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动物医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20

农学动物医学篇1

关键词:动物医学;实践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0-0012-0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为此,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与时俱进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是我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遵循的原则。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专业岗位的要求,与专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可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技能训练平台、专业岗位实践平台三大步进行构建。混合型体现在教师类型的混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混合、教室与实验室的混合等方面,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界限,打破原来按学科设置实验室的传统布局,对实践教学设施进行重新整合,形成一体化混合实践教学模式。

一、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情况

我校兽医专业实践教学建立了以培养学生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基础理论课程是医学专业的基本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由理性认识上升到感性认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课程实验中必须掌握医学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形态观察、临床应用等技能。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不但要讲授传统实验方法,也要融入新的方法,以便学生毕业后适应现代养殖业对兽医专业知识的要求。综合性实验是我们制定“721”培养模式确定的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在所有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教授之后,在学生进入临床教学实习前要开展的一个综合实验性实践教学环节。“九五”期间主要是五大临床课程的综合实验教学;“十五”、“十一五”期间拓展到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在“十二五”我们调整教学计划,把综合实验教学学院统筹管理,制定以传染病诊疗综合大实验和普通病综合大实验两大环节,根据疾病调整教学资源,使我们教学更接近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对临床基本病例的诊疗处理能力。临床教学实习及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必须进行的两个实践环节,时长接近一年,要求学生到基层养殖场、兽医站、动物门诊、研究所、药厂、防疫站、动检所等单位,对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接触、了解、解决、分析、总结的实习,最终培养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现代兽医人才。“十二五”我们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以课外活动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科创实验、拓展训练、企业班等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了解畜牧业发展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目标。

二、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情况

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在“十一五”基础上重新调整培养方案,调整教学计划及各课程学时比例,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夯实理论基础知识、规范实验操作规程、强化综合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临床实习要求和标准,形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教学为主,课程实验、课程综合实验、课程实习、临床教学实习、毕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为辅的理论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系体在保证专业课程理论学时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科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同时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实践教学环节,科学论证,结合国外培养方案,制定符合兽医发展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721”培养模式,即学生有7个学期的课程学习、2个学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及1个学期的专业知识拓展学习。近年来,我们又把大学生科创训练、社会实践调查、专业拓展训练、校企合作实践班纳入教学体系建设当中,形成全方位综合实践训练体系,具体如下。

1.课程实验教学方面,每一门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坚实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各门实验课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作为切入点,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基本技能的同时又达到强化理论知识的目的。统筹设置实验课程,精选内容,整体设计实验项目。

2.综合大实验课程,改革原有的以“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以“病例”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以传染病综合实验和普通病综合实验为主的综合性大实验训练模式,突破原有生理、生化、药理、病理、微生物、寄生虫、传染病、内科、外科、产科、中兽医等以小实验为单位的实验课程体系。学生在综合性大实验时,各教研室教师集中在一起上课,学生独立对具体病例完成其“发生、跟踪、诊断、治疗、预防、总结”的“5+1”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达到身临其境的实践教学目的。教师只是负责指导,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及时引导,真正体现出综合实验的内涵。

3.教学实习与毕业实习阶段,学生有一年的实践训练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加强教学与生产和科研的相互渗透,尽可能将科学研究实践中的技术方法转化到实验教学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的实验,使实验教学内容更贴近现代科研实践水平,使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现代生物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现状、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如新的仪器投入本科教学、新的检测手段和实验方法应用于实验教学内容中。同时,注意“产学研”合作教学,先后与生泰尔、沈阳和丰集团、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及40多家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让学生了解一线生产需要,在实践教学中直接从事企事业生产工作,一方面是教学适应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是学生适应社会。同时,还开设了中心创新项目、院内开放基金,让有能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通过课题的形式提高实验设计思路,使实际处理问题能力得到锻炼。

三、兽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效果分析

实践教学的效果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情况方面得到社会的认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每年就业率在省内处于前列,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能够在工作岗位或临床实践中有效应用专业知识;二是学生实践能力较强,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基层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都是单位的一线骨干,很多用人单位对我学院的毕业生评价较高;三是学生在单位发展较快,短期内能够得到重用,归功于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与创新、创业精神。

2.家长、学生对兽医专业的评价。91.3%的家长对动物医学学院的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实验室建设感到满意。从学生高考报志愿和学校新生录取情况看,学院生源好,生源质量高,“十二五”期间动物医学专业一批次一次性录满,录取分数线远远高出黑龙江省的控制分数线。

3.在辐射示范方面,动物医学专业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的认可得到了同类院校的认可,现在全国各类农业院校借鉴我院的培养模式,又将四年制培养模式改为五年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也参照我们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利,肖建华,张建涛.适应执业兽医制度考试要求调整本科教学相关内容[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108-109.

[2]肖建华,高利,张建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3,(11):141-143.

[3]范宏刚,高利,魏萍,肖建华,张建涛,王洪斌.面向执业兽医与官方兽医认证制度的动物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13,(5):16-19.

[4]高利,肖建华,张建涛,范洪刚,王洪斌.适应执业兽医考试制度、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24):44-45.

[5]李景峰,东彦新,胡宗福.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3,28(6):687-688.

农学动物医学篇2

而对于农业大国的中国来说,中医的意义不仅在于医治人类的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还在于其原理和方法对所有动物乃至所有植物都有医治病虫害、促进健康生长的作用,是中国几千年农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经济与政策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朱立志先生对其运作机理和内涵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为农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中医农业”的运作机理

农业是与动物、植物以及诸多其他生物打交道的生态产业。所谓“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达到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促进动植物健康生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引导功能性健康农产品开发的目的。

“中医农业”可以在农用药物、饲料和肥料三个领域广泛应用,即利用中医原理和方法将动植物以及相关生物元素和天然矿物元素制成农药及兽药、饲料和肥料或者天然调理剂和添加剂,目前典型的应用案例有中草药农兽药、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草药生物肥素和生长调节剂等。

从“中医农业”的运作机理上来看,朱立志认为,可以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1.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或提取物实现农业的绿色防控。

“中医农业”采用的中医药农药来自于天然生物体,这些生物体经过千万年逐渐演化形成了自身防御系统,因此中医药农药成份复杂、作用方式多样,不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且,中医药农药还有杀虫谱广、持效时间长的特点。此外,由于中医药农药均为自然产物,在环境中会自然代谢,参与能量和物质循环,不会发生农药富集,对环境、人畜、天敌安全;中医药农药由于自身来源于生物体,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天然生长剂,有助于提高动植物的抗病能力,促进动植物生长,增加病虫害预防作用。

2.利用生物元素和其他天然元素的组合搭配达到农业动植物的生长调理效果。

例如,在山西省新绛县,在种植有机蔬菜方面,克服了有机农业不能抵御病虫害、不能高产的瓶颈,被研究者冠以“新绛模式”。该模式主要特色有四个方面:一是增加富含各种中药微量元素的矿物质,促进作物次生代谢以产生化感物质增加植物抗逆性、抗病性和产品的营养水平及口感。二是充分发挥有机碳对作物高产的重要作用,注重来自于农业有机剩余物的大量碳素有机肥投入;三是投放微生物复合菌群,既通过微生物分解土壤中的有机氮为作物提供氮素,又可以通过其中的固氮菌有效保证作物对氮的大量需求;四是注重调理土壤物理性能,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在新绛,通过上述特殊的有机栽培方式,不仅没有发生重茬病等设施农业容易出现的病虫害,而且实现了稳定的高产出。

3.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之间的相生相克机理促进农业动植物的健康生长。

例如,在安徽黄山巨农多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茶园里,采用乔灌草立体种植,利用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驱虫、杀虫、引虫、吃虫;茶园种植的草本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能够抑制杂草生长,无需使用除草剂;利用茶叶的吸附性和喜欢适度遮阴特点,种植花香、草香、果香植物为茶叶增香,又可以为茶树适度遮阴,为茶树创造一个适宜的健康的生态环境。

“中医农业”的发展前景

可以说,“中医农业”是伴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不断发展的,早在1909年,被称为美国土壤物理学之父的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威斯康星大学的农业物理学教授富兰克林・H・金,用了9个月的时间对亚洲农业进行了考察,并于1911年出版了“四千年的农夫”(FarmersofFortyCenturies),详细介绍了中日韩农民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培肥土壤、轮作间种等方面的经验。该书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系统描述“中医农业”的著作,书中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与自然和谐的亚洲传统农业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随着化肥农药在农业中逐步得到推广,这本书也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在中国本土农业也受其影响,慢慢偏离了“中医农业”的轨道,使得农业越来越不健康。

“中医农业”的核心是生态循环。农业中的物质循环系统就像人的循环系统一样,如果不能畅通,农业也不可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好生态循环农业的文章,农业的循环系统健全了,农业才能健康发展。特别要强调的是,就像人体的根本部位不能有毛病一样,农业的根本部位也不能有毛病。而r业的根本部位就是土地,所以说,搞好生态循环农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就会不断提高,土壤的理化性状也会越来越好,被化肥农药破坏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就会逐渐恢复,作物根部的养分循环就会畅通,耕地的质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这样好的土地上,农业必然会可持续发展。

农学动物医学篇3

*同志作为一名教师,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三个层次共10门课程,如博士生的兽医外科学进展、超声和内窥镜技术及显微外科学;硕士生的高级兽医外科学、临床诊疗新技术和理疗与激光;本科生的家畜外科学、家畜外科手术学、兽医理疗学和临床教学实习等课程。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总是认真备课,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即使是选修课和实验课,也同样对待,精心准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他深知教材是高等教育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根据教学和临床的需要,积极编写教材和专著。参编《家畜外科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兽医临床诊断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兽医外科学》(兽医专业参考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小动物麻醉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小动物麻醉教师培训班教材,主编并总审,东北农业大学出版,1993年)。现正在主编《家畜外科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农业出版社)第四版和参编《家畜外科手术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第四版。出版专著二部《犬病学》(中国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年),《科学养犬和犬病防治500问》。

*同志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共进行四项教学与教改的研究,主持国家教育部教研项目“动物医学类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和实践”的子项目;参加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动物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主持东北农业大学教研项目“医教结合——兽医专业临床教学模式的研究”;主持东北农业大学教研项目“兽医外科手术的多媒体教学”;主持东北农业大学教研项目“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完成的教研项目中,“五年制兽医教学改革721模式的实践与成效”项目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医教结合——兽医专业临床教学的一种有效模式”项目获东北农大学1999年优秀教学成果奖。这些教学成果的实施,对于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不仅仅在黑龙江省,而且在全国有很好的声誉,许多省争相要我校兽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由此可见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作为动物医学院院长,*同志在这方面思路宽阔,成绩突出。

*同志还非常注重学科建设和“211工程”建设带领动物医学院做了大量的基础建设、人才建设和条件建设。经过艰苦的努力,三年内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被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兽医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重点学科评审中,动物医学专业一共有三个二级学科,于2000年全部通过省重点学科评审。现在又都申报了国家重点学科,争取能够有新的突破。“211工程”已完成了一期建设,去年通过了省级验收,最近正在积极准备通过国家教育部六月末组织的验收。

在科研方面*同志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现主持科研课题五项,科研经费合计74万元。主持的项目有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黑龙江省青年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九五”重大项目,黑龙江省创新工程项目,黑龙江省“九五”攻关项目各一项。参加科研课题四项,主要有省科委攻关项目两项,美国ConRaD基金会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一项。完成的课题中有3项获奖,其中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同志不但出色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结出丰硕的果实。已培养出2名博士研究生和6名硕士研究生。还有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6名。他所培养出的硕士研究生全部攻读了博士学位。其中有一名因成绩优异被提前推荐攻读博士学位,另一名以优异成绩被美国purdue大学录取,这在我校还是首次。

*同志除了完成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工作外,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兽医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兽医外科学分会小动物疾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兽医外科学分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东北外科分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东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常委,并被聘为部级和地方主办的《中国兽医杂志》、《中国动物保健》、《激光生物学报》、《激光杂志》、《东北农业大学学报》、《黑龙江畜牧兽医》、《中国动物检疫》七种学术刊物的编委。1999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评为东北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被评为东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农学动物医学篇4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水平及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纵观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70%以上。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我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4%,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由家庭副业发展成为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2004年,我国畜牧业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达到12174亿元。2009年,全国肉类总产量7642万t,禽蛋产量2741万t,奶类产量3518万t。在中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畜牧业还可以大量吸纳劳动力,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有1亿多人。近年来,我国畜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规模化比重不断提高。但畜禽养殖仍然以“分散饲养”为主,千家万户养殖畜禽的生产习惯依然存在,并会在今后相当的时期内存在下去。2009年,我国生猪散养户数占总养殖场(户)比例为96.2%;蛋鸡为96.8%;肉鸡为98.1%;奶牛为76.6%;肉牛为96.0%;羊为91.1%。散养户饲养条件差、生物安全水平低,容易发病。在这种背景下,搞好畜禽疫病防控是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的特点,需要大量的兽医人员来承担疾病诊疗、免疫注射等兽医工作。

2乡村兽医及其现状

乡村兽医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根据《动物防疫法》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的规定,乡村兽医可在规定的乡镇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并根据其服务内容收取相应的费用;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的从业行为属于兽医执业行为,由于我国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刚刚起步,2010年才在全国开始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执业兽医队伍还很弱小:另外,大量的在乡村从事兽医服务的兽医人员还达不到执业兽医资格认证的水平,只能纳入乡村兽医队伍。可以说,在养殖业一线,特别是广大农村从事兽医服务的人员,大部分是乡村兽医。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乡村兽医66万人。但是,乡村兽医队伍的现状令人堪忧。①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据全国各地的报道和内蒙古的调研资料显示,乡村兽医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不高,受过专业学历教育的很少,一些是祖传兽医或兽医学徒出身。大多数乡村兽医人员未经专业基础和职业技能的系统培训,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中虽然大多数都取得大中专文凭,但全日制学生并不多,函授生所占比例大,村级防疫员也只经过短期培训,大部分仅仅掌握打预防针和医治简单疾病的技术。由于工作艰苦、待遇不高,大批的兽医专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养殖业第一线工作。②人员老龄化。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兽医人员因为有编制限制,近年内很难空编进人;农村的许多年轻人也因为乡村兽医工作辛苦,收入不高而不愿意从事学习并从事兽医服务工作,纷纷进城打工,导致人员老化现象严重。③职业道德素养差,服务不规范。乡村兽医的服务水平普遍不高,有些法律观念淡薄,事业心和责任感差。个别人员以销药盈利为目的。甚至出现经营假兽药情况,缺乏兽医应有的良知。④经济收入低,工资无保障。由于乡村兽医的诊疗服务面对的是广大的农民,所以诊疗收费很低,还常有赊欠现象,许多乡村兽医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依靠兼任村级防疫员的工作补贴。据调研,不同地区的防疫员补贴标准也差异很大,少的年补贴只有两三千元。目前乡村兽医队伍的现状与防控动物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差距还很大。迫切需要加强乡村兽医队伍的建设。

3乡村兽医在疫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兽医技术人员是畜牧兽医科技推广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畜牧业走进千家万户、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村畜牧业发展模式还是以家庭养殖为主,户数多,又分散,疫病防治工作难度非常大。由于畜禽患病,使农民和养殖户的畜禽因延误治疗而死亡的情况经常发生。严重影响农民养殖的效益和积极性。对于农村的畜禽疾病防治,目前还主要依靠乡村兽医。所以,乡村兽医是农村畜禽疾病防治的重要力量。

我国目前实施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根据农业部的规定.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作为防疫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环,村级防疫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服务于国家强制免疫计划,为负责区域内的畜禽进行强制免疫的疫苗注射,所以乡村兽医还是我国实施的以免疫为主的动物防疫制度的重要实施者。另外,动物防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经常处于动态管理之中。村级防疫员是国家动物防疫政策与养殖场(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国家的防疫工作具体由村防疫员落实到养殖场(户)。乡村兽医在日常的诊疗服务中,密切接触畜禽,他们最可能首先发现疫情。农业部也指出。乡村兽医可以兼任动物疫情的观察报告员,这样就使动物疫情报告系统网络延伸到村,使防疫和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的重心下移,有利于重大动物疫情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所以乡村兽医在疫情报告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4加强乡村兽医管理的建议

在畜牧业快速发展、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对乡村兽医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管理也要逐步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上来,使乡村兽医人员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进一步提高对乡村兽医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乡村兽医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各项动物防疫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加强乡村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网络延伸到基层,把动物防疫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进一步做好乡村兽医登记管理工作。根据农业部的要求,乡村兽医要实行登记管理。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到当地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申请乡村兽医登记。对符合条件完成登记程序的及时审核颁发乡村兽医证书,加强登记信息管理,建立健全乡村兽医档案,规范乡村兽医队伍。

(3)加强乡村兽医培训工作。根据当地乡村。兽医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规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兽医培训,提高乡村兽医业务素质,推进乡村兽医逐步向执业兽医发展,逐步提兽医队伍。逐步提高乡村兽医业务水平,提高动物防疫综合能力。

农学动物医学篇5

中医不仅能医治人类的疾病、保障人类的健康,而且其原理和方法对所有游锬酥了有植物都有医治病虫害、促进健康生长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尽管中医原理和方法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也很早,但很长一段时期由于我们比较依赖化学农业,忽略了中医原理和方法在农业上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但目前植物性药品在农业上应用较多的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加大中医原理和方法在农业上的应用,加快发展“中医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谓“中医农业”,就是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化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目前在很多地方,化学药剂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这也给中医药农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例如,由于连作大棚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危害蔬菜生产的虫害、病害也越来越严重,病虫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再加上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甚至是高毒农药,不但破坏了作物的根系,也破坏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打破了土壤生态平衡,造成恶性循环,致使病虫害防治越来越难。在这些地方,就迫切需要施用中医药农药进行绿色防控。

诸多研究和实验证明:利用中草药、微生物等制成的肥料、农药和饲料,既改善农产品的产地环境,又保障农产品的优质高产。例如,有研究证明一些功能性微生物菌肥,能有效的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具有很好的改良土壤板结的作用。菌种繁殖过程产生大量的多种活性强的代谢产物,还能与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及重金属产生螯合物,使其不被植物所吸收,有利于解决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再如,农业科研人员已成功研究利用微生物菌肥来减少水稻田里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另有研究证明,从多味中草药萃取的生物制剂,不仅可以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而且可以为植物提供全程保健和病虫害有效防治,可以取代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逐步改善土质、水质和生态环境,已经在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果树、茶等农作物生产中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又有试验证明,利用发酵提取技术,萃取中草药物质作为肥料元素,制成生物肥料,既能使玉米、大豆、水稻、小麦显著增产,又可有效提高粮食品质。还有试验证明,采用复合中药生物饲料,结合动物生长需要,既可解毒排毒,又可均衡营养喂料,效果十分明显。另外,中草药植保、动保产品可有效取代化学农药(兽药),为动植物提供病虫害绿色防治。

当然,实现这种新的农业模式必然需要一系列的努力。在这当中,首先少不了产业发展规划的引导。有了规划,接下来就要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和论证,对相关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要让大家了解新的理念,必然也少不了科普教育的支持。

农学动物医学篇6

一、价格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完善农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一个弱势产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根据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原则,适当扩大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的范围,建立重要农产品的战略储备制度,在“绿箱政策”范围内给予补贴,将会促进农民农业收入的稳步增长。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行调控,避免因其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造成影响。

(二)规范农村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农民负担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农民在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消费、农产品出售等方面都与价格工作密切相关。进一步加强农资、农业用水、农村用电价格管理,做好农民就医、子女上学、建房、计划生育、婚姻登记等方面的收费管理,规范农村市场经营者价格行为和秩序,通过对农民进城务工、培训、职业介绍实行优惠的价费政策等措施,促进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发挥价格配置资源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流动,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积极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引导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流向农村,就能够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当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广泛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民增收减负的价格和收费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面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农资价格涨幅过高,使农业生产收益降低。

2003以前,我市化肥价格长期在低价位运行,化肥生产企业处于亏损状态。2003年底以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生产资料购买量大增。同时,由于煤、电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致使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引起了广大农民的强烈反映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为控制化肥价格的过度上涨,我市物价部门加强价格监管,先后实施了差率控制和最高限价等干预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与2003年前相比,近两年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据调查,尿素价格由2003年每吨1350左右,上涨到2005年每吨1930左右,最高涨幅达到48%。我市最高限价为每吨1950元。因化肥价格上涨,2005年全市种植小麦每亩增支17元,增长21%,玉米每亩增支9元,增长11%。而农产品价格变化不大,这使农业税减免和粮食直补等带给农民的实惠大打折扣。2005年小麦、玉米每亩净利润分别为146元、158元,比2004年的198元、192元分别下降27%、18%,农民种植业收入明显减少,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

(二)相对农民收入来说,教育支出在农民支出中比例仍然过大。

2004年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了实行“一费制”收费改革,对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乱收费,减轻农民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仍有不少学校打着“家长自愿”晃子擅自收取补课费、校服费、资料费、试卷费、教课外辅导材料费。有的学校征订教辅材料时,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另外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民对彩版教材、作业本费、烤火费、信息技术教育费等问题反映较多。目前农村小学一年级课改前教材价格是56元/学年?生,但是课改后实际价格为131.2元/学年?生,是课改前的2.5倍。有的学校每学期收取25元―30元的微机上机费,但是学生从没有上过计算机课。高中教育择校费,重点高中年均4000元,普通高中年均2000元,农民也反映强烈。而一个大学生的年均费用在10000元左右,如果仅靠种植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过高,一般农民家庭承受不了。虽然国家推行了高等教育贷款制度,实际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得到教育贷款。

(三)医疗费负担过重,农民往往因病返贫。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医疗药品价格的监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连续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收费,但是药价虚高、医疗费贵、农村医疗市场价格混乱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据调查,目前多数农村没有合作医疗,基本上是个体行医,收费不规范。有的地区一瓶眼药水县城卖0.2元,乡镇药房卖0.5元,而边远乡村卖到1元。有的医院收费混乱,一户村民反映,他因阑尾炎住院治疗,就花掉3000多元,用去全家一年近一半的收入。如遇有重大疾病就需要上万元,甚至几万元,更难以承受。农民重大疾病没钱治疗,只能“小病挺,大病挨,不行才往医院抬”。农民看不起病的主要原因农民收入低、药价贵、收费高。因病返贫已成为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四)农村用电价格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合理的因素。

据调查,目前全市大部农网改造工作已经完成,农业用电价格基本理顺,电力部门直接管理,严格执行电价政策。但仍有部分县农网改造工作没有到位,电力部门难以抄表到户,只抄表到变压器总表,执行国家目录电价。为此一些村配备了“二电工”,村委会一些费用也加进电费,增加了农民负担。目前电力部门规定,变压器更换与增容不收增容费,由各村投资,电力部门只负责生活用电变压器维护,其他变压器维护则由农民负担。因此一些村在收取农业生产电费时,或按地亩收费,或按灌溉时间收费,将机井购置、维修等费用摊入电费,如有的村每千瓦时0.7元左右,有的村每小时收费:浅井2.4元/小时,深井3.6元/小时。另外目前实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仅限于生活用电,农村工副业电价水平较高,有的达到每千瓦时0.756元,有些更高,大大高于目录电价水平,制约了农村工副业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民增收。

(五)县级物价部门价格管理力量薄弱,农村市场价格秩序有待进一步完善。

县级物价机构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前沿,与农民打交道最直接,也最了解农村实际情况。但多年来县级物价机构在农村价格监管中基本处于“有力用不上,说话没份量”状况,按照现行的价格管理权限分工,县级物价部门除了查处一些价格举报外,没有价格管理的职能。而且我市多数县级物价机构力量薄弱,缺乏经费,困难较多,再加上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农民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商品明码标价率低,假冒伪劣商品比比皆是,价格欺诈行为大量存在。与此同时,去年以来有些县级物价机构已经被撒并,价格监管职能进一步弱化,影响了县级物价队伍的稳定,对农村市场价格监管造成不利影响。

三、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格对策

(一)物价部门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

我们认为:物价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担负着重要职责,有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价格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规范农村价格秩序,维护农民利益,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次坚持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既要积极解决农村生产发展方面价格和收费问题,促进农村生产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又要关注农民生活方面价格矛盾,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既要着力解决好当前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价格问题,又要注重制度建设,建立保持农村市场价格稳定的长效机制。做到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逐步推进,并作为“十一五”期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物价工作的重中之重,健全制度,完善措施,抓好落实。第三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在价格职能上,将管理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以推行涉农价费公示为契机,加大涉农价费的整顿力度,不断净化收费环境,规范收费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变“管价格”为“管行为”。把过去以检查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为主,逐步转变到营造和维护一个公平、公正、合理、有秩序的农村市场竞争环境上来;以着力推行乡镇明码标价为契机,大力整治各类不正当价格行为,不断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努力提高农村价格工作的监管水平。变“被动式”为“主动式”。充分利用各级价格监督网络,把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提高价格政策的透明度,让每个农民都明白价格政策。认真对待每一个上访,每一个价格举报案件,虚心听取,耐心答复,着力化解价格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作出贡献。

(二)加强县级物价队伍建设,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

当前县级物价机构的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极不适应,要充分发挥县级物价机构建设新农村中作用,强化县级价格管理职能,充分调动县级物价机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性,加强对县级物价部门指导,积极为县级物价部门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稳定县级物价机构和物价队伍,不断提高县级物价干部综合素质,认真组织好县级物价干部的培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真正增强县级物价部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能力。

(三)加强农资价格监管,建立农资补偿储备制度。

当前化肥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一方面,是国际市场化肥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国内用肥需求增加,生产成本上升造成的,另一方在管理体制也存在问题。1988年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对化肥出厂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销售价格全部放开。形成化肥流通渠道乱、秩序乱、质量没保障、价格不稳定,虽然从2004年开始对流通环节实行差率控制。当农村化肥使用旺季,化肥价格出现波动时,缺乏应有调控能力和物价手段。建议:逐步放开化肥价格,完全由市场自由调节。研究建立农民直接补贴的制度,参照国家对农民种粮补贴、良种补贴的做法,将原来给予化肥生产企业的优惠政策直接补给农民。要建立化肥储备制度,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对化肥经营企业实行倾斜政策,促使经销者淡储旺销,保证供应,稳定农资价格。

(四)完善教育收费,重点解决上学贵问题。

解决农村教育乱收费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如加强政府对农村教育设施投入,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等,但从物价部门来讲,仍有许多工作要做:进一步完善“一费制”的办法,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收费行为,研究提出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杂费的有关政策措施,减少农村就学家庭负担。加强对中小学教材价格的监管,研究制定适合农村使用的教材价格政策。按照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制定对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上学的减免措施。清理整顿农村改制学校收费,坚决制止以改制为名乱收费的行为。严格规范农村公办高中“三限政策”,禁止在限定的金额外乱收费。支持和帮助学校及教育部门对贫困生、特困生实行扶贫济困助学,探讨实施特困阶层的“免费入学工程”。

(五)治理医疗乱收费,重点解决看病难问题。

我们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着眼全局,不能仅仅局限于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是对全社会而言,是一个不可分隔的整体。建议有关部门应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根本。物价部门要研究制定对农村合作医疗收费的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收费,降低少数不合理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制定一些适合县级医疗机构的价格政策,如对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推行“单病种”收费,制定“单病种”收费标准,降低医疗费用负担水平。规范农村大型医疗检查设备价格,对大型医疗检查设备实行单机挂牌收费。加强对乡、村医疗机构收费标准的监管,做到明码标价,接受群众监督。对列入省级定价目录的非处方药品,分期分批公布其最高零售价格。完善药品政府定价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加强药品成本和市场价格调查,做好新增药品价格审核工作,健全药品价格评审制度,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认真抓好已降低药品价格的落实。对市场调节价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依法实施干预,进一步压缩中间环节差价空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农民“看得见,听得到”的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医疗药品价格政策,定期公布医疗药品收费标准和价格动态,让农民明明白白,提高依法维权意识。加强对农村医疗药品价格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乱涨价、乱收费行为,维护农民利益。

(六)清理涉农收费项目,重点解决负担重问题。

继续逐项清理和修订现行涉农收费和价格政策,坚决取消不合法收费项目,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如法院诉讼费核定、个体户工商管理费的定额收费标准,解决农副产品进入市场销售渠道不畅、费用过高的问题,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继续清理涉及农民进城务工收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进城务工、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中各种收费进行清理。紧紧围绕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和收费开展检查整顿。规范收费行为,减轻农民负担。

农学动物医学篇7

在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山西省太谷县,有一所默默无闻的大学,从风雨飘摇的晚清时代,走过风云变幻的民国时期,一直将文脉延续至今,历时百余年,弦歌不辍,她的名字叫山西农业大学,由民国时期著名的银行家孔祥熙创办。站在历史起点之上的她,那时被叫做铭贤学堂。

孔祥熙先生副办铭贤学堂的时候,已经27岁了。这个年轻人祖居山西省太谷县,也就是山西农大的所在她。祖上曾做官经商,也算得是殷实家庭出身。1901年秋,孔祥熙曾在美国传教士的护送下赴美,入读俄亥俄州欧伯林大学;1905年考入耶营大学研究院,1907年自耶鲁获得理化硕士学位。学成归国的孔祥熙抱负满满,那时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提倡教育,振兴实业。”

铭贤学堂的创办,是跟孔祥熙坚定的基督信仰有关的。他在教会支持下赴美求学,回国时已经下定决心要设立学校,启迪民智、造就人材。随后,他还为此募集到了一笔为数可观的办学基金。于是山西太谷第一所新式中学堂应运而生了。孔祥熙除了出任学校监督,也就是校长之外,还兼授史地、矿物等课程。学校的教员多半由传教士担任,孔样熙的父亲孔繁慈先生也在该校教授经史等传统国学课程。

作为一所学校的创办人,孔祥熙亲自为铭贤学堂题写了“学以事人”的校训。“学以事人”源出于基督教《圣经》,原文是:“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孔祥熙选用这句宗教语言作为铭贤学校的办学宗旨,是要表明自己“创办学校,作育人才,以期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符合淑世爱人的本旨”。

不久之后,随着孔祥熙远赴东洋,铭贤学堂也迎来了第一位女校长——宋氏三姐妹的大姐宋霭龄女士。1915年,与孔祥熙结为连理的宋霭龄女士与丈夫返乡省亲,两人合力增设了铭贤学校大学预科。这可以算是山西农大成为

所真正意义的大学的起点。为了办好大学,孔祥熙夫妇特意花了几天时间,在日本东京参观了几所大学,购买了一大批图书资料和教学仪器。宋霭龄女士拿起教鞭走上讲台,主讲英语,同时指导卫生和环境卫生课。她以高雅的风度和女人特有的勇气博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学生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师母”。

铭贤学校很快发展起来,并在山西颇有声望,吸引了很多学生报考。历史数据显示,当时铭贤录取的学生都是各校会考的前几名,学校还不惜以高薪从省内外聘请好的教师。

历经磨难情不改,农林学界有声望

然而,在历史车轮面前,一切皆会那么脆弱无力。在上个世纪那场改写五千年过建中国历史的大运动中,已经发展为山西著名学府的私立铭贤学院,也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改换了面目,经过分分合合的院系调整,被重组为了山西农学院。1951年5月,铭传学院的机工、工管两系合并于山西大学机电系,工管系后来又合并于中国人民大学,纺工则合并于西北工学院纺织系……

历经拆解之后,铭贤学院可以说是走向了另一个新的起点,虽然基本上只剩下了农学、畜牧两个专业,却在小而精的专业之路上越行越远,在农林学界开始渐渐地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1978年,是山西农业大学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转折点。“”被打倒之后,学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开始招收四年制学生。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山西农学院改名山西农业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时至今日,在山西省内高等院校中学校依然具备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这一点,往往很多同学与家长在报考大学时因为不清楚而忽视了这所蛰居在小县城里的百年学府,想想看,也是挺遗憾的呢。

作为一所农业类大学,山西农大农学院自然是头张王牌。农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8年创建的铭贤学校农科,以及1943年6月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核准、在铭贤学校农科的基础上成立铭贤学院农艺系。农学院现有农学、植物保护、农艺教育、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动植物检疫6个本科专业:有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昆虫学3个省重点学科和植物病理学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此外,农学院还有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4个重点学科实验室,12个各级各类专业实验室、一个标本馆及黄土高原作物研究所、蚧虫研究所、农业生物工程研究中心、新型药烟育种研究中心、作物化学调控研究中心。近3年来,该院农学、植物保护、农艺教育、生物技术4个本科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平均达35%左右,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85%。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也是该校的特色优势院系。现有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农业水利工程、生态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林学专业2004年被确立为省级品牌专业;设有植物学、森林培育学、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林学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即森林培育学博士点,森林培育学科2004年被确立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另外该校的动物科技学院买力也不错。动物学院拥有畜牧学与兽医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临床兽医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临床医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省级重点扶持学科。主要招生的本科专业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生物科学(动物万向)、动物检疫等6个专业。动物医学专业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此外,动物学院还有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生态畜牧与环境兽医学实验室。

山西农业大学快资讯

院校溯源:1970年,实业兴国的浪潮席卷全国。从美国耶鲁大学学成归国的孔祥熙返回故乡兴办教育,创立“铭贤学堂”,这标志看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史上的一方重镇山西农业大学诞生。之后,历经“铭贤农工专科学校”“铭贤学院”等时期,学校不断发展壮大。1951年成立山西农学院,是当时山西省仅有的两所高等学府之一。1979年更为现名,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序列。2012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合作共连山西农业大学的协议正式签署。

国家特色专业: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动物医学、园艺、林学等。

学校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

农学动物医学篇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9年10月12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对167名“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进行了表彰。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农业专家组组长史志诚名列其中,这是陕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专家。

参加工作近50年来,史志诚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他执著奋斗的精神很感人,他的成就很广泛……

毒理学的学科探索者

毒理学是研究毒物和中毒的科学,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一门新兴生物科学。史志诚为这门学科作出了举世公认的贡献――创立了“丹宁生物活化理论”,阐明了牛栎树叶中毒发病机理,提出了预防和解毒技术。

1978~1981年,史志诚系统研究了“牛栎树叶中毒机理”,提出并证实了“高分子栎树叶丹宁经胃肠道生物降解为多种低分子酚类化合物引起中毒”的假设,建立了“丹宁生物活化理论”,首次阐明了栎丹宁的毒理机制,破解了300多年丹宁毒性不解之谜,为防治牛栎树叶中毒提供了理论依据,填补了生化毒理学的一项空白,因而获得1982年农业部技改二等奖。

鉴于这项研究在毒物学领域中的贡献和国际影响,他被国际毒素学会(iSt)吸收为会员,参加了国际毒素学会在新加坡召开的会议,发表了论文。他制订了我国第一个动物疫病的诊断与防治标准:《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

实际上,这种病在东北华北地区的一百多个县的栎树区也存在。为此,他跑遍了几乎所有这些县,包括山西、河南、河北、吉林、四川、甘肃、辽宁、贵州等省,推广标准和医治方法,有效控制了该病的发生,仅陕西、甘肃、辽宁、河南4个省的发病地区统计累计防治牛176.13万头,减少经济损失1.5亿元人民币。

2002年以后,牛水肚病就从我们国家基本消失了,而从1962年开始研究这个项目,他为此整整奋斗了40年。

创立畜产经济新理论

史志诚是我国培养的第一名获得兽医毒理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他一生的事业追求中,“畜产经济新理论”是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从理论到实践付出了无比艰辛。

1986~1987年,在陕西靖边县蹲点时,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首次提出“畜产经济”命题。之后,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在十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基础上,连续编著了《陕北畜产经济》《陕西畜产经济》《畜产经济概论》《畜产市场运行与发展》和《国外畜产经营》等5部书,并50余篇,为推动我国畜牧产业化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填补了国内该项理论的空白。

令人敬佩的是他还创立了动物毒物学理论体系,提出草地生态毒理系统新概念,也是首次提出“毒性灾害”命题,并为此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81年在陕西省畜牧兽医总站,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兽医毒物分析室,承担了农业部“全国兽医毒物检验师资培训班”的任务;1982后在西安和杨凌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兽医毒物检验讲习班;并与段得贤教授、谢占武研究员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动物毒物学研究会”,当选为第一任理事长;2004年又发起成立“陕西省毒理学会”并任理事长。

2000年,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后,在西北大学创建了“毒理学史研究室”。从实际出发转向世界毒物科学的历史研究,希望在毒理学史研究领域做一点新探索,先后发表了《中国古代的毒物学》《毒学探源》《中国草地生态环境与毒草灾害》《日本的毒性灾害》《20世纪毒性灾害及其历史教训》等论文,引起了海内外同行专家的赞扬。

不仅如此,他还完成了国家部委和陕西省“八五”、“九五”多项科研与重大科技推广项目,获部委和省级科技奖6项。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编著了《家畜常见中毒病检验》《兽医毒物学》《植物毒素学》《毒性灾害》《饲料饼粕脱毒原理与工艺》《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动物毒物学》《谨防生活中的有毒物》《生态毒理学概论》等10部共约400万字的著作。

近些年,不顾年过六旬、不懈探索的史志诚,对草原毒草灾害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和试验研究,被誉为毒草的“克星”。取得的重要成果有:基本摸清了我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的种类、分布与危害,出版了《中国草地重要有毒植物》专著,为防控毒草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组织专家深入阿里地区调查“醉马草中毒”,查明其实际上是冰川棘豆引起的中毒,提出控制中毒的具体措施,得到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评价。“中国疯草-冰川棘豆生态毒理及毒物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获得省政府2007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他提出了有毒植物生态毒理系统的形成与消亡规律的新见解,采用生态毒理学原理和生态工程的方法控制毒草灾害,达到有效控制中毒、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他还承担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草原鼠虫病和毒害草监测预警系统课题,拟定《草原毒草灾害评估技术》《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范》《草原毒草灾害防治标准》《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家畜棘豆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家畜黄芪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等。

为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史志诚为我国兽医体制改革和兽医教育制度改革,提出的两项建议尤其备受学界赞赏:

一是提出改革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建议。他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畜牧业的发展面临市场和疫病两大风险。养殖业“赚不赚靠防疫,赚多赚少看管理”。畜禽防疫是国家行为,必须建立国家新的兽医管理体制。早在1993年,他和著名兽医专家尹德华、吴兆麟等就根据兽医的社会性、法律性和国际性特点向农业部提出了国家建立兽医局的建议。2002年,作为农业部科技委委员,他在农业部科技委会议上发表《加快西部农业发展的十点建议》,又一次提出畜禽防疫是国家行为,应当将兽医诊疗和畜禽防疫分开的建议。禽流感爆发之后,我国推行新的兽医管理体制,农业部成立了兽医局。

2009年全国兽医协会成立,将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分开管理,实现了兽医管理与国际接轨的目标。

二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兽医官的建议。2005年根据国家对兽医官的需求,史志诚建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畜牧与兽医教育分开,改变学制,成立兽医学院,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兽医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采纳了这项建议,2006年3月10日校长办公会决定成立动物医学学院,2007年10月正式挂牌,改4年学制为5年。

另外,他围绕国家生物生态安全工作,提出两项咨询建议,获得国家重视和采纳:

一是在2001年长春召开的中国科协年会上,提出要“加强外来有毒有害植物的研究与防治”。新华社记者王永康采访后在当年11月18日《国内动态清样》发表了《专家建议加强对有害植物的研究和防治》一文。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第二天就批示农业部,杜青林部长又批示中国作物协会在中国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史志诚和有关专家的汇报,形成了《关于迅速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我国外来有害植物的建议》,促成了2002年11月19日在西安召开全国“加入wto与防止有毒有害生物入侵研讨会”,来自北京和各地的专家就有关立法、执法,加强海关检查等措施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农学动物医学篇9

方城县本着“以农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制定基金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机构管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等19项管理制度,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新农合制度体系,将新农合管理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2007年,该县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并参与全省联网。2011年,该县在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了即时结报,并制定“信息共享、即时传输、远程监管、网络审核”流程,简化了报销手续,方便了老百姓。

(王伟任礼飞张军起)

流动医院车开进包头市乡村

日前,包头市中心医院内、外、中医资深专家及超声、检验、心电图等15名医务人员利用“流动医院”车在土右旗毛岱村开展了义诊活动。这次活动由包头市中心医院医务处副处长田永生带队,参加义诊活动的医务工作人员都是各自专业的精英,对临床医学有着丰富的经验。活动中,医务人员为村民免费体检,包括心电图、B超及生化检验项目,共免费体检60余人、义诊160余人、发放医疗保健宣传册300余份。

在活动现场,土右旗毛岱村村民赵大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开’到田间的流动医院给我全身做了个大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一点儿毛病也没有,这下我种地更能下大力气了。”(张璐)

医用含汞产品将退出市场

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防治医用汞污染,普及环保型合格血压计绿色健康行动”于2013年6月7日在北京市启动。

汞的接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水银柱血压计和温度计。汞很容易被人体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长时间暴露在高汞环境中可以导致肝、脑、肾的严重损伤。因此,汞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为继温室气体之后,另一种能够影响全球性污染物。面对我国2.6亿高血压患者和数百万医护人员,逐步淘汰涉汞医疗产品,创建绿色健康的医疗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据悉,2013年包括我国在内,超过14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了《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旨在全球范围内控制和减少汞的人为排放。《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要求2020年后禁止生产和进出口传统的汞柱血压计和温度计等含汞产品。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行《全球医用汞消除计划》,目标是在2017年全球减少汞柱血压计和温度计的70%,保护医务工作者和广大群众不再直接暴露于汞污染的环境中,同时也将减少汞对环境的破坏。(刘冬)

转基因生物品种须严格审批

日前,根据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结果,农业部批准发放了巴斯夫农化有限公司申请的抗除草剂大豆CV127、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申请的抗虫大豆mon87701和抗虫耐除草剂大豆mon87701×mon89788三个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

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修订的《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1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农业转基因生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及产品被明确列入了出入境人员携带物的检疫范畴。

《出入境人员携带物检疫管理办法》规定携带农业转基因生物入境的,携带人应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输出国家地区官方机构出具的检疫证书,不能提供的将限期退回或销毁处理。

而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的进境转基因生物,按照规定进行标识,还应提供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出具的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认可批准文件。(廖爱玲)

中德合作打造“邓州护士”金子招牌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邓州市卫生局获悉,邓州卫校中国德国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中德班”紧急救护专业项目招生启动,“邓州护士”走出国门已为时不远。近年来,邓州卫校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良机,坚持开放办学,提升“邓州护士”的品牌水平。学校年培养护士近2000人,实现了“连接南北、辐射全国”的就业格局。目前,该校今年的毕业生已提前与北京、深圳等地的医疗机构签订用工合同。

2011年,邓州卫校被省教育部门正式确定为“中国德国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中德班)紧急救护专业项目”实施学校。为适应开办“中德班”,2012年,邓州卫校派出五名专业教师赴德国,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后,由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颁发世界通用的专职教师职业资格证。邓州市委、市政府引导邓州卫校把品牌建设作为打造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促进邓州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目前,“邓州护士”有万余人在全国30多个省市就业、创业,其优势就是职业技术合格。在各项技能中,尤其是突出心肺复苏、静脉输液、吸氧等护士“五项技术”,打造了“邓州护士”的金字招牌。(王伟丁自立张彬)

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理念

农学动物医学篇10

科学发展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邓小平和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内涵,是“*”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也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从我们畜牧兽医工作来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既是加强畜牧兽医部门的内在需要,也是推动畜牧兽医工作深入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从当前来看,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决心,以及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不断加大各种惠农惠民政策的新形势,给我们畜牧兽医工作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局认真贯彻统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农牧结合环保型生态循环农业之路的决策,我们畜牧兽医工作地位也得到进一步彰显和提高,这样的新形势不能不说是一次新的机遇和一个大的考验。

自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畜牧兽医局结合行业实际,紧紧围绕“农牧结合,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步伐”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学习动员会议,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好局。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一支高素质队伍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首要的是加强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认真扎实的理论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认识。在农林局党委领导下,我局各成员利用集体学习、个人抽时间学习、网上查阅材料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科学发展观理论方面的学习,逐步认识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

(二)、依据个人特点,扬长补短定目标

开展学习实践发展观活动以来,基层各站所都突出特色,制定了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我局的活动主题是“走农牧结合环保型生态循环农业之路”,不仅如此,发展观更应该要落实到每个人,根据自身特色、特点,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并适时的制定个人学习实践发展观的目标和任务。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升服务能力

(一)、建设牧业三级服务网络

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畜禽养殖户的技术咨询和动物诊疗服务,我局在开展动物防疫示范乡镇和规范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在条件较好的乡镇开展了村级动物防治服务点建设,并根据各区域畜禽饲养量的分布情况,将防治服务点直接设到广大畜禽养殖户的家门口,在有效规范乡村兽医诊疗行为的同时,为广大养殖户尤其是小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提供了便利的技术咨询和动物疫病诊疗服务。村级动物防治服务点建设,有效地延伸了原有的区畜牧兽医局-区域动物卫生监督所-乡镇畜牧兽医站三级服务链,将无偿的公益性防疫和技术咨询服务与有偿的疫病诊疗服务有机结合,完善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二)、送科技进村入户

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是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我局通过开展现场培训、示范性培训、集中办班等多种形式,始终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致富农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技下乡活动同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解决农民生活困难结合起来,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

(三)、充分利用农民信箱

目前,我区有很多养殖大户办理了农民信箱业务。为充分利用好这个载体的作用,我局通过牧业市场行情、疫(疾)病发病季节注意事项、国内外动物疫情动态、各级政府对畜牧业扶持的政策等,让各养殖大户及时掌握信息,受到了农民的好评。

(四)、努力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为切实加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促进基层动物防疫机构管理规范化、运行制度化、工作标准化,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人员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我局全面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在此活动中,金清卫生监督所在此次活动中被评为省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五)、制定完善各项制度

为使我区动物防疫制度规范化,保障我区畜牧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我局制定了*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制度等二十项规章制度,*区中心屠宰场建立检疫站工作职责、aB岗工作制度等二十四项工作制度。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培育牧业龙头企业

20*年春节期间的雪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区生猪自给率严重不足50%,基本靠外调补足我区畜产品市场需求,一旦中间环节被切断,外调生猪不能及时调入,将对我区居民消费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一)、引导鼓励各类工商资本、民营资本投资畜牧业,借助工商企业等丰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嫁接改造传统畜牧产业。重点培育市场竞争力强、规模大、带动力强的畜牧业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加农户等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畜牧业。重点支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

(二)、发展和规范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技术、市场为纽带,大力发展各类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提升畜禽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合作社向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方向发展,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密切产加销各环节的衔接。

四、走农牧结合之路,实施环保型生态循环农业

重点扶持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场,在种植业发达的地区发展畜禽生态养殖场(小区),深入研究畜牧业与种植业、渔业结合的技术,探索“园中有场、场在园中”、“畜禽上山、肥水利用”模式,充分利用我区近海优势,探索“海岛养殖”模式,拓展我区畜牧业发展空间。

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及灾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