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40

酒店管理趋势篇1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性化

一、“人性化管理”概述

(一)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要充分注重“人性”这一要素,以员工为中心,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资源,要尊重、关心、体谅、信任员工,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获得存在感、价值感,让员工获得自由发展。

(二)人性化管理的特点

1.教育化。即在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员工的培养,积极提高员工素质,最大化地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人性化的管理并不意味着放纵,而是倡导员工在合作与竞争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为个人和企业做出贡献。2.情感化。员工的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受到情感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员工的情感上意味着努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情绪,在交流和沟通中减少与员工的矛盾。情感化的管理能够使员工的情感有所宣泄,能够统一个人和企业的发展目标,促进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3.民主化。就是要给予员工一定的管理和决策权,认真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享有充分的权利,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4.自主化。即积极促进员工的自主管理,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为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员工保持足够的活力。

二、酒店人性化管理的必然性

虽然管理科学的发展时间短,但关于管理的实践却产生与人类社会的意识。从早期的原始管理到如今的人性化管理,并不是偶然。酒店是一种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是一种人对人的管理,所涉及的也多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酒店的服务对象是人,员工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到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顾客的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如今,酒店行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哪个酒店的服务质量低,哪个酒店就会被淘汰,而这取决于管理水平的竞争。随着社会的进步,酒店员工的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员工情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在酒店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员工个体的变化,努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酒店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拥有较多的优势,促进酒店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酒店人性化管理中的不足

与过去相比,目前的酒店管理中人的地位有所提高,但也仅限于如何获得员工和如何激励员工,而忽视了员工的个人感受,管理者所追求的仍仅仅是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增加,而忽视了员工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和员工的成长等人性化的目标。人性化的目标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而不仅仅是酒店盈利的手段,这些目标的实现,应建立在对员工个性全面的尊重上。如果只看到人性的缺点,这样只能使管理成为监督、控制,失去了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如果只看到人性的优点,这样的管理也会放松对员工的约束,助长人的私欲。在激励手段方面,如果只重视员工的物质需求,将金钱作为唯一的激励因素,往往会导致员工对金钱的过分追求;同样,也不能只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而忽视了员工生存的需要。总之,目前的酒店管理虽然认识到了人的作用,注重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加强了规章制度的约束,但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精神、利益的要求,导致员工的服务仅仅停留在外在的表现,而没有深入到内在的观念、态度中,员工始终处于被动和约束中,工作程序标准化、制度化,压抑了员工的创造性、主动性,不利于酒店的长远发展。

四、酒店人性化管理的实施

(一)要建立完善的人性化激励机制

完善的激励制度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各项工作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马斯洛的激励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低层次需要,因此,激励需要从个人出发按照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前进。例如,有的员工认真、稳重,可以安排其从事会计工作,有的员工热情、外向,可以安排其做销售工作。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如工资、补贴和福利等;精神激励包括是否受到尊重、是否收到信任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者缺一不可,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谈心理满足,心理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也能增加员工的收入。首先,要积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生存是员工的第一要求,他们离不开衣食住行,因此必须首先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物质需求包括:基本工资。基本工资要满足员工基本的生活需要,如果不能保证员工基本工资,员工的生活就会失去物质支撑。另外,有了基本工资后,员工会拥有一定的安全感,增强对酒店的信任,使其能够安心、专心的工作。另外,基本工资标准的制定要依据员工的工作能力、贡献大小等制定,会对员工实现很大程度的激励,促进员工各司其职、认真努力工作。例如,酒店迎宾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是酒店的“门面”,因此,要保证他们的基本工资,激励他们“笑脸迎客”。奖金。奖金是对员工超额劳动或增收的一种报酬形式,它较为灵活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成效,即多劳多得。津贴和补贴。补贴是为了弥补工作对员工所造成的损失,如餐补、房补、交补等。例如,有的员工上班地点距家较远,交通费成了员工一项较大的开支,这时酒店应该给予员工一定的交通补贴。福利。福利是员工收入的重要部分,且形式多样,如免费工作餐、生日宴会等。其次,要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安全的需要。酒店员工的流动性大,但每个员工都需要稳定的生活。因此,要积极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让员工看到清晰的未来,不必跳槽。例如,在与员工签订合同时,注明各项福利待遇及期限,同时,也让员工能够触及到升职、加薪的标准,这样他们才能够努力、安心工作。尊重的需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一直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例如酒店的迎宾员,只要有客人就要“点头哈腰”,而有的客人对他们“置若罔闻”,工作时间长了,一些员工可能会感到不被尊重。因此,酒店管理者要从自身出发,尊重员工,帮助员工树立服务信心,给予必要的赞美。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即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以酒店内的员工为例,有的员工做久了前台服务员,想从事客房销售,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要求,有的员工更喜欢与客户打交道,可以让他到前厅工作等。

(二)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

从宏观的角度看,酒店应当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工作环境。国内外的酒店管理实践表明,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够让员工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让员工得到较好的心理体验。一方面,酒店管理者要积极与员工沟通,关心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高对酒店的忠诚度;还要认真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依靠集体智慧促进酒店的发展。另一方面,管理者要信赖员工,员工讲的话要信,员工的工作要肯定,要尽量减少和员工之间的摩擦,如果他们整日疲惫于猜疑的环境中,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第三,要积极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如果某个员工对工作不满或混沌度日,他的不良情绪很快会传染给其他员工,导致整个酒店服务人员的消沉。调动员工工作激情的方法也很多,但最好的方式是将酒店的发展和员工个体发展相统一,因此,要尊重和善待员工,实施一系列的措施,让员工相信自己是酒店最宝贵的资产。例如,管理人员可以定时开展以员工生活、工作为主题的活动,如小型聚会、联欢会等,让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亲密的关系。

(三)努力培养员工的创新力

酒店是在不断发展的,管理也必须与酒店发展的目标相适应。酒店的不断发展要依靠员工发挥创造性,因此要积极培养员工的创造力。一方面,管理者要理解创新的涵义。对酒店来说,创新意味着为顾客提供更加优质、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不能拘泥于传统的酒店服务。只有管理者充分理解了创新的涵义,才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另一方面,要积极调动员工的创造性。要创新人才计划,根据酒店发展的要求和不同岗位的性质吸收和培养不同素质的人才,例如,酒店为了提高前台的服务质量,可以招聘形象好、表达能力强、有耐性的女性员工;要创新人才评价标准,不同岗位的员工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前厅部为顾客提供订房、入住登记、咨询等服务,客房为顾客提供住宿、洗衣等服务,餐饮为顾客提供餐饮服务等,因此,不同岗位员工的评价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要独特化。

(四)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员工也承担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员工大都希望能够提高自己各方面待遇,获得更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作为酒店来说要想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缩小员工的期望值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酒店面对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如何做到既能保证酒店的利益,同时又能使得员工满意,恐怕很重要的一个举措便是让员工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的按部就班为积极主动热情的去投入到工作中,这样就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了。除了应有的物质奖励之外,重视对员工软件的建设也是很重要的。首先,作为酒店就要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员工掌握了足够的高水平专业服务技能,才会从根本上促进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要积极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一方面,要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管理者要做好学习动员,让员工认识到自身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让员工自觉参与培训。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学习体系。要为每一位员工提供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机会,保证公开、公正。要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要关心员工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五、结语

随着酒店行业的发展,各酒店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果管理者墨守常规,必然导致酒店服务质量的下降,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酒店要积极实施人性化管理,重视员工的人性,实行“人本化”管理,以员工为中心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这是酒店未来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沈丽霞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田喜洲.论酒店管理中的人性化趋势[J].商业研究,2005(1).

酒店管理趋势篇2

关键词:旅游;酒店管理;管理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的变化。旅游作为一项放松身心的休闲文化活动,得到了时下人们的普遍喜爱和青睐。在旅游业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人们对旅游链条上的重要一环——酒店也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和厚望。这对于酒店业来说,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个更高的挑战。基于此,酒店就要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与时俱进,使之更契合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充分认识到创新管理对于要想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实现持续发展,酒店就要认识到在旅游新趋势下进行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实行科学的策略促进酒店管理工作改革,以此来提升酒店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酒店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酒店管理在旅游新形势下的创新思路

(一)酒店服务管理的创新

酒店是游客休息和餐饮的驿站,酒店服务的目标就是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因为游客分为不同的类别,因而需求也会不同,比如,婴幼儿会更需要安静、充满童话色彩的服务内容,老人会更需要行动方便、细心周到的服务内容,所以,酒店服务要从人文角度出发,配备相应的服务和设施来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给游客留下温馨的人文关怀和宾至如归的感觉。此外,酒店还要将优秀的管理和人性化的设施,借助各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推广,并把酒店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酒店服务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给客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这也是酒店塑造自己的品牌,吸引游客二次消费,提升酒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经途径。

(二)酒店文化管理的创新

文化体现了酒店的特色和发展理念,这也是能否给游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影响游客选择是否入住的关键。因此,酒店必须注重酒店文化管理的创新。在酒店的装修装饰中,酒店要体现出本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色,将地方的风情和民族文化的特点融汇到酒店的装修设计细节中,以提升酒店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游客入住后,能够从酒店内外领略到本地的文化风情,感受到酒店的人文关照。文化是酒店的灵魂,创新酒店文化管理,才能打动游客的心灵,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

(三)与旅游文化融合的创新

当下酒店的迅猛发展主要依赖于旅游业的发展,因此,酒店在管理融合创新时有必要与当下的旅游文化相融合。除了将酒店环境、服务与旅游文化相融合外,营造酒店入住文化氛围,提供旅游服务,融合旅游经营项目也是与旅游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方式。将酒店管理与旅游文化相融合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心理和旅游需求,符合当下酒店业的发展规律。

二、促进酒店管理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酒店服务意识

对于酒店来说,接待的入住游客,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到本地并入住酒店的,所以,酒店在服务上一定要体现出自己的品牌魅力和服务的独特之处,给游客带来与众不同的享受,给游客留下难忘的印象,进而通过游客实现口碑宣传,进一步提升酒店的入住率。作为服务行业,酒店的服务质量是酒店发展的关键因素,酒店必须在服务上进行创新,强化员工的主动服务意识,根据游客心理和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以此来提升酒店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价值。国外很多知名酒店都拥有自己的酒店文化,这也是吸引更多客户入住的重要因素,酒店也因此不断提升市场占有份额和经营效益。加速酒店管理与文化的融合,建立独具特色的酒店文化,感染入住客户以及酒店员工,抓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提升酒店入住率和行业声誉,打造行业品牌。

(二)注重酒店文化建设

酒店文化建设是酒店发展的基础,代表了酒店的形象,也是客户对酒店评价的重要元素之一。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也日益提高。游客对酒店功能的要求,也不再像以前一样只要能满足住宿和餐饮就可以,现在,游客更注重酒店的品味和文化氛围。一般来说,游客更愿意入住文化底蕴比较浓厚的酒店,因为这样的酒店在服务上更加文明、周到、温馨、舒适,而且也能彰显一定的身份。酒店加强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文化建设,以此来塑造员工形象,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酒店服务。其次,要营造具有文化气息的酒店环境,使游客能从酒店的每一个细节上,感受到酒店独特的文化意蕴。

(三)进行联合服务创新

联合服务是酒店发展的主流趋势。现在,人们更希望酒店提供综合性的服务,而不只是单一的住宿和餐饮功能服务。酒店通过联合其他各服务机构或组织,能给入住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可靠的服务,提升酒店的服务价值。比如,酒店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与餐饮单位、旅行社、汽车租赁公司、快递公司等合作,为游客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才能更有效地实现联合服务价值。

(四)拓展服务项目

全方位的服务也是人们选择入住酒店的重要参考条件,只能为客户提供住宿服务的酒店很难在行业中立足。拓展酒店服务项目主要是根据酒店住户的群体性质决定的。例如,建设在旅游城市的酒店接待的基本是旅游者,酒店可开拓与旅游需求相关的连锁服务,为住户提供旅游指南、票务及美食指南等服务,而处在商业区的酒店接待的一般都是出差或者有商业需求的客户,酒店可为其提供票务、会议项目等服务。

(五)实行全方位酒店管理

全方位的酒店管理,具体来说,就是以酒店管理制度建设为基础,根据客户的满意度来提升酒店管理和服务质量。为此,酒店就要在管理方面多借鉴一些国、内外先进的酒店管理经验,按照现代酒店管理模式,从全方位对酒店管理进行创新改革,从而提高酒店管理的质量和效益,为酒店的经营发展提供立体保障。

(六)提高酒店员工素质

酒店的员工不仅代表了酒店的形象,也体现着酒店的品位和文化。因此,酒店进行管理工作创新,就必须要提高酒店员工的素质。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员工管理制度,明确部门分工和协作关系,实现权责清晰,责任到人,使酒店员工管理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服务的热情。再次,要建立完善的绩效激励机制,对于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合理的激励,比如奖励、晋升等,以此来调动酒店员工在服务工作上的创新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是酒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财富,酒店管理者只有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才能使员工在职业素质和素质修养上得到提升。要定期举办酒店服务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定期组织员工到先进的酒店参观学习,激发员工在服务工作上的创新意识;定期举办酒店员工服务知识和服务能力比赛,促进员工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酒店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在酒店管理工作上不断进行创新,以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更加优质的服务。要实现酒店管理工作的创新,就要以人为本不断提升酒店服务水平,加强酒店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以此来塑造酒店品牌,推动酒店健康、良性、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佳.新趋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J].中国商贸,2013,11:78-79.

[2]易畅.旅游趋势革新下的酒店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商贸,2013,33:148-149.

酒店管理趋势篇3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一切管理活动应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展开,管理中应充分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对其从各方面予以关心、爱护,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使他们在工作中体验归属感、价值感,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就在于“把人当人看”,从而使得员工愿意怀着这种满意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进而直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人性化管理具有三个特点:承认人性的自然属性,满足人性自然属性中的基本需求;承认人性的社会属性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承认人类自然属性和其心灵意识中有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天性。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与方式,与传统的“军事化”、“模式化”管理相比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也是现如今许多企业能保持持久生命活力的根源。实行人性化管理应该使管理者意识到,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企业的利润,更应该注重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工作效率,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标。酒店是一种服务性行业,它的产品就是为宾客提供服务。

在酒店的日常工作中,员工特别是普通一线员工直接与顾客接触的,为顾客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而员工的素质、态度、心情与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有密切的直接关系,它直接关系到顾客对酒店和满意度和形象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酒店的经营成果。因此,酒店经营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人的管理,如果让酒店员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随着酒店业的快速发展,顾客对酒店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要求层次也越来越高,如果酒店不能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所以,酒店的管理工作重点应放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酒店管理者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引入到对员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管理中,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酒店员工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质量,达到让员工满意、顾客更加满意的双赢目的。在现代酒店的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已经逐步上升为企业的主要管理理念。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酒店中的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直接与客户面对面沟通交流,为客人提供最直接的服务,实际上就是是酒店服务的形象代言人,代表着酒店去接待宾客,为其服务。员工的工作态度、情绪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工作效果和效率,进而影响顾客对酒店的印象和满意程度。酒店要想为顾客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就必须充分考虑员工的需要和意向,使员工愉快开心地为客人提供发自内心的高标准服务,这就要求酒店管理者具有人性化管理的意识和理念。

员工并不是简单的劳动主体和劳动成本,而是酒店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和酒店长久发展产生回报的人事保障,尊重员工就是尊重酒店,尊重自我。管理者要要多和员工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关注他们的想法,对员工表示关心和爱护,他们对于所在部门和整个酒店的发展和成功至关重要,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一员。要大力倡导“人性化管理、员工第一”的理念,要使“只有愉快的员工才会有快乐的客人”的思想深入每位酒店管理者之心。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那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普通的员工,主宰着企业的命运,把握着企业的兴衰。”在管理中,酒店要从以管理者为中心向以员工为中心转变,酒店的各个管理职能都要以人为本、注重员工情感。

二、转变观念,在规范酒店各项制度的同时,加强与员工的情感沟通。

任何方式的管理都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管理也必须以规范的制度为基础。如果忽视了管理制度,就会出现无组织、无规范、无纪律、乱搞人情、难以管理的现状,就难以在管理中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就会挫伤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缺乏规范的制度约束,人性的弱点和不合理行为就会逐渐显现,必然会导致管理的混乱和酒店工作的无序。人性化管理需要制度来约束,但这个制度的制订必须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精神和理念,要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管理的人性化,不能只重于惩罚,而要将人性化与制度化统一起来,员工才能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规范服务。

对员工既要有严格的控制和约束,也要对其进行情感管理和交流。在以前的酒店管理中,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这种关系下的员工几乎没有发言权,管理人员对员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一般是指责和批评,而给予理解和心的较少。持续的发展导致上下级出现紧张的关系,严重影响到部门的正常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酒店业也有了大跨度的发展,经营管理理念也逐渐改变。管理人员要与员工有情感沟通和交流,注重员工的情绪变化,时刻支持员工的工作。员工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应该帮助解决,而不是单纯的指责和批评。同时不论批评员工还是表扬员工都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场合。管理要讲究“人情味”,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员工、关爱员工,也有助于消除某些员工对从事服务工作的“自卑”心理,个别员工的自卑情绪往往会影响到其他员工的工作状态。

情感化管理还应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员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提出自己对酒店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让员工明白自己的重要性,与酒店建立亲密的关系,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强化内部沟通,确保酒店内部工作上传下达的顺畅与及时。

三、重视员工培训,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抱负。

培训员工,是酒店管理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不仅能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使员工接受酒店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念,还可帮助酒店吸引和留住最好的员工。一些有志于在酒店业长期发展的优秀员工,他们会选择能给予他们各种技能和知识培训,进而促进个人发展的酒店来工作。只要酒店重视员工培训,把培训和发展视为酒店在员工身上长久投资的一个持续过程,员工就会把酒店作为自己发展事业的广阔天地,从而就会努力工作,对酒店也有着短期和长期的积极影响。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也是最大的追求。每位员工都有自我实现之梦,都希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职业生涯发展的升华。因此他们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了自己和酒店的目标而不断努力。在新的经济条件下,酒店员工需求的方向逐渐向个人发展、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转移。当员工的个人发展在酒店中得以实现时,员工就会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宿感和集体荣誉感,并且愿意为企业多作贡献,付出一切。

四、加强酒店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用企业文化来提高酒店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尤为重要。好的企业文化是酒店无形的资产,它不仅能挖掘出每位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士气,而且能够巩固酒店团结,加强沟通,所带来的是互助协作的工作态度、集体智慧的综合效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酒店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酒店管理者在经营管理必须重视人性,将人性化管理理念应用到对员工的管理中,完善酒店管理系统,使酒店的员工更加忠诚,酒店的顾客更加满意,是酒店在竞争中获胜的有效途径。人性化管理模式既符合酒店管理,又受到酒店员工欢迎,它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清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性化管理一定会在我国酒店业中得到更好的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丁新。饭店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酒店管理趋势篇4

摘要:作为一个服务密集型行业,财务管理是酒店经营管理的核心部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何防范财务风险便是首当其冲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当前“去公务化”的环境下,酒店必须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在财务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消除企业潜在的风险,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保持企业高速、健康发展态势。

关键词:酒店;财务管理;趋势

随着社会中小型商务活动日益增加、大众化休闲旅游度假时代来临,酒店业务在我国迅速兴起并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去公务化”的经济环境下,酒店经营管理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实条件下,酒店的财务管理将面临哪些新趋势,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实现管理突破等等,都是本文基于我国酒店现状条件下的研究重点。

一、影响酒店行业发展的因素

首先是国家政策影响。从酒店开发角度来说,过去5~10年间,二三线市场中五星级酒店的集中开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地政府对此的鼓励和刺激,从而导致供给过剩。以2013年中央政府带头推行的缩减政府消费为例,就已经对高档酒店中的住房及餐饮业造成了一定冲击,同时使不少酒店的客源结构也产生了变化。其次是供求关系,绝大多数一二线城市酒店市场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严重的高端酒店供给过剩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甚至已经延伸到三线及四线城市。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在特定经济环境下,当市场需求暂时趋于疲软时将变得愈加凸显。最后是管理公司以及品牌选择。如今我国酒店市场上的管理公司及品牌可谓百家争鸣。但随着业主对酒店投资和开发越来越理性的态度,以及酒店管理公司在品牌签约方面存在的数量和地域上的限制,双方都在趋向于更慎重地审核项目与品牌之间的匹配度,并在项目前期就争取达成对定位和期望值方面的共识。

二、酒店财务管理的新趋势

1.信息化管理成为酒店财务管理的新特征信息技术、信息产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商务方式。信息革命给传统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给酒店的经营运作模式、思想观念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应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健全财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对酒店而言,财务管理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积累、总结与创新程度。在当前网络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财务管理已经远远超出了酒店企业的传统模式,酒店的财务人员不再局限于转账、报表和资金调度等事情。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极大地开阔了财务人员的视野,所接受的新观念、新知识、新管理模式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掌握,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酒店成本管理扩展为战略成本管理

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要想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强化成本管控。传统的成本管理更多的是局限于“节流”,而与“开源”方向联系得较少,更偏重于节约自身运转的费用和消耗。但事实上,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下,节约成本总会有一定的限制空间,不可能成为酒店成本管理的永恒核心。对酒店而言,其经营性质就是为了给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具有特色的服务产品,物料消耗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而顾客将关注的重点更多放在了服务产品的质量与个性。在以顾客需求为主导的经营理念下,成本管理就必须将顾客等外部因素纳入其中,成本管理的概念就延伸至战略成本管理。将传统的被动式成本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的战略成本管理,以提升酒店的经营管理效率。

3.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管理的转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酒店行业的资本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酒店的无形资产成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对象。在酒店以往的发展中,酒店的竞争主要靠酒店有多少资金、有多少客房以及酒店的装修程度等,往往忽视酒店软实力对酒店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软实力才是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酒店的品牌、信誉、知名度以及社会公众的评价都对酒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很多的酒店管理者也意识到了无形资产的重要性,酒店财务管理的重心也逐渐转移到无形资产管理上面来,把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作为酒店财务管理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和方面。

三、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1.加强信息数字化管理,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处理在科技技术快速发展的当前,网络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早已深入人心,未来其相互联系还将更加紧密。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酒店财务管理首先就要加强网络的安全意识与管理,为网络财务形成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当前酒店信息化与财务管理还存在难以协调的部分,这主要是由于财务管理方面的软件开发还较少,市面上还难以找到适应酒店管理需要的财务软件,现有的财务软件其功能又不够智能化与人性化。

2.引入战略成本管理,完善现代酒店成本管理体系要想在酒店行业获得行业竞争力,酒店企业必须要引入战略成本管理概念,并以此为基点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现代酒店成本管理要求酒店脱离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建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通过全方位成本管理,实现物资和服务产品流程的统一,这也是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的一种有效融合。战略成本管理相较于传统成本管理,可以突破微观层面的局限,而把重心转向酒店整体战略管理,通过物资管理流程、外部采购模式、服务产品的细分和定位、财务管理方式等成本分析,从而有利于酒店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模式,正确处理酒店发展与成本管控的关系,进一步提高酒店经济效益。

3.锁定酒店无形资产价值创造功能

当前酒店财务管理的对象及重心更偏重于有形资产的管理,绝大部分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减少资金占用额度。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已明显体现出来,酒店财务管理需要将无形资产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对酒店而言,其产品和服务具有无形性,是一种无形资源,酒店的品牌商誉、柔性服务以及智力资本等都将成为酒店经济增长点的新内容。

4.加强财务组织能力,优化财务资源配置

优化财务资源配置是提高财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其具体内容包括:(1)参与更大范围的财务指导与控制;(2)实施财务重整和优化,如开展erp等;(3)网络业务的财务调控与管理;(4)创建学习型组织,实施酒店组织能力的综合评价等。

5.提升酒店财务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

在西方酒店业的高层管理者中有这样一种共识:酒店的员工是酒店的内部客人。我们必须从员工招聘、开发、培训与激励方面塑造竞争优势,通过有效地培训使人力资本升值,采取激励手段激发财会人员的潜能,增强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提高酒店的理财效率,使酒店获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佳桌.试论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财经界,2014.2.

酒店管理趋势篇5

在酒店管理专业当中,人性化管理是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它是指酒店在对自身开展管理的过程中,以“以人为本”概念作为核心,并且告知酒店工作人员,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发挥更大的积极性。简单地说,酒店的人性化管理是凭借对酒店员工的重视与尊重,并且在具体工作中对员工所表现的关心和爱护,让员工能够感受到酒店对自己的关怀,由此让员工对酒店产生很强的认同感。具体的讲,在酒店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要素主要涵盖有以下几点。首先是情感管理,它指的是酒店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内心的关注,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酒店当中的巨大存在价值和酒店对自己的重视,由此缓解员工在工作工程中的不愉快情绪,让员工有更强的工作积极性。其次是自主管理,自主管理是酒店开展人性化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指酒店在自身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允许员工按照工作内容的要求,自主进行工作计划和工作步骤的制定。自主管理尽管在形式上属于“自己管理自己”,但实际上依然是酒店凭借制度和规则来实现的“上层对下层的常规管理”。但是正式因为在管理形式上的巨大变动,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个人状态。最后是文化管理,它是酒店管理的最高形式,凭借酒店文化的建立和普及,让酒店员工的行为、价值观能够和酒店本身形成高度的统一。同时凭借文化感召的办法,让员工从内心由衷对酒店文化实现认同,让员工真正在思想层面上,认为对酒店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分力量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

二、酒店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酒店管理中,“人”起到核心作用酒店在日常运营管理的过程中,总会涉及到“人”的话题,这里的“人”不但是指酒店的客户,更包括在酒店当中工作的员工,只有针对这些员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才能让员工从内心上和行动上为酒店进行劳动,才能让酒店拥有更好的口碑。酒店属于典型的服务类行业和劳动情感密集型行业,首先,酒店的服务对象是有情感诉求的顾客,酒店员工为其带来的服务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程度。其次,员工的个人情感能否对酒店的运行有所帮助,也是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基于这一背景,员工对酒店的满意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客户对酒店的满意程度。所以酒店需要为客户提供最为满意的服务,人性化管理是必须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二)酒店管理当中的人性化管理尚存问题当前我国酒店和改革开放初期进行对比,的确在服务质量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依旧存在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特别是大量酒店在管理过程中都把注意力放到了怎样得到高素质人才这一方面上,这种思想虽好,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效果却很一般。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酒店工作的员工是有感情的“人”,酒店只顾及未来的发展,没有从根本上来理解现有的员工,很难让员工从内心中产生对企业的认同。

三、在酒店中推行人性化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了解到现代酒店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人性化管理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怎样科学开展人性化管理,便成为了酒店管理者所必须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一)健全人性化管理思想在酒店日常管理过程当中,一项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首先需要做的是管理理念上的统一,酒店当中一个部门或者小组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是很难最终在整个酒店得到推广普及的。即便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若不能得到员工的高度认同,管理者也很有可能无法开展这一制度。怎样合理使用这些权限,酒店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人性化管理的办法进行制定,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存在有客观差异的,酒店如果用制度来进行规范,那是很难实现的。所以,首先必须要在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上开展强化,并凭借人性化管理思想的普及,让酒店从管理者到员工都进入到这种管理氛围当中。让酒店能够在运营过程中,有更多的员工认同酒店的管理模式。(二)强化对酒店员工的人性化管理教育酒店对员工所开展的培训工作主要是建立在以下两点,首先是凭借培训将酒店的人性观管理模式传达给员工。其次是凭借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员工能够更好地彰显出个人价值。酒店的管理思想除了需要让酒店当中的管理层认同以外,更有必要把这一思想渗透到员工当中,这样才能让员工对酒店的管理产生高度的认同。再有就是,在酒店当中,员工的个人要求往往来自多个层面,但是一定涵盖有个人价值这一类。同时组织行为学理论早已告知酒店管理者,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个人追求的最终目的。凭借培训的办法,让员工认识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酒店的经营状况有直接的关系,让员工的思想得到深化。

四、结语

酒店管理趋势篇6

一、绿色酒店概念的提出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行业也就是第三产业占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撑。而在第三产业当中,旅游业更是劲头十足的一个方面。而在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就是酒店业。有数据表明,截止2005年底,中国星级酒店数量超过12000家,酒店从业人数约为150万人。这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产业。作为人口集中、人流量大的聚集性消费产所,酒店不知不觉消耗了许多的能源和物质。可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写道:“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当今社会和政府大力号召勤俭节约的大背景下,资源节约、减少浪费不仅仅是责任的要求,更是酒店自身所需要的。资源节约不仅仅为建设资源型社会带来帮助,更减少了酒店不必要的支出,增加了酒店自身的盈利空间。而“绿色酒店”概念的提出恰恰响应了这个时代社会及酒店自己对自身的要求。顾名思义,绿色酒店是指那些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舒适、健康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又能充分的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要求的酒店。

二、绿色酒店发展趋势总结

(一)国外发展趋势总结

绿色酒店最早见于二十世纪80年代末的北欧的一些国家,比如德国。慢慢进入二十世纪后期,很多欧洲国家的酒店慢慢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他们就相继展开了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其中内陆酒店集团是最早进行这方面尝试的酒店之一,他们在1988至1995年间通过相关尝试减少了能源开支成本27%,这无疑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后来,这种绿色酒店的概念慢慢被全球接受,甚至成立了全球性的相关组织。当然,在绿色酒店标准化认证方面也展开了积极的尝试。1995年,加拿大全国酒店协会授权加拿大泰勒乔斯环境服务公司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酒店业的“绿色”分级评定标准,这无疑展开了标准化的有益尝试,给愿意建设绿色酒店的人提供了可量化的模式,有益于展开积极推广。

(二)国内发展趋势总结

而我国也于上世纪90年达末开始了积极尝试,虽然刚开始只是在上海等一些一线城市,但这种方式很快风靡全国,渐渐成为酒店业一种趋势。至此,我国也慢慢开始建立绿色酒店标准化评价、建设等制度。时至今日,绿色酒店无疑是今后酒店发展的一个方向,展开此方面研究意义重大。

三、绿色酒店发展趋势展望

虽然绿色酒店不仅对社会有利,也节约了酒店自身的开支,可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地方。虽然绿色酒店是大势所趋,也要看到很多酒店管理层相关意识很单薄。他们认为绿色酒店只是口号而已,并不会带给酒店什么改变。也有一些酒店虽然意识到绿色酒店的益处,但是他们考虑到许多顾客追求奢华的享受,他们往往不敢进行相关尝试。就此,笔者对绿色酒店发展的趋势提出几点意见。

(一)积极改变酒店管理层观念

不论社会如何呼吁,政府如何倡导,真正的实施者是酒店管理层,我们要首先做好酒店管理层的工作。政府就要一方面积极做好相关政策的鼓励,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鼓励一部分做出优秀示范。只有看到实际的效益,管理层才会愿意主动去改变,去尝试。

(二)消费者也要改变不良消费观念

很多人认为我来到星级酒店就要享受星级服务,而他们认为的星级服务就是“一次性”的用品,华丽的装饰,闪亮的灯光。这就需要社会和媒体积极倡导绿色消费观念,只有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发生改变,酒店管理层才会做出相应改变来迎合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要从追求奢华、绚丽到享受“低碳”、“环保”的生活。

(三)完善相关法制法规及标准化建设

绿色酒店不仅仅是酒店自身需求,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为了更好推进绿色酒店建设,必须完善相关法制法规建设,使绿色酒店慢慢取代以前的浪费现象。而为了更好推进建设,也必须完善相关标准化建设。由于绿色酒店是新的尝试,所以必须做好标准化建设,这样才能更好推广。

(四)新技术的应用

绿色酒店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头上的呼喊概念而已,更是一个可以看到实际发生改变的发展。先进的技术是解决酒店资源过高耗费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是能够节约资源,避免和减少环境污染。可以说,先进的技术既能够保证酒店的“绿色”,也能真正带来收益,减少酒店的后顾之忧。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企业和酒店管理层做好先进技术的研发工作,使绿色酒店不仅有利于社会,也有利于自身,变成双赢的行为。

四、结束语

酒店管理趋势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化的新材料、新设备技术的运用,新概念酒店逐渐取代传统的酒店。当前,我国酒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国外酒店凭借着其自身的信息化技术、资金和管理的优势上迅速的抢占了中国高端酒店的市场,也加剧了酒店行业的竞争趋势,使得我国本土酒店不得不改变策略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国际酒店的进入给我国的酒店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据统计国际酒店集团在国内的酒店多达300多家,引进的品牌将近50余个,国际酒店每年在我国的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促使着更大品牌的国际酒店落户中国市场。给中国本土酒店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了解自己缺陷所在,通过引进和构建新的模式和方法不断的改进我国本土酒店的管理模式,着重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的本土酒店的品牌,积极有效的扩大市场的占有率,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本土高端连锁酒店管理模式的分析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房地产业与酒店管理相结合。中国的酒店产业在中国是个特殊的行业,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加快,各个地方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动了酒店产业的国际计划进程,对于酒店产业发展,其投资的主体也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房地产产业参与酒店的管理和经营最为明显。同时,还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形成各个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二者相结合的模式,改善了单一的经济体系,实现了全面发展。

(二)专一化战略,秉持高端理念,打造品牌形象。酒店的品牌是酒店发展的目的所在,同时也是酒店发展的前提条件,国际竞争力就是品牌的竞争力,着重打造酒店品牌,不仅是酒店自身的需要,也是顾客的需求所在。因此,更应该实行专一化的战略目标,采用高端发展理念,注重品牌竞争力。从酒店的自身努力挖掘关于其本身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进而实现与酒店品牌的营销相结合,以酒店的品牌和优质的服务作为酒店发展的保障,形成酒店自身的特色,综合分析市场,满足酒店顾客需求,掌握酒店发展行情,实现酒店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升服务水平。酒店的管理工作异常复杂,这就要求在管理上进行人才的整合,保证各个岗位的合理性,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鼓励的机制,进而提升服务的水平,促进酒店的全面发展。着重对于酒店员工的培训工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成为酒店管理的专业人才。在管理和经营中对于能力的考核采用双效的考核体系,制定标准的工作手册和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加强薪酬管理,严格监督各个部门,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创立机制的分配结构,从而稳定经营目标。以汉庭连锁酒店为例,树立核心竞争力意识。

三、对中国酒店管理业的启示

(一)推广带资管理,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产业规模。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根据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努力推进酒店产业和旅游之间的合作,促进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相互协调发展。众所周知,旅游行业属于综合性产业,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社会的普及面较广,因此,更应该扩大发展空间,努力抓住这一契机,使酒店产业的发展壮大。着重营造酒店品牌,做好品牌推广,深化改革,占据市场影响力,走品牌营销战略。

(二)全球化的背景下,尝试“走出去”,开发海外市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加快,我国的经济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我国的酒店管理应该进一步注重与国际化接轨,根据酒店的结构调整,改革内部体制,进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与国际酒店产权的置换,从而取得国际酒店的经营权。发展“走出去”战略目标,开发海外国际化市场,面相世界,成就未来。

酒店管理趋势篇8

随着劳动力成本、物业成本、店面成本等因素持续增加,成本摊薄利润,上市的经济型酒店为了在资本市场上获得高额回报迅速拓展市场,但同时又面临外资品牌的强烈冲击。中国经济型酒店将面临一场空前的挑战,站在十字路口的经济型酒店巨头们应该何去何从。

一、企业介绍

经济型酒店又称为有限服务酒店,采取连锁方式经营,以中小商务者和大众旅行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房间为唯一或主要产品,价格相对低廉(低300元人民币),环境舒适,卫生达标,服务规范,硬件合格,是一种高性价比的现代化酒店形态。

如家酒店集团创立于2002年,2006年10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是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酒店,旗下拥有如家酒店、和颐酒店、莫泰酒店、云上四季四大品牌,截至2014年3月已在全国300座城市,拥有连锁酒店2300多家,形成了遥遥领先业内的国内最大的连锁酒店网络体系,并以4.2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入选中国品牌100强,位居酒店行业之首。

汉庭酒店集团是中国国内第一家多品牌连锁酒店管理集团,自2005年创立以来,在长三角、环渤海湾、珠三角和中西部发达城市形成了密布的酒店网络。截至2013年底,已在中国超过200个城市里已经拥有1400多家酒店和30000多名员工,旗下拥有6个酒店品牌在全国为宾客提供从高端到平价、商务差旅到休闲度假的住宿体验2010年3月26日,华住酒店集团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2012年世界酒店排名中,如家酒店集团排在第10,汉庭酒店集团排在第16,首先我们来看2013年两个企业公司规模的比较,具体如表1:

表12013年如家与汉庭公司规模比较

总资产

(百万元)客房

(间)主营业务收入

(百万元)净利润

(百万元)

如家9652.682140175961.65196.22

汉庭4211.411136504168.63279.86

――表中数据摘自新浪财经

从资产规模、客房总量、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来看,如家酒店集团都要优于汉庭酒店集团,那是否说明如家酒店集团具有绝对优势呢?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而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个财务指标是从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对资本收益状况的进一步考察,从耗费角度补充评价企业收益状况,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越好,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2010至2013年如家酒店集团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0.0880.0500.094,汉庭酒店集团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0.0500.0730.100。整体上汉庭酒店集团的成本费用率高于如家酒店集团,说明汉庭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那么,如家酒店集团(以下简称如家)和汉庭酒店集团(以下简称汉庭),谁更具有发展潜力?接下来从财务报表的不同方面对两家企业深入分析。

二、公司整体质量比较

本文从财务风险、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角度分析

1.财务风险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和保证程度,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衡量企业偿债能力的两个重要指标,有助于投资者全面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流动比率过低,表明企业没有足够的流动资产偿还债务,企业财务风险大,不利于债权人;比率过高,说明资本使用效率不高,经营者较为保守,不善于利用短期资金盈利或举债经营。流动比率一般保持在2较为稳妥,速动比率为1较为适合。2010至2013年如家的流动比率分别是3.101.120.730.94,汉庭的流动比率分别为2.461.480.860.74;如家的速动比率分别是3.071.100.700.93,汉庭的速动比率分别为2.431.440.830.72,变动趋势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流动比率趋势图

图2速动比率趋势图

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我们可以看到,两家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值都没有在安全区间而且波动较猛,说明企业用其资产偿还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的能力不强,财务风险较大令我们担忧。总体来看,两家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近几年各集团大规模开拓市场,抢占客源有关。

2.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公司赚取利润的能力,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之一,它体现了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是反映企业多方面情况的综合指标。把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情况结合起来,对比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快于净利润增长率,说明净利润率下降,公司盈利能力下滑,反之,如果净利润增长率快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净利润率上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强。2011至2013年如家的净利润分别为351.53-26.78196.22,汉庭的净利润为114.83174.89279.86(单位:百万),具体数据如图3所示。

图3净利润分析

总体趋势表明,汉庭的净利润高于如家。如家的营业收入每年持续增长,企业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为什么利润质量不及汉庭并且在2012年出现亏损呢?对比2011年和2012年的财务报表,发现其运营开支总额剧增17多亿,在年报中显示,2012年全年入住率为86.1%,低于上年同期88.8%;在衡量酒店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RevpaR(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中,如家全年RevpaR为144元,低于上年同期152元。

2011-2012年,过于激烈的行业竞争导致如家的盈利水平出现如此大的波动,短暂的两年里,如家、汉庭以及其他品牌完成了从“百家店”向“千家店”的扩张计划,甚至很多酒店的房间数量低于100间,这表明经济型酒店的市场已经趋向饱和状态。如果企业之间过度地比拼集团规模和加盟店的数量将会使酒店行业陷入红海竞争,同时由于管理方式、绩效考核机制没能及时跟进导致服务水平、卫生安全等指标大幅下降,最终的结果是顾客流失、入住率下跌、利润下降。

3.发展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可以从销售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两个方面分析。

(1)销售增长率

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扩张增量资本和存量资本的重要前提。销售增长率的值越大,表明其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2011至2013年如家的销售增长率分别为0.250.460.10,汉庭的销售增长率分别为0.290.430.29,其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

图4销售增长率分析

如家和汉庭的销售增长率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汉庭的销售增长率普遍高于如家,且波动比如家小。2012年是两家企业发展最快的一年,但是这一年的跑马圈地只是在短期内创造了企业的销售业绩,2013年两家企业的销售情况不容乐观,如家的客房总量比汉庭多,但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剧烈的下滑现象?对比两家企业已开设的分店数量,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2014年6月各城市已开设的酒店数量

北京杭州天津大连重庆芜湖洛阳

如家1367455312364

汉庭1056540232188

――摘自官网数据

以如家酒店为例,2011年的平均入住率为89%,而2012年第一季度的最新统计,平均入住率为81.5%。从表2两家企业的门店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如家酒店在一线城市加盟店的数量远远大于汉庭,这种运营方式很容易导致需求饱和。相对来说,汉庭选择蓝海战略,在抢占市场份额中一步步迈出稳健踏实的步伐,做到了“深入”而“专一”:它先于如家转战莆田、金华、芜湖等二三线城市,以省市为单位先于竞争对手铺好服务网络,每家店面都基本实现了wiFi全覆盖,提供复印、洗衣等增值服务。而当时如家多数加盟店的营运能力参差不齐,仍然停留在宽带上网,提供有限的住宿+餐饮模式服务,客户体验不尽如意也是影响酒店销售的重要原因。

其实如家的企业经营战略并没有错,扩大市场占有率能够增加盈利点,增强抗风险能力,但是在现实操作中扩张盲目、过急、过散,其业务优势不显著,贸然入局,受到重创是在意料之中。

(2)股权资本增长率

股权资本增长率反映了企业当年股东权益的变化水平,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财务指标。股东资本增长率越高,说明企业资本积累能力越强,企业的发展前景也越好。经计算得出2010至2012年如家的股权资本增长率分别为0.4080.0230.120,汉庭的股权资本增长率0.0610.0980.142,具体数据如图5所示。

图5股权资本增长率分析

总体来看汉庭的股权资本增长率逐年提升,企业资本积累能力逐步增强,其稳健的增长态势使股东权益得到安全的保障。而如家的波动较大,未来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汉庭酒店曾在2007年首轮融资8500万美元创下了服务行业首轮融资纪录,如家酒店也在2009年融资5000万成功上市。股权资本增长率代表股东持有企业未来财富的情况,该指标越高,越利于企业赢得投资者的青睐,通过市场融资,企业有了更充足的资金以支持更快速发展。同时,更多优秀投资人组成的智囊团也会给企业带来更多国际管理经验与资本运作思路,有助于企业继续领跑经济型酒店市场。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如家集团的资产规模、职工人数要胜于汉庭集团,本文希望通过分析两个企业的财务报表找到经济型酒店行业发展进入瓶颈的原因。研究发现高速扩张,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导致酒店总体利润下滑,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前行,经济型酒店的市场依然在不断发展,合理扩张、标准化经营、财务质量安全是酒店行业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

2.针对酒店管理方面的建议

(1)健全酒店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酒店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管理酒店的资产和资金,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企业乃至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建立科学完整的成本预算体系,把运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参与到预算的制订--执行--反馈的全过程,让管理层及时了解酒店的成本预算执行状况。同时,根据酒店在上一阶段的成本预算执行状况制定下一阶段的成本预算方案,并弥补财务漏洞,使新的成本预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2)提高企业隐形资产质量

高标准的服务质量是酒店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逐步提升店内基础设施,开发增值服务,提高顾客的舒适度与满意度,避免企业之间陷入同质化竞争。同时努力做好现代酒店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提升酒店全体员工素质能力、敬业精神和工作积极性,鼓励员工为每位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加强企业软实力。

酒店管理趋势篇9

关键词:酒店业;本土酒店;国际化竞争;中国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G9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我国酒店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我国酒店业发展现状:

1.政府大力支持,酒店业发展迅速。2007年底,中国星级饭店14326家,星级饭店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60万人。预测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其中星级饭店约1万家,五星级饭店将超过500家。

2.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酒店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9月-10月,旅游行业搜索指数日均257万次,相比2009年同期日均搜索指数增长50.1%。由此可见,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良好,这给酒店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勃勃生机。

(二)我国酒店业发展趋势

1.经济连锁快捷型酒店将是市场的主导。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崇尚个性的生活,追求独立自主的年轻人将会成为旅游的主流,其价值观和经济水平直接影响着对酒店的选择。所以,未来,中国的酒店业将以经济、快捷的连锁酒店的发展为主导力量。

2.酒店从业者的素质会不断提高。随着国际酒店品牌进驻中国,他们所带来的管理理念不断的影响着中国的酒店管理人的思想,他们开始逐渐意识到酒店“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将会带给酒店的可贵财富。

3.网上预定和支付将会成为主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经济现象和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因此,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里利用网络来开发自己的客源。

二、当今酒店业国际化竞争趋势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酒店业市场竞争格局也受其影响产生了变化。

(一)国外酒店进驻中国,从高星级酒店向各层次酒店渗透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我国酒店业在三星级及以下的大众酒店市场占有统治地位。但是在加入wto后,中国旅游服务市场全面对外开放,这为国外大型酒店集团全方位进军中国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二)国外酒店集团从管理技术输入转向资本输入

过去国外酒店集团是以其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模式来开拓中国市场。但中国在入世后国际酒店集团可通过与资金市场相结合,控股或拥有酒店产权后,经营的方式更加灵活,管理的力度和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次,经营规模将会较快的扩大这样必然导致中国酒店业市场竞争的深度加大。

(三)酒店从传统管理和服务竞争转向酒店综合能力的竞争

国际酒店以先进的全球网络预订系统来招揽顾客获得长期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在未来全球市场竞争的条件下,酒店必须在管理,服务,营销,技术,资本,企业形象等方面形成一种核心能力,从整体上提高酒店综合竞争能力。

三、国际化竞争中酒店业的经营与管理

(一)本土酒店的国际化竞争

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现状,我国酒店业在经历了价格竞争、服务质量竞争后,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1.本土酒店面临的问题。第一,传统的个性化,细微化服务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我国酒店业从最开始的“招待所”式服务到现在的个性化、细微化的管家式服务,已形成了酒店服务统一化、模式化的现象。因此,本土酒店须在向国际高端酒店的服务模式学习的同时,塑造自身的品牌文化,推出符合自身文化的特色服务。第二,品牌维护意识不强。国际酒店品牌通常都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他们有很强的品牌维护意识,这都值得本土酒店的借鉴和学习。

2.本土酒店抗衡国际酒店的应对措施。第一,注重文化内涵,创造中国特色。现今,人们到酒店消费,实际上是购买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文化。注重酒店的文化内涵,一是要注重营销活动的文化性,二是要注重服务中的文化内涵,提高员工的素养和品位,注重追求服务上的文化突破。第二,实施服务创新,培养忠诚顾客。要与国际品牌酒店抗争,要提高服务质量,当务之急是要实施服务模式的创新。对于本土酒店而言,应通过“量体裁衣”的方式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最能满足其个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即定制化的服务,做到差异化、人性化、极致化。第三,资源共享,实现服务信息网络化。本土酒店品牌,在省内各地、市,各地市的连锁酒店可实行联动销售,提供定制化服务,就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详细的客史档案,形成信息化网络,做到资源共享。第四,管理方式人本化,员工队伍职业化。在本土酒店中定制化服务模式则要求人本化,让员工在经营活动中有高昂的士气,在工作中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使他们与酒店形成一种风雨同舟、兴衰与共的情感,实现员工对酒店的忠诚,挖掘员工的潜能,使他们以最佳状态投身到对客服务工作中去。第五,引进国际品牌酒店职业经理人。本土酒店缺少高度专业化的职业经理人,而国际品牌酒店的进驻,恰巧为本土酒店提供了近距离学习的机会;可聘请国际品牌酒店高管人员或可偿试聘请曾有过丰富的国际品牌酒店工作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到酒店各部门跟岗指导,为酒店注入新的活力。

(二)国际酒店之间的竞争

在中国的国际品牌酒店应该如何应对“国内竞争国际化”的竞争呢?

1.改变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消除对中国式管理的误解。国际品牌酒店的管理高层对中国的文化存在很多的误解。比如,他们认为中国的政治过于一元化,具有独裁的倾向;认为中国人原则性不强,难以预料等等。这一切误解,就会直接影响了他们在中国的管理和经营方式。因此,其须深入研究中国的文化和思想,才能找到合适而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在中国的市场上走的长远。

2.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在中国的众多国际品牌中,万豪,希尔顿,洲际,喜达屋,雅高等耳熟能详。他们所面对的市场或许各有不同,可是之间的竞争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各个酒店必须认清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找准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征兵.本土酒店应对国际品牌酒店竞争的策略分析[J].时代经贸,2009(09).

酒店管理趋势篇10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众的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都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酒店行业的功能由最初单一的旅游度假,而如今酒店承载了越来越多元化的功能,例如:商务、休闲、旅游度假、自助、养生等,给大众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大众的生活质量。酒店的服务与管理越来越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同时,就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酒店管理专业要不断改革,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在教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敏锐度的培养,拓展学生视野,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教学,为酒店行业提供更多的职业化人才。

一、酒店管理专业优化培养的意义

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培养其职业能力的前提下优化教学是大势所趋。酒店管理专业对学生进行优化培养的意义在于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推进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为该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等。酒店行业是不断发展的,其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学校要把握住酒店行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及行业发展的趋势,及时调整并优化人才培养的方向。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人数与就业岗位数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校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酒店管理的实践经验,以增加学生就业的资本。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凭借自己的职业化能力与素养赢得就业机会。

二、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情况

1.课程设置不科学

现阶段,各高校中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科学,与国外的酒店管理专业或者是国内的一些发展成熟的专业相比,许多课程因时间关系而并未开设,或者并没有作为必修课开设,已开设的必修专业课程的课时占有量很小,大部分的课时被管理类的通识课程占据,这样就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2.实践教学效果差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差的原因,一是时间有限,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实践环境,对酒店管理进行深入认识;二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并不深入,企业不愿意将所有信息都展示给学生。可以说教学实践环节并未真正的落实,只是流于形式,所以,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及整体素质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3.教师的行业经验不足

目前高校内的教师选聘机制导致许多教师都存在学历高、经验少的现象。高学历的教师对于理论课的研究与讲授是手到擒来,而对于操作性强的实践环节存在一些困难,这同样也是摆在酒店管理专业面前的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4.R等峡啥鹊

现阶段的酒店行业存在从业者待遇不高、劳动强度大、社会认可度低及缺乏职业归宿感等情况,学生对酒店行业存有一些偏见,对酒店管理专业缺乏兴趣,不重视专业学习,这些都给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有序开展带来了困难。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优化策略

1.职业化的酒店管理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导向

对酒店管理专业管理学生开展优化培养的前提就是要找准一个培养方向。各高校要结合酒店行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及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还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培养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具体化。然后对教学课程、教学模式、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的储备与培训等方面制定详细的规划标准。在对学生开展优化培养的准备阶段及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社会的宣传与舆论导向、社会价值取向及学生的职业能力等方面是否会对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在“终身学习”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现代社会,学校要重视学生学习及再学习的意识培养,让学生明白职业化的人才培养并不只是在学校内进行的,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充电,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

2.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在确定培养方向及改革优化教学方案的同时,还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建立有效的课内与课外联通的教学机制。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消化吸收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教师建立的课内外学习交流平台,提高自身的管理实践能力。其实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一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是很难实现的。虽然课内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会开始可能实验环节,会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理论知识与真正的社会实践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将课堂外延,创建创业课堂、第二课堂等课外课堂,并将课内的知识和实验搬入其中,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课本与动手的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紧密结合,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

3.创建学生、学校、企业深入合作模式

目前在校内培养学生酒店管理的能力主要是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及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的,虽然教师会在课堂中引入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酒店管理的日常活动,但是与真实的管理还是具有差异性的,并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职能能力。所以,创建学生、学校、企业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纽带;学校作为培养主体,其教育观念、教育思路、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企业的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则是体现学校专业教学成果的环节,其发展形势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和鉴定结论,所以,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及行业发展的趋势对学校开展学生优化培养的方向将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管理专业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酒店行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及行业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应的职业化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为酒店行业培养更多的职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薛艳,姜红.基于服务绩效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服务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优化思考[J].高教研究,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