综合观,其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管理会计的目标是提升企业的价值。内部观倾向于一组织内部价值,而综合观则倾向于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会计目标的综合观显然其范围过于扩大,显得无所不包,很难开展理论研究,在实务中也很难指导实践;而且不论从管理会计的实践还是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管理会计目标的综合观都有失偏颇。此外,ima也在2008年版的《管理会计定义》中重新修订了对管理会计的表述,由管理会计的综合观转向内部观。因此,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目标应当采用内部观,落脚到推动单位实现战略,为单位创造价值服务。

五、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回顾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总结梳理了管理会计概念框架逻辑起点的各项研究,并对成本起点论、环境动因起点论、本质起点论、核心能力起点论、假设起点论、层次理论起点论和目标起点论等各种研究观点进行了系统评价。研究认为,以管理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更能体现管理会计的意义所在,也更能够揭示管理会计的本源问题,是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最佳选择。

本文的研究为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形成关于管理会计公认的“话语基础”,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的系统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及政府对管理会计的大力推动,管理会计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建议抓紧贯彻落实《指导意见》[2],以管理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参考借鉴财政部于2016年6月27日印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3],以推动单位实现战略为落脚,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构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推动管理会计的系统发展和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1):13-20.

[2]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会专辑[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3]财政部.关于印发《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的通知[a].2016.

[4]atKinSonaa,KapLanRS,matSUmURaem,etal.managementaccounting:informationforDecision-makingandStrategyexecution[m].UpperSaddleRiver:prenticeHallptR,2011.

[5]李玉周,聂巧明.基于成本视角对管理会计框架的重建[J].会计研究,2005(8):82-85.

[6]卢恩平,邢于仓.管理会计逻辑起点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5(10):100-101.

[7]刘爱东.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环境优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6(8下):4-7.

[8]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9]王棣华.试论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9(2):6-9.

[10]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1):42-48.

[11]孙茂竹.管理会计学[m].2版.北京:中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劳秦汉.论管理会计[J].财会审计论坛,1995(4):16-18.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4

所谓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指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贯的准则。

纵观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形成的历史,始于20世纪30年代paton提出的以会计假设为起点的会计研究,其奠定了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研究的基础。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发展,会计假设及以此为基础的原则受到了全面挑战。以会计假设为研究起点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其自身的缺点诸如缺乏首尾一贯的一致性以及其本身是一个简单的抽象范畴,受到各方的口诛笔伐。伴随196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提出,以会计目标为研究起点的财务会计研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20世纪70年代美国会计师协会制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框架的主要目标。从此,以会计目标为研究起点,“目标——假设——准则”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模式纷纷为各国效仿,为会计研究的发展,也为财务报告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诞生无疑为促进会计理论的完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会计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对占主导地位的会计理论观点的高度总结,是对各种抽象的会计概念进行具体的理论说明。

2.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规范会计实践的指南。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对实践起指导作用。从以“假设——原则——准则”转向“目标——假设——准则”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模式,均产生于实践,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提炼,上升为理论。同时,它还可以评估并完善现有的准则,并对制定新的准则指明方向。

二、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研究的现状

(一)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产生、发展及其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会计发展经历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历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自1951年下半年起,我国就实行了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这与当时的计划经济是相适应的,但是对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几乎停滞。二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会计也由实务(会计制度)到准则(基本准则)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其研究方向逐渐转向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对此,分别提出了以下不同的观点:

1.同一论。该观点认为,我国1992年会计改革推行的基本会计准则即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基本会计准则只是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普遍适用的一般原则,财务报表的要素、要素定义、内容、分类、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做出原则性的规定,相当于西方所提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该种观点在我国会计改革的初期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的。

但是,笔者认为,如果现在还将此种基本会计准则认同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未必恰当,因为它会削弱会计准则中基本概念体系的指导作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偏重于理论性,而会计准则的具有行政法规的性质。把一个具有相对科学性、权威性的概念结构置于带有行政命令性质的准则之中,着实不妥。

2.并存论。该观点认为,应在准则基础上,再制定一套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以指导准则和会计实务。这对已有的准则变动较少,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但长此以往在准则外另立一套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有可能在会计概念的阐述上会重复,既不经济,也不能提高效率。

3.替代论。即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替代准则(基本准则),用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其优点显而易见,与国际惯例接轨。但是其理论性太强,实务性不够,会使一般的会计工作者望而却步。

(二)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替代准则(基本准则)的必要性

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原因有三:

首先,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代替基本会计准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转换,更多的是对重要理论问题充分论述,以便在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同时,具体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可以考虑到中国大多数的会计工作者文化层次较低的现状,能兼顾他们的利益。

其次,现行的基本会计准则理论性、层次性不强,过于抽象。有些理论问题,如会计本质、会计对象等并没有做专章描述。有些概念,在原有的准则中理论说明还不够,例如,第三章到第八章,其对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标准,不是把握各类要素的共同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做出一种原则性的规定,而是直接阐述各具体项目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因此,应另立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以替代基本会计准则。

最后,借鉴国外的做法,英、美都将概念结构独立于准则予以公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也认为:“概念公告不像准则公告,概念框架不要求成为公认会计原则,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没有建立描述特定项目或事项的会计程序或披露实务,而这些是由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的。”并且,准则由行政机构,具有强制性。作为概念结构而言偏重于理论性,指导具体准则和实务。

三、建立我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设想

(一)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内容

借鉴西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企业财务目标及环境、会计本质、会计对象、会计假设

1.企业财务目标及环境:会计信息为“决策”制定和“政策”制定而提供,即定位于“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学派反映的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权主体多元化,会计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委托-受托”关系,要更多地考虑信息需求者的利益。结合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可进一步细分为总目标和基本目标。总目标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效益和利用会计信息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基本目标是为企业所有者和外部关系人强化经营管理提供有用信息。基本目标为总目标服务,而总目标是基本目标的落脚点和归宿。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5

(一)选定编制依据要严格

编制依据作为概预算工作的重要基础,整个概预算工作都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所以编制依据的选定间接的影响到工程造价工作,尤其是影响到造价的精确性。在进行概预算编制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多向有关人员询问,对工程建筑性质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把对后期建设有使用价值的资料记载下来,这一系列流程包括:定额内容、工程材料市场价格、工程设计理念等,只有对工程流程初步掌握后,编制人员才能正确选定编制依据保证编制质量。

(二)搜集工程资料要完善

只有广泛的搜集工程资料,才能为后续概预算工作做好准备。铁路工程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庞大的工程建设,其相应的建设在时间和地域上的跨度很广,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铁路工程前期预算中,概预算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勘察,深入到项目班组,监督查看重要施工环节,促使施工定额的制定更加合理。工程招投标、工程施工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利益,所以在此阶段要深入调查,充分的了解实际工程情况。此外,还要与建设单位建立交流平台,在现有资料上不断完善补充相关数据,第一手资料非常重要,搜集目的是为编制质量打下基础。

(三)熟悉设计图纸、明确定额采用情况

在铁路工程预算时,概预算编制工作者要根据设计图等相关数据,掌握工程总造价的大概范围,对定额所包含的内容详细了解。熟悉图纸对于工程造价人员来说非常重要,首先施工图纸设计不但要符合工程各个方面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设计灵感在里面,造价人员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熟悉工艺流程,才能避免概预算列项疏漏的情况。

(四)各项费用要合理

首先,概预算编制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耐心应对繁琐的工作流程,铁路建设的一点疏忽就可能导致工程造价偏离实际。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铁路工程建设软件也在不断更新,给铁路工程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概预算编制以计算机软件为发展载体,减轻了相关人员传统工作方式的繁重任务量,提高了铁路工程工作的效率,进而为工程造价的精确性带来了保障。

(五)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需要采购很多的设备和材料,这些材料的采购费用在造价结构中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他们直接影响到这项工程的预算,又由于在市场中这些设备、材料的价格在随时变动,因此工作人员要意识到因为价格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所以工作中造价编制人员必须了解所需设备、材料的市场价格,同时要时时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对所采购的材料做到准确报价,从而减少风险。

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策略

(一)增强审核力度,确保工程各项投资合理

铁路工程概预算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建设和工期的紧迫性,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固定时间段内,高效率的完成工作任务。在此工作流程中,需要审核工作协助管理,审核员收集工程流程数据,发现不合格的,要及时督促铁路工程管理人员持续改进。要正确认识审核机制,充分发挥审核的管理手段,使其跟进铁路工程运作,保持其可持续从而不断完善铁路工程。还要增强审核力度,相应的提升概预算编制精准性。

(二)不断累积造价资料

不断累积造价资料,对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工程设施所需材料与设备价格不一,而购置原材料支出资金占据工程造价总金额的比重较重,对这部分资料的积累对后期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价格动态变化将直接对工程预算产生影响,这也是铁路工程具备合同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程造价有关的编制人员要随时掌握资料的涨幅情况,预测材料的变化趋势,减少风险因素。

(三)深化拓展概编制预算水平

现今铁路行业之间缺乏协调性,设计人员的工作层面涉及的比较窄,设计工作要站在工程建设的总体视野上,不但涉及技术问题,还要涉及经济问题。在铁路是设计中,设计人员就需要考虑到铁路具体的建设情况,将预算和设计相结合的思想放在设计思路中,尽量做出性价比最高的设计方案。概预算编制人员只有深入了解设计意图和规范标准,才能很好地把控工程造价的范围。

三、铁路工程概预算编制中的技巧案例

(一)项目特征描述的相关技巧

项目特征描述总的来讲是对分部分项工程工作内容和工程范围的描述。在实际的概预算编制工作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多地关注了对人材机价格的调整,而忽略了项目描述;应该说,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作内容和项目特征描述项目均做了规定,项目特征描述同综合单价报价范围和内容相统一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运用工程量清单结算价款调整办法的概预算编制技巧

根据规定,由于工程量清单的变动,需调整综合单价时,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应该按照清单规范执行。依据清单规范中价款调整规定,不难看出,清单报价中还是有好多价格可调因素。只要是可调,就有平衡的余地和技巧。如果在审阅工程量清单的过程中,发现确实有工程量清单的漏项或者偏差较大的,就可以根据结算原则,相互平衡编制投标报价,从而能在结算中达到最佳结算效果。比如:工程量清单中提供了砼平板的工程量为20立方米,但是经过测算,就能够准确判断出实际工程量为200立方米,那我们就可以在综合单价的报价中适当提高报价,一般为5~15%。提高的这部分造价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其他项目报价将其平衡掉。其过程计算如下:正常报价:20立方米×200元/立方米=4000元策略报价:20立方米×200×(1+10%)元/立方米=4400元这样我们在报价中就需要从其他项目中平衡掉400元造价,以保持报价的总价均衡。而在结算过程中,正常结算:200立方米×200元/立方米=40000元策略结算:200立方米×220元/立方米=44000元这样,通过调整报价策略,结算中就可以高出4000元。如果一个项目中能够找出数个这种情况,那通过调整报价策略,结算中得到的造价客观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6

关键词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C93-03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管理研究方法论(managementResearchmethodology)阐述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途径和程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研究工作规范,包括问题阐述、文献综述、假设提出、数据收集、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判断以及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规范。研究过程规范化、结构化和清晰化,提高研究效率是管理研究方法论的目标。

纵观管理学研究的历史,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占据主导地位,管理学家出于各自背景和偏好的不同倾向于使用这种或那种研究方法。从早期的归纳法、演绎法到稍后期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和工具主义以及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等,管理学历史上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学界再次兴起了一次把科学哲学应用于管理学及其独立的管理学方法论的大讨论,极大地表现出了哲学思想与方法论上的新特征,在方法论上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数学模型化、演化论思想方法的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管理学方法论的广泛应用。

目前的进展是把博弈论、企业理论、信息管理学、非线性理论与演化管理学进行一次更大范围的组合,开创了进化博弈论的方向趋势,这将大大提高现代管理学的真实性,加快学术成果的解释和运用,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强历史与逻辑、真实与抽象、理性与非理性、完全理性与不完全理性、牛顿力学的管理学框架与演化物理学的管理学框架、连续与渐进、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结合。在管理学中,企业在此基础上,打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通道,更有利于克服由前范式危机走向更高更大的视界溶合,建立一个更具适应性、针对性和解题力的管理学框架和范式。

1管理研究的类型

(1)按研究层次分,管理研究可分为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一是企业组织内部的各部分功能、关系以及本组织与外部组织关系研究;二是组织内部个人和群体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宏观层次的管理研究是将企业组织放在社会整体中进行研究,从经济、技术发展和文化传统等角度来研究企业组织发展和管理者行为等问题。管理研究偏重微观层次,并且偏重在企业。

(2)按照功能分类,管理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是通过对管理现实问题的观察、概括和抽象,探讨有关管理学科规律性的知识,对管理行为、机理和现象作出理论解释,证实或证伪现有理论并提出新理论。应用研究要求解决现实的管理问题,并为社会、某些组织或群体带来实际利益。绝大多数管理研究属于应用研究。

(3)按照研究目的分类,管理研究可分为描述型、解释性和规范性。描述型研究是收集数据以检验有关研究对象状况假设的工作过程,回答who,what,where和howmuch之类的问题,旨在将现象和事件描述和识别清楚。解释型研究回答why的问题,在描述清楚现象和事件以后深入探索现象和事件之间的关系。规范型研究回答“应该怎样”或“应然”的问题。描述型、解释型研究结果是作出诊断,规范型研究则是作出决策,采取行的。

2管理研究活动的五阶段

2.1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确定阶段

2.1.1概念

概念是指人们思维的产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观测和感受到一群相关联现象具有某种共同属性即同一性,于是将这种共性构造成一个概念并冠以一个名词,供人们在沟通中使用。然而,这个概念名词的本身并不存在,概念是通过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管理研究要使用许多概念,如描述个人行为的“创造性”、“积极性”和“满意度”等,描述群体行为的“活力”和“凝聚力”等。人们在听到像创造性这类概念时,大脑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涌现出与此概念相关的一组具体现象,心理学称此为思维心象。人们通过一组心象形成概念的过程称作“概念化”过程。

2.1.2定义

定义的含义是提示概念和名词所表达的共同属性的一种逻辑方法。在管理研究中,对概念和名词的定义需要做到清晰、确切,而且在同一研究中一以贯之,不得做随意的更换和置换。

2.1.3变量

变量是指具有可测性的概念,其属性在幅度的强度上的变化程度是可以衡量的。可测性既是变量的特征,又是设置变量需要满足的要求。另外,变量值间的关系需要在研究中进行明确。

2.1.4命题和假设

命题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关系的陈述。而假设是命题的一种,是对某种行为、现象或事件做出的一种合理的、尝试性的并有待检验的解释。提出假设之前必须查阅相关文献;假设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理论基础之上;要尽可能清晰和具体地表达变量值问的关系;必须是可以验证的;已经被证实的假设,其适用范围需要慎重设定。

2.1.5理论

理论是一组结构化的概念、定义和命题,用来解释和预测现实世界的现象。理论须由三个要素组成:概念框架、说明各种特性或变量间关系的一组命题、供验证的背景。理论探索的过程无疑是研究思考的过程。“反应起于刺激,思考启自疑难”,一个人遇到疑难,就要思考去谋求解决。最初是一种单纯判断,逐渐问个为什么,追究其根据,产生“假设”,再求其证明。经过检验后,如果假设与事实相符则是确实可信,否则,放弃假设另立新假设。每轮思考可分为四部:感觉疑难、辨识疑难、提出假设和推理论证。

2.1.6推理

推理则是从命题出发,逻辑地推出另一个命题;换言之,是遵循一定的逻辑规范,根据前提推导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严格的逻辑规范是推理的正确性和可信度的保证。推理研究包含对推理程序的研究。具体分为两类:归纳和演绎推理。

2.1.7分类

分类是辨明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需要遵守完备性、准则一致性、种的独立性、不得跳跃逻辑等级等四个规则。

2.2管理研究设计阶段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课题的规划,也是谋求新发展的策略。研究设计内容可以多种多样,然而都围绕两个目的:辨析问题、提炼主题;论证和验证主题。问题辨析的重要性在于明确一个问题域的研究视角和切入层面,并为寻找主题打下基础。问题辨析阶段需要明确以下内容:分析单位、研究的侧重点、时间维度。主题是对主要问题的说明和研究者的主观回答。管理研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在研究开始之前就应该有一个主题,亦即“主题先行”。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对研究的主要贡献及研究结果是什么在心中有一个设想。而后续的研究工作则是深入和具体论证该设想的过程。这可以保证整个研究都是围绕创新点而进行的。论证和验证主题,需要将研究中的各种概念转换成现实中的可观可测的变量。

2.3数据观测和收集阶段

确定主题、设计变量之后,就要着手论证所提出的主题,论证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事实观测的基础上,通过一个或若干个具体事实或证据而归纳出结论。同时,研究工作中理论推理仍然也很重要。实证研究又可进一步分类为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非实验研究又可分为统计研究、实地研究和无干扰研究,每一种论证的路径都有特定的规范。

(1)实验研究中,为了比较试验组和控制组的状态并确定试验变量产生的影响,两组的组成要素必须尽可能类似。可以采用配对和随机化两种方式来保证两组的类似。实验研究还需要注意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的问题。进行实验设计时,应当注意排除历程、成熟程度、测试经验、测试工具等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为了保证外部效度,需要提高样本的代表性,以及可以采取双盲试验的方式降低实验环境效应。

(2)统计调查研究要收集样本或总体中所有成员规范化的定量信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应对所有被调查者提出同样的问题.通过问卷法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质量至关重要。问卷设计应当尽可能遵循简明、便于回答、有吸引力、不带诱导性等原则,还要对问卷填写做处必要的指导。

(3)实地研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研究者以何种身份进行观测。也就是说,需要考虑研究者身份的暴露可能会对研究产生的影响。实地研究的缺点在于非规范性,观察和研究结果取决于研究者个人的经验和技能。对这种非规范性,还是尽可能加以抑制。

(4)无干扰研究可分三类:文本分析、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和历程比较分析。文本分析借助各种文件报纸期刊和书籍等书面出版物发现和分析问题。现有统计数据分析则顾名思义,利用所能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进行论证。历程比较研究旨在从历史记录中掌握关键情节。

2.4数据分析阶段

数据分析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分析和推断统计分析。分析方法的选择必须结合研究目的和研究的假设、变量设计、观测方法以及数据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考察问题阐明、变量输出以及管理情景的可测性。考虑管理研究的信度及可靠性问题。关于系统科学方法论本身提供的研究方法,简述如下:

(1)系统分析法。运用系统原理进行目标、结构、功能、环境及其他变化规律的深入剖析,从中选择达到预期目标的最诱惑最满意方案。系统学派的理论和认识结构是系统分析法在管理研究中应用的一个例证。

(2)信息方法。撇开对象的具体运动形态,把系统的运动过程抽象为信息过程,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组织管理、人员激励、部门协调、市场经营等活动,都贯穿着信息在各要素之间的流动。撇开具体运动形态,简化了研究。

(3)黑箱方法。这是一种在不知道系统内部结构的情况下,通过考察系统的输入、输出来认识系统的功能特性、行为方式、运动规律的控制方法。

(4)绝热消去法。快驰豫参量对系统的演化不起重要作用,为简化研究,可忽略其影响而主要考虑慢驰豫参量的变化。

(5)其他还有功能模拟法、系统模拟法、三维结构法等等。

3小结

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和管理研究工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管理研究的进展需要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支持,同时前者也会促进后者的发展。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涌现新的经济问题,相应地对管理学的研究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研究方法的选用,始终要与时俱进,联系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选择并不断创新管理研究的方法,力求在管理学的研究上有所突破,从而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特别是管理研究需要兼用科学方法和思辨方法,将他们结合起来灵活应用,以期解决更多更复杂的管理问题,为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梅钢.中国管理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

[3]刘芳,吴欢伟,刘卓.对“管理研究方法”的理性解读[J].科技与管理,2006(6).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7

(仅供参考)

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并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完成一份深入、具体、完整的创业计划,以描述公司的创业机会,阐述创立公司、把握这一机会的进程,说明所需要的资源,揭示风险和预期回报,并提出行动建议。创业计划聚焦于特定的策略、目标、计划和行动,对于一个非技术背景的有兴趣的人士应清晰易懂。创业计划可能的读者包括:希望吸纳进入团队的对象,可能的投资人、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政策机构等。

一、创业计划书内容

创业计划一般包括:执行总结,产业背景,市场调查和分析,公司战略,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管理团队,融资与资金运营计划,财务分析与预测,关键的风险和问题等十个方面。

1.执行总结

是创业计划一到两页的概括,包括以下方面:

1)公司及提供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的概述

2)面临的市场机会和目标市场定位与预测

3)市场环境和竞争优势

4)经济状况和盈利能力预测

5)团队概述

6)所需资源,提供的利益等

2.产品/服务介绍

1)本创业计划的产业背景和市场竞争环境

2)详细的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说明,以及如何满足关键的顾客需求

3.公司战略

阐释公司的发展战略,分阶段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与目标,包括:

1)商业模式

2)总体进度安排、分阶段制定公司的发展计划与市场目标

3)公司的研发方向和产品线扩张策略

4)主要的合作伙伴与竞争对手等

4.市场调查和分析

1)目标市场的定位与分析

2)市场容量估算和趋势预测

3)竞争分析和竞争优势

4)估计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5)市场发展的趋势等

5.营销策略

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确保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并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包括:

1)定义产品、技术、概念产品或服务面对的顾客群,所提供的核心价值、附加利益等

2)制定符合本项目市场特点的价格策略

3)构建通畅合理的营销渠道

4)提出新颖而富于吸引力的推广策略

6.经营管理

1)生产工艺/服务流程

2)设备购置和改建、人员配备、生产周期

3)产品/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

7.创业团队

1)公司的管理团队,组织架构以及团队能力

2)各成员与管理公司有关的教育和工作背景,团队成员的分工和互补

3)领导层成员,创业顾问以及主要的投资人和持股情况

8.企业经济/财务状况

1)资金需求和来源

2)融资计划

3)股本结构与规模

4)资金运营计划

5)退出策略(方式、时间)

9.财务分析与预测

1)三年的销售收入预测表、三年的利润表

2)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现金流量表,前两年为季报、前五年为年报

3)财务分析

10.关键的风险和问题

可能的技术、市场、财务等方面的风险和问题、相应的规避计划等。

二、创业计划报告书的撰写原则

1、主题明确

1)项目名称:体现创业投资的主旨或目标——科技、市场、价值。

2)封页:精心设计、体现项目特色;简洁规范、避免过于花俏。

3)报告摘要(1~2页)开门见山地综述:项目的名称、技术特点和优势、所属

产业及趋势、市场需求及趋势、投资及其效益、基本结论等。

4)报告目录和章、节、目的标题:报告的逻辑思路和分析框架。

5)报告的正文:分“章-节-目-小目”论述、主题明确、依序论述、循序渐进。

6)报告的附录:科研成果获奖、专利、发明证书等;市场调研的方案和问卷等

资料。

7)报告的主要参考文献:按参考文献标准写法标注。

2、结构合理

1)报告摘要(执行摘要)

2)项目和公司简介

3)产品或服务及其特征

4)市场需求和所属行业的竞争和发展趋势

5)市场营销方案

6)生产和运作模式

7)企业管理方案

8)融资方案

9)投资(财务)效益可行性

10)风险及其防范

11)撤出机制

12)结论和决策建议

3、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报告摘要

1)产品或服务的名称及特征、所属产业、趋势及特征;

2)项目的市场需求和趋势、营销的基本策略;

3)公司的组织和管理;

4)项目的筹资和投资计划和效益评价结果;

5)项目的风险投资者的撤出方式和预计效益;

6)项目的基本结论和建议。

产品或服务和公司简介

1)产品或服务简介:技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2)公司简介:公司组建、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发展战略

市场需求和所属行业的竞争和发展趋势

1)市场容量调查和预测过程和结果

2)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产业的特征和生命周期

3)行业的竞争对手和方式

*市场营销方案

4p的组合:几种主要的营销策略

所选营销策略的利弊分析和调整

*生产和运作模式

生产组织方案(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销售)

生产工艺流程

人员和设备的配置

*企业管理方案

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和调整

董事会、总经理、部门经理等的职能(权责利)

中层经理的职责

部门管理(人事、财务、生产、采购、销售等)

职工管理

*融资方案

资金来源和比例:技术入股、风险资本投资入股、管理者出资入股、银行贷款。

计算资本成本:各种资本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投资(财务)效益可行性

编制:损益表、(经营性)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还贷计划表*。

测算投资效益指标:静态和动态回收期(pBp)、净现值(npV)、内涵报酬率(iRR)、保本点(Bep)等。

*风险及其防范

技术风险和防范:技术创新性和成熟度、技术更新、R&D的后续能力。市场风险和防范:目标市场的实际需求、价格变动与需求变化、竞争对手的能力和市场竞争态势、产品更新换代或替代品出现。

*撤出机制

股权转让-部分转让或全部转让股权,预计的股权转让价值:

股权价格=每股净资产(1+溢价率)

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出售股份或继续持股),预计的股票价值:股票价格=前三年平均每股收益*发行的平均市盈率

*结论和决策建议

i.

ii.

iii.

iv.技术价值:该项技术和产品/服务是否成熟和具有应用前景?市场价值:基于该项技术的产品/服务是否具有较大和稳定的市场需求?投资价值:该项投资是否具有经济效益?风险投资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决策建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投资和管理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4、论据充分、论证严谨

1)市场调研分析部分:资料详实、可信度高;潜在需求现实

2)技术工艺部分:技术成熟;后续R&D有保障

3)财务效益部分:销售、价格和成本合理;npV>0;回收期短

4)营销策略:可操作性;有特色和创意

5)风险评价:客观;可解决

6)撤出方式:可行

5、方法科学、分析规范

1)市场调研和预测方法

2)财务效益可行性研究方法(npV、iRR、pBp、弹性分析)

6、文字通畅、表述准确

通俗易懂;逻辑严谨;言能达意;谨防语病

7、排版规范、装帧整齐

封页、标题(大、中、小)和全文格式、正文、段落、引言、表格、公式、数字表示、参考资料

报告书撰写的基本要求

主题明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论据充分、论证严谨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8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下简称“概念框架”)“是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paton和Littleton,1966)。一些主要国家的概念框架均以理论性文件而非会计准则存在。考虑到现时的实际情况,葛家澍教授(2005)提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建设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修改、充实现行基本准则;第二步,等到时机成熟,基本准则可以转化为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一设想,并非保守,而是实事求是”。另一方面,我国准则制定机构正在考虑《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基本准则》)的修订,并将其定位调整为规范具体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上述思路与做法可以归纳为我国概念框架建设“理论共识-基本准则-概念框架”这一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

显然,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既有会计环境的诉求,也有现实的客观需要。

但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与其表现形式具有天然的联系,若以基本准则来展现概念框架的阶段性设计,可能导致其实质和形式的内在冲突。本文的主旨是分析这种冲突形成的根源及其影响,并在关注现实国情的前提下提出相应的缓解对策。

一、冲突的由来及其根源

1.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

直到今天,著名会计学家:paton和Littleton在其经典名著《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提出的“会计理论的框架应当成为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的观点不仅得到了理论界的高度认可,也得到各国以及国际准则制定机构的积极认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年发表的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no.2)指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和相互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连贯的理论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导致前后一贯的准则。通过制定财务会计和报告的结构与方向,促进公正的财务会计信息和有关信息的提供,以便有助于协助资本市场和其他市场的有效运行。该框架将能为公众利益服务。

确定目标和识别基本概念并不是为了直接解决财务会计和报告中的各项,而是要求目标指出方向,用概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自FaSB发表SFaCno.2之后,理论界关于概念框架本质的认识还形成了一些新的观点,包括“宪法”和“章程”观点:“法”和“理性编纂”观点:“结构化的理论”观点;观点:“自圆其说的文件”观点等。总体而言,概念框架是一种具有指南作用的共识性的会计理论(孙铮,朱国泓,2004)或实用性理论(葛家澍,2005)的观点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可。因此,最符合其本质的表现形式只能是会计理论和共同的会计理念。

2.概念框架的适用形式及其国际实践支持

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要求有其适用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框架除了深入、系统地揭示事物本身的内在性外,还需要相应的表现形式来加强其理论效果,这些表现形式包括理论的推理、结构图形的巧妙运用、类比与比喻的措辞选择等。从其载体来看,iaSC、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尽管将其归集于国际会计准则或各自的权威手册中,但都强调了概念框架的非准则性质。

3.概念框架理论本质与会计法规形式的冲突

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的第一次转换实际上是通过基本准则吸纳概念框架的部分内容,力图实现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对概念框架而言,它经历了一种形式上的转换,即不再是理论性的权威文件,而是内化于我国基本准则的会计法规。法规的表现形式是条文化的,重结果,只规定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禁止的,一般不讲究条文之间的内在逻辑推理,更不可能采用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层次结构图。为保证法规的严肃性,一般不会采用通俗易懂的比喻、类比措辞等。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与会计法规的条文形式之间难免存在冲突。其结果是,一个缺乏内在逻辑的条文很难成为使用者的共识,不利于准则制定过程中的有关主体在充分博弈的基础上更好地制定或修改准则,也不利于会计人员更好地做出职业判断。

另一方面,第二次转换若以基本准则为出发点的话,更有可能偏离概念框架理论本质所需要的表现形式,最终影响概念框架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

4.冲突的主要根源

概念框架形式转换过程产生的冲突根源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进行挖掘。从供给方面来看:(1)概念框架权威文件的推出首先需要有系统、成熟并得到公认、能形成共识的概念框架理论。截止,既反映我国具体国情,又体现其内在规律性的会计理论体系并未形成。(2)会计理论、规范制定的政府导向比较明显,会计理论研究独立性较低,加上概念框架的“准公共产品”属性,概念框架的推出面临众多困难。(3)大陆法系的法律传统,通常会促使准则制定机构偏向于以《会计准则》这一法规形式表述国外对应的理论性文件。(4)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思维与语言体系,学科之间的沟通通常会制约法律法规的出台,概念框架必然面临法律的程序困难以及准则制定机关和法制部门的沟通问题(葛家澍,2005)。

另一方面,现实对概念框架的形式转换提出了需求:(1)我国1992年出台的《基本准则》经过实践检验,在对具体问题的指导上,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化又要求《基本准则》与时俱进,以更好地满足各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概念框架在现时部分地进入会计法规已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2)人们很难挣脱的路径依赖习惯使我国概念框架要在“只认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会计环境下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并起到指导人们实践的作用存在着相当的困难,所以采取《基本准则》这一法规形式是比较合适的权宜之策。

现阶段我国的概念框架建设必须进行相应的形式转换,概念框架的理论本质与会计法规的表现形式之间的冲突由此形成,并在当前这一特定阶段内无法回避。

二、冲突的可能影响及其经济后果

1.表现形式制约其实质作用的发挥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新增加的第二条“本准则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是本次《基本准则》修订中最大的变化和亮点所在,它界定了《基本准则》所追求的目标类似于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但《基本准则》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原因是,作为会计法规的具体表现形式,《基本准则》存在众多局限性,比如法规的强制性、封闭性,法律条文为迎合法律的表述形式可能丧失其应有的独立性,以及它与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协调的现实要求都可能影响作为会计理论共识的概念框架的开放性与独立性,此外法规所要求的结论性文字表述,以及比喻、类比措辞的极少使用都可能影响准则制定者、参与者及具体人士对它的理解,和它的被接纳程度。

2.理论准备不足影响其权威性和可接受性

会计法规的表现形式影响《基本准则》实质作用的展开,实际上有一个暗含的假设,即我们的概念框架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高度共识,并成为指导人们准则制定、职业判断的共同理念。在概念框架理论尚未形成共识时,通过基本准则这种形式加以转换,以实现“实质重于形式”的目的,会面临更多难题。对于《基本准则》而言,在概念框架理论尚未达成共识时仓促修订《基本准则》很可能影响《基本准则》的权威性及其被接受程度,并进一步影响其所追求的实质性目标。尤其是当第一阶段转化后,若理论界和准则制定机构放松概念框架理论研究,《基本准则》的适时修订及其权威性保障就可能面临重大的危机。

3.形式转换降低效果

国外概念框架权威文件所蕴含的理性精神及其对认知规律的强调通过人们对相关共识的认可而对其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并不具有强制性,但其影响之深远往往是法律法规、准则、制度所无法比拟的。它的影响范围之大,受众对象之多,也可能是已有会计规范无法比拟的。它的构建与合理表述还使它具有非常典型的、深远的教育含义。这种教育含义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正规教育、会计职业教育,而且还体现在那些对此问题感兴趣的人群的自由阅读中(孙铮,朱国泓,2004)。一旦让概念框架的某些内容进入《基本准则》,由于上述表现形式的约束,必然导致其教育效果的降低。

4.路径依赖造成概念框架出台的拖延乃至偃旗息鼓

国内理论界及准则制定机构试图将概念框架的某些内容内化到《基本准则》的修订稿之中,是基于一个最基本的判断和认识: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只有法律法规才具有相应的权威性。很显然,上述思维更多地认同了路径依赖对规则制定的影响。如果不能对此进行系统思考,这一权宜决策可能会加重这种路径依赖——人们更多地关注《基本准则》具体条文本身,而忽视整个《基本准则》所依托的概念框架理论及其背后的会计理念。可能的结果是,概念框架理论研究被延缓乃至偃旗息鼓。路径依赖的增强很可能造成未来概念框架权威文件出台的久拖不决。

5.权宜决策影响会计国际化的方向与节奏

作为一种建立在经济理论逻辑基础之上的实用性会计理论,在不同国家之间仍然具有典型的相同相通性。尽管各国的会计环境存在差异,并有可能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强调重点的差异,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与会计实务的差异相比,终究是比较小的。所以,概念框架有助于一国会计国际化方向与节奏的整体把握。作为一种权宜决策,将概念框架的部分内容置于《基本准则》之中,由于法规自身的形式要求,以及上述的路径依赖,有可能影响我国会计国际化的方向与节奏。

6.可能的经济后果

尽管概念框架的形式转换(《基本准则》)并不像具体准则的经济后果那样直接和具体,但它对具体准则制定的指导、评估及修改以及为人们提供相关的背景共识使得它在经济后果方面具有极强的杠杆特征。其经济后果可以从直接经济后果和间接经济后果两方面加以分析。就前者而言,上述形式转换所产生的冲突将增加《基本准则》的修订成本,包括人们与应用《基本准则》的成本、具体准则的制定及修订成本、为达成具体准则的讨价还价成本等。至于后者,则是因具体准则试错和频繁修订所导致的一系列经济资源的不当配置及其财富的漏损造成的。

三、冲突的缓解:《基本准则》修订的若干基点及其两难的排解

1.修订《基本准则》的若干基点

在概念框架尚未取得广泛共识前,为《基本准则》修订设置合理的基点尤为必要。

第一,关于《基本准则》的定位。征求意见稿第二条将《基本准则》的作用定位在“规范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规范时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由于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信息的生产,更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加以及时的传递。

上述定位应修改为“……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信息的列报与披露”。

第二,关于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目标。我国主义市场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这要求我国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目标是“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所以,应坚持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兼顾的观点。

第三,关于《基本准则》的模块设定。现行《基本准则》包括“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和“附则”共十章。若将概念框架的有关内化到《基本准则》中,上述模块结构必须加以调整。为更好地体现概念框架的实质,建议国外概念框架的体例:首先强调《基本准则》的重新定位;其次列明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原则;再次就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做出规定;随后分别对六大会计要求加以简单的定义,并就其确认与计量提供简明标准;最后就会计信息的列报与披露做出相应的规定。

2.《基本准则》修订的两难及其排解: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为例与现有的《基本准则》相比,征求意见稿专列了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该说,这种安排更好地体现了概念框架的精神实质,有助于实现其目标定位。

但是,会计法规的形式要求与基本准则所追求的实质性目标之间存在冲突,再加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共识,使得《基本准则》修订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修改同样面临着两难困境,必须及时排解。

(1)“原则”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合与分”。征求意见稿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仍然沿袭了现有《基本准则》中“原则”与“质量要求”不分的体例。但二者混为一谈,必然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充分理解。所以,建议将“权责发生制原则”、“成本原则”、“收入费用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等四大基本原则放到“总则”会计假设之后,更加突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2)会计信息质量的“多与寡”。现行《基本准则》谈到了“如实反映”、“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谨慎性”、“完整性”、“重要性”等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在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和“反映受托责任”的基础上提到了“如实反映”、“真实性”、“完整性”、“可靠性”、“相关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充分披露”、“及时性”、“可理解性”、“重要性”等信息质量要求。二者相比较,征求意见稿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实现了“大扩容”。按照法规表述,这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只能采用罗列式表述,而不太可能采用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图。其结果是,不便于阅读者理解这些质量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为什么是这么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而不是更多或更少?哪些质量要求是主要的质量要求?哪些质量要求是主要质量要求的构成要素?可见实质与形式之间存在着两难问题是不言而喻的。要排解这一两难,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首先确定哪些质量要求是主要质量要求,哪些是主要质量要求的子要求。建议借鉴英国aSB(1999)的最新成果,将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与可理解性作为最主要的四种质量要求,然后分别就它们的子要求加以规定。

(3)会计信息质量的成本约束与重要性权衡。现行《基本准则》和征求意见稿都提到了重要性,但为什么要提重要性,并没有相应的解释。实际上,之所以会计信息的生产要有重要性标准,其根本原因在于,会计信息的生产存在成本与效益的平衡约束。就会计法规而言,它不太可能讲述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它也不会解释为什么会计信息要讲重要性。要解决这一两难问题,《基本准则》必须在揭示会计信息局限性的基础上展开重要性的基本内涵及其适用情形。

(4)各质量要求之间如何进行权衡?通常而言,会计法规只可能罗列各种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而不可能讲述各质量要求之间的权衡问题。然而,在准则制定和评估以及职业判断过程中,各质量要求之间的权衡取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准则或者职业判断的优劣。要排解这一两难问题,理论界和准则制定机构首先要在质量要求之间的权衡上达成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表述。

四、冲突的缓解:配套支撑系统的建构

要使《基本准则》部分地起到概念框架的作用,除了《基本准则》按概念框架的实质修订之外,还需要有相应的支撑系统。

1.舆论的引导

尽管概念框架的地位和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实践所证实,但理论界仍有部分人士在概念框架的认识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因而有必要通过主流媒体和会计类报纸、期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目的是不仅要让会计界知道概念框架的积极作用,更要让社会各界关心会计的人士知道概念框架的本质、作用及其基本构成等。

2.理论准备与应循程序

我国设定的概念框架两阶段形式转换策略选择的根本瓶颈在于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不足。为此,理论界要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寻求符合我国会计环境的概念框架。准则制定部门应积极推动相关理论研究的公开讨论,在逐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备忘录,有序推进概念框架的理论研究,为形成共同的会计理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研究成果加以集中整合,形成的概念框架草案。随后组织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业内人士就草案展开深入交流与对话,形成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最后,就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符合中国会计环境的概念框架。

3.方式的创新

《基本准则》是会计法规。除了这种表现形式外,准则制定部门和会计学术界仍有较大的伸展空间和多种具体表现形式来缓解概念框架形式转换所带来的内在冲突。比如,在《基本准则》(修订稿)时,拟订发行相应的“指南”和“基本准则讲解”,为每一个对会计特别是对基本准则感兴趣的人士讲述《基本准则》背后所隐含的会计理念。其二,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印刷“基本准则修订的背景、重点及其理论说明”单行本,让会计职业界人士理解《基本准则》的实质性目标,促进《基本准则》实质性目标的真正实现。

4.的深化

要缓解我国概念框架形式转换所带来的冲突,必须通过会计教育加以弥补。从教育的具体形式来看,无论学历教育还是职业化的继续教育都需要加入概念框架方面的理论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关于中国概念框架的教育内容。在中国概念框架还不成熟之时,可以采取上述创新所形成的具体载体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会计教育的对象是多元的,它针对的应是关心会计、与会计有着切身利益关系的所有人士。

5.修订的动态化

由于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不足,我国《基本准则》的修订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更好地发挥其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基本准则》必须随着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和会计共识的渐次形成进行积极的修订。如果概念框架理论研究取得全面突破,那么出台概念框架理论性权威文件就应该是—个正确而重要的战略决策。

五、结论与建议

首先,在当前环境下通过《基本准则》吸纳概念框架的内容与基本精神,实现“会计理论一基本准则”的第一阶段形式转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现阶段《基本准则》对概念框架实质性作用的追求与其法规形式之间的冲突无法回避。在当前概念框架形式转换的过程中,概念框架理论研究不仅不能松懈,反而应该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框架理论研究-概念框架”的成功转换。

第三,《基本准则》要实现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在修订过程中应设定合理的基点,并按照“基本共识先行进入基本准则,更多共识陆续进入基本准则”的原则进行动态化的修订。

第四,要缓解上述冲突,有必要建立起包括舆论引导、理论准备、方式创新、教育深化与动态优化在内的配套支撑系统。

最后,《基本准则》不能取代概念框架,更不能取代对概念框架的理论研究。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尽早推进适合我国具体环境的概念框架理论性文件的出台是我国未来会计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参考: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S].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Z].2005.

[3]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翻译)。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葛家澍。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分两步走制定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2005,(6):3~9.

[5]孙铮,朱国泓。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验证与暂行结论(财政部重点课题研究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4.

[6]aaSB.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offinancialinformation[Z].1990.

[7]aSBofUK.Statementofprinciplesforfinancialreporting[Z].1999.

[8]CiCa.Financialstatementconcepts[Z].1991.

[g]FaSB.analysisofissuesrelatedtoconceptualframeworkforfinancialaccountingandreporting:elementsoffinancialstatementsandtheirmeasurement[Z].1976.

[10]FaSB.thequalitativecharacteristicsofaccountinginformation[Z].1980.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9

论文摘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审计。因此又被称为经营风险审计,或被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指导审计实务的工具。本文在分析传统模型缺陷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0引言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按照战略管理论和系统论,将由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风险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作为审计风险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进行评估,是评估审计风险观念、范围的扩大与延伸,是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继承和发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了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对审计风险模型重新描述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iaasb,2003)。由此,我们可以将目前审计执业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型称之为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而将新模型称之为现代审计风险模型。

1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

目前审计职业界普遍使用的审计风险模型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对审计风险的计量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根据上式,在既定的审计风险下,检查风险可计算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根据上述模型,审计主体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首先要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推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www.133229.Com该审计风险模型存在如下缺陷:

1.1只定性分析审计风险该审计风险模型只是定性地分析了客观存在的风险。该模型考虑的风险只考虑了有关审计风险控制的环节,并用公式来描述审计风险的概率,无法直观地进行定量分析,即计量审计风险给审计主体带来的损失金额的可能性。

1.2审计风险因素不全面该模型考虑的风险只与审计过程和审计顺序有关,即只从审计主体的审计检查方法和审计对象的经营、内部控制方面考虑审计风险因素,未充分考虑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主要原因,如报表使用者的诉讼请求因素、社会宏观法律环境因素等。

1.3无法描述道德风险审计案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非完全是由于技术上或程序上的失误造成的,审计主体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态度有时也会成为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人们除了关注审计技术和程序的发展外,亦开始关注审计主体的自身行为,由此产生了审计主体的道德问题。但是,传统的审计模型无法描述由于不道德行为所产生的风险,包括:企业与审计主体串通舞弊,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审计主体接受贿赂;审计主体为了经济利益压低价格有损同业等。

1.4对审计风险的表述不完整随着审计风险含义的扩大,审计风险控制就不能只局限于审计过程和所审计的对象,必须把审计风险的控制放在一个系统中全面把握,还应考虑审计环境影响、人员因素及后果等。审计风险范围也应扩大为审计主体风险、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和会计行业风险,还包括审计结论利用中产生的法律风险以及赔偿风险。

2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发展

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式上有所简化,但审计风险的内涵和外延却扩大了。

2.1认定层次风险认定层次风险指交易类别、账户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具体认定层次的风险,包括传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认定层次的错报主要指经济交易的事项本身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发生的错报,企业管理当局由于本身的认识和技术水平造成的错报,以及企业管理当局局部和个别人员舞弊和造假造成的错报。

2.2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会计报表整体层次风险主要指战略经营风险(简称战略风险)。把战略风险融入现代审计模型,可建立一个更全面的审计风险分析框架。

2.2.1从战略风险的定义来看:战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一个高层次构成要素,是会计报表整体不能反映企业经营实际情况的风险。这种风险源自于企业客观的经营风险或企业高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的交易和事项在本身真实的基础上,怎样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报,将审计重点放在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层次,而不从宏观层面考虑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这很可能只发现企业小的错误,却忽略大的问题;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解决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层通同舞弊、虚构交易或事项而导致会计报表存在错报怎样进行审计的问题。

2.2.2从审计战略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是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从战略角度入手,通过经营环境—经营产品—经营模式—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可将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从战略上与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模式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在源头上和宏观上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把握审计风险。而将环境变量引入模型的同时,也将审计引入并创立了战略审计观。

2.2.3从审计的方法程序来看:现代审计风险模型注重运用分析性程序,既包括财务数据分析,也包括非财务数据的分析;且分析工具多样化,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例如毕马威国际(kpmg)为应用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理念与方法,研究制定了经营计量程序(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bmp),专门分析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下的经营情况,以确定关键经营风险如何影响财务结果。bmp提供了一个审查影响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流的分析框架。

2.2.4从审计的目标来看:现代审计是为了消除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增强会计报表的可信性。为达到此目标,注册会计师应当假定会计报表整体是不可信的,从而引进全方位的职业怀疑态度,在审计过程中把质疑一一排除。而该模型充分体现了这种观念。

3现代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应用框架

3.1确定总体审计风险概率审计风险可按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分为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和极小可能。可能性一般按概率来进行表述,如极小可能的概率为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很高,独立审计存在的价值就在于消除会计报表的错误和不确定性;缩小或消除社会公众合理的期望差距。独立性原则的要旨是使注册会计师免于利益冲突,从而奠定正直与客观的执业基础,但独立性最终体现在注册会计师独立承担审计风险责任方面,因而降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的“灵魂”。审计风险就是审计失败的可能性,它只能控制在极小可能程度以下,用数学概率表示应不超过5%。

管理会计的概述总结篇10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发生背离,从而受有关关系人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数据挖掘技术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已有成功的应用,但在审计风险控制与管理中的应用尚不多见,在注册会计师行业更是不多见。

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控制抽样风险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的最新成果,将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分类、聚类及离群点挖掘等应用到审计风险管理中去。运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减轻Cpa的负担,而且还能提高审计风险控制的水平。

一、KDD技术的分类

数据挖掘是数据库研究中的一个极富应用前景的新领域。对于数据挖掘,可做出不同的分类模式:(一)依据所挖掘的数据库的种类进行分类。若挖掘系统从关系数据库中发现知识,则相应系统为关系数据挖掘系统。其它数据库系统如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演绎型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时间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异质数据库、主动数据库、遗留数据库和互联网信息库均可作为挖掘系统挖掘的对象。(二)依据挖掘知识的种类进行分类。数据挖掘系统可以发现几种典型的知识,包括关联规则、特征规则、分类规则、聚类规则、离群数据挖掘、数据总结、偏差分析、序列模式分析、趋势分析、回归分析等。(三)依据采用的技术进行分类。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主要有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决策树方法、邻近搜索、规则归纳、方法等。

二、关联规则的挖掘

关联规则的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关联规则的挖掘问题可形式化描述如下:设i={i1,i2,…,im}是由m个不同的项目组成的集合,给定一个事务数据库D,其中的每一个事务t是i中一组项目的集合,即ti,t有唯一的标识符tiD。一条关联规则就是一个形如XY的蕴含式,其中,Xi,Yi,X∩Y=Φ。关联规则XY成立的条件是:1、它具有支持度s,即事务数据库D中至少有s%的事务包含X∪Y;2、它具有置信度c,即在事务数据库D所包含X的事务中,至少有c%的事务同时也包含Y,关联规则的挖掘问题就是在事务数据库D中找出具有用户给定的最小支持度Smin和最小置信度Cmin的关联规则。挖掘关联规则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子问题:1、找出事务数据库中的所有大项集,大项集是指支持度不小于用户给定的最小支持度的项集。2、利用大项集生成关联规则。目前大多数研究均集中在第1个子问题上,因为这个问题的主要挑战性在于数据量巨大,所以算法的效率是关键。

三、特征规则的挖掘

在数据库的原始概念层,数据和对象往往包含很详细的信息。人们希望能将大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总结概括,并将其在更高的概念层次上呈现出来。如:经销商们可能希望对一些销售活动中的交易集合进行概括、总结从而得到更一般性的描述。这就要求数据挖掘系统具有数据概括的功能。数据概括是将数据库中的大量相关数据从较低概念层次抽象为较高层次的过程。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数据概括:1、数据立方体法;2、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

四、分类规则的挖掘

数据分类是指在数据库的各个对象中找出共同特性,并按照一定的分类模型对它们进行分类。为了构建这样的一个分类模型,需要一个样本数据库e作为训练集,e中的每一个元组与大型数据库w中的元组包含着同样的属性集,并且每一个元组有一个已知的类标识。分类的目标是首先分析训练集数据,利用数据的可用特征为每个类建立一个精确的描述或模型,然后把这些模型用作对数据库w中其它数据进行分类或建立一个更好的描述,即分类规则。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基于决策树的分类方法、统计方法、粗集方法等。

五、聚类规则的挖掘

聚类是数理统计中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它的任务是把一组个体按照相似性归成若干类,其目的是使得属于同一个类别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尽可能大,而不同类别的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尽可能小。它与分类分析不同,聚类分析输入的是一组未分类的记录,并且这些记录应分成几类事先也不知道。聚类分析就是首先通过分析数据库中的数据,合理地划分记录,然后再确定每个记录所在类别。在统计方法中,聚类算法一般分为基于概率的聚类算法和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两种,如欧氏距离等。基于概率的聚类算法在挖掘海量数据集合时效率非常低;而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在数据挖掘领域应用则相当广泛,而且其基本思想是属于同一类别的个体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而不同类别上的个体间距离尽可能大。

六、KDD技术在审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审计风险管理是人们对审计风险进行识别、估计、衡量、控制等一系列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的方法和手段的总称。审计风险管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审计风险识别、审计风险评价与估计、审计风险处理。这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详见图1所示。

审计风险识别有两大任务:一是判明审计活动中存在什么风险;二是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这两点实际上是结合在一起的。审计人员判明了审计活动中存在什么风险,也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找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审计风险识别是审计风险管理的第一阶段,正确识别审计风险将为成功的风险管理奠定基础。审计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收集到的大量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来评估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的程度,然后根据企业的可接受风险的标准去判断风险。审计风险管理是在识别和评估风险之后,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概率和规模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方法,使审计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