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机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15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1

关键词:会计价值;价值危机;监管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07年2月,次贷危机浮出水面,随之开始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震荡。2008年9月,美国先后爆出aiG、雷曼兄弟、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危机,逐步将次贷危机演化成金融危机。但在这场灾难中损失惨重的金融界,不仅没有深究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反而率先将矛头指向会计界,并指责其置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于不顾。然而,会计界却无法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会计所特有的极其广泛的经济后果。当会计在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价值也越来越高时,会计信息的供应却与用户需求的差距逐渐拉大,此时的会计价值总体水平明显偏低,若不及时改变会计政策,在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数量等方面则会不断呈现出会计价值危机的表现。

二、会计价值危机的表现

事实上,在本次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会计信息已经呈现出大量的会计价值危机的预警信号,具体表现为会计信息质量缺陷(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信息数量不足等诸多方面。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缺陷。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市场和企业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保障,也是会计信息的生命。然而,当管理层能够操纵公司盈余时,股票选择权的诱惑,使得这些管理层人员无所不用其极地创造公司经营绩效、拉抬公司股价,通过提早认列尚未实现的收入、隐藏负债及其他新颖的会计手法,提高公司的年度盈余,使其股价上涨。这样,除增加了个人的分红外,更能借着“盈余管理”,在公司股价上升时,行使其选择权而将股票脱手,换取大量钞票。如aiG曾在30笔保险交易中发现了可能存在的高达30亿美元的会计错误,潜在的错误涉及5个年度,其中包括应收和所得的过早的认列,以及将应偿债务从公司账目中转移。这一系列的会计造假案件的频频上演,逐渐瓦解了人们对会计的信心。

除此之外,公司内部还常常会对于一些重大信息不公开或刻意隐瞒,从而误导投资人并造成投资人的损失。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相关性是比可靠性更重要的质量特征。然而,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是按照“公共选择”的思路,权衡“公共利益”后的结果。相对于众多信息用户来说,只可能满足一个基本的“度”。但是,仅提供一套单一的财务信息满足如此众多的使用者的需求,即使可能办到,也是相当困难的。作为一种价值会计,许多对信息用户非常有用的信息因不符合确认或计量的条件未能进入会计系统,使得公司内部即使对于重大信息未公开或刻意隐瞒,监管机构也难以察觉。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虽然我们已有许多信息,用于分析产品的绝大部分数据都可以获得,但在某种意义上,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拥有如此之多的信息,再加上金融产品的复杂性,投资者在没有其他机构协助的情况下,无法做出适当的评估。即便是最老道的分析者(如评级机构),也可能无法做出全面完善的分析。因此,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加大披露力度就能解决的。比如,当前次贷危机的始作俑者――雷曼。雷曼主要是以债券和债券衍生品为主要业务方向,特别是其九十年代后期发明了信用风险转移类的衍生品,形成了许多与次贷纠结的信用衍生品,一旦借款人不能还款,就会造成资本市场的连锁反应。像这种新型金融衍生品,投资者本身很难判断评估,加上公司报表又极少披露那些足以体现该类信用衍生品可能产生的风险的相关信息,致使投资者不得不相信评级机构和那些公开的信息。

但是,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且企业的信息披露是在政府的强行管制下进行的,所以对于充分披露各类使用者决策所需的信息,企业本质上是排斥的,尤其是当该类信息容易导致企业的劣势,使其经营战略、目标、重要合同、创新能力等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时,企业便会改变一贯使用的会计政策来降低企业的风险。经过这些改变,企业的报表数据无法与以往的会计数据进行对比,也失去了同类企业之间进行比较的可能。通常情况下,与非拖欠公司相比,拖欠公司更多地改变了他们的会计政策;同样的,与没有次贷衍生品的公司相比,含有次贷衍生品的公司更喜欢改变他们的会计政策,使得公布的会计信息对公司更有利。一旦会计信息失去了可比性,创新金融产品的投资者更依赖信息评介机构所作出的判断。

(二)个性化信息的缺少。除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外,会计的价值还在于满足信息使用者个性化的信息数量。当一年一次的综合财务信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中期报告、分期报告便应运而生,这些都是通过量的增加来提高会计价值。但是,当创新产品占据金融市场时,新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会计能否在量上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才是评价会计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因为个性化的信息能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进而降低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优化经济社会的资源配置。

问题是金融市场机制在克服信息不对称和问题上一直存在着缺陷。事实上,金融市场上近十年来的显著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断涌现的金融创新产品,这些金融创新回避了信息的不对称和问题。特别是信用评级机构在促进金融资产支持的贷款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全球投资者尤其是美国投资者愿意购买贷款支持的资产,而这些贷款的贷方对象却是美国一些信用极低的借款人?因为就在此之前,投资者还将私募发行的按揭支持证券所获得的信用评级几乎等同于政府支持证券的隐含政府担保。令人吃惊的是,93%的按揭支持证券被两大主要信用评级机构评为投资级。而截至2007年9月,这些贷款18%都违约了,导致很多评级较低的按揭支持证券变得一文不值。当违约率越来越高时,这些投资者们终于发现,评级机构的所谓评级只代表他们的一种观点或看法,与实实在在的担保不可同日而语,完全依赖这种评价并不能使投资者避免投资风险。

当可靠性不强、相关性不足、可比性不够以及满足不同需求的个性化信息较少等诸多会计价值预警信号出现时,会计价值的实现程度已经与人们对它的期望相距甚远。但是,当会计实务发出这些信号,要求改进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时,人们却依然采用已失去价值的会计信息进行投资分析和决策。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风险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这都为次

贷危机埋下了隐患,当这种恶性经济增长状态被打破时,正向的循环机制出现逆转,从而引发金融危机,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将经济带入再次平衡阶段。

三、会计价值危机防范措施

鉴于上述会计信息所带来的广泛经济后果,我们必须在会计价值出现危机预警信号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完善会计监管制度,提高会计价值水平。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我们意识到,会计监管的力度直接关系到会计价值水平的高低,而会计监管始终面临着重大挑战,即极其庞大的监管对象与有限的监管资源之间的突出矛盾。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缓解这一矛盾应尽量扩大会计监管涵盖的范围,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威慑效应。在完善会计监管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金融创新产品的各相关因素,尽可能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判断,对各种可能违反会计规范、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和机会,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以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处罚,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二)防范风险,建立有效的会计价值危机预警体系

1、建立短期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媒体的应用。为加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尽量满足不同主体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使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实现集成和同步。因而,在建立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之前,企业将业务数据实时输入企业数据库,实时更新相关余额,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信息用户不仅能得到标准化的财务报告,还可以得到他所需要的其他信息,既包括历史信息,也包括未来信息;既可以是货币性信息,也可以是非货币性信息:既可以是财务信息,也可以是非财务信息;用户既可以要求企业会计按自己的需求供给信息,授权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从企业数据库提取数据自己加工,从而使信息与自己的决策完全相关。

2、建立长期会计价值预警系统。对企业而言,在建立短期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的同时,还要建立长期会计价值预警系统,在建立了会计价值危机预警系统之后,企业对危机信号(如出现可靠性不强、相关性不足、可靠性不够、个性化信息较少等)的监测数据要根据其形成原因及过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受损的程度。

(三)对金融创新造成的会计价值危机及时进行恰当处理。应对会计价值危机的具体方法:一是坚持谨慎性原则,建立金融创新风险基金。在损失发生以前,以预提的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项专门用于应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基金。二是损失发生以后,对于损失的金额,一部分可直接从已经建立的风险基金中列支:另一部分分次计入经营成本,尽量减少金融创新造成的会计价值危机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

四、会计价值的发展趋势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企业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3-0064-04

2007年末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导致全球性消费下降,投资放缓,出口下滑,失业率上升。有关数据表明,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下滑0.5%,为2001年第三季度以来的最大降幅;个人消费开支下降3.1%,是28年来的最大降幅;10月份失业率达到6.5%,为14年来最高。欧元区经济第三季度再次出现负增长,标志着欧元区经济陷入15年来首次衰退。日本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下降0.4%,连续两个季度收缩说明依赖出口的日本经济开始陷入7年来的再次衰退。[1]这场影响深远的危机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学界对此次危机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从多方面梳理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以期找到危机的症结并能够对症下药。其中,美国金融机构过度创新引发金融危机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华尔街不负责任、不受监管且花样繁多的场外交易造成债务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成为人们诟病的主要部分。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概述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这个概念于1916年由美国经济学家莫里斯.克拉克在其论文《变化中的经济责任之基础》中被提出,此后随着现代公司的发展以及理论的深化,企业社会责任作为研究企业定位及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学界所重视,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长期以来为法学界使用并深入研究,后来随着理论的深入及研究方法的变革,这一概念逐渐涉及法学、经济学、管理、组织、伦理、社会学等诸多学科,成为一个综合性概念。就事实而论,企业负担其社会责任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在20世纪80-90年代已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在欧美国家展开。进入21世纪后,企业社会责任为世界各国所重视,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运动。[2]

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分为两大部分:一为规范研究,这部分专注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和完善,以及理论的构建和补充;另一部分则是集中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即为实证研究。就实证研究来看,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就规范研究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问题肇始于20世纪30-50年代伯利与多德关于管理者受托责任的论战。传统企业中企业管理者与所有者是统一的,不存在管理者受托问题。随着企业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者与所有者不再是统一的,那么,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出现了受托问题,即管理者是对股东负责,还是对公司负责,这一问题实质上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即企业和作为受托人的管理者是仅仅承担对股东的责任还是要承担对企业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就是早期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追问。到了20世纪60年代,伯利与曼尼关于现代公司作用的争论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推向了深入。曼尼坚持自由经济的立场,认为企业管理并不等同于管理者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如果将社会责任提高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会给企业本身带来根本性扭转,并会造成垄断和政府管制的增加,最终威胁到自由经济制度。伯利利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批驳曼尼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美国政府的赞同。尽管争论在继续,但是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逐渐达成了共识,而这一共识是建立在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的。

1991年,经济学家伍德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组织将不复存在的群体”,这一群体广义上包括股东、金融集团、行动群体、客户、消费者群体、工会、员工、贸易协会、竞争对手、供应商、政府、政治团体等;狭义上包括管理者、工人、股东、供应商和贩卖商等。[3]利益相关者理论解决了长期困扰企业社会责任的困境,即企业为谁负责,既然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系列多边契约,每个参与订立契约者实际上都向企业提供了个人资源,作为交换,每个参与者都应该得到回报。利益相关者理论弱化了股东在企业中的地位,提高了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地位,这是对以往企业理论的修正。

事实上,企业利益相关者狭义范围到广义范围的扩展过程,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涵盖内容得以确认的过程。卡罗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是社会对企业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他建立了一个类似金字塔的模式来说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级别对企业的不同意义。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四个主要内容。其中经济责任是企业在市场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得以存在所必须进行的活动;法律责任是企业依法活动而牺牲其利润行为的义务,如减少污染等;伦理责任是企业遵循的道德模式,未必有法律要求;慈善责任是企业自愿承担的行为,超越法律和道德要求,如捐款等。从这一概念可知,企业的经济责任可看做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狭义内容,其他如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广义内容。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关系

金融的核心要义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金融,金融的每一次变革和发展都是以创新为动力,同时又表现为方式不同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路径有三条,即金融工具、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的创新。就金融工具的创新来说,金融体系创造信用关系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信用创造变得越来越容易且越来越迅速,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信用关系日益庞杂、多变,信用膨胀显著。但信用本身就意味着风险,这也是金融机构引发危机的根源。金融创新创造出新形式的信用是以风险换取收益,金融机构的收益不是建立在消灭风险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平衡风险与收益上,过高的风险导致金融体系愈加脆弱,过低的风险则弱化金融体系的效益。

从积极方面看,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给金融体系的结构、功能以及制度安排带来巨大改变,这种深刻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金融化与金融自由化的进程。然而,从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的相关看,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的相关性极强。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代表的当代金融创新成果,为投机者提供了大批操纵市场的先进手段和便利工具,使之拥有了扰动一国或一地区金融市场的巨大能量。事实上,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数家大型金融机构因衍生工具投机失败发生巨额亏损,并引起连锁反应,短期内制造出金融市场上剧烈的价格波动。1992年9月索罗斯击败英国政府的干预使英镑汇率脱离欧洲货币机制,1998年8月几个国际投机家与香港特区政府进行了“世纪金融大战”,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也是美国金融体系场外市场多级衍生品的交易危机。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在场外市场以抵押过长、合约证券化为基础创造出结构复杂、产品链条过长、合约非标准化以及定价过多依赖复杂模型的多级衍生产品,是极为复杂并且严重依赖金融数理计算价格的金融创新,交易中杠杆率非常高,投资风险被急剧放大,再加上市场不透明、缺乏监管,外人无法知道交易的具体情况,没有任何机制保证交易对手有足够的资金履行合约,监管机构甚至事后都无法知道市场的整个风险敞口和分布,这些情况终于引发信任危机,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人们在分析金融创新导致金融危机时,多数都提到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4]有的学者则认为金融创新不应承担这一“罪责”,金融机构在进行创新时缺乏金融监管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5]从金融机构本身来看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可以解释问题的角度。首先,金融创新无处不在,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将更加深入,金融创新并不会因为危机的可能发生而停止,即使是金融管制的国家也将加入到越来越深入的金融创新队伍中;其次,只要有金融创新就会有风险,即使其受到外部的监管与内部的制度管理,仍具有潜在的风险,因为风险的存在是金融的本质,金融是跨期的信用分配,只要有跨期信用交易存在,风险就会存在;再次,要将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风险限制在不至于发生危机的范围内,金融机构必须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

金融监管是从外部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则是从金融机构内部进行的管理。金融机构内外部管理是金融机构被赋予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要求。法律责任要求方面,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在设置上的制度安排,是对机构外部法律环境的补充,对金融机构本身的运行仅发挥导引作用,金融机构若有违反法律制度的交易行为,仍需正式的法律制度予以处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对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仅在于金融机构履行经济责任这一层面,也就是说,基于金融创新需求所提供的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供给仅限于到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责任层面,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的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是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所不能提供的,因此,必须建立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制度,这一制度与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相结合,使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降到最低程度。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金融机构的监管、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如下:

三、对建立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议

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企业组织,其独特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金融是社会的血液”,在现代社会,金融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历史上的金融危机以及潜在的金融体系风险,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金融机构因其独特的地位发挥比其他一般企业更加重大的作用也决定了它需要承担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

(一)借鉴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标准

随着企业引发危机以及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外对企业应当履行社会责任给予了立法上的支持。金融机构作为特殊的企业,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也一并适用。以美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的企业社会责任立法浪潮中,以宾夕法尼亚州为代表的29个州修改了公司法,在其中规定“其他利益相关者条款”,要求公司经理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是为股东服务。[6]在税收方面,1936年美国国会修改了《国内税收法典》,明确规定公司慈善、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捐赠可以扣减所得税,只要捐赠是为了实现公司有关的营业目标且向社会公共机构作出,或是为了雇员的利益等,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予了法律上的利益激励。

(二)加强金融机构监管并确立社会责任的制度地位

金融监管是防止金融机构产生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手段,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监管部门对场外交易监管的缺位。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otC)是指在交易所以外的金融衍生品,这种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并不通过期货交易所进行,而是完全由做市商各自单独进行报价完成交易,是一种一对一的交易模式。otC在美国既不归美国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监管,也不归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并且1974年美国的商品交易法(Cea)正式免除了CFtC对otC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责任。高风险抵押担保债权(Cmo)、信贷资产的证券化(CLo)、市场流动债权的再证券化(CBo)、信用违约互换(CDS)等市场完全不受监管,也没有公开的记录显示债券违约卖方是否拥有资产进行协调,存在着极大的交易对手违约风险。[7]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是对场外交易的监管是今后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时,还应构建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促进机制,以促成金融监管与企业社会责任的互动。

(三)加强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是对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是指机构内部管理与约束激励的方法。一般来说,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合理分配出资人、董事会和高级经营管理层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制度安排,核心是解决公司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问题。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组成的组织结构;二是建立在这种组织结构之上的治理机制;三是较好地处理治理结构、治理机制与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关系。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和控制权的转移、董事会的作用、业绩与收入的相关性、信息披露程度等的差异,当前国际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主要有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两种。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正在向以英美模式为主的方向发展,即保持金融机构经营的可竞争性以实施外部治理;合理配置和行使金融机构的控制权,使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相对称;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权责分明,并且有良好的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清晰的信息披露和分析机制。

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是金融机构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一是稳健的经营方针和健全的组织结构;二是恰当的职责分离;三是严格的授权与审批制度;四是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五是科学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六是有效的内部审计。具体来看,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授权授信的控制、信贷资金风险的控制、会计系统的控制、计算机业务系统的控制等。

2.加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完成金融机构的经济责任。经济责任位于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的低端,是企业存在的首要义务。具体来看,即是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交易中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必须达到一定的效率,以消费者的利益作为产品提供的第一服务宗旨,并在事实上也形成对消费者负责的做法,这是金融机构所负社会责任的第一责任。金融机构的经济责任还包含着对金融机构股东负责的内在要求。金融机构产品提供与对股东负责都是在内部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两种管理交叉下进行的,因此,加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以完成金融机构的经济责任是必然途径。

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不是安全分开的关系,两个领域重叠交叉,共同构成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制度,这种情况源于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都产生于委托关系。[8]现代公司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映射在内部控制思想上即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而不相容职务分离作为一种思想不仅用于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也用于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的构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具有思想同源性,即在委托关系成为现实的情况下,实现不丧失控制的授权,这为金融机构实现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对接,完成金融机构的经济责任提供了思想基础。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思想给予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与实施者,公司是社会责任的主体,管理者是社会责任的实施者。

(四)加强金融机构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

金融机构担负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并不是必须的义务,而是金融机构作为社会组织对其他群体的社会道德责任。从法律意义上讲,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并不是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责任,但若金融机构通过履行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影响将是深远的,在长时期内对金融机构本身的发展也更为有利。以金融机构中的银行为例,其发放贷款的方向对整个社会的资金流向有很强烈的指导意义。银行若担负起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其贷款的对象将在通过资金获利能力筛选之后进一步通过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的筛选,那些盈利能力强但对整个社会发展不利的企业便不应在银行贷款的考虑范围之内,而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更应当得到银行的关注,比如,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教育贷款、西部贫穷儿童的教育贷款等。

综合而论,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控制金融风险。但作为一种特殊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决定了仅仅依赖外部金融监管和内部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来降低或控制金融风险是不够的。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作为法人的企业因具有人格化的法律地位,其行为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显著的,更勿论金融机构作为一种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力。建立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机制是必要的,该机制应从金融监管、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等方面结合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建立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制度,以获得金融体系的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朱民,边卫红.危机挑战政府―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措施批判[J].国际金融研究,2009(2).

[2]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公司治理报告(2007):利益相关者与公司社会责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胡汝银.危机原因诊治和经济与金融健康发展之路[J].上海金融,2009(1).

[5]吴晓求在2008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上的讲话[R].sh.省略/misc/2008-12/22/content_15249097.htm.

[6]王玲.经济法语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计管理;启示

一、研究背景

经济持续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和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原本相对分散的经济主体也逐渐增加对外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对外贸易。步入21世纪以来,各经济主体主动打破经济交易的地域限制,积极与周边国家发展贸易,同时还形成了全球性的贸易组织机构———世界贸易组织,此外,各经济主体形成了全球化的贸易组织、制定了区域性贸易协定来约束经济贸易,以便更加规范、方便地进行经济往来,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各国的经济联系也日益密切。然而,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不确定性,在各国经济往来较为频繁的时候,各国的经济状况都会比较容易受到其他经济主体发展形势的影响,因此,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将会更广、影响程度也将会更深,这种新型经济形势已经使得金融危机的防范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的次贷危机、2012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了减轻我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经济损失,如何防范金融危机、减少经济损失就变得至关重要。我国许多金融方面的专家学者也从经济模式、金融管理模式等方面对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诸多启示并提出了防范措施。面对金融危机,各个部门都应该做好防范准备,会计作为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管理活动,可以确保会计管理工作者及时发现经济隐患,采取措施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启示

本文将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中所显示的财会工作的弊端为基础,从国际会计实务的统一、政府的推动与监管以及企业会计从业人员三个角度分析得出金融危机对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启示。

(一)国际会计实务的统一。

世界各经济主体紧密联系、共同发展,各国的计价方式、记账方式的不同却导致了国家间的经济矛盾,阻碍了全球资本市场的稳定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也增加了潜在的金融危机。目前,各国都已经意识到国际会计实务统一的重要性,近年来在这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努力,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1、金融危机中国际会计实务问题。

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对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会计实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意识到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泰国。

1997年泰铢的贬值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开端,我将从会计管理工作的角度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所存在的经济隐患。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学者对泰国的部分公司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泰国企业在多个会计管理工作没有遵循国际会计准则,例如其没有按照国际准则进行外币损益的确认和报告、没有对外公布公司以本币和外币持有的高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金额、没有规范披露资产负债表表外融资的情况、泰国企业也没有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的惯例公布分布信息等等。

(2)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遭受重创,货币大幅度贬值、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渐加大,马币的汇率价格不断降低,且马来西亚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5倍。会计作为反应和监督经济单位的管理活动,马来西亚卷入金融危机也与其会计不完善,没有及时做好防备工作有关。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马来西亚在表面上遵循了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工作的管理,但是从其核算和报告实务来分析,大多数企业在对外贸易等相关会计实务工作中并没有严格遵循国际会计准则,例如大多数公司没有及时披露外债金额、没有按照国际准则规范地确认外币交易损益、没有重视外汇的风险管理等等,会计信息披露不足可以形成潜在的经济隐患,同时由于其会计管理工作的不规范,经济主体并不能及时发现、解决经济问题,增加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2、国际会计实务的一致性。

在上文我们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背景,对泰国、马来西亚会计管理工作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强调了会计管理工作对金融危机防范的重要性。此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各经济主体更加意识到国际会计实务统一的必要性,各国也都在积极参与制定并完善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实务的统一、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加大对稳定全球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分析,我认为我国应该采取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策略:第一,自从我国开展对外贸易以来,我国一直积极开展推进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工作和国际趋同工作,使我国更好地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我国的会计水平,切实维护了我国的经济利益;第二,各国采用相似的会计准则,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经济矛盾,有利于各经济主体相互沟通、相互认可;第三,近年来国际金融的监管框架进行改革,对国际财务报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会计准则也得到了相应的完善。我国按照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会计管理的日常工作,其中高程度的信息披露、严格的会计管理制度能够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时地发展经济隐患,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二)政府的推动与监管。

政府具有经济职能,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因此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同样也可以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首先,政府对会计的管理力度的加强具有必要性,例如会计改革需要政府积极推动,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也由政府部门主导进行完善。其次,会计管理工作的改善也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更好发展,例如会计信息的正规披露对宏观金融的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重视、推动实行国际会计准则。

由上一部分分析可知,我国实施国际会计准则可以为我国带来诸多经济利益,有益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采取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策略,加快国际会计协调的步伐,鼓励企业按照准则正确进行会计实务核算、会计报告等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督促会计信息的披露。

2、加强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管。

首先,为了进一步防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监管,避免假账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其次,政府还需要重视对金融机构财务会计工作的监管,2008年次贷金融危机和2012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就始于对金融监管的放松,例如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发生源自于次级房屋贷款标准的放松,而我国政府可以加强贷款发放的管理,提倡金融机构运用财务分析的手段对贷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就可以有效避免贷款过度。此外,政府还需健全和完善金融机构财务会计的内控制度,严格规定财务会计的控制程序,对金融机构涉及的高风险业务严加监管,合理分配业务职责与权限,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风险。

(三)企业。

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外贸公司也同样遭受严峻的挑战。例如在2008年次贷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进出口总值、进口值、出口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这就导致外贸企业的状况不容乐观:公司订单减少、拓展业务困难、资金周转困难。同时,外贸企业也应该及时调整业务结构,改善经营管理方式,正确地进行风险防范,减少金融危机对公司发展的冲击,而财会部门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也应该完善日常的会计管理工作。

1、做好本职工作。

财会人员的工作质量对一个经济单位的运行至关重要。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包括会计核算与审核,资产清查和盘存、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制作财务报表等等,同时会计又具有及时性、可靠性、谨慎性、重要性等质量特征,这就确保会计工作成果可以准确、全面、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方便企业管理者能够制定正确的战略和政策,防止资产流失,确保现金流量,避免经营管理的失误,提高经济效益。我国目前倾向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策略,我国的财会从业人员也应该按照准则进行会计实务的处理,注重会计信息的披露工作,提高会计实务的工作质量,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及时意识到企业的经济隐患。

2、监督企业风险。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弊端将会显示出来,例如企业会出现业务纠纷、商业欺诈等现象耗费企业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同时对企业产生比较恶劣的影响。财会人员应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注重企业风险的防范,在会计实务的工作中对收入、成本、费用、投资等进行预算管理,加强审核力度,减少企业财务漏洞,使企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提出可行建议。

财会人员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和专业素养为管理者提供可行的建议决策。以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为例,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还由企业的投资失误、负债过多造成: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各国的资金充裕,盲目投资流向房地产领域,例如泰国进行房地产投资的银行贷款比例高达50%,新加坡的房地产投资比例占33%,马来西亚也高达30%,后来房地产领域在金融危机中转化成泡沫经济,这些国家的资本市场遭受重创,一蹶不振。投资决策、负债管理也是财会从业人员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会计工作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财务指标对各个投资项目进行评价和分析,例如衡量企业投资能力的短期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衡量企业负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等等,利用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分析投资项目的成本、效益,避免企业投资失误、呆账坏账等情况的发生,提高企业决策效益,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四)小结。

我们已经从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政府推动和监管以及企业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会计管理工作的启示,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遵循国际会计准则,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

国际会计实务的统一不仅有利于各国或地区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减少各国的贸易统计误差,避免经济矛盾,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可以规范我国的会计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会计信息的披露,将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经济往来如实地反映在会计信息中,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可以及时地发现经济隐患,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2、政府重视会计改革,加强政府监管。

从财会管理的角度来讲,防范金融危机需得到政府的重视,国际会计实务的统一需要政府的支持,会计改革也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广实施,政府需积极提倡发挥财会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职能。此外,政府加强财务会计监管、规范财务会计程序也会降低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3、规范日常会计工作,注重企业风险防范。

企业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参与者”,其金融危机的防范工作十分具有必要性。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规范管理,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财会人员还需重视公司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管理,防止呆账坏账的发生,保证资金流的连续性,财会工作人员也应该保持对公司账务的敏感性,出现任何的账务漏洞及时分析成因,避免造成公司财务危机。此外,会计人员可以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公司的投资策略提供建议,减少企业投资失误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梁冠华.面对金融危机外贸企业财会人员能做些什么[J].国际商务财会,2009(5)

[2]陆德明,高大平.金融危机带来的几点启示[J].会计研究,1999(10)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润滑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温家宝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 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 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被操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现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论上,不能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约束。今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并提出新认识。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5

[关键词]会展业金融危机影响发展趋势建议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作为“经济风向标”的会展业也随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受到影响。素有“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2008年秋交会出现客商、成交额“双下降”这种只有在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出现过的情况。

一、金融危机影响的特点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讨论其对会展业的影响并不是太多,主要是在论坛和展会的新闻报道中。人民网发表栏目专稿把金融风暴的影响分为负面和有利因素,“有挑战就有机遇”是一条常见的规律,然而要把握机遇,化解金融危机的影响,必须要把这种影响进行深层次解构。金融危机对会展业的影响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不同展会是不平衡的,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的展会大受影响

会展行业内的展会存主题、规模、历史、发展模式等等的差异,受到危机的影响是不平衡的。金融危机使得欧美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都深受影响,消费疲软,进口到这些地区商品大受影响,加上汇率变动,外贸行业大受影响,出口比重较大的制造行业面临“寒冬”,不少的制造业企业倒闭。例如在义乌,生产水龙头的某企业主要输往中东,金融危机以后,订单少了90%。受这些企业所支持的展会也连带受影响。境外贸易机会可与广交会媲美的“义乌小商品博览会”(2004年平均境外贸易机会是5.8个,远远高出国内大多数大型展会)2008年展览成交额103.6亿元,比2007年下降4.9%。其中外贸成交额9.49亿美元,同比下降3.2%。已经举办八届的“中国(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展览面积6.75万平方米,比上届近10万平方米缩水超过30%,观众人数从上届的19万人下降到10万人。

另外,房地产、旅游业等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拖累,在2008年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相关主题的展会也大受影响。比方说,北京的住博会,一改往届热闹的景象,遭遇冷场。

但是相比之下,还是有不少的展会在金融危机下为业界带来“暖风”。例如,杨凌农高会成交额超200亿。“第71届中国电子展”展览面积增长13%,观众增长17%,其中专业观众达6.8万人次,增长60%。深圳“高交会”、“光博会”等表现不俗。

2.成熟品牌展会影响较小,成长中的品牌影响较大

有学者认为,展会品牌的建立至少需要三届,到达成熟需要的时间更多。考察2008年各地举办的展会,一般而言,举办历史长、品牌美誉度高的成熟展会尽管在各项指标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但一些历史较短、品牌知名度较低的展会受金融危机影响非常大,展览面积、观众人数都有较大跌幅。例如2008年深圳的“光博会”参展商共2173家,比上届增长12%,专业观众85360人次,增长15%。又如,“北京汽车展”以总展览面积创纪录的18万平方米吸引50多万参观者,“第六届广州汽车展”展览面积同比也有增长25%,仅参观人次同比下降11%。然而,据了解,将要开展的某小型汽车展招展困难,预计展览面积将缩小一半以上,有些展览甚至要延迟展览期。

3.金融危机影响具有滞后性

金融危机从美国2007年底的次贷危机引发,然后向世界蔓延。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要慢于世界发达国家。从时间上来看,2008年上半年所举办的各种展览少有受到影响,下半年举办的展览受影响较大。

二、金融危机对会展业影响的发展

展望2009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将加深。原因有几个,首先,金融危机从一个经济领域向另外一个经济领域扩散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其次,企业参展一般提前半年到一年多已经计划,2008年金融危机的到来对企业的参展计划改变不大。不少展会展览面积虽有增大,但观众数量下降就是一个信号。在2009年,企业的开支可能进一步缩减,特别是中小企业,必定会影响到企业的参展计划。

今年,将是会展业调整的一年。可以预计,会展业在这次危机洗牌,优质的会展品牌将平安过渡,靠模仿、单纯追求短期目的的会展项目将停办,迫使会展企业提高经营水平,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仍会带来一些机会。各国政府正积极实施政策稳定汇率和投入资源刺激经济复苏,在下半年以后将逐渐出现效果。外贸出口也因此受惠,加上我国政府使用提高退税等手段刺激出口,外贸业将在不久的未来摆脱低谷。世界消费需求将稳步提高,各行业的企业经营状况好转,参展需求将得到提高。此外,从局部而言,欧美经济不景气,部分消费者转向低价产品,中国的小商品会有一些机会。据报道,2008年“秋交会”专业观众中的欧美观众上升4%。

三、调整时期会展业的对策建议

1.迎合企业扩大内销的需要,借用中国厚实经济基础平稳过冬

外贸出口业低迷在一定时间内可能不会改变,但是我国经济基础较好,在这次金融风暴中受到的冲击较小,预计2009年仍有增长,加上我国市场巨大,内销比出口利润又大10%-15%,很多企业转向内销作为出路。这些企业较多有使用展会的经验和习惯,在开拓国内市场上面也愿意使用展览会。因此,会展业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做好促进内销的服务,帮助其实现转型。深圳内销型展会“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玩具及礼品展览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有500家早已预订好展位甚至已交纳订金的参展商,其后,却收获了近300家自广交会转战而来的参展商,清一色全是原来的纯出口企业。展览组织方切实做好内销服务,以往玩具行业从未采用的百货路线也在本届启动,通过中百协、王府井等拓展百货零售渠道,也组织了不少大公司、机构来集中采购。第二,境外企业也积极开拓中国市场应对金融危机,例如北美汽车工业陷入危机,但是2008年三大车展中都有加大力度的举动。这些希望开拓内销/中国市场的企业可以成为会展客户增长的来源。

2.做好危机中的服务,为发展储备力量

一个展览的成熟需要时间,对于成长中的会展企业应该树立长期的观点,做好危机中的服务,为发展储备力量。展会服务是展会品质认知的核心,为顾客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是企业接近消费者、打动消费者的捷径,也是企业树立品牌的极佳途径。

第一,全程服务,会展服务是一个大概念,贯穿于整个会展活动及展前、展中和展后等不同的阶段。

第二,着眼于顾客切实利益的服务。会展的顾客有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参展商参展的主要目的是联系客户、开拓市场、销售产品、展示新产品等,这些都离不开优质、大量专业观众的参与,寻找新合资格专业观众,及时会展信息的统计、分析、调查与反馈等服务对参展商非常有益。专业观众除了在寻求新的信息、了解动态、寻找合作伙伴或供应商等方面有需求外,对于展会的后勤措施也比较看重。定期收集顾客的意见也非常有用。

第三、细节决定成败。要注意在展会中员工的服务质量的稳定性。例如,许多展览保洁工作不注意,特别中午用餐时,场地非常混乱,而好的展览已经做到随时注意动态保洁。

3.加强合作,抱团作战

俗语说“同行如敌国”,在现今社会已经有点不适用了。会展行业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应该注意合作,抱团取暖,发挥1+1>2的作用。这种合作包括政府牵头的跨地区合作、行业协会牵头的行内合作、会展业与其它行业协会合作、会展企业之间的合作、组展商间的合作,还包括组展商与场馆的合作等等。会展企业间可以通过战略联盟、业务、合作伙伴;通过协议彼此在不同项目上取长补短、利益互换;靠资本纽带进行联系直至进行兼并等。

4.政府做好服务和监督工作

在危机之下,政府更应该做好服务和监督工作。所谓服务就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像在会展地香港,香港贸发局斥巨资邀请专业观众,邀请范围也由原来的“金砖四国”,扩大到远景五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阿根廷)。监督工作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在危机之中,为求自保,展会之间容易爆发价格战,一旦爆发将严重影响会展业的发展。政府可以适当合并一些重复办展,并且在审批把关,使展会在主题、时间等上实现差异化竞争,还可以引导两个内容相近甚至相冲突的项目,通过协商彼此错开了时间、地点;或者采取合办(分工合作,比例分成)、联办(署两个名称、各独立核算)的方式;也可以各自放弃一次举办的机会,并给对方一定补偿等方式,为会展争取更优质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杜舜:深圳内销型展会吸引广交会展商纯出口企业转战[n].南方日报,2008年11月07日

[2]江志君:金融危机下的会展业猜想,人民网,expo.省略/GB/112715/8500425.html32K2008~12~11

[3]广交会反映出中国制造直面金融危机.中国旅游信息网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6

一、“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确定其资产负债表上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取代过去的历史成本会计。但这种会计方法会导致资产价格的不断下滑和低价出售套现。使金融稳定性进一步恶化。因为企业在泡沫时期的资产负债表水涨船高。容易采取进取扩张的策略;而在金融危机时期,由于持有的投资工具(如基金、股票等可交易的衍生产品)大幅贬值,按市值人账将录得巨额损失,企业在资产贬值、盈利下跌的情况下难以寻找到融资,放大了财务困境的程度。

对于正在全面推行新会计准则的中国来说,面对他国的政策变化,我们是否也需要考虑应对的办法呢?在我国会计准则中,金融工具分为以下4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近期内出售或回购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在实践中,国内金融机构一般是在月末做一次性计算。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评估将对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价值产生很大影响。公允价值的变化将加大净利润的波动幅度,容易误导投资者并间接影响上市公司形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即被处置时,将释放出利润。因为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部分将转出,计人当期的投资收益。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将大部分对外投资放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进行核算,这些投资市价的波动就直接影响资本公积,浮亏却未在利润表中得到反映。

――相关金融衍生品的计量: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以及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结构化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的计量可能会有个人主观成分,所以价格并非与真实价值相一致,可能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和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部分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库存积压严重、运营资金趋紧、盈利水平下降等突出问题,企业财务风险进一步加大。为提高企业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发展实力,保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现就当前进一步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关重要事项提出如下意见: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并购重组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企业既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实施跨国并购,也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制定出台的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并购重组工作。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分析研究并购重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避免因盲目扩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树立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内部决策和审批程序,审慎开展并购重组。

(二)、切实加强企业金融衍生品投资管理。借鉴和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是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规避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应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市场等形势的分析判断。掌握金融创新产品,熟悉市场运行规则,合理运用金融工具,重点加强对金融衍生品投资的管理。根据企业主营业务发展需要,审慎从事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品投资,合理选择交易品种,控制交易数量和交易期限。严格遵守交易规则,敏锐应对市场变化。要加强外汇资产管理,减少汇兑损失。

(三)切实强化企业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骤增,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强化合同订单管理,提高预收账款比例,减少预付款金额。加强货款回收管理,落实催收责任,提高应收款周转速度。重点加强国外客户授信管理,客观评估国外客户信用状况及支付能力,及时调整出口销售结算方式,严格控制因出口带来的坏账风险。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7

[论文摘要]当前世界经济处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诚信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的内涵入手,继而找到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找到解决诚信问题的途径,目的是形成诚信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的表述

诚信是社会各种交往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各种社会形态都具有其特定的诚信体制以促使社会主体之间信任关系的发生。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源于美国,进而影响到全世界,形成了全球金融危机,直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问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在此状况下,我们也许更应该反思的是一个诚信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贪婪导致诚信危机,继而才导致了金融危机。因此,对于诚信的理解成为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对于诚信的表述,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诚信一词首先是一种伦理范畴,它意味着人们在人际关系中,应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并且法律采用诚信作为自己的一项原则之后,诚信还兼有法律上的含义,即为了维持某种体现平衡利益的秩序或体现为一定的道德基础的可供依赖。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又具有什么新的内涵呢?事实上,既然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那它就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精神。在诚信这把精神的标尺面前,一切的虚情假意和欺瞒诈骗都将无所遁形,遭到无情的揭露与批判。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诚信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以及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诚信所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的问题

1、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因为贪婪导致的诚信危机,恐怕是除了监管不力之外应引起警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最严重的社会诚信问题是一些部门和地区的政府,在行为上缺乏诚信。首先是政府公务员履行职权行为的随意性,其次是政府信息不够公开,使得政府诚信大打折扣,公信度受到极大挑战。再次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只习惯对上级领导负责,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法律赋予的,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是法律的执行者、维护者,应该对人民守信,应该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当手中的权力和人民的利益、法律法规发生冲突时,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崇尚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有些政府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对相同情况予以区别对待;还有的滥用职权,拘私行政等等。这些行为影响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2、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诚信与法制是保证市场规范健康发展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诚信是对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的道德要求,既是法制的基础,又是法律法规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保证。法制是对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的行为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既是诚信的集中体现,又是维护诚信的有力武器。诚信与法制辩证统一于市场规范发展之中,两者缺一不可。法律规范不严密、制度不完善,有空子可钻,这为不良者提供了无风险的作恶空间,可能出现法律规范管不着的现象。如果法律规范不全面,就会使法律表现出不诚信,也会使公民对法律规范产生不信任感。社会诚信则无从谈起。金融危机的全球化蔓延与各国对于诚信的法律规范不完备、不健全有相当大的关系。

3、企业信用严重缺失。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一个独立的信用形式,它涉及到银行信用、商业信誉以及个人信用等方面。具体来看,企业信用涉及到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银行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内部职工之间的信用行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发育阶段,企业信用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观念扭曲,从总体上来看整个社会的企业信用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企业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私营及个体企业。出现企业财务作假、恶意逃避银行债务、拖欠员工工资、虚假信息等不良行为。事实上,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诚信贬值的现象,这就是愈演愈烈的恶意欠债逃债现象,具体表现为:一些企业故意拖欠占用客户的货款、银行的货款、假破产真逃债等。另外,包括企业家在内的个人诚信意识的淡薄、产权制度的缺失等因素也是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诚信问题的解决方略

1、重塑政府机构诚信形象。政府通过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合理公正的分配,并通过公共政策去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增长,维护绝大多数公众的利益。这是政府诚心于民,最终取信于民的必然要求,也是考察现代政府诚信理念与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加强诚信理念建设,强化公务员的公仆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树立服务意识、树立责任意识。应加强诚信行为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应强化问责制和依法行政的意识,积极维护政府机构的诚信形象。政府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政府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公务员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政府诚信建设尤为重要,起到极为关键的统领作用。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8

【关键词】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准则;金融危机

如果不是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可能极少有机会让大家反思国际会计准则的缺陷和问题。国际会计准则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当充分考虑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巨大矛盾,要作好接轨事前的风险预测工作,而不能“事后诸葛亮”;更不能在危机时刻采取鸵鸟战略,甚至饮鸩止渴。

有许多人把国际金融危机归咎于衍生金融工具创新风险和金融监管滞后,但笔者愿意从国际会计和审计角度探讨一下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即国际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以下笔者就国际会计准则凸现的几大致命缺陷进行分析:

一、公允价值能否真正保证公允、合理?它会给全球金融市场乃至全球商品市场带来哪些致命影响?

(一)公允价值的取得途径分析

国际会计准则提出获取公允价值的三条路线:一是如果存在活跃市场,则交易价就是公允价值的代表;二是如果市场不存在相同产品的成交价,则类似产品可观测到的成交价就是公允价值;三是上述两条路线失效,则需要对产品进行价值评估来量化其价值。

从公允价值获取途径分析,它具有“市场客观性”和“主观判断性”双重属性。这种双重属性和两个标准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导致“估值偏好”主观上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实际上,这种估值偏好也正是金融工具本身所具有的“助推效应”。如果市场条件越好的时候,证券及资产价值越容易被高估,相反,越是市场条件恶劣时,证券和资产价值越容易被低估。

以金融资产为例,国际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从某些方面讲,公允价值确实增加了投资产品的公开透明性和公正性,也有效预防了金融机构和交易人员以成本价掩盖市场价格下滑的会计舞弊风险。但是,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获取公允价值的信息。

(二)公允价值的计量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的影响

我们从会计环境、全球资本化程度两个方面分析。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标准完全受到本土会计环境和资本环境的影响。如果在活跃市场与不活跃市场两个环境(一个是纯粹竞争性的资本环境,另一个可能是有条件竞争或约束性竞争的市场环境)基础上分析,前者可能以公允价值获取途径相对更容易、更具代表性,后者可能以公允价值获取途径相对更艰难、更具个案特征。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美国的会计环境一定适合公允价值;而中国会计环境一定适合成本与市价孰低。实际上,无论以公允价值计量,还是以估值模型计量,甚至以成本与市价法计量,首先应当考虑自己国家或企业的基本会计环境。例如,本国的市场开放程度、资本流动规模、会计信息透明公开程度、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等都构成基本会计环境和资本环境因素。我们如果脱离这些环境因素,一味、盲目地肯定国际会计准则,将会得到极为惨重的教训。其次,由于公允价值不合理给全球各国造成的影响,还受到各国资本化程度的约束。也就是各国资本融入全球资本总量的多少和比重。有一种物理现象称为“共振”,全球金融危机也与共振有关。国际会计准则有关公允价值计量类似于一致的“口令”,如果各国资本化程度越高,本国会计准则融入全球化的程度越高,则全球金融动荡给该国家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反之道理亦然。当然,我们不能在全球金融动荡时,把国际会计准则给各国带来的负面影响看得过于消极,市场失灵毕竟属于短期现象。

我们不能总在“市场有效”时分析公允价值问题,应当考虑国际会计准则在什么样的市场条件下、当市场失灵到何种状态时,可以暂时放弃公允价值,选择一些替代方式对金融资产、负债或损益计量。笔者认为,我们应当把金融行业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对各种会计要素的影响,纳入国际会计准则调整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战略。

二、国际会计准则因为公允价值计量所导致的估值偏好的正负面效应,存在着以下几种缺陷

(一)由于国际金融动荡,使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严重丧失了会计的一贯性

任何一个资本市场(包括美国)都存在着“市场有效”和“市场失灵”两种情况,但是,当市场高涨时,因为交易价格偏高,也就容易导致相关产品价值的高估;相反,当市场低迷时又会导致产品价值的低估。同时也表现出在市场交易不活跃,证券或资产需要估值模型定价时,真正合理的价值内涵是不容易发现的。例如,各种不同模型结构差异、各种影响结论的变量差异,使最终估值结论完全带有主观随意性。这就产生了“模型风险”。

(二)严重降低或化解了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在市场活跃时,以所谓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产品利润丰厚,管理者往往盲目乐观、大胆冒进;股东投机欲望也更严重,结果导致各种金融风险不断上涨。一旦市场看空,金融资产价值被低估,依据国际准则,金融机构就要按照资产属性计提减值准备或减少所有者权益,又将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资本充足率水平,此时为了规避不利影响,金融机构又会大量抛售资产,大家越抛售造成资产估值水平越低廉,如此恶性循环,直至银行破产。

(三)加剧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有些充当企业喉舌的金融分析师和评极机构,在金融动荡时为了规避责任,往往助纣为虐,在极短时间内就会变更同一企业、同一债券的信用等级,这不但加剧了市场恐慌,也形成了负面因素叠加、几何放大作用。实际上,公允价值应当是在一个完全健康的市场环境下使用的,这个有效的市场必须具备灵活的调控机制和健全的政策体系(当然包括会计政策)。既要防止经济过热,也要防止经济过冷,既不能在市场高涨时“火上浇油”,也不能在市场低迷时盲目看空。

三、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完善国际会计准则

首先,我们从全球金融监管角度,分析会计准则“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矛盾。在金融风暴来临之前,国际化一直受到盲目吹捧。例如,自由贸易比任何国际援助项目都更迅速、更有效地提高所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由贸易能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多极化条件下,一切贸易壁垒都消除了,世界是平的,一切能流动的东西都会流动,更包括了资本。但是,有谁能想到,危机时刻全球金融风险也在迅速蔓延、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损失也不断从大国或发达国家,转嫁给小国或发展中国家。总之,全球金融危机在国际化条件下,不断加剧了“共振的振幅”,这时的全球金融无监管状态真正出现了。

其次,解决国际化与国家化之间的矛盾应充分强调全球金融统一监管体系与各国独立监管的有机协调。这里既考虑统一监管体系的参与者(即由谁监管和对谁监管),又要考虑如何监管(即监管方式和手段)。只有各国参与者依照统一政策、方式和规则,相互协调之后才能实现最终监控目的。当时,在处理全球统一监管与各国独立监管模式两者矛盾时,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既要考虑全球利益,又要兼顾参与者的各国利益。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全球资源合理配置等,这些都是解决矛盾的基本策略。

最后,统一的全球监管要以各国独立监管为基础。全球经济“多极化”分布关键是由于各国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差异所导致的。说到底,各国监管差异和会计准则差异都是因为“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根基已经渗透到每个经营者和监管者的骨子里。例如,偏好风险、大胆冒进、过度贪婪、投机欲望强烈;与投资谨慎、经营保守、生活有节制、理性投资,形成了鲜明的文化差异甚至文化隔阂。有鉴于此,全球金融危机当头,才应更好地注重各国文化协调与沟通,“文化霸权”或“单边文化”必然使全球金融风暴损失更严重。

总之,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现代金融业始终都是一种重要的孵化器和助推器。由于金融行业内在的经营风险和特殊性,所以,为了稳定全球金融运行机制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应进一步强化全球统一金融监管与各国独立监管的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阎庆民.中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谢平,蔡浩仪.金融经营模式及监管体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陈建华.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林平.银行危机监管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李德.经济全球化中的银行监管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6]周道许.现代金融监管体制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7]苏同华.银行危机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8]满红霞,刘旭东.金融法规[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9]钱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监督管理法注释[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

[10]徐新林.金融法规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9

专家简介:

戴德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位(mpacc)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会计研究》编委,并任北京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海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期刊数十篇,出版《会计事前反映与控制》、《当代会计国际惯例》等著作十余部。获部级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一次、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获中国会计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奖多项。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财政部重点科研多项。主要研究方向是会计理论、国际会计和税务会计。

《财会学习》:由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不断加剧蔓延,会计是反映经济活动的管理行为与工具,那么,美国金融危机中涉及到哪些会计问题?

戴德明: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是最近大家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它究竟与会计有什么关系,在没有充分调查的情况下,很难说清楚。我想金融危机中主要涉及到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主要关系到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

《财会学习》:上述的这些会计问题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戴德明:可以肯定的是,认为美国金融危机主要是由会计引发的或者说是会计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危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从根源上讲,美国把美元与黄金脱钩以后,使得美元变成一种信用货币,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信用货币与储备货币的地位。美国政府利用这个优越条件,但其实施金融政策上缺乏约束;其次,美国政府与美国民众的消费理念过于超前,美国政府长期财政赤字,经济好的时候一片繁荣,但时间一长,经济透支的后果就显现出来。会计上的公允价值计量绝不是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否造成较大的影响都没有确切的证据。会计本身只是一个经济活动的反映,如果说会计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当然会与危机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而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监管的问题。美国的监管部门监管不够严,银行放贷的时候标准太松,流动性很差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衍生金融工具等产品的发展缺乏节制,都应该是监管的问题,而不是会计反映的问题。

目前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会计准则,包括美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都非常关注会计上如何充分地揭示与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如果财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掩盖了公司的真实风险,当然会误导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会计应尽量将披露真实信息的工作做好。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但会计不是万能的。

《财会学习》:按美国会计准则的市值计价的规定要求银行逐季计算其资产的市值,于2007年11月生效,但美国最新救市方案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就“按市场计价法会计标准”进行研究,而欧盟已允许修改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目前各方对是否修改公允价值会计标准辩论很激烈,您对公允价值有什么认识?

戴德明:会计主要起到揭示相关风险以有助于决策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金融工具,恰恰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相比按历史成本计量,更有利于揭示、提示风险,从理论上讲应该是这样。

公允价值在有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的情况下,采用的是市场价格,但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其实未必就很公允。在整个经济形势走好的时候,不排除公允价值计量有可能掩盖了经济泡沫,市价一定程度上的高估,也是难以避免的现实,公允价值计量在这个方面对金融危机的发生可能会有一点影响。金融工具是一种合约,在资产负债表中,一方是金融资产,对应的另一方则是是负债或权益,一般来说,负债的金额也与资产的金额相关,大致上是匹配的,因此说并不是主要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导致投资者的盲目乐观,或者说公允价值计量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金融危机,至少没有充足的依据,我们不好完全否定它的影响,但没办法去证明过于自信的、比较盲目的经济决策有多少是基于公允价值计量而造成的。整个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大家比较认可的是由于美国人滥用美元信用货币的优势地位,导致政府及民众盲目超前消费,制造了经济繁荣的假象。

《财会学习》:在金融工具确认方面,普遍的做法是将公允价值与市场价格等同,国际上有专家指出应加强“第三方估值”的运用,您对此有何看法?

戴德明:按现行准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大多计入到当期损益,目前相关公司亏损很大,美国等都面临很大压力,提出了暂停公允价值计量的设想。在市场波动很大的情况下,按公允价值计量就会出现亏损严重的结果,而历史成本计量就没有这种问题。但是市场确实是下跌的情况,财务报表不去反映它而继续反映历史成本也存在问题。

我们如何理解“公允”,如果说公允价值是指交易双方都认可的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公允的,如果把公允定位于是不是反映了内在价值,这就可能会是不公允的。很多人认为,最好计量属性回归到真实的价值,现在所谓的公允价值实际只是一个价格,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价值。公允价值如果指的是资产、负债的内在价值,那就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但内在价值难以确定,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还有较强的客观性,虽然它不是真实交易,公允价值只是一种假想的交易,假想的交易如果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还算是比较客观的。现在试图用内在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如果完全交给企业自己评估,那就太过主观,所以提出了由独立的第三方来评估,独立第三方评估肯定可信度要高一些,也许会是以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可能造就一个新的行业。

多年以前,在强化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后,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了服务于对外财务报告的广义的资产评估,它主要是指在要求按公允价值计量的情况下,公允价值分不同的层级,如果有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就选择这种交易价格;如果只有类似的资产或负债有活跃市场,则比照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格计量;如果类似的也没有,则要采用估价模型。在第三种情况下,独立的第三方就能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前几年已经开始重视的这一观点,不再仅仅是资产重组、企业并购、改制等服务于重要的交易事项的资产评估,而是关注如何服务于对外财务报告,帮助确定资产负债表日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现在国际上的提议,是将评估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包括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项目,也不再盲目地依赖于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而是整体上都交予独立的第三方来估值。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不错的思路,但要付诸实施的话,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很显然,评估师的资质、能力水平、行业的监管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都需要非常到位,才能起到作用。这恐怕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短时间内做不到,至少是做不好的。如果配套措施不到位,无非是企业花钱请评估事务所评估,实质上还是企业管理当局在估值,这又带来一个弊端,明显增加了一项很大的成本,从整个社会经济来讲,这个成本将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这里我们也要考虑成本效益,这样做是不是合算,究竟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改进有多大的帮助。成本可能是显性的,效益是隐性的,成本是巨大的,带来的好处可能是很小的。一个国家或地区采用“第三方估值”,一定要看实施条件是否成熟,而且效益成本的分析是必需的。资产评估行业的自律,评估师的职业道德、执业水平,监管措施等等,一定要求非常到位,否则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将会变得面目全非,可能比现在基于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计量结果更不可信。

《财会学习》:我国的监管部门与投资者,在运用会计理论与方法评估风险、控制风险以及认识披露的会计信息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戴德明:目前在我国,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有相当部分项目只能说是与公允价值计量有关,比如说资产减值是与公允价值有关系的,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公允价值计量。随着市场的发展,严格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特别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项目会逐渐增多,因此,作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在阅读财务报告中按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确认的公允价值计量所披露的会计信息时,需要结合当时的市场状况,关注当前资产、负债及权益项目的市场状况,比如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就需要结合当地同时期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作为具有一定财务基础的报表使用者,阅读财务报告时还需要作一定的财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报表数据搬过来直接使用,用于决策必须要有进一步加工处理、分析的过程。对于拥有大量专业人士的机构投资者,做到这点并不困难,但对于自然人投资者难度就相对较大,目前散户真正依据公司对外的财务报告来做决策的很少,对按历史成本计价或者按公允价值计价,都是仅仅关注企业是否盈利。我建议他们阅读财务报告时,可以关注一下利润表的结构、当期利润的影响因素等,特别是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结合市场情况分析这部分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比如证券市场处于牛市或者存在泡沫的情况下,按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计价可能就高估了价值,我们不妨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扣除一部分比例再分析,挤掉一定水分后再做投资评价,以降低、规避风险;反之在市场比较低迷的时候,可以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的基础上,作相反方向的适当调整。作为监管部门,同时需要密切关注经济环境,监管措施也应该结合市场总体状况作及时合理的调整,以便更有利发挥其在控制市场风险上的作用。

链接:

金融危机大事记

2007年

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房贷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次贷抵押信贷风险乍现;

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宣布暂停旗下三只涉足美国房贷业务的基金交易;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向相关银行提供948亿欧元资金。――次贷危机波及其他西方市场;

10月30日,全球最大券商美林证券公司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成为华尔街第一位直接受次贷危机影响丢掉饭碗的Ceo。

2008年

3月16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为摩根大通公司收购;

9月7日,全美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由政府接管;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递交破产保护申请,成为美国历史上涉及资产数额最大的企业破产案;美国银行宣布以接近500亿美元价格收购美林公司;

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授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正式接管这家全球最大保险机构。

金融危机的机会篇10

引言

从2007年4月开始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演化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进入2008年,美国财政部托管“两房”,摩根大通并购贝尔斯登,美国第三大证券公司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产,美国第一大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陷入融资困境,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有三个已经不复存在,相当多的中小银行开始出现流动性资金的危机,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放款行indymacBancorpinc也进入破产程序,被联邦机构接管。这场危机并迅速向世界各国蔓延,随后纷纷爆出冰岛国家破产、韩国股市崩盘、花旗拍卖等一系列危机,各国的经济也将面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衰退。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危机呢?人们认为除了金融资产泡沫破灭外,现行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这场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所谓“成亦萧何,败亦萧何”。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会计准则发展的历史及今后变革的趋势。

一、会计准则发展历程的回顾

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它是会计实践上升为理论的高度概括,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使会计工作有所遵循,从而不断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使之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1、会计准则的产生

早期的会计,只限于记账方法和事项处理程序的研究。这是同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当经济发达到较高程度时,会计理论的研究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会计准则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发展阶段:会计准则研究的初级阶段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证券法》,1934年又颁布《证券交易法》。规定凡在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都须提供标准一致的会计报告,并授权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制订统一会计准则。在此之前,于1932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与证券交易所合作特别委员会曾受托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以便通过证券交易所制定证券上市的规定予以推行。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所属专门委员会提出题为《财务报表检查》的报告中,第一次使用了“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accepted?accountprinciples)”±(简称Gaap)?这个名词。同年,该协会又成立了一个“会计程序委员会(Cap)”。1938年该委员会被授权有关会计原则和会计程序的通告。1959年“会计原则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会计原则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从解决个别的会计问题转到建立基本原理和重要原则的研究。从l?959年到1973年十四年,会计原则委员会共出版了31号《意见》和4号《说明》。这些文件,有的是对以前《会计研究公报》的解释和修改,有的是关于财务报表列示的内容新规定。然而,会计原则委员会由于无力协调会计职业界中对实际问题处理方法的差异,也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其他政府机构的责难,很难开展工作,因而最终被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所代替。会计准则研究的高级阶段?1973年经美国公证会计师协会批准,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宣告成立。这个委员会是一个独立性较强的私立机构,他们既不隶属美国公证会计师协会,也不受美国政府管辖,以便行使他们对整个社会各个有关部门负责的职责。这个组织成立以来,到1989年已经发表了l?02个《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其中如外币换算业务会计、租赁会计、债务会计、所得税会计、物价变动会计等都是为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中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经研究后公布的。此外,该委员会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会计基本原则方面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从1978年开始到1985年底共发表了1—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国会计原则的研究已经进入高级阶段。

2、会计准则研究的国际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早就研究本国的会计原则,例如40年代起英格兰和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1Caew)就了一系列的《会计研究公报》。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至今已了二十多项标准。于1988年3月发表了《编报财务报表的理论体系》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七个部分:(1)范围;(2)目的;(3)质量;(4)要素;(5)确认;(6)计量;(7)资本保全。其内容和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十分类似。表明《概念公告》已经产生了国际影响。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标志着我国的会计准则已步入国际趋同的阶段。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现行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

1.采用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扭曲了资产内在的价值,背离了会计核算谨慎性原则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描述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通俗地说公允价值就是市价。一般而言,当资产或负债存在活跃的市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当不存在活跃市场,参考熟悉情况、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相同或相类似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等的市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当不存在上述两种情况时,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公允价值。同时准则还规定,以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租赁中出租人为担保余值以及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损益。由于经济本身具有周期性,当经济处在繁荣期时,对于持有大量金融资产及金融衍生工具的企业会因价格上涨,而导致其投资收益大增,进而增厚利润。同时,其股权企业也坐享其成,水涨船高;当经济处在下行期或金融危机时,该类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大幅缩水,投资巨亏,甚至面临破产,其股权企业也深受其害。公允价值成了一柄双刄剑,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各界已经认识到现行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正积极探索、寻找更好的计量模式,遵循谨慎性原则,如何采取有效计量方法,防范或避免因市场波动对会计计量的干扰和影响,公允地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和企业的经营能力,是摆在会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2.现行的会计准则有关规定未能充分反映企业资产整体价值

企业的整体价值包括有形资产的价值和无形资产的价值,会计准则应采用恰当的计量方法公允地反映企业的内在整体价值,而目前的会计准则在这方面还有所缺陷,表现在以下方面:(1)现行的会计准则仅对资产进行了公允地反映,而对以成本法核算的负债是否要公允的反映却未做出规定。(2)现行的准则对以历史成本法计量的非流动资产规定了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对于流动资产可以允许计提坏账准备和跌价准备,却没有明确地规定上述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升值的问题如何处理,同时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转回,更不能体现资产的公允价值;(3)企业的整体资产价值不仅仅是单个资产价值的累加,而决定于未来持续流入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现行的会计准则仅要求反映企业各项资产或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却未规定对企业整体的公允价值进行反映,因此,对于整体资产公允价值与各项资产累加的公允价值扣除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差异即商誉的会计处理,准则没有做出规定。

3.现行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着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

合并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反映的对象通常由若干个法人组成的会计主体,是经济意义上的主体,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合并财务报表是以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个别财务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抵消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编制的。因此,合并报表能够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合并财务报表有利于避免一些母公司利用控制关系,人为地粉饰财务报表的情况的发生。但是,我们认为合并财务报表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合并财务报表缺乏法律基础,从法律理论上讲,母公司与子公司均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对外独立承担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合并财务报表会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并入母公司,母公司实际并未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合并报表会计处理与实际情况不符,会计理论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第二,合并财务报表抵消了母公司与子公司正常的内部交易,未能真实地反映母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例如,B公司为a公司的全资子公司,a公司将其成本为10万的库存商品,以市价销售给B公司为12万,不考虑相关税的问题,a公司的销售利润为2万,但根据会计准则有关合并报表的规定,对该项交易行为进行抵消,抵消的结果是不产生任何销售利润,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仍为10万,而其市场的公允价值是12万,而准则仅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却未对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升值进行调整,进而导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产和损益未能公允地反映。第三,合并财务报表增加母公司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合并报表反映的是集团整体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一旦子公司存在有毒资产或财务报表存在瑕疵,就会将风险和责任转移给母公司。因此,母公司会增加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会计准则变革途径

此次金融危机百年不遇,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没,花旗银行危在旦夕,美国汽车行业摇摇欲坠,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国家面临产能过剩、失业压力。人们在深刻地反思金融危机的根源,除了金融泡沫破灭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也为金融危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人们纷纷指责现行会计准则的同时,更加理性的思考未来会计准则的发展途径和变革方向。

1.舍弃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重返以历史成本法计量的传统模式。

此次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各界充分地认识到了现行的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在经济危机下,采取公允价值计量与其说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而不如说会造成大量的企业破产,市场的非理(例如,石油由150多美元一桶降至还不到30美元一桶,花旗银行的股价跌至还不到1美元)会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得到充分的反映,从而导致企业资产锐减、利润巨亏。会计准则正扮演“经济杀手”的角色。因此,会计计量的谨慎性原则和理性理念没有得到贯彻执行,以西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和企业界迫切要求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修改现行的会计准则,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会计委员会正在研讨中,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变革已摆上了议事日程。3月17日,美国金融会计准则委员(FaSB)主席赫兹率先透露,在4月2号,FaSB将就“逐市计价”(marktomarket,FaSB)这一会计准则,做出一次投票。将可以不再按照市场交易价格来确定,重新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将会使会计报表变得好看,不至于使各大金融机构因持有的衍生金融产品和结构化金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不得不进行大幅资产减记,进而陷入资金不足甚至破产的境地。但我们认为,会计计量重新采用成本法计量模式只是在金融危机背景权宜之计,不能代表未来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

2.对现行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修改,以历史成本法结合公允价值计量的创新会计计量模式将会得到发展

未来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既要吸收现行会计准公允价值计量的理念,又要解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结合的会计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变动不再计入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亦称股东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权益,就是计入损益,权益表现为计入资本公积,损益表现为计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和未分配利润。其中,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利得和损失,未计入当期损益的,计入资本公积。我们认为,在某一时点上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异不会产生损益。因为该时点上资产、负债公允价值的差异,不能表现为实现的收入、成本、费用,因而对当期损益不产生影响。公允价值的变动也不应该表现为对权益的影响,因为在该时点上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也未产生实际意义上的利得与损失,利得和损失应通过交易行为确认,在企业的利润中反映,离开了具体的交易行为,谈利得、损失只是“空中楼阁”,其利得、损失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公允价值的变动对所有者权益不产生影响。公允价值变动只是企业资产、负债在某个时点上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异,应设立专门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的性质既不表现为资产和负债,也不表现为所有者权益。因此,会计核算的等式表述为: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变动+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模式计量下,企业日常核算中若无特殊需要按资产负债发生的成本计量,在报告日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公允价值变动及公允价值变动表,公允价值变动表的项目基本与资产负债表的项目相同,清晰地反映出各类资产、负债在报告日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

我们认为,公允价值变动表包括三方面:公允价值变动包括对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以及企业整体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整体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与(资产价值变动—负债公允价值变动)的差异表现为企业商誉的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变动表应该作为企业财务报表的一部分纳入企业的财务核算。在这种计量模式下,资本公积核算企业资本的溢折价、商誉、其他公积,不再反映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利得与损失。因此,它与现行的准则最大的区别在于:(1)净资产不等同于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是指在某时点资产扣除负债的公允价值,是时点的概念。所有者权益亦称股东权益,是股东在企业经营期间享有的权益,是一个时期的概念,包括股本、股本的溢折价、盈余公积或经营风险金、未分配利润等。两者的差异就是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是指企业在某个时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形

成的差异,换而言之是企业资产、负债某个时点上的利得损失,由于这些利得损失尚未实现或不能实现,可以称为潜在的利得损失或未实现的所有者权益。因此,净资产=已实现的所有者权益+未实现的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变动;(2)企业整体价值观不是以企业现有的资产为基础,也不等同于投入成本,而取决于未来持续的现金流及盈利能力。我们认为对于现时净资产为负的企业,如果它具有可持续的现金流入和盈利能力,它的整体公允价值可能为正;对于一个净资产为正的企业,如果没有未来持续经营能力,那么其整体资产将会贬值。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净资产不等同于企业的内在整体价值和所有者权益。采用这种计量方法的优点是:第一,会计核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第二,公允、真实地反映了企业内在的整体价值;第三,公允价值的变动不再计入所有者权益,从根本上解决了现行会计准则的弊端;第四,公允价值的变动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盈利水平没有相关性,公允价值变动不作为企业的考核依据;第五,公允价值变动反映了市场的波动性,从而能纠正人们非理,使市场回归理性。

3.由于合并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建议对外取消合并报表的使用,进一步完善长期股权投资科目的核算方法。

由于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对外取消使用合并财务报表,同时仍使用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并使之进一步完善:首先,确定子公司在报告日的整体资产公允价值,按照母公司持股比例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第二,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异调整公允价值变动;第三,母公司根据子公司的利润情况(扣除关联方交易产生的虚增利润),并按照持股比例确定投资收益,同时冲减公允价值变动。第四,当转让子公司股权时,按照转让股权的比例冲减相应的公允价值变动,同时结转长期股权投资并确认投资收益。

4.为了提高企业抗拒风险的能力,建议计提企业经营风险金

企业在经营中时刻面临市场风险,抵御和防范市场的能力对企业而言尤为重要。在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公司和企业就是因为资金链断裂濒临破产。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要树立风险意识,学会以丰补歉,建立风险金制度,企业应每年按税后利润计提风险金,纳入所有者权益内核算,风险金计提到股本为止,风险金主要用于弥补亏损、归还借款、赔付等风险性支出。我们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对盈余公积科目的定义类似于风险金,可以考虑将盈余公积变更为企业风险金进行管理。

总之,金融危机充分地暴露了现行会计准则的弊端,因此对现行会计的变革与修订迫在眉睫,未来会计准则必须解决现行会计准则存在的不足。在坚持公允计量、谨慎性原则的前提下,公允、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内在价值和盈利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人士地努力下,会计准则的发展必将适应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经济科学出版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