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1:54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1

一、模型分析

根据JesusFernandez-Villaverde所构建的DSGe模型,在传统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包含的技术冲击基础上,加上政府支出冲击和国际贸易冲击,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包含家庭、厂商、外国和政府等四个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来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

二、数据选取与模型参数估计

1.估计方法与数据选取说明对DSGe模型的估计有校准法和估计法两种,本文采用Bayesian估计方法。估计法的优势在于所估计的参数可以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和模型参数的特点施加相关约束条件,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参数不确定性问题,而且利用历史数据所估计得到的参数值更能反映经济的实际情况。由于中国货币政策真正发挥作用的时间是在1998年之后,因此我们选取了1999年1月至2012年7月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货币供应量、进出口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以此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数据先期处理过程为先对变量进行去势处理,利用X12方法对上述四个变量进行季节调整,然后使用H-p滤波得到变量的波动部分,最后对波动项求差分。2.参数设定首先对参数的分布情况进行事先界定,再利用事先界定参数运用Bayesian方法估计实际的参数值。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估计结果会最终收敛于实际值,因此设定值并不影响模型估计的可靠性。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2

【关键词】货币政策 经济全球化 货币政策

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货币政策改革

(一)我国货币政策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我国货币政策利用率低。货币利用率低是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改革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使货币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金融监管主要依靠行政监管制度。目前,我国缺乏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大都依靠人民银行来实行行政监管,并非金融行业的以市场机制或是市场准则为基础。这样一来,四大国有银行在政策上能会有些有利因素,而其他银行可能无形中在政策的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这样一来不利于银行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也不利于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了较多的行政管制,银行的发展受到限制,在和其他行业的竞争中也会处于不利地位。

在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监管体系的同时,我们应该坚持用市场化监管手段来替代原来的行政制监管手段,加强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二、我国货币政策改革的出路

(一)我国银行存款保险制度改革

由于长期的金融压制,我国的金融体系相当脆弱,而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或各种金融风险随时都有可能爆发。目前,我国的存款制度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这些问题将会继续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改革,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西方先进的金融理念,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具体来讲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第一,我国货币当局可以采取强制存款保险制度措施。因为如果采取参保自愿的原则,那么占据重大市场份额的商业银行将不会进行困款保险,这样一来其他银行可能纷纷仿效,就会影响这一制度实施的有效性。第二,在强制参加存款保险的基础上,我国货币当局应该实行差别性存款利率。可以根据银行的不同风险级别来推行这一措施,并非根据当地的注册地或是不同性质,这样一来就可以防止银行产生比较普遍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我国银行储备金制度改革

中央银行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储备金制度是实行我国货币政策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的需求。建立储备金制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行:

中央银行需取消一切准备金利率,包括法定准备金利率和备付金利率。取消准备金利率有利于我国银行向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转型,也有利于减少中美利差,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中央银行需根据银行存款的流动性高低来确定差别准备金比率,而且存款的流动性越高或是期限愈短,其法定准备金比率就会越高,反之也是这样。

在取消准备金利率的基础上,中央银行需下调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这是增加居民贷款额,切实提高贷款总量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在此基础上,中央银行还应该强化自己的服务,增加窗口指导等功能,以维护整个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人民币利率制度与利率政策改革

在人民币利率体制与利率市场改革方面,中国银行急需做的就是进行政策的变革。首先,要推行贷款利率市场化,废除准备金利率。这是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迫切要求,对改善商业银行的业绩和融资主渠道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解除我国银行系统潜伏的金融风险和危机,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第二,应该放宽利率管制。这是商业银行自主经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进一步推动银行业间竞争,增强它们实力的有效途径。而且,贷款利率市场化有利于调动银行问的积极性,促进它们的良性发展,并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第三,取消准备金存款利率不仅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也可刺激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把更多资金转移到实体经济方面,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风险与挑战面前,我国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势头,因为汇率的无常浮动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投资和国内经济的增长有重要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我国经济、社会和对外贸易投资等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于人民币汇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政策:首先,继续维持人民币的汇率稳定,千万不可随意更改汇率。因为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是很难把握的,随意变动人民币汇率不利于其机制改革。

第二,应该积极、循序渐进的推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的走势情形和各国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根据需要适时放宽人民币外汇管制,这样不仅可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还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第三,可以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地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强人民币与世界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灵活性。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3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 要:统一的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效应不同,考虑到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实行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论述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参考国内外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结构性;货币政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8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083-02

1.引言

全国统一货币政策的组织和实施,一方面对实现金融资本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区域的效应不同,统一货币政策也成为导致各个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增大的原因之一。国家实施货币政策是基于近年的经济发展形势,为了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而实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全国统一货币政策框架下,能否结合各个区域发展现状,通过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充分利用金融工具来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概论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主要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来调控经济的发展状况。货币政策一般包括统一的货币政策和结构性的货币政策。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促进经济的快速有效协调发展,所采取的不同于统一货币政策的有差异化的货币政策。由于我国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发展不均衡情况的存在,需要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不能一视同仁,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一般会根据本国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结合货币政策的目标来实施具体的政策措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优惠、利率优惠、消费者信用管制、证券保证金比率等等。值得提出的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国家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是局部性的,而非全局性质的,所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又称为差异性货币政策。

3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1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充分运用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金融机构存贷款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我们要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尊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目前我国三大产业发展的状况是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应该对农业给以足够的政策倾斜,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政府已经对农业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惠农发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信贷结构与利率等的调节能大体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引导资金流向效益好的领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3.2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报告指出,应把中国内地主要区域划分为东、中、西以及东北四大主要区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逐步加大。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经济金融活动活跃,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很大,同时,其货币来源渠道也相对较宽。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经济不发达,金融活动不活跃,资金创造能力相对还比较弱。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情况的发生,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例如“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振兴东北”等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往往离不开货币政策的支持,特别是根据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实施的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如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所实施的金融支持政策和灵活的投融资政策。

3.3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国外经验

在国际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本国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以德国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为了阻止游资流入,防止破坏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联邦银行临时规定只允许银行使用再贴现额度内的一定比例,不允许银行全部使用。到1990年7月东德和西德完成货币统一后,鉴于东德经济发展落后于西德的经济发展,为了支持东德经济的发展,德国联邦银行再一次运用了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了再融资工具的结构调控功能:一方面降低东德银行的再贴现率;另一方面提高对东德银行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东德银行的再融资额度。与此同时,德国联邦银行也实施了其他的结构性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协调有效发展。通过灵活的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德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发展势头良好。到目前为止,德国的经济实力以及政治地位在全世界中日益提高。

4.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我国近年来实施的统一的货币政策带来的区域效应不对称,不仅加深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也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鉴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协调性,央行应该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区域差别化操作。

4.1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区域资金倾斜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4年4月25日起开始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在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时,发达地区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高一些,不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存款准备金率可以低一些。目前,中央银行为了鼓励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发展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的支持,中央银行已经对中小型的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开始设定较低的差别存款准备金比率。中央银行应该继续发扬和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进一步丰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操作内容和方式,探索一条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有效的道路,从而有效地完成货币政策的目标,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4.2实行差别贷款利率政策降低经济发展成本

利率又称利息率,是资金的价格,其市场化的改革已经推进了一大步。货币政策的实施是要保证各个地区的平等协调发展,所以国务院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人应该考虑按地区的公平分配,维护各个地区人民的切身利益。在利率还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考虑实施对欠发展区域的贷款利率给予一定的优惠,促进欠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良好运作。对待不同区域不应该采取统一的货币政策,这种一视同仁的做法只会让各个区域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中央银行应该更好的发挥贷款利率政策对欠发达区域以及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带动作用和引导作用。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这样可以弥补中央银行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时欠发达地区的不利地位。例如对于欠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加大其可贷款数额,降低贷款利率来促进发展。

4.3改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主要有两个基本环节:从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传导;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向企业及居民等非金融经济主体传导。但是这两个环节的传导过程中都存在严重的制度性障碍,从而导致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严重受阻,应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金融组织基础,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实施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上,要优化产权结构,明晰产权关系,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同时要保证国家的控股地位。另一方面要提高银行业内部的竞争程度,大力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改造和发展中小商业银行以及发展壮大非银行金融机构来实现。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在可以为企业降低投资风险,最大限度的减小流动性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促进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玲,程瑜.差异性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J].生产力研究,2013(8):15-18

[2]胡海文,陈恒坚.稳健货币政策对西山区域经济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6):77-78

[3]黄志强.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分析[J].地方经济,2006(6):121-122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4

关键词: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货币政策效应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10-0095-09

一、引言

企业维持日常运营和扩大收入,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和营运资本投资。营运资本投资通常包括给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应收账款)和进行存货投资。

本文所称存货投资是指某一时点企业存货的持有水平的存量概念,与一些宏观经济研究中所指的存货投资的流量概念不同。在营运资本投资期间,企业一般也会从供货商获得一定的商业信用融资(应付账款)。营运资本投资一般是指扣除了商业信用融资之后的净投资,即通常所称营运资本需求(workingCapitalRequirement),或净营运资本投资。

本文所称营运资本需求或运营资本投资是营业收入标准化之后的相对需求,即维持单位收入所需要的运营资本或净营运资本,相关研究文献都采用类似的定义。后文中出现的营运资本都在这个定义范围内,而不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教科书所定义的广义营运资本(即所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收稿日期:2015-05-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经济复杂性的行为建模与计算实验及应用研究”(71471177)

作者简介:吕峻(1970-),男,甘肃静宁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和公司财务研究。e-mail:lj6662@126com

与固定资产投资不同,营运资本投资弹性更大,波动性更强。营运资本投资的增加既可能是企业为了增加销售所进行的扩张投资(给予客户更长信用、增加更多的商品库存),也可能是因产品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缓慢造成的被动性增加(这种情况下一般称为资金占用),这会对企业资产流动性带来很大的压力,影响企业生存。此外,营运资本既涉及资产方,也涉及融资方。因此,营运资本投资的波动比固定资产投资更为复杂。研究营运资本投资波动的宏观经济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掌握宏观经济的微观运行轨迹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为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或更为合理地评价经济政策提供帮助。

已有的文献来看,从微观层面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文献非常少。相关研究主要散见于一些对营运资本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Chiou等[1]以台湾企业为样本没有发现经济变量对营运资本需求有显著影响。mansoori和muhammad[2]以新加坡企业为样本分析发现现金周期(CCC)

现金周转期(CCC)和营运资本需求或投资呈正比关系,是以资金周转期表示的净营运资本需求。

和GDp成反比,经济越好,营运资本需求越低。Lamberson[3]以美国小企业为样本发现流动资产比总资产和存货比总资产,与经济景气度成反比关系。Baos-Caballero等[4]采用西班牙中小型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CCC与贷款利率和GDp没有显著关系。从这些研究中可见,在宏观经济如何影响营运资本投资方面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而且,这些文献在宏观经济因素对营运资本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方面普遍比较薄弱。

不过,宏观经济因素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融资方――商业信用融资影响的研究,目前是宏微观经济领域交叉研究的一个热点。einarsson和marquis[5]与石晓军和张顺明[6]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具有逆经济周期效应。经济繁荣期,商业信用融资水平低;经济紧缩期,商业信用融资水平高。petersen和Rajan[7]认为企业在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会转而求助于商业信用作为替代。石晓军与张顺明[8]、刘飞[9]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越紧缩,企业为维持正常的投资水平和运转要求获得的商业信用融资越多,而货币政策越宽松,企业对商业信用的需求越少。但是,商业信用融资只是营运资本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merville和tavis[10]指出,由于营运资本组成部分的最优政策是相互影响的,无论是实际决策还是相关研究,与营运资本相关的投资和融资决策应该同时考虑。如果单独研究宏观经济因素对于某一部分营运资本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稳健。

本文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角度,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二者对于营运资本整体(即营运资本投资)和组成部分的影响机理,其次利用2001―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经验分析了二者对于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周期会影响营运资本的动态调整成本,从而使营运资本投资逆周期波动;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会减弱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顺周期操作会加强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货币政策本身会在不同经济时期对营运资本投资产生非对称影响;应付账款融资的逆周期变动只是企业对于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变化的被动性适应,对于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影响非常有限。

二、理论分析

1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分析

经济周期的一般特点是经济上行期:经济增长逐步加快,消费和投资逐步旺盛,物价指数逐渐攀升,市场预期乐观。由于金融机构风险资本降低和企业信用等级稳步提高,整体金融环境相对宽松,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畅通。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长逐步减缓,消费和投资逐步减弱,物价指数走低,市场预期悲观。由于金融机构风险资本增加和企业信用等级下降,整体金融环境相对趋紧,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企业营运资本投资增加,则融资需求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减少,融资需求减少。企业营运资本投资的变化首先受到融资成本或难度的影响。但是,融资因素只是企业考虑营运资本投资水平的一个因素,企业决定增加或减少营运资本投资,还取决于投资意愿或者预期。因此,这里首先从融资和投资的角度分析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

从融资角度来说,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取决于经济周期对于融资成本的影响。经济上行期,由于金融环境相对宽松和企业信用等级增加,企业容易从资金提供者那里获得资金,同时物价上升也导致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下降。不考虑长期资金来源,企业可以在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信用融资之间任意选择。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融资的相对成本来说,虽然商业信用融资通常有一定的免息期(一般不会太长),短期内融资成本低于银行信用融资,但是,一旦超过一定期限,商业信用融资成本会骤然加大,首先表现为可能失去现金折扣(如以3/10,60/n的商业信用条件,计算放弃折扣的实际年利率为449%,大大高于银行融资成本),而后可能存在断货、诉讼和信誉损失。因此,除非超短期融资或企业可以利用市场地位获取较长的商业信用免息期,银行信用融资成本应该低于商业信用融资。经济下行期,由于金融环境趋紧,企业信用等级下降,融资难度加大,物价指数走低也导致实际融资成本上升。与经济上行期相比,银行信用融资成本和难度加大。由于产品销售不畅,商业信用融资可以获得相对更长的免息期。企业可能会用商业信用融资替代部分银行信用融资。石晓军和李杰[11]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替代系数与GDp之间具有反周期性规律就说明了这一点。

从投资角度来说,按照一般的财务管理理论,营运资本投资持有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持有成本、短缺成本和投资预期。经济上行期,由于客户信用度提高,坏账风险较低,企业愿意给客户提供期限更长的商业信用(表现为应收账款增加)。同时,由于存货销售通畅、资产价格上升,对经济前景预期乐观,存货短缺风险加大,企业增加存货库存更加有利。经济下行期,客户信用下降,坏账损失增加,企业对外提供商业信用意愿降低。同时由于销售下滑,物价走低,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存货短缺,成本降低,贬值风险加大,企业应该减少存货库存。

因此,无论从融资还是从投资角度,营运资本投资应该顺经济周期波动。经济上行期,内外部融资通畅,营运资本持有成本下降,短缺成本增加,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应逐步提高;经济下行期,内外部融资趋紧,营运资本持有成本增加,短缺成本下降,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应逐步下降。

但是,上述分析有一个假设前提,即营运资本投资向上或向下调整是没有成本的(或者说只是对于营运资本投资水平的静态分析)。现实中,营运资本投资水平向上和向下调整都会受到调整成本的影响。

例如,对于存货来说,经济上行,企业增持存货有利,但增持存货会受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产能限制。存货水平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会随经济增长的加快逐渐增加,存货库存无法和收入同步增长(甚至会下降),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存货投资会下降。经济下行,虽然持有大量存货对企业不利,但由于销售不畅,降低库存意味工人失业,社会成本增加。由于材料、人力供应宽松,产能闲置,增持存货的边际成本会降低。因此,经济上行期,存货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会大于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经济下行期,存货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会大于存货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存货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在经济上行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加快会显著增加(材料、人工和固定资产的供应更加紧张),在经济下行期随着经济增速的减缓会显著降低(材料、人工和固定资产的供应更加宽松)。

对于应收账款来说,账期的调整会影响下游企业的资金状况,企业在不同经济时期调整信用账期,产生的边际收益和成本是不同的。经济上行期,商品畅销,下游客户资金相对充裕,账期向上调整(延长)的边际收益(销售增加的收益)和向下调整(缩短)的边际成本(客户流失成本)都不会显著增加(即资金问题不会成为影响客户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企业可能会选择向下调整账期;经济下行期,商品销售不畅,下游客户资金相对紧张,账期向上调整的边际收益和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都会明显增加(资金问题会成为客户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企业可能会选择向上调整账期。

因此,从调整成本的角度,企业营运资本投资应该逆经济周期而动。在经济上行期,尽管增持营运资本有利,但营运资本投资向上调整的净边际成本大于向下调整的净边际成本,随着经济增速加快,二者比值会显著增加,从而表现为营运资本周转速度加快。经济下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向下调整的净边际成本会大于向上调整的净边际成本,随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二者比值会显著增加,从而表现为营运资本周转速度变慢。

总之,从融资、投资和调整成本角度分析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实践中,三种因素可能都会对营运资本调整起到一定作用。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究竟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各种因素对营运资本投资作用的大小,本文将通过经验分析予以确定。

2营运资本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经济发生波动时,中央银行为了熨平经济波动,往往会采取逆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通过较紧的货币政策,减少金融机构资金提供数量或提高资金价格。而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金融机构资金的提供数量或降低资金的价格。但在实际政策实践中,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并非是简单负相关关系。陈建斌[12]认为由于信息不完全导致的货币当局对经济波动拐点判断的失误、政策惯性和政策时滞等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方向上的错配并不少见。在经济上升的初期,政府为刺激经济尽快恢复会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下行过程中,政府如果错判经济趋势,也可能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作为一种反周期政策,其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作用效果可能并不一样。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货币政策对经济过热的调节作用比经济萧条的调节作用更有效。不同经济状态下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力会产生很大的制约作用。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经济中的主要矛盾是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家和消费者对未来的悲观情绪占主导,央行放松银根、降低利率难以启动投资和消费,同时,银行选择惜贷以规避风险,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传导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努力往往不能达到政策意图[12-13]。王义中和宋敏[14]研究发现在经济上升期,外部产品需求和资金需求都会影响公司的投资行为,而在经济下滑期,只有外部产品需求渠道对投资起作用。若在经济下滑期,实施以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目标的政策可能并不会有效刺激公司投资,而实施以刺激外部需求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效果可能会更好。

因此,货币政策的营运资本投资传导途径(无论是货币渠道还是信贷渠道)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货币政策本身对货币供应量影响导致的营运资本投资的变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或者因错配造成的顺周期操作,缩小或扩大经济周期波动,从而使货币政策和经济周期一起对企业营运资本投资产生叠加影响。

就货币政策本身的影响来说,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时期,宽松货币政策所起的作用可能并不相同。经济上行时期,由于经济前景预期较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而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经济前景预期悲观,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并不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即货币渠道的利率作用可能会失灵)。但是,经济下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使不会增加投资和产出,但至少会通过信贷渠道降低资金价格,从而使得企业之间的货款支付加快。

就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叠加影响来说,在经济上升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者在经济下行期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加大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的影响。在经济上升期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或者在经济下行期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或者抵消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

1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了1998年之前在沪深两市已经上市的230家制造业公司的2001―2013年数据,组成个数为230、时间序列长度为13年平衡面板数据(即2990个数据点),检验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效应和货币政策效应。以这种方式选择数据是因为:首先,营运资本相关的指标具有极强的行业特性,为了减轻行业因素的干扰,本文只采用制造业公司。其次,为避免公司ipo初期对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删除了上市不足三年的公司。再次,使样本期间至少能覆盖相对完整的经济周期。最后,采用平衡面板数据是考虑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和数据去趋势化。在样本选取的过程中剔除了符合条件但数据不全和财务指标异常(净资产为负或营业收入为零)的公司。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财务指标按1%比例通过winsorize进行了缩尾处理。

经济周期划分:按照“谷―谷”法划分,参照以往的研究和我国GD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将2001―2007年划分为经济上行期,2008―2013年划分为经济下行期。在经验分析时,就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样本分别进行比较分析。这两个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与理论分析中对于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的定义基本吻合,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

2计量模型的设定

本文采用如下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wC代表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RGDp代表GDp实际增长率,mp代表反映货币政策松紧情况变量,Control代表系列控制变量。β1和β2分别代表经济增长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程度和营运资本投资受货币政策松紧的影响程度,β3反映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叠加影响,如果β3显著且符号与β1相反,说明货币政策具有减弱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作用,若与β1一致,说明货币政策具有加强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

由于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可以有效避免不随时间变化的遗漏因素(如治理结构、行业因素、采购和销售模式)等对营运资本的影响。本文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法对计量模型(1)进行估计。为避免内生性的影响,在控制变量的选择上,对于明显受当年营运资本影响的变量选择其滞后一期的变量值进行回归。

3变量的选择

(1)因变量(wC)

营运资本投资=销售产品提供的净商业信用+存货-采购材料获得的净商业信用

销售产品提供的净商业信用=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

采购材料获得的净商业信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

为叙述简化起见,文中销售产品提供的净商业信用以应收账款代替,采购材料获得的净商业信用以应付账款代替。上述变量值都是以当年平均值除以当年营业收入计算取得。

(2)自变量

经济增长率(RGDp):为GDp实际增长率。

货币政策(mp)变量:由于单独用利率、货币发行量、信贷增长等单一指标很难判断货币政策究竟是紧缩还是宽松,笔者仿照陆正飞与杨德明[15]的做法,以mp(mp=m2增长率-GDp增长率-Cpi增长率)指标来估算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如果该指标偏大,则表示货币政策偏于宽松;反之,则表示货币政策偏于紧缩。从2001―2013年,mp分别为86、86、84、09、45、15、-23、23、191、60、26、41、33。我们选择6个mp较大的年份,即2001年、2002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和2010年6年作为货币政策宽松期,取值为1;其余年份作为货币政策紧缩期,取值为0。

(3)控制变量

根据Hill等[16]的研究,本文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规模、长期投资支出、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长期负债融资和股权融资7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影响营运资金的需求。营业收入增长会相应地减少对营运资本的需求[16]。

公司规模:以总资产的对数计算。公司规模反映了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公司规模越大,企业融资约束越小,营运资本投资越高。

长期投资支出:用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计算。企业长期投资水平越高,资金需求量越大,会减少营运资本投资,将流动资产转换为长期资产[17-18]。

资产负债率:以负债比总资产计算。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该指标越大,企业营运资本投资越小。

净利润率:以净利润比营运收入计算。Deloof[19]研究说明盈利能力和营运资本投资成反比关系。同时,利润越高,企业营运资本投资的资金来源越多。

长期负债融资:以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长期负债-期初长期负债计算。长期资金来源越多,可供投资的资金越多,营运资本投资水平越高。

股权融资:以现金流量表中接受的权益性投资计算。接受的权益投资越多,可供投资的资金越多,营运资本投资水平越高。

长期投资水平、长期负债融资和股权融资均用营业收入标准化后的值计算。

4相关性分析

为了直观了解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随时间变化趋势以及与GDp增长率的关系,本文分别做出了四项指标均值的时间趋势图(见图1的左图)。由图1所见,在2001―2013年,虽然在经济下行期后几年,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有一定上升趋势,但总体来说它们均具有明显的向上或向下的时间趋势。实现单位销售收入所需的平均营运资本投资从2001年的070元,下降到2013年的025元。应收账款、存货也有类似趋势,而应付账款除2007年之外,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样本公司营运资本的管理水平逐年提高。

图1滤波前后营运资本投资时间序列图

注:图1左边为滤波前,右边为滤波后;图中虚线为GDp增长率,实线为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

由于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为了分析营运资本变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需要将营运资本及其组成的时间趋势过滤掉。如果采用原始数据,营运资本的波动不容易观察,而且在回归时会产生严重的计量问题。

如果不去除营运资本变化的时间趋势,很明显经济上行期的营运资本需求大于经济下行期的营运资本需求,从而可能得出营运资本需求顺经济周期的变化规律。本文仿照Fernandez-Corugedo等[20]的做法,采用Hp滤波法,将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时间趋势过滤掉,得出它们的波动成分,分析营运资本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过滤掉时间趋势的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和GDp增长率以及时间变化趋势见图1的右半部分。由图1可见,滤波后的营运资本投资波动趋势和GDp增长率波动趋势近似相反。在GDp增长率最高的2007年附近,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水平最低,而在GDp增长率较低的年度,净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水平较高。在2001―2007年的经济上行期,随着GDp增长率的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逐步降低;在2008―2013年的经济下行期,随着GDp增长率水平的下降,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逐步增加。总体来说,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和GDp增长率应该呈负相关关系。

基于此,

本文分别做了经济上行期和下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采用滤波后值,回归时也采用的是滤波后值)与GDp增长率以及货币政策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如表1和表2所示。由表1和表2可知,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都与GDp增长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货币政策变量与营运资本投资及其组成部分的关系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期有所不同。在经济上行期,货币政策和营运资本投资、应收账款和存货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营运资本投资。在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和营运资本投资、应收账款显著负相关,与存货无显著相关关系。即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降低营运资本投资。这说明经济下行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促进企业扩大投资,但是会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并可能改善企业的流动性水平。

祝继高和陆正飞(2009)的研究发现银根紧缩时,企业会增加现金持有水平。

表1经济上行期主要变量相关性系数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营运资本投资的三项组成中,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都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销售回款的加快(减慢)会缩短(增加)对上游客户付款周期。应收账款和存货在经济上行时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经济上行时应收账款周转和存货周转会同步变化,而在经济下行时期,二者相关关系为负,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但一定程度上说明由于资金紧张,二者在经济下行时具有竞争关系,即企业要么选择放松商业信用条件要么选择增加库存。存货和应付账款无论经济上行还是下行,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经济下行时二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以上描述说明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占用水平或周转速度,在经济下行期尤其如此。

四、回归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1总体回归分析

表3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由表3可见,无论是经济上行期还是经济下行期,GDp增长率的系数均显著为负。因此,营运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经济增长越快(慢),实现单位营业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越少(多)。经济周期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主要受到调整成本的影响,而不是投融资因素的影响。不考虑货币政策作用,在经济上行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实现单位营业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下降02%;经济下行期,GDp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实现单位营业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增加57%。这说明,经济下行时期,经济增长率变化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更加明

显(表3的第三列回归结果也佐证了这一点

第三列增加了经济状态变量(上行期为1,下行期为0)和其与GDp增长率交叉项变量。由于交叉项系数为正且显著,与GDp增长率系数正好相反,说明GDp增长率在经济上升期变动对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弱于经济下行期。),这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一致。enqvist等[20]发现经济下行时期营运资本的管理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GDp增长率和货币政策mp交叉变量的系数,在经济上行期显著为负,与GDp增长率系数符号一致;在经济下行期显著为正,与GDp增长率系数符号相反。由于mp是虚拟变量(货币政策宽松时为1)。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期具有加强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具有减缓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作用。也就是说,经济上行期,GDp增长1个百分点,如果货币政策宽松,实现单位营运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下降48%(GDp增长率的系数+交叉项的系数);经济下行期,GDp下降1个百分点,如果货币政策宽松,实现单位收入所需营运资本投资则下降02%。换句话说,经济上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加强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抵消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减慢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企业减轻财务风险。反过来说,经济上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弱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减慢作用,使得企业资金面更加紧张。

单独就货币政策变量mp来说,其系数在经济上行时期显著为正,而在经济下行时期显著为负。说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缩政策相比,在经济上行期,可以增加企业的营运投资;经济下行期,通过降低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方式降低营运资本投资资金占用,改善企业流动性水平,这一点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

表3以营运资本投资为因变量模型(1)回归结果

)。

2分项回归分析

表4是分别以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为因变量的模型(1)回归结果,通过表4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波动的影响。

就GDp增长率的系数来说,无论因变量是应收账款、存货还是应付账款,经济上行和下行期的系数都为负,而且除经济上行期因变量是存货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外,其余回归的系数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经济增长加快,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都会下降(或者说是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周转都会加快)。这说明,经济上行期,应收账款周转的加快是引起营运资本投资减少的主要原因;经济下行期,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同时变慢是引起营运资本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应付账款作为对营运资本投资的商业信用融资,逆经济周转变化会减轻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但并不能扭转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方向。联系到前面的相关性分析,说明经济增长减缓造成的商业信用融资的增加,更多的是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变慢引起的被动性增长,而不是为了抵消经济周期影响的主动性增长。

如果是主动性融资,营运资本投资在经济下行期至少不会显著增加。

就GDp增长率和货币政策mp的交叉项系数来说,各个因变量下的回归结果有较大差异。经济上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加强作用表现为存货占用水平下降(存货周转的加快)和应付账款占用水平的增加。在经济下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经济周期效应的抵消作用主要体现在应收账款的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加快)。

就货币政策mp变量的系数来说,各个因变量下的回归结果也有较大差异。相对于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期主要表现为存货的增加(也会造成应付账款下降);在经济下行期,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的减少。经济下行期,由于企业资金面紧张,货币政策宽松并不会造成商业信用融资的减少(应付账款的降低)。也就是说,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上行期刺激投资扩张的作用主要体现存货水平增加上;

这种增加不同于经济下行期的被动增加,是市场预期乐观引起的主动增加,通常表现在经济上行的初期。而经济下行期,货币政策宽松造成营运资本投资下降主要表现在应收账款的下降。即企业收缩了对外提供的商业信用,

由于货币供应环境相对轻松,收缩信用对于收入增长的负面影响较低。但收回的资金并不是用于同比例扩大投资,更有可能用于现金储备。

表4以营运资本投资组成为因变量模型(1)回归结果(n=1380)

3稳健性检验

虽然营运资本投资单个组成可以更加具体地说明营运资本波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营运资本波动原因。但前面已经提及,三个组成的投融资决策从来不是独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而将三个组成合在一起的营运资本投资指标虽然更加合理,但由于考虑的因素更多,反映的信息过于总括。而营运资本投资的三个组成之间两两组合也具有明确的经济学或财务学含义,在实践和一些学术研究中有时更为常用。因此,分析这些组合的宏观经济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验证前文所述的营运资本投资的宏观经济效应。

营运资本投资组成的两两组合含义:首先,应收账款+存货的组合反映了不受融资因素影响的纯营运资本投资。其次,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组合反映了企业给予上下游客户的净商业信用。最后,存货-应付账款组合反映了企业支付价款的存货净购买。

表5是以三种组合为因变量的模型(1)回归结果。由表5可知,纯营运资本投资和净商业信用明显受到经济增长率的影响,逆经济周期变化。而存货的净购买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宽松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经济周期效应的叠加作用,在经济上行时主要表现在促进存货净购买上,在经济下行时主要表现在抵消纯营运资本投资和净商业信用的增加方面。货币政策本身的影响在经济上行和下行有明显的不同,在经济上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促进企业增加存货净购买,但对于净商业信用的影响不显著;在经济下行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得纯营运资本投资和净商业信用下降,但是对企业存货净购买没有显著影响。

总体来说,以营运资本投资组成两两组合为因变量的回归结果和前文的分析基本一致。

表5以营运资本投资组成的两两组合为因变量模型(1)回归结果

篇幅所限,将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略去。(n=1380)

五、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的研究发现,主要受不对称调整成本的影响(经济上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大于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经济下行期,营运资本投资向上调整的边际成本会小于向下调整的边际成本),而不是受常规投融资因素的影响,使得营运资本投资逆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增长越快,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越低;经济增长越慢,实现单位收入所需的营运资本投资越高。同时发现,营运资本投资逆经济周期的变动效应,在经济上行时,主要表现为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加快,而在经济下行时,则表现为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速度的同时变慢。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速变化对于营运资本投资(或资金占用)的影响相对于经济上行期更加显著。

货币政策对于营运资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经济周期效应的叠加影响;另一方面,是其本身通过改变货币环境而对于营运资本投资的影响。

在叠加效应方面,通过经验分析发现,经济上行期,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加强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宽松货币政策可以抵消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的减慢作用,从而有利于企业降低财务风险。

反过来说,经济上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缓经济增长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加速作用,而在经济下行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强化经济下滑对于企业资金周转的减慢作用,使得企业资金面更加紧张。

在货币政策本身效应方面,理论和经验分析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政策相比,在经济上行时期,主要通过增加存货投资方式增加企业的营运投资;经济下行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增加企业营运资本投资,但以降低资金成本、加速资金周转的方式降低营运资本(主要是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从而改善企业流动性水平。

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首先,经济下行期,经济增长与营运资本占用水平关系更加密切,经济增长减缓会加大企业营运资金风险。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对于企业营运资本指标的监控和分析。其次,缓解经济下行对于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方法是可以采取宽松货币政策,也可以采取降低企业营运资本占用水平向下调整的成本(如健全社会保障水平和采取更加灵活就业政策)。再次,和其他一些研究货币政策效应的文献结论一样,经济下行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增加企业的营运资本投资,因此,试图采用普遍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法不一定有效,而且有可能使得一些应该被市场淘汰的“僵尸企业”复活。最后,商业信用融资可以抵消部分营运资本的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效应,但这只是企业对资金周转加快或变慢的一种被动性适应,并不能对于宏观经济周期或政策的作用产生明显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受数据等因素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只涵盖了一个经济上行期和不太完整的经济下行期(本轮经济周期的结束时间尚不确定),所以本文的结论尚需要更多完整经济周期数据的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Chiou,JR,Cheng,L,wu,HwtheDeterminantsofworkingCapitalmanagement[J]JournalofamericanacademyofBusiness,2006,10(1):149-155

[2]mansoori,e,muhammad,DJDeterminantsofworkingCapitalmanagement:CaseofSingaporeFirms[J]ResearchJournalofFinanceandaccounting,2012,11(3):15-23

[3]Lamberson,mChangesinworkingCapitalofSmallFirmsinRelationtoChangesineconomicactivity[J]mid-americanJournalofBusiness,1995,10(2):45-50

[4]Baos-Caballero,S,García-teruel,pJ,marínez-Solano,pworkingCapitalmanagementinSmes[J]accounting&Finance,2010,50(3):511-527

[5]einarsson,t,marquis,mHBankintermediationovertheBusinessCycle[J]moneyCreditBanking,2001,33(4):876-899

[6]石晓军,张顺明经济周期中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替代行为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2):10-22

[7]petersen,m,Rajan,RtradeCredit:theoriesandevidence[J]ReviewofFinancialStudies,1997,10(3):661-691

[8]石晓军,张顺明商业信用对信贷政策的抵消作用是反周期的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0,(1):213-236

[9]刘飞货币政策、信贷歧视与企业间商业信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3):20-23

[10]merville,LJ,tavis,LaoptimalworkingCapitalpolicies:aChance-Constrainedprogrammingapproach[J]JournalofFinancial&Quantitativeanalysis,1973,8(1):47-59

[11]石晓军,李杰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关系及其反周期性:1998―2006年[J]财经研究,2009,(3):4-15

[12]陈建斌政策方向、经济周期与货币政策效力非对称性[J]管理世界,2006,(9):6-12+171

[13]匡国建实体经济对货币政策的约束与对策[J]金融研究,2003,(3):63-70

[14]王义中,宋敏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资金需求与公司投资[J]经济研究,2014,(2):4-17

[15]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管理世界,2011,(4):6-14

[16]Hill,mD,Kelly,Gw,Highfield,mJnetoperatingworkingCapitalBehavior:aFirstLook[J]Financialmanagement,2010,39(2):783-805

[17]petersen,FBCworkingCapitalandFixedinvestment:newevidenceonFinancingConstraints[J]RandJournalofeconomics,1993,24(3):328-342

[18]于博,颜铭佳货币政策、营运资本管理与房地产流动性风险[J]南方金融,2014,(7):4-9

[19]Deloof,mDoesworkingCapitalmanagementaffectprofitabilityofBelgiumFirms?[J]JournalBusinessFinanceandaccounting,2003,30(3-4):573-588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5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宏观经济

前言: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而正确的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使宏观经济的发展具备一定的稳定性特点。当前,对通货膨胀的研究局限于动态结构的状态下,而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非常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对三者进行科学的协调,是很多经济研究领域重视的问题。

一、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工具选取同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关系

(一)三者研究具备较强的联系程度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运行摆脱了改革开放初期以“高增长、高通货膨胀、高波动”为特征的大起大落局面,进入“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平稳化”的轨道,无论从水平还是波动幅度来衡量,我国通货膨胀处于由高向低转变的态势。但另一方面通货膨胀的持续性或者惯性仍然较高。长期形成的通货膨胀持续性特征,现阶段劳动力、资源能源约束和流动性过剩形成的通胀环境,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构成一定挑战。随着通货膨胀问题的出现,货币政策必须进行调整,可以根据中介目标的状态,对信贷机制实施良好的控制,使通货膨胀问题的处理能够具备更强的现代性特点。对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可以根据货币供应体系的基本模式进行推进,使宏观经济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利用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实现通货膨胀问题的解决。要根据经济数据的波动情况,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律进行判断,使经济的发展趋势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要按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过程,对经济发展的横轴进行判断,以便宏观经济可以更好的根据横轴的状态进行调节。可以按照信贷量的具体情况,对宏观经济稳定性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通货膨胀问题的分析可以更好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可以在通货膨胀问题的演变过程中,对相关经济数据的峰值情况进行统计,使货币的供应可以同研究方案实现统一。如果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使用经济危机方面的理论进行支持,则可以按照正规金融活动的模式,对通货膨胀的构成要素实施判断,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研究,使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更加准确。

(二)货币政策工具对调整通货膨胀具有重要作用

在分析货币政策工具的过程中可以按照信贷冲击的模式对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的科学性进行判断,使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能够更具针对性。可以对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因素实施了解,使货币政策能够根据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发展方案的制定。在分析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会成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状态的首要因素,如果能够正确的实施货币政策的调节,将使得宏观经济在增长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保证经济政策的平稳性。货币政策的研究还能够使宏观经济的波动状态受到影响,如果货币政策在调整的过程中可以对信贷投放状态进行研究,则可以使宏观经济以较为缓慢的形式变换到正常的状态,使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模式能够更加健康。

二、处理通货膨胀预期、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经济稳定关系的建议

(一)提升对通货膨胀基础性因素的研究

在进行通货膨胀预期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对影响宏观经济的主要因素实施了解,可以按照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三类主要因素的协调关系进行明确,使未来的宏观经济调整工作能够具备充足的实践经验。可以按照央行机构的指示情况,对外汇体制改革环节实施了解,使外汇体制改革可以更好的适应利率的变化情况,如果能够对现有的市场模式做出正确的调整,可以按照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要素,对经济的调控技能实施了解,使通货膨胀问题可以得到根本性转变。要根据复杂状态下的宏观经济调节基础,对经济波动状态实施有效的研究,通过通货膨胀的影响深度,进行宏观经济复杂性的控制,使宏观经济可以更好的利用外汇资源进行稳定性修补。要根据当前通货膨胀的严重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性能进行研究,如果能够保证对通货膨胀问题实施有效的控制,则需要根据货币紧缩的状态对宏观经济实施调控方案的更正,使宏观经济可以在更小的波动周期内实现影响力的提升。

(二)加强对货币政策合理性的分析研究

在进行货币政策工具研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货币投放的需要,对宏观经济的具体投放规模进行研究,使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可以符合货币投放的时机。要根据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过程中的收缩状态,对影响货币投放风险的因素进行控制,使货币的投放具备更强的准确性。要根据货币当前的汇率情况,对货币运行过程中的供给状态进行研究,以便货币能够更好的通过浮动政策的调节实现汇率的有效控制。可以加强对货币政策的出口途径分析,通过固定时期的货币政策状况,对货币的供给机制进行调整,以便货币的运转数量可以更好的实现调整。在进行信贷投放研究的过程中,要按照信贷投放的具体机制,对提升信贷投放质量的因素实施了解,以便信贷的投放环节可以更好的适应货币供给的需要,促进货币政策供给科学性的提高。

结论:通货膨胀问题很容易导致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在实施货币政策工具选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保证选用的正规性,则可以对宏观经济的稳定性进行维护,深入的研究通货膨胀问题与经济稳定性的关系,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津燕.后危机背景下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思考[J].大江周刊:论坛,2010(03).

[2]王超.强化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短期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10(70).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6

关键词:人民币;新台币;兑换结算;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7)07-0068-04

一、两岸货币制度的法律地位

(一)两岸货币法律地位具有特殊性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1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法律规定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第6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禁止外币流通,并不得以外币计价结算”。国家或地区法定本币是流通货币,其他国家或地区货币不能在境内流通。台湾“中央银行法”第3条规定,台湾货币发行权属于“中央银行”。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台湾“中央银行”可委托商业银行发行货币。2002年9月,台湾地区行政管理当局修正“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及第二项,规定大陆发行的各种币券在限额内,可以进出入台湾地区,超过限额必须自动向海关申报,由旅客自行封存于海关,出境时准予携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实施细则”明确,条例第三十八条所称币券指大陆地区发行之货币、证券、银行钞券、奖券、或其他类似之票券。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事实上存在着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4个相对独立的货币区域。一个国家存在多种货币现象在国家战争状态下或内乱时期出现并不奇怪。我国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期间存在多种货币。但在和平时期我国存在4种货币属于非常独特的现象。外币不得在境内流通是从维护货币的合法性、权威性及保障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角度制定的法律制度。从法律上讲,新台币是地区性货币,性质上是本币非外币。人民币虽然是全国性货币,但在特定条件下并不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因此,人民币不能在台湾地区流通,新台币也不能在大陆流通。

(二)两岸货币制度存在差异

人民币与新台币货币制度存在5个差异:一是发行主体不同。前者为中国人民银行。后者比较特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台湾“中央银行”缺位,新台币发行权由“台湾银行”代行;二是流通地区不同,前者为大陆,后者流通于台湾地区,金门、马祖曾经实行战时货币制度;三是发行准备不同,前者没有法定发行准备金要求,后者则要求100%的发行准备金(硬币除外);四是兑换程度不同,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完全可兑换,新台币不可自由兑换。五是汇率机制存在差异。2005年大陆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而台湾汇率机制比大陆更显灵活机动。大陆近年来积极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促使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而台湾为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当局采取多种形式控制新台币可兑换,避免新台币国际化。台湾行政管理当局不允许岛内银行办理外汇支票存款,不得将一般外汇存款质押办理新台币借款,不得将各种外币贷款兑换为新台币,禁止岛内银行在境外开立新台币存款账户,制度约束新台币通过银行渠道流出流入台湾。

二、两岸货币兑换的现状分析

(一)两岸货币兑换的现状

至今,大陆有关部门不予认可新台币作为地区货币存在的现实,商业银行必须获准才能办理新台币兑换业务,对新台币收兑始终不允许公开挂牌操作。在大陆外汇管制的环境下,新台币不能在大陆公开使用,民间收兑新台币不受法律保护。在大陆市场以新台币进行交易,一般人也不愿意接受,携带新台币现钞到大陆极不方便,更何况新台币不能在大陆市场购物、消费,民间对新台币现钞的需求很小,所以在大陆的新台币现钞流量和存量都不大。台湾外汇管制宽松,台胞使用外汇限制很少,汇兑比较方便,到大陆旅游和投资携带美元现钞或汇款比新台币方便。台湾当局规定大陆发行的人民币、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在限额内,可以进出入台湾地区。超过限额必须自动向海关申报,由旅客自行封存于海关,出境时准予携出。虽然有的大陆旅客入台携带人民币超过规定数额没有申报,台湾海关一般也不查,但数额不可能很大。人民币在台湾使用范围也很有限。岛内银行、大商场和公共机构不得收兑人民币,只有旅游区内可以用人民币购物消费。海峡两岸海上小额贸易以易货为主,无需很多人民币现钞。目前,人民币在台湾岛内流量和存量不大。

(二)两岸货币兑换相关法规比较

两岸货币管理当局都明文规定特别限制人民币与新台币兑换,但是具体安排差别比较大。

199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明文通知大陆经批准办理外币兑换的银行均可以人民币收兑居民持有的新台币或回乡探亲、旅游观光和投资贸易的台胞携带入境的新台币现钞。经批准可收兑外币的银行是否收兑新台币可由其总行决定。台胞使用剩余人民币出境时可以凭兑换水单换回新台币。收兑新台币的买入价,属于内部通融兑换价,不对外挂牌,不登报,凭居民身份证或台胞通行证收兑。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外币现钞管理政策,明确各外汇指定银行分支行可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等边贸地区加挂人民币兑边贸国货币的汇价,其买卖价差可自行确定,收兑的外币自行消化。该政策没有包括新台币,也许是基于上述省市边贸对象都是国家货币的原因。2003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五市中国银行分支机构在新台币兑入业务的基础上,办理一定范围内的新台币兑出业务。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大陆的银行没有公开挂牌标明人民币与新台币兑换价格,也没有公开告知兑出新台币有关事宜,收兑新台币账务核算直接记载为人民币现金收付。

2005年10月,台湾当局根据2002年7月《试办金门马祖与大陆地区通航实施办法》修正案第29条制订《金门及马祖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现钞买卖业务要点》。经台湾“中央银行”批准,金门岛内台湾银行金门及金城分行、土地银行金门及金城分行、金门县信合社、华银行金门分行,马祖岛内台湾银行马祖分行可以办理人民币现钞买卖业务其实就是兑换业务;兑换限额为每次出入境买入或卖出金额人民币2万元;人民币与新台币兑换汇率由银行自行决定,依新台币、人民币兑换美元的交叉汇率加现钞成本。金门马祖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现钞兑换业务特点:一是银行只赚兑换汇差,未收取兑换现钞的手续费;二是无开立人民币存款账户;三是未办理人民币汇款业务。人民币现钞兑换头寸抛补由汇丰银行和美国银行台北分行负责,银行自行商谈确定。2006年6月,台湾当局修订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现钞买卖业务要点,新增及修改部分条款。修正案明确,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现钞兑换业务应确认交易人资格及交易人得委托旅行社或领队代办。兑换总额在新台币50万元以上时,受托人应比照外汇收支或交易申报办法规定,另填写外汇收支或交易申报书,办理结汇;办理人民币现钞兑换业务受理每次出入境买入或卖出的金额,不得超过主管机关所订携带人民币入出境的限额;办理人民币现钞兑换业务的汇率,由该金融机构自行决定,并于营业场所公布。

三、两岸货币结算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两岸货币结算的经济条件

国际货币结算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多边结算,二是双边结算。多边结算的特点是结算货币必须可兑换,以国际金融中心为结算中心,结算规则适用国际惯例。双边结算是最简单的结算模式,适用于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双方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结算规则由双方商定。

两岸货币结算必须具备基本的外部环境:一是必须通邮和通航。通邮和通航能够实现商业单证和金融票据的移送;二是必须得到双方货币管理当局的认可。否则双边结算行为缺乏保障。两岸货币结算必须具备基本的操作要素:一是必须具备结算载体,两种不同的货币能够通过载体实现兑换和结算;二是结算银行必须签订合约,建立业务关系,相互开立账户、交换密押(teStKeY)并给予对方授信额度;三是结算银行双方约定在第三地另一银行开立账户,以其他某一种可自由兑换货币作为最终结算货币。因此,人民币与新台币结算应通过双边银行办理。建立两岸银行双边货币直接结算机制体现了中央政府支持区域经济稳健发展,维护台湾地区性货币币值稳定的信心和诚意。

(二)两岸货币结算可借鉴大陆与周边国家边贸结算的经验

1993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越南国家银行达成了结算与合作协议,并于2001年11月对该协议进行了修订。该协议有3项主要内容,一是两国边境地区的外贸公司和其他经济实体进行的商品服务贸易通过两国商业银行以可自由兑换货币或交易双方协商接受的两国货币进行结算;二是易货贸易差额的结算由双方协商解决;三是经两国中央银行批准,商业银行可在对方国家边境地区的银行互开本币账户。边贸结算的差额经商业银行双边协商后可以自由兑换货币进行结算。为方便边民往来和互市贸易,商业银行双边可根据本国具体条件决定设立货币兑换点。2002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蒙古、老挝、尼泊尔、俄罗斯和吉尔吉斯等国家的银行签订协议,建立双边金融合作和货币结算的关系。200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外币现钞管理政策,明确各外汇指定银行分支行可在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等边贸地区加挂人民币与边境贸易国家货币的汇价,其买卖价差可自行确定,收兑的外币自行消化。

两岸货币结算的设想与中越、中俄及独联体等国家货币结算存在相同之处:双方货币均为不可自由兑换货币,都是通过银行办理;不同之处:一是台湾不具有国家地位,与大陆存在政治分歧;二是台湾与大陆隔着海峡,地理位置特殊,两岸人民直接交往受到自然条件限制;三是台湾地区外汇储备充足,银行电子支付工具比较发达,民众出岛习惯使用美元。

四、两岸货币兑换与结算的政策选择

从经济角度来说,两岸货币结算可借鉴同周边国家货币结算经验,实行银行双边直接结算。从法律角度来说,两岸货币管理当局不对等,没有建立货币互换的协调机制,必须通过官方认可的民间机构办理。

(一)两岸银行双边结算是必然选择

货币兑换与结算发展变化的历程证明,通过银行双边办理货币兑换与结算是必然选择。人民币与新台币结算必须首先突破两岸银行之间“通汇不通兑”的现状。两岸居民个人或企业兑换与结算的需求没有银行中介的支持是不能实现的。两岸银行建立双边结算关系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考虑,一是两岸银行是依法设立可以办理汇兑结算的机构;二是人民币与新台币通过银行统一收兑集中保管成本较低;三是两岸货币结算适合两岸货币现钞双向集中回流机制,便于管理。

影响人民币与新台币结算的最主要因素是两岸当局的政治态度。人民币与新台币双边直接结算关键问题是大陆必须承认新台币作为中国地区性货币客观存在的事实。两岸货币结算是否可行,“政经分离”是前提;和平共处是关键;两岸经贸顺利发展,人员正常交往是基础。建立两岸货币结算机制应体现积极、谨慎和互利互惠的原则,方式宜简不宜繁。

(二)促进两岸货币可兑换的对策

大陆应进一步放开对人民币现钞出入境的限制,允许居民和非居民携带更多数量的人民币现钞出入境,在沿海台商投资区、小额贸易点、直航口岸、台轮停泊点的银行网点,增设新台币兑换点。当各方面条件具备后,可以放开人民币现钞出入境数量的限制,引导港澳台及境外各金融机构逐渐接受人民币现钞并予以兑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允许所有经核准办理外汇业务的福建省内银行,都可以自行挂牌兑进兑出新台币现钞。各家银行均可以在同业或行开立新台币账户。积极推行人民币作为对台经贸往来的结算货币。大陆对台湾进口用人民币计价,出口可以用人民币或可自由兑换货币计价,进出口最后都用美元或其他可自由兑换货币结算。福建沿海地区与金门、马祖和台湾海上小额贸易结算可以用人民币标价,支付人民币,收受人民币、新台币或其他可兑换的货币。人民币与新台币在大陆的兑换、结算以外币方式处理。大陆与台湾的债权债务关系仍然视同对外债权和债务关系。

(三)促进两岸货币直接结算的对策

鉴于台湾当局对两岸“三通”的政策态度以及两地货币均不可自由兑换制度在短期内不会改变的现实,福建应充分利用人缘地利的特殊条件,积极促进台湾开辟两岸直接“三通”,拓展金融交往与合作关系,积极建立两岸银行双边结算机制试点。闽台银行间人民币与新台币直接结算的目标旨在促进两岸金融正常化,满足两岸人员及经贸交往的需求,便利回笼人民币现钞,完善大陆货币管理,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促进两岸经贸共同发展。

当前,福建应发挥区位优势,利用金门与厦门、马尾与马祖的特殊地理条件,抓住机会,先行先试,推动省内银行与台湾地区银行6家金门马祖分行建立双边结算关系,相互开立人民币与新台币账户,打开两岸金融直接交往与合作的突破口。最好确定一家总行设在福建的银行作为两岸双边结算的指定银行。支持该银行与台湾地区银行签订“结算支付协议”,建立双边结算关系。人民币与新台币兑换的汇率由双方结算行自行商定,也可选择一种可自由兑换货币如美元实现间接转换,通过第三地账户行结算。大陆银行和金融机构吸收的新台币可以移存结算行,由结算行统一与台湾结算。各银行以买入价从客户手中买入新台币,以中间价移存结算行。汇出行和汇入行之间合理分摊成本,保持一定的汇差,利益分享,保障结算正常运行。大陆结算银行可与台湾结算银行签订“授信协议”,将结算差额转化为两行之间借贷,事后定期办理外债登记。两岸银行货币兑换结算技术争端可以适用第三地法律。

五、两岸货币兑换结算的法律经济效应

一是可以通过输出货币当局发行的纸币,换取实际资源进口,这种好处称为铸币税,即货币发行者凭借其发行特权所获得的货币面值超过发行和管理成本的金额。人民币现钞在台湾可兑换后,大陆可以进一步对台湾推行人民币计价结算。人民币现钞是通过交换形式流入台湾岛内,台胞要取得人民币现钞,必须通过向大陆出口商品和提供劳务服务的方式实现。因此,随着人民币现钞的流出,台湾的资源将相应流向大陆。这种通过货币区域性扩展而实现的对台湾资源的利用,是额外的收入。根据两岸经贸、人员交往的现状,短期内,人民币现钞流入流出台湾的数额不会很大;长远来看,人民币现钞流入流出台湾的数额可能增加。同样,新台币流进流出大陆的数额也将逐步增加。

二是可以促进两岸经贸共同发展。人民币现钞与新台币可兑换,大陆居民到台湾旅游商务等活动可以使用人民币,不必使用外币,不仅减少兑换的损失,还可以增加在岛内的消费。如果每天有1000人次的大陆居民旅游停留台湾,按现行大陆的供汇标准能够直接增加台湾财政收入。人民币与新台币实现银行双边直接结算能够便利两岸“三通”,尤其是金门和马祖使用人民币可能比使用新台币更为方便,两岸经贸、人员往来支付结算不需要通过第三地中转,可以直接转账结算,能够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增强两岸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两岸经济发展。

三是有助于两岸货币汇率联动,防范国际金融风险。2006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00美元兑780.87元人民币,美元兑人民币比上年末低2622个基点,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中有升。2000年至2006年各年末新台币对美元汇率(银行间收市价)为1美元等于32.992、34.999、34.75、34.01、32.50、33.57和32.55元新台币。近几年来,新台币对美元汇率波动不定,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上升趋势,形成巨大汇差空间。人民币和新台币的汇率机制都是与美元挂钩,跟随美元变动,此涨彼落,对处在特殊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下的台湾而言,汇率的稳定至关重要。两岸货币与美元的汇率相互联动,不仅能够共同有效抵御汇率风险,而且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可以从中获得双重汇差收益。

四是有助于人民币区域可兑换。人民币在台湾地区的可兑换是人民币走向区域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人民币要成为区域性货币首先必须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使人民币成为值得信赖的货币;合理确定人民币与外币的比价;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

人民币与新台币实现银行双边直接结算可能加剧跨境资金流动,增加货币管理的难度,对两岸货币管理当局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1]张邦锯.台湾的金融和银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2]方晓丘.海峡两岸经贸往来导向[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11.

[3]吴志攀,程家瑞.海峡两岸银行法律实务论坛.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

[4]张万明.涉台法律问题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12.

[5]沈乐平,李永然.中国:海峡两岸民商法律问题之比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4.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7

自1998年我国出现通货紧缩以来,中央银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从现实情况看,其货币政策操作力度是相当大的,然而却与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不旺、经济增长缓慢的政策实施效果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这究竟是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已经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还是由于受客观经济新形势的,货币政策有效发挥存在时滞?一时间,人们禁不住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如果仅仅从近几年货币政策的表现就断言货币政策无效,似乎有失偏颇。因为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来看,1984年以前,我国的政策一直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下,因而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1984年人民银行确立为中央银行后,其职能和地位得到日益巩固和加强,货币政策也日渐成为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上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和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例如,1993-1996年,为治理因总需求过剩而引发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可以说,这是我国中央银行首次成功地运用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其效果是显著的。1998年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为扩大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又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应该说,我国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也是有的,但发挥得不够,属于弱效应(这似乎验证了凯恩斯学派早已有过的解释:货币政策的紧缩功能强而扩张功能弱)。为此,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二、对我国货币政策弱效应的辩证

1998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弱效应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复杂的,必须辩证地加以分析。首先,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具有金融制度的二元结构、金融市场体系残缺与滞后、政府对金融业过度管制等金融特征,因而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因为西方国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是立足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市场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而应更多地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分析框架。换言之,同样的货币政策,在西方国家能够带动经济的复苏,而在我国却可能无明显效果,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其次,以物价稳定作为最终目标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我国也不例外。但物价应稳定在什么范围之内,虽然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量化标准。换言之,界认为的货币政策弱效应是基于不同的监控指标体系之上得出的结论。再者,从理论上说,货币政策的意义就在于货币当局通过改变一定的经济参数,达到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目的。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的选定和传导机制的确定等内部制约因素以及经济开放度、现行汇率制度、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现状等外部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有效发挥都有着制约性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内部因素的制约

(1)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可以自主决定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程度。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中央银行自成立起就始终摆脱不了政府的影响,受制于政府的行为;中央银行自主选择货币政策的能力十分有限,独立性较弱。表现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既要考虑自身的目标偏好,又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目标偏好,因而形成了实为多重目标的单一目标——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定位以及我国货币供应具有的内生性[1]与外生性“混合特征”,便明证了中央银行不能独立地随意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基础货币变动都是中央银行意愿决定的,这里还存在着许多经济学家常提到的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过程。然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持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因此中央银行极有可能迫使自己在多重目标之间寻找平衡。这种弱的独立性,导致货币政策效果难以有效发挥。

(2)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要完全实现这四个目标,达到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四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会严重削弱政策效果,因而西方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相继完成了从“多目标”到“单目标”的转变。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虽然也选定为单一目标,但这一目标实际上却包含着两层含义。由于必须考虑到经济增长的重大和社会意义,因而中央银行在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双重目标的同时,更偏重于经济增长。但在目前我国通货严重紧缩的情况下,究竟应该偏重于经济增长还是保持币值稳定,都会产生“囚徒困境”,[2]削弱货币政策效应。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因此,从某些程度上说,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灵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就成为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始于1998年,主要是以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的,至今尚未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具体表现在:

第一,凯恩斯学派的传统利率传导途径不符合我国国情。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即决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的关键因素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基本上还是实行管制利率,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很低,同时实体经济对利率弹性也呈现出非预期化特征。因此,用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途径来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

第二,货币学派的资产相对价格变动传导途径在我国缺乏金融市场支持。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到供过于求的状况,则货币资产的持有者会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从而增加产出。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公众多余的现金余额支出变动来影响支出和收入,从而达到国民收入的增加。这需要有充裕的货币以及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资产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即使公众有能力也有愿望对其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也缺乏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因此,用货币学派的资产相对价格变动传导途径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第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托宾为代表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在我国存在现实阻滞。托宾的q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上升,利率下降,促使股票价格上涨,q值相应上升,也相应增加投资,从而总产出增加。因此,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关键,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规模、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金融市场各子市场间的一体化程度。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相当滞后,不仅规模偏小,而且还处于规范发展阶段;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几乎完全被割裂,通过股票价格提高形成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也不是很明显。因此,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存在现实阻滞。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信贷途径。但据李晓西等同志的研究报告,[3]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存在六方面问题: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机构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二是传导机制的客体即企业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三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路径过窄;四是货币政策传导速度下降;五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动力和信号有失真问题;六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不容乐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

2.外部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快,我国货币政策有效发挥面临着许多新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

(1)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货币政策效应与经济开放度密切相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总需求和总供给与国际收支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从而使经济运行方式和货币政策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即: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依赖于经济开放度;经济越开放,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越小,而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越大。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快,在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国外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跨国银行的大量进入,跨国银行可从我国银行业手中抢占大量的业务和市场,影响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受到极大的影响;也使得我国现行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被削弱,因而货币政策效应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由于我国现行的钉住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弹性,因此无法及时地对外部冲击作出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具体表现在:第一,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因此会出现所谓的“储蓄、投资和通货紧缩”悖论,即越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通货紧缩的预期反而会增大;第二,钉住汇率降低了套利风险,会造成短期资本外逃,投资对的推动作用受到阻滞;第三,钉住汇率无法及时应对国际市场的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增长,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

(3)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包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讲,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供应量脱离了中介目标的基本要求,与中介目标的“三性”(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差距拉大。因此货币供应量是否仍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成为现实。具体说来,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增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可控性降低;金融创新增加了货币供应定义和计量的难度,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改变了各层次货币总量的决定因素,削弱了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就货币政策工具来讲,金融创新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效率,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操作效果。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讲,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途径有弱化作用。[4]

(4)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是畸形的,主要有二层含义:一是指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二是指资本市场本身的非规范发展。由于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尤其是股票市场的高收益,造成了虚拟货币需求猛增,相应降低了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的刺激,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而资本市场的非规范发展,使得大量银行资金流入股市,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导致货币政策无法顺利传导致实体经济,同样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在当前股市的发展状态下,通过股市上扬促进经济增长只能是一个幻想。[5]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对外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货币政策有效发挥受到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多。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使货币政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从前面的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内部制约因素还是外部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最终都落在了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协调性等方面。以下就此提出调整对策:

1.我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外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的外部平衡开始成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中必须考虑的经济因素。因此,在强调稳定货币币值这一政策目标的同时,也应关注国际收支平衡,选择汇率目标区作为现阶段的汇率制度安排,这是我国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的至关重要的方面。另外,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应尽快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物价水平监控指标体系。

2.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性指标逐步过渡到价格性指标已是世界性的趋势,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利率弹性的增大,应适时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既可消除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又可消除外资银行业务扩展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但在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渐进调整的策略:即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并将外汇存款和外资银行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同时参照短期利率指标,逐步过渡到以利率为单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针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短期内,我们必须着眼于流通信贷传导途径,改善信贷配给机制,消除对非国有的歧视,并大力发展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信贷传导途径这一传导机制能够畅通无阻。从长期看,必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实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信贷途径为主向利率途径为主的转变。同时,注重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拓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使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对经济实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发展。由于货币政策偏重于总量调整,而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整,故在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通货紧缩的市场格局下,应当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来消除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供给刚性,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能量释放到有利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方向上来。

[1]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J].经济,2001,(3)。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

[3] 李晓西,余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J].金融研究,2000,(7)。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梗阻中美对比

研究背景

在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凯恩斯主义渐渐不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纳,欧洲一些国家实行了一系列的紧缩政策。日本、巴西等国家在货币政策上也是备受瞩目。2008年11月,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美联储Qe1开始,经过一次降息后,于2010年4月结束。2010年11月,Qe2启动,至2011年6月结束。2012年9月,美联储采取扭曲操作,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Qe3正式推出。2012年12月12日,为支持经济复苏和劳工市场,美联储宣布推出Qe4(也有人称之为Qe3二代),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进一步延长超低利率期限。当前世界很多国家认为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会迫使他们也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因为本币升值将给本国经济带来损失;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可能会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系再次带来通胀和资产价格的压力。可以说,美国的Qe1、Qe2、Qe3都牵动着世界各个国家的神经。

在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即货币政策的传导。因为货币政策一般是通过间接方式对经济产生作用的,传导过程直接决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单从物价稳定这一最终目标来看,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直交替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通货膨胀,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通货紧缩;此后十年又经历从通货膨胀到通货紧缩;进入21世纪后,我国在2003年开始出现局部通货膨胀,至今一直备受Cpi震荡运行的困扰。但这并不是因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不合理,从最近十多年情况来看,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是正确且及时的。1996-2002年间明显的扩张性货币政策,200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明显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都运用了多重工具,而且力度很大,但是都未能实现目标。原因只能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出现梗阻。

因此,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下,弄清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和机制,对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非常重要;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弄清货币政策传导梗阻的原因,对于我国实现对经济的有效调控至关重要,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中美货币政策传导体系对比

(一)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体系

从图1可以看出,央行以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必要的中介目标,再影响到最终目标。美国货币政策三大工具是改变法定准备率、调整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称之为传导工具,可直接影响储备基数和短期利率(传导目标),短期利率主要是联邦资金利率等。传导目标作用于间接目标,影响货币供应量和长短期利率等。间接目标最终对经济和金融产生影响,达到最终目标,最终目标中的经济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金融目标包括维持金融市场稳定等。从以上所述美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是重要的中介目标,依靠二者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影响,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是单一路径的。

美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可以称为短期目标,最终目标可以称为长期目标。中间目标一般维持一月左右,其中货币供应量可视为数量指标,利率则是价格指标。美联储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及时获取大量金融经济信息,重点监测两类中介指标,及时、灵活操作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长期货币政策目标。

美国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有效的,除了因为传导机制比较合理外,还因为美国有较为健全的约束机制。首先,美国对其金融机构有一套严格的、健全的、合理的监管体系。其次,美国有较为完善的法制环境,如有系统而完备的《金融法》。再次,美国货币政策是经科学民主决策后做出的。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遵循一套非常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还有,美国货币政策注重与其他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紧密相连,当然应协调配合,除此以外,美国还注重与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等的协调配合。这些保证了美国货币政策传导不会或者很难发生梗阻。

(二)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体系

美国货币政策是通过间接方式进行的,而在我国,1998年以前,货币调控采用直接方式,直接以行政命令对信贷进行分配。1998年以后,开始采用间接方式调控货币,并宣布以货币供应量为唯一的中介目标。按照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观点,无论是以货币供应量还是以利率为中介目标,实际最终都是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作用中枢。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跟美国一致,但是存在两个中介目标,并且两个中介目标各自指向一个调控对象,是一种并列传导模式(见图2)。其特点如下:

首先,利率没有成为中介目标。这是由盛松成、吴培新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论文证明了的。他们认为我国的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债回购利率对实体经济基本没有传导功能,按照市场化的规律,不同层次利率间难以形成传导链条,货币政策当然就不能靠利率渠道来进行传导。经过研究检验,我国国债回购利率、实际的同业拆借利率以及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等指标对宏观经济基本没有解释能力。因而利率没能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其次,货币供应量m2和信贷规模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美国以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研究证实,信贷规模在1998年后,一直发挥着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原因有:一是单纯依靠货币供应量难以有效调节我国实体经济运行,必须要有可控性更好的中介目标;二是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而根据相关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与利率中介目标具有一定同质性,因而单独依靠货币供应量是难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的;三是大量的顺差及外汇占款导致我国基础货币大量被动发行,流动性处于过剩状态,需要依靠信贷规模指标来进行约束;四是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能力减弱,需要采取更为严厉的信贷规模控制做法。

再次,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对应于调控金融市场,信贷规模中介目标对应于调控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既相辅相成又各自分离。而且在我国目前未完全实现市场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的背景下,两者之间的关联度还不够高,需要由不同的指标对两者发挥作用,进而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与美国对比,除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外,我国相关的配套制度设计也尚存缺陷。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梗阻原因探析

第一,在我国这一经济体中,货币政策传导存在两个中介目标、两个调控对象,将导致两者运行的目标产生不一致。很显然为了实现对实体经济金融市场的调节,应该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段,以影响中介目标,这就导致两者的割裂,失去货币政策的整体性、协调性。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这种两条腿走路的作用方式正在失去有效性,因为我国改革将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断走向成熟,最终与美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方式趋同。

第二,央行对信贷规模的管理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在当前背景下,为实现较强的可控性,央行在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上采用了一些行政方式。而按照市场经济理论,行政方式不能长期使用。随着商业银行逐利动机的日益增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以信贷规模调控作为货币政策调控手段的做法将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央行会经征求各商业银行意见后,拟定每年的信贷规模总量,在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变化后,央行还会采用窗口指导方式,必要时会发行惩罚性的差别准备金、央行票据、特种存款等控制信贷规模及放贷进度。一般情况下,央行会采取在价格上和数量上对信贷规模进行调整,对贷款的利率和数量进行控制,两者同时进行又适时有所侧重。

第三,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正在减弱。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是巨大的,对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具有非常灵敏的影响;根据供给对价格影响的机制,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也很大。货币供应量也可通过金融渠道流入实体经济,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第四,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未完全市场化。美国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构建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制度,因此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比较明显。而我国处在未完全市场化的阶段,货币政策在此阶段表现得较不稳定。不管是采取什么中介目标,利率都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中枢,而我国非市场化的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

第五,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缺乏敏感性。由于我国众多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很不完善合理,经营缺乏理性,在经济偏热时一哄而上,在偏冷时消极等待,使央行抑制经济过热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提振过冷经济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得不到响应。银行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导体,但是因为商业银行是经营性单位,与央行的追求目标不一致,在利润的驱使和风险回避的态度下,商业银行可能未必能够严格执行央行的货币政策,即使执行也可能在结构上不尽合理。所以,才出现求着大国企贷款,而中小企业却缺乏资金等问题。

第六,我国货币政策受到其他国家的严重干扰。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同时,使货币政策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扰。我国的大量外汇储备和世界汇率的波动已经深刻影响着我国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固然,通过放松资本管制和汇率自由浮动可维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但也为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提供了便利,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面临两难局面。

建议和启示

通过与美国的对比可以发现,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跟美国有较大差别,显然美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更有效,但不能就此否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是在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我国应当借鉴美国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传导体系。

为此,必须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建立一个中介目标包含短期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体系,改变目前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的并列传导模式;改进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尽量减少行政性手段,更多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有效应对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使货币供应量等中介目标更为有效;推进商业银行和工商企业等微观主体的市场化运行,增强其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使货币政策能够顺畅作用于最终目标;在开放经济背景下,维护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少国外宏观经济等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干扰。

参考文献:

1.杨培雷.美国货币政策与传导[J].特区与港澳经济月刊,1998(2)

2.盛松成,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J].经济研究,2008(10)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9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时滞效应,传导渠道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质的金融海啸,进而导致的全球的经济危机已经过去四年了。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各种经济政策以企图扭转萧条的经济局面。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我国,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出口额,出口额严重缩量,GDp增速减缓,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最近的几年里,央行采取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项政策使我国的GDp保持稳定的增长,然而货币流通的过多却使通胀压力逐渐显现。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积极影响不明显,这里不仅仅是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对于经济影响的被动性,更是因为货币政策时滞而使其效果没有完全影响到经济。能够认清货币政策的时滞,就可以避免单一的以当前经济指标作为判断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标准。当前的货币政策已经在起作用了,只是还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去,所以并不能在当前经济指标中完全的反应。为了保证经济平稳的发展,认识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是十分重要的。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从我国货币政策时滞的历史来考察,理论和实践结合分析时滞的原因,切实提出了减少货币政策作用时间的一些建议。本论文拟采用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文字阐述与数据推证相结合的方法并建立模型展开对我国货币政策时滞详细而深入的研究。

二、货币政策时滞的相关理论

对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性研究是建立在货币政策是否能够对经济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货币政策能否对经济有实质的影响,西方经济学家研究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论:货币中性理论与非中性理论。以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货币中性论,他们认为货币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货币供给的增减只会相应的使价格同比例的变动。而以凯恩斯主义与货币学派的货币理论为代表的货币非中性论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具有影响,是非中性的。

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是指从经济运行中产生影响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事件或趋势起,到新的货币政策表现出明显效果的时间间隔,即货币政策从反应、制订、实施、传导到生效的全部时间过程。一般可将货币政策效应的时滞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首先影响利率,利率是影响投资的重要解释变量,而投资又是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货币供应量减少(增加)利率水平提高(降低)投资需求减少(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减少(增加);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则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首先会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供给,即货币供给量减少(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上升)社会供给减少(增加)。

货币变化对实体经济是否存在影响,是经济学家们一直争论的焦点问题。货币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一些共识,如: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与货币增长率的相关关系几乎接近于1,通胀率或货币增长率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没有任何固定的关联可循;货币短期内与产出同向变化,并明显超前产出。在实践的操作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货币当局并没有放弃对于货币工具的使用。这项经济工具在控制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发展,稳定汇率市场都起到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性

纵观古今中外的货币政策操作的经济史,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情况下的货币政策的实施都没有给对改变经济现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随着货币量的慢慢渗透到经济实体中才慢慢的影响经济。这个影响时间的滞后性不仅在理论中得到证实,主流经济学通过各种经济工具进行实证分析,更进一步给滞后定量化了。主流经济学家及其相关的实证分析都表明货币政策短期能够对经济产生影响,即货币政策短期内是有效的。在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下,去研究货币政策的时滞对货币政策的效果有很大的意义。一旦央行出台的货币政策不合时宜,经济运行就容易出现激烈的波动,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然而,如果央行对货币政策时滞能准确预测,就易把握货币政策方向和力度,就能达到预定的经济政策目标。

三、我国货币政策时滞

(一)从1994年到1996年实施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所表现出的时滞

从1990年4月到1991年2月,中央银行实行了三次降利率的货币政策。低利率刺激了投资,带动了国民生产的增长。从1990年到1992年,由于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的时滞存在,导致了潜在的通胀压力。在潜在的通胀压力释放时,它使通胀来势更加迅猛。从1990年到1994年,我国的GDp实际增长率由3.8%增长到11.8%,但通胀率却从3.1%上升至24.1%。

在1994年中央银行开始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使物价涨回落。在1995年,为了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人民银行先后两次提高了存贷利率。

(二)1998年到2004年我国实施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所表现出的时滞

1996年的经济增长减缓、物价持续下降的状况以及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1998年起央行开始实施了以反通货紧缩为内容的稳健货币政策。

1998年,央行开始全面实行资产负债比率的管理和风险的管理;改革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并将存款准备率从13%下调为了8%。1999年,为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央行将存款准备率下调至6%;2000年到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放宽了消费信贷执行标准,并对对我国消费信贷政策,农村信贷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行的调整;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了开展信贷创新等10条指导意见。

结合对货币政策目标和执行效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这段时间里货币政策的时滞明显。这段时间里,虽然执行了反紧缩的货币政策,但是国内各类价格指数总体上均为下降趋势。其中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一直处于大幅度的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体处于下降的态势,虽然在2000年和2001年略有反弹,但增长率很小,都不足1%,接着200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0.8%。但在2003年我国物价水平出现了转折性变化,各项物价指数都是由负变为正。物价水平的长期负增长,再到正常增长,正是此期间反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时滞表现。

(三)2008年—2010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表现

2004年到2007年这段内的时间内,央行没有出台大的货币政策变动,基本上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相关的辅助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主要是为了稳定经济的平稳迅速的发展为主要方向。2003年的GDp同比增长为9.1%,Cpi同比增长1.2%。2004年的GDp同比增长为9.5%,Cpi同比增长3.9%。2005年GDp同比增长9.9%,Cpi同比增长1.8%。2006年的GDp同比10.7%,Cpi同比增长1.5%。经济平稳增长,通货也平稳没有太多的波动。然而,2007年的GDp同比增长11.9%,而Cpi却猛增到4.8%。由于受到美国信用危机引发的次贷危的影响,国内的通胀加剧。2007年底中央经济会议定下“从紧”的货币政策基调,这意味着2008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8年GDp增长9%,Cpi同比增长5.9%。虽然央行控制货币量,但是并没有立即见效。到2009年Cpi才回落0.7个百分点,直到2010年才真正对大幅度下降,同比增长3.3%。

结合对货币政策终极目标效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该期间外部效应时滞明显。2007年来我国的刺激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并未有很好的控制Cpi的增长,08年5.9%、09年5.2%。09年后有出台相关紧缩的货币政策,以达到控制物价的目标,10年Cpi同比增长3.3%,但11年高达5.4%。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非常明显。

四、政策建议

正确认识我国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有助于货币政策有效性地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不仅与货币政策本身的传导机制相关,还与我国本身独特的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缩短货币政策时滞以及各时期的时滞期的相差性,有利于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同时将降低货币政策制定的难度。基于前文所分析的货币政策时滞的组成,可以将建议划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应该提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样做不仅能都减少内部时滞,还能提供其预见性,不至于以为的受经济变动地牵制。

其二,提高货币市场发育程度;加快利率市场化;提高市场主体的敏感性。主要是基于货币政策外部时滞研究提出的建议,因为货币到实体经济需要中间工具的传递。传递的信息不仅和市场的发育程度相关联,更与市场主题的敏感性相关。提高市场发育,市场主体对于经济政策的敏感性,可以缩短外部时滞。(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潘志远:现代经济信息[J].我国货币政策时滞效应研究,49.

[2]郝雁:对中国货币政策效应时滞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3):109.

[3]夏德仁,李念斋:货币银行学[m]第二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42-243.

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篇10

关键词:开放经济;货币政策;外汇储备;外汇

一、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理论分析

经济体中货币供给量是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的乘积,货币乘数与一国经济特征有关也与一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有关,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就能够改变货币乘数,但该乘数大体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在封闭经济中,货币供应量主要取决于国内的信贷数量,是完全由央行控制,外生于整个经济的。但是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资本地跨国流动将给货币政策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一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此时基础货币将不仅仅取决于国内信贷,还与国际贸易、跨国直接投资和其他资本流动引起的外汇储备地变动密切相关,即导致基础货币增加了外汇占款部分,此时,货币供给量就体现出一定的内生性质。

尤其在固定汇率制下,跨国资本流动(包括国际贸易引起的资本流动),期限无论长短,都将改变市场对本外币的需求,从而影响汇率,而央行为了维持汇率固定不变,被迫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引起基础货币投放量发生变化。如果央行主动执行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基本面如国内利率等发生变化,也会改变跨国资本流动的情况,从而使货币政策打折扣或偏离本来目的,甚至完全失效。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冲销操作减弱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从而重新控制货币供给,维护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并非本国货币供给受到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就意味着货币政策自丧失,当冲销手段起作用而且冲销的成本可以承受时,货币当局依然掌握货币政策决策权;但当冲销失去效力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受到威胁。

二、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基本框架

(一)汇率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汇率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政策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更富弹性,汇率变动趋于增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更加深入。开放经济下,真实汇率会影响国外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国内外对本国产品的需求,进而通过总需求路径影响通货膨胀率。除此以外,汇率通过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的路径:汇率会对进口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Cpi通货膨胀率,这一路径的时滞更要短于总需求路径。

(二)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传统的观念认为,在高度的开放经济下,如果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各国将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由于资本的高度流动性,国内货币政策的变动将导致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偏离,引发的国际资本流动将抵消货币政策的效应,使国内货币政策归于无效,只有那些能够影响全球经济的“大国”才能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理论上获得了利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影响国内的实际产出水平,实现各自宏观经济目标的能力,在这一调控过程中,国内货币政策是主导性的,国内货币政策效应通过特定的途径影响到汇率水平,进一步推动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货币实践证明,即使在浮动汇率制下,由差异性货币政策所诱发的国际资本流动同样严重干扰了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实施。事实上,即使是对“大国经济”而言,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巨额投机性资金的运动方向也是其货币当局不得不正视的威胁,它使货币总量指标的可控性,与实际经济活动之间的相关性都越来越差。

三、货币政策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首先表现在对资金的地区、部门、行业配置的影响。“三大工具”的运用、汇率和外汇储备的调整,首当其冲是对资金的产业、地区、行业、企业分布实施影响。一般而言,由于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对基金总量均衡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的运用,必然引导资金向出口占比大、劳动效率高、国际资本和金融流向集中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和出口部门集中,通过资金的有效配置,最充分地利用资金能量,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货币政策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还表现在对其他生产要素配置实施影响。开放经济条件下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生产要素不同配置,反映出不同经济形态下配置资源的重心也不同。货币政策对生产要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货币手段调节生产在不同行业、部门、企业间的分配,使生产要素更多地向效率高的地区、部门倾斜。

第三,货币政策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还体现在对技术引进及技术构成的作用上。货币政策通过金融机构资金成本和货币扩张能力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更多向技术构成高、附加值高的行业、部门、企业流动,从而促进更多、更快地引进先进技术和改善技术构成。

第四,促进宏观经济实现总量均衡。货币政策,说到底是一种经济变量,它以自己特有的工具及运作方式,调整宏观经济总量均衡条件,促进宏观经济总量均衡。与其他影响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变量不同,由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对象是货币,由于货币独有的“双刃剑”性质,因此,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促进可以从需求与供给双方,对宏观经济总量均衡的各个部分同时实施影响。

参考文献:

[1]谭天扬.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兼论通货膨胀[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