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交流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46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1

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传播

当今时代,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商品生产和服务的条件。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和生产组织形式。在当今信息社会,经济的竞争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生产要素的范围,而越来越倚重于知识、无形价值和创新能力。经济日益全球化,技术进步和创新已经占据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家、地区和城市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体现为其学习、创新和知识生产的能力。在这种新的经济形态中,文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概况

当今世界已经全面迈人了全球化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不同地域和民族间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也日益重要。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出版了《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造性与市场》和《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行动框架》,这两份文件都特别强调了文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美国的传播政策中,虽然没有声明要重建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但作为美国政府的目标却是非常明确的。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国内的文化产业政策基本上是越来越放松管制,其理论基础是市场理论和多样化原则。美国大众文化的全球性扩张,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非政府部门的文化企业为巨额利润所驱动而进行的经营性活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政府的支持,尤其在对外宣传方面已与美国外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英国政府为扶植文化产业发展,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英国政府认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市场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完善自我,抓住机遇,扩展国内外市场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长期低速徘徊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开始把文化和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995年,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方略;2001年,日本开始全力打造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2003年,又制定了观光立国战略,计划到2010年让到日本旅游的外国客人达到1000万人,比2001年提高1倍。为把文化立国战略落到实处,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战略会议、恳谈会、幕僚会议、审议会等形式,研究商讨具体对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亚洲金融风暴后,韩国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针,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最终目标是把韩国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化大国和知识经济强国。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如:历时两年的中法文化年在中国圆满闭幕,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意大利举办的“中国天津周”和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树立了中国的良好形象。中法文化年影响巨大,盛况空前,全面提升了两国的政经关系,把中法以至中国与欧盟的伙伴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并对周边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俄罗斯、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希腊等国已相继提出要与中国举办文化年。中国在对外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的同时,“十一五”规划还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对外文化产业贸易,复兴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在文化贸易方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1998年间,印刷品、文学作品、音乐、视觉艺术、摄影、广播、电视、游戏和体育用品等文化贸易的年贸易额从953亿美元猛增到了3879亿美元。但是,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进行。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出口额的55.4%,而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全球当年文化贸易进口额的47%。跨人21世纪以后,文化贸易的进出口大国排序有所更替,然而总体格局并没有变化。这些国家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2002年其进口额高达153亿美元;英国是第二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为78亿美元;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其进口额为41亿美元。

二、对外贸易中文化交流的方式

1.媒体作用

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媒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2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这为媒体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中国加人wto后,在对外贸易中中国需要世界信息,世界也需要中国信息,双向选择剧烈增加。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经济上,也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前中国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8000多种,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约有2000个频道,有近10亿的电视观众,同时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使用者。媒体、媒介成为中国对世界宣扬中华文化,加大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手段。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传媒在资本、经营网络、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人才素质方面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文化贸易方面,我国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逆差是以5一10倍的数字来显现的,中国书刊版权贸易上的逆差更高达10一15倍。因此中国媒体仍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中国媒体要成为世界主流媒体,还需要很长时间,甚至10一20年。媒体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普及汉语文化,发扬宣传中华文化的艰巨任务。

2.政府作用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中,政府担负着提供文化服务的职能。界定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首先要把这个问题放在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一背景下考虑。十六届五中全会有一个很重要的提案就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对外开放的关键。这一提法表明了在“十一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以前涉及政府职能经常从经济角度考虑,许多地方政府把GDp作为衡量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中国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把重点放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次,政府具有制定文化战略的职能。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总的来说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文化产品的冲击。因为外国文化产品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具有比较大的优势,我国加人wto承诺文化市场的开放,首先面临占有国际优势地位的文化产品对中国文化产品的冲击。第二个是文化资本的冲击。当外国文化产品在文化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时,他们一定会谋求对中国本土文化资源的整合。国际文化资本进人中国参与整个中国的文化企业的生产,采取某种本地化的生产方式,就地整合资源,就地生产、产品就地出售,这是一种跨国文化企业的比较合理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外国文化资本进人中国文化资本市场势头一直比较猛烈。第三个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随着外国文化产品的普及,它负载的是外国文化价值的内容,它一定会对我国文化消费者在文化心理、文化认同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三方面构成全球化对中国文化总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需要制定本国文化发展战略,宣扬中华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对此,日本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界认为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其发展的历程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段时间,被人称之为“军事立国”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被称之为“经济立国”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日本确立了“文化立国”阶段。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发展战略的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上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日本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包括环境的问题、国家形象的问题等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日本适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目标,这个目标包括这么一些内容:首先,要确立一个国家形象,这个形象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创新精神的一个国度,而不仅仅是能够制造物质产品的国家。其次,要尽可能地满足公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再次,要形成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文化环境,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文化战略是许多发达国家为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我国目前也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发展文化产业,实际上制定文化战略也是政府应对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的挑战。

3.对外贸易自身作用

对外贸易自身作用体现在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大对外文化贸易来促进本国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近期来看,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在中国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何通过整合我国的文化资源,开发我们的文化产品,提升我们的产业结构,增加我们产业附加值,无论是高技术附加值,还是高文化的附加值,目前正在成为一个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新的战略重点,这就造成了一个大的发展态势。即把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把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为一体,把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的中心这两件事也结合在一起。我们不仅要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所谓“中国制造”,而且我们要变成“中国创造”,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

三、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呈现了严重的逆差。改革开放,特别是国家“十五”规划实施以来,中国加大了对外文化交流的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组织中法文化年、中国俄罗斯年、中意文化年、美国的中国文化节,到在海外多个国家设立100多所孔子学院等,都具有一定声势和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的主要产品,无论是文艺演出、影视作品、图书期刊、动漫产业还是语言文化等,存在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超”,处于绝对输人国地位,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赤字”。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快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缺乏品牌文化产品

我们输出的文化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当今中国人核心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的文化作品有限,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原创作品太少,能展示中华文化的内在魅力、代表国家形象的高端文化产品更是凤毛麟角。在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仍停留在以展示剪纸、泥人、刺绣、大红灯笼之类的民俗作品和兵马俑以及其他出土文物等为主的阶段,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也仅仅有屈指可数的几部,动漫产业与美国和日韩相比我们才刚刚起步。我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产品。而美国的品牌文化产品就遍布世界各地,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以及各种美国大片等。

2.观念滞后,缺乏创意

在传统观念中,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种思维方式与世界上很多国家有不少的差距。文化产品能否赢得市场,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所内含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情感因素;在于文化产品是否具有思想感染力、情感的亲和力、精神的震撼力以及生活方式的凝聚力。只有赋予文化产品这几种力量,才会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你的产品。作为国际贸易主体的企业在制定贸易策略时应注意与当地文化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易于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美国人在中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店里将玉米羹、汤和可乐同售;海尔在美国的成功定位等都是中美文化融合的良好开端。

3。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

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缺乏国家战略,缺乏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扶植,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缺乏国际化的运作和推介。国家应制定对外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着眼长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循序渐进,搭建各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策划组织一系列高端的中国文化产品,提高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水平。

四、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的现状是文化实力与经济大国地位严重失衡。文化的“人超”地位,客观上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文化受众,强化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影响了国家的文化安全。“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中国文化要繁荣振兴,要加大对外交流已经刻不容缓。

第一,国家应制定和推行战略性文化贸易政策。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过程中推动文化的发

展,是国家在制定文化贸易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政府进行合理的干预,适当运用关税、补贴,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手段等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将会刺激和提升我国的文化产品乃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也都采取过这样的政策。

第二,国家应加强完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互联网的无界性,使文化传播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对全球文化的发展、创新和传播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是我们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和窗口。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一个部门,招募聚集一大批优秀外语人才和网络技术人才,负责互联网的对外文化传播与管理。

第三,加强对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接受习惯和思维特性的研究,以增强针对性;善于借用西方人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例如歌剧、舞蹈、交响乐等,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加强高等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国家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创意的、高精尖的文化艺术产品,要靠优秀的、杰出的文化艺术人才去树立、去创造、去表现、去经营。国家应按时代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设置更高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其投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使这样的教育和培训机构成为国家文化走出去所需杰出人才的摇篮,成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力不竭的助推器。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2

1.1东北亚民间经济关系格局的特点

目前,东北亚地区已初步形成以“四化”为特点的民间经济格局,即参与国家多元化;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互补化;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样化;合作企业中小型规模化。由于东北亚国家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均存在明显的梯度,短时间内政府合作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并非易事,但民间经济往来却变竞争为合作,构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良好经济合作态势。如日本拥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但资源贫乏、劳动力价格高;韩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占有优势,但同样面临资源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资源和劳动力较为丰富,市场空间大,但资金技术方面对外依赖较大;朝鲜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缺乏;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和技术,特别是在俄罗斯。经济上的合作为东北亚各国开展深层次民间合作及发展政府间进一步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东北亚民间文化关系格局的特点

经济联系是现实的、短期的、功利的,而文化联系却是软性的,产生的影响会持久、广泛。一般而言,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底蕴比经济利益更为深厚。在东北亚地区,除俄罗斯以外,其他国家均属于同一文化圈,其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学为主导,佛教为主要宗教。儒学的整体主义、温情主义、权威主义影响甚至决定了东北亚伦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独特,不同于西方的东北亚价值理念。在这里,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虽然不是同一民族,但在文化上同属于儒家一脉。蒙古因为历史的原因也受中原儒家文化和满族文化影响颇深。历史上,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均将本民族文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将其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东北亚以儒家文化核心的多元性文化格局。进入新世纪,当代儒学开始复苏、转型,区域内儒家文化逐渐扩大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民间文化开始和谐相处,东北亚区域民间文化共同体将形成,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化会推动东北亚未来的政治合作、经济发展。这种文化交流情形正如亨廷顿所说:“以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确定的结盟将让位于以文化和文明确定的结盟,重新划分的政治界线越来越与种族、宗教、文明等文化的界线趋于一致,文化共同体正在取代冷战阵营,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界线”。目前东北亚民间文化交流形式较频繁、多样,领域涉及教育、文艺、体育、宗教、民族等诸多方面。

2.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当前进展

当前民间交流合作进展顺利,稳中有升,各国民间企业、社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努力,合作更加务实。中国地处本区域经济核心位置,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同各国开展民间合作,这是东北亚区域经济繁荣、共同发展的双赢选择。

2.1“政冷民热”凸显中日民间交流

中、日是东北亚的核心国家,其合作前景广泛,利益双赢,但合作却始终是一波三折。近年两国关系冷淡,两国政府合作难有作为的情况。其原因有三:第一、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是造成中日关系冷谈的主要因素;第二、日本致力于打造军事强国,片面谋求所谓的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第三、日本以日美同盟为政治主导,积极制造“中国”,干涉中国内政。中日关系因此出现“政冷”现象。2005年,日本的“历史翻案风”和外交强硬化趋向使中日“政冷”局面雪上加霜。中日关系短时间难以走出低谷。但民间交流没有受政治影响,仍然不断升温,“政冷”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望被“民热”所减弱。中日之间的民间交流形成了民间交流机制化、友好往来务实化、团队交往大型化、人员往来低龄化、行业交流对口化、文化交流多彩化、经贸往来复合化的特点。经济、体育、文化的交流是中日民间交流的重要内容。经济上,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2004年,日资企业缴纳税收约490亿元。日本投资者也从对华投资中获得了利益。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开发金融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0月底,日本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超过3万个,协议金额650亿美元,实际投入461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对日本的直接投资也在不断升温,据统计,仅2002年中国企业在日本投资近20个项目,金额达1亿多美元。体育、文化上,在日本共同社评出的2005年度中日关系十大新闻中,福原爱加盟辽宁本钢乒乓球俱乐部、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在日展出等民间交流被列入其中;2006年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中国王羲之、欧阳询、苏轼等作品,引起轰动,深受日本民众的欢迎,甚至日本天皇夫妇也亲临参观。教育上,据统计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占留日外国学生总数的60%以上,居世界各国留日学生之首,日本在华的留学生人数也一直位居前列。这些都给冷淡的中日关系吹进了一丝暖意。

2.2全面推进的中韩民间交流

从中韩建交到现在,中韩民间往来和各个领域的交流,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形式多样的民间交流合作关系。进入新世纪,中韩民间关系进一步全面推进。中韩两国的民间交流有如下特点:第一,在两国文化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下,双方的交流由官方主导扩大到民间。第二,因为地缘文化、地缘经济的原因,两国都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第三,中韩两国政府的重视和推动,尤其是两国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体谅。第四,两国民众、两国企业的广泛参与。迄今,中韩间已有73对省、道(相当于中国的省)和城市结成了友好关系,进行对口合作交流。经济交流方面,1992年中韩交易额仅为50亿美元,2005年为1119亿美元,增加了20倍;预计2006年能够达到1300亿美元。韩国向中国投资也大幅度增长,1992年为2.1亿美元,2005年达到311亿美元。目前在中国境内的韩国企业数量为3.8万个。人员交流方面,1992年13万人次,2005年440万人次,增加了34倍;2005年每天有1万名韩国人访问中国,2006年每天有1.2万名韩国人访问中国。文化方面,《人鱼小姐》、《大长今》、《看了又看》等韩国电视剧受到许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在中国已经形成“韩流”。在“韩流”的带动下,中国赴韩国旅游和留学人数稳步增加。同时“汉风”也在韩国掀起。2004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孔子学院和亚洲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在韩国首尔挂牌。学习汉语热在韩国不断升温。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在华韩国留学生人数近4.3万名,在韩中国留学生近万名,分别占对方国家外国留学生首位。中韩民间交流全面而稳定的发展。

2.3稳步发展的中俄民间交流

中国和俄罗斯是世界大国,也是东北亚两个重要国家。目前两国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不同方式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得天独厚的地缘关系、互补性较强的经济结构是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基础。两国共同利益和争取双赢是两国新时期共同的目标,这也成为了构筑两国关系,继续稳步发展民间交流的基础。发展区域经济、加强边境贸易、改善贸易结构是两国民间交流的重点。目前,两国正互办“国家年”,并争取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互信,发展民间经济、文化等合作交流,并带动政府合作。2006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期间,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活动,其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俄罗斯国家展”、“俄罗斯投资促进周”等大型部级活动把“俄罗斯年”一度推向高潮。中俄国家年为深化双边民间经贸文化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加强企业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必将推进双边经贸合作达到更高、更新、更富有成效的水平。

2.4颇具特色的中朝、中蒙民间交流

中国与朝鲜、蒙古不仅国土接壤,而且有跨界民族,这为两国民间交流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条件。形成了以边境为主要地点、以跨界民族为重要交流对象的独具特色的民间交流。朝鲜隔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的辽宁省和吉林省接壤。中朝边境贸易、旅游活跃,每年在中国居住的朝鲜族居民约有15万人到朝鲜去探亲、访问、旅游。2000年开始,中朝两国边境贸易上升,朝鲜市场需求增大:朝鲜自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有所增长;朝鲜进口商品的档次提高。中朝一水相连,地缘经济与地缘文化对两国进一步合作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边界线占中蒙边界线长度的68%,而且边界两边是具有相同文化的跨界民族。地缘经济与文化在中蒙两国民间交往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和建立中蒙民间交往机制,开展包括青少年交流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民间交流。如定期在对方举办商贸洽谈会、展销会,组织两国中小学生互访,举办双方共同爱好的文体活动等。这使蒙古民众更好地了解了内蒙古自治区和中国其他地区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及中国对蒙古长期的睦邻友好政策。

3.东北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机制化建设

3.1东北亚民间合作机制的建设

在中国与东北亚地区各国民间经济文化合作发展中,可以看出各国彼此通过民间交流达到共荣,各国之间已经形成了彼此依赖关系,而且这种相互依赖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官方政府的行为。这种依赖源于民间动力,如跨越国界的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的流动。这便是基欧汉和奈提出的相互依赖理论——作为理想模型的复合相互依赖特征之一,就是各社会之间的多渠道联系,包括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非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常联系;跨国公司联系等。东北亚间民间合作不同于欧美、东盟等区域合作,它是以非国家行为主体为基础,通过自愿、协商、自助的形式达成非政府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民间社团、中小型企业、个人成为相互依赖的主体。那么,如何构建这种相互依赖的机制?如何促进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机制的建设?实践证明,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加强政府服务协调,促进国家间政策交流,建立政府与民间组织良性互动。民间合作作为政府合作的良好补充,可以协助、推动政府间的交流。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加大政策扶持,极大地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但合作也面临各种困境,即交流的局限性和外部环境的制约性。政府应充分认识民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健全法制体系,加强配套建设,扩大支持力度,积极理顺政府、社会、企业、社团、公众之间的关系,为民间合作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第二,加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间经济合作,突出投资重点。民间合作应成为推动东北亚区域开发与合作的主导力量。事实表明,在地方层次上进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主角是中小企业,地方政府虽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但不是主导者。在合作中,以中小型企业为龙头,促进大型企业跨国合作,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如日本,区域经济合作积极性较高的主要是日本海沿岸一侧经济实力相对弱小的日本地方中小企业。这种地方间的经济交流,因水平、实力相差无几,容易形成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同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第三,鼓励以私人方式跨国交流合作,促进民众跨国友好往来。以私人方式投资贸易、文化交流,近几年方兴未艾、迅速发展。私人合作交流可以扩大国家间人员、资金、技术的交流,有助于增进国家间的互谅、互敬。政府应积极创造交流环境、扩大沟通渠道,减少政策性屏蔽。2003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民间人士积极筹建一家旨在为东北亚地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合资商业银行,另外还有以私人名义建立学校、培训基地等,这方面合作的前景与发展空间均很大。

第四,发展以民间交流社团为主的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目前,旨在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发展壮大,促进东北亚地区的文化、经济发展。但其运行能力有限、服务体系不完善。为此,政府应加强协会、社团自主性,更好的发挥社团的公益服务机制、网络配制与调度机制、激励机制。如2005年3月由韩国外交通商部批准的民间国际交流团体社团法人——东北亚经济文化交流振兴会与中国长春市的吉林新闻社共同实施了中国东北三省国际文明示范区建设开发计划,此计划已成为民间合作促进人民精神改革运动的成功典范。

3.2对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机制的特点

第一、稳定性。基于东北亚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利益冲突原因,国家关系也会经常地发生变动,具有人所共知的不确定性。民间合作交流着眼人民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开展沟通工作,强调超越现实的政治经济利益,而建立互动式的友谊,因而就为国家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某种稳定性的因素。参与民间交流的群众数量越大,能够为总体外交提供的基础就越稳固。正是由于这个基本属性,民间外交受到东北亚各国的高度重视。

第二、包容性。官方外交更多地偏重政治方面的交往,而民间外交除在政治领域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外,更可以深入到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在总体外交的全部组成中,可以分解为官方和民间两个部分,其中民间部分既可以做好民间工作,又可以影响官方关系,对执政党、参政党、在野党,对左中右势力和老中青人群都可以产生影响,建立起正常的工作联系。东北亚目前仍处在政局复杂的情况下,但民间交往仍然持续升温,交流合作对象无等级、制度之分。

第三、灵活性。这又是民间合作区别于官方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民间合作不过分拘守严肃的外交礼仪,而采取更为亲切的方式在人民之间进行思想文化上的沟通。它灵活到可以与未建交国家的官员建立接触,也可以在国家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时保持官方与民间交往的渠道,这样就对大局的好转产生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非常看重民间合作的灵活性,而且也正是在灵活运用民间手段上显示出创造性,写下了成功的纪录。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3

这两个机制的建立有哪些具体内容?对中英、中欧的人文交流有什么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记者就此对两项机制秘书处所在部门——教育部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问: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围绕哪些方面展开了商讨?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在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上,中英双方就教育、科技、文化、媒体、体育和青年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商讨,并签署了谅解备忘录、联合公报等15份协议、文件。

在教育领域,双方重申加强教育伙伴关系建设,支持中英学生双向流动;促进和增强学生相互理解,开展中英大学生实习试点项目,鼓励和继续开展体验中国和体验英国项目;鼓励和支持中英中小学合作,共同支持“中英百对优秀中学交流计划”;继续加强语言教学合作;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合作,开展有企业参与的新学徒制试点合作、职业教育标准和课程联合开发、职业学校领导力建设等项目;重视高校与企业界合作,进一步推动高校与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和知识转化合作。

在科学、创新和研究领域,双方有关部门签署谅解备忘录,深化创新合作,为两国创新型产学研机构的成长和合作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在文化领域,双方鼓励两国文化机构和艺术家开展交流与合作,2008年,中国在英国成功举办“时代中国”文化节,今年4~11月,英国将在中国举办“艺术中国”文化节。中英双方还宣布一个为期3年的合作项目,开展中英联合培养中国青年文化管理人才。

在传媒领域,双方重视进一步开展合作。

在体育领域,中英两国奥委会已就共同进行奥运遗产研究达成共识,有关工作将于伦敦奥运会后启动。

在青年领域,双方将进一步落实好现有人文交流、青年就业、志愿者服务等领域务实合作,做好“中英青年领导者圆桌会议”、“志奋领青年领导人培训项目”,以及青年工作者交流等传统项目,同时开辟更多两国青年交往的长效机制和渠道。

总体来看,中英双方将着力扩大双方人员经常性往来,循序渐进,为双方各层次、各领域相互理解、相互学习创造更多机会和条件。

问: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哪些内容?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在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一次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表达了在人文交流领域加强合作的意愿,通过加强双方人民之间的联系,增进中欧双方的认知与理解。

具体来讲,双方在教育和语言多样性、文化、研究人员流动和青年等4个方面进行了商讨,并采取一系列后续行动。

在教育和语言多样性方面,开展以下合作:

——双方将设立“中欧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整合高等教育领域分散的政策对话,确定双方共同感兴趣的主题,集中并加强双方对现有的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和华中科技大学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等中欧合作办学机构的支持,鼓励开展相关办学活动。

——为加强学生学者流动,2012~2016年,中国政府将提供3万个奖学金名额,资助中国学生赴欧盟、欧盟学生来中国留学。欧盟委员会将采取行动加强中欧学生学者交流,通过交流项目,支持5000名中国学生学者到欧盟国家学习,支持2000名欧盟国家学生学者赴华学习。

——双方将继续开展中欧教育政策对话,建立双方共同认可的质量标准,制定开展相互认证的工具,双方将于2012年开展中欧联合研究项目。

——为加强语言合作和进一步推动语言多样性,双方将于2012年举办中欧多语言会议,凸显语言作为推动人文交流工具的重要性。

此外,双方还将支持青年学生交流互访,2012~2016年,交换万名中欧青少年学生。中方将推动中欧高校建立欧洲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和中国研究中心,以加强对彼此的研究。

在文化方面,双方同意,将提升文化政策对话;继续支持全面落实中欧文化对话年;在下届中欧高级别文化论坛上扩大知识分子和政策制定者交流的规模;加强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合作;高度重视加强声像领域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中欧广播影视领域的人员和节目交流,等等。

在研究人员流动方面,欧盟委员会将鼓励中方科研人员和机构参与“玛丽居里行动”和后续的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下的相关计划,中方将探索途径并向欧方建议,加强双方在长期互换青年研究人员领域的合作。

在青年合作方面,双方将于2013年举办中欧青年创业研讨会;大幅增加中欧青年之间的可持续的伙伴关系及网络联系,预计至2013年,中欧双方累计有500个青年组织将会参与到合作项目中;通过具体项目和措施,呼吁中欧各国青年组织推进中欧人文对话;建立并加强中欧青年专题门户网站之间以及其他形式媒体之间的网络合作。

以上是中英、中欧人文交流机制第一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还需要提到的是,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出国留学规模不断扩大,广大自费留学人员成为出国留学的主力军,他们为促进中外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加深海外友好人士对中国的了解与理解,增进留学所在国民众与中国民众的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体现国家对自费留学人员的关怀,奖励他们在学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鼓励他们回国工作和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经教育部批准,国家留学基金委于2003年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至今已有近3000人获奖。项目实施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对中外人文交流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问:这两项机制的建立,对中英、中欧的人文交流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人文交流是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通过教育、科技、文化和人文等活动交流思想和经验,以达到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

当今世界,人文交流已成为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国与国关系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桥梁和渠道,对消除认识差异、增进互信和友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文交流,正在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起,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稳定发展的三大支柱。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4

中国跨文化交流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飞速发展,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研究成果数量增加、跨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国家数量越来越多等方面。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有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以及影视学等领域,在实际交流过程中跨文化交流具有学术和工具两方面的价值。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在本论文中将跨文化交流纳入到电影传播的行列。

跨文化交流是阐明全球范围内社交网络中不同空间文化之间的知识体系,该知识体系包含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两方面的内容。跨文化交流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空间发展背景下个人、群体、组织和国家之间的交流规则;跨文化交流可以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空间内的文化知识进行阐述和理解;跨文化交流还能分析各个文化领域内文化影响、延续和变迁的实际状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很多人并不了解跨文化交流的实际含义,实际上跨文化交流在各国的发展中已经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我国跨文化交流活动从兹绸之路开始,到玄类西游、郑和下西洋等,由此可见,跨文化交流在我国文化交流过程中历经了漫长的发展时期。跨文化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建立起世界框架结构体系的渠道主要有陆路、海路和互联网等手段,这些手段在构筑连接实际的体系的同时,并将其作为世界文化交流的枢纽。电影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兴起的一种全新的交流媒介,它不仅可以通过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还能拉近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英语电影交流手段以好莱坞电影最为典型,好莱坞电影以现今的电影制作工艺为依据,将不同视角下的美国文化展现在观众眼前。

2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局限性

跨文化交流的内容被纳入到文化的范畴当中,该范畴具有典型的原点性。原点性是指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同空间和不同文化属性的文化知识,其具有典型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无论何种文化只要存在原点,这种文化就会一直延续发展下去。英语电影中包含的英语国家文化植入了英语国家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认可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既包含英语国家对世界、对其他国家一些对人类的思考和总结,还包含着英语国家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英语电影文化植入既包含着商业价值,同时又包含着发扬文化和弘扬优秀文化的目的。文化原点揭示出不同文化之间虽然有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但只要存在文化原点,文化交流过程中便存在局限性。

众所周知,文化与物质基础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某种文化被视作为优秀的文化存在,文化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会不断扩大和发展。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走向交融和同步发展,但是,这个发展过程通常以弱势文化为牺牲对象,也就是说,文化在交流传输的过程中表现了既统一又分散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电影作为全新的媒介形式登上文化交流的平台。近几年,电影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电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是英语电影蕴含的文化属性在传播过程中与不同文化所产生的抵触和摩擦现象,这种现象与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构架体系的成立有直接关系,由此可见,英语电影是具有人类最大优势的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摩擦与融合。

3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已经离不开现今的传媒手段,英语电影则是这个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媒介工具。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做了总结介绍。

3.1英语电影传播了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英语电影快速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传播英语国家的文化机制理念,并借助现今的电影媒体技术构架西方文化机制的世界文化整体格局。英语电影中包含着较强的帝国主义文化色彩,这种色彩传达出较强的文化霸权和侵略色彩,意在通过文化政策建立全球统一的文化框架,从而形成以英语国家为主的文化模式。

3.2英语电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的发生必须经过适应和挑战环境这一环节,现代信息技术所构成的文化传播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不同文化形态下所产生的实际环境和区域的形态与结构,与之相反的是它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英语电影是现代媒介发展的重要产物,在不同文化形态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电影通常以单向传播形式为主,导致英语国家与其他非英语国家之间的文化价值理念和认同感等存在较大的差异。

3.3英语电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双方文化交流的双向性上。英语电影以很强大的卖点占领了我国电影市场,在改变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同时,还影响着人们思想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例如,某部英语电影讲述美国西部牛仔的故事让我国人民在一夜之间了解了牛仔裤,牛仔裤也逐渐成为我国很多家庭衣柜中必不可少的服装。当然,英语电影侵入我国电影市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构成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英语国家文化在入侵我国文化的过程中,我国历史文化能够展现出强大的抵抗力。但是,就生活形式而言,英语电影的入侵使圣诞节、情人节以及愚人节等西方国家节日在我国受到广泛欢迎。

3.4英语电影在全球化传播体系的整体构成趋势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电影技术因此取得较高的发展成就,英语电影逐渐成为英语国家对外交流的重要手段。在英语电影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植入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渠道的过程中,全球文化经济体系整合速度不断加快,英语电影的发展以影像技术的进步为前提,全球化时代下贸易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英语电影逐渐成为重要的商品载体。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还体现在其是媒介技术展示平台上,英语电影向全世界展示了媒介技术带给人们的视觉享受,在赢得无数观众支持的同时,还让他们心甘情愿成为电影的忠实追随者。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5

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理应得到重视。“比较文学”是指对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研究。比较文学最初是为反对孤立地研究民族文学和国别文学而出现的,因此研究民族文学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自然就成为最早出现的比较文学类型,继影响研究之后出现的另一种比较文学的研究类型是“平行研究”。它克服了影响研究的局限,打破了“二元”关系的限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季羡林指出:“少数民族文学不仅要与国外进行比较研究,还要与中国国内各民族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境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文学交流的最重要手段是翻译。比较文学不是简单的跨国文学的比较,而是不同民族和族群文学之间的跨语言比较,也就是跨文化对话。跨文化和跨语言的语义转换,更多是一种持续不断、代代接力的解读和翻译实践活动。比较文学离不开民族文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同样也离不开比较文学研究。因此,离开比较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无法深入开展本民族文学个性价值和社会意义探索。民族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比较文学打破民族文学狭隘的范畴,使民族文学自觉地融入世界文学之中。“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是史学研究,而非是纯粹的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诞生于上个世纪末,而译介学的产生则晚得多,大约起始于本世纪的三十年代。而真正取得重要的地位,则已经是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的事了。比较文学意识始终深藏于文学翻译和跨民族文学借鉴活动中,深藏于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跨民族的文学比较和批评中。我们更多地注意蒙古文学所接受的汉族文学影响的考证和研究,而很少去探讨游牧民族文学传统对整个中国文学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很少讨论蒙古文学在接受外来文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特征。翻译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的这一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比较文学从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发展的一种趋势,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东西(包括中西)比较文学的崛起。

一、文化接受视阈中的蒙古族翻译文学

文学史是作家、著作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史,既文学被读者接受的历史。艺术接受活动是调节欣赏者整个审美经验对作品的“空白”结构中以想象性补充、充实的过程,是一种融注了欣赏者感知、想象、理解、感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一种艺术形象再创造活动。文学接受史其实就是打破以往那种以作品为主要固定视角,从读者接受视角重新解读文学。接受是研究的前提条件,而研究是接受的继续与深化。接受理论是研究接受成果的理论。每个读者的天资、经历和修养的不同,作品就会对每个人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此,文学的历史就不仅是作家和作品史,而是作品的效果史。

读者既是文学活动的能动主体,又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文学活动中不是可有可无的一维,而是居于整个文学活动的中心,是文学审美价值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读者艺术接受过程是一个融理入情、情理统一的过程,是在这种情理交融过程中完成对文本意义的探究。文学接受离不开当时文化语境,有什么样的文化语境就有什么样的文学接受。文化语境的变迁影响文学接受活动。文化语境是指表现艺术萌芽发展的特殊时期种种思想活动普遍性的思想审美趣味与艺术活动等。文化环境为文学接受创造了条件,文学接受深化和促进文化环境。历史发展决定着文化形式的变迁,文化变迁成为文化影响的发生及历史发展的内在需求,即接受外在文化中起到决定性因素。

即使翻译文学存在的文化语境与接受主体改变,原著的内容信息也不会改变。读者欣赏蒙古翻译文学的同时也把它当作文学研究对象。因为读者把翻译文学与本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不仅从中提取营养,还能了解认识到民族文明、民俗习惯、审美意识、思维特征、哲学、道德、生活境况等,从而增加民族间的理解,促进文化交流。

文学的本质在于它具有审美价值。文学欣赏不仅是审美活动,又是特殊的艺术创造活动。读者的鉴赏活动就是将自己置于艺术家的位置,在心中再造那个表现品,这是一种与艺术家的创造性直觉达成一致的活动。叙述主体与接受者的关系除了表意手段和表意内容的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对话关系。鲁迅最先提出创作与读者的关系。文学阅读过程是一个“暗隐的读者”引导下发挥能动作用的过程。这也是说“暗隐的读者”的现实化过程,是一个实际的读者在文本控制下创造性的选择过程。所以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核心的文学观。艺术(包括戏剧)就是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的共同经验和感受,而这依赖于艺术家和接受者之间形成的共同感。“可接受性”是接受者对放送者潜在的接受价值的判断,具有复杂多变的歧义性。

文学接受活动是建立在读者的阅读、阐释与审美再创造的基础上的。译作对他文化的他族而言是跨文化文学接受。他民族读者阅读民族历史文化土壤中生长的作品接受影响是文学交流最重要的关键。因为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所以对各民族间任何文学交流对交流的主体来说,还是对交流关系的接受者来说,不仅都是文化积淀,还是文学交流的必然前提条件。文学鉴赏是文学批评的基础,文学批评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批评不是感知的情感,而是情感的感知”。译作的影响是从读者所得到的审美接受与其他文学创作活动中产生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读者读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之后获得的审美接受是指满足接受主体精神所需,给予他们情感震撼与教育娱乐作用。从译作中获得什么样的审美感受源于主体。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所以民族间任何文学交流对交流的主体来说,通过文化积淀文学才能进行文化交流。所以文化积淀是文学交流的必然过程,也是文学交流的必然前提和条件。接受和批判研究翻译文学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表现。通过翻译能够开展民族间文学交流并能产生民族间文学影响,从而文学之间比较研究也能得到发展。跨文化研究,特别是西方、东方、自我与他族不同性质的文化研究是比较文学从危机到转变阶段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全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次历史性重大转折。接受研究是接受历史语境、现实语境、文化语境研究。接受者接受他族文化接受的本质是译作的接受。接受者接受的是文化通过积淀的译作。解读过程就只能是一个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过程,一个作者去无限接近文本原意的过程。萨特认为:“创作只能在阅读中得到完成”。

在作家完成创作活动后,文学活动就进入到作品的传播、消费和接受阶段。艺术鉴赏就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过程。文学消费则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蒙古族翻译史是蒙古民族认识其他民族文化艺术,吸收其营养并被他影响的历史。蒙古文学对他民族文学的接受和改编,不仅仅是被动地浅薄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民族审美情趣和文学传统来进行文化选择和协调整合的过程。文学接受离不开当时特殊的文化语境。接受史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以各时期接受者对该作品的审美反映、理性思考进行创造性借用为主要研究,探究审美观、价值观的发展变化及其深层原因。

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蒙古语译介的必要性

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文学译介到其他民族中间,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同时,以他人的眼光认识自己,借此提高自己的文化。不同民族间的文学交流活动是永远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没有外来影响的单纯文学是不存在的。文学交流不是单向、直接、简单、普通的交流活动,而是具有明确的目的与倾向。

因为文学交流不单只是为了交流,而是为了提高自我的交流。所以,民族文学交流永远是在相互促进的关系中继续存在。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因素,民族文化心理永远是民族文学的基本特征。因此,把他族文学唯独放在本民族文化环境中,以本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来研究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蒙汉文学交流史的跨文化特性,为蒙汉文学比较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蒙汉对话范式的建立和区分,实际上包含着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所以比较文学不管研究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相互影响的文学交流,还是研究各国、各民族间任何能够比较的文学问题,将蒙汉文学置于文化交流进程中,在世界文学语境中进行比较,对认识民族文学本质特征,乃至认识文学本质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研究当代蒙汉文学交流,对蒙古族翻译文学史研究、民族文学关系史研究都有重要价值。该领域的研究对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诸多新的课题,理应成为当今比较文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将蒙古族翻译文学当成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着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影响,梳理基本脉络,勾勒其发展轨迹,是目前急需着手开展的课题。该研究与蒙古族现当代翻译文学发展规律的探索、比较文学研究、蒙古族文学理论批评都有密切的关系。

蒙汉文学比较研究从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比较诗学到文学思潮和文学活动的比较,已积累十分丰富的资源。比较文学的基本宗旨是促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影响研究则是进一步探讨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主要集中在作品上。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6

关键词:信息交流;就业;校园数字化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当今社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数字化世界交流网站变成了一种拥有超强人气的新兴交流方式,人与人的交流也慢慢地数字化[1-2],大学生校园信息交流网站正是适应这种人际交流方式的变化而产生的,为满足个人分享生活动态的需求,它可以是个人有关生活信息、生活趣事和感悟的场所,拉近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渠道。本文设计的系统首先可以展现大学生日常生活、分享学习经验以及就业指导的高效社交网络平台,学生日常可以发表自己的博客,展现自己的学习生活,同时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其次,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推荐专业书籍。最后,通过引进企业用户,学生能够和企业交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条件,为自己的学习提供指导。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关注一些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工作能力,从而招聘人才引入公司。总之,该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生活方式、相互交流和选择未来工作的平台。

1大学生信息交流平台系统的设计

1.1系统设计目标

本系统是为大学生展现自己生活状态以及交流学习经验的地方,因此该系统应该要有简单、友好的操作界面,能够让用户在最快的时间内熟悉并使用,使之成为展现自己生活方式和互相交流的平台。系统理当具备较好的可伸展性,及时在主面相互映衬的栏目中呈现大学生的信息交流,在以后的维护和系统功能扩充上可以完成方便简单的操作。系统前台与后台之间应该具备良好的紧密联系,后台管理员可以通过对用户等级的一些处理,在第一时间让学生了解自己更新的信息和访问者对博主的访问及交流信息的更新。系统要拥有较好的安全性,通过对用户密码增加保障以及用户权利限制的强力控制,最大化地保障每一个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利益不受到侵害。

1.2系统技术

本系统主要采用B/S体系结构,并采用mVC模式进行开发,所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web服务器、Spring框架、mYSQL数据库和开发环境等。

1.3系统功能模块

通过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该大学生信息交流平台系统的设计目标是界面友好,为用户供给一个简单便易、具有一些基本功能的网上交流平台,通过这个系统学生能够轻松地在平台上展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历。本系统主要包含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2系统功能实现

本系统可以分为前、后台管理两部分,下面分别介绍其相应功能。

2.1前台管理

访问者:访问者可以直接查看学生在平台的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文章和信息,但是只有登录后才可以留言发表评论,并进一步访问本校学生考研、创业相关信息。登录界面如图2所示。学生:学生注册并登录后可以修改个人资料、发表文章、评论留言、上传图片和视频、管理日志、管理视频和图片等,并且可以在书籍推荐模块推荐相关专业书籍和查看其他人推荐的书籍,对于实名认证的用户还可以编写个人简历与企业人员进行交流等。企业:企业注册并登录后,可以招聘信息,关注学生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交流等。企业信息界面如图3所示。

2.2后台管理

设置管理员,拥有系统权限,可以对系统中注册的账号和内容进行管理,比如对账号的认证和用户发言的文明性进行管理,不得发表扰乱秩序和污秽的言论,使整个系统更加安全文明。系统后台管理员可以对该系统中学生发的话题这一模块进行管理,可以进行是否置顶、删除和快速查询等操作。话题管理页面如图4所示。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对一些已经注销或者在大学生信息交流系统中操作行为异常的用户进行删除、快速查询等操作。后台用户管理页面如图5所示。

3结语

网络使学生们能更快地获得相应的信息并且进行相互交流[3]。大学生信息交流平台正是学生、老师和企业共同进步和发展的一个载体。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的生活,展现自己,可以让学生和访问者以相互交流的形式留下他们的看法和感受。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关注一些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和作品,从而招聘人才引入公司。这让学生和企业都能够减少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实现双方共赢。

参考文献

[1]肖航,王威.校园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科学技术创新,2018(21):76-77.

[2]刘振国.基于weB的企业信息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8.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7

11月23日至25日进行的“山东一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美国驻华使馆联合举办。该活动以促进双方经贸、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目的,力求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合作为突破口,带动山东与美国在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经济文化交流周”是一座桥梁

11月24日下午,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在济南会见了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一行。

姜大明对洪博培来山东出席“山东一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活动表示欢迎。“山东省十分重视发展同美国的经贸往来和友好合作,双方企业间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在很多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姜大明表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山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加关注民生,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此次美国大使馆与山东省联合举办“山东一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增进了山东人民对美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为山东省深化对美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希望山东省政府同美国驻华大使馆今后的合作能够不断深化,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新能源、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

洪博培感谢山东省为“山东一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举办所作的精心准备。他说,美国大使馆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把山东省作为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目的地。山东省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雄厚,此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表示,将继续为推动彼此间在更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作出努力。

很高兴来到孔子的家乡

24日上午,在济南国际机场刚下飞机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坐车直接赶往山东大学。在那里,山东大学的师生们正在等待这位尊贵的客人。

11时,山东大学的邵逸夫纪念馆前,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山东省外事办公室主任张伟龄等在那里热情欢迎洪博培大使的到来。

作为“山东一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的一项内容和此次访问的礼物,洪博培大使向山东大学赠送了一套60本的美国法律文库图书。洪博培对此的解释是“法律的统治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朋友更好地理解法律对美国的教育、政治产生的重要作用。”

对洪博培大使的到来,徐显明校长很高兴。他向大使一行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发展情况。让洪博培大使一行没有想到的是,山东大学早在19世纪就和美国有了交流。1887年山东大学的医学专科就是由美国传教士帮助建立起来的。山东大学30年前还有一件与美国法学有关的事情,就是1979年两位中国人获得了美国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一位是邓小平先生,另一位就是山东大学当时的校长吴富恒。

徐显明校长特别提及,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访问中国时提出要在4年内向中国增派10万名美国留学生,这对中国的大学和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可以看作是中美共建未来交流桥梁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促进双方文化教育交流有重大作用。山东大学和美国的多所大学有着交流合作关系,希望能有更多的美国留学生来山东大学接受教育。“大使先生的访问将会有利于我们愿望的实现。”

“非常高兴来到这里,这是很有名的学校,这里有很有名的校长。想不到徐校长这么年轻、智慧、充满活力。”听完介绍,洪博培很兴奋,直接用中文讲出了这样的开场白,现场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洪博培大使回应说,向中国增派留学生的举措,是一项影响数万美国人的重要举措,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年轻人,让他们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重要力量和双方友好交往的主要桥梁。山东不论是历史文化还是经济能源在中国都具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今后美国派遣留学生肯定会侧重山东,像山东大学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大学当然是在重点考虑之列。可以肯定的是,今后4年间,山东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留学生。

洪博培大使已不是第一次来山东,之前他到过青岛。“山东的馒头、水饺很好吃,中国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来自山东。”谈及对山东的印象,他出人意料地以山东的饮食开题,引起了现场的一片笑声。不过他表示,对山东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有孔子、孟子,他们告诉了全世界关于伦理、道德的内容,儒家思想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伦理学的标准。“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我的看法。”

赠书仪式结束后,洪博培大使和山东大学的部分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听说驻华大使来到了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部分美国教师也赶到了现场,和大使见面,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大家共叙乡情,其乐融融。

因为洪博培大使的日程安排紧张,整个活动时间不到1个小时就不得不结束,和大使交谈甚欢的师生们意犹未尽。徐显明校长特别向洪博培大使提出了邀请,“作为资深的外交家,我们盼望着大使先生能再次来山东大学给学生们作一次演讲。”对他的这个建议,在场师生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中美关系重在交流合作

24日下午,“山东一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暨中美交往图片展在山东大厦举行了开幕仪式。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在致辞中提到,“山东一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是多年来山东省第一次举办对美合作的大型综合性活动,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交流与合作的一次探索。目的在于通过活动回顾山东与美国的交往历程,推动山东与美国的交流活动。

中美建交30年来,山东省与美国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美国是山东目前的第a贸易伙伴,2008年山东与美国的贸易额达到223.9亿美元;今年1―9月份已达144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山东省累计批准美国投资企业5644家,合同外资额128亿美元,实际使用61亿美元,可以说与美国的交流合作在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与美国康涅狄格州和得克萨斯州建立友好关系后,双方政府保持了密切的交往关系,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成果。

洪博培对这次经济文化交流周活动的评价是“恰逢其时”。他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美中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加强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提出“深化节能减排、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提高能效、环境治理等领域合作,使之成为两国关系新亮点”。在此大背景下,提供一个桥梁对促进双方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政府所作的努力至关重要。举办“山东一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特别是其中的“山东-美国工业能效研洽会”,及时而有效。

与经济文化交流一样,中美关系同

样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国与国之间不可能永远一致,但不代表不能在共同关心的问题方面走到一起。展望未来,美中关系最重要的是应该在互相尊重、平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向前推进。”洪博培大使认为,中美两国最近一两年面临的挑战超过了过去30年的总和。双方在事关全球稳定与繁荣的重大问题上,面临诸多的共同挑战,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肩负重要的共同责任。中美关系的新定位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两国作出的选择。未来中美两国还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共同考验,尤其要着手解决全球性问题时,需要双边、多边的共同思考、密切合作。“任何关系有时候都会有分歧,但总的来说美中关系是坚定的,朝着一种积极合作的方向前进。发展美中关系个人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关键的,要真正理解对方的文化、语言、历史,真正本着相互尊重的态度向前发展。”

洪博培认为,太平洋把美国和中国联系在了一起,是很重要的一个桥梁,电话、短信、email这些现代技术手段更拉近了两国的距离。但这不是最主要的,两国关系的基础是能否作为朋友进行沟通,心连心地传递下去。两国间最重要的桥梁不是经济合作,而是青年、民间、文化的交流。只有这样,两国人民才能真正互相了解、互相理解;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中美两国未来共同的和平与繁荣。

“特别高兴的是,奥巴马总统提出的4年内向中国多派10万名留学生的计划,会影响到好几代人!”说到这里,洪博培大使笑了,脸上充满了期待之情。

也许是过于想解释清楚这些问题,洪博培大使讲起来滔滔不绝,以至于现场翻译因他的讲话过长而有些跟不上时,他才醒悟过来,连说:“我讲得太长了,对不起!对不起!”

环保能源合作空间巨大

“山东-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的成功举办获得了高度赞誉。全国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井顿泉、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郑泽光表示,交流周不仅对山东和美国,对中美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中美两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取得了历史性成果,中美关系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最富有活力的双边关系,这其中离不开地方政府和民间的努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山东省主要投资来源地合同外资大幅下降的情况下,美国投资却一枝独秀,实现显著增长。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山东省新批美国投资项目81个,同比增长35%;合同外资额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71.3%。

据了解,山东是一个能源大省、能耗大省,每年要消耗3亿吨标准煤,工业能耗占到了80%以上,节能工作任务很重。为完成“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22%的目标,山东不断加快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节能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2008年全国7个完成节能目标的省份之一。开展节能国际合作是山东省推进节能工作的重要手段,受到了企业的特别关注。

作为“山东-美国经济文化交流周”的主体活动,“山东-美国工业能效研洽会”共吸引山东90多家企业及单位与美国艾默生、英格索兰、通用电气公司等6家重要能源企业进行对口洽谈和项目对接,力求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合作为突破口,带动山东与美国在经济等各领域的合作。

正是由于对提高工业能效的重视,研洽会现场涌进了许多预料之外的听会者,工作人员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从别处搬来座椅以满足这些听众的需要。

这让美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处公使衔商务参赞蔡瑞德有些意外:“我看出了山东的企业对能效问题的关注。”他说,提高能效不仅是环保的要求,而且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收益,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每种企业进行交流探讨提高能效的方法,是本次研洽会的主要目的。美国与山东在新能源领域具有较大合作空间,美国的领先技术在清洁煤、风能、太阳能、智能电网等领域对发展中的山东可以提供很大的支持,而山东巨大的潜在市场则可为美国企业提供商机。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8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度;语用能力;交际信心;互动参与度;交际愉悦感;差异认同度;交际专注度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98-02

在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种文化丰富交流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而只有具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才能在交往活动中如鱼得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衡量并不仅局限于行为范畴,跨文化敏感度这一情感层面对于提高和展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背景

与交际学、心理学或语言学等学科相比,跨文化交际学科的发展正如新生儿的诞生,年轻又充满活力。跨文化交际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证性。这一特点主要源于它与社会心理学和传播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彭世勇,2008)但现有的实证研究依然有待完善。首先,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进行的实证研究和定性研究,其中以定量为主。定量分析又以变量测量为主要研究手段,最常用的统计方法是多变量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这些方法本身并不复杂,但却可以从多种角度发现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差异。(彭世勇,2005)但实证研究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却相对单一,主要为在校学生或有跨国经历的特定族群,这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实证研究结果的扩展,得出的许多结论也因文化集团的固定而不能得到传播。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开放性访谈方法。

1.研究问题:大学生语用能力与其跨文化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在跨文化敏感度的众多维度中,哪些与语用能力相关性最强?

2.研究对象: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的本科生及研究生。所有参与测试对象均有跨文化(与不同文化种族人交流的经验)交际经验。

3.研究工具:本调查所采用的问卷量表由两部分组成:(1)跨文化敏感度量表(iSS)用于测量研究对象的跨文化敏感度。(2)语用能力量表(姜占好,2009)用于调查研究对象的英语语用能力。此量表包含30道题,10道多项选择,20道判断对错题型。

量表以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的本科生、研究生为主,通过纸质版及电子版两种形式,共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3份。

三、研究结果

从表1的数据来看,跨文化敏感度中的互动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都存在相关关系。

1.与跨文化敏感度的多维度正相关可以说明,学生的因地制宜使用语言的能力与其跨文化交际中所体现的跨文化敏感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有可能会帮助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而跨文化敏感度内部的维度间相互关系中,相关系数最高的为差异认同感与互动参与度,相关系数为.557**,这说明大学生知识构成的多元化,使他们能够很快接受差异文化事物,从而塑造了较高的差异认同感。同时,差异认同感较高能够促使大学生参与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活动。次高的相关系数分别属于交际信心与互动参与度(.459**)和差异认同感与交际愉悦感(.427**)。从最高相关性来看,交际信心、差异认同感和互动参与度这三个因素出现在每一对高相关性的因素中,而它们也恰恰是与语用能力相关性最强的前三个因素。在对被调查者进行的开放式访谈中,笔者也将重点探讨此三个因素对于被调查者的影响。

2.开放式访谈。笔者从被调查的133名对象中选择了30名,分别为跨文化敏感高分数段(110~120)、中等分数段(90~110)、低分数段(70~90)进行了15分钟以上的开放式访谈。访谈内容围绕日常语用环境为基础,联系跨文化敏感的五因素对调查对象进行谈话。高分组的学生大多数非常愿意主动参与与外国人士的沟通,并不惧怕利用非母语交流。而中等分数段的学生则对跨文化沟通存在一定的顾虑,但基本可以保证沟通顺利进行,并能够大致理解英语言语行为、礼貌原则以及隐涵意义等。低分组的学生则表示对于与外国学生沟通存在恐惧心理,他们很少主动参与沟通互动,甚至在对方主动进行沟通时会逃避交流,70%的学生会躲避主动寻求沟通的目光。

四、结语

本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与语用能力具有相关性。其中相关性从高至低依次为:语用能力与互动参与度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371**;语用能力与差异认同感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343**;语用能力与交际信心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304**;语用能力与交际愉悦感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206**;语用能力与交际专注度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198**。这充分说明大学生的语用能力强弱能够影响其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表现。

从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五因素的最大、最小和均值中,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差异认同感最高,其次为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互动参与度,最低的为交际信心。同时从数据结果来看,交际专注度、交际信心和互动参与度的相互相关性最高,这三项因素与语用能力的相关性也较高。我们可以把这三个因素看作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敏感度与语用能力的关键因素。

从开放式访谈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差异认同感,能够尊重差异文化。但语用能力的偏低导致学生交际信心偏低,从而不能很好地参与互动交际活动。根据笔者对跨文化敏感度高分组学生的采访,他们的语用能力较高主要与其接触外国文化的方式有关。中等分数段的学生大部分能够接受与异国文化人士进行沟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交际经验,语用能力的欠缺导致其交际信心降低,从而影响其互动参与度。低分组的学生交际信心和互动参与度属于较低水平。根据对这部分学生的采访可以发现,无法灵活掌握实际交流语境的规则是他们躲避交流的重要原因。

从此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课堂英语教学的单极化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仍然不够。对于实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应该占据越来越多的课堂时间比例。同时,英语教学应该着力于语用知识和文化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于差异文化的兴趣,提升他们的交际信心,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

参考文献:

[1]Chen,G.m.,&Starosta,w.J.areviewoftheconceptofinterculturalsensitivity[J].HumanCommunication,1997,1(1):1216.

[2]LiuJianda.DevelopingapragmaticstestforChineseeFLlearners[J].Languagetesting,2007,24(3):391-415.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9

俞正声表示,深化交流合作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两岸同胞共同致力振兴中华的必然要求。俞正声就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提出四点意见:

一是加强两岸科技交流合作,蓄积民族振兴的创新动能。加快构建两岸科技交流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尽早签署两岸科技交流合作协议;加强两岸科技合作的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两岸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着力点,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形成合作机制,增强两岸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夯实民族振兴的经济基础。开展两岸经济领域高层次对话和协调,进一步充分发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内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功能;加快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商谈进程,提高经济合作制度化水平;大力推进两岸产业合作,扩大双向投资;进一步相互开放金融市场,着力加强金融合作。

三是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凝聚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让中华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及早启动商签两岸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协议;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

四是密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培育民族振兴的人才资源。尽快商签教育交流合作协议;鼓励两岸各级各类学校密切交往;发展国学教育交流,促进两岸青少年学生共同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对相互招收的学生,两岸各有关方面要给于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积极鼓励两岸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不断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振兴中华增添新生力量。

文化和交流的关系篇10

【关键词】一带一路核心区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识码】a

在2013年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一带一路战略一经提出,便得到国内国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2015年,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同时文件还提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要将福建作为核心区进行建设。由此可见,我国首先将新疆和福建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进行建设。在中央倡导下,新疆与福建作为核心区域,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得了极大巩固。一带一路构想无疑是中国古丝绸之路文化价值的当代显现,因此一带一路不仅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途径,更是传播中华文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所以,在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中,也要尤为重视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

构建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的必要性

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要想顺利实施,必须获得稳定长期的国际合作伙伴,而文化起到凝聚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合作与发展的作用。古代丝绸之路实现了中国陶瓷、丝绸等艺术的海外传播,与此同时,西域农业文化、欧洲的雕塑艺术等也传入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实现了中外在文学、宗教、音乐、舞蹈、绘画等多方面的交流。可以说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为当下一带一路战略打下文化基础。当前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对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延续,为中国以及沿线国家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因此文化交流机制的构建具有必要性。

首先,构建对外文化交流机制为一带一路各国共享智力资源奠定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都在不同领域有着自身的智力或文化优势,如中亚地区精于精密机械的制造,而且在音乐、绘画以及宗教艺术方面有着较高水平,但受市场需求、国家发展水平等方面的限制,这些优秀的技术成果及文化并没有在国际社会上大放光彩,而一带一路中文化交流机制的构建则能够将这些文化带到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使其潜力被充分开发,实现智力、文化资源的国际共享。一带一路平台将成为东亚文化与欧洲文化联系的桥梁,让世界不同文明成为一个共同的文明贸易市场,沿线国家的文化资源在这一广阔的世界性市场中必然能够创造更多价值。通过文化交流机制建设,各国的文化遗产将获得新的生机,这也是一带一路获得各国智力支持的前提。

其次,不同文明的交互发展要求一带一路构建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在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发展过程中,文化艺术与科学发明也随丝绸之路而流入西方,并对西方科学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西方文明也从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激发了我国社会的活力,由此可见,丝绸之路不仅具备互通有无的商业功能,更成为不同文明文化互相交流的承载平台,促进社会的发展。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就明确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所应承担的责任,他讲到一带一路战略将人文作为交流纽带,能够深化亚洲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关系,在一带一路的引领下,亚洲各国将形成共建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都有同质性或异质性的关系,一带一路能够将不同民族间的异质性元素转化为民族特色,而同质性元素也能得到优化和升华,不同的民族将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来看待异质文化,各民族也能够通过一带一路这一平台弘扬本民族的独特文明,并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促进不同文化的交互发展,这也能够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最后,构建对外文化交流机制为一带一路战略争取国际合作打下群众基础。一国与另一国的交往从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社会、不同人民之间的交往。一带一路战略涉及沿线数十个国家,更关系到这些国家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一带一路能否顺利实施还取决于这一战略是否获得沿线国家民众的支持。文化是一种跨越区域、超越时空的交流工具,它能够起到增进不同国家民众情感的作用,如舞蹈能够用肢体表达意义,音乐也能超过语言以韵律来传达情感。文化的交流打破了语言地理的障碍,让各国群众因文化交流而互相信任,产生文化上的亲近感,这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的群众基础。

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已经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民众对中国文化有了一定了解,这为当前战略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财富,但一带一路要想进一步推进,还需要通过文化交流机制来巩固和扩展已有的群众情感基础,最大范围争取沿线各国民众的支持。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建设便显得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密切沿线各国的高层交往,更能够推动合作伙伴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增强不同国家民众之间的感情,这样一带一路战略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获得沿线国家的民间认同,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也将更加多元和丰富。

构建对外文化交流机制面临的挑战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经济获得持续发展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能够提升我国的国际大国地位,使得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这无疑是我国进一步成为世界强国的一个极大机遇。但作为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推动力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在建设上却依然存在较多问题。

沿线国家文化产业较为薄弱。一带一路涉及沿线多个国家,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社情民意、文化基础都有所不同,尽管一些国家的文化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有极大的挖掘价值,但由于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在文化产业、交通建设、通信系统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阻碍了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的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宏大的工程,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但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却已经箭在弦上,因此尽管目前我国一带一路的核心区已经准备好建设对外交流机制,但沿线一些国家却并没有相应的条件。如东南亚、中亚等地基础设施的薄弱成为我国与其文化交流上的短板,也阻碍了各国资源的开发。

此外,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实施时间并不长,各国在文化产业政策及法律上也没有针对这一战略制定相应规则,这导致合作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可能出现不兼容的问题,并带来诸多矛盾。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的建设首先要解决合作国家文化发展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

合作国家互信体系不牢。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离不开沿线各国的相互合作和交流互动,而信任是合作的基础,如果缺乏相互信任和扶持,一带一路战略寸步难行。但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因地缘政治而关系十分敏感,沿线在利益、军事、安全等方面既有合作也存在竞争,加之宗教文化冲突、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等因素,导致各国之间很难十分信任其他国家,这也给一带一路中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带来挑战。

我国一带一路区域涉及东南亚、中亚、南亚、西亚、中东、北非等地,这些地域跨度大,在体制、宗教、文化、风俗、法律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这些国家都有各自的利益考量,这已经为各国建设互信体系带来诸多阻碍。但更为复杂的是,东南亚、西亚等地区和国家深陷地缘政治与大国博弈泥潭,这也意味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也要面临大国角逐、恐怖主义、民族宗教冲突、区域紧张局势等问题,这让沿线国家民众对参与一带一路也持犹豫态度,在安全感匮乏的情况下,大多数民众缺乏积极参与彼此间的文化交流的积极性,这无疑增加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的阻碍。此外,中国的迅速崛起也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与中国合作充满顾忌,一些国家为了在大国博弈中自保而可能选择拒绝加入一带一路战略,这也给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缺乏健全的对外文化输出体系。文化实力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带一路战略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近几年来,我国积极倡导发展文化产业,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设置了文化产业园,涉及舞蹈、音乐、动漫、表演、艺术设计等各个方面,而且随着文化产业建设热潮,我国传统文化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主题,可以说我国国内文化市场得到了极大开发,这为我国进行文化输出提供了可能。

目前,我国还并没有完善的文化输出体系。一方面,尽管我国的文化产业获得极大发展,但我国在文化产业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却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这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规范体系、出现同质化甚至低俗化等乱象,使对外文化交流中缺乏高质量的文化产品。

另一方面,我国在对外文化投资上缺乏经验,加之政府支持力度不足,与国家规则脱轨,导致我国文化产业难以进入国际市场,阻碍了一带一路核心区及其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缺乏共同文化。任何交流与沟通都需要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机制也是如此,需要寻求中国与其他沿线国家在文化上能够共享和产生共鸣的文化交流内容作为切入点。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独立,这意味着它在文化上有独立性的特征,这种异质性能够促使不跨地区的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互相碰撞,带来文化的多元与繁荣,但在一带一路发展初期,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需要寻求一个成熟、稳定、和谐的文化沟通切入点。

由于沿线各国在价值观念、文化环境、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便很可能在寻求交流切入点过程中产生分歧和矛盾,缺乏共同的文化根基,各国之间的认知框架也很难吻合,现实的文化信息失去互传的可能性,更勿论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加之一带一路国家地理跨度较大,我国与沿线一些国家存在较大的地理、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而且历史发展也大不相同,因此要想寻求中国与沿线各国之间的文化相同点并非易事。由此可见,共同文化的缺失也将阻碍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

构建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的对策

首先,要想构建一带一路对外交流机制,需要克服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我国应发挥国际精神,帮助沿线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帮助其建设新型文化产业园的方式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够与我国进行文化交流,并进行文化产业方面的贸易。我国可以将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及模式推广到一线一路沿线文化产业薄弱的国家,并提供一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才支持。

在支持相关国家产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应拓宽支持资源,积极组织国际援助组织进入一带一路沿线需要帮助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募集扶持资金及志愿者,全面帮助沿线国家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在帮扶过程中,应该意识到一国的发展不能仅靠外部“输血”性支持,而应该靠自身产业支撑,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在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上与沿线国家进行合作,推动其内部产业发展,使之在一带一路中真正获益,这样反过来能够支持本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交流机制建设。

其次,我国在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中,应转变大国权威形象,获取沿线国家的信任。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东方大国,而当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崛起,我国的大国形象表现更为强大,这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与中国合作存在担忧和疑虑。因此,要想获取这些合作国家的信任,我国在建设对外文化交流体制过程中应转变大国话语体系,以包容、多元的态度进行交流,避免夸大宣传中国优势,在交流过程中加入柔性元素,形成新的话语风格,在国际上树立友好的国际形象。

在具体的交流话语使用中应注意凝聚力和趣味性,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思维习惯与话语表达方式,提升交流的可接受性和有效性,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话语环境。总体来说,在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中,我国应以更加亲切的姿态去降低沿线国家对我国大国形象的担忧,提升其对中国的信任感,从而更好的开展合作。

再次,要推动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建设,还应大力发展国内文化产业,并完善文化输出体系。一是国家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扶持文化产业输出,我国可以打造一批既符合国际潮流又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并全力支持各类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域外建立中国文化基地,如孔子学院、敦煌文化研究中心等,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领域。

二是要加强对外文化贸易往来,一方面在上海、北京以及珠三角等文化产业较为发达地区,要加强创意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鼓励新疆、青海、云南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国家的文化交流。

三是应根据各国的不同文化特色加强彼此在音乐、舞蹈、绘画、影视、武术、设计等各个文化领域的交流,可以通过加强国家间青年群体的互动来完成文化沟通,如我国在开展各种艺术节的活动中,可以广泛邀请沿线国家的青年参与艺术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平台,利用举办各类艺术赛事中招募合作国家的参赛者,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

最后,可以将宗教文化作为对外交流的切入点,使之成为共同文化。缺乏共同文化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对外交流所面临重要挑战之一,而在中国的诸多文化中,佛教文化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一方面佛教在我国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其宣扬普世、多元的价值观念,这与一带一路中兼容并蓄的态度具有一致性。另一方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因佛教文化也曾与众多国家建立了友好的交往关系,因此以佛教文化为切入点,能够增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信任和感情,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建设。

为此,我国可以为佛教文化交流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我国已经在尼泊尔修建中华寺,这成为中尼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样,我国可以借助在国外建寺的模式推广少林寺、北禅寺、塔尔寺文化,提升我国宗教文化在沿线国家中的魅力。

一带一路工程涉及多国利益、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有较大跨度且充满不确定性,因此一带一路核心区必须以勇敢的探索精神来践行这一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沿线国家的影响力,使之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