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9:33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1

一.加强党支部队伍思想建设:

泉州市网络文化传播协会党支部积极参加泉州市民政局组织的党建培训,3月响应参加市民政局举办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及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班》,深入学习党员队伍建设的思想,同年7月参加由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综合委员会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建大讲堂》,重新学习和领悟党员的使命与责任,并传达给支部党员,加强党员队伍的思想基础建设。

二.加强党支部队伍内部资源整合:

为了更好促进党支部成员之间的交流学习,在泉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泉州市网络文化传播协会党支部组织举办党员企业走访,交流当下时代企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以及企业进步的思路,支部成员企业大都以互联网思想为引领,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精神,努力打造互联网+的新型企业形态。

三.加强党支部队伍的社会服务:

泉州市网络文化传播协会党支部,积极践行服人民的宗旨,聚焦社会公益,时时关注社会民生,党支部成员积极参与敬老、公益助学、扶贫等社会公益活动,并与协会去年助学的学校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关注新生代儿童的成长,为中国的未来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社会网络;多层网络;口碑营销;SiR模型;多智能体建模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5-0000-00

近年来,各类信息在以微信为代表的线上社交网络上爆炸式的扩散和由此产生的轰动效应,一方面展示出微信营销巨大的、潜在的市场价值:商家的一条信息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自行发酵”,造成产品的市场关注度远远超过巨额成本下的媒体广告效果。因此,微信营销所代表的(网络)口碑营销成为包括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信息传播等多学科共同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其折射出口碑营销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和不可预测性:并不是每条信息都能够在社交网络上广为传播,绝大多数的信息很快都被其它信息所“覆盖/淹没”。这表明对于社交网络上口碑传播的关键要素、传播过程和最终效果的研究目前正处于初期阶段,其机理机制尚未探明,理论滞后于实践。

随着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领域专家逐渐明晰了线上社交网络的多层次特性。早期对社交网络的单层、孤立网络理解,过度简化了社交网络的特征和特性,理论分析难以得到实践检验。而多层网络上的口碑营销,引出了一个深层、核心问题:口碑/信息如何利用网络的多层次特点进行传播?网络的多层次特点对口碑传播有多大影响?本篇论文正是以此为研究问题,采用复杂系统理论中的多智能体建模研究方法,通过系统仿真来量化网络的多层次特性对口碑营销的影响。鉴于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时效性和先进性,本项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十分明显。

多层网络(multiplex/multilayernetwork)的概念源于复杂网络研究中对“超网络(super-network/networkofnetworks)”的研究,其侧重于刻画网络节点之间链接含义的多样化、权重的差异化特性[1,2]。2012年前后,多层网络的基础研究工作才逐步展开,其动机在于现实世界中众多网络都符合多层网络的定义。其中,网络用户的关系网络也是一类典型的多层网络: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社交应用app分别建立“朋友圈”(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即建立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例如,网络用户既可以是微博平台下的“关注”与被“关注”关系,也可以同时是微信平台上的“朋友圈”关系。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上看,如果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完全隔离的,即信息的“网内”传播,那么信息在社会关系网络上的传播可以单独刻画。而实际情况是,信息通常被用户从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转发”到另外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中,即信息的“网际”传播,传播过程因此超越了网络的边界。虽然,一个网络上正在传播的信息可以以近似“零”成本的代价转发到另外一个或多个网络,并同时在这些网络中继续扩散,但是,信息在不同网络中的传播机制和速度明显不同。更重要的是,由于网络节点的重叠性,信息传播的最终效果并不是多个网络中信息传播效果的简单相加。因此,应用领域对于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过程和结果有着强烈的研究兴趣。

但是,目前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研究工作与实际需求存在巨大差距。这具体表现在:1)多层网络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阶段,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多层网络的构造模型[3,4]和演化模型[5,6];网络之间的相关性/耦合特性对整个网络的特征影响[7];网络结构对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8];信息传播模型的构建[9,11]等。但是,对于多层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所特有的跨网络传播特点,研究工作尚不多见[1,2,12]。因此,本篇论文侧重分析多层网络信息传播有的“网际”传播特点,研究工作的理论前瞻性和创新性显著。

另外,当前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传播研究(“网内”转播),主要是借鉴病毒传播的SiR传播模型或其扩展模型,通过系统仿真或平均场理论来分析网络结构对信息传播结果的影响。例如,[13]分析了小世界特性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14]分析了无标度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专家普遍认同无标度网络为代表的异质网络下,微观层面的信息传播过程和效果难以用平均场理论进行分析。而多个无标度网络构成的多层网络,其平均场理论下的分析更是难以进行。因此,更多的专家转向采用复杂网络中的多智能体建模分析方法[15,16],通过系统仿真来观察或解释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

本研究正是在此研究方法的趋势引导下,在前期工作积累基础上[17],采用多智能体建模与仿真分析方法分析多层网络中信息“网际”传播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较强。

三、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

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分析与实现:多层网络的构建和信息传播模型的构建。

(一)多层网络的构建算法

本文采用论文[5]给出的多层网络的构造算法,并根据[18]给出的无标度网络生成算法,用于生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无标度网络,即双层网络。在这个双层网络中,每层网络中的节点和节点数量是相同的,区别在于不同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链接是不同的,即网络整体结构不同。当在一层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如果由相同的节点通过另外一层网络上的链接传递给其它节点,这就是不同层次网络之间的信息“网际”传播。设定双层网络的节点数量为n,网络生成算法如下:

1)生成一个n0节点的双层网络(网络编号为G1和G2)。

2)向两个网络中增加一个相同节点,即nt+1=nt+1。该节点与每一层网络中其它现有节点相连的数量,即链接线的数量为m(m

从以上多层网络上信息传播过程分析,双层网络下的信息传播,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网络上的链接传递到相邻节点,即网际传播。同时,当节点之间存在多个网络上的链接关系,信息传播的概率将变大。

(三)多层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的量化指标

相比于平均场理论的分析,采用仿真方法不仅能够给出信息传播的最终结果R∞,还能给出更为丰富的评价指标。本篇论文总共采用了以下4个指标用于量化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最终结果。

在SiR模型中,信息传播节点/i节点数量将由于传播概率而逐步增加,而随后由于停播概率而减少,即呈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因此,本文采用1)i节点数量的峰值(指标1);和2)i节点数量峰值时刻(指标2)。

前人对于无标度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平均场理论分析表明,SiR模型描述的信息传播,信息总能够传播到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即S∞=0,R∞=1[13,14]。因此,本文采用用于衡量信息传播最终结果的两个指标:3)R节点数量的终值(指标3);和4)R节点数量终值时刻(指标4)。其中,指标3通常被称为信息传播的广度或覆盖率。

四、信息传播的多智能体仿真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文实现多层网络下信息传播的多智能体仿真模型。模型中,主要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图6给出了传播概率λ2,1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对比图4给出的传播概率λ1,2的影响,可以发现传播概率λ2,1的增加同样使得信息传播的更广(指标1和指标3),且传播的更快(指标2和指标4)。此结果表明,当信息可以“转换”到传播速度更快的网络G1时,相比于信息在原网络(网络G2)单独传播而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有显著增加。

通过以上对于描述信息“网际”传播的参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信息“网际”传播能够显著改变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使得信息传播的数学分析和预测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2)如果增加从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的网络向信息传播速度较慢的网络的信息传播程度,由于事实上增加了网络节点的度,网络传播的广度因此增加。并且,由于传播速度较慢的网络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双层网络的信息传播的持续过程更长。

3)如果增加从信息传播速度较慢的网络向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的网络的信息反向传播程度,由于信息能够通过该网络传播得更快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有明显提升。

六、结论

本篇论文以多层网络上的口碑信息传播为研究对象,侧重分析多层网络信息传播中网际传播对传播效果的影响。通过多智能体建模研究方法,仿真分析了信息在一个双层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和传播结果。并且,对比分析了网际传播中传播率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仿真数据的分析表明,双层网络中的网际传播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广度,但是会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此结果对当前热门的微信营销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参考文献:

[1]BoccalettiS,BianconiG,CriadoR,delGenioCi,Gomez-GardenesJ,Romancem,Sendina-nadali,wangZ,Zaninm.theStructureandDynamicsofmultilayernetworks[J].physicsReports.2014,544(1):1-122.

[2]张欣.多层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进展:概念、理论和数据[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5,12(2):103-107.

[3]nicosiaV,BianconiG,LatoraV,Barthelemym.Growing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13,111(5):058701.

[4]nicosiaV,BianconiG,LatoraV,Barthelemym.non-linearGrowthandCondensationin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e.2014,90(4):042807.

[5]KimJY,GohKi.CoevolutionandCorrelatedmultiplexityin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13,111(5):058702.

[6]GomezS,Diaz-Guileraa,Gomez-GardenesJ,perez-VicenteCJ,morenoY,arenasa.DiffusionDynamicson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13,111(2):028701.

[7]LeeKm,KimJY,ChowK,GohKi,Kimim.CorrelatedmultiplexityandConnectivityofmultiplexRandomnetworks[J].newJournalofphysics.2012,14(3):033027.

[8]Gomez-GardenesJ,Reinaresi,arenasa,FloriaLm.evolutionofCooperationinmultiplexnetworks[J].ScientificReports.2012,2:620.

[9]tianRY,ZhangXF,LiuYJ.SSiCmodel:amulti-layermodelforinterventionofonlineRumorsSpreading[J].physicaa.2015,427(1):181-191.

[10]GranellC,GomezS,arenasa.CompetingSpreadingprocessesonmultiplexnetworks:awarenessandepidemics[J].physicalReviewe.2014,90:012808.

[11]蒋国平,鲁延玲.多层网络中信息和病毒交互传播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2):1-7.

[12]LeeKm,minB,GohK.towardsReal-worldComplexity:anintroductiontomultiplexnetworks[J].europeanphysicalJournalB.2015,88(2):1-20.

[13]ZanetteDH.DynamicsofRumorpropagationonSmall-world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02,65(4):041908.

[14]morenoY,nekoveem,pachecoaF.DynamicsofRumorSpreadinginCom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e.2004,69(6):066130.

[15]StummerC,Kieslinge,Guntherm,VetscheraR.innovationDiffusionofRepeatpurchaseproductsinaCompetitivemarket:anagent-basedSimulationapproach[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15,245(1):157-167.

[16]李锋,魏莹.消费者小世界社会网络下双寡头产品定价策略[J].系统仿真学报.已录用.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3

1.网络人际传播中受众思想特点在网络传播中,最常见的人际交流方式就是QQ聊天,通过网络交流,人们之间的障碍被打破,不用拘泥于现实社会中的沟通技巧,这样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善于在网络中隐藏自己,利用不同的身份发表各式信息,派遣压力。于此同时,网络的隐藏性也造成了部分人在思想政治方面开始堕落,通过网络宣泄自己的不满,久而久之,这种不健康的思维方式开始升级到现实生活当中。2.网络群体传播中受众思想特点群体传播是现代网络传播中多数人实现交流的工具,群体传播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成员的价值观。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对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较为薄弱,再加上网络中言论自由的过分夸张,使得网络言论成为自由市场,处在群体当中就易受到其他群众成员的影响,这其中多数为健康向上的言论,但仍有部分传播者肆意宣扬一些反动言论,这对广大网民来说也是非常有害的。

网络传播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战

1.互联网给传统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带来巨大冲击网络的虚拟性增加了其对受众的诱惑力,广大网民在网络中自由操作,摆脱了现实生活中人文伦理的束缚,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被抛弃,这其中尤其以青少年为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日渐冷漠,人际关系疏远,一些道德底线被碰触。网络中不良文化的传播给人们思想政治的建设带来了巨大冲击,使得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挑战。2.互联网的发展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导向互联网作为全球共享资源打破了传统媒体间的地域界限,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范围,一些以西方为首的反动势力利用网络传播一些发动言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等在我国得以传播,并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推崇,这使得舆论的控制更加困难,文化市场的管理更加松散,严重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建设。3.网络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的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网络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建设,具体表现在:第一,知识结构不健全、理论修养不够,因而处在变幻莫测的信息化时代不能很好的处理网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第二,对于网络知识的吸收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的吸取网络传播中健康向上的政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第三,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计算机知识匮乏,不能准确把握受众的思想变化,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

网路传播中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发展机遇

1.突破了传统界限第一,网络传播更加便捷,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建设取代了原有的信息资源,人们在网络上就可以咨询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了解区域间的时政动态以及人们的思想政治需求。这种快速、多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广大群众及时调整自身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吸收正确的思想政治信息,共同致力于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第二,网络传播使得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内容更加广泛。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媒体传播突破了传统媒体地域方面的限制,各类信息都能够在网上及时,人们对于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也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传递给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者,这样既增加了人民的满意度,又提高了思想政治建设的工作效率;第三,方式多样性,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充分调动了人们视、听感官,提高了人们的参与积极性,借助网络这一传播渠道可以将思想政治建设巧妙的融入到文化娱乐中,使严肃的政治建设工作在人们的生动的教育中得到升华,达到思想政治建设的预期目的。2.使得人文精神深入到思想政治建设当中鉴于互联网本身公开的特征,人们可以随意发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网络在公开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保护了人们的隐私,公众可以客观公正的揭露社会矛盾、批判各种丑恶事态,从而净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网络传播中对社会热点、社会矛盾的报道既激发了人类本身所具备的公正美好心态,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完善,通过网络使得大家明确方向、转变思想观念,同时实现人文精神和思想政治建设的结合。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广播电台总控系统网络化

0引言

近二十年来,广播由第一媒体逐渐成为弱势媒体[1]。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快速发展、广播收听质量的不稳定,以及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广播事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是目前应当关注的重点,而广播要翻身、要发展,就必须靠技术进步。

电台总控系统是全台数字音频网络的中心枢纽,担负着节目汇集、分配、交换、传输和监控任务,为全台节目播出提供安全保障[2]。电台总控的网络化操作是目前电台总控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实现电台总控系统的网络化发展,起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电台的节目制作及播出更加多样化,灵活多变;其次操作更加便捷,易于掌握;再次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大大提高广播电台的市场竞争性,为广播电台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3]。

1总控系统定义及功能

总控系统是整个广播电台的枢纽,是整个电台工作流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负责节目播出、监测、监视、交换、调度和应急及传输等重要任务[4]。具体而言,总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节目播出和调配功能,负责节目调配并传送不间断的高质量节目信号;信号接收及切换功能,接收来自上级台及直播现场的无线和有线信号并进行切换;资源提供功能,向各直播室、录音室提供所需音频源信号;节目控制功能,负责节目播出全程的实时监测、监录工作;应急预警功能,负责信号停播等故障的报警和应急设置;信息搜集存档功能,负责各路信号的采集,方便工作查询和节目调用。

2电台总控系统网络化发展分析

2.1电台总控系统发展历程广播总控系统的运作模式,最早使用的以传统模拟矩阵为核心的系统。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矩阵在电台得到应用和广泛普及,继而成为总控系统使用的主要模式。广播电台发展到90年代中后期,音频工作站和数字直播调音台得到了广泛使用,以音频工作站为主体的制播系统基本形成;进入21世纪,电台已度过过渡时期的数字设备、模拟设备混用阶段,开始向广泛使用数字音频及智能型数字音频来制作节目以及播出、交换和传输的新时期,总控系统网络化操作的规模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而由于科技的进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电台总控系统网络化则成为电台总控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成本关系,总控系统网络化的实现造价较高,设备更换整体成本较大,难以在所有电台普遍使用,因此电台总控系统网络化的广泛应用及普及还有待努力。

2.2电台总控系统网络化发展现状分析通信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广播技术的更新换代,继而促进了广播事业的发展进程。而总控系统的网络化作为一种日益成熟的技术,成为目前电台总控系统发展的新方向。

电台总控系统网络化,即采用光纤tDm、maDi或五类线架构数字音频建立电台总控网络,它通过网络实现音频数字信号的任意选择和传输,目的是实现广播节目信号传输的高效性、灵活性及智能化,实现全台全方位信息和资源共享,并集成节目监控功能和数字声音处理等功能[3]。

目前,总控系统的网络化正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中。总控系统的网络化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总控部分网络化,即对系统的控制、设备的监测以及音频信号的监测、监听等采用计算机网络来控制,而整个系统中的数字音频信号则靠传统的电缆方式来传输。虽然这种方式整体主控系统未进行调整,但是大大提高了音频指标的传输效率和电台整体工作的调度水平,能平稳实现模拟向数字过渡。并且该方式较之总控完全网络化成本相对较低,便于在中小规模电台使用普及。

第二种则是总控完全网络化,采用以相应设备为中心的分布式结构,整个系统的音频信号的传输、控制、监测和监听等都通过网络来实现,实现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化。使用这种方式,广播节目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可靠,控制系统操作更加方便快捷,实现全台全方位总控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现代化。目前尽管该种总控系统造价较高,然而其发展前景广阔,将是电台控系统下一阶段总的必然发展趋势。

3总控系统网络化的优势

总控系统网络化发展,是符合现实要求的正确选择,是电台事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实现电台总控系统网络化发展,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3.1信号传输质量较高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的使用,导致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抗干扰性较强。总控系统网络化主要通过光纤、网线或铜缆等介质进行信号传输,利用该介质传输信号具备长距离集成传输优势和抗干扰能力两大优点,可以实现较大系统的大空间远距离信号传输。另外,该类介质可以通过单根光纤实现多路音频信号的集成同步传输,其抗电磁干扰的特性以及低误码乱码率,可以保证节目信号的高质量远程传输。

3.2调配比较灵活总控网络连接节目播出机房、主控机房乃至录制机房,形成一个大空间远距离的综合系统。总控网络通过网络接受来自各机房的信息反馈,并自由调配各路信号给各机房,各机房服从总控室的统一调配,进行音频输入信号切换并共享各路外来信号及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了全台各节点信号及资源的共享和灵活的双向调配。

3.3系统操作智能化总控网络集中管理和监测监控网内设备,技术人员通过任意一台监控pC即可实现对网内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从而迅速了解网内设备故障、音频信号异常等情况,并且可以实现系统配置的灵活调整。

3.4维护便利总控网络的建立,使得系统各组织功能的分立走向功能集成、网络控制的一体化设备系统,从单纯硬件维修维护走向通用板卡更换与系统软件调试,护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3.5安全可靠总控网络必须极具安全性和可靠性,因为它担负着广播电台节目信号的调配、传输、监测等多项重任。另外由于现实中网络发展存在的安全隐忧,我们对电台网络化发展的安全性要求也需要更加严格。

4结语

推进电台主控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革,既顺应了时代潮流,也落实了广电总局的要求,是电台广播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4]。与传统总控系统相比,总控系统网络化使广播电台功能更合理、更灵活、更强大,节目通道调配更加灵活自如,信号传播更加安全稳定,控制处理手段更加多样便捷。但是,总控网络化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探索和制度改革。在目前信息大爆炸、媒体发展多样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谋求电台总控网络平台的多元化、灵活性及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今日广播技术需要审慎对待和认真思考的问题,需要电台工作人员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冯建元.数字化技术助推广播腾飞[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9):37—38.

[2]葛成立,白学猛.广播电台总控系统设计与实施[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1(3):11—14.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5

开栏的话:网络编辑是指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互联网站内容建设的人员。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月,中国互联网站点已达67万个。据此估算,目前中国网络编辑从业人员多达三百多万人。未来十年内,网络编辑需求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30%,急需培养大量网络编辑人员。本刊特从本期起刊登“笔谈做好网络新闻编辑”系列,以满足网络时代读者的需求。

一个网站内部的各个栏目的综合效应,形成该网站的整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形象。因此,如何设计和安排网站的栏目结构和搭配,是编辑主要负责的工作。编辑工作的整合性更强,有时不同的工作会集中到一个人的手上。

编辑是新闻媒体内容运转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因为编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工作,并且决定着媒体机构最终成品的质量和机构的专业水准。

对于网络新闻编辑来说,他的工作特点与传统媒体编辑有相似之处,也有区别之处。其最大的特点是各层次工作的区分相对减弱,编辑工作的整合性更强,有时不同的工作会集中到一个人的手上。网络新闻编辑也会涉及到网站新闻传播定位设计的问题,报道方针的制定和实施,报道方案的策划和实施,组织和协调具体的报道战役,日复一日、时复一时的网络新闻稿件的编辑处理工作,时时刻刻面对的稿件筛选、编改和发传决策判断,实时在线监看本媒体机构的传播运转状态,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和动作,经常了解网上和网下重大信息变化情况以及各种反馈信息。

网络新闻编辑的工作环境通常是更为集中的大平台式工作环境。同事之间的物理距离比较近,工作职责之间的界限区分也比较机动灵活。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栏目)主编、编辑、校对和技术编辑和其他辅助人员之间经常既有分工又有交叉,当重大报道事件发生时,全体编辑人员和辅助人员快速地转变为全力以赴的“特遣部队”。

网络新闻编辑一般不像传统媒体编辑那样直接和一线记者发生直接的工作关系,国内网络编辑与记者之间的直接接触一般并不多。网络新闻编辑大量面对的或者是其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新闻稿件,或者是来自其他新闻机构的新闻成品稿件。国内网络新闻编辑主要是处理新闻稿件,而不是和新闻采访人员打交道。

网络新闻编辑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职业原则,同新闻工作一般原则一样。对于编辑来说,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第一位的考虑。一切消息和报道不得造假,不得虚构,不得“合理想象”。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编辑对于稿件中的内容、事实、引语、名称等一定要尽量核实,必要时“重复核实”(doublecheck),杜绝一切不应该出现的内容和技术错误。

网络新闻编辑还需要特别重视新闻的时效性。新闻要快,要及时。这对网络新闻有特殊的重要性。但是虽然快是关键,但并不是压倒一切的绝对标准。如果因为快而牺牲真实,那就完全错了。网络新闻传播永远在更大的时间压力下工作,在压力下做好工作而少犯错误是非常高的专业要求。

网络传播具有跨地域跨时区传播的特点。传统媒体的传播时空相对固定,受众与传者之间的默契程度比较高,许多“注解”可以省略而无碍传播的正常进行。但是,网络传播不同,在用字、姓名、时间等简单概念上都需要小心。同样一位著名的足球明星,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的中文译名都不同,所以有时可能需要加注外文原名拼写。一些概念用词和说法即使在世界上不同的华文通行区域内的约定俗成情况也各有不同。新闻时间的标注也需要小心;此地的“今天”,在地球另一面的网民看来就不知是“今天”,还是“昨天”、“明天”。在时间标注上,有时编辑用“星期X”来代替具体的日子,可以稍微减少一些不同时区网民的误解。

从狭义上说,编辑在传播内容生产制作流程中担负的业务职责,大约有选稿、编改、推介和整合几个环节。

1.选稿。编辑稿件是编辑人员的基本功,也是网络编辑最基础的任务。就文稿处理工作来说,首先的一环是选稿。这指编辑在大量的稿件和信息中首先筛选出所需要的稿件和内容,然后再进行精细加工。筛选过程需要大量和快速地浏览阅读稿件,从中挑选出可用之材。这种挑选能力是编辑水平和素质高低的试金石。这种能力很难从书本中学到,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练和提高。

2.编改。编辑在挑选稿件后,要对内容和文词进行编改。这种编改的程度可多可少,但是编辑新闻的过程实际上在凸现稿件或新闻内容中的最重要部分。在文词修改方面,编改文词要使原稿意思更显豁和清晰;在经过删削后,编辑剔除冗余内容,在总量上和性质上是作“减法”。所以,“减法”是突出重点最常用的和最重要的手段。尽量以少胜多。网络新闻具有简洁、明了、快捷的特点,因此网络新闻的提炼需要在少而精的方面下功夫。但是,编辑内容的过程中,也有用到“加法”的时候,这指在条件许可、材料凑手的情况下,编辑通过添加必要的相关背景和说明性信息,使得原稿中的新闻事实更丰满,内容含量得到增值。

3.推介。在经过挑选和编改的环节之后,新闻本体内容基本固定,但是为了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编辑需要运用编辑手段做推介工作。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编辑在文字方面的推介工作主要是精心制作标题,以期从导读和提示重点的角度给读者一个突出的印象,吸引读者来阅读。标题的拟制是编辑的重头工作。由于网络新闻的标题展示与正文内容通常在物理页面上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标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网络信息传播链条的延续或者中断。网络读者如果对某一新闻的标题不感兴趣,那么他是不会再去点击阅读新闻正文的。

4.整合。网络新闻在整体上是由众多条新闻报道组成的。这些独立的新闻报道彼此有类别和内容上的相关和接近性质。如何把众多的新闻归类整合,形成若干大类,构成新闻频道或者栏目,这也是网络编辑需要做的事情。一般新闻网站都有时政、经济、军事、文化、体育、社会、教育、娱乐等频道;在各个频道中又有不同的固定栏目或者专题。对这些看似零散的新闻的整合和组织工作,完全是由编辑来担当的。同时,这种编辑整合工作往往直接构成一个网络传播机构的服务特点和传播优势。一个网站内部的各个栏目的综合效应,形成该网站的整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形象。因此,如何设计和安排网站的栏目结构和搭配,是编辑主要负责的工作。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接入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打击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全方位开展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清理,严厉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整治网上低俗之风,不断规范互联网管理秩序,促进互联网上精神文明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清除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铲除违法网站,集中查处一批网上传播视听节目、组织表演、介绍和网络诈骗的违法犯罪案件,依法严惩一批犯罪分子;深入开展互联网整治,完善提高一批、警告整改一批、依法取缔一批互联网违法违规单位。通过专项行动,切断网络链条和牟利链条,使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明显减少,网上低俗之风得到明显遏制,网络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信息传播秩序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服务单位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重点

(一)打击的重点对象

1、利用互联网视听节目制作、传播信息,以及传播视听节目非法牟利的;

2、利用互联网和手机wap网站传播信息的;

3、在境外开办网站并在境内发展会员,传播信息的;

4、组织网络表演和进行网上招嫖活动的;

5、从事网络诈骗、和销售违禁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

(二)整治的重点问题

1、视听节目网站、博客、播客、网络动漫、点对点网络和手机wap网站中传播色情信息,以及提供链接;

2、托管主机、虚拟空间服务单位为色情、诈骗等违法网站提供信息传播空间;

3、网站刊载诈骗、和销售违禁品等有害信息;

4、网上支付平台、手机代收费和网络广告为网上传播色情信息和诈骗活动提供非法牟利渠道;

5、网站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防治广告;

6、视听节目网站传播含有色情、低俗不良内容和未经审查批准的影视剧等视听节目,拒不履行安全管理责任,以及未履行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和提供虚假备案信息。

(三)检查的重点单位

1、开办视听节目、博客、播客、点对点网络和手机wap网站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

2、开办托管主机、虚拟空间服务单位;

3、开办网上支付平台和为网站提供手机代收费的信息服务单位;

4、提供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单位;

5、提供互联网新闻、网络游戏、网络动漫和网络出版服务单位。

四、工作措施

(一)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一批刑事犯罪分子,切实保持网上严打舆论强势和高压态势。各地公安机关要掌控一批利用网络视听节目传播色情信息、组织、网上招嫖和网络诈骗等犯罪案件线索,确立一批重点案件,加强案件侦办工作。要加快已侦破案件的和审判工作。对于重大、复杂、疑难的案件,公安机关要及时商请检察院、法院提前介入。检察机关要按照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和“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的原则,及时批捕、提起公诉,人民法院要及时依法审判。

(二)查处传播网络色情等违法活动,全面治理网上低俗、不良信息。利用互联网传播色情信息,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要依法查处;屡教不改的,要按照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要把治理网上有害和低俗不良信息等违法违规活动与行业准入、退出机制结合起来,组织提供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登载新闻网站、手机wap网站、互联网出版、网络游戏和网络动漫服务单位清理网上含有色情、低俗不良信息的内容,从严查处传播色情的互联网服务单位。加强对以学校名字命名的社会网站论坛和群组管理,加大对以学校名字命名的违法违规社会网站论坛和群组清理、查处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推进博客、播客服务行业自律。

(三)加强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严查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开展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的清理、整顿,督促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站和提供播客、手机视听服务单位落实视听节目信息审查、播出管理、记录留存和有害信息发现、防范、报告措施。建立“禁止传播的视听节目信息库”,要求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网站一律不得传播列入“禁止传播的视听节目信息库”的视听节目。对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突出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要依法吊销许可证。

(四)深入开展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整治,整顿托管主机和虚拟空间管理秩序。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继续开展以专人专岗负责制、内部业务管理系统、所接入网站备案数据库为重点的信息安全管理“三建”工作,建立有害信息发现、监督和协同查处机制,落实信息安全责任。组织托管主机和虚拟空间服务单位落实托管、租用用户注册登记制度,督促其建立健全色情等违法信息巡查、管理制度。对无人管理、无力管理的中小网站、论坛、留言版,要限期整顿;对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有害信息频发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关闭。

(五)加强监管,规范网上支付平台、手机代收费、互联网广告和搜索引擎经营秩序。规范网上支付平台和手机代收费服务单位经营服务,建立异常支付、收费活动发现、报告制度。清理整治网上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防治广告,检查网络广告经营资格,规范经营服务活动;对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防治广告的行为,坚决依法从严查处。监督、指导搜索引擎服务单位落实有害信息过滤和对违法网站网页拒绝抓取、留存的措施,有效遏制利用“网页快照”等渠道传播色情等有害信息问题。

(六)大力开展互联网法制和精神文明宣传工作。宣传部门牵头,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宣传报道。加强高校校园网安全管理和精神文明教育工作,净化校园网络教育环境。深入开展互联网法制和精神文明宣传进网站、进网吧、进中小学校的“三进”活动,印发和在网上广泛登载互联网法制和精神文明宣传材料,开展有奖征文和知识竞赛,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互联网法制意识。

(七)推进开展互联网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健全互联网管理协调处置工作机制,建立违法网站信息通报和处罚联动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互联网管理基础工作,强化互联网运营单位和服务单位在打击色情信息工作中的责任,建立健全互联网服务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落实论坛版主、吧主和聊天室主持人实名制。组织开展文明网站公众评议活动,定期对属地网站信息传播情况进行评议并向社会公布,加强社会监督。组织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建立“网络视听服务自律联盟”,自觉抵制违法和低俗网络视听节目传播。深入开展垃圾广告类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的专项治理,防止和遏制垃圾短信的泛滥。

五、职责分工

(一)公安机关要继续做好专项行动的牵头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组织清理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加强互联网安全监督,依法监督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信息服务单位和上网服务场所落实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保护措施。

(二)宣传部门要制定专门的新闻宣传方案,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按照统一部署,配合专项行动,突出警示震慑,注重教育引导,形成浓厚舆论氛围。

(三)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部门要加强网上舆情汇总分析,把握网上动态,引导网上舆论;加强博客、手机报、搜索引擎和具有新闻资质网站的管理,组织提供相关服务的单位抵制网上有害和低俗不良信息传播。

(四)人民法院要做好案件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要加强对下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监督。要依法加大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的适用力度,剥夺犯罪分子的非法获利和再次犯罪的资本。

(五)检察机关要做好对网络犯罪案件的批捕、和诉讼监督,上级检察机关要加强对下级检察机关的指导,及时解决在办理网络案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六)“扫黄打非”工作部门要履行好对网上“扫黄打非”工作的部署、指导、督办和协调的职能,配合公安机关做好依法打击网络色情工作。

(七)教育部门要将影响高校校园稳定信息纳入网上有害信息清理范围,加强校园网和校园内上网场所管理,组织学校落实互联网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组织在校学生开展网络精神文明教育活动。

(八)文化部门要加强互联网演出、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经营活动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从事互联网文化经营活动的单位;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九)工商部门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加强对网络广告的监管和广告经营资格的检查,依法查处网上非法“性药品”广告和性病治疗广告。

(十)广电部门要加强提供视听节目网站、手机视听网站和播客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提供互联网和手机视听节目服务的单位,重点打击传播含有色情等有害内容的影视剧等视听节目的行为,规范互联网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组织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抵制网上低俗不良视听节目传播。

(十一)新闻出版部门要加强对网上电子刊物和网络游戏等互联网出版活动的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从事互联网出版活动的单位。组织互联网出版服务单位抵制网上低俗不良信息传播。

(十二)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网上支付平台管理,与有关部门配合,切断传播网络色情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利益链条。

六、时间安排

专项行动分为两个阶段。3月底之前,围绕为春节和全国“两会”营造健康、文明的互联网环境,集中清理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4月至9月,围绕北京奥运会网络安全,深入开展网上清理、整治,打击网络色情、诈骗、和销售违禁品等违法犯罪活动,推进互联网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具体安排如下:

1月28日至2月25日,以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站和提供播客、博客、手机视听服务单位为重点,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清理行动。

2月26日至4月30日,深入清理互联网和手机wap网站上色情信息,铲除;确定重点案件,集中开展侦破工作;全面排查信息安全隐患,整顿互联网管理秩序。同时,要检查工作成效,排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下一阶段专项行动。

5月1日至9月,围绕北京奥运会网络安全,全面清理网上色情、诈骗、和销售违禁品等有害信息,集中侦破一批传播色情、诈骗等犯罪案件。完善提高一批、警告整改一批、依法取缔一批违法违规互联网单位,落实抵制网上低俗不良信息传播的工作措施,建立切实有效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深化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巩固专项行动工作成果。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继续深入开展依法打击网络色情专项行动,既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保障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网络色情问题的长期性、顽固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专项行动对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维护网上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要由一名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负责,切实抓好工作部署落实。全市依法打击整治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专项行动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协调小组”)增加××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市工商局为成员单位。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各地要完善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地专项行动的指挥协调工作,同时指定一名专门联络人员,在协调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定期汇总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二)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各互联网管理部门都要加强对网上色情等有害信息的发现、通报和查处工作,组织相关互联网服务单位落实清理和防范责任。专项行动期间,要加强协同配合,统一行动。公安机关要发挥牵头作用,与有关部门主动沟通,及时掌握情况,加强工作通报。各互联网运营单位要积极配合,在开展自查的同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有关基础数据。

(三)深入动员,发动群众。要利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网络色情的现实危害,宣传国家铲除网络色情的坚定决心和取得的明显成效。对违法网站和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举报网上有害信息和违法犯罪活动,同时,建立健全互联网违法犯罪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制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抵制网络色情的良好氛围。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广播电台;数字化;改造;设备选型

中图分类号tn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3)93-0014-03

0引言

当前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正从模拟时代飞速迈向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在数字视音频技术日渐成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台数字化普及势在必行。

秦皇岛广播电台目前共开设了五套自办节目,分别为健康综合广播、旅游经济广播、交通广播、体育音乐广播和对农故事广播。自2001年开始使用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随着节目套数、播出时长的增加,原有的数字制作、模拟播出的模式越来越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随着直播、转播、联播等播出方式的广泛应用,原有的以编组调音台作为总控制室输出的模式更是不堪重负早已落后。秦皇岛广播电台于2012年启动了全面数字化改造工程,建成全台网制播分离系统,实现对广播电台全业务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与控制。采用先进、成熟、实用的技术设备,顺应广播数字化、网络化、全媒体化的趋势,构建安全可靠、功能丰富、简洁实用、可管可控的广播自动化制播新系统。

广播电台数字化建设项目是对整个广播业务当中的录制、编辑、播出、传输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的综合改造,通过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技术、控制手段、调配方式,来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实现对电台智能化管理方面新的目标。并且采用基于安全、成熟、可靠、开放的基础架构,把“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自动化”目标融入整个“采、编、播、存、管”的工作流程中来。

1总控室实施及设备选型

1.1总控室系统建设要点

1)实现数字音频矩阵和网络矩阵的双矩阵互为备份的结构,实现输入、输出信号的自动切换。音频矩阵能够快捷方便的实现信号调度和程序编排,对突发直播、转播以及并机联播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处理,双矩阵之间能够实现实时联动;

2)实现对播出流程当中,各节点的音频信号以及各种外转信号的实时彩条监视;

3)能够对各系列台音频播出信号、空中开路信号、传输线路信号及其他相应的音频信号的智能化选择监听;

4)实现故障状况下的自动紧急处理,并且能够记录所有的信号和设备的异常状态情况,生成日志并进行故障原因的智能分析,对系统故障进行智能化分析和判断;

5)对处于关键节点的具有Gpio接口的音频设备工作状态能够进行在线监测和预警,例如数字播出调音台、数字音频延时器、数字矩阵、音频分配器、UpS等;

6)能够实现对整个播出信号传输系统的图形化、全流程监测,并且显示整个音频系统的详细连线情况;

7)对各机房以及总控室的工作温、湿度和工作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能够提供汇总数据;

8)通过大屏幕显示直播间的音、视频状态、系统信号流程、机架工作状态等内容和报警信息,并对异常情况实现实时报警。

1.2总控室系统结构设计图

总控室系统结构图

1.3总控室应急播出安全设计

按照国家广电总局2010年颁布的《安全播出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规定,总控室的安全播出设计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音频矩阵输出信号经自动切换器进入数字音频处理器,再经由音频分配器送往发射台;

2)网络矩阵输出信号经自动切换器进入数字音频处理器,再经由音频分配器送往发射台;

3)由直播间直拉信号送往发射台;

4)mp3/CD自动补乐机;

5)所有设备具备断电信号直通功能。

1.4总控室主要设备选型

按照符合以上功能要求、设计理念,在满足现有设计功能的前提下适度超前确保安全可靠播出,具备未来可扩展性的基本原则选择设备,使投资合理、经济高效。音频数字矩阵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也是信号传输的主通道,我们选择networkelectronicsnevionSL-aD3232-110平衡数字音频矩阵。该矩阵支持以太网/RS-232/nCB控制,矩阵分区及信号诊断,32输入X32输出。使用SL-32XY-Cp32x32X-Y可编程控制面板。系统中直播室信号、备播室信号、转播信号、户外直播信号以及其他外来信号等均接入矩阵,实现信号的互联互通和任意调配。

2音频工作站系统及设备选型

2.1制播分离架构

我台设计音频工作站播出系统采用制播分离技术,制作网与播出网使用数据桥连接,使两个隔离的网络做到音频数据互联互通,并可安全扩展至办公桌面操作甚至是异地操作。其特点如下:

1)播出系统功能单一化,播出系统相对独立,有效保证播出安全;

2)均衡网络流量,解决拥挤与阻塞的问题,隔离网络风暴;

3)制作网与办公网络互联互通,解决节目即时编辑、快捷修改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问题;

4)播出网与制作网之间,制作网与办公网之间通过网闸、网桥的形式有效隔离。解决播出安全、节目制作保存安全的问题。网闸、网桥或数据桥应只支持音频文件、项目文本格式文件通过,严格隔离其他任何类型文件。

2.2播出安全关键设计

1)播出软件应具备多重安全策略,如双路由、双数据库、多指向、主备播出站同步联动、遇到异常自动切换、应急本地播出等;

2)在节目生产入库时即做好音频质量监测工作,如低电平告警、声道缺失告警、最大电平阀值、左右声道电平差阀值、声道相位检测、数据编码校验、音频文件完整性检测、取样精度和比特率合法性检测等;

3)对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工作状态做到实时监测和异常状态报警。

2.3制播分离系统结构图

制播分离系统结构图

2.4音频工作站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按照制播分离的设计理念,播出网音频工作站系统核心服务器采用双机双冗余结构,主备机选用HpDL388eGen8(至强e5-2407四核处理器,10mB共享三级缓存,4GB内存)。播出存储阵列柜以及制作存储阵列柜均采用主备方式在线热备份,使用RpowaReep-2123S-F8S68G专业光纤存储阵列柜。核心网络交换机采用四台H3CLS-5120-52p-Si-H3千兆以太网核心交换机配置成双网双核心模式。音频卡选择DigigramVX222HR同时具备aeS/eBU和模拟立体声输入输出。

3直播室设计及设备选型

3.1直播室系统设计结构图

直播室系统结构图

3.2直播室主要设备选型

1)数字直播调音台选型要求

按照实际播出使用需要,另外结合直播室面积及装修设计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出如下选型要求。调音立控制面板,与其数字核心部分物理分离,确保音频信号通路安全,一旦调音台控制计算机出现故障,当前播出新号不会受到影响,只需重启控制台即可恢复。启动时间应低于8s,从故障出现至重启恢复正常确保信号不中断。调音台的结构设计应采用模块化方式,便于配置输入输出通道,主要部件可以实现热插拔。控制界面应符合人体工程学,操作简便,符合广播工作的普遍规律,便于主持人实际使用。调音台应具备至少16个推子,6路miC输入,4路立体声模拟信号输入,8路数字模拟信号输入。4路立体声模拟信号输出,8路数字立体声信号输出。

通过反复比较,我们选择了Studeronair3000数字调音台作为直播调音台,Studeronair3000采用了紧凑精巧的控制界面模块。并结合了Studer独创的“touch-n-action”理念,使用彩色GUi显示屏。onair3000的设计基于一个完全模块化台面和全新DSp引擎的理念。一个推子模块包括6个推子条。调音台有三个主要的立体声混合母线加上一个审听,四个立体声辅助母线,十六路混合送出,可配置的辅助和三个独立的演播室监听电路,其中包括两套独立与桌面控制系统的推子前电路,并且在每个通道提供了足够的动态范围,eQ均衡调整。

2)直播室其他周边设备选型

延时器在广播播出流程中属于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直播节目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意外原因影响播出质量,甚至造成严重播出事故。为此在直播间中选择配置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全面、控制操作简单、不影响音质、安全保障系数高的数字广播演示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选择eventideBD600这一目前业内公认的具有以上性能指标的优秀产品。BD600操作简便,同时具备强大的应急功能,其主要特性有:微精密延时模式,最大80s的延时保护,paniC应急按键实现应急播出功能——即立刻清除延时缓冲器并应急播放CF卡中的waV声音文件重建延时等。

我们选择SHUReSm7B动圈话筒作为主持人话筒,SHUReSm7B采用心形拾音模式,具有达到50Hz~20kHz的平滑、均匀、宽范的频率响应,适用于音乐和语音的专业音频应用。对于由计算机监视器等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交流声,具有杰出的屏蔽效果。

其他周边设备方面,我们选择taSCam、aKG、YamaHa、BeHRinGeR等专业厂商生产的主流设备,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4结论

总控室大屏幕电视墙

秦皇岛广播电台经过本次整体数字化升级改造后,彻底实现了从节目生产、信号调度、信号传输至发射机端的全流程台内数字化。解决了原有模拟设备更新维修困难、音质传输损耗、无法实现复杂节目调度等制约电台发展的急迫问题。同时还实现了制播分离,制作网与台内办公网的内外交互、媒资共享、与互联网的安全接驳等功能,大幅提高节目制作生产力。秦皇岛广播电台在数字化、网络化、全媒体化的道路上将继续大力探索、不断更新,为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GB/t16463-1996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

[2]GY/t133-1998广播节目录制技术质量检验规范.

[3]GY/t158-2000演播室数字音频信号接口.

[4]GY/t192-2003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

[5]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2007.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8

有线电视网络将全部实现光缆干线网的互联互通,首先要满足全网安全体系的安全功能,其次要结合具体的业务开展情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业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国的高达400~1600G的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

传输网络布局不规范,部分老化。广播电视网络发展之初,由于缺乏远期的系统规划,地方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跟其他省市和全国广播电视网络总线也缺乏沟通,导致现在有些区域内的电视传输的网络布局既不合理也便于扩建,在信号兼容和传输方面也存在问题,甚至影响了有线电信号的传输质量和阻碍了后期的网络布局和发展。这是历史性的问题,由于缺乏长远规划而给当前的发展带来的矛盾。

服务意识较低。国家广播电视网络作为一个垄断性质的国企,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袭了垄断企业的不良陋习,比如,部分工作人员存在的一些“职权”“、”的思想,缺乏为大众服务的精神,对客户需求缺乏积极的研究,对客户的问题不能做到积极受理、有效反馈,整体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创新意识不强。由于拥有优势资源和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各种条件,广播电视网络的建设在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方面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是业务的更新和服务的方式上缺少创新,甚至很多地方单位一直沿用几年前的服务方式,这既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给客户受众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也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人员素质偏低。由于体制落后和行业特点的影响,面对广播电视网络相关岗位的高薪和轻松的诱惑,人力资源输入不可避免的受到权利和关系网的影响,在用人招聘时,内部提拔和员工推荐使得“裙带关系”蔓延“,人情”氛围浓厚,而员工的整体素质却差强人意,缺乏专业人才和敬业意识不强成为业内普遍的特点。

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完善策略

实现全国网络互联,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广播电视网络在我国具有规模大,范围广的特点,由于前期建设缺乏规划和科学指导,致使现在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改善网络整体状况,是完善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首要策略。在当前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实现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互联互通不仅可行而且必要。不仅有助于加强信息的收集能力,而且便于资源的共享和统一使用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优化网络结构,提高服务效果。

利用业务和技术手段整合广播电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旗下虽用有庞大的资产,但是并没有有效的集中和利用这些资源,致使这些资源在地方分散经营,如此一来,就不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其集约性的特点也就收到限制。因此,形成一个统一的、全面贯通的网络来开展业务,借助于当前的技术方法来改进网络,整合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重点要注意在络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上,要执行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运行标准,让全国的网络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统一运行,避免地方网络在建设时缺少可供依循的共同标准,导致后来的整合网络的工作无法进行。因此,利用业务和技术手段整合广播电视网络具有现实意义。3.3建立和健全用户管理系统。广播电视网络拥有海量的用户,在用户管理方面使用传统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借助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等技术构建用户管理系统是当前趋势,尤其在实现用户信息管理、查询和变更、业务受理、用户产品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管理系统可以高效便捷的完成信息处理、数据统计、报表生成等日常工作,所以说,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改善用户服务效果。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语言网络化;传统媒体;传播影响;对策

随着我国网络建设的发展与推进,在传统媒体新闻的传播过程中,语言网络化趋势的出现对各类新闻传播的内容与表达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此,传统新闻媒体工作者应根据新闻传播规律,积极寻找新闻传播的措施,为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发展提供帮助。

一、语言网络化趋势对新闻传播正面影响分析

语言网络化趋势对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1.提升了受众的关注度

目前,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新闻形式的关注度正在下降,更多的青年将注意力集中在网络媒体。所以,传统新闻媒体适当引进网络化语言,可以很好地提升年轻新闻受众对新闻本身的关注度。一能提高新闻的生活性。较之传统的新闻语言,网络化语言已经成为社会年轻群体的流行性语言,在新闻传播中适当地引进网络化语言,可以使新闻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进而引起年轻新闻受众的关注。二能提高新闻的趣味性。例如在体育新闻传播中,传统媒体的语言远不如网络中的自由议论对年轻人更具有吸引力。

2.拓宽了创新思维空间

在传统的新闻媒体发展中,如何做好新闻传播的创新工作,是媒体工作者的重要研究内容。网络化语言的应用对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创新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是促进了新闻热点话题的创新。在网络化语言环境中,部分网络流行语言就是伴随网络热点事件出现的,传统的新闻媒体应以网络语言为切入点,做好新闻热点话题的挖掘创新。如2014年的天猫、淘宝“双十一”促销活动,成了当时最热门的网络热点话题,也成了新闻报道的重点话题。二是促进新闻传播形式的创新。目前传统新闻传播已经出现形式落后的问题,因此,利用网络语言创新传播形式,成为必要的方式之一。

二、语言网络化趋势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负面影响分析

语言网络化趋势除了对新闻传播有正面影响,也存在着部分的负面影响。

1.影响了传统媒体新闻的严肃性

新闻的严肃性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主要区别。严肃性是传统媒体新闻的主要特点。因此,具有娱乐性与趣味性的网络化语言的引进,会严重影响新闻的严肃性:一是影响新闻传播的权威性,二是影响传统媒体的形象。严肃性是传统媒体社会形象的主要体现,严肃性特点的破坏会使新闻媒体的整体形象受到影响。

2.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道德方面的负面影响。网络文化中包含大量的自由文化因素,如炫富、拼爹等,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传统道德理念产生冲击。二是文化方面的负面影响。网络语言中存在着对标准语言随意篡改的问题,如“灰机”“麻麻”一类的网络化语言的出现,对我国语言的规范化应用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语言网络化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影响的应对策略

为更积极地发挥网络化语言对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正面影响,有效抵御其相关负面效应,媒体新闻工作者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新闻受众调研分析,合理配置使用网络语言

进一步规范传统媒体新闻领域网络化语言的运用,媒体工作者首先应加强新闻受众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进行网络语言的配置使用。(1)明确新闻受众人群范围,增强受众区分度。新闻工作者只有对其媒体新闻主要受众进行分析和调研,判断受众人群的年龄区间和主流喜好,才能够更合理地进行网络语言的配置与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化语言对新闻媒体的促进作用。(2)优化调研方式,规范调研内容,增进调研分析。在明确新闻媒体受众人群的基础上,新闻工作者应在媒体主要服务人群中进行深度调研,以进一步明确新闻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及使用尺度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财经类新闻应结合自身媒体特征和新闻内容,合理采取电话调研、网络调研、问卷调研等方式,就受众网络语言接受程度、网络语言负面影响预防、语言尺度设定等问题进行深度调研,以保障新闻受众调研分析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为新闻媒体中网络语言的合理使用奠定基础。

2.结合网络时代特征,做好新闻传播创新的实践工作

新闻媒体工作者应积极做好网络文化研究,结合网络时代的基本特征探索新闻传播的创新实践手法。对此,新闻工作者应:(1)与时俱进,大力提倡新闻传播创新实践工作的开展和普及,正确引导,确保新闻媒体“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宗旨不被误导。(2)积极探索新闻网络语言的全新运用方式,结合网络语言独有的思维习惯和表意方式,更好发挥新闻媒体的自身优势。近些年来,随着网络论坛的兴起,财经类新闻编辑也可借此思路开辟“经济论坛”“财经人物论坛”“金融论坛”等新闻栏目,还可通过“相关链接”的方式对财经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更为透彻的介绍,这些正是网络语言促进传统媒体新闻发展的体现。(3)做好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整合。通过媒体公共微博、订阅号、网站新闻等方式,充分利用日益发达的网络环境,更好促进传统媒体新闻到现代网络化媒体新闻的转型发展,也能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化语言对传统媒体的促进作用。

3.开展新闻传播主题研究,确保严肃性与时尚性的良好结合

在当下网络时代大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不仅应坚持其固有的严肃性和求真性特点,还应增强与网络环境的适配性,实现传统新闻媒体严肃性与时尚性的良好结合。(1)明确媒体新闻严肃性及时尚性不同语言风格的应用范围,针对不同的新闻内容及受众人群等采取不同的新闻语言风格、内容特点及情感导向。对一些专业性较强、政治导向较强烈或社会反响较大的新闻内容,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态度,采用严肃、务实的语言风格;对于一些生活琐事、游戏娱乐或是大众调侃类新闻,适当掺杂一些时尚元素,则能更好地增强受众的欢迎程度。(2)在很多情况下,媒体新闻的严肃性与时尚性特点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彼此间可以进行合理整合。在新闻中利用一些正面的网络化语言进行相关新闻的播报,有时会起到特殊的效果,例如人民网新闻《2009年逾105亿美元外资79家外资总部“落沪”》,通过网络化的新闻标题,让新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

4.做好新闻内容审核,全面消除新闻负面效应影响

虽然网络化语言的运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媒体新闻的语言可读性和受众欢迎程度,但不可避免地,网络化语言的运用对于传统媒体新闻的传播也会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为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语言对新闻媒体的正面影响,削弱甚至消除其负面效应,新闻工作者应通过以下方式做好新闻内容的审核工作:(1)加强社会道德与公共意识方面内容的审核,对于一些负面化的网络语言,如“啃老”“炫富”等,有必要加强内容审核,确保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2)加强媒体新闻文化内容审查。网络语言相对而言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艺术性,有一部分网络语言可能会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习惯和情感倾向存在较大出入。在对此类网络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有必要加强文化内容审查,同时做好相应的说明与阐释工作,避免文化歧义的产生。

四、结语

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化语言的发展对媒体新闻的传播工作既产生了很大的正面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为更好规范传统媒体新闻过程中网络化语言的运用,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化语言对传统媒体的促进作用,新闻工作者应从做好媒体受众调研分析、开展新闻传播创新实践工作、增强新闻语言风格整合以及增进新闻内容审核等方面着手,才能大力促进新时代下传统新闻媒体的发展,增强新闻传播的范围及受众的接受程度。

参考文献

[1]傅艳梅.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2(28).

网络传播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系统化

计算机网络课知识很多,而且错综复杂,教材一般是将计算机网络内容按“块”组织并展开的,如计算机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网络安全、网络应用等。同样,授课一般也是依教材的内容和次序进行组织,一块一块内容、一堂课一堂课讲解,因此,学生积累的是点,最多也就是面的知识,而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系统,学生仅仅掌握面的知识不是课程的目的,把面的知识变成立体的知识并形成系统,知识才能活起来、才能有用。

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均没有对计算机网络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的内容。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介绍完成后,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很重要。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采用穿插、联系和系统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形成系统。

1构建和配置网络系统

1.1从简单网络及其配置说起

两台计算机通过双绞线连接起来,说明双绞线4根线的作用、水晶头连线的做法、连通检测工具,交叉线和直通线用法。两台主机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用ping检查网络是否连通,将文件夹作为共享资源。通过ping命令的功能复习iCmp协议。

通过共享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主机组成小的

局域网。结合本校网络实验室设备,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配置VLan,检查VLan配置是否正确。据此,介绍共享集线器工作原理、特点、工作的层、网络的拓扑结构。介绍交换机工作原理、特点、工作的层,区分半双工和全双工工作方式,由交换机组成的VLan工作原理、应用场合。

在这个基础上,系统介绍以太网的组成、以太网的扩展(包括中继器、网桥、集线器的级联)、高速以太网等。

通过路由器连接两个局域网,结合本校网络实验室设备,配置路由器的ip地址、静态路由表,主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据此,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原理、路由表及其形成。进一步通过2个路由器连接3个网络,其中中间是广域网,并以此作为一个小的自治系统,配置路由器的内部网关协议Rip。在这个基础上,总结自治系统及其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如果有可能,可以对几个典型的网络案例进行分析[1]。

1.2从接入互联网谈起

通过本地ip地址和全局ip地址,引入服务器、nat和Vpn。分别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应用场合、上网的特点。

通过家庭上网,介绍aDSL工作原理、连接方法。介绍家庭无线路由器工作原理、连接方法、上网的特点。

介绍一个单位网络的基本构成,包括拓扑结构、传输介质、设备配置、结构化布线方案和接入因特网方法。拓扑结构主要突出星型结构,传输介质主要突出双绞线和光纤。以自己熟悉的当前运行的单位或者政府(例如区)网络为例进行分析。通过碰撞域和信号不失真传输距离解析采用传输介质的最大长度。

介绍工业现场典型网络构成、拓扑结构、设备配置。拓扑结构主要突出总线结构,同时介绍RS485和Can总线等。设备包括pLC、工控机和嵌入式装置。

介绍本校校园网的构成(包括校内无线网)、本城市内校园网的连接、如何连入中国教育与科研网[2]。

2把ip地址及其相关问题联系在一起

先提出下列问题:“如果学生宿舍两台计算机通过集线器连在一起,如果ip地址分别配置成192.168.1.1和192.168.2.1,这两台计算机是否无法打交道?”学生当然是能够回答的。但如果提出“计算机为什么要同时采用ip地址和硬件地址?”这个问题,有不少学生说不到位。课程总结时,通过第一个问题,复习ip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网络号、主机号等。通过ip地址分类的缺限,介绍子网和超网(CiDR)原理、计算方法及其与它们有关路由器查找路由算法的变化。通过ip地址存在的问题,对ipV6主要特点作个介绍。

通过第二个问题,介绍ip地址用于找到目的主机所在的网络,而在同一个网络中数据采用的是数据链路层的帧传输,而帧采用是硬件地址(封装在maC帧中称为maC地址),通过aRp可以将目的主机的ip地址查到对应的硬件地址。

关于计算机在广域网中的地址,将最简单的层次结构地址与eUi-48地址进行对比,说明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在由ip地址得到网络号和主机号基础上,引入单播、广播、多播。通过上面的介绍,单播就不需要更多说明,主要是广播和多播。关于广播,说明ip地址如何表达广播地址,硬件地址如何表达广播地址,通过aRp给广播举例。关于多播,介绍ip使用D类地址支持多播,以太网多播地址表达方法以及它们的映射关系。关于多播其他内容包括iGmp,因为内容多,应该专门梳理。

在介绍硬件地址和ip地址的基础上,引入域名和DnS,域名需要说明域名树型结构,DnS需要说明它的作用、DnS服务器的分布、由域名查找对应的ip地址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域名――ip地址――硬件地址系统知识链。

3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费尽心血

3.1理解两种“连接”服务

计算机网络从不同层面提供面向连接可靠的服务和无连接不可靠的服务,而且由此产生了很多相关问题,学生不易理解,认为交给目的主机的所有数据都应该是正确的和完整的。为了进一步理解这两种服务的特点,可以先大致介绍文件传输、ip电话等工作原理,让学生明白,有些应用到达目的主机的所有数据都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例如文件传输。有些应用(例如ip电话)实时性比可靠性更重要,个别数据包丢失或者不正确并不影响它的使用。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总结,为了适应不同应用的需要,计算机网络需要同时提供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然后,从运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分别展开说明。

UDp和tCp是tCp/ip体系运输层提供的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在应用层,DnS、Rip、DHCp、Snmp、ip电话、流式多媒体通信等都采用UDp服务,而Http、Ftp、Smtp、teLnet等都采用tCp服务。因为UDp是无连接服务,所以它报文格式首部比较简单。tCp是面向连接服务,所以它报文格式首部非常复杂。tCp为了实现可靠数据传输,传输前需要建立连接,连接成功才能进行数据传输,传输结束后需要释放连接。为了可靠建立连接,需要3次握手。数据传输时,通过“窗口”协调双方的传输节奏,通过检验和判断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通过确认报文通知发送方已经接收到的数据情况,等等。传输结束,需要双向释放连接。通过上面UDp和tCp数据传输穿插和比较,把许多概念联系起来,区分开来[3]。

tCp/ip体系的网际层提供的是无连接的ip服务。

在数据链路层,以前非常流行的连续的aRQ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所以,需要包含建立连接、数据传输、释放连接过程,帧头部包含序号字段,用于描述当前传输的帧的编号和接收方对收到的帧确认,用FCS字段表达数据检验,用确认帧告诉发送方接收的帧是否正确。而当前流行的ppp协议的帧格式中没有序号字段,因为它是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同样,以太网也是采用无连接传输协议,所以,以太网V2标准和ieee的802.3标准的maC帧格式都很简单。实际上,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并不一定就是不可靠的数据传输,像以太网本身传输很少出错,由于协议简单,所以网络的传输效率非常高。

参考文献:

[1]张卫,俞黎阳.计算机网络工程[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84-289.

[2]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10-224.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306.

[4]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题解与实验指导[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7-37.

[5]陈鸣,常强林,岳振军.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从原理到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417.

[6]张曾科.计算机网络[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33-270.

interweave,associateandSystematization:thepracticeandthinkabouttheSummaryCourseofComputernetwork

ZHenGa-qi

(CollegeofComputerScience&technology,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97,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