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艺术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09

儿童艺术教育篇1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人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6岁至14岁”[1]的儿童时代开展艺术教育是世界教育共通点,通过对儿童开展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增强儿童的感知能力,培养儿童对美的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增进儿童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更进一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能力都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但是,历来对儿童的教育着眼点在于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人格与情感方面,专注于儿童日常行为的规范指导,而艺术方面的教育只是附带其中。本文就儿童艺术教育的审美特征,艺术教育与儿童教育的关系,儿童艺术教育与自然的关系,艺术教育与儿童所处的环境几方面加以分析。

1艺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环节。“是指关于艺术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创作规律、鉴赏规律的教育。……还包括艺术实践、艺术创作技巧、手法的专门教育和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和文化艺术素养教育,包含着美育的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愉悦性等特征。”[2]因此,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把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为重点,并致力于艺术教育。美国政府曾颁布一项《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文件明确规定艺术对教育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其内部的价值,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并强调指出艺术是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断言“在教育中,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连接世间难以描述的和情感深刻的各种事物的桥梁。用最简单的话说: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3]进而系统介绍了艺术教育拥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另外法国和德国拥有悠久的文化和艺术传统,这些国家都非常重视艺术教学的价值,都将普及艺术教育纳入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之中,使其成为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早在十九世纪初,达尔文就提出:“我真不明白为什么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的另一部分———能够产生更高的意识状态的那一部分能力的———丧失。……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因为本性中情感成分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4]如今,我国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指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枯燥无味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全生命的教育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也极可能成为当代整个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改变之突破口。”[5]

2艺术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部分

儿童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艺术教育可以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陶冶情操,调节心情,启发智力,培养美育的独特作用。我国的艺术界和艺术评论家,平时研究和关注的也是关于艺术的问题,但多是针对成人的艺术,很少有人去研究儿童的艺术教育。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强调指出:“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加以考虑。”[6]在他看来,尊重儿童兴趣和习惯,就是尊重儿童生长的需要和时机,如果急于得到生长的结果而忽视了生长的过程,那是极端错误的。儿童于主观上有欣赏艺术的本能,在自己所认知的艺术中寻找乐趣,得到的是精神的愉悦。在客观方面亦能得到艺术的欣赏,由感官感觉着事物之美,得到的是一种听觉、视觉和触觉的享受。儿童不论大小,都有爱好艺术的性情;换句话说,就是孩子也能欣赏艺术。儿童的艺术教育应当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和生理、心理成长需求,采取符合儿童要求和特点的艺术教育手段与方法,开展相应的艺术教育形式。

3结语

儿童的艺术教育最大的价值在于传播一种艺术的趣味于儿童的心坎,陶冶儿童的美感,从而进一步健全人格,完善人生。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格的形成是教育的主要特长,其中艺术教育较之其他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一个受过崇高艺术熏陶的人,人格亦随之高尚。当代美学家鲍列夫指出:“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作用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成完整的个性。”[7]换句话说,艺术教育绝不仅仅是激发各人的审美能力,对于人格的塑造,艺术教育的功能是整体中的一部分,它特别侧重于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心灵产生长久透彻、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受教育者的个性,最终趋于完美。在幼年时期就接收艺术教育的儿童,人格上的发展将会是日趋健全的,最终会走向完善自我的人生境界。

作者:李含笑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人民法院出版社法规编辑中心编.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6.

[2]邱明正,朱立元.美学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279.

[3]美国.美国全国艺术教育协会联盟,艺术教育国家标准[S].1994:3.

[4]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民族出版社,1985:21.

[5]孙玉兰.幼儿艺术教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0.

儿童艺术教育篇2

[关键词]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审美心理课程实施

一、审美及审美艺术的教育价值

我们引进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审美艺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审美艺术活动的价值、审美艺术教育的性质和功能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艺术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表现在:

1.为完满型人格的塑造打基础。这是因为艺术审美连着情感是心灵的活动,而心灵是没有时空限制的,它可以自由驰骋,可以把眼前和未来、有限和无限、理智和情感、物质和精神加以协调和沟通。审美艺术中所培养的对外部世界的整体反映能力是造就完满人格的基础训练。如果能在教育中坚持艺术与体、智、德教育相结合,使教育中的“社会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相结合,使儿童的行为不但为了实用,而且可以拉开距离欣赏,使行为不但接受“善”和“真”的被动控制,而且获得“美”的自动调节,就能为完美人格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助于全脑功能的开发。据研究,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大脑两半球协同作用的结果。在艺术教育中,坚持艺术形象布局的审美特征和具有细腻丰富的情感内容相结合,坚持直觉整体的信息加工和理性领悟相结合,使左右脑不同的工作方式和艺术作品中不同的结构要素相互作用,将有助于促进以右脑功能为主的全脑功能的开发。

3.有助于一般智慧和创造力的发展。艺术活动中所发展起来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逻辑思维起互补作用。

4.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使童年获得更多的欢乐。同时,儿童知觉过程的整体性、直觉性、记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想象的独特性、情感的易感染性和弥散性等心理特点都使得他们特别喜欢艺术活动。但是,艺术智慧的发展不同于一般智慧的发展,它并不一定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缺乏恰当的教育,早期的艺术潜能会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认识世界方式和学习任务的改变而削弱和消失,因此,成人在儿童2~12岁之间这一艺术潜能发展的黄金时期向儿童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是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可以使脑的潜能不失时机地得到发展。

二、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的发展特点及其培育方法

本研究综合了在美术心理、音乐心理和文学心理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发现1岁以内的婴儿就能对外界事物的某些审美特征产生知觉选择,如鲜艳的色彩、动听的旋律、有节奏的儿歌都会引起婴儿的定向,这是审美心理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审美艺术教育的基础。儿童审美心理与非审美心理一样都包括知、情、意三个系统,它是审美及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心理基础。有关审美和艺术心理的研究成果表明,审美主体的知、情、意系统与审美艺术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功能有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和审美意志(创造行为),它们贯穿于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全过程。然而,审美心理活动和非审美心理活动在目的、方式、结果等方面都是既有相似又有区别的,反应了两种不同的反映世界的方式。在科学工作中,感知、想象、理解、发现、思考客体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本来的面貌及其发展规律,为解释、利用、改造、创新提供依据,应该是求实、求真的。

审美活动中对客观的反映是情感的、想象的、变形的,甚至是虚幻的。以月亮这一实体为例,科学家告诉我们它是围绕地球转的不发光的星体,月亮光是太阳照在月球表面的反射光,夜晚月朗星稀是因为无云等。而审美时,则把月亮当作审美对象,当作寄托感情和想象的对象,所以就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融入客体之中,就会有“嫦娥奔月”虚幻想象。这都是审美主体的感受、想象、移情所至。因此,审美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形象、色彩、音响、韵律、节奏、流动感、和谐、秩序等情感表现性感知,感受到生命的运动,产生激情和想象,情绪情感能在映象中得到体现。如果我们把审美的结果当作科学的认识,必然会陷入荒唐。我们参考有关资料和研究经验,归纳出以下培育方法,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依据。

1.积累非审美的认识经验、实用经验、社会交往经验和情绪经验,丰富现实性表象,为感知的定向(在对象中有熟悉的成分更能引起注意)、为理解和想象的进行、为情感的产生提供丰富的源泉。

2.师生共同创设审美艺术化的环境。可以选择贴近生活的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用创作成品布置环境,也可以把生活常规提升为艺术的表达方式。

儿童艺术教育篇3

材料的发散性发现与使用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材料选择的发散性;二是对于材料运用的发散性。艺术创作所能使用的材料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丰富的大自然和生活中从来不缺乏丰富的素材,只缺乏善于发现和富于创造力的眼睛。每个儿童天生就是创造家,拥有非凡的创造力,同样对于材料的选择大多也是开放的,还没有形成选择的惯性和偏好,因此,在儿童阶段,成人应该积极地配合孩子的探索欲求,丰富孩子对于各种材料的接触,创造性的发现和利用材料,以提供多样性的审美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而不是固守于画具店的传统材料,如树叶、花朵、蛋壳、豆粒、报纸甚至通心粉、方便面等任何材质都可以成为儿童创作的材料。除了对于材料丰富性的挖掘,创造性、多样性的使用材料也是很重要的方式。

恰当的的创意性的使用材料,使主题诉求和材料选择相契合,才能使材料在艺术创作中发挥出独特的魅力。即使是艺术创作中经常使用的材料与素材,同样可以用更多样的形式丰富其使用的方式,发挥出材料的表现张力。就拿艺术创作最常用的纸张来说,其最普通的使用方式就是在上面作画,在画的过程中需要配合其他的材料,如毛笔,各种画笔。我们还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如直接用手作画,拓印、喷、洒、揉、捏、沾等,给儿童更多的材料使用体验,给儿童更全面的思维训练和培养,如绘画、平面粘贴、喷、洒等,是将客观的、具象的、立体的三维世界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思维方式要经历三维到二维的转化,抽象到具象的转换;而揉或粘或折纸成立体的作品是具体物象到艺术创作的转化,可以增强儿童的触觉和双手的灵活度,增强儿童的空间意识和立体感,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是对经验记忆的唤醒与再创造。甚至我们可以用纸张的拽、搓模拟声音和节奏。此外,纸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纸张蕴含的丰富的肌理、色彩、质感、透明度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美感,和其它材料配合更能营造丰富的效果,如中国的水墨画,水、墨、纸材料的完美融合彰显出神奇的艺术魅力。

对于同一材质的丰富运用无疑对儿童的思维活跃和创造力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材料的发散性利用和创造要注意不要拘泥于某种材料固定的用途,鼓励儿童对材料使用多种思考的可能性和创造性构思的可能性,给予儿童更多的视角。对材料的开放性使用给予儿童更多探索和创造的快乐。不限制儿童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给予儿童更多的创作灵感和掌控,能够激发儿童创作的兴趣,使儿童在对材料的探索和使用中获得满足,促进儿童想象和联想能力的培养以及探索的精神。可见,自然界和生活中任何物体都可以成为创造的素材,树叶、石头、泥土、沙子、泉水瓶等,任何物体都可以成为创造的材料,任何材料都会有无限多样性创作的可能性,儿童通过探索、发现、尝试,激发了儿童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采用发散性思维获得更丰富的对于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对材料进行更丰富诠释和利用,发掘材料媒介本身的形式语言和表现力,增强对于材料色、质的把握能力。

2重视教师对于材料的介入与引导

通过对儿童艺术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一点,有一种论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就是强调艺术活动的本身的教育价值,强调艺术创作的过程而非成果,要避免以成人的标准介入儿童艺术创造活动中,影响了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根据这种理论,在儿童艺术创作的过程教育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承担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应该以示范者和指导者的姿态出现。教师应该积极地、有意识的引导、鼓励儿童发现、认识、感受、使用材料,不断扩展儿童对于客观世界认识的丰富度。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选择积极倡导儿童发现新的材料或原有材料的新的使用方式,提供一个能够促进儿童知觉发展的具有丰富材料的创作环境。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在儿童艺术教育中把握材料的发掘与使用呢?首先,教师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美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罗恩菲德在其著述《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有如下观点,“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对于儿童美术教育,其目的并非追求创作成果,也不应遵循由技到艺的传统艺术训练模式,而应注重创作过程本身对于儿童心智发展的促进和影响,而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对于更丰富的材料的感知和使用是儿童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明确了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教师对材料的组织和使用会更加有的放矢。其次,教育者本身应该具有开放的思维和视角,有创新的意识和勇气。

儿童艺术教育篇4

关键词:学前艺术教育;儿童幸福感;幸福感

教育是人们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其发展的各个过程都是为提高人们幸福感服务的。儿童幸福感与成人没有较大的差别,但是出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教育观念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使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获得幸福感的问题更加敏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导致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幸福感缺失。因此,在学前艺术教育中,应该重视儿童幸福感的提高,使儿童的性格和人格得到完善发展,不断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

1儿童幸福感

幸福反映的是人们心理的一种积极感受,这种心理感受是与人内在的生命力联结在一起的,简单的说就是一切利于个体生命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积极感受就是幸福感。儿童的成长过程包括了机体成长和心理精神成长两个部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和利用有用的资源造就未来的人,这种成长中的创造性是儿童心理世界发展的动力所在。对于儿童来说,不受任何因素的限制和阻碍,积极的投入到自己创造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幸福感的本质。儿童的幸福感通常是与儿童的心理精神世界联系到一起的,一切有助于儿童身心成长的活动、所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活动都能为儿童带来幸福感。不利于儿童成长、破坏儿童发展创造性的活动不能给儿童带来幸福感。

儿童幸福是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统一,因此,儿童获得幸福感就要同时满足物质和精神两种需要,使儿童自身发展的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的发展处于平衡状态。认为满足孩子在物质上的需求就会使儿童感到幸福、或者只是让儿童处于快乐中的想法都是不合理的,要在满足儿童物质需求的同时,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孩子的智力和能力,这样才能使儿童得到健康发展。

2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幸福感中的问题

学前艺术教育的价值不应只重视儿童学习能力的教育,还要重视儿童精神世界的发展,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学前艺术教育的价值。但是在学前艺术教育中儿童的幸福感普遍缺失,首先是因为人们尤其是家长对幸福感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片面的说,物质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的幸福感增加,但这仅仅是暂时的。对儿童来说也是一样的,物质条件是增加儿童幸福感的必备条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质水平越高、物质条件越好,幸福感就越强。因此,家长在对儿童幸福感的认识上,不能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儿童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而是要在了解儿童心理和成长需要的基础上,补充以物质条件,只有形成这样的认识,才能在学前艺术教育中不断提高儿童的幸福感。

其次,部分学前艺术教育的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个体需要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个体是否能真正体会到幸福感,重点在于当前的活动和生活是否满足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家长普遍认为学前艺术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孩子上各种艺术班,例如舞蹈、声乐、绘画等,家长只是主观的认为这些对孩子有用,而不考虑儿童的兴趣所在。在学前艺术班中强调成绩和艺术技能,忽视对学生兴趣、潜能的发挥,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儿童在学前成长中严重缺少幸福感,同时也不能发挥学前艺术教育的最大价值。

最后,学前艺术教育中采取的教育模式大体相同,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缺少个体性和特殊性,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忽视儿童的主体性的学前艺术教育模式,不能有效的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阻碍了儿童幸福感的增加,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学前艺术教育应让儿童获得幸福感

学前艺术教育应该使儿童拥有积极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儿童对世界的了解主要是在情感上的认识,儿童的这种感性思维表现出了儿童对周围世界理解的直觉性、情感性和具象符号性的特点。儿童在玩耍过程中表现出的语言和行为,就是通过儿童特有的方式认识世界的过程。学前艺术教育应该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在教育的过程中拓宽思维、发展智力,使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艺术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学前教育中,学到艺术的同时,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前艺术教育中要重视提高儿童艺术能力,但是也不能忽视同精神世界的需求。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与世界相互作用,以提高对世界的认识和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学前艺术教育应在教育的过程中提供给儿童发挥想象力的空间,使学生能在发挥自身特创造性的同时,获得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知,感受到世界和生活的美好,以此提高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的幸福感。

在学前艺术教育中,重视培养儿童美的意识,使儿童发自内心去追求和创造美。通过学前艺术教育,使儿童在结束教育的过程中发现、感受、欣赏和创造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前艺术教育中,要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儿童所拥有的个性是创造幸福的源头,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儿童个性是特有的、不可替代的,将儿童视作真善美的创造者,在此条件下,积极教育和引导儿童发展自身的独特个性,满足儿童的个性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完善儿童性格人格发展,提高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的幸福感。

4总结

学前艺术教育应该以提高儿童幸福感为目的,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重视儿童的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强调儿童个体个性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积极的心理感受,这样才能增强儿童在学前艺术教育中的幸福感,更好的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卫蔚,殷瑛.学前艺术教育应让儿童获得幸福感[J]青春岁月,2014,(19):202.

儿童艺术教育篇5

关键词:社区;社区教育;儿童艺术教育

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自此,我国社区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2015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针对全国24个省份的社区教育实验示范区调查统计显示:83%的省份有社区教育指导机构,形成了“社区教育中心、专职教师、培训场地”的三级教育网络。开设培训课程总量达5.7万门,其中针对儿童的培训占总量的20.25%。艺术领域作为培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受关注,合理地开发与利用社区教育,将成为提升儿童艺术素质的重要方法。然而,现阶段我国的社区教育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在社区艺术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由于社区间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不均衡,不同地区的政府投入和师资课程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其次,社区艺术教育在专业上无法与营利性民办机构比肩,很难吸引生源、开展活动。再次,缺乏生源的社区中,艺术教育常常形同虚设,政府的过度投资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由此“切实发挥社区教育资源优势”成为教育改革中必须考虑的环节。

一、社区儿童艺术教育的概念理论

(一)概念界定

社区儿童艺术教育,即在一定区域内的社会居民共同体,整合并利用优质资源、调动各类人员而开展的以培养该区域内未成年人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系列活动。广义上,涵盖了在区域内开展并起到提升儿童艺术素养作用的一切活动;狭义上,指由社区委员会组织,旨在培养儿童艺术认知、情感、技能方面的专门性活动。本文采用社区儿童艺术教育的狭义概念。

(二)基本特点

第一,独特性。社区儿童艺术教育依托区域开展,因地域的差异而不同,提倡该区域领导集体整合本地资源、发挥人才优势,开展糅合地域特色又喜闻乐见的活动,达到促进儿童艺术素养发展的目的。第二,多样性。形式上,可以是正规的培训、参观、讲座、文体比赛;可以是一般性儿童的展览、绘画、表演活动;也可以是非正规的游园、踏青、采风、歌咏、诗对等活动。内容上,涉及音乐、舞蹈、绘画、诗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主体上,社区儿童艺术教育的实施主体有社区内有艺术特长者、聘请的专职教师,也有社区联合的专门机构。第三,公益性。社区中的儿童艺术教育是公益性质的教育活动,其组织为区委会,实施主体是区域内的每个个体,受众为社区儿童;另外,其物质基础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和社区自筹,而非家庭和儿童个体,儿童成为无偿的资源享有者和受益者。第四,基础性。社区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并非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知识,而是以体验、感受、表现、创造为主的感性认知。

二、社区儿童艺术教育的理想路径

(一)能充分调动区域性特色艺术资源

社区本土资源和儿童艺术教育之间相互影响,协调并生。一方面,源于本地特色的优质资源具有较强的教育价值。有研究指出,民间艺术教学应充分了解社区内已有的民间艺术教育资源,如民族、风俗、习惯、设施等基础,选择贴近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以便儿童接受。另一方面,社区儿童艺术教育植根于区域文化中,需要充分发挥地区艺术资源优势,有利于传承和发展区域特色艺术。

(二)有利于更新家庭的艺术教育观念

当下儿童艺术教育中,家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决定了儿童学习的经济支出,还深刻影响着学习内容的选择和时间的把握。然而,许多家庭将“不输在起跑线”的思想奉为圭臬,在艺术教育实施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过分求果的功利意识、乱无头绪的经济投资、盲目延长儿童学习时间、过分注重技能技巧训练等。其原因有三点:一是对艺术教育本身不了解,二是对儿童有着过高或过低的评估,三是缺乏可以使家长充分挖掘儿童特质的场所。社区艺术教育是公益性的,不仅在于社区儿童福祉和利益的体现,更在于对社区家庭艺术教育观念与行为的引导。其一,纠正家长在儿童艺术教育观念上的偏误。使家长相信儿童在多元文化与艺术熏陶下,能够依照自己意向自主选择适宜的活动,据此及时了解并发现儿童的兴趣、特长及需要,并结合自身条件予以针对性培养。其二,纠正艺术教育投入中存在的偏误。家长可以节省“尝试”儿童兴趣班过程中的大部分投入,用小部分支持社区的艺术教育基础建设,实现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

(三)能积极提升儿童的基本艺术素养

社区艺术教育的基础性意味着其内容非旨于“深”,而重在“广”。现在艺术文化学校常常开设种类繁多的培训项目,将学习目标定位为“技能习得”,或多或少地引导家长执着于儿童艺术技能的培养。在社区组织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为多元文化艺术提供了交流与碰撞的平台,儿童能感知、发现并体会“美”,在不断的表现与创造中,提升艺术实践的效能感与实现技能的提升。社区也可以规范并联合组织建设完善的艺术文化学校,对有兴趣特长的儿童进行专门化培养。

三、社区儿童艺术教育的开发策略

2016年颁布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培育多元主体,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模式。推动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可见,社区儿童艺术教育的开发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社区自身的力量协调联动。

(一)出台政策法律,推动社区艺术教育实施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引领社区开展科学、高效的艺术教育活动,保证社区艺术教育的普适性和基础性。首先,应在制度上规范社区艺术的内容、形式、对象。社区艺术教育要保证对儿童良好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的培育,为此,政府要大力监管,确保艺术教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儿童的年龄阶段,使儿童能平等愉悦地接受健康艺术的熏陶,进而充分地表达与创造。其次,通过财政投入的方式为有内涵、有想法、有创意的社区提供物质支持和鼓励,社区艺术教育不仅需要政府为其提供资金、物质上的支持,保证儿童充分享有教育资源,更需要教育专业的人才管理并从事社区艺术教育工作。为此,政府可以开设社区教育公务人员职位,鼓励志于基层建设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对有艺术特长或教育经验的中老年、残疾人、军人群体申报职位的给予补贴支持,充分体现社区教育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再次,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明确的社区文化与艺术规章,规范入驻社区的民办教育,坚决反对并依法查办利用社区教育、谋求私利的不法行为。在探索社区儿童艺术教育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明确违法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最后,鼓励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入驻社区,为其开辟“绿色通道”。政府及其各部门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调整管理方式,精简审批手续和办事流程,提升社区中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使其自主制订教学计划、完善教学设施、开展教育科研、考核评级、分配收入、优化人才管理,对有能力、有水平的教育机构进行补贴,表彰其公益办学的道德行为。

(二)联动社会力量,家社共创艺术教育环境

《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内容丰富、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提供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务。”社区是由家庭组成的有机整体,社区艺术教育离不开每位居民的参与。为此,首先,家庭应转变固守思维,改正“唯技能是用”的艺术教育观念,让儿童在社区中自由享用教育成果;其次,社区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工作,使更多家庭认可并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来;再次,社会办学力量在社区中寻找市场的同时,保证社区教育的公益性和纯洁性,打造助于儿童健康和谐发展、利于艺术发扬光大的社会环境。

(三)挖掘社区资源,营造和谐开放的艺术氛围

第一,合理开发社区艺术教育资源。在充分了解评估本社区现有物质资源、人文资源基础上,挖掘特色活动,培养居民中有艺术思维、特长、教育能力的人才。让社区教育专业人士开发活动、管理项目、从事教育,减少对教育过程的过分干涉。社区领导集体应摒弃利益至上、业绩至上的政绩观,避免无中生有地过分挖掘本地艺术资源,保护并合理利用特色的社区艺术资源。第二,积极开展社区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教育须要培养儿童表现与创造美的能力,为儿童搭建广阔的平台,给予充分的时间。为此,社区应调动居民的积极性,组织开展高质量的品牌活动。同时,避免哗众取宠办活动造成的资源和精力浪费,避免重技能、轻体验的活动评价。第三,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更为感性的认知载体,更有利于儿童充分体验和感知艺术。因此,应注重教育机构与社区的资源共享,通过建设“电子音乐图书馆”、迷你“电影院”、迷你“歌剧厅”等现代化艺术公共设施,或与社区周围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或大学等联合搭建教育平台,使儿童在优质教育资源和高雅教育环境中发展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曹琼.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5.

[2]秦晶.论社区艺术教育的发展[J].艺术科技,2013,(3).

[3]印小青.学前儿童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8).

儿童艺术教育篇6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名词,它集各种艺术类别于一体具有综合性、艺术性、创造性。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范围里的艺术教育通常包括了音乐、美术、舞蹈等科目来实现的的。幼儿艺术教育的本质是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进而激发幼儿热爱艺术,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体验和人格的成长。但现实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却与违背了艺术教育的本质,反而出现了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思想内容的说教,其教学方式单一、注重模仿忽视创造、缺乏学科的综合迁移、忽视儿童个体差异和过分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启蒙,所以我们强调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一定是有趣的、生动的、发展的。同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关于审美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把幼儿培养成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欣赏者,而不是具有专业素质的歌唱家、画家、舞蹈家等。我们期望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不只是艺术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输,而更多的是以陶冶幼儿的情感和生命教育为情感目的,培养幼儿综合运用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类艺术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咸阳周边农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目前,就咸阳市农村地区来看,农村学前艺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意识层面上的问题

1、认识较模糊,功利化思想严重。目前很多幼儿园为了招生,打着艺术教育的招牌,但却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模糊不清。以当下流行的奥尔夫音乐为例,功利化思想驱使很多幼儿园盲目跟风,从中国人倾向“洋货”的心理入手,盲目引进外来东西,以此吸引家长的眼球,提高招生率。但实际上,很多幼儿园对奥尔夫音乐并不是很熟悉,认识并不深入,只是派种子教师外出培训了几天而已。任何一种教育,它都有它萌芽、成长的环境,评价教育最根本的是是否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是否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咸阳地区的儿童艺术教育只有结合实际,减少功利化思想,深入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用教育质量来创教育口碑,提高招生率。

2、力求精英化,追求贵族化。由于中国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落后,认为只有贵族人才进行艺术教育,其费用是昂贵的,因此很多人给艺术冠上了贵族化的帽子;也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人们迫于压力,将艺术的学习当做今后生存的一项技能,因此出现了学艺术就要做艺术的精英这样的思想。这些都是对艺术的曲解,对学前艺术教育的曲解,真正的学前艺术教育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对于咸阳农村地区出现的艺术教育贵族化思想问题,笔者强调经济条件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这些只会影响艺术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材料的选取,但其平民化、大众化的理念是不会动摇的。以风景画为例,咸阳市的幼儿园则可以咸阳湖的风景为资料,而咸阳周边的农村则可以田野、乡村为风景资料,这样一来,不仅做到了大众化的效果,更突出了当地的特色。总之,幼儿教师要结合实际,多开发资源,多利用周边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学前艺术教育。

(二)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进过调查与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发现咸阳地区的艺术教师的师资分布很不均衡,城市师资雄厚,乡村师资薄弱。调查显示:城市的幼师年龄一般都在25-35岁之间,而乡村的幼师年龄大约在18-30岁之间;城市幼师的岗位流动较小,乡村的幼师岗位流动大;城市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大专本科居多,乡村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高中、大专,甚至是家庭主妇;城市幼师的工资较高,乡村教师工资较低。造成城乡师资差异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城市优越的待遇和便利的生活基础设施。因此,政府应努力提高乡村幼师的工资待遇,利用政策倾斜来吸引大学生来乡村就业;同时学校也要对大学生进行走进乡村的思想教育,二者齐头并进,实现城乡师资平衡,共同发展壮大。

(三)家长支持性不足

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城乡家长的态度也是不一致的。一般情况下,80后、90后家长的育儿观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开放的,城乡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态度应该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由于咸阳周边的很多农村的孩子是留守儿童,都是有爷爷奶奶照看,因此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80后、90后的年轻家长认为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艺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他们鼓励孩子学习艺术。而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们则认为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是没必要的,只有文化知识的学习才是必要的。对于出现的乡村爷爷奶奶们落后的学前艺术教育观,我们提出以下策略:第一,政府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广大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第二,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如留一个人陪孩子等主题,呼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至少留一个人陪孩子;第三,农村幼儿园要定期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进行再教育。

(四)幼儿艺术能力较弱

儿童艺术教育篇7

【关键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

进行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促进幼儿的多种心理功能协调发展,使幼儿的审美感和经验不断地从零碎的、分散的,向整体的方向聚合、转化,使儿童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在思想情感上的“相似性”,并产生共鸣、移情和“创造”的冲动,从而使艺术教育活动中的美育功能真正得到实现。

1.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的概念。早期儿童艺术教育通常是指对学前儿童进行的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的教育。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受教育者的完美人格起着重要作用。构成一个人的完美人格的文化心理结构,不仅有认知结构、伦理道德结构,还包括审美心理结构。这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不能相互替代。

进行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是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教育使幼儿的审美心理结构在整体上得到提高,即不但能对各种艺术的审美特征产生兴趣和敏感性,产生“创造”的冲动,还能对各种艺术的共同审美要素进行直觉的抽象、概括和相互迁移。

2.进行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的理论依据:格式塔心理“异质同构”理论。现代美学研究中的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脑诸方面的心理机制是一个运动整体。审美知觉不是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一种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审美心理活动不是分散的感觉印象的机械组合,而是具有内在整体结构的动力系统。在审美过程中,人们感受到的印象,会在脑海中与原有的心理因素相联系,形成一种整体、一种结构(一种格式塔)。比如:一朵玫瑰不等于色、香、鲜、嫩诸感觉要素的相加;一个曲调并不等于高、低、强、弱几个乐音的拼凑。格式塔心理学派还根据心理学实验和大量的艺术实践事例提出了“异质同构”论,并以这一观点解释了审美心理活动中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奥秘:一块陡峭的岩石、一株垂柳、落日的余晖、墙上的裂缝、飘零的落叶、一汪清泉……都具有表现性。例如:人们为什么会对垂柳产生孤立无助、绵绵哀愁的感觉呢?因为,柳条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被动、下垂的特性,在人的心灵中产生了心与物的“异质同构”。概而言之,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人类心理活动的整体性,主张知觉表象的创造性,主张心与物的“异质同构”。

根据这一理论,可以认为儿童的审美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果把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中的共同审美要素加以沟通,通过艺术综合教育活动作用于幼儿,就能促进幼儿的多种心理功能协调发展,使幼儿的审美感和经验不断地从零碎的、分散的,向整体的方向聚合、转化,以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结构。将这一意图转化为教育实践,就能使艺术教育活动中的美育功能真正得到实现,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真正发挥艺术教育的独特功能。

3.艺术综合教育活动的结构。

3.1准备活动。艺术综合教育中的选择与匹配必须在已知和未知的材料中进行,以某一部分领域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其他领域的审美信息。这就常常使得分领域的艺术活动变成艺术综合活动的准备活动。如在欣赏诗歌《梦》之前,有必要将《梦之船》的歌曲先学会;组织大班幼儿学画连环画《龟兔赛跑》,就必须先在语言活动中进行故事《龟兔赛跑》的教学;学唱歌曲《春姑娘》,则先来欣赏散文诗《春天来了》,这样,在同一主题的贯穿下去选择各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体验提供丰富的材料。

3.2活动过程。从文学导入的活动一般都具有三个先后联接的活动或一个活动的三个层次(从音乐导入的活动、从美术导入的活动大致也有相似的三个层次)。

①配乐欣赏。音乐既可以作为渲染情绪的背景,也可以作为某一阶段的主要欣赏对象,如在《烟斗竖笛》的教育活动中,故事叙述与竖笛音响交替出现,使幼儿更容易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

②与音乐和绘画进行匹配。如让幼儿观察、思考哪首歌、哪幅画与哪个故事相似,什么地方相似,听(看)了以后有什么感觉等。

③表现(创造)活动。将一种艺术形式的情感或结构通过另一种形式表现。如让儿童用欢快的音乐或明亮的色彩来表现故事中所蕴涵的快乐、幸福的情感基调。

4.艺术综合教育活动的实施。教师在设计艺术综合教育活动时,应把重点放在让幼儿感知、体验文学以及音乐和绘画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及形式美要素上。文学、音乐、舞蹈和美术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在表达同一思想内容及情感时,其审美效应具有相似之处。因此,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艺术综合教育活动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认知,而是帮助幼儿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鉴赏接受及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在活动设计中,首先要选择好材料,这是整个活动设计的关键所在。其一,所选的文学、音乐、绘画作品应是形象鲜明、优美生动,可以为幼儿感知和理解的,同时又是具有审美功能的。其二,三者之间还要有相类似的审美特征,这些作品能相互匹配,并具有典型性。例如,中班的一个艺术综合教育活动,教师选取的文学作品是童话《树妈妈和树叶娃娃》;音乐作品是歌曲《小树叶》、乐曲《挪威舞曲》;美术内容是添画“有表情的树叶”以及拓印画“打扮树妈妈”、想象画“秋天的树”等。童话和音乐的结构都是aBa式,情感的发展也是aBa式,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一致,能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从而很好地把握住结构的特点。

其次应考虑以何种形式导入活动。活动的目的不同,导入的形式也要有所变化。一般地说,重在让幼儿感知形式结构,从音乐和美术活动导入较为适宜。例如,为了让幼儿感知故事《风筝燕子》的回旋结构,教师先让幼儿感受、体验音乐《儿童回旋曲》的结构,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把握故事结构和情感发展的脉络。

再次,设计中应注意感受在先,理性点拨在后。如感知节奏,对小班的要求是感知诗歌和音乐的节奏,到了大班后期,则让幼儿自己去发现、探索具有节奏感的绘画、诗歌、音乐作品以及生活中具有的节奏美。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创设艺术气氛浓郁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审美欣赏和审美表现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审美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由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帮助幼儿对出现频率高的审美特征进行粗略的比较、选择、概括和判断。经过教师的点拨,可以使幼儿在日常的自发积累中,增加自觉体验的成分,从而更敏锐地去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审美因素。所以在设计中,一般应注意理性点拨不应过多、过早的原则,因为幼儿审美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地熏陶和积累。此外,还应考虑到如何将教师的引导转化为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孩子们能在愉快的活动中发展艺术感知和表现的能力。

在实施艺术综合教育的过程中,使儿童在审美感知和审美表现中能将不同艺术形式所蕴涵的情感相互沟通。比如儿童为艺术的形式美所吸引,产生舒适和愉悦感,这是带有直觉性的;同时能根据一种艺术形式所蕴涵的情感与另一种艺术形式所蕴涵的情感相互匹配,这具有理性感知成分,如汉民族常常用红色象征热闹欢乐,并可与快节奏的乐曲产生情感沟通。同时,能使儿童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在思想情感上的“相似性”,并产生共鸣、移情和“创造”的冲动。比如可以利用音乐、美术去渲染文学作品的氛围;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激发幼儿在绘画、唱歌、表演活动中的情感以及表现欲。这样画画时孩子们可以赋予花朵以极强的生命力,在唱歌时能按情感的需要自动调节速度和音量,朗诵儿歌时也能自然地带入感情。这样的活动效果是单纯画一幅画、学一首儿歌和唱一首歌所不能达到的。

总之,早期儿童艺术综合教育,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吸取经验,不断地发展完善来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1995.06.161期

儿童艺术教育篇8

【关键词】儿童艺术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0(a)-0172-01

“如果艺术沉寂了,即使是一分钟,都无异于人类的死亡。”因此儿童艺术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上的艺术教师,我常常反思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1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艺术教育被轻视。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仍然把以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有的被语、数等主课占用,或干脆让学生自习。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

中小学,尤其在农村,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大多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现有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把艺术课看作“杂课”,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图”、“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部分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

学生家长认识不够。部分学生家长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

2如何改变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2.1提高对艺术教育的认识

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情商中德育、美育等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因此艺术素养亦是人综合素质之网的合成部分,连接并充斥于人各种能力表现与发挥之中。

艺术教育不以说教和训诫为手段,而是依靠想象、形象等特殊语言形式的力量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是非曲直?当是非曲直在人的大脑里能够形成相应的概念并能触发行为时,人们才可能真正的去理解“道”与“德”,也才可能真正去理解人性。人性应该是艺术体现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艺术体现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艺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实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艺术的情景,充分展示生动活泼、富有艺术感的形象,用情境渲染、故事激趣、音乐渲染等方法,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突破时空限制,进入思维活动的积极准备状态。无论在语文、数学、英语还是体育课上只要老师恰当运用艺术手段,无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让儿童的艺术感觉变成审美态度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掌握技法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仅仅是灌输技能知识。通过教育,使儿童情商、智商、德商得以均衡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教师教孩子画花,有一个小朋友就马上去摘了一朵花给老师,这位老师这时并没有仅仅是拿这朵花作示范,教学生怎样画花,而是在教导的同时还告诉小朋友,花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被折断了腿,是非常伤心的,花孩子也非常痛苦,不久就将死去。一些小朋友受到了这样的情感教育,还画了花妈妈拥抱花孩子的画。感情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情就没有艺术。人的感情,一方面是天生的,人有七情,这是天性。另一方面是后天培养的,特别是一些崇高、美好的感情,一些社会性质的感情,是要靠情感教育来培养的。

有艺术感觉的人,美的情感感受力特别强,能从平凡的、很多人视而不见的事物中发现美的情感。感受要靠人的感官,教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肤觉、还有通感等等的训练很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听、去摸、去闻、去踩……然后把自己感觉到的说出来,最好能写出来、画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态度大多是功利实用的,一种超越现实的审美态度对学生应有较好的牵引。比如市场上有一头牛,一个牛贩子(商人)来了,他眼里看到的是经济价值,这头牛是否能为他赚钱;农民来了,他注意的是牛的筋骨是否强壮,能不能为他耕地拉车;食客来了,他看到的是美味的牛排,新鲜的牛肉,这些都是实用功利的态度。而具有艺术感觉或艺术气质的人,却可超脱那些现实功利的目的,完全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它。牛的毛皮是多么光滑油亮,色泽是那么美,肌肉是多么的发达,整个造型是多么伟岸,那是力量的象征;虽然默默无言,却有忍辱负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3学习发达国家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

儿童艺术教育篇9

1、促进大脑开发:创意绘画创作过程中,右脑主控对物体轮廓的描绘,左脑主控对物体细节的处理。3-8岁儿童正处于大脑发育快速期,恰当的艺术训练对大脑适宜刺激,有助于大脑发育。

2、促进幼儿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失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与认知,创意绘画创作引导孩子从视觉、听觉、嗅觉、运动感觉渠道观察物体,进行创作,从而促进感觉统和。

3、促进幼儿需要发展:良好的语言发展能使儿童成为有效率的问题解决者,艺术创作过程是孩子与自我对话的历程,有助于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适应。

儿童艺术教育篇10

【关键词】表现主义美学;艺术观;儿童绘画;变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43-03

【作者简介】钱慧(1969-),女,江苏如东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艺术必须成为儿童的朋友,当言语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欣喜、忧愁、恐惧和挫折时,他们或许便得以依赖它。”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在20世纪用诗意的语言提醒人们关注儿童艺术和艺术教育。一些学者通过反思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后发现,对于儿童艺术的理解会深刻地影响艺术教育的实践。人们所具有的儿童艺术观会渗透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并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行为。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或理论梳理,对儿童绘画的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儿童美术是儿童生命需求的直接显现,是儿童记录生活、表达观念和情感的一种手段;儿童的绘画与儿童的整体智慧相一致,是儿童个性的表达等。

由此,研究者指出了儿童绘画与儿童感知、情感、思维的关系,开始从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考察儿童绘画。现代心理治疗中的美术治疗也是利用了儿童绘画的心理学意义,将儿童绘画作为反映和折射儿童情感的一面镜子,强调儿童绘画的投射意义,由此来寻找心理困顿的症结,通过儿童的绘画活动来消除症结。我们应该从多个学科的视角进行审视,全面解读儿童绘画,不断创新儿童艺术观。本文从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绘画艺术,旨在进一步拓宽儿童艺术教育的新视野。

一、表现主义美学与儿童绘画的表现性

自20世纪开始,从心理经验出发的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日趋走向成熟,由此兴起的表现主义美学成为现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表现主义美学提出了“是表现,不是再现”的独特艺术观,它反对印象主义对艺术的认识――“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和拍照式的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认为艺术是情感或直觉的表现,艺术表现的是艺术家自身的心灵。表现主义美学的兴起使美学由传统转向现代,表现主义美学体现出与传统美学迥异的理论个性,显示了非理性主义、审美纯粹主义和强烈的主体主义的特点。作为表现主义美学的开创者,克罗齐认为艺术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其根本特点是表现性,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内部视野,极力主张艺术家表现内在体验和心灵激情。在他看来,审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即创造,创造即表现。

儿童被誉为天生的艺术家,有学者将儿童与成人艺术家进行比较,发现“儿童与成人艺术家在内在精神、生活态度、创作手法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可比性”。那么透过表现主义美学的视角,这些天生的艺术家是如何“表现”的呢?表现主义美学提倡主观感觉和内心真实的表现,“变形”手法成为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主要创作手法。而儿童绘画也正因夸大、变形、拟人等手法而处处散发着浪漫、迷人的光芒。为此,许多成人艺术家向儿童学习,借鉴儿童绘画的创作手法。

“变形”在《辞海》中被解释为:“艺术中对表现对象的性质、形式、色彩与行为方式方面的畸形。”“人对反映外界刺激的反映,由于受到活动主体心理素质的影响,不与客观事物完全吻合,从而产生知觉上、情绪上和审美体验上的某种变形。”反映在儿童绘画中,“变形”则是指儿童运用夸大、歪曲、不合常理的嫁接组合等手法,表现与客观事物的不吻合、偏离人们习见日常生活的事物形象。“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儿童绘画引起了成人的极大关注,独特的手法造就了儿童绘画天真、稚拙和朴素的视觉样式。这样的表现手法在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同样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感染力。成人艺术家的“变形”手法是艺术家借用儿童的眼睛、以儿童的心态单纯质朴地观察世界和表现世界。但儿童对于想象的情境、省略夸大等变形手法的运用是无意的,他们在逻辑与非逻辑中形成自己的逻辑,使成人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既合理又不合理,既细微又粗略。这是儿童的“变形”手法与成人艺术家的差别。也正因如此,儿童的绘画显得尤为真诚和可贵,这是儿童绘画中“变形”带来的魅力。

二、儿童绘画表现中“变形”的独特性

(一)“变形”源于儿童的直觉和感受

儿童在作画的过程中一般没有过多的考虑和犹豫而直接作画。图一是儿童观察了班级自然角的仙人掌之后的绘画。儿童笔下的仙人掌周围长满了“刺”,保留了仙人掌的典型特征,但是在造型与色彩方面用了“变形”的手法。有的将仙人掌画成长长的,有的采用红绿对比色和两个大小圆形表现仙人掌的外形。图二中儿童在画鲜花的时候联想到花瓶,就在草地上画了极具装饰效果的花瓶,表现出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的倾向和用直觉表现事物的方式。

关于艺术与直觉的关系,克罗齐从他对直觉的界定出发,认为艺术即直觉即表现。在克罗齐看来,直觉活动不同于逻辑活动、直觉知识不同于理性知识。直觉活动糅合了人的感受、联想等。“一个科学作品和一个艺术作品的分别,即一个是理智的事实,一个是直觉的事实。”克罗齐从艺术即直觉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艺术不是物理事实”的著名命题,试图纠正传统美学上的自然主义和机械模仿倾向,这对于当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偏重临摹、灌输技能等现象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他否定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却是不可取的。”从图一、二绘画的题材来看,儿童的绘画内容大多来源于儿童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绘画似乎是对克罗齐美学理论的修正和补充。

(二)“变形”是儿童的审美想象和创造

表现主义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科林伍德,继承和发展了克罗齐的“艺术即表现”说。他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表现,表现情感是一种创造性想象活动,艺术家在想象中不自觉地显露某种感情,因而艺术的两重性表现为“表现性”和“想象性”。科林伍德为艺术下了一个定义:“通过为自己创造一种想象性经验或想象性活动以表现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

儿童观察了龙虾之后的创作,儿童把龙虾的须夸大延长,画成小姑娘的长长的辫子,并为龙虾穿上了美丽的衣裳,产生“似虾似人”的变形效果。在儿童眼里,红红的龙虾俨然就是一位有着长长辫子、身穿花裙子的婀娜多姿的小姑娘。即使是写生活动,儿童也依然根据自己的真切感受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在欣赏《星・月・夜》之后心底涌现了某种恐惧、躁动的情绪,用夸张的加粗的黑线条和蓝线条创造了魔鬼的形象,一个令人恐惧的魔鬼形象跃然纸上。

三、儿童绘画的表现性对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启示

(一)给儿童充分的创作自由

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思想的表现,表现是自主之本、创造之源。反思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依然存在注重向儿童灌输技能技巧、简单临摹、一味追求作品的艺术化效果的异化现象。例如,有些成年人面对孩子的乱涂乱画时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孩子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有时候也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根本不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

我们应该给儿童充分的创作自由,重视儿童自身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的体验,使儿童成为意义形成的主体。在儿童创作过程中,不能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路或阻止他们自由的表达,应在儿童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和支持。只有在这样的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儿童才能在绘画中表达心灵的“真”。

(二)为儿童提供具有表现力的材料

在绘画活动中为使儿童的思想得到充分的展示,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之外,还要关注绘画材料是否具有表现力。

笔者曾经遇到一个实践案例:某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春蚕之后,让幼儿画蚕。教师提供的画纸是传统的白色画纸。当幼儿完成作品的时候,教师发现有一个幼儿的画纸上是空白的,问了该幼儿才知道,原来他是用白色的蜡笔绘画的,而幼儿的解释是“因为蚕是白色的”。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提供的画纸是不具有表现力的,孩子见到的蚕是白色的,在白色的画纸上孩子无法尽情地表现自己对蚕的认知或想象。因此,艺术教育中应提供适宜的、能促进儿童进行表达的材料。

(三)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评价绘画

表现主义美学强调艺术家的内在、主观世界,作为成人,该如何解读儿童的绘画中蕴涵的丰富表达呢?为此,教师对儿童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不能只停留在色彩、造型等形式要素方面,而是要建立在细心观察、耐心倾听、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儿童的家庭结构、同伴关系、绘画过程等作深层次的考察,了解儿童的个性、生活经历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儿童的作品中传递的思想内涵。为进一步理解儿童绘画中的精神世界,成人不妨尝试用儿童的方式画画,重拾画笔,感受绘画的过程、手法和内在表现。通过这样的体验方式,成人将对儿童绘画中的信息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