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25

科学探究法篇1

1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科学教师的角色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学生科学探究的“引导者”、“组织者”、“决策者”和“促进者”,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亲密“合作伙伴”,同时还是科学教育的研究者。科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要从传统的“教”科学,转变为引导学生“做”科学。“引导”在辞海里的解释是“引路”和“向导”的意思。在“引探―合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方式转变及“引路”和“向导”作用体现在:①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周围的环境条件、教学资源等设计学生乐意探究的课题;②创设相互矛盾的事物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③引导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或假设;④引导学生设计检验与自己假设有关的观察、实验、制作或考察等方案,并亲历探究;⑤引导学生从有关的探究中收集并整理获取的信息;⑥引导学生学会从捕捉到的信息中去思考、分析、归纳、概括,从而得出结论;⑦引导学生用自己获得的结论解释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⑧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表达出来,与同组或同班同学分享;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和同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2学生的角色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小科学家”。学生角色转变的关键是教师,科学教师能否真诚地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小科学家,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科学课上自己像科学家那样大胆地做科学,这是科学课教学能否成功的最基本保证。科学家是儿童景仰的人,“小科学家”角色不仅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为形成科学态度,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习惯,进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彻底转变,要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探究”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因此,科学教师要为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必需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当然,其中有些材料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材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学习过程。让学生从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陶冶情操,从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本领,学会逻辑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

3“引探――合作”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引探――合作”教学法之所以能比较快地为科学教师和科学预备教师所理解和接纳,是因为它具有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基础的支持,有社会学、哲学、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的支持。

社会学基础就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与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故“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党中央为我国人民勾画出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无疑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尤其小学科学教育对国民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作用。

4“引探――合作”教学法的教学原则

4.1科学教学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意味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指导。二是意味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4.2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科学课程的总目标体现了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思想,教师要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就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在教知识;“用教材教”才能使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科学知识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培养科学素养的整体目标。

5实施“引探――合作”教学法的思考

研究国际国内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不难发现,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成功,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关键,建设一支热心的科学教师队伍是基础,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是突破口。

科学探究法篇2

[关键词]:探究能力;培养方法;研究效果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探究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是以从培养学生科学习惯出发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从这个意思上讲,科学课的科学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进行有效性的科学探究,也间接地影响着科学习惯、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等科学基本素养的养成。

面对新课程中提出的“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精神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来指导和实施。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一生将永远是摹仿的抄袭”。面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才,我们必须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基础教育,要从培养科学探究品质、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探究动机等基本素质开始的教育,也是培养未来发明者、科学家的启蒙教育。为更好地了解小学科学课,走进小学科学教学课,区分好自然教学与小学科学教学,借此机会跟各位同行谈谈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点看法,以此来给大家一点参考的信息,以便日后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能注意到有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问题。

一、什么是探究能力及其意义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由此我们知道,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探究式学习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科学的一种模式的研究。它是指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探究活动等过程获取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性学习就是从学生的素质为着眼点,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包括探究性自学和探究性实践两大方面的内容。

小学科学教育一直处于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其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教会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理性地、实事求是地对待生活,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科学课程标准》更加具体地提出:科学课应注意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要让儿童了解科学探究涉及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使他们能运用这些过程和方法探究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学问题,从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挑战性,进而热爱科学。

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精心设疑,促使学生动脑筋想问题

问题是引起思维的动因。当问题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大大的加紧活动,甚至可能想出自己也料想不到的新认识,好办法来。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特别是问题的答案与学生预想相反的问题),采用设问、追问、反问等方法,对于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有重要意义。在教学《氧气》一课时,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氧气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演示了烧红的木炭、烧红的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做这个演示实验之前,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些物体在空气里会怎么样?在氧气里又会怎样呢?多数学生猜测回答:会慢慢地熄灭。但演示的结果是不但没有熄灭,而且燃烧的更剧烈。顿时,课堂热闹起来,个别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真奇怪!他们感到疑惑不解,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小结得出:氧气可以支持燃烧。为了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锅里的油烧起来了,怎么办?”、“卧室的地板小面积起火,怎么办?”、“酒精灯的酒精倒出来后,起火了,怎么办?”……学生各抒已见,各有各的办法,各有各的理由。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巧设障碍或矛盾,促使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改变过去实验时动手多,动脑少,按着课本或教师的提示,照着葫芦画瓢的做法,我在设计教学时经常增加一些实验,有时还有意设置一些障碍,以促使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在教学《热空气》一课的导入新课环节中,我做了一个演示实验“会转动的纸蛇”,学生看到原来不会动的纸蛇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旋转起来了,都很奇怪。这时我要求学生研究实验装置,找出其中道理。学生经过积极思考、观察实验,发现是向上流动的空气使纸蛇旋转起来,同时他们还发现“风的形成演示箱”里的空气因为受热而上升,以及旁边的空气流过来补充。经过讨论他们还发现了地球上的风其实也就是这样形成的,禁不住露出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动手又动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能力。

恩格斯曾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牛顿也曾说过:“没有大胆的假设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假设”作为科学认识过程序中的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自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假设就为问题的解决搭起了从未知到已知的桥梁。当学生发现问题后,他们很想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脑海中即会出现一个个猜测性的答案。在教学《燃烧和灭火》一课时,学生做把火柴放在铁片上,用酒精灯加热,一会儿火柴的温度达到了燃点,自燃起来了,做完后,有个学生问我,把纸放在铁片上加热能不能也燃烧,我在课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我又让他们把纸放在铁片上加热,看能不能也燃烧,最后,纸也燃烧起来,我认为这样做很有必要,让他们敢想,敢做,敢探究学习,这样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探究欲望得到了加强,想信他们对于科学课也会感兴趣,只要是学生想探究的问题,教师都应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兴趣才能够得到培养。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作出假设。纵然孩子们提出的假设可能不够合理与深刻,但是这毕竟是孩子基于他们已有的认识与经验而对未知所做出的推测;同时,这也是从问题此岸过渡到答案彼岸的桥梁。即使孩子走了弯路,这种体验与经历也是难能可贵的,它促使孩子反思出错的原因,而探究学习中最主要的价值正在于其对孩子成长发展所起的作用。

(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要求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但是有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当堂课根本无法完成。这时,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丰富表现力,利用它把在教室里或在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但又必须让学生观察的事物展示在他们的面前,再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观察任务。在教学《植物怎样度过“一生”》、《人类的进化》等内容时,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标本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利用多媒体,我们便可以将它们的发育、进化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跨越了时空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在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珍禽异兽、古代生物、火山、地震等很难见到的自然事物、景观,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印象深刻,不仅在知识上得到满足,而且学习情感、态度上更是得到整体提高,其效果是传统学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实验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但是有些实验难度较大,如果只让学生看图、看文字说明或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往往会因记忆不清造成步骤错乱,甚至操作失误等。在教学《给水加热》中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水、《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中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切片标本的方法等实验活动,操作步骤复杂,注意事项很多,如果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实验操作方法和过程制成卡通图片、简单动画等加以形象演示,学生能够很快知道操作要领,这样,既增强了实验效果,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又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实验方法,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使学习目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由认同目标,自主选择目标,逐步过渡到自我设计学习目标,确立自己的知识技能目标,诱发他们“我要学”、“我要发展”的内在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教学的成功。这就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领悟了“自主”,确立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在教学《纸张》一课时,教师先和大家设定研究目标,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提出问题和选择方法,进行探究。在这节课中我们看到:有的学生选择“比较纸的吸水性”、选用宣纸、牛皮纸、瓦楞纸、书写纸来研究,将这些纸滴上红墨水,看那种纸吸水快,并且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滴水时要同时滴,水量要一样等;有的学生选择“比较纸的承受拉力程度”进行研究;有的学生选择“比较纸的承受弯曲能力”等等。由于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他们在学习时也特别认真,思维十分活跃,神情也十分专注,仿佛像科学家那样在“真刀真枪”地进行研究。又如,在教学《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时,学生用教师提供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和一根电线,用小组合作的办法,把小灯泡点亮,并要求把小灯泡连接的方法画在科学记录表上。各个小组有序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过一会儿各小组陆续完成了任务,只有一组的小灯泡始终没亮,他们在别组的欢呼声中变得更加着急,当教师发现了这组的情况后,不是叫他们停下来,而是很亲切地安慰他们:“没关系,慢慢来,要不要老师帮助?”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又忙乎起来,但见一个同学一手拿电池,一手拿电线与电池的负极相碰,另一同学一手拿电线的另一头,与电池的正极相碰,另一只手拿小灯泡碰电池的正极。当老师发现了这一情况,马上轻轻地提醒他们:“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你们只用到一个连接点,还有一个连接点是不是也要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他们轻轻地商量了一下,马上修改连接法,终于点亮了小灯泡,使每一个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提供有结构的研究材料,为学生探究活动创造条件

提供有结构材料,能有效为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创造条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能归纳、概括出科学结论,是由于他们对有结构材料的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得出来的,因此,提供结构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结构材料”是指材料的构成和搭配是根据所学知识认知原理精心设计,各种材料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为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提供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启发学生思路朝着建立某种概念,归纳某种规律方向发展。在教学《流动的空气》一课中,为揭示“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产生空气对流而形成风”这一科学现象,我准备了两组材料,一组是可以游动的小纸蛇,在火焰上面转动,从而揭示热空气上升;另一组材料是一个两端(上表皮用硬纸板制成)露出小孔(大孔防止被蜡烛点着,小孔插入蚊香用)的封闭塑料水槽,并提供蜡烛、蚊香,用水槽内的环境模拟地球地表环境,蜡烛模拟温度高的地区,蚊香显示空气的流动,学生在点燃蚊香和蜡烛后看到烟(空气)的流动情况,不仅明白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向热空气的空气流动规律,而且能轻易地理解自然界风的形成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材料在形式上的启发性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学生通过了自己的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得出来的,因而是真实、生动、具体的,也是学生终生难忘的。提供有结构材料,是教师为学生实验活动和获得某种概念创造条件,对发展儿童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发展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六)利用积极评价,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一提到评价,老师们往往会联想到考查、考试。其实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考查、考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在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作了详细的叙述。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因此,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这些方面都是评价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一张试卷所不能体现的。只有注重了探究过程的评价,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另外,评价的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考试这一种形式。例如:在平时为学生建立一个探究过程的记录本,及时记录学生的各种变化,从发展变化的程度上反映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实验竞赛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事物或自然现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写考察报告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等等。在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时,应让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成员参与。总之,应重视学生的评价,应有一个公正、积极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科学课堂的评价既包括学生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还包括社会的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首师大版科学教材为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且评价的方式机会是非常灵活的:可以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评价,可以将评价贯穿在教学过程中;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表现;不仅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也要对学生课前准备做出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小论文或研究报告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得到这些结果的方法及其间的经历;不仅有学生的自评、互评,还有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如他们提出研究的计划和假设,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动中是否表现出兴趣、责任感、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等等,都是评价学生不可多得的契机;一个新颖的设计方案,一个大胆的假设,一次与教材不同的设想,一个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活动,意见精美的手工制作,一次愉快的合作,一次有意义的调查……,都是给予学生评价的大好机会。其实,教师的评价不单是语言上的激励,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学生来说,都是无价的表扬,都是一种激励。学生自评、互评的效果也是相当有效的,这样学生会感到自己进步了,今后要比现在更有进步才对。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注意发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这样会使学生的进步更加透明,学生会感到人人都在关注他,关心他,从而会使他更加有信心,进步的更快,更加有兴趣的学习,探究能力也就逐步的得到提高。新晨

三、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科学家的探索研究经历告诉我们,探究的过程是艰苦的,往往一个课题要经历千百次不懈的努力,最后才能获得成功。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他发明电灯就进行了一千六百多次的实验。大科学家尚且如此,小学生探究活动,我们绝不要担心失败,经历失败后获得的成功,对学生的影响更强烈。他们在发展智能的同时情商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另外探究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通晓科学学科的科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3]罗星凯等译.《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的思想、观点与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4]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5]肖川.《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成长》.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6月

[6]韦钰(加)罗威尔著.《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7]方红常利梅.《科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8]孙宏安.《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法》.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

科学探究法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四法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92-02

《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领者,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寻找、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所以,我们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先想好、选择好实验的方法,再动手实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总结了指导学生探究的四种方法:“自学课本法、引导设计法、仪器提示法、放手实验法”。

一、自学课本法

自学课本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中的实验提示,理解实验提示部分词语的意思和语句所表述的意思;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制定出一个小组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的方法。学生自学课本,能立即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学生通过自学课本,靠自己的智慧解决了新问题,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这类课文的实验内容简单,学生便于操作,无需教师再引导。如教学教科版科学(下同)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时,学生要探究“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实验,就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本第8页的内容,学生通过阅读、交流,很快就知道实验应怎样做(实验方案),要注意什么事项等,得出实心团的橡皮泥以及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后在水中排开的水量数据。再如教学该单元第5课《浮力》时,学生要“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实验,只要让学生阅读课本第12~13页的内容,学生交流后就知道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得出泡沫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数据。

二、引导设计法

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亲身经历探究活动,并不等于教师就不管了,教师要发挥课堂组织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交流和讨论。引导设计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或在全班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归纳小结出一个方案,再根据方案进行实验的方法。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时,教者就要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如“100毫升的水是多少?是否用量筒量还是用有刻度的烧杯?食盐又是怎样取?是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还是一份(一勺)儿一份(一勺)儿地加?一份(一勺)是多少?一克、两克还是五克好?是否搅拌……”这些都要让学生充分讨论,理解清楚,然后再制订一个研究计划,学生再根据研究计划进行实验。再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空气和液体等物质不一样,空气是看不见的物体,我们怎么知道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呢?如果用瓶子装,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外挤,我们又看不见空气,怎么办?怎样才能看到瓶内的空气往外跑……”通过研究、交流、讨论等,最后制定出一个可行方案进行实验。

三、仪器提示法

在学生懂得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后,对仪器的操作有了一定的技能,知道一些简单仪器的操作。仪器提示法,就是教师在实验前根据预案,估计学生实验时可能要用到的实验仪器等摆放在实验准备桌上,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要求,选用必要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简单电路》一课时,只要你给每组学生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学生很快就能根据这些材料及实验要求,连接成一个简单电路。如果再给每组学生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学生就能连接成两种电路(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通过比较得出哪种是串联、哪种是并联)。再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时,学生已经知道水、空气等一些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为学生提供“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和水,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及要求,就知道在加热前,铜球是能够通过铜环的,当用酒精灯加热铜球后,铜球是否还能通过铜环呢?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铜球后试试是否还能通过铜环,结果铜球不能通过铜环了,将铜球放入冷水冷却后又试,铜球又能通过铜环了。(这里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禁止用手触摸铜球,加热后的铜球会烫伤皮肤等。)

四、放手实验法

放手实验法(危险实验除外),就是教师在实验前不作任何的提示或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情况,自己进行调整。再根据实验得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归纳、小结,从而获得知识、经验、能力或者验证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知识来自于学生亲身实践中,能形成深刻的印象,能确信其可靠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态度,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而提高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技能。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一课时,当学生知道怎么样才是溶解后,再做“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这个实验时,你只要提供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等这些材料,学生根据课本及表格内容,自然就知道怎样做这些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交流、归纳、小结出哪些物质在水中溶解了,哪些物质在水中没有溶解。再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电磁铁》一课时,教师只要提供学生大铁钉、导线、大头针、电池、指南针等材料,学生就知道怎样制作电磁铁,接通电源后,大铁钉的两端都会有磁性,会吸引大头针。碰到指南针时,发现钉尖或钉帽会和指南针的南极或北极相吸(电磁铁也有南北两极),再和其他小组同学交流、对比后,就会发现为什么我的电磁铁的钉尖是南极而你的电磁铁的钉尖是北极,原来是我的绕线方向不同(或我的电池接法不同),从而得出电磁铁有南北两极,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导线缠绕方向和电池的接法有关。

总之,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小学科学实验课堂上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指导学生探究“自学课本法、引导设计法、仪器提示法、放手实验法”,可以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知识(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等技能。

参考文献:

科学探究法篇4

关键词:科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

Keyword:sientificmethod;inquisitiontypeteaching;application

探究式教学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转变教学观念、改革传统教法的主要途径,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育观念、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需要。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获得自然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重大的科学问题都是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运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的;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除了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知识外,还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方法。学习任何科学知识都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知识,一方面是方法。科学方法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决定了科学方法教育在促进学生学习的科学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探究式教学可以把传统的单一的科学知识教育变为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等复合的素质教育。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要把科学知识作为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意识和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落到实处。

一、挖掘教材中科学方法素材,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实施探究式教学,首先要解决“探究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涉及科学方法的素材,设计并提供有关的问题情景和探究的氛围,以“问题”进行导学,促进探究的开展。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能否为学生创设可激发研究兴趣的情景和问题,是实现探究式教学的关键。

创设情景要充分利用实物展示和操作的真实情景、多媒体呈现的模拟情景和由生动语言描述的问题等形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并结合观察与实验、比较与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科学抽象与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与模拟方法及科学假说等科学方法。要想实现学生对“学”的探究,教师首先就要解决自己怎么“教”的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较系统的掌握科学方法,精心设计具有正确导向的情景和设问,启发学生质疑,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进入探究阶段,达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对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教学,以往,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好教、好学、好记。为了克服这种不求甚解的现象,就可以提出“这一定律是如何发现的?”“举例说明各种能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和“这一定律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以此让学生对焦耳的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和引深,导向“不同运动形式的综合统一”这一问题。并进一步明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意义在于把原来人们认为互不相关的、割裂的各种物理现象――力学的、热学的、磁学的、光学的――联系在一起了,由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二、寓科学方法于探究式教学过程中

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是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引导下、针对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进行的。对于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去探究他们暂时还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的过程来说,这一过程是与前人对知识探究的过程相一致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展开思维,应用科学方法,象前人那样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把获取知识的过程作为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把教学的作用放眼于培养创造型人才上。

探究式教学是以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出现的,不能搞成一般的直观性教学。通过直观虽然能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和经验,但不能保证学生直接掌握科学知识。学生要掌握科学概念、定律、原理,仅仅具有感性材料是不够的。因为在这些感性材料中,既有本质属性的,也有非本质属性的,特别是非本质属性材料处于明显地位时,学生很难把握事物地本质和变化规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进行探究,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这就要明确“怎么探究”这一问题,这就要让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思维、表达和交流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各种科学方法的应用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中,许多相似而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比较法来研究。如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都有浮肿,但是二者发生浮肿的机理是不同的,采用比较法导入新知识,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构架,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再如,低钙惊厥也是小儿常见急症,在授课时,不妨将生理学知识中“钙的特性有哪些?怎样维持改的生理平衡”作为引言首先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思考,然后教师转入正题,承上启下,既讲授了新的知识,也复习了旧的知识,使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同时也可以结合临床实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掌握科学实验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在实验中可以学会观察、测定和处理数据、比较、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现象,指导、培养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基本上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而形成的。

总之,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中,充分应用各种科学方法,把科学方法作为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即达到“授之于渔”的目的,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参考文献

[1]DanielJ.m,Richardw.m.实证教育方法[m].肖艳,邵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科学探究法篇5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又有利于塑造学生的独立人格。在具体教学中,应当将探究式教学法科学、合理地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紧紧围绕学生展开相关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教学,有效学习知识。文章对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措施进行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科学教学;有效措施;导入新课;复习;实验

中图分类号:G424.1;G63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7-0065-02

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我国初中科学教学现状不佳,一些地区的初中科学教学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不仅难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诸如能力、意识、素质等方面。教学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法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塑造w生的独立人格。这充分说明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适用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初中科学教学现状不佳的情况下,应当将探究式教学法科学、合理地应用于科学教学,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收获科学知识,同时强化学生的意识、能力、思维等,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基于此,文章对初中科学教学展开研究,全面分析探究式教学法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我国初中科学教学有更大的帮助和参考价值。

一、探究式教学法阐述

无论是在我国早期的私塾教育中,还是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教育教学均以教师为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合理规划与开展教学活动,传授知识,使学生收获知识,逐步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但是,从素质教育角度来讲,以往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并不是非常科学,单就以教师为主体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育工作者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而缔造和形成一种稳定又简约化的教学结构,即按照不同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有关知识的观念和原理时,教师给出一些事例或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途径进行独立探究,并自行发现及掌握相应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此概念可以确定,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思考和实践,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学会知识。这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能力的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强化学生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质等,均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探究式教学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其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以上对探究式教学概念的探讨,可以确定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且适用的教学方法,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科学教学产生质的飞跃。那么,如何将探究式教学合理、有效地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之中呢?本文作者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探究式教学法及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以下一些建议。

(1)探究式教学在导入新课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的重要应用方式之一就是导入新课。很多时候,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新的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都是借助旧知识来引出新知识的。但这种方式是比较枯燥的,尤其对于学困生来说。为了使学生有效地学习新知识,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尤其要生活化地探究问题或探究活动。科学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很多生活场景都运用了物理概念或原理,而借助探究式教学法呈现生活化的物理问题,能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探索问题的答案,最终学会新知识。例如,某教师在教授新的科学知识之前,播放了一段“胸口碎大石”的视频,视频中最后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大石碎了而人没有受伤?如果用同样的力度,将锤子直接打在人的身上,那么人会怎么样?为什么锤子直接打人,人会受伤呢?这些问题,也正是学生观看视频后的疑惑之处。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查阅和参考教材,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或指点。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探索出问题的答案,还能有效地初步学习关于“压强”的知识。

(2)探究式教学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践证明,科学地设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对探究性学习起到导向作用。基于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复习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也就是教师先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以此来确定复习内容,进而合理规划探究式教学主题及活动。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最终完成学习任务,收获知识。这充分说明,在复习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一改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3)探究式教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中生往往对于科学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不能够给予科学实验以足够的重视,使其流于形式。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状态,使学生能够科学、有效地开展科学实验,并从中收获科学知识,教师应当将探究式教学法合理地运用于物理实验教学之中。也就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思考能力等,进而详细分析科学实验,巧用探究式教学法创设物理实验,巧妙地设计探究式问题,让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探索问题的答案,最终学习、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例如,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教学中,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关于升华和凝华的生活案例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向学生详细说明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接下来,便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中的实验现象,探索升华和凝华的规律。这一实验过程说明,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情况下,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初中科学教学活动,以便在教学中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索、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提升思考能力、逐渐提高分析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法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且适用性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科学地、合理地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加科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收获科学知识。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学校及科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法,积极地、科学地、合理地将其应用于科学学科的教学中。

作者简介:杨波(1976-),男,浙江余姚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科学教学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沈轶飞.问题教学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时代教育,2014(08).

[2]朱飞贤.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浮力》教学为例[J].文理导航,2016(06).

[3]谭荣昌.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3(20).

[4]郑叶飞.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

科学探究法篇6

关键词:教学方法;科学探究;选择

九年制义务阶段的探究性课程,功能是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潜能。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探究式教学,笔者觉得有些方面似乎值得探讨。

一、探究课题选择

(一)探究课题选择

新课程实施后,不管是谁开课,好像非上成“探究式”不可。事实上,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都值得探究的。如科学中的《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章节,就不一定非把它们开成探究式的公开课。实际上,它们更多地是让学生形成一种概念和思维方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方面起着某种重要作用。具体实施,最多只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例题教学,模仿练习,建立解题思路和常规方法,运用掌握的各类概念进行解题分析。

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探究课题的可行性,只有当一个课题具备了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等特点时,才有可能去进行探究式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二)探究问题的设计和把握

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获取结论的过程。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哪里来?一是教师设计,二是学生提问。

1.教师设计问题

(1)注意问题的合理性

对于一个合理的探究问题,本身就应该具有让学生去探究的空间。但在具体教学中,为了探究式教学,诸多老师不管问题大小,都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讨论、小结、回答。也就是说,有些教师认为,有问题就必须探究。可是,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才有多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让他们来探究1小时和1分钟,1分钟和1秒钟的关系,是毫无意义的,也是无法探究的问题。记得有这样一件事,有位教师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1000米有多长,居然让学生在操场上走了十几分钟,这算是探究教学吗?从表面上看此类课堂气氛十分活泼,学生似乎对知识掌握得很好,教学效率也会很高,但实际效果却令人怀疑。

(2)注意问题的关键性

笔者认为,教师要想设计好探究式问题,首先要吃透课程要求,结合有关知识点,从教学目标出发,在适当的章节,适当的时候,设计一些发散类问题和探索类问题。并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适应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让学生有“跳一跳,可摘桃”的感觉,既不会让学生觉得问题太浅,懒得去实践,又不会让学生觉得问题太深,不能去实践。这样的问题才能算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

例如,在《浮力》一节中,有关浮力的大小和定义,显然十分抽象。于是,笔者首先把一个软木塞浸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让他们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学生已有二力平衡和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的知识,他们容易得出软木塞受到浮力的结论。这时,笔者立即把一个钩码放入水中,让学生进行观察现象并讨论:钩码沉入水底,水有无对它产生浮力作用?这是一个似是似非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可能因此而产生混乱……物体有受到浮力的作用会上浮,不受到浮力的作用而它却浸入在水中!这个问题是在学生通过观察软木塞有受到浮力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探究钩码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这是一个可实现的问题,既不超越学生能力范围,同时又不是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于是,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有了探究的欲望,就可能进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同时结合给定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来证明浸入水中的钩码是否也有受到浮力的作用,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就不那么难了。在此过程中,问题的设计显然很关键。

2.学生提出问题

教材编写得再周密再细致,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位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后,如何对学生提的问题分别对待,合理处理,进行筛选,要看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和创新性。一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要尽可能地把较多的时间用于能力培养以及潜能的开发上。知识的缺乏将来容易弥补,能力的欠缺是很难补救的,就不同的能力发展而言,人都有相应的关键期,错过了它将是教育最大的失误。所以,教师不要因为“没有完成”教学目标而担心,更不能认为“不合算”,要及时对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和获取知识的喜悦。

二、探究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的选择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

实际上,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处理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最优化,通过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但使学生掌握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而且使他们的探索能力、创新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培养。倡导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着放弃其他教学方法。就教学模式而言,有探究式、合作式、分层导学式等等,我们不能因为哪种模式目前最流行而一拥而上。特别是在科学中,许多概念和规律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自身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重复这些过程,而是应该借助学生原有经验或通过观察实验与学生思维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究未知现象的活动前,都应对教学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可能产生的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估计,总是在理论指导下先进行尝试性的假设。盲目地进行所谓的探究,是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的,机会不会赋予没有头脑的人。

(二)探究式教学和验证式教学的结合

有一位老师在进行欧姆定律的教学时,他先带领学生回顾有关电流的知识,电压对电流形成的作用等问题,然后马上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以便得出欧姆定律。但欧姆定律是这样容易发现的吗?这样的探究式教学有效果吗?结果,绝大多数学生不知所措,课堂一片哗然。

其实,在研究欧姆定律时,可以将验证性和探究性两种实验教学方式相结合:(1)让学生猜想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2)直接告诉学生欧姆公式i=U/R。(3)让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去验证,即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和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电流和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通过改变电压,来观察电流如何变化;在研究电流和电阻关系时,保持电压不变,通过改变电阻,观察电流是如何变化的。(4)让同桌学生讨论:如何根据研究目的和方法,利用学会使用的仪器,设计一个实验。教师在对学生的讨论作简单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投影实验电路图,介绍有关仪器,特别是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5)分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同时对欧姆定律产生感性认识。

由此可见,探究中可有验证,验证中可有探究,两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关系如图:

课程改革,是对我们全体教师的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新的机遇,我们要自觉地、主动地参与。进入新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处理的问题还有很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科学探究法篇7

一、设计好科学探究活动

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作为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在日常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幼儿科学思考、科学认知的能力。

(一)科学探究活动内容的选择

《指南》“科学探究”中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真诚的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这里告诉我们:教师应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幼儿深刻地理解科学探究的学习内容。现今的科学探究内容已经拓展出更大的范围,更为生活化。教师应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园所实际,慎重选择教育内容,扎实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1.科学探究主题的普遍性

科学探究的内容要能反映出幼儿周围生活的现象,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选择科学活动主题时,既要是幼儿喜闻乐见的,又要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具有普遍性。例如:大班孩子对恐龙的话题总是乐此不疲,经常聚在一起讨论交流,我们便依此生成了《恐龙世界》科学主题活动。又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幼儿非常喜欢照镜子,不仅能注意观察镜子中自己和同伴的外部形象,而且对不同镜面(如哈哈镜、凹凸镜、放大镜)的成像特点,镜子与光的反射原理都很感兴趣,我们便开展了《我和镜子》系列科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科学探究知识的浅显性

幼儿年龄小,认知能力不高,受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科学现象的认识也只是初步的,并不能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而科学更加注重严谨与准确,传授给幼儿的科学知识必须是真实无误的,必须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是浅显易学的。如果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比较复杂,教师可以简单地进行阐述,给孩子正确的概念。如:在科学探究活动《神奇的气球》中,将气球放进色拉油油壶,然后将气球嘴套在壶口上吹气,幼儿就会发现被戳破的油壶可以使气球吹大;而未被戳破的油壶无法使气球吹大。活动内容非常有趣,但里面的知识点是关于大气压力,比较晦涩难懂,因此教师将活动重点设定为让幼儿了解在不同状态下气球发生的变化,而对大气压力只是简单进行了介绍,使幼儿易于理解和接受。

3.科学探究活动的阶段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个科学探究内容可以适合大、中、小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同时学习,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分阶段安排内容。如:在《水》的科学活动中,水的基本特征是小班幼儿学习的重点;水的三态是中班幼儿学习的重点;水的沉浮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则是大班幼儿学习的重点。另外,在一些科学现象中,由于包含的科学原理较多,往往一次活动无法向幼儿阐述清楚,我们就可以生成系列科学探索活动,分阶段授教。再如:科学活动《力》,其中就有推力、压力、弹力、浮力、承受力等,每一种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对激发幼儿学科学的热情大有好处。

(二)科学探究活动材料的准备

相比较其他领域,科学探究活动更注重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关系,强调幼儿亲身参与与操作,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知识经验。因此,提供给幼儿各种操作材料成为科学探究实施的关键,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要遵循“三性”:

1.安全性

幼儿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还不够强,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操作材料尽量做到安全耐用,如果因活动内容需要提供一些较危险的物品,教师也要考虑得周全,在幼儿操作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如:在科学探究活动《快乐的小木匠》中,教师需要幼儿用铁锤和铁钉将木条、木块连接在一起,因为有了教师的不断提醒,孩子在操作中表现得很从容,但个别幼儿还是被木块下面露出的铁钉戳到了手。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铁钉时注意到它的长短和木块厚度的关系,把握得再细致点,防止小意外的发生。

2.准确性

在科学探究中,许多科学结论的得出要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有时缺少一个条件,可能就会使结果发生改变。如: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教师在操作材料时,就发现水的多少、物品的重量、体积、大小等都会使浮力产生变化,油泥捏成团可以沉进水底,油泥捏成碗(很少很薄)可以浮在水面;小铁盘会因放置水中的方法不同或沉或浮等。因此,教师在准备操作材料时就要亲自实验,围绕活动目标选取准确、适宜的材料,尤其是幼儿初次接触科学现象时,提供的材料更要准确,不模棱两可,避免因提供不当给幼儿造成错误的科学概念。

3.可操作性

幼儿通过亲自实验了解科学现象,得出科学结论,既满足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又锻炼了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师除了要为幼儿提供数量充足的活动材料外,更要让这些材料方便取放,可操作性强,便于幼儿反复验证,发挥出应有的实效。如:科学探究活动《奇妙的空气》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人手一支蜡烛,请他们将玻璃瓶套在点燃的蜡烛上,从而了解空气与蜡烛熄灭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操作时间仅有短短的几秒(熄灭蜡烛),而教师却花去了大量的时间(点燃蜡烛),显然这样的材料就失去了可操作性。

二、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

《指南》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要求:表述更加准确清晰、通俗易懂,指出具体的科学探究方法与途径。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做科学"“玩中学”“生活中学”的乐趣。这种探究能力的培养就是探究方法的掌握,闪烁着教师关注幼儿、体验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智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提问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开放式、递进式、自由式。提问时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营造轻松民主的交流氛围,同时要紧扣活动内容,三种方式任意组合,避免幼儿自由发问,偏离重点。如:在科学探究活动“抛鸡蛋”中,教师依据各环节提出问题:“将鸡蛋从上向下扔,它会怎么样?”(会碎)“为什么一个鸡蛋碎了,另一个不碎呢?”(有毛巾垫着)“鸡蛋落在这些物品上会怎样?为什么?”(有的会碎,有的不会碎)“平时人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活动中采用了多种提问方式,使幼儿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二)幼儿操作应具有自主性

科学探究活动重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设想,从而自主学习、发现学习。在这种自主式学习中,教师提供给幼儿丰富的操作材料,设下疑问,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测量、分类、记录等实践操作,认识科学现象,学习科学方法,理解科学道理。如: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中,教师先请幼儿将各种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哪些会沉下去?哪些会浮上来?然后再提供各类辅助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探索沉的东西怎样变浮?浮的东西怎样变沉?幼儿始终带着问题进行操作,寻找答案。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只是稍稍引导,绝不过多干涉,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其中的奥秘,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手段应具有多样性

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教师可采用游戏法、故事导入法、情境法等多种手段,整合其他学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科学探究活动《小锤子用处多》中,教师通过放映动画并讲述故事《小锤子找朋友》,让幼儿了解锤子的用处及与我们的关系。在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图画》中,教师通过特殊的颜料向幼儿展示白纸上慢慢呈现的动物形象,并请他们也来操作,新颖的游戏立刻把孩子们吸引了。在科学探究活动《踩鸡蛋》中,教师设置了有趣的情境,让幼儿观察老师站在由四个鸡蛋支撑的木板上,鸡蛋却完好无损,孩子们在一片惊奇声中,学习的兴趣瞬间就被调动起来了。

《指南》中科学探究领域的颁布与实施,使幼儿教师从观念到行为上发生了巨大的触动与改变。教师更加关注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关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当然,幼儿园的科学探究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配合与参与。让我们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幼儿科学探究中,教会孩子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幼儿园) 

科学探究法篇8

【关键词】用科学探究法;复习;《常见的酸碱盐》

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的涵义的界定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就是“做科学”。美国科技馆的墙上写着三句话:“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因此新课程标准迫切需要教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在复习《常见的酸碱盐》时我创设虚拟情境,激发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情境创设

视频1:我市环保部门接到我市某村的村民投诉:流进该村的河水被上游化工厂的排污工业污水污染了。被污染的河水流入村中的鱼池中,致大量的鱼虾死亡,臭气熏天;饮用该河河水的家畜大量死亡,触目惊心。在该河上游排污的企业有:造纸厂、镀铜厂、硫酸厂。

紧急行动:市环保局立即派出调查组并邀请我们师生一起前往该村,做调查。

探究活动一:老师派出三个小组分别到三个工厂的排污口采集到污水样本,用雪碧瓶将污水样品带回实验室,探究三瓶污水样的酸碱性。

方案设计:方案一:用pH试纸测定;方案二:用酸碱指示剂(石蕊)来检测。

实验操作:两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其中一名同学用试纸,另外一名同学则用指示剂对样品的酸碱性进行测试,检测出三种水样的酸碱性后进行记录。

得出结果:造纸厂排的污水呈碱性,硫酸厂排出的污水呈酸性,镀铜厂排出的污水呈酸性。

探究活动二:三个厂排的污水中会有哪些物质导致水质变坏。

查阅资料可以知道:硫酸厂的污水中主要含有硫酸,镀铜厂的污水中主要含有硫酸铜,造纸厂的污水中主要含有烧碱、纯碱。

确定探究课题:造纸厂污水中含有的物质有哪些?

猜想一:是烧碱;猜想二:是纯碱;猜想三:既有火碱也有烧碱。

探究方案设计:第一小组设计方案:取5ml污水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再向杯中滴加CaCl2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污水中含有纯碱,不产生白色沉淀,只有烧碱,不含纯碱。

第二小组设计方案:取5ml污水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滴加酚酞试液。现象:试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则是烧碱,无纯碱。

学生评价:上述两个方案是否可行?

方案一:只能确认污水中是否含有纯碱或火碱,无法确认两者共存。

方案二:因为纯碱溶液也呈碱性,因此,无法确认污水中有火碱还是纯碱?但如能排除纯碱的干扰,滴加酚酞后呈红色应是火碱

方案三:取5ml污水试样,放入小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CaCl2试液,若产生沉淀,则确认有纯碱;否则只有火碱。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CaCl2试液至无沉淀,静置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若呈红色,则既有纯碱又有烧碱。

学生按方案三,进行小组合作用实验,最终确认造纸厂的污水中既有火碱,又有纯碱。

探究活动三:污水处理。

方案一:造纸厂的污水引入污水处理池中,注入稀硫酸液调节pH值至7。镀铜厂的污水引入污水处理池中,撒入废铁屑,回收铜。硫酸厂的污水引入污水处理池中,加入生石灰并调节pH至7。

方案二:将三厂的污水引入同一污水处理池中,调节流量,并撒入废铁屑。

学生评价:方案二好,减少污水处理池建设,又能节约资源。

探究活动三中为了便于调节硫酸和造纸厂污水流量,需要探究两厂污水恰好中和时的流量比例:取造纸厂污水样品5ml注入烧杯中,滴几滴酚酞试液,用量筒量取硫酸厂的污水样品50ml,用胶头滴管向盛有造纸厂污水的烧杯中滴加,至红色刚退去时,约半分钟,颜色无变化,量取剩下的硫酸厂污水。从而确定造纸厂污水与硫酸厂污水之中和的流量比。

二、设计意图

(一)精选生活问题,创设探究情境

新课标中的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模块。这种探究和真正的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是有所区别的,科学家的探究是对人类未知领域的探究;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创设一个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表达交流,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引导自主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

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复习和应用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并用所学内容为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充分体会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

(三)分组合作——知识在合作中生成

科学探究法篇9

1等量替代法

等量替代法是在物理研究、学习过程中,当所研究(或解决)的物理问题不能直接用已知的条件去探究(或解决)时,应用物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等量关系间接探究(或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2等量替代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2.1应用等量替代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测量物体长度的实验中,大多数情况都能应用刻度尺直接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没有给你刻度尺或给你刻度尺也无法测定要求的物理量,此时,应用等量替代法便可解决相应的问题。

例1小明从商店里买来两圈规格不同的细铜丝,他想知道两圈细铜丝的型号(细铜丝的直径),他发现只有一圈细铜丝的直径标识清晰(直径为d1),另一圈细铜丝的标识已模糊不清,而他身边又没有刻度尺。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方案测出该细铜丝的直径d2。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

分析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利用一般的测量方法去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只有利用已知的条件――已知直径的那圈细铜丝,然后采取等量替代的方法间接测出另一圈细铜丝的直径。

解(1)主要的实验步骤:

①将两圈细铜丝分别紧密绕在两支铅笔上,直至它们在两支铅笔上绕的宽度相等;(如图1所示)

②分别记下它们在两支铅笔上绕的圈数记为n1、n2。

(2)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为:d2=d1/n2n1。

拓展给你一把刻度尺、一根细线、水,请你粗略的测出一矿泉水瓶的体积。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2)矿泉水瓶体积的表达式。

2.2等量替代法在探究物质密度中的应用

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应用量筒测出物体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然后根据密度公式ρ=m/V求出物质的密度。如果在缺少量筒或天平的情况下,要测定物质的密度,我们就必须应用等量替代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2给你一只量筒、水,如何测定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请你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和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

分析由题意可知,要求只利用量筒来测定橡皮泥的密度,量筒可以直接测出橡皮泥的体积,用一般的方法橡皮泥质量是很难测定的。我们只有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F浮=G物,通过橡皮泥所受的浮力与它的重力相等来间接测出橡皮泥的质量。

解(1)主要的实验步骤:

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

②将橡皮泥制作成船的形状,把它轻轻放入水中使它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处的体积为

③将橡皮泥浸没于水中,记下水面处的体积为。

(2)橡皮泥密度的表达式为

拓展1、给你一把刻度尺、一杯水、小木块,请你测出小木块的密度。要求:(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

2、给你一架天平、砝码、一只烧杯、水、金属块,请你测定金属块的密度。要求:(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矿泉水瓶体积的表达式。

3、给你一只弹簧测力计、水、细线、金属块,请你测出金属块的密度。要求:(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2)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等量替代法是探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应用它不仅能解决实验探究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能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一些较难的问题。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应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和解决物理的相关问题。

科学探究法篇10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科培养科研教学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23-02

虽然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一直受到来自观念更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等的影响,但是,自1986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4所院校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以来,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如此迅速,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反映出社会工作在我国转型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门外来的课程,在教学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一些高校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从目前社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看,让本科学生参与科研,培养科研能力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对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应用科研教学法的意义与路径进行探究。

一、社会工作本科教育应重视科研教学

社会工作主要是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科学原则,来解决社区生活中的特殊问题,并减除个人的生活逆境和压力,其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在学生的培养上,就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不仅要强化实践教学法的力度,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因为科研能力关注的是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应对问题时的应变能力。

然而,在我国,人们还习惯将“研究”一词放置于研究生阶段,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本科生学术研究的训练都是相当缺失的。这不仅使得本科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批判性思维不强,也使得我国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普遍不佳。而在西方的教学体系中,科研能力的培养从小学生就开始了。小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就某项主题展开论证,并撰写论文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在科研教学的研究上,西方发达国家也早就开始进行尝试,并做了系统性的研究。美国学者杜拉普回顾了美国1915~1991年科研在社工专业培养中的历史发展,并指出自社会工作成为一个专业以来,科研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普林还针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科研教学的具体目标进行研究。而从德国的经验看,科研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现有的文章看,德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虽未曾明确提出科研教学法,但是在教学中强调研讨课和讲座课的结合,与科研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研讨课和讲座课联系在一起,常常是对讲座课的某一专题的深入讨论,要求学生要做一个专题报告,因此,学生需要去查阅、收集相关文献、独立撰写报告。撰写报告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主动去研究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知识探索者,培养其科学的探索精神。同时,在研讨课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广博吸收他人长处,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从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尝试及科研教学的相关研究来看,我国科研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同西方发达国家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展开相应探索和研究是必要的,可在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引入科研教学法,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应用科研究教学法的意义

科研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研究生的教学方法,让本科生可以直接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地发现新知识,进而不断地建构完善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科研教学法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升社工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能力、巩固实践课的教学成果,更可为本科阶段的科研教学积累经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打下基础。

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以就业为导向社会培育体系下,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业仍然不尽明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培养更加突出了对其综合实力的要求。而教研教学倡导基于文献阅读、课堂讨论、撰写学术报告等科研的能力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更是符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第二,树立正确的学习与学术态度。目前,学生普遍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存在着完成任务应付教师的心理,所以抄袭现象十分盛行。他们并没有将学习的过程视为一种人生经历的积累与历练,缺少开拓的精神,缺少探究问题本源的兴趣,然而科研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探寻社会现象本源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我国大学生在品格、人生目标、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精神等方面存在不足,然而,一个人即使学会了人类的全部知识,但若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他最多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但还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也不可能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科研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减少大学生产生偏激思想与做法的可能性。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为他们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我国大学导师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他们与本科生交流和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从制度安排上加以保证,让本科生刚迈进校门就能得到专家教授们的指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科研教学的机制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三、应用科研教学法,促进科研能力的培养

虽然科研教学法在我国社会工作本科教学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但是实施科研教学法仍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施起来相对灵活。

首先,可以将科研能力的培养看作实践教学的一部分,由于社会工作需要大量的实习来检验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一般学校都会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实习机会。但是实多仅停留在使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了解的层面上。如果将科研教学融合在本科生的实习中,强化出发前的问题意识,强化教师指导下的资料查阅,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自已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带着观点走进实践,再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观点。这样有利于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进而在实践过程中使问题具体化、明晰化、报告化。

其次,可以开设科研方面的选修课,同时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更加从容地完成毕业设计,而不是将毕业论文集压到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之内,这样可以更加系统地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

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授的课程来实施科研教学,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中国的现实问题,有系统地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查阅资料、反复论证,在教师引导下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将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这能够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况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正确而全面地看待问题,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这样每一项课程都有学生探讨和参与的空间,将有利于将传统教学模式如教师一言堂,转变成互动多样的教学形式。

总之,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应用科研教学法的意义,并积极将科研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去,以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合格的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熊跃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理论解释与经验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1)

[2]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庄丽君.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4]杨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路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4(2)

[5]李晓凤.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者的责任[J].求实,2005(5)

[6]Katherinem.Dunlap.aHiStoRYoFReSeaRCHinSoCiaLwoRKeDUCation:1915-1991.JournalofSocialworkeducation,Vol.29,no.3(Fall1993),pp.293-301

[7]Johnpoulin.GoalsforUndergraduateSocialworkResearch.JournalofSocialworkeducation,Vol.25,no.3(Fall1989),pp.284-289

[8]袁琳.德国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以图宾根大学社会工作本科课程为例[J].社会工作(下),2010(10)

[9]钱颖一.论大学本科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1)

[10]鲁芒・C昆耶塔.契合文化敏感性方向的社会工作课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