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12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1

1.1高等医学教育要求医学学科的综合性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特别是在医学本专科教育中,除了大学公共普通课的基本素质教育之外,各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均必须有其他医学专业学科的教育资源参与才能完成。因此,医学各专业学科教育资源的基本状态,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机联系程度就成为医学教育整个过程的重要因素。这些与高等医学教育密切相关的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和护理学,也包括了药学和中药学。这种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科门类范围内各专业的学科综合性来完成相关人才基本培养的特点,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显得越发突出和重要。

1.2高等医学教育是终身教育

在教育界最早实现终身教育模式的是高等医学教育,正所谓医生要做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这是由于服务对象和服务任务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经济、社会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所决定的。高等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跨越了教育和卫生两个社会行业,这种跨越不仅体现在时间顺序的概念上,更重要的是在同一时间的两个行业空间的密切结合。也就是说,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在时间上要伴随医药卫生工作者的全部工作生涯;在内容上,要跨越医药卫生和教育两个领域。

1.3实践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的教育过程

高等医学教育过程中,在基本理论教育和基本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占有重要的分量。医学和药学学生50%以上的课时是在实验室和实践场所完成的。而目.,对于医学生来说,实践过程就是医疗服务过程,学习是在服务的基础之__仁的学习特别是基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发展过程,我们把临床和现场的实习阶段(生产实习)放在了本科教育过程中,这更强化了医学教育的实践性。这一特性的原因在于医药卫生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实践的经验过程,而理论和知识的产生,正是基于不断的实践和实践总结的升华更为重要的是,医药卫生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实践和应用过程中,因此医学教育的过程离不开实践_

1.4职业道德培养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内容

由于需要对人和人的健康生命负责,高等医学教育在医学牛的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把这一鲜明的职业特色教育贯穿厂教育的始终医学生在步人医学殿堂的第一天就要高举右手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词的内涵和庄重的形式震撼着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终生难忘_医学生誓言和宣誓,注释着医学教育的职业道德宗旨,这就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也包含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环境”的医学从业模式教育;更重要的是,誓言和宣誓体现了医学的重要文化内涵,在学生心底激励着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医学生宣誓为起点的医学伦理和医生职业道德教育,在医学生进人临床教育阶段的重温誓词中达到新的高度,贯穿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也形成了对医学生和医生终生的约束

1.5高等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

高等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既应体现在量上也应体现在质卜从质上说,基于高等医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进人医疗卫生行业实践之后是对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人的生命和生存是至高无上的人的权利,所以,高等医学教育必须是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过程,必须是一个精英教育的过程,必须培养能够为人和人的生命健康负责任的高素质医药卫生工作人才_从量上讲,高等医学教育应该、也必须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医药卫生教育资源的容量来确定教育规模。但是,有一点是于分清楚的,在社会的教育发展阶段中,无论是在精英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阶段还是全民教育阶段,都不能以盲日扩大高等医学教育规模作为实现大众化教育或全民教育的组成部分、在高等医学教育规模上的无原则扩大,会造成高等医学教育资源的紧张、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和医药卫生人才就业的无序状态其对于社会的最终结果,将会体现在对人和人的健康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中二

1.6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基于医药卫生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广泛交流,高等医学教育除厂具有国家和民族所独有的特色的文化内涵之外,还有着很强烈的国际同一性,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这种同一性更加强烈。在同一要求基础之上,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土化的高等医学教育的基本标准,建立本土化的和国际化的高等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已经是国际有关医学教育组织和各国高等医学教育界正在进行的工作。在高等医学教育界必须有这样的共识,高等医学教育的这种国际同一性是如此的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标准,还直接关系着医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跨出国门、跨出地区产生社会影响,乃至于医学学科的发展是否可能得到国际的认同。

1.7高等医学教育是高成本的教育

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高等医学教育属于高成本高投人的教育。医学学科经历了一个从经验性学科向实验性学科的发展过程,即便现在,经验性学科的特点依然存在于医学学科之中。所以,高等教育的过程在前期以群体性教育为主,后期则更趋向于个体化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和毕业后教育阶段,更是以个体化教育为主。这样的教育过程所需要的教师资源投人是较大的,特别是在临床教育阶段更是如此。医学教育中有50%一60%的课程是在实验和实践中进了的,所需要的实验和实践设备投人、实验用标本和动物的经费投人、实验用试剂和药品的投人都是很大的。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实践设备费用、病例使用费用和其他消耗费用也是非常大的在任何一个成熟的社会中,医学教育都是高成本教育社会为了对人和人的健康生命负责任,都会依据精英教育的要求,投人社会必须投人的资源,建立在高等教育中最优秀的高等医学教育,这是成熟社会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1.8医院是具有高等医学教育的学校的必然组成部分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承担临床教育教学阶段教学任务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就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或者说就是高等医学教育的学校。这些医院决不仅仅是其他高等教育实践基地的概念,更不是学校的附属产业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教育特点是高等医学教育所独有的,换言之,只有高等医学教育是使用社会专业服务部门作为自己的学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且如果没有这样的组合,高等医学教育就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由于具有教学任务的医院就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医护人员就是高等医学教育教师的组成部分,他们同时承担着医疗服务、临床研究、医学教育和健康服务的各项任务,这种多重任务在每一个临床教师身上是无法分割的除J教师资源之外,医院中其他的资源也处于同样状态,没有可能把医院的资源很清楚地分为负责哪一项任务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完成着其他的任务作为学校组成部分的医院承担着重要的教育教学任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专业的50%以上的教学任务在临床完成;基础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也有相当比重的教学任务在临床完成;临床长学制的学生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的所有教育培养任务是在临床完成;临床研究生儿乎所有培养任务是在临床完成,这些任务都是由医院来完成的。医院作为学校的组成部分,为学校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与此同时,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也借助于学校的影响和支持在学术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为学院派的医院,增加医院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地位,增强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潜力。综上所述,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分析,以上八点体现了高等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也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的存在,决定了高等医学教育在办学过程中的一些特殊需求和必须思考与注意的问题。

2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有关问题及其思考

2.1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由于对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关注不到位带来了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资源投人不足,有关部门对各类专业教育的成本不很清楚,在经费投入时对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考虑甚少。二是政策没有体现特殊性,包括对高等学校师生比的标准、临床教师的认定问题等等。三是医学教育法律建设严重滞后以至卫生方面某些法律条文与医学教育相悖。医学教育为卫生系统培养后备人才,医疗卫生服务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学生的临床教学只有在医疗卫生实践中才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本来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局面,却因为政策法律的不和谐而使医学教育在临床教学方面步履维艰。四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在教育规模的把握、教育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如何把医学教育的建设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以及世界医学教育标准中国本土化几方面有机结合,需要认真分析梳理,并脚踏实地地进行实施。但是当前还处于动荡时期,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是医学人才的就业市场需要规范;人才需求预测欠准确,人才进人市场的机制存在缺陷。六是医学终身教育的体制还没有真正建立等等。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2

关键词:“基础”课立德树人教学创新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这一论点为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基础”课的全称)教学而言,秉承“立德树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其意义、内容、实现路径提出一些思考。

一、“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厚德载物之说,“立德、立言、立功”是人生三大功业,可见,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品德修养,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崇高人格的“君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提出“德育为先、立德树人”,不仅是对中国深厚教育文化传统的继承,更是我国今后教育的根本任务之所在。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荣辱观。立德即树立德业,树人即培养人才。其内涵一是指明高等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展人、改造人、塑造人;二是指出高等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三是强调高等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可见,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教育之本,立德树人。这是每个高校的共同目标,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更是全体师生应有的自觉。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承担“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寻求“立德树人”的机制,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入“基础”课全过程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基础”课教学贯彻“立德树人”的基本内容

高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教学双方强化主体意识,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立德树人”正是承担达到这种境界的神圣使命,是一种精神和氛围。“立德树人”的理念具有双重思想指向,既包括学生之德育,又包括师德之建设。作为“基础”课教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无疑包括两方面。

1.对“基础”课教师的要求。

党的十报告在论述“立德树人”这一论断时,在同一段落明确阐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重要意义。特别是高校的德育理论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理念,首先要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正人以正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做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教学过程中“基础”课教师外露的民族精神、人文特质、科学理性、开放胸襟、务实作风、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是保证以优良的品质塑造学生、以高尚的情操熏陶学生、以优秀的业务影响学生的前提,教风和教师的人格本身就是一门隐性课程,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他们效仿的对象。因此,只有自己首先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以高尚的精神境界、崇高的人格魅力,给予学生正向激励,成为学生的优秀措模,才可能使学生也学习、信仰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2.对“基础”课授课对象的学习目标要求。

(1)学会做人。大学生升入大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确立,“基础”课是大学生入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说是大学生的第一门人生启迪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是做事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误。因此,做人应高于做事,人性应重于灵性,情感应贵于智力。“基础”课教学要着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自尊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厚善良、为人正直、助人为乐、孝亲敬长、勤劳节俭、富有责任感的优良品德。

(2)学会学习。大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但与中学截然不同,面对自由、“放松”的学习氛围,“基础”课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就是要掌握学习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操作的技能的科学方法和技巧;选择并建立适合自己及职业的知识结构;懂得如何进行高效的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了解大学需要积极主动地自学各种知识的道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等等。

(3)学会做事。大学犹如半个社会,大学生面对的任何事情都需要自己独立完成,毫无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大一新生往往遭遇一些挫折和不知所措。“基础”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做事。这是对每个大学生人未来面对工作工作的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其中包括做事要有思路、有方法、有竞争力,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注重学生的潜能开发,教学生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情商,积累核心竞争力等。

(4)学会审美。立德树人不仅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强调了成才要素的全面性,其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审美。美的真正含义不在于外表,而在于人的文化气质、品质修养,这是大学生必备的优良品质特征,也是区别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群体的显著标志,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5)学会选择。刚步入大学的新同学常常出现目标中断、生活迷茫的理想间歇期,曾经的大学梦想已经实现,不知道未来的道路方向在哪里。“基础”课教学要及时帮助学生确立新的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大学是对未来选择职业方向的有利平台,教会学生学会择业与求职。以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为重点,确定所学专业的职业方向,制订职业发展规划,实现由大学到社会的过渡。同时培养学生基本的就业能力,如科学规划择业、应对用人单位面试等。

三、“基础”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

1.创新“基础”课教师的师资队伍构成。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先要从“基础”课教师自身队伍建设上高度重视,德育教研室的师资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经验丰富的前辈教师和热爱德育教育工作、具有博士学位的其他兼任教师,建设年龄、知识和梯次结构合理的精干德育教师队伍。路径一是选任精干的德育专职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路径二是外聘学生工作经验和法律经验丰富的辅导员或其他德育工作者兼任“基础”课专题串讲;路径三是彻底解决德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问题,营造当德育教师光荣的良好氛围;路径四是德育教师秉承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吸纳各种新思想和新观点,根据形势的变化随时增加更多鲜活的内容,具有连贯性和时效性的授课能力。

2.创新“基础”课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和专题设置中突出“立德树人”的教育主题,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逐步提升德育教育的品质,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将封闭式的小课堂变成开放式的大课堂,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校内校外紧密结合,探索出一套教与学互动、高校及社会互动、理论学习与投身实践互动的“全程互动”教学模式。

(1)构建立体化的教育形式。依托课堂、宿舍、图书馆和其他活动场所,对大学生进行分层面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碰撞交流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依托辅导员、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等专兼职队伍,构建由校、院、系领导及学校教师组成的全员、全方位、广覆盖的德育教育网络,依托校园文化节、运动会及其他文体形式,进一步活化德育教育的形式,营造德育教育氛围,逐步拓宽教育的渠道。

(2)创新网络的教育形式。随着网络的普及推广,它在启迪心智、授予知识、答疑解惑方面的教育功能越来越明显。以校园网为核心,辟建“立德树人”的教育专题,宣传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等,同时推介全国各高校和本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好经验与好做法。为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可采取有奖问答等多种激励形式增加大家的互动机会。有关教师可设立心理诊疗室,帮助那些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排解思想难题。德育教师还可把课堂搬到网络上,通过设立博客、论坛和BBS等形式,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题,使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

(3)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形式,逐步确立双向交流的互动形式。教师授课时,若学生有疑问,则可随时提问。若学生有个人观点,也可展开表述,教师可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予以解答。通过类似的双边互动,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的效果。

3.创新“基础”课教学的教学内容。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基础”课的内容和体系,拓展崭新的视野和路径,提升符合“立德树人”的水平和境界,增强“基础”课“立德树人”教学的效果。

(1)及时充实丰富“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抓住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倾向性问题,抓住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直面学生关切,使学生达成共识,化解学生困惑。每次课上都要分层次和分视角地对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从重大意义、基本框架、理论创新等方面把党的十精神逐步纳入并贯穿“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

(2)切实改进创新“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应把科学理论融入感人事例,把抽象道理融入鲜活人物,把深邃逻辑融入通俗话语,把理性思考融入感性场景,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使学生愿听爱听,学有所获,受到启发;应多运用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多搭建学生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多发挥各类大众媒体特别是新兴媒体的作用,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实效性。

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为指导,把握“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建立“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探索创新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1]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2]贾少英,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3

     [论文摘要】就高校体育课程的结构与类型进行了理论性探讨,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与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对体育课程结构与类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目的在于使高校体育教学规范化.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课则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担负着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职责.多年来,对如何上好体育课,众说不一,各执己见,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说法.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课程必须有个较为规范的模式,才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体育课程如何规范化,必须从课程的结构与类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 

     1体育课的类型 

    在我国高校中,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如学生的生长发育、体育基础、专业特点和健康状况等),开设有不同性质的体育课.一般开设有:普通体育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 

    普通体育课,是为健康状况、体育基础等都较一般的学生开设的.其教学内容是以教育部门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或教材纲要)为依据的.高等学校一、二年级一般主要是开设这种体育课.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在三年级以上也可继续开设这种课,以保证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专项提高课,是为体育基础比较好,而且对某一专项运动有一定爱好与基础的学生开设的.在全面身体锻炼的基础上,再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爱好,选择某一运动项目,进行专f-J~tl练提高,以便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身体,提高运动成绩.现在有的高校从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后,二年级开始设有这种体育课. 

    保健体育课,是为身体比较弱或有某些疾病(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和身体某部分器官有些缺陷)的学生开设的.主要是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体育课的上课时间、学生分组、教学内容与方法等,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并需与医务部门联系,随时了解分析学生健康状况的变化,并根据这些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根据一节课的具体任务,又可分为引导课、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5种类型. 

    1.1引导课 

    在教学开始,为了明确某一教学阶段的教学任务、要求、内容等而进行的课.对学生来说,每学期开学的第一次体育课,都上这种类型的课.教师在课内要把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和考核项目标准,本学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点项目等告诉学生.对刚入学的新生班级还要向他们介绍本校体育方面的成就,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和优良的传统,以及上课的要求等,以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和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另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讲授部分体育基本知识,或适当地安排些身体练习的内容等. 

   1.2新授课 

    是以学习新教材为主的课,一般是在复习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 

    1.3复习课 

    是以复习旧教材为主的课.对学校来说,开初、学期末、考查前以及学完某一单项教才爿之后,常常上这种课.但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已学过的教材,而应当逐步地提高动作的质量与达标要求. 

    1.4综合课 

    是学校体育课最普遍的一种.它既有新授教材,又有复习教材.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时应注意新教材搭配安排学习,以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与提高.要根据不同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特点,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际效用,采用有效的教法与手段合理地分配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和各项教材的练习时间,以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1.5考核课 

    是以检查学生成绩为主的课.它是在某些主要教材或一项教材经过一段学习之后,于学期中或学期末采用.

    2体育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组成一堂课的几个部分和各个部分教材内容和组织工作的安排顺序与时间的分配等.体育课结构的几个部分,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规律确定的,它是任何一堂体育课都必须遵循的规律.而各个部分的具体内容与组织工作的安排和时间分配,则可根据课的任务、学生特点、场地器材与季节气候等条件而改变. 

    人体从相对安静状态到进入工作状态,其机能活动能力(工作力)总是从相对的较低水平,逐步提高到较高水平.然后在相当的时间内保持最高的水平,最后又逐渐下降的.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这一规律,体育课可相应地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各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要求,但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完整体系. 

    2.1准备部分 

    任务:用较短的时间,迅速将学生组织起来,集中注意力,明确内容与要求,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开始一堂课的学习.协调发展各主要肌肉群,培养正确的体态和姿势,做好充分的准备. 

    内容:整队,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出席人数,教师简明地说明课的内容和要求,检查服装,布置见习生的任务,进行队列、队形练习,集中注意力和激发情绪练习,走跑练习,徒手或持轻器械的一般发展练习,武术操和武术基本动作以及活动量较小的游戏等.这些内容按其性质和任务可分为: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规练习,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 

     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规练习,主要是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明确任务要求,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性,或进行一些队形、队列练习等. 

    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包括身体的一般发展内容,主要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关节、韧带都得到充分的活动,特别应注意加强较弱肌肉群的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严格要求按照动作的规范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姿态. 

    专门性准备活动,主要是使完成基本部分主要教材有关的肌肉群、关节、韧带器官和各系统的机能作好充分的准备. 

    因此其动作的性质和结构与基本部分的教材大体相类似.大部分是一些模仿练习、辅助学习或诱导性练习,包括大纲规定的掌握该项教材所必需的发展相应的身体素质的练习等.如果做完准备活动,学生分组进行不同教材的学习,则专门性准备活动也应分组进行. 

准备部分任务完成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基本部分任务的完成,它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注意加强准备部分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不能认为只是活动活动身体而稍有放松或忽视.

准备活动的组织方法,一般均采用集体形式进行.它可定位做,也可进行间做,在队形上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化,以提高学习兴趣.准备部分的时间在90rain的体育课中一般占2o~25rain. 

2.2基本部分 

任务:学习新教材,复习已学过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和复习,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内容:根据有关教学大纲、教学进度的规定,结合具体情况所选定的有关辅助或诱导性练习等.组织进行基本部分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合理安排好主要教材学习顺序.从认识活动的特点看,一般应把新教材和较复杂的教材放在基本部分的开始,以便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去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对于容易引起高度兴奋的教材,一般应放在后面,以免学生过度兴奋,影响其他教材的教学效果. 

从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特点看,对发展身体素质的教材,应把发展速度和灵敏性的教材放在前面,发展力量和耐力性的教材放在后面.同时注意身体不同部分练习应交替进行,运动负荷的安排要逐步增大和有节奏.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新旧、难易程度不同和不同素质教材之间的矛盾同时存在的情况.在具体处理这些问题时,应从课的任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有利于提高课的教学质量为准则,来确定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例如新授课是以学习新教材为主的课,因而首先应解决新旧教材之间、难易程度不同教材之间的顺序安排问题.而把教材排列的其他要求放在次要的地位.如果是复习课,就应尽可能地先安排发展速度、灵敏性的教材,后安排发展力量、耐力的教材.如果采用分组轮换教学形式时,体质较弱的小组,使他们尽可能地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练习. 

(2)在基本部分教学中,应根据课的任务和主要教材的性质与学生的特点,正确地选配与安排好一些必要的辅助练习、诱导性练习、转移性练习和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如从一个项目转到另一个项目,应做些准备活动,使大脑皮层具有适宜的兴奋性,增大活动器官的灵活性,提高教学效果,防止运动损伤.还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发展身体某部肌肉群的练习或某种素质的练习(如大纲规定的素质练习教材),这部分教材可结合主要教材进行教学,也可放在基本部分后部采用全班集体循环练习的方法进行,以便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 

(3)要合理地安排好密度与运动负荷,注意练习和休息合理地相互交替.练习的次数少、时间短、强度大,不利于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而且对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效果也不大.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的任务、教材性质、学生特点和场地器材设备等具体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组织教法,掌握好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安排好练习与休息时间,使之合理交替进行.一般说来,练习的时间长、强度大,练习后的休息时间也应多些,但这也应根据课的任务而定.片面地强调提高课的密度与运动负荷,也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4)根据学生人数、教材特点和场地器材条件,基本部分的教学,可采用全班的、分组的或个别的形式进行.分组练习时还可采用分组轮换和分组不换的方法.这些形式的运用,应根据当时、当地具体条件与可能而定.基本部分的时间在90arin的体育课中,一般占60~65arin. 

2.3结束部分 

任务:有组织地结束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地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 

内容:根据最后一个基本教材的性质,选择一些逐步降低运动负荷的练习,如轻松自然的走步,徒手的放松练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动作比较缓和的活动性游戏,小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布置课外作业,收回器材和预告下次课内容等. 

结束部分一般采用全班集体形式进行,如各组最后一个教材性质不同时,则可按组进行整理活动,然后集中小结,时间一般为3~5min.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忽视这部分的内容,更不能挤掉它的时间,仓促下课,否则会影响课的效果.但也要避免搞形式主义.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考核责任

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科研激励机制构建与教师科研工作考核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肩负着培养大量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责任;高等职业院校又是目前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肩负着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力的历史责任;高等职业院校还是社会组成单元,是师生员工的家,肩负着发展自身、学生成长成才、成就教职员工事业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高等职业院校怎样才能肩负起对学生、教师、学院自身、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国家等等这些许多的责任呢?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肩负起对教师的责任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由中专学校改制的,其专职教师队伍基本上由原中专学校教师和新聘大学生、研究生等年轻教师两部分教师组成。中专学校的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新聘大学生、研究生等年轻教师还没有形成科研意识,科研能力非常有限,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成长,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肩负起对教师的责任,采取强有力措施,促进教师形成科研意识,养成科研习惯,自觉参加科学研究。因为,科研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科研不仅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能极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促进教师的发展,成就教师的事业。首先,教师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探讨理论、钻研技术,参与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既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又丰富了实践知识和经验;其次,教师通过教育科研,学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掌握教育规律,丰富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业务能力。总之,通过科学研究和教育科研,不断自我完善,增强能力,为教师的发展和成就教师的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肩负起对学生的责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中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015年达到1390万人,2020年达到1480万人。正在征求意见的《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行动计划》在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计划中对高等职业院校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预期在高等职业学校中遴选确定100个职业培训与社区教育基地,完成1000万人次培训和继续培训任务,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校要实现年培训人次达到本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2倍以上。那么,高等职业院校就必须肩负起对这些众多的全日制在校生和短期培训生的责任,保证培养与培训质量。首先,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其次,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技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第三,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成功奠定基础。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科研创新能力是高职生的基本素质之一。毋庸置疑,教师队伍是保证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

肩负起对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1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没有科研就没有职业教育的质量,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况且职业教育的许多领域在理论上尚属空白,所以必须把职业教育的科研工作搞上去”。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首先,质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命线,没有质量,高等职业院校就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发展;其次,科学研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任务之一,没有科学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就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不进行科研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就不完善,就不可能协调、快速发展;第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以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如果不能达标,高等职业院校不仅会失去国家投资,而且会严重影响其社会声誉,失去发展机会,甚至被淘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首先,高等职业院校是目前我国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力量,所以,没有高等职业院校的质量和发展,也就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其次,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虽然其规模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教育质量和竞争力还远远没有达到高等教育的要求,而且高等职业教育的许多领域在理论上尚属空白,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综上所述,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强化科研建设,积极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加强科学研究,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科研中的引领作用,肩负起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责任。

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肩负起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基本任务,也是高等职业院校担当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责任的基本方法手段。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水平等关系到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以实施教师科研工作考核为抓手,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高等职业院校才能有效肩负起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责任。

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积极实施教师科研工作目标考核,建立科研长效机制,造就高质量职教科研型教师团队,为全面有效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重大责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G].教高[2006]16号文.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5

关键词:任职教育;学历教育;士官教育

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提出,要“建立以任职教育为主体,任职教育和军官学历教育相对分离”的院校体系,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并明确士官学校归属岗位任职教育类院校。

一、士官教育的基本属性

准确定位新时期士官教育的基本属性,是推进士官教育创新发展的首要问题。这首先需要将士官教育与士官院校的定位区别来分析,要深入分析士官教育的本质及发展趋势,充分认清现阶段我军士官教育发展的复杂性,才能辩证地给出正确答案。

(一)士官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

士官教育是军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军官教育相比较,具有更强的岗位指向性,军事职业教育特色更为典型和显著,可以说其本质即是任职教育。我军士官教育创办之初,也想采用任职教育模式,但由于当时学员文化基础较差,也考虑到学员个人的可持续发展,采用了岗位指向性明确、军事职业教育特色比较鲜明中等专科学历教育模式。从我军士官院校教育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这一模式适应了我国国民教育相对不发达,士兵文化水平不高的国情、军情实际,促进了士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随着国民教育,特别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随着广大士兵文化基础的提高,我军士官教育的任职教育任务比重必将不断加大,学历教育任务比重可以逐步缩小。

(二)士官教育的基本定位

在教学实践中,士官的学历教育必须坚持以士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牵引,以培养士官岗位任职能力为核心,注重学员基本的科学文化基础,实现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双重目的;方兴未艾的士官任职教育,必须以士官岗位关键任职能力的培养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用性。

总之,士官教育有自身的规律、特点和要求,应遵循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阶段要求。在现阶段,不能简单地照搬军官教育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剥离的做法,而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将二者更好融合,在学历教育中完成任职教育任务,在士官院校中完成士官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两大基本任务。

二、士官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适应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打赢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的要求,加速培养新型高素质信息化士官人才,将成为新时期士官教育的基本任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士官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两大类,而培养中高级士官人才将成为士官院校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

(一)强化任职教育特色,推进士官学历教育发展

强化任职教育特色,是士官学历教育的内在要求。士官学历教育任务依然是现阶段士官院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但是,士官中等和高等学历教育分别以培养技能型和技术型士官人才为目标,是典型的军事职业教育。强化任职教育特色,培养技能或技术应用型人才,应是推进士官学历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创新办学模式,加快士官任职教育发展步伐

1.要适应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需要,积极开办新装备短期集训班,为新装备“两成两力”建设做出贡献;

2.积极探索士官大专“2+1”培养模式中的“1”阶段的任职教育新思路,探索士官“基础合训与专业分流”新方式,提高士官教育效益和质量;

3.适应部队直接从地方招收技术人员,提高部队技能培训能力;

4.取得“双证书”的培养模式。实现“学历证+技能证”双向育人模式;

5.是提升信息网络建设水平,提高模拟教学训练水平。

一是根据教学目的,广泛运用网上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内容,突破印刷教材的局限,拓宽学员视野;二是提供交互环境,实施有计划地交互式教学,开辟网上学习讨论交流渠道,提供网上协作学习和教员答疑服务;三是提供自主学习条件,实施个性化教学;四是积极开发研制模拟教学训练器材,通过模拟故障、虚拟场景教学等,提高学员实操和排除故障能力,提高教学训练效益,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部队训练和战场。

三、加强基础环节建设,加速教育方式的改革

基于士官院校教育的现状,要加速士官院校教育的转变为,还需从基础环节抓起,改进教育方法。

(一)调整专业划分

本着“压、扩、改、上”的原则,压缩人才需求量小的专业,扩展要求量大的专业,发行一些传统专业,新上一些急需专业,使专业划分更加趋于合理化、科学化。

(二)更新教员结构

教员队伍建设要紧跟士官教育的特点,完成从“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教员水平的高低,不仅仅由其学历文凭考量。

(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要根据贴近部队,贴近实践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成果,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适应部队的需求。

(四)完善教材体系

按照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和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的要求,编写出科学实用的教材,实现教材体系建设流动式发展。

(五)改进考核机制

完善试题库建设,改进考核机制也是适应士官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措施。考核机制灵活多样,做到开卷与闭卷并举,理论与操作并存,综合演练与战场抢修并重,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

(六)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员队伍内在动力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整合;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2)10-0020-04

课程整合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它既是现代科学技术日益综合的反映,也是高等学校与社会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的结果。当“课程整合”在中小学开展得有声有色的时候,高等院校却显得蹒跚踯躅,犹抱琵琶。有的高校牢守“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高职院校作为一种新生的高等教育模式,与普通高校的主要区别在于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应用性和基层性方面,高职院校必须改变此种情况。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更需要在内容、形式及资源上整合,一定要紧扣职业教育的这些特征进行专业及课程设计,实际上这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比普通高校还高的要求,也就是说,需要高职院校在花精力进行招生和推荐就业的同时,对课程整合投入更多。

一、高职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为回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在许多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课程设计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课程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亦称综合课程或课程综合化),课程整合的出现是课程发展史上的一种必然,也是21世纪课程设计的主流。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高职课程整合的立论基础与课程综合化萌芽之初的立论基础有所不同,与基础教学或者本科教育的课程整合也不同,它的内涵更为复杂和丰富。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的角度看,高职课程整合的立论基础可以归结为四方面:系统整体论的哲学思想、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以及教育学基础。目前较为成熟的高职课程整合理论正是吸收了这四方面的合理性因素才得以建立的。

(一)系统整体论的哲学思想

从系统整体论的角度看,客观世界的系统整体性是高职课程整合的客观依据。客观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不得不将科学按照具体的学科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局部加以研究,以便各个击破,一步步扩大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范围。在系统整体论的驱动下,科学发展综合化的趋势已成为学科发展的普遍背景和主要驱动力,任何学科、学说若不打破孤立的封闭式藩篱就可能丧失生机,急速衰朽。高职课程整合正是体现着系统整体论的思想,反映了现时代科学认识论综合性的特征,从改变狭窄封闭的专业与课程入手,试图恢复学科之间固有的本质联系,但它并没有将课程综合绝对化,否认分科课程和教学的重要性,而是全面、科学地遵循科学认识论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统一的特征,辩证地处理了课程分化与综合的关系。从这方面来说,高职课程整合是系统整体论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具体化,系统整体论为它的产生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核心技能课程理论

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究竟如何定位?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曾提出:“一为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今天看来,这些话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最完美的基础应是“就业导向”的教育,为此,除了传授职业工作技巧外,高职教育还应向学生传授职业世界中共同的、普遍的、核心的知识与技能,核心技能是一种“就业导向”的能力。

核心技能课程理论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理论,是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的变化深入思考的结果。职业教育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方案,一个系统,一种手段,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核心技能课程是设计、构建一个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方案和系统,是实现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完整的教育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核心技能课程系统不是针对某个职业岗位,而是面向一个专门领域或行业,课程的导向具有更宽泛的就业范围;核心技能课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模块,它与其他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核心技能课程形式是多样化的,既有理论课程,也有实践课程和训练课程等;整个课程系统具有专业的灵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整个课程系统突出技能训练,系统所属项目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整合的构建思路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素质教育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其中的任务,既蕴涵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也蕴涵了学生应该获得的能力训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建构知识的过程。要完成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课程的整合至关重要。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整合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构建思路:

(一)课程体系模块――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的构建

“任务驱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设计任务,其任务也就是教学目的。但这教学目的不是简单地提出应该如何,而是以任务实例的方式展现出来。高职教育是对从事某些职业前的学生进行的职业教育,教学“任务”应以就业为导向来体现鲜明的职业特征。因此,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要目标鲜明地针对职业岗位来进行构建。在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整合中,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步骤如图1所示:

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该专业以“兴农宏商”为宗旨,构建了“基于农产品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以“依托行业、立足三农、面向区域、兴农宏商”为基础,强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与南宁市供销社等行业单位、广西特产网等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实体运营企业及艾迪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职业技能鉴定企业合作,同时紧密加强与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的联系,针对专业所对应的电子商务职业岗位需求,以企业项目任务和工作流程为引领,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对接电子商务企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优化课程体系,形成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运营实务”等主干课程为核心的“基于农产品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通过论证获得了认可,该专业也被评为2011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特色专业。

(二)以“任务”为驱动完成模块课程的教学

在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整合模式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即任务的构建)过程、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即是“任务”的完成过程。课程的实施过程就是任务的完成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要进行有效的组合,保证任务的顺利开展与完成。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中以“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为主要结构的四阶段论,通过两个方面及四个步骤进行项目任务的教学。

1.理论教学结合具体任务

理论教学结合具体任务,使学生明了所学知识为解决何种任务服务、对培养何种能力有效,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如,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通过与各级供销社等行业单位、广西特产网等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及艾迪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合作,结合专业职业核心技能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和实训项目,将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汲取传统教学的精华,摒弃传统教学与当前人才需求不适应之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带有企业化性质的项目实践教学,体现了任务驱动的课程整合理念。

2.实践教学根据认知规律和职业技能形成的规律,沿着单项演练―模拟仿真―综合训练的思路安排

单项演练是学生在完成一定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利用校内实验实训设施,按照任务项目流程,沿着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完成一个个单独的项目任务,形成单项职业能力。如图2:

模拟仿真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模拟仿真是学生在完成主干课程的学习和具有一定的单项实践技能的基础上,以环境模拟、仿真任务项目的形式在校内安排若干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实习实训项目,在教师指导下由各实习小组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任务,形成综合能力。

综合训练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初步熟悉任务项目操作规范,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实际参与完整的任务项目实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和市场运作能力。这一阶段,学生要走出校门,到企业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接受实践任务项目的真正锻炼。在本阶段的实践中,他们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和实践,完成企业员工应当完成的任务。学校应把学生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业绩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素养、形成职业岗位能力的重要阶段,同时又是学生职业趋向逐渐明晰、就业岗位基本确定的关键时期,学生在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就业。

以上几个环节,紧紧围绕项目任务来形成对应的岗位能力和岗位素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按照由单项到综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的规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应用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职教育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高职教育规律的研究与实践尚缺乏专业的理论性指导。因此,本研究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课程整合的研究尚存在以下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一)注意课程开发及决策主体的多样性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整合均存在课程决策主体单一的问题,制约了课程体系的合理整合。

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0年又颁布了《全国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据调查,超过59%的公办学校校长和67%的民办学校校长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由就业市场岗位需求来决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较少能够吸纳一线的企业专家参与。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高职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到课程的各项开发的所有决策都由学校来决定,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由教研室专业教师负责开发。由于受教师的专业素质、精力及获取信息不够全面等因素的影响,学校不能准确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或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要求,尤其是培养方案及课程计划由专业教师制订,等于教师自己订计划,自己来执行。这样,就会出现“有什么教师开什么课、有什么设备进行什么实训”的问题,并未按实际需要去设计课程,而是因师资、设备等实际的资源去设置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若发现问题需要进行调整或课程的整合时,也会因“人情”“资源”等问题致使解决方案搁浅。由于课程开发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因人设课及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课程计划的不充分和不适宜,以致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按计划执行,改动频繁且随意性强,失去了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因此,很难保证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课程组织形式

由于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集中完成任务的形式来开展,对原来的交叉式课程组织形式有较大的改变,致使任课老师无法适应集中式的项目指导活动。“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进行全面推广仍然有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1.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形成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合力;2.对目前使用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全面调整;3.制订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4.必须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和前厂后店等多种办学模式。

“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学生必须自己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这种模式将大大增加学生进行具体操作的机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能够参与进来,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和前厂后店等多种办学模式,把学生的实践操作与企业生产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教学实习能够为企业生产服务,为企业生产成品或半成品,这将可以适当解决学校办学经费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服务,取得双赢的效果。

(三)着力组建一支能有效指导教学及实践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高职教育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主要是从本科院校引进,但很多特色的专业包括一些短线专业的教师,由于专业自身的局限性或其他非客观因素的影响,难以从本科毕业生中引进,只能由本校的毕业生留校任教,从而导致这些专业的教师数量不足。而留校任教的毕业生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学历不达标;二是学缘结构上的近繁殖,容易产生专业交流上的障碍,不符合专业学科的建设和长远发展要求。目前,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缺乏及企业兼职教师比例低等将成为高职院校师资较为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势必会产生至少两种后果:一是专业设置难以很快地适应和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二是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性强的特色,这将不利于高职课程整合的有效实施。因此,在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课程整合方案的实施中,组建一支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及实践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对方案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晓莉,靳瑞勇,张思亮.关于课程综合化的思考[J].教育技术导刊,2005(12):21-23.

[2]侯海云,李兴保.任务驱动教学理念新解[J].中国现代教育设备,2007(2).

[3]朱美松.试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的任务[J].科技信息,2007(8).

[4]祁舒慧,徐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1(4).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7

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平等和教育质量平等,是保障受教育者教育过程平等和教育成功概率平等的基本条件,这也体现了教育法的平等精神。如果义务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将导致教育偏向社会的某一阶层或群体的利益,社会的弱势群体难以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法律精神所禁止的。法律赋予每个适龄儿童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处于何种社会阶层,都有平等享受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的权利。正如罗尔斯所言,“获得文化知识和技艺的机会不应当依赖于一个人的阶级地位,所以,学校体系———无论公立还是私立———都应当设计得有助于拆除阶级之间的藩篱。”[1](p57)为此,政府需要建立基本的财政供给体系,保障公正的竞争环境,对处于竞争中的不利群体给予补偿性教育。如果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那么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政府掌控着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就需要以其强制力和权威手段对资源进行分配和整合,从而对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进行调节,使之达成一种合理的分配,实现维护社会公正的目标。公正的教育制度体现教育资源平等享有的精神,使每个人都能依靠教育,发展个人的潜能,提升生存能力,为未来的职业、收入、成就奠定基础。这是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需要政府给予保障。

高层级政府是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承担者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根源在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层级政府教育经费分担比例不合理,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上责任缺失。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在实践中,“地方”的界定含混不清,责任不明,存在把义务教育经费责任层层下放的做法,导致县级及以下政府成为义务教育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例如,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自实施义务教育以来,在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比例中,中央政府负担的部分仅为2%,省和地区(包括地级市)政府负担部分合计起来只有11%,县级及以下政府负担87%[2](p108)。在“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教育财政体制下,中央政府的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绝大多数都投向了高等教育,而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很少。譬如,2008年国家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为5549.1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仅为22.50亿元,占义务教育经费的0.4%,而这些有限教育经费只投入到“中央属”的中小学[3](p4)。省级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也主要用于“省属”的中小学,而各县区的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则由县(区)财政独自承担。这种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如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墨西哥、西班牙、英国等国的中央政府投入占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大致为20%-80%;而爱尔兰、意大利、荷兰、韩国等国,义务教育投入中超过80%的资金来源于中央政府,有的甚至完全依赖中央政府[4](p54)。可见,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层级政府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份额明显偏低;与各地方政府相比,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最终导致城乡区域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这看似是教育问题,实质为受教育者发展机会、生存质量和社会未来走向问题。一个受压抑的而得不到发展机会的阶层能够安心服务于使其受到压抑的制度是不会持久的,必然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必须明确高层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地位,并严格履行其责任主体的义务,切实保障高层级政府对教育资源的供给。由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把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尤其让县级政府承担更大责任是难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因为县级政府在教育均衡化上所能做到的只能是从本地的财力状况出发,在辖区内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这种义务教育发展策略造成农村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扩大,直接损害了农村儿童的利益和弱势群体的发展权利。根据我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法的规定,国家有责任积极地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国家拒绝提供或者不足够提供,均构成了对儿童所享有的义务教育权的侵犯。我国新《义务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这就意味着,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投入上应履行更大区域范围内教育均衡化的责任,并承担较高比例的教育经费投入。因此,中央政府应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城乡一视同仁,从而确保全体社会成员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平等的、无差别、无歧视的教育。考虑到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必须统一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国家标准(包括经费、师资、设施、设备的数量与质量标准),并基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核算各地财政实际水平,明确各级财政的分担比例。这种分担比例的重心应当是向上移动而非向下移动。在公用经费、基本建设、危房改造等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层级政府的财政状况,分类分担,明确高层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责任。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处境不利地区和弱势群体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并向这些地区和群体倾斜,尤其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缩小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义务教育上的差距。从社会公正的角度看,“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尤其对弱势群体采取补偿原则,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分配给处境不利的人,以改善最不利者的长远期望”[1](p77)。因此,健全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实施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政策,是彰显教育事业公益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现实需求。

政府是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统筹调配者

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是教育质量的核心,师资统筹调配是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城乡、学校之间师资力量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城市和重点学校,导致不同区域、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差异。从整体统计数据看,2006年我国城市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占82.54%,普通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68.47%;县镇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占72.41%,普通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1.15%;农村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占53.61%,普通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29.97%。59.55%研究生学历小学教师和58.08%研究生学历的初中教师集中在城市[5]。至2008年我国城市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占87.96%,普通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5.93%;县镇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占79.01%,普通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2.62%;农村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占62.82%,普通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2.33%。而70.14%研究生学历小学教师和64.36%研究生学历的初中教师集中在城市[6]。以上数据表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学历水平逐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学历提升较快,但高学历教师集中于城市学校,并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教师学历水平差距。在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方面,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差异显着。据2008年统计,城市小学教师中,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占56.55%,普通初中教师中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占19.80%;县镇小学教师中,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占53.70%,初中教师中的中学高级职称占8.67%;农村小学教师中,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占47.47%,初中教师中的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占6.54%[6]。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尤其初中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城乡差距巨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教学水平、教学业绩的城乡差距,同时也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结构失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偏向城市。此外,即使同一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置也不均衡,存在校际差距和阶层差距。那些强势阶层的子女优先选择师资水平高的学校,弱势群体阶层的子女则在师资条件有限的学校就读,导致社会中的处境不利家庭儿童处于不利地位,使那些无力通过经济资本、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家庭儿童缺失分享优质教育的机会。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开始依法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但是地区之间教师待遇依然存在显着差距。在经济发达地区,财政相对宽裕,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福利待遇较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即使不断支持,地方政府也付出了很多努力,教师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仍然较低。这导致部分农村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并向工资福利待遇较高的城镇学校或沿海地区流动,加剧了城乡师资力量的不平衡。为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配置失衡和不同区域教师工资差距的状况,政府迫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全额纳入中央和省级财政预算,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担,实行城乡统一的、与公务员同等的教师工资待遇制度。例如,法国、泰国、韩国、埃及等国均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全额纳入中央财政预算,由中央财政独立承担。日本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负担50%。消除不同地区教师之间工资待遇的差异,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平等,是建立教师合理有序、跨区域流动的基础。此外,跨区域流动的教师要享受交通、住房等特殊津贴和地区级差补助。其次,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在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的统筹下,根据各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学校和教师家庭所在地之间的距离等,确定教师工作的学校。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都必须按照规定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工作,使各学校和地区之间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基本保持相对均衡,以实现学生在任何地区的任何学校,都可以受到几乎同等质量的教育。教师在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学校工作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教师的义务。第三,改革教师人事制度。义务教育教师由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统筹调配,打破教师的“校籍”身份,实现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政府部门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发展需要核定编制,设置所需岗位,规定任职资格和条件,聘任各学科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并负责教师的考核、职称评定、晋升、交流和培训等。政府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职责任主体,统筹配置人力资源,逐步使均衡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使公平运行的基础教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8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3-0085-0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人群必备的基本技能。随着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育,培养数以亿计能熟练使用计算机、适应信息社会的高素质劳动者已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这些21世纪劳动者必备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将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承担。

人民教育出版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关注和研究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大纲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专门人员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该课程的发展方向、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先后出版了供全国职业高中、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高等职业学校使用的多个版本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受到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师的广泛好评,并积累了许多有关计算机应用类教材建设的经验。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教育部新颁布的文件中被定性为公共基础课,而研究和开发公共基础课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长期以来一直全身心投入的一项工作;同时人教社还与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和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有着密切的联系,收集和掌握大量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这为修订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知道:教材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课程的重要工具,一本能够体现大纲精髓,符合高职学校学生的生理特点、学习方法、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材,能够在该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主导地位。据此,我们组织一批长期工作于职业教育和教学研究第一线、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和人教出版社有关人员共同组成教材开发编写班子,承担《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修订工作。

教材研究的原则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的精神,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应体现以下原则。

1.教材要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方针

“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在新编的教材中,我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着眼点,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其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实用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因此,该教材要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为目标,体现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本位、以应用为核心的原则,书中的内容要能够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式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材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学生,因此在编写时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已有知识的兴趣,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实训内容和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考虑高职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的潜力,实现不同学生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增强其就业的适应性。

3.教材要能反映当前计算机技术的最新成果

计算机学科发展速度非常快,因此教材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全面、翔实地介绍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完成大纲所提出的教学目标,还要将已成熟的最新成果纳入到教材中来,反映当代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

教材编写的思路

根据高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实际,针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们研究制订的本教材的编写思路如下。

任务引领:即在教材中要以任务引领知识、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结果驱动:即在教材中可以通过完成典型作品,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之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

突出能力:即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涵盖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内容适用:即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任务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做学一体:即打破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局面,以任务为核心,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任务的设计中,尽可能选择与职业能够密切相关的案例作为任务内容,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教材开发的特色

1.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材结构

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认知水平和能力不均衡,这些都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如果严格按照大纲给出的教学单元顺序组织教材结构,一开始就是理论和概念较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势必会造成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没有兴趣,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我们按照大纲“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水平对“内容进行融合后统一设计、组织教学内容”的精神,按照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过程和顺序组织教材。

2.任务引领的教材体例

本教材所有内容的介绍都是从一个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任务)入手的,每一个任务都包括“任务描述”、“制作(或操作)步骤”、“知识解析”、“举一反三”四部分,根据大纲要求和实际需要,有些任务还包括“知识拓展与训练”部分。

任务描述:即首先给出了一个在实际职业活动中或学生的实际生活中的工作(或问题)场景,然后给出分析、完成该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并根据需要给出了该任务的“成果展示”。

操作步骤:给出了完成该任务的操作思路和较详细的操作步骤,学生可以依照给出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地完成任务的制作。

知识解析:较系统地介绍了本任务所用到以及所相关的知识、概念和操作。

举一反三:在每个任务的操作和所涉及的知识讲完以后,都附有与所介绍的任务类似的一个或多个练习,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和进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这种编写方式,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任务中,不仅通过完成任务所需操作步骤的介绍,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而且还能使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

3.根据工作和生活实际设计任务案例

本教材所有内容的介绍都是从一个工作或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任务)入手的,选择任务案例的原则有四个:一是要从实际职业中抽取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案例,如公司的人事招聘、产品宣传等;二是与学生所熟悉和了解的生活相联系,如校园文化周活动等;三是选择与当前国内外大事有关的人和事,如索马里海盗问题等;四是对学生要有积极、正面的教育意义,如环保问题等。学生通过对这些任务案例的理解和制作,不仅掌握了相应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而且从中悟到各种职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要,切实感受到计算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并能通过学习计算机知识,了解一定的国内外大事,关注民计民生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也符合关于“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的教学任务。

4.注重计算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

本教材不仅包含了计算机应用中最基础、最常用的内容和操作技能,还收入了一些最先进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如计算机新技术应用的介绍和较新工具软件的使用,以及对教材涉及的操作系统、office组件的版本更新等,使学生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5.精心设计总结、综合实训和习题,满足教学测评要求

在每一章的后面,设计了“总结与思考”、“综合实训”和“习题”。“总结与思考”将对本章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延展性思考的问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综合实训”是一个相对来说大一些、能够概括本章内容的综合训练,也是以任务的方式展现,但仅给出任务背景和任务要求以及必要的操作提示,这是提供给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能够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章的教学内容。“习题”部分由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判断题组成,主要内容是本章所涉及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习题部分是非常传统的教材内容,编写组经过讨论还是认为有必要给出,以便教师在归纳总结本章知识、测评学生时选用。

6.以“电脑故事”为课外阅读材料

在每一章的最后,我们设计了“电脑故事”小栏目,该故事是在计算机发展过程中有影响的人物和事件,其中不少是计算机界精英的创业故事。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电脑故事”的阅读,了解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人和事,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还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7.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本书要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各知识点进行讲解,尽量避免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出现,并在学习中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注上“提示”信息,容易出错的的地方注上“注意”信息。

8.丰富的配套电子教学资源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9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基础应用导向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069-03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原来由自治区教育厅举办,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考试,目的在于检查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并为之提供依据。考试大纲由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指导委员会结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际拟定,十多年来一直作为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或相应课程的考核手段。其伴随着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一路走来,对学生计算机水平整体提升起到了比较积极的导向作用,既规范和促进了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和学科建设,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但随着广西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广西高校也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和扩张,考试面向对象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只有本科生和专科生,现在是各层次本科生、高职高专生,而且学生素质差距还较大,特别是高职院校甚至招生计划都很难完成。这个新情况的出现,使考试处在两难境地,偏重理论考试则无法兼顾高职院校考生,偏重机试考试本科院校则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进入死胡同,没有出路,没有发展前途。再加上考试要兼顾大部分院校将考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的情况,所以目前考试要兼顾多方利益。这种兼顾式的、简单化的考试利弊共存,弊是主要的,弊在无法与实际情况相适应,使考试功能弱化了,已经不再是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促进因素。广西教育厅在经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指导委员会多番讨论后,决定从2014年9月起取消该考试。在此背景下,转变课程教学导向,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深入课程开发研究意义重大。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发现状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大体上沿用的是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组织编写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书提到:“学科系统化课程是我国普通大学本科教育普遍使用的课程模式,传统的高等专科也基本采用这一模式。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毕业于普通高等学校,接受以学科系统化课程为主的高等教育,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许多课程方案的开发事实上成为从这些学科知识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加以简化或压缩的过程。”当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采用的也是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实际上,这种模式从学校升高职后就采用并延续到现在,虽然期间也适时进行过相应的课程建设,但是不可否认课程的模式还是学科系统化课程,始终没有改变过。这主要是因为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是面向全区高校学生的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大纲和使用教材都是由教育厅组织区内几所重要本科院校计算机教师联合编写的,正如教材前言提到的“尽量扩大知识面”和“强调基础性、知识性、趣味性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更合理些”,教材比较注重学科系统化,其适应性倾向于有较好课程基础和足够教学时数的本科层面。各高职院校并入到高校行列后,也加入该考试,有的院校还将考试成绩与学生毕业挂钩,为了不影响学生毕业率,以考试大纲为导向,使用推荐教材成为课程教学的必然选择。但不可否认,类似我院生源复杂、少学时的情况,直接选用推荐的学科系统化教材必然导致理论讲授变多,而实践机会相应变少,这不符合高职教育“理论够用,重点培养实践能力”原则。另外,基于课程考试导向因素的考虑,也不宜改变课程模式,所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以考试大纲为导向,在推荐的学科系统化教材基础上,结合我们学院课程教学实际进行删减、简化而来的,相对推荐的学科系统化教材而言,这种课程模式实际上就是简化学科系统化课程。

无论是学科系统化课程还是简化学科系统化课程,强调的都是学科的系统性,其实质是以学科为导向而开发出来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是应用训练不足,也没有和专业教学建立起联系,难以满足专业教学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因此,学科导向型的课程模式必须转变。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所以课程教学既要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又要很好地服务专业教学。因此,结合学院课程教学实际,以应用为导向,以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服务专业教学需要为目标,构建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是必然的选择。

三、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一)课程开发要结合学院课程教学实际

课程开发要吸收国内外已有的先进课程开发经验,但同时也要与我们学院课程教学实际相结合,首先,我院的生源组成比较复杂,面向不同地区,既有普招生,又有单招生和中职对口生,还有照顾的贫困生。如2016年我校面向18个省(自治区)共录取各类考生4493人,其中1400名单招生,702名对口生,1820名V西区内统招生,544名区外统招生,27名广西贫困生。入学理科最高分541,文科最高分543,最底分则为理科324分,文科365分,复杂的生源决定了课程面向对象是一个基础参差不齐的混合群体。其次,我院的课程教学周期短、开课班级较多,按学院计划课程教学只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是由于新生入学晚,而且要进行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第二学期则是专业实训周较多,所以两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周都较少,但是开课班级较多,按今年实际招生情况,课程需要授课班级数为95个常班,每个学期按50%安排,课程教学任务为47个常班,而课程专职教师只有5人,繁重的教学任务是课程开发要面对的重要因素。

(二)强化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以理论够用,重点培养实践能力问题,虽然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入门,但是计算机普及和计算机教育阶段的前移,学生进入高职时已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定位于基础性教育已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况且高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课程定位为应用性教育更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在此定位下,课程教学可从原来“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模式,改革为“演练课+实验课+专项训练课”的教学模式,教师演练课中任务演示操作、讲解相关知识和学生即时练习有机结合,增加学生技术认知和计算机练习时间,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熟练度和动手能力。

(三)增强专业教学的针对性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学院面向非计算机所有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的改革必然要体现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要求,并有利于各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也是教育厅取消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的根本原因。现在考试对课程教学的束缚解除了,课程教学有了自主性,调研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学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在任务和实验项目设计上与专业教学密切结合,从而通过任务实施、学生练习和项目实践等教学手段,在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技能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为专业教学打好坚实基础,更好地服务专业教学需要。

四、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

(一)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学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调研与分析

为了掌握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学对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情况,课题组以问卷调查方式向相关8个专业发送了“轨道交通类专业教学计算机应用需求调查表”,问卷涉及六个问题,并全部回收调查表。

对“本专业教学是否对计算机应用能力有需求”问题的回答,所有8个专业选择“是”,没有专业选择“否”;这说明计算机基础课作为公共基础课对专业教学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开设并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是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

对“本专业教学主要对以下哪些模块有需求”问题的回答集中在“windows7系统的操作”“计算机网络的应用”“word的应用”“excel的应用”“ppt的应用”五个模块,这可以成为课程构架的基本模块。对“您认为往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哪些方面没有达到本专业教学需求的”问题的回答包括了“windows7系统的操作”“计算机网络的应用”“word的应用”“excel的应用”“ppt的应用”五个模块。这说明五个基本模块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都需要加强。对“本专业教学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有哪些”问题的回答包括了“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计算机基础应用”“计算机专业应用”。这可以成为课程模块的基本内容组成。对“本专业可提供以下方面的计算机专业应用案例或资料”问题的回答,选择答案均为“无”,这说明在专业应用案例是空白,专业应用案例设计将是课程开发重点。对“您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还有什么好建议”问题的回答,城轨控制专业建议:文档处理、电子表格软件函数和公式使用、计算机网络知识,建议能有针对性地加强这几方面的教学。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本专业学生在后续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课程学习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组建、架构和网络通信的知识,希望能在日常教学里加入这些内容。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设计所要求的文档排版、目录生成、页码设置、图文章节的表达规范等,即使不做毕业设计,这些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工作仍然非常实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动手实践时间加长。铁道信号专业:注重基础应用的教学。应用电子专业:希望加强对学生word文档的使用,比如格式,因为每一年毕业论文修改中,大部分学生都不会。铁道运营和汽车运用专业没有给出建议。

(二)制校本计算机应用能力标准

校本计算机应用能力标准要以应用为导向,这个“应用导向”包含基础应用导向和专业应用导向,对于基础应用部分参考“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国际认证(internetandComputingCoreCertification,简称iC3)标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和广西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大纲,选择它们当中常用和实用的部分作为基础应用能力标准;同时以专业教学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调研为依据,把专业教学的需要作为专业应用能力标准。

(三)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扬弃了学科系统化模式,不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按学科知识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在借鉴和汲收国内外先进课程模式及开发方法的基础上,我院采取以应用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校本应用能力标准为依据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教材内容按照计算机基础知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三个层次来组织,采取理操一体。教材结构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为基础知识部分,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应用三大项目;下篇为操作应用部分,分word2010软件使用、excel2010软件使用和powerpoint2010软件使用三大项目。每个项目以精心设计的工作任务为中心,包括任务描述、知识准备、任务分析和任务实施四个内容,任务描述是有关任务引入描述方面,知识准备是有关在任务引领下所需知识和能力的介绍,任务分析则是运用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任务的思路,任务实施是完成任务具体方法。此外,涉及操作内容的项目都安排有同步实验项目和实验综合项目,实验项目包括目的、内容和步骤,用于同步练习,实验综合项目只包括目的和内容,不再给出步骤,用于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同时项目的最后都有思考题,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阅读和理解。

(四)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教学实施

应用能力系统化课程主要采用单班机房授课方式,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一是任务说明,教学时由老师先就任务作简要说明,介绍任务的总体要求,让学生对任务有清楚认识。二是任务解读,就是对任务的理解,在提出具体任务后,老师和学生共同理解任务要求,解读出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借此培养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能力。三是知识的准备,任务解读出的知识和能力是要学生预先理解和掌握的,这是完成任务的基础,可以采用快讲、快阅、快演等方法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掌握。四是任务分析,就是使学生在了解知识和掌握能力后,与任务联系起来,找到完成任务的思路,这是教学的难点,可以采取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逐一介绍、教师点评进行教学,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几种方案交由学生讨论选择等方法,总之要通过任务分析加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五是任务实施,就是依据任务分析形成的思路,运用了解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完成任务,涉及的操作要演示,重要和难度大的操作点要安排学生练手,以便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教学中穿插安排同步实验项目,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培养学生项目解决能力。最后通过实验综合项目融会贯通整个模块的操作技能,最终做到以“一演、二练、三做、四贯通”的教学手段反复训练学生上手能力,从而巩固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保证课程教学达到目标要求。

(五)课程评价采用部级标准

课程考核办法是教与学的指挥棒,更是达成良好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广西考区)采取一份大纲、一套试卷,笔试要考,机试要考,而且还要考简单,实际上是一种兼顾式的考试,既要兼顾全区各高校课程教学要求,又要兼顾大部分院校将考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情况,因此取消并非偶然。而与之相应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采取无纸化、笔试机试两卷合一、二八比例、仿真任务情景、只关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证明,与课程改革方向相符。因此,课程教学与之结合,将教学环节中的课程实训改为服务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专项训练,并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课程备选考试,鼓励学生可自愿参加,增加学生今后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培各,刘晓燕,等.大学计算机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篇10

关键词:全科理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课程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3》记载,2012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0%,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大专学历者占41.4%,可见专科层次医疗卫生人员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主力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于2010年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公共卫生课程也随之进行创新改革,现报告如下。

1改革背景

为顺应人民健康需求增长和深化医药体制改革要求,我国于2009年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体机构。在该背景下,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步从过去单一的医疗服务转为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并重,即要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同时具备开展基本疾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素质、结构均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乡镇卫生院,可胜任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严重缺乏,明显阻碍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何坪[1]等人对重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进行调研,以评价专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数量及能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几乎没有专业的全科医师;三年制临床专业毕业生临床基本诊疗能力不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不力,缺乏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难以独立开展和全面承担相关工作,素质普遍偏低,自我职业归宿感也较低。同时,《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2~4]等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专科医学教育应以“3+2”模式着力培养全科医生,即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三年制医学专科生,毕业后接受两年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技能培训。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强化临床实践技能以及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并将其作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据“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任务,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应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强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为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与水平,应在原有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进行必要的建设与改革。在此基础上,我校公共卫生教研室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与内容进行大量调研[5],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6],针对临床类学生编写了《基层预防保健技术》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内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中医药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在编写过程中,将预防医学、健康保健等基础知识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有机融合,并编写配套的实训教材,使实训内容按章节整合;改革教学方法,探讨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并聘请基层医疗机构一线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和实训指导,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同期开发了课程教学网站,包括课程相关资料及课外学习资源链接,学生可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及拓展学习;同时,在临床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实习内容[7,8],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本课程教学使专科临床类学生能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意义,掌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与技能,为以后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开展相应工作奠定基础。

3讨论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力军,应同时具备开展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在传统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公共卫生课程较少,仅有预防医学一门课程,与基层实际工作结合不太紧密,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公共卫生能力培养。《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综合采用调研、查阅文献资料、专家研讨等方法,针对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开发的基层实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其他高职医学院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教材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写,并配套相应的实训教材和网络资源,针对性地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基层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强调实训操作。如在讲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时,让每一名学生自己创建一份健康档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中增加相应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以培养真正的全科医师。我校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于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并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应政策规定不断更新,以更贴近实际岗位工作任务。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习评价结果显示,学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及能力均较以前的学生有所增强,岗位胜任力有所提高。综上所述,我校自主开发的基层预防保健技术课程能有效提高专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符合专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但因为是一门新课程,如何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贴近实际岗位需求,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坪,邓宇,罗利刚,等.重庆市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全科医学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6号.2012-05-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Z].教高[2012]7号.2012-05-07.

[4]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1〕23号.2011-07-07.

[5]谭涛,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类临床医学教学内容的探讨[J].重庆医学,2012,41(36):3905-3906.

[6]秦怀金,陈博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黄进,李玲,赵宇亮,等.临床医学生公共卫生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7):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