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07

教育职业分析篇1

职业一词最基本的定义,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的特征,从职业学的观点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描述。在宏观层面,职业具有四个特征:群集式工作资格,即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决定的职业从业能力;规范性工作领域,即由职业资格以及工作手段、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决定的社会的职业劳动分工;层级型工作空间,即由从业者的职业资格与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并根据劳动组织结构决定的职业活动范围;社会化工作价值,即由劳动者的职业贡献所决定的社会的职业价值认可。在微观层面,职业也具有四个特征:确定的工作对象,如材料、产品或人;确定的工作手段,如机器、工具、仪器、计算机等;确定的工作地点,如产业部门、行业领域所决定的劳动场所;确定的工作岗位,如单位、部门和机构里的具体劳动位置(操作、检验、维修、管理等)。

由此,职业至少具有三个维度:即个体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职业资格,个体职业活动在劳动分工中的地位所具有的职业功能,个体通过职业活动实现自我融入社会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社会形态。这表明,职业有着丰富的社会学内涵,职业是现代人在现代社会里所具备的最重要的社会保障因素之一。国际上,德国职业教育界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职业方面,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在德国人看来,职业不仅是个体所习得的职业资格与所获得的工作经验的一种组合,更重要的是个体与社会融合的一种载体,是个人社会定位的一种媒介,也是个体与社会交往的最本质的一个空间。正是通过专门的职业劳动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才能对社会环境稳定与个人心理稳定实施有效的调节与控制。职业是社会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融入的最本质的要素。

二、关于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职业的上述特征就决定了与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属性。这种职业属性,即专业与职业的紧密关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专业划分的基础与相关职业在职业资格(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所具有的一致性;二是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与相关职业在职业功能方面所具有的一致性;三是专业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相关职业在劳动过程、工作环境和活动空间(职业情境)方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四是专业的社会认同与相关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及其社会价值判断方面所具有的一致性。由此,根据职业性原则划分的专业,应具有职业定向功能、生计主导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但是,如前所述,职业教育的专业并不等同于职业。

专业是社会分工、职业归并和价值认可的产物。鉴于此,专业的数量既与职业分工的专门化程度相关,又受科学的合理性与效益的最大化的制约,所以专业划分应尽可能多地覆盖社会职业或工作岗位。根据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应从一组已有的或新出现的相关职业或岗位分析入手,通过职业分析的方法列出这些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职业环境和职业能力的同一性原则,对各职业或岗位的共同点进行归纳。如果一组相关职业或岗位具有共同的基础文化要求、共同的专业基础、相近的专业技能,而且具有共同组织专业教学的可行性,有适宜的培养规模和必要的教学条件,就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新的专业进行教学试验。

教育职业分析篇2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远程教育既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借鉴国外优秀发展经验,发挥我国远程教育优势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远程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和重要使命。文章在探讨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可行性后,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从转变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增加经费投入、扩展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等方面,为完善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供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

远程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启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农业的基础地位越来越突出,职业农民的发展和教育成为世界各国亟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新常态下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党的十之后,我国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增长速度与方式以适应现阶段国家发展需求,农村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的整体素质作为核心问题成为此次调整的关键所在。毫无疑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但我国不是一个农业强国,“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和“四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农业现展趋势是当前发展亟须突破的瓶颈之一。远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教育方面积累宝贵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借鉴发达国家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上的经验和优势,将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注入新的活力。

一、字斟句酌:新型职业农民含义解读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经济活动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为主体,并以此为生活来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2005年,农业部的《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首次提出“职业农民”的概念;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又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农民;此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中,进一步强调新型职业农民建设的重要性[1]。与“传统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受到社会广泛尊重的独立职业而存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其农产品的生产不仅要满足家庭需求,还要满足社会消费者的需求,是能从价值内涵上提升生活质量达到“物质上共同富裕、精神上共同富有”的农民群体。

二、因地制宜: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我国农村远程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多媒体教育等三个阶段。最初的函授教育主要面向农村技术人员和农业干部等专门人才运用通信方式和短期面授结合的方式开展学历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以设备投入低、学习效率高、知识容量大、受众覆盖面广的特点对农村居民普及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尤其是中国农学会和中国农广校的参与保证教育的质量;网络多媒体教育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而快速发展,尤其是“村村通”“校校通”“农村干部远程教育体系”的提出,让农村远程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2],也为其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供可能。

1.农村远程教育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具备开展的先决条件和经验。我国运用远程教育开展农村居民素质提升上的教育活动由来已久,自改革开放第一项“绿色证书工程”到后期的“星火科技培训”“雨露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等的开展,为职业农民教育积累宝贵的经验,也形成初具规模的结构体系,这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2.远程教育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是信息化时代下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党的十提出“只有培养足够数量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时代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远程教育能使农民快捷、方便地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既能以新时念认同“农民”这一职业,也与工人、事业单位人员一样具有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从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充足的干劲和热情。

3.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支持也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营造客观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措施。“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教育新形势下农民理解经济新常态内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按照经济新常态要求切实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农村远程教育丰富的经验和相对完备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转型提供保障。

三、以往鉴来:国外远程教育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发展经验

当前,远程教育正广泛地融入中国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民素质教育等方面,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力量和实现手段,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与我国相比,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和教育体系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对于职业农民的素质教育也走在世界前列。纵览世界各国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按照地理和农业生产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北美地区、西欧地区和东亚地区等三种模式[3]。当前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经费投入和远程教育平台建设上已形成相对完备的组织体系,部分发展中国家也结合自身情况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制。尽管每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民整体素质各不相同,但从信息对照分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共同的特征:

1.加快新时代农民培养的法制化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粮食食品安全等问题,各国都以立法形式将其培养上升到国家意志层面,例如,美国国会每隔5年便对农业法案进行修订,陆续制定《2008年食品、保护和能源法》《2013年联邦农业改革和风险法案》等以适应经济和国际环境;韩国也通过制定《农渔民后继者育培养基本法》和《农渔民发展特别措施法》,给予农渔民后继者强大的法律支持和保护,从而将法律保障贯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全过程。

2.建立贯穿于各层次、各环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体系。不管是美国针对成年农民和准备务农的青壮年农民,或者英国高、中、初等三个年龄段农民培养层次,还是韩国的专业农民、青少年农民和农民后继者,都在不断细化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针对性和明确性,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农民队伍打好坚实基础。此外,充足的资金保障,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也是发达国家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上的共同特征。

四、他山之石:国外远程教育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启示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分析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上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借鉴其远程教育应用培养上成功的共同之处,即农民教育法制化保障、多元化教育体系、科学化资金投入等特征,由此结合我国农村远程教育现状,阐释国外远程教育应用于新型职业农民所给予的启示:

1.强化法律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上的导向作用,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及后继者。国外发展经验启示我们,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法规和配套制度建设,有助于明确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的地位、目标和任务,规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的管理制度、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内容。与国外立法贯穿于远程教育培训始终不同,目前我国的《农业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多属于原则性规定,并未在教育培训、创业扶持和考核监督上做出明确规定[4]。因而切合国际发展情况,适时立法推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条例》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上,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终身教育理念将有助于农村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借鉴韩国梯队人才培养的方式,放眼全局,有意识地从文化、技术、管理和市场意识等方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后继者,以政府优惠政策、提高社会保障等方式吸引后继者继续从事农业,避免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推行新型绿色证书制度,把农民获证与农业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紧密结合,让越来越多的农业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去,实现学以致用。

2.依据我国新农村建设和经济新常态要求,丰富并完善远程教育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上的教育资源和体系。目前,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经济新常态要求,我国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央电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远程教育项目[5],借鉴国外发展经验,不断完善资源建设、优化教育体系是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上,一方面,可以发挥慕课、微课等现代化网络教育视频短小、精练的特点,结合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覆盖面广、师生互动强和便携可移动的优势,将除了农业咨询和科技之外的其他经济、医疗、养老、卫生和心理健康等内容以远程教育的方式传达给每一个关注的农民,并积极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学习资源库,以满足终身学习需求;另一方面,由教育部和农业部整合普通高等教育与远程教育以“农学结合、弹性学制”的思路,合作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学标准与体系,切实保障远程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的科学性。

3.加大新型职业农民资金投入,建立灵活、便捷满足现代社会人员需求的远程教育平台。规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投入保障体系是发达国家职业农民培养模式的一大特色,政府投入资金,建立相应的远程教育学习平台,公开、透明培养经费都是发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我国农村远程教育本质上属于公益性的教育项目,依托政府部门组织的开展渠道方式单一、经费有限以及滞后的远程教育网络设备更新,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远程教育的培训质量。因而,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上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由政府引导,学校、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建立“站点+示范户”或“站点+基地”的培训模式,延伸远程教育至农村的各个角落[6],真正把农民对远程教育的潜在需要变为真正的迫切需要。此外,还应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激励政策和辅助政策,倡导在实践中提升职业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4.完善远程教育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育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分布不同的农业种类,并且区域农民素质参差不齐,为提升远程教育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针对性,避免资源浪费,应当建立政府、培养院校和新型职业农民等三者结合的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借鉴英国高、中、初等三档教育培养水平和美国成年农民以及准备务农的预备农民两档年龄水平进行分层培养模式,从而保障教育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结合我国国情,可在质量评价和考核体系上设立宏观、中层、微观等三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设置标准线,监控远程教育培训是否合格,并授予合格者相应证书;在中层设置区域教育考核评价标准,明确地区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人群,形成本土化质量体系;在微观上,为每个教育部门、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跟踪,注重过程化培养监督,也可引入非政府评价机构,以保证评价考核体系的公正性、客观性。

五、结语

基于远程教育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既是经济新常态和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大新课题,也是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核心所在。本文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在运用远程教育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启示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转变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增加经费投入、扩展远程网络教育平台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作者:史明艳单位: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连辉.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25-35.

[2]王鹏.中国农村远程教育发展及其走向[J].职教论坛,2014(12):33-35.

[3]蔡云凤,闫志利.中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14(3):154-157.

[4]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70-71.

[5]莫绍强,刘江林.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6(5):81-82.

[6]胡国亮.现代农村远程教育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12):159-160.

教育职业分析篇3

论文关键词:行业;职业教育;指导职能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部署下,建立政府主导下的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框架,是我国今后职业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要构建行业指导的职业教育机制体制框架,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行业和职业教育要具有价值互指性,是一种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关系,两者既相互需求,又能够互利共赢,在此基础上,发挥各自的职能,才能构建一个新型的体制机制模型。从职业教育对行业的需求分析,行业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性诉求;从行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职业教育是行业发展的历史需求,是行业本质特征的需求,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行业的职业教育指导职能主要有开展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统筹行业内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单独或联合举办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

一、职业教育对行业的需求

(一)行业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量

“中世纪以来的学徒制度一般被纳入近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体系中”,“而学徒制度是手工业行会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中世纪行会对技工师傅的培训。”在现代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中,德国的双元制是一种典型的行业企业与政府共同办学,行业企业起主要作用的办学模式,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中,各种行业协会(包括工商业行会、各手工业协会等)与企业界的雇主集团,依据本行业的发展需要,制定职业培训目标,共同开发课程,拟订考核办法和考试评价标准,它们既是职业教育事业的主要投资者,又是最大受益者,因此也是积极参与者。英国的职业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和推行现代学徒制度,该制度“由培训和企业委员会(tecs)和工业训练组织(industrytrainingorganizations,itos)配合企业共同实施。”“到2004年,至少有28%的16-24岁青年在工商企业进行18-24个月的现代学徒。”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由各行业组成的学徒制培训委员会21名代表中,除一名主席外,企业主和雇员各有10名代表,对培训需求、培训内容、标准和行业工种资格认证进行分析和建议。从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起源并形成于行业企业的需求,而且行业企业一直参与其中,是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行业指导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

我国行业组织的最初形态最早出现在宋朝,真正意义上的行业组织——行会出现在清朝前期,行会的产生催生了行会学徒制度,没有学徒经历的人便没有经营工商业的资格,[7]这样一来,行会就垄断了该行业的职业教育。至20世纪初,上海洋布业组成的行业组织上海振华堂洋布公所,先后开办了振华堂补习学校、义务学校等,使洋布业同仁能够获得专业进修机会,改变了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了行业和各企业的整体素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行业指导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法律文件和会议来推动行业指导职业教育: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明确提出各行业和有条件的企业要举办学校和训练班;1996年我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行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2002年,教育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2006年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国防科工委、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工商联联合发文,规范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办法;2006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11]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三)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理性诉求

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分析,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是为行业、企业培养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因此,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主要的服务对象之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调查行业的用人需求、技术需求,并以此确定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从职业教育内容上分析,职业教育主要是传授工作知识的教育,职业教育需要从行业了解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了解行业企业最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行业发展趋势,了解行业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用人标准、操作规范以及岗位职责,并以此确定相关专业课程内容,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够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就业;从职业教育考核分析,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教育已成共识,职业教育亟需行业参与制订职业教育教学考核标准,共同实施职业教育考核;从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和培训基地建设分析,职业教育的师资来源多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需要通过行业企业的专业实践来提升专业能力,同时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也是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专、兼职教师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从我国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社会需求分析,仅仅依靠政府独立办学很难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亟需有条件的行业企业通过各种形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二、行业对职业教育的渴求

(一)积极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是行业发展的历史需求

为了更有效地传递劳动经验、技术技巧,古代行会采用学徒制的形式来培养技工师傅。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作坊式的生产组织形式,劳动分工进一步细化,一个生产流程会被分解为几十道工序,分别由专人完成,稍加训练和培训,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自己工序上的行家里手。这就导致了工业革命时期,行业工厂雇佣廉价女工和童工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摧残儿童发展的做法也不符合资本主义的长远利益。为此,当时号称“世界工厂”的英国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例如1802年的《关于徒工的健康与道德的法律》和1819年的《工厂法》等。法律的执行也带来了另一种弊端,大量的贫民儿童在结束初等教育后在社会上游荡,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为缓和阶级矛盾,一些行业的大资本家开始创办各种形式的慈善学校,对贫苦儿童施以职业技术教育,为行业企业培养生产一线的劳动者。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职业岗位的科学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职业岗位更替速度加快,产业工人不但要具有初始职业岗位的技术能力,还必须具有适应职业岗位快速更替的知识、技术能力,因此,行业产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和依赖也越来越紧密,德国的行业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来满足行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日本则采用行业企业内部培训的方式进行职业教育,澳大利亚则由行业培训咨询机构制定和开发能力标准和课程,对学习者进行职业教育等等。

(二)积极参与和举办职业教育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口的质量,因此,任何一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在于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质量。舒尔茨认为,在现代化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投资作用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作用,而人力投资的核心则是教育投资,教育投资使隐藏在人体内部的能力得以增长,提高从业者的人口质量,从而带来更多的利润。例如“美国1900~1957年间,教育投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物力资本增长速度,其所获利润为:物力资本投资所赚回的利润增长了3.5倍,同时教育投资增加的利润则达到17.5倍。”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职业特性和技术特性,“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大生产中,在形成发达、专门劳动力方面,没有哪一种教育可以和职业教育相比。”经过职业教育,劳动力的形式和性质发生了改变,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智力水平,教育程度和生产技术水平,把非熟练的劳动力训练成熟练劳动力,提高未来劳动力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改变现有劳动力的形态,使其由从事简单劳动到从事复杂劳动,由从事一般性劳动到成为专门人才,更加适合生产变革的需要,通过人的职业劳动,能够成功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生产力的扩大再生产,从而最终达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教育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国正处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这对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业结构调整都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些专业化的劳动大军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力军。尽管这几年我国一直在加强职业教育,但是我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依据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2010年第三季度我国105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统计,从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49.4%,主要集中在初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1.5%。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均大于1,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分别为1.85、1.84、1.75。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技能结构现状,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我国1.4亿名产业工人中,技术工人7000万人,其中高级技术工人只有245万人,工人技师只有100万人左右,分别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和1.4%,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40%和20%。我国的高级技师全国只有7万多人,占技术工人的0.1%。从年龄结构上看,国内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平均年龄已经在52岁以上,呈现出老龄化趋势。从不同行业来看,高级技术工人短缺在制造行业比较突出,但是这一现象绝非制造业所仅有:全国电力行业138万职工中,高级技师和技师之和不足总数的2%,绝大多数年龄45岁以上;全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3400万人,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而在一线队伍中的高级技师不足0.3%,技师不足1%;全国煤炭行业96%的企业缺少机电专业人才,88%的企业缺少采矿专业人才和通风、安全、通信、计算机等专业人才。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技能结构这一现状,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行业产业的发展,削弱了“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行业的职业教育指导职能

(一)开展职业教育公共服务

我国的行业组织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方式成立和培育起来的行业协会,属于政府推动型的行业组织,这一行业组织类型使得我国的行业协会必须强调自己的服务职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认可。行业协会掌握着本行业最新的人才供求信息、人才技术结构、年龄结构、岗位空缺信息、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情况、职业岗位技术需求情况等,行业的职业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包括为本行业和职业院校提供行业统计,收集、分析和行业各种人才供求信息,并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综合本行业技术发展水平和国内国际经济发展需求为行业内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精准的信息服务,进行行业人力资源预测等;为行业内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科技成果中介服务,积极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工作;为行业内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职业中介服务,能够对已掌握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制定不同职业的职业素质测评方案,积极开展职业设计、岗位用人设计和培训项目设计,为企业和职业院校提供供需交流和就业援助工作。

(二)统筹优化行业内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

行业组织作为一种“互益性”组织,一定要积极为行业内的企业服务,以获得行业内企业相互的利益认同,这也是它得以存在的基础。行业组织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组织地位、拥有的丰富信息资源和职业教育资源,统筹优化行业内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积极沟通行业内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信息,为企业进行各种职业培训提供最新信息,使各种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积极参与、指导职业院校、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指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建设,指导和帮助他们制定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规划;积极组织行业内各种人才、技术和职业培训,以指导、帮助企业改善人才结构、技术结构和经营管理,最终实现行业、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三)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行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行业应该依法积极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教育目的是为行业企业培养一线的生产、服务、管理专门人才,行业最清楚本行业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情况,因此行业有义务指导、帮助职业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指导职业院校的课程开发,大力支持和鼓励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担任专兼职教师,接受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考察和实践,积极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提供实习场所和设备,参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职业技能标准的制订和检查评估工作,积极为他们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指导,协助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学习者提供就业指导工作;行业还应积极参与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教育职业分析篇4

政府和地方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大大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度与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在校人数及招生规模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形成了以《职教法》为核心、地方配套法规为支撑的职业教育法规体系。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等成为了规范和指导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纲领和行动指南。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做出了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深化教学改革等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共同编制的《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2005~2010年)》指出重点加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使其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学校管理等方面起示范作用,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骨干力量。2008年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从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教育教材、实习等方面提出了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成为了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学质量,加强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建设。2011年的《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显示,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促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制度与机制建设取得新进展。1999年提出了《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1999年工作要点》,以此为契机,教育部每年都会提出当年的工作要点,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0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切实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强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中更是指出要加大力度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此外,教育部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人才培养、教学、评价模式,重点推进符合职教特点的教学环境、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等创新。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精神,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学改革方面,颁布新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完善专业管理,制订专业设置标准,开发教学指导方案,促进专业建设规范化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大大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些政策相继提出,可以看出国家对中等职业人才教育的重视,在相关政策的促进及各个部门的重视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通过对2001~2012年的我国中等职业学校①招生人数及在校生数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扩招情况及发展趋势。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从2001年的397.63万人持续增加,2009年的招生人数达到868.5万人,增加了2倍多。2001年的在校生数为1164.23万人,到2010年达到最高,达到了2238.5万人,增加了将近一倍。在政府各部门相关政策的促进下,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促进。但是从2010年起招生规模出现下降趋势,2012年的招生规模降至与2006年规模接近,在校人数也有所下降。

三今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育职业分析篇5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都是学生,抛开其他社会价值不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的需求那就是生存,所有形式的教育都必须满足这个最基本的条件。假如背离了这一基本条件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那都是欺骗或者。从纯粹的所谓的“客观”本源上去探索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应该是什么”,很可能是徒劳的,最终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随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熟悉的提高,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发生改变。从普通教育侧重于社会性,职业教育突出个体发展这一角度出发,所有的普通教育都应公费或者费用较低,它的教学计划必须由国家严格统一,不受市场左右。而职业教育则可以有较高的收费,教学计划完全由市场决定。

一、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价值上的区别

由于教育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有目的性的活动,因此教育的价值新问题应当是划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根本性新问题,也是我们分析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关系新问题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教育价值的不同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取舍不同,进而决定了教育所采取的形式及其方法手段。教育既服务于人的发展,又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就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一)二者在服务于人的发展上的价值区别

其一,普通教育关注人作为高级生命体的自然价值,如何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职业教育则关注人在劳动分工中的社会价值,如何和他人的协调求得个体的发展。普通教育的价值应该建立在超社会的万物世界里,关注的应该是人和整个客观世界的关系,重在发展和展现人类特有的生命潜能和性灵,突出生命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

其二,普通教育是从人的内在身心结构来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民族的整体素质。职业教育则是从外部条件来关注人的社会存在和发展,讲究个体发展的特征。一个和谐的社会就应该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其三,普通教育侧重关注理想层面的人的发展的全方面性,职业教育侧重于关注人的现实层面的发展的全过程性。从理论上说,人类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但人的发展要受到人的生命时间和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因此,真正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远追求的一种理想。职业教育则是立足现实可能和需求,寻求个体潜质和社会需要的结合点,以职业为导向,对教育的方向、层次进行合理的取舍,而不可能面面俱到。可以这样说普通教育追求的是一种理想,职业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个性。

(二)二者在服务于社会方面的价值区别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的不同,认知客观世界的角度不同。因而普通教育是探究社会发展规律,指导社会发展的实践。而职业教育的学生则是作为社会实践的实施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没有普通教育社会就没有品位,没有职业教育社会就没有色彩。

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在内容上和实现方式上的区别

(一)二者在内容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所要求的认知内容不以应用为目的,而重在熟悉过程的本身,在熟悉过程中去发现规律,并把这些规律系统化,理论化。因此,普通教育只是层次上有所区别,内容应相同。功利性,职业性都非常明确的普通教育都应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由此看来我们目前许多普通高校本质属于职业教育,就应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高等职业教育能确定自己的职业服务对象,普通高等教育则不能确定自己具体的职业服务对象。

(二)二者在实现方式上的区别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实现方式是由它们的价值和内容所决定的。从国家宏观的法律政策上看,由于普通教育应当是超功利的,为了排除功利思想的干扰和束缚,所以普通教育体现了较强的国家意志性和国家的干预性,普通教育具有统一性、原则性、稳定性和规范性等特征。从办学体制来看,普通教育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相对单一,有较强的计划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靠于政府、专家的评价和监控,其次才是社会公众的感受。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有较强的市场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靠于市场竞争和受众的评价。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上看,普通教育强调传授过程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的渗透性和内化性,启发式、探究式、感染式等教学方法应成为普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应强调传授过程的直接性、实践性、知识的组合性,因此,示范法、实训法、新问题解决法等教学方法应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

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教育目的

实际上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参和社会实践就会被社会教育,回归自然,受到自然的熏陶也是一种教育。按目前我国的现行教育模式归纳起来大致有三个阶段摘要:九年义务初级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下面就三个不同阶段的教育目的进行分析。

义务教育阶段摘要:提高民族素质,为中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等教育阶段摘要:包括高中教育,中专教育,技工教育。高中教育属普通教育,中专教育既有普通教育的功能,又有职业教育的性质。技工教育则完全是一种职业教育。

教育职业分析篇6

关键词林业职业教育林业产业对接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3-000-01

一、重新定位林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期下,职业院校要合理定位林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使其满足林业经济发展需求,为顺利实现林业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有效对接指明方向。学校要面向林业、林区、林民,重新构建林业职业教育体系,着重于培养能够适应林业生产、服务、管理以及技术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学校要不断优化调整林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深入分析各个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形势,准确抓住当地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课程。同时,林业职业教育要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观念,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实用性、先进性的教学内容,并且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从而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创建与产业对接的精品特色专业

林业职业院校要加强林业专业建设,在深度对接当地产业的基础上,培育特色专业,使林业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林业产业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增强职业院校的专业优势,积极创办品牌职业名校。在精品特色专业建设中,学校要紧密结合当地农林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使特色专业服务于小城镇建设、环境美化、园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增强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针对环保行业的发展,学校可建设以林学、园林技术为核心的环境美化专业群;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校可建设以园艺专业为代表的服务“三农”的专业群;针对旅游行业发展,学校可建设以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特色专业群体,使该专业人才能够满足当地绿色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

三、创新“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

林业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能够为林业产业的发展服务,为使人才与产业之间形成无缝对接,学校应对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修订,积极创新“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首先,学校应当实行“双证书”制度,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和教学主线,并与行业及对口专业相联合,共同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其次,可依据不同的专业,开发相应的实训项目,如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顶岗实习,让其在毕业前,先到相关的岗位上进行实习,这有助于实现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再次,学校应当充分体现出各个专业的教学特色,以“工学结合”为基础,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如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同时,可将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及职业课三大课程体系进行有机结合,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加大对学生职业能力、创业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力度,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加强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林业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对相关人才的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融入到岗位当中,必须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此,学校应当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为学生实训提供场所,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更多实训的机会,有助于实践操作技能的全面提升。首先,学校应当加大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因部分学校的资金比较有限,大举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可能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建议地方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实训基地的建设能顺利进行。其次,学校还应加强与林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建设符合林业发展需要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在该环节中,地方林业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努力促成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

五、结语

总而言之,林业职业院校要积极推动林业职业教育改革,加强林业职业教育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密切结合,促使林业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此,林业职业院校要认清产业发展形势,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特色精品专业,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从而为实现林业职业教育与产业顺利对接,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教育职业分析篇7

关键词:中职教学;道德教育;创新模式

中职院校的教学主要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教学方针,而中职学院中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对职业道德的态度不端正。因此,为了使中职学生可以正确认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需要不断创新职业道德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意义

中职教育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不如其他中等院校学生,由于这些学生在初中时期不认真学习、贪玩,并且他们不容易管教、叛逆心极强,所以对中职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据调查,很多中等职业教育的老师都觉得对中职学生的教育非常困难,而家长将学生送到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老师在教育时经常感到事与愿违,尽管想帮助学生实现其自身价值,减轻家长的压力,但是很多时候都力不从心,学生根本不理会老师的良苦用心,甚至向反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本着对家长、对社会、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意义重大,教师和学校必须将这种压力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得以长久的发展。创新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做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获利,为未来社会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方式

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需要多方面进行教育,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起中职学生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1.使用深入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科目中加入职业道德教育

让学生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利用学分制度引起学生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方式深入中职学生道德教育,利用教师传达道德教育,是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方针。

2.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实践的基础上

在中职院校中,主要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因此,道德教育实际上和中职教学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将两者相互融合,实行统一的教育模式。这样不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学习,又加强了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实践中认知道德教育。

3.建立系统的职业道德模式

在学生入学之初展开职业道德培训,让学生充分了解职业道德的意义;在学生学习期间不断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渗透,通过建立道德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职业责任感的教育;在学生实习期进行职业道德考核,职业道德考核合格方可毕业,利用这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不会出现道德问题。

4.跟踪式教育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比较小,认识不到工作责任感、道德心的重要性,所以应让学生进厂入职,在入职期间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因为在公司入职和言传身受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在工厂更能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观念的认识。学生在工厂入职期间实行全程跟踪手段,避免学生思想出现偏差。举例说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受到启发,从而达到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创新。

三、整体创新中职教育模式

基于中职教育的主要特点:学习成绩普遍不强,单纯的应试教育并不能完全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空缺。所以,必须建立专门的德育教育机构,而德育教育的团队组成人员必须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学校本身就是教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地方,在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需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状态下培养职业道德。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体系当中,辅助职业道德教育组织编辑德育教育的基本方向及程序。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灌注在德育教学当中,借助实际教学案例辅助德育教育。通过家长与教师合作的方式全面渗透,使学生在各个环境下都能受到熏陶,组成两点一线的教学模式。发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走上讲台,为学生讲授关于职业道德的实际经历。强化组织人员的德育素质,对其进行职业道德考查后才可入职协助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访问各届职业道德较强的毕业生,因为毕业生和在校学生之间的障碍相对较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毕业生的说导,且历届毕业生的经历可以更好地使学生加强对职业道德的重视。实行毕业生、家长、教师、专业团队共同创新的模式,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只有在多方努力配合下才会得到阶段性的完善。无论是在教学模式中,还是在组织模式里,职业教育都需要完善、不断创新,为学校企业培养大量的职业人才,实现学校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为社会需要而努力,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教育职业分析篇8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一、引言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由于教师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而产生厌烦和畏惧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心理反应。近些年来,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教师心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小学教师,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造成小学教师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在工作中长期处在人际紧张、工作疲劳、情绪失调的状态,对教师职业产生了明显的厌倦感。本文通过对吉林省白城市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二、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

2016年7月,本文作者对白城市5所小学341名教师展开了关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从倦怠感自我认知情况来看,认为自身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感的教师占23%,“有一些”的占34%,“偶尔倦怠”的为31%。从倦怠感对教育教学影响认知来看,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与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密切”的教师占87%、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与学生学习状态关系密切”的教师占75%,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职业稳定性关系密切”的教师占71%。从不同年龄教师倦怠感认知来看,从事教师职业最初3年,成就感超过之后的所有年龄段,从第4年开始成就感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倦怠感呈上升趋势,工作10年左右是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从不同性别倦怠感认知来看,女教师的倦怠感较比男教师要轻,成就感稍高。从不同学科倦怠感认知来看,语文、数学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倦怠感要高。从是否班主任倦怠感认知来看,班主任教师比一般任课教师严重,成就感比一般任课教师高。从不同职称倦怠感认知来看,职称越高成就感越高,而倦怠感与职称高低不直接相关,教师职称常常在与同事、年龄相比较后才呈现不同的状态,教师职称比同龄同事级别高,则成就感高、倦怠感低。从学校类型来看,重点学校教师成就感高,倦怠感也严重。

三、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教师职业倦怠的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表现为降低教育教学效果,人际关系紧张,给自己和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分析原因有诸多方面。第一,教师是一种职业,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高于其他任何职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各种美誉给教师带来无比的光环,也带来巨大的压力,教师必须担负起培养人的重任。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开端,是学生从家庭教育走向学校教育的转折点。在高度重视教育的时代,不仅社会对小学教师有着较高的关注度,而且每个家庭对小学教师都给予极强的期望。在现实社会,每个家庭都特别重视子女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就是小学教育。社会和家长对小学教师要求极高,一旦教育教学效果有所下降,学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小学教师就会受到来自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多重批评。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小学教师每天的工作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唯恐出现丝毫差错,长此以往,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1]第二,现在的家庭特别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时代的进步,学校教育的幸事。但是多数的家庭教育只是重视教育,把孩子当成了家庭的核心,却不知如何教育。家庭教育的偏颇,造成了较多的小学生人格缺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普遍存在,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等不良人格随处泛滥。小学生的复杂性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教师的任务不仅来自授业解惑,还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师每天要关注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品行的形成,纠正一个学生要花费比过去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一旦发生问题,教师往往会承担最大的责任,这些都引发教师的职业倦怠。[2]第三,现在小学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但是与小学教师的工作强度难以匹配,与其他职业相比很多小学教师心理失衡。2016年5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这是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鼓励更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从事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举措。但是很多小学教师在受到鼓励的同时,也普遍产生了危机感。人事制度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学历高、知识广、信息新,使不少教师感到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小学教师日常的工作任务繁重,每天的备课与批改作业,各种名目的考试、考核与竞赛,应付家长和学生的拷问与责难,假期还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进修……教师每天的工作远远超过正常工作时间,心理压力巨大,使教师疲惫不堪。

四、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缓解的建议

在日益重视教育重视教师的现代社会,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只能拖慢小学教育前进的步伐。从“科教兴国”高度及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角度,社会、家庭和教育工作者本身都应该对小学教师施以人文关怀,这对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完善教师社会保障机制。社会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惠教政策,落实并向教师倾斜,形成尊师重教的环境和社会导向,让教师产生职业的荣耀感。第二,学校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优化环境。学校要关注教师的职业需要与生活需要,给予教师发展性评价,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通过努力工作获得职业成就感。第三,教师自我矫正,消除职业倦怠。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学习新时期教育教学新理念,做到了解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培养宽容、乐观等良好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金忠明,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

教育职业分析篇9

摘要:对当前制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制度问题与资源有效供给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提出实现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的关键在于要按照质量改进与提高原则、全面系统原则和绩效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评价体系,以评促改,引导教学改革逐步深化,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效益与效率。

关键词:有效教学;评价;职业教育

伴随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主导模式,如何对实施效果进行科学地评价,引导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服务是职业教育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改革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题组在对珠三角洲地区的职业院校和上海、天津等地区的部分职业院校,及其相关合作企业的实地调查后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距离其有效实施还存在一定距离,将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认为当前制约教学改革深化的主要障碍来自两个方面,制度缺陷与资源有效供给的缺陷。

制度方面的缺陷主要是学校教学与企业培训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没有建立有效的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保障制度与监控制度,使得教学改革缺乏有效监管,校企关系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等等层出不穷。突出的问题如培训合同缺失问题,在被调查的330名专业教师中,有43%的专业教师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时,没有同企业签订培训合约,或者只是草草地签署了一份协议,但对学生在企业期间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指导师傅、具体的工作任务等等均没有详细的说明,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在企业的培训成为简单的劳动,完全偏离了教学改革的初衷。再有就是信息反馈问题,有46%的指导教师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沟通不畅或者不及时的问题,这使得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难以及时地传递给学校,存在的问题也就无法有效解决。

教学资源有效供给的缺陷主要是指教学技术资源、实训条件与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技术的有效性问题。教学技术的问题涉及教学设计、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评价,以及整体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具体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改革过程中学校教育目标与企业培训目标定位脱节问题严重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学校和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两个主体,企业培训与学校教育的结合,要求职业院校能够根据合作企业的特点,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各个职业院校相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因企业不同而不同,但目前的状况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深度合作,学校缺乏对整个行业人才需求市场的准确把握,更缺乏对合作企业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各个学校同类型的专业教学目标雷同,目标制定缺乏针对性。二是教学设计的问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在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内部完成的,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是教学的两个部分,彼此之间应当是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整体,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一些专业教学已经建立了一体化设计约占26.03%,但大多数专业的教学设计采取的还是两者分割的形式,只是彼此有一定的衔接,这部分占到被调查教师的73.97%。三是教学标准的问题,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代表了当前本专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因此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应成为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的重要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9.58%的专业教学标准是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的,有22.73%的学校还是采取学校自定教学标准的形式,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缺乏行业企业有效参与的问题仍很严重。

实训资源的有效性问题。职业教育实训资源受经费和外部环境影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尤其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问题比较严重,每所职业院校的专业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受经费和场地影响每个学校不可能为每一个专业都建立一个校内实训基地,因此校内专业实训教学普遍采取以大类专业为依据的基础性、通用性技能训练,或者仿真性的模拟训练,在这一训练模式下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专项能力难以达到企业实践阶段的顶岗实习的基本要求,这就导致学生进入企业后只能进行技术含量较低的跟岗实习,企业需要在学生进厂之后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重新进行基础工作能力的规范培训,这一点已成为多数企业对接受学生进入企业培训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师资的有效供给问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不断接受专业的、教学的多方面的持续性培训。调查发现由于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专业教师获得培训的机会非常少,一年之内能够获得培训的教师比例为36.78%,其余63.22%的专业教师则很少有机会获得培训,因此导致目前专业教师获取行业企业技术发展信息的途径受到极大的限制,调查显示有41.32%的教师是通过自学方式获得技术信息的,只有7.02%的教师是通过技术培训获取信息的,这就使得专业教师的专业视野受到极大的局限,难以把握行业企业的技术动态,这对教学改革是非常不利的。

综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是一项复杂的整体工程,需要从结构的、功能的、过程的和层次的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教学改革进行系统地研究,强化对职业教育教学系统内外部各个要素的有效控制,借助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功能,引导教学改革逐步深化,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效益与效率。

二、判断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的依据

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的内涵。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条件下,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有效教学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理论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可以将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定义为,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为依据,从职业工作的过程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将教学活动与职业行动相互结合起来,借助一段稳定的、长时间的课堂学习和实际工作经历,使学生能够与工作世界进行广泛互动,在知识、技能与具体的工作要素之间建立紧密联系,来获取、建构其职业能力的过程。

职业教育的有效教学不是仅仅依靠某几个环节的完善就能够顺利实现,而是要通过一个综合的全面的质量控制与保障体系,使整个的教学系统都处于有效地运行之中。本研究认为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教学有效进行的关键,对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的评价其实质就是对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一个可操作的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以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为主线,涵盖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如组织结构、管理程序、信息反馈和教育资源等等,重点在于有效的教学管理监控,有效的教学资源监控,有效的教学实施过程监控,有效的教学效果监控,这些要素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有效教学的保障平台,保证整个教学活动成为能够进行持续改进的、有效运行的系统。

三、有效教学评价的原则

质量改进与提高原则,全面系统原则和绩效原则是进行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评价需要遵循的三个重要原则。

质量改进与提高原则是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教学评价应从影响教学的主因素入手,寻找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有效实施的关键点,运用制度、程序和规范等方法来对这些关键点进行控制,使教学评价成为职业教育自我持续改进与提高的航向标。教学评价应强调教学的效益与发展,尤其注重对专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实训资源的更新水平,教师的发展能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过程中信息反馈与问题解决的水平等触及教学改革核心问题的评价,如关注实训项目的更新周期指标情况的评价以对实训教学资源的改进与更新水平进行控制,对校企合作信息沟通渠道和监管机制进行评价是为了能够最有效的、最快捷的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全面系统原则。按照企业质量管理的技术与方法,从分割的质量控制模式向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转变是有效教学评价所应遵循的重要理论依据,将整个的教学过程作为评价对象,重视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而非单纯的质量结果,评价体系的设计采用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理念,按照“教学规划教学实施教学保障教学检查教学结果”,这样一个逻辑框架来对整个教学系统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价值判断。按照职业教育质量生成的规律,研究认为合理的教学目标是质量生成的基础,相应的投入是质量形成的条件,实施的过程是质量形成的核心,结果的评价是不断改进与提高质量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绩效原则。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方法,本研究认为以绩效型评估方式对职业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地引导学校更加注重办学的实际效果和社会贡献,使学校的教学改革关注社会的需求,关注学生的需求,并且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就业需求,而且关注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和效益的评价可以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入手,重点包括学校的吸引力,学生发展能力和社会的满意度等方面。学校吸引力的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高,就会受到社会的欢迎,自然也就能够吸引优秀的、高质量的学生,判断学校吸引力的最直观指标就是生源的规模与质量。学生发展能力是学生在工作之后适应社会、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从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和环境变迁的适应性两个方面判断,可以用3~5年时间就业的稳定率,以及由于环境变迁转业的成功率等评价指标来进行判断。社会满意度是指学生毕业后受到社会的认可程度,评价的结果可以从学生的就业质量水平分析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两个方面获得。

四、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一套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包括五个部分,11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组成,力求涵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在每一个指标下都设立了若干个观测点,以期能够有效地进行实际操作(具体见表1)。

参考文献

[1]杨延.有效教学评价[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埃伦·韦伯.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孔凡成.简述国外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及特点[J].世界教育信息,2007(6).

[4]徐晓林.职业学校引入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的理念与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05(11).

教育职业分析篇10

>>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制约因素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来源研究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研究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国际比较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及教育市场现状分析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和地区差异分析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分析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析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与地区差异分析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分析教育经费来源及投入变化趋势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均衡研究新疆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优化策略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现状及政策建议基于“责任政府”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探析关于建立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研究提高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健全投入机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3]FinancialHighlights.[eB/oL]..

[6]nativeamericanCareerandtechnicaleducationprogram.[eB/oL].http://cte.ed.gov/initiatives/cte-scholars.

[7]nativeHawaiianCareerandtechnicaleducationprogram.[eB/oL].http://cte.ed.gov/initiatives/career-pathways-systems.

[8]triballyControlledpostsecondaryCareerandtechnicalinstitutionsprogram.[eB/oL].http://cte.ed.gov/grants/native-american-career-and-technical-education-program.

[9]empLoYaBiLitYSKiLLSFRamewoRK.[eB/oL].http://cte.ed.gov/initiatives/career-pathways-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