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5:37

城乡规划研究篇1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生产;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9497(2016)01-108-07

2007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对我国的城乡规划提出了新的原则和要求.2011年城乡规划确立为一级学科,学科建设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关键节点;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城市时代”的到来与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对城乡规划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正式出版了《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对培养目标与规格、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办学条件等提出了全面的指导意见与要求.在诸多学科领域内重大事件的发生均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要求.因此,辨析当前学科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探明学科走向并架构新时期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模式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城乡社会形态与规划学科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城乡规划学科与专业的认同问题分析

1.1学科与专业的认同问题

近年来,“城乡发展”已成为相关学科竞相研究的领域,规划师也开始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借以形成“更科学”的规划方案.但是,我国客观的发展经验显示:几乎很难找出一个完全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既定目标发展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80%以上都需要修编[1].学科“竞争”与专业“困境”使我国城乡规划在取得巨大成就与发展的同时,专业认同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学界就城乡规划学科本体的讨论可分为两类观点:其一,认为学科核心领域模糊或不存在,应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求是城乡规划的价值所在;其二,认为学科核心领域是物质性的城乡空间环境,“学科核心理论应向空间化回归”[2-6].客观讲,上述2种观点并不矛盾,前者注重城乡规划的应用学科属性,强调了城乡规划教育及“专业人才生产”的方向;后者是对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的讨论.关于学科本体的讨论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重要议题.这是关于“规划的理论”的探讨,对其求解需要借助于科学哲学.

1.2认同问题的科学哲学辨析

根据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的范式理论,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既有框架内进行的科研与实践将面临发展的瓶颈(即反常和危机).此时,需要通过范式转换才能实现学科的持续发展.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范式转换并不是一种预定目标明确的进步,而是通过背离既往运行良好,但不再能应对新问题的旧框架而取得进步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伴随学科与专业不安全感的情况[7].从这一角度看,专业认同问题与学科本体讨论的出现,说明我国城乡规划正处于学科范式转型(或升级)的过程之中.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一级学科的确立、专业规范的出版,从国家层面与学科高度说明:我国城乡规划学科领域已极大超出了“物质形态”的学科范畴.既往物质规划框架下进行的研究和实践已无法应对城乡发展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因此,城乡规划学科的建立具有“科学革命”的意义,这是一个“前范式-反常-危机-新范式”的发展过程.应该认识到,城乡规划已经确立为一级学科,但是距离一门成熟的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见图1)因此,城乡规划升级为一级学科的意义在于:摆脱遭遇重大困难的物质规划框架的进步,而不是朝向预定目标的进步.学科本体和专业价值的探讨都是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的积极推进.

2现代学科的发展分析

学科与专业并非同一概念.但是,在我国城乡规划语境中,学科与专业常被含糊地替代引用.正确认识学科的概念及其发展规律,对促进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城乡规划的学科发展与社会形态转型、主流意识演进密切相关.因此,应在更广阔的研究域探讨学科与专业的发展问题.

2.1学科的概念辨析

“学科”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现代科学与社会的发展,学科的内涵不断发展、演化.总结国内外关于学科的定义,大致可分为2个类型(见表1).综上,学科概念有2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指一定科学领域(或其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化学、物理学等;其二,指教学与科研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学与科研范围的相对界定.据此,学科的意义在于一定领域内的知识生产和专业人才生产.

2.2现代学科的发展走向分析

现代科学的产生及学科划分可追溯到以理性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启蒙运动.随着19世纪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理性在科学研究中逐步确立了主导性的地位.至20世纪初,科技理性倡导的功能主义使以实验为基础的经验学科成为现代学科的基本形态[14].此时,学科强调研究领域的不可替代性.不同学科各司其职,专注于特定领域内的知识生产和专业人才培养,不同学科(或专业)之间分工明确、边界清晰(见表2).机械化的学科划分曾极大促进了现代科学和工业社会的发展.但是,这种绝对独立的学科形态逐渐强化并形成一种“自说自话”的封闭学科语境.研究视野狭窄、专业协作困难,进而导致学科与专业的认同危机广泛出现[8].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逐步进入后现代社会,中产阶层逐渐取代少数精英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伴随这种社会形态的转换,学科边界逐渐被打破.在20世纪70至80年代,西方城市社会研究领域出现了学术范式从“计量革命向政治经济研究方法”的转型[15],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也出现了由“数量与行为地理学范式”向“人文服务区位理论范式”的转换.尤其进入20世纪后,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同一对象和研究不同对象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识生产方式大量出现[13].由此,现代学科的发展从“封闭系统”转向了“开放系统”.例如: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之前西方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之后城市规划逐渐由技术性活动转向社会、经济、政治等关系的协调活动.这一发展过程中同样经历了专业认同危机的问题,同时,城市规划的学科领域与职业范围也相应获得了拓展.开放、融贯的学科发展趋势,从本质上改变了绝对独立的学科发展样貌.较之绝对独立的学科形态,这一趋势不再强调学科研究对象的排他性,学科知识生产方式由单一学科独立完成转向多学科协作完成.

3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走向研究

3.1学科形态的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城乡规划确立为一级学科,并不是学科等级的简单提升.其本质是:在我国社会形态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由“封闭的现代学科”向“开放的后现代学科”的升级(见表3).在开放的学科发展趋势下,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对象与生产方式也必然具备新的内涵与特征.

3.2学科领域的探讨

现代学科发展的规律显示:研究对象的“排他性”与学科“独立性”之间的必然逻辑联系已被打破.因此,作为一个开放系统的有机体,城乡规划学科已不必强调研究领域的排他性.相关学科开展“城乡研究”的主要价值与意义在于对城乡发展问题及机理的揭示,而具体实施城乡空间发展指引和决策,最终仍必须依靠城乡规划.正如“检验科”之于“外科”的关系,前者在于病因、病理的揭示,而手术的实施则必须依靠后者.同时,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并不是完全取代强调物质空间的城市规划学科.研究领域也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应是由既有框架的核心“点”(物质空间)向更具开放性的“面”(城乡要素的空间性)的拓展[6].因此,根据后现代学科的知识生产特征,“物质空间”应从城市规划学科排他性的研究对象(或生产对象)、生产工具乃至生产目标转变为城乡规划学科独特的“生产工具”(见表4).

3.3学科知识生产方式分析

作为开放系统的有机体,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生产方式应建立在不同科学共同体的团队协作基础之上.科学问题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的科学认识主体提出的关于科学研究与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对象以及求解应答域必然不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乡物质形态背后的经济动因、社会动因、环境动因等已成为城乡规划学科理论体系构建、学科知识生产的重要内容.“城乡研究”已成为时代“显学”,开放、融贯是当前学科的发展趋势.因此,城乡持续健康发展及其规律、趋势、对策的研究,需要不同学科共同体的团队协作.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或规划主管部门)成了各种城乡问题的主要责任承担者.究其原因是“城乡规划”承担了许多不能也无法由其独立完成的任务.这就涉及城乡规划的知识生产模式和城乡规划实践的组织模式.城乡的健康持续发展,不是城乡规划学科“自己的事”,也绝不是依靠城乡规划学科“一己之力”所能实现.事实上,作为第1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体系,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就综合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种理论与思想.基于对我国城乡社会与规划学科发展的整体把握,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开放性”科学系统的构建,为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城乡规划的发展应建立在不同学科共同体系统整合的基础之上.

4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走向分析

4.1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城乡规划学科”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密切相关却又不同的2个概念.作为应用学科的“城乡规划专业”应是根据社会发展与专业分工需要设立的学业类别,其概念与学科社会价值相关联.因此,城乡规划专业的意义在于根据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服务于城乡发展的专业人才.城乡规划专业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同时,城乡发展的实际需求是城乡规划专业存在的基础,离开城乡发展实际的城乡规划专业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城乡规划专业是城乡规划学科与社会分工的交集,当存在多个交集时,意味着应存在多个二级学科和专业.

4.2专业教育的多元化趋势

在传统物质形态规划的框架下,要应对城市“复杂系统”的各种问题,规划师需要个人完成对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的集成,并以社会精英的角色来解决城市问题、主导城市发展.但是,个体的规划师所实现的只能是“有限的、片段的学科交叉和融合”.随着我国“城市时代”的到来,城乡规划学科的研究目标和求解应答域呈现极度丰富和多元化的特征.显然,传统的全才式、精英化的教育与科研模式,已不能适应我国城乡社会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对学科间深度交叉和融合的要求.专一学科的精进和不同学科的深度合作既是学科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实施中应有的组织模式.一方面城乡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使“城乡规划专业”与现实的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多个交集;另一方面,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也需要和相关学科进行全面、深入的“对话”,这就要架构与多学科顺畅对话的专业桥梁(见图2).因此,城乡规划的专业教育需要从传统的“小而全”式的精英教育模式升级为由多专业构成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如此才能实现由“少数精英主观意识主导的规划与发展模式”转向“由不同科学共同体有机协作的‘大而专’式的城乡规划与发展模式”.

4.3从空间到空间性———专业教育内核的拓展

城乡规划专业必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离开社会实际需求的专业没有存在的意义.城乡规划的应用学科属性与我国城乡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都要求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恪守“空间性”的专业特质.以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美国城市推行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建设,到20世纪80年代,城市建设转换为“自下而上”的模式,即通过社区、政府、市场的协作,实现城市的综合发展,而非单纯的物质形态建设.因此,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不能局限于物质形态的规划设计,而应注重城乡社会诸要素的空间属性及相互关系.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地区发展的差异性使我国对城乡物质空间规划的实际要求广泛存在,同时我国城乡规划教育也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和发展的不均衡特征(见表5).根据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网站资料的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全国设立城市规划专业的院校共有263所.不同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产生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如建筑学、社会学、生态学、地理学,甚至是农学、林学等学科.如果没有统一的专业基本教育内容,不但无法确保各地规划专业的教育质量,而且会导致因专业教育背景差异巨大而不能顺畅交流的问题.如此,城乡规划学科内部尚不足以形成统一的话语体系,更罔论与相关学科的交流与融合了.因此,为确保规划教育质量、适应城乡发展实际的要求,并使不同地区的城乡规划专业具有统一的专业语境(或平台),应要求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恪守“空间性”的专业内核.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乡规划学科对社会、经济、环境、管理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与融合,其目的是从相关学科中汲取养分,实现城乡规划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学科知识的生产,并最终回归城乡空间环境规划、决策与管理实施.

5结语

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初立,其历史意义在于:摆脱遭遇重大困难的既有框架(物质规划)的进步.在开放、融贯的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下,城乡规划学科知识生产方式需要建立在不同科学共同体的团队协作基础之上.我国城乡发展实际与城乡规划专业属性,都要求城乡规划专业教育恪守“空间性”的专业内核.城乡规划的专业教育需要从传统的“小而全”式的精英教学模式转向由不同专业构成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如此才能实现由“少数精英主观意识主导的规划与发展模式”转变为“由不同科学共同体有机结合的‘大而专’式的规划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段进.控制性详细规划:问题和应对[J].城市规划,2008,32(12):14-15.DUanJin.Regulatoryplan:issuesandresponse[J].CityplanningReview,2008,32(12):14-15.

[2]石楠.城市规划科学性源于科学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03,27(2):82-83.SHinan.thescienceofurbanplanningcomesfromthepracticeofscientificplanning[J].CityplanningReview,2003,27(2):82-83.

[3]邹兵.关于城市规划科学性质的认识及其发展方向的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5(1):28-30.ZoUBing.Recognitionofthenatureofurbanplan-ningstudyandconsiderationofthedevelopmentofur-banplanningstudy[J].UrbanplanningForum,2005(1):28-30.

[4]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5(6):2-10.wUZhiqiang,YUHong.Developmentdirectionofurbanplanningdiscipline[J].UrbanplanningForum,2005(6):2-10.

[5]段进,李志明.城市规划的职业认同与学科发展的知识领域———对城市规划学科本体问题的再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5(6):59-63.DUanJin,LiZhiming.theprofessionalidentityandtheknowledgedomainofurbanplanning:Controversyontheontologyofthedisciplineofurbanplanning[J].UrbanplanningForum,2005(6):59-63.

[6]张庭伟.梳理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作为一级学科的理论问题[J].城市规划,2012,36(4):9-17.ZHanGtingwei.Cardingplanningtheory:planningtheoryandurbanplanningasprincipalacademicdisciplineinChina[J].CityplanningReview,2012,36(4):9-17.

[7]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KUHnt.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m].Beijing:pekingUniversitypress,2003.

[8]杨天平.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J].大学教育科学,2004(1):13-15.YanGtianping.Changeanddirectiveoftheconceptofdiscipline[J].UniversityeducationScience,2004(1):13-15.

[9]陈传鸿,陈甬军.切实加强学科建设构筑高校核心竞争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4-7.CHenChuanhong,CHenYongjun.Changeanddi-rectiveoftheconceptofdiscipline[J].academicDe-grees&Graduateeducation,2003,(3):4-7.

[10]刘德发,王方平.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我院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5,13(3):90-93.LiUDefa,wanGFangping.Suggestionsadheretothescientificdevelopmentandstrengthenourcollegeconstruction[J].JournalofLujiangUniversity,2005,13(3):90-93.

[11]袁军,胡中功,袁正明,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方高校学科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164-165.YUanJun,HUZhonggong,YUanZhengming,etal.Subjectto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toguidetheconstructionof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J].JournalofHubeiUniversityofeconomic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07,4(1):164-165.

[12]刘仲林.现代交叉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LiUZhonglin.moderninterdisciplinary[m].Hang-zhou:ZhejiangeducationpublishingHouse,1998.

[13]金薇吟.学科交叉理论与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5.Jinweiyin.StudyonDiscipline-CrossingtheoryandCross-DisciplinaryConstructioninUniversities[D].Suzhou:SuzhouUniversity,2005.

[14]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SaSSinstituteofphilosophy.theFrankfurtSchoolworks[m].Beijing:theCommercialpress,1998.

[15]黄燕玲.指标的抉择:概念、方法与应用[J].国际城市规划,2012,27(2):4-15.wUanGYanlin.indicatorsatthecrossroads:ideas,methodsandapplications[J].Urbanplanninginter-national,2012,27(2):4-15.

[16]姜涛.关于当前规划理论中“范式转变”的争论与共识[J].国际城市规划,2008,23(2):88-99.JianGtao.theargumentsandconsensusonthe“paradigmchange”incurrentplanningtheory[J].Urbanplanninginternational,2008,23(2):88-99.

[17]何明俊.西方城市规划理论范式的转换及对中国的启示[J].城市规划,2008,32(2):71-77.Hemingjun.paradigmshiftofurbanplanningtheo-ryinwesterncountriesanditsimplicationtoChina[J].CityplanningReview,2008,32(2):71-77.

[18]吴志城,钱晨佳.城市规划研究中的范式理论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9(5):28-35.wUZhicheng,QianChenjia.astudyonthepara-digmtheoryinurbanplanningresearch[J].UrbanplanningForum,2009,(5):28-35.

城乡规划研究篇2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规划控制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促使城市边缘地区向城市中心地区渗透,在城市边缘地区不断蔓延的过程中,城市周边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段,即城乡二元结构混合态。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加大了城市边缘土地规划与控制的工作难度。城市边缘地区具有方式多样、权责归属复杂等特点,这些特点不仅是影响土地充分利用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这一地段形式多变,极不利于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因此,加强对城市边缘地区土地的规划与控制尤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证城市持续发展。

一、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的特征

(一)土地利用方式稳定性差

由于城市边缘地区不仅没有城市土地集约性质,也没有农村农业用地的性质,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稳定性极差。现阶段,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用地性质逐步向城市建设用地性质转型,这一转型持续时间还会很长,这一因素也是阻碍城市边缘地区规划发展的一项原因。

(二)土地利用方式复杂多样

城市边缘地区主要是指乡镇地区向城市转型的区域。随着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发展,边缘区域土地资源被逐日开发与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业用地面积。但是城市建设工作中,大部分的土地资源主要用于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以及居民住宅构建的发展,这不仅满足了城市建设的需求,也是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进驻,这也是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复杂多样的原因,影响了土地资源的规划与控制工作。

(三)土地利用权属性质不一

国家或相关政府为了构建城市化建设,在城市边缘地区征用了一部分的土地,造成国有土地与农业用地并存的局面,造成土地利用权属性质不统一,加大了土地权属管理工作难度,缺乏土地科学规划方案,使得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些土地闲置荒废,这也是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管理不善的另一原因。

(四)城市农村并存结构特殊

在城市一体化的飞速发展过程中,城市中心地区的农村人口与日俱增。这不仅意味着人口身份的变化,也是满足农村人口与城市环境相适应的需求。此外,在其他地方,由于城市边缘地区向城市中心蔓延速度过快,造成城市边缘地区面积逐日加大。即便农村人口身份发生了变化,他们暂时也难以适应城市环境。故而城市生活中大部分农村人口仍然沿用农村的生产生活习惯,造成城市农村并存结构日益突出。

二、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的影响因素

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主要用于建设用地或者非建设用地两方面,在这一过程中,影响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工作的因素是来自多方面的,不仅有主观方面的因素,还有客观方面的因素,以下是具体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方面因素

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城市和人类赖以生存以及发展都需要借助自然环境,此外,自然环境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些细微的变化上,因此,城市和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要秉持自然发展的原则,保护环境,以供人类持续发展所需。

(二)主观方面的因素

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开发建设的条件。只有在一定的建设条件下,才能开展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工作,故而主观上,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受开发建设条件的影响,在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时,一方面要符合建设条件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保证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

三、强化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用地规划的措施

(一)转变规划观念

做好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工作首先要从城市空间规划的观念中转变过来,转变为城乡空间统筹规划观念。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没有真正划入城市化建设工作中,从而造成城市与农村二元结构并存特征日益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只有创新规划管理观念,勇于突破旧有的、单一的城市空间规划理念,从而向城乡空间统筹管理转变,这一措施要求对城乡土地资源进行重点规划,分别建设城市与农村用地。另一方面,立足于城乡建设的角度,要重点考虑城乡建设的用地与人口两方面因素,仔细审查并勘查当地的城乡建设用地空间,为日后城乡空间建设夯实牢固的基础。因此,在总体框架下,有机结合城市空间建设与乡镇空间建设,从而做好城乡空间统筹规划工作。

(二)生态导向下的城乡用地规划控制

城市和人类的生存发展都需要依赖自然环境的发展,在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工作中,一定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保证生态和谐发展。对立足于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而言,必须合理布局城市边缘地区城乡土地资源。可以利用自然环境的制约达到控制城乡用地总量,这样既能够维护现有的城乡用地,又能够促进城市边缘区的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变。因此,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是一个工程性建设,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去审视城市建设以及乡镇建设规划工作,坚持遵循自然环境发展规律,合理布局土地规划,有效提高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利用率,从而充分发挥非建设用地生态作用。

(三)构建完善的土地管理机制

在管理城市建设土地与乡镇建设土地过程中,我国现行的管理机制是实行分别管理城市土地与乡镇土地,导致两者土地管理工作相对独立,没有协调关系。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是需要结合城市与乡镇土地的特殊地段。城市土地建设与农村土地建设必然会发生联系、造成权属性质复杂等问题。因此,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规划管理机制,从而强化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分清责任,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建议土地管理部门做好城乡土地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统一编制与规划土地,不仅要满足城市用地的需求,还需结合具体的土地规划审批制度,从而贯彻并落实土地管理机制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与农村向城市转型地区相比,城市边缘地区与其有性质上的区别。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不断改进并完善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方案,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才能使得城市边缘地区功能结构更齐全,这不仅影响到城市化进程,还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结合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缺乏相关健全系统的法律体系,造成了城市边缘地区土地管理不善。因此,立足于实际情况,了解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有效的发展策略才能科学合理做好规划与控制城市边缘地区土地资源工作。

参考文献

[1]陈诚.城市边缘区次级河流沿线住区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张香芽.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

城乡规划研究篇3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

一现行城多规划管理的制度概况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的管理概况可以从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管理主体、城乡规划编制主体、城乡规划审批主体、城乡规划许可制度等进行五个方面说明。

1、城乡规划体系城乡规划是由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村镇规划等不同区域层次规划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规划体系。

2、城乡规划管理主体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

3、城乡规划编制主体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所在地镇的城市规划。

4、城乡规划审批主体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直辖市、省会城市、50万人口以上城市以及国务院指定的其它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它设市城市、县城镇及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城市分区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审批,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或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5、城乡规划许可制度由《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项制度构成,合称“一书两证”。规划许可制度的设立,体现了城市规划同时规范政府行为和管理相对人的双重功能和职责,确立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活动实施综合调控和具体管理的工作机制和程序,为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目前城多规划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1、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达不到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的要求计划经济时代,规划是计划的延续和空间落实,往往是项目布局到哪里,规划编到哪里,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开发为导向的规划思路。这种规划思路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近年来,出现了规划滞后于建设,规划指导不了建设甚至阻碍了建设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此。如何加快规划思路和规划体制改革,实现由项目导向型规划到资源管治型规划的转变,真正使城乡规划成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还任重道远。

2、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各部门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一是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战略性与政府任期政绩的短期性之间的矛盾规划考虑的是地方发展的长远利益,规划研究的期限往往要跨越三至四届政府任期,而一届政府任期只有5年,政府领导往往只对3―5年能办成的事感兴趣。二是目前经济发展对资源要素需求的爆发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据有关资料,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9%,其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增长更快,而全国GDp增长仅为9%。三是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综合性与城乡建设部门的专业性之间的矛盾。城乡规划部门一直属于建设系统,社会上一般都认为规划建设部门是专业部门,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职能与角色的错位,严重限制了规划综合协调作用的发挥。

3、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职能不足的压力越来越大近年来,各有关部门都在不断强化各自的职能,开展了各类直接涉及空间布局的规划,希望本部门在空间布局方面有更大的发言权。同时,规划部门在经济改革中业已形成的综合技术优势,在各部门技术和制度强化中逐渐丧失,工作的技术基础支持乏力。面对当前这种部门间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的状况,规划部门面l临着加快规划体制与机制改革,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在政府层面的行政统筹能力,加强规划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进一步强化技术层面的技术统筹能力的客观要求。如果我们与时俱进地提升统筹能力,就可以借用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地强化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4、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多”与“少”的矛盾上:一是上级政府规划审批多,实施监管少,造成规划调整随意,刚性不足。二是规划管理工作禁止性规定多,因势利导少,再加上规划人员力量不足,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在一些突发事件面前,规划部门已经成为责任追究的重点。三是地方规划部门法定职责多,实际权力少,形成了进退失据、压力很大的局面。按现行管理体制,规划局长几乎什么事都有决策权,而实际上什么事情都决策不了,但责任都是规划局长的。四是规划研究多,项目研究少,建设项目规划管理中的技术支持乏力。只重视规划研究,不重视项目研究,没有建立建设项目的规划评估制度,以致在项目管理时简单地用图纸去对项目,致使规划编制越做越细。

规划编制抓不住规划的本质,从而导致规划适应不了城市的发展变化,到头来,规划的原则往往难以坚持。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前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已经到了重要关口,如果我们还沉醉于地方规划局在政府部门中的一点有限的地位和在开发商面前的一点有限的权力,而不从整个规划工作体系来看待当前规划工作面临的矛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我们就无法凝聚共识,形成规划战线每位同志主动参与、规划部门上下联动深化城乡规划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规划部门就可能坐以待毙,逐渐失去现有的一点优势,直至变成“发证员”、“画图匠”的角色。

三、对现行城乡规划管理的探索性反思

1、对城乡规划管理设计层次的反思现行的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各层次的规划编制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调整和修正。区域规划:由于区域规划范围广难度大,规划编制单位往往很难将各地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透彻,尤其是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上区域规划没有实施的主体也没有管理体制的制约,只能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更谈不上协调以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所以常常给规划编制和规划的实施带来很大难度。总体规划:由于现阶段对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规模等缺乏强有力的确定依据,加上现行对各级领导的评判体系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合理性,所以常常发生城市总体规划一任领导一番调整的不合理局面,或只是领导的口头依据,没有真正指导城市的建设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于编制单位对市场经济的可变因素考虑不够,对当地建设发展需求研究不透彻,往往不能很好地对城市各类性质用地开发强度等进行控制和引导。现行的规划编制体系可以从城乡统筹和协发展的角度进行适当调整和规划实践。

(1)增加市域城乡一体化层次的规划我国现在实行的市管县体制,该规划层面可以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指导下,对市域的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可以将概念规划的区域扩大到整个行政管理区域,与现在倡导的“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相吻合,能够更好地一体化规划市域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

这一层面的规划,着重点应在以下方面:①市域产业结构的协调一体化发展;②市域交通系统的一体化发展战略;③市域各类土地的综合利用方针;④市域各类集中建设用地的规模、范围和建设原则:⑤市域生态系统建设的发展战略;⑥市域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战略。该规划与现行的“城镇体系规划”不同,其重点是解决城乡一体化和协调发展的问题,把“规模等级结构”淡化,用“产业结构的协调一体化发展”代替“职能结构”的概念,空间结构上强调城乡一体化和谐调发展。其目的是把现行城市建设的用地指标放在市域范围内平衡,协调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发展,逐步消灭城乡差别。

(2)加强县乡建设区域层次的规划。在市域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础上,直接把5万人以下集中建设用地(现在的县城和中心城镇)的规划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度,不再做“总体规划”,从而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各项指标体系来指导建设和管理,增加可操作性。

(3)强调城市土地编制的规划.强化城市土地的控制性规划的编制,以保证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使城市土地的开发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2、对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层面思考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应该上升到国家和社会利益的高度去思考,应适时调整政绩评价和行政管理体系:

(1)改革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一个城市的产生、生存与发展,一般都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而一般地方官员的“政治生命”最多也只有几十年,在一个地方也只能待几年,他们在位时所做的城市“亮点工程”固然对提高城市形象有很大帮助,但城市的产生、生存与发展不能以“亮点工程”为基础。如果不调整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在其短暂的“政治生命”里为了“政治前途”,必然会出现“亮点工程”。忽视短时期内难以见效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不断调整修改规划或违反规划的局面。

(2)调整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目前,各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体制都有所不同,有的是政府组阁局,有的是政府直属局,有的只是政府组阁局的二级机构。同样都在执行国家的《城市规划法》,但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管理的力度也就明显存在差异。如果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去思考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应当适时调整规划管理体制,以适应发展需要,并同时制定相关的法律,以维护国家和地方的长远利益,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对现行城乡规划管理的探索性建议

1、在城乡规划建立委员会制度

合理城乡规划决策机制传统的城市管理一直都是政府的职能,但是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理论已认识到,政府不是惟一能够履行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城市的管治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除了政府机关外,还需要公众社会的参与和各种利益集团及组织的介入,共同协商以促进政府与社会的互动。

2、重视多视角的切入,加强规划“广度”

规划中重视多视角的切入,可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多元的考虑因素,注重多学科与多价值观的合作与交叉,可增强了规划的“广度”,使规划的思路更加宽厚,为规划更具有科学性,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城乡规划牵扯到经济、社会伦理、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方方面面,若规划论规划,未免视线过于狭隘。

3、强调公众参与的实践规划

城乡规划涉及政府、公众、开发商等多方主体,各方主体在目标导向和主体利益上会有所不同,在主体的观念和思想上,会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多路径推进规划的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参与保证规划成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不同主体的要求和意愿,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不同利益主体分歧的协调,减少实施中矛盾的激化。

4、重视多部门利益的综合协调,调动各部门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城乡规划的综合性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深对其他职能部门职权与城乡规划之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多部门利益的综合协调,突出各部门价值的导向,主动引导、明确职责,以期能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为规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府基础,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筹和综合调控作用。

5、建立城乡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城乡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主体,是各级政府领导、城乡规划管理部门领导和直接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由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后果,要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管领导的责任;对于造成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的,还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对违法建设不依法查处的,要追究城乡规划部门的责任。城市规划行政决策法律责任的确立,其目的在于保护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保障国家、市民、开发商的权益,制约和预防决策违法行为,推进城市规划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沈池明《浅谈城乡规划管理的探索思考》科技资讯.2009―05―03.

[2]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一基于政治中委托理论的视角》经济体制改革.2009―03―25.

[3]尹海林《重视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创新》中华建设.2009―02―28.

[4]蓝天《浅谈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策略》科技资讯.2oo9―01―03.

城乡规划研究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机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营活动协调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依靠科学、合法、合理的规划管理。近年来,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正不断地发展进步,但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对其进一步完善。

1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1.1通过城乡规划管理可以将复杂、混乱的城市部件科学分类,将目标不同、运转方式各异的基础单元、事件统一到一个大的目标体系中,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使各类设施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减少各种矛盾和冲突,形成规范有序、运转高效的机制,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1.2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可以以较小的投入产生更大的效益,可以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企业、更多的要素向城市聚集,从而解决城市发展环境不优、民营经济不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现代服务业滞后等问题,发挥城市聚焦辐射效应,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城市的整体竞争力。

1.3通过城乡规划管理可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精细化管理,可以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人民生活、企业生产提供更加顺畅的公共设施,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公平、高效的公共服务,减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城市社会和谐发展。

2我国城乡市规划的现状

2.1规划研究的前瞻性和导向性不足主要体现为对城乡定位不清晰,特别缺乏对农村的深度研究。没有科学、系统地去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尤其是在规划研究中缺乏人文理念,导致在发展定位上与地区产业升级包括文化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区域竞争态势存在偏差。

2.2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或干预乏力。城市规划的缺位或干预乏力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城市规划自身存在缺陷。另一方面,我国的城市规划由于缺乏完善的法规体系支持,规划的干预缺乏力度,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城市规划行政许可的自由裁量权过大。规划管理中自由裁量权限较大,对开发商而言,对应于项目开发的不确定性和投资风险,“寻租”的空间和动力也会趋大。这些就是导致规划行政管理领域中产生腐败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2.3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公众监督。在我国许多时候的城市规划决策,往往是只有领导者才是“决策者”,规划决策权集中在党委、政府领导手中,是少数人闭门造车式的决策。规划师和公众只是决策的执行人和贯彻人。地方政府和部门规划自由裁量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乏约束制度和监督机制。

2.4规划监管制度完善。各地方政府往往存在重规划而轻监管的现象,对监管体制不够重视,使得规划监管体制不够完善。许多政府并没有设立科学的多层监管体系,各管理部门之间也基本各自为政,缺乏应有的联系和沟通,使得对城乡规划的监管了解不够全面,对违反规划体制的行政部门或个人也缺乏相应的追究制度,行政纠错制度也不够健全,对群众检举的管理办法也不够重视。

2.5乡镇的规划一直没有受到地方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乡镇发展比较落后,政府部门缺乏科学规划的积极性,对乡镇的规划存在应付了事的态度,设置的规划机构和监管机构不健全,也缺乏相配套的专业管理人才,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镇规划的发展。

3加强城乡发展的战略研究

3.1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中的管理体制。在城市规划的领域内,规划实施的管理工作将逐步走向规范,行政决定的依据必须明确,过大的自由裁量权越来越不合时宜。要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它符合法律、法规、城市规划、技术标准、设计规范,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就必须使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规划技术性规范更加充实和严密,逐步推行城市规划编制和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法制化。在规划的立法中要建立起规划审批与法定规划、法定通则的羁束性联系,使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我国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规章相衔接,最终组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和法制化。

3.2建立有效机制保障规划管理的顺利实施。严格执行规划是发挥城乡规划战略引导、综合调控和资源配置作用的保障。牢固确立“规划就是城市宪法”的理念,严格城乡规划的制定、审批和修编管理,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管理。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对规划的实施情况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严格规划执法和问责制度,建立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制止乱变更、乱建设、乱占地等违规违法现象,对违反规划的责任人进行问责。建立完善规划监督机制,始终将监督检查贯穿于城乡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3.3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城市发展建设的长期性,决定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不间断的长期工作。要保证城市规划能够顺利实施,各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就必须将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做好经常性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严肃处理各类违反城市规划的违法活动。做好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严肃管理各种违法读职行为,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只有制度才能保证和维护监督,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是软弱的监督。在这些年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很多地方存在着事前基本没有监督,事中基本缺乏监督的现象。内部监督流于形式,特别是对主要领导干部。

3.4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就需要在城市规划之前将环境治理方案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之中。当前,我国城市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城市规划时没有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将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很好的结合起来。因此,只有在城市规划上考虑环境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利于环境的逐步改善。所以,在城市规划之前,就要将环境治理方案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之中。

3.5提高规划管理行政人员的业务素质。城市规划管理是确保城市规划落到实处的管理工作,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是要具体操作的,而操作的人员就是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高低、自觉遵守制度制约的程度直接关系到规划管理的效果,关系到规划能否得以正确实施。因此必须提高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障制约制度切实发挥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城市规划工作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刻不容缓。因而在当前形势之下,要充分认识到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和构筑面向当代的城市规划哲学和理念,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以实现我国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庆翔,纪红宇.试论城市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

[2]宋子龙,张谦.当前形势下我国城市规划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住宅设施.2010(06)

[3]孙施文.有关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研究,城市规划,2000.

[4]李华山.低碳环保视角下对城乡规划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城乡规划研究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城乡规划现状

1.1法律体系现状

在我国的城乡规划制度建设中,对建立的制度需要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只有将法律作为城乡规划制度的后盾,才能有效的保障城乡规划制度的有效实施。而法治建设也属于一种制度,可见法律在城乡规划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城乡规划制度的建设中加入法治体系,能够对城乡规划制度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以防出现制度腐败的现象。所以,根据目前社会的发展状况来说,必须将法制体系作为城乡规划制度的主导力量。而现在我国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

1.2机构设置现状

我国城乡规划管理机构设置分为了利益主体、基于博弈论规划行政监督与执法关系的模型、城乡规划管理模型构建“行政三分制”、以及公共政策下推动城市规划制度建设。利益主体中主要划分为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众、城市规划师等;规划行政监督于执法关系的模型分为一般模型和理论模型;而对于当今社会中提出的公共政策来说,理论上是一种全新的概念,而在实践上其实是根据旧的城乡规划制度提出的,是将旧的城乡规划制度作为理论基础进行创新的一项制度。对于城乡规划制度的建设一定要具有统一性,这样才能体现出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对城乡规划实施公平、公正的管理措施,还要将各个制度的建设紧密连接起来,从而表现出城市规划制度建设的整体性、连贯性。

1.3监督机构现状

我国城乡监督机构还处于不完善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整个机制中包含了行政提示中的执行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并互相制约着的,对三者之间的机制可以根据我国城乡规划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能更好的确保我国城乡建设监督机购的完善。而监督机构的完善和独立在整个环节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行政系统中能够更有效地防治腐败和权利的滥用。为了预防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及时的设计一些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由可以适度分离的行政运行机制,从而能够形成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城乡规划建设的监督机构。

2、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监督现状成因分析

2.1城乡规划中的利益主体

在我国社会的经济学中对“利益主体”进行了解释,其主要的意思是指一些可以影响到企业制定目标的稳定因素,或是可以影响到企业达到目标中的一些个人和群体。在近期,对于我国城乡规划中的一些不足已逐渐体现出来,此时,利益主体分析法被运用到城乡规划制度建设中,而此时被运用到城乡规划制度建设中的利益主体分析已经不单单是指经济学领域中的问题了。

2.2利益主体格局

从利益主体的格局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中央政府的利益诉讼、地方政府主导公共利益和兼顾自身利益、经济组织中的谋求集团利益最大化。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格局来说,中央政府主要是起主导性作用,属于人们利益与社会利益最大的代表,引导着城乡规划制度的建设,有效的保障了城乡规划制度的落实与发展;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其在城市规划制度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一种独特的利益主体,对城乡规划制度进行有效的服务,可以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主要的目的是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来获取社会利益;对于经济组织来说,是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定来对社会利益进行获取的,在早期的利益格局中,一些个人利益的追求与社会网络是有紧密联系的,在网络中也存在着一些利益主体,而现实中的利益主体与网络中的利益主体是相辅相成的。

2.3利益主体的平衡目标

根据不同的形式来划分利益主体的平衡目标,具体可划分为关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和集中目标、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分配、最大程度下的集团利益、城乡中涉及个人物质与精神利益的权利等。这些不同的平衡目标代表了不同群体的利益,是在城乡规划制度建设中必须都要涉及到的,而且对这些目标的分配要合理、公正、公平,这样才能够促进城乡规划制度的全面性,覆盖范围的广度关系到了城乡规划建设的完善性,避免了漏项情况的出现而造成城市规划制度的缺陷。

3.建立健全城乡监督制度若干意见及其必要性分析

3.1加强规划档案管理和责任终身制

如何加强规划档案管理:(1)建立具有高效科学、执行坚决、检查充分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模式下的监督管理体制,体现了实施与监督的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政府决策、实施与监察一体的形式,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对规划档案的管理;(2)建立一个具有决策、执行、监督于一体并能够实现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高效、便捷的监督管理体制。这一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的体现服务型监督体制,进而形成高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规划档案的管理。

责任终身制具体包括了一下几点:(1)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对城乡规划进行划分,即事先涉及和规划一些编制、审批、执行、监督的全面形成,城乡规划中的监督员可以完成事件进行前、进行过程中、进行后的一些组织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结合,还可以做到及时、快速、有效的阻止城乡规划制度中的违法违规现象。

(2)若是将中央部门机关中的监督员实现执行权利,可以根据城乡规划建设制度中的一些法律文献来执行,这样可以保障监督员实施权利的合理性,有效的制约的监督员的权利。还可以针对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进行的状况来实现监督,这说明了城乡规划监督员可以代表中央政府来施行监督权利。

3.2加强民众参与规划制定及管理的制度建设

要设立一个民众能够及时参与城乡规划的管理制度建设平台,体现出城乡规划建设制度的透明性,可以让民众提供一些意见,对于有用的意见要及时的采纳,这样还能够提高城乡规划制度建设的完善性,也给民众提供了一个参与规划制度和管理制度建设的平台,民众的及时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相关部门要重视对民众参与规划制度建设管理平台的建设。

3.3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并落实到实处,奖惩并处制度

对于城乡规划制度中涉及到行政违法规定的事件来说,可以将《城乡规划法》作为法律依据,根据目前已存在制度可以建立由上及下的政府和主管监督检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公众监督等监督检查制度,还可以对这些制度进行层次性的划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约束监督检查体制权利的实施,保障权利的有效执行,防止一些违法违规情况的出现,若发现有违法违规事件的发生就要及时处理,严厉惩罚,这些惩罚可以由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来执行。对于在城乡规划制度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人员,可以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还可以将其称为典型模范人物。建立奖惩并处的制度才能够有效的完善城乡规划制度建设管理的监督体系。

4、小结

根据以上对城乡规划制度建设中监督管理体系的分析研究发现,建立高效、快捷、公平、公正的城乡规划监督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的保障城乡规划制度建设有序的运行。

参考文献:

城乡规划研究篇6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空间外拓、广州“中调”战略、白云新城、城乡规划

abstract:thecurrentChinaenteredintotheaccelerated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period,withtheaccelerationofChina'surbanizationprocessand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y,alotofplaces,especiallythebigcitycityspacelayoutrapidoutwardexpansion,thereforehowfromruralandurbanplanningperspectivesurbanizationbringsspaceofcitydevelopmentproblems,isputinourruralandurbanplanningworkersfaceanewtopic.takingguangzhouasanexample,studiesthetypethedevelopoutsideurbandevelopmentstrategyofurbanandruralplanning,elaboratedtheguangzhouintheimplementationofthe"southextension,north,bestwesternunion,theymovedeastward"spaceoutgoingexpandstrategicatthesametime,both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theoldcity,take"inthe"spacedevelopmentstrategytostrengthentheexternalexpansioninthecityintheprocessofstrain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ability,improvetheruralandurbanplanningandurbandevelopmentisscientificandcoordination.

Keywords:urbanization,thecityspaceextension,guangzhou"inthe"strategy,thewhitecloudsnewtown,ruralandurban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现在己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否能从战略高度科学地选择适合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模式,是新时期转变城乡建设方式,提高城乡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决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向外迅速拓展,因此从城乡规划层面研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有前瞻性地和科学合理地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空间拓展问题,是我们城乡规划工作值得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城市空间外拓的必要性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目前中国的城市发展已经不再停留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层次上,而是向着更高的“全球城市”方向发展。上海、北京、广州等位居区域性城市体系中的首位城市,很多都制定了国际化战略,并在城市竞争之中获得优先发展,取得优势地位。中国现正经历着由最大的生产地向最大的消费地转变,以及由低附加值的原材料输出地向输入地转变的历史阶段,广州作为中国门户中心城市,需要从更高发展角度审视和定位,并就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空间拓展战略方面作出应对,以适应未来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随着广州腹地的拓展,广州需要一个城市空间用于承托作为国际性区域城市和地区门户城市所必需具有的高端生产职能。因此,随着旧城用地的日益紧张和土地资源的稀缺,广州城市空间向外拓展逐渐已成为城市发展必然方向,因此从城乡规划角度研究广州外拓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解决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空间问题是极具必要性和现实性的。

二、城市空间外拓模式分析

中国现在已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市区用地日渐紧张,伴随城市设施用地需求的增加和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旧城区市政设施和环境容量逐渐趋于饱和,承载力下降,城市空间布局不得不向外拓展,因此城市需要考虑其空间拓展战略问题。城市空间拓展往往呈现出“成长”―“蔓延”―“分离”三个阶段。“成长阶段”:以中心城区为服务、就业中心,城市空间向逐渐扩大;“蔓延阶段”:居住空间沿交通线蔓延生长,并在城市边缘集中,居住与就业、服务分离,城市效率下降;“分离阶段”:新城吸引新的服务与就业集聚,居住与服务、就业平衡,居住对主城服务的依赖被削弱,新城中心与主城中心以及其他新城中心间联系被强化,整体城市效率提升。

然而不同城市或同一城市不同时期,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模式应有所不同。中国北部城市、西部城市、中部城市、南部城市和东部城市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不同;国际性区域城市、地区性门户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不同;山地城市、平原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也不同。因此,采用哪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模式,要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大小、城市定位和城市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合理而体现地方特色地去选择不同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满足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广州作为中国沿海门户城市、中国南部中心城市,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模式应从其现状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出发,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空间拓展战略模式。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空间向外迅速拓展。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早在2000年,广州市就在城乡规划上明确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通过编制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模式。但考虑旧城区的协调发展,在2006年,广州市又在原“八字方针”的基础上,从城乡规划角度提出既要坚持“调优、调高、调强、调活”,又要注重旧城协调,因而增加了“中调”的城市发展战略,将“中调”战略研究,作为全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对中心城区的功能进行优化、提高和完善,逐步强化广州作为国际性区域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在2010年,“一主三副”的网络城市格局基本形成,空间拓展目标基本实现。2010-2020年,空间发展战略将实现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三、城市空间外拓的对策和实施途径

我们认为不同城市的城市空间外拓的实施途径和对策应有所不同,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只有合理、科学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模式,才能满足城市现实和长远发展需要,使城市保持健康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增强城市的竞争能力。

3.1广州城市空间外拓过程存在问题对策和途径分析

虽然城市空间外拓是很多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也是城市近期和远期可持续发展的硬件保障,但城市空间外拓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存在一些涉及新旧城区平衡和综合协调发展的问题。现以广州为例探讨中国南部沿海中心城市的城市空间外拓过程存在问题对策和实施途径。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广州市在2000年就通过编制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战略,使广州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持续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从历史分析和规划检讨角度,我们觉得“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战略,虽然在城市空间外拓上取得突破性发展,但旧城区的协调发展力度不强,以致综合发展效果不明显,忽视了旧城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2006年9月,国内很多城乡规划权威专家在中国城市规年会上,提出广州的空间发展战略缺乏“中部规划”,防止“老城”变成“空城”的问题,后来得到广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将“中调”的空间发展战略列入广州城市发展战略,并明确了“调优、调高、调强、调活”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具体内涵:调优:即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在老城区继续推进“退二进三”产业调整战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合理调控老城区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营造良好的绿色人居环境;进一步完善城区公共服务功能;调高: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实行以质取胜,靠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功能,集聚高级化的生产力要素,集中发展总部经济和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精品城区;调强:即强化对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城市管理的控制能力;调活:即增创体制机制优势,激发发展生机和活力。不断深化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社区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使老城区发展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中调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与原有的“八字方针”空间发展战略充分结合,形成互动,从而实现全市建设发展的全面优化与提升。

3.2广州城市空间外拓过程的“中调战略”落实案例和城乡规划研究

广州实施“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战略后,有效解决了城市空间外拓和城市密集城区的用地矛盾等一些存在问题,但从某个角度来看,却忽视了旧城区的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致旧城区的活力不强,发展水平不明显。为此,如何破解城市空间外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旧城区协调发展问题,是我们科学实施城市空间外拓战略的有力支撑和保障。现以白云新城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广州城乡规划和城市空间外拓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途径。我们认为,广州在2008年实施“中调战略”就是针对城市空间外拓中的存在问题而提出的有效解决办法和政策措施。广州实施“中调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地区是白云新城地区、琶洲-员村地区、白鹅潭周边地区和新轴线南段地区。广州城市空间外拓和“中调战略”的落实,可通过这四个地区的规划建设,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实现产业优化和转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提供实践经验。

广州“北优”拓展了北部腹地,“西联”与佛山深度整合,“中调”则更在于强化作为区域领导的中心职能。在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处于多个战略方向结合部的白云新城地区确能为中心城区“调优、调高、调强、调活”,提升服务功能、集聚高级化生产要素提供重要生长空间,并作为“北带”战略的引擎地带,拓展腹地。白云机场的北移拉开了广州北部空间骨架,创造了更多用地扩展的机会。然而,当前白云新城地区正面临蜂腰地带交通拥堵、城市边缘地带蔓延扩展等瓶颈的制约。通过城市规划,推动城市向多中心转变,缓解城市蔓延,提升地区效率,是问题关键。白云新城核心区紧邻广州城市中心区,处于城市中心至花都、从化和新白云国际机场的主要通道上,南北的人流和物流需要经此集散。白云新城地区作为广州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地区,将规划建设成为广州市新的商贸、文化、居住区。我们在城市发展战略制定的城市目标和定位指导下,通过区域、市域、“中调”北部地区三层次研究,提出白云新城地区的发展定位为“国际性的管理服务中心与总部基地、世界级的文化交流场所、广州市引领生活风尚的高尚居住社区”;整体用地布局以“北商、南居”为原则,中部结合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开放性空间;东、西两侧用地充分结合现状布局;规划结构分为:一带、两轴、四片区。

四、结语

在当前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布局向外迅速拓展,外拓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是很多城市都需要加以考虑的问题。广州作为中国南部核心城市也面临类似情况。如何研究外拓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下的城乡规划,探讨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空间拓展问题,是值得我们城乡规划工作者探讨和思考的新课题,科学的城乡规划研究,将有利于促进外拓型城市的发展。

城乡规划研究篇7

关键词:综合交通规划;城乡交通一体化;海东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现象依然明显,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交通作为基础设施,是连接城市、乡村的有效载体,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城乡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逐渐打破城乡二元隔离局面的关键突破点,也是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支撑条件[1]。无论是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交通事业发展本身,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都应当作为指导城乡交通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青海省海东地区城乡交通一体化的规划实践对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索总结。

2.城乡交通一体化内涵及特征

2.1城乡交通一体化内涵

所谓城乡交通一体化,粗略地讲,就是打破城市交通和对外交通的界限,打破交通行政等级划分制约,打破城镇和农村分割,从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度,对路网、站场、线路、运输、市场、管理等交通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统一规划、整体布局、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实现城乡交通全衔接、全沟通、全畅达,体现城乡交通科学、公平、协调发展,让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同等优质、价廉、方便、快捷的交通文明服务[2]。

2.2城乡交通一体化特征

城乡交通一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整体性、通达性和共享性。

整体性是指把城和乡作为一个整体,在规划和布局上要整体布局、统筹考虑、实现协调发展[3]。

通达性是指城市与乡村、乡村和乡村的交通要实现相互通达,尤其是要消除、乡村与乡村之间的分割。

共享性是指在城乡交通规划中,对城乡路网、站场、线路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农村地区也能享有较为便捷的交通服务。

3.青海省海东市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的实践

3.1青海省海东市城乡交通现状

3.1.1综合现状

规划区已有西宁至兰州高速公路、平阿高速公路、兰青铁路二线、西宁曹家堡机场等主要交通设施运营。在建项目兰―青―新铁路客运专线、阿岱至李家峡高速公路、西宁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等。西宁曹家堡机场有国航、南航等6家航空公司运营,开辟通往全国20个城市的33条航线,200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35.2万人,货邮吞吐量7460吨。已通航里程43公里,主要为旅游客运,现有公伯峡水电站大坝码头、拱拜寺码头、马克堂码头等,在建公伯峡库区公伯峡至康杨电站航段。

铁路客、货运输量在海东地区运输市场中占部分份额,但运量不大;境内虽有全省最大的民用机场西宁曹家堡机场,但民航运输属外向型运输,承担区境内运量甚微。海东地区作为内陆高原地区,公路网覆盖海东地区,公路运输承担着海东地区99.45%和97.84%的客、货运输量,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

3.1.2公路现状

规划区已形成“两横、三纵”的干线路网。

两横:规划区京藏高速公路(Gz6)马场垣至西宁段、国道109线享堂至杨沟湾段横贯全区,形成主辐射轴,横向连接省会西宁,地委、行署所在地平安县以及乐都县、民和县至甘肃兰州;

三众:(1)向北通过宁互一级公路、省道S102线经互助县连接S103、S302至北山;(2)向南通过省道S202、S203、S201线连接化隆县、循化县至甘肃临夏;(3)省道S307南北向连同明和县城至官亭镇。

规划区内公路通车里程达804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61.13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等级建设现状如表3.1。

表3.1公路等级建设现状

3.2青海省海东市城乡交通存在问题

(1)全区干线公路分布不均衡,高等级公路明显呈以中部西宁至兰州高速公路、国道109线为轴向南北辐射布局,区域南、北部主干线,道路路技术标准基本为二、三级公路,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2)国省道干线公路里程少,占通车里程的12.89%;高等级公路里程少,占通车里程的1.85%;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整体上还没有形成循环主通道,部分路段尚未连通。

(3)公路网络化程度较低,规划区内不在一条路线上的县城、城镇之间联系迂回。部分县与县之间还未形成主通道,乡与乡之间通达深度和通达质量不高。

(4)与外连的毗邻省、市、州出口通道不畅。“高等级公路主要承担中部东西向对外交通,对于地区北部和南部全部靠省道和乡道承担。

3.3青海省海东市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

3.3.1城乡公路网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路网,通过“区域骨架路网系统优化、主次干线高速化建设、对外交通畅通化、县乡公路畅通化、连通化,通村公路等级化、通畅化”等发展措施,建设园区路、旅游路、生态路、实现路网的高效衔接,逐步形成“一轴、三环、三横、四纵”的公路网体系。

一轴:湟水河流域轴线型交通集中带;

三环:①以南山通道(民和至湟中公路)、北山通道(民和至互助公路)相连接的内环;②以临夏至刚察公路大河家至群加段、临夏至共和公路大力加山至李家峡段、S201、S203相连接的内环;③以青海省东部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中西宁市外环线部分路段与平阿高速公路、阿李高速公路、临夏至共和高速公路、清关公路、民和至循化公路川口镇至大河家一级公路、享堂经岗子口至加定公路、天祝至至互助高速公路、互助至大通高速公路组成的外环;

三横:国道109线享堂至杨沟湾段,京藏高速公路马场垣至西宁段、临夏至共和公路大力加山至李家峡段;

四纵:门源西花店至同仁公路、加定至同仁公路、天祝至化隆公路、芦花至大力加山公路。

3.3.2轨道交通

抓紧西宁经平安至乐都城市轻轨交通线的规划论证。初步设想是轨道交通近期以乐都县城为起点,经平安县城、西宁机场过市区,西至多巴;远期可拓展至民和县城;

3.3.3铁路建设

规划期内落实上位规划,建成兰新第二双线(高铁)、规划论证西宁至成都铁路海东地区内的建设项目,建设西宁至成都铁路,途经平安、化隆、循化。

规划建设园区铁路货运专线两条:红崖子沟工业区至兰青铁路高寨火车转运站货运专线,长12公里;民和下川口工业集中区铁路货运专线长8.5公里。

3.3.4航运建设

规划建设码头16座,渡口1座,航政楼2栋及通讯设备一批。

开辟水运线路4条,分别是:群科新区至公伯峡航线、群科新区至李家峡航线、公伯峡至积石镇。

3.3.5航空建设

西宁曹家堡机场为国内4D级区域干线机场,规划对其进行扩建增能,结合其区位优势,逐步扩大其服务范围到西北五省,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力争开通至中亚的国际航班。

3.3.6交通枢纽规划

对海东地区“三条线”重点带交通枢纽规划如下表:

表3.2交通枢纽规划

轨道交通站点互助县城、乐都县城各设一个轨道交通站点

高铁站(兰新铁路二线)规划在乐都县城设一高铁站

客运站点一级客运站:规划在乐都县城建设海东客运站;

二级客运站:互助县威远镇、明和县川口镇、循化县积石镇、化隆群科新区、平安镇。

三级客源站:海东地区“三线”重点地带其余各乡镇

货运站规划碾伯镇和曹家堡临空经济区为海东地区的货运中心。

互助县城和红崖子沟、明和县城、平安县城、化隆群科新区为县域货运中心

4.青海省海东市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实践总结

海东市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较好的解决了规划区交通体系明显存在的“重轴线,轻网络”、“重城市、轻农村”“重区内、轻对外”和整体交通体系构建不完善、等级水平低等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实践经验。

第一、确定“三线”综合交通整体发展策略为:提升轴线,完善网络。

第二、综合交通布局中,对外:主要考虑将强和西宁的联系,其次要考虑规划区和周边州、县的联系。

第三、轴线打造方面:规划轨道交通、高等级公路、建设铁路二线、提升现有公路形成复合型交通走廊。

第四、整体网络的形成方面:通过分等级的“点―轴”形式构建交通网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轨道交通连接、高速路、国道的连接、省道连接、县道的连接形成区域交通网络

第五、考虑环境因素、土地利用条件,路网规划中,尽量利用原有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延伸,提高通达性。

第六、县乡道路的规划上,选取部分县乡道路做改造提升,对接主干道,提高“三线”交通走廊的辐射能力。

第七、在通道衔接方面:结合城镇等级布局和交通布局,规划不同等级的客、货运站。

5.结语

城乡交通一体化是城乡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城镇体系的空间重构对城乡交通一体化提出诉求,城乡交通一体化又新的城乡空间结构给予支撑。城乡交通一体化有利于将城市化的成果辐射至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城乡交通一体化战略应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重视对城乡交通体系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和研究。

由于城市和乡村两个主体的发展模式不同和长期“重城市、轻农村”思想的存在,城市和乡村的路网体系等级和层次完全不同。因此,在城乡交通一体化规划中,必须整体考虑、统筹规划。重点解决好城际、城乡、乡际及市区这四大区域的交通问题。

第二,应重视城乡快速路的规划与建设。

快速交通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有效方式,通过快速路可以把各交通节点连接起来,构建一个系统的网络。这样既可以疏解中心城区的对外交通和过境交通,又能够解决城际间长距离出行,同时还缩短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城市经济对乡村的辐射。

第三、应重视交通设施的一体化规划与建设。

交通设施应包括客运枢纽、货运枢纽、交通场站等,这些交通设施的布局是提高城乡综合交通运输效率的关键,应该实现分等级,分区域布局,全面覆盖城乡空间。

参考文献

[1]钟彪,盛涌.基于系统协同论的城乡交通一体化分析[J].学海,2005,(4):96

城乡规划研究篇8

关键词:城乡规划;三年级设计课程;“职研教融合”;改革研究;河南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5104

1引言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2011年4月印发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将城乡规划学从原建筑学一级学科中拆分出来,标志着城乡规划学被正式提升为新的一级学科[1]。虽然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工科门类,但是涉及的知识体系众多,专业课程涉及工学(建筑学、风景园林、交通运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地理类、应用数学)、艺术学(设计学、美术学),以及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门类[2]。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综合了上述学科门类的相关知识,但是目前《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于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组织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因此不同学校针对自己的办学特色进行了学科定位和课程设置。

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多为五年制办学,不少学校都是以三年级作为专业的过渡期,从之前的建筑学知识的学习转向城乡规划专业的学习,因此研究三年级的规划设计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提高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质量,进一步做好城乡规划专业的本科教学工作,确定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特色,需要进行设计类课程的改革。当前社会对城乡规划专业的要求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城乡规划专业乃至整个行业都处在大转型时期,未来的规划方法和方式会和现有的规划体系有很大变革,从粗放式的追求量的规划转向精细化的强调质的规划,教育体系要灵活变革来适应未来的发展要求。

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已毕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职研教融合”的角度出发来探索一般工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三年级设计课程的改革研究,其中“职”指的是学生就职,“研”指的是学生考研,“教”指的是本科课程教学。

2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办学现状

2.1办学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成立于2005年,学制为5年,毕业发工学学士学位证。当时所在学院为土木学院,2008年并入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013年更名为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的前身是测绘学院建立于1993年的城镇规划专科专业。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城市规划管理、区域规划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设计等基本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能力。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成立于2005年,设置有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发理学学士学位证。该专业的前身是建立于1993年的城镇规划专科专业。2001年秋季开始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生,学制四年。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承担自然资源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规划、村镇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教学工作,致力于培养具备坚实的地理科学基础和开阔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视野,较强的空间分析和综合信息处理能力,从事资源环境评价、城乡规划管理,以及村镇旅游规划设计等领域的管理与技术复合型人才。

从上述介绍来看,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前身都是建立于1993年的城镇规划专科专业,目前这两大专业分别属于不同的学院,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尽管两个专业在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上有一部分重合,但是城乡规划专业不等同于人文地理学与城乡规划专业,在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中避免出现雷同的现象,而设计类课程就是两大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区别。根据笔者对于我国城乡规划专业通过评估的42所院校的调研,城乡规划专业所在学院有众多模式,其中建筑与城规学院模式所占比重最大,这说明了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两大专业齐头并进发展势头强劲,建筑学院模式紧跟其后,也说明了城乡规划专业对于建筑学的基础依托。

2.2学生就职状况

2.2.1已毕业学生就职总体状况

笔者对已毕业的130名学生进行了统计,除了12人信息不明之外,发现就业状况总体良好(06级学生没有信息反馈,11级学生由于刚毕业信息还不完善)(表1)。其中转行人数12人,占到统计人数的9.2%,从事规划以及建筑行业的人数共计106人,所在的挝恢饕集中在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规划管理局以及景观设计院等。从学生就职的状况可以为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的培养目标提供借鉴。

2.2.2已毕业学生从事的项目类型

笔者对已毕业但仍然从事规划行业的85名学生接触的物质空间类的规划项目类型进行了汇总,具体内容详见表2。

根据已毕业学生从事的项目类型,可以为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

2.2.3已毕业学生对于培养能力的建议

在设计能力方面首先应该掌握各个功能区的做法,如居住区、商业中心、站前区、滨水区、CBD、仓储区、物流园区、交通枢纽等,多参观,多思考。其次设计前应仔细研究地块所在城市或地区的基础资料,了解其文化内涵,提炼其城市特色,融入设计中,让作品主题更鲜明,更有灵魂。再次应熟悉相关规范,关注规划前沿,与时俱进。最近国家新出的政策要多了解,如开放式社区、花园城市、美丽乡村、大数据获取及处理等。

在表达能力方面平时多加强手绘的练习,练习空间尺度和建筑尺度的把握,提升方案能力。并且要精通各种软件,包括CaD、pS、SU、GiS、ai、inDeSiGn、CoReDRaw、oFFiC办公软件等,并且要掌握与外界和甲方的沟通和斡旋技巧。

2.3学生考研状况

2.3.1考研录取率分析

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7年来考研录取率呈现波动状态,在2014年达到低谷,2016年达到高峰,总体考研率为17.5%,具体内容见表3。

2.3.2快题题目分析

快题设计是规划设计的一种快速表达形式,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划设计从文字的要求到图形的表达。无论是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是工作选拔测试,都可能采用规划快题设计的形式。研究生初试考快题的高校有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广州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天津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西建大、南京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6所高校。研究生复试考快题的高校有西北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州大学等11所高校。

快题设计测试中一般多考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此类快题在考试测试中更容易操作。具体类型包括: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心区规划设计(商业中心规划设计、文化娱乐中心规划设计、行政中心规划设计)、滨水区规划设计、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旅游区规划设计(一般会有山地)、公园景观(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步行街规划设计(一般是历史街道)、大学校园规划、中学校园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办公园区规划、物流园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近5年来部分高校(上述16所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快题题目类型详见表4。

3三年级规划设计课程改革研究

城市规划专业在学科设置上升为一级学科后,城市规划专业涵盖的范围更宽更广,不同院校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也在日渐摸索中形成了各自的专业特色[3]。不论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发展,其核心是不变的,即以城乡物质空间为核心。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是以土建类学科为背景,以设计类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同时强调对多种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具有豫西北地域特色的教学与科研方向。

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在前三学期和建筑学专业实行建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到二年级下学期进行专业的选择(建筑学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因此城乡规划专业五年的设计类课程为从大一的建筑设计基础、到大二的建筑设计、大三和大四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以及大五的毕业设计。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4]。三年级是城乡规划专业系统的由建筑类知识向城乡规划类知识的转换,因此这个阶段学生在思想上、方法上、认知上会有很大的不同,笔者从已毕业学生的就职状况和考研状况综合考虑,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研究[5~8]。

3.1教学内容改革

三年级城市规划与设计课程以物质规划和形态规划为主,同时强调相关知识体系的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和二年级下学期的最后一个建筑设计相衔接,从单体建筑设计过渡到群体建筑设计,再过渡到对整体空间环境的综合设计。以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为主,每个学期两个设计,每个课程设计56学时,具体内容见表5。

3.2培养能力改革

城市规划与设计课程不能仅仅只是训练学生的绘图水平,应从多方面进行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三年级的规划设计课程可以从设计能力、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综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具体内容详见表7。

3.3教学过程改革

3.3.1o计课流程安排

设计课程要特别重视过程控制,上课纪律应当加强,防止学生最终只交一套图纸的情况发生。严格把控每一个过程环节,一草和二草按照时间交图或汇报,并注重点评。设计课中的集中授课与点评时间应均匀分布在设计过程的每个阶段。并且要注重设计课和实际的结合,要强调实地调研的重要性。具体可以细分为1+1+2+2+1模式,即第一周的开题、调研阶段,第二周的汇报、点评阶段,第三、四周的一草、点评阶段,第五、六周的二草、点评阶段,第七周的三草、点评阶段,并且一定要有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周,在这一周里学生可以专心的表现最终成果。

上学期:开题――实地调研――资料搜集――规划先例分析(以快题的形式,注重手绘能力的提高)――资料搜集――方案生成(师生互动)――一草(交一草草图)――二草(交二草草图)――三草(生生互动)――出图、制作手工模型――评图、评模型――展览――制作图集、刻录光盘――归档。

下学期:开题――实地调研――资料搜集――规划先例汇报(以ppt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资料搜集――方案生成(师生互动)――一草(师生互动)――二草(交二草草图)――三草(生生互动)――出图、制作机器模型――评图、评模型――展览――制作图集、刻录光盘――归档。

3.3.2设计课过程监控

为了严格把控学生上设计课的纪律,端正学习态度,应做好平时阶段的考勤工作,平时成绩结合学生上设计课的出勤率以及迟到情况分别对待,并努力控制好上课的学习效率。

为了强化学生课程设计的过程性,避免最终熬夜突击画图交图的状况,每个设计过程中间要求交草图,草图要求进行简单的排版,要有设计思路分析、手绘草图、设计说明、总平面设计等内容。并且严格要求调研报告、调研汇报、成果汇报、模型制作等的成果质量[9~10]。

课程设计结束要求上交正式的设计图纸,正图要求严格按照任务书要求来完成,要有认真的排版、分析图、总平面图、效果图、意向图等。

3.3.3设计师进课堂

考虑到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科特点,设计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进一些设计院的工作模式,例如设计师教学、设计师答疑、设计师评审等环节。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三年级课程建议邀请有丰富经验的规划设计师或规划局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建议邀请至课堂的规划设计师或规划局工作人员针对规划行业发展行情、规划设计方法、规划评审过程、规划局工作职责等做专门讲座。

4结语

作为一般工科院校的城乡规划专业,在专业定位、办学特色、设计课程的资源获取等方面不能一味地模仿和学习“老八校”类的城乡规划专业。应从行业需求的角度考虑确定适合非“建筑老八校”类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设计课类型,重视建筑与规划设计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外交流。并积极探索学院和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和兄弟院校合作办学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徐煜辉,孙国春.重庆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教学体系创新与改革探索[J].规划师,2012,28(9):11~16.

[2]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李婧,王冷.基于城市空间设计思维的案例教学实践[J].华中建筑,2016(4):176~180.

[4]梁振然.产教融合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5):93~96.

[5]王浩钰.城乡规划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5(6).

[6]申洁,王丽娜,邵俊.城乡规划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6(6).

[7]杨梅焕,陈秋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法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2).

[8]李洋,崔俏,刘叶城.乡规划专业快速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江西建材,2016(24).

[9]唐乐.城乡规划专业快速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10]韩秀茹,燕华.城乡规划专业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青海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景观规划与设计》课程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

城乡规划研究篇9

规划师的职业实践和社会角色决定了规划伦理意识培养是城乡规划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针对国内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伦理意识教育体系,文章借鉴国外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研究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伦理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加强规划教育伦理课程体系建设、重视规划伦理案例库建设、强化产学研结合、创新规划伦理教学模式、加强规划专业教师的培训。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教育;伦理意识;价值观;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tU9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6)06000105

城乡规划是以城乡建成环境为对象、以土地及空间利用为核心的具有公共政策属性的一项工作。规划师的工作涉及社会各方利益,实际工作中,规划师的工作经常处于各类矛盾中。如对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对土地开发的干预,直接面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不同公共利益之间和不同私人利益之间的权衡。规划师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社会各方利益,其从业人员伦理意识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本科教育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规划师的职业实践和社会角色决定了规划伦理意识培养必须成为城乡规划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规划伦理意识即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中,引导该专业学生树立公平、公正的价值观,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需要。目前,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中,还未形成真正的规划伦理观价值培养体系。针对国内城乡规划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伦理意识教育体系的现状,本文借鉴国外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中国城乡规划教育中伦理意识的培养途径。

一、国内城乡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现状

受教育部委托和指导,由住建部下设的“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负责指导和监督各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城乡规划学科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评估委员会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教育质量、教育过程、教学条件”三方面进行评估。“教育质量”中的“德育标准”指标,明确要求评估各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理解城市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及社会交往能力”。但缺乏具体的评判标准,且在专业评估过程中,评估委员会主要注重对智育标准的考察,特别是对城乡规划专业必备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对德育标准的考察只局限于有关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情况,对学生实际的道德水平没有明确的考察内容和评估指标[1]。

目前国内城乡规划专业院系尚未进行系统化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建设。首先,城乡规划专业高等教育并未开设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虽然课程体系中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但这些课程不具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针对性,所以在专业教育环节规划工程伦理价值观很难深化。其次,虽然《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中

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传承理念”的规划伦理价值观方面要求,但仅涉及规划伦理价值观的部分内容。另外,《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吴志强、李德华,2010)书中也明确提出规划伦理价值取向等相关内容。目前国内一些城乡规划专业实力雄厚的院校,已逐步展开规划教育的伦理价值观方面的先行探索。例如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专门开设了针对设计类专业的职业规划与学业指导课程,并结合专业特色,按年级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邀请不同背景的专家以专题形式介绍学科心理健康与工程伦理等内容,在工程伦理教育上具有较强针对性[2]。重庆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提出了课程模块与知识、能力、素养结构(包括职业素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和心理素养)要求矩阵,对各门课程有关规划伦理观方面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但目前大多数规划院校的工程伦理教育主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与对实践的严格要求体现,规划工程伦理价值观方面缺乏专门的教育体系。

二、国外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工程伦理价值观的培养

(一)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有现代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国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英国已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体系,已从单纯物质空间设计技能的培养转向重视综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三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并通过动态的、严格的教育程序来保证规划师的素质。英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体系中,对工程伦理的重视体现了现代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新特色。首先,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通过制定详细的城市规划教育评估大纲,指导规范城市规划大学教育。教育评估大纲主要对知识、技能、价值观、专门化领域、规划院系质量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其中价值观方面就是对城市规划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评估[3-4]。其次,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中除了体现知识、技能、实践的课程内容外,还有体现价值观教育的规划工程伦理课程。如卡迪夫大学通过设置社会差异和规划、环境政策与规划、规划法规和规划控制、规划法律、住房政策和体系等课程,向学生传授规划的工程伦理观,以政策分析和研究的形式,在具体政策解析中向学生传授公平、公正的规划伦理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和底层群体。该校与规划伦理观相关的课程占到20%左右,其他大学与规划伦理观相关的课程均在2~8门课之间。在英国各规划院系均重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设置与规划伦理价值观相关课程。再次,为达到培养学生规划伦理观的目的,与伦理观相关的课程均采用了类型多样的教学方法。除了课堂授课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以及校外社会调查来灌输正确的伦理观[5](表1、表2)。

(二)美国

美国是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师职业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专门制定了《美国持证规划师学会道德与职业操守守则》,对从业规划师的行为进行道德规范,同时向外界宣示规划师的价值观。美国持证规划师学会和美国规划院校联合会对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针对“价值观”培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和要求。大部分规划院系将部分工程伦理教育的知识、案例整合到人文社会科学的非技术课程当中。这些课程内容中应体现如下价值观:个人自由与集体利益的协调;让各种声音得到表达,多元化的规划;公平效率原则:社会公正、公平和利用资源的高效率;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说实话、不腐败、为全体市民谋利益,体现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同时,将产学研结合作为规划伦理教育培养的主要途径,已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规划伦理教育体系[6]。

三、城乡规划伦理意识培养的途径

从英美等国城乡规划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的成功经验发现,规划伦理意识的培养,不能简单依靠增设一两门课程,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养和训练过程。首先,应建立一个全社会认可的规划伦理教育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出台具体的规划伦理意识教育要求、内容、评判标准。其次,规划伦理意识的形成不能简单依靠开设道德通识理论课程,应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城乡规划专业特色。建议由“全国高等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牵头,各省规划学会、各规划院校、规划管理设计机构协同,分层次、分步骤地开展规划院系学生伦理观的培养(图1)。

(一)加强规划教育伦理课程体系建设

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国外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独立授课、系统教学;另一种是横向贯通、深度融合。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的规划院校不具备单独开设规划伦理课程的条件,工程伦理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7]。因此,采用“横向贯通、深度融合”的伦理意识教学体系更适宜于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实际,即将规划工程伦理内容嵌入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模块中,建立规划伦理课程教育体系。明确相关课程中伦理教育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各课程的特点,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制定明确的伦理教育的相关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渗透式课堂教学,将工程伦理原则与规范渗透在各门公共课、专业理论课、专业设计课与专业实践中,构建“伦理认知、伦理实验、伦理实践”三维度伦理教育体系,在不同年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传授规划伦理价值观相关内容,通过系统化学习,使规划学生具有完整的规划伦理价值体系(图2)。

以城乡道路与交通课程中工程伦理认知教育为例。该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学了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外,还应着力解决相关的伦理价值观问题。例如“城市道路为谁而建”的问题,专业教师在理论授课时应体现道路建设以公共利益为重,应兼顾所有的交通参与者的需求,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又如“城市道路建设及交通规划中优先关注谁”的问题,应体现弱势群体利益优先原则。

(二)重视规划伦理案例库建设

由“高等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牵头,开展城乡规划伦理案例库建设工作。将实际中重大的规划工程项目,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案例作为素材,配以规划伦理分析,收录入案例库,建立内容丰富的规划伦理案例与资料库。通过使用真实的例子来描述道德困境,呈现各种解决伦理问题的方法。规划院校师生可通过专题形式对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推理和伦理识别,提出和确证伦理决定。

(三)强化产学研结合,注重伦理价值判断培养

产学研结合是工科学生培养工程伦理观的主要途径。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校参与或模拟参与规划实践项目,或在管理、设计、研究机构参加实践,通过将学校、学生、规划相关机构三者有效结合,引导

学生全程参与到城市或地区规划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不仅掌握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而且具备面对多元利益主体和复杂现实问题时的价值判断能力。另外,各规划院校还应积极开展“规划下乡”“规划扶贫”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使伦理道德教育贯穿城乡规划的专业教育中。

(四)创新规划伦理教学模式

城乡规划专业工程伦理相关课程教学不仅要依靠课堂理论授课,更多的是要创新各种教学模式,以有效灌输正确的规划伦理价值观。如教学中采用体验与活动结合的实践模式,采用小组设计、工程实践、角色扮演、计算机模拟等方式,或邀请不同学术背景的教师和规划界前辈,以讲座形式,为学生介绍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等内容,为学生积累处理工程伦理问题的经验。

此外,可将规划伦理教育与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校报、校园广播、网络、图书馆展示区等宣传阵地,采取工程伦理知识大赛、关涉工程伦理的模拟法庭论辩、小品相声、工程伦理公益性广告等形式,使教学环境贴近学生生活,使规划伦理价值观融入学生文化生活。

(五)加强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的伦理原则与规范的培训

各省规划学会应定期组织对省内各大高校规划专业教师展开规划伦理的培训(可与注册规划师继续教育结合开展),普及规划伦理原则与规范,使专业教师能够将工程伦理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于专业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在专业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规划师的责任,深刻体会规划工作应具有的深厚人本情怀,保持公平公正的尺度,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四、结语

本文针对国内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尚未形成完整的伦理意识教育体系的现状,借鉴国外规划伦理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研究中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伦理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另外,现实中每一名规划工作者对规划的理解、对工作所持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对未来的规划师产生影响,因此,规划伦理教育除了依靠规划院系,其他城乡规划从业人员也都是潜在的教育者,都应重视自身的责任和价值观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和平.加强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规划师,2005,21(12):66-67.

[2]马珂,贺栋.城市规划专业工程伦理道德教育浅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6):74-77.

[3]章兴泉.英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启迪[J].国外城市规划,1995(2):48-50.

[4]唐子来.不断变革中的城市规划教育[J].国外城市规划,2003,18(3):1-3.

[5]袁媛,邓宇,于立,等.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对中国的启示――以六所大学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2):61-66.

城乡规划研究篇10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给排水;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给排水工程是我国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营造优质便利的城乡环境、切实提高城乡服务能力和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给排水规划作为城乡总体规划中的重要支撑要素,无论是水源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和区域供水规划还是防洪排涝规划和河网区域污染控制等均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城乡给排水规划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给排水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和规范性[1]。

1我国城乡给排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城乡发展模式差异性缺乏足够认识

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尊重城乡发展规律的差异性,以实现城乡差异性的互补发展。我国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国内城乡建设实践可以看出,一些地方对城乡发展模式差异性缺乏足够认识,仍然存在着以工业思路进行农业改造,以城市建设的办法指导农村建设,不仅劳民伤财,更是对资源的浪费。笔者认为,统筹城乡给排水规划,应在遵循城乡发展差异性的基础上,立足于农村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惠农政策,切忌照搬城市发展模式。

1.2城乡给排水设施建设不平衡

目前,我国给排水规划仍侧重于城市规划,对农村给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在长期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及科学的管理,我国农村给排水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着滞后现象,缺乏保障给水安全、排水通畅以及污水收集治理和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基础设施,中西部农村甚至没有统一的给排水管网,对我国城乡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2]。

1.3城乡给排水设施建设缺乏相互支持

多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一直遵循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给城乡给排水规划和建设带来了一系列弊端,许多城市和农村在进行给排水规划和建设时仅考虑自身及本地区的情况,缺乏区域层面的统一规划,导致了目前我国城乡给排水规划建设自成体系、缺乏联系的不利局面。这种分散独立的给排水规划体系不仅是对资金和资源的浪费,也阻断了城乡给排水体系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2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城乡给排水规划要点

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统筹城乡给排水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给排水体系。在区域协调框架内对水源选择及其保护、给排水水量预测、给排水管网布局、排水体制选择及污水处理方案比选等进行统筹规划,确保城乡给水安全、排水通畅,实现城乡统筹发展[3]。

2.1给水系统规划

当前,我国乡村现有给水管网大部分采用的是支状管网,供水管网覆盖面积较小,管材和管径选用并不合理,管网漏损现象较为普遍,供水水质和水量难以保障。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现有条件下全部更新给水管网并不现实,实际规划过程中可考虑逐步将现有支状管网改造成环状管网。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处于城市给水管网的末端,地势一般较高,区域供水过程中为保证其水压,可依据周边地区地形和发展需要,适当兴建配套加压泵站或给水调蓄设施(主要为水池、水塔),在提升城镇供水调节能力,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的同时,对降低区域供水漏损、爆管及供水能耗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

2.2排水系统规划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市政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实行完全的雨污分流并不现实。笔者认为,在新建地区实行雨污分流,已建成地区实行截流式合流制,并结合旧城和旧村改造进度,逐步过渡到分流制,在充分利用现有排水设施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污水处理设施应依据城乡发展现状及其自身特点,因地制宜的选用多种污水处理方式相结合的模式:①把靠近城镇污水管网的农村纳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②离城镇污水管网较远的农村可采用单村或联村进行污水集中处理;③不适于集中处理的偏远村庄可采用村庄污水分散处理。

2.3区域协调给排水规划

城乡一体化给排水系统是包括城乡水源、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回用在内的有机整体,是区域给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城乡给排水规划,并以区域规划为基础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给排水设施布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区域水源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给水规划优化配置;②排水方面,主要体现在区域防洪排涝规划和区域水污染有效控制。

3城乡统筹给排水规划对策

3.1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

依据城乡水资源和给排水现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监管职责制度体系,明确规划、建设、维护和监督等各部门的管理权限、职责及监管机制。

3.2充分发挥城市的引导效应

将城市作为给排水规划的示范区和辐射源,发挥其对周边乡村的示范和引导效应,通过区域水资源的统筹利用,平衡城乡给排水设施布置,缩小城乡给排水资源差距,促进农村给排水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3.3努力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

随着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给排水工程建设应逐步摒弃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投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应努力借鉴市场经济规律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改变传统的内部运作方式,推行以政府为主导、靠市场运作的崭新模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基本原则,建立健全投资利益激励机制,保证融资机制的长效发展,促进城乡给排水工程建设的不断提升。

4结论

我国正处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给排水规划应在遵循城乡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城乡水资源分布特征和给排水现状,因地制宜的构建城乡给排水网络体系,立足长远,有规划、有步骤地兴修水源工程,从源头改善水质,降低生产生活用水风险;完善现有给排水管网设施,加强给水工程建设力度及监管机制。坚持城乡优化配置、生活用水优先、重在协调、节水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原则,科学布局,以城乡规划为手段着力形成城乡发展模式的互补互惠,不断缩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差距。

参考文献:

[1]熊家晴.给水排水工程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吕园.城乡统筹视角下给排水规划研究初探—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J].地下水,2011,33(2):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