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合规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8:48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1

关键词:“三标”管理体系;行为规范体系;融合;管理上水平

中图分类号:F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054-01

在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明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把“卷烟上水平”作为行业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体现在企业管理方面,就是要大力推进“管理上水平”。会议不仅总结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更为如何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实现管理体系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作为一个管理课题摆在了行业企业的面前。作为行业行为规范建设试点单位,浙江中烟在以往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力开展了行为规范的提炼与宣贯工作。在整个行为规范建设过程中,笔者结合浙江中烟实际,针对如何使行为规范体系与“三标”管理体系融合的课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和关系

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以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标准要求为核心,持续追求卓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梳理企业生产经营流程,建立过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程序,因此“三标”管理体系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上最直接和最明显的成效就是提高企业管理规范化,它是企业管理中带有强制性的硬要求硬标准。企业文化是企业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愿景、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员工行为规范的系统推行是企业文化战略实施的关键,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抓手。它是一个企业从合格走向优秀的奠基石,对企业员工的岗位工作、流程与制度要求、行为细节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提升与规范,它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都隶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两者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定位既有不同又相辅相成,“三标”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是行为规范体系发挥作用的基础,行为规范体系的落实又是“三标”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提升的动力。

二、当前“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种管理工具,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往往由于受特定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难免会出现管理上的边际效用递减,使置于体系中的人员过于追求符合性的要求,在追求符合性标准的同时可能会弱化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活力。行为规范建设作为企业文化由知到行转化的关键环节,立足岗位、关注细节,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和提升,它与“三标”管理体系建设不同,不仅仅追求符合性,更侧重于关注员工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将工作质量做到优秀。但在行为规范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企业员工会质疑为何在企业建立众多的标准基础上,还要再增加行为规范的要求。二是行为规范本身对于员工的要求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因而在可操作性上会相对模糊。这两方面的问题导致很多企业的行为规范建设最终形成摆设,不能真正贯彻到岗位,落实到细节。正是因为“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在独立运行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先天问题,而同时两者又存在互补关系,所以实现两者的融合就显得很重要。

三、“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进行融合的迫切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三标”管理体系虽然在推进企业“规范”上很有成效,但往往激发不了“活力”,没有了“活力”的“规范”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算不上成功。而行为规范体系的建设虽然更多的体现了“活力”的追求,却往往由于没有可明确的落实要求,使“规范”弱化,也会使企业管理“效率”的发挥大打折扣。因此,推进“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进行融合显得尤为迫切。

四、“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如何融合

“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既有区别又相互互补,要开展好两者之间的融合,就必须将它们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统一策划,协同推进。

(一)正确认识,理顺关系。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要正确认识到“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各自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行为规范体系并不是制度之外的多余规范,而管理体系也不是空洞的形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

(二)宣传教育,培养意识。对于“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的关系及其相互融合的动作、要求,各级主管部门要开展深入地宣传教育。只有意识到位了,才有可能将标准的要求执行到位,管理上水平才不会成为空话。

(三)强化过程,弱化要素。“三标”管理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都要建立起过程化的管理体系,突出过程概念,明确以流程为引导,强化部门员工间协作的行为要求,建立一体的过程要求,才能更有效地推进各部门、员工间的协作。

(四)加强协调,全员参与。加强不同主管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协调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和行为规范的要求表述,推进全员参与,通过行为规范体系的实践,提升企业管理的标准,加强执行力,促进管理上水平。

五、浙江中烟管理实践探索

浙江中烟“三标一体”建设工作对企业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之初,我们就紧扣“三标”管理体系制度化与标准化的要求,在制度文化中融入企业各项管理理念的要求,同时也将企业制度、标准的管理体系纳入到大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之中,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企业文化与制度标准融合逐步深入人心,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可。

行为规范与“三标”管理体系的过程化管理相协调,互为促进,保证了管理执行力的提高,为推进管理上水平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作者单位: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国家局党组书记、局长,总公司总经理姜成康2010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的报告[R].2010.

[2]李克明副局长在2009年全国烟草行业管理体系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R].2009.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2

“三化”内涵。革命化,即海事队伍忠诚于党、听从指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这是海事履职的政治保障。正规化,即海事队伍素质精良、作风过硬,海事管理法制健全、科学规范,这是海事履职的重要基础。现代化,即海事装备精良、技术先进、文化领先,这是海事履职的根本要求。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主要任务:“六大体系、六大提升”

(一)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升海事核心价值。

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和载体,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海事干部职工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着力开展忠诚教育、执法为民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职工队伍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及时把握新形势下干部职工思想状况,做好思想和政治工作,促进干部职工积极干事创业、共同推动海事科学发展。及时发现和解决干部职工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文化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提炼和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海事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海事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和选树一批执法为民的先进典型,树立一流的作风,展现一流的形象。

(二)建立健全水上安全监管体系,提升海事监管能力。

4.完善安全监管格局。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深化水上安全监管服务保障体制改革,科学合理布局监管服务机构。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海事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维护水上安全的良好工作格局。

5.优化安全监管机制。立足水上安全监管的特点和规律,统筹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强化动态管理和源头治理,加强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完善差异化安全监管措施,实施中国籍船舶综合质量管理。强化海事岸基管理、水上执法、检验管理、巡航救助等综合保障职能,实施海事管理网格化,实现沿海、内河干线和重要水域海事监管全覆盖。

6.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健全技术装备建设配置、运行维护、使用管理制度体系,推进技术装备配置序列化、标准化,使用管理规范化。加大信息技术在海事监管中的应用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海事监管技术装备现代化。适应新形势下水上安全监管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海事装备设施现代化建设步伐。

7.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沿海、内河监管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内河监管救助一体化,统一配置船舶溢油应急资源,完善船舶污染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织协调机制,持续开展渤海湾“碧海”行动,全面提升应急反应能力。

(三)建立健全海事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海事服务水平。

8.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按照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推动海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完善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的监管措施。进一步清理规范海事行政收费和监管服务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转变管理方式、强化服务理念,优化海事服务站点设置和资源配置,加快政务中心和电子政务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方便行政相对人办事,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升海事行政服务效能。

9.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海事专业优势,积极推动国家沿海、沿江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大力保障重点涉水工程建设,服务涉水经济发展。出台船旗国综合质量管理、免税登记政策,促进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配合船舶能效管理,制定出台配套法规和技术标准,支持清洁能源在航运领域的应用,促进航运业绿色发展。积极推动向我国驻外使团派驻海事联络官,维护中国籍船舶、船员和船公司在外合法权益。加强与周边国家海事磋商机制建设,保障国家重要物资运输通道的航行安全。

10.优化航海保障服务。统筹我国沿海航标布局和管理,提高航标管理科技水平,强化数字航标建设,推进航标管理信息化,研究建立综合导航服务平台,提升航标综合管理水平和助航服务能力。切实履行交通行业测绘管理职责,加强测绘和水上安全通信管理,以电子海图为核心,提供港口航道、公用干线数字航路和数据采集及航海图书资料服务。

11.加强信息资源应用。发挥海事掌握船舶船员基础资料、通航基础环境、船舶航行动态、船员就业任职、船舶载运货物等信息资源的优势,积极参与电子口岸建设,提供实时的航运信息服务。拓宽海事测量数据应用,提供综合助航信息服务。加快海事信息采集和应用,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水上安全信息服务。

(四)建立健全海事创新驱动体系,提升海事发展内生动力。

12.强化战略研究。围绕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加强海事发展战略研究,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完善海事发展规划,加强政策支持和储备,持续提升海事系统“三化”建设水平。

13.强化管理创新。创新海事监管模式,实现警戒式管控向风险式防控转变,实现由侧重管理向管理服务并重转变。推行管理服务对象诚信管理。制订完善水上安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海事履约机制,健全履约体系,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强制审核要求。深化海事事务国际交流合作,提升中国海事国际形象。推广实施海事系统目标管理,建立健全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14.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强化直属海事系统垂直管理体制,理顺地方海事管理体制。整合水上安全监管服务资源,建立完善相关协调机制,提升监管服务效能。加快完善航海保障、后勤服务和海事综合支持保障等体制,逐步建立管理规范、运转协调、集约效能、保障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15.强化科技应用创新。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整合海事信息资源,支撑中国船舶动态监控、海事协同管理和海事综合服务,建设“智慧海事”。推动我国自主研发技术在航运领域的应用。

(五)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执法体系,提升海事依法行政水平。

16、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海事立法,完善海事法律法规。加快国际公约国内化推进工作,满足海事国际履约要求。加快完善地方海事立法,积极配合地方人大、政府制定海事地方法规规章。建立完善海事立法后评估制度,提高立法质量。建立实施海事管理引导性评估机制,科学评估海事管理行为。

17.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加强船舶检验技术规范研究,完善船舶检验技术规范体系,完善船用产品检验标准和规则。建立完善海事业务标准体系。建立标准、技术规范更新升级机制,适应船型标准化、船舶效能管理的要求,完善海事标准规范。建立国际船舶技术规范国内转化运行机制。

18.推行执法行为规范。全面推行海事行政执法业务流程,统一执法程序、统一执法标准。建立完善海事行政处罚裁量制度、海事执法调查取证制度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规范执法行为。

19.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海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的贯彻落实,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依据公开制、执法行为评议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实施执法责任追究,加大明查暗访力度、定期开展海事执法专项督查。

20.规范内部综合管理。规范行政管理、计划基建、财务审计、干部人事等内部综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预算管理,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严格制度贯彻落实,切实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水平。

(六)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海事队伍素质。

21.规范机构编制管理。落实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按照政事分开、分类管理,明确标准、科学设置,精简效能、优化结构的原则,规范机构编制管理,严肃管理纪律,理顺各级机构职责关系。

22.规范人员管理。完善人事管理制度。严格公务员管理,规范事业人员管理,实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范健全职工录用选任、使用管理、培养晋升、关爱激励机制。

23.加强职业培训。落实《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对公务员进行全员培训。提升干部职工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意识。实施人力资源分类分级管理,推行分类分级培训制度,整合优化培训资源和机制,建立统一、标准化的综合培训体系,加强职工履职和适任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提升履职能力。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3

(征求意见稿)

 

“十四五”时期,是武汉市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建设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期,更是武汉市适应社会矛盾历史性变化和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为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执法水平、服务水平,助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订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三五”规划各项指标和主要任务的完成情况基本达到预期水平,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城市环境品质实现大幅提升。以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为契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发扬“绣花精神”、“工匠精神”,整体推进户外广告、景观亮化、井盖、管线、箱杆规范整治,综合提升背街小巷、老旧社区、铁路沿线市容环境,强力推进“拆违飓风行动”、渣土运输、施工噪声、违法占道控管,城市环境面貌脱胎换骨,功能品质大幅提升,为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成功举办军运会奠定了坚实环境基础。

(二)“大城管”机制进一步做实做强。坚持“四位一体”、整体联动,城市综合管理统筹调度机制不断创新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责任体系不断拓展延伸,“大城管”考评机制实现检查全覆盖,考评“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推行“精致环卫”,实行精细化作业、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考核,环卫作业质量不断提高。启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不断拓展垃圾分类覆盖范围。实施“厕所革命”,强化公厕建设布局,公厕管理维护水平明显提升。

(四)垃圾处理能力保持全国前列。优化调整全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设施布局,建成“5焚烧、2协同、2填埋、4生物”垃圾处理利用新格局,弥补建筑垃圾处理短板,建成弃土消纳场9个,主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持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筑垃圾消纳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五)景观亮化彰显城市新风貌。紧跟城市建设步伐,加强城市景观顶层设计,全面建成了点、线、面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多维立体、运行安全有序的城市夜景照明体系,彰显了城市美丽天际线,极大提升了夜间城市形象,“长江灯光秀”夜景成为武汉独特的城市名片。

(六)法治城管体系更加完备。制订修订相关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7项,创新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制定权力清单,明确城管执法边界,推进管理职责下放和执法队伍下沉。探索创新城管司法协作、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评议考核、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城管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权威性。

(七)桥梁燃气安全监管机制更加健全。进一步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体系,实行每月专家会审制、“双桥长制”,加快实施桥梁维修加固、独柱墩结构加固、智慧桥梁系统建设,全市城市桥梁安全运行。建立完善市、区、街三级燃气监管体系,建立管道气、液化气、加气站三支市级应急救援队伍,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全市燃气事故应急处置率100%。

(八)智慧城管系统建设应用步伐加快。完成智慧城管一期建设,推进城管核心业务智慧监管,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燃气、桥隧、户外广告、景观照明、餐饮油烟、执法监督、智慧停车等业务监管平台,强化标准规范、信息安全、运行维护三大保障体系,全市城市管理智慧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居全国前列。

(九)城管执法队伍管理更加规范。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完成全市城管执法队伍新式制服和标识更新;创新执法管理方式,推行集约式执法、非现场执法模式,实行执法办案平台监管,强化“五要”、“五不要”执法要求,城管执法效能、队伍形象大幅提升。

(十)社会共治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推进路长、楼道长、店长“三长制”,发动市民利用城管“随手拍”举报城市管理问题,拓展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宣传效应,开展“百万市民接力城管、百万粉丝参与城管、百万大学生走近城管”等活动,不断扩大城市管理工作社会参与度、覆盖面,形成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

“十三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规划指标

属性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1

城市综合管理检查考核覆盖率(%)

预期性

100

100

2

城市综合管理重大事项组织协调督办落实率(%)

预期性

≥90

100

3

“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率(%)

预期性

80

≥80

建立更加规范的城管执法体系

4

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创新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5

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率(%)

约束性

100

100

6

城管违法案件及时查处率(%)

预期性

100

100

建立更加统一的城乡环境管理体系

7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主城区

约束性

100

100

新城区

约束性

90

98

8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预期性

≥90

调整

9

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率(%)

预期性

100

100

10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覆盖率(%)

预期性

100

100

11

垃圾焚烧飞灰安全处置率(%)

预期性

100

100

12

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

主城区

预期性

100

100

新城区

预期性

≥80

>80

13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预期性

90

94.6

14

建筑垃圾集中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率(%)

预期性

60

60

15

环卫作业市场化率(%)

预期性

60

53

16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率(%)

预期性

30

≥85

17

长江、汉江漂浮垃圾收运处理率(%)

预期性

60

60

建立更加有力的市政监管体系

18

快速路和主次干路道路完好率(%)

预期性

≥95

调整

19

桥梁设施安全无重大事故率(%)

约束性

100

100

20

燃气安全应急处置率(%)

约束性

100

100

21

背街小巷道路完好率(%)

预期性

≥90

调整

建立更加靓丽的景观体系

22

景观灯光核心展示区建设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23

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率(%)

预期性

90

90

建立更加高效的智慧城管体系

24

智慧城管“互联网+”建设目标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25

城市管理市民投诉处置满意率(%)

预期性

≥80

81.2

建立更加完备的城管法规体系

26

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项)

预期性

≥5

≥5

建立更加系统的城管标准体系

27

制定出台行业管理标准规范(项)

预期性

≥8

≥21

建立更加开放的社会共治体系

28

城市管理共治互动平台建设任务完成率(%)

预期性

100

100

二、发展环境

(一)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为城市管理工作明确方向。多次提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城市管理工作是城市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重要指示为今后五年武汉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二)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城市管理工作带来机遇。十四五时期,武汉市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高效服务社会民生、促进资源融合与业务协同,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在城市高质量发展带动下,城市管理工作将面临理念提升、标准提升、管理手段提升、设施设备提升等新机遇,同时面临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效能提升、工作作风改进等新挑战。

(三)城市管理领域依然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我市城市管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全覆盖网格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处置不及时,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不够完善,智慧城管体系建设与应用有待加速;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环卫作业标准不高,市场化改革推进较慢,市容秩序还需进一步规范;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尚未全面落实,还存在管理盲区,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薄弱区域环境卫生整体质量不高;超大城市垃圾处理体系存在短板,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还不健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存在选址难、推进慢等问题。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武汉市城市管理工作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强化“全周期管理”意识,围绕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不断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搭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城管指挥体系;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基础的公共参与机制,全面推进城市治理理念、治理手段、治理模式创新,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城市治理体系,实现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促进民生原则。坚持城市管理发展与市民需求相适应,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健全人性化管理机制,提供完善、高效、便捷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市容环境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实现和谐发展。

(二)依法治理、提升效能原则。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完善城市管理法治体系;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资源,健全智能化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执法执法效能,提升超大城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综合治理、协调发展原则。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功能完善区域和环境薄弱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机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管执法、公共服务向薄弱区域、农村地区延伸,整体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实现各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四)政府主导、共管共治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分级负责与属地管理,建立健全各级管理网络。建立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管理工作,把维护城市环境秩序变成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实现共管共治、共建共享。

三、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末,形成与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整洁、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实现环境卫生管理、城管执法效能、公共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一)城市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增强综合统筹协调能力,“大城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完善精细化、长效化环卫作业机制,形成环境卫生管理“武汉标准”;着力构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形成垃圾分类“武汉模式”。

(二)综合执法能力居全国前列。城管体制机制持续改革创新,城管法治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能力明显提升,执法队伍管理规范,打造城管执法“武汉形象”。

(三)公共服务效能居全国前列。智慧城管系统全面建成,城市管理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与管理服务持续优化,燃气、桥梁安全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治理格局,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效能。

主要规划发展指标

序号

规划指标

2020年

2025年

属性

1

建成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率(%)

≥90

≥98

约束性

2

环卫作业市场化率(%)

53

80

预期性

3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密闭率(%)

100

100

约束性

4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覆盖率(%)

100

100

约束性

5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85

≥97

约束性

6

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约束性

7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0

≥95

约束性

8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

68

≥90

预期性

9

建筑垃圾集中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率(%)

60

70

预期性

10

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率(%)

90

95

预期性

11

新增违法建设查处率(%)

100

100

约束性

12

违法占道案件及时查处率(%)

100

100

预期性

13

桥梁设施安全无重大事故率(%)

100

100

约束性

14

桥梁巡查、检测、智慧桥梁管理覆盖率(%)

100

预期性

15

燃气安全应急处置率(%)

100

100

约束性

16

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率(%)

100

预期性

17

城市综合管理检查考核覆盖率(%)

100

100

预期性

18

城市综合管理重大事项协调督办落实率(%)

100

100

预期性

19

“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率(%)

80

≥90

预期性

20

城市管理类市民投诉件按时办结率(%)

≥96

预期性

注:2020年指标值为“—”的指标为“十四五”规划新增指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一、聚焦协同高效,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按照以区为主、市区联动、精细高效的原则,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机制、创新大城管考评机制、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形成指挥调度顺畅、考评监督有力、管理协调高效的城市综合治理新格局。

(一)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

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以各社区(村)网格为基础单元,综合运用基层网格治理资源,完善网格员队伍,负责辖区内城市精细化管理问题的发现、上报、处置工作。强化快速处置,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期限,推动及时处置,迅速整改。

(二)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指挥调度机制

充分发挥城综委跨区域、跨部门综合协调指挥调度能力,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构建市、区整体推进,职能部门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城市综合治理格局。健全完善城市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沟通会商研判;建立问题通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到位。

(三)完善部门协作机制

以文明委、城综委、爱卫会、环委会“四位一体”工作新机制为依托,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协调职能,整合工作资源,完善部门协作,及时研究解决边界不清、职能交叉或跨区域的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深化规建管一体化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工作顶层设计、事前规范、过程监管,形成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高效务实的城市综合管理运行体系,做到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整体推进。

(四)创新大城管考评机制

健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以区为主、街为基础的城市管理机制,实现层级考核,突出区对街的综合考核,夯实市直部门的专业考核,完善对权属单位的考核。完善考核监督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人工检查与科技手段相结合),严格落实考评机制,确保考核公开、透明、有效。不断优化考核评价巡查频次和范围,优化考评考评内容,聚焦群众关注热点和城市管理短板,

增强考核的导向性、多面性和针对性。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成绩与绩效目标挂钩,实现部门考核结果互通互用,提高考核权威性。

二、聚焦精细管理,改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一)提高环卫精细化管理水平

持续推进“精致环卫”,完善精细化作业模式,实行早晚错峰普扫、定时定点收运、人性化清洗,规范垃圾收运设施管理,建立清洗消杀、管养维护、油饰更新、淘汰升级、执法管控等常态化管理机制,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密闭化作业率保持100%。落实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加强环境卫生行业监管力度,及时协调督办责任单位落实老旧小区、未交付道路、高架匝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责任制,减少管理真空。强化环卫执法队伍建设,健全环境卫生违法违规问题线索发现机制,逐步形成市、区、街三级执法链条。提高应急作业能力,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重污染天气等突发公共事件下的环境卫生应急保障机制。

(二)增强环卫设施设备配置

实施环卫车辆逐年淘汰更新,适当提高隔音屏清洗车、垃圾桶清洗车等实用新车型比例,整车质量8吨及以下的新购环卫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车型,确保全市环卫车辆满足精细作业需要,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全市建成区主次干道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更新垃圾收集容器,逐步淘汰、停用钩臂箱。增设环卫工人作息点,充分调动社会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增设一批环卫工人作息点。进一步健立完善水域市容环卫设施建设与管理体系,适当增加水面保洁设备的配置。

(三)提高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构建城乡一体化、处理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常态化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完善和规范“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衔接的收运网络,升级改造农村垃圾转运站,全面取缔临时露天转运点,全面普及密闭运输车辆。试行垃圾处理农户缴费。推进农村保洁市场化运作,建立多维度督导考核机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保持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加强乡村环境卫生监督和治理,提高行业乡村振兴帮扶水平。

(四)强化垃圾处置运行监管

构建市统筹调度、区监管运营、街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理顺处理费用支付机制,科学制定生活垃圾调配计划,保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力争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到90%。

(五)强化环卫行业基础管理

加快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力争2025年全市环卫作业市场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实施环卫作业服务资质审批告知承诺、武汉市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服务合同书示范文本、环卫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等监管措施,形成宽进严管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环卫管理经费整体投入,提升环卫管理经费标准,力争2025年全市环卫管理经费整体规模较2020年增长20%以上。加强环卫工人保障,落实环卫工人平均工资不低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30%,并建立与物价和社平工资增幅相适应的增长机制。优化生活垃圾收费管理机制,出台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制度,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相匹配的差异化收费模式。

(六)高标准推进公厕建设与管理

巩固“厕所革命”成果,倡导公共厕所和大型综合开发项目规划建设“三同时”的原则,按照数量足够、分布合理的要求,“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扩建二类以上公共厕所300座。进一步提升公厕精细化管理维护水平,实施规范化清洗保洁、消毒杀菌、硬件维护作业,保障无障碍、通风除臭、便民服务等设施功能完备,确保专人负责、服务完善、硬件达标、洁净无味的如厕环境。

三、聚焦功能完善,构建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

着力构建与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处置能力稳步提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和全过程管理,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化发展,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武汉模式”。

(一)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强化宣传发动,开展分类督导,健全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执法保障,形成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至2025年底,全市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社区居民和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引路,探索不同的分类模式和运行管理方式,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分类模式,规划期末,全市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单位260个、示范小区400个、示范村280个。

(二)多措并举提升分类投放质量

督促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规范合理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和配套设施,采取宣传、指导、监督、纠错等方式,提升分类品质。在具备条件的小区逐步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强化投放和收运衔接。加快推进“两网融合”,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完善可回收物物流衔接,力争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及资源化产业发展。建立更加科学、覆盖面更广的分类投放激励机制,提升分类绿色账户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效提升分类投放质量。

(三)严格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

明确各类垃圾收运主体和收运模式,配齐分类收运车辆,规范颜色标识,补齐分类收运体系短板。严格实行分类收运,严禁“混装混运”。加强分类收运监管,逐步推行“不分类不收运”倒逼机制。完善分类转运系统,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新建和现有转运站升级改造后,应具备转运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功能。采取规模以上餐饮企业安装油水分离装置、具备条件的农贸市场和居民小区安装厨余垃圾生化处理设施等措施,推进厨余垃圾源头减量和就近处理。

(四)建设高效能生活垃圾处理体系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坚持绿色、环保、节能理念,以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为重点,以焚烧为主、生化处理为辅、协同补充的垃圾处理格局,建成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推进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新改扩建一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以及一批含环卫车辆停保、垃圾分拣、大件垃圾破碎等功能的高标准转运站,提升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水平。

四、聚焦难点攻坚,提升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水平

按照以区为主,市、区分级管理原则,建立“源头控管有力、运输监管严密、执法查处严格、消纳处置有序”的建筑垃圾长效管理工作机制。推进建筑弃土有序消纳和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标工作,以及装修垃圾全监管、全收集、全申报、全处置工作,实现建筑垃圾处置全周期管理模式。

(一)推进建筑弃土消纳场建设

采取山体修复、土地复耕、基坑回填、场地预平整、堤防护坡修复、园林绿化、源头资源化、异地调剂等方式并举进行建筑弃土消纳。在提升现有消纳场受纳能力的同时,适时在汉口、汉阳、武昌三个片区新改扩建2-4个建筑弃土集中消纳场(含异地消纳场)。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建设计划,各区人民政府建设和运行管理。加强协调服务,杜绝区域壁垒现象,畅通跨区过境消纳渠道。

(二)提升建筑弃料处置能力

坚持“减量排放、规范清运、有效利用、安全处置”和“建筑弃料不出区”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建筑弃料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体系,不断规范建筑弃料处置,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和治理体系。“十四五”期间,全市新改扩建3个弃料综合处理厂(含装修垃圾处理)推进建筑弃料与装修垃圾的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营造高效规范、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运行模式,采取固定加移动、定点加调剂的方式,实现建筑弃料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三)规范装修垃圾处置模式

采取每个小区物业(社区)建密闭式收集点、每个区设集中处置点的方式,推进装修垃圾收运和处置工作。加大对装修垃圾监管执法力度,健全以区为主、任务明晰、流程规范的工作机制,形成较为完善的装修垃圾全申报、全收集、全处置、全监管的治理体系。

(四)严格落实建筑垃圾专项执法督察

以问题为导向,狠抓突出问题,落实“主题执法”,督导各区落实并开展“净车密闭”、“前四后八”车辆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污染路面、车容车貌整治提升等专项执法,深入推进环境卫生执法督察,以执法促管理,以执法促长效,做到精心组织安排,常抓不懈。

五、聚焦规范有序,持续提升城市容貌治理水平

坚持规范、协调、有序原则,强化顶层设计、规划指引,推进市容秩序综合整治,进一步扮靓城市容貌,提升城市形象,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新面貌。

(一)加强广告招牌规划管理

按照《武汉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全市户外广告布局。按照“美观、协调、规范、安全”的原则,持续推进户外广告专项整治从中心城区向新城区延伸,从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从天上(楼顶)向地下(地铁广告)延伸,提高广告执法办案率、管事率,实现违法广告发现处置率达98%以上、破损广告及时修复率达98%以上。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推进户外广告招牌设施安全检测,强化户外LeD电子显示屏的网络安全监管工作,完善户外广告综合监管平台。

(二)加强路政监督管理

强化路政统筹调度,推动制定《武汉市城市道路路政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推进占道挖掘计划管理,建成市政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占道挖掘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建立井盖发现处置联动机制,推广“六防”井盖,实施“方改圆”试点,推进智能井盖试点应用,持续推进井盖问题整治和改造提升,每年井盖整治提升不少于1万个。提升架空管线容貌标准,重点整治路口“飞线”,实现重要道路“飞线”清零。开展城市道路沿线箱柜彩绘美化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全市中心城区主次干道箱柜美化全覆盖。

(三)持续加大拆控违力度

优化查处违法建设智能监管平台,继续落实每周拆违攻坚日制度,每周开展集中攻坚行动、每周讲评通报、每月考核排名,基本清除存量违法建设,严控新增违法建设。建立违法建设联合惩戒机制,探索追缴违法建设当事人强拆费用制度、对不能拆除的违法建设予以没收机制以及将违法建设当事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提高违建成本。深化“无违法建设街道”、“无违法建设社区”创建活动。

(四)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占道管理,坚持主次干道严禁、背街小巷严控、特色街区规范有序,对流动摊贩、出店经营等严格执法。实行共享单车划线停放、超量转移,确保停放规范有序。加强薄弱区域环境整治,持续推进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城市进出口路等薄弱区域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环境脏乱差,提升环卫基础设施水平,确保全时全域干干净净、路见本色,整体提升市容环境质量。加大“三乱”违法行为综合治理,完善园林、油烟、噪声及渣土、治超专项执法保障,进一步规范市容环境秩序。

(五)规范道路停车收费管理

推动《武汉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提升道路停车秩序。

六、聚焦品质提升,提升城市景观灯光管理水平

(一)提升景观灯光夜景品质

根据“控制总量,因地制宜,精细管理,确保安全”原则,按照一流标准优化完善城市景观照明专项规划,严格控制景观照明总体规模,实施查漏补缺和盲区提升,完善景观灯光夜景层次,提升城市人居品质,确保长江灯光秀优势品牌。

(二)提高景观灯光管理水平

遵循绿色、环保、节能理念,按照标准精细化、监管专业化和运维市场化的要求,梳理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优化全市景观照明电子档案,细化工作质量标准和管理流程,强化管理实际效果,确保设施有序运行。完善提升市级景观照明智能监控平台功能,优化视频监控智能化水平,高速高效反馈景观照明设施实时状况,提高实时预警和迅速处理能力,确保网络和设施安全运行。

(三)做好重大节日氛围营造工作

健全完善节日氛围营造工作机制,围绕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活动,利用长江灯光秀、现有其他景观照明设施及墙面大型LeD电子显示屏播放节日主题动感画面,在重点路段、商圈和景区张挂国旗、灯笼等装饰物,营造祥和、喜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七、聚焦改革创新,完善城管综合执法体系

坚持法治化、规范化,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城管法制体系、标准体系、执法监督体系,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

(一)完善城管法制体系

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管理工作,修编城市管理执法实用性手册。完善城市管理执法程序制度,制定完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全过程记录、执法记录仪使用管理、执法记录仪信息采集工作站使用管理等配套制度,探索推行城管行政强制自由裁量权标准化,完善法律文书、执法行为、执法办案监督等标准,建立完善的城管执法规范标准体系。加强城市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完善城管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加大对区城管部门的执法指导。加强城管普法宣传,加大对市容环境卫生、油烟噪声污染、占绿毁绿、占道经营、违法建设等方面的城管法律法规普及力度,提高市民城管法制意识。

(二)完善城管标准体系

立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大都市目标,坚持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理念,研究推进环境卫生、燃气管理、城管执法、智慧城管标准建设,形成严谨、规范、精细、长效的城管标准体系。重点围绕环卫作业、垃圾处理、燃气监管、市政设施监管、城管执法、智慧城管等领域,及时组织相关标准制订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编制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推进标准宣传实施,以标准指导城市管理工作,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三)提升城管执法效能

创新执法模式,继续探索推行综合性集约化执法、“非现场”执法,提高执法效率。进一步拓展城管执法监督平台功能,利用物联网、ai技术、5G,构建智能感知、智能推送、智能核实的城市管理24小时巡查系统,一个网络、一个平台、一张图整合分析的执法信息系统,推动城市管理执法由信息化向精细化、高智能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顺应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做好源头监管、业务培训和执法监督等工作,配合建立市、区职能部门与街道综合执法指导协调机制。开展城管执法队伍“形象塑造”专项行动,规范队伍管理,实施系统培训工程,强化监督考核,加强作风督查,提升执法队伍整体形象。

(五)优化行政许可服务体系

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四办”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高质量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好权威、规范、可信、统一的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网上寄送等基础应用系统。抓好环节优化和流程再造,按照“四办”改革总体要求,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继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对标优化,推进“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优化拓宽办理服务方式。

八、聚焦智能高效,全面提升城管科学治理服务水平

紧紧围绕“数治城管,智惠江城”的建设理念,以数字赋能超大城市创新治理为目标,紧密对接我市智慧城市大脑建设,按照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要求,全面整合城市管理领域信息资源,一体化打造纵横贯通、市区联动的智慧城管业务应用体系和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构建适应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的“数治+智治+共治”智慧城管工作模式。

(一)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依托全市政务云建设,继续采用购买云服务的方式,做大做强智慧城管云平台,加强云资源集约化整合和集成化管理,形成即需即取、弹性扩展、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支撑环境。以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为契机,推进城市管理基层队、站、所政务外网全接入,实现政务网络全覆盖。充分运用5G技术和全市统一物联网平台,推进桥梁、燃气、环卫、景观亮化等城市管理设施设备物联成网。

(二)完善智慧城管大数据资源湖

建立城市管理全口径数据资源目录,完善数据汇聚和共享机制,强化城市管理基础数据采集、治理、建库与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升级数据交换系统,建设业务数据协同平台,按需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的互通共享,加快建成城管大数据资源湖。

(三)深化智慧城管五大功能中心建设

1.健全城市管理民情民意中心。推动民意云平台与全市“民呼我应”平台深度对接,升级12319呼叫中心,推进城市管理类投诉件智慧化管理,实现话务服务质量智能化监督与审计,投诉件办理流程自动化跟踪和智能化办结,群众投诉热点智能化分析研判,提高民意问题处理效率。积极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深入探索服务管理新模式,优化接诉即办服务流程,努力提升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满意度。整合武汉城管随手拍、垃圾费征收等市民服务资源,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武汉城管网站建设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便民服务一站汇聚、一网通办。

2.完善城市管理智慧监管中心。完善智慧监管平台及相应专业监管系统,提高动态监管、精细维护和主动服务能力。升级景观亮化管控平台,提高系统安全防护和管理水平。新建路政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城市道路附属设施信息化管理、占道挖掘行为的有效监管。建设智慧环卫管理系统,构建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平台。建设智慧公厕系统,鼓励各区进行智慧化公厕改造。完成智慧桥梁三期建设,实现全市330多座自管城市桥梁健康监测全覆盖,推进桥梁智慧管理系统升级及结构分析提升优化,提升桥梁安全预警与评估的科学性。续建智慧燃气综合监督平台,完成全市约150万只钢瓶标识码制作安装,实现钢瓶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建设武汉市获得用气一网通办管理平台,推进“互联网+供气”服务。

3.优化城市管理执法监督中心。顺应街道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升级执法监督平台,实现对全市城管执法人员工作状态、执法过程、办理结果的全员、全程、全时监管。加强物联网、ai、5G等技术在执法平台的应用,积极探索推行“非现场”执法与督察模式。推进查违控违、建筑垃圾、油烟噪声、户外广告、园林绿化等专项执法系统建设,实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处理,提升执法实效。

4.建立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城管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对日常调度及融雪防冻等突发事件等应急场景下的有效指挥、敏捷调度和高效处置。完善城管指挥体系,强化市、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功能,打通城管市、区、街、队员四级指挥调度业务信息渠道,加强对各区城管部门、城市综合管理相关部门、服务单位的统一协调调度,确保信息即时交换、服务即时跟进、问题即时解决。

5.完善城市管理考核监督中心。升级智慧城管服务监督平台,推进采集员评分、专项检查等子系统拓展,建成智慧城管综合评价指标库,优化各类评价模型,量化相关考核数据,促进城市管理服务全面升级。按照国家、省、市三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统一架构,完成市级平台建设,纵向对接国家平台、省级平台,横向整合或共享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数据资源,进一步增强城市管理统筹协调能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四)夯实智慧城管三大体系

1.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全市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管理及数据采集、数据交换、系统对接、系统安全等信息化基础标准,制定执法装备、环卫、桥梁、燃气等业务信息化规范,推动部分业务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

2.筑牢网络安全体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健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密码应用与安全性评估工作,开展网络安全监测、态势感知和攻防演练,持续加强智慧城管信息安全技术保障能力。

3.健全运行维护体系。统筹云网基础设施、大数据资源湖运维,开展业务应用系统集约化运维试点,整合城管系统运维资源,加强系统应用推广和培训工作,确保智慧城管各类应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九、聚焦安全稳定,持续提升桥梁燃气运行保障水平

以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增强新形势下桥梁燃气安全运行、稳定供应与高效服务水平,保障城市安全高效运行。

(一)持续优化燃气服务与安全监管

1.进一步提升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城镇燃气输配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大型LnG储气库、高压外环线联络线等重点项目,提升全市城市燃气应急调峰和供应输配能力;完善全市天然气统一调控平台,推动全市燃气企业资源整合,配合理顺价格机制,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形成“调度统一、输配有序、保障有力”的燃气安全供应保障体系。

2.不断优化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和完善特许经营管理体制,指导企业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推进燃气企业用户服务标准化进程,规范服务流程,实施企业智慧管理和“互联网+服务”,实现用户报装服务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整合共享、动态分析,政务服务手续“一网通办”。

3.持续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安全监管责任,推动监管重心进一步下移,建立完善市、区、企业三级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和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充分利用“北斗”、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实现场站、管网、用户实时监管全覆盖,设施隐患、安全风险早发现,应急处置、抢险救灾高效能。强化燃气领域执法,及时查处市管燃气工程建设、燃气供应市场、燃气器具安装维修等领域违法行为,保障燃气设施安全。

(二)进一步提升桥梁安全管理水平

1.着力提升桥隧安全“体检”水平。对全市城市桥隧设施实施检测评估全覆盖,在每年不少于1次常规检测的基础上,增加重点桥隧的每季度专家会诊,对检测结果定期进行研判评估,并有针对性实施桥隧特殊检测和变形监测;强力推进桥隧在线监测从自管桥梁向行业管理桥梁覆盖,从市级向区级覆盖,实现全市桥隧安全实时受控。

2.强力推进桥隧养护及病患治理。深化桥隧养护服务市场化改革,狠抓日常巡查维修实效,强化日常病害处置及时性,提升日常养护“养早、养勤、养好”的水平,防止“小病拖延成大病”的问题;实施重点隐患桥梁病害的根治改造,完成朱家河大桥、老武黄立交等9座桥隧的维修改造,三环线9座独柱墩桥梁的加固提升,实现全市独柱墩桥梁清零。

3.有力实施桥隧安全保护。发挥物防技防措施,强化桥隧安全保护区的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桥下堆土、开挖、打桩等违法行为,全面打击各类危害桥梁的行为;强化“双桥长制”桥隧管理机制,完善应急体系建设,组建应急专业队伍,提升桥隧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加强超重超载车辆管控治理,统筹、协调各区开展跨江城市桥隧安全保护区危害桥隧安全行为的执法工作。

4.高品质实施桥隧环境整治。编制城市桥梁桥下空间使用规划,合理利用桥下空间资源,规范桥下空间使用,提升桥下空间环境水平;因地制宜实施桥梁外立面涂装美化,形成轮廓清晰、美观靓丽的整体效果;整治桥梁栏杆、防撞墙、隔音屏等桥隧附属设施,提升桥隧整体环境品质。

十、聚焦共治共享,全面提升城管社会参与水平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有效推动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形成“大城众管”格局。

(一)推进“门前三包”管理

全面推行“门前三包三长制”,实行全区域道路“路长”实名制,建立问题上报、分派、整改、回复工作机制,推动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置。建立“门前三包”信息平台和沿街商铺数据库,试点将“门前三包”与文明单位评选、诚信体系、零散税收等事项相挂钩,有针对性的开展联合执法与惩戒行动。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紧贴形势、围绕中心、紧扣重点,高水平策划城管新闻主题宣传,全面展示城管工作成效,营造正面、积极的城管工作舆论氛围。拓展新媒体宣传阵地,做强做实城管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宣传平台,增强城管新媒体影响力。开设电视宣传专栏节目,做好城管访谈工作,讲好武汉城管故事;加强与市民互动,营造全民城管氛围。加强城管宣传队伍建设,培养具有新闻敏锐性和宣传潜力的骨干力量。

(三)积极发动社会参与城市管理

坚持开门决策、科学决策,落实政务公开要求,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前,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听取社会公众意见。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城管战线周末大扫除活动,带动广大市民参与清洁家园活动。鼓励市民利用城管“随手拍”手机小程序举报城市管理问题,扩大市民参与度,提高城市管理问题发现率。

 

第四章 保障措施

 

本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城市管理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强化项目支撑,保障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规划衔接

落实《武汉市城市管理发展“十四五”规划》,要做好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城市管理相关的发展目标、重大任务应符合本规划的要求,并建立多部门协调协作机制,确保各项规划任务全面落实。

二、建设规划项目库

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发挥好重大项目对规划落实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规划项目分解及推进机制,建立规划项目库,按年度制定建设项目及重点任务计划。

三、积极落实项目资金

加大引进社会资本力度,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非经营性项目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环卫管理、垃圾分类、行业安全监管、智能监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以及改革生活垃圾处置费机制。切实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格做好审计工作,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会同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分年度逐步实施项目资金,并将项目资金纳入区级年度财政预算,为各区“十四五”规划的落实提供资金保障。

四、开展规划实施评估

跟踪、督促规划项目的推进进度,掌握规划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和主要任务的年度进展情况。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进一步促进规划任务的推进与落实。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4

一、药品安全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取得的成就

五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为根本目标,大力实施药品放心工程,不断深化药品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药品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感明显提升,全市没发生一起重大药品安全责任事故,为“平安”、“和谐”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体制逐步完善。市、县区两级全部设置了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明确了机构职能、编制和人员,建立了稽查执法机构和队伍,落实了部门职责。乡镇(街道)普遍聘请了药品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延伸了监管触角。开展了药品检验实验室认证工作,药品检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2.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机制不断健全。推行了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严格推进Gmp、Gap、GSp实施,大力开展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化工作,积极构建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建设,健全稽查联动机制,完善药械日常监管机制、药品抽验机制,保障了药品质量安全。3.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大力开展各项药品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净化了药品市场秩序。全市药品评价性抽验总合格率显著提高,是全省乃至全国药品质量最安全、市场秩序最规范的市之一。4.助推医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相继出台了扶植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明确了政务服务、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等保障措施,为医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宽松环境。“十一五”末,全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34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1家,药品批发企业46家,药品零售企业2500余家,使用单位5500余家。其中鲁南制药、罗欣药业均进入制药工业全省十强和全国百强,医药经济已成为全市新兴支柱产业。

(二)存在的问题

医药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低、小、散的状况还未彻底根本扭转;一些企业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现象还时有发生;社会公众科学合理用药知识还比较匮乏,参与监督和自我维权意识还不够强,药品质量安全社会监督的大格局尚未完全建立;药品监管责任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乡镇以下监管力量极其薄弱;制售假劣药品的技术和手段越来越高超,监管技术、人才和手段匮乏,电子监管、检验检测和执法装备配置不够,尤其是检验检测设备、人员和技术力量不足,远不适应当前药品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富裕美丽的的“大、新”的关键时期,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我市是一个药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大市,监管点多、面广、量大,监管任务与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药品安全监管形势依然严峻,必须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可靠保障。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规范秩序、促进发展的思路,切实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管,逐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体系、技术支撑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企业信用体系,着力解决全市药品安全基础性、关键性和全局性问题,全面提升药品监管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全市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强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医药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着力解决药品安全突出问题,确保公众用药安全。2.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规范药品安全执法。完善监管制度,健全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模式,改进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平。3.坚持效能优先,合理布局。遵循药品监督管理规律,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监管需求与保障能力的关系,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解决监管能力建设的突出问题,提高监管效能。4.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合资源,科学谋划,加大投入,形成监管合力。以强化基础为重点,倾向基层,重心下移,加强监管基础和监管能力建设,实现全市药品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协调发展。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药品监管事业总体目标为:经过五年努力,监管体制逐步理顺,监管责任体系逐步健全,监管队伍素质全面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技术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显著提高,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人民群众的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得以增强,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全市人民群众药品安全得以保障。

(四)规划指标

1.全市药品生产企业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率达到100%,经营企业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率达到100%;后新开办零售药店100%实行执业药师在岗制度。2.市级药品检验机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达到90%。药品评价性抽验合格率每年均达到98%以上;基本药物抽验和电子监管覆盖率达到100%。3.医用电器设备通用安全性检验覆盖率达到100%,市内生产医疗器械检验覆盖率达到90%。4.《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达标率100%。

三、主要任务

(一)药品安全监管

1.加强药品生产监管。全面实施新修订Gmp,全市在产药品全部达到新修订Gmp要求。加强药品生产监管制度建设,建立药品风险监管体系。推行药品质量受权人制度,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加强药包材和药用辅料监管。加强特殊药品监督管理,实行实时监控,严防发生流弊案件。加强中药源头监管,推行中药材Gap认证。2.加强药品流通使用监管。全面实施新修订GSp,完善药品经营许可认证制度。开展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强基层药品监管。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引导公众合理用药。全面贯彻实施《省药品使用条例》及《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规范药品使用行为。加强药品监督抽验工作。完善药品稽查管理机制、药品打假协作机制,重点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完善问题药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建立假劣药品预警制度。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完善监督监测网络,建立药品广告监管长效机制。

(二)医疗器械监管

1.到“十二五”末,医疗器械产品国际标准采标率达到98%,注册产品100%执行国家标准、行业强制性标准。2.全面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无菌医疗器械、植入性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及实施指南,完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市二类以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达标率为100%。3.完善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品种管理,探索建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市场退出机制。到“十二五”末,全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全部通过《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检查验收。

(三)化妆品监管

健全化妆品监督管理机制,全面实施《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完善化妆品监督抽验制度。推进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化妆品生产经营秩序。到“十二五”末,化妆品生产企业专项检查覆盖率达到100%以上。

(四)基本药物监管

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建立基本药物品种和生产配送企业档案,加强基本药物中标企业生产和配送监管,建立中标基本药物留样备案制度,配备符合GSp要求和药品留样条件的设施设备。加大基本药物监督抽验,实现基本药物评价性抽验全品种覆盖。加强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全面实现基本药物电子监管。

(五)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体系建设

1.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监测体系。建立市、县两级药械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立足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建立重点监测与哨点监测、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强化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评价预警。实施《药物滥用监测管理办法》,建立敏感人群用药调查监测机制。2.建立化妆品安全风险交流与监测评价体系。实施安全风险交流与监测评价制度和工作规范,健全安全风险监测评价网络,开展重点监测和哨点监测。3.健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完善应急管理制度,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完善集指挥调度、预测预警、恢复重建、应急保障和监督管理于一体的应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六)药品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1.依托市药品检验所,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手段。拓展检验检测项目,培养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为行政监督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制订和布置年度药品监督抽验方案,确定监督抽验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单位以及重点环节,为行政监督和经济发展提供一手资料和技术支撑。2.建立化妆品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以市、县级药品检验所为依托,扩展化妆品检验检测项目。

(七)加强监管基础建设

1.加强药品监管行政执法基础设施建设。本着统一规划、先急后缓、分步建设的原则,加大对行政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力度,到“十二五”末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满足行政监管执法工作需要。2.加强药品技术监督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家《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履行化妆品技术监督职能的要求,统筹规划,加快建设,全面提升全市药品技术监督机构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保障水平。3.改善药品监管执法条件。按照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标准和新版药典的规定,配备、更新办公执法装备和检验检测仪器设备,满足监管执法和检验检测工作需要。4.建立投诉举报平台12313投诉举报热线,畅通投诉举报程序。

(八)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

建设市药品监督管理数字监管工程。完善药品监督管理业务、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三大应用系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药品检验检测、应急预警平台和网络信息安全三大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完善市级药品数据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全市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数据库,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到“十二五”末,建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数据中心,完善应急预警平台体系建设和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成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和完善行政审批、药品电子监管、药品生产企业非现场监管、化妆品监管、电子监察、药械安全监测和药物滥用监测和药品抽验管理等业务系统。建设和完善市、县级药品检验所硬件基础平台、网络安全平台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药品监督管理队伍,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拓宽培训渠道,实施药品监督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突出加强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教育。鼓励各类人员通过在职教育等形式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加快药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发挥市医药技校专业人才培养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建成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食品药品职业院校。加强药学技术人才管理,完善药学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实施药学技术人才服务规范,发挥药学技术人才指导临床和公众合理用药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药品安全“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实施“网格化”监管,完善乡镇食品药品监管站所建设,全面落实药品监管责任,建立属地管理、层级分明、覆盖无隙的药品监管责任体系。按照本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做到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相结合,既保证日常工作的及时完成,又保证规划确定内容的有效实施。要按照规划时序要求,抓好各个节点的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适时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必要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

(二)落实经费保障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安排药品安全所需资金,保障规划任务和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区域性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尽早发挥职能作用。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各项要求,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审计监督,强化内部审计,严肃财经纪律。

(三)创新体制机制

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深化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监管理念、监管模式、监管机制和监管手段。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新经验、新做法。鼓励和支持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用创新的思路、方法和举措,推动“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落实。

(四)加强沟通协调

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和各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对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支持和配合。切实做好本规划与全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同时努力与各有关部门的规划相协调。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5

一、城市管理的概念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狭义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狭义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城市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协调、强化城市功能,保证城市发展计划的实施,促进城市社会与人类的健康发展。

二、城市管理认识误区

(一)城市管理不等于城市运行管理

由于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阶段性局限,通常人们将城市管理与规划、建设并列,称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或者叫城市建设与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首先认识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进而认识到了城市管理是规划、建设、运行全过程的管理,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要求加强城市的运行管理,并进一步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行的协同和互动。

(二)城市管理不等于城市专业管理

许多城市管理者认为城市管理就是城市交通、环卫、绿化、水务等的专业管理。随着城市结构由简到繁,城市管理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过程。城市的日益繁复与发展推动了城市的专业化管理分工,由专业的城市管理部门来对城市管理各个专业子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而随着城市系统的日趋复杂,以强调分解简化和专业化,将城市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以专业职能部门为基本单位强化专业的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责交叉、管理粗放、缺乏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的普遍诟病。采用把城市管理简单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分别进行研究和专业管理,然后再叠加的办法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已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如何发挥城市管理的整体优势、聚集效应,使整个城市系统高效和有序的协调运行成为现代城市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加强城市的综合研究、综合管理与综合协调是城市管理复杂性的必然要求。

(三)城市管理不等于城管执法

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或称为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中位于决策、执行之后的一个末端环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设置仅仅是为了将城市管理各专业领域的决策与执行一定程度的分离以加强相互的监督,同时加强各专业执法之间的协调和整合,加强执行效率。但由于部门之间的搏弈,综合行政执法往往很难实现,往往是各部门将不好管的让城管来管,而较易规范的则留在本部门。在许多地方城管也成了各类社会矛盾的焦点。

三、现代城市管理基本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是一种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从人的需求出发,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是城市设计、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管理的主体。到2015年末,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0.6%。可以说,城镇居民大部分的钱用于生存之外的发展需要,这需要政府和社会要不断增加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供给。因此,现代人的需要是当代城市管理的目的。

(二)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理念

城市管理既要追求管理的科学性,又要体现人性化。在城市管理系统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的管理氛围,从而达到有效管理与有序管理的目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管理模式要求科学中有人性,人性中讲理性。城市管理中的科学性要求城市管理必须规范、有序,遵循严谨的管理制度。城市管理中的人性观则要求在具体的管理行为上,还需要一种温暖的人文理性,体现出行为上的公正、平等、关爱、援助,展现友善,尊重管理对象的尊严、价值、个性等等。

(三)系统的理念

系统的观念要求在城市管理实践中,可以将城市视为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以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以资源和能源流动为命脉、以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运用系统的理论,研究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复合系统与人、自然、社会各个子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与组成要素之间、关键要素与次要要素之间,以及城市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综合地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优的处理问题。以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有序性为原则,建立起能够对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环境条件做全面的、综合的规划管理。

四、现代城市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政企分开

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对政府权力进行剥离,使政府对城市建设、运营、维护相关企业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到间接管理为主,由行政手段管理为主转变到以经济、法律手段管理为主,积极扶持城市建设的相关企业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运营模式的转变。政事分开:市政管理部门如环卫、园林、道路养护等要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单位转变,逐步将现存的事业单位性质改变为企业性质,政府管理部门与这些行业公司建立新的工作关系,以经济契约形式实行委托管理作业,并由管理部门按合同规定对公司的业务工作实行专业检查、监督和考核;建管分开:理顺建设和管理的关系,形成建设与管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重建轻管”的倾向。

(二)建立分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

遵循分级管理、管事和管人相结合、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市政府对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领导作用,强化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宏观调控、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的功能。以此为前提,进一步明确市、区、街道之间的城市管理任务,合理划分三级事权,按照“重心下移、立足基层”的改革思路,逐步把城市管理的事权下放给城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强化属地管理功能,进一步明确区和街道的职能和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限,在机构设置上逐级明确,在管理人员、经费等方面逐级给予落实,并加强监督指导。

(三)建立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依法治市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6

(一)强化规划统筹,提高城镇化水平。

1、加强规划策划,落实“两轴三圈”空间战略。

(1)策划打造“两轴”,开展重要节点规划。在南起老城及河口、北至西江新城滨江带区域,以新城快线和河杨公路为依托,做好“两轴”(精品生活服务轴和高端产业联系轴)策划。一是开展区域范围项目、功能、形象策划,推动新旧城区联动、产城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如加快“云谷”整体概念性规划暨城市设计的编制,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现已完成现状地形图(1:500)的测绘,修改完善了“云谷”交通组织图、启动区效果图、整体效果图和总平面图,组织开展了“云谷”整体概念性规划暨城市设计的招投标工作;加快新城快线的建设和形象设计,对新城快线余村段(南起新城快线与324国道交叉点,北至新城快线分叉口)进行优化设计,制订了余村周边地区景观优化设计方案;对云浮东站周边及各条出入主干道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突出宣传平台的作用,兼顾实际需要以及整体协调,使东站站场及周边一带的功能配套既实用、便民,又有品位、时尚。二是提早谋划“两轴”范围要发展的建设用地。将按省住建厅部署,开展“十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并加强与云浮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做好云城组团北片区、西片区以及西江新城沿江片区、中央商务区以北片区、河杨公路热电联产健康医药产业基地等“两轴”可发展的建设用地控规编制工作。其中,已与云城组团北片区控规中标单位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技术咨询合同;云浮市健康医药产业园发展规划与详细设计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新城中央商务区以北片区控规、文化艺术中心片区控规划正修改完善。

(2)统筹“三圈”相关规划。一是组织编制中心城区重要法定规划。目前根据行政区划的调整及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对西江新城总体规划、六都组团分区规划及六都组团启动区控规进行梳理、调整,把云安区的商贸金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居住、行政服务等功能向西江新城集中,强化西江新城的公共服务功能,增强服务环境吸引力。南园启动区总体规划已完成征求意见、批前公示及专家评审会等系列工作,正在修改完善。南园西片区控规近日再次报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二是跟进云浮新区相关专项规划的审批、报备工作。新区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已印发实施,并于6月12日与新区低碳生态发展规划、水资源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上报省发改委备案。三是强化专项规划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根据行政区划调整,充分发挥“三规合一”优势,加快新城公共设施、道路竖向、市政管线综合等专项规划编制。其中,新城市政综合管网专项规划已于5月18日上报市政府审批,待按市府办意见补充批前公示环节后再报;已完成新城公共配套设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现正修改完善;新城电网专项规划已于3月18日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同意,现正修改完善。

2、强化规划引控,推动现代生态城市建设。

一是组织开展云浮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构建科学合理、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生态安全格局。已完成生态控制线调研工作,《云浮市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印发,6月30日确定中标单位为深圳市北京大学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云浮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体)。二是统筹规划西江岸线资源,形成了《西江云浮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研究报告》(包括现状图、规划布局图、管理办法),现根据相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上报市政府,同时配合西江码头整治工作。三是加强新

城北湖启动区项目规划对接,严格对北湖景观设计、标高进行把关。目前正在细化完善景观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四是以部级森林公园的标准划定新城东山森林公园范围,推进公园规划设计,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工程。目前已划定东山森林公园控制范围,并提交市林业局作参考。五是统筹编制相关规划。修编中心城区云城组团“三旧”改造规划,灵活用好棚户区改造和空间管理政策,推进旧城成片连片改造,现正对规划修编成果进行公示。六是编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全市域内谋划好资源配置、城市等级、产业布局等功能,构建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三者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统一的规划体系。目前已落实规划经费。3、健全规划制度,规范城区建设管理。

一是强化依法规划建设。组织召开了2016年第一次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审议了原钢铁厂“三旧”改造项目相关调整事项等6个议题。二是制定切合实际和适合发展的规划技术标准,结合《云浮市中心城区云城组团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通则》,修订《云浮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已完成二次征求意见,现正修改完善。三是积极配合省派驻云浮城乡规划督察员开展工作。配合到各县(市、区)进行调研,协助与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协调接访群众规划投诉。目前,已综合形成《云浮市历史建筑保护情况报告》及《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情况表》报市政府和省住建厅,并按省、市的要求,制定了《云浮市加强历史建筑保护的实施方案》,现正上报市政府审定。四是健全完善规划管理体制。针对规划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总结“三规合一”试点工作以来的实践经验,研究提出改进建议,已形成了调研报告初稿,现正在修改完善。五是以作为省遥感监测执法工作试点城市为契机,配合做好我市城市总体规划遥感监测图斑核查及违法图斑处理工作。

(二)配合项目建设,加强规划服务。

全力配合省、市重点工作、项目,完善市政等各项基础设施,依法、高效办理规划业务,为中心城区提质提供规划服务。今年以来办理市国土规划局来函的业务案件117宗,其中用地规划业务40宗,工程管理业务10宗,市政道路业务7宗,其他业务60宗;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30项,竣工验收测量29宗、放线测量16宗、市政管线测量4宗,完成了云谷项目2.4平方公里1:500全野外数字化地形测量。在用地选址方面,认真做好云浮新区互通立交工程、民办三立凤凰学校等选址工作,积极配合各类征地留用地和拆迁回迁地的安置及道路排水设计,对已审批的“三旧”改造项目进行规划对接核实并动态跟踪管理。在市政交通方面,配合金山路北段、乐谊路西段等道路贯通工程建设,调整完善金山北路(东方路至星岩四路段)及牧羊路、城区污水管网(恒大城至龙华路段)规划线路,核实清云高速跨沿江路规划方案、广梧高速增设云浮新区互通立交等项目规划,修改完善《云城区国道324沿线企业户外广告规范管理及环境整治规划(广梧高速云浮东出口示范段)》,配合完成市区新建道路命名。

(三)深化“三规合一”,夯实规划基础。

着力深化“三规合一”,逐步完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收集机制。一是加强地理信息平台建设。重构委内业务系统结构,开发基于b/s模式的规划展示系统,测试完善地形图数据规整工具软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控规数据整理与数据建库系统等功能,优化“三规合一”应用系统平台,不断完善基础数据。二是夯实中心城区规划信息基础,努力争取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工程专项试点。已形成“一张蓝图”试点工程方案送审稿,并于4月底报市政府审定后上报省住建厅。三是建设集现状与规划成果、规划审批数据于一体的、统一的、完整的“一张蓝图”数据库平台。收集整理更新四组团规划信息数据、规划方案,重点更新新城云谷启动区、新城快线二期和中央商务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基本完成六都组团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规整入库,为规划编制、审核提供技术支持;完成了云浮市中心城区gps-d级控制网和四等水准测量项目建设;通过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整理各部门数据,形成各部门数据库结合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规划报建审批系统建设,完成相关规范及数据建库的流程梳理和标准制定,完成思劳启动区三维空间建模等工作。四是配合市直部门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前期调研准备工作,编制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新城市政管网规划已完成初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现正修改完善;积极配合市城管局草拟我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工作方案,已完成初步方案,待报市政府审定后上报省住建厅;召集相关管线单位进行市政管网普查动员,5月2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审议通过普查工作方案。五是开发利用好城建档案。上半年共整理著录城建档案资料1100多份,装订入库220多册,整理其他资料250多份,接受办理查阅资料170多次,提供利用120多卷。

(四)加强指导协调,强化技术服务。

充分发挥全省“三规合一”试点市的先行优势,指导开展各类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协调解决规划冲突问题,提高城乡空间资源配置的效率。一是加强与云浮新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的对接,配齐配强驻新城规划工作小组,专责协调、对接新城规划编制、实施等工作,主动提供规划咨询服务。二是积极开展全市村镇规划建设工作。已完成郁南县“三旧”改造规划编制征求意见稿,安塘街总体规划送审稿和安塘街消防设施专项规划及镇安镇总体规划和镇安镇片区控规,天堂镇消防设施专项规划初稿;组织相关技术力量帮扶完成我市1条生态文明村、1条贫困村的建设规划。三是配合市重点工作开展。配合开展2016年生态文明示范镇、村督查工作,配合各县(市)开展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申报工作;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调派了8名干部参与园区建设、“三旧”改造、宜居建设、市道路贯通工作。

我委下半年将强化职能,以攻坚的劲力、改革的措施、实干的作风,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推进规划编制研究。

一是根据省住建厅的统一部署,加快编制中心城区“十

三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通过这个法定规划进一步梳理、细化各重点发展片区、项目的具体建设安排,同时也解决个别建设片区、项目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问题。二是对新城近期重点连片区域进行总体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形成“总规--控规--专项规划--项目设计”良性互动的规划体系,系统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用地布局、道路设计、配套设施等工程建设问题,强化给排水、道路竖向、管线综合等市政专项规划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拟于10月完成规划成果。三是完成生态控制线划定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年底前完成生态控制线详细划定、调研、建库等工作。四是加快新城相关规划设计,尽快完成《新城快线线位规划调整及沿线土地储备规划》、《云谷深化规划及设计》、《云谷功能延伸区城市设计》、《“一带两区”景观环境提升(含道路市政)》、《水景中轴的建设策划》等。五是围绕全市2016年重点工作,抓紧完成西江新城总体规划、转移工业园启动区总体规划和六都组团分区规划以及一批已经启动了的控规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六是启动云浮市新型城镇化规划招标采购。七是配合相关部门组织编制部门“十三五”规划。(二)加强规划技术支撑。

一是做好省、市各类重点项目用地规划选址及规划建设工作。二是配合市国土规划局办理各项业务案件。三是积极配合市国土规划局、云城区政府做好各类征地留用地和拆迁回迁地的安置及道路排水设计等工作。四是继续配合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市交通局等做好管线普查、市城区市政道路贯通、各高速公路与市政道路的规划建设衔接工作。五是积极配合、协调全市村镇规划建设工作,组织、参加各项村镇学习培训、技术交流活动,组织相关技术力量对各县(市、区)村庄整治进行技术帮扶等。六是加强与云浮新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的对接,为园区招商、项目落地提供规划依据。七是筹备召开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会议,计划在市城乡规划委员会框架下成立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负责全市历史建筑咨询、审议和评定等相关工作,完善历史建筑认定审批程序。

(三)深入推进规划信息化。

一是规整地形图数据。继续开展四组团原有地形图整理入库,推进新城快线周边用地和“两轴”片区地形图测绘及入库工作,计划年底完成中心城区约300平方公里的基础底图,为规划编制、管理及基础设施规划提供依据。二是完善地理信息标准建设。在使用中完善全市大比例尺地形图采集及入库标准和更新制度,完善规划编制数据入库标准。争取年底前申报相关标准并争取获得奖项。三是落实三维建模工作。计划开展“云谷”片区三维建模工作,逐步推进西江新城三维模型建设,并计划年底前完成。四是推进市区管线普查工作。配合市牵头部门,计划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详实可靠的基础资料,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五是统一规划信息化管理模式。计划引进佛山市的先进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经验,并向四个组团规划管理部门推广,利用规划“一书三证”管理信息系统和规划项目总平面及建筑单体审核入库系统,将规划审批管理信息及时收集并入库,实现统一的规划管理信息化模式及信息收集系统,解决规划管理信息不畅、资料分散和混乱等问题,同时整体提高我市城乡规划管理水平。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7

一、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

1、结合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加强规划调控的作用,全面推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工作;

2、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十一五”规划的编制,组织推动新一轮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争取将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各项建设活动纳入到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中,使其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对近期建设规划的实施机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3、组织开展对城乡规划的编制内容与方法的研究和试点;

4、继续做好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工作;加强对城市用地、城市规模、发展时序的控制。

5、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有关问题;做好城市雕塑的规划指导工作。

二、强化城乡规划的公共管理职能,把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加强对地方政府在实施国务院审批的规划过程的监管,逐步使城乡规划检查工作制度化

1、深入开展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川黔两省规划改革试点工作。总结推广试点经验,使管理体制改革从制度出台推进到具体实施措施的落实;把城乡规划委员会和城乡规划督察员制度的设立适度推广;将城市规划动态监测工作从试点向全国推开;

2、为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13号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和建设部的要求,将对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现象,对开发区、中央商务区的清理情况,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情况,对《外商投资城市规划服务企业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进一步加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工作,促进规划实施

1、组织开展城镇化发展形势与问题研究、全国城镇空间布局研究和区域空间开发管治对策研究等专题研究,继续推进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

2、全面完成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把工作的重点转向规划的深化,推动规划的有效实施。推动各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要求做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和深化工作,制定城镇体系规划实施办法,开展城镇密集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地区的城镇协调发展规划和区域绿地规划、城际交通网络规划等重点专项规划。深入调查研究各地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经验和问题,探索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实施机制,在区域空间开发管治方面有新的实践和突破。

3、结合吉林、安徽、浙江等省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和修订工作,从加强省级城乡规划宏观调控的目的出发,明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必须控制的内容和深度要求,规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调整和修订工作的制度。

4、按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组织开展相关地方的跨省区的城镇体系规划。

四、抓法规和制度建设

1、继续完善《城乡规划法》的修订工作。

2、争取完成《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条例》的制定工作;

3、贯彻《行政许可法》,完善城乡规划许可制度。

4、建立“城乡规划编制技术责任追究制度”;修订《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5、研究建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的信息、指标采集制度,为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奠定工作基础。

五、发挥两个“牵头”作用,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1、全国重点镇名单;联合有关部委制定促进全国重点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好建设部对小城镇规划建设的牵头作用,编制重点镇规划编制导则,抓好重点镇的规划与建设;

2、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抓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制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导则;发挥建设部对小城镇建设中遗产保护的牵头作用;

3、制定小城镇建设评价标准,开展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复查和命名工作;

4、做好建设部村镇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联合部内、部外有关单位形成工作合力。

六、加强对改革中出现问题的研究,提出指导意见

1、研究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机制的关系,规范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及调整的程序;

2、加强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区域性综合交通规划的研究指导;

3、研究并健全建设部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监督机制;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保护规划编制、实施的指导与规划监督管理;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8

一、强化战略引领,大力提升中心城市地位

把握长三角一体化、网络化发展态势和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契机,积极深化各项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研究和重大规划编制,着力构建以大交通、大生态、大融合为先导的“大”发展格局,为建设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提供规划支撑。

(一)深化强中心战略,完善现代都市功能新体系

按照“提升中心、优化南北、拓展东西”的城市发展思路,精心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跨江沿江联动发展战略研究,优化城市功能体系和空间布局,引导中心各组团、各新城板块和乡村地区差别化、集约化、特色化、一体化发展,打造苏南一流的现代都市功能。加快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可持续的新型都市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深化大交通战略,打造区域联动转型新纽带

积极谋求“中心城市、枢纽城市”地位,精心组织开展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完善开放高效的城乡综合交通规划体系。全力配合轨道交通建设实施,深入编制轨道交通线网线路及场站控制性规划、一二号线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轨道交通一号线交通衔接规划、施工期间沿线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站点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

(三)深化大生态战略,构筑现代产业经济新高地

显山露水,保护挖掘沿江、沿山、沿湖地区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构建市域生态廊道与生态慢行系统,统筹协调市域生态、产业、功能空间一体化布局,提升2.5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化发展势能,增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的区域竞争力。立足产城一体、创新驱动,深化园区、项目规划编制和服务,科学引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布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支撑。

(四)深化大融合战略,构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

省市县联动、全方位对接,全力参与苏南城镇体系规划、宜溧金高点状发展地区规划等上位规划编制。深化常金一体化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指导辖市开展城市总体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的修编深化工作,实现大战略与县域转型目标的无缝对接。研究落实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分类引导发展策略。强化中心镇近期建设行动支撑和引导。全方位指导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大力构建“空间融合、资源整合、联动转型、互补共赢、各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二、彰显城市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化精品城市

突出特色引导,探索实践“人民生活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城市环境与文化内涵水融”的现代化精品城市建设道路,打造文化、生态、民生亮点;突出精品塑造,精益求精抓编研,规范高效抓审批,不折不扣抓监管,将每一个规划服务项目打造成经典之作、传世精品。

(一)以中吴文化为核心,推进江南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抓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报批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体系研究成果转化。推进古运河城区段滨水地区详细规划、“季子”文化提升规划、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两线划定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承载规划、焦溪古村落保护利用规划和张太雷旧居及周边地块、湖塘老街历史风貌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开展孟河镇历史文化名镇、杨桥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全力推进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各项工作。以文化为主题,创意为特色,深化东经120生态步行街规划编制实施,细化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产业项目的规划服务,科学支撑文化产业转型和文化现代化建设。

(二)以生态宜居为重点,大力推进美丽建设

以创建国家人居环境城市为抓手,把握花博盛会契机,全力服务城市窗口地区、主要道路节点绿化提升工程。抓好市区环城郊野公园规划、高新区等重点区域景观生态系统规划编制,加强城市生态、湿地系统保护和景观特色塑造。精心编制主城区公园绿地布局规划,促进公园绿地均等化布局及功能品质提升。编制实施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优化市民出行和休闲健身环境。有序推进城乡生态绿道网和绿廊规划编制工作。不断优化生态规划体系,打造生态宜居高地。

(三)以民生幸福为根本,完善提升民本规划体系

组织编制城市暴雨内涝防范专项规划及雨水管网系统改造规划,提升城市安全保障水平。精心开展主城区危旧房、低洼地、城中村地区改造实施策略研究和有关地块改造实施规划编制,改善旧城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大力促进各类民生功能设施的均等化布局,使城乡建设发展成果普惠民生。

三、加快创新步伐,大力建设科学、智能、共享的智慧技术平台

加速提升规划信息化在支撑规划创新、服务城乡发展、普惠民生民本方面的创新应用水平,为智慧规划体系和“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坚实的支撑平台,确保我市规划信息化工作的创新优势和整体水平继续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

(一)加快完善一整套科学长效的标准体系

统一扎口,部门联动,全面推进规划系统各类标准的协调、制定和应用、推广工作。确保在整合完善基础测绘标准、规划技术标准、行政审批工作标准的基础上,有序建立符合智慧城市空间信息应用要求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二)大力开展智慧城市空间地理测绘工程

创新测绘生产技术,建设智能测绘工程技术中心和测绘科普基地。完善城市三位数据、地下管线数据、地下空间数据和全市卫星影像数据,全面提升基础地理信息的内涵和智能化应用水平。

(三)着力优化一系列智能高效的信息系统

研发规划条件编制系统、内外网协同办公系统、行政办公电子公文系统、规划管理内控信息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信息系统,全面深化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实施智慧规划平台建设工程,为规划工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智能化的支持。

(四)大力提升空间数据的集成共享水平

加强基础测绘和数据更新、集成、共享,抓好规划现状“一张图”更新、规划成果“一张图”提升和规划管理“一张图”完善,全面深化动态现势的城乡规划“一套图”建设。扩展区划、地名、用地、交通、水系、建筑、文保等专题数据库,共享集成社会、经济、人口等部门信息,初步建成“智慧”空间数据中心。强化规划网站互动功能,建设规划公示电子地图,编制高精度影像图集和各类公益地图,抓好信息技术的大众化普及应用。

四、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实现规范、高效、精细的智慧管理平台

依托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扩容升级和高效运行,有序构建管理决策、许可服务、行政监督“三分离”的体系流程,完善统一协调、相互促进、规范高效的智慧型管理服务体系,力争使每一天的规划效能凝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和硬实力。

(一)细化决策机制,进一步提升规划实施水平

深化规划委员会、审议鉴定委员会、意见征求会、专家咨询会、审查论证会、技术会审会等各项决策制度。聚专家智慧,集部门意见,想企业所想,知百姓所需,完善“专家领衔、公众参与、部门联动、集体决策”的规划决策体系。加强工作对接,全力服务历史文化名城申报、轨道交通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以良好的外部沟通和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合力,让规划成果有效转化为跨越引擎,科学指导区域发展和项目落地。

(二)强化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加快规范性文件制定梳理,健全控规更新管理机制,加强政策法规、技术规范的实施把控,严格执行法定规划的制定修改程序,依法规范行政行为程序和主体,配合做好卫星辅助督查城乡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细化条件制定,强化批后监管,提升执法水平,全面抓好规划条件、执法监察、规划核实“三阶段”和行政许可、行政执法“两案卷”的监督检查工作。大力完善规划公示、听证制度,努力健全组织有序、程序规范、沟通高效、便民和谐的规划公示、听证工作网络。

(三)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规划服务水平

统一和固化管理流程、标准,抓紧出台标准化管理手册,全力构筑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规划审批服务系统,加快推进规划管理一体化进程,确保规划管理信息畅通、统一高效。深化项目集中报建,建立高效联动的规划管理机制,加强控规、条件、用地、工程、监管等各个工作环节的无缝对接和技术交底,减少多头管理,畅通“绿色通道”,提高并联审批实效。深化服务承诺、首问负责、温馨告知等制度。完善提前介入、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网上服务、自助服务等规划服务举措。在局系统大力组织开展服务效能比拼,深入推进服务品牌创新、总结、固化和推广工作,全力建设规划服务“BRt”。

(四)优化内控网络,加快推进管理重心前移

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优势,对行政行为实施自动监测、全程监控,对关联项目实施智能分析、跟踪反馈,对办理结果实现系统评估、动态考核,确保风险点监测和效能监察双到位。深化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内控、评估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依法行政、效能建设、政风行风、重点工作推进等评估报告制度,专题呈报和定期会商评估结果,着力深化全局决策网络建设,有效提升政策研究、制度设计、标准梳理、流程制定、人才使用等顶层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管理工作重心由事务性审批向超前管理、效能储备前移。

五、加强自身建设,积极营造团结、进取、和谐的智慧人文平台

以文化为灵魂、作风为关键、队伍为根本、环境为保障,全方位推进规划系统智慧人文建设。努力建设优秀的文化、和谐的氛围、过硬的作风和一流的团队,使独具智慧的规划人文释放为效能。

(一)改善机关作风,大力弘扬规划部门精气神。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系统推进单位文化、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向上、风清气正、奋发有为的规划工作队伍。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9

2011年11月15日,交通运输部了《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这是自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组建交通运输部以来第一个单列的五年规划纲要。《纲要》贯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这条主线,包含了道路运输“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二五”面临的形势和要求、发展思路和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内容,体现了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是指导“十二五”时期道路运输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道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基础,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道路运输生产力持续快速增长,但发展形态粗放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面向未来,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迈向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的新阶段。

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即通过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一方面着力改造传统产业形态,不断提高运输站场、车辆装备的技术水平和从业队伍的素质,增强运输组织能力,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强化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发展。

为积极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根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了本规划纲要。

看点一

十一五期道路运输业贡献大

“十一五”以来,道路运输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径,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运输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加强。

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公路营运客货车辆数增长71.7%。2010年全社会完成客、货运量305.3亿人次和244.8亿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79.9%和82.4%,完成客、货周转量15020.8亿人公里和43389.7亿吨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61.7%和3.99倍。道路运输完成的客货运量、周转量及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持续增加。

道路运输不仅成为综合运输体系中最能体现普遍服务、最具基础保障功能的运输方式,而且在春运、“黄金周”、煤电油运等关键时期和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在抗震救灾、抗击冰冻雨雪灾害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国际道路运输合作不断拓展,客货运站场、机动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等运输辅助服务业全面发展,道路运输业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第二,结构调整初显成效,运输组织方式不断创新。

客运企业进一步向大型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10年与2005年相比,班车客运经营业户数下降38%,户均车辆数增长77%;货运企业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普通货物运输业户的比例不断下降。营运车辆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客车平均座位、货车平均吨位、中高级客车及专用货车比例稳步增加。客运班线公交化、旅游包车、网络化运输、小件快运、城市物流配送等运输组织方式快速发展,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第三,农村运输条件大幅改善,服务“三农”能力显著增强。

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共投资121.4亿元,新建农村客运站近8万个,发放农村客运燃油补贴209.2亿元,开通农村客运班线8.8万条,乡镇、建制村通班车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客运公交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农村客运车辆达35.7万辆,全年完成农村客运量79.5亿人,占道路运输完成客运量的26%。道路运输已成为支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农村地区“出行难”、“运货难”问题有了根本缓解。

第四,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形势稳中趋好。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始终把安全生产管理摆在道路运输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三关一监督”的监管职责,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安全专项整治取得新的成效。安全管理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稳步提高,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初见成效。安全源头管理进一步强化,客运站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货运源头治超取得新进展,对营运驾驶员的安全监管全面加强。道路运输重特大事故稳步下降,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上稳定好转。

第五,科技及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支撑行业的内涵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开展了3批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运政管理信息系统、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区域性公众出行信息平台、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性客运售票联网系统建设以及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的应用试点稳步推进,道路运输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不断完善。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在提升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保障道路运输安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六,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夯实,行业管理与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法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道路运输条例》为龙头、部颁规章为基础、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补充的法制体系基本形成。行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涵盖城市公共客运、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物流市场管理等新增职能的城乡一体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初步形成,运政管理队伍参照公务员管理等重大改革正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有了新突破,初步建立起运营车辆燃油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制度,广泛开展了节能推优示范和驾驶员节能操作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竞赛和文明创建活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组织开展了新时期道路运输业发展大调研活动,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

看点二

十二五期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主要体现在:保增长、保稳定仍然是基础,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主线,扩内需、惠民生成为新的发展主题。道路运输业必须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

第一,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期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重化工业特征依然突出,内需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对道路运输的需求将保持旺盛的态势。同时,“汽车社会”和“机动化”特征更加凸显,汽车后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更加迫切。此外,我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形势仍较严峻,道路运输业应急保障与维护公共安全的责任更加突出。

道路运输业应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要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继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确保运输生产力持续平稳较快发展;要切实加快提升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等相关辅助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要积极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确保重点物资、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重点时段客货运输的安全、平稳、顺畅。

第二,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

“十二五”期,国家将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将从产业结构调整转向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加速产业轻型化、产品轻质化的趋势。另一方面,社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增大,民生优先、民富为本将成为新的战略着力点,城乡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将快速增长,出行需求将由大众化向个性化、高端化转变。

道路运输业必须着力于推进转型与升级。切实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高道路运输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多样性,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特别是高品质运输服务需求,切实增强运输服务保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大力发展运输效率高、通达度深的客货运输组织方式,推进传统产业形态的改造。

第三,进一步强化统筹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力度,要求加快推进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进程。

“十二五”期将是我国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道路运输是联系城乡的重要纽带,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在密切城乡沟通、促进产业协同、改善出行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也是国家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时期,更加突出强调利用区域发展的空间约束,实现区域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而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将成为促进区域资源优化和统筹布局的重要方面。

道路运输行业必须抓住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变的重大机遇,着力解决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完善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城乡道路运输网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促进基本公共客运服务均等化。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努力实现农用物资、农副产品的便利高效运输,以道路运输发展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同时,需要进一步打破地方行政壁垒,实现道路运输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置,构建区域一体化、服务现代化的区域道路运输服务网络。

第四,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加快发展,要求进一步发挥道路运输业的比较优势。

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现代交通运输业必须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任务。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为道路运输业延伸覆盖面、拓展新领域、加快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提供新的外部条件和发展动力。同时,各种运输方式竞相加快发展,一定程度使竞争更为激烈,尤其是铁路快速客运系统的高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公路干线客运产生巨大影响,道路客运业实施战略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迫在眉睫。

道路运输业必须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优化运网布局和结构,加强站场设施建设,发展先进的运输车辆及装备,提升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构建对接现代物流的政策标准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从业队伍。实施与铁路快客系统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断拓展突出自身比较优势的客运服务,并强化与其他方式的衔接。强化行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延伸服务领域,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第五,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切实增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十二五”期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时期。目前全国城乡道路运输一体化管理的体制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的职责范围、行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统筹城乡客运发展、承担物流市场有关管理、强化源头治超、做好经济运行分析等新增职能有待在积极探索中全面正确地履行。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更加注重公共服务,进一步规范机构设置,构建统一、精简、高效的行业管理组织体系。

道路运输行业还要积极应对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影响,进一步转变行业管理的工作重心和职能手段,切实改进管理方法,从重许可向许可准入与动态管控并举转移,从重处罚向处罚教育与政策引导并举转移,从重监管向市场监管与服务公众并举转移;积极推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行政机构转化,适应公共财政及公务员管理的新形势,不断创新机构、人员、财政等管理制度。

第六,应对气候变化、深化节能减排,要求大力推进以低碳为特征的道路运输业发展。

我国已确立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即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和运输方式。积极发展公路甩挂运输。”

道路运输业所消耗的成品油占全国成品油消耗总量的30%左右,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建设低碳道路运输体系,不仅要继续在全行业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活动,深度挖掘节能减排的潜力,还应结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要求,鼓励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运用,倡导理性的运输消费。要把低碳发展作为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新起点、两型行业建设的新抓手、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看点三

十二五期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现代道路运输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道路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法规政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有新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可靠、更绿色的道路运输服务。

更安全―全国基本建成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危险品运输车辆、国际道路运输车辆、三类以上的班线和旅游客运车辆、应急保障车队车辆的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达到100%,重型载货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稳步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进一步强化。源头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危险品安全检测仪配置率达到100%,货运源头治超体系基本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与考核体系全面建立。道路运输营运车辆万车公里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3%,群死群伤、重特大恶性事故得到遏制。覆盖全国的道路应急运输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建成功能完备、信息互通的应急指挥平台和专兼结合、保障有力的应急运输保障队伍。

更高效―道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375亿人次、20800亿人公里、300亿吨、58400亿吨公里。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货运站场建成率分别达到50%、40%。中高级客车所占比重以及重型、专用、厢式货车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0%、25%、10%和25%。客运班车、营运货车实载率达到60%。牵引车与挂车比例达到1:2,甩挂运输完成的周转量在道路货运中的比重达到12%以上。

更便捷―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建制村通班车率达到92%,城市郊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率达到50%以上,50公里以内的城际客运公交化改造率达到30%,与其他运输方式主动对接的道路客运网络全面形成,涵盖售票联网、联程售票等在内的出行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二级及以上客运站售票联网覆盖面达到100%。满足居民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形成覆盖面广、反应及时的维修救援网络以及区域性汽车租赁网络。

更可靠―旅客班线运输发车正点率达到95%。满足现代物流需求的公路快速货运限时到达更有保障,平均货损货差率下降至5‰以下。构建完善的机动车维修质量监控和营运车辆技术管理体系,车辆维修返修率下降至3%以下。数据齐备、信息共享、标准规范的全国道路运输市场诚信体系基本建成,行业诚信经营理念全面增强,客货运输、出租汽车、机动车维修、驾驶员培训、汽车租赁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更绿色―道路运输发展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降低,逐步提高道路运输业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水平。与2005年相比,营运客车、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分别下降6%和12%,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1%。新能源车型、节能环保车型得到进一步推广,营运客货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达标率100%。各项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工艺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节能驾驶培训全面普及。

看点四

十二五期的九大重点任务

之一:构建便捷的客运服务网络

第一,构建完善的道路客运服务网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构建班线客运快捷服务网络。加快班线客运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整合,完善客运线路招投标管理制度,推进道路运输许可审批的规范化,促进运营管理公司化、客运车辆舒适化、服务标准规范化、运输组织科学化。探索形成新型的客运组织模式和客运站点体系,大力优化长途客运资源配置,拓展中短途客运市场,发展机场班车网络等特色客运服务,促进与其他客运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班线客运的规模效益、网络效益和机动化优势,全面提升道路客运的服务品质和整体竞争能力。

完善农村客运普遍服务网络。建立与农村公路等级、通行车型、载客限载、运行限速、通行时间等指标协同的农村客运线路审批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客运线网布局。建立以城带乡、干支互补、以热补冷的资源配置机制,对于偏僻地区的农村班线,可采取与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灵活的运输组织方式,探索开行隔日班、周班、节日或赶集班等固定或者非固定的班次。稳步推广农村客运的片区经营模式,将企业经营范围由线路划定改为区域划定,鼓励实行公司化经营。建立农村客运财政奖励制度,加大政府对农村客运的投入和补贴力度,对客流不稳定、实载率低的线路进行扶持,经济发达地区要依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按照城市公交的政策、标准推进农村客运发展。

建立旅游客运精品服务网络。整合旅游客运资源,实现旅游客运与旅游市场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加强旅游客运市场监管,转变旅游客运运行机制,优化整体发展环境。鼓励旅游客运公司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不断完善旅游包车经营网点,打造旅游客运精品服务网络,满足游客高品质、个性化的运输需求。

第二,统筹区域与城乡客运资源配置,促进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合理界定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的服务功能,加强城乡公共客运的服务衔接。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鼓励发展镇村公交,推广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城乡结合部要加强城乡客运资源的统筹配置,鼓励多种模式统一线路经营主体。组织开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工程,统筹协调城乡公交客运在票价、税费、补贴、通行等方面的政策。加快发展适合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安全、实用、经济型客车。

稳步推进区域间道路客运统筹协调发展。支持条件适宜的地区打破区域行政分割,鼓励开通区域公交化班线,有效覆盖沿途乡镇,逐步实现客运线网的区域融合。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城际公交协调机制,统筹建设城际、区间专用候车亭和招呼站,探索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统一的客服标准和运行监管机制。支持并规范引导城乡客运经营者在节假日、春运等高峰时段跨市、跨区域的互助合作或运力调剂。

第三,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协同互动,实现优势互补。

推行与其他客运方式的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应对综合运输体系中其他客运方式加快发展的挑战,不断优化线网布局,合理控制新增一类客运班线。对年平均实载率低于70%的县际以上客运班线不得新增运力。引导道路客运企业创新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稳步拓展短途、多样化与个性化客运市场,优化中长途客运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包车客运、旅游客运、精品班线、机场快线、商务快客、短途驳载等特色客运业务,进一步丰富道路客运服务品种,形成与其他运输方式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服务衔接。强化道路客运衔接铁路、机场等枢纽、港站的集疏运功能,加快完善道路旅客集疏运服务网络,科学安排班次密度。促进道路班线客运与铁路、民航、城市公共交通等客运方式的有效对接,积极发展旅客联程运输,充分利用道路班线客运资源,运输邮政包裹快件,加强与邮政网络的协调与融合。

之二:服务现代物流发展

第一,创新道路货运发展模式,提高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

大力发展新型货运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各种专用运输、鲜活农产品及高附加值货物直达运输,加快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定班定线的货物运输、汽车列车运输、冷链运输。支持零担、快运、货运、城市配送以及利用班线客运为依托的小件快运等经营业务的网络延展。鼓励有条件的道路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建立全程、无缝、连续性运输经营组织和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甩挂运输企业,探索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进一步完善促进甩挂运输全面发展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

加快优化货运车型结构。推进车型标准化改造,完善营运车辆技术标准和综合性能检测标准,加快发展标准化程度高、自重轻、承载量大、安全性能好和能耗低的货运车辆,推进货运车辆大型化、厢式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集装箱、厢式、冷藏、散装、液罐、城市配送等专用运输车辆和多轴重载大型车辆。

第二,着力培育重点货运物流企业,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大力培育龙头和骨干货运企业。从市场进入、车辆更新、技术改造、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运作的现代道路货运企业,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和骨干。“十二五”末,全国道路货物运输业户中,道路货运一级企业达到50家,加快引导龙头和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网络、品牌、货源组织等各方面的优势,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加盟连锁等方式拓展经营规模和网络,对中小货运物流企业和个体运输户起到引导、示范、整合、规范和服务的作用。对分散的道路货运资源实行整合。

促进重点道路货运企业向物流服务商转型。在全国开展重点道路货运企业物流转型培育工程,引导道路货运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手段,为用户提供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促进货运企业加强与生产、商贸企业的合作与联盟,拓展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集成等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引导和规范货运、无车承运人等运输组织的发展,鼓励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加快推进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服务发展。

之三:强化出租汽车市场管理

第一,引导出租汽车科学发展,完善运营管理机制。

引导出租汽车科学发展。根据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出租汽车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出租汽车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分担比例和运力规模,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优化城市客运结构。

完善出租汽车运营管理机制。引导出租汽车经营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公司,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对等、收费合理、风险共担”的要求,完善出租汽车经营管理机制。完善运价与油(气)价联动机制,保持出租汽车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合理比价关系,引导社会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第二,健全法规制度体系,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加快研究制定出租汽车行业法规制度。建立出租汽车行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制度,促进出租汽车企业诚信经营,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引导出租汽车驾驶员优质服务,提升出租汽车服务水平。建立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制度,明确出租汽车驾驶员准入条件、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提高出租汽车驾驶员整体素质。

规范出租汽车市场经营秩序。采取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出租汽车市场动态,细化管理内容,提高资源合理配置与决策分析能力,加强出租汽车市场监管。探索建立打击非法营运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出租汽车经营者和出租汽车驾驶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促进汽车租赁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汽车租赁法规标准。加快研究制定汽车租赁法规、规章,并纳入道路运输法规体系,建立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快制定汽车租赁服务质量标准,开展服务质量考核评比,促进汽车租赁企业诚信规范经营。

完善汽车租赁服务网络。引导汽车租赁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发展,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经营主体多元、网络覆盖全国的汽车租赁服务体系。鼓励规模大、管理好、信誉高的汽车租赁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汽车租赁网络。鼓励汽车租赁企业与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维修企业实行合作经营,增强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

创新汽车租赁服务模式。鼓励汽车租赁企业发展多种服务模式,开展异地还车、电话预约、电子商务、企业相互间代办业务、电子货币结算等业务,鼓励与交通运输企业、宾馆、旅行社、商务门户网站等开展合作,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出行需求。

培育汽车租赁发展环境。支持汽车租赁企业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行业及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完善消费者诚信体系,增强企业发展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加强与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打击诈骗租赁汽车等犯罪行为。

之四:提升运输辅助业服务水平

第一,推进维修连锁经营,强化维修质量管理。

鼓励机动车维修连锁经营。大力倡导机动车维修企业的加盟连锁经营,树立维修品牌,统一服务质量标准,开展服务质量达标活动,提高服务水平。鼓励企业依托品牌优势积极拓展电话咨询、维修、检测、救援等全方位服务。“十二五”期末,在全国培育形成5~10个全国性的机动车维修品牌企业和若干个区域性机动车维修品牌企业。

强化机动车维修质量管理。建立机动车维修配件质量保证和追溯体系,对配件经销企业经销配件、维修企业使用配件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建立机动车维修质量动态监管体系,确保机动车维修质量。

推进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建设。规划建设全国机动车维修救援网络,完善区域性救援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机动车维修救援信息服务系统,提高救援响应速度,50公里以内1小时内实现救援。

第二,开展素质教育工程,提升驾驶员培训质量。

大力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工程。严格执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继续推进驾驶员计时制培训,强化安全行车、文明行车和绿色驾驶技能培训,全方位提高学员的驾驶技能和驾驶道德操守。加强营运驾驶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全面推行营运驾驶员继续教育制度,大力推进营运驾驶员诚信考核工作,对营运驾驶员的安全生产、遵守法规和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着力强化驾驶员培训机构的管理。建立驾驶员培训教学质量监督体系。推进驾驶员培训机构和教练员质量信誉考核制度以及教练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建设,教练员持证上岗比例达到100%,建立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质管理制度。鼓励培训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培训和远程教学,丰富培训方式,提升服务质量。

之五:加快国际道路运输发展

第一,强化对外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及相关协议。根据我国与周边国家外交、经贸合作的总体战略,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运输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汽车运输协定的签订、修订工作,积极推动加入有关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公约。

逐步消除国际道路运输发展的非物理。开展双边或多边国际道路运输事务级会谈,积极协调各国与国际道路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消除各种非物理,延伸和拓展运输线路,大力推进便利化运输,促进公平竞争。

第二,加强基础建设,提高国际道路运输服务能力。

理顺国际道路运输口岸管理体制。加强与海关、边检及检验检疫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明确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查验和监管职责,确保口岸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加强国际道路运输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国家道路运输企业准入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运输车辆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水平。

之六:加快枢纽站场建设

第一,加快城乡公路客运站场建设,提高便捷化服务水平。

加快公路客运枢纽站场建设。加快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客运站场建设,推动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和建设,初步形成与城镇布局相协调、方便百姓安全便捷出行的公路客运枢纽站场系统。重点建设集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中转换乘功能于一体、具有示范效果的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城市出租汽车停靠站和服务区建设。改革和完善公路货运枢纽站场的投融资方式。

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加大农村客运站场投资建设力度,积极推进重点镇等级客运站建设,切实加快行政村招呼站、候车亭建设步伐。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强化农村客运站点与农村公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探索建立农村客运站管养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农村客运站特别是简易站和港湾式停靠站建成后的日常养护管理问题。促进农村客运与其他客运系统在站点功能和布局上的衔接。

第二,健全公路货运枢纽节点体系,提升物流组织能力。

优化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布局。推动公路货运枢纽站场与港口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站场统一规划建设,促进其与政府规划的产业园区、商贸市场、国际口岸的有效对接。“十二五”期间,在全国所有百亿元专业市场,国家、省级工业园区或产业基地、国家一类口岸,规划建设1-2个与之相配套的公路货运站场。积极推进农村地区货运站场建设,完善县(市)、乡(镇)、村三级物流节点网络。

完善公路货运枢纽站场服务功能。加大对甩挂运输等专业化作业场站的投资补助力度,鼓励公路货运站场经营主体积极拓展仓储、分拨配送、流通加工、保税等服务,大力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运输组织及仓储管理技术,加快向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转型。加快推进全国二级及以上公路货运站场的升级改造。

之七:健全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体系

第一,加强安全源头治理,严格各种防范措施。

加强汽车客运站源头管理。进一步推进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的贯彻落实,规范危险品查堵、车辆安全例检、出站检查的工作程序和具体措施。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推进汽车客运站安装监控设备、电子显示设备和危险品检测仪。加强与公安、安监等部门的密切配合,深化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客运超载、疲劳驾驶、非法营运等顽疾。

强化道路货运源头治超。认真贯彻落实《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超限运输源头治理的管控体系,全面实施货物装载源头运政派驻和巡查制度,将基层运管力量向货物集散地和运输源头延伸。严格落实黑名单制度,将货运车辆违法超限运输纳入诚信考核体系。切实把好车辆准入关,加大对营运车辆非法改装行为的打击力度。引导和支持公路货运站场推行货运车辆入站诚信验证制度。

加强营运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强化部门联动,对营运车辆生产、改装、运行等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管理。不断完善营运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装备技术要求。加强维护检测和等级评定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综合性能检测许可证制度,加强资格管理。构建全国道路运输车辆管理和综合性能检测信息平台,实现全国范围的车辆技术管理信息共享。

第二,加强重点领域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切实加强春运及“黄金周”等重点时段、重点营运车辆、重点区域和环节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村客运站源头管理和违法经营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完善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联动机制。全面推进车辆运行的全程动态安全监管,旅游包车和三类以上的班线客车必须依法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加快建立营运车辆动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营运驾驶员安全管理。严格营运驾驶员的培训与考试,严把营运驾驶员准入关,对不符合相应资格的驾驶员,一律不得进入道路运输市场。配合安监、公安部门,对发生重特大道路运输事故驾驶员的培训、考试、发证进行责任倒查。切实加强对违章违法驾驶员的管理。

全面推行运输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制。实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和安全生产评估管理办法,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安全生产内控机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建立道路运输经理人和安全管理员资格制度,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安全设施和技术装备投入,积极推广应用安全生产和管理技术。督促运输企业安装并使用卫星定位装置,加强对所属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监督。全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评估体系,严格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并将评估考核结果与客运线路招投标、企业质量信誉档案、资质等级评定等相结合。

第三,建立应急保障体系,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建设道路应急运输指挥调度中心。根据公路水路安全监管与应急处置平台建设要求,依托重点营运车辆卫星定位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国家、省、市三级道路应急运输指挥中心,并与国家、省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相互对接,实现各级指挥调度中心信息的互通和共享,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指挥调度能力。健全各层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预案及运输企业应急预案,建立“组织健全、权责明确、协调有力”的道路运输应急组织体系和“分级响应、反应迅速、运行高效”应急运行机制。

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按照“平战结合、分级储备、统一指挥”的原则,依托大型道路运输企业,建立国家、省、市三级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以省为基本单元,与交通战备运输保障相结合,构建国家应急运输保障车队,应急运输车队数量各省(区、市)不少于300辆。以地市为基本单元,分别组建地方道路客、货应急运输保障队伍,地方应急运输车队数量客车不少于50辆、货车不少于100辆。强化应急运输队伍、应急运输装备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应急演练,应急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监控设备安装率达到100%。

建立应急运输征用补偿机制。按照“谁征用、谁补偿”的原则,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资金为保障的运力征用补偿赔偿机制,切实保护被征用车辆的合法权益和参与应急保障的积极性,形成道路运输应急保障的长效机制。建立应急运输车辆和应急装备购置、组织应急运输培训演练、客货运输站场等基础设施应急功能建设补助制度。

之八: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第一,加强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基础信息平台。

加快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深化部省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工作,建立长效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制度。探索建立部省两级道路运输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营及维护模式,完善数据的采集、更新机制。在统一组织建设的行业通信网络总体框架下,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覆盖部、省、市、县四级运政管理机构的广域通信信息网络。积极推广应用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实现全国道路运输信息系统与治超信息系统联网与信息共享,加强对超限货运车辆的联防联治。

加快基础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建设和完善面向社会公众的道路运输服务网站和服务热线,及时各类服务信息,实现道路运输业务网上办理,并提供咨询、投诉、预约等服务。建设部省两级道路运输行业综合运行分析系统,为经济运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依托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联网和iC卡道路运输电子证件应用,推进道路运输跨区域执法信息共享。根据《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重大工程和区域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城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道路货物甩挂运输信息平台示范工程建设。

第二,推动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推动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引导货运企业建立车辆指挥调度、货物跟踪查询、订单处理及甩挂作业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无线射频识别(RFiD)、智能标签、智能化分拣、条形码技术等,提高运输生产的智能化程度。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维修、租赁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

规范引导企业接入道路运输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交通通信专网和社会公网资源,稳步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向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运输企业、汽车检测站、驾驶员培训机构、汽车维修企业等的延伸。

第三,加快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加快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建成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危险品运输车辆、班线客运和旅游包车的入网率达到100%,构建联网联控系统运营的长效机制,提高数据质量和车辆上线率,确保系统稳定可靠、有效运行。制定卫星定位监控平台、终端产品及数据交换的技术标准,降低系统运行、维护成本。建立维持系统平稳有序运行的机构及资金保障制度。逐步开发涵盖应急运输指挥调度、安全动态监管、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在内的卫星定位联网联控信息服务系统。

加快全国道路客运售票联网系统建设。构建以道路客运站场信息平台为基础的道路客运售票联网系统,推进跨区域的客运售票联网系统和电子客票系统建设,为旅客提供网上售票、电话订票、邮政网点售票、信息咨询等便利的售票服务。

加快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标准、分别建设和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建立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部、省、口岸三级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以及国际道路运输企业的数据交换、信息共享。推进与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部门信息交换与共享,促进国际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监控和快速通关。

之九:大力发展绿色道路运输

第一,强化节能减排制度建设,加大行业监管力度。

加强车辆燃料消耗和排放的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燃料消耗量检测、车型动态管理、车辆配置及相关参数核查等配套监管制度,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道路运输证》配发与车辆燃油消耗量监测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监测考核体系。加快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能源消耗和排放统计及分析制度,将节能减排统计指标纳入交通运输部门统计体系。研究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制订监督考核和奖励办法。建立重点耗能单位联系点制度,加大能源消耗监控力度。研究建立针对运输企业的节能降耗考核制度,并将其纳入企业年度质量信誉考核。

第二,加强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加快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加大节能减排政策引导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降耗宣传活动,增强节能减排意识。鼓励运输企业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高排放车辆,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节油型车辆。鼓励道路旅客运使用新能源环保型车辆,加快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混合动力出租汽车。鼓励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综合能力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要求,在强化节能减排基础上,积极探索道路运输行业从能源结构、发展模式上走清洁化、绿色化的道路,系统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整合节能减排的各项技术、政策、制度,加快开展道路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第三,优化运输生产组织管理,推广节能管理经验。

优化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全面推动甩挂运输、网络化运输等高效运输组织模式的发展,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组织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程,以点带面,重点突破。

推广绿色驾驶和绿色维修经验。在驾驶员培训中增加节能操作技术内容,在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加强节能相关知识的考核。广泛组织运营车辆节能操作竞赛,推广节能减排经验。鼓励企业加强节能驾驶和节能操作管理。推广应用驾驶员培训模拟器和多媒体教学,有效降低驾培能耗。加强机动车维修企业废气、废水、废油的循环利用。

看点五

“十二五”的保障措施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夯实行业法制基础。

健全道路运输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道路运输法规和规章,结合综合运输、现代物流、城乡和区域运输一体化、节能减排、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及职业资格等新要求,调整和修改相关规定和内容。研究提出道路运输行业立法计划,抓紧修改《道路运输条例》并完善相关管理规章,推动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物流市场管理等领域的法制建设,加快出台《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机动车维修管理条例》,以及《道路货物运输与物流市场管理规定》和《汽车租赁管理规定》,组织研究《道路运输法》立法的必要性。加强地方性道路运输法制建设。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系统解决阻碍甩挂运输、网络化运输、无车承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发展的法制障碍。坚持依法行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运政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规范执法,切实保护经营者权益。

完善道路运输标准规范体系。研究提出道路运输行业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计划,重点加强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标准规范,适应现代物流、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发展的车辆、装备、服务等标准规范,道路运输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与共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各门类、各子行业的服务行为规范,完善质量等级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

加强道路运输行业基础制度体系建设。加快健全道路运输行业涵盖各个门类、各从业主体的市场诚信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内外结合的诚信考核联动机制。健全和完善推荐车型制度、车辆分类和分级管理制度。积极建立道路运输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经济运行分析、预测预报预警和动态信息制度。建立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与路政管理机构对违法超限运输车辆的联动处理和执法信息共享制度。

第二,创新政策手段,强化政策支持力度。

创新资金保障政策。积极探索扩大各种投融资渠道,切实加大对道路运输业的资金投入。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同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对道路运输站场设施建设、道路运输节能减排、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补助;确保成品油消费税替代原客货运附加费部分70%以上用于道路运输发展,提高成品油消费税返还交通的增量部分对道路运输的投入比例;积极探索老旧营运车辆的技改补助政策;加快落实中央“三农”政策要求,将农村客运补贴补助统一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积极开辟多元融资渠道,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道路运输业。

完善运输结构调整政策。研究探索支持道路营运车辆结构优化的经济政策。研究引导企业使用清洁能源车辆的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对多轴重载货运车辆通行费减免政策。研究制定推荐标准车型应用、扶持龙头和骨干运输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第三,理顺体制机制,提高行业管理效能。

完善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加快完善城乡一体的道路运输大部门管理体制。整合运输管理资源,明确管理层级和职责,确保运管机构履行职能的统一、高效。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协作联动机制,推进跨区域的道路运输协调发展。引导道路运输行业协会规范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功能及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维护好市场主体的正当权益。

转变道路运输管理职能。积极推进政、事、企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着力转变道路运输管理的重心和手段,强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安全和应急管理职能。切实履行好出租汽车客运、城市公交、汽车租赁和地铁与轨道交通运营及物流市场管理的职责。

第四,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建强合规管理体系篇10

问:据了解,本《规划》是农业部首次印发的关于农业执法监管的专项规划,请问《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近年来,我国农业法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目前已颁布农业法律25部、涉农行政法规76部、农业地方性法规1300多部,农业农村发展已总体实现有法可依。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体系。农业执法、渔政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人员分别达到3万人、3.5万人、10.8万人。总的来说,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执法人才保障条件不断强化,机构设置日趋合理,执法装备设施水平逐步改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动物防疫检疫等领域的执法监管能力显著提高。

但与依法治农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执法监管的能力建设仍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农业执法监管基础条件与不断增长的农业综合执法需求相比日益不协调,执法能力条件建设投入普遍不足,严重影响了执法效率,已成为加强农业法治建设的主要短板,急需通过规划引导,全力改善农业执法监管设施装备条件,提升各级农业执法监管能力,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法治环境。

问:《规划》提出了统筹整合的原则,我国农业执法监管主要涉及哪些领域?《规划》是如何对这些领域进行有效整合的?

答:目前,我国农业法规体系已比较健全,明确赋予了农业部门执法监管义务,涉及种子、植物检疫、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机监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监督、畜禽屠宰、渔政、耕地质量管理、草原监理、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等领域。

《规划》在合理界定现有执法监管职责边界和部、省、市、县各级执法机构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围绕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等主体职能,聚焦日常巡查、案件受理、执法处理、监督管理和涉案物品处置五个环节,着力构建全域覆盖、重点突出、层级分明、上下衔接、精干高效的陆域农业综合执法、水域渔业行政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大体系,为提升农业行业监督和执法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统筹陆域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内各层级执法监管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确定各层级执法监管机构的建设需求和目标,形成各层级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执法格局。统筹整合各级渔业行政执法机构,明确不同水域、流域、海域渔业行政执法监管的建设主体和职责任务,实现对近海水域、大江大湖、边境水域的渔业行政执法全覆盖。

问:按照《规划》的设想,到“十三五”末期,通过加强全国农业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总体目标?

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农业执法监管设施条件和仪器装备水平显著改善,农业执法监管布局显著优化,联合执法监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协作紧密、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农业执法监管能力条件保障体系。

分领域来看,一是陆域农业综合执法能力稳步提升。到2020年,建成一批装备完善、反应快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省、市、县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农业执法监管职能整合和执法监管资源集中配置与利用的格局基本形成,执法成本大幅降低,执法效能明显提高。二是水域渔业行政执法能力稳步提升。到2020年,沿海沿江沿湖和主要流域渔业行政执法机构达到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渔政行政执法监管实现内陆重点渔业水域的有效监控;海洋渔政船艇覆盖禁渔区线内重点水域,内陆、海洋渔政船实现专用码头停放;全国渔政执法监管指挥调度基本覆盖全国主要渔区;渔业资源调查船需求满足率有效提高。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稳步提升。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明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实现向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高效化、智能化、信息化、网格化的监管模式基本形成。

问:围绕建设目标,《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是什么?

答:《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各级农业综合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开展执法监管所必须的设施装备建设,针对不同领域执法监管特点,分别明确各层级农业综合执法、渔业行政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标准配置,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填平补齐,确定建设内容,大大增强了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实用性。

具体来说,《规划》着重改善农业执法监管的办公条件、车船装备、仪器设备,提升执法监管信息化水平。一是加强陆域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构建部、省、市、县四级陆域农业综合执法体系。二是加强水域渔业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构建近海和大江大河大湖及边境水域的渔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全国渔业行政执法监管平台。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构建部、省、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以及一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挥调度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化站。

问:《规划》剑指提升农业综合执法效率,那么将达到怎样的预期效益?

答:通过规划实施,将进一步强化农业执法资源整合,有效改善各级农业执法机构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提升农业综合执法能力和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方面,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生产流通环境,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社会效益方面,有利于发挥农业部门监督检查、涉农民事纠纷调处、检验检测等监管职能,有效遏制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的社会稳定。生态效益方面,有利于提升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监测能力和执法协调能力,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