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案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2:47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1

在以交互性为特质的web2.0时代,网络社区不仅成为网络用户所热衷和流连的休闲娱乐、信息交流及社会交往平台,也成为市场经营者进行营销传播活动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企业可以跨越时间、空间上的障碍,在更大范围内锁定潜在消费者和目标受众,将他们聚合在一起,然后利用相应的网络传播手段以扩大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乃至忠诚度,并及时了解来自于消费者的态度反应与信息回馈。正是因为存在诸多良益,近年来各方企业、市场经营者都逐渐意识到网络社区具有极大的营销传播价值,开始陆续涉足这一领域。据此,本文重点搜集了2005年以后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总体分析,总结与概括出目前网络社区营销传播实践的主要脉络与发展现状。

对典型案例基本信息的量化分析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案例的收集与选取上,本研究主要运用了以下四种方式,以获取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有关的案例:第一,通过既有的公开出版物,尤其是网络营销案例书籍寻找线索;第二,通过从个别网络公司获取的网络营销内部刊物中寻找线索并进一步挖掘;第三,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相关案例的检索与筛选;第四,通过访问互联网上营销传播主体较为关注和青睐的站点(各大论坛、博客、开心网等社会化媒体及奇酷、唯伊网等)进行在线观察。经过多种方式的搜集,本研究以品牌名称作为计数标准,搜集检索到相关案例共计60余例,经进一步筛选,最终选取了具有典型性的33个品牌的案例作为本研究的样本。其中,在国内展开的是涉及29个品牌的35个案例,在国外展开的案例有4例,涉及4个品牌。本文根据现有案例资源的基本信息,制作了表1,并试图从品牌类型、营销传播介质、营销传播手段等三个方面对所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简要梳理,以求从中探寻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第一,品牌分析。从品牌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是必要的,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就目前企业对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认同度、关注度以及利用程度有一个全面的、整体性的把握。根据表1统计可知,自2005年必胜客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活动并获得成功以来,众多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品牌、大企业都先后开始在此领域一展拳脚,积极投身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实践当中。从品牌类型来看,国外品牌尤其是国际品牌占到较大的比重。在所涉及的33个品牌当中,国外品牌有20个,所占比例为60.6%;国内品牌13个,所占比例为39.4%。就运作时间来看,5年来企业越发认同与重视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对其的开发与利用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而诸如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欧莱雅、联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应该是已经深得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益处,连续多年/多次进行运作,更是能够说明问题。第二,产品品类分析。目前,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活动首先主要集中在日用消费品也就是快速消费品领域,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王老吉、欧莱雅等为代表的16个快消品品牌位居表1中。其中,非酒精类饮料品牌有11个,美容、卫生用品类品牌有5个;居于其次的则是以联想、诺基亚、三星等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服务类产品,共计5个品牌;排列第三的是汽车及关联品类,如别克、华普、荣威及新日等4个。以上为前三甲,这三大产品品类的品牌已经占去33个品牌的25个,余下的则涉及食品、餐饮服务类(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服饰、家纺类(阿迪达斯、StanFieLDS、宜家、科宝博洛尼)及其他(壳牌)。与线下营销传播活动五花八门的产品品类相比,以上几个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活动的产品品类着实是小巫见大巫,金融、地产、家电、旅游等产品或服务在运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方面的典型案例还不多见。这无疑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目前实务界对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开发与利用才刚刚起步,还有极大的空间和空白等待进入、填补或提升。第三,营销传播介质分析。网络论坛、即时通讯、SnS、垂直社区、名人博客以及微博属于网络社区范畴。因此,以这几类网络传播介质进行营销传播活动,都属于本研究需要关注和分析的内容。大多数企业对网络社区营销传播范畴内的传播介质的运用是有所选择的,全面使用多种介质的企业极少。“雀巢”对传播介质的运用是最为多样和丰富的,在2009年的营销传播活动中,雀巢除了还未使用微博之外,其他五类则均已有过尝试;在雀巢之下的首先是联想,在2008年至今的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活动中,运用了除即时通讯及SnS之外的四种;王老吉、优乐美以及小蜜蜂则分别使用过三种网络社区传播介质;百事可乐等七家企业则主要运用了两种介质。以上一共是十二家企业,这个数量占案例所涉及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数据至少传达给我们两方面的信息:(1)大多数企业对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理解及操作还处于早期的探索和尝试阶段,对于网络社区营销传播能否带来预期的效果,以及哪种或哪些更适合本企业营销传播目标的实现等问题,还没有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2)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尚属于营销传播实践的新领域,值得探索和尝试的空间还非常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所带来的良益时,企业介入这一领域的力度必然会有所调整。第四,营销传播手段分析。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和发挥网络社区用户的参与感和人际传播力。为达到这一目的,企业首先要将已经聚合在网络社区中的人进行再聚合———前一个聚合指的是数量的聚合,第二个聚合则强调质量的聚合。也就是说,聚合那些符合企业目标消费者条件的网络社区用户。要实现这个层面的聚合,要先选择适合自身品牌、产品的传播介质,再设计好能激发目标群体共鸣的话题。所以,企业利用网络社区进行营销传播几乎都会始于对话题的设计与导出。尽管各个企业采取的方式不同,例如王老吉、可口可乐、欧莱雅等32个品牌采取直接话题引起网络用户注意,而伊利选择在开心农场以信息植入的方式吸引社区用户眼球,但不能否认的是,所有的企业均选择了利用某话题发起营销传播攻势。而有效的话题往往会引起一定数量的社区用户关注甚至参与其中,于是就易于形成消费者及第三方对与企业、品牌、产品有关的信息进行传播的现象,即口碑传播。本研究选取的33个案例当中,有29个均属于此类,占案例总数的88%,但我们同样不能排除“沉默的螺旋”存在以及负面信息的传播。因而,如果能有人在话题进入目标群体的视野之际,适时、适度地表达有利于营销传播实现的意见、言论或信息,并且这些又能对目标消费者产生正向的影响和改变,那么必然会增加营销传播活动成功的概率。这种能够对他人产生影响的人,往往是社区当中一向就有影响的人,也就是意见领袖。由于多数人通常会存在从众心理,一旦有意见领袖表明了态度,那么会有越来越多的社区用户形成与之相同或相近的态度。所以,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意见领袖的形成、发现或者培养、合作均关系到企业与意见领袖双方面,故锁定适合的意见领袖并恰到好处地发挥其影响力,并不是能轻易实现的。本研究33个案例中,只有8个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这还不尽如人意。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网络社区中进行营销传播活动,议程设置几乎是一个必要条件,口碑传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借助意见领袖的力量则有助于整个营销传播取得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认为,网络社区营销传播应将议程设置、意见领袖与口碑传播作为三个关键性节点,围绕三者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使三者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系统,构成一个有效的营销传播路径并进一步建构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模式。那么,如何能够使三者各自发挥其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有机体,以促进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有效实现?这首先需要对当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二、基于“三个节点”展开的案例审视

1.“议程设置”视角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审视2.“意见领袖”视角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审视3.“口碑传播”视角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审视

三、典型案例凸显网络社区营销传播共性

在对以上案例进行了具体的理性观照后,本研究发现这些案例虽然是由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品类构成,并且也是由不同的网络营销传播主体所策划和运作,但并未妨碍其中仍然有一些共性的元素呈现出来。这些共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这些案例大多会通过发起一个被认为能够吸引目标群体关注、互动进而参与其中的话题作为其营销传播的起始。在诸多案例中,明确以发帖、博文或活动主题的形式导出营销传播活动的案例所占比重接近60%。例如,“吃垮必胜客”“封杀王老吉”“内衣宅男”“抢沙发”等均以具有冲击力的语言引得广大网络社区用户趋之若鹜,这就使营销传播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一数据还表明,大多数的营销传播主体对于如何在交互式信息平台上进行营销传播才能有效激发目标群体这一问题,已经有了深入客观的思考和认识。其次,多数话题通常现实感较强,容易引起网络社区用户的共鸣或兴趣。具体来看,娱乐型话题、热点事件型话题所占比重较大。诺基亚的“天下玩乐令”和麦当劳的“见面吧”属于能激起目标群体共鸣的话题;“封杀王老吉”是在汶川大地震王老吉慷慨解囊的赈灾捐款后出现的,是对热点事件的利用;壳牌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以Co

2、Key、oil三部媒体互动广告带动起社区用户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热议。利用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话题进行营销传播话题的设计和导入,无疑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推广的十分有效的方式。此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同样能够产生良好效果的话题类型呢?这也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再次,人际传播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越发彰显出其巨大魅力。可以从两方面加以阐述:(1)在一些案例中,有一类人会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往往是社区交流中的焦点人物,被广大用户所推崇,他们的言论、对待事物的看法通常会影响其他用户,会对营销传播的过程和效果形成一种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这一类人就是意见领袖。通过对以上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可以抽检出意见领袖在部分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存在。新浪微博博主、体育名人黄健翔,被联想看重,通过利用微博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时,就有机会获得手机;在诺基亚“天下玩乐令”营销传播活动中,著名音乐人张震岳、羽泉组合、方大同等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吸引了不少乐迷、粉丝的加盟。虽然目前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的参与比例还并不高,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意见领袖的中介作用和影响力能够并且应该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2)人际传播还表现为社区普通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通———这也是网络社区区别于其他网络应用的特征之一。普通用户间所形成的对营销传播信息的交流就是所谓的口碑传播———无论这口碑是自发的还是诱发的。口碑传播在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案例中的表现也十分突出,企业大多已经具备了借助口碑传播实现营销目标的意识,并努力尝试对网络用户形成引导。可口可乐的“奥运火炬大使”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活动与腾讯QQ的合作就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普通用户间口碑传播的形成;相宜本草的社区营销传播中,试用者在社区论坛、品牌俱乐部中发表的试用评价也构成了普通用户的口碑传播,这对其他潜在用户的消费决策会产生较大影响。正是在以上营销传播共性的基础之上,本文初步建立起对网络社区营销传播有效路径及相应模式的基本认知与思路。

四、对当下网络社区营销传播的理性观照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2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5辑。本书由巢乃鹏主编。

购买推荐

通过对“网络购物第一站”——比购宝(Boogle.cn)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当当网、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亚马逊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3

关键词:CDma移动通信系统;eVDo;海域

中图分类号:tn929.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14-0000-01

toenhancetheoptimizationofeVDoHigh-poweropeningofCDmaSeasBaseStationanalysis

ZhaoZhiqiang,ZhangHao

(ChinatelecomtangshanBranch,tangshan0630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brieflydescribesthesceneonthewatersundertheeV-Docoveragerateofdroppedcalls,connectionsuccessratetopbaseanalysisandsolutionstooptimizeareacoverage,securityandstabilityindicatorsofthewholenetwork.

Keywords:CDma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eVDo;Seas

一、概述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程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业务会在近海及海洋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如海洋运输、资源勘测、钻探、渔场、近海旅游等。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移动通信提出了新的需求。

二、技术创新成果形成背景

(一)海面无线传播模型

无线电波在海面传播时,在可视距离内,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直达波和海面的反射波。在可视距离以外的地球阴影区域,需要考虑地球球面形成的遮挡造成的绕射损耗。

移动网络用于海面覆盖的基站站址通常选择在沿海高处。海面无线电波传播环境与自由空间近似,无线电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海面上,地球不能再看作平面,而应看作球面,即地球曲率将对无线电波传播产生影响。另外处于传播路径上的岛屿、山、船体等会对无线电波的传播带来相应的影响。

(二)海面传播模型分段

a段:从基站到基站可视点之间,距离设为d1;B段:从基站可视点到基站和终端合并可视点之间,距离设为d2;C段:超过基站和终端合并可视点的地球阴影区域。

图1:传播环境分段图

有一句俗话“站得高,看得远”,电波传播与此类似,上图中a、B段的长度与基站的天线及终端的天线高度直接相关,从而直接影响到信号的覆盖距离。

由于无线电波的传播路径为曲线,导致无线传播信号向下弯曲,这样传播的距离比地平线的距离(光学路径)要大,可以认为地球的曲率增大。根据研究,相当地球曲率增大到原来的4/3,这样就相当于在一个半径为Re=6375*4/3=8500km的球体上进行的直线传播。

经过几何学推导,a段的长度d1(千米)与基站天线挂高Ht(米)的关系为:

37.30+4.12

同样,B段的长度d2(千米)与终端天线挂高Hr(米)的关系为:

由于d=d1+d2为等效球体上直线可视的距离,这部分称为视距。根据对北部湾海域附近海事调查,渔船驾驶舱高度为3m左右,而客轮约为15m左右。

三、唐山海域BSC优化eVDo大功率提升创新案例

(一)问题描述。唐山本地网海域覆盖集中在BSC3,目前沿海基站1x大功率扇区已经完成配置和优化,语音接入距离最远达到60公里。但是BSC3eV-Do指标不甚理想,与全网指标有一定差距。(二)问题分析。1.BSC3全网话务模型。分析BSC3-m2000话统数据7月6日至7月12日,eVDo接入距离从0~15Km的15个区间内各所占比例,。可以看出,接入距离在0~1Km内所占比例为50.83%,部分基站由于考虑到广覆盖,但同时也相应带来覆盖区域内的信号强度相对不足问题,特别是处于弱覆盖边缘的用户感知相对也差。2.top载频话务模型。分析BSC3top载频-m2000话统数据7月6日至7月12日,eVDo接入距离从0~30Km的30个区间内各所占比例。接入距离在0~1Km内所占比例为19.40%,1~2Km内所占比例最高,为24.31%。2~4Km内两个区间基本相等,4~9Km内5个区间基本相等,9~14Km内5个区间内基本相等。这些载频远距离用户接入较多,不仅用户连接性能、呼叫保持性能等基本性能无法很好的保证,而且用户感知不会很好。(三)解决方案沿海基站eVDo大功率尝试。目前全网eVDo基站载频基带增益最大设置即默认值3000,对应20w。而沿海区域eVDo基站从话务模型上看,有远点用户接入的需求。为了提升沿海eVDo基站的覆盖和提升用户体验感知,提升整体网络质量,尝试将沿海eVDo基站(前10个top)开启大功率功能(目前BSC3还有大功率License),将eVDo载波发射功率提升至30w或更高。这样在保证网络前向覆盖的同时,但是反向的覆盖终端的功率是一定的,反向受限不可避免,必须采用塔顶放大器提高上行信号接收灵敏度,解决上下行链路的不平衡,放大反向信号,降低系统的噪声系数、提高基站灵敏度以及反向覆盖半径。

四、总结和推广

通过对唐山eVDo海域地形、地貌和现有基站拓扑进行详细分析,对海域覆盖网络指标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创新地提出海域网络大功率优化调整方案,同时结合成套完整的RF和参数优化方案对eVDo海域覆盖网络进行了优化,取得了优异的成果,给后期网络建设发展、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希望给全国各省区eVDo海域覆盖网络优化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上海贝尔.CDma无线网络海域覆盖指导建议[J].

[2]焦京丽.CDma2000系统海域覆盖浅析[J].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4

关键词:iframe;嵌入式链接;避风港;责任承担

中图分类号:D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068-03

2015年1月20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对飞狐信息技术(天津)有限公司①(下称“飞狐公司”)诉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下称“网易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二十九案②(下称“二十九案”)做出了一审判决。本案涉及二十九部热播电影、电视剧,历时一年多,姗姗来迟的判决结果却与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于2013年12月6日对飞狐公司诉网易公司侵害电视剧《还珠格格》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三案③(下称“《还珠格格》案”)判决结果截然相反。二十九案于2014年2月立案,距离《还珠格格》案一审判决做出不到三个月,相同的原被告,相同的诉讼请求,相同的事实理由,相同的审理法院,而被告网易公司的行为却得到了侵权和不侵权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评价。

《还珠格格》案和二十九案的公证书均显示:通过被告网易公司经营的网站()进入网易视频()首页,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可获得相关电影、电视剧的搜索结果(简单介绍及图片)、播放按钮及播放网站下拉列表;用户通过点击“播放”按钮显示“搜狐、乐视云、优酷、pptV、迅雷”,点击后可直接在线观看涉案电影、电视剧,整个播放过程并未离开被告网易公司经营的网站上。例如,点击“乐视”,播放网页网址显示“http:///......”,整个播放网页由左侧剧集列表和右侧播放页面组成,右侧播放页面左上角显示有“乐视网”等文字组合标识。

原告飞狐公司对涉案电影、电视剧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诉称被告网易公司未经许可在其经营的网站上()擅自传播涉案电影、电视剧,构成对其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被告网易公司辩称涉案电影、电视剧并未储存在其服务器中,其采用iframe技术实现网址嵌套,仅提供搜索和链接服务,并不提供涉案电影、电视剧的播放,并在收到侵权通知后及时删除,不构成对飞狐公司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

鉴于此,《还珠格格》案一审判决虽认定被告网易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但并未分析iframe技术嵌套播放,说理部分不够充分。二十九案一审判决认定被告网易公司提供的是搜索和链接服务,认定被告网易公司不构成对涉案电影、电视剧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笔者认为,之所以造成两个相似案件截然不同的判决结果,是因为两案审理法官被限制在传统网络版权的理论和司法框架中,回避了iframe嵌套网址技术的法律定性。

本案发生在层出不穷的网络新技术、新媒体、新应用给互联网版权保护不断提出新挑战的大背景下,与传统互联网时代不同,网络服务提供商与网络内容提供商的边界日益模糊,司法工作者应当透过纷繁复杂的技术,回到《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立法本质,考虑裁判带来的社会效果与行业效用。

一、iframe嵌入式链接的定义

在《还珠格格》案和二十九案中,被告网易公司多次提到的iframe技术并非互联网行业的新技术,iframe是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一个标签,能够将现有网站页面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显示区域(或者被称为一个框),网站所有人可以将不同来源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放进每一个框中;在保持本页面部分内容(例如网址、导航、任务栏)不变的情况下把其他网页的框架和内容嵌入到现有页面中的任意位置。网页设计者可以利用iframe技术在一个网页文件里内嵌另一个网页,从而实现网页间数据的“隐形”传输。

嵌入式链接,系技术层面的链接而非法律意义上的链接服务,在司法实务中作为一种新形式被归入深度链接,多被用于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内容的聚合型网络平台。使用iframe技术实现的网址、网页嵌套之所以在司法实务中被归入链接的一种,在于从技术的角度看,设链网站并没有将作品储存在其网站的服务器中,并没有直接复制和传输该作品,作品的下载、播放和浏览均由被链网站服务器提供支持。

从用户界面对被链接作品的呈现方式来看,普通链接中,用户点击网页上的超文本标记,浏览器的内容从一个网页直接转换到另一个网页,用户可以明显感受到不同网页之间的跳转。嵌入式链接中的设链网站m网站在链接被链网站n网站的时候,作品播放页面的网址以m网站一级域名和n网站二级域名共同组成(如:),使得该作品播放页面的网页风格与设链网站并无视觉上的差异,等于将被链网站页面中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作为m网站网页的一个部分直接显示和播放;从设链网站到被链网站及被链接作品的过程中,用户难以通过视觉感受到链接的指引、跳转,而容易误认为在设链网站直接欣赏、观看了被链接作品,并将被链接作品视为当前网页的自然组成部分。

二、iframe嵌入式链接的实质:从服务走向内容

在传统网络版权法的视野中,不直接提供作品内容而只提供信息定位、信息存储空间的网络平台被称为网络服务提供商(iSp),而直接提供作品内容的网络平台被称为网络内容提供商(iCp),两者承担不同的版权侵权责任。作为典型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搜索引擎服务,一直被视为网络信息定位工具,在海量互联网数据信息中帮助用户迅速定位到最符合需求的信息内容,根据搜索引擎提供的搜索结果条目,通过页面跳转指引用户进入相应的网站和页面。

而随着新型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运营者常常同时扮演着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和网络内容提供商(iCp)的双重角色,从而诞生不少诸如“今日头条”“百度影音”“UC浏览器应用”“网易视频有道搜索”“360影视”等内容聚合服务提供商,通过iframe技术、嵌套技术、加框技术、转码优化等技术手段跨站点整合网络空间的资源,通过嵌入式链接使得用户在该内容聚合平台的网页、客户端、界面获得搜索、浏览、下载等的一站式访问体验。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和网络内容提供商(iCp)的角色日益重合,网络服务和网络内容提供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网络服务平台和聚合类应用平台已经逐步从提供服务走向提供内容。

在iframe嵌入式链接模式中,用户通过关键词搜索即可相对轻松找到目标作品、通过点击播放即可即时获得作品的浏览和播放而无须付出切换页面的成本,也就是说网络终端用户可通过设链网站直接访问第三方网站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而无须跳转、进入到该第三方控制的网页界面,更不会注意提供目标作品来源及播放的第三方内容提供商的网络地址和名称;同时,用户浏览观看被链接作品的全过程被限制在设链网站的页面中,在设链网站可以享受到整部电视剧的观赏,从而为设链网站带来大量的网络流量并增加用户对设链网站的使用依赖。可以预见得到,设链网站可以通过iframe嵌入式链接模式将全网所有的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的网页嵌入到设链网站中供网络用户浏览,大大增加了网络用户对设链网站的注意力,减少新增用户的边际成本。

信息网络传播权作为著作权体系中的新型财产权利,对于版权人而言,不仅仅是在于对从终端用户手中获益,更重要在于版权人对作品传播的控制以及从作品传播中的获益,特别是对于从版权人那里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的网站,网络传播是其获得商业利益的核心。在普通链接中,设链网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商与作为网络内容提供商的被链网站有着清晰的界限,用户通过点击跳转进入新的页面(被链网址页面),接下来所有的操作均在被链网站上完成,作品的网络传播利益、网络流量均由被链网站获得,这也正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人应有的权利和利益所在。而提供iframe嵌入式链接的聚合类服务平台,不断改善用户体验、控制用户界面,其所谓对作品提供的搜索链接服务实质上产生与作品的直接的“机械表演”“广播”“放映””公开展示”“复制”“发行”相当的效果,其所谓对作品提供的搜索链接服务已经产生与版权人、信息网络传播权人直接向用户提供作品相当的效果,并从作品的网络传播中获得商业利益。原本只能在被链网站才能观看浏览的作品,可以直接在设链网站上获得,设链网站成了实质的作品提供者,替代了真正的网络内容提供商也即权利人,而原本属于被链网站的商业利益、网络流量转移到了设链网站。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iframe嵌入式链接系披着“搜索链接”的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技术外衣的网络内容提供商,系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构成信息网络传播中的“提供”行为。

三、iframe嵌入式链接传播侵权作品构成版权直接侵权

聚合类服务平台或设链网站未经许可利用iframe嵌入式链接传播作品、未经许可利用iframe嵌入式链接传播侵权作品的责任承担,①在“新浪云视频案”“央视国际诉我爱卿案”“优酷土豆诉百度案”中均有体现,但却常常得出不尽相同的判决结果。有的法院严格遵循“服务器标准”原则,认定设链网站因并未在服务器中储存涉案作品因而不能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直接侵权,仅仅在权利人通知后仍然不删除或明知涉案作品侵权的情况下才承担间接责任;有的法院采用“用户感知标准”原则,认定涉案作品的浏览、播放是否足以在视觉上使得用户对涉案作品的来源、内容服务提供商造成误认;有的法院认为iframe嵌入式链接并不侵犯著作权,而认定其采用iframe嵌入式链接播放涉案作品将原本属于权利人或信息网络传播权合法授权人的传播利益据为己有、不当得利,因而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还珠格格》案和二十九案中,法院认定前者侵权而后者不侵权,但都将iframe嵌入式链接定义为搜索链接服务。

《还珠格格》案的一审判决中,法院认为被告网易公司对涉案作品的“上述搜索页面存在新《还珠格格》的简介,系被告进行的一种编辑和整理行为,其对涉案影视作品的侵权是应知的。”①法院通过编辑整理行为认定被告网易公司的主观过错,而这只是针对搜索界面,同时参考“用户感知标准”原则认为“用户在该网页上已经实际被动完成涉案电视剧的选择和播放行为”。可以看出,《还珠格格》案一审判决有认定iframe嵌入式链接播放涉案作品直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倾向,但还是认为利用主观过错认定侵权更为安全。

二十九案的一审判决中,法院对“服务器标准”和“用户感知标准”均进行分析,并认定“均不能认定被告就涉案视频提供了在线播放服务,被告抗辩其就涉案视频仅提供搜索及链接服务有理”,②但其在“服务器标准”上采用经验推理“提供视频在线播放的网站一般会将相关视频存储于自己的服务器或自己可以控制的服务器中”并认定涉案视频存储于第三方网站服务器中,存在较大的事实漏洞。首先提供在线播放的网站不一定需要将视频存储于自己的网络服务器,可以租用其他网站服务器,另外部分网站之间达成协议“一方提供作品资源,一方提供服务器支持”就传播作品进行利益分配,例如,“快播”案件中快播网站和播放器并不需要控制自己网站的服务器。

笔者认为,从对iframe嵌入式链接的本质分析可以看出其并非单纯提供搜索链接服务,而是实质性替代了权利人直接提供涉案作品,构成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直接侵权。

其一,服务器标准的不足。无论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还是最高院司法解释中有关“提供行为”的解释,都无法得出实施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控制的行为需要将涉案作品上传至服务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条规定:“将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置于信息网络中,使公众能够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以下载、浏览或者其他方式获得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实施了前款规定的提供行为”,而将作品置于信息网络中有多种形式,这只是一个非必要的前提,而提供行为的实质在于使公众能够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浏览、下载。《还珠格格》案和二十九案中被告网易公司通过iframe技术在其控制的页面上提供涉案作品的播放,并在该页面左边设置第三方网站并不存在的剧集列表方便用户能够在不进入第三方网站的情况在被告网易公司控制的页面中将涉案作品观看结束。iframe嵌入式链接的设链网站实质上替代了权利人在其网站使得公众能够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浏览,符合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构成要件。

其二,iframe并非技术中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网络服务提供商设置“避风港”免责的初衷在于,援引美国“非实质不侵权用途”、保护中立的技术服务、维护互联网信息的自由流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网络服务提供商设置的免责条款并非毫无限制,只有中立的、自动的、无人工干预的技术服务才能获得“避风港”的免责。而在互联网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被各大网站包装为中立服务,并企图贴上“网络服务提供商”“搜索链接”的标签获得免责;就本案而言,笔者发现其他视频聚合网站会采用跳转播放和嵌套播放两种方式,被告网易公司完全可以采用跳转到第三方网站的方式提供视频搜索,采用iframe技术嵌套播放并非系搜索引擎自动的、无人工干预的结果,而正是其商业企图的技术手段,超出了搜索引擎应有的合理边界,不应适用“避风港”免责条款。

其三,从社会效用来看,司法工作者在面对新技术、新形式的时候,不应考虑技术是否先进,而应考虑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用。如果被告网易公司通过iframe嵌入式链接传播侵权作品不被认定为侵权,各大网站会相继效仿,采用iframe技术即可以将全网优质视频资源放在其网站供公众欣赏浏览,而无须支付许可费和获得授权。这将极大破坏互联网刚刚建立的正版生态,对支付高额版权费的权利人是极大的不公平。

四、结语

有关搜索链接的传统网络著作权规则是符合当时的技术背景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和网络内容提供商的边界清晰,用户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依赖程度不高,从而制定了符合当时技术水平的著作权平衡机制。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技术的不断更新再次打破著作权的平衡关系,这需要我们不断拨开技术面纱,认知作品传播过程所带来的传播利益的分配和再平衡,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吴汉东.高科技发展与民法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崔国斌.加框链接的著作权法规制[J].政治与法律,2014(5):75.

[3]王迁.论网络传播行为的界定及其侵权认定[J].法学,2006(5):36.

[4]成文娟.“iframe”嵌入式框架链接的法律定性――关于避风港规则的适用例外.[J]法制与社会,2012(8):283.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5

一、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节目质量具有严重的两极化倾向

目前我国网络脱口秀节目在内容质量上两极化的现象比较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好的自制脱口秀节目被各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争相播出,由高晓松主持的《晓说》就是一个例子。另一方面,由于资金不足、单纯追求利益等原因,网络上出现了一部分粗制滥造的低等质量节目,这些质量差的节目得不到受众与投资商人的认可,并且这些节目占的比例也不在少数。

2、节目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目前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节目的受众忠诚度较低,并没有形成比较固定的收视群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网络视频网站没有完整得构建和规划制作自己的节目,没有体现网站独有的品牌个性。对于网络视频网站来说,自制网络脱口秀的发展是与相同类型节目的竞争中展现自己个性化的方式。所以树立个性独特的品牌风格,提高节目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并没有形成节目独有的风格。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既然作为新兴的节目类型,那么这类节目的出发点与关注点也必然要新。目前一些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只做到了“新”,但忽略了“更新”,使得自己的节目一成不变,缺乏节目品牌意识,缺少了节目的活跃度与竞争力。

3、]有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在当前环境下,网络给予了公众更宽广的言论自由空间,在社交网站中,公众所谈论的事情越多,自制网络脱口秀节目所选择的内容也就越广泛,观众的点击和转载率越高,节目的传播范围越广,宣传效应越强大。但在目前来看,明星剖析热点问题、名嘴对嘉宾进行访谈是大部分网络脱口秀节目的内容,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体现内容多样化。

自制网络脱口秀节目应该制定更有利于投资商投放广告和商业营销的方案,对于投资商来说,他们要考虑怎样的网络节目适合投放广告、用怎样的方式让广告更加合理的融进节目中、什么样的网络视频网站可以帮助广告商建立良好的品牌体系等问题。但是由于网络脱口秀节目体系还不成熟,所以广告商还在对此类新兴节目的商业潜力进行预估。

以《麻辣书生》这档节目为例,虽说它的制作简单,并没有多少成本,但是想要节目精彩还是要花很多心思的。那这些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如果用商业价值来判断的话,就已经很高了,但是这档节目的盈利模式并没有确定,而且一开始它就是完全没有收益地在做这档节目。所以,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在发展内容本身之外,还应该考虑一下如何发掘它的商业性。

二、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目前出现问题的应对策略

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刚刚兴起,它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在当下与未来的发展中,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视频网址只有积极寻找针对已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才能使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在良性发展传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1、制作高水平的精品节目,避免粗制滥造

自制网络脱口秀节目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制作节目的水平。只有在内容、主持、形式、后期、宣传等方面提升节目的质量,才能有机会吸引更多人的收看,收获更多点击率。制作网络脱口秀节目时,不能一味追求低成本,不能粗制滥造,要对自己的节目形成准确的定位,寻找自己节目的个性点,不仅节目的内容要高质量,节目的后期和宣传也要高质量,做到高质量制作,高质量输出。

2、做好市场分析和受众分析,为进一步形成产业链做准备

市场分析与受众分析对于新兴的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的制播至关重要,一档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只有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市场分析和受众分析,把握市场需要和观众的喜好,才能制作出观众喜欢、适合市场的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

网络是一个完整的存在,不仅能实现各个平台间的相互沟通合作,还能与受众产生更多的联系,所以在网络平台播出节目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形成产业链。例如在制作一档网络自制脱口秀节目前,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整理观众近期的喜好,还可以通过发现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近期的舆论传播导向对自己的节目进行定位。

3、制定独有的视频营销方案

网络视频网站在制作一档脱口秀节目时要为投资者制定独有的视频营销方案,包括冠名、广告词、赞助,此外还要为投资者提供更加新颖的宣传方式等等。可以加强与传统媒体例如电视、广播等平台的合作,网络媒体与电视媒体本来就是相互存在的,网络视频网站可以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平台进行节目宣传,成为视频营销体系的一部分,以此提升节目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投资商的关注。例如加大与移动网络终端的合作,加强与地铁站、公交车、电梯传媒终端的合作,扩大节目的传播范围,形成独特的视频营销模式。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6

作品传播利益是著作权人的最根本利益,数字网络传播技术对作品传播利益分配格局的重要影响带来很多挑战。互联网作品类型引发争议

新技术对人类思想表达手段的发展,必然会拓展表达形式的类型

从历史来看,作品传播新技术的发展,也同时会拓展新的作品类型。尤其是数字网络传播技术的出现,催生了大量新类型的作品。例如,电影和类电作品是基于电子技术发展而新出现的作品类型,网络游戏是数字网络传播技术拓展出来的新作品类型,计算机字库也是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拓展出现的新作品类型。

作品是人类思想有独创性的表达。新技术对人类思想表达手段的发展,必然会拓展表达形式的类型。

数字网络传播技术对作品新类型的发展,也会带来著作权保护的新问题。

有些作品新类型超出了旧有《著作权法》立法者对作品的想象力,也超出了旧有《著作权法》对作品的界定,可能会给新类型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一些新问题,并成为引发网络著作权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在2015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mt手机游戏著作权纠纷案中,涉及到的争议包括新的作品类型、游戏的名称、其中的人物以及呈现特定的头像、服饰等是否可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再例如,计算机字库和计算机字体的著作权保护,也引发了一些纠纷,其中包括方正诉宝洁案、方正诉暴雪案等案件。司法实践中的争议包括,计算机字库是不是构成作品,是哪一种作品类型;其中的单字字形是否构成作品,是哪一种作品类型。

在这些案件中,对于因为数字技术新产生的作品表现形式是否应当受到保护,应当如何保护,都产生了很多的争议。新技术带来作品传播新利益

核心问题在于,这些新产生的作品传播利益应当如何分配

作品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将可能增加作品传播利益。

作品传播利益的增加是指,作品的类型虽然是旧有的,但新的作品传播技术增加了使用现有作品类型的形式,新的作品使用形式会使现有作品的传播产生新的利益,这种新的利益是在旧有作品传播技术条件下无法产生的。

作品的数字化技术使得作品可以数字化的方式被复制,作品数字化技术使得作品可以大量低成本地被电子设备传播,通过电子设备复制和传播作品的新方式,将会产生新的利益。

例如,电子书阅读器使得电子图书可以进行销售。电子图书的销售而产生的新利益是在没有作品数字化技术之前不会产生的。再例如,互联网传播技术使得作品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广泛传播,这也会使作品的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一些新的利益,其中最为重要的利益就是通过作品内容吸引网络用户的注意力,进而可以要求网络用户付费,或者通过向网络用户做广告而产生利益。

互联网经济常被称为“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就是因为作品内容传播过程中会吸引网络用户的注意力,而在此基础上可以产生新的利益增长点。

作品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对作品传播利益的增加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这些新产生的作品传播利益应当如何分配,哪些应当分配给著作权人。尤其是,当《著作权法》立法跟不上作品传播新技术发展步伐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各种网络著作权纠纷。

例如,中国1990年的《著作权法》尚未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在1999年的王蒙诉世纪互联公司案中,被告认为在《著作权法》没有明文规定时,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将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延伸到网络传播是对法律的扩大化解释,过分地支持了著作权人的权利扩张。在该案中,法院认为按照当时《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互联网技术对作品传播而产生的新利益应当归属于著作权人,不应当分配给网络服务提供者。

由于作品传播新技术而产生的作品传播利益,是否属于著作权专有权项下的利益,是否必然分配给著作权人,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成为引发网络著作权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谷歌数字图书著作权纠纷就是其中之一。

谷歌数字图书著作权纠纷中的重要争议焦点之一就在于,对于谷歌数字图书这样使用作品而产生的利益,是否应当分配给著作权人。

笔者承办的谷歌数字图书著作权纠纷案件中,在谷歌公司并没有提交任何用以证明被诉行为构成合同使用的证据的情况下,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为谷歌公司主张被诉行为构成合理使用,证据不足。

2015年,美国第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authorsGuildv.Google.inc.案的判决中认为,由于谷歌数字图书对作品展示有限制性,片段显示不构成对图书的显著市场替代,而且考虑到谷歌数字图书可以促进公众对知识的获取,对公众是有利的,因此,认定谷歌数字图书对作品的使用行为构成合理使用。在此之前,美国社会各界对于谷歌数字图书的检索和片段显示行为所产生的商业利益,应当归属于著作权人还是谷歌公司存在很大的争议。

对于作品传播新技术产生的作品传播利益如何分配,是作品传播新技术引发的著作权纠纷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旧有作品传播利益受冲击

在新的传播利益格局中,如何协调和平衡著作权人、旧有传播技术使用者、新传播技术使用者、网络用户等各方的利益

有些作品传播新技术只是给作品传播利益做加法,不会替代现有技术传播行为,也不会减损现有作品传播行为产生的利益。但是,有些作品传播新技术却会限制或替代旧有的作品传播行为,因此会减损旧有作品传播方式带来的利益,或者将旧有传播方式的利益转移到新的作品传播方式中。

例如,随着电子书阅读器的推广,电子图书的销售可能减少或替代纸质图书的销售,纸质图书的一部分发行利益可能会转移到电子图书的销售利益中。

由于作品传播新技术对旧有传播方式利益的减损或转移,引发了大量的网络著作权纠纷。在此类纠纷中,作品传播新技术对作品传播利益的转移,以及对旧有传播技术使用者利益的减损,是引发纠纷的根本原因。

此类纠纷的争议焦点在于,如何对待作品传播新技术对传播利益格局的影响;在新的传播利益格局中,如何协调和平衡著作权人、旧有传播技术使用者、新传播技术使用者、网络用户等各方的利益。

例如,深度链接尤其是不进入被链网站即可以获得作品全部内容的替代链接,能够将被链网站传播作品原来可以得到的流量利益和广告利益转移到设链网站,因此引发一些纠纷。

典型案件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浙江泛亚公司诉百度案。在该案中,百度提供的mp3搜索能够使网络用户在不进入被链接网站的情况下即可以获得音乐作品的全部内容。这客观上会使被链接网站得不到网络用户的访问,不能获得访问流量等传播利益,进而使著作权人无法获得作品传播利益。

再例如,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诉苹果公司案中,法院认为苹果公司经营的app商店中销售的app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情况下,公开传播涉案图书的内容,获得了作品传播利益,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构成侵害著作权。法院的判决实质上是在对新的传播利益格局进行了调整。作品传播利益纠纷是本质

判断作品传播新技术的使用是否构成侵权,要看该技术使用行为是否会损害著作权人基于专有权行使而产生的利益,是否会破坏法律规定的作品传播利益分配格局

前述分析表明:

第一,近年来在著作权纠纷案件中占到百分之六七十的网络著作权纠纷,主要是因为数字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对作品传播利益的影响而产生。作品传播技术可能会增加,也可能会转移或减损作品传播利益。作品传播利益格局的变化,很容易引发著作权纠纷。在司法实践中,要认识到这些著作权纠纷的本质,即传播新技术所引发的作品传播利益之争。

第二,要正确处理作品传播新技术带来的作品传播利益纠纷,关键在于合理地界定哪些基于作品传播新技术产生的新利益应当归属于著作权人,并在此基础上,在著作权人、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之间合理分配作品传播利益。

作品传播新技术带来的新的作品传播利益,在《著作权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到底如何分配,需要根据《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要紧紧围绕《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现有法律来处理纠纷。

第三,要正确看待技术中立原则。

虽然技术本身往往是中性的,但技术使用行为却并不都是中性的,有些技术使用行为可能侵害著作权。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7

【关键词】eoC技术广电网络双向改造

随着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宽带数据业务未来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视频点播、互动游戏、多媒体,网络稳定性和综合业务服务将会成为判断运营商所推广的宽带产品优劣的标准[1]。本文主要针对广电网络双向网络改造中eoC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环境进行研究,对双向改造中eoC技术应用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广电网络的双向改造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1eoC技术在双向网络中应用

eoC(ethernetoverCable)技术指的是同轴电缆采用以太网协议的入楼技术,eoC技术具有便于安装、布线简单的优势,并且工作安全稳定,兼容性强,成本相对较低。广电网络双向改造中通常采取epon+eoC技术,满足VoD高清/标清点播、Sip语音电话、在线游戏、视频监控等业务需求[2]。

1.1工作原理

图1eoC技术原理图

eoC技术原理图如图1所示,eoC技术采用特殊的介质转换技术,数据信号可以经过有线电视同轴电缆传输到用户家中,eoC工作原理是利用数据信号和电视信号的频率传输互不影响的特点,在同轴电缆上同时传输两个信号,传输至用户家中,使用分离器将两个信号分离,分别接入对应的设备。(数据信号频率0-20mHz,电视信号频率111-860mHz)。eoC局端CBat(传输设备)和终端CnU(接受信号设备)组成的网络构架。用数据信号和电视信号的频率传输频率互不影响的前提下,进行信号传输。在CBat处将以数据信号与电视信号混合,经过同轴电缆同时进行分配网传输。

1.2应用环境

eoC技术的应用环境要求标准相对严格,例如物理层的频带资源利用率要大于80%,带外辐射足够小,对电视信号不产生影响。maC层的上下行带宽分配尽量采用时分双工方式(tDD,timeDivisionDuplexing),另外eoC技术在以太网中的终端和局端需要支持VLan,具有组播功能,并且支持过滤功能以及二层隔离。在分组业务CnU和CBat之间的延时应该低于20ms。eoC技术主要包括了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局端设备CBat、楼内同轴分配网和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接入端设备CnU,CBat放在楼栋光节点处,将信号混合后传入楼内同轴分配网,同轴电缆宽带接入网接入端CnU在用户家中,可以接入高清电视、视频点播、视频电话、高速上网等多种用户终端。

2双向改造中实际案例

就目前广电网络情况,在双向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减少对现有承载网的影响,满足用户业务服务需求保持不变。第二,结合缆线情况,以及广电网络的特征,需要对双向改造接入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

epon标准与Gpon标准相比较,epon的协议分层相对简单,双向改造更容易实现。如图2所示,为农村双向改造接入网结构。其中电视广播通道采用3X4X8覆盖方式,1X3光分路器以及1X4光分路器设置于广电机房内,1X8光分路器设置于小区内。数据通道采用1X4X8覆盖方式,光分路器设置位置同电视广播的覆盖方式。采用epon+eoC技术可以与家庭网关、机顶盒以及计算机等用户设备相连,节约了网络建设成本,满足双向网络需求。

图2市双向改造接入网结构

3结语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与发展,绝大多数广电运营商在农村进行双向网络改造时采用pon+eoC的方式将光纤推进到楼,本文主要介绍eoC工作原理是利用数据信号和电视信号的频率传输互不影响的特点,在同轴电缆上同时传输两个信号。并且对eoC技术的应用环境进行简单介绍。最后再对我市的广电网络双向改造实际案例进行简要分析,采用epon+eoC技术可以与家庭网关、机顶盒以及计算机等用户设备相连,节约了网络建设成本,满足双向网络需求。

参考文献: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8

【关键词】tD-SCDma室内覆盖宏基站室外分布系统

1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最主要、最突出的优势在于高速的无线数据接入,室内用户的数据业务发生量将远远高于室外用户。如今,三大运营商的室外信号覆盖建设接近完善,由于视频通话、高速上网和丰富的多媒体业务等带来的巨大需求,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室内信号的覆盖质量上。因此,打造高质量、稳定、可靠的室内覆盖系统,是今后各运营商在3G业务中吸引用户的有效方法。tD-SCDma系统具有灵活的时隙配置和支持不对称数据业务的特点,更加适合开展高速数据业务。对于tD-SCDma系统来说,建设完善的室内信号覆盖网络,将大大提升其网络竞争力。

2tD-SCDma室内覆盖现状分析

2.1覆盖技术要求及主要覆盖方式

覆盖目标:

(1)CS64k业务应实现连续覆盖,覆盖率指标达到95%以上。

(2)在无线覆盖区内90%的位置,99%的时间移动台能成功接入网络。

(3)无线信道呼损不高于2%,目标误块率:语音为1%,CS64k为0.1%~1%,pS数据为5%~10%。

边缘场强要求:

(1)普通建筑物,室内分布无线覆盖边缘场强pCCpCHRSCp≥-80dBm,C/i≥0dB。

(2)地下室、电梯等封闭场所,pCCpCHRSCp≥

-85dBm,C/i≥-3dB。

室内信号外泄电平要求:在室外10m处要满足pCCpCHRSCp≤-95dB或室内分布外泄的pCCpCHRSCp比室外宏基站最强pCCpCHRSCp低10dB。

当前,tD-SCDma信号的室内覆盖大体以两类方式来实现,一是建造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分为新建3G系统和对原有2G系统的改造;二是在不具备建造室内分布系统的情况下,依靠室外信号的穿透满足室内tD-SCDma信号的覆盖要求。选用何种覆盖方案,密切关系着建设成本、网络质量以及后期的网络扩容。

2.2室内无线传播环境

室内传播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室内覆盖面积很小和室内传播环境变化很大。相对室外信号的无线传播,影响室内传播的主要因素有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材料和建筑物类型等。当前室内传播模型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有Keenan-motley模型、iUt-Rp.1238模型、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和衰减因子模型等,除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偏差较大很少使用外,其余三类模型在实际工作中都得到了应用。目前普遍选用的传播模型为:

p=p1m+20lgd+FaF+8

式中:p为路径损耗(dB);p1m为距天线1m处的路径损耗(dB),参考值为38dB;d为距离(m);FaF为环境损耗附加值(dB),对于不同的材料,环境损耗附加值就不一样。

与室外相比,室内信号覆盖的问题在于:首先,与2G的900mHz频段相比,tD-SCDma的穿透能力较差,在室内不可避免会形成更多覆盖不足的区域;再者,出于室内传播环境和工程上的考虑,智能天线技术并未引入到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中,而今后大量的3G数据业务出现在室内环境,将对室内信号的覆盖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对室内网络进行覆盖建设时,应仔细分析目标室内场景,选用的覆盖方案应满足实际条件的需求。

2.3室内主要覆盖方案分析

(1)室外宏基站覆盖

对于小型的覆盖区域,利用已经建设好的tD-SCDma宏基站来满足室内信号覆盖,可以形成整网的覆盖效果,如图1所示:

由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建网速度,降低投资成本,并兼顾了室外和室内的覆盖;但由于tD-SCDma信号穿透能力差,很难形成室内的深度覆盖,易造成弱覆盖区域,而且该方案的后期测试效果较难把握。

(2)室内分布系统覆盖

建造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来满足室内信号覆盖,是解决一般室内场景常用和有效的方法,如图2所示:

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室内的信号覆盖质量较为优异,并且可以与2G共用天馈系统;但是新建的室内分布系统周期长,且物业协调比较困难。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建造包括新建3G室内分布系统和对原有2G室内分布系统的改造,所以该方案应在充分考虑建设成本的情况下实施。

(3)室外分布系统覆盖

室外分布系统是相对室内分布系统来说的,室内信号的传播通过室内的器件和室内天馈进行传播,而室外分布系统是将信源信号通过建筑物外部进行传播,即利用室外信号来满足室内的覆盖,如图3所示。

该方案的实施可以兼顾室外和室内信号的覆盖,但某些背着天线的室内部分很可能存在盲区;而且为了不引起强烈的物业纠纷,室外天线需要进行伪装。该方案需要在进行良好的物业沟通后方可实施。

3tD-SCDma室内覆盖方案实例分析

某高档、中等规模住宅小区需进行tD-SCDma网络覆盖,该小区概况为:住宅楼12栋,其中3座为28层建筑,其余9座均为11层的中层建筑,含地下车库(B2F)两层,建筑总面积约为46000平方米,小区内未设宏基站,小区地理条件优越,功能完善。

3.1小区环境概况

经勘察,小区周边有tD-SCDma宏基站分布,电磁环境如表1所示:

通过对小区周边的tD-SCDma无线网络仿真分析得出,该小区周边的六个宏基站均会对小区内的tD-SCDma信号覆盖产生影响。从仿真图中可看出,若仅仅依靠这六个宏站对小区进行tD-SCDma信号覆盖,将难以满足室内信号的覆盖要求。仿真效果如图5所示:

3.2覆盖方案分析

在该小区的覆盖测试选择上,若单纯建造室内分布系统则不能满足中庭的覆盖要求。因此,综合上述分析,采用室内、外分布系统相结合的覆盖方法,即建造室内分布系统并结合室外美化天线的覆盖策略。对室外天线进行美化安装,减少了物业纠纷。方案示意图如图6所示:

3.3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该覆盖方案的实施很好地满足了小区居民对数据业务的需求,覆盖效果良好。

4结论

tD-SCDma系统不对称的时隙配置特点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技术优势,运营商怎么发挥其优势,建造一张高质量的tD-SCDma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室内覆盖规划作为整个网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系统工程,它融汇了网络规划和工程实施等众多方面的内容,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技术特点,并努力做到各方面的统筹兼顾。上述分析的覆盖方案,是在充分考虑现有2G制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为网络建设者提供的快速、经济的室内覆盖策略;在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先对覆盖目标场所进行综合科学分析。

参考文献

[1]尹启禄,黄翠琳,葛磊.tD-SCDma室内传播模型研究[J].移动通信,2008(8).

[2]王利群,王雪,刘丹,等.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规划设计[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5).

【作者简介】

李伟平: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在重庆邮电大学网络与计算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无线网络技术及规划。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9

论文题目:论电子竞技和游戏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的研究课题是《论电子竞技和游戏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了能更好的将自己的课题分析和研究的更加透彻,我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查询大量的书籍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腾讯游戏频道》《游戏风云》两档火爆电视节目和各大游戏直播平台,斗鱼,虎牙,全民tV,熊猫tV深度的了解到了电子竞技和游戏直播的概念定义。起源,发展,和现状。充分了解电竞直播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发现当下电竞产业和游戏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和一些针对存在问题的对策,并对本人的论文撰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前言】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游戏产业也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的时期,成为了一种新型文化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游戏网络直播成为社会热点,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对它的研究极具时代意义、社会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电子竞技游戏网络直播行业是游戏产业的一种延伸,当下游戏产业是一个大热的新兴文化产业,游戏网络直播行业更是最前沿、最受追捧的行业,2019年电子竞技申奥成功更是达到了一时巅峰。但是电子竞技和游戏直播类节目仍然需要人们辩证客观地对待与认识。【主题】本文通过研究游戏网络直播兴起与发展的过程,阐述了对游戏网络直播的认识和了解,认为中国游戏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是一个“从有到有”的过程,是基于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政策的调控以及行业的创新才得以发展的,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三个时期且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特点,最后才完成了游戏网络直播的平台化与泛娱乐化。但是尽管现在的电竞直播广泛的发展,还是存在着问题。本文将游戏网络直播和电子竞技类节目这一传播活动置于传播学视角下,对其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进行了简单有效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和归纳了游戏网络直播发展的泛娱乐化等特点。强调游戏网络直播是主播运用游戏网络直播平台为媒介向用户传递以游戏进程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的一种大众传播活动,主播与用户两者之间的交流是游戏网络直播产生深层次影响的基础,也是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后,以“斗鱼tV”“虎牙tV”为例针对游戏网络直播现存的非良性竞争,内容低俗化,直播视频版权,商业模式错位,代打,欠薪,版权,管理盈利问题进行了探究,对游戏网络直播产业的产业链机制进行了有效的思考,对其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相应的对策,认为游戏网络直播必须建立合理、完善的行业规范,通过法律约束游戏网络直播平台和主播,才能不断地取得良性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

二、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我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要对近年来电子竞技的兴起和游戏直播的电视节目加以简析、举例,从各大直播平台节目的成功之处着手,浅析电子竞技类节目和游戏直播类节目的发展与成长,并从中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通过研究游戏网络直播兴起与发展的过程和原因,表达我对游戏网络直播行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游戏网络直播这一传播活动,对其传播者、传播内容、媒介、受众以及传播效果进行了简单有效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和分析了游戏网络直播发展的特点。最后,以“斗鱼tV”“虎牙tV”为例针对游戏网络直播现存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电子竞技游戏直播节目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论文主要内容会有五部分来论证课题:第一部分:电子竞技和游戏直播的概念,特性;第二部分:电子竞技和游戏直播类节目的发展历史与电竞的兴起;(萌芽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第三部分:电竞游戏网络直播兴起与不断发展的原因;第四部分:影响中国整个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三大问题。第五部分:游戏网络直播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斗鱼tV”“虎牙tV”为例

三、设计(研究)方案

1.资料查询法:查询游戏直播类节目和电子竞技的发展史;2.图书馆查阅有关电子竞技类大量书籍;3.收视各大直播平台斗鱼,虎牙,全民tV,熊猫tY等进行实际分析;4.在各大平台咨询了解,如:微信,微博,论坛及百度贴吧;5.通过网络调查了解,节目主播,各类型游戏的评论以及网友评价;6.与专家或业内人士沟通,更好的了解电子竞技类节目和游戏直播节目7.主动尝试:注册斗鱼直播平台主播亲身体验;

四、工作进度安排

准备阶段6月16日至7月16日撰写阶段11月1日至3月1日3月6日至3月10日4月10日至4月20日论文评阅阶段5月8日至5月20日答辩阶段6月份论文答辩论文评阅论文撰写中期检查论文定稿初拟题目10月24日至10月26日论文开题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张志鹏.电子竞技直播的平台化研究[J].暨南大学,2019.

2.王再兴《传播学视角下的中国游戏网络直播研究》兰州大学20193.张曦元.网络视频直播间资源优势与创新机制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2019

4.穆亚荣《电子竞技在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9

5.张致远张宽胜《浅析中国电子竞技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游戏风云2019

6.it之家《首届电竞奥运会落户巴西LoL成为比赛项目之一》腾讯网2019

7.罗蕴军《浅谈全媒体联合直播电子竞技比赛的实践》新余市广播电视台2019

8.袁博《三大焦点带你解读电子竞技游戏网络直播第一案》法治周末2019(10)

9.游戏动力《影响中国整个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三大问题》电竞观察2019(12)

10.百度风云《游戏直播平台竞品分析——斗鱼tV、虎牙直播》比特网2019(10)

网络传播案例分析篇10

社会化媒体已经无处不在。

很多人在讲社会化媒体营销,但是我们要先搞懂什么是社会化媒体。我认为凡是具备社交属性的媒体都可以称之为社会化媒体,博客、论坛等老牌社会化媒体自不必说,而现在,几乎所有的网络媒体,都具备了社交属性。大家看看自己经常上的网站,是否有社交网站账号直接登录的按钮?看看这些网站的内容页,是否有社会化分享的按钮,社交网站账号是不是可以直接评论?我想绝大多数的网络媒体都已经不可避免的加入了社交属性,哪怕只是一个分享按钮,只要你能通过一次点击将信息分享给社交网站的好友,我就认为这个网站是社会化媒体。于是,现在所有的网络媒体几乎都可以称为社会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基础是关系链。

社会的构成元素是人和组织,而社会能够称之为社会的关键则是人及人、人与组织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链。现在已经是网络社会时代,那么在社会化属性日益增强的互联网中,关系链自然是社会化媒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用户对于信息的信任度高,而信任度高的原因就是社交关系链。我们只有很好的利用了用户的社交关系链,才能发挥社会化媒体营销的优势。

社会化媒体营销一定要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既然知道了关系链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成败的关键作用,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关系链。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关系链,但是关系链的建立需要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显然,更好的手段是利用用户之间既有的关系链,在关系链的某一个点注入信息,通过关系网迅速传播。然而就像电流需要电压才能传输一样,没有传播动力的内容即使投入关系网中,也激不起一丝涟漪。对于社会化媒体营销来讲,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就是增大营销内容的传播动力。

主体营销内容传播的启动方式多种多样。

营销内容有了传播动力,你只需要依靠自己的优势资源将内容的“石块”投入用户关系链组成的“池塘”中,涟漪便一圈连一圈甚至一圈叠一圈的迅速传播出去。而营销内容传播的启动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这要看自己的优势和能够利用的资源。可以是电视节目中的曝光,可以是网络媒体的报道,可以是微博大号的转发,可以是大量投放的广告,甚至是靠水军冲上的热门话题榜。只要能启动内容传播的程序,击中关系链中的任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传播的开端,这个开端可以是单点,但最好是多点同步启动传播,这样的叠加效应将很明显。

有了具备传播动力的内容,依托既有的社交关系链进行传播,加上社交关系链附加的高信任度,内容传递带来的营销效果只能让营销人乐得合不拢嘴了。

这篇文章理论方面的内容多一些,我知道很多读者喜欢看案例,不喜欢听理论,我平时讲课也更愿意讲案例,但是最完美的案例也绝无可能直接复制,不懂理论,套用别人案例的做法,万难成事。因为文章篇幅的问题,这篇文章我不再多讲案例,不过近期我会多分析一些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案例,以证此文观点。(文/李俊超)

《全球社会化媒体营销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