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15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1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跨文化适应能力直接关系着外国学生在第二文化国的生活学习质量。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而礼仪教育就像两者之间的桥梁,起到过渡和连接的作用。本论文试图从家庭礼仪教育出发,探索中西家庭教育的异同,表述中国家庭礼仪教育的历史和现状,重点反映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即由于电视及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断层,使得礼仪教育处在难堪的位置,甚至严重影响了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研究,且呈现了家庭礼仪教育缺失的表现,分析其缺失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强调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对外汉语;家庭礼仪;跨文化交际

一、绪论

在生活中,人总是通过言语的和非言语的各种行为来表达情感和态度,而礼仪则是一种外在的、直接的表达,通过合理的、恰当的、正确的言谈举止向外界传递信息,包括个人的性格、气质、品行等。实际上,礼仪充当着交际的媒介,一种包含了人文关怀、价值观的文化符号,它就是尊重的外化形式,是实现相互沟通的美好纽带。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的积累,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人文理念和思维定式。

礼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与交往相处时,按各自身份遵循的行为规范。仪,朱熹训为礼,两者相通,仪侧重体现礼的外在形式,使礼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礼字的本义解释是把玉盛在作为食器的豆中奉献给鬼神食用。《说文解字》:“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周易・履卦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孔子家语・问玉》中孔子说:“言而可履,礼也;行而可乐,乐也。圣人力此二者,以躬己南面,是故天下太平,万民顺伏,百官承事,上下有礼。”荀子则称:“礼者,人之所履。”《荀子・大略篇》也把礼视为圣人示范传授的使上下尊卑有序的行为原则。自古哲人就把礼视为合乎人情、人伦、人道的行为。礼乐,成人之行也。礼者,敬而已矣。有序谓之礼,无威仪则礼不可得而行矣①。但是,现代人越来越缺乏一种严肃的品性,网络文化的戏谑、娱乐至死主义正消解着礼仪的庄重性,而这一切正是从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开始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跨文化适应能力直接关系着外国学生在第二文化国的生活学习质量。跨文化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而礼仪教育就像两者之间的桥梁,起到过渡和连接的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写作,包括说明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呈现家庭礼仪教育的现状:缺失,分析缺失的原因,讨论解决方案。通过论文创作,本作者比较客观地能揭示了这一现象,并鼓励对外汉语专家重视家庭礼仪在二语教学中的前瞻性作用。

二、家庭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礼仪教育可以视为家教的一部分,一个人学习礼仪应该从家庭熏染开始,长期的潜移默化、反复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塑造他们耐心、坚强、尊重别人的品性。孩童时期的礼仪教育可以让他们受用一生,在生活细节中实践文明,从处理家庭关系中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家庭礼仪教育是一种潜在投资。孩子经过长时间培养的良好品质有利于跨文化适应,以及正确处理在汉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礼仪是一种文化常新,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能够与时俱进。

三、家庭礼仪教育的现状:缺失

在现代媒介(电视、网络)大行其道的年代,出现了成人化的儿童和儿童化的成人,他们的共同性是缺乏规范的礼仪。由于错误的家庭礼仪教育观念,使其逐渐丧失了约束自我、规范自我的能力。亲朋好友之间姑且不能以礼相待、不能端正行为,那么处理跨文化背景的复杂关系时又岂能彬彬有礼?

在婚礼、宴会、丧礼、特殊场合、公共场合中的言谈举止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修养和文化水平。在现实生活中,礼仪教育缺失造成了道德滑坡、暴力事件、公共纠纷、财产损失、名誉受损、丑闻曝光等。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类似的现象频频出现,有些人只看到了文化差异和交际失误的原因,却忽视了长久以来潜藏在背后的根源:家庭礼仪教育的缺失,这几乎是个全球性的教育疏忽。

四、家庭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

1.内部原因:家长的忽视,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妇女解放运动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观念对孩子的影响重大。中国当下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使得部分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品德教育、礼仪教育。有些家长认为礼仪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认为学校应该对孩子全权负责。其实,家长对礼仪教育问题的认识多有偏颇。

现代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很严重,而由独生子女培养教育的下一代岂不是更让人堪忧。计划生育和现代城市生活造就了新的家庭模式,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最早暴露的问题是:独生子女和家长关系恶劣,独生子心智不成熟。倒金字塔的家庭结构和老龄化现象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对家庭生活更具破坏力的是妇女解放运动。由于妇女解放,传统意义上的育儿形式所具有的优点和意义也一定会发生严重的衰落。正是妇女,也只有妇女才是礼仪的监督人。虽然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不及美国那样彻底,但是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妇女纷纷走向工作岗位是导致家庭礼仪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2.外部原因:学校与家庭礼仪教育的断层,媒体的负面影响,社会的物化和异化

国内应试教育分数至上,高考的至关重要是教育体制的弊端,而科教兴国要求的学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礼仪教育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事情的复杂性,家庭与学校教育的断层是礼仪教育缺失的罪魁祸首。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生活中最有吸引力的东西,但是它们却使信息变得没有内容、没有历史、没有语境,也就是说信息被包装成为娱乐③。电视等媒介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教育人们的权力。现代媒体正是拥有了此种权力使得礼仪教育的地位一降再降,它们以负面影响侵蚀礼仪。的确,现代媒体不仅使得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也使得孩子越来越没有规范礼仪。更为可悲的是:孩子在电视机前所花地时间比和他们的父母亲在一起的时间长。这就意味着传统上以亲密、依赖和忠诚为特点的亲子关系因此而丧失,而它们恰恰都是家庭礼仪教育的内容。

经济的高速发展,物质生活的充裕改变了人们固有的价值观。很多人追求更快捷更舒适更快活的生活,而不是更优质更优雅。在当下的价值体系中,人们轻视、践踏中华传统文化。拜金主义、利益至上消解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尊敬和包容。娱乐至死的噱头不断地毁灭着礼仪庄重、沉稳的外在形式。外在环境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礼仪教育,而家庭礼仪教育反过来也改变了社会文化。

五、探讨解决方案

1.改变固有的家庭礼仪教育观念,重视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表率作用。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有些人认为在家人面前就可以肆意而为,可以没大没小。有些人认为为人父母必须严加管教孩子,控制孩子的全部生活。有些父母则将全部责任推脱于学校等等。父母应该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懂礼貌、能与他人顺利沟通和正常交流、拥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同时,父母必须重视教子的方法:可以利用人生格言的训诫,人物实际故事的教导以树立孩子礼仪之观念。此外,还要认识到家教的重要性,榜样示范和潜移默化在教育为最上之法门。而家庭礼仪教育,尤以此为主要之手段④。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最终才能够习惯成自然,即养成良好的品德礼仪习惯。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始终要记得:引导而勿打压,不可曲爱,严宽相济,适时鼓励,持之以恒⑤。

2.认识到妇女在家庭礼仪教育中的重要性

司马光《家范》中告诫后人:“爱而不教,使沦于不孝,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之,母败之也。⑥”这虽然有言过其实之嫌,但却承认了母亲在家教中的重要性,母仪先于父训。母亲的性格、知识素养、言谈举止、礼仪规范等均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母亲更应该限制子女暴露在媒体前的时间,仔细认真监督子女接触的媒介内容,并持续为他们提供媒介内容的主题和价值方面的批评,从而完成家庭礼仪教育。

3.学校教育和家庭礼仪教育的联合。

学校教育只是知识性地教育学生懂礼仪,没有开设系统的、专门的课程。而由于礼仪本身的特点,知识灌输并不能培养出真正懂礼仪的人。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应该重视和加强德育,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国内往往以《论语》

和《孝经》⑧优先。为了落实礼仪教育,提高其交际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需要社会、学校、家长长期的通力合作。同时,学生也应该加强自我修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以提高自己的礼仪交际能力。

总之,重视家庭礼仪教育的家长不只是帮助孩子拥有懂礼仪的品行,而且是在培养某种精英人才。从短期来看,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一旦成人,会很受商界、专业领域和媒介的欢迎。从长期来看,他们实际上在延续人道传统、人文主义的存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育是个相当复杂,但是它也是一项

投入和产出不很平衡的活动。在实际的教学中,对外汉语老师可通过词汇的文化导入,文化专题、讲座的开设,以及开展相关的文化选修课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在论文中阐述了家庭礼仪教育对二语学习和跨文化适应的重要性,阐述了全球语境下家庭礼仪缺失的问题。虽然对于成年学生而言,家庭礼仪教育的作用在汉语学习中甚微,因为其文化价值观念已经定型,并不可能轻易被改变。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当下所面临的语言和文化困境有一部分源于家庭礼仪教育的不足。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以引起广大对外汉语老师的反思。毕竟,教育是面向未来,面向下一代的光荣事迹。(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礼仪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2]《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学校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3]《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德育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4]《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美育志》,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5]《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8

[6]《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7]《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8]《建一对话女孩》,王建一,科学出版社,2010.10

[9]《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美]JoenavarrotoniSciarrapoynter著,于乐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7

注解:

①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礼仪志》,第7页至9页

③[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娱乐至死》,第65页

⑤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德育志》,第247页

⑥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德育志》,第259页

⑦中华文化通志编委会编:《中华文化通志・教化与礼仪・德育志》,第264页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意识;小学英语教学

1礼仪教育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英语教学与礼仪文化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文化因素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适时进行礼仪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

3在英语教学中逐步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3.1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注重“礼貌原则”。礼貌是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礼貌既是一种普遍现象,为各社会群体所共有,又是一种个性化的交际原则,受制于不同语言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因此,“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与听话者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大差异,甚至彼此完全不能接受,礼貌的话语可能伤害对方,从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双文化比双语言更加重要。

3.2在不同的话题学习中比较中英礼仪文化的异同点,渗透礼仪文化意识。学生学习了Familytree以后。了解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而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但如果套用到英语中效果会适得其反。例如在汉语中,出于礼貌,常常用“爷爷、奶奶”来称呼素不相识的年长者,这种称谓能使被称呼者觉得受到尊敬。而在西方礼仪文化中。忌讳“老”字,因为“老”意味着“old,useless”,“年龄大,体衰,失去活力”等,如果直呼其名他们会感到亲切,自然,若被称为“oldgrandrna”,则会感到反感,更可能恼火。他们不崇尚老,而崇尚的是年轻,活力,权利和能力。可见,一种文化礼仪未必在另一种文化中也适用。  

   在学习Foodanddrink话题中,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礼仪,如正规西餐的常规菜序大致分为开胃菜(starter)、汤(soup)、主菜(maincourse)、甜品(dessert)和饮料(ddnks)等几道菜式。中餐则没有那么复杂,但有丰富的酒文化。英国人就餐时是男士为女士拉开椅子,女士入座后男士才入座;中国是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入座;中国人用筷子吃,而英国人用刀叉就餐,而且西餐规定不许将胳膊肘放上餐桌,这样是不礼貌的。同时教育学生在就餐时注意餐桌礼仪,如在家里要请长辈先入座,吃东西或喝汤是要小口吞咽,不发出响声,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吃完后要说“大家慢慢吃”。在学校就餐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座位,安静文明进餐,不偏食,不挑食等。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中西餐桌礼仪的异同,又学会了自己该如何注意餐桌礼仪。

   学习Clothes话题时,学生学到了各种颜色,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服装及颜色搭配的同时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和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学生掌握了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leave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picktheflowers(不要摘花),Don'tthrowthingsatthe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影剧院、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影剧院不要大呼小叫,不要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4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导入礼仪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导入的礼仪文化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对教师、家人、朋友的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赞扬和应答,邀请或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等,这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往往是学生迫切要求了解和掌握的。由于学生可以很快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礼仪文化知识,尝到学以致用的甜头,因而还会产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兴趣。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礼仪跨文化交际礼仪文化教学

一、礼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现律己敬人的过程,是一系列约束人际交往行为的社会规范,涉及交往、沟通、情商、穿着等内容,以及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规范。非语言礼仪包括手势、姿势、举止等方面的规范。在语言交际时,即使言辞在语音和语法上正确,但如果不符合社会交际惯例和规矩,也是失败的交际。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是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体现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和道德情操。讲究礼仪对每个人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的不同,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的礼仪就不同。中华民族是传承千年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西方文化中,关于礼仪的记载源远流长。在古希腊罗马的诗歌典籍中,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著述中,都有关于礼仪的论述。法国,作为西方社会的典型代表,同样拥有灿烂的文明,与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然而,中法双方的礼仪规范和标准是不同的,表现的形态也不同。

二、礼仪与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交际,就意味着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

人际交往不能忽视礼仪。最初的礼仪接触意味着友谊,避免误会和冲突,这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建立密切联系的重要一步。例如,在同朋友分手或送别客人时,中国人习惯说“慢走”,如果与法国朋友也这么表达,译成“alleztoutdoucement”,法国朋友则无法理解,心想我身体很好,为什么要“慢慢地走”呢?在这种场合,法国人则会说“Bonretour”(一路平安)或“mercidevotrevisite”(谢谢您的拜访)。

由此可见,语言符号只有在语境中才能生成意义,没有恰当语境的话语是失败的交际。语言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交际的工具,因此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乔姆斯基所说的linguisticperformance及海姆斯提出的communicativecompetence),而不是训练学生仅仅掌握所学外语的语言形式(即乔姆斯基所说的linguisticcompetence)。要学习法语,就不得不了解法国的礼仪文化。如法国人崇尚个人自由,无论在言论上还是行动中都要尊重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中国学生碰见法国外教时,出于关心或好奇的目的,总喜欢问:“ouallez-vous?”(您到哪里去呀?)“avez-vousmangé?”(您吃过饭了吗?)殊不知,这样中国式的问候会让法国人觉得难以接受,他们会想:“他为什么要知道我去哪里?想跟踪我?”“他是打算邀请我一起吃饭吗?”结果,友好的问候被误解为对私人空间的侵犯。

三、礼仪文化教学策略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沟通文化的纽带。在法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语法和语义之外,更应该结合不同语境,加强对法国礼仪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鲜活的社会交际中而非孤立的真空环境中学习语言。

著名交际学者Gudyunst指出,有效的交际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基本交际能力系统主要由交际个体为达到有效交际所应掌握的包括语言能力在内的、与社会或文化规范相关的交往能力所组成。其中的文化能力包括:(1)信息获取的技能与方略;(2)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承担不同的社会身份、处理不同的情景的能力;(3)具备交际者所必备的素质,如自我调节、对文化差异高度敏感、对非语言行为有高度的意识性;(4)文化取向、价值观念、世界观、生活方式等有关知识的了解。

交际礼仪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中法文化差异就很大。法国人强调自我,追求个性解放,人人号称是哲学家笛卡儿的信徒,“我思故我在”的个性在法国文化中十分重要。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法国人在语言表达上敢于强调个人的作用,以事实为依据,认为这便是礼貌的表现。而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价值观取向是“和为贵”,非常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现在交际礼仪中,中国人更强调群体的力量,甚至采取贬低自我、突出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体现礼仪。如当法国人称赞中国学生法语讲得好,考试成绩出色时,中国学生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喜欢说“monfranaisestloind’êtreparfait”(我的法语还差一些),“C’estgrceàvous”(这都多亏了您)。老师应该从这样常见的场合入手,提醒学生在与法国人交流时要融入法国思维,要欣然接受他人的赞美,表示“merci”(谢谢)就很得体了。

常见的交际场合还包括:问候;介绍与自我介绍;致谢;道歉;赞美;接受与拒绝;邀请;赞成与反对;祝愿;询问,等等。在具体操作中老师应适当结合本国礼仪文化进行比较,与学生展开讨论,通过中西文化间的反差及由此引发的误会或矛盾,使学生加深印象并融会贯通,学会适应、调整其言行,从而改善人际关系,顺利进行交际。

另外,不少高校都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这有利于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除了老师的讲解和引导外,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法国短片,体会原汁原味的交际用语。同时比较两种文化的亚语言、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神态、姿势、表情、身体距离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老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人物展开情景对话,或者表演短剧,并且在表演之后让其他人做出评论,由老师进行适当总结,这样能增强学生对法国礼仪的认识。

四、结语

随着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愈发显著,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礼仪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当然我们学习了解西方文化,也要从自身现实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和谐与共荣。

参考文献: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经济全球化;国际事务

当前国际社会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各国都在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里谋求自身的发展,这使得进行国际贸易有了可能性。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一个多赢的选择,资本、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而在国际贸易过程中除了我们知道的绿色贸易壁垒等相关障碍外还存在于文化差异等障碍。现如今,文化的差异性已经成为阻碍国际事务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我国对于国际贸易问题以及文化差异问题则采用和平对话谈判的方式,这是一种解决国际贸易障碍与矛盾的和平谈判方式。在国际事务谈判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国际谈判规则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总协定的主要原则还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样才有助于国际谈判的顺利进行。为了确保我们对于其他民族文化背景以及国际贸易谈判手段的合理应用,现阶段各大高校已经相继开设了跨文化商务英语学科,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逐渐为国际谈判输送优秀的人才,促进国际谈判的顺利进行。总而言之,跨文化商务英语有助于国际谈判素养的养成,而国际事务谈判需要跨文化商务英语作为支撑。

一、当前国际形势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

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任何国家与人民都已经无法承受战争的苦难,所以世界开始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发展。邓小平总书记说,我们所处的社会短时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战争,可以说整体上是和平的,所以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当今社会,和平和发展的主要潮流,为各国进行贸易往来、商务往来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正是在和平的国际环境里才可能有国际贸易的往来、政治的合作与协商。所以说,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为国际谈判提供了可能性。

2.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在和平与发展的国际背景下,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国际经济体系逐渐形成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的格局。而这样的经济格局会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贸易全球化是风险的分散化,也是风险的全球化,所以我们必须要关注国际贸易的发展。不能将任何一个国家切割开来实行独立发展,这样违背了国际经济秩序,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经济格局下,使得各国的经济、政治密切相连。国际贸易出现问题我们不应该采取武断的方式解决,而应该采取国际谈判方式,这样才能实现国际经济、政治的和平共同发展。

二、跨文化商务英语

1.定义

跨文化商务英语是依据英语的具体适用领域以及语用进行的分类。跨文化商务英语是为了商务沟通、国际谈判而进行的商务英语学习。它主要存在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的国际事务往来之间。现阶段,跨文化商务英语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众多高校纳入学科建设体系中,并在国际谈判事务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2.性质

首先,跨文化商务英语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的,它适用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得国家之间贸易往来过程中,例如中国与美国存在着跨文化交际。

其次,跨文化商务英语有一定商业目的、政治目的,它不同于我们的一般英语学习。一般英语学习只是对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流利地应用英语。而跨文化商务英语不仅要进行英语基本能力的学习,还有进行商务沟通、商务礼仪以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学习,所以跨文化商务英语具有兼容性、复杂性等多种性质。

最后,跨文化商务英语对于英语的文化背景更为重视,它有一定的知识侧重性。同时,跨文化商务英语渗透于国际贸易、政治谈判以及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中,所以跨文化商务英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3.跨文化商务英语所需能力

在进行跨文化商务英语必须要具备多种基本能力,只有具备这些基本能力才能进行很好地跨文化商务往来,使得商务往来双方达到双赢状态。我们都知道现在我国致力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各国都要搭乘中国的便利,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而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重视跨文化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得国际贸易与往来更为便利,也更为顺利。所以跨文化商务英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养。首先需要你有着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并且能够流利的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与重要观点。如:《巴黎和约》的达成以及G20峰会的顺利进行都需要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跨文化商务英语促使《巴黎和约》的达成以及G20峰会的顺利召开。其次,跨文化商务英语需要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内涵有较深了解,出席G20峰会的国家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沟通方式以及交际礼仪才能促使国际谈判的顺利进行。同时跨文化商务英语也需要知晓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具体差异。G20峰会中的国家存在着文化差异,我们只有了解了不同文化得差异,才能找到适合于不同国家的沟通技巧与沟通礼仪,这样才能促进国际事务的谈判顺利进行。最后对于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与商务沟通技巧,商务礼仪与商务沟通技巧不仅需要专门的理论学习,也需要相p地实践,这样才能为国际事务谈判做出重要贡献。

4.意义

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能够为国际谈判尽一份力量,使得国际谈判不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受到阻碍。我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必须要肩负自身的国际职责积极促进国际事务谈判的顺利进行。如:我们对于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促使了G20峰会的顺利进行,这足以证明了跨文化商务英语对于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我们的综合国力。通过对于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国际商务谈判人员能后具备沟通技巧、商务礼仪等多种能力素养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那个能够促进国际经济、政治的商务往来,从而促使经济全球化格局的迅速形成。

三、国际谈判能力

1.基本素养

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我们需要很多的基本素养。首先,在国际谈判中我们要知晓国际谈判规则以及国际谈判技巧,只有具备这个基本素养,才能使得国际谈判过程得以顺利。如:在国际谈判中我们必须要通过对方的谈判技巧摸清对方的真实意图。其次,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我们要学习不同文化背景的具体文化内涵。如:在谈判会上,各国代表的见面礼仪不同,我们要切记不要触犯到别的国家的禁忌。如法国人在见面时会使用碰鼻礼,而日本等亚洲国家则会选择比较保守的问候礼仪。如果在国际谈判见面会上对日本人进行亲吻、碰鼻的问候方式,会导致国际谈判的失败。最后,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我们要熟练地使用国际上最广泛的语言-英语。

2.国际谈判能力的具体展示

在国际事务的往来与国际谈判的过程中,国际谈判能力又是如何展现的呢?在进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过程中则向我们展示了他超强的国际谈判能力。而朱F基总经理在一次记者会上被问到“你们为什么对台湾不放弃采用武力解决呢?你们不是提倡一个国家吗?”他的回答是“你们美国的南北战争不也是用武力解决的吗”,这正是基于对于英语国家历史与文化的背景的了解才使得国际事务往来中的矛盾得以顺利解决。

四、跨文化商务英语与国际谈判能力的关系

跨文化商务英语是国际谈判过程中所需的最为基础的能力与素养,它为国际谈判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工具,使得国际谈判有了可能性。如果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无法统一语言,所有的国家都是用自己的母语进行国际谈判,这便使得国际谈判由于语言不通而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所以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使得谈判人员能够听懂英语并能够随机灵活的做出回应,这是跨文化商务英语和国际谈判能力都需要的基本素养。而在国际谈判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一定的交际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商务谈判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达成某种协议,而跨文化商务英语中我们可以学到交际沟通能力与礼仪、文化背景,而这些能力都与国际谈判所需能力相一致。从这一方面来讲,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有利于国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所以说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与锻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际谈判能力的培养。同时,国际谈判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发展,使得跨文化商务英语逐步发挥出自身的学科优势不断地为培养具有国际谈判能力的人才。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发展,商务英语在国际谈判中越来越起着重要作用。换句话说,跨文化商务英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素养为国际谈判提供了可靠地知识储备与语言工具。在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学习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商务礼仪以及不同的商务沟通技巧,而这些都是在国际谈判中必备的能力素养。所以,我们可以说,跨文化商务英语的学习有利于国际谈判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国际贸易文化壁垒的消除,从而促进国际经济、政治的友好往来。

参考文献:

[1]刘森林.国际商务谈判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探讨[J].外语教学,2005,05:30-34.

[2]何国祥.商务英语与跨文化交际[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06:207-209.

[3]陈智钢,金利明.试论商务英语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商贸,2011,27:226-227.

[4]庆祝国际贸易创刊25周年全国重点经贸院校巡礼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J].国际贸易,2007,01:73.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礼貌性原则文化差异礼仪之争

礼貌性原则是语用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遵守得体等六大准则,避免语用失误,以达到顺利交往的目的。在交往中,针对交际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呈现出的观念等差异,应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在充分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实现交往的顺利进行。同样,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也应该遵守礼貌性原则,尊重交际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在礼仪之争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传教士乃至教皇没能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根据自己固有的文化观念臆断中国传统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因为没能采取礼貌性原则而导致交际失败。笔者将通过对“天与上帝”、“尊孔与偶像崇拜”、“祭祖与迷信”三个方面礼仪之争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中西文化背景差异。

天与上帝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最早出现对天的解释,是在《简易道德经》中:“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意思是说:对于我们经常讨论的天,齐追溯根源问天究竟是什么?伏羲说:没有一句确切的话来给天定义,不为我们所知的是天,空旷的苍穹也是天。在部族时代,由于受认知水平的局限,我们的祖先把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作为天的象征。而到了商周时期,天成为一种国家信仰,是部族时代信仰内容衍生出的泛神主义特征观念。①在儒家典籍中,天是对神灵世界的泛指,是一个混沌而又模糊的宗教概念。战国时期,这一概念受无神论的影响,天逐渐演变成一个泛指自然界的概念。由此可见,其实古人在对天的认识上是唯物的。而到了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天与包括人类在内的宇宙万物之间存在血缘伦理关系。②那么人与天之间就应该有相应的尊卑顺序,人们应该敬天并尊敬、效忠作为天之子的皇帝。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政治秩序,宣扬三纲五常,要求人们效忠最高统治者。这样一套体系其政治功能远远大于宗教功能,是封建帝王愚弄百姓,笼络民心的一种思想手段。

西方的基督教来源于犹太教是一神教,独尊一个最高神灵。在犹太教当中,国王或祭司被称为受膏者,意为救世主。有人认为基督一词是中文救世主的音译,耶稣最初是作为基督出现的,后来基督教传播到欧洲,耶稣被当作是整个人类的救世主。当教士保罗传教时,被问到上帝是不是只是犹太人的上帝?他回答道:上帝不仅是犹太人的上帝,也是外邦人的上帝。既然上帝是外邦人的上帝,那么对于外邦人信奉的神基督教是排斥的。③

在基督教一神教义的影响下,传教士在传教过程中是不会允许其信徒有其他类似信仰的,换言之,基督教从诞生开始就具有排他性。传教士在中国传教过程中,同样也不会允许中国的信徒有其他类似于基督的信仰,这是由其所代表的宗教教义决定的,也是由宗教教义的严谨性、纯洁性决定的。此外,他们没能像其前辈利玛窦一样暂时搁置自己固有的观念基础,深入了解、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理解天的深层含义,只是简单地根据一些表象:中国人心中天是至高无上的,而在西方人概念里上帝是众神之上的一神,将两个概念等同,忽略了中国文化中天所具备的政治内涵。如此浅尝辄止,就直接禁止中国人信奉、祭祀天,恰恰是没能遵守礼貌性原则,没能尊重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其失败的结果当在情理之中。

尊孔与偶像崇拜

孔子生活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时代,那是一个礼制崩溃、社会纷争四起的战乱时代。孔子亲眼目睹了社会的满目疮痍,各诸侯为了一己之私,不顾百姓死活,常年进行争霸斗争,兵戎相见。面对社会现实,孔子提出两点对策:一是提倡礼与仁,要求人们克己复礼,行仁爱推己及人;二是宣扬有教无类,创办私塾,平民百姓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宣扬“学而优则仕”,以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从政君子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方面,他提出学习与思考并重,同时将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他主张言教与身教并重,以自己的高尚品质为学生树立模范,堪称中国教师的典范。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儒学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随着历史变迁,中国选官制度逐渐改变,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科举考试成为平民百姓步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尊孔的由来,一方面是出于孔子提出的礼仁思想意义重大,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提高人们思想道德修养;另一方面是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平民百姓受教育、步入仕途、光宗耀祖提供了途径。

从宗教方面来分析,偶像崇拜是相信某位假神存在于塑像中,因而对之施以尊敬之礼的行为。对于中国的祭孔之礼来说,从表面上来确实是一群人面对孔子的塑像行跪拜之礼,烧香、上供;单从表面仪式来看确实符合偶像崇拜,但是从其深层意义来看,其内涵是不能仅从表象去理解的,而西方传教士恰恰是仅从其表面现象去理解尊孔,结果也可想而知是天大的谬误。西方传教士的传教行为,也是一次跨文化交际,传教士在尊孔问题上也没能采取礼貌性原则,没能深刻理解尊孔内涵,没能尊重中国文化传统,实在令人遗憾。

祭祖与迷信

祭祖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时代。祭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三层含义:其一,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代,由于受认知水平局限,人们面对自然灾害(如: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时心存畏惧,彼时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祭祀:祭祀天,祈求天不要降祸于人;祭祀祖先,祈求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家人。他们认为祖先虽然去世了,但是灵魂还在,灵魂具有神通,祭祀从实质上来说是用非现实的方式(有时是超自然的力量)来达到一些现实的目的(如:降雨解决干旱的问题,祈祷神祗使病人康复等)④。但是,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祭祖的内涵也由封建迷信逐渐演变为纪念先祖,追忆先祖的高尚人格和宏伟事迹。其二,祭祖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在中国社会家族观念占据重要地位,祭祖作为一种重要形式,可以维系一个家庭成员对本家族的认同,可以增强家族的集体凝聚力。比如:2010年清明节万余人齐聚陕西黄陵县参加黄帝陵祭祖活动,表达了炎黄子孙对先祖的缅怀之情,从实际效果上看,增强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其三,祭祖是缅怀祖先,弘扬孝道的重要形式,而从其现实意义上来看,更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朝历代维系统治的道德准则。儒家先贤孔子曾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古代弘扬的孝道,目的不仅仅在于赡养父母,而是通过对父母的敬爱培养忠君爱国的思想品格,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按照我国解放后约定俗成的习惯,迷信是专指人们信占卜、巫术、风水、命相和神鬼等的思想和行为。传教士认为祭祖是在祭祀祖先的灵魂:在祖先灵位前,摆放祭品,点燃香烛,行叩拜之礼并默哀,而这在传教士看来又具备了迷信鬼神的一切外在特征。迷信鬼神是采取程序上类似的仪式,但是西方文化中的迷信鬼神是有现实性目的的,即向鬼神祷告,以达到降福、消灾免祸的作用。而中国人在祭祖过程中,并没有类似的现实性目的,只是为了缅怀祖先,表达孝道,教育子女。最主要的是祭祖背后深层的文化、政治内涵,是为了培养人民忠君爱国的思想品格,以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与祭祖的实质相比较,其形式显得单薄。传教士在祭祖这一点上,仍然没能采取礼貌性原则,没有尊重祭祖礼仪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政治内涵,其采取的策略也必将导致这次跨文化交际的失败。

在中西方这次文化交际中,我们可以看出相互尊重对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是交际的前提与基础。假设当时西方传教士在跨文化交际当中,充分认识到尊重双方不同文化背景的重要性,也许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预期目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推行“文化单边主义”,丝毫不尊重对方文化背景,肯定会招致对方的反感,最终导致交际失败。世界上任何民族,无论人数多少或是贡献大小,在文化上应该是平等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因此,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应当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和睦相处,谋求共赢。纵观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人们都在寻求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和平代替冲突的有效路径。不同的经济制度尚且可以兼容并包、共同发展,那么不同的人、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文明是不是应该求同存异呢?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共同思考,以史为鉴,求同存异,互信互利;采取礼貌际策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谋求共同进步和发展,努力营造共赢局面。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②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95~96页,第180~181页。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6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长期形成的一种惯用形式和行为准则,这些准则又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引起商务礼仪行为上的差异。了解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在同西方在商务谈判中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我们树立在国际上的形象,本文将以商务谈判为例从打招呼、时间观念、赠送礼品等三个方面论述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影响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04-0152-02

商务礼仪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不同国家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民族主义等的差异,商务礼仪也是既有国际性,又有民族性,随着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日益繁荣,国内企业要走出去,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往往存在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增加了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因此,对于从事国际商务交际的人员来说,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的融合之前,迫切需要我们掌握中西商务礼仪的有关内容,差异和要求,以促进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梁启超在有名的《劝学篇》里面讲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在礼仪的表现中,西方更多的聚焦在行为语言的面上,如果某人没有按礼仪规范实施,便不够绅士风度,而中国礼仪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不仅行为人的语言、举止本身具有话语意义,同时,行为的客体还需从行为人的语言行动中去“悟”出一些东西。

培根曾经说过:举止彬彬有礼的人,一定能赢得好的名誉。这正如西班牙的伊丽莎白所说:“礼节乃是一封通行四方的推荐书。”在商务活动中要写好这份“推荐书”,仅有流行外语是完全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一、打招呼差异

商务会面谈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初次见面就会出现问题。中国文化讲究“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习惯根据职业、官衔、辈分等称谓他人,要充分反映出对方的职务,地位和彼此的关系。而西方平等观念比较强,称呼规则简单,除了对某些特定人士称呼,一般很少用头衔称呼别人,在非常正式的商务活动场合下,西方人以mr.称呼男士,以miss或ms称呼女士。一般情况下会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平等。与西方熟人之间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尊称为“mr某某”会让对方误认为你试图与他人保持距离。

二、时间观念差异

守时是商务交往中的重要礼仪之一,但是,中西方对“守时”的理解,对时间分配和利用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人们通常认为提前一些赴约是礼貌的,然而在西方人则被认为是不合礼仪的,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事先通知是西方人时间观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西方国家,请人吃饭或参加商务谈判活动都要事先通知,临时的邀请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怠慢,不管多诱人基本上都会被拒绝,在中国现代商务交往中,邀请与会面一般也是要提前预约的,但是即使最后一分钟对方也会接受和欢迎。中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还表现在谈话方式上,中国人在商务谈判,经商中,喜欢感情投资,在交谈中不急于进入主题,谦虚,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保持选择的灵活性,有时让西方人摸不着头脑,被西方人认为是缺乏准备、表达能力差、低效率。而中国人却认为西方人的直接与简洁带有冰冷甚至傲慢的味道,不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商务活动往往无法顺利开展。

三、送礼方式差异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与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却认为礼品越贵重越能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以促进谈判的顺利达成。西方商务人士也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但他们比起礼品价值更看中礼品包含的意义。他们讲求的是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及浪漫的情调。

四、商务礼仪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跨文化商务活动一定要适应当地文化,遵守国际商务合作契约和交际礼仪,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商务礼仪,充分尊重和理解商务礼仪差异,为商务谈判的顺利达成奠定基础。

所谓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获劳务的交易协商,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因此,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对商务谈判的进程与效果存在重要的影响,在圆满的商务谈判活动中,遵守谈判未必是谈判取得成功的决定条件,如果违背了谈判中的礼仪,却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对达成协议造成威胁,因此,在谈判中,要严格遵守谈判中的礼仪。

(一)商务谈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成商务谈判的成功

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扬,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意礼仪,即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个商务人员,在与他人接触的商务活动中,了解其言谈举止,打招呼方式,礼貌礼节等礼仪都是决定着商务谈判顺利达成的关键之一。

(二)了解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也是商务谈判排除各种阻碍,各种矛盾,达成协议的关键

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任何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务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想在商务谈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因人而异,避免犯忌。时间观念对商务谈判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果,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送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因此,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与障碍,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随着跨文化意识的深入,中西方已经意识到当观念不同时,双方应该本身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同时,我们也知道,中国素有礼仪之邦,馈赠礼物是从古代传下来的社会传统,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送礼物的时候因国而异,有所选择,如果对对方所在国家的商务礼仪不了解,赠送不恰当的礼物很可能对谈判的最终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会让对方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尊敬,而造成流失客户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商务谈判带来负面影响。

五、小结

总之,随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商业竞争日趋激烈。跨国交际日趋增多,在长期的国际往来商务活动中,商务打招呼方式,时间观念,赠送礼品等应用十分广泛,商务礼仪贯穿了整个商务活动过程,由于中西方商务礼仪差异的影响,在谈判桌上各自的谈判作风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了解并熟悉商务礼仪有助于我们开展中外交流,经贸合作,友好往来,对于开拓国际市场大有裨益,在国际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商务礼仪也不再局限于中国,我们要学的不仅是和国内人员谈判的礼仪,还要学习国际礼仪,了解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商场上克服某些方面的弱点,积极驾驭谈判过程,促成谈判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1]王敏.论中西利益差异对国际商务谈的影响[m].实践与探索,2006.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涉外礼仪高校人群

当前我国高校为提升办学综合水平和改进教育体制,一方面在国际上参与双边或多边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另一方面积极做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到校任教的引智工作,外事工作在高校全面及高层次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外事工作涉及内容不断拓宽领域,参与人群范围不断扩大,涉外交流活动能够得以顺利有益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是涉外礼仪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恰当运用。在高校中目前有四类人群与外国文教专家或者外宾有较多跨交化交际,即外事管理干部、院校领导、学校教师和学生,而根据各类人群自身特点以及涉外活动重点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涉外礼仪也有所区别。

一、外事管理干部全面培养涉外交往能力

作为学校的对外窗口和桥梁,高校外事工作要坚持以内事带外事,外事促内事,真正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做好服务。鉴于外事的特殊性和服务性,高校外事工作一般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或者外事办公室负责,而具体的外事工作都是由外事管理干部及工作人员来开展,他们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外事工作的成效。外事无小事,外事工作的任何一个部分或者细节都应注意行为礼仪得当,因为这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更体现着学校乃至国家的尊严。

1、在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前提下,以得体的涉外礼仪进行外事工作。

外事管理干部与外专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非常频繁且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在交流过程中必须做到有礼有节,切忌发生文化冲突。但是做到有礼有节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或迁就,正如总理对外事管理工作提出的“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十六字方针政策,首先要做到立场坚定,原则性强,因为所有的国际关系都是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基础,所有涉外活动也只有在不危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进行。因此外事管理干部必须在相对开放的工作环境中,在不同思潮的影响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国家和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面对外国专家不合理的要求和与其身份不符合的行为,一定要用得体礼貌的涉外礼仪,态度明确地予以回应,指出外专要求和行为的不合理性,即便看似小事也决不能糊涂或动摇,自觉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利益和形象。

2、对外国专家进行适度人文关怀,注重东西方文化差异前提下的涉外交往。

外国专家离乡背井来到我国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外事管理干部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应主动关心外国专家,做好适度的人文关怀工作,以诚相待,让外国专家能安心舒适地在学校生活和工作,更好地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首先应遵守涉外交往的基本准则,例如提前预约准则、信守约定准则、尊重隐私准则等;在外专生病不舒适时应主动关心和提供帮助;在西方节日和外专生日时应表示祝贺并共同庆祝;在日常交流中可表达对他们为学校贡献的肯定与谢意。与此同时要注意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价值观的不同,把握好涉外交流的度与分寸。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性格形成的基础,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每一种文化的评判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国崇尚谦虚有礼,面对别人的赞美都会以自贬来表现谦逊,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会说“thanks”来接受别人的称赞,或者还会称赞对方的优点以回敬;我国推崇中庸之道,重视集体的力量和团队合作,而西方观念中更崇尚个体思维和个人价值的实现,重视个人独立行为的能力,因此外事管理干部对外国专家的关心和帮助不能过度,不可包办代替任何细小的事情,那样外专会认为你怀疑其自身的行为能力。例如新到校外国专家在了解学校附近环境后想外出购物,可询问是否需要陪伴,如果外专表示不需陪护,一人前往即可,就不要坚持认为外专是客气或者不好意思,坚持要陪同购物,这样外专就会认为不够尊重他/她的意见,甚至以为你不相信他/她的能力。同时也应留意倾听外专话语的言外之音,尽管外专有时很委婉地说:“iamnotcomplaining,butithink…”,but后的内容实则为需要改进或者表明其想法的重点,不能只听前半句,对其意见置之不理。

二、学校领导增强涉外交往意识

随着目前高校对外开放的力度日益增强,学校领导作为高校形象的首要代表必须具备涉外交往的正确意识,熟练掌握涉外礼仪,做到言行得体、举止优雅,从而塑造自身和所在院校的良好形象。尤其要注意以下涉外场合的交往礼仪:

1.会谈会晤:首先应将双方会见、会谈的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其他注意事项及早通知对方,以便做好准备。出席涉外会晤应注重着装打扮,因为这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同时也体现了对来宾的尊重之意,因此一般以正装出席或按约定俗成的较正式的套装或西装出席。会谈过程中内容实事求是,态度不卑不亢,仪态彬彬有礼,展现自身气质与风范。同时在会晤的公共场合不可吸烟,说话不宜太过大声,响亮清晰即可。

2.宴请用餐:中华民族素以热情好客著称,在宴请宾客时认为美味佳肴多多益善,以此表示慷慨大方与热情好客。但西方人习惯事先确定用餐人数,按量准备,避免造成浪费。宴请外国来宾应先确定用餐人数、餐饮形式、用餐场所等,做好充分准备。在用餐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表达对来宾的欢迎之意致祝酒辞,并积极与来宾交谈,营造用餐和谐舒适氛围。但应避免在参会上打嗝吐痰,或大声说话,这些都是不雅的行为;也不要为表示热情,夹菜到外宾碗里或不停地劝酒,在很多西方人眼里不仅不是热情好客表现,反而会觉得是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或者不尊重对方意愿的强硬行为。

三、学校教师整体提高涉外交往基本素质

学校的所有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都是外国文教专家的同事甚至朋友,也是涉及涉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职员工的行为举止都直接影响到外国文教专家以及外宾对学校的印象,因此也需要注重涉外交往的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交往等方面的不同,整体提高交往的基本素质,对涉外交往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为宜。

教职员工应明白以下几个中西方文化差异:1、中国人在交往中注重谦逊有礼,讲求“卑己尊人”,可是在与外国文教专家相处过程中不用太过谦虚或自贬以表有礼,那样会令他们很尴尬与不解,认为对方太过虚伪,因为大多西方人会愉悦地接受称赞并表示感谢。2、在计划行事方面中西方习惯也有不同:西方人做事喜欢事先做好一份较详尽的计划,或者提前预约,但是中国人常常会临时行事,通常不会预约会见某人或提前拟定出行计划。3、在低碳环保做事方面,西方人大多有着很鲜明的环保意识,节省资源,爱护环境。而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或行动力不够。4、西方人看重自身个人价值,发表个人看法,认为讨论争执是很有效的交流方式;而中国人看重以和为贵,不愿很坚定发表意见,因此有时会附和他人或人云亦云。在了解以上中西差异后,教师在与外国文教专家或者来宾相处时就能求同存异,拿捏好分寸,更好做到交往的平衡与和谐。

四、学生应接受外事教育,具备涉外交往常识

大学生作为积极参与涉外活动的重要群体,有着数量巨大、朝气热忱、接受事物高效等特点,因此必须在参与涉外活动前接受正式的外事教育,具备基本的涉外交往常识,确保在与外国文教专家或外国友人交流过程中做到得体,展现当代青年的风采。尤其在外事教育中须教导学生具备中外有别的基本意识,例如不宜谈论的话题不要提及,不能参观的机要场所不应携同外教前往,日常交流中不随意开不雅或过度的玩笑,不在外留宿也不宜随意留宿外国友人等。不要对外国专家的形象穿着等评头论足,例如在遇到一位肤色较黑的外教时,不可武断判断或直接询问外教是否为黑人,尤其不能随便使用negro一词,这个词语对于美国外教来说几近一种侮辱。另外在英语授课中或交流中,也许会遇到没听清或不明白外国专家的意思的情况,切记不要因为害羞或者不好意思询问清楚而造成误解其意,或自作聪明地答非所问。

无论是从外国文教专家作为高校特殊且重要的人力资源方面考虑,还是从高校作为积极发展涉外交流及发展的重要阵地出发,高校中的各类人群均是直接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群体。因此不断规范涉外礼仪交际行为,提升师生员工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涉外礼仪风貌,正是促进高校与外国专家之间的合作更加有效愉快,同时有利于进行涉外交流从而使不断扩展高校的涉外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现代外交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刘玉学,刘振强.涉外礼俗知识必读[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7.

[3]汤为民,王希曾,周家年.外事外贸工作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5.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中西文化婚俗礼仪差异原因

【中图分类号】K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5-02

文化是人们生活积累的产物和社会现象,它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范畴。由于中西方历史背景和不同,导致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差异。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它会影响学习者的交流。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当中不可忽视的还有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婚俗礼仪的分析,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有利于教学。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沿传下来的文明规范。婚俗礼仪是文化风俗的一部分。对中西婚俗文化的独特性进行比较研究,是研究中西方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更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中西方婚俗礼仪差异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西方形成了各自的嫁娶观和相应的婚俗礼仪,中西方在订婚习俗、婚礼仪式及婚后习俗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一)中西方订婚习俗不同。

说到中国传统订婚习俗,从迎亲到归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回娘家”)有二三十种礼节。其中尤其要提到的是“六礼”,它最早见于《礼记・昏义》。每一项礼仪都有严格的标准,是中式传统婚礼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否则就会被称为不懂礼数。纳采即六礼之首,就是现在说的“提亲”,男方托媒人带着礼品到女方提亲,女方答应提亲后男方请媒人问女子名字、生辰等,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纳吉是指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纳征,亦称纳成、纳币。要纳聘财成婚礼。下聘礼大聘叫作下大茶,在古代婚姻中茶礼是不可免的。订婚所下的茶叫订茶,男方要行茶下茶,女方吃茶受茶,所送礼金称茶金,女方受聘前叫待茶。纳征后婚姻关系便确立了;请期即男方通知女方成亲迎娶的日期;亲迎即正式的迎亲、举行婚礼。

而西方的整个结婚过程由男方的求婚开始。传统婚俗习惯中,女方会举办一个订婚宴会,由新娘的父亲主办,旨在告诉亲朋好友新人要结婚了这个喜讯,这是促成婚姻必不可少的步骤。订婚典礼与结婚典礼比起来气氛要轻松许多,会有重要的人物(比如家长,认识男女双方的朋友等)进行演讲和敬祝酒词。

(二)中西方婚礼仪式不同。

中西方婚俗礼仪突出不同之处,体现在婚礼上。在现代中国,占主要地位的还是传统的礼仪方式。中式传统婚礼是人前的婚礼,热闹、隆重而喜庆。而西式婚礼是神前的婚礼,神圣、安静而唯美。

1.婚礼服饰不同。

在举办婚礼时在穿着方面很讲究。中式传统婚礼具有典型的中国风色彩。中西方审美观与习俗的差异决定了婚礼服饰的不同。西方的婚礼服饰华丽、颜色大胆;中国的婚礼服饰,则体现了传统、朴素、保守、含蓄的特征。在中国文化中,红色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它是中式婚礼的主色调,象征着吉祥如意,预示在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西式婚礼则以纯洁的白色为主,白色婚纱始于19世纪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礼,是纯洁欢庆富贵的象征。

为了有一个好彩头,新人白头到老,在中国新娘出嫁时,从内到外要穿新衣新鞋,预示新生活的开始。而在西方,婚礼时有“旧、新、借、蓝”等习俗。“旧”代表着新娘结婚之后还会和娘家保持联系,有的新娘穿上母亲甚至祖母的婚纱,预示着可以从长辈那里传承好运;“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象征新生活;“借”指从一个婚姻幸福的朋友那里借来,预示着朋友的幸福婚姻也会带给新人好运。“蓝”指则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

2.婚礼举行地点不同。

在中式传统婚礼中,婚礼通常和婚宴一起举行,举行婚礼的地点大都是在男方家。中国婚姻所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为使女性归属于丈夫所在的家庭。婚后女方要住在男方家以尽为人妻为人媳的职责,比如照顾公婆,相夫教子。中式婚礼主角可以说是两个家族,而西方大都信仰基督教,人们希望自己在婚礼上得到上帝的见证及祝福,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主婚人是神父。西式婚礼主角是一对新人。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新娘挽父亲手臂进入教堂;父亲把女儿的手交到新郎手里,象征着把女儿交给了他。牧师致词、新人宣誓、交换戒指、祈祷、咏唱诗歌等,而并没有新娘寻求其他亲友接纳的过程。

3.婚礼程序不同。

中西方婚礼当中的行礼仪式因为各自不同的而存在着差异。中国传统婚礼是谨慎而严格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婚礼是随意而轻松的。中国传统婚礼邀请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的担任司仪。中式婚礼是三拜九叩的拜堂大礼,婚礼中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主要的程序是行三大礼――“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新人以这三拜表示礼成,表示说他们已经传承了天地的旨意,得到祖先及父母的认可正式结婚。而西方信仰基督教的居多,他们由神父或牧师来主持婚礼,宣布他们婚姻的合法性。礼仪上更是尊重信仰,在上帝的面前许下誓言:“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还是坏,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疾病都彼此相爱、珍视,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表示忠于彼此的爱情与婚姻,相互交换戒指并亲吻对方后表示礼成。

从婚宴上来看,婚宴是婚礼当天答谢宾客举办的隆重筵席。传统婚礼后新郎会由家族长辈带领,一一向前来参加宴会的宾客敬酒答谢,而新娘回洞房休息。西方婚宴比较自由,多采用自助餐的形式,有的还会举行舞会。

(三)中西方婚后习俗不同。

中式传统婚礼过后,新人三朝回门,它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女方会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方家长陪饮。女方家广设华宴,款待新婿,这就是回门宴。

与中国传统婚礼相反,西方的新婚夫妇们在婚礼过后离开家人朋友乘车出发度蜜月。这种习俗起源于英国,在古代条顿族盛兴“抢婚”这一习俗,为了防止新娘被抢回去,新郎婚后立即带着新娘到外地去过一段旅行生活。在这段旅行生活中,新人会喝一种用蜂蜜制成的饮料,连续不断地喝满一个月,因而叫作“蜜月”。

二、中西方婚俗礼仪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婚姻制度起源的历史背景不同。

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中式传统婚嫁礼仪带有很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它的缔结是以宗法秩序为准则,以儒家“阴阳尊卑”学说,尤其是董仲舒之后的儒家思想为依据,并贯穿于一整套婚姻仪式中。在中国传统婚礼中,男女结合讲究“天作之合”、“门当户对”、“合八字”,起主导作用的几乎都是男方或家长。古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说法。

在婚礼行礼过程中,新人站立位置遵循“男左女右”的原则,这也是男尊女卑社会观念的体现。而西方婚礼与传统的中国婚礼恰恰相反,这来源于古代的一个传说,盎格鲁萨克逊的新郎常常必须挺身而出,以保护新娘免得被别人抢走。

在中式传统婚礼仪式上,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高堂”就体现了在婚姻关系中父母意见的重要性,这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儒家非常强调家庭,儒家观念中的的家庭是社会的微缩版,其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系,就是社会中统治阶层对下层的关系的映射。

而西方国家,例如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各国的婚俗仅形成于千年甚至百年前,这种时间上的跨度决定了中西方婚俗礼仪之间存在差异。西方国家中,亚当和夏娃的婚姻故事是西方婚姻的起源,它让婚姻披上了宗教神学的神秘面纱,宗教的产生把西方婚俗礼仪推向了文明化进程。在以《圣经》为绝对权威的基督神学影响下,西方人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以及人权神圣不可侵犯。西方婚姻重视个人自由意志,强调人的理性选择。他们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每个人的福利,履行婚姻就是遵循上帝的旨意,他们借婚姻体验神的爱和生命的奥秘,体现神与人所立的盟约,女性享有独立人权,男女交往是自由的。

(二)中西方信仰的宗教观念不同。

各大宗教对中西方婚俗礼仪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不同的的影响下,婚礼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拜天地,这是因为大部分中国人信仰佛教,“拜天地”体现了人们向往“天地人和谐”的宗教哲学,表明新人将自己的终身大事告于天地,希望得到天地的祝福。又如“六礼”当中的第二礼――问名――双方交换八字,依照“八字命相说”,寻求与自己八字符合的配偶。这就是道教“五行八字”对婚俗礼仪的影响。

西方信仰基督教者居多,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赐予的,所以应该在神的见证下举行婚礼。婚礼必须在教堂举行,婚姻才得以成立。西方的婚礼由神父在教堂里主持,婚礼上的每一个程序如祷告,经文诵读,婚约问答,誓约,交换戒指等都有着特定的神学意义。

三、总结

通过以上中西婚礼习俗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神圣的,源远流长的社会制度对中西婚礼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然,婚俗礼仪仅仅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小方面,并不能代表和揭示所有中西方文化差异,但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对我们学习中西方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了解中西方婚俗礼仪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应该引起语言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潘文晋.从中西婚礼文化看中西方文化差异[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3期

[2]曹明逸.体验西方礼仪.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3]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文明礼仪;英语教学;渗透

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汉语与英语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的运用方式方法也不相同,因此,小学英语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文背景,能帮助他们很好地理解与运用这门语言。如中西方在文明礼仪方面就有很大的差异,小学英语课本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此。我们英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明礼仪”要求。

一、在英语教学中悄无声息的渗透礼仪教育

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如:见面打招呼,中西方有着一定的差异性。在我们中国习惯于晚辈先向长辈打招呼,学生先向老师打招呼。而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十分强调长幼、尊卑,所以,长辈也先向晚辈打招呼,老师也主动向学生打招呼,我用这种打招呼方式在学生中间起到了礼貌的示范作用,反倒强化了我们国家的礼貌行为。比如:一开始我每次见到我的学生,总是热情地主动地向学生问好:Hello!/Goodmorning./Howareyou?学生一开始很惊讶,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先主动向老师问好,现在我成了全校唯一一个主动向他们问好的老师,这让他们受宠若惊,一开始不知怎样用课堂上学过的语言进行回答,时间久了,学生也就能够很自然地应答了,不仅如此,我发现我的示范起了作用,一学期以后,学生开始主动从远处跑到我跟前来用英语向我问好了,看得出那种表情是发自内心而不是仅仅出于礼貌而礼貌,现在,我几乎没有机会先张口了,总是学生在我还没看见他时,老远就亲热地喊了起来:Hi!/Goodmorning,missZhou.我的示范作用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课堂上,我从未要求过学生必须主动向我打招呼,也从未专门讲解有关的礼仪常识。是我用实际行动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礼貌,而且让学生不知不觉内化到了自己的行动中。

二、根据不同的话题进行比较,渗透礼仪文化意识

新版四年级上册第26课中,学生学习了父母给孩子送生日礼物的内容。我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中西方文化中收到礼物时的不同表现,并在表演中强化了学生学会用英语赞美礼物并表示感谢。如:当面打开礼物盒,看到礼物后说:wow!it’spretty!/wow!it’snice!/iloveitverymuch.并且说:thankyou.这与我们中国人收到礼物时的礼节是不一样的。因为在我们中国收到礼物时,一般要等到客人离开后才能打开看。

在教Familytree中,我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称谓礼仪的差异,使其能正确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中国的称谓礼仪中,不能对父母辈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叔叔等。这些现代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极具有中国特色,这种称谓温暖,亲切,能有效地缩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

而在西方则不然。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无论长幼都可直呼其名,以表亲近。比如:为让学生了解这种礼仪,我自己扮演一位七十岁的英国老太太,先让学生按照我们中国的礼仪问候我,果然学生大多喊:oldgrandmother,我故意转过身去,以表示我这个外国老太太生气了,并做出显示我还很年轻并不老的姿态。当学生不知究竟该如何称呼我时,我便趁机指导学生喊我mary,我一听到学生喊出mary,就立刻高兴地转过身来答应,以表示我这个英国老太太很喜欢学生直呼其名,使其感到自己和孩子们一样年轻而富有活力。

三、使礼仪教育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在教Clothes话题时,教学生学习不同服装的英语名称的同时,也进行穿着礼仪教育,如着装整齐,朴素大方,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背心、拖鞋、裤衩等进教室,课堂上不敞衣、不脱鞋、不佩带项链、耳环、戒指或手镯等饰物。按要求修剪头发,做到仪表整洁,服饰自然得体,协调大方。

在学习travel和Zoo的内容时,教学生掌握一些公共场所的劝告语:如:Don’tleavelitter(不要扔垃圾),Don’tpicktheflowers(不要摘花),Don’tthrowthingsattheanimals(不要向动物扔东西)。然后让学生自己制定一些公共场所如超市、图书馆、旅游景点等的一些制度,从而进行公共礼仪教育。如在超市不要大呼小叫,不要随意吃货架上的食品,节假日人员较多时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在图书馆、阅览室要注意整洁,保持安静,不乱丢垃圾,爱护公共财产;在天池、天山野生动物园等旅游景点要爱护旅游观光区的公共建筑、设施、文物古迹等,不要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不要乱扔果皮和杂物而污染环境。

四、树立榜样,激感

跨文化礼仪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英文电影;文化;跨文化传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增加,文化共存与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国电影不断涌入中国市场,令国人大饱眼福。英文电影题材多样,能够充分反映出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以及等。因此,英文电影是西方文化在全球传播的重要媒介,探讨英文电影中的文化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文化的内涵,接着讨论了英文电影与跨文化传播的关系,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了英文电影中的文化因素。

一、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也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双方往往会产生误解或冲突。因此,我们首先应该了解文化的定义。

(一)文化的定义

国内外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对文化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迄今为止,文化的定义已经超过三百种。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文化是政治、经济、教育、文学、艺术、语言等的总和。从广义上讲,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物质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产品,即产品、技术等;精神文化包括习俗、信仰、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行为准则等。

(二)文化冰山论

文化就像一座冰山,露在水面上的只是文化的一小部分,如建筑、交通、服饰、肤色、食物、艺术等,这是文化的表层部分或物质文化部分;隐藏在水底下的大部分文化内容往往更为重要,如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政治体系、思维方式等。这些属于文化的深层次内容,即精神文化部分,不容易被人们直接观察到,所以往往会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二、英文电影与跨文化传播

经济全球化已经使跨文化传播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任何文化的故步自封都将会成为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在文化的全球共享过程中,电影作为大众传媒非常普及的一种形式,对于跨文化传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电影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载体,通过语言、音乐、图像、色彩等手段将文化因素展现出来。因此,英文电影成为西方文化在全球传播的重要媒介,优秀的英文电影也成为英语学习者了解西方文化必不可少的途径。

电影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对生活的艺术加工再现。英文电影取材广泛,从古代到现代,从文化到经济政治,从风土人情到自然风光。此外,一些英文电影对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了改编,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文化性。英文电影能较客观地反映西方国家的文化生活、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等。因此,英文电影不仅是人们娱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三、英文电影中的文化因素

英文电影富含文化因素,能够再现历史事件,体现价值观,反映风俗礼仪,折射饮食文化以及宣扬宗教文化等。观众在欣赏英文电影的同时,能够领略到影片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一)再现历史事件

有些英文影片以一定的历史为背景,文化信息丰富,能够重现历史、指导未来,例如美国影片《阿甘正传》《与狼共舞》《辛德勒的名单》以及《拯救大兵瑞恩》等。《阿甘正传》被誉为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出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史。该影片涵盖了美国近30年的历史,包含乒乓外交、黑人运动、越战、肯尼迪被刺、性解放及水门事件等。影片《与狼共舞》是多元化文化观在电影史上的成功折射,对美国西进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被誉为好莱坞历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影片《辛德勒的名单》深刻揭露了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恐怖罪行,探寻和讴歌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具有强大的震撼力。此外,《拯救大兵瑞恩》也是一部以二战为历史背景的影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通过观看这些影片,观众能够对历史事件有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

(二)体现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文化的深层次内容。许多英文影片能充分反映出英语国家的价值观,例如影片《阿甘正传》《廊桥遗梦》以及《穿普拉达的女王》等。《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就是美国文化中多种美德的化身,观众可以从这个忠诚、执著、友善、坚强的美国平民英雄身上感受到当代美国人敢于追求梦想、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影片《廊桥遗梦》属于一部内涵深刻的社会,是一部本地化思维极强的力作。影片探讨了婚外恋情和中年人的心理情感,揭示出了中年人的伦理价值观。影片向迷惘的人们发出了回归家庭的召唤,表达了现代西方人对家庭伦理道德与责任的重新定位与思考。《穿普拉达的女王》是美国2006年上映的一部以反映时尚生活为卖点的影片。影片真实地折射出了个人主义、实利主义以及成败观念等一系列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价值观,向观众展示了鲜明的美国社会景象。此外,《小鬼当家》《儿女一箩筐》《神勇奶爸》等影片充分反映了美国人的育儿观念。在美国人眼里,人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父母和子女也可以直呼其名、勾肩搭背、平等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