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5:24

文化交流措施篇1

关键词: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防护影响机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133-01

1交流电气化铁道通信的电磁影响机理

电气化铁路产生的电磁干扰主要可分为三大类:脉冲干扰、交流声干扰及电磁辐射方式干扰。

1.1电影响

在电气化铁路同通信线路相接近时,铁道与通信线路的接触网间、通信线路同大地间便会有一定电容的存在。而这两个电容便会同接触网中的高电压构成一个回路,电流进而产生。此时,通信导线上便会有对地电压的出现,也就是电影响。通常来讲,电因素同以下因素相关:对地电压及耦合电容的大小、接触网与线路的平行长度、接触网工作电压等。一般情况下,此类影响并不会对地下埋设的线缆构成影响,只会对未配备金属防护套的架空明线和架空电缆构成影响。

1.2磁影响

对电场、磁场屏蔽的物理含义,是为电子装置配备合适的屏蔽体(外壳、罩子等)。当干扰信号到达屏蔽体的外界时,通过屏蔽体的吸收、反射或多次反射,产生能量损耗,屏蔽体内界面上干扰信号显著减弱。因受交流电气化铁道的牵引作用,而使电流通过接触网导线时,便会在导线周围有交变磁场的产生,也就是磁影响。当通信线路位于该磁场范围内时,通信导线受电磁作用,便会有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并沿导线轴进行分布。因交流电气化铁道的牵引网为不对称的单相供电系统,故无论运行正常或接地故障,在通信导体中的接触网电流磁场必将有很大电流和感应电压的产生,进而严重影响通信线路。

1.3地电流影响

大地是作为交流电气化铁道的第二根导线而存在的,在地中电流的作用下,会有地电位的产生,从而严重影响通信线路,也就是地电流影响,也可称为阻性耦合影响。认为通信电缆芯线为零电位,通信电缆芯线同机架、地下通信电缆金属保护层间便会有电位差的产生,当存在很大电位差时,便会对人员、通信线路、通信设备造成严重影响。

2交流电气化铁道的通信电磁防护措施分析

2.1交流电气化铁道的通信电缆防护措施

采用配有金属护套的电(光)缆线路,是电影响防护的一个有效措施,从金属护套的接地电阻着手,接地电阻越小越好,如每公里的平均电阻低于一欧姆,则其屏蔽系数就越接近理想值。因此,可通过降低金属护套接地电阻的方式,来促进其屏蔽性能的提高;在金属回线引入车站或通信站时,通过绝缘变压器的加设,便可隔开设备于外线侧导线感应纵电势,从而使通信设备不会受到感应电势的直接作用;在电气化铁道区段,感应电压经常存在于线缆金属护套上,故在引入车站室或通信机械室时,应在线缆上进行气闭绝缘套管的装设,来防止室内感应电流的引入,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因金属护套的接地电阻越小越好,故线缆每隔一段距离便可进行一处防护地线的设置,且密度应同电气化铁路区段通信设计要求相符。同时,因工频电流经常通过屏蔽地线,其电流随着牵引电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威胁到人员和设备安全。因此,应单独设置屏蔽地线,不能同保护地线、联合地线进行合用;通信站受强电干扰,而造成低电位升高时,可在相对较远处进行辅助接地体的敷设,并将其同通信站地网相连,来实现通信站内对地电位的强制性降低。

2.2交流电气化铁道的通信光缆防护措施

对光缆金属构件作绝缘连接处理,来使得电气影响积累长度减少,进而促进感应纵电动势的降低;在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近处检修线缆时,应通过临时的金属构件接地,来为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在牵引变电站的接地网附近,不能进行光缆金属构件的直接接地,从而避免光缆内的高电位引入;对于铜线光缆应进行放电管的安装,并将防护滤波器接入到铜线远供回路中,来实现对远供组成的调整,进而促进强电影响积累长度的缩短;通信系统中,SpD的采用十分普遍,其作用在对雷电浪涌冲击的防护。将SpD接入到光缆铜线远供系统中即可防雷,也可抑制强电系统引起的电位瞬间升高;对于改建或新建的通信系统,尽量采用无金属光缆,如aDSS(全介质自承式光缆),特别应避免对铜线光缆的使用。

2.3改善电磁兼容性能的措施

在干扰源上,也可以在传播途径上或受扰体上予以考虑。对于电力电子装置和牵引系统来说,电磁兼容措施可以分为电路技术方面的措施、防护措施和计算方面的措施。通过应用信号处理方法来编制软件即是计算方面的措施之一。

防护措施的考虑则有所不同,因为它常常与电子装置在一个系统中或在一个一定的电磁环境中应用的条件有关,所以,对于一个确定的电子装置来说,其防护措施只有在系统开发时才进行规划。防护措施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起限制作用的,如采用充气避雷器、火花间隙、压敏元件或半导体器件(齐纳二极管)来限制某些干扰量的大小;另一类是起抑制作用的,如用屏蔽、接地、滤波、隔离等措施来削弱各种耦合通道的耦合度。

2.4减少干扰源

从干扰源方面来说,通过由更多的沿铁路线分布的小的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并尽量缩短开断时间(

从受扰体方面来说,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长时性干扰;对短时性干扰,通常并不要求特殊的措施。

对于通信设备,为了改善其抵抗干扰的能力,在受接触网及有关设备影响的区域中,应当采用电缆通信线路,而且不允许产生过高的感应电压。从原理上说这将能够可靠地避免与运行电流无关的电容性干扰。

3结语

交流电气化铁道的通信安全同行车安全密切相关。借鉴上述内容,结合交流电气化铁道新建或改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电磁防护措施,从而有效规避电磁干扰,为铁路的安全行车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玢.电气化铁道地电位升对铁路通信信号的影响[J].电信科学,2010(24).

[2]陈乐林.关于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防护措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

文化交流措施篇2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流程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程序安排概述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拟建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项目实施和工程施工管理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施工程序的安排是随着拟建工程项目的规律、性质、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使用功能的不同而变化,既有固定程序上的客观规律,又有交叉作业、计划决策人员争取时间的主观努力,因而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地贯彻执行施工程序的安排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施工程序的安排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中必不可少的两大重要内容,也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保障。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必须以遵循施工程序的安排原则为前提,施工程序的安排原则同时也融合于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之中,两者相辅相成且具有必然的联系

二、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1、园林绿化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中应说明:工程地点、工程规模、工程内容、质量要求、创优计划目标、园林绿化配置、计划开竣工日期等内容。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准备

(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项目经理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环保员。

(2)、园林绿化技术准备:现场踏看收集分析施工有关文件及技术资料专业图纸会审进行设计及施工技术交底制订最佳施工方案。

三园林绿化施工部署及主要部位施工方案

1、测量工程

(1)测量设备投入计划

(2)测量方法步骤制订

(3)测量保证措施成立项目部测量小组

2、园林小品工程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主体结构施工方案装饰工程施工方案木结构施工方案等。

3、园路及铺装工程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铺装工程施工方案

4、绿化工程

(1)土方工程:土壤改良土方造形

(2)栽植工程:a定点放样B种植穴挖掘C树木起掘D树木装运e树木栽植F地被植物类工程。

以某城市广场二期地面工程为例,该园林绿化工程中胸径25—50厘米的大树栽植有160多株,为确保大树移栽的成活率,主要采用技术措施如下:种植穴挖掘后设置20—30厘米砂石滤水层——树木起掘采用3×3×1.2米包装法——树木装运采用机械吊装法——树木栽植采用浆灌法、植物生根粉泥球处理、上设透气管——养护采用电磁阀控制的全光自动喷雾技术措施。

(4)养护管理工程:根据季节不同和植物季相的变化,编制相应的养护技术措施和养护劳动力的投入量。

四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

1、按合同约定的工期,采用立体平行交叉作业编排施工班组。

2、采用横道法或网络法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五园林绿化工程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

1、施工机械设备的投入方案。

2、劳动力组织投入方案工程劳动力投入分布图。

3、物资供应计划方案。

六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编制内容:

1、临时围护及临时设施。

2、材料、土方运输线路及入口分布

3、工程材料堆放布置

4、临时施工用水、用电分配图

七质量、工期、安全、降低成本及高温雨季施工的技术组织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五大要素人、机、料、法、环,三级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目标责任制措施。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质量控制。

2、工期保证措施:①做好开工前准备工作。②按总进度计划编制:日、周、月计划并逐级保证。③合理安排夜间作业。④合理安排劳动力、工种之间立体平行交叉作业。

3、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①三级安全保证体系。②三级安全教育、百日安全竞赛。③封闭施工、设置安全警示标牌。④现场专职保洁及环境卫生。

4、降低成本措施:①工程质量一次性验收达标,减少返工损失。②现场科学管理,减少二次搬运费用。③材料组织采购,质优价兼。④合理安排施工调度,缩短工期,减少人工机械与周转材料费用支出。

5、雨季、高温季节性技术保证措施:①工地现场合理搭设临时遮雨棚,确保工程进度并采取现场防雷、防电措施。②及时落实园林绿化苗木抗旱养护。

八园林绿化工程中施工程序的安排原则

1、遵循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规则,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园林绿化工程与市政建筑类工程在施工工序上有着共同的特性:全场性工程的施工单位工程的施工。园林绿化工程中首先应完成场地平整与测量定位等全场性工程,然后按单位工程的划分逐个或交叉进行园林小品工程、园路铺装工程、绿化工程、绿化给排水及喷灌工程、电气安装及灯光照明工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工程施工的相互衔接,减少工种之间时间上的交叉冲突,而且有利于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文明施工程度。

2、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

园林绿化工程中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的采用,有利于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与顺利实施,而且会带来很大的技术经济效果。以园林绿化栽植工程为例:

(1)确定园林绿化施工起点流向,分解施工过程六大过程。

(2)确定园林绿化施工顺序,划分施工段具体见栽植工程施工部署。

(3)计算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累加数列。

(4)确定相邻两个专业工作班组间的流水步骤。

(5)计算流水施工的计划工期。

(6)绘制流水施工的进度表。

3、科学地安排高温或冬雨季节施工项目,保证全年生产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园林绿化工程受气候季节和植物季相变化的影响非常明显,在编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时:①必须采取常绿、落叶与喜阳、阴性等搭配树种和在高温、冷冬季节的技术措施。②土方工程应避开雨季作业,以防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从而影响植物生长所依赖的立地条件。

文化交流措施篇3

关键词:中小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随着中小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汽车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噪声污染已变得日趋严重,成为引人注目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交通噪声干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尤其是随着城市交通快速发展,其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扩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对交通噪声污染的防与治,涉及到城市土地利用、路网建设、城市交通需求控制、道路设计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对策。

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与危害

道路交通噪声一般指机动车辆在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发出的超过国家标准(白天70dB(a),晚间55dB(a))的声音。产生噪声的原因包括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有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

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城市的环境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噪声,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例如,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分贝,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08~1.26%,平均0.9%左右。反过来说,将交通噪声水平降低1分贝,则相当于沿线土地增值0.9%,对于土地批租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值。

2、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对策

要控制交通噪声,就必须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首先应该抑制噪声源,使产生的噪声总量下降,减少辐射的噪声;其次是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使噪声危害的区域尽可能减小;最后是保护受声者。各种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保护受声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2.1控制噪声源

控制噪声源是降低噪声水平最直接的措施,按照噪声控制对象的不同层次可将降噪措施分为规划与管理降噪和技术降噪。

2.1.1规划与管理措施

(1)城市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区域划分、人口规模控制直接影响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进而影响了交通需求和城市路网建设等,因而城市规划处于规划与管理措施的最高层,影响和制约着其它措施的开展。

城市规划将整个城市分成若干功能区,如商业中心、居民区、工业区。不同功能区之间保持协调的交通流量;在人口、商业过于密集的地区,不应继续新建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商业、文化体育设施,减少城市内重载交通的比例;做好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对于能够诱发大量交通的建筑设施,如歌剧院、大型体育场、火车站、大型客运站进行合理的选址。按照不同建筑物的噪声允许标准和交通噪声分区进行选址。

(2)路网规划

路网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展开的。中小城市道路网包括地面路网、环城高速公路网、城区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目的就是为城市车辆、人流、物流提供足够的、可供选择的、高效运转的硬件空间。

通过城市地面路网规划,调节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长度和分布,与流量相协调。通过规划城市外环高速公路,使过境交通与市内交通相分离;在道路选线定线的规划方面,避免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直穿居民区、医院、机关、学校等需要安静的区域。

(3)交通组织和交通法规

它是在城市现有的交通硬件环境的基础上,引进各种软件,例如智能交通系统(itS)、地理信息系统c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进行智能化的测量和管理,运用实时交通信号系统进行组织,充分挖掘现有硬件设施的潜力,控制市区交通量总量、提高交通流的运转效率,使得通行的交通流能够更顺畅的通过交叉口、居民区等安静区域,减少车辆启动―加速―减速―停车的频率,从而抑制城市交通噪声。

2.1.2技术措施

技术降噪从不同领域具体的技术出发探索降噪措施,主要包括汽车设计和道路设计。

(1)汽车设计

要求设计出更加符合环保要求――噪声更低的绿色环保汽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动力和传动系统的设计,例如采用噪声更低的发动机,电动机、液化气发动机,或者对发动机进行隔音处理,同时减少汽车排气噪声和机械撞击、摩擦噪声。轮胎设计主要包括轮胎花纹的选择和设计,研究表明子午线轮胎产生的噪声要比其它类型的轮胎的要小。

(2)路线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应避免采用过陡的纵坡,由于汽车的加减速对汽车噪声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当道路纵断面坡度i>5%时,货运汽车上坡时的噪声明显增大,下凹的车行道可使交通噪声降低10~15dB以上。

(3)路面设计

低噪音路面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具有降噪功能的沥青低路面主要有:排水路面、阻尼路面、多孔弹性路面、粗纹理路面。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成熟,使用较多的低噪音沥青路面是大空隙排水型路面(0GFC),路面的空隙率超过20%。

2.2控制噪声传播

阻断交通噪声的传播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在噪声源的两测设置隔离措施,例如绿化措施、声屏障、防声墙以及防噪堤。在两侧以住宅、办公、旅馆等建筑为主的城市街道,在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行道树和步行道至建筑物的宽度,保持最低限度的噪声衰减距离或缓冲带;利用密集的松柏、侧柏等绿色长廊把机动车道与步行道隔离,在步行道和建筑之间再配以乔、灌木和草地的植物群落,可以收到一定的减噪效果,据研究稠密绿篱的全频带噪声级降低量的平均值为0.25~0.35dB/m,草地为0.1dB/m。

2.4受声点的降噪对策

通过对敏感建筑物采取一定的措施,也能达到降噪目的。如对主干道临街建筑安装防声窗等都有明显的降噪效果,研究证明可以降低噪声4~6dB。

3结束语

文中简要论述了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产生、特性,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源、噪声传播、受声点三方面提出了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有效防治对策。尽管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降噪,但每种降噪措施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要减少道路交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措施或几种措施并用。

参考文献:[1]刘军民.城市交通噪声综合防治[J].交通与社会,2000,(3):33~36.

文化交流措施篇4

[关键词]管制指挥;流量管理;飞行战略

[Doi]10.13939/ki.zgsc.2015.45.123

为了进一步管理和推动我国航空事业的系统管理建设,厘清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间的相互关系,解决当前空域结构和管理方式的不足,妥善安排地区机场的管理,使扇区流量得到缓解,突破制约发航发展的空中交通流量的瓶颈问题,实现流量管理者与管制者的资源共享,达到信息交换,有效地提高空域利用率。

1管理指挥与流量管理功能定位及其区别

管制指挥是为了减少航空器飞行冲突,杜绝航空器在空中或地面发生相撞事故,保证航空器之间的水平间隔、垂直间隔与侧向间隔的安全服务,切实保障飞行器的安全,因此,它的每一个细节工作都不可忽略,要立足于科学的思考,进行公式化的思维模式,制定管制预案。而且要借助日常积累的经验,在管制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斟酌考虑潜在的风险并留有余地。恰当的余地空间,是保证飞行管制服务的主动性和效率性。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工作造成影响。

流量管理是航空器在空中交通安全、有序飞行,使空中交通管理服务的容量在最佳的范围流动,均衡而有效地分配空中交通资源,通过对交通流量的预测及控制,谋求航空管制区的最大可利用容量,保证准确地预报飞行情报,避免流量过于集中,减少飞行延误等情况。

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各有侧重,又有联系。从关注点来看,管制指挥以航空器之间的实际安全间隔为重点,流量管理则以需求的平衡和空中容量关系为重点;从指令时效来看,管制指挥发出的指令短并立即执行,具有较高的实时性要求,而流量管理的指令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批量、统一的管理活动,有一定的延时性,它主要表现在战术、预战术和战略等管理。当然,针对特定的、短时间且空间范围内的流量管理活动,流量管理与管制指挥具有同等的效应,实时性与延时性几乎是对等的。如航空器的进场与离场排序管理;航空器尾随间隔管理等;从管理层级来看,管制指挥处于空中交通管理的基层,而流量管理处于空中交通管理的上层,所以管制指挥的基础工作十分的重要。

2国内外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的分析

在美国,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间的研究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著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经历了40年的研究与试验,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化升级过程,使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滚动地向前发展,形成了一个类似金字塔式的关系模型,成立了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指挥中心,对空域管理实行了精细化安全管理。

在欧洲,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也是比较先进的,构建了以中央流量管理为中心的中心数据库,对飞行计划进行集中优化管理;同时,中央流量管理中心与各大区域管制中心的流量管理在一个环境系统中,航班计划、初始飞行计划综合处理等行动,实施统一布置,共同对空域实施流量管理。它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结构是由分散到集中的模型。

在我国,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启发式算法、到达时隙分配算法和协同进化遗传算法理论,推动了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3不同阶段关系探究

根据空中交通流量实施管理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战略性、预战术和战术性的不同阶段,也就是说对先期流量管理、飞行前的流量管理和实时流量管理采取有效地措施,使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共同构成飞行航班活动的整个过程。其中管制指挥主管对航空器的管制服务,而流量管理主管平衡空中流量、空域及管制指挥的能力,两者分工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3.1飞行前战略措施

(1)地面延误是一种广泛运用且较先进的流量管理方法。它是在机场进场流量大于机场实际接收能力的范围内,限制或延误飞机的飞行计划,在飞机起飞前1~2个小时内进行更改计划,将航空器的延误地点由空中转到地面。

(2)改变飞行路线是调剂超容量空域,当遇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原航线不能飞行时,采用改变飞行路线的措施,完成航行任务。如果运营人已提交了领航计划,则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更改,如电报或由协商战术人员代为更改。

(3)通知放行。当航空器即将离地起飞时,机场塔台管理人员向高空区管流量管理人员和低空域管理人员发出放行申请,高空塔台管理人员根据变化的空中变化态势,给出允许放行通知或推迟放行指令,并给出最早的放行时间,使推迟放行的航空器有准备地原地待命。

(4)其他意外情况的紧急措施。高空交通出现了超负荷的流量状况,地面尚未起飞的航空器或已滑动待起飞的航空器,必须接受地面停止的管制指令,以缓解空中交通流量拥挤的状况;有时遇到用户取消或因延误放行而进行替代航班的情形,来降低航班计划更改带来的影响。

3.2飞行中的协作配合

在航空器飞行过程中,管制人员可以各种措施来改变航空器的飞行高度、速度等措施来减少空中资源的拥挤流量,有效地避开机场或空中容量暴增的短期密度稠密段。针对流量管理的预测评估,采用尾随间隔控制、空中等待、改变飞行高度层和改变航路等措施,其中尾随间隔控制是应用最广泛的措施。其他对航空器的飞行改变,经过管制指挥航空器,按照新的措施进行飞行,有效地调节空中拥挤的现象。

3.3飞行后的资源共享

及时对具体发生的管制指挥事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对飞行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要标识,对飞行活动的流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采取的流量管理措施实施是否到位进行评估,为下次相同的情况做好准备。

4不同级别关系探究

由区域管制中心、中低空管制室、终端区管制室及其他管制室和机场,围绕部级流量管理中心制定的战略部署,进行飞行管制活动。不同的管制室都在其规定的区域内提供安全间隔管制服务。各个级别的管制指挥有着各自不同的权限,其流量管理的权限也会有所限制。

5结论

正确处理好管制指挥和流量管理的关系,有助于流量管理中心与各管制中心的和谐交流,使战略流量管理方案得以顺利的执行,减少航空器的延误飞行或其他不良的情形出现,促进空中交通管理活动的流量管理系统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袁鹰.深入研究流量管理问题保障航空高效运行[J].科技视界,2014(14).

文化交流措施篇5

关键词:特高压安全文明施工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91-02

特高压交流工程对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因此需合理确定安全文明施工费计列标准、范围,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确保动态管理、专款专用。安全文明施工费作为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提升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水平、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要求的有效手段,其计列、使用和管理的规范性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生产水平。文章论述了现场应用中几项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从而规范特高压交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管理,提升工程建设本质安全水平。

1安全文明施工费的定义与组成

安全文明施工费是指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安全、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购置和更新施工防护用具及设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所需要的费用,由安全生产费、文明施工费和环境保护费组成。安全生产费用所占比重不宜低于安全文明施工费的70%,文明施工费用所占比重不宜高于安全文明施工费的15%,环境保护费用所占比重不宜低于安全文明施工费的10%。[1]

安全生产费主要包括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支出;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费用;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等。[2]

文明施工费主要包括安全文明施工标志及标牌的购置、安装费用,现场临时办公及生活设施费用等。

环境保护费主要包括落实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要求,为达到项目所在地环保等部门要求发生的费用;针对施工引起的环保、水保问题制定的保护措施费用等。

2安全文明施工费计列、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文明施工费的实际投入不够

特高压交流工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要求安全文明施工费专款专用、足额使用。[3]然而,施工企业片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意识倾向,安全文明施工费的实际投入不足。有的施工单位虽然在使用计划中足额计列了相关费用,也在施工方案中制定了有关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但现场的落实情况与之大相径庭。

2.2使用计划编制不合理

特高压交流工程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费用实行分类限额控制,但施工单位使用计划中经常出现环境保护费用投入不足、文明施工费用超标现象。此外,工程建设周期长,安全文明施工费需长期、连续投入。许多企业未建立动态预测和专业考评组织,未对安全文明施工费的投入和使用进行全过程预算管理,出现“前期松、后期紧”的现象。

2.3监管力度不够

在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计划审批、资金到位后,后续监管工作仍需完善。其中,以下3个原因易造成安全文明施工费未专款专用,落实不到位。一是监理单位对进场的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设施审查验收不及时;二是业主、监理未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施工单位的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4]三是未定期组织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费计列、使用专项检查。

3加强对安全文明施工费管理的措施

3.1认真落实相关法规、文件

对各参建单位宣贯《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使用指南》《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和《特高压交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管理指导意见》,充分利用报刊、网站和培训班等媒介开展专题培训,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科学使用安全文明施工费的认识。

3.2规范安全文明施工费明细计列,严格使用计划审批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上报专项的安全措施费使用计划,经监理单位审核、建设管理单位审批后执行。在使用计划中将相关项目的明细计列,避免出现漏项、缺项,影响后续施工。把安全生产费、环境保护费和文明施工费分别统计成表,填入计划金额进行比较,确保各项费用比例符合《指导意见》的要求。此外,现场业主、监理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文明施工费的使用实行现场监督检查。

3.3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监管

施工企业要结合实际,根据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计划,建立到货明细、凭证证明和验收记录等台账,落实资金、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并在企业财务部门备案。建设管理、监理单位建立制度体系,定期审查各施工项目部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情况,确保落到实处。

4结语

特高压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的计列、使用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上文分析了其在现场应用中存在的三点问题,并从落实法规制度、规范费用计列、严格计划审批和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费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实效,保障特高压工程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使用管理指导意见[Z].

[2]回昊,闫娜娜.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计取、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析[J].科技创业,2010(2):148-149.

文化交流措施篇6

1.希腊希腊atm实施的背景是希腊加入欧盟以后与欧洲国家之间的交通往来大量的增加。attikiodostollmotorway在雅典奥运会之前正式开始运营,是希腊的第一条城市高速路。在这条总长度为65km的道路上,安装了闭路电视、动态信息板、车道控制信号、路面检测器,对道路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收集交通数据后反馈给指挥中心,然后运用预测模型对路网上的交通流状况进行预测。所采用的交通管理策略主要有四种。

(1)收费:最主要的解决交通拥挤的方法就是收费,对于客车和轻型商务车,不管出行距离有多长,收费都是2.7欧元,这就减少了高速公路上的短途旅行,减轻了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对于摩托车的收费较低,对于大型车辆的收费较高。

(2)可变限速:除了动态的分配车道信号以外,还有可变的限速标志,这些信号用来提醒驾驶员以合适的速度进入高速公路,另外,还可以提醒驾驶员高速公路是否因为有事故的处理而关闭车道。

(3)临时信息板和路径引导:交通管理中心全天候检测设施的利用和性能,管理中心人员运用可变信息板为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基本的安全准则和特殊的信息服务。

(4)车道管理策略:通过设置公交车专用道和奥利匹克专用道来实现。

2.德国德国的联邦高速公路网有12000km,穿过了10个州,大部分是4车道和6车道,平均每天的交通量都在49000辆左右,联邦高速公路承担了德国1/3的交通量。整个德国的高速公路网上布满了交通控制系统,通过检测线圈、浮动车、摄像机以及其他的检测设备,收集完整的数据。德国很早就对用户提供可靠的交通信息,现在这些功能都由交通管理中心代替了,交通管理中心给用户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这样才能得到用户的信任,同时配合交通管理政策。德国的主动交通管理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速度均匀化。20世纪70年代德国就开始实施这项措施。这项措施在当地叫干线控制。速度均匀化措施主要在流量比较大的公路上实施,观测道路使用情况和天气状况,如果有紧急事件发生,系统将对速度限制进行相应的修改,为用户提供最快的信息并且告诉用户道路的状况已经改变。速度均匀化的实施大有成效,例如在一段a5公路上,实施速度均匀化措施之后,财产损失事故减少了3%,重大的主干道事故减少了27%,人员伤亡的事故减少了30%。

(2)排队预警。排队预警是对速度均匀化措施的一个重要补充,利用位于速度均匀化信息板两边的拥挤画面显示出来。排队预警系统主要是为了减少常发和偶发交通拥挤下的二次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信息显示装置每隔1km建设一个,当发生一起事故的时候,在前面的第三个和第四个装置之间开始减少车辆行驶的速度。

(3)临时路肩的使用。临时路肩的使用往往和速度均匀化结合在一起。在道路的通行能力瓶颈路段,临时路肩的使用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同时降低了车辆的速度。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施这项措施,现在大概有200km的道路在使用这项措施,当道路的速度降到一定程度,路肩就可以临时被使用。

(4)汇入控制。即匝道控制和匝道上的车道控制的结合。这项措施往往实施在上游路口比较多,下游入口比较少,需要控制路口进入车辆的路段。

(5)施工地点管理。德国的一套软件用来评价短时间的施工对道路拥挤的影响,通过计算,将选择交通压力比较小的时间进行施工。

(6)货车限制。德国的货车速度限制一般都是低于小轿车的,另外货车在很多情况下被限制在最右边的车道,在速度均匀化措施实施过程中,重型货车要求只能在最右边的车道行驶,而且不能在同一条车道上超越低速度的重型货车。

(7)匝道控制。匝道控制在德国实施比较晚,1999年德国首先在a40高速公路上进行了5处试验,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在高峰时段拥堵减少了50%,匝道上的事故减少了40%。同样,在高峰时段,道路的平均速度提高了10km/h,由于5个试验的成功实施,匝道控制被进行了推广。当匝道的通过量超过1000辆/h,匝道控制措施就开始实施,系统在高峰时段持续运行,最大允许的匝道通过量每个周期不能超过两辆。

(8)动态路径选择和交通信息服务。运用先进的技术提供给道路使用者动态的路径信息,为道路上的驾驶员提供标准的实时的交通出行信息。

3.英国

(1)主动交通管理的过程英国atm的主要措施包括可变的速度限制、可控制的高速公路、硬路肩的使用。在正常的情况下,所有电子标示板都是空的。当拥堵正在形成或者事故已经被检测出来的时候,埋在路下面的检测仪器会检测出较慢的车流,计算机系统会计算出最合适的车流速度,这个速度限制会出现在头顶的信号板上,红色的圆环包围着的数字表示限制的车速,在硬路肩上红色的叉号表示除非有紧急事件,路肩都不能被使用。通过减小车辆的行驶速度,可以将交通流变得顺畅,减少了停车—启动的频率。均匀化的速度也减少了车辆换道的需求。如果检测器发现车辆还在拥堵,就会提醒地区控制中心的操作人员应该执行临时路肩使用措施。操作人员会运用半自动化的系统,通过闭路电视检查路肩上面有没有碎片或者故障的汽车,然后在两个拥堵点之间的道路路肩,将被开放作为一个临时车道,从而提高通行能力。当路肩开放作为车道后,速度的限制出现在路肩上面的电子信息板上。速度的限制在包括路肩在内的4个车道都是一样的,这样是为了防止驾驶员变更车道,电子信息板上同样也会出现提醒使用者可以使用路肩的信息。这时候如果发生紧急事故或者车辆故障,驾驶员可以驶入紧急保护区,区域内有紧急电话,驾驶员可以通过电话求助,这个紧急区域内也有闭路电视,监控中心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闭路电视看到紧急保护区的情况。

(2)具体实施英国在2006年9月12日在西英格兰中部地区的m42高速公路上开始实施主动交通管理,通过指导驾驶员在高峰时段通过电子信号合理使用路肩,还有通过动态的速度限制使得车流更加顺畅,主动交通管理在m42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主动交通管理主要考虑因素就是安全,紧急保护区的设置为故障车辆提供了安全区域,这些区域通过紧急电话或者闭路电视和附近的地区控制中心联系。高速公路管理局和救护中心密切联系,有事故发生的时候,管理局帮助救护中心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11英里上的超过200个的摄像机,可以轻易地发现事故。他们通过道路上设置的电子信息板关闭任一车道,救护车辆就可以快速进入,故障车辆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和拓宽道路相比,主动交通管理有更好的成本效用和更大的效益,包括提高了通行能力、减少了旅行时间、提高了旅行时间的可靠性、减少排放量和石油消耗。

二、atm在我国的应用

分析主动交通管理技术的实施与应用需要相应的设施基础和政策条件作保障。从我国目前的道路、交通和社会条件来看,已基本满足了atm技术试验应用的可行性要求。

1.道路条件国外已有的atm主要是实施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上。从道路条件上来看,我国的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属于高等级公路,线形坡度平缓,单向行车道基本在两车道以上,道路通行条件十分优越,均具备紧急停车道且进出口分布较为合理,能够满足车道控制、应急车道管理和出入匝道控制的基础条件。目前,随着交通管理科技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安装使用了诸如视频监控、微波检测、雷达测速以及可变信息板等设施设备,用于对交通流量、交通事件和违法行为的自动监测和实时信息的。以上设施可以为主动交通管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提供良好的硬件基础,大大节省技术应用的资金投入,有利于atm技术的推广与实施。

2.交通条件主动交通管理技术在英国率先试验实施,虽然英国采用左侧行驶的通行规则,但atm技术在德国、希腊和美国的成功实施和推广,充分证明此项技术的应用并不受通行规则的限制。交通流理论是交通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交通流特性分析是交通控制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基石。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及快速路交通流特性分析相关研究来看,已掌握了这种道路的交通流基本模型和运行规律,能够为atm技术在我国应用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

3.政策支撑近年来,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困扰和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道路交通管理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高速公路将加大交通管理设施的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提高高速公路的管控能力,这为主动交通管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atm技术的实施效果受到驾驶人执行效力的影响,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驾驶人安全、文明、守法的驾驶意识相对欠缺,有可能对atm技术的控制效果产生影响。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相关法规如《加强机动车驾驶人管理指导意见》的出台,驾驶人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另外,通过完善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执法监督系统,也可以有效抑制违法行为,确保atm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4.现阶段我国可采用的atm技术主动交通管理技术控制策略多种多样,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引入和实施的过程中,都需要结合各自道路交通的地域特点加以选择和调整。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快速道路应急车道的使用条件和限制较为严格,且设置形式标准不统一,难以满足车辆长期正常行驶的要求,不具备应急车道管理的实施条件。从目前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管理模式的角度考虑,也不具备实施收费管理和Hot、HoV车道控制的政策基础和实施条件。我国高速公路采用全封闭收费管理,出入口间距较大,难于对进出匝道予以控制,可采用的主动交通控制策略主要有可变限速控制和车道控制两个策略。城市快速路和部分城郊高速公路的管理方式与国外较为相似,可采用的控制策略较多,主要包括可变限速控制、车道控制、出入控制和路线诱导。

三、结语

文化交流措施篇7

关键词:地铁施工;交通组织与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进入众多重大项目施工引发的交通“阵痛期”,其中以地铁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产生的影响最为突出。地铁施工不仅会对施工路段本身产生影响,还会对周围路网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地铁施工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将地铁施工对交通运行以及安全等方面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一、地铁施工占道的分类

1、部分占道施工

有的地铁项目在施工地段分方向或分时段地占用城市道路。这种形式的占道施工对城市交通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涉及的道路在某个方向或一天中某个时段被施工场地占用,道路通行能力不同程度地被迫降低,有的施工路段还容易形成城市道路拥堵的“瓶颈”,严重时会使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正常通行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如地下车库、出入大门的车辆)。这些路段沿线的常规公交线路及站点可能也需要调整,地铁施工期间通行道路的断面也可能因建设实际需要而进行改造或改变,车辆通行的速度将大大减慢。

2、完全占道施工

由于某些难以克服的矛盾,有的地铁项目实施完全占道施工时会将道路完全封闭,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行。完全占道施工对城市交通产生的影响最大,他所涉及的道路交通被完全中断,道路上原有的各种方式的交通(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都将转移到其他可替代道路上进行,同时还会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如地下车库、出入大门的车辆),而且沿线原有的常规公交线路及站点也要随之进行调整[1]。

3、不占道施工

在两个车站之间的地铁线路上,地铁施工方式一般都是采用盾构机在地下掘进、施工,在这些路段地铁施工基本不占用城市道路,因而不会直接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但是,由于附近的施工场地会经常出入各种施工车辆,也会因此而对临近的城市道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正常通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地铁建设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1、基本目标

因地铁施工期间需要占用现有道路资源对施工场地进行围挡,给本来就已拥挤的道路带来巨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区域内现有路网服务水平的下降,因此施工期间交通组织和管理的基本目标包括:

1.1尽一切所能的保证车辆、行人、施工作业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1.2尽一切所能的保证车辆和行人能平稳通过施工区。

2、基本原则

2.1合理进行路权分配原则

使用道路的权力归所有的出行者拥有,因此分配路权就要求周密和简洁清晰,周密是指要保证所有出行者都“行者有其路”,简洁清晰是指所有出行者都能在第一时间“行者识其路”。

2.2优先保证交叉口通畅原则

道路交叉口是交通流的集散点,也是易于出现交通瓶颈的节点,整条道路顺畅的重要前提就是要优先保证施工路段各交叉口的通畅。

2.3分离施工车辆原则

在施工区域架设和修筑专供施工车辆使用的便桥、便道,使施工车流与道路交通流分离。

2.4最大限度的多方向分流原则

充分挖掘施工区域周边交通量较少、路况较好的现有道路的潜力,全方位、多渠道地对施工道路上的交通流进行分流,确保施工期间交通通畅。

2.5适当的交通政策调节原则

利用交通政策的调节机制,通过分层次收费、制定特殊的交通管理措施如鼓励拼车等手段来减少交通出行总量或改变出行方式,或将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调节。

2.6交通安全原则

在施工区域安排警力及交通协管员,并合理设置安全设施、防护围挡和交通引导标志标线,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通过。

2.7以人为本、方便出行原则

在保证主要道路交通顺畅的前提下,从道路使用者角度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方便大多数人出行、易于施工的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方案。

三、地铁施工期间实施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条件

1、确定施工的影响范围

在研究制订相关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措施之前,首先要确定地铁施工的影响范围。主要包括:对周边道路交通的影响范围、对常规公交系统的影响范围、对停车场的影响范围、对慢行交通的影响范围。影响范围确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所采取的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措施是否有效。

2、搜集相关资料

确定地铁施工的影响范围之后,就要对影响范围内及其周边临近地区的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影响范围内的道路网、交叉口等基础设施现状,如道路断面形式、交叉口控制类型、信号配时方案等;二是影响范围内的公交系统现状,如公交站点、线路走向、运行状况等;三是影响范围内的停车系统现状,如施工地点与停车场出入口的关系等;四是影响范围内的慢行交通设施情况;五是还需要对影响范围内的土地规划、道路网系统规划、公交规划等规划条件进行解读;六是查阅施工地点周边同时施工的其他项目的相关资料[2]。

3、交通需求预测

为全面掌握地铁施工后其影响范围内的交通运行情况,要基于所获取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对项目周边路网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分析施工后周边道路网的交通压力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如果其交通压力超过可接受的范围,则需要对交通压力大的路段、交叉口等采取针对性的交通组织方案以及进一步的管理措施。

4、确定交通组织方案与管理措施

基于交通需求预测的结果,分别从道路网、交叉口、公交系统、停车设施及慢行交通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及管理措施。

5、方案评价

针对提出的若干个交通组织方案与管理措施进行评价,选择使用评价结果选择最佳的方案,努力做到既保证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同时不耽误地铁的正常施工。

四、加强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1、增加路网建设

地铁施工导致城市交通供给减少,路网交通压力增大。因此,要考虑增加道路网的建设以满通需求,采取必要的缓解措施:一是新建分流道路、桥梁等,增加可替代道路的供给。二是打通因地铁施工而形成的断头路,提高城市路网的可达性。三是合理安排地铁施工时序,提前完成或暂缓地铁施工路段相近的占用道路工程的建设,保证地铁施工影响路段道路交通必要的路面宽度。四是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增加机动车、非机动车分隔带,压缩人行道,做到“人车分离、机非分离”。五是对现状交叉口进行改善,根据实际情况可将无信号路口改为信号控制,合理渠化道路交叉口,平面交叉口改为立体交叉口。

2、区域交通组织

在地铁施工临近区域实施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地铁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一是充分挖掘现有道路资源的交通潜力,把施工期间被占用道路的交通流量合理地引导分流至可替代道路上。二是在地铁施工禁限区域上游有分流条件的路口预先明确提示,过各种标志引导过境交通流提前改道通行,避免其进入施工影响区域。三是采取单行交通、微循环等交通组织方式,充分利用施工附近区域的背街小巷分流车辆。四是对沿线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进行调整,如禁止左转交通、交叉口信号周期及相位的优化、左转交通通过新建平面左转匝道等[3]。

3、加强交通管理

要减轻地铁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首先必须加强交通管理,通过采取各种临时性的交通管理措施来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一是制定严格的地铁施工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施工车辆的交通管理,尽量减少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二是按照相关规范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及施工围挡,引导机动车、行人安全通行。三是地铁施工附近道路禁止违法占道停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四是有针对性地在地铁施工影响较大的地区采用错峰上下班、单双号出行等交通管理措施。五是专门针对地铁施工特殊情况制定临时的相关交通管理规定,特别保证地铁施工期间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疏导施工临近地区道路上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4、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要通过增加公交供给、优化公交运行线路,指导地铁施工对城市公交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一是利用有条件的道路规划建设公交专用道,发展快速公交,保障公交优先减少其他车辆通行。二是在交叉口处利用智能化交通手段实施公交信号优先。三是对于占用部分车道的地铁施工项目所影响的高峰时段交通量饱和度偏大且公交线路密集路段,适当调疏公交线路,以减轻道路交通的压力。四是迁移或取消项目施工场地占用的公交停靠站。五是在地铁施工前应以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或者流动信息板的形式通知市民,鼓励市民尽量采用公交出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组织与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应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科学、可操作的交通组织和管理方案,并在有效实施中不断总结出经验与得失,这对以后各类施工影响交通的交通组织方案设计都有有益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培辉.福州市地铁1号线东街口站施工期(一期)交通组织研究[J].福建建筑,2012(02):67-70.

[2]刘乙橙,邹帅.成都地铁施工期间交通疏解工作思路与方法创新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2(17):16-19.

文化交流措施篇8

关键词: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由于我国地幅辽阔,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水文及气候条件多变,直接导致公路选址较为复杂,经常穿越山谷、河流等地带,从而为公路的安全性埋下了隐患。为此,本文将对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2.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原因分析

根据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的形式及内在规律、分布特征,可将其原因分为以下几类:路基冲毁、路基沉陷和边坡滑塌。

(1)路基冲毁

山区公路路基冲毁一般发生在汛期,河道洪水爆发冲刷路面甚至掏空路基。山区公路路基都可以成为山区河流的河岸,并不同程度的压缩河流断面,使局部河段的流速增大、水流结构变化。同时,山区耕地少,人们在河滩上筑堤造田,人为的侵占河流断面;山区地形复杂,河道由开阔段到峡谷段时,河道变窄,挤束水流,使河道的有效行洪断面减小,流速增大,水流挟沙能力增强。另外,山区河流还受到河道局部地形的影响,改变了洪水的流动方向和速度,造成某些顺直河段中的水流弯曲或倾斜,对沿河公路路基形成顶冲、斜冲,造成水毁。

(2)路基沉陷

当公路处于含水量较大的区域时,若路基处理不当或当地下水排水系统不完善时,公路路基容易发生由里到外渗流的渗透作用。具体的工作原理为:在渗透水压力的作用下,公路路基范围内土体孔隙水压力增加,地下水位也会升高,从而导致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导致公路路基的渗透变形破坏。

(3)边坡滑塌

路基边坡的塌方按照破坏规模与原因的不同,路基边坡坍方可以分为剥落、碎落、滑坍、崩坍及塌坍等。根据坍塌体的类型,可分为冲刷型、溜塌型及滑塌型等。

①冲刷型坍塌:依据降水时形成的冲刷并不断发展而成的坍塌体,坍塌部位多以坡内及坡脚坍塌为主,厚度一般在1~2m内,严重时可达2.om以上。

②溜塌型坍塌:边坡表上受水浸润后其含水量大于或接近干液限时,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在动水压力(水的渗透作用)和重力作用下,顺斜坡下溜坍塌。

③滑塌型坍塌:当边坡土体含水量接近液限时,其表层土体受水的湿化作用,土体结构遭受破坏或土体受水浸润呈软塑状态,而下部土体含水量较小,土体强度相对较高,则上部土体在重力作用下顺软、硬交界面滑塌,具明显的圆弧滑塌面及后壁有显著陡坎,这类滑塌病害多发生在粘性土质边坡等处,其滑动面多为折线形。

3.路基水毁防治措施

3.1路基直接防护

路基的直接防护,是指仅对公路本身进行防治,直接加固坡面、坡脚或基础,提高其抗冲刷的能力。

3.1.1路基边坡加固

路基边坡加固就是在路基边坡上修建各种护面建筑物以抵御洪水的冲刷或流冰、流木等的撞击和风浪的侵袭等。其防护设置一般须遵循“安全、美观、协调、经济”的原则,应结合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采取工程防护和生物防护相结合的方式。

(1)路基工程防护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抛石防护:抛石是最常用的边坡加固措施,特别是在石料较为丰富的山区。采用此种防护措施时,必须选用大小适当的石块,级配要求连续均匀变化,施工过程中,严禁随意乱抛,最好进行一些人工整理。一般要求在洪水之前抛置好。

②干砌片石:干砌片石适用于流速在1.5m/s以下,层厚一般不小于20cm,下垫15cm粗砂、砾石、碎石反滤层以保护支撑土免受水流冲蚀。铺砌石块最好采用“丁石砌法”互相咬紧,石块间空隙用小石片填塞卡紧,其基础最好采用浆砌基础。

③护坦防护:在挡土墙、护坡的坡脚处合理地设置浆砌片石护坦,能够有效的减小坡脚处的冲刷深度,起到减冲、护脚的作用。

(2)路基生物防护措施

在河滩、沿河路基边坡外的滩地上植树,植造护岸林带,能起到导流、防浪、减速淤滩作用,使河岸、路基免遭洪水冲刷,尤其在宽浅变迁河段和宽浅游荡段河段上更为有效。路基土质边坡可种草或植草皮,风化石质或页岩坡面可植树。种植的树木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质、根系发达、枝叶茂密、喜水的树种,最好是乔灌混交、多行、呈品字形配置。边坡进行生物防护时,不宜采用阔叶树种。

3.1.2路基土重新填筑

采用回填土的方式进行处治,回填前,应先研究之前所采用的填料无法抵御洪水或暴雨冲刷掏空的原因,周密考虑该选用何种填料进行重新填筑;回填时,一般选择透水性好的材料,如天然砂砾、碎石等,分层填筑,分层夯实,对于疏松的坡面,应拍打密实,或用轻碾自坡顶沿回填后的坡面碾实,对于已形成沟壑疏松图层的边坡,采用挖台阶法清除。回填完毕后,分段设置节水墙,墙上设置边沟,从而起到减缓水流和冲刷的目的。

3.2路基间接防护

间接防护是指设置合适的排水措施或修筑丁坝(群)、顺坝等挑流导流工程或进行河道整治(疏浚、理顺、改道),改变河道水流结构,使水流偏离被防护的河岸,墩台或将冲刷段变成淤积段,达到防护目的。

(1)设置合理的排水措施。通常是在坡顶一定距离内设置截水沟,防止坡顶雨水冲击路面;路肩上设置拦水带配合急流槽迅速排出路面降水,或利用边沟将水流引至线外排水沟,利用排水沟远排远送至路基边坡坡脚以外;当条件限制无法远送的,可在排水沟出水口设置射水管,将水流排至路基边坡外,从而有效防止坡水毁。排水设施要求顺适,沟底平整,排水通畅,严禁出现断头沟。

(2)各种类型的水流导治构造物。常用的有丁坝、顺坝、格坝等,通过引导调整或改变水流方向,调整水流结构,使水流偏离被防护的河岸线或将被冲刷的河岸段变为淤积河岸段,加固河床,改善河道环境。各类挑流、导流构造物的合理组合,减轻洪水对路基冲刷的作用,达到路基防护的目的。

结语

公路路基水毁是公路遭到洪水破坏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山区公路。如何减小山区公路因水毁而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当前公路工程技术人员共同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通过对山区公路路基水毁灾害发生原因和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明确山区公路水毁灾害特性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将山区公路路基水毁分为:路基冲毁、路基沉陷和边坡滑塌三类,其中路基边坡滑塌又可分为冲刷型、溜塌型及滑塌型三种;

(2)基于山区公路路基水毁发生的因素和形成机理,提出了山区公路水毁灾害防治的各种措施,包括直接防护和间接防护,其中直接防护措施又分为工程防护措施和生物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措施篇9

关键词:城市交通;生态环境;设计;施工;措施

引言:城市交通系统由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和航空水运交通组成。交通体系应根据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特点以及流向,科学规划设计,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组成便捷、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城市交通建设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交通建设在城市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城市交通的高速发展,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污染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面对城市交通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道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我们广大交通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地域、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1.1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运行的大动脉。良好的城市交通系统不仅可以改善和提高城市社会生态环境的质量,同时增强该环境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城市交通系统为城市的生产消费活动提供了保证,承担了物质资源、信息的运转。发达的城市交通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时间、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旅游、文化艺术交流,保证并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发达的城市交通提高了城市的透明度及开放度,加强了城市内外环境的联系,促使城市生态环境的外延和扩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将促进和拉动相邻地域的交通工具以及能源产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发达的城市交通有利于干线沿线房地产及物业开发,促进当地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同时直接、间接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1.2城市交通体系质量的好坏对城市及相关地域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地影响。城市公路交通是城市能源消耗大户;由于城市交通仍以公路汽车运输为主,因此将消耗大量的燃料油(或天然气)。城市轨道交通也将消耗相当数量的电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购买小汽车,届时,能源消耗量将明显增加。城市交通系统需大量能源,这些能源绝大部分由相关地域生产提供,它们的开采加工过程可能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城市机动车尾气也可能经扩散污染邻近地区的大气环境。城市交通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随着城市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尾气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改用清洁燃料对改善我市大气环境污染指数作用有限。公路扬尘也是公路两侧附近区域大气环境的污染因素之一。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严重的污染着城市的声环境。尤其是交通干道两侧污染更为严重。据调查,有些大城市的交通高峰地带噪声甚至超过80dB。经初步估算,我国有3390万人受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其中2700万人生活在70dB以上的高噪声污染之中。城市公路路面的硬表面化加重了城市市区的水土流失;公路的硬表面化虽然防止了土壤的冲刷流失,但却加重了水资源的流失,致使城市地下水得不到充分的补给,造成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城市地面下沉、泉水河流干涸、特色旅游景观遭到破坏。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受到危害。城市公路交通是城市热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由于城市人流、物流、车流的快速增加,城市热污染已呈现日趋加重的形势。不考虑人及其它耗能放热设备,据调查,夏季公路路面温度高达55-65℃。夏季光照辐射强度为14.5mJ/m2•公路路面吸放热与机动车放热一起成为热污染、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另外,机动车消耗化石燃料产生了大量的Co2,它的温室效应也加重了市区的热污染。城市公路路面产生的光反射影响安全;城市公路路面产生的光反射对出行人员包括机动车驾驶员造成明显的视觉污染,不仅有害健康,也影响到出行的安全。由于城市经济规模迅速地扩大,城市交通圈内外物资及人员交流迅速增长;若城市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将产生交通拥挤,机动车运行时间延长,城市交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将明显制约经济发展。

2改变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增强城市交通对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2.1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城市道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有: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城市建筑物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道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排水工程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和有害元素。避免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及绿化带受到污染。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特别是公路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行车环境,还可以起到美化路容,优化环境的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2.2城市道路设计,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设计理念必须具有针对性。要考虑城市道路景观美、庄严美、幽雅美、历史美、人文美、生态美。城市交通主干道建设规划具备科学性、前瞻性、超前性、权威性。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道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道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道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3施工过程中体现绿色概念,减少环境污染

施工过程也会污染环境,在传统的施工组织审查中,侧重于其施工工艺、质量保证体系、安全保证体系,现在也应将环境保护体系列入控制范围。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污染环境的几个环节,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到最低限。生态环保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及时设置排水沟和截水沟。减少噪音当施工路段局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的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它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噪音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减少大气污染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合站设在空旷地区,粉状材料在运输和存放阶段即使遮盖,相距200m的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合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处,既方便生产,又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减少水污染沥青、油料、化学用品、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施工垃圾等采取集中处理,远离水体并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污染水源。

4城市交通噪声防治及道路营运期环保措施

城市交通营运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等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交通噪音防治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米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他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建筑物设置双层窗、设置禁止鸣笛标志或封闭处走廊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学校、工厂和其他单位的影响。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加强交通管理,在主要路口设置噪声监控器,禁止噪声过大的车辆上路。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水污染防治排水工程对道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和有害元素。避免道路两边的建筑物及绿化带受到污染。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防止公路散失物造成水体污染。对运载危险品的车辆严格检查、严格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生活区设置污水处理站,各种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在洪涝季节,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的降噪防治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

5结束语

发达的城市交通体系是大都市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设施。它在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运行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基础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研究规划城市新型交通体系,建设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交通系统,将会有力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健康稳定的运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z].1989,12.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JtJ/t006-98]

[3]张炯.生态城市―自然与社会相协调的生态系统[J].中国环境管理,1999,

文化交流措施篇10

(一)加强监视。在集中整治流动中,要加强对各责任单位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督办,对不履行职责、推诿扯皮,不能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务的,将全市通报批评;在明察暗访中有一次被评为最差或连续两次被新闻媒体曝光,被市集中整治领导指挥部通报批评或下发整改通知后,整改措施不力,工作仍旧滞后,影响全市集中整治工作目标任务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同时要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并将此项工作考核列入各责任单位年终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落实到位。要加强协调,紧密亲密配合,共同推进,形成整治工作的协力,解决好集中整治过程中泛起的凸起题目,推进整治流动扎实有效开展,同时要听从同一部署,听从牵头单位的协调指挥,共同把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各责任单位要根据工作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将各项整治工作分解落实到详细责任人,层层建立责任制,明确检查验收的尺度,确保整治工作任务不漏一项、不漏一处。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还需分片、分道路明确责任领导和路段段长,并在不同的区域设置“责任公示牌”。

(三)加强宣传。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和发动工作。集中整治流动中,各责任单位要注重借助媒体宣传报道,注重图片收集,在中心城区掀起一个声势强盛的宣传高潮,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形成人人关心整治、人人支持整治、人人介入整治的格式,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流动来吸引群众广泛介入,增强文明意识,培养文明习惯,推动整治工作出成果、见成效。

(四)加强领导。为确保集中整治取得实效,成立以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为总指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为副总指挥,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治工作指挥部。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文明办主任、市“三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负责详细组织协调,各责任单位要把此次流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主要领导切身抓,分管领导详细抓,其他领导协力抓。

二、工作要求

完善文昭示范社区功能。按照即将出台的《市中心城区文明社区建设尺度》抓好文昭示范社区建设。做到社区组织健全、社区环境柔美、社区秩序优良、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教育深入、社区文化丰硕。牵头单位:区政府,配合单位: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责任人:略。

整治犬类放养。规定城区溜犬区域,严禁公共场所溜犬。对宠物犬登记、办证,无主及流窜犬及时进行捕杀。牵头单位: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城管局、市公安局,责任人:略

整治“城中村”。着重解决城中村“三化”题目。重点解决白云村、红旗村主次干道硬化、亮化、绿化题目,同时增加垃圾池和果壳箱。牵头单位: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城管局,责任人:廖长荣、杨中茂。

整治巷容巷貌。清除巷道内的违章搭建、乱堆乱占、乱摆乱放现象,保持巷道整齐卫生。牵头单位: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城管局,责任人:略。

制定社区整治规划。要整合中心城区现有社区资源,按照科学规划、公道布局、功能齐全、重在宜居的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整治实施方案,规范建设社区。牵头单位:区政府,配合单位:市文明办、市民政局,责任人:略。

(一)社区整治

公道布局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在交通要道上要公道布局规模较大的各类专业市场,同时要加快新区的农贸市场建设。牵头单位:市城乡规划建设局,配合单位: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商务局,责任人:略。

高尺度建设中心城区进出口通道。主要实施高速公路东、西出进口和国道改造。其中,高速公路东、西出进口路段要做好道路两边的城市设计和立面改造方案。牵头单位:市城乡规划建设局,配合单位:开发区管委会、区建设指挥部,责任人:略。

加快买通中心城区断头路建设步伐。有选择地买通一些断头路,完善中心城区老城区路网布局。牵头单位:老城区建设指挥部,配合单位:市城乡规划建设局,责任人:略。

规范建设泊车场。对中心城区内已作商用的泊车场及时做好退商还场工作;按规划加快泊车场建设步伐,并选择合适位置建设立体泊车场。牵头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市房管局、市工商局、区政府,责任人:略。

加强公共交通治理。加强对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治理,强化对公交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的宣传教育;科学设置公交车停靠站点;督促对各类车站、码头及客运车辆的整治,保持良好的站容站貌、车容车貌,站内外环境整齐,秩序良好;督促出租车司机系好安全带,做到文明行车,礼貌待客;督促市公交公司搞好公交车辆尾气管理工作,使其达标排放;整顿公交车、出租车乱停载客现象。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物价局、市地税局、市质监局、市公交总公司,责任人:略。

加强道路交通治理。加强对中心城区各条道路的交通治理,重点整治机动车无牌无证、套牌套证、假牌假证上路行驶,驾乘两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非机动车驾驶职员不按交通讯号指示通行,做到人、车通行有序,加大交通违章查处力度和源头管理工作力度。适时采取礼聘交通协管员、组织青年志愿者等方式来加强治理。牵头单位:市交警支队,配合单位:团市委,责任人:略。

车辆静态泊车治理。根据中心城区泊车场建设规划的要求,按照机动车、非机动车泊车泊位布局公道的原则,加强对中心城区汽车、摩托车、自行车静态泊车的治理,科学设置泊车区域,做到泊车标识齐全、泊位线清楚、车辆停放整洁,并加强对车辆违章泊车的治理。牵头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市交警支队,责任人:略。

规范标志、标牌、标线等交通标识设置。完善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标志、标牌、标线,要求做到设置规范。实施单位:市交警支队,责任人:略。

(二)交通秩序整治

中心城区各主要出进口整治。加快对国道出进口道路改造建设,完善出进口的道路缺陷及排水举措措施的建设,彻底清理道路两侧脏、乱、差现象。牵头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区建设指挥部,责任人:略。

卫生死角整治。对中心城区内的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对辖区内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庭院、居民社区及物业小区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督促各有关单位、社区及物业小区建立卫生责任制,明确卫生责任区、责任人,搞好各自的内部环境整治,清理内部卫生死角,清除杂草杂物,疏浚沟道,要求做到不留卫生死角。牵头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房管局,责任人:略。

建筑工地整治。按照文明施工要求整治建筑工地。按规范尺度建举措措施工围墙,围墙要粉刷并书写公益广告标语;工地现场无积水污泥外泄;出进口部位进行硬化铺装;按划定设置清洗设备;运输车辆不带土壤上路、车身不污染、装载不超高、沿途不抛洒,确保无建筑材料占道现象。牵头单位:市城乡规划建设局,配合单位:市城管局,责任人:略。

专业市场整治。对中心城区的各类专业市场尤其是农贸市场进行整治。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市场、商业广场、建材大市场、蔬菜大市场等市场治理工作。要求做到举措措施完备、划行归市、入场交易、环境整齐。市场内经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证照齐全,亮证经营,文明经商,讲究信誉,公平交易,果断杜绝假冒伪劣商品入市,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市场外的治理由市城管局负责,市场内的治理由各产权单位负责。牵头单位:市城管局,配合单位:区政府、市工商局、市房管局,责任人:略。

占道经营整治。对中心城区的占道经营进行全面整治。严禁在城区主干道两侧指定区域以外摆放任何摊点,禁止店外和占道经营行为。经营业主必需按照“谁经营,谁保洁”的原则,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将各自摊点区的污物随时清理,保持清洁卫生。要求做到中心城区各大街冷巷无“道路市场”,无占道经营。实施单位:市城管局,责任人:略。

园林绿化整治。对中心城区园林绿化进行完善进步,要求绿化与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对行道树缺苗补种,完善公园及小游园建设,做到整洁美观,绿化苗木搭配科学公道。实施单位:市园林局,责任人:略。

环卫举措措施整治。对照住建部《城市环境卫生举措措施设置尺度》的要求,对中心城区的公厕、垃圾中转站、垃圾桶、运输车辆及垃圾填埋场等各类环卫举措措施进行整治,要求整治后的各类环卫举措措施符合尺度要求。实施单位:市环卫处,责任人:略。

小街冷巷全面整治。对中心城区老城区的所有小街冷巷进行整治,要求做到道路平整、两侧整洁、排水通畅、路灯明亮。牵头单位:区政府,配合单位:市城管局、市供电公司及各管线单位,责任人:略。

城市道路、市政举措措施整治。对中心城区破损道路全面整修,清疏下水道,检验路灯,完善人行道、盲道等举措措施,要求做到道路平整、路面整齐、下水道通畅、排水举措措施完善、路灯明亮、人行道及盲道干净整齐。实施单位:市市政工程治理养护处,责任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