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的弊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18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1

(一)如何把握授权的度

授权的度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效能的发挥和营运效率的提高。一方面,若对管理者授权无度,在巨大的权力面前,政策法律尚且无能为力,何况一个内部控制制度?舞弊必然产生;另一方面,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学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的授权,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不容易产生新的舞弊土壤。不管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应以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落实、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为原则。

(二)如何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

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所有个人实施全方位控制。不少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因而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就必然成为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中的重点。一般而言,内部控制对象中的关键层面是企业的权力控制者,内部控制是对权力控制者的权力约束,也是对权力控制者之间的权力制衡。这种独特的控制对象增加了提高受控度的难度。笔者认为,提高被控对象的受控度关键有两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二是决策层的受控程度和以身作则。

(三)如何提升和规范控制程度

内部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靠人治,而要靠制度、靠办法。一个好的制度所产生的力量是很大的,正如邓小平说的,“许多事情人说了做不到,而一个好制度一出来就能办成。”要用制度来规范管理行为,让管理者知道干什么、怎么干,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完成工作任务,接受规定的控制管理。这里的重点是对企业不同的经营管理活动制定出“怎么干”的标准。完成这个任务要有丰富的知识、超前的意识、广阔的视野和扎实的作风。这无疑又是一个难点。

(四)内部控制信息不一定是投资者需要的信息

企业向投资者提供的信息既要满足充分披露的要求,又要考虑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能给信息使用者带来信息超载的负面影响。从公司治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以及投资者本身的素质来看,现阶段的投资者更关心的是企业运营的效果,即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非关心其过程,他们对内部控制信息的要求并不明显。这样内部控制的形成和发展缺乏有效的外部动力和压力,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

(五)内部控制的评价可能超越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

当前,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是站在报表审计的角度上,为了确定实质性测试的广度和深度而进行的,测试和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报表数据的公允性和真实性有影响的部分,即内部会计控制部分。从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目前的情况来看,注册会计师大都为会计、财务领域的专业人才,要求他们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意见报告,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超越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每个企业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等都是不同的,所设立的内部控制更是深入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只有职业经理人员才能有效地制定、评价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注册会计师只能对执业过程中发现的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建议,以管理建议书的形式呈交给企业的管理当局参考,并且声明不对外披露和使用。

二、对内部控制问题的理性思考

(—)内部控制的合理设置

对内部控制的合理设置可以借鉴CoSo报告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按照业务循环来进行。这样可以避免按照业务项目设置内部控制的缺陷,且对不同业务性质的企业更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其设置程序如下:

1.构造业务循环模型。根据企业业务规律的特点,不同类型企业的业务循环可有多种模型,常见的有:①收入及应收款循环,支出及应付款(含工资)循环,生产(含成本、存货、固定资产)循环,财务(含现金收入、支出)循环。②销售和应收款循环,购货与应付款(含固定资产)循环,生产(含存货、工资)循环,筹资与投资(含收益)循环,货币资金业务。③现金循环,筹资循环,采购循环,工资循环,存货、生产循环,销售循环。④销售及收款循环,采购及支出(含固定资产)循环,生产(含成本、存货)循环,工资循环,筹资循环。⑤销售收入和应收款循环,支出和应付款(含材料采购、固定资产采购、工资)循环,存货和固定资产循环,筹资和投资循环,货币资金业务。转贴于

2.分析常见弊端。在业务循环模型构造的基础上分析业务在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弊端,这个过程实质是风险评估。业务循环的风险来自记录错误、违反会计政策、欺诈和侵吞、非法交易、资产流失等因素。判断业务常见弊端可通过总结归纳企业历史上曾发生过的错弊教训,也可采取“合理怀疑”,即对假设不予控制可能造成的损失机会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主观推测。

3.提出内部控制要点。针对常见弊端设置相关内部控制要点时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关键控制点:指在一个业务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控制环节,如果没有这些控制环节,业务处理过程很可能出现错弊,达不到既定目标。设置关键控制点的目的是发现和纠正弊端,如为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性,明细账和总账之间的核对是关键控制点;为保证银行存款的正确性,由非出纳员核对银行对账单和存款余额就是关键控制点。②补偿性控制:指能替代前道控制作用的控制,通常设置补偿性控制的目的是对前道控制失控的补救。要根据每一类业务处理的重要程度设置数目不等的补偿性控制点,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可靠性。③成本效益分析:内部控制对防范业务活动的错弊发生只能是“合理保证”,控制成本不能超过因实施控制而获得的利益,即要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这里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第一,无论采取哪种控制都应考虑控制收益大于控制成本;第二,当有些业务可以通过不断增加控制点来达到较高的控制程度时,就应考虑采用多少控制点能使控制收益减去控制成本的值最大;第三,当控制收益难以确定时,应考虑在满足既定控制的前提下,使控制成本最小化。

4.设计内部控制文本。内部控制文本是指导落实内部控制实施的文件,要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要点和特点采用适宜的方式,以保证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二)控制手段中应充分引入信息技术

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年末检查财务错误和舞弊,大部分的内部控制的预防功能被限制了,这也同时影响了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和审计人员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充分考虑技术能力,打破传统的检查模式,树立“实时”的控制思想,即利用信息技术将控制嵌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在更广泛的环境中审视企业的内部控制,针对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控制手段,强调预防和业务操作中对规章制度的遵守,将凭习惯发现问题和事后补救的做法转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同时,企业应在新环境下,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完成产、供、销业务的连贯,实现财务处理与业务处理的一体化,建立一个实时有效的计划和预算系统。

(三)对内部控制外部化的思考

1.内部控制外部化的重点在于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控制。内部控制的重点应当是企业内各层管理者之间的监督、约束、协调等工作。不同企业各具特点,只有企业自己的管理者和员工才能做到真正了解其实际情况,对比较复杂的内部管理工作采用内部控制就更具针对性和适应性,便于查找深层弊端,及时进行反馈。而且企业高层管理者与中、下层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相对较少,高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控制也相对简单。与此相对应,内部控制外部化的重点应放在对高层管理者的控制上。首先,股东与高层管理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单纯依靠监事会等内部控制组织难以保证其控制结果。其次,高层管理者具有相对多的权力,其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或作出其他不合规行为的手段更为多样和隐蔽,这对控制的要求较高,因而需要建立相当严密规范的外部控制程序对其加以约束。再次,股东对经营者的控制信息往往是需要对外公布的信息,这就要求控制必须具有较高的中立性。

2.内部控制外部化主要是对经营管理合规性的控制。从外部控制的历史来看,对合规性的控制,如Cpa审计、财税检查等产生较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体系。对企业合规性的审核工作采用外部控制,则更具专业化和效率,其结果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外部控制在合规性审查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内部控制在此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弱,从而形成了外部化为主的局面。企业内部控制外部化的发展是由社会分工专业化、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以及内部控制自身缺陷等原因共同决定的,它是内部控制发展的合理趋势。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2

【关键词】社会人格现状弊端障碍整合重塑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这将使得我国社会进一步走向现代社会。现代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它要求社会的诸方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政治与军事、“硬”件与“软”件并重,和谐地发展,在彼此互动的发展中求得社会总体上的进步。因此,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态势下,人们开始关注社会的“软”件建设,关注社会的精神文明、人文精神的状态。因为不和谐的社会将引发冲突、暴力甚至动乱,这不仅妨碍社会的经济建设,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进步。包含着社会公民的个性、品德、潜能等方面的社会人格状态关系到公民的基本精神状态,关系到公民的基本素质。付我国社会的现实人格状态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发现其中的弊端及其危害并寻求付策,将有利于构建现代人格范型和新的人文精神,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社会现实的人格状态及其弊端

自上世纪}o年代末,我国社会进行的社会改革和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力得到了空前提高,社会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伴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方面虽然也有一些可喜的进步,但勿庸讳言的是,比之于物质文明则有着较大的差距。反映在社会精神领域,表现为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物欲至上、急功近利盛行,我国社会的人格状态在这样的社会人文环境中存在诸多弊端,其现实表现不容乐观,甚至有某些危机的迹象。有学者将此概括为人格的“三失”—即传统人格失效、现实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是很有道理的。这些弊端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有的传统人格与发展了的社会经济形态不相适应。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的经济体制是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体制,与这一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依附性强、缺少自主独立的人格状态及人格范式。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想问题办事情,习惯于统一安排和听命,习惯于通过依靠他人或社会来达到自己的行为目的,缺少自立、主见和开创精神。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大的变化,实行了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所有制并引入了市场经济机制。多元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的人格状态能充分展现人们内在精神气质的多样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并倡导人性中的独立、自主、竞争、富于责任感以及开拓创新的人格精神。这就使得原有的人格范式与发展了的社会经济形态很不适应,巫待构建新的社会人格。

第二,现实的人格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呈现无序的混乱局面。由于社会改革和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带来了由种种道德冲突、价值困惑而导致的普遍性的边际人格乃至病态人格的出现。改革开放以前,长期维系人们社会生活的是感性的伦理道德,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与人之间因经济利益所造成的冲突日趋激烈,加上国际、国内市场的建立使人们的交往范围极大地扩大,社会关系也变得异常复杂,单纯的伦理道德已不能成为调节社会生活的主要杠杆,而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法律秋序和道德规范尚未定型,使得社会滋生出诸如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不良现象,有些人甚至丧失了基本的人格。

第三,人格价值的终极追求目标的缺失。这是当今我国社会人格状态存在的较为严重的弊端。所谓社会人格价值终极追求目标的缺失,是指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作为其理想终生都不放弃追求的人格典范的缺失。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改革开放前存在于我国社会的人格价值体系因其本身单一虚高、脱离实际,缺少可操作性,不再真正地被社会成员所认可和接受,逐渐地被摒弃。其二,由于改革开放引起的社会变动和新旧交替之际常常必然出现的“空白”地带,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新的人格价值体系特别是理想人格的模式没能够及时建立起来,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人格终极目标的缺失状态,从而使得社会成员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大打折扣。由于缺少理想信念和做人的崇高境界的追求,社会成员中的一些人或放纵怠惰、贪婪腐化,或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或奉行极端个人主义,人性中潜在的消极甚至恶的因素大行其道。社会的人格状态则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令人堪忧,甚至潜藏着某种危机。

二、人格状态的弊端引发的人格障碍

由于上述社会人格状态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使得社会成员在面临社会的变动和新的社会环琉时,表现为诸多的心理冲突和不适,情况严重者,则形成人格障碍。这些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依附型人格。依附型人格原本是在我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和高度集权专制政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封建生产关系本身缺乏把分散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的力量,而是通过高度集权的专制政体来维持社会的整体秩序的。这种情况下,个人只是国家、家庭和群体的一个无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个人的权利、个性和追求都被视作非分之想。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造就了一种俯首贴耳的依附型人格。建国以后,这种依附型人格的残余仍在新的社会里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又进一步强化了国人的依附心理。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每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地在竟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依附型人格的不适应性被暴露无遗。例如:子女依附父母的权势和地位谋得职位与利益,下级对上级攀龙附风以求升官,职工期望国家和企业把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包下来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和做法都严重违反了市场经济对个体主动性和自主性的要求,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形成尖锐的冲突。

第二,因循守旧型人格。因循守旧型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方式,走的是“人惟求旧,器惟求新”的路径,因循守旧观念在人格中根深蒂固。在计划经济时期,传统观念依然深刻地定格于人们的思想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观念中还残存着因循守旧思想。因循守旧者固执地用旧的价值观念来评判新生事物,村新时代的变化不满,对时代和文化的变迁感到很不适应,在态度上抵制和对杭新兴的事物与观念,使自己陷入一种深刻的怀旧、失落和自怜的境地。

第三,无为型人格。无为型人格对人生持安于天命,不求非分的态度,无虑无忧,无欲无我,安贫乐道,善于守成。这种人格类型的人,持守一种“混日子”的生存哲学,不思进取,随波逐流,在重大社会发展关头,缺乏必要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所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个人的潜力和能动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第四,型人格。型人格又称社会病态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人对传统和现实,对社会本身抱着一种强烈的不满和对杭态度。其思想上极端偏执,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羞肚心,时常做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甚至违法乱纪。犯错误后,他们没有后悔之意,也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常把一切责任归罪于他人或政府,对社会的无知和不满使他们对社会和他人充满怀疑和敌意。他们只有在侵犯性冲动的释放中才能感受到一种报复的快意。具有型人格的人在外界的刺激下常常走上犯罪道路,对人民、社会、国家有很大危险性。

第五,边缘型人格。这种人格类型的人在传统与现代、进步与落后、守法与违法之间呈游离状态。他们对社会的主流文化保持一种超然漠视的态度,想超越社会各种规范的约束,又不愿受到社会的惩罚。在价值取向上,他们既不以传统的价值观作为判断标准,又不接纳现代社会的价值系统,只以个人想当然的价值判断为评价标准,以个体为核心,以利己为依归。他们在行为上虽不公开地、直接地与社会相对杭,但在实际上又危害到社会和公众的利益,打法律和社会规范的“球”。

三、面对人格现状亚待进行社会人格的整合与重建

如前所述,人格范畴是一个包含着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理念、信仰、道德、权利、义务等,而且也反映了个人的需要、信念、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社会对人格的期望值的大小和实现程度,取决于个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结合程度。以此为标准,我们就可以较为完整地把握一个社会的人格主题和趋向以及公民人格的具体范型。社会的进步,需要相应的人的进步。面对上述我国社会的人格现状以及由市场经济引起的社会公民的伦理价值观、人生价值取向的变化,巫待进行社会人格的整合与重建。我们要自觉扬弃中国传统人格,吸收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现代人格的合理因素,改造现实人格中的非主体人格成分,逐步消除现实人格中存有的弊端,并进一步改造或矫治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因此,这种整合与重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进行:

第一,要有利于贯彻实施“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改革开放之初,在198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并指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科学和文化进步等,并且要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也就是说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本质,并由此出发来把握现实社会生活中普遮存在的种种人格现象、人格观念、人格培养、人格价值以及文化、法规、权利等问题,研究怎样在我们今天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去培养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怎样才能创造出一种鼓舞每个人全面发展和全体人共同平等发展的人格价值观体系和社会文化。与此同时,要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格的热点性、敏感性问题予以充分关注。例如,对封建文化遗留下来而又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依附人格一惟官、唯上是从,仰人弃息,缺少独立性等现象,以及由市场经济竞争环境造成的人格物化、人格金钱化等现象进行评析和批判,构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体现独立自主和能动创造精神的、多层面的现代人格体系。

第二,要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形态或经济体制与其国民的人格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秋序,同样需要造就与之相应的新人,需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培育出与之相应的新型人格,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一个十分现实和紧迫的任务。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标志,节能减排,全生命周期

1清洁生产的定义

清洁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它提倡通过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废弃物回收利用等途径,实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它强调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包括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操作工人在内的所有员工在经济观念、环境意识、参与管理意识、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同时,清洁生产还可有效改善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和操作条件,减轻生产过程对员工健康的影响,为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促使公众增加对其产品的支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清洁生产也是一种创新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及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清洁生产是从全方位、多角度的途径去实现“清洁的生产”的,与末端治理相比,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

(1)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产品;

(2)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

(3)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

(4)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

(5)强化企业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

(6)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低费用、高效能的净化处理设备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措施来进行最终的处理和处置。

清洁生产除强调“预防”外,还体现了以下两层含义:

(1)可持续性: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地、不断地持续进行的过程;

(2)防止污染物转移:将气、水、土地等环境介质作为一个整体,避免末端治理中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之间进行转移。

2清洁生产的重要性

2.1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

循环经济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这种经济模式能使资源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目的。建材产业是矿业加窑业的产业,是循环经济链上重要的一环,与循环经济密切相关。

循环经济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首先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

减量化原则旨在减少进入输入端资源和能源的流入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旨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期限,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并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如改进设计,使产品简捷地实现升级换代,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再循环原则又叫资源化原则,是针对输出端的,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从全社会这个层面来讲,“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而是要先减少资源和能源的输入、尽可能多次再使用各种物品、尽量减少废弃物产生,再实施废弃物循环利用。也就是说要先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从源头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废弃物的产生,再实施资源化利用。由此可见,“3R”原则的每一项都与清洁生产息息相关,即使是“再循环”也离不开清洁生产。因为,有的废弃物不便于直接利用,要用清洁生产手段改变废弃物特性,使之可再循环利用。所以,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3R”原则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操作原则,也是清洁生产的操作原则。

2.2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它借助于各种相关理论和技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将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及产品等方面与物流、能量、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优化运行方式,实现最小的环境影响、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及最优化的经济增长水平。更重要的是,环境作为经济的载体,良好的环境可以更好地支撑经济的发展,并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所必须的资源和能源,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该议程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行动计划,并将清洁生产看作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最有意义的行动,是工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

2.3清洁生产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清洁生产彻底改变了过去被动的、滞后的污染控制手段,强调污染在产生之前就予以削减,即产品在其生产过程、服务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一主动行动,经近几年来国内外的许多实践证明,具有效率高、可带来经济效益、容易为企业接受等特点,因而实行清洁生产将是控制环境污染的一项有效手段。

2.4清洁生产可大大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

末端治理作为目前国内外控制污染最重要的手段,对保护环境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末端治理这一污染控制模式的种种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一是末端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二是末端治理存在污染物转移等问题,不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三是末端治理未涉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能制止自然资源的浪费。据美国环保局统计,1990年美国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高达1200亿美元,占GDp的2.8%,成为国家的一个严重负担,我国近几年用于三废处理的费用虽然仅占GDp的0.6%~0.7%左右,但已使大部分城市和企业不堪重负。详细可见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表。

清洁生产从根本上摒弃了末端治理的弊端,它通过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末端治理设施的建设投资,也减少了其日常运转费用,大大减轻了工业企业的负担。

2.5清洁生产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佳途径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的根本要求和最终归宿。开展清洁生产的本质在于实行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它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过去10年,欧洲27个国家中有17国的排放量已减少,其中法国减少41%,同一时期法国工业产值增加25%,污染物却减少了一半。在我国,通过对已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所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的219家企业调查,获得的总经济效益超过5亿元;环境效益也十分显著:CoD减少量每年可达7.8万吨,平均削减率达40%左右;废水排放量每年削减达1260万吨,平均削减率达40~60%;废气排放量每年削减达8亿立方米;烟尘排放量每年削减达3200多吨;工业粉尘削减量每年达1000多吨,回收率可达95%;二氧化硫削减量每年达35吨;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减排量达8万多吨;石油类污染每年减少量达40吨;六价铬每年减少量达5吨。

3环境标志是实现清洁生产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

清洁生产要求持续不断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也要求不断地深入。而往往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该清洁的不清洁,该循环的也循环不了,排除观念、习惯、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这时就更需要借助一个好的工具。这个好的工具就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产品实行的“绿色标志制度”,像德国的蓝色天使(BlueangelScheme)、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方案(environmentalChoiceprogram)、美国的绿色标签(GreenSeal)、日本的生态标志(eco-markScheme)、法国的nF环境(nFenvironment)、欧盟的欧盟制度(eUScheme)等,在我国,称为“中国环境标志”(ChinaenvironmentalLabeling),这些环境标志制度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增强公民环境意识,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

发展环境标志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它通过两个具体步骤得以实现:一是通过环境标志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告诉消费者哪些产品有益于环境,并引导消费者购买、使用这类产品;二是通过消费者的选择和市场竞争,引导企业自觉调整产品结构,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使企业环保行为遵守法律法规,生产对环境有益的产品。

中国环境标志遵循iSo14020及iSo14024标准实施,其技术要求是贯彻生命周期评价思想,确保产品达到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总体设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就是以生命周期评价为基础,对产品实行环境标志认证的同时,对生产产品的企业实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首先针对产品本身而言,从其出生到走向坟墓的综合生命周期评价,是产品环境标志制定技术要求的根本依据。结合中国国情,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先后在若干项标准中规定了对产品的原材料、包装及其本身的回收利用的条款。例如:HJ/t296-2006《卫生陶瓷》、HJ/t297-2006《陶瓷砖》、HJ/t223-2005《轻质墙体板材》等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中,对产品的放射性、重金属、石棉、用水量、摩擦系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回收利用率等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其次,企业排污必须达标作为技术要求中的另一项基本要求已被确立。根据我国企业的整体水平,将清洁生产的概念引入企业,提高其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识,并逐步实现对产品的全过程的环境监控,是环境标志通过市场引导企业建立绿色理念的根本手段。

当前,在我国法制尚不够健全的形势下,环境标志计划是以政府参与为主体,通过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架起的这座绿色桥梁,传递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

(1)国家环保总局授权认证机构对产品实施第三方认证,既不属于制造方又不属于使用方,在技术和管理上保持高度的权威性,公平、公正、客观;

(2)认证制度符合市场机制的要求,采取企业自愿申请认证,认证机构现场检查并抽样;

(3)通过政府绿色采购、同等条件下市场准入优先等政策,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选择环境标志产品;

(4)认证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便于开展国际间的互认工作。

由此可见,开展清洁生产应借第三方检查的助力,在企业内部形成:策划执行检查纠正实现企业整体提升的良性循环,使清洁生产的成果持之以恒。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4

随着改革事业的,企业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制度和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客观上要求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赖以顺利进行的基础。随着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增强企业在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实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势必要求企业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指内部控制想要达到的目标,大致包括:

(1)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的有效使用。

(2)保证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的存在、可靠和及时提供。

(3)保证企业制定的各项管理方针、制度和措施的贯彻执行。

(4)尽量压缩、控制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以求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5)预防和控制各种错误和弊端,及时、准确地制定和采取纠正措施。

(6)保证企业各项生产和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现将我们在日常审计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些内部控制审计的一些新方法介绍一下,望各位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一、存货盘点方法:

(1)有包装的实物:采取抽盘单包重量,清点包装个数,总重量的方法;

(2)已成型的实物:采取抽称单个重量,清点同一品种规格实物个数,计算总重量;

(3)散状堆积实物:采取拉尺测量,计算体积和抽测比重,计算总重量;

(4)液态实物:采取容器测量,计算容积和抽测比重,计算总重量;

(5)辅助材料:按原材料处制定的分类及货架存放方法,逐一点数盘点;

(6)备品备件:按原机电部制定的分类及存放办法,逐一点数盘存;

(7)贵重金属(材料)逐一过磅称重。

二、比重测试法:

我们以对某冶金公司进行实物盘点为例,做一下说明。

a.工具:制作钢板盒两个、木槌两个、皮尺、竹竿

B.规格:长1米×宽1米×高0.5米的钢板

C.结果:

a)冷轧酸洗铁丸(磷)3440公斤/米3

b)混合铁磷(精轧、高线混合)2460公斤/米3

c)高线铁磷(加工后)2940公斤/米3

d)粗轧铁磷(干燥)2760公斤/米3

e)焦粉780公斤/米3

f)精轧铁磷2460公斤/米3

D.参加测试单位:计量处、物资供应公司、技术部、审计部、粉末冶金公司

e.计算公式:数量=体积×比重

三、“四结合”工作法:

我们在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创造了“四结合”的工作方法,即

1.是内部审计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在内部审计人员查证的基础上,再由技术人员拿出行业技术标准进行确认,使审计证据更具有说服力;

2.是内部审计与企业内控制度相结合,从企业内控制度作为切入点,全面了解企业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

3.是内部审计工作与帮助企业整改相结合,审计找出以后,不是摆出问题,一走了之,而是帮助企业如何整改,使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4.是内部审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四、穿行测试法:

我们在销售与收款的业务循环中,通过验证循环所涉及的重要凭证和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充分性,剖析本循环主要业务活动程序的规范性,认真观察资产与资金在每一个环节流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运用“穿行测试法”,从物供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收取数据,对销售部门提供的销售台帐进行验证,从中取得实物量和销售量的差距。

五、职责分离法:

不相容职务是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办理时产生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职责。下面介绍一下主要的不相容职务和存在的风险(见下图)。不相容职务示例

真正健全的职责分离应做到如下分离(见下图):

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工作职责

存在的风险

同时负责现金的收取和

可能会通过注销应收账款或截留应

应收帐款的记录

收帐款等调节账簿,挪用现金。

同时负责购货订单的审

可能以组织的名义为个人购入货物,

批和货物的收取在收取货物时利用职务之便将货物占为己有。

同时负责贷款的审批和

可能会利用调帐分录和注销分录来

核准调帐分录

掩盖贷款决策上的失误。

同时负责付款的审批和购

可能会伪造一笔购货业务并支付货

货订单签发与审核

款,从而贪污了现金。

六、“傻瓜图”法:

常规的内部控制有目标控制法、组织控制法、授权控制法、程序控制法、措施控制法和检查控制法。随着管理技术的,传统的控制方法已不能满足管理流程再造的需要,审计方法的改进已时不我待,“循环法”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进入我们视野的。现代企业业务整合的成果,使得职能型的结构向扁平化转化,每一道流程在信息化建设中向“零距离”拉近。循环审计以首尾相接、完整连贯的业务流程为对象,摒弃了传统方法中忽视接口部位管理的弊端。按“循环法”的理念,则有了图文并茂的“傻瓜图”制度描述法。

以下是我们对某一销售建材的小企业的内控制度评审所采用的“循环法”和“傻瓜图法”。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5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资源环境绿色GDp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GDp核算实证及其弊端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否良好。GDp的衡量方法主要包括收入法和支出法,前者指的是利息、工资、利润等要素所有者收入的汇总数,而后者指的是投资品、消费品、净出口等要素所有者支出的汇总数。这些对于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在新时期受到了一些经济学者的质疑,因为这一核算体系并没有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纳入考虑范围内,所以存在一些弊端。

(1)传统GDp核算实证无法体现出自然资源所做贡献。其主要根据市场交易的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程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却忽略了自然资源,如土壤、水、大气等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因为自然资源也参与了市场交易。所以传统GDp核算无法衡量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损失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即这一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发展、资源削减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

(2)传统GDp核算实证没有反映社会福利状况。传统GDp指标只是表现经济发展的总量,但没有考虑到经济总量的提升过程也伴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消耗。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经济学者罗伯特・雷佩斯研究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能会随着水体恶化、野生动物灭绝、森林滥砍滥伐、土地侵蚀、矿产资源耗竭等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而稳步上升。所以传统GDp不能较好地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社会福利状况。

(3)传统GDp核算实证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情况。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并没有被纳入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的影响因素中,而资源削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也能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所以经这一体系核算出来的事实和数据有时会很荒唐。下面以洪涝灾害为例,洪涝灾害肯定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但是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并没有将这些生命财产损失统计在内,而且由于其将灾后重建的各种投入统计在内,反而导致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估,使得人们忽略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只看到了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

二、绿色GDp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1)绿色GDp核算实证的产生。随着20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兴起,各国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弊端的不断暴露,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中叶开始将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考虑范围内,同时将生态破坏、资源削减以及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用以全面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经济的发展变化。考虑到传统GDp核算的弊端,他们对传统GDp核算指标进行了修正,并且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以及生态环境的降级成本从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扣除了。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出版的《综合环境和经济核算手册》(Seea)中正式提出了绿色GDp这一概念,并且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理论,初步提出了绿色GDp的核算实证办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统计标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中的衡量方法。

(2)绿色GDp核算实证的发展现状。随着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的建立,各国政府、经济学者以及国际组织对其核算指标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以政府的名义的绿色GDp核算结果和各国公认的绿色GDp核算实证模式。目前,对于绿色GDp的核算实证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修正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这种观点认为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无法反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因素对经济总量的影响,需要通过修正的手段来使其反映出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传统GDp的修正手段有计算福利GDp和计算绿色GDp两种。这两种修正手段很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但是福利GDp或者绿色GDp都只是单一的绿色经济总量指标,并且只考虑到了社会福利、环境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测度,而忽视了不同环境资源要素与不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对应关系。所以这两者都有局限性,受到了经济学界专家和学者的一些批判。2)建立卫星账户。现阶段,经济学界专家提出了“国民大核算体系”(SnaLS),即“一种心、三纽带、四卫星”。具体来讲,就是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框架,通过卫星账户(即从属体系)形式将价值化和实物化的环境因素、资源因素、人口因素和科教因素纳入到Sna体系中,从而提出了修正的宏观经济指标。其中,“四卫星”指的是环境资源核算实证、社会人口核算实证、国民经济核算实证以及科技教育核算实证这四个相互独立、平行和互补的核算实证体系。而“三纽带”指的是“社会人口―经济一体化核算实证体系”(SSea)、“生态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实证体系”(Seea)和“科学教育―经济一体化核算实证体系”(Stea)。国民经济大核算体系(SnaLS)的建立不仅有效拓展了GDp核算的范围与规模,而且较好地将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人口等因素联系起来,从而体现了资源环境、社会人口和科学教育等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现阶段,SSea和Stea两种体系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而且Seea体系也只是初步建立,但是“国民大核算体系”(SnaLS)至少表明了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绿色GDp核算体系发展建议

(1)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想在全社会范围内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评价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另外,重视对生态损失、环境污染以及环境保护价值化计量方式的研究,并且将其纳入干部考核标准和国家统计标准中。

(2)加大政策、法规、法律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应建立、实施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例如,制定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的推行办法,并将绿色GDp指标纳入到环境会计和审计制度,以便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顺利推行。

(3)完善相关评价标准。作为一项崭新的核算体系,我国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性研究,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相关评价标准和评审标准;另一方面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核算实证经验,结合国内具体实际出发,在反复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实证体系。

四、结语

绿色GDp是用来评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综合指标,其追求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但现阶段“国民大核算体系”(SnaLS)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所以,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绿色GDp的核算范围、分类标准和指标设计等问题。

(作者单位为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艳春.绿色GDp核算方法初探[J].北京统计,2003(4):31-33.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6

不相容职务是组织设计和管理中常遇到的问题,不相容职务设置是组织机构设置的基础,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处于比较核心的地位。一般文章谈及不相容职务仅仅进行一些描述,或举几个例子,或仅仅说明内部控制要设置不相容职务,所以导致对于一些核心的问题就语焉不详,很少有人对不相容职务特点、性质、及设置不相容职务应遵守的原则等问题作深入探讨。本文谈谈与不相容职务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不相容职务的由来

不相容职务的设置缘于内部牵制,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最早对不相容职务进行研究的是美国,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不相容职务进行论述,目前国际上对于内部控制和不相容职务论述的源头来自于CoSo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1992年,CoSo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4年进行了增补。CoSo委员会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它提出5个控制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不相容职务就在控制活动之中。事实上,只要存在委托授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就存在牵制,存在不相容职务。

二、不相容职务的分类

本文初步把不相容职务分为五类:强不相容职务和弱不相容职务;多环节不相容职务和少环节不相容职务;平行不相容职务和交叉不相容职务;均衡不相容职务和非均衡不相容职务。

1.强不相容职务和弱不相容职务。仓库保管与财务记录之间的不相容程度是大于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不相容程度的。完全不能由一人来处理相关业务的不相容职务我们可以称之为强不相容职务;部分相容我们可以称之为弱不相容,弱不相容职务可以由一人来处理。完整的业务可以分解为许多环节,间隔愈相近不相容的程度愈强;与实物、现金有关的涉及财产安全的业务属于强不相容;一项业务流程的上、下环节中和本企业外部相联系,该职务与其他职务强不相容。

不相容职务是组织设计和管理中常遇到的问题,不相容职务设置是组织机构设置的基础,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处于比较核心的地位。一般文章谈及不相容职务仅仅进行一些描述,或举几个例子,或仅仅说明内部控制要设置不相容职务,所以导致对于一些核心的问题就语焉不详,很少有人对不相容职务特点、性质、及设置不相容职务应遵守的原则等问题作深入探讨。本文谈谈与不相容职务有关的几个问题。

2.平行不相容职务不同业务循环的职务之间,职务是完全不兼任的是平行不相容职务。交叉不相容是指不同循环之间的某些职务由相同的人兼任或交叉担任,例如购货与收款循环的授权执行记录验货审核付款保管与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授权执行收款审核发货记录。平行不相容职务之间同类业务是兼任的,例如,这两个循环中的记账、收付款都可以是一个人,但是两个循环中的某两个相邻的不相容职务不能在两个循环中互为上下位关系,这样会导致不相容职务设置的失效。

3.多环节不相容职务,我们把有专职的五个以上的环节的不相容职务体系化为多环节不相容职务。

少环节不相容职务,一般我们提及一个单位的会计人员最少有两个,即出纳和会计,我们往往忽视审批环节这个隐性的会计职务。不相容职务最少有三个环节。

4.均衡不相容职务是指不相容职务之间地位平等,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的设置可以起到制衡的作用。非均衡不相容职务是指职务之间有从属关系,下为属于上位领导,或某一环节控制其它环节。均衡的不相容职务往往比不均衡不相容职务更能起到制横作用,但是串通的风险在增大。

此外,不相容职务还有动态与静态之分。

三、业务循环中职务的不相容性分析

一般情况下,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为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五个步骤。如果上述每一步都有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从而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初步发挥。

业务的处理有一个流程,这个流程由一系列环节组成,这些环节种不同的职务之间不相容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经济业务完全不能由一个人来担任,这些职务之间属于强不相容职务,强不相容职务之间不能安排一个人来担任。部分相容即弱不相容职务可以由一人来处理(辅之以其他的控制措施)。然而,确定哪些职务完全不相容?哪些职务部分相容?我们以购货与付款循环来说明。如图1示。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一项购货与付款业务涉及授权批准、执行购买、验货、财务记录(总账、明细账)、审核、付款、保管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财务记录岗位涉及许多业务循环,无疑是核心的岗位,它和其它的岗位都不相容;执行和验货都是连接企业内、外部的职务,这两个职务寻租和舞弊的机会较多,属于强不相容职务。验货与保管共同涉及实物入库,且有前置控制和后续控制(财产清查),验货与保管之间属于弱不相容,两个职务可以由一人兼任。

此外,一个业务循环中的不相容职务设置应该是开口的循环,一个人不应该兼该业务的两个和两个以上的不相邻环节的职务。正确的做法是: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审核——验货——付款——保管,而不能出现,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审核(授权批准兼),或授权批准——执行——记录——审核——验货(执行兼)的情况。

对于一些财务制度和机构很发达的企业而言,以上列举的岗位都可以有不同的人来担任,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控制收益会大于控制成本的支出,内部控制是保证各项业务发展的,而不是妨碍其发展的。在操作性目标中,经营的“效果”是根据实际产出与预期计划的产出比较而言的;经营的“效率”是根据实际产出与实际投入比较而言的。所以,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必须考虑它的经济效益。

四、不相容职务失效和优化

不相容职务对于解决舞弊的作用是有限的,可以说,任何内部控制制度都是有漏洞的,不存在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也是如此。不相容职务起源与牵制,本质是对于人性的弱点的担忧,如果担任职务的人是可以信赖的,不相容职务对他而言没有也是可以的。如果担任职务的人是完全不可以信赖的,不相容职务对他(们)而言是不够的。可能导致不相容职务失效的原因有:

1.不同的业务循环中的不相容职务交叉而导致不相容职务的失效。例如:甲在销货业务中担任审核同时在投资业务中担任授权,乙在销货业务中担任授权同时在投资业务中担任审核。甲乙可以相互交换权力使本来在单一业务循环中有效的相互牵制设计失效。特别的是在两个业务循环中两个人担任的职务正好处于上、下位对调,这种情况下作弊的可能性极大。

2.不相容职务设置本身存在漏洞。一个人在一个业务循环中控制两个重要环节,例如在购货与付款业务同时担任审核和授权批准两个职务,就可以把价格或性能不合适的设备买进来,导致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3.不相容职务的僵化导致不相容职务设置的失效。不相容职务在设置的初期是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制度逐步适应,制度的威慑力会逐渐衰减而失去效用。如果不对制度本身或执行制度的人进行调整,就会产生舞弊现象。有许多时候企业出问题并不是原来制度不好,而是因为制度是有“寿命”的。

4.总体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导致不相容职务设置失效。我们说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只是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其他的内部控制还有实物控制制度、文件管理制度、信息传递制度、强制休假制度等等,这些制度需要相互配合,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生态群。如果其他制度没有起到作用,单纯的不相容制度难以起作用,一种制度单兵推进是不会有长期生命的。

现代的职务犯罪呈现集团化的倾向,例如,不相容职务的设置对于串通作弊的“窝案”是不起作用的,“升级版”的不相容职务应该包括职务轮换、突然休假制度。商业银行较早认识这个问题,对于如同城票据交换、外汇交易等一些重要岗位除不相容职务设置外,常采取强制休假来防止舞弊。如图1所示,不相容职务设置应该和定期、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制度等结合起来。

随着电算化的普及、虚拟公司的出现,不相容职务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例如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新的不相容职务有:系统开发、发展的职务与系统操作的职务;数据维护管理职务与电算化审核职务;数据录入职务与审核记账职务;系统操作的职务与系统档案管理的职务等,与传统的不相容职务相比,这些不相容职务之间出现地位不平等的问题,整个单位对最上一级管理员往往难以进行实时有效的控制,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最原始的手段进行管理。

作为内控的一部分,不相容职务设置意味着向管理目标的某一终点努力,但不是终点本身;它的成效受人的影响,而不只是华丽的政策、精细的守则或表格;不相容职务分离只能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黄速建.现代企业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27.

2.(美)斯科特•拉什.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31.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7

[关键词]教育弊端弊端审视改良探索

一、高等教育中的樊篱

高校人才培养的批量生产使得高校人才培养中研究创新能力不足,高等教育的弊端又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高教需求的扩张和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在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与日俱增,而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却已独木难支,从而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1.教育体制的效率低下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教育体制管理局限而且狭隘。这种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了,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应该找出其弊端及弱势,使之改良并且提高效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最佳投资及效果;其次,投入受控,高等教育的控制结构也不当,不能有效的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再者,高校内部组织效率低。

2.高等教育投入短缺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短缺,投入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在1980年到1992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10多年,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外,高校的投资拨款几乎没有增加。我国教育经费的管理长期存在着事权与财权分离的状况,教育经费(包括事业费和教育基础建设费)目前属于“文教卫生事业费”和“基础建设支出类”下,人大根本无法对政府教育投入实行有效监督。这样的体制既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客观滋长了克扣和挪用教育经费的习风。

3.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诸多弊端

不少本科院校管理水平非常低。以管理高中生的方法管理本科生,以管理本科生的方法管理研究生,始终难以推进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之才大量出现。尤其是研究生,应突出研究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每门课都闭卷考试,都必须考多少分才能过关。这是极低级的培养方式。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研究生学习管理人员自身,必须是高学历者,然后再考虑具体措施以推进学生创新水平的提高。

4.大学合并与建立大学园区的问题

大学合并声势浩大。其主要动因,一是大学规模小在国际竞争中难以形成名牌大学,人多则成果多,因此合并的办法见效最快。以SCi(科学引文索引)统计为例,中国大学的名次很低,甚至与台湾地区的大学有很大差距,1996年大陆排前三名的大学SCi论文数之和仅等于台湾大学一校。第二个动因是通过合并解决中国大学学科综合性差的问题。

5.疲于奔命的专业调整

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压缩专业数目以加强适应性,这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专业设置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学术性强,环节多,过程长,涉及所有教师的教学实际。这几年专业调整的问题是变动太快太多,行政干预过强,穷于应付多于深思熟虑,看来声势浩大,但相当多的教师依然故我。一个专业的设置,从构思培养方案到拟定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再到落实教师、教材、实验设备,有较长的过程。计划制定者可能是慎重而精心确定一门课程的名称,划定其内容,学时也有增减。

二、高等教育体制的若干改良建议

1.完善的高等教育的市场运作机制

巴黎世界高等教育会议1998年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应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校规格是多样的,学科门类是多样的,学生个性是多样的,这些都决定了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单一的、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必将束缚人们的思维,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思维定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教育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内核”,倍受国际国内的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高等教育的垄断性、无竞争性、低效率等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2.探讨美国大学成功的要素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分析大学对美国发展的重要贡献,探讨美国大学成功的根本要素,以及近二十年来显现出的弊端,或许能为国人所借鉴。今天,美国大学的实力已雄踞世界之首。美国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国家向公民提供的一项福利,同时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优良动力。美国卡内基小组的研究表明,美国的经济实力有50%是从它的教育制度获得的。拥有了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美国才能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影响深远的杰出学者和强大的知识经济,才能成为科技强国。

3.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中国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德国。同时按现有招生、教育制度选拔和培养出来的博士生质量也开始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质疑。博士们照抄照搬书本知识、遇到实际问题不懂如何解决,在用人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远不如刚刚毕业的本科生。而英美教育的宽口径却可以按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将来的就业方向。

对于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应该是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把基础打好,一开始不要对学生在专业上过多设限,才能让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将来在学业上有一定造诣。

三、综述

在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的大视野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与国际间相互交往影响的大背景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应当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发展战略;以“多样化”“特色化”的战略方式发展;以“系统优化”的战略布局,整合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确立向“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战略,同时确立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从本质上说,高校是一个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开放场所,教育要改革需要创新和改良完善体制,目的就是促进个人发展和人才流动,包括教师教学技能的更新与改进,激励课程的不断创新,在职业和资金方面给予教师应有地位以鼓励敬业和公平竞争,都是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以此中国高等教育才能真正完成自身的使命,从而加强我国高校的竞争力,适应满足社会需要的长远方向。

参考文献:

[1]钟宇平,陆根书.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效率—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1997(3):33.

[2]钟宇平,陆根书.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效率—对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1997(3):34.

[3]《中国高等教育十大问题纵横谈》.黄力民.

[4]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一).《科技日报》.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8

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制度健全性的评价和制度有效性的评价两个方面。

1.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健全的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健全性的评价,是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否健全、完整,手续是否严密,措施和方法是否适当有力等方面的评价。一般来说,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能预防错误和弊端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容易及时发觉和纠正。

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健全性的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具体内容:①生产、经营、管理部门是否健全,职、权、责是否明确,不相容职务是否有分工,分工能否起到应有的相互制约作用;②会计信息及其他经济管理信息的报告制度是否健全,信息的产生及传递程序是否都有明确规定;③用来证明经济业务的凭证制度是否健全,有无以口头传达或不合规定的凭证替代合法记录或手续凭证等情况;④各项业务活动的程序是否作了明确规定,有无清晰的流程图交由有关人员严格执行;⑤各个业务循环中的各关键控制点是否都有控制措施,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并且经济合理;⑥对财产物资是否建立了安全保管保卫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建立保管岗位责任制,健全安全防护措施,实行定期盘点制度等;⑦员工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有无经常接受业务培训,有无定期的职务轮换制度;⑧企业是否建立了严格的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责任是否明确,是否严格执行了奖惩制度;⑨企业是否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对查错防弊、改进管理、提高效益是否发挥了作用;⑩与以前的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结果相比,是否有较大的改进,评价结果指出的控制弱点,目前是否已经加强。在对上述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后,就能对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健全性作出合理的判断,从而明确哪些方面的内部控制较为严密,哪些方面存在控制弱点,控制作用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控制作用。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检查,以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贯彻实施。

2.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评价。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在健全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有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不等于在实施中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控制目的。如果工作人员有章不循、遵守不严,或由于素质不高、经验欠缺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效果。所以,在评价内部会计控制时,既要评价其健全性,又要评价其有效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控制目标。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测试

内部会计控制的测试,就是检查核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即查明制度执行情况符合要求的程度,一般称为符合性测试。

符合性测试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务程序测试,即选择若干典型业务,根据它们的处理程序,检查与该业务流程有关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都按规定发挥作用。如对工资业务的检查测试,就应从考勤记录、工资标准、工资成本费用的分配及工资发放等工资处理的全过程逐步进行审核,以检查其原始记录、工资标准、成本核算、支付方式等各重要的控制环节是否都认真实施了应有的控制措施,内部会计控制是否发挥了应有的控制作用;二是制度功能测试,即针对某项控制制度的某个控制环节,选择不同时期同一类别的业务进行审查,查明该环节的控制措施是否自始至终地被贯彻执行,是否按规定发挥了应有的控制作用。如发放工资应由编制工资表以外的人员执行,若实际发放工资业务由编制工资表的人员来执行,那么该项控制措施的控制功能就不健全。

符合性测试是一种属性测试,即只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功能和效果进行定性评价。其测试的对象一般包括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控制制度、供产销业务的控制制度、收入和成本费用以及往来款项的控制制度等。测试对象也可按照业务循环分为销货与收款循环、购置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仓储与存货循环、工薪与人事循环、融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使用与管理循环等。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的符合性测试,可据以确定经济活动及其有关数据的安全可靠程度。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9

关键词:新型经济;发展思路;问题;对策

最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率,在辉煌的另一面,也不可忽视伴随着高房价、高能耗、高资金占用、高风险等一系列负面因素的增长。经济增长转型已经进入迫切阶段,新型经济的提法应运而生。而新型经济如何落地,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地方经济依靠传统经济的局限性

1.过多依靠土地经济。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于土地和各种资源的开发。地方政府过度依靠低价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搞经济建设,以地生财,高价出让土地搞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以取得GDp政绩的行为。然而应该看到土地资源的承载力已经越来越难以支撑可持续的发展。无疑,地方政府将面临今后如何摆脱土地资源依赖症这一重大的经济命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土地和各种资源投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危害性越来越大。2.高速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国经济增长仍然过多地依靠增加物质要素投入,如高能源消耗、高资源开发来发展产业。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11年,全球GDp为69.66万亿美元,我国GDp为7.298万亿美元,我国GDp占全球的比重约为10.48%,一次能源消耗量达到2613.2百万吨油当量,我国能源消费约占世界总量的20%。美国、日本、印度的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比重为24.4%、4.5%和3.8%,而我国的GDp大约为美国的1/3,与日本相当,是印度的3倍。经济增长过度依靠物质要素投入,一方面导致资源更加稀缺,另一方面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从而使得资源环境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3.过分看重金融投资,而非实体投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为消费、投资和出口,然而,在“三驾马车”中,消费率明显偏低,投资率明显偏高,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消费率还不断下降,由2000年的62.3%下降到2011年的35%,投资率则不断上升,2000年的35.3%上升到2011年的54.2%。而消费率的世界平均水平一般在78%上下,投资率水平是20%-30%。消费率长期偏低、投资率长期偏高,国内需求就会受到压抑。而有据有关统计,投资的主要去向是金融业、房地产等领域,对实体资本的投入比重在下降,因而,导致了局部地区产生了资本泡沫现象,必然对当地的经济影响不好。

二、地方经济发展的传统方式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1.靠自主研发获取技术进步的成本太大。我国处于发展中阶段,以自主研发来取得技术进步成本非常高,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必然呈现为要素积累型的。另外,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耗存在很大程度的浪费现象,但涉及大型设备的技术改造往往要求大批资金支持,特别是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使得传统工业企业在技术进步问题上持审慎态度、踌躇不前。2.利息率和自然资源的价格偏低。如前所述,经济增长是由企业实现的,而企业的增长需考虑成本付出,如融资成本、资源成本等。其一,我国自然资源(包括能源)的价格偏低。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仍然没有市场化,这种价格不能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其二,我们考虑资本的使用成本。资本的使用成本又分为两个部分:一为资本的购买价格,我国资本品的购买价格偏低。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自然资源的价格偏低。因此自然资源的价格偏低就会导致资本品的购买价格偏低。二为资本投入使用后的运行成本。我国资本品的运行成本也偏低。以利息为例,利息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我国最近这几十年来采用的一直是低利率政策。作为一个资本稀缺的国家,我国的名义利率甚至低于美国。然而,决定要素投入组合因而经济增长方式的是要素的相对价格,而非绝对价格。3.信贷市场上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目前的企业制度下,在信贷市场上存在着典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企业不在乎利率的高低,而目前的银行制度却同时使银行没有谨慎贷款的激励。因此,企业实际支付的利率可能更低,甚至可能为负。与劳动相比,资本品的使用成本实际上还有一种,那就是能源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中能源与资本是互补品。能源价格越低,对资本品的需求就越高,因而经济增长中资本的贡献就越大。

三、新型经济的前景与存在问题

1.产业结构调整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经济结构性改善的矛盾突出。一方面,一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如缺乏强大产业集群和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城镇功能扩展不够;另一方面,经济结构性改善的矛盾突出,如经济结构性改善所需的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节约压力大。在资源方面,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收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2.新型经济理念尚未全面建立,忧患意识不强。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开发、轻节约、重外延、轻内涵、重增长、轻发展、重当前、轻长远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呈现在现行生产中。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新型经济理念很难一下子普及,因而,日常生产生活中浪费资源,制造污染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加上传统发展方式的忧患意识不强,新型经济理念在一些区域还难完全推广。

四、新型经济发展的举措建议

1、发展低碳经济。新型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拒绝耗能高,污染重的项目,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工程。采用低碳型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用低碳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消费方式的改变,形成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低碳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低碳型社会。2、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产品—废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在重点行业、领域、产业园和城市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可循环,少排放的新兴企业道路。3、发展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新服务创新活跃,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务发展带来大量的新经济发展空间。因此,新型经济发展必须更加主动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主动迎接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4、发展文化产业。新型经济的发展可以走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既低碳,又节能,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各地可以利用文化资源基础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丰富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物质文化需求,同时还成为了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各地政府应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同时,促使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大力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主体发展文化产业。与此同时,为保证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还应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加强文化市场建设服务力度。

参考文献:

[1]卫兴华,武靖州.经济结构失衡与发展方式转变[J].人民论坛,2010,(3):12-13

经济内循环的弊端篇10

一、研究背景

(一)公司舞弊引发监管力度的加强企业活动的外部性产生了监管,外部性的大小决定了监管的强弱。由于现代经济组织已经通过市场把庞大的利益相关者紧密地联系成为商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运作的外部性越来越大。任何一家大型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以及经营的成败,都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关乎公众和社会利益,将给经济运行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公司的经营成功将使大批的社会成员受益,公司的失败将会给整个的商业社会带来一系列的冲击。2002年美国资本市场发生的系列巨型公司舞弊案件给整个美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再次凸现了现代公司运作的深刻和广泛的外部性,外部性的扩大要求强化监管。公司舞弊案件的巨大外部性使得强化监管就成为迫切任务。

强化监管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在既有的监管范围和监管环节中,细化监管要求,严格监管的标准,强化处罚力度;二是扩大监管范围,增加监管环节。内部控制法制化是强化监管的第二种途径。内部控制法制化就是公司治理的监管力量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以防止企业失败为目标,利用法律手段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实务提出的强制性的要求。

(二)内部控制强制性规范作为裁体的内部控制法制化内部控制强制性规范包含了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具有法律强制力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美国涉及内部控制法律主要包括1977年反国外行贿法(FomignCorruptpracticesactof1977,FCpa)、1991联邦存款保险总公司修正法案(FederalDepositinsuranceCorporationimprov-ementactof1991,FDiCia)、1991联邦判决指南关于白领犯罪(FederalSentencingGurglingofl991,FSG)、以及2002《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publiccompanyaccountingreformandin-vestorprotectionactof2002。SoX。1977年《反国外行贿法》是内部控制法制化的开端,要求管理者保持合理的会计记录与与相应的内部控制。1991年《联邦存款保险总公司修正法案》第一次确立了强制管理层就内部控制的责任发表声明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其进行签证的制度法律。除了对财务报告方提出要求外,《联邦存款保险总公司修正法案》还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具体要求。(1)要求管理层发表责任声明,内容包括有:企业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结构和财务报告的程序,以及企业遵循FDiC和与安全性和合理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情况;(2)提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确认内部控制结构的有效性;(3)要求对签证为目的的公共会计师对关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和报告:并对管理层的责任声明进行验证。1991年的《联邦判决指南》则将把内部控制的存在性与有效性当作美国白领犯罪与组织犯罪的轻刑化的一个载体。允许组织犯罪得到确认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证明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健全性而要求减少惩罚。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护法》在FDiCia的基础上就内部控制责任、报告与披露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具体。这些要求体现在302和404条款上。第404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第302节“公司对财务报告的责任”,涉及到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按照SeC后来的解释,两个条款实际上是分别针对财务呈报内部控制与披露控制与程序进行了规定,其中第404节“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在第302节的内控规定中成为专门的专业化为财务呈报内部控制,得到更进一步的明确与强化。

1999颁布2000年7月实施的《会计法》。会计法第27条指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财政部2001年7月财会[2001]41号文《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并称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该规范被称为“中国式的萨班斯法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概念及其的正面作用已有着相当的认识。但是对于其各种则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比较容易引起内部控制监管部门推行过度的内部控制监管而忽视企业内在的内部控制需求。

二、内部控制法制化的弊端

(一)偏离内部控制的目标,影响内部控制的针对性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管理的主体,风险管理的客体、风险管理的目标和风险管理的手段等四个要素,风险管理的手段是风险管理主体根据风险管理的对象和风险管理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风险管理主体在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遵循着下列的逻辑步骤:(1)内部控制主体对风险管理的客体包含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从而得出风险评估的结果;(2)明确管理者的风险偏好,进而确定自己最终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3)用风险评估的结果与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加以对比,进而确定风险管理要达到的目标;(4)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来确定风险管理的手段(包括内部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对冲等)。上述风险管理要素之间的动态、有机联系机制由图l所示。

由此可见,风险管理手段是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来确定的,而风险管理目标又是根据管理主体对风险管理对象评价以及自己的风险偏好而得出的。换而言之,风险管理手段不能离开风险管理主体及其风险偏好、风险管理客体及其风险形态和水平、风险管理主体对风险管理客体的评价。作为一种特殊的风险管理手段,内部控制自然也应该由内部控制目标加以确定,内部控制目标只能由内部控制对象――员工错弊风险――的具体特征和水平、结合管理者的风险偏好来确定。但是,内部控制法制化从强化公司治理、防范财务欺诈、保护股东为目标,脱离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目标,无视企业具体的风险特征和水平,也不顾管理者的风险偏好和管理者对这些风险的评价,从而把本来作为管理手段的内部控制完全异化为治理手段,导致内部控制无法准确反映自身风险管理的需要而失去针对性。

(二)忽视成本效益原则,扭曲企业资源配置企业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同时带来收益和成本,而成本效益原则是进行任何一项活动都必须考虑的基本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活动(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当然也不应该例外。首先,内部控制活动既带来利益也带来成本。内部控制利益主要在于由于内部控制存在与运行使得企业人员错弊风险保持在特定的水平以下。内部控制的成本则表现在多方面,具体包括:直接成本,是指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而直接消耗企业的资源;间接成本;即内部控制的存在给企业造成的效率损害;机会成本,即旨在防范员工错弊风险的内部控制会导致管理决策机制和执行机制的僵化而使企业发现和把握有利机会能力降低。其次,理性的管理者在进行内部控制决策的时候必然同时考虑成本与效益,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表现在内部控制方面就是要求内部控制应该保持在使得内部控制的内部控制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水平上。该原则可结合图2加以理解。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内部控制的边际收益mR递增,而内部控制的边际成本mC递减,mR与mC交点决定的Lo即为内部控制的最优化水平。如果LmC,降低内部控制水平至L0也可以增加内部控制的净利益,此时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弱化内部控制。而在L=Lo时,mR=mC,内部控制的净利益达到最大,成本效益原则要求保持内部控制的现状而不作任何的调整。从成本效益的原则看,只有当内部控制水平在LLo时,企业不但不应该强化内部控制,反而因该弱化内部控制。这就企业在内部控制问题上的理,其结果将给企业在内部控制问题上带来最大化的利益。然而,内部控制法制化出于外部监管的需要,过度强调内部控制的收益方面,忽视了内部控制成本方面,进而导致了对的成本效益原则的漠视,简单强调内部控制的“强化”和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这样的要求对于那些内部控制水平已经处于最优水平而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的企业而言,反而迫使企业偏离最优化水平从而偏离最优的资源配置状态;而对于那些内部控制水平本来就偏高的企业来说,内部控制法制化将迫使企业进一步偏离内部控制的最优水平并导致资源配置的进一步扭曲;对内部控制水平偏低而内部控制没有达到资源配置的企业而言,同样可能加大资源配置扭曲的程度。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无视成本效益原则,将迫使企业把内部控制保持在不合理的高水平,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

(三)削弱管理者自主决策权,降低公司治理效率公司治理在本质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同。一方面。各种利益相关者之所以愿意参与这样的合同,因为他们期望改善自身利益从而获得权利;另一方面,为了获得利益,利益相关者必须投入特定的资源、放弃既有权利从而承担特定义务。公司治理作为一份合同,就是公司权力与义务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体系。研究表明,权利和义务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是公司治理效率的基础,而各类利益相关者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又是保证整个权利和义务公平与合理分配的基础。管理者作为公司治理中的受托人的基本义务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而其基本权利就是自主决策权。管理者拥有完整的自主决策权,一方面为管理者完成管理者完成为股东创造财富的义务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另一方面,它还作为其他财富性激励的替代,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剩余控制权激励,从而保证了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管理的效率。从权利角度看,内部控制是管理当局为保证下级管理者和员工为自己负责而对他们设置的行动框架;是管理者保证资源的运用与配置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设计的管理流程;是管理者为了防范员工贪污、盗窃、浪费和偷懒的采用的人员控制手段。可见,如何设计并实施内部控制属于管理者自主决策权。因此内部控制法制化则以法律、规范等形式对内部控制施加了强制性的约束,是对管理者自主决策权的完整性的损害。这必将在激励相容原理的作用下,必然降低管理者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影响企业在内部控制决策上的灵活性,最终降低企业的治理效率。

三、结论

(一)推行内部控制法制化的趋势与意义

美国实施的SoX法案和我国实施的《内部控制规范》已表明,内部控制已经进入公司治理范畴而成为法律监管的对象之一。用法律手段对企业内部控制施加特定约束就是内部控制的法制化。内部控制法制化具有必然性。一方面,

资本市场上财务欺诈和会计舞弊等严重损害股东利益现实迫切需要扩大对公司的监管范围的要求;另一方面,内部控制以固有的广泛性和内在性满足这样的需要。因此将内部控制纳入公司治理的范畴并推行内部控制法制化就成为题中之义。

内部控制法制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内部控制的法制化通过法律手段规范企业的内部控制实践,代表了历史上的监管思路的调整和治理机制的创新意味着监管重点从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监管方式从事后的消极清算转向事前的积极防范。从实践上看,内部控制法制化通过强化管理者在内部控制问题上的约束,对于防范财务欺诈和会计舞弊、保护股东利益,强化公司治理,维护资本市场的信心和整个商业世界的稳定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