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十篇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8:44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1

一、工作背景

(一)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目的意义

在全省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贯彻落实省委、省人大确定的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要求和奋斗目标的需要,也是全面完成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的需要,更是对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发展和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工作目标实现度的一次检验。

通过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了解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状况,掌握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和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情况,以及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率;推进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三方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居民健康、构建和谐社区,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利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情况

市建城区面积约209.1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玉山镇范围,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68.9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1.35万人。截止底,已建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面积17685.77平方米,有病房床位40张,观察床位157张,输液椅525张。有工作人员396人,其中卫技人员337人,卫技人员占比85.1%,卫技人员中有高级职称9名,中级职称56名,初级职称207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门急诊93.57万人次,住院3959床日,实现收入7832.76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2518.22万元,业务收入5314.54万元,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4104.06万元,药品收入占比77.22%。

二、过程方法

本次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由市财政局负责,市卫生局协助开展,于9—11月间完成,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工作布置阶段

1、9月中旬,参加省财政厅组织的绩效评价工作会议,接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综合评价表》和《绩效评价基础表》的填报、评价软件应用及计算机网上数据填报操作技术培训。

2、成立由市财政局、卫生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人员、相关单位分管领导、财务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讨论确定玉山、兵希和蓬朗3家社区中心为本次绩效评价对象。

3、10月上旬,召开三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会议布置任务,并开展绩效评价业务培训。

(二)基础数据表填报、复核和汇总阶段

1、10月25日前,三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基础数据采集系统》要求,按时完成评价基础数据填报,经计算机校验后上报市财政和卫生部门。

2、10月31日前,市财政和卫生部门按《基础数据采集系统》要求,负责完成本级有关基础数据表的填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基础数据的接收、审核汇总,经计算机校验后上报省财政厅。

3、11月上旬,市财政局和卫生部门按时完成“居民与职工两个满意率”问卷调查工作。

(三)数据汇总分析、综合评价和提交报告阶段

11月底前,完成自评价工作,市财政和卫生部门在完成全市数据填报、核查、审核、汇总及问卷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省财政厅提供的全省统一评价标准,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自评价,出具自评价报告。

三、基本结论

随着我市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投入的持续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不断增强,社区居民满意度不断提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市、镇两级财政加大了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设备配置、药品补贴、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投入,极大改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水平,有效降低了医疗卫生总费用,社会综合效益明显提升。

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市卫生局有效整合城市医疗资源,将市一院、市中医院、市二院等单位社区门诊部统一划归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较少的人员和设备,完成了较大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量,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三是社区工作效益明显提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切实履行职能,积极开展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等“六位一体”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效益明显提升。

四、主要成效

(一)完善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一是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原则上按照服务人口8名/万的比例配置。二是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补助经费。从起,根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际人员数,实行每人每年1.5万元的财政补助,由各区镇财政预算安排,以后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逐步提高补助标准。三是建立基本建设和基本设备专项资金。市、区镇两级财政部门根据新、改扩建机构建设计划,将社区基本建设和基本设备配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原则上基本建设和基本设备资金由市、区镇、村按4:4:2比例负担,经济薄弱村由市、区镇两级财政各50%比例负担。四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养经费政府补助机制。对应聘至社区工作的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实施定向脱产培训,培训期间每年每人补贴3万元。对籍全科医学生,每年每人补贴1万元。对公立医院下派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人员按职称实行经费补助政策,补助标准平均每人每年约1.5万元。五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惠民政策。起,市级财政按城镇职工与居民医保参保实际人员数实行人均20元标准,对社区常用药品实施补贴。对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政府补贴,为人均23元。

(二)规范建设标准,推进机构建设。一是完善设置规划。我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制订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到,全市将规划设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6家。原则上城市建成区建制街道(约3~5万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人口规模大于10万人的增设1家,在服务半径大、人口较多、中心难以覆盖的社区,适当设置一定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每5万人左右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每3000—5000人左右设社区卫生服务站1家。二是统一建设标准。根据国家、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订了《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以及《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标准(试行)》,加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功能、基本设施、基本设备、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等规范化建设。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00平方米,社区站业务用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社区中心基本设备配置标准为300万元,社区站基本设备配备为10万元。三是推进机构建设。按照三年时间,完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要求,,我市实施新改扩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家,实施设备标准化配置中心3家,社区站27家。市镇两级财政直接投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设备配置资金约1685万元。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我市重点建立和完善了“五个一批”人才培养机制。一是提升一批。一方面组织在职社区医生参加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已完成社区医师、护士、乡村医生全科规范化培训214人次。另一方面,开展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工作,共有33名乡村医生参加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二是引进一批。我市加大了社区人才引进力度,,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实用型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37名。三是培养一批。我市积极组织参加全科规范化培训工作,已选派8名本科毕业生参加位于苏州市立医院和市一院的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为期三年的培训。四是资助一批。从今年开始,我市将每年定向资助一批籍的全科医学生,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今年已与31名全科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签约,每年将资助学费1万元。五是下派一批。全面推行城市医生下基层社区工作制度,今年已有15名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到城市社区工作。同时,对下派人员实行补助。

(四)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惠民程度。一是实施社区常用药品政府补贴制度。7月1日起,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全面实施居民常用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补贴对象为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补贴的药品目录为847个品规,社区基本药物价格在国家规定的现行价格的基础上平均下浮19%。二是推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补贴制度。对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管理、妇女卫生保健、儿童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管理、卫生应急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等8大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行政府补贴。三是扩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保定点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到医保定点单位,今年6月,我市结合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的实施,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医保定点单位。

(五)强化功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一是顺利完成老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为切实加强健康体检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任务的全面完成,进一步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我市于四月份就部署了相关工作,60岁以上老年居民已建立健康档案38605份,建档率88.47%。二是切实加强预防保健工作。城市社区掌握并管理高血压患者7981人,糖尿病1164人,其它慢性病879人,孕产妇系统管理3845人,0—6岁儿童系统管理人数20932人,全年预防接种807932人次。三是全面推进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标准,明确各单位健康教育职能,制订健康教育人员的工作规范。以农村卫生现代化建设、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卫生城镇和健康镇村建设等为载体,切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全面提升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五、存在问题

我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城市建成区机构规划建设难度较大。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由于种种因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较少。到底要完成9个社区中心和46个社区站的规划建设,基本建设任务十分繁重。二是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我市提出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乡村医生占比降到20%以下。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存在人员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我市己经采取了很多促进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的办法和措施,但是离我们提出的到具有国家法定执业资质人员比例达80%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队伍建设任务非常艰巨。三是社区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进程亟待加快。虽然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由全面普及信息化建设,实行刷卡看病,但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离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信息化建设进程亟待加快。

六、相关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要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列为市政府年度实事工程为契机,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完成规划建设的中华园、蓬朗、长江、城中、城南、江浦、枫景苑等7家中心和1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施新改扩建及设备标准化配置任务。在加快社区机构建设的同时,完成省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建设。要继续做好引进、提升、资助、下派、培养“五个一批”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我市社区人才队伍结构,继续做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及定向培养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做好籍全科医学生资助培养工作,继续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各项经费政策,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行列。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设。要以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减半等惠民政策为抓手,切实提高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要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规范化管理为重点,全面提高社区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质量。要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全科团队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主动服务和连续服务的优势,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

四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制度建设。在社区居民常用药品政府补贴制度上,要开展社区药品政府补贴制度运行的分析研究,结合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目录要求,调整社区药品政府补贴的药品目录品规,保证社区药品供应。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府购买制度上,我市将修订并印发《市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评细则,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和评估管理,规范市、镇两级社区卫生服务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2

一、理顺社区卫生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国务院提出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指导意见以来,我区结合实际,利用现有城市卫生资源,逐步建立起自治区、设区市、城区三级公立医院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服务网络。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战略决策,要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目标,加快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双重”任务,是城市居民健康的“守门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目标,我区城市社区卫生管理体制明显不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主要表现在: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按照自治区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改政策进行综合改革;人员编制核定、政府补偿政策不能有效落实;各级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存在多头管理,监管责任不清,运行机制不顺等问题,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的稳定、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效能的提高、以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全面、有效、深入实施。进一步理顺城市社区卫生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和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律的新体制、新机制,十分重要而迫切。

二、理顺范围

全区14个设区市所辖城区、县级市政府所在地政府和各级各类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增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牌子的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

三、基本原则

(一)依法确定。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已有明确规定的,严格按规定执行;法律法规规定由县级政府行使的职权,原则上下放城区政府执行。

(二)属地管理。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整合资源、强化基层的要求,建立城区政府管理为主、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为辅的城市社区卫生管理体制。

(三)责权利相统一。市直主管部门涉及行业管理的权限,原则上应下放给城区,使城区事权与责任、利益与义务相一致,充分调动城区的积极性。

四、主要内容

(一)领导体制。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明确和落实设区市、城区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责,制定发展规划,落实目标任务,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或问题,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城区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承担起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落实财政补助政策、稳定社区人才队伍、保证机构正常运转的重要职责,并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做到常住人口扩展到哪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步建设到哪里,加快建立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服务网络,实现区域常住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编制管理。各设区市机构编制部门要根据服务人口既有非农业人口,也有农业人口的特殊性,结合《自治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办法》和《自治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精神,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总量统一核定到城区,再由城区机构编制部门依据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不同主体,采取不同形式核定到具体单位。撤销乡镇建制但仍保留有乡镇卫生院的,如已按规定核定编制,需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保留原有编制数和相应的控制数;未核定编制,如需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可按规定核编。政府直接举办或街道卫生院转制为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规定核编。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用人新机制;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核定人员规模(控制数)形式,可作为政府购买基本医疗服务的财政补助依据;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展到工作任务完成好、居民满意度高的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创造条件,积极将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包括国有企业所属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制为政府举办,并重新核编。

(三)监管机制。各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行政审批权、管理权下放城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层级管理原则,承担发展规划、制度设计、工作计划、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等管理职能。城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督导各级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任务。自下文之日起,今后新增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城区政府负责举办,需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原则上应由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实行一体化管理。

(四)政府补偿。城区政府和县级市政府是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财政补助政策的责任主体。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办法,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设区市、城区和县级市政府要按规定落实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专项补助和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对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执行医院财务制度;设区市级财政、城区财政和县级市财政按照购买服务、绩效考核等方式对其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等给予专项补助。为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机构正常有效运转,自治区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专项补助,具体管理办法由自治区财政厅、卫生厅另行制定。

(五)管理形式。城区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要求,管理辖区内各级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条件的,可剥离转制为政府举办;条件不具备的,可采取购买服务、委托举办等多种形式,实行双重管理。对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区政府负责与举办医院签订购买服务合同,落实绩效考核补助资金,管理政府投入的基本建设、设备配置等固定资产;举办医院负责按标准配置人员和提供技术支持(其中医院带编医务人员不低于该中心核定控制数的30%以上,并有1名以上副高职称的医生),到卫生、民政、质监等部门办理相关材料和证件,领取组织机构代码证(二级法人),设立专用存款账户,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建立新的独立运行机制。医院原有的房产和投入的设备等固定资产,归医院所有,纳入医院财产管理范畴。

(六)理顺增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牌子的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增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牌子的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应在本意见下发2个月内全部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原有的职责和功能按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标准和规范逐步过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平稳过渡。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要切实负起组织、协调和领导责任,把理顺城市社区卫生管理体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专题研究,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各部门协调不一致的职能问题,要及时协调裁定;督促市直部门在职责范围内,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职能调整、权力下放、工作移交相互衔接,防止出现职能缺位,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自治区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理顺城市社区卫生管理体制工作,加强指导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二)结合实际,稳妥实施。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坚持以理顺城市社区卫生管理体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为目标,依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狠抓措施落实,务求抓出成效。对城区具备条件接收事权的,要不折不扣的把事权下放给城区管理;对城区暂不具备条件接收事权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施,稳妥推进,分步到位。

(三)更新观念,完善功能。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改革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化城区基础地位,切实解决好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管理效能低下等突出问题,在发挥城市整体功能的同时,完善城区服务功能,推进城市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适应工作变化,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按照“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要求,从有利于调动公立医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积极性,有利于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要求出发,正确处理好城区、公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持社区卫生服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3

1、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经过三十二年的改革发展,我们福建省综合经济实力跨越新台阶,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的基础和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我省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形成发展优先、城乡融合、工农协调、成果共享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仍很突出,持续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远未建立起来。特别是,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加快,城乡发展差距呈拉大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无疑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省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全省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只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从体制机制上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才能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村全面进步,也才能确保我省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关键是要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在城乡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系列体制机制。这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途径。

二、推进福建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如前所述,福建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需要下更大决心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尤其在规范转移支付、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府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需要扎实推进;一些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层次改革,如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形成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的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到一些地方乡镇财政与事权不对称,缺乏调控权力,乡镇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尤其是村级集体组织收入来源减少,支出增加,经济综合实力有所下降,调节功能有所减弱,导致农村基层干部工作难度加大。所有这些问题,显然都不是农村、农民单独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体制机制制度的调整和合理安排。

2、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体系和财政支农政策机制安排不科学、不完善。由财政资金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企业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尚未建立。由于单个农户贷款规模小、手续麻烦,造成农村金融成本大、风险高,使得金融机构都把投资重点转入城市,农村资金被城市和工业抽走,农村金融融通渠道不通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由于农业、农村是弱质产业和弱质区域,迫切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倾斜在国内外都已是共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省财政支农资金的制度安排上存在严重缺陷――缺乏一个稳定的增长机制。我省财政支农资金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3%,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在一位数内徘徊。按照相同的口径,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普遍在30%-5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10%-20%。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执行层次――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保障不足,经常发生资金挪用、挤占等现象,使强农惠农政策、资金、技术和新的制度安排等反哺供给常常难以到达反哺需求层。尤其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方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配套税收政策和一些实质性政策仍然比较缺乏;同时各级财政资金还存在配合不够的问题,从而难以形成反哺“三农”合力。

3、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水利、交通、电力、通信条件较差,农村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在政府财政的支出中,用于农村社会救济的比例偏低,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投入不足,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近几年虽然各地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扩大覆盖范围、保证补贴资金的稳定投入、形成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接轨目前有较大难度。在公共卫生方面,全省医疗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机构设备差、技术力量薄弱、村社医疗站点建设滞后,农民看病远、就医难的问题突出,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造成新的威胁。在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真正反映农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比较短缺,一些封建落后的文化现象还有一定抬头。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自1985年以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水平由733元增加到2008年的17961元,增长了23.5倍,年均递增14.9%;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由396元增加到6196元,增长14.6倍,年均递增12.7%,比前者低2.2个百分点。由此,导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85:1扩大到2.90:1。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研究,经济成长和总收入差异之间存在着一种“先加剧后改善”的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联系。从我省发展趋势看,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将沿着一条“扩大-稳定-缩小”的轨迹运行。为了缩短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和发展差距,加大相关政策的干预和调控尤显必要。

三、加快推进福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1、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新体制,理顺规划职能,打破现行的部门和行业各自规划、自成一体、缺乏衔接的规划体制。二是以编制市县域总体规划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完善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的供排水、公交、生态建设与保护等专项规划,规范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合理安排市县域范围内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农田保护、农村社区和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三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推动城市联盟,促进城际协作,逐步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四是坚持把园区发展与小城镇规划结合起来,制定重点镇、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项目和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重点镇(村)集中,推动小城镇成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重要节点。

2、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一是以增强基层财政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应着眼于解决城乡财政分配的公平性和县乡财政困难两个根本问题,切实体现财权和事权的匹配,以事权定财权、以责任定财权,增强乡镇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适度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加对县乡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二是优化公共财政投向。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确保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广大农村。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公共品和服务,确保各级财政新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提高,确保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

3、合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是完善城乡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特色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整合优化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力推进城乡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集聚,努力构建产业联动、就业转移、人才交流新机制。二是强化工业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主导作用。着力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辐射和带动县域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一批重点产业、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形成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县、乡(镇)工业发展格局。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鼓励发展生态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区,加快形成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四是加快发展城乡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依托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货物集散地、交通枢纽和港口资源,完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省际边界粮食、农产品、建材等专业物流园区。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城乡旅游资源,打造滨海蓝色生态、山地绿色生态两大旅游带,构筑闽东北、闽西南、闽西北三大旅游协作区。

4、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一是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镇准入条件,凡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准予其在城镇落户,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加快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合理的政策限制,建立城乡统一、户籍联网的新型管理制度。二是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工业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跨过土地一级市场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实现流转和经营,缓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供给约束。积极探索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合伙等企业,使广大农民能直接分享工业化利益。三是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信社试点改革的步伐,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使之真正成为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建立农村中小企业担保体系,鼓励设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支持小额信贷机构发展。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存款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5、切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动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共同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把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结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试点。二是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未达标老区、经济欠发达县的县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改扩建,继续推进每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三是完善城乡基层文化体育设施。继续实施每年百所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建设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点加强社区文化中心、行政村文化室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工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重点推进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城乡居民生活。

6、建立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和信息共享制度,形成省、市、县(区)、乡镇、村互联互通的劳务信息体系。改革劳动和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就业援助体系,统筹抓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完善农民工子女城镇就学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完善农民工聚居区医疗设施和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按居住地享有国家规定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以个人账户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加快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城乡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威海;社区;建设

一、威海社区建设现状

(一)社区建设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1)重点理顺“三个关系”,建立起新型城市基层管理制度。

一是理顺市、区、街道之间的关系。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要求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划分市与区、区与街道的事权。二是理顺街道与社区的关系。按照“上下配合,发挥优势”的原则,把街道办事处作为承上启下、开展社区工作的主体,切实担负起社区工作发展的领导责任。三是理顺政府及其部门与社区的关系。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在充分征求社区意见的基础上,把政府及其部门的基层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落实到社区。

(2)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建立起以地方税收分成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管理制度。

一是理顺市、区财政体制。威海市政府打破了原来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税收收入的做法。二是理顺区、街财政体制。建立街道协管税收制度。这一措施,不仅充分调动了各街道协税护税的积极性,而且保证了街道有相对充足的资金来开展社区工作。

(二)社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威海市由于建市时间短,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2007年以前,威海市社区居委会缺乏办公和服务用房的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近年,威海市民政局狠抓基建,并积极争取财政、建设、规划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1)解决“无人管事”的难题。

实行从机关干部选派、面向社会招考和从下岗职工、退役士兵、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的做法,切实改变社区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问题。加强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以提高管理社区和服务居民的能力。

(2)解决“无钱干事”的难题。

在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制度、确保街道有充足财力投入到社区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区工作经费标准。威海市民政局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生活补贴和相关养老、医疗等保险以及办公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同时要求各市区设立不少于办公经费80%的社区专项经费,用于社区居委会组织开展公益性活动。2009年,市级财政共拨付254万元用于补助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生活补贴。

(三)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在坚持开展传统社区服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的社区“大服务”体系。

(1)推进社区就业服务。

健全了市(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工作网络,建立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数据库,提供就业再就业政策咨询、再就业培训等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社区学校的优势,针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预测和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定向培训和转岗培训。

(2)推进社会保障服务。

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采取自建、合建、市场参与等方式,加强老年公寓等养老设施建设。在社区救助服务方面,依托社区,加强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在每个街道建立“慈善超市”,在每个社区建立捐助接收站点,对“三无”对象、生活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及时进行救助。在社区志愿服务方面,积极动员青少年和身体健康的离退休人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

(3)推进社区治安服务。

在每个社区设立一处警务室,并按每3000人配备一名片警,常驻社区,做到“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社区民警通过走访调查、宣传发动、巡逻守护等形式,建立起收集、反馈社情民意的工作机制。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维护了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威海社区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机制和工作任务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社区建设的工作机制是“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民政部门作为社区建设的主管和牵头部门,承担着社区建设的研究、规划和落实任务。实际上,社区建设涉及到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几乎每个部门都有涉及,而多数部门缺乏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一些应由职能部门依托社区开展的工作,民政部门很难协调和落实。

(二)社区基层管理体制尚未彻底理顺。

街道办事处是社区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承担着各项政策和具体工作的落实。但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实行“条条”管理,大量城市基层工作,往往由市级有关部门“一竿子插到底”,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收费权、管理权、处罚权和审批权等方面又不肯放权让利,即使下放了部分职能,多数属于协管性质,街道没有直接管理的权利。街道一级由于有责无权,难以发挥城市基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主体作用。

三、对威海社区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建立强有力的社区建设领导机制。

建议借鉴上海市和青岛市社区建设领导体制模式,在市委设立城市工作办公室,直接领导、协调、监督、考核有关部门和各市区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民政部门作为社区建设的主管部门,协助城市工作办公室研究、规划社区建设工作。其他部门、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开展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二)进一步强化街道办事处的职能。

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具有承上启下、直接组织实施的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强化功能,真正承担起区域性社会管理的主体职责。虽然威海市对加强街道办事处的职能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部门利益的牵制,街道办事处的职能仍然无法满足社区建设的需要。

(三)加快完善社区自治功能。

应加强包括社区居民大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在内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慈善协会、社区老年协会、社区志愿者服务协会等社会组织,完善社区的综合,逐步形成以社区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决策、社区委员会议事、社区工作者办事的新型居民自治结构。

参考文献:

[1]金广君,张昌娟等.深圳市龙岗区城市风貌特色研究框架初探[J].城市问题,2004,(6):66-70

[2]李伟.城市区域特色景观安全格局[D].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和谐城市公共财政制度创新

和谐城市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与核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以及对外贸易的窗口,经济突飞猛进,各项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近年来,为构建和谐城市,广州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首当其冲的就是公共财政制度的创新实践。笔者拟就广州市公共财政制度创新对构建和谐城市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发展情况类似的城市的财政制度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近年来广州市公共财政制度创新的实践及其效果

广州市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创新是在“十五”期间得以启动、铺开和深化,多项改革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财政管理的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有效促进了和谐广州的建设。

1.建立了以税收为主体、以规范的非税收入为辅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为建设和谐广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方面积极运用财政政策措施,建立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不断完善非税收入管理。自1998年开始全面清理各项收费和罚没收入,逐步纳入“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范围;至2004年,广州市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基本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收(罚)缴分离,并规范了对土地出让金、非经营性路桥车辆收费等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经过多年的努力,广州市财政收入实现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1年以来,广州市一般预算收入从246.1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23.79亿元,增长1.1倍。从收入形式来看,近年来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均在80%以上,其中2001年最高达87.1%。

2.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1)向新农村建设倾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一是不断加大了补贴政策实施力度;二是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长远发展,支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以及农业科研资金的投入;三是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此外,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不断加大市级对区、县级市的转移支付力度。至2006年,农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农业生产总值占总产值比例、规模化经营面积占农田总面积比例均约为35%,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水平也明显提高。

(2)向社会事业领域倾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4年广州市推出十项“民心工程”、“青山绿地”和“蓝天碧水”工程,开始了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的步伐。具体包括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环保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明显加大。2007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45亿元,比上年增长33.2%;教育支出为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环境保护支出1.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

3.稳步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管理体制创新

(1)部门预算改革。2000年开始制定改革方案,先在市本级五个部门试点,再不断扩大部门预算范围,至2003年市本级137个一级预算单位及677个基层预算单位已全面编制部门预算,其中15个一级预算单位要上报市人大审议。部门预算改革增强了政府预算的统一性、严肃性、科学性,为完善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创造了条件。

(2)政府采购制度改革。2001年建立政府采购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政府采购集中支付和编报政府采购预算制度,开通广州市政府采购网站,完善各项管理法规。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全市政府集中采购项目从2000年的5个增加到2005年的86个项目,2006年全市全年政府采购额超过70亿元,节约率约为8%。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2002年开始推进改革试点,规范了财政供养人员经费和基本建设项目财政性资金的集中支付方式和程序。2005年全面实施,市本级一级预算单位及41个其他拨款单位的所有财政性资金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全年国库集中支付资金335.6亿元,占预算内外综合支出的79.3%。

(4)财政监督制度改革。自2003年起,除年度预算报市人大审议外,还向市人大常委会上报了预算外资金执行情况及计划安排,对预算重要调整事项也严格按程序报批;推行政务公开,开通和完善了广州财政网和各专业网,召开专题新闻会,按规定公开财政预算及执行、重要专项经费使用、重要项目招投标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二、目前财政中还存在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1.市区、县级市间财力不均衡,区域协调发展面临财政障碍

虽然近年来广州市财政收入高速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市区与县级市间财力极不均衡,严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广州市统计年鉴中一般预算收入和年末常住人口的相关数据计算取得

从纵向来看,2001年以来,市区与增城、从化两个县级市的人均财政收入都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而且两个县级市财力的增速明显快于市区,财力差距在不断缩小,这充分证实了近年来公共财政制度创新的效果。但是从横向比较来看,县级市的财力水平仍然大大低于市区,2001年市区与县级市之间的财力差距为7.2倍,至2006年仍有5.4倍。而且,增城、从化两市之间的财力差距不断扩大,由2001年的1.1倍增加到2006年的1.7倍。

2.公共服务性财政支出所占比重仍显偏低

虽然近年来广州市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逐步增加。但与北京、上海等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广州市财政支出结构仍需要进一步优化(见表2)。以2006年财政支出情况来看,广州市财政对农业、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明显低于北京、上海两市;广州市科技支出比重虽然高于两市,但其效果并不明显,有资料显示,2007年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仍为32.8%,可见其自主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落后。与公共服务性支出相对应,行政管理费开支则广州明显高于另外两市。

与国外相比,广州市公共服务性支出所占比重也处于较低水平,如1992年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一般支出中,教育所占比重达到32.2%,公共福利所占比重达到15.9%。

注:各项支出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各项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

资料来源:广州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3.各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

一是部门理财观念与总体改革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目前仍存在政府采购的规模小、范围窄、采购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缺乏统一的政府采购操作规程,政府采购工作计划性不强等。二是各项管理措施需要进一步细化,如部门预算中预算单位的人员经费、办公经费的标准。三是一些重要支出的保障方式仍以短期安排为主,如教育支出等,缺乏财政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四是财政监督方式有待改进,监督的覆盖面和实际效果有待提升。譬如,现在虽有财政预算要经人大审议的程序,但由于其本身的专业性较强,业外人士难以深入理解,导致这种做法仅仅流于一种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的效能。

三、进一步创新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和谐广州

1.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在广州这样一个较大的经济总量平台上,应把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作为制度创新的首要领域,为构建和谐城市奠定基础。通过创新公共财政体制,能够化解经济、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环保问题、生态平衡问题以及教育质量问题等。这就要求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广州市来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为全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适合建立服务型公共财政。

2.建立公共财政收入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首先要在目前税收为主体的公共财政收入体系中,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清理各项收费,分阶段、分步骤地将“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各项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形成完整统一的全口径财政收入管理体系。其次要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鼓励自主创新和关键领域科研突破,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建立和完善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第三要完善区、县财政体制和管理方式,规范市级对区、县级市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特别是县、乡公共财政体制,逐步缩小辖区内各区、县乡间的财力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体现财政的公共性原则

随着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型转变,财政支出就要向公共财政调整。针对广州实际,一是针对农业支出的薄弱,要继续加大农业支出,一方面要采劝“存量调整”和“增量投入”的方式,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要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向,从支持粮食增产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集中财力重点解决农村教育、医疗和困难救助等基础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逐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为支持和谐社会建设,要继续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的改革力度与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促进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共服务均衡,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三是针对广州市生态环境的恶化,要尽快建立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体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四是在加大公共性支出的同时,相应地通过人员、机构的精简和整合,压缩行政管理费开支。

4.创新公共财政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根据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要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要不断拓展各项财政改革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进财政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公开化、民主化。就广州而言,主要包括四点:一是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依法规范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范操作。要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和实现国库集中支付,积极研究开发政府采购网络系统,建立信息窗、采购服务库和电子商务等。同时,还要建立、规范政府采购信息系统和信息公告制度,落实政府采购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二是扩大国库集中收付的范围,要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全面推进到所有基层预算单位和全部财政性资金,有效防止财政资金被贪污、挤占和挪用加快深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编制、审批和执行模式,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制衡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各项公共财政政策、制度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外部监督力度。在重点落实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的同时,建立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制度,如对大额财政支出项目预算实行“听证会”制度等做法,探索对其他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开方式,疏通监督渠道,完善政府信息披露和民意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郑建国申长平: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的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7年第4期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6

一、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目标任务和指导原则

(一)目标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到*年底,对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镇居民做出制度安排,逐步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原则。属地管理原则。筹资水平、保障标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大病统筹原则。城镇各类居民都可按规定参保缴费,重点保障城镇居民大病医疗需求;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缴纳的费用以个人和家庭为主,实行医疗费用分担;统筹安排原则。做好各类医疗保障制度之间基本政策、标准和管理措施的衔接。

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范围、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

(一)覆盖范围。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内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在校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政策,另行规定。

(二)统筹层次。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以市、县(市)为统筹单位,设区的市原则上在全市区范围内实行统筹。

(三)资金筹集。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不同人群的医疗消费需求和缴费能力,确定筹资水平,具体筹资标准由统筹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合理确定。今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可做相应调整。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以个人和家庭缴费为主,财政给予补助。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对职工家属参保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给予补助。

建立各级政府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财政补助机制。省级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0元,市级财政不低于30元,县级财政不低于1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补助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财政补贴资金直接划入同级财政专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按照各地当期实际参保人数和地方应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进行拨付。

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较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可在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0元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个人缴费和地方财政补助水平,直接采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模式,以更好地保障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四)参保缴费办法。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到户口所在地的城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办理参保登记后,由城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统一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城镇居民缴纳的医保费由地税部门负责征收,具体办法由省地税局会同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制定。

(五)医疗保障待遇。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不建个人账户,主要支付符合规定的住院和门诊特大病医疗费用。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确定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的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具体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和基金支付比例由各统筹地区确定。超过最高支付限额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等途径解决。

为鼓励城镇居民连续参保缴费,各地要探索建立筹资水平、缴费年限和待遇水平挂钩的机制。

三、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管理

(六)基金管理和监督。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工作由各统筹地区负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机构负责经办,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单独列账。各统筹地区要按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基金安全。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劳动保障厅制定。

要切实加强医疗保险机构、队伍建设,建立与医疗保障工作发展相适应的人员配置机制和财政保障机制,各地应按照所服务人数的一定比例增加人员,也可聘用人员从事医疗保障管理。经办机构所需费用不得从基金中提取,由同级财政负责解决。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开展,市、县财政部门应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并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主要用于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代办费用。

(七)医疗服务管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管理原则上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各统筹地区要综合考虑城镇居民医疗需求和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城镇居民医疗服务范围;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合理确定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和数量,加强协议管理,明确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简化审批手续,方便参保居民报销医疗费用,明确费用结算办法,按规定与医疗机构及时结算医疗费用;加强医疗费用支出管理,探索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奖惩机制。积极推行医疗费用按病种付费、按总额预付等结算方式,探索协议确定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费用标准的办法。

四、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八)组织领导。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省政府已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市政府年度目标任务考核范围,各地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成立以政府领导为组长,劳动保障、财政、卫生、民政、发展改革委、教育、监察、审计、公安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指导和协调。

(九)实施步骤。各地要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整体推进。各市要结合当地实际,于今年4月底前,制定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实施方案,经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备案,确保年底前覆盖面达到50%以上。*年底,全省所有统筹地区都要建立起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我省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全覆盖。

(十)部门协调配合。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各自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同推进,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劳动保障部门主管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和具体经办管理;财政部门要加强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基金的监督和管理,做好财政补助资金的预算安排,确保资金按时拨付到位;地税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城镇居民参保费用按时足额征收;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医疗保障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卫生部门要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制定和落实医疗惠民政策,为参保人员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教育部门要组织协调城镇在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工作;民政、残联部门要做好特困人群社会医疗救助的衔接工作;公安部门负责参保人员的户籍认定和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共同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工作。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7

(一)基本原则。

1.民生为重原则。

按照《中共*市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穗字〔2006〕15号)及“惠民66条”、“补充17条”的相关要求,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以常住人口为目标人群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财政资金要重点投向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着力向欠发达地区、基层和困难群众倾斜,使城乡居民能够基本均等地拥有义务教育、基本就业和社会保障、初级卫生保健、公共文化、公共交通、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

2.统筹财力原则。

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的义务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文化、公共交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的投入,将农村社会事业逐步融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格局中,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把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优化市对区(县级市)的财政体制,在保障市本级财政对该项工作投入的同时,充分调动区(县级市)财政投入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同时,鼓励有财力保障的区(县级市)进一步加大投入,发挥在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上的示范带动作用。

3.效益优先原则。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应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集中财力优先安排群众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避免分散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将资金重点投入到对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项目中,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实现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科学有序地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相关工作。

(二)工作目标。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与城乡居民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由政府予以保障,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扩大财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

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保证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的均衡合理配置。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争取在5年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把农民对农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负担逐步转为各级政府的财政负担。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实现农村和城镇义务教育免费标准无差别,城乡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同样享有“六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推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社会事业、人口计生优惠优先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二、具体政策措施

(一)明确工作重点,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

1.教育方面。健全全市教育经费统筹机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实现农村和城镇义务教育免费标准无差别。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初中学校建设,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执行的公用经费标准。逐步完善区(县级市)域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公告机制,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培训,将农村学校教师培训放在本地区培训工作的优先位置加以规划和落实,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完善义务教育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2.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民有序就业、就近转移就业,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可能使用本地农村劳动力。“十一五”期间,全市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能力情况,适时调整提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资助标准,进一步强化政府资助激励机制,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提高其老年生活保障水平。

3.卫生方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和医疗救助制度,着力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2010年起,各区(县级市)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参合农民年人均250元以上,参合农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减免收费,住院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加强镇级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推进镇村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型,按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为当地农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六位一体”综合服务,逐步实现按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对镇村卫生机构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给予补助。

4.文化方面。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功能完备、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全市公共服务机构、服务设施、服务内容、人才队伍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推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室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绿色网园等文化惠民工程向基层、向农村全面延伸,消除覆盖盲区,增强覆盖效果,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到2009午,基本实现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社区(村)全部建有文化室,20户以下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区(县级市)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实现农村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到2010年,城乡居民平均每千户拥有一个符合标准的户外文化活动场所,完成*市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实现社区(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全覆盖,建设部分“绿色网园”,形成社区“十五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广泛深入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三下乡”活动,到2010年基本实现一村(居)一健身点。

5.交通方面。加大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农村公路、各类客货运站场建设等;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和自然村通水泥路项目建设,力争2012年前完成村庄布点规划保留型、户籍人口在1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建设;落实以区、县级市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逐步撤销城乡结合部开放式收费站,扩大城区路桥隧道车辆通行费年票制范围,积极推进珠三角区域大年票制;积极改善农村出行条件,推进公共交通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推进“村村通客车”民心工程,力争到2010年,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行政村l00%实现通客车;逐步调整区域内公交线路,优化公交线网结构;逐步将现有城区与城乡间相连接的客运班车改为公交模式运作;加大对农村客运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弥补因客流不足导致的政策性亏损,建立促使农村客运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6.人口和计划生育方面。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全面推行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节育奖制度。统筹城乡计划生育奖励机制,建立独生子女家庭和低保计划生育家庭扶助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和救助。

(二)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分配体制。

1.调整现有“切块资金”的管理模式。

现有财政切块资金的使用应优先用于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属于基建、教育、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技等范围的相关支出,原则上在现有相关切块资金中安排,列入各切块资金预算。同时,统筹每年切块资金的增量部分,集中用于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相关项目,重点投入到与农村教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文化及基础设施相关的全市性项目中,确保城乡一体化所涉及各项工作的均衡发展。

2.完善市对区(县级市)财政分配体制。

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对区(县级市)的财政管理体制,促进区(县级市)各级财政集中财力,重点用于全市性的改善农村与民生相关的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卫生、文化、交通、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项目,确保该项工作在全市范围稳步推进。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保障因服从规划功能布局需要而受发展限制区域的利益。区(县级市)财政要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采取多项措施增强基层财力,重点优化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保障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资金投入。

3.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

整合财政各项支农资金,统筹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提高公共财政的资金使用效率。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运用财政调控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建立财政、金融机构、农业产业化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多方融资合作机制,积极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落实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政策,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生态环境、公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多渠道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提供资金保障。

(三)依托整体规划,规范工作程序。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部署安排,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尽快提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工作规划和具体项目,进行详细的资金测算和可行性分析,报市委、市政府同意后,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项目建设范围。

市财政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纳入项目库综合管理。结合财力情况,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项目的年度投入规模,提出当年预算安排的建议,报市政府审定。

各职能部门将经过市政府审定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纳入部门预算,按规定程序实施。

三、相关配套办法

(一)加强财政监督。

财政部门要围绕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加强对各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使财政监督管理融入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进程。加强专项资金的检查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和各种政策补贴资金的监管,加大资金跟踪问效力度,确保资金足额落实到户。各级财政部门要结合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政府集中采购等工作,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强化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的监督;严格财政支出的审批程序,把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贯穿于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确保资金使用规范、有序。

(二)加强绩效评价。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8

一、现行财政体制的基本情况

(一)市对区财政体制

20__年,市对城区调整和完善了财政管理体制(宜府发〔20__〕48号)。体制规定,从20__年起,实行属地纳税管理体制,对税收实行中央、省、市、区四级分享,其分享比例分别是:增值税:中央75%、省8%、市10.2%、区6.8%。营业税:省30%、市42%、区28%。企业所得税:中央60%、省15%、市15%、区10%。个人所得税:中央60%、省15%、市15%、区10%。城市维护建设税:市100%。城市教育费附加:市100%。其他七小税种:市60%,区40%。

在该体制下,20__-20__年,区级分得的一般预算收入的税收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24.58%,15.91%,15.08%,平均比重为16%,区财政上划税收的贡献率为84%。

(二)区对乡财政体制

20__年,我区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调整和完善了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实行“收入区级统管,核定支出基数,新增收益共享”的财政体制。核定体制支出基数1406万元。

从运行三年的情况来看,一是规范了区对乡镇的财政管理模式,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可以按既得财力合理安排乡镇财政预算。二是有招商引资新增收益共享的激励机制,三年共有3个乡镇按体制政策分得补助收入87万元,占体制基数的6%,相对调动了乡镇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三是对重大政策性增资给予了单项结算补助470万元,占体制基数的33%。

二、现行财政体制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现行财政体制对__乃至整个城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现实利益和发展的动力,但是,财政体制在一定条件下运行一定时期后,也会出现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对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税收结构及分享比例不尽合理

由于税收结构及各税种的分配比例不尽合理,使我区财力严重匮乏。现行市对区财政体制规定,城建税、教育费附加100%归市级所有,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及其他小税种我区分享比例分别为:6.8%、28%、10%和40%。我区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及其他小税种占税收收入的比例分别是:43%、12%、30%、15%。我区第三产业发展落后,开发起步较晚,稍高分享比例的营业税收入少;工业经济政府扶持性投入较大,增值税等高税收收入分成却少。我们以新发展一个企业年提供1000万元的增值税为例,现行财政体制下,中央分享750万元,省分享80万元,市分享102万元,区级仅分享68万元。然而,招商引资过程的投入、征地搬迁的费用、三通一平的投资、税费减免优惠等一切前期成本,远不止于此。因此,市对城区实行分税政策,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动性和可持续性,对教育费附加、城建税、水资源费、排污费和土地出让金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收入项目,应按照事权与财权相对应的原则确定分成比例,而不能依靠行政权力强行决定。

(二)体制在城区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体现不够明显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和完善县市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宜府发[20__]48号)精神,全市城区执行统一的财政体制。但是,我区与其它城区相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体现的不够明显。

1、城市建设方面。

体制规定各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属市级收入。西陵、伍家、东山享受了主城区公共设施提供的服务。我区地处江南,属于近郊城区,不能享受主城区的公共设施提供的服务。建区以来,市对__区投入不多,区底子薄,城市化进程任重道远,所需的建设资金严重缺乏。2008年,__区入库城市建设维护税446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只分得45万元的财力,只占入库数的10%。

2、财政供给范围方面。

一是教育经费负担不一样。西陵、伍家、东山、猇亭的初级中学属市级管理,而我区要承担四所初级中学380名教师、3592名学生的经费,以及五个乡镇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区级配套的相关费用。目前,我区共有14所中小学988名教师,7998名中小学生,全年教育支出2897万元,占区直部门支出的51%。学校面貌与江北城区学校相比差别很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同时,还有__一中迁建债务520余万元。20__年,我区入库教育费附加227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只分得152万元的财力,占入库数的53%。

二是

卫生事业经费负担不一样。西陵、伍家、东山没有或少有几所自己负担的医院,只有社区卫生室。而我区要承担4个乡镇卫生院经费,和53个村(社区)卫生室的支出。3、乡镇机构及人员负担方面。西陵、伍家、东山、猇亭4个区,只有西陵、伍家各一个乡,相应的财政负担人员少,财政支出压力小。而我区要负担5个乡镇(街办)395人和25个部门的经费,以及乡镇特有的农村社会事务、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生态家园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森林防火、抗旱防汛排涝和农村低保、农村五保对象、民政优抚对象等支出压力。

4、村级负担方面。其它区乡镇少或没有乡镇,也就少有或没有村级组织负担。而我区有53个村(社区),村干部229人,在村干部较低工资水平下,每年仍需要180余万元的财政支出负担。

5、干部职工待遇方面

从规范津补贴前的标准看,我区未落实或未全部落实的个人待遇有:小伙食补助月标准为90元,实际发放40元;生活补贴只执行了规定标准的一半;出勤误餐补助市标准为420元,我区在职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发放200元,教师及离退休人员发放100元;一般干部电话费未得到落实;全区所有干部职工均未享受住房货币化政策;民政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应按自然增长率逐年调整,也因财力不足,已有三年未作调整;卫生系统的差额补助20__年以来未作调整,特别是基层卫生院从事防疫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的投入从未增加。

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以后的标准看,__区执行的标准是人均每年14900元,而同在城区的西陵区、伍家区、猇亭区的标准分别为17159元、17089元、16450元。我区比同城的三个区分别低2259元、2189元、1550元,而这个标准也很难保证执行。

(三)财政收入级次划分比例不尽合理,收支平衡难

20__年,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市区按6:4比例分享收入,__区一般预算收入为3282万元,只占财政总收入17730万元的18.5%。而且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全区收入总体规模小,既得财力少。如果,按省管县(市)管理体制计算,我区从实际完成的总收入17730万元中,可分得财力7588万元,占总收入的42.8%,多得财力4306万元。

由于现行分税制财政政策使区级分享财力太少,财政收支严重不平衡。特别是最近两年,由于国家政策规定区级必须配套的项目支出负担大、干部职工调资支出负担重、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支出压力大,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支出没有财力支撑。从总体上看,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情况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教育、卫生、社保、城市建设等方面存在财权与事权明显不配套的情况。但是,为了确保干部队伍的稳定、建设发展之需要和上级考核项目达标,区级配套支出必须落实。到20__年底,我区累计财政挂帐赤字已达到6792万元,6年年均挂帐赤字1132万元。

(四)乡镇财政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我区现行的乡镇财政体制实行“收入区级统管,核定支出基数,新增收益共享”的财政体制。这个体制实际上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财政体制,该体制在平衡乡镇间分配差距、统一规划、统一招商政策、降低征税成本、维护财经纪律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该体制也存在了一些不适应乡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一是每二年干部职工正常工资调档升级和因此调增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没有纳入重大政策性增支补助范围,增加了乡镇财政负担。二是新增收益共享政策因市区财政体制下区级分享比例低,乡镇所得利益相应不足,其激励政策的作用不明显。三是全区统一安排的大型活动没有配套相应经费,增加了乡镇支出压力。四是宜万铁路、三峡翻坝公路等重点工程拆迁和长江铝业污染等问题引发群体上访影响社会稳定,增加了乡镇支出。五是乡镇债务特别是基金会借款没有还款资金来源,加大了乡镇财政困难程度。

三、完善现行财政体制的建议

(一)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体制

财政收入基数和财政支出基数是构成财政体制的两大基本要素。财政收入基数和支出基数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是准确匹配财权与事权关系的重要依据。因此,建议市财政局重新核定财政收入基数和财政支出基数。

1、核定收入基数。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鄂政发〔20__〕29号),按照税收属地管理和分税制政策,划分税种,比例分享,确定收入基数。建议市财政局考虑历史原因,重新核定我区税收分享比例,扣出中央、省分享部分后,市区按2:8比例分成。如划分分享比例实在无法综合平衡,可设置一个或两个共享税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采用共享税基的办法。税基共享制的最大优点,可以使市区两级财政都能建立随经济发展而自动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使财政收入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

2、核定支出基数。支出基数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建议根据现行政策重新核定支出基数。

基本支出基数。按现行财政供养人员、供养系数、城区平均工资水平、城区平均公用经费水平和工资及公用经费的自然增长率等参数,给定控制财政供养系数核定财政供养人员,计算出来的支出基数就是基本支出基数。其公式为:基本支出基数=核定财政供养人员×〔平均工资水平(1+工资自然增长率)+平均公用经费水平×(1+公用经费自然增长率)〕。或者:基本支出基数=核定财政供养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平均公用经费水平)×基本支出水平的自然增长率。

项目支出基数。一是按规定标准核定农业、科技、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等法定支出项目基数;二是按规定标准核定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交通、

环保、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等省、市政府规定的项目支出基数。收支基数核定后,收入基数大于支出基数的部分,根据其整体经济实力和建设任务,建议采用以下结算办法:一是实行定额上解;二是实行比例上解;三是实行比例递增上解。支出基数大于收入基数的部分,根据其财政困难程度,建议采用以下结算办法:一是定额补贴;二是定额补贴,比例递增;三是定额补贴,比例递减。

(二)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解决财政供养人口和对事业单位包揽过多、负担过重的问题,实行“三不”原则。即不推、不包、不揽。一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三种办法。对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实行推向市场,财政逐步停止供养资金;对具有经营性、公益性双重性质的事业单位,考虑其收入条件和能力,适当核减其补贴或上交;对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如学校等,其经费保证。二是财政逐步退出经营性、竞争性投资领域。除了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出外,集中财力,保证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和干部职工工资的发放,保证教育、科技、扶贫等重点公益事业支出的需要。三是加大对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持力度。一方面,通过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加大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制定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标准,严格管好用好社会保障资金。另一方面坚决确保离退休人员、失地农民养老金和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费的及时足额发放,维护社会稳定。

(三)积极探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体制,加快经济快速发展

我区作为城区的近郊,虽然具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旅游源等,但由于行政区划的阻隔,无法承接市级及主城区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优势的辐射,经济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宜昌、__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积极探索宜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体制,在坚持“财政统一,规划统一,市场统一”的原则下,市区两级在财政投资项目建设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在土地、财政、税收等方面实行统一的政策,实现更高层面的融合。

实现“财政统一”有利于推进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历史原因,市及各县市区财政运行呈明显的生产型特征,政府包揽过多,加大了财政运行的压力与风险。推行“财政统一”既是市区财政并轨对接的过程,也是市区财政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筛选过程,有利于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

实现“财政统一”有利于净化投资环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全面展开,为新一轮的招商引资和资产重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财政统一”有利于加大政策的透明性和简化性,提高办事效率;有利于统一财税优惠政策,避免恶性竞争;有利于发挥财政监督职能,规范国企产权交易,遏制国有资产流失。

实现“财政统一”有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统一”的统一性其实也是一种公平性,它通过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来营造一种公平的社会价值观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应充分利用财政机制中的诸如转移支付“劫富济贫效应”,缩小区与区、县与区之间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差距,这是“财政统一”的核心内容,也是“财政统一”的切入点,当然也是一体化的应有成本。

实现“财政统一”有利于对既定财税等优惠政策进行清理、检查。首先统一优惠政策口径,防止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第二要定期检查既定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防止优惠政策到了不同层面有不同的解释,确保政策连贯性和统一性。可以尝试性地建立外来投资者满意程度的反馈机制,建立优惠政策兑现的复查制度,建立违反既定政策的惩戒制度。

(四)建议调整体制时,充分考虑__区沉重赤字包袱,以便__区轻装上阵,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__区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收入总体规模小,区级税收分享更少,财力十分有限。在市政府和市财政局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基本保障了干部工资发放、机关运转。为了使__区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建议市财政局在调整财政体制时,充分考虑__区沉重的财政赤字包袱这一实际困难,每年通过困难性转移支付方式解决一部分,我区从每年享受的激励性转移支付补助中解决一部分,通过3到5年时间逐步消化财政赤字。

(五)适时调整乡镇财政收支基数

在维持现行财政体制不变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收支基数重新核定调整。根据乡镇所承担的事权对支出基数实行“零基预算”的方式重新核定。在争取市对区的财政体制调整后,加大对乡镇发展经济的激励政策的力度。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9

(一)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继续按照管办分开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完善配套措施,加大监管力度,不断深化完善医疗卫生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步伐,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大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市区和县城区每个街道(乡镇)、居委会都要按照省定标准分别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到20*年底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不低于70%,到2010年覆盖率达95%以上。加快乡镇卫生与计生服务中心工程建设,20*年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建成卫生与计生服务中心。

(三)加快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各地要引导乡镇卫生院、乡镇医院职能向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村卫生室职能向村卫生服务站转型。20*年,*县、*区分别要建成10个、6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它县区各建成5个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每个行政村设置一个村卫生服务站,在现有村卫生室基础上择优产生,由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四)完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公共卫生部和医疗服务部。乡镇卫生院增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部”牌子,开展疾病控制、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管、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从乡镇一级医疗机构中择优一家增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部”牌子,开展基本医疗服务。村卫生服务站主要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

(五)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和定期体检制度。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辖区内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微机管理,所需经费从公共卫生专项基金中支出。坚持以预防为主,着眼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建立不同年龄段的参保对象基本体检项目制度,定期为参保对象体检,所需经费从相应的医疗保险基金中支出。

(六)加强基层卫生队伍建设。各级人事、卫生行政部门要强化优秀人才引进和开发,通过举办农村卫生人才专场招聘会、外出招聘等方法,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充实卫生人才。对现有农村卫生人员要围绕培养、使用、稳定等环节,采取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等途径,提高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素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和骨干人员及乡村医生培训工作,并将学员培训考核合格作为其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七)建立城市医生服务基层制度。各地要严格执行城市医院和其它卫生机构卫技人员在晋升中级和副高技术职称前必须到乡镇医院、乡镇卫生院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规定。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要完善支援方案,明确相关政策,确保每个乡镇医院、乡镇卫生院都能享受到城市卫技人员的定期服务和指导。

(八)重视城乡中医药工作。各级中医院要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发挥中医特色。各乡镇医院、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部要设立中医科和中药房,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逐步配备一名能开展中医医疗服务的医生。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在医疗费用补偿中使用中医药治疗的,中医药费用补偿比例可提高20%。

三、逐步建立多层次、多形式、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九)建立完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努力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全覆盖。从20*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人均不低于150元/年标准筹集,其中一般居民财政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90元,个人缴费不低于60元;城镇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等困难居民,财政每人每年补助不低于120元,个人缴费不低于30元。

(十)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2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面要达95%以上,全市基本实现医药费用即报即结,资金结余率控制在10%以内。努力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从20*年起,将城镇非职工居民(包括少年儿童和中小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十一)进一步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实行政府和社会资助方式,引导困难群众参加相应的医疗保险。建立健全惠民医疗服务体系,通过设立惠民医院和惠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困难群众减免相应诊疗和药品费用,减轻困难群众用药负担。20*年,全市选择一半以上二级医院、各县(区)选择3个以上乡镇(街道)进行试点,20*年在全市全面实施。做到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城镇医保定点单位,鼓励社区参保人员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

四、加快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十二)建立不同层次的基本药物制度。药监、卫生、劳动、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惠民医疗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四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药物制度,推广能够满足一些常见疾病用药需求的基本药物,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十三)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管理。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针对四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药物制度,分别确定四个不同层次的基本药物目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按现行政策执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本药品目录参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本药品目录执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基本药品目录暂定60种(由市卫生局确定并对外公布)。对60种基本药物,通过政府集中招标形式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惠民药品零利润出售给惠民对象(城乡低保人员和五保户,凭惠民医疗卡就诊),按政策规定利润部分由财政部门补贴给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五、继续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十四)逐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各级财政要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保证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每年财政投入增长的比例不低于地方一般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十五)加快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投入,保证卫生监督机构人员经费、公务费、业务费和设施建设支出以及卫生监督机构的执法取证工具、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执法车辆、办公设备、信息化建设等必备工作条件。

(十六)完善“以奖”机制。各地要改进“以奖”考核办法,将医院规模、业绩、履行社会责任和技术水平等作为主要内容纳入考评指标,形成利于激励、公开、公平、公正的医疗机构考评制度。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确保每年市级财政安排不少于100万元、县(区)财政安排不少于80万元的“以奖”资金当年奖励兑现到位,不累计,不顺延,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以奖”资金数额。

六、不断强化医疗机构行业监管

(十七)严格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卫技人员执业注册规定和医疗技术准入条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准入管理。进一步完善考评指标体系,改进评价方法,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对考评不合格的医院予以限期整改直至取消等级资格。

(十八)建立医疗机构诚信档案和卫技人员医德档案。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诚信管理办法,卫生行政部门为所管理的医疗机构建立诚信档案,将其虚假广告、非法行医、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违规转诊、收受回扣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行为记入档案,作为医疗机构评比、校验、换发证的依据,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机构为医务人员建立医德诚信档案,对其不良执业行为实行记分管理,作为评优和晋升职称的评价依据。

(十九)加强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医疗机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如实编制并定期向财政、卫生等部门上报财务报表。财政、卫生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收入分配、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督,确保其非营利性质。税务部门依法加强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税收征管。

(二十)进一步控制医疗服务价格。各地要进一步完善价格管理办法,落实医疗机构医疗、药物价格公示和收费清单制度,规范医疗服务机构价格行为。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自20*年起,全市一级以上医院都要逐步实行单病种限价管理,其中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行限价的单病种不少于10个,一级医院和专科医院不少于5个。各级卫生、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单病种限价的监管,保证医疗质量和价格合理。

(二十一)大力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各地、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机制,完善各种突发医疗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各地要在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下,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从事医疗责任纠纷的调查、调解处理及防范指导。严格落实医院各项内部安全保卫措施,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或配备警务人员,严肃查处和打击影响医疗秩序、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推进医疗责任保险,探索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七、维护改制医院职工合法利益

(二十二)切实解决改制医院职工社会保障问题。各地要高度重视改制医院职工利益,切实解决好职工的社会保险问题,确保改制医院职工按照“可企可事”政策一个不漏地纳入社会保险范围。要针对职工的不同情况细化职工养老保险“可企可事”政策,原则上由医院法人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维护改制医院职工的合法权益。

城市社区财务管理制度篇10

一、充分认识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

农村综合改革涉及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关系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有利于切实解决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些遗留问题,消除加重农民负担的体制性因素,从制度上防止农民负担的反弹;有利于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有利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促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有利于建立以区县政府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有利于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搞好农村公共服务,健全乡村治理结构,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源泉。

二、明确本市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为重点,带动农村相关配套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目标

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央对**实现“四个率先”的要求,力争在“十一五”期末,基本完成本市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积极建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推动农村社会事业配套改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原则

1、坚持改革方向。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把握改革方向,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调动各区县、乡镇的改革积极性和创造性。

3、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农村综合改革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抓住重点、点面结合,增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增强政策措施的协调性、可行性。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要求,重点强化乡镇政府的职能,即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权益;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落实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合理调整乡镇机构,严格控制领导职数,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

乡镇机关内设机构一般为7个,乡镇机关行政编制控制在50至55名;乡镇事业单位一般为6至7个,乡镇事业编制控制在50至80名。在总结乡镇机构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将改革试点扩大到崇明、南汇、奉贤、金山四区县,整体推进。

(二)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今年起,全面实行以区县投入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统筹管理体制和预算单列制度。鼓励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追加投入,率先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基本达到中心城区平均水平。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实现城市教育费附加全市统筹,重点向崇明、南汇、奉贤、金山四区县倾斜,逐步使其生均公用经费、教师收入达到中心城区平均水平。采取中心城区优质中学整体迁建、举办分校、托管农村学校等方式,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导入和辐射郊区农村,提高郊区整体办学水平。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制订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郊区农村任教、支教,探索建立城乡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特级校长柔流机制,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授予荣誉称号方面给予倾斜,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三)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原则要求,建立健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市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以事权定财权,以财权定责任。一是继续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明确界定区县与乡镇的支出责任,探索完善区县与乡镇的财力分配办法,保证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实现乡镇分享的财力与乡镇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相匹配。二是改善崇明县和财力困难乡镇的状况,对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小、公共财政支出低于本区域平均水平的乡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增加专项补助,逐步实现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积极进行探索,在崇明、南汇、奉贤、金山四区县试点“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四、结合本市实际,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一)推进农村社会事业配套改革

从资源分布和郊区实际出发,分别建设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同时,结合农村特点,将这“三个中心”的工作延伸到村级基层,加强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站、标准化村卫生室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按照公益性原则,改革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综合设置区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站所,确保经费纳入公共财政范围。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事业资源纵向带动与横向统筹机制;以公共财政为保障,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社会事业投入机制;郊区农村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的政策机制;政府推动,全社会参与,资源互补共享的科普事业发展推进机制。

(二)推进土地征用、农村金融、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有序推进土地征用、农村金融和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要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土地补偿标准;加强土地出让金收入管理;坚持市场化运作,做到公开透明,防止腐败。农村金融制度改革要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为目标,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五、积极清理化解乡村债务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2006〕86号)中提出的“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一是全面清理核实债务,锁定债务数额。在清理核实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局、市农委分别建立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债务的动态监控机制。二是明确化解责任,落实化解措施。区县政府要明确要求,落实责任部门,通过试点,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途径和办法,重点研究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债务的化解措施和偿债奖励机制。三是规范镇村举债行为,强化债务监管,坚决制止发生新债。特别是要防止在新农村建设中盲目举债搞建设,形成新一轮的乡村债务。

六、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增强村级运转管理能力

坚持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中心,适时调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范围。一是规范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依法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文件出台、项目公示的审核。二是加强对农业生产性费用和集体收费的监管,防止加价或巧立名目增加农民负担。三是规范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收费行为,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四是落实对农民补贴补偿和对村级财政性补助资金的监管,并将征地补偿等涉及农民权益的问题纳入监管范围。继续坚持和完善农民负担日常监督管理制度,强化农民负担检查,加大对涉农负担案(事)件的查处力度,实行涉农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

区分情况,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城市化地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鼓励以明晰产权、资产量化为突破口,推进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村级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对城市化发展地区的村,积极完善和推行征地留用地制度试点,增加集体收入和农民财产积累。对农业规划区的村,实行“输血”和“造血”并举,并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特别是海岛村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同时,探索在工业园区建造标准厂房等不动产,采取由市和区县政府投入、产权归乡镇政府、收益反哺村的做法,增强村级基层组织运转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