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0:15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不仅是学校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的需要、企业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应进一步加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以不断增强德育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就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谈谈个人的几点见解。

 

一、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已不限于工作技能,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职业道德、职业综合素养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反观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现状,德育课的教学还是切实有效的,而且总体情况相对良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如对德育课程定位不清、重视程度不够;校本课程匮乏、课堂教学吸引力不足;德育课教学存在僵化呆板、实用模块少;理论教学普遍偏重、实践教学普遍较轻;理实分离,德育课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适应我省中职教育发展新形势,切合中职学生的新特点,迫切需要落实国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改任务,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对于充分发挥德育课的育人功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措施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德育课堂教学要坚持课程改革,坚持以生为本,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服务终身发展为目标,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意愿与特长,承认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主性与创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各种才能,因材施教。

 

(一)加强第一课堂的课程建设

 

1.重新整合德育教材

 

目前中职学校“2+1”教学模式下,中职德育课一般安排在一、二年级共四个学期进行。为进一步提升中职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本校尝试重新整合德育教材,编写校本教材,总体框架以教育部大纲为标准,重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分模块,实现分学期、分模块的教学。将目前德育课程重新打散、重新组合,重构一个德育课程实施结构,四个学期四层推进,每个学期都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与政治社会和哲学与人生,使得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校本教材编写具有结构灵活、内容丰富、重视学生操作、案例接地气等特色,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创新德育教学模式

 

认真研究教材,结合新时期、新形势变化积极探讨,整合教材,改革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教学模式,主要是分小队教学并尝试推行四层推进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

 

在组织形式上,我们把每个班分成若干小队,每小队4~8个学生,分小队时兼顾到学习层次和男女学生的比例,每个小队自定队名和队服,并作一个队形展示,大大增强了小队的凝聚力。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分队设问、分队讨论、分队做答、分队表演等形式,对小队和个人实行加减分的新的教学方法,把原来教师的以讲为主转变成以学生自学和小队活动为主。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杜绝了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的不良习惯,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在分小队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尝试进行知识引入—知识探究—实操项目—拓展实践的四层推进的教学模式。比如,哲学与人生四层推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教材中每一课所涉及的哲学原理和人生问题为基本单元,按照逻辑严密、简约高效的要求,把每一课的教学进程设定为四个依次推进的基本环节,即巧用案例情景,引发探究欲望—利用探究欲望,弄懂哲学原理—运用哲学原理,解决人生问题—应用人生哲理,从而改变人生行动。这种四层推进的教学模式,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理论讲解精要,结合实际具体,既符合哲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又注重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既重视知识传授、观念树立,又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学原则,达成了知、信、行的统一,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

 

3.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变化,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探索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问题导入法、案例分析法、活动体验法、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这些方法都加大了学生参与课堂、参与实践的程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以项目教学法为例。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主要以行为引导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实施中应由明确项目任务、制订项目计划、落实项目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和应用等要素组成。在德育课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是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尝试,以哲学与人生课程中“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为例,首先确定本课项目主题就是自己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人生道路;然后确定项目实施应具备的条件,即要实现自己人生正确的选择,必须有哪些条件作为支撑,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寻找出实现人生选择所必需的客观条件,即客观实际。完成项目等环节的分析,对比传统的教学法,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取得更加积极的教学效果。

 

4.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

 

探索适合课程特点的多样化考核评价办法,将理论知识考核、实践考核与日常行为表现的考核结合起来,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课程考核评价重视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教师的导向性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我校对学生德育课的评价从过程性考核(60%)和终结性考核(40%)进行综合评定,过程性考核(60%)可分为五个方面: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10%)、上课出勤率(10%)、作业完成(15%)、实训活动(10%)、形成性考核(10%);总结性考核(40%)可分为三个方面:学生自主评(10%)、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10%)、教师的导向性评价(20%),最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及格。这种考核评价模式能全面、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德育课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

 

德育教学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仅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体验,才能使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和扩展,也才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真正实现德育课教学的高效率。因此,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联动,主题活动与德育课的深度融合,推动学校的德育工作。具体形式主要有三种:

 

1.开展对应德育课程的技能比赛活动

 

设置基于课程涵盖德育内容的技能比赛,结合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举行相关项目的选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技能比赛项目,加强德育的实效性。结合本校实际,我校德育课第二课堂技能比赛项目有:第一学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展全国文明风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我是职场之星模拟应聘比赛、放飞梦想演讲比赛;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举办法律知识竞赛、职业礼仪大赛;第三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开展模拟公司企业沙盘比赛,创意LoGo设计大赛;第四学期哲学与人生课程举办人生哲理情景剧大赛、智慧人生手抄报大赛。技能大赛的开展,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充分发挥,推动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

 

2.定期开展团日活动,主题德育系列化

 

主题德育活动做到“三贴近”原则,让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结合本校实际,精心设计主题教育活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力求围绕主题、体现特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体现育人的科学性。如中职第一学期修身树德、遵纪守法为主线,开展认识自我、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中职第二学期以人际交往和谐相处为主线,加强职业素养、职业伦理教育;中职第三学期职业理想、学业进取、心怀感恩为主线,热爱所学专业主题活动,加强职业特征、职业技能教育;中职第四学期开展社会责任、企业的用人原则主线,加强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的教育;中职第五、六学期以社会实践、重在体验为主线,开展职业困惑、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突出爱岗、敬业的主题活动,加强敬业意识、公民意识的教育。

 

3.举办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校本化、课程化

 

针对中职学生精力充沛,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自我展示的欲望,引导学生加入学生社团。学生社团的课程化,可以提高社团的活力和知识体系的学习,使社团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良好载体,拓展了社团的教育功能。

 

除此以外,加强中职德育课程建设还要建设、运用教材资源库,开发教学资源,深化教学研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组织听课评课,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素质等;还要从上到下,加强领导,方能保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实施。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建设涉及面广,以上只是对课程建设的粗浅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需要研究、探讨和改进的地方。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中职生德育的特点,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就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适应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设计;改革对策

[作者简介]张兆亮(1983-),男,保定市财贸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学费减免以及助学金发放,学生的实习环节有在校生实习责任险的支持,这些政策都是为了促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面对的就是市场的检验与社会的评判,学生的就业、用人单位的评价、学校的社会评价,这些都是中职课改成败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只有保证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发展中职教育的重点已经从规模的扩张,转化为质量的提高。优秀的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发展自身的特色教育,过硬的专业建设,建立与特色专业相对应的精品课程,培养教学名师,特别是双师型的骨干教师。课程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本文依据当前的背景,结合课程改革的理论,发掘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课程改革策略。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改革阶段分析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市场对人才的学历与能力要求增加、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目标的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内涵的发展,这些都要求我们进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1、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主要包括:一、选择性失业,由于教育教学的内容多年不变,无法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相适应,这就使得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与毕业后与实际工作难以匹配;二、学校专业设置陈旧,与市场要求不一致的专业设置,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招生,更会对毕业生的就业造成困难;三、教育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存在不足,学生在实训阶段无法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能力欠缺从而影响就业。

2、市场对人才的学历、实践能力要求增加。当前市场更多的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有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对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体系,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发展目标的改变。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行业和学科的分界线已经淡化,跨界的复合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热捧。传统单一的专业和知识结构是无法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要实现学科、学校、市场间的融合。

4、中等职业教育内涵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注重质量,重点示范学校建设、骨干专业、精品课、教学能手评选,转变教育教学方法,激发教学热情和学习热情,这都属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分析

1、学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主要分为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这是借鉴传统的普通教育课程模式,职业教育的实践环境体现不够。

2、实践课程。为了改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理论与时间相脱离的问题,学校增加专业课程课时,改变过于理论化的知识点,精简理论,增加实践内容,利于学生的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模块课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技能模块meS课程,首先对工作进行分析职业技能,再学习与之对应的模块以掌握职业技能。这种课程模式,既满足了理论基础的学习,有满足了实践能力提高的目标。

4、工作过程课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就是借鉴德国探索的以工作过程为参考的课程方法。该课程方法不仅强调理论、实践的分步掌握,更要求对全部工作过程的掌握,强调了职业教育课程的情景化和项目化,使职业教育回归其本质。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的只是基础的理论,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市场需要的是理论实践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中,中职必须面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竞争力。

(二)课程结构不符合人才培养规格

中职学生工作后,部分能力很短的时间就能熟练掌握,而在学校学习很久也不能熟练应用。这是因为课程结构不符合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这一现象要求中职学校要拓展课程设置的思路。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内容滞后

对中等职业教育而言,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以适应学生对学习的需求,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实训能力的提高巩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中职课程改革应该紧紧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体现专业特色和时代背景,重点发展职业能力提高的课程。

(一)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

中职课程必须突出实践能力,使学生拥有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水平,具备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

(二)注重工作过程能力的培养

中职课改要把工作和学习相结合,在教的过程中创造模拟实际工作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工作问题的解决。通过对工作过程的模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三)加强中职教育课改的系统协调与不断创新

教育教学是一个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过程,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有很强的匹配性,教育者要与时俱进,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比如课程设计、教材的改革,对教学内容的方式方法及时作出调整。

(四)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课程改革要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按照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必须同时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贯彻新的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既包括教学,又包括实践,还要以职业资格取得、技能比赛成绩等为参考,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和企业的实现多元考核,客观评价老师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罗晓玲.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2]徐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3]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李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3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一、研究目的

近几年,我国的学前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也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大约有近2500所中职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教师和保育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学生,课程方案的设置是核心。课程设置如何才能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实践课题。

二、研究方法

笔者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了贵州省经济学校、河北邢台南和职教中心、福建龙岩职业中专学校、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图门职业教育中心、四川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福建海洋学校、重庆工商学校等70所中职院校,对这些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问卷69份,有效问卷69份。并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5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5份,有效问卷240份。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对中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此外,从课时的安排情况来看:专业技能课为主的学校占30%,基础专业理论课为主的学校占60%,几类课程课时安排基本相同的学校占10%。

(二)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调查情况

通过对一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如语文、数学、英语、思想道德等课程学习难度大,学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对这些基础课程有较强的厌学情绪。近50%的学生认为专业理论课程如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语言、数学、体育、音乐、社会教学法等课程,枯燥乏味,对自己将来的工作起不到什么作用,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专业技能课如声乐、钢琴、舞蹈、教育实训、幼儿园见习实习等是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开设的课程,也较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中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选择不够合理

大多数学校对专业技能课比较重视,对专业理论课教学法等课程也有开设,但有些学校在学前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上随意性较大,有部分学校存在因师资设课程的现象。在教材的选择上,由于学前教育在很多的中职学校属于新开设不久的专业,对教材的使用缺乏经验,现在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直接使用了大专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学前教育的教材,这些教材理论性较强,对中职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较大,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厌学情绪。再者,许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特别是在专业理论课上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教育,因此在专业化发展上存在滞后现象,也会造成学前专业课程内容的落后。此外,大多数中职学校对营养学、蒙氏教育、奥尔夫音乐等较新的课程没有开设,对培养学生修养的人文课程重视不足。

2.课时数安排不科学

现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时安排存在两种较极端的情况,一种是认为专业理论课学生不喜欢,就业时使用也较少,因此专业理论课开设课时极少,甚至不开设,将学前教育开设成艺术培训。而另一种情况是许多中职学校由于专业开设还不够成熟,受条件所限,钢琴等对设备要求较高的课程课时较少,幼儿园见习机会较少,有些地区甚至在校期间从未开展过幼儿园见习活动,反而是对设备环境需求较低的专业理论课程大量开设。

3.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就业的需求

现在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都存在着课程与理论脱节的问题,所学课程不能满足就业的需求,出现了学生感觉所学课程有许多和幼儿园实际情况有所区别,无法顺利运用于幼儿园实际工作的情况,这充分说明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时并没有考虑到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有不少学校采取了工学结合、实地教学考察实习等形式进行实践课程。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种实践课程虽对学生的学习有不小的帮助,但安排的课时数较少,并且都聚集在一段时间,这样学生并不能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立刻与实践相结合,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

四、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及建议:

(一)应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相结合的核心课程体系

中职学前教育在课程上应体现用什么学什么,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教学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强调太多的“知识储备”。课程的设置应以技能技巧教育为主体,体现出技能优先,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标准。

作为幼儿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音乐、舞蹈、美术、幼儿手工制作、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等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其课程应占整个教学活动总量的一半以上。此外,还应加大实践课的比例,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因此,教育见习和实习,教育研讨及课外实践活动等,应占整个教学活动总量的1/4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活有所了解,增加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并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

(二)应该重视人文学科在学生身心发展上起到的作用

体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能使学生身心各方面受到综合训练,对学生的知识底蕴、文化修养、身心健康起到极大的作用,这是毕业生从事幼教职业的重要前提,也是部分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更高级学府进行继续教育的基础,所以人文学科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应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校内的实践课程,这个部分包括在校内的琴房、舞蹈房、手工绘画教室等实操教室进行的实践课程。在这部分实践课程中,任课的专业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案,做到循序渐进、简单实用。第二个部分是在实训基地进行的实践课程,这个部分必须在实习基地完成。这个部分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实地见习为主,让学生到实训单位如幼儿园参观幼儿园的实际生活教学情况,聆听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授课现场并对典型课程开展研讨,从中学习印证在校所学知识;第二阶段为学生到实训单位的真实岗位上进行一段时间的独立岗位实习,听取有经验教师的点评,在实践中修正不足,再回到校园根据实际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这种“工学交替”的模式,让学生的理论和实际相辅相成。

(四)应加强隐性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除了正式的课程安排外,还含有一系列的隐性课程,比如各类专业竞赛活动节日演出活动,包括歌唱比赛、舞蹈比赛、幼儿广播操比赛、手工绘画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此外还有一些学生自觉自愿根据自我兴趣参加的兴趣小组和学校社团活动,包括街舞、插花、英语角、摄影、公益演出、合唱团、舞蹈社、话剧社等,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习得知识、锻炼技能,完善自己。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隐性课程的管理,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对学生的评价,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学习兴趣,让隐性课程成为专业课程的必要补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运佳.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26-27.

[2]周昶,陈敏.构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1(11):18-21.

[3]向海英.课程创生: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07(06):36-39.

[4]李会萍.试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2011(04):96.

[5]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4

关键词:英国中等教育学术课程职业课程整合

英国素有崇尚精英教育的传统,政府对学术教育过于偏爱,而给予职业教育的支持却很少,尤其表现在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英国在中等教育阶段实行典型的分轨制,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几乎是完全彼此隔离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作组织的变革,特别是职业结构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界限的打破,使得以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划分为基础的中学课程设置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政府改革措施述评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等教育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沟通与衔接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二者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一)80年代:学科课程改革。

80年代末,保守党政府对中学课程主要提出了两种批评意见。第一种意见可以追溯到1976年拉斯金演说,该演说认为英国中学课程不能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另一种批评意见是:学校选择课程的自由是导致大多数学生成绩较差特别是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成绩差的主要原因。①

上述两种批评意见都可以看成是对学科课程不断加深的危机的反映,从这些批评中,以及与经济上更成功的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的教育成就的比较中产生了两种改革的主张。第一种主张认为中学课程应该职业化,使得学生离开学校时更容易就业。这种职业化的主张体现在1983年开始在普通学校实施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行动计划”(tVei)和1985年推行的职前教育证书(CpeV)等政策措施中。第二种主张表现在《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在传统的学术科目方面设立全国性课程,并设立7、11、14、16岁考试,而且第一次把技术作为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

但是,这一时期的改革措施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学术课程的改革尝试,并没有对学术课程加以根本改变。其实,这些措施都只是局限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自身的某些变动,或者在职业课程中增加普通教育的内容,或者在学术课程中融入职业教育要素,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根本变动。

(二)90年代:资格制度改革。

到了90年代,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各自为政的状况受到更多的批评。课程专家批评学术轨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以及职业轨的质量差、可选择性少,建议应建立统一的资格制度,结束教育与培训之间的分离。

1991年政府白皮书《面向21世纪的教育和培训》推行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这是一种兼顾就业和升学需要的资格,与指向具体职业领域的国家职业资格(nVQ)不同,它将学历教育同职业培训相结合、相沟通。白皮书强调要建立现代学术和职业资格体系,这两种资格应该一视同仁,青年不应该再受到已经过时的“区别对待”。不过,事实上政府并没有结束这种区分,而是建议以高级水平证书、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基础,建立三轨制教育资格制度。1996年,容・迪尔英爵士发表最终报告,标志着英国16―19岁学生的资格制度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报告的中心议题是“需要建立一种更为统一的全国性资格制度框架”。但该报告既有走向统一课程的建议,如调节机构的合并、GnVQ分成六种或三种单元模块,从而为建立一种更统一的、更灵活的课程奠定基础,又有更加分离课程的建议,如报告强烈支持使三种资格途径更加清晰,其实是扭转了三种途径逐渐融合的趋势,后退一步使三种途径变得更加具有特殊性。因此,该报告“并不必然使得我们的学校向更加统一的制度迈进”。②

英国一系列资格制度的改革也存在很多问题。这些改革都是在保证学术资格的标准不被动摇的前提下进行的,除了迪尔英报告中关于设立核心技能aS-Level的妥协性建议之外,学术资格没有任何变动。另外,设立统一国家职业资格的目的在于结束英国众多职业资格证书冗繁无序的杂乱状态,然而nVQ和GnVQ实施后,原来的很多资格授予和认可机构及它们所管理的资格证书也都保留了下来,并没有达到减少资格数量、刺激学术资格和职业资格融合的目的。③

二、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麦克・扬《未来的课程》中的观点

美国自由主义哲学家杜威和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葛兰西关于教育与工作世界关系的论点,构成了麦克・扬整合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的基础。他提出了“批判的职业化主张”,明确了整合学术科目与工作世界之间分离的一种途径,这种途径就是开发学术科目的“职业层面”。与80年代课程改革所体现的新职业课程观的考虑相反,他认为,学科课程不但不应该减少,反而应该面向所有学生,并与对劳动世界的理解和经验相结合。使学校科目的职业层面更加清晰的方式是:这些科目不但可以使学生接触概念和思想,而且应该使学生理解成人工作世界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麦克・扬从未来课程的课程原则、课程策略、课程目标及资格制度四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改革主张。

(一)课程原则

职业的高度专业化是现代社会国家和经济的内在属性。麦克・扬区分出了经济上两种不同的专业化形式:分化的专业化和联系的专业化。分化的专业化是经济发展到大规模生产制度时期的产物,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生产中对任务的认识和执行的分离;联系的专业化是经济发展到灵活的专业化生产制度时期的产物,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生产过程要最大限度地所有雇员的最大潜力,强调团队工作。

在他看来,不同的专业化形式在课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或表现形式。分化的专业化在课程上表现为学术课程的高度专业化和职业课程的狭隘化,继而导致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分离。而联系的专业化表明了不同专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它强调不同的专家都要形成某种整体意识,即意识到他们的专业化和整个课程的关系。它力图超越“做人的教育”与“做事的教育”之间的传统分离,④要求在课程中建立知识和技能的联系,并使课程与更广泛的教育民主和社会目标相联系。于是,以联系的专业化为基础,麦克・扬提出了构建未来课程的基础原则: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灵活性;建立核心内容和专业学习、普通(学术)学习与应用(职业)学习之间的联系;提供个人进步和学分转移的机会;对课程总体目标的清晰认识。这些原则可以视为麦克・扬基于当前经济的变化而提出的构建未来新型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策略

麦克・扬所认为的课程策略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在评判原有两种相关的课程策略――以结果定义课程的方式和模块化方式――的基础上,他提出了所谓的“联系”的策略作为未来课程内容组织的方式。

模块化方式,是指灵活地把课程内容分成多个小的学习单元,这些单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它是一系列地方性行动的产物,目的是改革中学的学科课程,适应tVei鼓励的新型学习。以结果定义课程的方式实际上就是强调对学生先前学习经验的承认,课程内容能够并且也应该根据可测量的学习结果来组织安排。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缺陷:它们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忽视了对新的教育方法的需要,以及对教师的新的专业能力的需要;按照这两种方法组织的课程内容例如教学大纲、知识体系等与具体的学习目标之间存在对立。

麦克・扬认为需要一种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将模块课程、结果课程与学习者的志向和需要、系统的整体目标联系起来。“联系”的概念首先认识到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性的社会过程,这种过程有意无意地是在与其他学习者一起建立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发生的。它强调需要把学生和教师的目的和活动联系在一起,并与更广大的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在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设计特定的模块,开发什么样的模块取决于现存的工业政策。它强调学校或学院整个课程及其组成要素的相互依赖,这些要素包括:学术科目和职业计划,学习者支持与指导,与更广大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以上可以视为麦克・扬在以联系的专业化为基础的课程原则或框架内对未来课程策略的设想。

(三)课程目标

在这部分,麦克・扬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每个学校应该怎样确定自己的课程目标;第二个问题是每个学科的教学应该怎样与学校整体的课程目标相互结合。

关于第一个问题,他认为中等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接触各种基本的专业知识领域,也不只是学习适应特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它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作为未来成年人和公民的个人教育和社会教育,关注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对现在和未来世界的理解、把握及其相应的技能”。

麦克・扬关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在批判传统中学课程的科层制整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在科层制模式下,科目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个人和社会教育作为特定的课程目标受到忽视。然而,随着全国性目标和排名制度的建立,科层模式受到了挑战,“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他接着提出了课程整合的联系的方式,这种方式通过两种形式把个人和社会发展目标整合到课程中去:首先,它不从具体的科目开始,而是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开始,并考虑这些科目怎样实现这些目标;其次,它不从全国性课程的要求出发,而是先考虑每个学校怎样确定课程目标,并考虑他们怎样才能达到全国性课程目标的要求。⑤

(四)资格制度

在此部分,麦克・扬在分析政府已有改革措施特别是在评判迪尔英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学习社会资格制度的设想,并进一步明确了未来高级水平课程的改革方向。

麦克・扬认为迪尔英报告中关于资格制度改革的建议没有意识到资格制度变化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层面组成的,包括政府、条例、认证、证书和测验;仅仅通过管理机构的合并统一不意味着必然会运作一种更加统一的认证制度和证书制度;它忽略了影响到未来资格制度发挥新的作用的背景的变化,没有认识到学习化社会要求不能把资格制度看成是一种学习结果的标志,而应该把它看成是能够胜任持续学习过程的标志。

在此基础上,麦克・扬提出了改革构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更强的框架和观点。提出改革的前景是在18岁以上学生中建立一种总的证书,作为体现未来资格制度特点并有助于达到那种目的的一种方式,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共同的测验方式、模块课程、核心技能等。(2)扩大层面。建立统一的资格制度不能仅仅停留在管理机构合并的层面上,应扩大改革层面。例如,建立学术和职业资格的共同的测验和评分制度。(3)重塑学习化社会的资格制度。为了适应人们终身学习的要求,迪尔英报告的四种水平应该与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提高水平联系起来,并成为鼓励人们在横向涉猎不同领域、在纵向寻找新的职业机会的手段。以课程的单元化为基础,学分转移、学分累积,在面向终身学习的资格框架中变得更加重要。

三、结语

近几十年来,英国政府和学术界努力消除中学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分离、对立局面,尽管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但他们在改革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特别是麦克・扬对于学习化社会中课程的设想和分析,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探讨课程是非常有价值的,对于我国新课程的建设,特别是课程理论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注释:

①[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②[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③王雁琳.论英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④[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⑤[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英]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等译.未来的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英]B.霍尔姆斯,m.麦克莱恩著.张文军译.比较课程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王雁琳.论英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4,(2).

[6]石伟平.战后英国课程发展的基本走向与趋势[J].外国教育资料,1999,(6).

[7]徐学莹,黄忠敬.当代英国中等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存在的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1998,(4).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循环效应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循环效应: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支撑,课程改革的推行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课程改革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并反过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二者之间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前提是教师要积极理解课程改革、参与课程改革。我结合我校实际揭示这种循环效应的一个方面: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课程参与可以跟课程改革的要求形成互动,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树立起“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的理念。

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面对新世纪、新形势、社会发展新的需要,我认为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1.突出学校特色,加强重点专业建设。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不寻常的时期,充满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政府正着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对中等职教生有着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原有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师资力量、教育模式等相对滞后,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再者,各大专院校连续几年扩招,高职教育的发展等都影响着中职学校的生源。我校原有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相对过时,没有特色,招生连续几年大幅度滑坡,学校的生存一度出现危机。因此,要适应社会需求,对学校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加强重点专业的建设。这几年,我校进行了一些改革,发挥了优势,在原有气象、通信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计算机通信、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与应用、气象防雷、办公自动化等专业,充分发挥了部门优势,把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作为重点专业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突出学校特色,在社会上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2.适应社会需求,突出专业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中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社会需求的中等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即走入社会,要在社会中很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迅速地胜任自身的工作岗位,这就要求中职教育要突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体现其职业性。我校对于重点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都作了重大修正、改革。一是开设了专业综合化课程;二是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增加了学生的实习、实验时间;三是开设了专门的技能培训课,进行了岗前实训,要求每一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能取得一个或多个工种的上岗证,使得学生走出校门时都有一技之长。

3.结合国家教育现状,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流。

中职生除了直接走社会外,现在还可以继续到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对于部分有继续学习深造愿望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分流,给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我校在学生学习的后半段,根据学生的愿望,对学生进行分流,把愿意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集中起来,执行一套专门的教学计划,重点打好他们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也是推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因而无法回避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积极影响,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积极回应改革所带来的挑战,而创造出自身专业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1.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动力。

课程改革必然会产生某种新意,这种新意打破了教师已经习惯的常规教育教学模式,给教师的专业活动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教师产生了渴望了解新知识的强烈动机,这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心理基础。同时,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重大调整,新的课程理念整合原有的课程与教学,倡导新的课程形态及新的教学方式,体现出课程与教学的“范式转换”,从外部给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的要求,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强烈动机,还是外部“范式转换”所提出的新的要求,都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推动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的活动,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我校近几年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所设专业进行了调整,增设了几个新专业,如电子声像设备、办公自动化、气象与防雷等;对原有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新开设了《电子通讯系统》、《卫星电视与有线电视》、《电子CaD》等课程;优化了专业课程,增设了综合化课程,等等。对原有的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学校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的要求,而很多教师面临挑战,能克服困难,给自身加压,积极参与各种专业发展的活动,如:进一步学习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注意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新动向,对自身的专业进行拓展、求新、求精,从而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均得到很大提高。

2.课程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在课程改革以前,教师已经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教学哲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它们在既有的课程与教学的运作中卓有成效。但是,课程改革要以对原有的课程与教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样,教师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技能就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因此,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方向,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的需要,重新设计、规划并进行自己的专业发展,重建自己的教学哲学、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从而适应新的课程与教学。

三、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

“课程发民即教师发展”的理念是课程改革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体现。课程发展必然带来教师的发展,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和专业提高,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新界定自身角色。

我校本次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参与决策”和“民主分享”的课程开发理念,使新课程在价值观、认识论、教学观等方面不同于原有的课程。因此,教师原有的认识论、教学观和课程观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这样才能真正推行新课程,实现新课程的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对自身的角色重新进行界定。

2.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课程与教学进行“概念重建”。

对于教学,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简单拼合:教师所谓的“教”只不过是把书本上既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只不过是信息的单向度传递;而学生的“学”也只不过是被动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因此,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事实上,教学作为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首先是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让人被动地接受的,而是有认知能力的个体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而发现、建构起来的。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会对其经验进行可能的解释,但这种解释不是绝对的、永久的,而是相对的、暂时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发展。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应只是无条件接受教师的传授,而应是主动选择、主动建构,并将知识纳入自己的经验世界的过程。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

作者简介:薛栋(1979-),女,山东青岛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201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1-0047-04

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三步走”战略明确提出,以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开发、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十个衔接”为纽带,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面对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种种问题,实践表明,课程体系建设是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核心和落脚点。在此,笔者拟追溯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阐明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意蕴及其思维路径选择,探索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论域。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意蕴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钩沉

1.职业教育体系的发轫和发展。1904年癸卯学制颁布,历经了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年的壬戌学制,职业教育终于与普通教育并列为国民教育序列,同时也标志着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建立。就其职业教育制度而言,这是“适应时势之需求而来的”、“应时而兴的制度”[1],代表着“一种历史的进步,它反映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2],渗透着要求职业教育紧密联系中国经济和生产发展及人民生计和生活的精神。我国倡导职业教育的前辈黄炎培先生1926年进一步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主张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沟通。1951年颁布的《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联系和结构的完整性,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20世纪60年代,由于“”的教育浩劫,中专和技校被大量削减,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严重失调,从而把具有某种终身教育因素的社会主义新学制践踏得满目疮痍,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完全停滞进而倒退。

20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体系重新步入了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正确轨道,并一步步向终身教育制度的方向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再次强调,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进入新世纪,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自此,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统筹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明确成为未来十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2.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1922年壬戌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职业教育,在全部学制之地位亦明定矣”,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开始转向“如何设科,如何制订课程,如何立训育标准,如何培养师资,如何测验职业心理”。[3]面对大量中学毕业生的出路“成为教育界绝大的问题”[4],此时期对职业教育理论的探讨及实际推行中,认为要改革中等教育的课程和结构,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联结,从而满足学生升学和就业的不同需要。1923年制定并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为兼顾升学与就业的双重需要,高级中学可根据地方情况分设普通科与职业科;普通科以升学为主要目的;职业科分农、工、商、师范、家事诸科,主要为就业做准备。同年5月,“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确定职业学校的科目:一为职业科,如农、工、商、家事等;二为职业基本学科,如农科须学习生物及化学,工科须学习数学及物理等;三是非职业学科,包括公民、体育、音乐艺术三类。[5]职业科、职业基本学科和非职业学科三类科目初步形成了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雏形,并逐步发展成为“三段式”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1935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拟订颁发《修正职业学校规程》,该规程规定职业学校的职业科分为工业、农业、商业、家事及其它(视地方需要酌量设立)五大类,课程设置依据分科情况安排初级和高级的科目内容,并要求每周的教学时数,职业科占30%,普通科占20%,实习占50%,商业、家事可酌减。[6]此规程已初见专业与产业、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端倪。纵观旧中国的职业教育,从1904年癸卯学制开始至新中国的成立,职业教育在学制系统中经过了附属-独立-混合-分离的演变过程。实践表明,“学制改革应由课程研究入手,学制的长短和初中高各类学校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关键在于课程的安排”。[7]

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研究者普遍认为,课程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课题,从“七五”《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八五”《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九五”《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及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研究》,到“十五”《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五年制高职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十一五”《中职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下的课程衔接研究》,关于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研究一步步从走入中心,成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因。其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国际视域的视角探索课程衔接的模式,如英国的课程单元衔接法、法国的课程分类衔接法、澳大利亚的培训包、德国的学制螺旋式上升和阶段梯式综合职业课程衔接、美国的课程学分互认及转换等。由于目前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在招生考试制度、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标准等各方面错位现象都比较严重,现阶段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仍然停留于学制,关于课程体系的建设还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并没有真正建立。

综上所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理念与特征

课程一体化是一体化的衍生概念,是按照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进而实现育人的目的要求。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是指为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接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形成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推动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核心理念为:秉持类主体生存意义的自我建构是课程体系建构意义的价值原点。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生成,其意义决不是仅仅体现为开发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现代职业教育课程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个体在教育生活中的存在状态甚至生活方式。通过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把个体带入“生存”之中,让“生存”成为“人的生存”,“人的生活的世界”。陌生于“生存”的个体受职业教育课程的导引,逐渐地进入“生存”之中,让“生存”不断地成为“我”的“生存”。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在于,以课程内部的各要素为纬,以中、高等职业教育两个学历层次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进而构成了一个时间上具有连续性,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思维路径选择

系统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哲学家贝塔朗菲所开创,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以及其他各种系统、系统原理、系统联系和系统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系统理论把研究对象确定为复杂事物,并确认: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能将局部、要素从整体中孤立出来,研究其性质,再把它们“相加”,进而得出对整体的认识。对复杂事物,不能通过将其还原为简单事物的方法来认识,而是应该研究复杂事物本身。正是在方法论上对“原子论”和“还原论”的突破,使系统科学冲出传统思维方式的框架,形成了自己以“整体”为待征的研究对象和广阔的研究领域。[8]利用系统科学理论建构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主要体现在系统思维和设计理念两个方面。

(一)提供整体研究的系统思维原则

系统科学没有为教育科学提供现成的新结论,但确实提供了从整体角度研究教育现象的新思维原则。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从当代社会科学理论广阔的范围、普遍的混乱和矛盾之中出现了一个颇有把握的结论:社会现象必须被看成‘系统’”,[9]“任何决策与措施都应该纳入到系统的研究之中”。[10]系统理论和方法不仅在自然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同时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取得相当的进展,而研究教育问题,同样也要有系统思维。“传统的教育理论,多半是强调了一些要素又忽视了另一些要素,相对地说缺乏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做主要手段”。[11]运用系统思维模式分析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即对参与课程活动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批判性的研究,并协调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期获得最佳课程效果,达到预定目标。因此,系统思维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前提所在。

(二)建立生命主体视角的设计思想理念

在贝塔兰菲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科学和人的价值研究的特殊性的强调。他认为:“人类的实际价值不是他与生物体共有的价值,不是生物或动物群体的功能,而是出自个人思维的价值……它的基础是个人的成就,而且个人如果只是社会机器的齿轮,它注定要灭亡”。[12]这清楚地表明,贝塔兰菲并不想用系统共性研究来取代人类问题特殊性的研究。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构建要以系统的思想体现现代职业人的“作为积极的个性系统的人的模型”。[13]因此,课程的设计思想不仅体现在实现有关课程要素的组织问题,“重点是放在人的创造性方面,放在个体差异的重要性方面,放在非功利主义的方面以及要超出存活的生物学价值之外”,贝塔兰菲认为“人的活动只能从积极的系统去考虑”,“人不是来自外部世界刺激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在很具体的意义上创造他的世界。”[14]这是系统设计思想的核心,也是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的价值所在。

三、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的论域

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作为一个“教育问题”,应该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层次和高度,不仅关注“课程”本身,更要关注“课程”的“一体化”,研究与课程一体化相关的深层次的前提性、过程性、结果性问题。这些论域关系到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课程改革的独立性、发展性和正义性,因而也关系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持续、健康、有效地发展。

(一)树立课程思维范式的中国意识

教育问题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中国的教育问题源于中国的教育实践,虽然教育问题的国际化日益呈现,但国际化不意味着趋同化。中国的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独立的话语体系。随着1983年德国的“双元制”引入我国之后,世界劳工组织meS课程、加拿大的CBe课程、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英国的BteC课程以及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陆续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借鉴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块课程(理论模块、实践模块)、宽基础活模块课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项目课程等课程理念,可始终没有形成体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强调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中国意识”是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特殊性的要求使然。

确立“中国意识”,首先,要深入研究中国职业教育课程传统的接续问题。在以古代职业教育-实业教育-职业教育为研究线索的基础上,要对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实业教育课程的基本范畴、命题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索规律。其次,要对外国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进行话语转换。脱胎于外国文化母体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要想为我所用,不仅需要从语言上进行重构和改造,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生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树立课程思维范式的中国意识,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前提。

(二)实现课程从理论构想到个体经验的内化

根据俄国教育家克拉耶夫斯基的研究,对课程的关注必须从整个教育内容构建入手。他提出,教育内容的生成过程是有层次的,分为理论层次、课程层次、教材层次、教学过程层次和学生经验结构层次五个层次。理论层次是经过教育学解释的、关于所传授的社会经验在要素、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理论设计即教育内容的理论构想;课程层次是基于需求分析将教育内容的范围具体化,并以一定的学习结构序列加以呈现即教学的规范性文件构想;教材层次是具体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以及构成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习题集和其他师生共用材料的认知和实践练习;教学过程层次指教师在规划教学和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时要依靠有关教育内容的构想;学习者经验结构层次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教育内容并将之体现为学习的结果。教育内容生成的前三个阶段是设计构想阶段,当教育内容从教材层次进入教学过程之后,便由设计方案形态向现实实现形态转化,而这个转化过程发生于课程生成的第四层次和第五层次。[15]这一教育内容的构建层次理论与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课程层次理论和我国关于三个课程设计层面的阐释有异曲同工之处。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存在着五种不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应该开设的课程,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其必要性;正式的课程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领悟的课程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经验的课程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16]我国将课程设计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设计成果分别为:学校课程的类别结构、课程的课类结构和各科目内的结构。[17]

由此可见,课程从规划、设计到实施,从课程决策者、编制者到教师和学生,经历了多次转换,课程层次性体现着从一般到个别的课程生成的连续性。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不能只注意某一层次而忽略其他,课程最终价值是实现从理论构想到个体经验的内化。

(三)反思课程理念的发展性与正义性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一体化”的经典性定义是:一体化既是一个过程(aprocess),又是一种状态(astateofaffairs)(Balassa,1961)。就过程而言,一体化意味着采取种种措施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就状态而言,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各种经济歧视的消失,体现了过程的结果状态,强调了静态性质。“一体化”应用于课程领域,体现了发展性与正义性的课程改革评价标准。

发展性表征着一体化的过程,首先,表征课程改革的适应性。适应性是指课程改革是否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相契合。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是变化的,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当今时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对接现代产业体系,这是对外的适应性;对内适应性则是强调人的终身发展。外部适应性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内部适应性是根本目的。其次,表征课程改革的进步性。“看课程改革是否具有进步性,要求我们评价某次或某项课程改革时,把它放在历史的进程中,与过去的课程改革进行比较。当新的课程改革解决了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发现了新的尚待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则可以说这一课程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性”。[18]这意味着课程改革的局限性,需要不断地反思与批判。

正义性表征着一体化的状态。“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19]什么是最大的平等?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认为,一种正义的制度应该通过各种社会安排来改善社会底层人们的处境,增加他们的希望,缩小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分配差距。课程的改革虽然不能与社会制度的建立相提并论,但是著名哲学家波普尔就曾反对对社会进行的总体规划或设计,而主张“零碎”的社会工程,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一体化改革,其意义决不是仅仅体现为课程要素的一体化设计,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的受众群体在教育生活中的存在状态甚至生活方式。职业教育课程一体化不断通过科学、规范的决策参与机制和对话反馈机制来保证更多的改革主体参与到决策中,并尊重他们的改革意愿或意志,实现课程结果的正义性。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2.

[2]金林祥.评六三三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3(01).

[3]黄炎培.第七届全国职业学校联合会里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1928(107):18-22.

[4]周予同.对于新学制系统草案的我见[J].教育杂志,1922(14):3.

[5]廖承琳,吴洪成.近代中国学制演变与职业教育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2):94-99.

[6][7]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7,268.

[8]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95.

[9][12][13][14][美]冯·贝塔朗菲著,林康义,魏宏森译.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5,43,161,162.

[10]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9.

[11]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319.

[15][俄]弗.弗.克拉耶夫斯基著,张男星,曲程等译.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3-44.

[16]施良方.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

[17]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9.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技术cad课程改革机械制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02-01

在中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中,CaD正越来越被重视,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CaD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因此熟练运用CaD也是中职计算机专业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然而中职院校的学生相对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在计算机CaD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计算机CaD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及其在教学改革中的几点看法。

一、CaD的概念及广泛应用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简称CaD。在工程和产品设计中,计算机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担负计算、信息存储和制图等项工作。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显示出来,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CaD能够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缩短设计周期和提高设计质量。

二、计算机CaD教学的现状

当今的职教学生一般基础都相对差,且大部分都有厌学情绪,他们大多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即使是他们本专业的课程,他们中很多学生也视而不见,CaD作为一门复合型课程他们学起来更是难上加难了。计算机技术专业学生认为应该学好计算机知识,而对其它专业知识则认为知道与否是无所谓的。计算机技术专业所学的CaD课程是偏向C械的,是基于图形概念基础上的绘图,而计算机技术专业学生对机械及绘图知识几乎是空白的,有的学校在学CaD之前虽然开设了机械制图课程,但战线拉得长,没有知识的连贯性,致使学习效果一般,这些都给计算机技术专业CaD教学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故必须对之进行教学改革。

三、计算机CaD的教学改革

1.课程体系的改革

CaD是一个应用范围很广的软件,概括来说,CaD的设计对象有两大类,一类是机械、电气、电子、轻工和纺织产品;另一类是工程设计产品,即工程建筑,国外简称aeC(architecture、engineering和Construction)。CaD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应用最早,也最为广泛。在职业教育中,尤其以机械应用为主。那么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CaD课程时,要有基本的制图基础,而在实际教学中,机械制图和CaD往往分属于不同科室,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脱节现象,即课程衔接不好,那么这就要求在制定课程之前,要对制图和CaD课程进行充分的教研,论证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而不可单一的按照课本和自己的认知来讲解,要有侧重点。

2.课堂教学的改革

在CaD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打破以往的单纯以讲授和演练为主的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1实践考核。对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好的学生现场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且强调该当向做的好的同学学习,并相应的量化打分。过段时间把每位同学回答问题的得分总分名次排名,对前几名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分数奖励为主),每次上新课之前对上次课作业做得好的,也点名赞赏以人性化感人。

2.2体现自我价值。进行分组学习。这里讲的分组教学不是单纯的划分组员,更要体现组长的作用,每次课堂教学前都布置一个教学任务,由组长带领大家来完成,但注意这个组长是由组员轮流担任的,并且每次完成任务后要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打分比较,使每一名学生都身兼重任,体现出个人的核心价值。

2.3快乐教育。将枯燥的教学引入到快乐的生活实例中。如讲授到标注图形尺寸时,这样引入新课:在座的侮位同学都测量过身高和体重,根据自已的身高和体重尺寸来衡量是胖还是瘦还是体形正常,同样道理零件也要测量其长宽和厚度,在CaD中需要对零件图形进行尺寸标注。

2.4体现综合性。针对职教学生对机械制图知识欠缺且课时有限,教师要根据所讲授的CaD章节内容灵活合理设计教学计划,对要求要事先补充机械制图知识的要适当补充,难懂的不常用的略去,多讲授实用性较强的,时间要花在刀刃上。如讲授到绘制零件图时,所用的线型为什么要用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等。在此要先补充制图知识:零件的可见轮廓线或内螺纹的小径或外螺纹的大径用粗实线绘制,零件的不可见轮廓线用虚线绘制,零件的对称中心线用点划线绘制,外螺纹的小径或内螺纹的大径用细实线绘制。为了让同学们有更直观的感觉,此时教师可准备几个外螺纹可见和内螺纹可见的零件实物展示给学生观察。

教学改革以理服人,强调重要性多强调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让学知道多掌握一项技能就业机会就会更大,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经常要求技术人员是复合型人才。让学生明白什么技术都没有就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要立足于自力更生,所以要打造好自已的业务水平,要学好CaD,尽管以后不能保证一定能用上,但学好CaD有备无患,不要以后出现“书到用时力恨少”的悲剧,以情动人,提高积极性。为了促进学生学习CaD课程,每次上新课之前,首先提问上次课的重点,必须把握的内容,且根据学生回答给学生当场解答,对症下药,量体裁衣,针对职教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学好技能才能立足于社会,同时大胆尝试快乐教育与实践考核和综合巩顾等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洋霜,中文autoCaD.2004精彩案例讲解

[2]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8

关键词:职业教育机械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130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承上启下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对前面所学课程的应用与理解,并为后续课程与毕业设计等环节打下基础。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职业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与改革。

1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现状

虽然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的目标不完全相同,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在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没有完全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先讲授理论课,强调系统性,后进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模式,在理论和实践的衔接上不能很好完成,使学生对设计问题感到迷茫,对于大多课后设计作业和课程设计,只是简单按书上步骤进行计算,不能系统地了解设计方法。

2机械设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2.1整合教学环节

《机械设计》的教材虽然很多,但是一般是按照内容体系进行章节划分,或者有针对性的增加实例,可机械设计理论相对比较成熟,理论知识的论述差别不大,虽然有的教材增加了实例,但是也很难将一个系统的实际问题用一个例子来进行总结。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将实践环节引入课堂教学,尽可能地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边学边用,增加理论知识活学活用能力。

2.2引导学生掌握设计的方法、程序和应用,弱化理论与公式的推导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对普通本科学生的强调基础理论学习的目的由于目标不同也应有所差异。职业教育应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强调学用结合,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着重培养能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技术型专门人才。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机械设计课本身也是重应用的一门课程,为了侧重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应该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强调如何进行设计,弱化公式的理论来源与推导,强调公式与资料的使用、图表及工具书的查取方法,锻炼他们的工程实际技能。

3机械设计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

3.1将课程设计融入到整个教学阶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往往放在课程理论教学全部完成后进行,这是因为课程设计很多内容是相关联的,在没有全面完成课程学习时,不便于进行课程设计,但这样做也有一些缺点,诸如:课程结束时已是学期末,学生面临较多课程的考核,很难静下心完成课程设计,所以设计效果很差;另外,学期末老师也处于比较忙的阶段,也很难比较细致地照顾学生进行设计。鉴于此,我们曾做过将课程设计放在下一学期初进行的尝试,有一定积极效果,但是也存在学生有很多其他课程的作业,中间间断时间有点长的缺点。我们也尝试过,将课程内容的章节顺序打乱,提前布置课程设计,避免了上述一些问题,从结果上有一定的效果,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建议将课程设计在学期初就布置下去,规定进度,融入到整个教学阶段,强迫学生查阅资料、提前预习,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

3.2以适宜的工程设计问题作为课程设计任务,将课程设计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

很多高校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大多进行齿轮减速器的设计,究其原因,减速器的设计涵盖了主要传动方式、轴、轴承、键的设计,是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设计问题,所以大多高校多年以来均将它作为课程设计的任务。但是,由于减速器已经标准化,这样的课程设计除了作为课程的基本练习之外,没有太多实际应用的价值。另外,原本希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有基本的机械设计的方法和程序的学习,也因为这类题目目前设计资源很广,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设计参考,而且设计资料也比较简洁,只介绍结论,对其原因往往不做说明,所以对工程实际能力的提高效果也十分有限。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学生强调基础理论学习的目的不同,高职学生的教育目标更强调技能训练、强调动手能力。笔者认为,即使在课程设计中没有涉及到课本中的所有知识点,但如果能增加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也是一种好的收获。为了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我们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首先,进行工程设计的一般步骤、要求、常用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使学生对设计的实施有基本的了解;然后,结合课程设计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分析,确定自己所缺少的理论知识,并进行资料的查阅。在课程讲解中,强调如何进行设计,减少公式的推导,强调公式的使用与资料、工具书的查取,锻炼他们的工程实际技能。

3.3引入相关课程的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机械设计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通过学习能够将前面所学的内容在设计中应用,尤其是工程制图、力学、机械原理以及金属材料等课程,使学生在设计中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

另外,应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工程实践化为引导,跳出现有高职院校“模型教学”的圈子,在课程教学与实践中,增加学生对零部件的结构、制造和装配工艺的了解,使学生对机器设备、加工方法、加工与装配精度等工程技术知识的全面认识,使学生能够了解实际设计情况。

4结语

目前,高职教育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其培养目标的问题,希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能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化起到一定作用,最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培养的学生能顺利就业,就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张慧鹏,钮王杰,贾毅朝.机械类课程设计初探[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10).

[2]周先军.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3]郝秀红,邱雪松,王琼,白文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2011,(5).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9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新课程数学教学德育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他不仅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形成数学素养,而且在数学学习中,还应养成严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形成辨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2009年,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其中数学学科明确了新的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重新编写了新的教材。教材内容上突出知识的基础性、应用性,贴近职校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体现了时代的特色。同时,较好地对中职生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结合新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树立远大理想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学生非常难以理解,学习有困难,比如二项式展开系数的计算、求几何体的体积、方程组的求解、平面解析几何、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等等。这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小知识,告知学生我们的祖先、近(当)代数学家在数学领域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中可适时地、自然地利用我国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辉煌的成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计算圆周率,自西汉刘备、东汉张衡,三国时刘徽,直到南北朝祖冲之等多位数学家,为之进行艰苦探索,得出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准确的圆周率,成书于汉朝的《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叙述了分数运算的著作。注重实际应用是《九章算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利用周朝就出现了的“勾股定理”求解了许多问题。该书的一些知识还传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经过这些地区远至欧洲。南宋数学家杨辉发现“杨辉三角”,揭示了二项式展开式系数的规律,先于其它国家400多年。现代,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让学生们看到我们的祖先如此的了不起,从而身心振奋,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挖掘新课程的思想性,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性的。”如:半径不等的两个圆的连心线长可决定两圆是否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或同心。实际上,一个正确的命题,就是表达了它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必然联系。如: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与它的斜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必然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和不断发展的”。如:角的概念的发展,平面集合中的角到三角学中任意大小的角立体几何中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等,都是随着数学的发展而发展的。数学教材中渗透了诸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等价转化思想,介绍了诸如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等基本方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将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明确思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和方法加以概括,再有计划、有系统地加强训练,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并让其学会辨证地看问题。

三、利用新课程的教育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发展观的教育

比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确定点位置的工具,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一个点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就可以将这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确定下来。接着告诉学生,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实际上可以认为存在着坐标系,每个人进入社会后,就象平面内的点一样,都有自己的位置,也都在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位置。

告诫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道德观、人生观、发展观的关键阶段,每个学生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端正人生态度,为以后成为有用的职业人才而努力学习。另外,在学习了函数的图像后,告诉学生曲线有波浪形的如正、余弦函数,有直线形的如一次函数,有的是抛物线形的如一元二次函数等等,由此启发学生联想到人生的发展进程就如同波浪,有上升必然有滑落,也如各种图形一样,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等,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也必然有失败,所以我们只有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去经受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四、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看,他们正处于思想的形成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虽然有朝气蓬勃上进好学的优点,但缺少社会经验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社会不良影响,必须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其“免疫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相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使他们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收获;只有踏踏实实,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另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苦难的态度,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懂得能力与期望、动机与目标永远存在差距,只有不怕困难,知难而进才能学好数学,才能经得起人生道路上的大风大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

五、利用数学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形象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作风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篇10

摘要:针对新形势下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中职人才的要求,提出对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系列课程进行重构,对开设的《机械基础》课程,论述了该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具体内容,并提出了下一步课程建设的打算。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对策

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使《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正面临新的选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兴起而势不可挡。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也在快速地进行优化。《机械基础》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随着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的不断变化,其教材内容和结构也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一种新的构架和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

首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的掌握一门或多门职业技能的中等实用性人才。在学校期间,学生除应学会基本的职业技能,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或“非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计划上要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压缩理论课时,这在一定层面上就要求教学内容应从单一结构发展为多元化知识结构交叉,而教学应从“教”向“导”逐渐转换。例如:在《机械基础》大纲课程时数安排上,就可以看出,课时数从前几年的160学时左右递减到现在的110学时左右。建议课程内容上从工程力学课程、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等单独的几门课程,重构为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类机械基础课题结构。

其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其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较少的学时内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是学校面临的新问题,对授课教师来讲,也是严峻的考验。我认为,《机械基础》课程在结构上和教学方法上应该重新进行定位和思考,进行新选择。

1.《机械基础》课程教材组织体系的新设想

对于多门学科综合的《机械基础》,建议采用理论力学的静力学,材料力学中的基本变形部分,老版的机械基础以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四门学科的综合。尽量对原学科做了较大的难度降低和内容删减,打破几十年来传统的系统性模式和框架,避免几门知识的拆与合过程中采用积木式的块堆积,最后是进行课程设计。为解决学时少,难度大,既要使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又能获得较强的动手能力,我在此提出一种新的教材组织体系,共采用三大部分。

1.1静力学部分

主要介绍常用杆件的受力分析及平衡计算方法,不再涉及力系的简化问题。主要有力的概念,约束类型及反力,静力学公理,受力图;力在轴上的投影及分解,合力矩定理,力矩,力偶等计算;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应用;简单的磨擦平衡问题求解。可在第一章按不同节次安排完。

1.2材料力学部分

主要介绍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强度计算(含材料力学性能);构件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圆轴扭转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梁的弯曲强度计算;构件弯扭组织变形的强度计算等。可在第二章按不同节次安排。

1.3传统的机械基础部分

新的教材组织体系与前体系不同之处主要是指这一部分。

该部分是机械基础中最重要的部分,第一、二部分内容的应用与实践主要体现在这一部分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部分主要介绍常用机构与通用零件的选择与计算。能否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从中掌握机械基础知识,获得较强的动手能力,是这一部分改进的关键。其思路是采取项目教学法,将项目的课题融合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围绕项目的课题展开章节,并将项目的课题分散为平时的大作业。使学生们有的放矢的学习,从中获得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1.3.1第三章介绍机构运动简图、轮系及传动比计算,功率及效率计算,电动机选择。并在习题部分让学生完成该图项目要求的电动机选择,并分配各级传动比。(让学生练习查有关手册和资料)

1.3.2第四章介绍带传动、链传动知识及材料和结构选择。并在习题部分让学生完成该项目的带传动计算、带轮计算。

1.3.4第五章介绍齿轮传动及蜗杆传动。让学生完成该作业的齿轮计算。

1.3.5第六章介绍轴的设计及轴承的选择及计算,键联接与销联接,轴上零件的固定、和密封等。让学生完成该图输出轴的设计计算并选择轴承型号。

1.3.6第七章减速器和联轴器介绍。在该内容中安排减速器装拆实验,进一步了解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完成该作业中的减速器选择及联轴器选择。

1.3.7第八章其他传动或机构。如螺纹联接与螺纹传动,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此部分的教学最好在零件实验室里进行现场教学,或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以获得直观的教学效果)。

2.该教材组织体系的特点

该教材组织体系与以往的体系是完全不同的,前两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为第三部分打基础,而第三部分的改变是关键。该体系的优点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为解决问题而有目的地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把在前面所学的一些基础课程如: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机械制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去学习查手册,查资料,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认知能力均得以提高。缺点是:教材编写难度稍大,尤其是怎样将项目课题分散到各章节中要进行综合考虑。教师在授课时要动态观测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环节,使教学的目标顺利达到。

以上所述,是我对机械专业开设的《机械基础》做出的一些设想与探索。文章的本意是“重交流,促发展”,希望中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课程改革能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周海平,李涛锋.浅谈职校专业课模块式一体化教学[J].科技资讯2010年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