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2:51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1

一、引言

随着文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酒店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酒店行业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相辅相成性。但是,在文化旅游背景下,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缺乏全方位的服务意识、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明确的发展计划、缺乏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等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酒店行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从这些方面出发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改变目前文化旅游背景下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实现酒店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文化旅游背景下我国酒店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全方位的服务意识在文化旅游背景下,酒店行业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酒店行业的服务能力要求不断提升。但是,目前我国酒店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还缺乏全方位的服务意识,其目前的发展理念依旧是为客户提供食宿,并未从思想上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尤其在文化旅游背景下,客户对酒店的要求更高,由于缺乏先进的服务意识,使得我国酒店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相关配套设施不健全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各地区都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将其视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这就对酒店行业提出了重要的要求。目前,我国酒店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其配套设施还不健全,比如休闲区、餐饮区、运动区等等配套设施还没有全线运营,这使得我国酒店行业的服务功能大大下降,客户的满意度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酒店行业周围的硬件设施还不健全,客户难以在酒店周围得到全方位的服务。这同样是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缺乏明确的发展计划酒店行业的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对酒店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使其营业额不断下降,甚至很多星级酒店都在缩减自身的规模。这一方面是由于经济下行导致的,但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酒店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计划,其发展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同时不注重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盲目扩大自身的规模,一旦面临经济下滑将使得很多酒店面临生存的难题。在文化旅游背景下,酒店行业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未能与各旅行社和文化部门签订协议,因此其发展处于被孤立的状态。

(四)缺乏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文化旅游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文化旅游酒店,但是酒店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不断增多,但是其数量和掌握的技能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酒店的发展需要,由于酒店管理工作目前基本依赖于酒店内部的人才,其管理意识和能力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建设、财务管理、运营管理等等都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文化旅游业的需求,因此其发展受到了进一步的限制。

三、文化旅游背景下我国酒店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酒店行业的服务意识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酒店行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全面增强其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酒店行业本身属于服务行业,其服务质量将直接决定了其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因此在文化旅游背景下,酒店行业一方面要积极改变其现有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另一方面,要不断向国内外知名酒店进行学习,比如香格里拉酒店、希尔顿酒店等,通过学习其服务理念,全面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二)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一方面,酒店行业要借助于文化旅游之风,在酒店内部设置专门的休闲区、运动区和餐饮服务区等,完善自身内部的配套设施,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增强客户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与周围的其他行业进行协商,共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大量的客户前来入住,提升客户的入住率,更新周围的配套设施,使得客户能够在进行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享受到全方位的酒店服务,实现酒店自身的发展目标。

(三)建立明确的发展计划对酒店行业而言,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但是其发展动力会不断减小,因此酒店必须要建立明确的发展计划,使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采取有步骤、有序的发展,不能盲目的扩大自身的规模,降低运营风险,在保证经济收益的同时能够满足当前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四)培养和引进专业的酒店管理人才如前所述,文化旅游背景下酒店行业的发展需要有专业化的酒店管理人才。一方面,要对内部的人员进行培养,提升其酒店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逐渐使其走向管理岗位,为酒店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从酒店外部引进文化旅游及酒店管理人才,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引进模式,为酒店行业的管理及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最大程度上促进文化旅游背景下酒店行业的发展。

四、总结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2

1.拓展购物旅游。强化“以购促游、以游促购”,强力拓展购物旅游。制定支持旅游商品研发销售的优惠政策,重点扶持20家大型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重点规划建设3—5个旅游商品交易中心、旅游纪念品孵化基地和旅游纪念品创意园区。成立河南省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指导各地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建设旅游商品设计生产基地。制定质量认证标准,完善旅游商品销售和管理体系。加大旅游商品研发、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办好河南省旅游商品交易博览会和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完善特色商业休闲街区、专业超市、旅游景区购物场所、旅游商品加工销售园区、乡村购物点、酒店配套购物点、交通集散区购物场所等7类购物场所和网点布局。在、、等旅游城市修建旅游商品购物一条街,把德化街、马道街、八角楼步行街、北大街、和平街、东方文化步行街打造成时尚购物休闲示范街。

2.推进旅游交通业。借助高速铁路和城际轻轨建设的有利时机,强化旅游交通绿色通道服务,构建以航空、铁路、公路为主体的旅游立体交通网络。依托旅游客源地,加开国内航班,增开国际直航线路,大力发展航空支线运输。从新客站等站点至旅游景区的道路交通应充分考虑旅游需求,加快修建、完善主要城市至景区的旅游道路,到“十二五”末,基本实现4a级景区与交通主干道对接、5a级景区与高速公路对接。积极开展伏牛山、太行山旅游环线公路前期论证工作。鼓励建设具有交通、景观、游憩等多重功能的旅游风景道。依托大型旅行社和公交资源,组建旅游汽车公司。开通城市与景区间的观光巴士。引导成立自驾车俱乐部,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汽车租赁公司,完善与之相应的营地和配套服务。

3.做强旅游娱乐业。依托各地戏曲、武术、杂技、魔术、歌舞、社火、器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旅游娱乐项目,鼓励5a级景区和五星级酒店编排上演一批独具特色的舞台剧;继续提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和《大河秀典》、《水秀》舞台演出的品味,集中打造《禅意少林》等大型舞台剧,加速形成国内知名演艺品牌;强化“梨园春”品牌建设,提升豫剧的市场影响力;倡导“城市24小时社会”的旅游产业发展理念,支持发展24小时营业的特色娱乐场所,鼓励在新区、、等地建设、主题游乐园、不夜城等旅游娱乐项目。加强新技术与旅游文化的对接融合,积极利用网络引导旅游文化建设,建立数字化旅游文化资源共享传播平台。

4.提升旅游住宿业。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思路,构建与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集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度假酒店、汽车旅馆、特色农家宾馆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住宿体系。大力发展高档星级酒店,引进香格里拉、喜来登、凯悦、雅高等国际知名酒店管理品牌,提升高档星级酒店服务管理水平。积极倡导低碳绿色酒店经营理念和“金钥匙”服务理念。到年,建设30—50个五星级酒店(力争每个省辖市均有1—2家五星级酒店)、100个四星级酒店,形成一批文化主题酒店和经济型酒店,培育30个特色农家宾馆示范区域。

5.开发美食旅游。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带动豫菜振兴,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养生、绿色等菜肴系列,形成快捷方便、搭配合理、冷热结合、营养均衡的餐饮系列。重点打造50个特色餐饮企业,扶持阿五美食、胖哥餐饮、仲记酒楼、萧记烩面、真不同、第一楼等知名餐饮企业发展,弘扬豫菜文化,打造豫菜品牌。推广烩面、水席、小笼包、道口烧鸡、逍遥胡辣汤等地方风味小吃。策划建设以环球美食城、长垣食博园为代表的美食街、美食城、文化主题饭店、演艺型饭店等餐饮项目,形成一批餐饮服务集聚区。建立旅游美食标准认证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确保饮食卫生和食品质量。

6.做优旅行服务业。引进国际旅游运营商,提高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整合组建一批龙头旅行社,推进集团化和国际化建设。提升一批中小旅行社,提高专业化和特色化水平。发展一批旅行终端服务商,实现旅行服务的网络化与便捷化。加强对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引导,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在线业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推进旅游预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统建设。构建散客旅游服务体系,实现旅行服务的个性化与现代化。以门户旅游城市为核心,以主要交通节点和自驾车线路为依托,以重点旅游县(市)和精品景区为节点,构建散客和自驾车服务体系。

(二)深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1.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落实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文化植入旅游,以旅游带动文化,形成文化旅游共生体与产业联合体,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跨越。积极探索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搞好、登封、镇平、淮阳、浚县、新县、禹州、宝丰、、鸡公山等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规划开发,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高品质旅游演艺产品。支持提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禅意少林》、《大宋·东京梦华》、《大河秀典》、《水秀》、《武林风》、《梨园春》等项目品牌,逐步在龙门、殷墟、云台山、鸡公山、鲁山大佛等重点旅游景区开发旅游演艺产品,创新演出形式,打造一批优秀旅游演出节目。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开发文化旅游产品。鼓励从事传统手工技艺和表演艺术的艺人在旅游景区、各种旅游展销会和节庆活动中展示具有河南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通过保护性旅游开发,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兴和传承。建设一批重点文化旅游设施。强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的旅游功能,加快以河南省博物院为龙头的中原特色博物馆网络建设。通过举办投资洽谈会、项目交易会等形式,集中推介全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为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的沟通合作构建平台。鼓励网吧连锁企业在符合一定标准和条件的旅游度假区开设直营连锁门店,鼓励游艺娱乐企业在旅游度假区开设游艺娱乐场所,打造一站式旅游消费和文化娱乐园区。

2.促进旅游与农业融合发展。强化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融合,实施旅游富民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发展旅游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优化乡村建筑环境、卫生环境、生态环境,将广阔的农村转化为优美的旅游空间。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销售乡村名优土特产品、旅游特色购物产品,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加强特色旅游乡村建设,与城市特色社区建立交流机制,实现城市文明进乡村、乡村旅游到城市社区的良好互动局面。强化居民旅游服务意识,积极发展特色农庄型、生态农业园区型、农家乐休闲型、农产品集散型、特色旅游村镇型、城市依托型和民俗风情体验型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按照《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农企发〔2010〕2号)及国家旅游局《全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纲要(—)》精神,选择一批旅游资源禀赋高、基础条件好、市场需求旺、资金和人才有保障、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县(村)作为试点,开展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作。

3.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快旅游与新型工业化的融合。传统工业企业要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新型工业企业要增加旅游功能,大力发展工业旅游。选择一批环境优美、技术先进、深受群众关注的工业企业,开发参观型、访问型、参与型、自助型等多种形式的工业旅游,展示和提升我省工业形象,把富士康、双汇、宇通、金星啤酒、宛西制药、许继电器等打造为全国知名的工业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废弃矿坑、工业遗址等资源在、、、、商丘、、等地发展工业遗产游。与新能源结合在、新县、方城等地建设风电公园。扶持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加强钧瓷、绞胎瓷、四大怀药、汝瓷、汴绣、唐三彩、玉石、麦秆画等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推动旅游商品生产集群化、专业化、系列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依托宇通、海马、少林、日产等汽车公司和双汇、思源等食品公司,加快发展旅游装备、旅游交通工具、旅游食品、游艺设备、园艺设备、旅游时尚用品等行业,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露营、探险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整体推进我省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

4.促进旅游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兴一业、旺百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加速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开发体育旅游、文化旅游、科技旅游、医疗旅游等旅游新产品,促进康体健身、文化创意、影视娱乐、广告会展、旅游地产、旅游规划、信息咨询、网络经济等新型服务业态的发展,丰富现代服务业内涵,培育和带动新兴消费市场,全面推进服务业规模扩大和水平提升。通过旅游业发展,推进文化、体育事业的开放和发展,策划、举办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和体育赛事。通过发展旅游金融、旅游保险、旅游房地产、旅游餐饮、旅游购物等新业态,带动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餐饮业、购物业等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5.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拓展旅游发展空间,开发多元化的旅游新产品。加强与联通、移动、电信等企业的合作,推进旅游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我省旅游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加强与水利系统合作,利用全省丰富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利资源,大力开展滨水和水上旅游;加强与林业、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合作,依托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等生态景观资源,开展森林休闲、风景览胜、地质科考等专项旅游;借助全国及我省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创建及评选活动,积极开展特色景观村镇游。

(三)创新旅游业态

1.商务会展旅游。在、等城市大力开拓商务会展旅游市场,完善商务酒店、城市街区、会议中心、展览中心和交通、通信、网络等设施,重点建设郑东新区商务会展旅游基地。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公共服务、会展服务和旅游服务水平,培育一批专业展览公司和会展服务公司,通过国际会展旅游网络,与国内外会展市场建立广泛联系。

2.自驾车、自行车旅游。依托伏牛山、南太行、嵩山、桐柏—大别山等国家4a级以上景区,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配套建设景观道、标识标牌、旅游厕所、加油站、维修服务、咨询服务、安全救援等服务体系,推出系列自驾车、自行车旅游精品线路。扶持发展汽车俱乐部、自驾游联盟等中介机构,培育发展旅游装备制造等自驾游相关产业。

3.养生旅游。依托嵩山中草药资源,挖掘提炼少林禅武医文化,在登封市开发禅修养生度假区;依托宛西制药厂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张仲景医药文化,在西峡县、南召县建设康复养生度假区;依托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和四大怀药原产地,建设太极拳健身和中医康复养生度假基地;依托神农山休闲度假环境和神农文化、朱载堉音律文化等休闲养生文化,规划建设养生旅游基地。

4.户外运动旅游。重点建设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万仙山攀岩基地、小浪底黄鹿山拓展培训基地、伏牛山滑雪场等户外运动基地,建设休闲体育运动基地,完善户外运动配套服务设施。依托伏牛山、南太行等山区,开展汽车拉力赛、山地自行车赛等活动。完善石漫滩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提升灌河漂流、宝天曼漂流、豫西大峡谷漂流的品质和影响力。扶持发展各类水上运动俱乐部,利用湖泊、水库、河流等开发皮划艇、龙舟赛等水上旅游产品。适度发展马拉松、攀岩、蹦极、速降、动力伞、飞艇、热气球等户外运动项目。

5.温泉度假旅游。依托鲁山温泉带、南召莲花温泉、鄢陵温泉、龙门温泉、嵖岈山温泉、温泉、温泉、温泉、汤泉池、京华矿泉等温泉资源,开发温泉+会议、温泉+养生、温泉+医疗、温泉+水上娱乐、温泉+山地休闲等旅游新业态,打造部级温泉度假基地。

6.大遗址文物旅游。加快建设商城大遗址文物旅游公园,集中展现商文化内涵。整合遗址资源,建设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五都相连”大遗址文物旅游公园。在建设城摞城大遗址文物旅游公园,展示上下叠压6座城池的奇特景观。在建设殷墟国家大遗址文物旅游公园,以曹操高陵为主体,着力开发曹魏文化旅游产品,形成以展示殷商文化、曹魏文化为特色,集文化、旅游、商贸、居住、休闲、服务为一体的文化园区。在商丘建设以芒砀山汉墓群为主体的大遗址旅游公园。逐步建设丝路起点、运河源头、邙山古墓群等遗址公园。

7.创意旅游。策划龙门石窟、鲁山大佛、云台山与陈家沟、南湾湖等景区的实景演出或剧场演出项目。积极发展动漫、艺术、科技、游戏等主题型文化旅游园区。重点支持港中旅集团、华强集团、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市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把旅游文化创意业做大做强。到年,建成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志高文化科技动漫产业园。

8.智慧旅游。满足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旅游者日趋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更加强调以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引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领域,全面推行智慧旅游。以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创建为契机,在全省范围内推进旅游产业智慧化进程,实现旅游业开发、经营、监管等方面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十二五”期间,力争全省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初步实现智慧化,确保旅游信息与游客获取终端无缝对接。

9.城市休闲与主题游乐园。各地要盘活都市旅游存量,开发博物馆旅游、购物旅游、环城休憩旅游等系列旅游产品。市要重点发展郑东新区都市观光休闲产品、城郊休闲体验产品,将二七商业圈打造成为城市休闲综合体。市要利用古都文化,整合龙门石窟、牡丹、温泉等人文与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古都文化休闲产业。市要以城区人文景区为主,开发相应的文化休闲体验产品。鼓励其他省辖市根据市场需求,在中心城市策划和建设一批主题游乐园。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3

前言

黔西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多的文化遗产,其地理位置也就有很大的特色,近年来其旅游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黔西南地区文化,走进黔西南地区了解民俗民风,旅游度假。这不断发展的旅游业慢慢的带动了黔西南地区的经济和文化,让黔西南地区的经济不断的发展,文化也得以快速的传播。为此,研究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本文重点的探讨了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根据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原因分析

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地融合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快速发展,同时其融合发展也是有其地区原因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地方政策营造产业融合的优良环境。黔西南地区具有古老的文化,还有很多古老的建筑,非常适合搞旅游行业,地方政府也抓住了地区的这一特色,不断的开拓旅游资源,创办各类文化旅游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也为了招揽顾客不断的创办各类活动,比如古老文化知识竞赛活动,根据地方风俗创办的各类节庆比赛活动等等。第二,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两者融合的有效的物质基础。第三,城市化建o对产业融合发挥带动效应。黔西南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也逐步的快速推进,在通过旅游创收的基础上,不断的提升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该地区打造成旅游文化相融合的旅游城市。第四,地方政府不断的扶持基础建设,为两种融合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比如,近年来,该地区不断的完善交通设施,不断完善该地区的出行条件。

二、两者融合发展的途径分析

黔西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一)旅游产业渗透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

旅游地区要想招揽更多的游客,必须有其吸引人的地方。黔西南地区要想发展其旅游行业,就必须重视其地区文化,将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的结合。一个旅游点吸引人的地方不单单是其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居住条件,还得有其特色所在,黔西南地区可以发挥其文化产业,将旅游点更加突出其历史文化特色,这样可以更多的吸引人的眼球,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旅游行业的生命力。

(二)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

黔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居住区,该地区很多的少数民族舞蹈,少数民族音乐等都受人们的青睐。为此,黔西南地区可以将旅游文化渗透更多的影视演艺精品文化,让少数民族舞蹈和音乐爱好者更加青睐,更具吸引力,让旅游行业更具吸引力。

(三)重视民族节日,促进旅游行业发展

在旅游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节目表扬,通过具有地域特殊的表扬来带动旅游业,让节日文化更加有效的融入到旅游行业发展中。比如贞丰“六月六”布依风情节、兴仁“八月八”苗族风情节等等节庆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提升旅游者的兴趣,还可以让旅游者学习到更多的地区文化。也是对地区文化的有效传播。

(四)政府加强文化和旅游保障机制的健全工作

要想将黔西南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融合,政府必须有效的健全保障机制,通过合理的文化渗透,来有效提升旅游业的发展。加大对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逐步形成谁开发、谁受益、谁保护的机制。

三、结语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5

关键词:全域旅游;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太原

一、全域旅游的内涵分析

全域旅游是在一定的旅游区域内,将区域的旅游产业作为优势产业,通过综合开发旅游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来带动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协调式发展。

(一)以挖掘区域内各种旅游要素的价值为核心

充分发掘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生态农业、人文产业、传统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旅游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以生态农业环境开发为基础,来满足人们休闲农业旅游的需求,将旅游消费置于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使消费者的旅游体验感得到满足。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通过生态环境的建设、资源的利用等来提高旅游开发水平,利用全域旅游生态的发展来对区域的旅游产品、服务进行包装,以改变区域旅游的服务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地方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创新。

(二)实现区域产业的融合发展

打破旅游业与农业生产销售之间的壁垒,利用休闲农业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的带动下来实现区域内各产业的联动增值,这是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实现旅游业与农业、农业加工企业、第三产业有效融合的关键。以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区域总体经济的发展,是促进现代农业向休闲化、体验化、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区域农业的发展为载体,将区域其他产业有机结合,实现区域全产业链的延伸,将区域旅游产业形成一个完善的、功能齐全的现代旅游生态链,进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全域农业旅游的发展。

(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

全域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以满足消费者的休闲、娱乐、体验,以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设置相应的农业旅游服务项目。因此,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综合分析消费者的情况,对消费者群体进行定位,设置的旅游组合项目要符合消费者各年龄段的喜好,让消费者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魅力〔1〕。同时,还要对旅游产品的综合要素条件进行分析,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添加农业旅游休闲的“商、养、学、闲、情、奇”的体验,实现农业旅游体验的全覆盖,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四)组合营销的特征

全域旅游的农业发展强调农产品的组合营销,强调季节性的时域开发,需要在旅游产品的组合上进行深挖,提升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将所在区域内所有的农业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组合式的旅游套餐模式,运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使得整个区域形成一个根据消费者的偏好、选择等不同特征的多样化生态旅游环境,针对不同的市场与季节时令推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能够有效地调动消费者参与农业休闲旅游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农业旅游的营销与市场覆盖,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2〕。

二、太原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太原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主要以欣赏农业风景、体验农村生活与文化为主,结合区域特征走不同的旅游开发模式。

(一)农业发展+旅游休闲结合模式

太原属于历史文化名城,将太原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现代农业结合在一起,形成农业发展+旅游休闲的发展模式,可以促进太原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产品的深层次加工、特色农业产品的生产及旅游产品的销售等植入到休闲旅游活动中,同时还可将文化创意、生态疗养、亲子教育等融合到全域旅游活动中,实现多种农业产业的聚集,创新农业旅游项目,拓宽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渠道〔3〕。太原宇文生态农业园充分利用区域的生态环境,建立现代都市型的生态农业园区、观赏荷花池、农耕体验中心、水果玉米基地、火龙果采摘园、葡萄采摘园、农家博物馆、青少年农业教育基地等农业旅游休闲活动,让消费者通过亲自采摘,参与到农事会的互动中,体验到休闲农业的魅力,重点打造太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品牌。

(二)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发展模式

当前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乡村生态环境优美,绿色的空间、清新的空气、纯朴的乡土风情,结合区域周围的田园景观、农业生产与太原独有的特色文化,建设一些旅游休闲设施,为城市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度假、健身等活动,形成新的农业旅游发展业态。旅游休闲度假村、旅游休闲农庄,为消费者提供田园采摘、健身休闲、餐饮娱乐设施,同时了解农业发展历史、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种植科学技术等内容〔4〕。太原市形成了以中隐山为中心的农业旅游度假服务场所,提升了乡村农业旅游的功能与品位,特别是在一些度假区域的采摘园、农家乐和新农牛肉等农业产品,促进了休闲农庄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前来度假、休闲、健身、体验农业旅游服务。

(三)传统古村落的旅游休闲发展模式

传统的古村镇宅院建筑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将新农村的建设与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古村落为依托,新建农业旅游景点,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太原历史悠久,有许多古村落、古镇,目前,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开展观光旅游、传统民族村寨观光旅游、古镇建筑观光旅游与度假、新村风貌观光旅游等已经成了当前太原农业旅游的重要模式之一。这种模式能够对太原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形成农业发展与传统古村落发展相结合,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传统文化旅游品牌的形成。太原市清徐县充分利用传统古村落开展旅游休闲,依托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以“绿色、休闲、参与、体验”为主题,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古村落农业旅游景点,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农业休闲旅游品牌〔5〕。

(四)民俗风情与回归自然的发展模式

太原不仅具有广泛的文化资源,还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例如晋源是“桐叶封弟”和“三家分晋”的肇始地,同时晋源的森林覆盖率达25.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5%,十分有利于开发农业休闲旅游产业。民俗风情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作为农业旅游开发的起点,开展农耕文化观光旅游、民俗文化旅游活动,观看农村的民间技艺、节庆活动等,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体验。多数游客到乡村旅游的目标是体验民俗风情、追求民间知识、欣赏田园风光,并通过参与农耕文化活动、地方特色文化节活动、品尝原生态的食品等来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因此,民俗风情、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一直是农业旅游发展的重头戏。这对乡村农业旅游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利用民俗风情而开展节庆活动,认识区域民俗文化的内涵,真正领略农村文化的魅力。

三、全域旅游背景下太原农业旅游发展的促进策略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太原农业旅游开发要因地制宜,深挖内涵,结合太原市经济发展的要求,大力宣传太原农业旅游的优势与品牌,结合消费者的不同特征,为消费者量身定做合理的旅游项目,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特色。

(一)加强宣传,提升旅游区域的品牌知名度

全域背景下对太原农业旅游进行开发,为消费者提供多元、优质、高效的旅游体验服务,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同时还需要利用多种宣传途径对农业休闲旅游进行宣传,并通过农业旅游的品牌形成,对消费者产生影响。例如可以采用海报、宣传画等进行宣传,利用消费者追求健康、休闲、娱乐、健身的心理,扩大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会化媒体、新媒体、网络对农业旅游的优势、特征、健身、休闲等进行宣传。游客在旅游时,利用新媒体拍摄自己在景区旅游体验的场景,发送到朋友圈中,对农业旅游景区也是一种宣传。景区利用新媒体将旅游的优惠组合、时令性的文化娱乐活动等通过新媒体进行推送,以便于消费者及时发现农业旅游的信息。

(二)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业旅游的发展

太原的水利、农业、林业十分发达,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各个农业旅游区域之间的互动,形成服务联盟,积极鼓励一些企业投资区域的农业发展建设,并整合太原的传统古村落、古镇等文化旅游区域资源,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旅游区域,将传统的古村落、古镇等文化因素与田园娱乐、湿地公园、农业生产融合在一起,让消费者在欣赏传统古村落文化的同时,还能参与到田园娱乐文化氛围中,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感受到旅游区域的优美风光与原生态农业的魅力。太原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农业旅游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培育太原农业旅游企业,扩大农业旅游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信息管理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建设原生态的旅游体验区域,全方位的发展生态农业。打造集农业景观、农耕体验、文化创意、农耕休闲、科普教育、农品展销、农业科技应用及互联网农业于一体休闲农业旅游。

(三)融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项目

在太原农业旅游资源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全区域农业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联合多个旅游景点,打造农业旅游的精品项目,使得整个区域的农业旅游发展能够联动起来,例如可以将小店区旅游休闲度假区、尖草坪区旅游度假区、万柏林区沉湖湿地旅游区的核心农业旅游区域与周边的农业旅游景点联合在一起,形成黄金旅游线路,形成精品旅游项目,还可以将太原区域的古村落、古镇等文化旅游区域与农业生产、田园娱乐等联合在一起,形成农业旅游与田园风光相结合的旅游区域,来太原参加农业休闲的消费者有90%以上的消费者希望通过采摘新鲜农作物、水果来体验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过程,来感受农家生产的乐趣。例如将晋祠园林、国家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以文化与休闲相结合的旅游项目,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旅游精品项目,提升太原区域内的农业旅游的品位与形象,进而促进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6

【关键词】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策略

旅游产业在与文化产业融合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整合、创新和结构优化,形成了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旅游新业态——文化旅游,从而大大提升了旅游业的竞争能力。文化旅游产业与第二三产业逐步融合创新,衍生出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等新兴业态形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消费观念和市场需求,从而推动了文化旅游新产品的培养和新业态形成,使文化旅游价值链和产业链不断延伸。酒嘉两地要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促进现有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区域新兴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形成文化旅游新业态。

1文化旅游新业态形成的机理

1.1市场需求拉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逐渐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进入体验旅游的高端层次。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性和参与性。主题公园、探险旅游等体现娱乐性和参与体验性的旅游新业态应运而生,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满足了城市人希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旅游需求,主题酒店、度假酒店、自助游等满足了不同旅游消费水平和档次的需求。

1.2市场竞争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共性,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明显,文化旅游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必须不断对产品进行创新,并开发新的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旅游市场的竞争推动旅游行业组织的创新,旅游组织逐步朝着集团化、专业化、网络化的格局方向发展。同时,旅游企业进行战略联盟,通过资源整合,为旅游企业构建联合进行市场运作的平台组织,规模优势进一步增强,逐步形成网络化的协同效应,通过区域联动,发展文化旅游。利用招商、节会等平台和形式,合作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旅游营销等方面的松散连接、弹性运营的组织联盟,提高旅游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共同促进旅游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也逐渐成为各地旅游业发展的共识。以上这些因素不断推动旅游新业态的产生。

1.3科技创新为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特别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旅游产品开发和创新,是促进旅游新业态形成的关键因素。在旅游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产品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电子交易等领域,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旅游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战略,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对产业格局进行大力变革,产业体制、经营管理、市场运营方式等方面得到有力创新,从而促进了旅游新业态的出现。途牛在线旅游逐渐被消费者熟悉,声光电技术运用于各类科技馆形成的科普旅游,载人航天技术与旅游结合形成的太空旅游,携程和e龙等都是科技创新与旅游融合形成的典型新型业态。旅游行业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服务、数字化景区、数字化旅游,政府通过互联网系统对旅游行业进行执法监督,处理应急事件,监控区域运营情况,提供信息服务。科技创新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极大地优化了旅游业的产品结构,提升了旅游服务的整体功能。

1.4产业融合渗透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产生

旅游产品依托对象的创新与产业融合同样会带来旅游产品的创新。旅游产品不再完全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而是依托于其他产业,使其创新和开发范围得到最大程度的扩展,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从而形成与相关产业融合关联的旅游新产品。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渗透形成新的旅游新业态,也就是文化旅游。例如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中,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通过融合创新,衍生的文化旅游产品既满足了旅游消费者观光游览的体验,又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餐饮、购物、休闲等体验。通过产业融合,旅游产品得到不断创新,以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激发消费者的旅游欲望。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不断丰富内涵,扩大外延,使产业链条不断由纵向和横向无限延伸拓展,市场覆盖面更为广泛,市场网络更为细密,客源层次得到较大程度的拓展,企业经营效益增加,同时又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旅游企业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及服务能力由于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创新而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新型旅游业态的产生。

1.5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推进旅游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加快实现我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转变的必然要求。进一步深化旅游业的服务功能,将旅游市场进一步细化和主题化,不断创新市场营销手段,紧扣时展趋势,进行特色旅游市场的开拓,通过产业融合,开发地方具有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的人文积淀、风土人情、历史传说、风土人情等文化资源,实现旅游要素的配置创新,促进旅游产业从初级形态逐渐向高级形态转变,旅游产业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多元复合结构转化,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共同作用于旅游市场发展,通过多区域联动合作、创新、改革、融合,实现旅游业的多样化发展。

2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的策略

酒嘉地区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重点要采取以下策略:

2.1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策略

一是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支持过程中充分考虑区域的文化特色,通过文化聚集平台,政府、人才、企业等各创新主体在内外支撑环境下,文化、技术、制度、市场等多种创新方式共同作用,赋予文化旅游资源以新的财富创造能力。酒泉市近年来对兴办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在选址、申报、立项、审批等方面不断探索简化程序,政府以补贴、奖励等方式增加投入,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扶持引导和政策引导力度,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优惠政策,为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和创新发展优化环境。二是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为文化旅游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优惠便利,有效解决文化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困境,推动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为扩大文化产业市场的投融资渠道,酒泉市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力度,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开发以及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补贴,并争取由读者集团、光大银行、酒钢集团、甘肃电投共同出资设立羲源股权投资基金对重点文化企业进行补助。通过资金注入和政策支持,培养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文化产业项目或文化企业,推动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快速形成。

2.2产品融合策略

坚持产品融合的策略,将酒嘉两地的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航天科技、沙漠探险等各种旅游新业态融合创新开发,深度挖掘两地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两地文化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两地文化旅游景区的层次,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产品转型升级,以实现区域文化资源价值的提升。一是创新引领。文化旅游产业要发展,创新是文化旅游发展的生命和灵魂。产业融合的本质特征在于创新,通过创新,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形态。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构想,为酒嘉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通过不断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积极探索文化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才能为其注入发展的活力。二是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相关产业市场和文化市场需求,找到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契机和融合点,形成适应本区域资源禀赋的产业融合模式,以优质项目带动,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以资本为文化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联动纽带,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共享,形成较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根据酒嘉两地文化资源特点,形成和开发更加丰富独特、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三是创新市场网络。创新市场网络机制,调整和改进商业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运营机制,创新营销,通过交流平台、技术创新、网络促销等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文化旅游产业效益,不断满足市场对文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产品品牌。

2.3联动互通策略

酒嘉地区要与丝路文化毗邻地区联动开发,充分发挥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在联系和比较优势,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在线路的设计上连点成线,互联互通,并强化主题、突出特色,建立资源互用、信息互传、客源互送、产品互补,推进文化旅游朝着资源利用最优化、线路设计专业化和主题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整合区内文化旅游资源,延伸产业链,完善区内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集聚,开发更为丰富的文化旅游产品,实现区域文化产业价值提升。政府做好后盾,搭建区域合作平台,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将区域文化自身的特色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流,广泛提升区域文化的知名度和认可度。2014年酒泉市共举办28项节庆、会展、国际赛事,借助文博会等招商节会平台,推进5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一年来,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实质性签约合同金额达到247.7亿元,到位资金39.95亿元。2015年将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宣传推介、包装推荐力度。依托酒嘉两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禀赋,依托合作平台,借助东部的技术优势,通过文化与技术的融合互动,提升整体联动效能。

2.4人才兴文策略

文化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的关键是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酒嘉两地文化资源优势突出,但产业发展起点低,市场化程度、企业创新、技术创新都比较落后,资金、人才等资本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产业附加值较低。实施“人才兴文”策略,进行适合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快速推进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发展。进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政、校、企三方合力,构建完善系统的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解决文化专业人才亟需的问题,同时要完善人才选拔和激励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旅游人才创新环境。“十二五”期间,酒泉市实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221”工程,确保在“十二五”期间培育20位优秀文化企业家、20名文化创业之星,每年培养100个文化产业方面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地方职业院校在2014-2015年向文化产业发展输送文化旅游、动漫制作、艺术设计类专业及管理人才超过600人,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坚持引进、培养、开发相结合,统筹推进文化旅游管理干部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技术研发与市场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2.5一体化发展策略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间的深度协作,共赢思维是开展协作的关键。酒嘉两市必须树立“大旅游,大发展,大区域”的观念,提倡区域协作精神,遵循旅游市场发展规律,广泛开展区域协作,优势互补,统一管理,建设互补的文化旅游产品群,共同致力于区域旅游做大做强,实现合作、互动、共赢。在两市旅游开发一体化、交通建设一体化、市场开发一体化、信息服务和人才培养一体化的合作平台上,鼓励支持旅游企业联合创新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以合作共赢为前提,通过“共推、共建”,建立区域文化旅游发展的利益分享机制。以区域文化旅游整体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文化旅游市场发展创新的联动机制,通过对酒嘉区域内文化资源脉络的梳理与文化资源特色的提炼,形成能够被市场和内部广泛认同的宣传形象,建立信息的联动机制,制定统一的文化旅游发展政策,打造一体化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文化旅游新业态的产生改变了以往对文化资源的片面依赖性,扩展了文化旅游产品类型,深化其内涵。以旅游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开发交叉性的、边沿化的、深度化的文化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化,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发展推动了文化旅游产业在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组织结构层面的调整转型和优化升级,促进形成文化旅游与科技、观光、游乐、美食、修学、康体、娱乐、休闲等多要素、多层面一体发展的多元文化旅游产业结构,推动旅游业增长方式的改变,实现旅游业的优化升级,满足了人们日益变化的旅游需求,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文化旅游新业态的出现,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塑造大旅游发展体系的良好发展环境,拓展了旅游市场范围,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保证了文化资源要素的有效组合和高效利用,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甦.旅游业态创新体系构成要素及动力机制探析[J].时代金融,2012.

[2]李雪丽.新业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江苏商论,2011.

[3]张文建.旅游产业转型:业态创新机理与拓展领域[J].上海管理科学,2011.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7

国务院确定从今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这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是与亿万群众息息相关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工作和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旅游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文明健康的广泛认同,体现了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旅游休闲的新期待,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大众化、全民化的时代已经来临。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带动力大、资源消耗低,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和民生产业。多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在发展旅游业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打造了“走遍四海,还是”的旅游品牌和“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城市品牌,创建了国内唯一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群,全市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不断提高,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前,国际国内旅游业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期,旅游产业上升为国家支柱产业,旅游日成为全民的节日,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定位为全省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产业,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旅游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要加快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海、岛、滩、湾、林、温泉等资源优势和文化基础条件,以千公里海岸线为依托,以刘公岛为龙头,以福文化为主题,着力推进旅游业由传统低端向现代高端转变,由观光型向度假型转变,由单纯重景观建设向重旅游文化精品建设转变,由点式开发向串珠成链、资源整合转变,努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拉长旅游产业链条。要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好运角、双岛湾、九龙湾、文登香水海、山等旅游精品景区建设,积极开发一批温泉、海水热疗、游艇、垂钓、高尔夫、滑雪、滨海小城镇等高端旅游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要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商贸和工农业的融合发展,策划开发一批休闲农业、渔家乐、乡村旅游、工业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美食旅游、商务会展旅游等产品,推出富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和商品,形成覆盖各个行业的大旅游格局,让游客到留得下、玩得开、吃得好、带着走。

要进一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结合今年中国旅游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题,扎实开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行动,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结合,努力用文化统领旅游、支撑旅游、包装旅游,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实现旅游开发有文化内涵,旅游经营有人文特质,旅游商品有文化创意,旅游餐饮有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艺演出和节庆活动。积极利用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体育场馆等设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公共媒体要开设旅游栏目,加大旅游公益宣传力度,宣传旅游“寓学于游、寓教于游、寓乐于游”的功能,构建旅游与文化共融共兴的格局。

要不断优化旅游整体环境。按照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要求,精心组织主题活动,广泛开展公益惠民活动,深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关心旅游、支持旅游,把旅游日办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宣传日、推广日和发展日,使人民群众共同分享旅游业发展的成果,真正享受旅游带来的开心、快乐和健康。要把发展旅游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宜居城市建设,加快旅游交通、停车场所、游客服务中心、城市旅游厕所、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等城市旅游要素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全市环境卫生状况,大幅度提升城市旅游功能。要突出便民利民惠民的主题,开放城市公园、文化馆、博物院、科技馆、图书馆、艺术馆等,全面落实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和学生等特殊人群门票优惠政策,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真正让老百姓受益。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客为先、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在各景点、旅行社、宾馆酒店等窗口单位大力推行规范服务、诚信服务、优质服务,在全社会进一步强化“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意识,努力构建“依法、公平、诚信、优质、和谐”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人民热情好客、文明待客的良好形象,让来威游客真正感受到宾至如归。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8

关键词:“旅游+”;民俗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9日

一、引言

旅游产业,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旅游+”把旅游业的要素渗入、融进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共同进步,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新型业态、新型发展模式和新型产业结构体系。总之,“旅游+”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2015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概念,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构建中国旅游的发展格局。即把旅游作为一个平台,来整合其他社会资源,把旅游产业作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把“旅游+”作为工具来构建新业态下旅游新路径;将“旅游+”作为手段用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作为一种现代的旅游活动发展起来。30多年来,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民俗文化的见解和认识。在《中国旅游百科全书》中,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观赏、考察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是民俗与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激发旅游者的动机,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想要旅游的冲动。当前,文化旅游已成为新业态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由于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旅游+”的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实现“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的重要旅游形式。从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区域性、神秘性、文化性与传承性,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独具魅力的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悉数呈献给游客,能够有效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弘扬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对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现阶段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规划欠科学。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一个科学完善的旅游开发规划是各种旅游建设成功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上也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但是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部分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本质上并没有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的实际水平,加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利用不合理、市场开拓不完善,致使当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二)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是在于民族地形的复杂性,景区的道路设置不够畅通,增大了游客进入的困难性,严重抑制了游客的整体数量,这就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二是在于后备资源供应滞后化,当前民族地区除较早开发的个别资源突出地区,具备较好的基础供应条件外,许多一般资源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都存在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三是信息传播闭塞化,当今社会是智慧旅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是发展旅游的关键。但是部分民族地区仍存在网络通讯设施落后的问题,导致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出现无信号无网络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发展。除此以外,景区排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缺失,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明显抑制了整个民族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旅游的经济效益和联动作用。

(三)产品创意缺亮点。当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缺乏创新点,尤其是对体验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少,大部分景区是吃吃特色的饭菜,简单参观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和生活环境,而对当地真正的生活缺少体验。当下正是体验经济时代,体验作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应当被我们应用在产品开发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搞民族聚居的微缩型生活景区建设,意在完整展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但是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相互模仿和复制,既没有体现原有的民族特色,还造成了服务产品的严重同质化。当然,体验经济下少不了对民俗表演节目的展示,但是有的景区过分热衷于制造伪民俗,采取杜撰与附会等方式,给游客造成了错觉,这对特有的民俗与风情的传承是不利的。然而,当下的旅游者尤其是民俗爱好旅游者,他们怀着对少数民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在意、更关注的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游客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而恰恰是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活动。

(四)服务水平不够高。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直接服务,同样民俗文化旅游业提供的也是这种无形的服务。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微观上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的服务水平,从宏观上说会影响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导游作为游客参观游览的伙伴,要充分体现作为游客的另一双眼睛的作用,在导游过程中讲解景点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还要和游客互动,激发游客的兴趣,提高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整体印象;除此以外,民俗文化旅游地的酒店大多数都是私人经营的家庭式旅社,这些经营者由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降低了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满意度。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的新时代下民俗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

(五)保护力度不健全。20世纪80年代时,我们普遍认为旅游是无烟产业,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慢慢发现旅游并不是无烟的,相反旅游过程中的交通废气、景区污染已然成为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在讨论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时不可避免要讨论到保护问题。首先是环境的保护问题。随着大众度假时代的到来,游客的规模越来越大,旅游的超负荷接待增大了保护的难度。现阶段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更多是追求经济效益,进行掠夺式开发,并不重视民俗文化得以繁衍生存的生态环境,如景区的违章建筑问题、污染排放问题;其次是文化的保护问题,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民俗文化的商业化问题。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旅游中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一堂,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随着外来文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长此以往,旅游地民俗文化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异化甚至同化,民族特有的神秘感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然而,民俗文化旅游地,本就是以民族独特的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这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被现代文明所改变,那么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经营者大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过分的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使民俗文化旅游趋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

(六)投资方式范围小。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既要有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虽然国家每年都安排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了对旅游、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投入,然而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现有的基础设施承载负担过重,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旅游+”背景下众筹逐渐成为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式。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包括发起人、跟投人、平台等,是指一种向大众募资,来支持发起人或组织的一种投资形式,由于众筹的投资来源比较多,未来众筹将会是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创新理念、创新思维,树立起创新的意识,具体来讲就是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七个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创新性的发展战略。

(一)整合区域化资源。“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应该是在资源整合驱动下的民俗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民俗文化产业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一方面通过广告电视作品或专题纪录片、多语种旅游网站,来展示旅游;另一方面通过影视节目或节日会展等重大事件来整合现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或已经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影视节目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同时,影视节目对旅游目的地的展示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对潜在旅游者形成有效持久的刺激,这对转化为现实旅游者是非常有作用的。《花样姐姐》、《爸爸去哪儿》等影视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的繁荣发展。因此,制作有内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节目对扩大旅游地民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下的民俗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民俗文化资源小范围内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在全省文化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下进行的整合。具体是在省内已有成熟景区基础上,达成“大带小,强带弱,先带后”的规划思路,即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以竞争强资源带动弱势资源,以先发展起来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规划思路,如以精品景区中的大景点带动地域性的小景点;以处于强发展阶段的景点带动发展弱的旅游景点;以先发展起来的成熟景区带动后发展的景区。

(二)打造创意化产品。“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的重点应是加强旅游产品及项目的开发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区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结合具体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新产品和旅游新项目,这是实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关键。我国五千年文化积淀,56个民族集聚发展,因而大力推动旅游与民俗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不仅传播了民族文明,还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

(三)搭建信息化平台。在技术力量的作用下,“互联网+”正在全面地改变着各个行业,同样拥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量、旨在追求愉悦生活、饱含人文交流优势的旅游,也正通过“旅游+”给旅游行业带来深刻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很明显,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地区联动发展的意识薄弱,各个地区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平台进行旅游资源的交流与分享,不仅使地区的旅游发展差异日趋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旅游+”下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进程,因而尽快搭建跨界的信息交流平台,对于不同地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加强在线上的定期沟通以外,积极促成线下旅游相关会议的召开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培育优质化人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属于知识及资源双密集型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竞争力的强弱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人才的影响,优质的人才是旅游产业实现创新的关键。为此,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具体来讲,就是在高等院校确定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合作,构建科学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考虑成立职业性学校,培养旅游专门人才。最重要的是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参加必要的培训,以及开设模拟导游和讲解员课程,实地强化基层人员素质;二是是扩大从业人员的来源,吸纳社会未就业人员,组织旅游专业培训,引进从事旅游研究、规划、营销、策划、纪念品开发等专业人才;三是激励机制,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归宿感和成就感,给予员工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员工亲身的参与进来,既能锻炼自身的能力,拓宽职业生涯的通道,同时可使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还要保持公平、平等的薪酬待遇,同时为一些紧缺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设立高职高薪的回报体系,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外流。

(五)开发多元化产品。新常态下旅游产业是商养学闲情奇六要素俱全的产业体系,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空间很大。然而目前很多景区存在特色性和体验性较低的娱乐项目的问题,因此要将民俗文化中的娱乐活动设置与“旅游+”深度融合,用民俗文化要素丰富旅游的体验项目。首先,应把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转变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其次,要积极借鉴经验,尤其是国内外成熟民俗景区与“旅游+”融合实践的经验,建设融合休闲、文化、购物、体验、观光的现代性民俗文化旅游区。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的同时,严肃整顿不恰当文化,主动融入时尚元素,合理开发以体验性为基础的娱乐休闲旅游产品,有机结合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创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产品设计,构建完善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游客的需求角度来看,要开发特色化、专一化旅游线路,如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如对中小学生推出“教育游”、“少数民族风情游”,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体验不同文化;针对大学生推出“民俗探险游”、“文化体验游”,以此来满足90后大学生求新求奇的需要;针对情侣推出“浪漫蜜月游”,可体验少数民族的婚庆事宜;针对银发市场推出“休闲保健游”来满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针对短途游客推出“一两日游”;对国外游客主推“民族历史文化游”以及“民族建筑文化游”等。

(六)塑造一体化品牌。营销的概念源于管理学。现将营销中的整合概念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上,则是指以游客为中心,对不同区域、不同资源进行融合,统一发展的目标,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就单个民俗景点来说,要从景区内部提高民俗文化内涵。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民族区域的特色资源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对于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民俗旅游产品,可以采取“大带小”的理念,在具体发展时,直接把有知名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成旅游产品,在原真性基础上打造精品旅游区,构建民俗文化旅游体系中的高端旅游产品;对即将失传或者已失传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查找历史书籍记载,挖掘历史面貌,以人造微缩景观的方式再现出来。从游客角度来讲,基于游客对民俗特色文化的兴趣,应进行不同开发层次及营销整合。如调查游客群中男女比例、年龄比例、职业构成、旅游方式等,做到在资源的开发和项目的设置上男女游客的比例恰当;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上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群体进行营销。在旅游方式上,自由行、自助游、自驾游等,逐渐成为旅游中的主流,因此应该加大对道路、宿营地等基础旅游设施的建设。总之,从游客的需求和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是有重要意义的。

(七)持续生态化发展。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也保证了文化的传承性。在黄金周、小长假等时期,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游客数量信息,实现对游客人数的合理控制;在景区,设置节能型、环保型车辆。着重听取民俗文化的传承者意见,尊重当地居民意愿,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适度的利用,使得民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自然地进行传承。地方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水平,研究制定民俗旅游的整体生态发展规划,发挥政府部门在旅游中的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各级分管部门的力量,加强民俗旅游景点的可行性论证与生态建设;积极鼓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严厉制止滥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商业,营造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总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民俗又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已经融入到旅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而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成分,在大众度假时代到来之前,研究其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创新型生态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图1)

四、结语

旅游活动是一种涉及面非常复杂的活动内容,其旅游资源要素、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产业边界都是不断扩展的,随着“旅游+”的提出,旅游活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融合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心理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带动了工业、农业、教育、物流、养老养生、婚俗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研究“旅游+”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就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旅游+”的背景,以旅游中的各种融合为研究基础,分析了民俗文化这种民族特殊的旅游形式,在实际旅游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观念认识不足、产品创意、旅游服务、保护力度、投资主体、品牌营销等,并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战略。当然,推动“旅游+”还需要市场的配合和政府监督,既然研究的是“旅游+”,就不妨称之为“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我们知道,在经济学中市场总是被称为无形的手,这只无形的手在旅游市场中为旅游资源配置、旅游基础建设、旅游需求的满足、旅游景区的规划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动力系统;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政府”相对来说就是实物形态存在,不妨称之为有形的手,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和法律条例保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政府的公报、政策也会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导向性,正如我们所研究的“旅游+”,就是在政府的号召下新兴的研究方向。同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一样,既要通过市场的力量,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拓展旅游的边界,扩大旅游的影响;也需要依靠行政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进行资源配置,在“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的平衡中也需要有这样的匹配性,同时也要融合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这样对“旅游+”的融合、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相互匹配、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就会有很重大的作用。

“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平台的功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仅要实现“旅游+互联网”,也要实现“旅游+产业”、比如农业、工业、文化、物流等,互联网毋庸置疑,正在以其强大的技术力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十分需要关注在“旅游+”下旅游发展各个面的研究。可以想象“未来景区”可以实现“旅游+技术”,也就是发展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旅游+”的有效实现形式,就体来讲就是通过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技术手段,为景区打造集电子智能服务、数据分析能力、网络营销平台的于一体的旅游科技信息融合方案,同时也是践行旅游行业“互联网+”和实现从供给侧改革,来推进旅游行业全新发展的有益尝试,标志着“互联网+旅游”新模式的正式开启。作为“旅游+”带领下的未来景区,将会以更美好的姿态迎接访客的到来,如扫码支付景区门票、景区地图电子导览和解说系统等在内的全线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8.21.

[2]宋子千.“旅游+”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n].中国旅游报,2015.9.18.1.

[3]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刘敏,潘贵渝.民俗生态旅游新模式研究[J].新经济,2015.17.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9

关键词:旅游立省;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2008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提出了“旅游立省”的发展战略,这是一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时刻,提出该发展战略对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两个“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认真研究和论证“旅游立省”发展战略的内涵,制定实施该战略的措施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旅游立省”战略的内涵和意义

1.内涵

首先,“旅游立省”战略对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意义。旅游立省不仅是把旅游业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发展,而是要通过其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业是经济的基石和支柱产业,是经济社会中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

其次,“旅游立省”战略是重要的社会发展战略。通过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将带动社会建设多方面事业的发展。

再次,“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兼顾当代和未来的战略。

最后,“旅游立省”战略是整体性战略。在全省总体目标和规划的指导下,全省各地区各方面协调一致发展。

综上所述,“旅游立省”战略是关于河南长远可持续发展,关系全局,带动经济社会建设各项事业实施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

2.意义

①“旅游立省”战略是发挥河南资源优势的科学发展战略。河南是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处于全国前列,但人均GDp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河南缺乏能源(煤炭除外)和矿产等发展工业的资源,却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乃中华乃至世界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大省;河南是第一农业大省,但4700万农村劳动力中有2800万的剩余劳动力,人均耕地仅1.4亩,是一个农村经济较为落后、耕地资源稀缺的省份;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具有极丰富的人力资源且人力成本低廉;河南具有极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发达方便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使区位优势得以极大发挥,更突出了发展旅游的优势地位。

分析比较河南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从省情出发扬长避短,最适合发展的产业应是旅游业。“旅游立省”战略正是在深刻分析了河南省情后提出的,是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适合发展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科学战略。

②河南的产业结构需要发展旅游业。经济大而不强已成为人们对河南经济的共识,其重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且发展缓慢。2007年河南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9.3%,落后于全国平均水9.8个百分点。另一重要原因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率较低,2007年全省城镇化率仅为34%,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农村经济形式单一,大量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稳定转移,劳动生产率较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上述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河南经济要由大变强,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城镇化率。

旅游业是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能源消耗低,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扩大就业,是河南调整产业结构,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旅游业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拉动内需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旅游已渐成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2007年我国国内旅游达16.1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7770.62亿元人民币,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旅游业的大力发展,高水平的旅游服务必将催生人们的旅游动机,增大旅游消费拉动内需。

旅游业是外向型产业,旅游业为我国对外开放,创收外汇作出了重大贡献。我省经济外向型比较弱,旅游业可以凭借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到河南消费,以最经济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

分析河南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内需,发展外向型经济,都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所以说“旅游立省”战略,是河南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建立外向型经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③“旅游立省”是实现两个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将会对经济建设起到巨大的推进和带动作用,是增强经济实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经济建设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旅游活动与文化活动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社会活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关联度很高的产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寻找文化和旅游的最佳结合点,可把两者有机结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产业结合,旅游的文化内涵得到提高和深化,增强吸引力;文化产业借旅游业开发市场发展繁荣;两者互相延伸,互相渗透,结成有机体形成新的产业。文化旅游将成为文化产业的生力军,成为旅游产业的优质板块。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头戏。因此,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将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综上分析,“旅游立省”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实现省委、省政府总体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是保证发展目标实现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论\文\网Lunwennet\Com]

二、河南旅游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河南旅游业取得了巨大成绩。2007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1.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52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9%,旅游业的总体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但旅游业无论从规模、效益、质量和地位都与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相称,与旅游发达地区及周边省份有着一定差距。河南虽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大省但并非旅游强省,之所以大而不强综合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

虽各级政府都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只是把旅游业作为一个辅助的、装点性行业,甚至把旅游业混同于接来送往。在建设项目安排、人才培育、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实质方面旅游业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旅游业法律地位不明确

旅游业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旅游业的地位。使得旅游业发展没有法律依据,往往因领导人的更迭或政府换届,对旅游业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态度。

3.缺乏对旅游发展的统一管理体制

旅游资源、旅游企业,被多个部门和地方分割管理,自成体系,从各自利益出发,往往互相掣肘形不成发展合力。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不具备对旅游业发展的统筹及协调的职能和能力。

4.全省缺乏统一的旅游形象

河南没有一个统一的、鲜明的旅游形象,对宣传河南,吸引旅游者和投资者很不利。

5.旅游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较短

旅游业的产业规模较小,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旅游区域优势不相称。旅游业产业链条较短,没有充分发挥拉动作用。在旅游总体收入中门票收入占了主要部分,有人称河南旅游经济为门票经济。在诸如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文化娱乐等方面一直是旅游业的“短腿”。1999~2007年,河南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该省旅游总收入的15%左右,远低于全国25%的平均水平,较旅游发达省份的40%更低。旅游业缺乏与其它产业的结合,没有形成新的共同发展的产业。

6.旅游业的外向型较弱

入境旅游一直是河南旅游的薄弱环节,入境客源人数少,收入低,客源目的地单一。2007年入境旅游为88.09万人次,入境旅游接待收入3.18亿美元,分别居全国第19位和20位,在中部6省中居第4位。客源分布国家和地区较少,主要来自港、澳、台、南韩、日本、东南亚,欧美游客比例很小。薄弱的外向型旅游限制了旅游对外向型经济的拉动,减弱了对外形象传播的作用。

7.旅游企业弱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河南旅游企业普遍弱小,缺乏核心竞争力。旅行社业是旅游业的龙头行业,河南旅行社业基本可以用小、散、弱、乱评价。全省991家旅行社,每年进入全国百强的旅行社仅有一家,大大落后与其他省份。近年河南高档次的星级饭店增加较多,但没有世界著名的饭店,整体实力不强,服务质量、管理水平不高。旅游交通是河南一大优势,河南是全国重要铁路和公路交通枢纽。但国际航空航线少、航班稀,入境旅游进入性较差,成为制约入境旅游的重要因素。旅游景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龙门石窟、少林寺等国家五a级景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但对全省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的评价、规划和整合,缺乏合力。

三、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对策建议

1.增强和统一对“旅游立省”战略的认识

各级政府应增强对“旅游战略”的认识,深刻理解其意义和内涵,认清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科学认识河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现状和差距。全省上下对“旅游立省”战略形成共识。

2.加强立法确立旅游业地位

加强旅游立法工作,将“旅游立省”从法律上确立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结合本省实际,在制定地方旅游法规方面走在全国前面,加强旅游执法的质量和力度,使旅游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健康发展。

3.在旅游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通过制定适合旅游业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政策、人才政策,政府投资导向等举措,引导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使政府始终处于旅游发展的主导地位。建议成立省旅游委员会,统一领导全省的旅游工作,协调隶属于各地、政府各部门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行使法律赋予的省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

4.树立全省统一的旅游形象

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资源的文化特点和内涵,设计河南旅游形象。采取统一的具有鲜明特点的语言、图形、音乐符号表达和传播旅游形象。反复宣传和传播,使之逐渐深入人心。

5.制定统一的长期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统一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要在总的规划下进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旅游项目建设要突出特点,彰显中原文化特色,力求体现项目的唯一性,增加竞争力和吸引力。

6.“旅游立省”战略要和“文化强省”战略有机结合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和“文化强省”战略有机结合。寻找旅游和文化的最佳结合点,合理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拉长旅游产业链,拓展文化产业。

7.“旅游立省”战略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要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相结合,应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重点,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形成新的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8.“旅游立省”战略要与中原城市群战略相结合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要与中原城市群战略相结合。在中原城市群的建设中,整合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资源、规模结构和功能分工,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形成统一的旅游大市场。逐步实现城市群的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生态共建、各具特色、协调发展,构筑中原城市群旅游经济隆起带。

9.拉长旅游产业链充分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

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首先从拉长旅游产业链做起,在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做足文章,提升旅游综合功能,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链。加快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制定政策鼓励旅游文化产品的创新,对旅游商品的设计和生产,给予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对民间工艺品、艺术品、传统产品要挖掘、保护,培养传人,积极扶持生产和销售。

10.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增强河南旅游的外向型

发展入境旅游应在打造有特色的旅游精品基础上,加强对外旅游宣传和促销,拓展客源市场。打破常规走在其他省市前面,采取吸引外国旅行商投资办旅行社的策略。目前重点应对日、韩、美、德、英、法、澳、意等客源国和港、台的大旅行商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到河南开办旅行社,利用其客源市场资源发展入境旅游。

11.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

对旅游资源科学评价、认真整合,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突出其特点,改善环境,提高服务品质,极大增加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以龙门石窟、少林寺等知名景区点为核心内容,打造具有垄断性的,代表河南形象,国内人人皆知、国际著名的世界级旅游精品。

12.组建旅游企业集团,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资金为纽带,以资源为依托、以人才为核心,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限制,冲破体制束缚,招商引资,整合资源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

“旅游立省”战略是一项重大决策,实施此项战略关系到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亿万河南人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关于“旅游立省”战略的理论,积极科学的实施“旅游立省”战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在实施“旅游立省”战略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破解决各种难题。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确保“旅游立省”战略的正确实施,推进河南经济社会建设又快又好的健康发展。[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河南“旅游立省”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eB/oL].河南旅游咨询网,2008.

[2]edwardinskeep,张凌云译.旅游规划[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王大悟,魏小安.新编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篇10

(一)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简化审批手续,鼓励社会资本公平参与旅游业发展,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负责。列第一位者为牵头部门或单位,下同)

(二)推进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支持民营和中小旅游企业发展,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旅游局、国资委、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负责)

(三)积极引进外资旅游企业。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对外商投资旅行社开放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旅游局、商务部负责)

(四)按照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旅游局、中央编办负责)

(五)支持各地开展旅游综合改革和专项改革试点。(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负责)

(六)旅游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加快职能转变,把应当由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和机构转移出去。五年内,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的人员和财务关系要与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脱钩。(旅游局牵头负责)

二、优化旅游消费环境

(一)建立以游客评价为主的旅游目的地评价机制。(旅游局负责)

(二)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要提前半年向社会公布,所有旅游收费均应按规定向社会公示。全面落实旅游景区对老年人和学生等特殊人群门票优惠政策。(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增加旅游目的地与主要客源地间的航线航班、旅游列车,完善旅客列车车票的预售和异地购票办法。(铁道部、民航局负责)

(四)城市公交服务网络要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公路服务区要拓展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旅游局负责)

(五)规范引导自发性旅游活动。(旅游局负责)

(六)博物馆、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服务网点等在旅游旺季适当延长开放和服务时间。(文化部、银监会、邮政局、文物局负责)

(七)各类经营场所的公用厕所对游客开放。(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八)建立健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旅游信息资源共享。(旅游局负责)

(九)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公共媒体要积极开设旅游栏目,加大旅游公益宣传力度。(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央外宣办负责)

三、倡导文明健康的旅游方式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使城乡居民在旅游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引导旅游者自觉按照《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文明出行、文明消费。(中央文明办、旅游局负责)

四、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发展改革委、旅游局负责)

(二)加强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建设水路客运码头要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求。(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加快推进中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完善旅游航线网络。(民航局、发展改革委负责)

(四)确保景区和交通沿线通信顺畅。(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林业局负责)

(五)加强重点城市游客集散中心建设。(旅游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六)通过五年努力,全国所有a级景区旅游交通基本畅通,旅游标识系统基本完善,旅游厕所基本达标,景区停车场基本满足需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旅游局负责)

五、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一)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旅游局、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负责)

(二)合理利用民族村寨、古村古镇,建设特色景观旅游村镇,规范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等旅游产品。(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负责)

(三)依托部级文化、自然遗产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发展改革委、旅游局、文物局、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林业局、国土资源部、海洋局负责)

(四)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负责)

(五)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体育总局、旅游局负责)

(六)继续发展红色旅游。(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负责)

六、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一)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负责)

(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三)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四)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旅游局、商务部、体育总局负责)

(五)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提高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商务部、旅游局负责)

(六)以大型国际展会、重要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商务部、文化部、体育总局、旅游局负责)

七、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一)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鼓励专业化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旅游局负责)

(二)健全旅游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旅游局、国家标准委、商务部、卫生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三)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全面提升旅游企业、景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旅游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负责)

八、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一)加强旅游开发建设中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文化部、旅游局、林业局、文物局、海洋局负责)

(二)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创意水平,突出旅游餐饮文化特色。(商务部、文化部、旅游局负责)

(三)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文化部、旅游局负责)

(四)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文化部、文物局、民政部、体育总局、旅游局负责)

(五)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旅游局、中央外宣办负责)

九、推进节能环保

(一)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旅游局、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商务部负责)

(二)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环境保护部、能源局、旅游局、商务部负责)

(三)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旅游局、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林业局、文物局、海洋局、水利部负责)

十、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一)利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培育中西部和边疆民族地区特色优势旅游产业。有序推进香格里拉、丝绸之路、长江三峡、青藏铁路沿线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泛珠三角地区、海峡西岸、北部湾地区等区域旅游业发展。(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民委、旅游局负责)

(二)促进内地居民赴香港、澳门旅游,加强海峡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旅游局、公安部、港澳办、台办负责)

十一、加强规划和法制建设

(一)制定全国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负责)

(二)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基础设施规划、村镇规划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需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铁道部、民航局、海洋局、旅游局负责)

(三)制定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设立“中国旅游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旅游局、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四)抓紧旅游综合立法,加快制定旅游市场监管、资源保护、从业规范等专项法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法制办、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二、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建设

(一)落实地方政府、经营主体、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二)健全旅游监管体系,完善旅游质量监管机构,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和旅游投诉处理。(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三)旅游、工商、公安、商务、卫生、质检、价格等部门加强联合执法,开展打击非法从事旅游经营活动,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欺诈行为,维护游客合法权益。(旅游局、工商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负责)

(四)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制订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店信用等级制度。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十三、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建设

(一)整合旅游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提高旅游教育水平。(教育部、旅游局负责)

(二)建立和完善旅游职业资格和职称制度,健全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旅游局负责)

(三)抓紧改革完善导游等级制度,提高导游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离退休老专家、老教师从事导游工作。(旅游局负责)

(四)实施全国旅游培训计划,加强对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文化遗产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五年内完成对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旅游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

十四、加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一)以旅游交通、旅游设施、旅游餐饮安全为重点,严格安全标准,完善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旅游局、安全监管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民航局等部门负责)

(二)完善旅游安全提示预警制度。重点旅游地区要建立旅游专业气象、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等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旅游局、气象局、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海洋局负责)

(三)防止重大突发疫情通过旅行途径扩散。(旅游局、卫生部、农业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民航局负责)

(四)推动建立旅游紧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健全出境游客紧急救助机制,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旅游局、外交部负责)

(五)搞好旅游保险服务,增加保险品种,扩大投保范围,提高理赔效率。(保监会、旅游局负责)

十五、加大政府投入

(一)地方各级政府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加大对旅游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二)中央政府投资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重点景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改革委、旅游局负责)

(三)国家旅游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国家旅游形象宣传、规划编制、人才培训、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财政部、旅游局负责)

(四)安排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外贸发展基金以及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时,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给予支持。(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五)把旅游促进就业纳入就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培训计划,落实好相关扶持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旅游局负责)

(六)完善“家电下乡”政策,支持从事“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的农民批量购买家电产品和汽车摩托车。(财政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十六、加大金融支持

(一)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可享受中小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潜力但暂时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金融机构要按规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进一步完善旅游企业融资担保等信用增强体系,加大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的担保力度。(人民银行、银监会负责)

(二)拓宽旅游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对商业性开发景区可以开办依托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等质押贷款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券和中期票据,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发展改革委负责)

(三)鼓励消费金融公司在试点过程中积极提供旅游消费信贷服务。积极推进金融机构和旅游企业开展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旅游消费需要的金融产品,增强银行卡的旅游服务功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负责)

十七、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

(一)落实宾馆饭店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政策。(发展改革委、旅游局负责)

(二)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旅游局、财政部负责)

(三)旅行社按营业收入缴纳的各种收费,计征基数应扣除各类代收服务费。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并已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的旅游企业,缴纳污水处理费后,免征排污费。(发展改革委、旅游局负责)

(四)旅游企业用于宣传促销的费用依法纳入企业经营成本。(税务总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