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市场的走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2:48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1

【关键词】国有建筑企业趋势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对策

2006年后,建筑业加入wto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后,社会变革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有建筑企业面临新的发展与变革。根据建筑市场发展规律以及国家建设部提出了《中国建筑业的改革与发展》,国有建筑企业将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和国际化,对国有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1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1国有建筑企业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截至2003年6月,我国重点监测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117家,国有绝对控股企业2696家,占86.6%;189家中央企业中,集团一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只有9家,其他都是国有独资企业。投资主体缺位和单一的产权结构导致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很难实现,企业资源监督不利,企业经营效益难以提高。未来几年,国有建筑企业将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建筑企业兼并重组和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活力和核心竞争力,政府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机构和企业职工等进入国有企业,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1.2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走向高端市场

未来的建筑市场根据企业实力和服务范围的不同将发展成为一种金字塔结构,在金字塔顶端是少数几家以资信、专利技术、工程总承包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管理型建筑企业,金字塔向下是大量的提供专业化施工服务和劳务型企业。

1.3国有建筑企业走向工程总承包模式

近十几年来,工程总承包在国际工程中发展迅速,已成为工程承包的主要实施模式。根据美国设计-建造学会(designbuildinstitutionofameriea)的报告,国际上“设计-建造”总承包(d-b)比例,1995年就己达到25%,2000年上升到30%,2005年上升到45%。目前有近一半的工程采用工程总承包的方式建造。国有建筑企业要摆脱和国内中小型施工企业的同台竞争,适应国际工程市场需要,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尽快向工程总承包模式发展。

1.4向国际市场拓展速度加快

面对国际承包商的相继进入,国内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设部一再提出我国建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尤其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有条件利用目前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继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国有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要注重培养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建立对员工所在国的语言、文化、经济等培训宣传机制,加强国际化合作交流,建立同当地人才资源的合作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实施人才战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趋势揭示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的作用日益重要,企业间的核心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

2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管理应对企业发展趋势的首要对策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那么国有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人力资源如何能够支撑和企业帮助赢得这些特有能力,并使得企业在竞争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

2.1国有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美国著名管理学者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在1990年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指“一组技术和技能德综合体”,并强调“能够使竞争力独树一帜的能力才可称为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表现为技术方面,也可以是生产经营、营销、财务、品牌、人才等方面,是企业在某些生产或管理环节上明显优于其他对手,并创造超额价值的关键能力。建筑业企业是管理技术密集型企业,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的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建筑企业的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是指承包工程项目的市场范围、对业主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能力、企业的投标报价能力、公共关系能力等。建筑企业的市场开拓与营销能力直接显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己经完成的项目只能显示过去的业绩,对新市场的开拓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壮大。

(2)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是指企业的品牌地位、社会知名度等。由于建筑产品是高投入,一次性生产,业主要承担较大风险,对企业的社会影响力要求很高。包括企业的资质等级,形象信誉,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知名度,银行信用,融资能力等都可以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3)管理能力。建筑工程是以项目管理为运作方式的,包括资金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人员管理等一系列项目管理体系,因此,是否具有高效率、高质量、高产出的管理能力是建筑业企业能否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性条件。

(4)技术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筑产品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超高层、异形建筑以及对新型材料的开发使用使得技术能力成为建筑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包括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专利技术的数量,是否拥有知名的设计师等。

2.2提升国有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办法

建筑企业的这些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取竞争对手的表现形式,而拥有和实现这些竞争能力关键要看企业是否拥有相关方面人才技术。

(1)企业需要成立一支具有很高素质的高层管理团队,熟悉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精通建筑业的经营业务、建筑企业管理知识以及资本经营管理,能够领导企业适应国内国际的市场发展需求。

(2)企业需要培养一支能征善战的营销团队,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和分析力,能够及时获取各地区的建设信息,加工整理,为企业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有效数据

(3)企业对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实施主要依靠管理和技术两支队伍。企业只有拥有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建立严谨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工程实施的保质保量,安全高效,为企业赢得效益和名誉。而企业对建筑技术、新材料的使用能力还要看企业是否拥有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队伍,尤其是一些国际领先的施工建造技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将直接影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业务层次,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总而言之,企业的人才队伍是支撑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

参考文献

[1][美]加里·德斯勒著等.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2

【关键词】中国建筑企业;走向世界;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经营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必然选择。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自身的优势,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所必须考虑的重大课题。

1.中国建筑企业要把握机遇走出去

几年来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发展迅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开始跻身对外承包工程大国的行列随着我国加入wto,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来看,我国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潜力巨大,机遇良好,前景广阔。我国建筑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具有如下有利因素。

1.1开放对等、机会对等在中国建设市场对外开放、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国外的工程市场也相应地对中国更多地开放,在一些国家将消除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如韩国、日本建筑业市场相对比较封闭,加之其本国的建筑企业极具竞争力,过去,中国建筑企业要进入这些市场非常困难,中国加入wto以后,可以根据市场互换原则,向这些国家提出市场开放要求,从而获得发展的机会。

1.2承揽项目会更多过去由于我国不是wto成员,很多国家政府和私人机构出资的项目我国公司不能做,只能做当地的外资项目,如国际金融机构和外国政府贷款项目以及部分外国私人投资项目,并且受到的限制也很多。加入wto之后,我国的承包公司将得到成员国建筑市场的市场准入资格,从而可以承揽东道国政府和私人机构投资的项目。

1.3享受最惠国待遇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2条规定:“有关本协定的任何措施,每一成员方给予任何成员方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不低于前述待遇给予任何其他成员方相同的服务或服务提供者。”这就表明,在国际市场上,作为wto的成员,我国的建筑企业可以与其他的成员方建筑企业一样拥有同等权利,并享有同等的关税减免。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的关税壁垒减少,更多的国产建筑设备、材料以及机电产品可以出口,增强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

1.4经营主体将增加世贸组织大力提倡贸易自由化原则,当然,我国加入wto后也要遵守这一组织原则,这也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选择。体现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就是将逐步减少对外承包工程的审批制度和审批程序,允许更多的公司从事这项业务,并逐步过渡到自由经营。这样,将有更多国内的实体企业可以从事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经营主体的增加,将有利于扩大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整体规模。

1.5国际合作将加强随着外国建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增多和我国对外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业务的不断扩大,中外建筑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步增多,对外工程公司在与国外建筑工程公司合作过程中,将获更多的国内和国际信息,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并进一步加深了解,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利的条件。从国内来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经过50年的发展,我国已拥有近9.6万家各类工程建筑企业和3400多万从业人员,涉及建筑、电力、石油、化工、冶金、铁道等几十个部门,这还不包括相关设备制造厂家和产业工人,其中一些行业如石油、化工、火电、铁路等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许多大型企业具备了较强的工程总承包和市场营销能力。另外,我国还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我国完全具备进一步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条件和能力。因此,我国企业要把握机遇走向世界大市场。

2.中国建筑企业要如何“走出去”建筑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关键是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顺应市场竞争的要求

目前,我国企业应做的是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培养中国公司的总承包能力或者总承包内的项目设计能力、国际采购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为此,企业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2.1重新确定企业的市场定位,修订企业的发展战略、市场战略和竞争对手战略根据建筑业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势,对国内外建筑市场进行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找出适应企业发展的市场结合点,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建立起具备工程总承包为核心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合理的产业结构为依托,具备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企业。

2.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企业法人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高效、科学的决策、监督、执行、制衡,深化公司内部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在体制创新方面,我们可以探讨通过资本运作来获得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当前,国际范围内兼并浪潮不断,国内的许多企业也正是通过企业上市等有效的资本运作而得到迅速发展和壮大。我国的建筑企业特别是国际工程公司,可以顺应形势,抓住机遇,通过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争取获得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企业规模的跃进。

2.3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一个企业的存在价值是由它提供的产品质量决定的。从建筑业自身的特点看,技术创新要落实在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并把它引入到建筑产品中去。所以要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加大对外工程公司的科技投入,争取获得更多的技术专利,提高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技缩含量,争取更多的工程设计项目,以工程设计带动承包,从而带动更多的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3

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不断建设的工程,既意味着一个新的维保市场的诞生,也意味着新建机会的逐步减少;

高度市场化的竞争方式对强者意味着胜利,对弱者意味着失败和死亡;

行业准入放宽对依靠自身能力吃饭的企业是天使的福音,对依靠资质吃饭的企业是魔鬼的诅咒。

对2014年的总结

2014年过去了,正如2015年的到来,那是必然。

在没有完整统计数据的时候,我们依然能对2014年进行大致的总结,中国建筑业走在条持续十年的强劲增长快道上:巨大的投资、数不清的项目、如流水般的资金,时时出现“会当临绝项”的感觉,但一个个新的机会又来了,一个更高的顶峰在后面,这给所有的建筑人一个艰难后的京喜,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6%左右,建筑业的产值将超过18万亿元,在GDp增速约7.5%的大背景下,建筑业再一次远远跑赢中国经济增速。

在总量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建筑企业的模式进一步多样化,施工总包模式创新、epC、Bt、Bot等传统模式不断熟练并丰富,成为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思维不断丰富着建筑人的视野,建筑市场进步细分并出现细分领域的新龙头,维保市场引起建筑企业战略性的关注并成为新的增长点,建筑工业化进入实战状态,Bim技术成为企业逐步使用的工具,一些企业甚至开始做电商平台,可以预见,未来建筑人探索的领域和商业模式将不断丰富,机遇在创新中不期而至。

从建筑企业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找到建筑企业发展的路径,在总体增长的大背景下,明星的风采夺人眼球。2014年中国建筑行业利润最高的“中国建筑”前三季财报强劲增长,营业收入5660亿元,接近2013年全年,利润达到169亿元,我们熟悉的中建三局、中建八局保持着收入、利润同幅度增长,而其他建筑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同样保持增长。

2015年面临的机遇

看起来没有什么能阻挡中国建筑业、建筑企业的突飞猛进,2015年建筑业和建筑企业面临哪些发展机遇?

机遇1:中国经济继续朝前发展,城镇化和转型升级两大对建筑业利好的主题依然不会降温。理智的人们会看到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诸多困难、产能过剩的现实,增长速度逐步下降,国内消费难以启动,出口面临诸多困难,投资的杠杆也用到了极限,投资的效率不断下降。即使如此,中国依然会利用投资这一拉动经济增长的工具:2014年发改委不断批复各类项目,从轨道交通到核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在经济低迷时依然不会减速;当房地产面临困难,大幅度降息让我们看到了房地产的拯救之路;大幅度降息降低了资金成本,拉动诸多行业的投资,为众多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无论是城镇化还是产业的转型升级,都意味着新建或者改造,只要城镇化和转型升级不停步,建设就不会停止。

机遇2:“一带一路”的新思维为建筑业带来了世界建筑业“大同”的新机遇,推动着中国建筑企业走向世界。“一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进入欧洲经济圈,南进入东南亚和非洲。由提出的这宏伟构想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已经获得广泛认同,其建设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预计,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成为重要的中国国家战略,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机遇,更是中国建筑企业走向世界的机遇,2015年是“一带一路”从构思走向实施的开始。

机遇3:中国建筑企业自身能力提升,逐步达到国际中上水平,拓展国际市场实力增强。市场是没有边界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突破边界,简单研究就可以发现中国建筑企业从事国际业务的总量、中国建筑企业在enR中的排名都在同步提升,这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在提升,能力提升的背后是国内工程建设多年的经验、顶尖工程项目的技术积累,中国速度、相对低廉的人工和材料成本,在部分领域如高铁、大型桥梁、大口径隧道、地铁等诸多方面形成的工程、运营设备、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如果再加上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商务经验的不断积累、对国际建筑业市场的不断熟悉,中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会逐步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只要我们洁身自好、操作规范,国际建筑业市场上一定会有中国建筑企业重要一席,这是国际建筑业市场给中国建筑业的新机遇。

机遇4:建筑业制度改革和新技术推广带来的红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1.0版出台,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市场化起决定作用,掀开了改革的2.0版,这是一个强劲的信号。从中央文件到李克强总理不断强调的改革红利,从建设部92号文的建筑业改革发展意见到质量大检查、Bt模式的规范等,从非国有投资不再强制招投标到各类人员资格证书的取消,我们看到改革从方案到实施正在按部就班推进,也许对微观的企业是小事,但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是利好,每一个企业小成本的降低,就是行业利润的大提升,建筑业会逐步迎来一个真实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时代,套在企业脖子上的绳索会逐步减少甚至完全取消,这无疑是前行的力量。

管理和技术的进步是推动建筑企业发展的新力量,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伴随着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依靠接项目打天下的建筑企业逐步被淘汰,这正是优势企业兼并重组的新机遇。君不见最近几年,建筑业的兼并重组案例不断增加,这无论对行业还是行业内各个层次的企业都是好事,差企业被好企业兼并找到出路,好企业更快找到资源,发展自己;在管理提升的同时,应用工具Bim正成为建筑业最广泛探讨的技术之一,对促进建筑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行业提升利润带来新的空间。

或许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其他机遇,建筑工业化的不断前行和环境恶化带来的新市场等,个伴随着人类进步而发展的建筑业永远不会停止前行的脚步。

2015年面临的挑战

每一个成长的背后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不断建设的工程,既意味着一个新的维保市场的诞生,也意味着新建机会的逐步减少;高度市场化的竞争方式对强者意味着胜利,对弱者意味着失败和死亡;建筑业准入放宽对依靠自身能力吃饭的企业是天使的福音,对依靠资质吃饭的企业是魔鬼的诅咒,这正是2015年建筑企业面临的诸多挑战。

挑战1:建筑业市场的变化。由投资增长拉动的新建市场将不再强劲,大规模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不断降低中国固定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据投资机构统计,2007年开始,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逐年降低,从投资逐利的天性来看这无疑增加了未来投资增长的难度,正如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降低,房地产开发商就不会买地建房,高速公路的投资回报率降低,高速公路就难以开建,以国家意志、追求社会效应为主的投资总是有限的,行业也是受到限制的。中国投资增速逐步下降是必然的,甚至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5年以后中国的投资可能不再增长,这对于习惯于高速增长的建筑行业是挑战,对于习惯于做高大上项目的公司可能是挑战,市场的竞争在建筑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将进一步过度竞争。

挑战2:建筑企业传统模式不再。多数建筑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施工总包模式,别人告诉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把产品与技术结合卖给客户是难事;习惯于带钱帮客户做,但以合理的方式帮助客户筹措资金做是难事;简单增量模式可以做,价值链延伸的组合模式是难事;传统模式中各环节互不相关,但要塑造各环节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是难事,可以预计,这些难事对于人才、组织、技术传统的企业,实现转型是一个巨大挑战。

挑战3:资源的进一步紧张。过去不断增大的业务量对人力资源的总量提出过巨大的挑战,未来人力资源更大的挑战是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新的业务和新的业务模式,需要新的人才,总量短缺尚可通过以师带徒的方式拉动人员的成长,结构性短缺所带来的人才短缺难题解决难度更大,投资业务需要投资行家、国际业务需要国际性人才,建筑企业显然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这样的人才,没有人才的业务承接无异于把战车推向陷阱;资金进一步紧张,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高,项目结算周期不断延长,而甲方有可能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少支付或者不支付,一旦现金流出现问题,企业的经营就可能雪崩,君不见温州中城建设破产;即使企业能从银行融资,高额度的带息负债不断提升企业的财务成本;而企业投资的ppp类项目,要么回报率不断降低,要么项目的回购周期不断延长;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使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难度加大;虽然总体利润在增长,但我们看到,不断增大的规模、不断加快的发展速度,让企业走在一根绷紧的钢丝上,谁知道蝴蝶什么时候煽动翅膀?谁知道什么时候出现黑天鹅?

挑战4:企业管理和掌控更加困难。在企业内部,规模不断增大、人员数量不断扩充、组织层次不断增加、业务模式不断丰富、业务区域不断变广、客户需求不断丰富,使企业各个层次管理者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企业的复杂性甚至超越企业最高领导者的能力,能力的不及,导致组织效率降低、内部腐败增加、市场经营判断力下降,这些都是中国建筑企业,尤其是大型和高速增长企业面临的新挑战,这一挑战的力度将不断增大。

挑战5:走出去如何适应新环境。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是必然,但显然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沙特轻轨项目、波兰高速公路项目并非是失败的孤例,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依然会伴随建筑企业左右,而自身投机取巧的心态和做法依然不会离我们远去,损害中国、中国建筑企业、中国人形象的项目案例依然会发生,损失还会继续,只有平常心、客户市场和价值,才能让我们远离贪婪的魔鬼,寻找海外建筑业的火焰。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4

对中国建筑而言,“一带一路”是公司“走出去”数十年来一直期盼但从未有过的巨大商机,为我们勾勒出更加清晰的海外蓝图,是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的“指挥棒”。在机遇面前,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先机。中国建筑在同业央企中具有国际化经营最久、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深厚积淀,同时也拥有产业要素最全的比较优势,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解理应更加独到和深刻。在新的形势和机遇下,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加大投入,更好地融入、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切实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期转化为公司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收获期。在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核心,拓展海外业务时,我们把握“一带一路”的新特点,重点抓好调整海外布局,实现协同发展;加快基建业务走出去,推动结构调整;产融结合,加快商业模式升级;防范风险,扎实推进国际化等几个着力点,借势“一带一路”,中国建筑国际化经营成效已初步显现。2016年1―9月海外业务新签合同额1013亿元,并成功进入肯尼亚、新西兰、哈萨克斯坦等6个新国别市场。

协同发展,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

“一带一路”战略同时规划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在海外,“一带一路”明确定位了“起于中国、路经非洲、终于欧洲”的海上、陆上经济合作走廊;在国内,“一带一路”同样涉及众多省份,规划项目同样众多,市场容量同样巨大,战略地位同样重要。

面对新形势,中国建筑统筹开拓“一带一路”概念下的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互相带动,协同发展,构建重大区域性发展战略,而不能仅盯海外而忽视国内。在海外市场方面,进一步强化了海外事业部的平台作用,以海外事业部为枢纽,充分发挥中国建筑30多年积累的国际化资源,调整了全球经营布局、统一业务规划、严格资产监管。目前,中国建筑已设立9个营销中心和30个国别组,初步形成覆盖非洲、东盟及周边、中亚、中东欧、拉美地区重点和热点国家市场的营销网络,建立了跟随中国资金海外投向搜集项目信息并快速反应的机制。在“一带一路”涉及的65个国家中,中国建筑已在43个国家布局布点,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中涉及的22个国家中,中国建筑已进入14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正在推进多个项目。合同额为27亿美元的埃及新首都建设一篮子总承包合同就是其中一项成果。此外,中国建筑研究加大国别市场对国内子企业的开放力度,增强子企业参与国际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具备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二级子企业实行授权制度,在统一的市场统筹之下,给予国际化经营的自。在国内市场配合方面,中国建筑推动战略性区域化经营,统筹全集团资源,发挥地域、资源和专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子公司进行战略定位,实现内外联动。占领“一带一路”沿边、沿海、沿途节点城市,如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陆续与甘肃省、陕西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了千亿级的“丝路基金”,并以中建新疆建工为主力,向中亚地区辐射。

抓住机遇,借力推进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国际方面,仅亚洲国家到2020年,年度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就将达8000亿美元。国内方面,2015年各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总规模已经达到万亿元,涉及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多个领域,市场机遇巨大。

“一带一路”的优先建设领域恰好给中国建筑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商机。中国建筑要突破传统房建“一业独大”的瓶颈,优化房建、基础设施、地产投资产业结构,“一带一路”战略正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基础设施是中国建筑未来五年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这是公司作出的战略性选择。“十三五”期间,中国建筑将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及比较优势,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基础设施业务和海外业务两大板块,积极推动基础设施业务“走出去”,抓住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和重点工程,聚焦道路、口岸、航空、能源等基础设施工程,增强中国建筑在海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们不搞齐步走、平面推进,必须集中优势兵力,汇聚优势资源,在海外基础设施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如今,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业务“走出去”也结出硕果,合同额达29亿美元的巴基斯坦拉合尔―卡拉奇高速公路项目已开工建设,斯里兰卡汉班托塔高速延长线项目、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项目CC4标段、阿尔巴尼亚arbri道路项目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使得中国建筑海外基础设施业务份额得到快速提升。

创新思维,谋变商业模式升级

“一带一路”为中国建筑优化发展方式、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升级提供了难得的途径。从整体上看,中国建筑最大的优势就是专业齐备和全产业链的优势,但受制于多方面因素,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还不能完全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专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而“一带一路”项目的中国资金因素,使得我们在项目策划阶段即可全面、深入介入,更容易实施投资建造运营一体化,实现公司从竞争激烈的施工领域向投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服务等纵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战略规划。中国建筑在国内投资建设深圳地铁九号线等国内多条地铁线路和一批ppp项目的成功实施,已足以说明我们纵向一体化发展的愿望和实力。

从局部来看,在海外经营中,面对项目不同实施阶段领域众多、诉求不一的合作伙伴,需要探索选择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和政策导向的新型商业模式,加速提升国际化水平。我们注重利用公司植根海外几十年的丰富资源和成熟经验,探索从项目承包逐渐向资本经营的转变,以资本为纽带,拉升全产业链的整体服务能力,实现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如今,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巴基斯坦最大的是交通项目,得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融资支持。在阿尔及利亚,房建市场由于石油价格疲软尚不见起色,中国建筑联合当地公司,采用融投资带动总承包的方式,投资开发建设阿尔及利亚中部港口,预计投资总额30亿元人民币。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家也建立了资金支持平台,提出了基金―贷款―债券―保险四元闭环的融资体系。中国建筑“走出去”,更需要积极与亚投行、丝路基金、各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等加强沟通和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中国建筑2015年邀请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并一举获得全部3家评级机构a级以上评级,获得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此举,不仅大大提高中国建筑的国际声誉,并为获得低成本的国际融资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加有利于公司全面参与“一带一路”投资建设。基建大项目的拉动效应,能够系统提升中国建筑投资业务的集约度与协同性,使“产融结合”成为中国建筑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级,让中国建筑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建设集团。

防范风险,稳步提升国际化水平

我们必须看到,“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区域政治风险高、法律环境差、汇率风险大,宗教和民族问题关系复杂,必须把风险控制放在最前面。安全问题,是首先要防范的重大问题。“走出去”不是一蹴而就的短平快工程,而是必须长远规划,并且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练好内功,稳步提升中国建筑国际化水平。

首先,对于新开拓的市场,要对项目所在国和所在地区的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和宗教文化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情况也要提前把控。所有投资、建设、运营、纳税及退出机制都必须要遵守当地的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能盲目行事,也绝不能抱着短期试试看的想法,“打一枪换个地方”。中国建筑过去发展较好的市场,都坚守了几十年。其次,对于成熟的市场,大力推行属地化经营,融入当地社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系统性地为客户提供解决问题的一揽子方案。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管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且在参与建设、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开展公益事业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中国建筑的国际美誉度。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5

关键词:商业建筑;交通;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商业建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商业空间逐渐发展成规模庞大、功能复杂、形态多样的复合空间。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本质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新建项目往往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以一个综合体的面貌出现。本文作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商业建筑的具体设计。

一?外部交通组织的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商业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地点。在商业的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所以商业中心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实质是:所有购物出行者到达中心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

(1)商业建筑客流主入口、次入口以及内部员工入口的相互关系。

此类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容易,只需把客流入口设置在主要交通干道一侧,而内部员工入口设置在次要道路一侧即可,但由于单向通行道路的普及右侧通行原则会导致单行道路只有在道路的右侧适宜开辟主入口而左侧宜开辟次要入口,这种情况往往被忽略,望能够引起重视。如果地处商业中心区,主入口还应朝向该区域中心设置。

(2)入口广场、地面停车场及货车临时卸货停车场的设置。

地面停车场是为短时购物设置的而货车临时卸货停车场通常会占用较大面积的地方,而商业用地通常都是寸土寸金,如果用地不是很充裕的话应该以地下停车、地下卸货为主方式,但还是应该考虑道大型货车对地下车道的宽度、高度及转弯半径要求较高的负面影响,而在次要道路一面设置卸货平台进而需要设置卸货停车场的需求。

二?地下入口设计

商业建筑地下入口的设计,应该适应周围环境,满足城市的功能、交通、景观等各方面的要求。作为连接地上地下空间的过渡空间,入口的设计必须满足商业建筑功能空间的要求以及人流的通行要求。

(1)入口的设计应该适应周围环境

入口设计需根据周边的建筑空间环境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入口模式。周边的城市环境对于入口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开阔的城市空间对允许入口的设置限制较少,而密度较高的城市空间对入口的设置具有严格的要求。

(2)按其同地面建筑关系分类

嵌入式入口:这种入口不论其主体是否附属于地面建筑,它本身必定是镶嵌在地面建筑首层,其设计处理手法同传统商业建筑的入口设计并无太大的区别。

独立式入口:1)有形独立式入口,这种入口的主要特征是在地面部分有可见的构筑物;2)无形独立式入口,其显著特征是地平线以上无构筑物,其建筑本身不易被人察觉。

(3)由地下停车流线、货物流线、垃圾流线、出租车停泊站台以及消防通道的总体相互关系应做到“互不干扰,各自顺畅”。

三?内部交通组织的设计

内部交通设计的实质就是如何布置自动扶梯、客运电梯、货用电梯、消防电梯及疏散楼梯的具置,使得人的行进路线或曰动线为主线,尽量做到在平面上不留死角,使得客流能够便捷地到达每一个角落,有效营业面积最大化,但死角是不可避免的,最佳对策应为如何有效利用。目前比较有效的对策是把死角利用为卫生间、设备用房、管理用房、临时库房等。

四?商业业态分类及层间业态分布原则

现阶段市民从基本的物质消费转向物质、精神双重消费。购物是商业空间的主体行为,但其“物”的内涵被扩大了,“物”可以是购买的商品、可以是享受的场所、也可以是消费时间。从建筑设计角度可以商业业态分为如下几个形式,超市、主力店、餐饮娱乐、品牌主营店中店及普通百货的柜台形式等等。

超市区域通常不做吊顶,因而对应的自动喷淋头的形式及排烟口、烟感布置的原则均与有吊顶的区域布置不同,其楼面荷载较大,对结构要求较高;餐饮娱乐区域应重点考虑一下上下水电的预留及是否引入煤气的问题,若不引入煤气,则应考虑加大用电负荷;品牌主营店中店需要考虑的是是否采用分户计量及统一收银的问题,家电销售区应重点考虑一下用电负荷的因素;主力店通常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设计前应加强与主力店承租人的沟通,只有充分了解承租人的意图,才能做好此项设计。

五?立面设计手法

立面设计涉及到美学,而美学恰恰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商业建筑就应有商业建筑的外观特征,应体现出红红火火的商业气氛来,起到招揽顾客的作用。造型手法上为配合店面亮化及广告宣传,体量设计应简洁大方,同时应兼顾采暖节能要求,次立面以实体墙为主,避免超大面积的玻璃幕墙的应用。

六?关于消防疏散组织设计

商业建筑作为人员密集型场所,消防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型商业建筑活动人员密集,要求疏散宽度大,在建筑防火等级在一级或二级的前提下,地上一二层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2.77m,地上三层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2.89m,地上四层级以上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3.00m,而地下一层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5.95m,地下二层每千平方建筑面积疏散宽度为5.60m。基于以上数据,对于地下商业建筑,在设置一定数量的直通地面的楼梯外建议在地下室四周设置安全避难走道,每个与避难走道相邻的防火分区均向避难走道设置疏散出口,而避难走道的净宽要大于或等于单个防火分区的最大疏散向避难走道的最大宽度(详见《人防地下室防火设规范》避难走道的设计部分),避难走道要在两端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与地下各防火分区接口部位设置消防前室,并保证前室内保持空气正压即可,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每个防火分区需要设置疏散楼梯数量,从而在保证人员疏散安全的前提下又可以减少大量地下和地面一层的楼梯数量,以达到增加营养面积和减少对商业完整性的破坏的作用。

七?结语

商业建筑的设计必须考虑与城市环境的融合,通过技术的发展与设计者精心的设计,使其充分融入到整个城市的环境中去,同时体现人性化,促进城市商业建筑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6

1.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高层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却没有做出应有的转变,高层建筑与周围环境以及城市交通之间的矛盾开始暴露出来。于是,建筑师们做了很多尝试,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1952年,Som事务所设计的纽约利华大厦。设计师的做法是在在高层建筑周围增加裙房,裙房的高度较低,主体部分仅占基地总面积的1/4,这样就运用裙房宜人的尺度削弱了高层建筑主体给人们带来的压迫感。裙房依旧布满基地,但是三面都设置了柱廊,中间是庭院。在柱廊中间设计宽敞的入口大厅,作为建筑内部空间与城市交通之间的缓冲空间。1958年,密斯设计的西格拉姆大厦,尽管基地位于纽约的黄金地段,密斯还是努力说服业主,将建筑从道路边线向后退了28m,这样就在高层建筑与城市交通之间留出了充足的缓冲带来缓解高层建筑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在这一块缓冲地带,密斯设计了一片带水景的大广场,供大楼内部以及周围人群休憩、游玩和交往的场所。

2.高层建筑的走向成熟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师们越来越关心人性化设计,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也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建筑密度的急剧增加、城市交通的日趋拥挤,致使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与城市水平交通之间的冲突升温,逐渐成为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设计的重点。

二、高层建筑底部空间设计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1.架空底层空间

高层建筑在短时间内有着很大的集散量,这就要求在建筑与城市干道之间要有一块用于缓冲的空间。但是在当今社会,土地资源奇缺,几乎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像西格拉姆大厦前供人休憩的大广场甚至成为奢望。建筑师为了解决这集散与用地之间的矛盾,将底层架空,而建筑上部挑出。整个建筑的总面积几乎没有损失,而一层的架空也很好的缓解了建筑对交通的压力,架空部分成为不可或缺的缓冲带。架空的底层还可以作为人行的通道,人们行走在建筑之下。不仅消除了建筑高大体量对行人产生的压迫感,而且将人流带进了建筑的内部空间,与行人产生了互动。

2.下沉广场的设计

如果基地条件允许,设计下沉广场作为建筑与交通的缓冲带也是设计师们常用的手法。下沉广场是很有新引力的公共活动空间,将下沉广场引入到高层建筑的底部空间,从而改变高层建筑带给人们冰冷生硬的感觉,使建筑与人亲近,改善人居环境。另外,下沉广场还有着限定空间的作用。在喧闹的城市中,下沉广场能够营造出一块清静之地,让忙碌的人们得以放松紧张的心情。

3.打散重置

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金融中心建造高层建筑甚至是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这往往造就了高层建筑过于庞大的体量。这样仅靠建筑底部空间做出调整,仍然难以消除建筑给人到来的压迫感。于是,设计师们尝试着把大体量的超高层建筑打散成为多个较小体量的建筑。底部设计裙房,裙房周围再用绿化或是广场相连接。这种做法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对于用地紧张的地块,这种方法很难实现。

三、实例分析

在国内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中,北京建外SoHo的许多创造性设计都可以称得上国内的典范。北京建外SoHo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国贸中心对面),总建筑面积约70万m2。建外SoHo被媒体称为北京“最时尚的生活橱窗”。建外SoHo没有围墙,16条小街在占地约17万m2的建筑群中流动,制造出充满人情味的小街文化。建外SoHo建筑主体周围设置裙房,设计师在建筑的底层设计了各式各样的店铺、茶室、咖啡厅等,成为人们休闲交流的场所。当商业沿街设置时,商业活动与人的活动就产生了呼应,同时使建筑底部空间被赋予了街道的特色,这是当代城市最为缺乏的元素也是最能够温暖现代人心灵的空间。建筑不再铺满基地,而是做了一定退让。并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建筑底部空间成为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部分。在设计上,建外SoHo没有将功能特别集中的放置到一栋体量特别大的高层建筑中去,而是将建筑打散成多个体量适中的高层建筑分散到基地内。设计师在解决建筑集散与城市交通之间的矛盾的时候,仍然采使用广场作为缓冲带,这些广场呈点状分布在基地内。设计师在解决建筑的宜人性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强调“小”的概念,将广场和街道的尺度做小。

在设计中突出了“无中心、多层次、混合就是活力”的概念,使建筑底部空间呈现出更丰富、更亲切的空间形态。下沉庭院也是建外SoHo的设计特色之一,这个做法不仅丰富了建筑底层庭院空间的层次,而且将店铺成功的延伸到了地下一层,形成了立体商业街。与此同时,地下一层车库整个向庭院开放,完全消解了地下车室带给人压力封闭的感觉。地下车库在获得天然采光的同时,还丰富了街道的竖向层次,同时江街道的尺度分割细化。建外SoHo裙房独具匠心的设计。建外SoHo裙房的设计高度多数不超过三层,在裙房之间形成3~4m的商业通道。这个尺度使人们行走在建筑周围时视线不被完全阻断,很好的缓解了高层建筑给人们带来的压迫感。在裙房的屋顶设置公共的屋顶花园,裙房之间由天桥相连,为整个社区提供了一条丰富自然和清净休闲的屋顶步道,与地面SoHo街形成鲜明对比。SoHo公寓塔楼屋顶被设计成个性化的屋顶平台,顶层住户可以通过自家的旋转楼梯到达平台。美化了屋顶的同时,增加了裙房的亲和力。

四、结语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7

摘要:文中对近年来出现的大型商业建筑进行了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大型商业建筑,在日常使用中的人员数的确定进行了概述。对在火灾发生,人员安全疏散的几种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大型商业建筑,使用人员数,消防疏散设计

abstract:inthispapertherecentlargecommercialbuildingareclassified.todifferenttypesoflargecommercialbuilding,inthedailyuseofthenumberofpersonneltodeterminetheoverview.incaseofafireto,theevacuatesafelyseveraldesignschemesarecompared.

Keywords:largecommercialbuilding,usethestaffnumber,fireevacuation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传统的商业模式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二类超大体量的商业模式,一类是大型的专业市场,如建材市场、家具市场、陶瓷品市场、装饰装潢市场等等。此类市场的特点是,商品单一但规模很大;另一类是商业广场的形式,即集购物、娱乐、餐饮和影视文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以满足人们一站式消费的需求。这类建筑的平面布局通常都较为复杂,多种功能交织在一起,人员密集度大,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压力很大。上述二类商业建筑往往因为体量大,平面纵深亦很大,导致了上部的疏散楼梯到了首层很难做到“直通室外”。

针对上述情况,给消防疏散设计带来了二个问题:第一,不同业态的大型商业建筑,日常使用的人员密集度是不同的,其疏散人员数如何确定;第二,当火灾发生时,通过什么方式将人员能快速地疏散至室外安全地带。

二、不同业态的疏散人员数的确定

目前大体量商业大约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大型的专业市场,此类市场销售品种较为单一,且大多是以商品陈列式的销售方式,大量的货物并不在市场内,所以虽然其建筑物的面积很大,但火灾荷载相对较小,人员的密集度也较小。此类商业的人员数确定在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没有单独的细分,见表1、2。但在某些城市的地方规范中却有单独的规定。如《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J50-054-2006,见表3。再如上海市《大中型商业防火技术规定》沪消发[2004]352号,见表4。

国家规范

由上述的三个规范规定可见,对大型商业中疏散人员数的确定差距较大。笔者认为,重庆市与上海市的规范规定显然是经过了仔细的调研,结合了不同商品市场的实际使用状况,进一步地进行了细分,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疏散人数,所以较为贴合实际。这对建筑师在设计大体量专业市场时,如何确定疏散人员数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另一类是所谓的“一站式”消费的商业广场,其功能复杂,人员密集,发生火灾时,危险性很大。它的疏散人数则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消防规范来计算确定。

三、人员疏散的几种解决方案

由于大型商业建筑体量大,双向的平面纵深尺度都很大,所以上部的疏散楼梯到了首层很难保证每个楼梯都能做到直通室外。对此,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大约有以下几种解决方式。

1、直接疏散至室外

在商场内的任一点距疏散楼梯的距离控制在30米之内,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在37.5米内时,则可按以往的习惯方式,将疏散楼梯沿外墙布置,直通室外。有时疏散楼梯距外墙尚有一段不远的距离时,亦可采用扩大前室或设置短的安全走道使其直通室外。但此类疏散方式对大体量的商业建筑而言,往往很难做到。

2、通过避难走道疏散

在大体量建筑中,往往由于上部疏散距离的限制,而不得不将疏散楼梯置于建筑物内部,从而导致了首层楼梯不能做到直通室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参照《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中第5.2.5条的要求来设置避难走道,将人员疏散至室外。但由于避难走道的设置条件要求较高,要求每个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入口处均应设前室,前室内须加压送风。且避难走道会将首层营业场所分隔成几块,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它还占用了最具商业价值的首层面积。所以在通常设计时,建筑师采用此种方式的较少。

3、采用“有顶步行街”的方式疏散

在大体量商业建筑的中间位置可以考虑设计一条商业有顶步行内街,内街的宽度要满足两侧建筑物相应的防火间距,长度不宜大于300米,内街可以设置采光顶,顶棚高度不应小于6米。顶棚上部需设置排烟设施。如果采用自然排烟,则自然排烟的开口率,应不小于内街面积的25%。建筑物上部的楼梯可以疏散至步行内街,通过步行内街再疏散至室外,这样就解决了上部楼梯的位置设置上的困难。但通过步行内街到达室外的距离应不大于60米。这种疏散方式的设计,事实上是将步行内街视为亚安全区来考虑。

步行内街对大体量商业建筑而言,可作为整个商业城的人流主通道,它即能充分体现其商业价值,同时又能解决人员的疏散问题。这种疏散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已有不少范例。

4、自动开启式屋顶的设置

对于大体量、多功能的商业建筑而言,在平时使用时,希望能在同一空间内互通,但在发生火灾时,则希望能迅速排烟,尽快使人员疏散至室外安全地带。针对这种需求,国内已有一种能自动开启式屋顶的产品。此种产品是一种设置在倾斜式轨道上的玻璃顶。平时它就是一个采光屋顶,当发生火灾时,该玻璃顶能自动顺着斜轨道滑下,形成一个完全敞开的屋顶。它可以是电动的也可以是无动力重力式的自动滑下。当日常使用时,它就是个中庭或者是采光内街,完全不影响日常的商业功能。当发生火灾时打开屋顶,就形成一个完全的室外空间。该室外空间亦可以作为消防通道使用,消防人员可通过该通道快速进入火场,实施有针对性的扑救行动。采用这种方式,只要二侧的建筑物满足相应的防火间距要求,则可视为两幢独立的建筑物,可以完全不考虑垂直方向的防火卷帘。同时在春秋时节,亦可打开屋顶,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此种方式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首次采用后,效果很好,且在其它大型商业工程中亦有陆续采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建筑的规模、形式一定也会发生变化;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消防的手段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今后建筑师在进行大型商业建筑的消防疏散设计时,可供选择的余地也将会更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3]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市公安局消防局《重庆市大型商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J50-054-2006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8

关键词:建筑业趋势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

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建筑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建筑业的增长对一个国家的GDp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激烈的竞争,建筑行业究竟以何种机制来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来自各方的考验,是当前业界精英和众多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建筑业的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行业的市场总趋势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城市化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每年约有1%的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城镇人口每年增加约2000万,预计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15亿,而城镇的人口将达到9.7亿左右,接近翻一番。城镇化带来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持续增大。我国城市住宅除了面对新增城市人口的需求之外,还要满足已到来的居民住宅更新换代的巨大需求,住宅建设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建设潜力。目前国内的城市功能区分存在一定缺陷,城市在用地规划方面力求做到土地价值最大化,因而必然要重新规划现有的城市功能区,包括住房、公共设施等配套资源须重新优化配置,尤其是房地产产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但是就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来说,房地产产业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经历颠覆性变革,而是继续维持平稳发展的态势,这也将带动建筑业朝着节能环保、智能型的方向发展。

1.2城市化带来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增大。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园林绿化、景观、地下需求等为主要需求,主要表现在:铁路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时期,总投资12500亿元人民币,我国铁路目前已进入全面整改阶段;公路建设方面:根据交通部已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规划,到2020年,国内公路的总里程将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将超过7万公里,因此,未来10~20年,应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城市轨道建设方面:中国的前一轮城市化依托的主要是调整公路,而后一轮城市化的发展,主要将以城市内部的立体交通和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为主导,这就需要由高科技来支撑。

2建筑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2.1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索取回扣等问题一直是建筑业无法治愈的顽症,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建筑业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很突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并没有根本落实,有些监理企业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工程质量完全事故还时有发生。市场主体缺乏信用意识,信用的缺失不仅造成了建筑市场的混乱,经营成本的浪费,也给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风险,这一系列的因素也造成整体行业利润率过低。

2.2政府监管有待加强。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工程造价等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建筑业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监管手段有待改进,监管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诚实信用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

2.3建筑节能迫在眉睫。建筑业是典型的立足于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产业,建筑业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水资源、材料和耕地,同时也造成了空气、水源和固体垃圾等的污染,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中央提出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生态建筑”或“绿色建筑”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说绿色建筑甚至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而现实情况下,由于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过于关注短期利益,而未充分考虑节能要求,导致节能建筑并未真正得到推广应用,因而当前建筑业能源浪费现象依然十分严重。

2.4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建筑业至今没有能形成一个较合理的结构体系,其一,企业平均规模偏大,大而全、中而全的企业众多,但缺少的恰恰是小而专、小而精的小企业,不合理的企业组成架构使得我国当前无法形成金字塔型的产业结构体系。而具有总承包的能力和强大经济技术实力的大企业较少。其二,数百家具有一级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都可以参加总承包层次上的竞争,其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和经营能力不相上下,但业务上仅仅是“专”而不“精”,就是对于建筑业务都比较专业,但都缺少特点,没有精通的目标市场和技术优势,这也加剧了工程发包的不规范行为。

3建筑企业存在的问题

3.1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一大缺陷就是内部组织结构老化。改革开放以来,建筑领域虽然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经营体制和管理理念已根深蒂固,造成多数建筑企业虽然具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组织架构,但实质上仍沿用着计划经济时期“重项目、轻收益、轻管理”的发展理念。工程项目点多面广,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众多,经营管理难度很大,这是业界所熟知的。除此之外,建筑行业管理人才匮乏,以至于现阶段大多数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始终处于“菜鸟”水平,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3.2关键性人才匮乏。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中国的建筑企业中的经管人才多从基层技术员起家,普遍缺乏经管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未来发展空间。

3.3资金动作和融资能力较差。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目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做大的一个重要瓶颈。一个有着强大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的企业,可以轻松的承揽一些风险相对要小、利润空间更大的技术型或融资型工程项目,企业就容易朝着既定的发展目标做大做强,而相反,一些企业就只能为了低盈利项目和大量的竞争对手拼个你死我活,也就很难谈得上“成功经营”。

3.4资源整合能力有待提高。面对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应该进一步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企业内外部资源集约起来,注重资源配置的集成性、融合性和协同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突出资源优势,着力向资源型企业实施战略转型。

3.5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联合重组,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6转型发展。建筑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固守施工领域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中处境越来越被动,围绕新的市场需求,与设计结合、与资本市场结合,会给企业带来主动发展的空间和盈利空间。

3.7建筑企业将面临国际建筑企业的挑战。就技术竞争方面,我国建筑企业已处于劣势,造成一些国际资金贷款项目及一些大型的总承包项目被外企抢走。在资金实力上,国外一些大的建筑企业不仅自身有着较强的资金实力,还有着成熟的融资经验和较宽的融资渠道。

4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4.1绿色建筑的要求已提上日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C6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达到总用量的10%,HRB400以上钢筋用量达到总用量的45%,钢结构工程比例增加,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绿色建筑应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型建材,采用低碳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尽量不使用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兼顾可回收利用和循环生产,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采用节能环保建筑的设计,对各种可被建筑利用的资源,如能源、水、土地等,都要高效率地利用,尽可能地节约能源。③建筑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妥善处理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如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④要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提高建筑物的寿命,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原则,不单只是满足人物质与精神需求,更应该使其与生态环境保持应有的平衡关系。

4.2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推进建筑工业化。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建筑行业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带来行业的利益格局和生产方式的大变革。而在这个大变革时期,新型建筑工业化作为转型方向之一已经越来越明朗,将成为行业实现“蝶变”的大机遇。如何抓住这个大机遇,这是需要全行业认真思考的问题。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一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要让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熟,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急功近利,这才是健康发展之道。

二是要科学管理,从房屋建造的全过程、全系统的角度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重点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整合优化产业资源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尤其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初期,社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的前提下,只有按照这种模式,才能把整个产业化技术和管理模式固化下来。

三是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研究和建立企业自主的技术体系和建造工法,这是企业的灵魂与核心竞争力,未来谁掌握了技术和工法谁就掌握了市场,谁就能在新一轮变革中掌握先机、赢得主动。

建筑工业化是通过现代化大工业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生产方式来制造民用和工业建筑,其优势主要在于可以提升工程建设效率,据有资料显示制造速度可提升约30%,另外,工业化的建设产品质量容易得到保障,结构抗震性能也较强。同时,建筑工业化也节约水泥、水,更好地做到了节能环保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这将是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5未来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

5.1“走出去”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新的形势,全球贸易投资升温、需求结构大量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一位,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的基础。另外,国家开发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树立全球视野、创新产品服务,为企业走出去创立投融资支持,为开拓国际市场布局全球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特大型企业也已将“走出去”战略作为企业的重中之重。中信建设作为中信集团全资一级子公司,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跨出了国门,经过20多年的努力和创新,已成功跨入全球最大国际工程承包商百强行列。中信建设整合了国内外优质资源,与多家实力雄厚的合作单位组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立体联合航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成功实施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5.2“总承包”战略。未来的大中型施工企业都将采取“总承包”战略,挖潜盈利能力将逐步体现。其核心将是通过提高效率来改进盈利水平,加强对市场资源的掌握能力和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能力,实现“向管理要收益”。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做到规范化管理。

5.3“科技、人才、文化兴企”战略。传统专业领域景气稳健,新兴领域将为建筑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建筑企业应该不断增加科研资金储备,本着节能降耗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以期在微利时代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员工创造能发挥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为员工创造各种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走“专业化”战略,这样的企业才能具备“专、特、精”的优势和能力,我国建筑业的综合实力也必然会大大加强,有了人才要留住人才,企业文化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使企业上下同心,员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企业才能保持快速长足发展,这一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6结语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意味着我国建筑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机遇与挑战并存,建筑业必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设计中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一场更加激烈和高品质的竞争正在上演,一场新的洗牌也悄然而至,新的势力不断崛起,庞大的市场必然会催生卓越的企业,我国的建筑业也将会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会.国家十二五规划[S].2010-10-18.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9

海安建筑业虽已进入了江苏省建筑强县(市)的行列,但与周边县(市)建筑业的发展和增幅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由于金融危机给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也影响到海安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加快发展和做大做强海安建筑业、打造全省一流建筑强县,克服金融危机给建筑业的持续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强县战略,特提出如下几点思考。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转换三方面理念

海安建筑业发展的目标是做大、做强、科学发展,使建筑业成为技术、资本密集型的支柱产业,组建和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优势规模企业。

要做强海安建筑业,首先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明确奋斗目标,确立工作重点,落实相应措施。并建立一些开放、竞争、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使海安建筑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产业带动能力和社会贡献率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其次是要培育大企业、承接大项目、形成大产业、占领大市场,加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力在经营体制上求突破,在管理机制上求变革,全面强化行业管理,全力提高行业素质,提升资本经营能力、施工技术能力、集聚人才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努力促进建筑业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建筑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推动技术创新,做到科学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全面提升海安建筑业的良好形象,使之真正成为名符其实的建筑强县。

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地把握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海安建筑业发展大局,才能科学地谋划未来,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海安建筑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应当看到,海安建筑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尽快改变改制不彻底、结构调整不到位、高层次人才缺乏等状况,切实增强建筑业发展活力。

第三、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建建筑业发展的新优势。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辩证地认识和处理海安建筑业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加快形成充满时代精神、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为“建筑强县”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海安建筑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建立符合工程建设规律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作用。

二、顺应改革形势,确立四种思维

海安建筑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强县”,就是要创新思维,更新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把建筑强县这块品牌越做越强。

第一、战略思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海安建筑业可以不需要自己的发展战略,只要按照上级的指令进行生产就行了。但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新的历史时期,海安建筑业若仍然没有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做强则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必须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出自己的发展战略目标,用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战略思想来指导海安建筑业的发展。

第二、超前思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海安建筑业在思维上要具有相对的预见性和超前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稳固建筑业作为海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地位。

第三、危机思维。尽管海安建筑业这些年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应该在成绩面前找不足,在坦途当中查隐忧。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一些跨国建筑企业到我国抢占建筑市场,海安建筑业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更为猛烈的冲击。这就要求海安建筑业一定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直面忧患化解忧患,遭遇危机克服危机。

第四、创新思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也是建筑业这一传统产业成为现代产业的动力。目前海安建筑业面临的创新任务非常繁重,即制度要创新、理念要创新、技术要创新、组织要创新。

三、加快发展步伐,研究三大课题

加快海安建筑业的发展步伐,做到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开展“建筑强县”做强建筑业课题的研究,探讨海安建筑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机制。

第一、增长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海安建筑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主要是依靠拼人力、拼资源、拼设备的外延型、粗放型增长方式,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建筑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越来越难以应对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挑战。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必须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探讨发展的新路子,注重认真抓好内部管理,从精管理、严管理和强管理中挖掘增长潜力,实现集约型增长。

第二、市场开拓的升级。市场是建筑业发展的载体和生命。加快市场开拓,海安建筑业既要追求集约化发展,切实改变随意设点、零散分布的粗放型市场格局,形成板块规模市场,又要追求品牌化,力争用一流的队伍抢占各个市场的制高点,二、三流队伍及时跟进并与一流队伍结成战略联盟,塑造海安建筑铁军的优势品牌和整体形象,同时也要追求尖端化,尽量在高科技领域、高附加值产品的施工上有更多的用武之地,还要追求外向化,加快海安建筑业走出去步伐,使外向建筑经济在海安建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第三,企业素质的提升。“海安建筑铁军”素以吃苦耐劳、敢打硬仗著称国内外,但企业综合素质尚待进一步提升。一要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二要加大投入,使科技进步和现代化装备对海安建筑经济的贡献率提高;三要引进、选拔和培养人才,使海安建筑业人才数量大大增加、人才质量大大提高、人才结构更趋合理;四要扩大资本经营,在做大做强上提升海安建筑业的平台。从而提高海安建筑业的整体素质,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打造“建筑强县”,实施战略

坚持科学发展,打造“建筑强县”,是海安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筑之乡”发展支柱产业的战略措施,是促进海安经济腾飞的主攻方向。

第一、改革发展战略。改革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标志,也是海安建筑业做大做强的动力和根本源泉。当前,体制机制创新落差较大。不少企业在上一轮产权制度改革几年后,又出现了股本结构固化的新问题、新矛盾。年轻的技术业务骨干积极性发挥不够,有些企业高管层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的状况不能适应市场形势和企业发展的要求。尽管目前,一些企业正在尝试进行股权合理流转,股权激励机制等做法,但在整个行业内还不普遍。加快建筑业企业改革就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放手发展民营建筑企业,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化,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引进和吸收外资、港澳台资、民间资金参与企业改制,建立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优化企业结构,引导企业走市场化、规范化、集团化发展路子,提高海安建筑业的整体竞争力,实现海安建筑业跨越式发展。

第二、转型升级战略。转型升级步伐不快,资质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海安建筑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县建筑业在基础设施和专业施工领域完成额所占的比重偏低,占总产值的8%左右。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份是外部环境的制约,企业想转却不能转。但从企业自身来讲,有的是转型升级主动意识不强,疲于应付客观形势,有的是条件积累不够,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和提升企业资质等级,建立和发展等级合理、门类齐全的建筑资质格局;在专业结构上,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在经营结构上,鼓励建筑企业利用人才、设备和管理优势向相关行业渗透,实现由单一生产型向投资生产经营型延伸。要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出发,由施工总承包向建筑总承包方向发展,鼓励大型施工企业与房地产、勘察、设计企业进行自我功能改造和重组整合,成为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具有科研、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优势的大型建筑业企业集团。既要立足于国内建筑市场,面向“高、大、难、精”等高端建设项目,又要在立足国内建筑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际建筑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率领海安建筑业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从而保证海安建筑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龙头、优势企业战略。特级资质企业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和南通华新建工集团是推进海安建筑业发展的龙头骨干企业,为海安建筑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海安建筑业要以特级资质企业为龙头,重点发展上市公司,壮大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实施发展战略,实行强强联合,延伸产业链,拓宽经营领域;要鼓励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以资产和品牌为纽带,实施低成本扩张,加快资本积聚,增强企业实力;要支持有实力的民营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组建企业集团,形成母子公司及控股或参股方式的企业形态,不断壮大企业的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四、人才培育战略。人才是建筑企业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是建筑业发展的第一资本。科学合理地引进、培养和使用好人才,关系着海安建筑业的兴衰与成败,关系着海安建筑业的发展大前途,关系着海安建筑业竞争力的提升,关系着海安建筑业做强做大目标的实现。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人才领地。引进人才是前提,培养人才是基础,用好人才是关键,留住人才是根本,要培养具备经营、施工、管理等多种才能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做到用人所长,人岗匹配,人适其事,位得其人,才尽所用。二是要注重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更好地发现人才,用好人才,真正从事业上留人、环境上留人、待遇上留人、感情上留人,逐步使海安建筑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三是要注重人才的激励和培养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和一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一批施工一线的骨干人才,特别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的技术把关人才和善于管理、善于开拓的项目管理人才,建设企业领军人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队伍等四支队伍,突出造就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两个重点,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实现海安建筑业中各类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海安建筑业自身的发展。

第五、劳务基地战略。海安建筑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解决劳务用工严重不足的问题是也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县大多数企业都采取分项分包形式,招募外地的劳务队伍来满足自己劳动力的缺乏。为长远之计,我们要在中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稳定的劳务基地,采用与当地劳务管理部门签订合同的办法,成建制地引进建筑劳务人员;对所招雇的劳动力,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按照对本地建筑劳务人员的要求,强化岗位培训,合格后才能独立作业;对外来的建筑劳务人员,除在劳动岗位、利益分配、政治待遇等方面享受本地职工同等待遇外,还在劳保福利、养老保险上享受本地职工的待遇,从而为这部分职工解除后顾之忧,逐步成为企业真正的主人。

第六、资本经营战略。未来的建筑市场竞争将是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缺乏资本实力的建筑企业不可能成为市场投资主体的竞争主体。因此海安建筑业必须增强融资能力,加大资本经营力度,提高市场竞争的驾驭能力。一方面要加大资本的投入,增加注册资本的额度,鼓励和支持建筑企业增资扩股,吸收民间资本,提高融资和组织资金的能力,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资质;另一方面要加强银企一体化,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加强建筑企业与银行的联合与合作,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资金运作水平,提高市场开拓能力。银行要对资质等级高、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建筑企业加大授信额度。培育、扶持一至两家建筑企业上市,实现资金的迅速积聚。

建筑市场的走向篇10

2008年奥运会体育建筑为我国体育建筑树立一个新的高度标志杆,成为我国体育建筑的新标准,也引发建筑师们的一些思索,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瑕疵。这里面有些是设计问题,有些是材料生产问题,有些是我们对于建筑整体建设和管理的认识问题。比如说,某新设计主体育场场地设计得太小以至于直跑道数量与国际惯例不符,某改造游泳馆的防水材料昂贵得惊人,还有些场馆由于新材料的使用造成了光学和声学的先天不足……

中国的体育发展将在北京奥运会到达一个新的广度,竞技体育的发展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成为一支孤独的箭头,而是带动全民健身和专业训练一起发展。在这种态势下,对于体育运动和体育商业的载体――体育场馆等体育建筑也会有一个新的变化趋势。

奥运后的举国体制及其新的内涵

随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也被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10多年来的体制创新和机制完善,竞技体育已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一家办走向大家办,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行业体协、大学、社会体育俱乐部、企业,甚至个人投资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已经比比皆是。竞技体育的投入已经从单纯依靠国家的局面逐步转变为以国家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新格局,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由此也大大减轻了国家负担。

此前曾有很多消息表明,北京奥运会将是中国体育的一个转折点,此后国家将减少对竞技体育的投入,逐步取消举国体制,让市场去培养运动员。

但是2008年1月7日在京开幕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大会报告中表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经过历史和实践证明,举国体制是与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和中国体育的目标任务相适应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刘鹏表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举国体制,同时“又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新环境不断完善,赋予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内涵。”“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全面进步,举国体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资源、权利和利益的简单集中,而是以国家目标为核心的资源、权利和利益的整合协调,应当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让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竞相参与,争做贡献。”对于举国体制的完善,包括如何优化我国竞技体育的结构和布局,从实际出发探索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体育制度。随着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途径也逐渐变得多元化、多渠道,政府行政部门不再是唯一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机构。通过社会力量、俱乐部化以及高校培养也能产生高水平运动员。

体育体制的多元化,也会带来对于体育场馆运营和经营的多元化,从以前单一的隶属于国家、体委走向各种不同的管理体制,走向多元化、市场化,这也必然改变了体育建筑的行为模式和构成形态。

在2008年奥运会后,随着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深入,必然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体育场馆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值得我们深思。是还像以前那样继续向赛会式的大型体育中心方向发展,还是有新的变化转向另外的方向?抑或是双方向同时发展?

市场化对体育建筑的影响

从1994年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来看,我国在普查以前共有符合普查标准的各类体育场地615693个占地10.7亿m2。其中,建筑面积7700万m2,体育场地7.8亿m2,累计投入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372亿元。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5个,人均场地面积0.65m2,人均投入场地建设资金31.06元人民币。而且这些场地,90%以上都是篮球、排球、门球等场地,而达到甲级的体育场馆只有区区不到100个,高质量的场地场馆数量很少。

2003年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其中,北京市共普查出全市各类体育场地58种类型,12106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6100个,非标准体育场地6006个,每10000人拥有8.3个体育场馆。与1994年的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相比,北京市的标准场地数量增加了148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0.86m2扩大到2.2m2,人均建设体育场地累计投资金额由192元提升至975元。

上海市一共拥有体育场地为14425个,体育场地面积为29261512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71m2。统计数据表明,近几年上海市体育场地建设发展较快,其中标准体育场地为6451个,非标准场地为7974个。同时,国有经济性质体育场地的单一模式,也变成了国有为主,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体育场地为辅的多种模式,其中国有场地为9704个,集体经济性质为3146个,私营的为960个,港澳台以及外商投资的分别为359个和256个。

江苏省一共拥有体育场地为40743个,体育场地面积为69578532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93m2。

广东省一共拥有体育场地为77596个,体育场地面积为627687387m2,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91m2。

可以看出,从第四次普查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体育建筑的高速发展时期,但是即使这样,我国的体育建筑人均占有面积等指标距离发达国家还是相差很远,甚至少于很多发展中国家。

从以往的场馆运行模式上来看,大多数场馆还是在靠国家的财政补贴来支持,隶属于体委系统,这和我国现行的体育体制关系紧密。但是从我们最近对体育建筑的设计和考察来看,虽然多数场馆的运营还是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可是已经有一部分的大型体育中心通过市场运作和多种形式经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不靠财政的补贴,还能上交税额。所以可以看出通过与经济运行规律结合,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体育建筑不仅可以养活自身,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在以往的研究中,体育市场被认为由以下的市场组成:体育用品市场、健身娱乐市场,竞赛表演市场,体育中介市场、体育市场、体育旅游市场、体育媒体市场、体育保险市场。在目前中国的体育市场,通过对其增长潜力大小和对其它市场带动最大的程度来看,其中的前四种会是重点发展市场。这四种体育市场的发展和体育场馆的

运营也是关系最密切的。

在我们参与的很多新体育建筑设计中,场馆经营考虑已经从对大型赛事的关注和对于专业体育训练开始转移到对于平时全民健身和市场经营的兼顾上来了,甚至有的业主已经提出“以平时体育市场经营为主,满足赛事要求”观点,在达到基本的专业体育比赛要求前提下,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全民健身、娱乐表演、体育用品和休闲等方面来,使得场馆的日常运行可以自我造血,不再寻求财政的支持。

在本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场馆设计之初,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确,已建成的场馆经过改造来适应场馆的运营,而新的场馆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日常运营的使用和功能,同时也有很多场馆通过寻求和商业公司合作来完成市场运作。比如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与美国的体育场馆娱乐营销发展商aeG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将加大对五棵松篮球馆的开发力度,会寻找世界知名的歌星、球队来演出、比赛,希望把世界一流的体育比赛及文艺演出带给中国的观众,为北京奥运场馆的后期使用开辟新途径。aeG公司于1995年依靠低价收购一支濒临破产的洛杉矶冰球队和冰球馆发家,并通过成功运营使之起死回生。之后,又投入超过45亿美金在全球收购了20座顶级体育馆、20支顶级球队以及运作超过20项体育赛事来扩张规模。它运用“场馆(俱乐部载体)――球队(超级球星)――赛事(赞助商)”三位一体场馆运营模式,并且同时向体育产业上下游扩张,使这种模式的复制也在不断循环这是很典型的体育场馆市场经营模式之一。

我们参与设计的奥体中心体育场馆的改造项目也在满足本次奥运会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为日后的市场运营创造条件。在2007年7月奥体中心体育馆的改造完成后,除了好运北京的测试赛在其中圆满完成还举办了很多的商业活动,比如电影《投名状》的首映礼就是在这个体育馆中举办的。在去年改造竣工后的半年中,类似的商业活动举办了很多次,包括汽车的新车仪式等等。这也说明通过改造,老场馆也可以参与到市场经营中来。

我们可以看到,在奥运之后,体育建筑会向商业化,自我运行,多方面结合的方向改变。在满足竞技体育的同时,全民健身和体育市场也将迅速走上舞台,场馆的经营也会有多方面的发展。

新建体育场馆的趋势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体育场馆的选址也会有所变化。从郊区性的大型赛事体育中心,向都市化和紧凑型变化。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城市的发展会将郊区的土地圈入城市范围,同时,体育建筑是土地升值的一个直接的影响很多城市体育中心建立之后,立刻就带动了周围土地的升值甚至周围房地产的开发速度比体育中心本身建设速度还快。我们在设计烟台体育中心时,用地周围是丘陵和荒郊,用地本身是一大片废弃养虾池。而现在成为烟台市政府中心,周围展览中心、大学、住宅开发区已经鳞次栉比,成为烟台市发展的重要区域。

其次新城区虽然需要体育娱乐设施,密集都市区域人口对于体育设施的需求甚至更加大于人口稀疏的新城市。同时,众多人口的参与,更加易于体育建筑的商业运行。

这个趋势也使很多已经形成的体育场馆通过改造和对于现行用地的整合使用衍生出更大的价值。最近我们参与投标的上海体育中心游泳馆改造就是基于这个思路。通过改造八万人体育场边上的跳水游泳馆,将地铁和游泳馆整合到一起,充分利用跳水馆的非比赛空间,把参与商业、娱乐健身的人们吸引进来,使原来的一个单纯比赛馆扩展成为城市生活中有机的组成成分,更大地发挥其市场价值。

在新建体育中心中,对于这种兼顾体育赛事和市场运行的考虑会更加全面。我们设计的某省体育中心就是这样一个实例。该体育中心位于城市的南二环以里,城市绿轴穿过体育中心,环绕绿轴我们设计了商业运营部分,将城市的人们吸引到体育中心来,而把竞赛场馆相对退后,和训练馆结合在一起,同时体育学院也整合到体育中心用地中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场馆的使用效率。这个设计使竞赛、训练、教学和全民健身四位一体,发挥了城市用地的使用价值,也是在新时期体育中心建筑的一个新概念的尝试。

在对最近的几个体育中心的考察来看,以及我们参与设计的新的体育中心的竞赛和设计,已经开始有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发展趋势

(1)以日常全民健身经营和娱乐为主,同时满足专业体育训练的要求,兼顾专业赛事和训练,打破以前以赛事为中心的方向;

(2)场馆利用方面,以体育和文艺娱乐演出为多数,而专业竞技体育比赛为少数;

(3)场馆经营以市场为主导,通过专业经营公司来经营,而不是完全由体委来管理。

凡是有以上趋势的场馆运行都利用充分,管理比较好,设备利用合理,资金流动充分,较好地完成自我造血和成长发展。不是按照以上规律的,有两种样子,一个是场馆利用比较少,维护不充分,另一个是场馆虽然崭新,但是几乎不被利用,作为城市的单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