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09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1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者;影响

1旅游目的地文化

旅游者外出旅游,从旅游者所在的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各种文化在不断地进行碰撞,包括在旅行途中一直存在的文化,而这些文化都是旅游文化的范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未形成对旅游文化这一概念的统一定义,陈辽(1987年)认为,“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1991年“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大多数学者赞同“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这一观点。由此可见,旅游文化是在旅游这一特定环境下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体包含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而旅游目的地文化是在旅游目的地这一具体的地域环境中所产生、形成、发展和传播的旅游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种。旅游目的地文化包括旅游目的地宗教文化、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等,而个别旅游目的地还有红色文化甚至是黑色文化等亚文化类型。旅游目的地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性、差异性、多样性、交融性、渗透性等基本特征。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停留的期间,会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接触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并且旅游者所在的客源地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文化不可能完全一致,换句话来说,就是或多或少会存在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恰好也是构成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动机之一。与此同时,旅游目的地文化也可能带给旅游者不同程度的各种积极甚至是消极的影响。

2.1增强旅游者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文化资源也不少。最近几年,中国旅游市场以旅游红色文化为基本内涵的旅游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红色文化热”再度兴起。例如江西的井冈山、瑞金、南昌等旅游目的地的红色旅游文化,其向旅游者传递的是革命者当时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红色文化相对应的文化――黑色文化,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种性质的旅游目的地文化,向旅游者传递的则是让我们国民记住这些耻辱,记住国家只有强大才能不被侵略。不管是红色文化还是黑色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点,告诫旅游者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当我们的国家受到侵略的时候,所有的国民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而旅游者仅仅拥有爱国思想,没有爱国行动这是不可行的,而所有国民通过自己的不断奋斗、不断努力,保持积极进取的向上精神,为我们国家变得更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也是爱国行为之一。再如,北京的长城文化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民族气节,因此深入地了解长城文化不仅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爱国情感,也增加了旅游者的民族自信。

2.2改变旅游者的价值观

通常来说,旅游者外出旅游的次数越多,游览的旅游景观越多,接触的旅游文化差异越大,那么这个旅游者看问题看事物的角度等会发生一些变化,换句话说就是旅游者的价值观、甚至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旅游者通过多次的学习和体验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从而会逐渐形成对与之差异性较大的文化表示理解甚至认同,而在这个过程中,旅游者的价值观可能就在发生改变。在我国除是母系社会这种意识形态的少数名族,女性的地位基本是非常低下的,而旅游者,尤其是女性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接触这种女性地位低微的民俗文化来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做个新的定位,从而强化自己的新时代女性思想。

2.3惯常行为的改变

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旅游文化,而旅游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之广。从人类学角度来说,旅游目的地文化可能会使得旅游者惯常行为发生改变,可以将此描述为反结构现象的发生,而旅游者的购买行为就是其中可能发生改变的行为之一。西安小吃是我国很著名的地方小吃之一,而在西安小吃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羊肉泡馍、肉夹馍、西安凉皮等,如果这些小吃出现在旅游者所在的客源地,尤其是南方城市,那么旅游者更愿意在西安这个具有本土小吃文化的旅游城市进行小吃购买行为。纳西族的蜡染、扎染文化在纳西族聚居地之一―丽江是很有名的,这种文化目前较多地是通过旅游商品来呈现,束河古镇有一家专门为游客可以接触到蜡染的全过程的染坊,对于喜欢这种旅游商品也是旅游工艺品的旅游者来说,相比于客源国在束河购买染布的诱惑力是极大的。我国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而云南省的旅游宣传口号是“七彩云南”,这个口号包含的蕴意之一云南省民族风情的独特性。其中石林的旅游资源除了阿斯玛的故乡之外,还有就是彝族,在彝族的众多文化中,酒文化是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去彝族做客或者亲自体验彝族民族风情,酒文化是旅游者必需接触的。彝族以酒为贵,酒是迎宾待客、过节、婚礼、丧葬、探亲访友、毕摩祭祀等活动必备的礼物,因此,要真正体验彝族风情,对于不喝酒的旅游者来说这个喝酒行为出于礼貌不得不饮酒。

3结语

旅游目的地文化多种多样,对旅游者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但是作为旅游者,应该学会了解各民族各旅游目的地文化,并且学习其优秀的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摒弃可能带给游客腐蚀性的文化,将旅游目的地的负面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降为最低。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2

    论文摘要:旅游是一种使目的地文化向客源地传播的有效途径。与其它形式相比较,这种方式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旅游传播文化符合旅游者旅游的目的,而且旅游者愉悦的心理有利于在旅途中接受异域文化。同时,旅游中的文化传播使更广泛的人群在更广泛的领域更真实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能够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到客源地,在国际旅游中这种国家间、民族间的文化传播更值得我们重视。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旅游者在旅游中与当地人交流,通过旅游,旅游者将信息带回本国,传播给其他人群。“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引起的目的地文化传播是通过旅游者亲临目的地,接受该国或该地文化信息,并将其扩散开来的。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从而将中国文化传播至国外。旅游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方式,与一般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一样担负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具有更多优势地传播文化。

    一、文化传播符合旅游者自觉的需要。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一大趋势。许多旅游本身就是把了解目的地文化作为旅游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休闲消遣旅游者即使不是专门为了了解文化而旅游,对目的地的选择也都是建立在兴趣上的。尤其是国际旅游,路途遥远、费用较高,并非随意的选择。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文化必然或多或少的有兴趣,他们至少对目的地文化有着好奇心,希望能够亲身体验异域文化的情调,或者希望通过旅游了解一种文化,甚至有的是专家学者的考察。无论怎样,国际游客都希望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了解这种异域的文化。根据调查,外国人感兴趣的中国旅游资源占前三位的是:山水风光53.4%,文物古迹47.1%,民俗风情27.6%后二者显然是中国文化的载体,而中国的山水风光也很少有纯自然的景观,多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景观,如泰山、峨眉山、华山、捞山等,虽然自然风光优美,却更以人文景观闻名。同经济、政治、传媒等方式相比,旅游这种交流方式更体现了接受者的自愿性。事实上,经济政治领域的许多交流活动也是属于旅游的范畴,比如外交访问、商务差旅等。我们这里指的是休闲或观光意义上的旅游。由于交流过程的自愿性,旅游者能更主动地、有效地接受与反馈信息。文化交流中由于文化差异和交流者的民族中心主义等心理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误解,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冲突出现后,接受者的主动性越强,消除误解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如果对交流方的文化没有兴趣,只是出于其它利益目的进行交际,甚至双方本来就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可能使双方的误解增大,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

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是带着先人之见,带着他人对有关国家的普遍评价和观念到国外旅游的;他们虽然能获得很多新的感受,但却在其先人之见的影响下来评价解释这些感受,而很少愿意改变以前所形成的观念。旅游者诚然在去目的地之前有“先人之见”,但是,既然旅游者愿意亲自作一次旅行、他们必然希望亲身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是否如自己所知。他们不可能是为了证明目的地确实如自己的想象才来旅行,尤其是不可能因为试图验证目的地文化在头脑中的偏见才去做一次旅行。换句话说,由于已形成的印象和文化差异等原因使旅游者愿意用这些“先人之见”来评价旅途中的感受,而他们的评判也确实是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来作为评价的,但这不可能决定他的感受。真实感受与心理印象的反差越大,越容易引起旅客的注意,更改印象。毕竟“眼见为实”,更易让人信服。如果旅游者不能从旅游中获取新的信息,那旅游还有何意义呢,人们只需要读书、通过他人或大众传媒来了解异域文化,而无需长距离地旅游。事实上,正是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吸引了异域的游客来旅游,往往不是“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的感受,而是通过旅游改变了他们的成见。如《美国教授:中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中写的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代表团的四名教授来华访问在北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团长诺尔塔先生对记者说:“我们看到的中国,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喜欢中国,也喜欢北京!”在来华以前的一些担心都证明是不必要的。缺乏交流,不明真相的情况下的想象或是道听途说有时与现实相去甚远,旅游正是用亲身经历来改变观念的途径。游客是用实践检验观念是否正确,而不是用观念映证实践。旅游者更多地是以一种平和、主动的心态面对文化交流,接受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信息。

二、旅游能更有效地传播目的地文化

旅游过程中人们是以一种愉悦的心情主动接受文化。文化的传播有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手段。前者是接受文化群体主动性的接受,而后者则是传播者通过战争等方式强制性传播。当今世界,大部分父化交流的形式都是和平的,但具体文化接受者的主动程度有差别。

旅游是人类的休闲活动,目的是为了放松休息,或是增长见识等。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情较其它正式活动来说更轻松、愉快。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对知觉、记忆、思维都有影响。相对于其它传播方式,如通常的讲座、书籍等形式,旅游所带来的这种愉悦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文化信息的接受。虽然如前所述,由于价值观等文化背景的不同,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但旅游者本身具有交流的意识使传播的阻碍减少,加之旅途中轻松愉快的心情使他们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能更好的去理解和解决。“旅游跨文化传播不同于其他文化知识的跨文化传播(如培训外国留学生)。这是因为.现代旅游是现代人用以调整、缓解现代社会生活快节奏所造成的心理重负的手段。因此,现代旅游是一种兼具度假、休闲和娱乐特点的消费。这种轻松愉快气氛下的文化传播必然比严肃的说教让人更容易接受。

三、旅游对广大人群更具有现实性

旅游的时间长度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更有现实性。长时间的接触无疑能促进彼此深刻的了解,时间越长,交流就越深人,如长期旅居国外,移民等。但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时间上,这些都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可行性不强。相比较而言,旅游在西方社会已经普及,在中国社会也开始走进百姓家。作一次长途旅行对许多人来说是可能的。旅游团时间相对长而可以进行较深较广的文化交流,胜于一般的文化交流。以美国游客为例,在华旅游抽样调查中显示停留时间在8~14天的和15天以上的最多,分别占37.2%和26.7%这个时间长度足以使文化传播过程中游客有机会反馈.如提出自己的疑问等,让传播更顺畅。

大众旅游的兴起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文化交流,而许多专门的文化交流活动只限于少数专业人员。旅游比起许多文化交流形式而言,更具普及性、大众性。从机会上看,旅游不会遇到年龄、性别、职业、地位等多种参与其它文化交流可能遇到的多种障碍。大部分人都可通过旅游这种民间交流方式得以参与文化交流。

四、旅游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目的地文化

旅游的接触往往是全面的接触,旅游客体是文化的载体,包含了一种文化的多个方面。旅游者在游览中不会只接触一类资源,旅游地往往向游客传递着各方面的信息。旅游者欣赏到的不只是一种景观,还包括丰富多彩的、从物质层面到思想层面的文化,同时,在与导游、饭店工作人员、当地居民等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无疑丰富了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认识。有观点认为“旅游者大多满足于仅仅认识旅游国的旅馆、浴场、具有代表意义的大街和风景名胜,而很少愿意并且也很少有机会与旅游地的人们进行真正的接触没有机会来体会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事实并非如此,旅游者在目的地与当地人总会有一定的交流,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为人所重视的今天,旅游者不仅停留在观赏了解民俗层面上.更有体验一些百姓生活的趋势,一些特定的旅游团还会参观校园、敬老院。如《我们喜欢中国》一文中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夏洛特工学校艺术团对北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访问,尽管时间不长,但他们评价道“此次是我们第一次到北京……看到了北京老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还亲眼看到了中国功夫表演。……我们了解到中国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于自助游的游客来说,与当地人打交道就更不可少了,他们的饮食起居几乎都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帮助,交流会更多一些。这种相对不太正式、系统的交流,使旅游者更可能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中全面地获取另一种文化的信息,包括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五、直接性是旅游作为文化交流方式的另一优势

大众传播是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如书籍、报纸、电视广播、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与这些相比,旅游者不仅有机会了解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如历史文化、经济成就等,还可以直接接触社会文化的各面旅游者有机会亲自观察大众的生活,与普通百姓交流,看到更真实的文化,不象其它形式只限于代表性的精品或是本国政府有意识的片面宣传。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3

一、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近十年来,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成为旅游业的主题,其呈现出的特点:

(一)现代文化旅游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文化旅游、地域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节庆文化旅游。

(二)娱乐与文化旅游密切结合,精华文化资源通过娱乐活动可以使旅游者得到深刻感受,寓教于乐,使文化资源发展为可体验的模式。

(三)环境保护意识成为现代文化旅游的重要理念,生态文化旅游是这一特点的最佳例证。基于文化旅游的特点可使我们对文化旅游产业有深层次的认知,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

二、城阳概况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城阳区基本情况

城阳区设立于1994年6月,位于东经120°07′-120°34′、北纬36°11′-36°24′。东依崂山区,南接李沧区,西临胶州湾与胶州市相邻,北与即墨市毗连。东西最大横距4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4公里。全区总面积553.2平方公里,辖城阳、流亭、夏庄、惜福镇、棘洪滩、上马、河套、红岛8个街道,230个社区(村),全区总户籍人口49.03万,民族主要为汉族,另有回、朝鲜、蒙古、满、壮、锡伯等少数民族。海岸线长91.6公里。城阳区自然环境良好,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3.5℃左右,年降水量602.6毫米。

城阳地处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青岛的近郊,是进出青岛市区的北大门,距青岛市区中心35公里,地理位置重要。域内交通发达,民航流亭国际机场坐落区内;距青岛港18公里,距黄岛前湾港45公里;胶济铁路、环胶州湾高速公路、308国道、204国道、济青高速公路、烟青一级公路、青银高速公路贯穿其中,形成了极其便利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青岛通向国内外的必经之路,也是青岛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交通枢纽。城阳区地区生产总值为726.58亿元,第三产业228.22亿元。城阳区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业人员人数合计37.1万人,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数0.5万人,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不到0.1万人。

(二)城阳区旅游概况

1、城阳区众多名胜古迹及景点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子遗址,法海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阳汉墓群遗址,通真宫;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福庵,石桥庙,青云宫,民风民俗展览馆;以及玉皇庙,康成书院,玉蕊楼,女姑山,摩天岭,红岛等。有亚洲最大的人造堤坝平原水库,被誉为“亚洲明珠”的棘洪滩水库;有目前山东省最大的生态植物园世纪公园;行政中心前的人民广场;休闲娱乐好去处河套水上公园;太和景区以及惜福镇景区等。

2、旅游发展规模逐渐加大

据统计,2012年全区接待游客5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4%;旅游收入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且旅游收入约占城阳区GDp的1.42%。文化创意产业开始破题,引进了总投资12亿元的良木家居文化创意园项目,由青岛动漫研究院原创的《崂山道士》动画电影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和山东省泰山文艺奖。2012年全区三星级以上酒店达到12家,星级农家乐14家,省级旅游示范点10家,省级旅游特色村5家,省级旅游强镇2个,部级示范点1个。2013年城阳区被评为“好客山东最美风景县”。这一年,城阳区通过举办赏花会、采摘节、市民节、饰品节、韩料美食节、绿博会等一系列节会活动,突出展示了登山健身、农业体验、滨河生态、历史人文等旅游特色,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城市人文风情令人印象深刻,成为省内城乡特色鲜明、旅游稳步发展的优秀典范。

3、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发

《青岛市城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在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时要突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创新,繁荣文化创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华强、宏广动漫、文化创意总部基地和中视动画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建设动漫研发基地与服务平台,打造“动漫之都”、“创意之城”。《纲要》还明确指出要积极建设中央休闲区,发挥自然禀赋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和交通便捷优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度假、娱乐、体育健身、保健服务等休闲产业,不断丰富完善餐饮、购物和居住功能,加快推进华强、法海寺、宏广动漫、中视动画、文化创意总部基地等项目,重点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区、东部山区旅游文化产业带和西部滨海旅游文化产业带。

文化创意产业区:主要涵盖红岛街道,用地规模约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文化传媒创意、动漫创意设计、工业创意设计等产业,创建部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东部山区旅游文化产业带:主要包括王沙路以东以南区域,用地规模约4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文化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农业与节会经济,加快建设精品住宅、度假酒店、餐饮购物、体育健身、休闲度假等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建设法海寺佛教文化旅游区与崂山西麓休闲旅游区,建成国内知名的历史与休闲文化旅游胜地。

西部滨海旅游文化产业带:包括环胶州湾沿线及桃源河、大沽河流域。积极发展滨海休闲文化,重点加强湿地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启动桃源河、大沽河流域生态湿地保护与开发,规划建设胶州湾滨海旅游度假区与桃源河湿地休闲度假区,打造特色鲜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胶州湾生态绿洲与现代海洋休闲旅游胜地。

三、城阳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城阳区西临胶州湾,海岸线全长78公里,海洋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凭借优美的海滨自然风光,区内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海洋文化旅游产品,如红岛休闲渔村、红岛赶海观光园、黄澜海韵苑等。这些景区充满渔家风情,让游客能够深入体验渔民生活,参与"赶海、耕海、吃海、玩海、知海、购海"六大板块的旅游项目。例如红岛休闲渔村中除了传统的渔家海鲜宴,还有“挖蛤蜊”体验,游客能更好地融入渔家生活之中,加深对渔家文化的认识。据统计,2009年第六届青岛蛤蜊节期间,城阳红岛共接待游客16.9万人次,各项收入达1538万元。2013年第十届红岛蛤蜊节开幕首日,红岛休闲渔村、华强方特梦幻王国、韩家民俗村等景点共吸引游客2万人,其中,有近万人下海挖蛤蜊。红岛休闲渔村还为游客提供了贴心周到的服务,游客可成套租赁挖蛤蜊的工具,城阳区组织的“送文化下乡”的文艺演出更是为蛤蜊节助兴。游客满载而归,对蛤蜊节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与韩国隔海相望的区位优势使得城阳的节事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开放交融性。人类文化的对外辐射和交流,尤其是异域异质文化之间跨海的亦即跨国、跨民族、跨地区的文化辐射与交流,都是依傍于海洋发生的。而餐饮和购物又是重要的旅游要素。城阳以此优势成功举办了韩国料理美食节、国际饰品节、市民节,夏庄樱桃山会等。韩国料理美食节自2005年首次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节会通过品尝活动、韩国料理制作比赛等形式,大大促进中韩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青岛国际饰品节吸引了来自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及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的多家品牌展商,为专业买家、时尚消费者提供数十万款新品。展品主要涵盖金银珠宝、玉石翡翠、钻石水晶及工艺礼品等。这一重大节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海内外经贸发展,有利于发挥旅游的乘数效应。

城阳区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享有盛誉,区内涵盖七涧谷景区、山色峪生态景区等,且形成了多条成熟的时令生态文化旅游线路,如城阳踏青赏花线路、城阳特色采摘线路,这些文化旅游产品兼具观赏性和参与性,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此外,惜福镇街道的惜福生态游活动品牌效应也已逐渐显现。惜福镇街道位于崂山西麓的青岛市城阳区东部,是通往崂山风景区北线的必由之地,面积53.9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生态资源良好,历史人文景观丰富。惜福生态游活动充分利用了街道现有的自然资源,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思路,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山区旅游,综合了健身、文化、生态的旅游元素,开发了踏春赏花、健身登山、采摘品果、品茶休闲、蜂蜜采撷、品农家宴等特色活动,吸引各界游客休闲观光旅游。此外,城阳还建有著名的城阳世纪公园。该园占地645亩,总投资10000万余元,园内北山南水,有“山、水、湖、岛、滩”九处景点,形成了“三山一水一湖三岛一滩”的自然山水地貌格局,游客在此能汲取许多生态知识。

随着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城阳区也紧紧抓住创意文化旅游的机遇,突出发展生产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实施产业升级战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区内已有青岛方特梦幻王国、青岛盛文特雅5D艺术馆、青岛油画城等创意文化旅游资源。其中,青岛方特梦幻王国是青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内核心的高科技文化游乐项目,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拥有10多个主题项目区、包含主题项目、游乐项目、休闲及景观项目、配套服务项目等200余项。2011年开门纳客,三年来,方特梦幻王国将文化和科技完美融合,一举改变了青岛旅游格局,成为青岛旅游新地标。总投资规模达20亿元,年接待能力300万人次以上,是山东半岛地区唯一的、中国北方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创意文化产业极具发展潜力。

四、城阳旅游市场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休闲文化旅游产品与市场定位

伴随着青岛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休闲文化旅游成为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旅游形式。与传统旅游相比,休闲文化旅游的自然依赖性较小,联动效应显著,对城阳的政治、经济、社会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它不像传统旅游那样把游客排斥在旅游吸引物之外,而是更加注重体验性和参与性。休闲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依托创意文化旅游资源和节事文化旅游资源。不同的季节,青岛有不同主题的节庆活动,如韩国料理美食节、青岛国际饰品节、青岛樱桃节等。数据显示来青岛的入境旅游者主要是韩国人和日本人。青岛与日韩隔海相望,城阳区西临胶州湾,绝佳的地理区位优势给城阳带来了稳定的客源市场。因此,城阳依托于韩国美食街等重要旅游资源,举办韩国料理美食节,在促进中韩文化交流的同时,为城阳营造了良好的国际休闲文化氛围。

随着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根据《纲要》精神,创意文化旅游产业极具发展潜力。随着人们对体验性产品的兴趣日益高涨,依托青岛盛文特雅5D艺术馆、青岛油画城等资源的多种休闲文化旅游产品一一出现。城阳凭借553.2平方公里的辽阔面积,与华强携手,成功打造了依托青岛方特梦幻王国。而方特梦幻王国又是山东半岛地区唯一的、中国北方最大的高科技主题公园,资源的稀缺性及产品项目的持续创新性为该项目产品展现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与市场定位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4

摘要:为评价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内容、方向、程度并掌握其变迁原因,本文设计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采用德尔菲法和aHp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对青岛啤酒文化的变迁进行了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量化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文化;文化变迁;量化评价方法;青岛啤酒文化

一、引言

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文化造成的影响长期受到学者们关注,其中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一直是学者们的重点研究方向。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知,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研究,如涵化理论[1]、示范效应[2]等;(2)具体变迁内容,如犯罪率[3,4]、语言[5,6]、民俗风情[7,8]等;(3)当地居民的感知和态度,上世纪90年代后,大量研究集中在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问题上,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始出现了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综合研究[9]、模型构建[10]与评价研究[11,12],实证研究也在不断增多[13-15]。然而,关于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定量研究仍然集中在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文化变迁感知上,研究角度单一,真正建立起来的评价模型屈指可数,且学者们主要关注旅游目的地文化现状,对文化变迁的方向、程度及其测量方法尚未探究。为了进一步科学、准确地评价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内容,了解变迁的原因,掌握变迁规律,本文设计出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市场调查法获得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各项指标的分值,通过定期测算分值的变化,得到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具体影响,从而使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更具科学性、准确性,以此为控制旅游给目的地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严密的决策依据。

二、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旅游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已渐渐深入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旅游不仅对文化的特色、保护状态、规模等基本属性会产生影响,对文化的社会、经济效用,对文化的传承能力等都能产生一定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目的地文化的变迁。

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3级共15个评价因子(见图1)。一级指标为文化基本属性、文化效用、文化传承能力,其中,文化基本属性包括文化特色、保存状态、规模、文化稀缺性4个评价因子;文化效用包括社会效用和经济效用2个二级指标,社会效用又由美感、教化作用、道德约束3个评价因子组成,经济效用由创收能力和就业创造2个评价因子组成;文化传承能力包括知名度、竞争力、成熟度和发展环境4个二级指标,发展环境又由文化认同感、政策环境、技术环境3个评价因子组成。各评价因子的评价分值见表1。

三、评价因子解析及分值获取

文化特色(S1)是指旅游目的地文化区别于其它类型文化的个性特征,如地域性或历史性文化特征等。随着大众化旅游的发展,目的地文化有被涵化、趋同的趋势[1],有必要对其文化特色的变化进行度量,以分析其变化程度及产生机理。此指标分值可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保存状态(S2)是指文化及其载体留存的数量和保存的质量。从旅游活动引起的人文旅游资源被破坏的现象,以及随后逐渐增强的对传统文化及其载体的保护措施[9],可以看出旅游对目的地文化及其载体的保存状态有较大影响。此指标分值通过实地调查打分获得。

规模大小(S3)是衡量文化基本特性的重要指标,旅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目的地文化特别是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16],可见,旅游对目的地文化规模的扩大或萎缩有着一定的影响。该项指标分值可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文化稀缺性(S4)可通过在其它地区、全国范围甚至世界范围内查找同类文化的数量多少来衡量。一般而言,稀缺的文化更有价值,而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能够促使某些稀缺目的地文化发生复兴或变迁,从而改变文化的稀缺性。此项指标分值可通过专家打分获取。

美感(S5)是指文化及其载体通常能带给旅游者美的感受,但许多旅游目的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将文化进行不适当的包装并大量销售,使目的地文化逐渐失去原有的美感,向民俗意义甚至庸俗化倾斜[17]。该指标分值可通过专家打分获得。

教化作用(S6)是指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以及与此相一致的各种行为规范对当地居民及旅游者进行思想教化和行为规范的作用。一方面,旅游业的兴起使许多目的地文化的原有价值观念、思想信仰受到冲击,其教化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旅游者的涌入使得文化的受众规模大幅度增加,教化作用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了发挥。因此,此指标的赋值要考虑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因素,可通过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问卷或访谈调查,结合统计分析获得。

道德约束(S7)是指文化通过共同理想、公认的伦理道德准则等来规范约束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和行为的能力。有研究指出[3,4],旅游业的发展会致使旅游接待地部分居民的道德水平下降,造成、、犯罪率上升等现象发生,说明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导致目的地文化的道德约束力下降。该指标分值可通过地方公安局统计数据分析与专家打分获得。

创收能力(S8)由文化的可消费性产生,可依据旅游文化产品和商品的经营状况判断。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消费已成为旅游者消费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文化的创收能力随着旅游产品和商品的进一步开发而变化,由此造成的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商业化和舞台化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该项指标数值可通过市场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和专家评议获得。

就业创造(S9)是指随着由文化消费变化引起的旅游文化产品和商品生产的同步变化而增减的就业机会,可通过统计分析目的地旅游文化领域的直接就业人数和间接就业人数获得该项指标的分值。

知名度(S10)一般用媒介提及率和公众提及率衡量。知名度对于文化传承能力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而言,知名度越高的文化所具有的传承能力越强。目前有关旅游对目的地文化知名度影响的研究结论均是正面的,即旅游能够提高目的地文化的知名度,促进文化交流。测度此项指标分值可通过查阅媒体历史资料、调查某目的地文化在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中的知名度获得。

竞争力(S11)一般指旅游目的地文化在产品、地域、旅游者、发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强于其它文化的竞争优势。旅游规划与开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育或改变文化的竞争力。该项指标分值可通过专家打分获取。

成熟度(S12)用来描述旅游目的地文化自身的发展程度和阶段,即该文化处于起步、发展、成熟、衰落还是复兴阶段。一般而言,发展成熟的文化更容易形成良好、健康的传承机制。旅游对目的地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可能促进目的地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加速其传统文化的衰落,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得传统文化起死回生,将其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该项指标分值可由专家打分获得。

文化认同感(S13)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的认可,它能够反映群体的凝聚力。认同感强的文化往往能够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当地文化得以顺利传承。而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文化交流可能使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地方文化认同感产生变化。该项指标分值可通过对当地居民的问卷和访谈调查获得。

政策环境(S14)是指旅游目的地文化所处的政治、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等环境,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目的地文化继承与发扬的程度和方向。随着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当地政府往往会采取一定的措施,竭力保护目的地特色文化,鼓励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乃至积极挖掘、整理各种文化资源,以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目的地的文化传承能力。该指标分值由专家打分获得。

技术环境(S15)是指与旅游目的地文化传承有关的社会科技环境,如相关技术人才的供给、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等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传承起着积极或阻碍作用。旅游带动的区域交流,往往在进行文化、经济交流的同时,也推动着科技交流,从而使目的地的技术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增强目的地文化的传承能力。该指标分值可由专家打分获得。

四、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度的计算

由于上述15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对各等级评价因子权重进行调查,并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值。

首先,我们向省内旅游局、文化局、高等院校的相关专家50人发出专家调查表,收集到专家的评价后,取其平均值,给出对于各指标两两之间相对重要性的判断,这些判断是通过引入表2所示的1~9标度方法用数值表示出来的,由此写出判断矩阵。

五、青岛啤酒文化变迁的量化分析

青岛的文化内涵是在古齐文化与欧陆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形成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就在于消费文化、通俗文化和狂欢精神的结合。从青岛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看,青岛表现出的与其它城市不尽相同的文化特征集中体现在青岛的啤酒文化上。自1903年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分公司成立,啤酒就与青岛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百余年发展,青岛啤酒成为青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经完全融入到市民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特别是自1991年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从当时只有30万市民参加发展到今天300多万国内外游客参加,啤酒节已然成为青岛文化的象征,并作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啤酒节使青岛在海内外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2003年8月青岛啤酒博物馆落成,2005年青岛登州路啤酒街改造完成。可以说,啤酒文化已经成为青岛特有的文化景象,成为青岛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兴起以及大量旅游者涌入,啤酒文化在给青岛带来可观经济收益的同时,其自身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同时,人们思想观念的变更也在影响着啤酒文化的变迁。

在2004年6月~8月和2007年6月~8月期间,笔者两次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200名相关人士(青岛市民,旅游局、文化局和公安局工作人员,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旅游者)进行调查,通过整理和修正调查结果,得到青岛啤酒文化变迁的量化评价表(见表3)。

调查结果表明,在这三年间,由旅游发展引起的青岛啤酒文化的变迁度为CC=11.41%,具体变迁表现在:

文化基本属性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甜头”,使青岛越来越重视啤酒文化的塑造和培养,其文化个性日益突显,变迁度为17.04%;受众规模大幅度增加,变迁度为28.56%;同时,啤酒文化资源也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但是由于啤酒文化不断向外传播,大连、哈尔滨、北京等地相继举办啤酒节,青岛啤酒文化的稀缺性明显淡化,变迁度为-16.94%。

文化效用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在旅游业的带动下青岛啤酒文化的经济效用显著增长,其创收能力和就业创造分别增加了10.24%和20.09%;其社会效用却呈现下降趋势,游客醉酒事件逐年增多、文化审美感染力日渐减弱等现象表明,啤酒文化的美感、道德约束、教化作用正在弱化。

文化传承能力方面:青岛啤酒文化随着啤酒节等大型活动的拉动,三年来知名度、竞争力、成熟度有显著变化,分别提高15.76%、17.87%和33.85%;同时,青岛市民对城市的啤酒文化表现出越来越高涨的自豪感,文化认同感上升了2.54%;得益于青岛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技术的引进,啤酒文化的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也有所改善,分别增加5.12%和26.04%。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旅游业的发展对青岛啤酒文化的变迁基本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在文化稀缺性、美感、教化作用、道德约束等方面有着不良影响。

六、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量化结果的应用

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量化结果能够在政策法规制定、目的地经济发展规划、旅游项目规划等方面得到应用。根据前文所述的方法,可以求得各二、三级指标的变化率,以明确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方向及程度,即确定其是正面变化还是负面变化以及变化大小,并结合定性分析,得出旅游给目的地文化究竟带来多大的影响。同时,还可结合实地调查确定负面影响源头及渠道,在旅游规划和经营管理中,采取一定措施,对负面变化进行控制。这就要求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在树立起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根据量化结果得出的一般经验制定出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严格实施,并给予违反规定者相应处罚,以保证旅游目的地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蕾蕾.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95-100.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6-38.

[3]pizam,ReichelandStein.tourismandCrime:istherearelationship?[J].JournaloftravelResearch,1982,20(3):7-10.

[4]黄建军.昆明旅游犯罪研究[J].旅游学刊,2000(3):60-64.

[5]paulBrunt,paulCourtney.HostperceptionsofSocio-culturalimpact[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9,26(3):493-515.

[6]戴凡,保继刚.旅游社会影响研究――以大理古城居民学英语态度为例[J].人文地理,1996(2):37-42.

[7]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6(3):44-47.

[8]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6):104-107.

[9]GlennKreag.theimpactsoftourism[eB/oL].http://seagrant.umn.edu/tourism/pdfs/impactstourism.pdf,2001-4.

[10]郑媛媛.国内旅游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评估[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63-68.

[11]姚艳虹,赵建军.旅游对目的地居民文化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5):62-66.

[12]郭英之,姜静娴等.旅游发展对中国旅游成熟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感知研究[J].旅游科学,2007(2):23-28.

[13]宣国富,陆林.滨海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6):741-746.

[14]潘秋玲.旅游开发对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研究――以西安为例[J].旅游学刊,2005(6):19-25.

[15]刘燕.旅游业的发展对丽江古城社会文化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增刊):29-32.

[16]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出版社,2001:98-132.

[17]丹尼逊・纳什著,宗晓莲译.旅游人类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21-22.

QuantitativeevaluationmethodsandanempiricalStudyoftourismDestinationCulturalChanges

ZHanGGuanghai,GaoLehua

(Departmentoftourism,oceanUniversityofChina,Qingdao266071,China)

abstract:toevaluatethecontents,direction,degreeandreasonsoftourismdestination’sculturalchanges,thispaperdesignsanevaluationindicatorSystemfortourismDestination’sCulturalChanges.ByusingtheDelphimethodandaHpmethodtoaccessindicatorsweightsandcalculatethedegreeofculturalchanges,thepapertakesbeerculturalChangesofQingdaocityasanexampletoexplainthequantitativemethodsforevaluatingtourismdestination’sculturalchanges.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5

   关键词: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

   一、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留存,是人们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而且它不因时间的冲刷而消逝,反而增值,因此文化遗产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旅游在合理的开发下,不但具有一般旅游活动的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保护遗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因此,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化发展和旅游活动高品位化的趋势加强,文化遗产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物古迹和艺术珍宝。这些文化遗产遍布于中国各地,反映着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艺术和文化特色,它们随着中国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中国首批公布的187个4a级旅游区当中,以文化遗产或仿文化遗产作为主体吸引物的旅游区达67个,占总数的35.8%,以文化遗产或仿文化遗产作为重要吸引物的旅游区有33个,占总数的17.6%[2]。可见,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的资源基础之一,它对中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旅游的需求将继续增长,文化遗产在旅游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将得到进一步地发挥和提升。

   二、文化遗产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1.超常损耗问题。文化遗产的一大特征就是原真性,是指游客旅游体验后产生的对旅游吸引地或其某一方面的感受。在体验经济时代,游客尤为关注旅游地的真实性,而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其原真性,只有保持浓郁的原汁原味,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但中国的文化遗产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多数出现了超常损耗的现象,许多文化遗产资源因为旅游开发的不适当介入而过早的衰退,影响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在开发前几乎没有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造成盲目的开发与破坏性的建设。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使开发者只看到资源的经济价值,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追求政府业绩而出现短期开发行为,使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遭到严重损毁。

   2.当地居民的定位。旅游的不断发展和旅游者的进入,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冲击,造成当地居民无法对自己进行明确的定位,在保护文化遗产和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之间徘徊。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部分村民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盖小楼新房,装空调、太阳能,致使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建筑文化氛围遭到严重的破坏。如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瓷砖“厕所式”新房的数量剧增,据实地考察,宏村的古村巷已经是一片新房了,走在街巷中,耀眼的白色与灰色为主色调的徽州古建筑显得格格不入[4]。另外,诸多传统特色文化被时尚文化所同化,淳朴的民风在商业气息的熏陶下渐渐蜕变,手工作坊的数量越来越少,传统的手工艺品多是掌握在年迈的村民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灭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如今专业人士只剩下600人,全国6个昆曲剧院团创作、演出普遍陷入困境,演员培养及艺术创作均无力投入。

   3.规划缺乏科学性。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不同,它的吸引物为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建筑、饮食、地方戏剧、习俗、历史等各种文化因素,但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不同不仅在于它的因素种类繁多,更在于这些要素并不集中,而是处于散落分布状态。

   文化遗产因素的散落分布就对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对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中,就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对所有因素的挖掘和开发,对目的地内的各项因素进行整合。但目前对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普遍缺乏科学性,没能整合资源,难以营造当地纯正的文化氛围,导致游客不能对目的地的文化形成深刻体验。如在对宏村的旅游开发中,目前仅仅初步展示其建筑、水系、村落布局的文化内涵,但对徽商、徽剧、徽菜、新安哲学、徽州宗法制度等精髓游客却无从体验,达不到对当地文化旅游体验的目的[4]。

   三、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现有发展模式

   1.企业主控发展模式。企业主控发展模式是目前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最常见的发展模式,即企业作为目的地开发的主体,掌握着目的地的发展方向。

   在种模式下,企业可为目的地注入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促进目的地旅游事业的飞速发展。但企业为谋求更大的利益和利润,往往把目的地市场化,只注重发展能尽快带来高利润的遗产,而对文化价值高但短期内不能带来效益的文化遗产不管不问,甚至破坏。因而在这种模式下,目的地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协调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2.社区主导发展模式。社区主导发展模式是与企业主控发展模式相对的一种发展模式,即强调地方社区的控制,本地化发展。

   在这种模式下,社区政府和居民是开发的主导,他们比企业更珍惜和更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希望目的地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模式下,每个居民都有赞成和反对的权利,这就确保旅游开发的利益能够真正回归到社区居民手中,并得到平均分配,从根本上调动居民对旅游开发的热情[1]。因而,这种模式能实现文化遗产的全面而真实的保护,并使旅游效益最大程度的本土化,但这种模式对社区政府和居民的素质要求较高,不能保证居民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而破坏文化遗产,而且旅游开发所需要的资金、专业人才、管理经验等并不能满足需要。

   四、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社区的开发,决定目的地的发展方向,而社区居民直接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集合了上面两种模式的优点,排除了弊端,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由政府出面,能比社区更好地吸引资金和专业人才,并提供税收、价格等优惠的政策辅助,进行全方位的支持,而且可以避免由企业主控开发所带来的单纯追求利润的不良风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政府的高瞻远瞩性,能避免目的地发展走上歧路和弯路,促使目的地健康有序地可持续发展。另外,针对文化遗产因素散落分布的特点,政府能够站在宏观的角度,整合附近的文化遗产因素,进行科学的规划,进而全方位促销,使游客获得全面而真实的体验。

   社区政府和居民的主要作用是直接参与管理,在文化遗产目的地的保护和发展中处于核心的位置。社区居民是当地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让他们处于开发和保护的第一线,可以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减少旅游开发的阻力,提高目的地的吸引力,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社区居民直接参与管理,本地相关的旅游产业几乎完全掌握在居民手中,实现本地化的产业发展,旅游开发所得的利润便最大限度地流入当地居民手中。在政府的主导下,由政府确定目的地发展的方向,明确大的框架,而具体的开发项目、开发方式、利益分配等则由当地居民决定,每个居民都享有决策权,促使旅游开发所得的利润尽可能地平均分配,维护各自的利益。

   五、结论

   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旅游目的地,保护和开发、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更为激烈。目前对于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的开发主要存在企业主控和社区主导两种模式,但这两种模式也各有弊端,不能有效地解决旅游开发中的矛盾,不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而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集合了这两种发展模式的优点,能有效地解决目前文化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存在的文化遗产超常损耗、目的地居民定位和文化遗产因素散落分布的种种问题,不仅保障了目的地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带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李飞.社区主导的古村落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门头沟爨底下古村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旅游版,2007,(5):78-86.

   [2]谢朝武,郑向敏.关于文化遗产旅游研究的若干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27-31.

   [3]章尚正,吴琳.国际化——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的旅游发展方向[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3-77.

   [4]章尚正,马贤胜.皖南古村落发展和谐旅游的思考——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3):50-52.

   [5]朱桃杏,陆林.传统村镇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探讨——以黟县西递古村落为例[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7,(3):88-92.

   [6]吴晓隽.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困境研究[J].思想战线,2004,(2):82-87.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6

近年来,湖南旅游业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驻足观光。湖南经济的快速崛起给湖南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省各地纷纷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以期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翻译成为他们了解湖南特色旅游的一个重要方式。而湖南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翻译,存在很多问题,这种现状不仅大大削弱了湖南作为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湖南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在功能目的理论指导下探讨湖南旅游翻译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功能目的翻译理论是德国的赖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曼塔莉(JustaHolzm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nord)等学者提出的以“译文功能论”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其创始人莱斯(1971)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的新模式。1976年莱斯再次阐释这一观点。费米尔多次提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20世纪90年代初,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忠实”这样一个概念并给翻译作了如下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莫红利,金美兰,2008)。

魏乐琴、王波(2009)指出在以上的定义中,诺德强调了原文和译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决定。以译文预期为目的,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对于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应以提供信息和渲染感情作为目的,最终实现交际的功能。

二、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与旅游文化内涵翻译

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属于翻译的一种,且又属于实用文体翻译的范畴,它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的特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旅游文化内涵翻译的目的就是通过翻译,让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获取旅游地的文化信息,并获得美的感受,从而实现旅游对外宣传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原则,将翻译的焦点从对源于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给翻译,尤其是实用文体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功能目的论,旅游文化内涵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应由译语的功能或预期目的决定,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语预期功能为依据,结合外国游客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及交际需要等各种因素,灵活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对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翻译而言,不仅需要传递源语文本所含的旅游信息,还要把与景观相关的旅游文化传递给目的语读者。由此可见,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对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尤其是人文景观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内涵翻译现状及问题分析

景点文化内涵的翻译是旅游翻译中的焦点与难点。现有的部分旅游资料译文虽然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总体来说,其质量远不能满足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潜在游客的需求。经调查发现,现有译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某些旅游景点为例,探讨当今湖南旅游文化内涵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总体说来,湖南旅游的翻译现状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翻译不规范、语法错误、表达方式汉化、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下面就“景点名称翻译不规范”“表达方式汉化”“文化误解”为例,说明景点文化内涵翻译现状,并对存在的主要翻译错误进行分析。

(一)译者对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不规范

旅游景点名称是一定的地域语言,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景点名称也是旅游观光者接触到的第一道风景线,也是游客们对景观的第一印象。如果景点名称翻译不规范、不统一,既不利于景区的对外宣传,也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多不便。

例(1),“南天门”――nantianmen。“南天门”的翻译是典型的滥用音译。事实上,追本求源,“南天门”(位于南岳衡山),本是道教教徒接近峰顶地方修建的大门,因此“南天门”寓意为教徒们修炼成仙,升天的关口,也是湖南衡山上南面方向通往山顶的大门。因此该景点应该翻译成“SouthernHeavenlyGate”或“SouthernGate”。

根据目的论,例(1)改译后的译文符合南岳衡山的“南天门”本来的寓意,传达了南天门真正的文化内涵,让旅游者感受到了“南天门”真正的文化内涵。

(二)译者对景点文化内涵不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具有民簇性、一贯性、持久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地域不同,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喜欢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西方文化讲究抽象理性思维,更多地注重模仿和再现。如果译者在翻译时不懂得中西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翻译误解。

例(2),“不上天台等于白来”――“notclimbtothetopplatformnamelyyoucomeinvain”。懂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人一看就知道,例(2)译文繁冗,译者对旅游胜地的文化不了解,且在翻译形式上过分讲究对等。“不上天台等于白来”,其真正的内涵意义是什么,到过张家界旅游的人都知道,张家界景区天子山上最高景观平台就是“天台”,天台上景观优美,视野开阔。然而,天台上标牌的设立的目的是告诉旅游者天台上的风景无限好,千万不要错过。如果将例(2)的译文改为“whoclimbsthehighestwillenjoysthebest”便会简洁明了,符合功能目的翻译原则,外国游人一看就懂。我们知道,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适合中国读者的语言,译者把它翻译成英语时,不一定适合英语读者。所以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懂得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目的。。

例(3),“相传麻姑仙人从南岳深山采来灵芝,用这里的泉水酿出琼浆为王母祝寿。”译为“LegendsaysthatmaGuusedtocollectfungusesfromthemountainsoutofthemandthespringwaterhere,whichwasthensentasapresenttothemotherofthewesternSkiestoherHealth.”例(3)是南岳衡山上的一则景点的介绍。从例(3)的译文中可以发现,译者对景点文化误解,导致翻译出现问题。根据原文,泉水和灵芝酿成琼浆,用琼浆为王母祝寿,而上述译文中的关系代词“which”既可以指代泉水,又可以指代琼浆,所修饰的内容使得句子意思十分含糊,且语义重心不准,逻辑关系混乱。建议改为“LegendsaysthatmaGu,afairywomen,usedtocollectfungusesfromthemountainsandtomakegoodwine(outofthefunguslocalspringwater),whichservesasapresenttobesenttothemotherofthewesternSkiesforherHealth.”根据目的论,例(3)改后的译文,句法结构合理,指代明确,外国旅游者一看就在大脑里形成了一幅画像,且明白其中文化含义。

(三)译文表达方式汉化

汉化英语是一种畸形的、混合的语言,是直接把汉语的思维方式搬到英语中来,因此翻译出来的句子不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4),“湘西位于湖南西北部,人口260多万人,是国内外旅游胜地之一”译为“XiangxiislocatedinnorthwestofHunanprovince,andapopulationofmorethan2.6millionpeople.itisoneofthetouristattractionsbothathomeandabroad.”例(4)的译文虽然传达了正确的信息文本内容,但译文是按照文本信息内容的顺序排列,句式过于汉化(中国化),不符合英语的逻辑思维,读者读过译为后仍不能理解其含义。建议译成“

LocatedinnorthwestofHunanprovince,Xiangxiwithapopulationofmorethan2.6millionpeopleisoneofthetouristattractionsbothathomeandabroad.”根据翻译目的论,改译后的译文围绕“湘西是旅游胜地”这个中心点,并依次附加修饰语,这样突出了重心,体现了文化差异,从而使外国人更好地欣赏旅游景点,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7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RyanandGu认为在旅游景区私有化发展趋势下,旅游形象已成为目的地营销者的首选产品和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旅游目的地营销需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打造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统一的独特形象。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旅游营销更应注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营销合作,建立紧密的营销网络,统筹构建、运行,由形象塑造、产品设计、包装、传播与管理组成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整合营销体系,协调、整合旅游地营销要素,培育统一和谐的形象系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最佳营销传播影响力。

安康旅游营销可采用“旅游整体营销+核心旅游产品重点营销”模式,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整体旅游产品进行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imC)。通过广告、公关和形象推广活动、销售奖励、节庆活动、事件营销、网络营销、面向旅游市场和旅游中介商的直接营销等,针对特定目标市场,宣传真实、独特、充满魅力的亲山近水、自然健康、浪漫休闲的旅游形象,传达一致的旅游产品信息,实施对目的地的全方位推销。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安康、汉中两市旅游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与旅游合作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8JK001。)

【参考文献】

[1]许春晓:21世纪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新领域: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J].旅游学刊,2000(1).

[2]许春晓: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与性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4).

[3]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J].旅游学刊,2005(1).

[4]罗艳菊: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9).

[5]罗艳菊: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J].江苏商论,2006(4).

[6]唐文跃: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初探[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6).

[7]隆学文:旅游非优区开发策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8]李东和、赵玉宗: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9]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1).

[10]ChrisRyan、谷慧敏:旅游业对北京互通的社会影响—以环境变化为例[J].中国旅游研究,2007(6).

[11]崔晓明、ChrisRyan: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8(6).

[12]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与开发[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13]王晞: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4]雷国雄: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

[15]mommaasHans.CulturalClustersandthepost-industrialCity:towardstheRemappingofUrbanCulturalpolicy,UrbanStudies[J].2004,41(3).

[16]孙根年: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J].商业研究,2005(18).

[17]

[18]王伟年: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9]沙莲香:北京人文环境与城市文化氛围[J].北京社会科学,2004(1).

[20]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1]崔晓明、张红: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7(1).

[22]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8

一、旅游文化传播的实质内涵

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主要是通过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来对旅游者产生影响,旅游者通过自身的决策而进行了异地消费行为时,便产生了文化的交融。而这些文化的交融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旅游目的地静态文物或自然景观的信息传播的,人们根据自然物和相关事件的历史信息和特征,在地方文化影响下注入了一定的文化意识,使其变成具有文化信息的承载物,如南京雨花石、黄山迎客松、嵩山少林寺等都在不断地通过合适的方式和途径向人们传递着文化信息。在旅游过程中不仅有旅游者客源地文化意识的体现,同样也有目的地文化意识的展示,当旅游者在实行旅游行为时,就会出现文化信息的传播,此时他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他的一些思想观念、行为方式、语言等文化元素,在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和刺激下,必然要经历冲突、交融的过程,如有旅游者欲乱扔垃圾,以满足其求摆脱等心理,但由于目的地的规范管理和多数旅游者的规范行为的显现,他的文化意识则开始由冲突向融合和接受转变,所以,文化信息的传播和承载可以通过旅游活动来实现,也再次证明了旅游文化传播的实质内涵是不同地域的文化意识的冲突和交融。在大多数旅游景点,旅游者一般只是做短暂的观光、游览,但由于旅游目的地资源开发的深入和持久,使得旅游者不断地大量涌入,此时目的地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识就会遭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直接碰撞,也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这种碰撞的结果就是异地文化的逐渐交融、更替,这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真正结果,其对旅游客体的文化冲击力可想而知。

二、旅游文化传播对旅游产生的积极影响

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她将客源地的文化通过旅游媒介传播至旅游目的地,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思维、观念和习俗的交流和转换,达到一部分文化的融合,因此不仅对旅游文化产生着积极影响,也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旅游目的地文化传播对旅游者的决策影响旅游目的地文化一般包括当地的资源文化、语言文化和思想文化等,旅游者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信息和文化,并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一定的心理需求来对旅游行为进行决策,从某种程度上讲提高了旅游者的决策能力。桂林阳朔打造的“印象刘三姐”,展示的是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开放和友善的心态,主动迎接四方宾客的到来;杭州宋城集团打造的《宋城千古情》,通过《良渚之光》、《宋宫宴舞》、《金戈铁马》、《西子传说》、《魅力杭州》等五场歌舞,展现代科技类的舞台器械,营造出美轮美奂的艺术效果,更大程度地加强了旅游者去浙江或杭州旅游的决策行为。

2.旅游文化传播对旅游媒介的需求影响旅游作为文化交流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直接性。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直接进入旅游目的地感受文化、接受文化,不断接近或达到自己探亲访友、探求知识、放松心情、开拓视野等旅游需求的目的,因此旅游者对旅游媒介如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酒店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旅行社要有可信度、知名度,旅游交通要求舒适、便捷,旅游酒店要求干净卫生、舒坦等。旅游媒介依据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以及实施旅游行为的旅游活动来提高其服务标准,如在新疆、云南、贵州等地旅游,旅游交通更多地体现了飞机的快捷和实用,参与多日游或者出境游旅游者一般会选择知名度较大、可信度较好的旅行社,旅游酒店则更多地融合旅游者和本土居民的文化特点,如凤凰古城的吊脚楼,香格里拉的生态酒店等。

3.旅游文化传播对旅游产业的促进和推动旅游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势头强劲的世界产业,不仅依赖于旅游目的地的强有力的吸引力,也依赖于现代酒店业和交通业,而后二者都是作为旅游者感受文化、接受异地文化和宣传本土文化的实体媒介,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传播则成为了促进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上旅游发达国家已经走上了产业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如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英国伦敦的歌剧,俄罗斯莫斯科上演的芭蕾舞,法国、西班牙的旅游演出等,都是通过旅游文化的传播来吸引世界的旅游者,不断扩大旅游市场。类似于北京的胡同文化和泰安的“品泰安”文化的传播,各个地区的旅游部门都在通过有效地方式和手段不同程度地打造旅游品牌文化,这不仅是一个地域文化的推广和宣传,更是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促进和推动。

三、如何有效完善旅游文化传播的途径

旅游文化的传播必须依赖于旅游行为的实施,即旅游者进行的旅游活动,在旅游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接触和交流来对不同文化进行传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文化提升旅游,旅游传播文化文化植根旅游,旅游传承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新颖旅游文化的传播而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如敦煌莫高窟显示的是石窟雕刻文化,故宫打造的是明清的宫廷文化,浙江横店影视城宣扬的则是不同历史年代的文化特色记忆。四川省黑水县深度挖掘以“卡斯达温”民间歌舞、单声部、多声部为代表的民俗民间文化,将其熔铸于旅游之中,增加旅游产品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以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深度设计红色旅游产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完善芦花会议会址基础设施,以红军长征“爬雪山”为主线,打造“艰苦卓绝革命奇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变单一的参观为融教育、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多形式参与,使红色旅游向深度体验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9

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具有互动关系,民族文化展示是对民族文化的编码,旅游者凝视是对民族文化的译码。通过互动,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实现了向旅游者传播民族文化、获得旅游收益的目的,也使旅游者收获了旅游体验,参与了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变迁,推动了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传播。

关键词:

民族文化展示;旅游者凝视;旅游目的地;青山沟

引言

在西方人看来,凝视或观看是与意识形态相联系的人类社会活动,“谁在看”“看什么”和“怎么看”不只是生理活动,而是有着复杂内容的社会行为。黑格尔认为,应该从互动角度理解凝视行为;厄里则运用隐喻的方法研究旅游凝视,认为旅游凝视对“地方”(旅游目的地)具有一种作用力,促使旅游目的地为获得经济效益而一味迎合外来旅游者的欣赏口味,从而引起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在青山沟,旅游者通过观看的方式参与到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活动之中,这种展示与凝视的互动行为有利于青山沟旅游目的地满族文化的传播,同时又会引起青山沟满族文化变迁。

一、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互动呈现

(一)民族文化展示:迎合旅游者凝视需求

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展示主要是以旅游活动为基础,以贯彻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方针、政策为主旨,以保护、传承、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为目标,在旅游目的地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政府组织和民间参与的方式,以实物、现场、图片和文化展演等形式,向旅游者和国内外民众传播民族文化,介绍民族风土人情的一种文化传播活动。英国著名社会学家约翰•厄里认为:“旅游凝视”研究的出发点是其发生的“地方”。这里,我们以“青山沟地方”为出发点,研究民族文化的展示与旅游者的凝视,能够更好地揭示青山沟民族文化传播与旅游者体验的互动关系,揭示旅游者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来到青山沟的旅游者,主要是为了体验满族文化而来,对青山沟满族文化的现场观看,和对这些异域文化照片、图片的收集,是青山沟旅游者凝视需求的主要内容。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作为东道主,将古老的青山沟满族文化,以可供观赏的形式生产、展示出来,正是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这一需求,使旅游者的凝视行为达到满意。旅游者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是“看”与“被看”的关系,在这种关系建构中,民族旅游目的地依据旅游者凝视的愿望,积极进行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展示,并以此为手段,激起旅游者新的凝视需求,“看”与“被看”的关系就在这种相互作用中被构建起来。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东道主以旅游者对其满族文化凝视和体验的具体需求为依据,挖掘当地可以迎合这些需求的满族文化,并进行改造,再以适当的形式展示出来。诸如参观满族文化展览、观看满族文化演出、体验满族民俗活动等满族文化展示项目,都是青山沟东道主根据旅游者凝视需要而设立的,这些项目在青山沟作为旅游目的地存在以前是没有的,如今,经过二三十年发展的青山沟部级旅游风景区,满族文化展示项目相对齐全,这既要归功于来青山沟旅游的旅游者,也要归功于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可以说,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发展的历程,就是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不断满足旅游者凝视需要的过程。

(二)旅游者凝视:推动民族文化展示与传播

旅游者凝视是民族文化变迁的主要作用力,它迫使民族地区及其民众作为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改造并展示,以不断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厄里认为,旅游者的凝视具有符号性,这种符号性促成了旅游过程中对某种意义符号的生产和消费。在青山沟,每一种满族文化展示活动都被贴上旅游标签,成为旅游者凝视的符号,东道主是这种符号的生产者,旅游者是这种符号的消费者。旅游凝视作为一种推动力量,作用于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引起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展示的变迁,使民族文化展示的形式和空间发生变化,促使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将挖掘出来的当地民族原始文化,以符合旅游者凝视性质的方式展示出来。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的“舞台化”和“表演化”进程,体现了旅游者凝视对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的推动作用,并使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以不断超越于以往的方式存在。旅游者的凝视不但是指对满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观看、观赏,还要包括对青山沟旅游目的地的一种作用力,一种迫使青山沟东道主尽量展示与外来旅游者的文化欣赏口味一致的满族文化产品,以促进二者互动的质量。旅游者的凝视通过与满族文化的展示的共生关系,推动在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水平的提高。

二、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互动解析

(一)民族文化展示:对民族文化的编码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以衣食住行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活文化,以农林牧渔为主要内容的物质生产文化;以民族信仰、民族工艺、民族文艺、民族仪礼、民族岁时节日等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化。其中的一些文化现象已经中断,作为历史现象成为过去;还有一些文化现象虽然没有消失,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难见到。民族旅游目的地作为民族人口聚居地,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展示和传承,是民族旅游目的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当务之急。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将当地民族文化向旅游者展示出来,是一项既有经济意义、又有社会意义的重大举措。文化本身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系统,将组成民族文化系统的每一个符号,都以适当的形式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使旅游者对民族文化产生兴趣、好奇,并主动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既是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将民族文化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重要一环。展示民族文化,关键环节是对民族文化进行编码,使其以适当的形式展现在旅游者面前。对民族文化的编码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首先,要发掘、收集地区民族文化,使每一项民族文化都有一个完整的汇总。如,收集民族祭祀文化,不但要普查地区内的庙宇、家庭供奉区域的情况,还要发掘庙会、祭祀、供奉的仪式规则,使民族祭祀文化结构完整地展示出来。其次,选择适当的形式符号对民族文化进行编码。如采用实物、复制、图片、影像、表演等符号形式。物质文化的实物展览和精神文化的原景重现演出,都是民族文化编码应该选择的符号形式。编码的结果可以是以民族生产生活体验、民族文化演出等形式存在的活态展示方式,也可以是以民族文化实物收集与展览等形式存在的静态展示方式。青山沟作为满族文化旅游地,在向旅游者展示满族文化的编码活动中,已经出现了许多展示满族文化的杰作。作为活态文化展示的满族家庭旅馆,让旅游者亲自体验满族民众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作为静态文化展示的满族民俗博物馆,让旅游者在凝视过程中隐喻附着在文物之上的满族文化;作为原景重现的“八旗山水谣”满族歌舞表演,让旅游者的思绪畅游于几百年前满族旗人的社会生活。发掘、修复、整理、再现。经过这一系列编码过程,使青山沟满族的生活文化,信仰文化、节日习俗、歌舞文化等文化内容,通过物品展览、图像传送和舞台表演等媒介表达出来,使青山沟满族文化具有可凝视性,满族文化资源因此转化为可供旅游者凝视的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资源,使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举。

(二)旅游者凝视:对民族文化的译码

译码即解码,是旅游者通过凝视,对经过编码的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解读、理解的过程。旅游者凝视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民族文化展示的译码。这些特点有:(1)强化符号性。旅游者凝视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收集旅游观赏现场照片和民族文化符号的过程,这种凝视的特点使得民族旅游者对满族文化展示的译码行为,可以延长到旅游活动结束以后,有利于旅游者对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更多、更准确的解码。有些时候,旅游者过度重视现场拍摄,忽视了现场观赏,经常错过展示现场工作人员对民族文化的讲解,从而影响旅游凝视的解码效果和对民族文化传播的效果。(2)注重差异性。多数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示感兴趣,在某些民族文化项目展示中,他们只愿意对那些没有经历过的差异性环节或符号进行译码,忽略那些已经经历过的相同或相似的环节和符号。这种旅游者凝视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反惯常生活性,只要是惯常生活中没有经历过的,他们愿意译码,反之,不愿意。(3)喜欢变化性。民族文化展示在国内多地展开,旅游者更喜欢对其他地区没有的展示形式进行译码。如,来到青山沟的旅游者,热衷于观看由当地满族民众参演的、国内独有的满族文化大型演出“八旗山水谣”,并热衷于对歌舞表演的细节进行讨论,热衷于通过联想的方式译码舞台展示的满族文化内涵。对于与其他地区共有的满族文化展示项目,旅游者并不热衷于对凝视内容的译码交流。(4)凝视的基础不同。旅游者来自不同的族群和社会阶层,对民族文化知晓程度和理解力不同,来自与民族旅游目的地相同民族的旅游者和来自知识阶层的旅游者,对民族文化展示的译码水平会较高。旅游者的文化底蕴和对民族文化了解的程度成为影响他们译码水平的决定因素。译码的过程是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理解的过程,是对民族文化展示的承接过程。凝视的结果———译码的程度,直接影响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体验程度。旅游者在对民族文化展示的凝视中,不应仅仅是看到了民族文化展示的实体,还应看到这些实体代表的民族文化符号,通过对这些符号的隐喻和转喻,对民族文化展示的内容进行跨类转移联想和古今文化传统转移联想,提高了对民族文化的体验程度,并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有正向作用。

(三)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互动关系模型

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的互动关系,是旅游者在与民族旅游目的地东道主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旅游者通过凝视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展示的当地民族文化,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反之,旅游目的地东道主通过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编码,设计并制作反映当地民族文化内涵的符号和项目,展示给旅游者,旅游者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译码后,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特色。对于旅游者而言,通过凝视民族文化展示项目,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对于民族旅游目的地东道主而言,通过向旅游者提供经过编码的民族文化展示项目,使旅游者对当地民族文化展示项目的内容进行解码,从而获得对民族文化的体验,进而传播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分割,又相互作用,在互动中彼此联系、共同发展。

三、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互动后果

厄里认为,旅游者的凝视是现代社会中推动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力量,这一观点在民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的互动活动中得到认证。旅游者对民族文化体验的需求,会反映到旅游者的凝视行为之中,而这种凝视会作为外部作用机制,对民族文化的展示、传播施加影响,加速民族文化变迁,推动民族文化传播。在民族文化变迁中,文化移植是重要的变迁形式。文化移植使民族文化展示与发展呈现出不同于过去的形态,这种形态出现在民族文化内部,并被当地族群和旅游者认同。例如,青山沟东道主为了满足旅游者凝视需求,将满族文化截取、重组、包装,移植到青山沟满族民俗村中进行集中展示,这种移植一方面冲击了青山沟相对闭塞和传统的满族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使青山沟地方特色的满族文化得到了挖掘和展示,在获得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了青山沟地区满族文化的传播。其实,对民族文化进行移植的过程,也是民族文化遗失、磨损和传承、创新的辩证过程。

(一)通过方便旅游者凝视的时空移植,使民族文化拥有了新的生存空间

旅游者的凝视直接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时空移植。从时间上看,古老、自然的民族文化遗存被移植到了作为旅游产品存在的现代表演之中;从空间上看,将民族旅游目的地以外的、跨地域的民族文化特别形式,借用到旅游者视域可及的旅游场域空间里。在青山沟,旅游者的凝视促进了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的现时代空间的形成和拓展,使青山沟作为满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更加具有吸引力。凝视本身具有构建空间的功能,旅游者的凝视在青山沟旅游目的地空间建构中的作用,再次证明了这一理论观点的科学性。旅游目的地旅游项目和旅游形象展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者的观看方式而设定的,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形象的建立,意味着青山沟满族文化旅游空间的形成。在青山沟,由于旅游者对满族文化凝视的需要,导致青山沟满族民俗村等满族文化旅游空间的建设,起初,旅游者对于在民俗村里能够看到满族文化器物的静态展示即表示满意,之后,随着旅游者对满族文化凝视需求的提高,促使青山沟满族民俗村增加了民俗文化展演的动态展示内容。在满族民俗村里,旅游者可以观看到纺线、绣花、酿酒等满族先民生活场景,也可以欣赏皮影戏、二人转、东北大鼓、八旗山水谣等满族文艺演出。借助于青山沟旅游者凝视的力量,青山沟满族文化旅游的空间已经得到了时代化、立体化的拓展。具有时代特点的青山沟满族文化展示空间的发展,为旅游者充分行使凝视的权力提供了保证。旅游者凝视的权力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才能行使,没有空间,凝视活动没有生存的场所。为了给现时代旅游者提供更好的凝视空间,青山沟地方进行了全方位建设满族文化展示空间的工作,复制满族民居、开发满族饮食、组织满族文化活动、编排满族歌舞表演等等,并在凝视空间建设中融入现代因素,使旅游者凝视的权力得到充分满足,促使他们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体验到新奇的感觉。这种专门为旅游者凝视活动缔造的空间,既是满族文化展示空间,也是满族文化旅游空间,二维空间并存,使满族文化展示与旅游者凝视的互动更加有力。

(二)通过迎合旅游者凝视需要的片段移植,造成了民族文化的磨损

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凝视作用,还导致了民族族群文化的片段性移植,这种片段移植有两个表现:一是民族地方为了满族旅游者凝视需求,以获取经济利益,在民族文化展示内容的选取上,只选取那些在当地族群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要素,以吸引旅游者前来观看,从而忽略了吸引力一般的文化要素,导致一些民族文化被过滤掉了,不在展示与传播的系列中。久而久之,会造成这部分文化的失传。二是旅游者的凝视活动有这样的特点,就是他们只会看他们想看的东西,不会关注除此之外的其他展示内容。在青山沟,满族文化旅游者也跳不出这一规律的圈子,对于他们想要凝视的满族文化元素,他们会注意观看、保留照片和影像,以使自己喜欢的文化内容长期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对于那些他们不想凝视的文化展示内容,则会被他们忽略,剔除在凝视与记忆活动之外,这样,一部分展示出来的满族文化,在旅游者那里失传。总之,民族族群的原生态文化经过两次过滤和失传后,在旅游者那里只会形成片段性文化记忆符号,造成民族文化的片段移植,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遭到磨损。

(三)通过满足旅游者凝视需求的商品化移植,导致了民族文化的标签化

民族文化的片段移植,还存在于民族文化标签化展示与传播的过程之中。旅游地民族文化展示的内容,不取决于当地族群的意愿,而是取决于旅游者凝视的需求,也就是旅游市场需求。在青山沟满族文化展演和满族文化商品展示中,展演的内容和展示的商品基本取决于外来旅游者的需求,是为满足他们凝视的需要而订制的。由于大众旅游者对青山沟满族文化凝视需求的趋同性,导致那里的满族文化旅游产品趋同,青山沟满族文化因此被贴上标签。提起青山沟,游前、游中和游后的旅游者,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满族民俗村及其文化表演、当地满族风味饮食、以木雕为主的满族文化商品,除此之外,对当地的满族文化不会再有评论。这是青山沟地方为迎合大多数旅游者需求,将文化市场化和商品化的结果。为了经济利益,规模需求才是文化产品商品化的基础,那些没有规模的文化产品需求,便被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忽略了。青山沟满族文化商品化的过程,是其被文化标签化的过程,这种标签会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宣传的主要内容,以主打口号的形式,通过大众传播媒体被更广泛地传播出去,使标签化的青山沟满族文化会在国内外的范围内被认定,在旅游目的地营销取胜的同时,标签化的满族文化内容会得到强化,非标签化的满族文化内容会被忽视,从而使它们展示与传播的规模、效果产生不同。如今,大型满族歌舞表演“八旗山水谣”,已经成为青山沟满族文化标签,成为青山沟旅游目的地东道主市场营销的主要宣传内容,如果在满族文化展示中不强化非标签化的其他内容,青山沟满族文化很可能在展示与传播中遭受折损。

(四)通过吸引旅游者凝视的文化展演,促成了民族族群的文化认同

旅游者的凝视活动,促进了参与民族文化展演活动的民族演员们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进而影响满族族群文化的发展方向;在旅游者凝视需求面前,民族演员们的行动逐渐统一于市场需求之下,在展演内容上的分歧被消除,他们在展示与传播满族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上,也因此形成认同。在青山沟,旅游者凝视的首选是观看“八旗山水谣”等满族民俗文化展演项目,参加不同文化展演项目的演员,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例如,“满族皮影戏”的演员是来自宽甸八河川的夫妻演员,“二人传”的演员有的来自辽宁铁岭地区,等等。由于满族文化存在地域上的差异,合作之初,这些外来的演员与青山沟当地的演员缺乏认同,在展演的内容和形式上,彼此之间存在意见的保留。随着合作的深入、与旅游者的接触,他们逐渐反观彼此身份,反思合作演出的内容。在旅游者面前,演员们意识到他们都要以青山沟满族族群的身份出现,这强化了他们的族群意识,可以包容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的文化差异,满族文化的地方性得到强化;面对旅游者的凝视,演员们逐渐意识到族群成员希望演出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旅游者希望看到什么,旅游凝视需求就是青山沟满族文化市场演出的风向标,顺应旅游市场需求,才能保证满族文化展演活动持续下去。新的族群认同不但使在青山沟演出的满族演员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而且深化了他们对青山沟满族文化的情感和对满族族群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山沟满族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满族族群存在机制。

总之,旅游者的凝视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模式,促进了民族族群与周边地域族群之间的文化沟通,为民族文化商品化、舞台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作为一种隐喻的力量,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凝视,控制着民族文化移植的范围与程度,决定了民族文化展示的内容和形式,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民族族群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再生产。

作者:白以娟单位:辽东学院

参考文献:

[1]汪天颖.徽州古村落旅游凝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

[2]樊友猛,谢彦君.记忆、展示与凝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协同研究[J].旅游科学,2015,(2).

文化旅游的目的篇10

文化旅游产业是内涵丰富、延伸性很强的产业,旅游资源可以自由地与农业产业、工业产业和文化产业等相结合,只有具有深度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延伸性较强的旅游项目才能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但当前很多地区不主动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不积极拓展旅游产业链,而是盲目建设新的旅游项目,缺乏具有市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品牌。中原城市群需要深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与娱乐、购物、餐饮、住宿行业的结合度,规划多元化的互补式旅游线路,大力推广精品线路,打造出文化主题游、现代都市会展游、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养生游等多元化的立体式旅游产业链。1.文化主题游根据旅游者的满意度和消费倾向调查,结合中原城市群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以建立以文化为核心的跨时空的区域文化旅游线路。例如古都开封市成功地打造出“以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商业为力”的主题文化旅游产业链,旅游主题包括大宋年文化、岳飞文化和朱仙镇木版年画艺术文化、清明文化、宋词乐舞文化、包公文化、文化、武侠文化等。这种以文化为主题的体验式旅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2012年,开封市旅游人数即达44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2%,文化产业吸引外资突破300亿元,文化旅游综合经济收入突破180亿元,比2011年增长16%。但是这样以单个地区效益为目的的发展未免有失全局观,应本着中原城市群互惠共赢的目标统筹相关城市间的相似文化元素,打造区域间的文化主题旅游项目,以避免旅游资源的重复开发、建设。在规划设计中原城市群的区域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时,需考虑两大因素:文化联系和地理位置。即在线路设计上既要考虑时间和空间成本,又要考虑城市间的文化关联度。在较为成熟的“郑汴洛一体化”工程和“郑州高铁3小时经济圈”的基础上,旅游行业已经建立了具有精品意识的“郑汴洛”旅游线路,但仍可以深度整合、开发区域内的文化旅游资源来打造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利用资源互补提升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例如在“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的区域内可打造“唐宋文化游”,在许昌市及辖区内可策划“三国文化游”。根据文化特色可策划不同的文化主题游,如“武术文化游”、“寻根祭祖游”、“宗教文化游”等。要多设计出新的互动体验式旅游活动项目,以满足游客对中原历史文化的实际感知的需求,做到以特色项目吸引旅游者,以文化内涵留住旅游者。2.现代都市会展活动旅游会展旅游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包括各类会议、博览会、展销会、各类赛事和文化活动等,是一种适合都市文化的综合旅游形式。魏小安针对我国的会展旅游现状曾提出“发展会展旅游要以会议旅游为基础,城市旅游为条件,展览旅游为突破,把会展客人转化为旅游者”的观点[2]。中原城市群内一些都市没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满足商务人群的潜在旅游需求,可综合考虑中原城市群的空间位置、经济关系、文化联系等因素来发展都市会展活动旅游,利用各类专业会议和贸易会、展销会、少林太极武术文化节、世界旅游小姐大赛、环球小姐大赛、开封节、洛阳牡丹节等机会来发展都市会展类的文化旅游。3.休闲度假养生游目前,中原城市群区域内的旅游市场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全面的文化休闲旅游转变,借助国家要建设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的东风,及时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优化、升级区域旅游的产业结构,积极设计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休闲、度假和养生旅游项目,能让旅游者经休闲得到学习和启发,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旅游产业结构,延伸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产业链。首先是山地旅游开发项目。如“平顶山-洛阳-新乡-焦作-济源”这一区域富有山地资源,可联合开发避暑游、温泉养生游、假期休闲游等适合家庭旅游的区域文化旅游项目。另外,还可在景区内建设高中低档的度假村,以满足家庭住宿和商务会谈等不同游客的需求,扩大景区需求范围。其次是古都旅游开发项目。中原城市群有很多古都,比如郑州、开封、洛阳等,奔波于都市繁忙快节奏生活中的人在节假期到古都旅游,既可享受深厚的人文历史氛围,也能体验古都的慢节奏生活气息,提升人文气质,感悟人生。最后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总是向往“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可以结合生态农业来提升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如各个城市市郊的绿色生态园都能成为家庭周末休闲娱乐的目的地。旅游业和农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优化当前中原城市群的文化旅游产业、提高产业效能有重要作用。4.以购物为目的的文化体验游体验是一种参与经历,具体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3]四个方面,因此中原城市群的旅游主体要设计出能满足旅游者这四类需求的区域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纪念品。但我们在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调查中发现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和购物的满意度较差,因此可在现有区域文化旅游市场的基础上,设计互动式、体验型的文化旅游项目,举办各类文化节并请相关专家或文化学者在现场举办讲座,策划一些文艺性、收藏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现代文化创意产品,创新性地继承古老的手工艺术,鼓励游客现场动手模仿和制作,满足旅游者的娱乐、教育、避世和审美需求,以此增强旅游者的体验价值,刺激潜在旅游者的旅游消费,从而扩大现有旅游规模和吸引力,提升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地位。

二、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形象营销

结合厚重而悠远的中原文化、当今经济发展语境和市场现状,可以从策划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品牌形象和行为形象三个方面,提升区域文化旅游的行为形象,实现形象文化、服务文化与区域旅游文化的和谐发展,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一)主题形象策划

中原大地是我们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祖地,在“老家河南”的主旋律下,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可以“寻根文化”为主题形象。但是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对“寻根文化”的心理需求各异,可根据现实情况把“寻根文化”细分为四个方面:人文之根,即炎黄故地、人文起源伏羲故里、大禹故里等;民族之根,即殷商文字、汉唐盛世和大宋风采等;艺术之根,即商之青铜、汉之陶器、唐三彩、汴绣、木版年画、钧瓷、绘画和书法、剪纸等;武术之根,即禅宗少林、太极拳等。明确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有利于进行细分市场和营销方向定位,在宣传推广上能更加有的放矢,推进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品牌形象策划

旅游地形象是吸引潜在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并塑造出符合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寻根主题”的视觉符号是一种打造旅游品牌和推广旅游形象的联合营销手段。在统一的品牌形象符号下,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可以根据当地文化特色设计出文化主题旅游的附属形象符号,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既可突出统一的品牌形象,也可以强调主体城市的独特文化,能快速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三)行为形象策划

区域文化旅游的核心是文化,物质载体是旅游企业的服务行为。服务行为主要包括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解说服务、周边服务行业的建设。旅游设施是区域文化旅游开展各种旅游项目和文化体验活动的平台,服务设施是确保服务功能实现的基础,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与整个区域旅游的文化主题的符合程度是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形象因素之一。旅游解说服务是区域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讲解员、解说机器或以移动终端或网络为媒介向旅游者传达旅游信息,使旅游者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风俗特色等,实现文化旅游的服务、教育和审美的基本功能。周边服务行业包括旅游地的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以及旅游行业的管理服务,是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旅游服务直接与旅游者接触,因此加强建设旅游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升中原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的服务形象,有助于实现服务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产能。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