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54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1

关键词:化学竞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学科结构;发现学习

受一位朋友之托,用六天的时间给他的侄子讲讲竞赛化学的内容。我也觉得是个挑战,所以稍有犹豫之后,接受了这个任务。接受任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在从事多年化学竞赛培训之后,我觉得确实应该重新反思一下过去:化学竞赛到底是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造就了一只完美的知识容器,还是激发学生潜力,培训学科的科学素养。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准备的过程成为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厚厚的两大本《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版)》,而只有六个小时,这种压力尤其让我感到痛苦。在压力和责任面前,促使我在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肯定中,艰难地寻找着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明确常态的竞赛有机化学是怎么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

一、常态的竞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教学后的反思让我充满了恐惧,我真的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了吗?我从来不关心学生高中化学对他们学习的作用吗?我不在乎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吗?

在竞赛课上,当教师拿了一本一本的教科书发给学生,学生买了一本又一本的化学练习册去做,这些行为背后已经把常态的竞赛课堂的教学生态以最原始的方式暴露出来了,即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记、背、算等简单认识能力的训练。新的知识是通过大量机械训练得到的,知识的存储是呈点状、线状的。

从教学过程来看,“查缺补漏”教学法是不过分的。如羰基化合物性质的教学,通常在呈现完纷繁复杂的各种类型的反应之后,教师就开始“卖关子”了,为什么会有这些性质呢?这个时间就是老师讲诱导效应,讲共轭效应,讲亲核试剂的时候了。似乎很完美,不过学生真的学到了什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化学的认识能力真的提高了吗?

过去的问题就是我们太在意教给学生“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而过于忽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能力的训练,而这正是竞赛化学要帮助学生学会的。

在评价方面,通过卷子检查学生这些知识记住了没有,记准确了没有。但竞赛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没有,这种通过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记忆程序的检测几乎是无效的,也就是说这种高一级的认知能力一定要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测量,外显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

因此,要让化学竞赛能成为撬动学生发展潜力的杠杆,改进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近五年的有机化学试题,内容可谓丰富至极,物质涉及烯烃、芳香烃,醇、醛和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等,反应类型包括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加成反应等,还考过命名、异构……基础有机里所涉及的内容几乎都出现在了竞赛考试中。当看到这些,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都会找到各类名气十足的大学教授了――高中老师确实有点搞不定呀。

不是反对教授这些内容,但是这些真是竞赛有机的核心化学知识吗?核心化学知识是如何体现在各类物质、各种反应类型中的呢?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我提出了基于核心概念应用的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二、基于核心概念应用的竞赛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基于核心概念的教学方法,力图改变传统的培训过程重知识、忽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倾向,强调对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构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认知过程外显化评价方式的开发,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螺旋式上升。

1.竞赛有机化学中的核心概念

对24届、25届、26届化学竞赛中有机化学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提炼出有机化学中的核心知识和方法:

(1)电子效应;

(2)常见的中间体产生,以及稳定性,各类有机物的活化位置;

(3)亲电试剂、亲核试剂的特征,亲电反应、亲核反应的实质。

2.教学流程的设计

教学流程的设计总是起源于学情的分析的,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假设学生已完全掌握高中化学之物质结构课程标准的内容。从元素周期律、电负性、共轭等高中基本概念出发,按照从原子到分子,从熟悉到陌生的原则挑选素材,通过三个核心内容之间层次递进的关系,让学生以渐进的方式使用所学的知识,在学习“说题”的过程中外显学生的思维过程,分析知识、方法、技能上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补救性教学。

教学流程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例子由浅到深,弱化定义性概念,核心过程的推进呈现螺旋上升的特点

弱化定义性概念的学习,是为了减少陈述性知识的记忆,而突出对概念实质的理解,也避免为了概念的严谨性而偏离教学的主轨道。例如,共轭效应的教学,以乙烯中的p-p共轭为基础引入,从结构上分析产生共轭的原因,共轭的结果,进而引出p-π、π-π、σ-p等各种类型的轭,结合原子电负性谈及+C和-C;例子也由乙烯到苯酚,乙烯醛,叔丁基碳正离子,由浅入深,由熟悉到陌生,但始终围绕着电子云流动、平均化,以及额外的稳定性为主线。学生学的不是共轭概念的言上之意,而是共轭的言下之意,是在学习知识结构之后,通过反复地使用结构去应用新的素材,在应用的过程中掌握核心概念。

(2)在做中学,通过“说题”外显思维过程,根据思维过程缺陷,及时进行补救教学

通过对已有知识结构的重构,强调在不断地使用新的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这也是基于核心概念应用教学方法中“应用”二字的含义。在“做中学”,一是形成内容丰富知识“库”,二是要促进知识“库”的结构化。因此,强调两个重要的过程,一是对期望未果的解释,二是编排索引。

学生错了,不知道是怎么错的――由于知识、方法,甚至思维习惯的问题,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及时对学生进行结果评价是很重要的它是引起学生反思、建构的导火索。对错误的分析,是老师讲的,还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对于学生能真正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也是重要的。我提倡学生独立钻研,这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重建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只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完善。

三、基于核心概念应用的教学方法心理学假设:从结构中“发现学习”

1.“教”结构

学科基本结构具有以下重要性:(1)它能使学科更容易理解;(2)不易遗忘;(3)保证训练的充分迁移;(4)缩小“高级”知识和“低级”知识之间的间隙。因此,突出有机核心概念的教学,是为学生理解、分析复杂问题服务的。但是绝对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只把学生当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该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建构,掌握知识的整体和事物普遍性的联系。

因此,教应该是广义上的教的过程,即教和学,在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时,同时也注重学生的主动建构。

2.“用”结构

“用”有迁移、转换之意,也就是指将知识处理成适应新任务的过程。从过程的角度上来看,用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用科学家的视角去探索,实现“再发现”。

(2)科学、动态编排检索,促进正迁移。

(3)根据评价,反思、重构。

这些特征正是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因此,基于本文中应用的科学心理学含义就是发现学习。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概念;机制分析法;应用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1-0072-02

一、高中地理概念凸显本质特征

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或者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而认识其本质属性。它能充分展示人地关系的思维方式,反映的是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它作为地理抽象思维的基本元素,直接影响到地理判断、推理与论证。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

二、“机制分析法”与地理概念教学

分析一切地理问题,都必须从概念出发,在正确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概念众多,其中不乏相近或相反的地理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如果仅用直讲法将教材中的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简单地讲解,不仅使学生难记,也很难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较高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表象化,大多数学生缺乏对概念本质属性的认知而无法建立清晰的概念,对概念的运用缺少灵活性,往往混为一谈。比如,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破坏会对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这一问题的分析中,有的学生回答“砍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次生盐碱化。”从学生的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把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次生盐碱化这几个概念混淆在一起,并没有分清这几个概念的本质,没有理解这几个问题的形成条件。

那如何才能更为有效地进行地理概念教学呢?由于高中地理概念具有明显的本质特征,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发现和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就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从而使之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地理概念,也很容易与其他概念相区分。因此,教者在讲授概念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着意养成学生按事物内在关系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抽象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而按事物内在本质进行思维的习惯,抓概念的本质特征,即抓住概念的机制,也就是“机制分析法”。

三、“机制分析法”在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1.用“机制分析法”学习高中地理中的洪涝问题。在高中地理的概念教学中,洪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学生在分析洪涝的成因时,往往容易遗漏很多因素,导致分析不完整。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洪涝问题:

(1)洪涝的本质是什么?

(2)从洪涝的本质出发,分析洪涝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通过学生的探究,得出以下结论:

(1)洪涝问题的本质就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地表积水过多的一种灾害现象。

(2)从洪涝的本质出发,分析洪涝问题的思路就是分析哪些因素导致地表水过多。

我们根据洪涝的本质出发,共同将分析洪涝问题的思路概况为:

洪涝即水的来量较大,排量较小,蓄水能力有限导致地表被淹没的灾害,而引起水来量、排量、蓄水能力变化的因素无非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分析了洪涝的思路后,又追问一个问题:

(3)根据分析洪涝问题的思路,分析长江中下游夏季多洪涝的成因。

由于有分析洪涝问题的思路做铺垫,学生分析起来比较顺畅,总结为:

来量:①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②长江中下游地区流域面积广,且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河水来量大。

排量:①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河道弯曲,排水不畅。②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使下游河床抬高,淤塞河道,排水不畅。

蓄水能力:围湖造田,蓄洪能力减弱。

分析了长江夏季洪涝问题后,笔者又让学生分析孟加拉国夏季多洪涝灾害的原因,学生分析起来思维清晰,比较全面,只是在孟加拉国的风暴潮引起的海水淹没上有所欠缺。

2.用洪涝机制思维迁移其他地理问题的分析。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概念或成因与洪涝机制相类似或相反,这些问题都可以用洪涝机制去分析,如沼泽问题、干旱问题等与水相关的问题。

其实,洪涝机制不仅适用于与水相关的一些问题分析上,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仍然可以沿用洪涝机制的来量与去量的机制分析,把全球变暖问题本质看成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多、吸收量少而导致的温室气体增多问题,而影响排放量与吸收量的因素无非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样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就迎刃而解。此外,还可以把洪涝机制应用于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上,资源短缺问题的本质是一种资源供应量少、需求量多的矛盾问题。

四、“机制分析法”在概念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教学实践发现,“机制分析法”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学生构建思维模式。学习地理,关键是构建思维模式,思维建模就是构建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的科学思维模式,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从洪涝机制的分析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升出关于与水相关的问题分析思维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区域,只要注重不同区域特点的差异,便能准确地分析问题。这样,学生便会独立、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创造性地探索新的知识。

2.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迁移。凡是学生掌握的知识经验是进行了概括的,那就能够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迁移。对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越高,也就越容易产生迁移作用,因为概括化水平越高的知识,就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性特点和规律性联系,与具体事物的联系也就越广,迁移的相对性就越大,因此,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是促进学习迁移的突破口。分析了洪涝机制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将该机制分析的思维应用于全球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的问题中,学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迁移、扩展,也得到了提升。

当然,“机制分析法”也不是万能的,它不能分析所有类型的地理概念,有其局限性。在地理概念教学中,应根据地理概念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方法,将多种方法相结合。总之,高中地理概念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充分利用“机制分析法”,培养学生构建地理思维模式并进行思维迁移,是提高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3

一、在生活中感悟化学

生活中处处都是化学。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化学;哺乳动物的呼吸作用是化学;苹果氧化是化学;火的燃烧就更是化学。我们有着这么丰富的化学学习资源,我们怎么能不用起来呢?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化学是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感悟化学。例如在学生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生活中常见的盐》这一课题时,我先从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盐来导入课文,逐渐引入化学上给食盐的概念定义。

二、重视概念内容的分析

1.找出概念内容的关键词

教材在编排概念定义的时候,都是经过多次斟酌、几番修改的、概念如果错了,也就意味着学生的理解会完全出现偏差。我们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应该牢牢抓住定义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找出关键所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概念。例如在初中化学中常常容易弄混的三个概念“氨、铵、胺”,我们可以抓住“氨”概念中的无色气体,让学生记住它的气字偏旁,加深他们的记忆。而“铵”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原子团,由此抓住他的金属特性继而记住它,“月”字旁的“胺”是有机物。抓住他们概念的关键所在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区分。

2.对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分解剖析

在讲解概念时,我们有时会碰到较为复杂、难懂的长概念,直接向学生讲的话,学生有可能会觉得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对此类的长概念进行分解、剖析,将定义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如概念“电解,指的是电解质溶液在电流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太多关于电解的知识,所以这一概念对他们来说比较生涩难懂。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概念分解成三个部分:电解质溶液、电流作用、化学反应。首先讲解什么是电解质溶液,然后解释电流反应,让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能够了解地更清晰。

3.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延伸

从教材出发,我们对概念的解读应该更加深入,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内,更应该有教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例如教材中给出“碳”的概念:一般指元素名称,是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有广泛、概括的含义。但我们知道生活中还有一个类似的“炭”,容易造成学生疑惑。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一点,给出延伸的“炭”的概念:指具体的有形的物质,如焦炭、煤炭、炭黑、活性炭等,这些都是碳元素的游离态。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他们区分这两个相似的概念。

三、重视化学中的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化学的教学中必不可少。如果想要避免枯燥乏味的概念式教学,不妨试着用实验的结论去引出概念的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引发了他们对实验的思考、加深了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漂白剂漂白布料,提出问题:这里发生变化的究竟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开始思考:这里的漂白是指染料(有机物)或有机色素变为无色物质,实质上是一种化学变化。这里发生变化的实质上不是布料本身,而是上面的有机色素。然后再次提出问题:生活上还有一种衣物的褪色,和这里的漂白是一种性质的吗?可以再设计一个小实验:把木炭投入盛有红墨水(用水稀释过)的锥形瓶里,轻轻振荡,溶液回变为无色。可以看出这里的有机物褪色不是漂白,这里并没有性质的变化,由此可见这是一种物理变化。在这两个对比实验下,本来对于学生来说模糊的概念,在他们自己的观察下变得清晰。所以,我们化学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实验来学生自主发现概念。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4

【关键词】自主论/还原论/生命现象/解释/遗传信息

【正文】

1.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的方式是概念自主性的逻辑延伸

如果承认生物学理论具有自主性,那么理论自主性的根本在于概念的自主性,即存在所谓不能用物理——化学术语进行描述和定义的概念。生物学理论自主性的另一表现——理论体系的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方式,是概念自主性的逻辑延伸。另一方面,生物学理论中仅存在自主性概念并不必然导致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例如,孟德尔遗传学、公里化处理后的群体遗传学和进化论的演绎体系(1),其中所有的概念都没有与物理——化学发生关联,都是自主的,只有在一个体系中,例如,以分子生物学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学,存在自主性概念的同时,又存在物理——化学的术语和概念,并且,二者都处于解释起点的位置,才必然导致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的理论结构,这种结构成为融合自主性概念与物理——化学概念为一体的方案。就现代分子生物学来说,其中的物理——化学概念所描述的是生命现象中的分子及其行为,而自主性概念所描述和推演的是我们宏观经验的生命现象本身,这二者之间,从概念的构造和体系的建立的过程来说,分属两套逻辑体系,因而它们之间没有逻辑演绎的导出关系(2),同时,由于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即使假定把它描述成所谓的因果反馈网络是可行的方案),难于形成一个由前者到后者的历史演化的因果决定性的理论描述,剩下来将二者结合在一个理论中的唯一方案就是目的性解释或功能性解释的方式。由此形成的体系中,自主性概念(如遗传信息)处于核心地位,物理——化学的术语和概念(如dna,蛋白质)是附属的。现代还原论(或称分支论,企图将生物学作为物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对生物学理论的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方式的一切责难,以及将其变换为演绎解释方式的企图,如果不首先化解概念的自主性问题,将是徒劳的。

从生物学理论的客观构建过程来说,这些“自主性概念”是直接从生命现象中认定的,因而也是无机世界所没有的。在自主论看来,无论站在什么角度或立场上,“自主性概念”是理论中不可再分解的最基本,最原始的元素,是解说其它现象的起点;而在还原论看来,从物理——化学的立场或从无机界与生命界的关系的角度来看,“自主性概念”是复合的,应由物理——化学的术语和概念复合而成,因而它们就不应是理论中最基本的元素。我们顺着还原论的思路思考下去,还原,就是最终由物理学中的概念逻辑地演绎“自主性概念”的内涵。物理学中所有概念都终究归结为可感知、可操作的三个量纲:质量、空间、时间。物理科学内部的还原都是这种归结:对热质的否定并把热现象归结为能、温度归结为分子的平均动能,从化学到量子力学等等,著名的“熵”,则以热量与温度的关系来表示,在申农创立了信息论之后,人们便千方百计地寻找“信息”与物理学的关系,勉强将其与“熵”联系起来。从有限的意义上说,分子生物学还原了经典遗传学,将基因还原为dna和“遗传信息”,而“遗传信息”如何进一步归结为物理学的量纲呢?“遗传信息”是一系列生命过程的整体赋予dna等生物大分子行为以生物学意义的概念,也就是说在解释的逻辑次序上整体在先,元素在后,这是“遗传信息”这一概念的自主性的来源。因此,分子生物学的还原仅是有限意义上的还原,甚至不能说是还原,因为它仅仅是以一个自主性概念(遗传信息)解说了另一个自主性概念(基因),而“遗传信息”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研究范式或纲领的核心。因此,现代分子生物学并没有给还原论以支持,而且具有反作用,因为,如果说经典遗传学是一个演绎体系因而在这一点符合还原论的要求,那么分子生物学由于“自主性概念”与物理——化学概念的混合而具有了目的性解释和功能解释框架的特征,这成为生物学理论自主性的表现特征之一。

现代自主论正是从分子生物学的这些自主性特征出发,声明了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2.现代自主论的原则及其本体论基础

从活生生的生命现象中直接认定一些概念,从而它们独立于无机界,有别于物理——化学语言,使建立在这样的概念之上的理论具有自主性,最极端的例子是本世纪初的生理学家杜里舒(h·driesch)将“活力”概念科学化和理论化,使它成为逻辑解释的起点;孟德尔到摩尔根所构造的经典遗传学中的“基因”,也是直接以生命现象以及从中所获得的数据为根据认定的有别于物理——化学的概念。本世纪六十年代,分子遗传学将“基因”用dna分子片段代替,使人们一度认为生物学的自主性是一种虚幻的认识,迟早会消失的。但是,并非dna分子片段唯一地代替了基因,而是dna分子与“遗传信息”二者一起来解释基因。“遗传信息”又是直接来源于生命现象的概念,仅就这一点来说,分子生物学仍然具有自主性。这是现代生物学自主论的根据。

现代自主论的主要论点是生物学完全有根据形成自主的概念,“自主”意味着不能由物理——化学术语来分解或描述或定义。为了区别于分子生物学诞生之前的生机论或活力论,现代自主论提出以下原则:将生物学能否还原为物理科学与能否用物质原因阐释生命现象严格区分为两个问题。(3)这个原则所要强调的是,物理——化学并不是对物质世界的唯一表述方式,关于生命有机体自身的物质原因的表述(生物学理论)则是另一种关于物质世界的理论表述方式,二者之间不存在逻辑蕴涵或逻辑导出关系。生物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其严格意义是以物理——化学的概念和定律来解释生命现象,从而推演生物学理论。仅从概念的层次来说,完全用物理——化学的术语描述或定义生物学概念,已经非常苛刻而至今远未做到。现代自主论“用物质的原因阐释生命现象”则宽松得多,实际上,分子生物学就是这样,以生命大分子组成,再加上遗传信息、复制、转录、翻译以及选择、稳定等诸多生物学独有的自主性概念,成功地阐释了从功能到进化的许多生命现象和活动。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原则,既可以摆脱科学史上令人厌恶的“活力”纠缠,又没有象还原论那样自套枷锁。

虽然如此,如果深究这一原则,则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现代自主论所称的具有自主性的生物学概念的认知来源无疑仍是对生命现象的直接认定,因此,在还原论或分支论那里应该是纯粹的解释对象的生命现象,在此成为认知和解释的起点。至少在这一点上与“活力”概念是相同的;

第二,现代自主论的本意是,生命现象中的物质运动方式为无机界所没有,因而对这些运动方式、关系等可形成独立于或自主于描述无机界物质运动方式的物理——化学的术语、概念乃至规律、理论,作为解说生命现象的前提。这种主张或可与当下的生命现象或“功能生物学”(4)相谐调,但与科学界的一个基本承诺(也是一个从未被证实过的预设)相抵触:生命来自于无机界。这意味着生命现象中的运动方式与无机界的运动方式有—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关系,描述它们的理论也应有一个统一的逻辑关系,因而自主性不应该是必然的。

第三,在解释上,“物质的原因”中的“物质”是指生命体组成,主要是生物大分子,因此在现代自主论看来,分子生物学在具有了自主性的同时,又具有了物质性。而具体体现这种主张的分子生物学必然是自主性概念与物理——化学的术语和概念相“混合”的理论,其中,直接以生命现象作为实在性基础的自主性概念占有主导地位,是理论的核心。“遗传信息”规定了未来的蓝图,成为生物大分子所有行为的目的性基础与源泉,(5)它以生物大分子自身的逻辑内涵所没有包容的、因而是外在的东西,来赋予生物大分子行为以生物学意义。这就使得dna等生物大分子成为遗传信息等概念的附庸,导致了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方式(2)。这实际上仅仅一半是物质的,而另一半却仍旧是“生机”的。这样,与其说是解释生命现象,不如说是在阐释生命形式下的分子及行为。这样的理论之所以被人们接受,其原因之一是人们接受了“生命来自于无机界”这个科学界中最基本的承诺之一,它已成为一种指导思想,给人们带来了希望:迟早有一天我们可以使理论上的从无机到生命的逻辑与历史上的从无机到生命的演化过程统一起来。因此,现代自主论的原则尽管与现代生物学相一致,但是,它却与这样一个重大的承诺不谐调。

第四,由此,我们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回顾:生机论以从生命现象中认定的概念作为解释的起点,可简略称为“以‘生命’解释生命”;还原论则基于近现代科学精神的要求,以描述无机界的概念为起点来解释生命现象(即“以‘物质’解释生命”);而现代自主论的原则和主张,在分子生物学的具体体现中,却付出了这样的代价:以自主性概念为核心规范了物理——化学的术语和概念,以此为解释起点,但所解释的并非是生命现象本身,而是分子的行为(尽管是生命形式之下的)——自主性的那部分所解释的是生物大分子的(物质的)行为(即“以‘生命’解释物质”),“物质原因”那部分所解释的也仍是物质,而非生命。

以上几点,既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体系中存在的哲学疑难,又是现代自主论的主张所存在的问题。现代自主论的原则是以现代生物学为其合理性依据的,它之所以坚持这一原则,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内容的确如此,另一方面又企图把这一原则固定为今后理论生物学构建的指导性原则。这不由得使人想起了二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技巧,他不满意柏拉图在灵魂(生命)与肉体(物质)之间设置的鸿沟,企图找出生命过程与物理过程的密切联系,同时又要界说生命过程以表明与物理过程的区别,他构造了“形式因”和“目的因”的概念来解决这一问题:一件东西赖以构成的原料或物质并没有告诉我们它是什么,但赋予它以形式或目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它能做什么来说明它。

进一步的问题是本体论问题。现代自主论的优势在于现代生物学理论的形态和内容确以一些自主的概念作为理论根基的,但它的本体论基础却不令人信服:“生物学自主性的本体论根据在于生命有机体这种体系中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其中,生命整体行为对部分的制约是无机界所没有的。”(3)在此,存在着这样的悖论:因果关系是对现代生物学自主性的否定,而这里却以因果关系(尽管是复杂的,但仍是因果关系)作为自主性的本体论基础——前文分析了“一个理论体系中自主性概念与物理——化学概念同存并列作为解释的最基本元素,必然导致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的方式”,它的逆否命题便是“非目的性解释(演绎的或因果关系的)体系不允许两种概念混合并列为解释的起点”,只能由一方还原另一方。那么,理论出现了“自主性”,到底是由于生命现象太复杂、纯粹以无机界为起点因果地或演绎地解释生命现象太困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还是由于存在着无机界所没有的“制约”,因而生命现象在本体上具有“自主性”(自主于无机界、确切地说自主于物理——化学的运动机制),使生物学也具有了“自主性”?接下来就发生这样的重大问题:本体上的自主性是什么?它与“活力”“生命力”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现代自主论可以争辩:生物学理论的自主性并不等同于生命现象具有自主性。但是,“整体对部分的制约”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如果在本体上不是自主的,而是与无机界有演化机制的因果关联,又为何不能为物理——化学(包括未来的物理科学)所描述?除非承认“科学的认识方法是有限的和不完备的”以及进一步承认“人的认知能力是极为有限的”这样令人气馁的命题,这又回到了“太困难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上来。

因此,现代还原论固执地坚持以下两点与现代自主论的原则以及生物学理论现实作对:第一,生命必须纯粹地作为解释对象,而不能在解释之先从生命现象中预设某些概念作为解释的起点,如果生物学理论中有这样的概念,则它应被分解为物理——化学的语言;由此,第二,用演绎的解释方式转换由于存在自主性概念而采用的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方式。坚持以上两点,也即将生命现象作为纯粹的解释对象而从无机界来演绎,就意味着用“物质的原因解释生命”与“生物学还原”是同一个问题。由于这种理想主义的固执,还原论所遭遇的困境甚于现代自主论。

3.现代还原论的困境

还原论的致命之处,主要不在于它反对现代自主论的原则,而在于反对现实的生物学理论的形式和内容去追求一种不太切合实际的理想。对生物学理论中的目的性解释和功能解释的诸多责难及演绎还原的要求所依赖的合理性依据——解释预言的检验是经验上可操作的,已随着现代生物学的成功而烟消云散,因为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方式同样在试验上可检验。面对现代生物学的成功,以及还原所难以克服的诸多困难,再加上现代自主论强有力的批判和否定,现代还原论发现,剩下来可依赖的唯一合理性是哲学意义上的依据,即“生命来自于无机界”这一预设性和承诺性命题,我们不应“以‘生命’解释生命”,也不应“以‘生命’解释物质”,合理的“解释矢量”的方向应是“以‘物质’解释生命现象”。在这里,“生命现象”是一个很不具体的抽象概念,实际上可具体为被“约束”或“规范”的物质行为表现和“约束”或“规范”机制本身,这是真正的解释对象,也是理论自主性的实在性基础。因而,对于还原论来说,追究“基因”或“遗传信息”的起源和分子进化机制已成为其最后的坚守阵地,并且,当代自组织理论和超循环理论的盛行,似乎为还原论带来了令人振奋的希望。

迈尔曾将生物学理论划分为功能生物学与进化生物学,(4)在功能生物学中,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生物学一切功能和目的的基础和源泉,只要突破这一点,即能够用物理——化学的语言演绎地描述形成遗传信息的分子进化机制,那么,还原论至少在原则上取得了胜利。但是,通过以下分析,这种希望似乎又是水中之月。

前面说过,“自主性概念”之所以“自主”,是由于它直接对应于生命现象或认定“生命的实在”,它反映了生命特有的本质,因此,它作为理论的起点,不必给予也不可能进行物理——化学的描述。还原论否认存在生命的特质,把所谓“自主性概念”或直接来自生命现象的概念看成是“复合性”的,可分解为诸多物理——化学的术语和概念,与此相应的试验上可操作性依据是生物化学对生命有机体的组成还原。但是,组成上的还原虽然可作为生命与无机界密切联系的依据,但也没有否定现代自主论的“用物质的原因解释生命不等于还原”的命题及所坚持的原则。否定“自主性概念”的充分条件不仅仅是把它看成“复合性”的,而且要以物理——化学的术语和概念逻辑地导出它的内涵。如果只满足于组成上的还原,结果只能是以“自主性概念”为核心来赋予生物大分子及其行为以生命意义(2)。与逻辑导出相对应的试验依据不是组成上的分解还原,而是与逻辑导出同向的试验可操作性,说白了,就是由无机要素合成生命,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现象。例如,对于超循环论来说,就是生物大分子超循环耦合能否在试验条件下发生,这涉及到“生命来自无机界”这一命题由哲学化向具体的科学化的过渡,关系到还原论在科学上能否真正站稳。但是:

第一,由无机到生命,经历了漫长时间,并且,生命的产生和演化是在十分优越的条件下选择了唯一快捷的途径而发生的。以人类的有限生命和历史是否有能力进行这种操作呢?这就象大海里的沙子,原则上是有限的,如果想数清楚有多少粒,则在实践上是一个无限的问题。退一步说,仅理论上的操作,即以物理——化学诸要素,通过在无机背景下取得的参数,进行自组织理论的非线性过程计算,来描述无机与生命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非线性理论的计算操作也同样是事实上的无限复杂。这种原则上的有限而实践上的无限,直接冲击还原论的哲学基础:决定论。只有决定论成立,由无机到生命的逻辑演绎方式才是理论上可操作的,才具有进行预测和试验上可操作的价值和意义;决定论的前提又是自然有限论,而无限性就意味着不确定性,也就意味着逻辑演绎的理论之路是不通畅的、实践之路是不可操作的。

第二,自组织理论本身的结论——非线性过程的不可逆性,使这种操作不可能。从无机到生命的历史过程,其中有许多偶然性或随机因素起了决定作用并已作为“信息”储存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中。由于偶然性或随机因素的不可重复,使时间不可反演,因而整个过程无法进行重复操作。

第三,自组织理论和超循环论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的不确定性,使从无机到生命的演绎过程不可能。在此,应对“因果决定论”与“演绎解释方式”作出区分,一般来说,这二者被合二为一地用来与目的性解释或功能解释方式相对立,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因果决定论是用来表述定律或原理的方式,而演绎解释的方式是解释体系乃至理论体系的构成框架,即因果决定论形式的定律或原理是作为演绎框架的解释前提而出现的。这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否定了因果决定论的自组织理论的非线性过程的定律、原理是否可以作为从无机到生命演绎解释框架的解释前提呢?按照还原论解释的要求,如果中间环节有不确定因素,将阻碍这种演绎解释的逻辑通道的畅通。只有解释前提的因果决定论形式才与整体的演绎解释框架相谐调。尽管自组织理论及超循环论这一新物理科学曾经被讨论的热火朝天,由于它在分子自组织领域内就已经在逻辑上不确定了,因而,至今为止它对生物学的影响只限于描述性地说说而已,至多提供一个框架式的思想启示。

4.结语

还原论所遭遇的困境,是由于坚守着理想主义的科学信仰而不顾生物学现实。但是,无论是同情还原论而提出的带有折衷性的整体还原,还是反对还原论的自主论,在其构建生物学理论的建议中,只要还主张保存直接来自于生命现象的术语和概念,并且不可被物理——化学的术语和概念、也即描述无机世界的术语和概念所代替,都是在认识论上允许预先设定生命现象作为解释的起点,从而在本体论上承诺了存在着一种生命特质,也就有违于“从无机到生命的历史走向和逻辑走向相一致”这一基本的科学承诺。

在现代生物学面前,还原论成为固执地坚守理想和信仰的牺牲者而在所不惜,自主论由于切合生物学理论的现实而取得了优势,并以能够指导未来生物学理论的构建为最大的价值所在。但是,笔者认为,一门学科,特别是具有哲学色彩的学科,其意义和价值不应仅仅依赖于其他学科,更不能以其可否“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其价值标准。逻辑实证主义起始的现代科学哲学的历史已证明这种“指导”是虚妄和徒劳的,科学往往自我发展而不听命于哲学家的“指导”。在这方面,还原论也并不是无可厚非。无论是还原论还是自主论,它们的目的都是企图指导生物学理论按照它们指定的框架来运行,结果使我们处于这样一个悖论之中:如果信守“生命来自无机界”这一命题,则应否定“不能用描述无机界物质运动的概念、规律即物理科学进行还原”;而坚持还原论,则遇到操作上包括不确定性对演绎过程的否定的阻碍。这是否值得我们反思一下过于功利主义倾向的行为,以修正我们对科学的哲学探讨的目的?科学哲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自身,在于对科学及其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在于它自身体系的建立,这个体系体现了人类的心智对完美的追求和向往。这一点,特别是在一个人欲横流的社会里,是极为可贵和重要的。

【参考文献】

(1)rosenberg.a.(1985).thestructureofbiologicalscience.(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2)郭垒:“生物学自主性与物理科学的理论构建”,《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3期。

(3)董国安、吕国辉:“生物学自主性与广义还原”,《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3期。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5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是搞好基本概念教学的关键。化学概念的建立要经过两个阶段三大步。两个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三大步是感性――理性――感性。同学们靠着感觉器官形成了反映现实事物的感觉、知觉和表象,这些都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并没有区别事物或现象个别的与一般的、偶然的与必然的、现象与本质的属性;经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功夫,来揭示事物合乎规律的内在联系,并提炼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运动,是由感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过渡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过程,已形成的概念,要和感性认识即时结合,使同学们对概念的认识更深刻,收到理性和感性相互映照的效果。对此,笔者就化学概念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从实验入手,形成概念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的抽象和概括,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概括形成的概念容易理解且记忆深刻。例如,在绪言中讲“化学变化”时,先做了四个演示实验,其中通过碱式碳酸铜的分解实验,让学生观察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管壁上有水珠出现,同时有气泡产生,一直加热到无气泡产生时,学生就会注意到原来的物质变了,说明反应后生成了新的物质,从而得出了“化学变化”的概念。

又如,在讲“催化剂”的概念时,我将书中三个实验改在同一实验中进行,我采用了丫型试管,在一端放氯酸钾,在另一端加入二氧化锰,先加热二氧化锰发现无氧气放出,再加热氯酸钾,待氯酸钾熔化后,将试管转动,使二氧化锰滑入氯酸钾中,就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这样学生就形象直观地形成了催化剂的概念;然后,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将得到的二氧化锰和反应前二氧化锰通过称量,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在概念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关键词

教师在教学概念时,要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剖析概念,准确把握、理解概念。如在学习“分子”这个概念时,我抓住“(1)物理化学性质;(2)一种微粒”这两个词提问,1.能保持其物质性质吗,为什么?2.能不能说唯一或最小呢?以此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学习“固体溶解度”概念时,应把握(1)一定温度;(2)100克溶剂;(3)饱和状态;(4)质量这四个基本要素。

三、对新旧概念归类比较,加强记忆

在概念教学中,如果只注重某一概念本身,忽视不同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那么就会导致学生对概念学习混淆不清,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我常用比较的方法,区分关键性,使学生弄清概念的异同,建立系统的概念。

例如,在讲授“酸碱指示剂”时,教师结合教材恰到好处地介绍波义耳发现石蕊指示剂的过程,从而说明“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执著、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坚韧的意志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之潜移默化地成为鼓励学生奋发学习的强大动力。这样,化学史的教育过程也就是学生情感体验积极内化的过程。再如,在讲授碳酸钙的有关知识时告诉学生,我国许多地方有像《西游记》里描述的“洞天福地”那样神奇美妙的溶洞。洞中不仅有钟乳石、石笋、石柱,还有大厅、小室、石床、石凳以及小桥流水,洞顶洞壁有蛇、龙、虎、豹、人物、云彩等形象,既美观又奇特。“制造”这种美丽溶洞的“主角”是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学生知道了这一奥秘,便会不失时机地寻找机会欣赏大自然所赐予的这一和谐美。再如,水的三态变化。水在温度这一“魔杖”驱使下,遇热化成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珠或凝结成冰晶。使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记忆。

四、把握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该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概念教学中非常重要。如果加深扩大,就会加重学生负担;如果简单缩小,就达不到教学目的,完不成教学任务,例如“化学变化”这个概念,它的内涵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它的外延就是各种类型的一切化学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在质上不能加码,量上不能扩大,要根据大纲的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精选实例,讲练结合,掌握并应用概念

概念教学的成功在于会应用概念指导思维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决不能停留在只记忆条文不会应用的困境中,因此概念讲解完后,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定义去分析不同的实例,从而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扩大概念的应用。例如讲“溶液”概念时,我提问“凡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吗?”接着列举出“水、纯酒精”等实例,让学生自己判断,通过讨论进一步确认溶液的组成是混合物。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元素。在学习这个概念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同类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而不同类原子的根本性区别正在于核内所含质子数不同。世界上的物质形形,构成物质的原子多种多样。有的原子核电荷数是6,有的原子核电荷数为8等等。这样,我们可以根据核电荷数相同对原子进行归类。这时,给出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然后和前面所学的物质氧气、二氧化锰、氯酸钾相联系,对概念的形成起加深、强化作用。

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复习阶段应选用合适的复习方法。常用的复习方法有:(1)归纳法,如:可将性质相同的物质归纳在一起,从而简化记忆。CaC03、ag2C03、BaCo3、BaS04、agCl等都具有相同的颜色――白色,相同的溶解性――难溶;H2、C、Co等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和还原性等。对于易混淆的知识可进行对比归纳:干冰和冰、纯碱和烧碱、熟石灰和生石灰、硫酸与氢硫酸等,名称虽相似,组成却不同;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概念虽相似,化学性质却迥然各异等。对于知识点的复习可进行相关归纳,即将与某一知识相关的知识链连接起来,便形成了若干知识网,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培养了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要做好概念的巩固和应用

初步建立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联系还是很不牢固的,经常受遗忘规律的支配。要发展概念,首先就得巩固已形成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抽出时间,对所学概念进行总结复习,强化记忆,为运用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6

物理概念学习概念理解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结构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有极大的普遍性,涉及领域广泛。初中物理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普及,所以出现了多达18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且各章节大体都是相对独立的。而对每个领域的基本描述都是从其概念开始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每个章节的学习来说,其概念的学习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物理学习中也会出现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其原因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但从学习效率上看,每个章节若首先在概念理解上出现模糊,必定会造成概念运用的错误,对后面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能在教学上采取适当对策,弱化概念的学习障碍,就会鼓舞斗志,增加有效学习动力。

一、概念的获得

1.已有经验概念化

物理学科有着其它学科所没有的优势,它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而生活经验就是最好的老师。陶行知说:“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生活中蕴藏着物理,物理也用它的理论解释着生活,声、光、热等自然现象是生活常识,在初中教学中将它系统化、概念化,让同学认识到声音的产生是有条件的、物质有三态且在温度的控制下可相互转化,等等。这类知识因有生活经验,将它们的概念用文字表述出来也容易理解,如熔化、升华等概念,结合实际来理解它是不难的。

2.抽象概念实例化

还有一些概念比较专业和抽象,这类知识点也使学生容易模糊、产生误区,对它们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看到的是字面上的意思,而忽略其深层次的内涵。在教学中若仅仅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概念的名字或它的本质属性,则只能说是在简单的水平上获得了概念,如果能够用举例或实验将概念的典型特征表达出来,则是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概念。布鲁纳描述了这两种不同层次的概念获得:正确区分例子与非例子比用言语把概念的本质属性表达出来要更容易些。物理学科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实验,能将抽象具体化,若将抽象的概念放在生活环境中,或用实验将它的实质显现出来,则对它的理解是大有帮助的。如机械效率,可通过实验的步步深入来获得概念:用动滑轮拉物重G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却比物重的一半多一点,为什么不满足动滑轮省一半的力呢?第二次拉2G的物重,测力计的读数还是比物重的一半多一点;第三次改用重一些的动滑轮拉2G,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变的更大一点了,这说明滑轮本身的重量也起了作用。而实际生活中的滑轮只是作为一种机械来使用的,也就是说工作的实际目的是拉物体,滑轮的重量对动力来说是一种额外负担,我们就将物重做的功叫有用功,将轮重做的功叫额外功,动力做的功叫总功,它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所以额外功越少越好,即有用功占总功的份额越多越好,物理学中就将这种份额称为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实验中动滑轮的影响、用份额来表达它的特征,就加深了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且三次实验中第一、二次比较,可得出机械效率的深层特征,即同一机械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第二、三次比较,可得提升同一物体,机械越轻,其效率越高。

坦尼森(tennyson)和他的同事对概念的学习进行了重要的研究,认为在概念教学中,必须十分清楚它的定义性的特征,所举的示例要针对这些特征,能让学生容易接近示例中的信息,注意示例的阶梯度。最先给出的示例应尽可能清晰,把那些令人琢磨不定的例子放在后期,也就是概念已经比较明确了的时候再来处理它们。如功概念的提出,也是通过相同高度下通过斜面拉升重物与直接提升同一重物的实验对比,提出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反应了一个确定的意义,也就是功。对其概念的定义性特征,要针对没有力、没有距离、有力和距离但力与距离是垂直的这三种情况进行清晰示例,包含信息能明确传达做功所需的条件,后期可处理一些否定型例子,如水平拉动物体时重力为什么没有做功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概念的训练

1.理清知识脉络

概念获得后还要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概念的应用也要在练习中体现。练习能够让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关于怎样获得概念的知识),而且学生拥有的程序性知识越多,就越能有效地获得和应用概念性知识。练习可以将知识程序化,并能概括与总结知识。机械功中用滑轮组拉物体时功与功率的计算公式变化很多,可分类总结如下表:

此类习题复杂多变,在练习中首先要确认是竖直方向还是水平方向拉物体,再分清所给条件或所求量是动力的还是物体的,这些都是概念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形式。

2.强化解题规范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7

关键字:离散数学;概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C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4-3520(2014)-01-0096-02

就教学理论而言,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教学时,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正确、清晰、完整地理解数学概念,而且要在概念的引入、形成、深化过程中,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概念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而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通常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关键一步,它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引入这个环节中要重视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学生的知识经验,设计、组织好引入环节,后面的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展开,学生就会对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继而顺利地形成概念。实例引入,由旧知识引入,由计算引入,联想引入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但是,要注意引入概念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方法,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引入方法。在学生理解和形成概念之后,要引导他们对学过的有关概念进行比较、归类。既要注意概念间的相同点和内在联系,把有关概念沟通起来,使其系统化,又要注意概念之间的不同点,把有关概念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逐步加深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深入理解概念,构建概念体系。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基于离散数学这门课,概念繁多且抽象不易理解的特点,严格按照教材概念体系进行讲解,在有限的面授课时内把概念讲清很难做到。在离散数学中习题是内容联系的最好纽带,与各种基础数学一样,解题是巩固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基本概念的一个必要途径,通过解题方法的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几年的教学中我认为把习题和概念教学相结合,用例子串联离散的概念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加深了,而且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举一反三。例如:关系这个概念是《关系与映射》这一章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历来学生对关系概念的理解都是个难点。实际授课中,可以先给出关系概念:设a和B是两个集合,a×B的子集R称为a,B上的二元关系,不对概念做任何深入讲解,接下来给出关系有四种表示方法:描述法、列举法、关系图法和关系矩阵法。然后,以一至两个典型的二元关系实例加以讲解。

一、设集合是上的整除关系,求。

解:(1)描述法:

(2)列举法:

二、设集合,为集合上的“模3同余”关系,求。

解:(1)描述法:

(2)列举法:

最后可以跟学生一起总结出关系实质是序偶的第一元素与第二元素之间的关系,至于关系图中的元素为什么样排列,说明学习了哈斯图后自然就会明白。

有了这两个例子,学员对“关系”的概念的理解就变得清晰了,虽然关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用的时间太多,但是这四种关系理解透彻了,对后面的许多概念学生就能容易地掌握了,后面讲授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和反对称性、传递性),都可以用上面的例子展开论述,讲授关系的闭包,讲等价关系、半序关系,从图上就可知道为什么具有自反性、对称性和传递性的关系称为等价关系,前面的关系图中元素的位置为什么这样排列的问题都迎刃而解,等价类的概念在图中也可以一目了然,从图中也可知道为什么具有自反性、反对称性和传递性的关系称为半序关系,并从关系图特点上引出哈斯图,由此得出哈斯图的画法,后面在哈斯图上讲解最大元、最小元、、极小元、上界、下界、上、下确界的概念,这样,这一章的概念讲解便会一气呵成,学生也能轻松掌握。

再例如,命题逻辑一章中,命题的概念是:能表达判断的语句,并具有真值的陈述句,看似这个概念并不难理解,但是在学生习题过程中,遇到一类符号化命题的问题,学生感到不易把握。其实,给定一个命题进行符号化,就是要把这个命题表达成合乎规定的命题表达式。在具体表达时,首先要列出原子命题,然后根据给定命题的含义,把所设的原子命题用适当的联结词连接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确定原子命题和选用联结词,主要应根据命题的实际含义,而不拘泥于原句形式。比如:将命题“除非天气好,否则我是不会去公园的”符号化。这个句子的实际含义是,我去公园必定天气好,至于天气好是否去公园,在命题中不曾涉及,所以天气好是去公园的必要条件。另外,在这个命题中,没有提出天气好和去公园的具体时间,因此仅按字面意义去列出原子命题,将出现不完整的陈述句,事实上,在叙述这个命题时是有着特定的时间,可以设:今天天气好,而不是设:天气好。这个命题符号化后的结果为:设:今天天气好。:我去公园。

此外,在命题符号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消除自然语言中的歧义性,比如:将命题“如果晚上做完作业且没有其他的事,我就回去看电视或看电影”符号化,看电视或看电影,可以兼而有之,也可以是或此或彼。所以在进行符号翻译时,必须明确含义,以便确定是选择联结词还是选择联结词。总之,命题符号化以前,明确含义删除歧义,这是命题翻译的关键所在。这个命题符号化后的结果为:设:我晚上做完了作业。:我晚上没有其他事情。:我看电视。:我看电影。.

总之,在离散数学这门课的教学中,概念的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抓好这一环节,定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叙华,虞恩蔚,姜云飞.离散数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左孝凌等编著.离散数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9

[3]屈婉玲,耿素云,张立昂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6

[4](美)罗森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5](美)格里马迪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8

    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应策略性的做到既保障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的同时,又能顺利地有效遵循掌握知识的心理学原理,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概念教学的目标。

    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表现为概念和命题;知识的掌握完成于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概念的接受和占有。生物学概念处于学科的中心位置,概念教学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围绕着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

    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因素,策略性的做到既保障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的同时,又能顺利地有效遵循掌握知识的心理学原理,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概念教学的目标。

1 把握住学科逻辑和学生认识逻辑不一致的关系。

    学生的经验型思维逻辑和学科逻辑是有着落差的,例如:形态结构是生理功能的基础(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动物行为是生理功能的外在表现形式,这是学科知识体系内在的逻辑。学生认知特点是先对动物有什么行为感兴趣而开展学习的进程,再对其结构、功能感兴趣,从而在好奇中开始学习生理功能。如按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行为来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开展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和注意的品质、动机水平的都会徘徊在较低的水平。

    因此,为能激发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较好的注意品质,又使概念教学在适合他们的范畴内开展。应如何设计呢?

    例如:将鲸、老虎、老鼠、海豚、蝙蝠归于同一类群(哺乳动物)。该部分动物形态特征迥异,各具奔跑、飞翔、毛色、大小、体形等非本质属性,如何依据其本质特征归类为一个种群。

    设计策略是:展现动物的行为,导引其联系到动物的生理功能,进而展示形态结构。借助直观、具体的科学的形象化的教学资源展示本质特征(: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的教学活动。冀提高其观察、分析、归纳的精确性、准确性、科学性,来帮助学生将这些间接经验固化为自己头脑中相应的认知结构以建立概念。这样学生不但是记住概念的“文本知识”,而且经过二次抽象,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应用。

    从动物的行为出发,再了解动物的生理功能,进而展示形态结构的教学设计,就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有助于加强学生理解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体验和建立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动物行为的辩证统一的学科观念。

    有助于增强分析、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以达到教学设计中深入浅出的效用。

    有助于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概念教学的螺旋形上升。

2 善用“探究式”学习模式,强化形成有效和足够强度的学习动机。

    动机的形成取决于下面三个方面:①创设外部客观条件,激发学习动机;②引起内部心理需要,转化学习动机;③强化各种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概念的学习是一种理性的概括,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知觉水平上对一类事物的特征与联系进行分析、比对、区分出一般(共有)与特殊(非共有)因素,从而揭示事物的一般因素和本质因素来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

    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不能自发完成。课堂上体现为学生凭借已有基础知识和思维工具不足以解决学习任务、不足以对事物的特征和联系进行分析归纳。此时,学生这种心理困境会使对原有的知识积极地开展思考和产生更新的愿望。

    “探究式”学习模式能有力为学生在解决上述困境的而开展的学

习活动中提供形式上的保障,在内容上为其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虽然费时,但是是值得的。其借助于学生日益发展的思维中的批判性、独立性;借助于不满足、不简单盲目信奉书本;借助于不满足、不简单盲目信奉教师的解释和论断的好奇心;借助于喜欢探究、喜欢争论的年龄特征。来开展活动并引导其得出学习成果。

    教师面对学生依据相对薄弱的基础知识体系和有限的正在逐渐发展的思维能力,做出的简单化、片面化、不正确的命题时。需教师给予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帮助、符合实际的积极归因的评价。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专注的注意力去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当成功时,这样的成功能在情感和学习行为两方面让学生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从而维持有效和足够强度的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专注注意力。

3 厘清生物学概念和生活化(或社会世俗化)用语的本质区别。

    初一学生从小学的自然课和学习中、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都可以接触到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和学科信息,以学科角度来看,这些表述内容显得浅显、泛化,科学性和系统性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功利性。教学中应避免它们负面的影响,而可借用其直观、形象化的特征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例如:常见的两个词语:“营养丰富”、“垃圾食物”。我们可以通过这两个词语来了解生活化用语的片面性、机械性、绝对性和局限性。

    先从以份食物成分表来看

食物成分表( /100克)(选摘自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4-25页)

    从成分表上看,不存在着所谓的营养特别丰富的食物。而且只有针对特定的时间、空间下的特定对象才有所谓的生活意义、医学意义上的“营养丰富”一说。例如:沙漠中缺水受困者,水及含水丰富的食物就是营养最丰富的食物;远洋航行中,含vc和淡水丰富的食物就是营养最丰富的食物。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而且以肯xx和麦xx为代表的快餐类食物、碳酸饮料。其高脂、高糖、高蛋白,何尝不是“营养丰富”,在“短、平、快”中满足了人们对营养的需求。但如以一种成瘾的吃法来摄入这些食物,自然产生不良的后果。诚如一位教授在电视上诤言:没有“垃圾食物”,只有“垃圾吃法”,斯言如醍醐灌顶。

    因此,这两个词语,人们在生活形成的定义,其在性质上表现出形而上学的特质,推理形式上表现是一种机械式的论断。

    教学中面对上述类别的生活词语,要与学科概念区别开,特别注意阐明学科概念的科学性、概括性、逻辑性;形成的专业、严谨、科学的概念和严谨、科学、符合逻辑的思维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辨析两者的生物学素质。

    渗透这种认知于教学中,是最困难的、但也是必要的,更是应该的。其意义在于:可以使学校、课堂——自然、社会之间,被动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学习时间转化为主动性更强的的自我学习时间和实践活动。真正地开拓了学习环境、学习机会和条件。

    学生在接触到近似活生生的现实社会和生活中学习和探究,在往返的辨析中,加深对生活的关注、深入地理解社会实际问题,形成更加积极的、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主动参与社会决策和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这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和提高公民素质极为有利。这种学习经历有利于形成尊重客观事实、敢于怀疑、坚持真理和勇于反思等科学素养。

4 理解概念的相对真理性、避免绝对化。

    概念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们的科学观初步地形成于学校中学科学习,学生是在教师帮助下,在对自身的概念进行自觉的反思和必要的更新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科学观念的是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伴随着学生的成长,其科学观念也在不断加深和拓展中。

    科学是一直向前发展的。总在不断更新中,如何面对科学知识(概念和命题)的不确定性和阶段性时,能不能去讨论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性呢?。这是摆在概念教学前一道无法忽略的坎。

    

;我国有着厚重而深凝的非科学文化传统和方术思想,泛灵意识充斥于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以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学科素养、建立科学观呢?。如果教给学生们一个似是而非的科学主义的概念。先对学生进行灌输的是科学真理的相对性和易错性、阶段性。个人认为这不是科学观的教育。而是一种反科学的、反文明的、反社会的教育。

    因此,这让教学活动有必要在科学性质上要加强经典科学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特别重要。而且是在初等教育阶段,尤显必要。在学生心智还是不健全时,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科学的、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时。应教给学生们一个经典的客观真理的科学主义概念,这是成长的阶段性、发展性决定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在不久的将来,当学生随着长大,心智渐开;会像人类发展中在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一样从绝对化到相对化,逐步认识和理解科学和技术的局限性,阶段性、发展性。从而最终建立起积极、科学具有辩证精神的唯物主义科学观、方法论、价值观、情感态度。

    不可轻视并要避免机械论调对学习概念的毒害作用。

    如常见的下面的论述:

    当一个人依据在一楼居住的人比在二楼居住的人其承受的万有引力要低一些,而推断居住在一楼的人要比居住在二楼的人长寿这样的结论。看似合理科学的解释,却充斥着机械化、绝对化、片面化、简单化的谬误的一种逻辑推断,得出了一个看似正确其实错误的命题。其危害性在于有较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其割裂了事物间的联系,孤立地采取单一的标准去分析一个复杂的现象。类似与抽一支烟缩短多少天生命,爬一层楼梯延长多少时间的生命,吃一次青菜,可以延长多少天寿命一样的机械论命题。

    教学设计中要通过围绕实例来组织学习活动,科学地运用逻辑思辨能力对其给予明确和严谨的辨析,使学生在遇到类似的具有迷惑性的命题前能明辨是非、洞烛先机。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有勇气和智慧去辩驳,利用已有的学科素养和有效的、有力的思维能力去认识这种机械论命题的危害性,洞悉该机械命题的论证过程的绝对化、机械化、片面性,洞悉该机械命题论证过程推理方法上的错误。

5 认识、遵循掌握概念的——内化定型规律。

    对于每个学生个体来说,概念建立的心理过程:就是把具体事物的知识经验加以抽象化,从中区分一类有关事物所共有的一般的、本质的要素,经抽象化形成抽象定义;从而确认本质属性的过程。

    学生建立概念的心理过程开始于感性概括,是在直观基础上自发进行的,直觉概括不经分析、抽象,而是依靠事物外表特征的强弱对比,强要素泛化来掩盖弱要素而实现的,这种概括往往只反映事物的外表特征,只能获得概括不充分的日常概念。例如:“营养丰富”、“垃圾食物”“童子尿治病”等。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感性概括上发展,不能停留或局限于此。尽可能超越感性概括,在教学条件下引导学生进入概念掌握的抽象化概括阶段,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辅导,在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学习活动来了解概念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上升到抽象定义。从抽象定义出发,以辨析、例证等思维活动,来确认本质属性。逐步地构建起科学概念。

    教学组织程序可应按系统论分析方法创拟的概念模式来实施和开展。

    依图所示,抽象化概括是为了揭示概念的一般的本质特征与联系的活动过程,不只是识记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一类具体事例或表象进行分析,要在解析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的不可或缺的本质要素,再依据确定的本质要素及其形成的联系,对这一概念提出初步的假设,经同学教师的反馈,对初步假设进行修正,以形成概念。

    如未能如期修正、或出现偏差,需要再引导学生回到起始的阶段重新进入上述进程开展学习。直至完成概念的心理结构的构建,形成概念。

    教学设计和教学进程中遵循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学原理,重视最大限度地在时间、

空间上保障学生自主地完成概念形成的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对学生今后持续性地学习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有着支柱性的支撑作用,并为后续的学习在方法论范畴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概念教学的螺旋形上升、实现概念教学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实现教育最本源的目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1999年,北师大出版社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2000年,北师大出版社

[3] 张毓信《科学教育哲学》——2006年,四川教育出版社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9

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化学概念是用简明、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概念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一定的内涵,它既揭示了概念的本质,又是与易混概念的区别。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弄清含义,抓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的干扰。如“催化剂”这一概念,一要抓住“改变”两字(有加快和减慢之意);二要以反应前后为条件,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三要明确“剂”的意思(指一种物质)。再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

二、深入剖析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因此,在讲解的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在教学中若能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能抓住特征,使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从正反两个方面讲清概念

一般来说,课本只从正面阐述概念,这无疑是重要的。有些概念,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中应在正面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逆向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如“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这一概念,可剖析为:①构成物质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②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离子;③同种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不同种分子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④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再如,“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可剖析为:①同种元素里的粒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如氢元素里的氕、氘、氚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质子数均为1);②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氖原子与水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它们不是同种元素。

四、注意前概念对学生的影响

有些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之前,已经对某些物质有了一些认识,而且这些认识已在头脑中沉淀下来,有了相当长的发展时间,且已形成了系统的却并非科学的概念,但和我们所学的正确的科学概念有时会相互抵触。这样对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就会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如在教学“盐”的概念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存在“盐”的概念,他们生活中“盐”的概念是naCl一种物质,而化学中所说的“盐”是指“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一类物质的总称,如果教师在教学前不对学生大脑中已经形成的前概念进行“破”,就不可能有对新科学概念的“立”,造成学生对新的科学概念模糊不清。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前必须对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可能出现哪些前概念的影响必须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少走弯路。

五、利用学生的前概念来教学

有一类前概念虽然与科学的化学概念不一致,但在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预备知识之后,再辅之以有关的引导,便不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这类概念在学生头脑里的形成并不涉及认知结构的转变,是属于认知同化过程。如“燃烧”的概念,在学生未接触正确的化学概念之前,学生已对燃烧有所认识,只是未形成科学的概念,教师只要对学生的前期认识做正确的引导,并与科学的概念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建立“燃烧”的概念。同时,各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学科与学科之间有时会互相渗透,正确利用学生在其他学科中已建立起的“前概念”,会分散化学教学中的难点,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如“有机物”的概念,在生物课中就作过介绍,但与化学中的“有机物”有所不同,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生物课中介绍的“有机物”与化学课中介绍的“有机物”相比较,让学生找出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从而建立起本学科的正确概念。

有机化学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化学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经过抽象而达到化学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概念,不会灵活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倾向,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的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灵活的运用概念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是更重要的。

一、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忽略概念形成的过程,那是对概念的定义进行生搬硬套的传授,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词语,会背诵概念的词句,在做题时虽然也可以解答习题,但实际上学生只是用概念的规律对习题做出判断,那不是真正有意义的构建了概念,那应该叫做一种条件反射。当遇到一些概念的灵活与运用的问题和概念的外延的一些问题上就会显得很被动的。因此,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基本原理应是注重学生概念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可以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析归纳,形成基本概念适的条件使学生自主建构意义形成概念。

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觉得抽象。进入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抽象概念的学习,一般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采取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实验、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帮助形成或理解概念。有些概念仅凭直观感觉,通过直观观察和形象思维就可形成的具体概念,如结晶、分解反应等。

二、重视实验、深化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许多概念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针对某些概念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是深化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引出,课本中首先是由日常生活所见的实例和两个化学实验开始,一个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另一个是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从上述实例和实验我们可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相反,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但是,这里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会伴随着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虽然这些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这往往不是判断的唯一标准,因而应给予注意。

三、正反两面,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问:“氧化物都是化合物吗?”“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都是氧化物吗?”这样,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及时总结注意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微妙联系

初学化学的学生往往对概念理解不深。形成的概念模糊,似懂非懂。因此做题时经常出现差错。在教学中可列举几组实例进行比较教学,在对比中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如在“元素”和“原子”概念形成之后,比较分析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即元素是宏观概念,是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而原子是微观概念,是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在元素概念的运用中会更得心应手。

五、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掌握概念,不能停留在对概念的理解和给概念下定义、作注释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广泛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加强概念教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有意识的指导学生用学过的科学概念来解决和解释实际问题,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及时巩固和深化概念。如用有关概念来解释一些现象或变化,懂得有关概念在计算中的应用,能将有关概念运用于实验或生产中等等。如学生学习了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醋酸等具体酸类后,从组成上、性质上进行分类,酸可以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两类,无机酸又可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学生经过这样的分析,不仅使概念得到应用,而且使概念得到了具体化、系统化,从而更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总之,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的核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化学概念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准确理解与掌握概念,而且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思路以及应用概念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习对象的不同,基本概念的内容、难度不同,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只有不断的对出现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进行总结才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宏华.化学教学中指导学习方法的体会[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4).

[2]杨梓文.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的探讨[J].化学教学,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