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沟通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1:54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1

关键词: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求同存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求同存异”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求同存异,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2

关键词: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

一、跨文化管理沟通概述

1、管理沟通的概念。管理沟通是指在各种管理活动和商务活动中,沟通主体(沟通者)基于一定的沟通背景,为达到一定的沟通目标,在分析沟通客体(沟通对象)的基础上,将特定的信息或思想、观点、态度传递给客体,以期获得预期反应效果的全过程。

2、从管理沟通的概念表述可以看出,管理沟通与其它沟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沟通的主体是人或社会组织。与人—机沟通和机—机沟通这两类沟通活动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管理沟通的主、客体均是人,因而,它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沟通,即不仅是信息的单纯传递,还包括思想、观点、态度的交流。在某种场合下,情感交流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沟通的效率和效益。

(2)沟通发生在管理和商务活动中。并非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都属于管理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交流信息、思想和情感的要求,所以也需要沟通的区别在于沟通的背景是明确的、特定的,即一定是发生在管理活动或商务活动中。因而沟通的目的性更明确,对对方的反馈期待更高。

(3)管理沟通是有沟通媒介的沟通行为。管理沟通的高目标性,决定了管理沟通是发生在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之间的沟通行为。

3、跨文化管理沟通。跨文化管理沟通是处于两种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内部或外部人员间进行的管理性质的信息沟通。对外资企业而言,沟通能力非常关键,它要让全体员工不仅要意识到国家间的差异,同时还要用一种共同的语言交流,在承认差异和要求一致之间不断保持平衡,需要员工不只简单地从单一的世界观出发处理事情,而是能理解不同的思想,并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

二、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的主客体策略

1、沟通主体策略。在沟通中,要使沟通双方最终达到“双赢”的结果,这得从认识自己开始,沟通者首先必须要客观地认知自己,界定自身的沟通地位,依据沟通目标,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和策略。

(1)我们在管理沟通中通常是通过优势给对方以“我是对你有帮助的”和“我是有价值的”心理暗示,从而赢得对方的肯定,使得沟通顺利开展。认识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更好把握沟通的机会和展开沟通。

(2)弱势通常是我们在管理沟通中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这里的弱势是指文化风险,也就是是指因文化差异及其组织间的缺乏了解而对文化整合和正常业务经营构成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管理沟通中一方面要较好的发挥优势,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的规避弱势和克服弱势,把弱势淡化或转化成优势。

(3)人的成功主要由知识、技巧、机遇三大因素决定。“机会只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除了具备过硬和更多的知识,擅于把握有效沟通等技巧,还要能够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

2、沟通客体策略。制定沟通客体策略是沟通的第二个重要环节,沟通中的障碍一方面来自信息发送者,另外一方面也来自于信息接收者。因此,在制定沟通主体策略的同时,客体策略的制定也同样重要。成功管理沟通的本质是换位思考。如果说主体沟通策略主要是解决“知已”与“自控”的问题,那么,沟通客体策略要解决的是“知彼”和“激发”的问题。 三、外资企业跨文化管理沟通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跨文化的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每一个沟通策略的制定包括以上论述过的沟通主体策略、客体策略、渠道策略均要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制定具体的沟通策略时,都必须考虑国家、地区、行业、组织、性别、民族、团队之间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组织要想从跨文化的交流中获益,就需要解放思想,正视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策略主要有:

1、正视差异,求同存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冲突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跨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以积极心态来寻求发展。冲突往往带给人不适的心理感觉,因此人们往往不愿正视冲突,甚至逃避冲突。其结果不但冲突得不到解决,而且个人目标也难以实现。应对跨文化沟通,我们要正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以“求同存异”的理念去解决冲突问题。随着国际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劳动力多样化的发展,要做到求同存异,首先要能准确地判断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其次,要洞悉文化的差异及文化多样性所带来的冲突的表现形态:其三,在明确冲突源、个人偏好和环境的前提下,管理必须能够选择合适的跨文化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2、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根据不同文化相容的程度又可以细分为以下两个不同层次:

(1)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这是文化相容的最高形式,习惯上称之为“文化互补”,就是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中并不以母国的文化或是开发国的文化作为子公司的主体文化。

(2)隐去两者的主体文化,和平相容策略。就是虽然跨国公司中的母国文化和东道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两者文化的巨大不同也很容易在子公司的日常运作中产生“文化磨擦”,但是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却刻意模糊这种文化差异,隐去两者文化中最容易导致冲突的主体文化,保存两者文化中比较平淡和微不足道的部分。

在进行跨文化管理沟通的活动中,由于文化的多元化,会导致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多元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同一企业内部,可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一个企业可能会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外商打交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差别化管理将是跨文化沟通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差别化管理首先要求管理者为所有不同文化背景的雇员、客户、合作者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公平的意愿,而不考虑他们在性别、种族、年龄和其他特征方面的差异:其次要注意遵守法律和制度,按照既定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规则行事、避免因疏忽法律规定而出现投诉行为和相关损失;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根据工作地所处的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的特点,考虑双方的文化偏好,选择相应的沟通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3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特征及作用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半个世纪以来,自我效能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得到许多领域学者的关注和认同。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显学地位的确立,人们对跨文化沟通中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重视[1],自我效能感和跨文化交际的密切关系逐渐显露,本文结合社会心理和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的性质结构特征和功能特点进行深入探讨,以强调自我效能感在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促进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一、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不同文化背景人进行沟通、合作、相处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它的界定一直以来是文化研究者关注的难题之一。依据美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专家Lustig和Koester,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涵盖三大方面:语境层面、得体性与有效性层面,以及知识、动机和行动层面。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语境维度表明: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非个体的稳固特性,相反,它体现在个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对跨文化能力的判断依赖于不同交际情境的相同或相异的文化预期。得体性指交际行为在特定文化情境和人际关系被认为是恰当适合的;有效性指交际行为或得预期的结果。充分的知识、恰当的动机和有技巧的行动在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中缺一不可。知识包括共性文化知识和特有的文化知识。动机涵盖跨文化交际中所预期和实际交际中感受到的所有情绪。人类情绪反应包括情感和意图。行动指跨文化交际中得体和有效的行为表现。[2]

作为动机与行为理论的重要概念,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为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维度。自我效能理论是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郭本禹先生指出,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等学术创见是基于对行为主义的继承批判和对认知心理学的兼容并蓄。在自我效能理论之前,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内部因素(认知的、情感的、生理的等)、行为和环境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决定。班杜拉用这种三元交互决定论来解释学习的人性基础和行为的因果关系。在这三个因素中,班杜拉特别重视人的因素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对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特征,郭本禹先生的总结是: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既受直接经验影响也受观察活动的显著影响;人类具有应对内外事件的符号能力,并以符号为中介去预见和改变行为;人类不是单纯的反应者,他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他本身就是自己改变的动因。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超越了之前的学习论,它主要研究人的认知、行为、动机和情绪,强调人类的主体能动性,强调包含自我信念、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等的自我系统在自身行为调节中的核心作用。[3]

在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自我效能的概念也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80年代前,自我效能预期阶段。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个具体行为或产生一定结果所需行为的能力预期;知觉到的效能预期对个体的目标选择、努力程度等产生影响。80年代后,自我效能是指:对影响自身事件的自我控制能力的知觉,以及对自身实现特定目标的行为能力的判断。90年代,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目标任务导向下采取行动、调动动机和认知资源的能力的信念。当自我效能预期和自我效能意识,深入到个体价值系统中时,就形成了个体的自我效能信念。总之,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成功地实施达成特定目标所需行动过程的能力的预期、感知、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主体性因素,而非行动或能力本身。它是介于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因素,影响并决定着人的动机和行为表现。[3]

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概念以及相关因素上,有很多交

企业需要的现实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先进的生产力的作用,体验和感受到多彩的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先进党员、模范人物、技术能手和勤劳的工人等深深感动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这些

生动、感人的事迹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真实、鲜活的教育内容,对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教育目标明朗化。

在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始终贯彻其中的就是努力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在工作上掌握专业技能,毕业后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施展才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律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键,是党员切实从组织上入党过渡到思想上入党的表现,共产党员只有在学习、实践、生活等方面时刻做到自律,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因此,加强学生党员的自律教育,要求学生努力做到“四自”即“自觉学习、自觉实践、自觉改造、自我约束”,在学习中用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思想境界;在实践中自觉走在时代的前列,创造性开展工作,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自我改造中强化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在自我约束中做到慎独、慎欲、慎微,抵制诱惑,战胜自我,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二)增加学生党员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途径

1.逐步完善规章制度。

健全制度、建章立制,使党建工作者和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以《校外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办法》为基础。首先,在学生党员离校前所在系学生党支部,要开展一次集中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其组织观念党员意识,学习顶岗学习学生党员管理的办法和要求,并发放登记表;其次,系部学生党支部要将实习学生党员的联系人落实到人,联系人一般由实习带队党员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担任,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按季度向支部汇报,尤其是要加强对预备党员的考察;最后,检查督促制度,把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列入基层党组织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考核内容。

2.建立网络平台创新教育管理方式。

实习、做毕业设计、找工作……学生大部分时间奔波在校外,传统的集中教育与新形势不相匹配,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党小组的形式化整为零,以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网络载体形式多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资源共享,便于动态管理。例如:建立QQ群通过群空间、群公告形式信息,理论学习材料;通过QQ论坛、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汇报;定期根据时政,制定学习专题让学生党员参与讨论,有力地推动了党员间的互动,增强了凝聚力。这些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供了新平台,网络化使教育管理范围和深度得到延伸。

总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只有从政治、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在学院、实习单位乃至社会中树立起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影响和团结广大学生共同进步,进而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加强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对培养高职优秀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昭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柳州师专学报.2009年2月。

叉和重叠。比如:自我效能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强调个体情感、动机、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在跨文化交际目标驱动下,个体所采取跨文化沟通行为过程,也将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之间存在直接和必然联系。从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内涵来看,自我效能感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体中的信念影响力和理性预期及判断的重要维度。有必要对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做进一步探讨。

二、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性质和结构特征

自我效能感在社交、管理和跨文化沟通中的呈现及作用,已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相继提出跨文化自我效能感、社交自我效能感、情绪控制自我效能感等多个相似概念。

通过考察自我效能感的性质和结构,我们对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形成比较清晰的认识。

就其性质而言,自我效能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发展的。自我效能感的发展阶段呈现在个体从幼年、童年、青春期、成年到老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在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也是随着个体的文化接触和文化适应进程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目标语文化中生活时间较久,跨文化交际实践比较多,而且异文化适应较好的交际者,他们的跨文化自我效能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

自我效能感是主体的动因机制,具有主体性、认知性、动机性和情感性。自我效能感也是跨文化沟通者的主体动因机制,它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影响交际者的认知、动机和情感。只有拥有一定的自我效能感,交流者才会主动参与跨文化交际。建立了一定的自我效能感,交流者才会自信而有策略地调动认知和情感资源,进行有效地跨文化沟通。

自我效能感有具体性。它的具体性是指:自我效能不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相反,它的界定离不开特定的任务、活动和具体情境。自我效能感可以分为:具体任务自我效能感、领域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从自我效能感的具体性和普遍性特性来看,在跨文化沟通中,自我效能感是一种领域自我效能感和具体任务自我效能感。一名擅长文艺的人,文艺自我效能感高,但是他未必能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具有同样的行为能力判断与自信。同样,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充满自我效能感的个体,也未必会在跨文化学术沟通任务中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效能感。所以,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沟通中具有明显的具体性和情景性。

自我效能感还具有普遍性。比如,在学校教育、临床心理学、体育运动和职业指导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意义。所以,正如普遍存在于其它社会行为中,自我效能感也存在于跨文化交际中。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四方面的信息:一、亲历的掌握性经验,即个体通过自身行为操作所获得的关于自身能力的直接经验。这种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影响最大。二、替代经验,即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看见他人能做什么,取得了什么样的行为结果,而形成的对自己的行为和结果的期待,获得关于自己能力的判断。跨文化交际中的案例教学就是一种典型的替代经验。三、言语说服,包括他人的说服性鼓励、建议、告诫、劝告以及暗示。它是进一步加强个体对自身能力信念的手段。四、生理和情绪状态也可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提供重要的借鉴信息,比如:个体轻松地完成一项体育任务会增强个体继续进行这项任务的自我效能,再如:跨文化交流中的愉快情绪可为交际者跨文化自我效能提供积极信息。可见,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也主要基于这四方面信息。

自我效能感除了上述特征外,从结构变化维度上看,它还具有强度和广度两个十分重要的维度。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强度是指:个体确信自身可以完成困难行为的坚定性,即个体对完成困难或复杂任务能力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往往会选择从事有挑战性的任务或行为。[3]在跨文化沟通中,具有较强自我效能感的交际者,也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和自信,他们会在复杂和困难的交际任务中,表现得更加坚定,采用积极灵活的认知、情感和交际策略,努力实现既定的交际目标。

自我效能感的广度是指:个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以某种特定方式影响自我效能的程度,或自我效能的改变是否延伸到其它类似的行为或情境中。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的沟通经验会帮助交际者建立更强的自我效能感,相反,失败的经验可能会动摇交际者的能力自信和判断。自我效能的改变会在其它类似的跨文化交际情境中,促进或影响交际者的跨文化沟通动机、行为和情感。

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表现为主体动因机制,具有主体性、认知性、动机性和情感性。它在交际者的文化接触和适应中不断发展变化,具有普遍性和具体性,有强度和广度的结构变化维度。

三、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特征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四种中介机制调节人类的机能和行为,这四种中介是认知过程、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它们协同发挥作用而非单独起作用。个体自我效能感对认知过程的影响,表现在它影响个体目标设立、影响个体认知建构、影响推理思维、影响问题解决策略的产生和使用等。就动机过程而言,自我效能感在人类动机调节时起关键作用,可以引导归因、结果预期和认知性目标。就情感过程而言,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影响情绪体验的性质和紧张性,即控制思维、行动和情感。自我效能通过选择过程影响人的行动过程,选择过程是第一步,但自我效能感是通过四种过程协同作用,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作用,也离不开这四种中介过程。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机制是:自我效能感作用于个体的选择过程,自我效能感差异使跨文化交际者选择参与或回避跨文化沟通,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也影响交际者认知沟通和情感策略等的取舍。自我效能感对认知过程的作用表现在:自我效能感强的跨文化交际者会设定比较具体的、接近自身能力水平、难度适中的跨文化交际目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更加自信、积极有序地构建跨文化知识体系;在跨文化沟通过程中,他的推理思维和问题解决策略的使用也更为灵活有效。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跨文化交际中的动机过程,对交际中的因果归因和沟通结果预期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跨文化交际行为。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控制个体的思维、行为和情感来影响跨文化交际中个体情绪体验的性质和紧张性。

自我效能感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提升跨文化能力的基本技巧有:尊重、理解、移情、会话技巧、任务角色、关系角色、容忍分歧,以及描述性而非评价判断的沟通姿态。[2:73]尊重、移情、容忍分歧等离不开自我效能感对主体情感过程的操控。理解、任务角色和关系角色等离不开自我效能感对主体认知过程的影响。会话技巧和描述性而非评价判断沟通姿态则离不开自我效能感对主体行为过程的制约。

总之,自我效能感是具体行为中的感受力、控制力、预测力和行动力。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作用途径是:交际动机和自信心的形成、交际行为的掌控、交际策略的选择和交际结果的预测。在跨文化交际中自我效能感的主要作用领域有: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动机;自我效能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表现和结果;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中的情绪调节和情感策略等。

结语

本文探讨了自我效能感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密切关系,还对自我效能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性质和结构特征,以及作用方式、途径和领域进行了细致分析。自我效能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维度,它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并起到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自我效能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跨文化语境中自我效能感特性和动态变化的探讨,有助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严文华.跨文化沟通心理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7.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4

一、“区域”概念阐释与区域文化研究基础

区域概念过去常常被作为地域、地方、地区概念使用,主要因其与行政区域概念紧密联系有关。但即便是依行政区域划分,历代都有所变化,呈现跨区域行政交叉现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行政区域划分,“秦王朝统一岭南,置桂林、南海和象郡,现在的广西含当年的桂林郡全部,南海、象及长沙、黔中等郡部分地区”,足以说明当时行政区域划分与现在区域划分也有跨域交叉现象。在现代社会发展及其特定语境下,区域含义有所扩大和延伸,一方面在地理空间范围含义基础上,赋予其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经济地理等空间范围含义;另一方面在行政划分所指区域含义基础上,超越行政区域而扩大延伸到非行政划分区域含义;再一方面扩大延伸为跨域、跨界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带有跨区域的特征和色彩。由此可见,以自然与文化相互关系构成的非行政化区域概念从古至今仍在使用。以江河湖海流域作为水域空间范畴的区域,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构成跨省水系区域;以洞庭湖为纽带与分界,划分湖北与湖南省域及其水系沟通形成的楚文化区域;以黄河为界划分河北与河南省域及其水系沟通形成的中原文化区域;广西西江水域由西向东的红水河与由北向东的桂江汇合入珠江,又构成泛珠江流域及其珠江水系区域;广西兴安自秦始皇统一岭南修筑灵渠,沟通北上的湘江水系与南下的漓江水系,形成湘漓分派与水域贯通的湘漓流域,形成跨省湘桂区域,等等。以山脉为纽带与屏障,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在先秦时期就称为岭南地区,此后所谓“两广”、“粤桂”表明其具有一定关联度的区域范围;处于岭南的广西与岭北的湖南通过湘桂古道形成湘桂走廊,构成湘桂之间连接的区域,等等。此外,以语言(方言)、民族、民俗、政治、经济、交通、历史渊源与文化形态为纽带构成的跨地区的区域概念使用不胜枚举。

其二,区域合作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现代社会发展及其文化语境下的区域概念使用,因全球化与多元化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崛起以及世界经济共同体需求,越来越着眼于从经济发展视角建构与重构区域概念。从国际区域关系看,一方面基于国际社会及其世界各国发展需求,经历了“二战”后“冷战”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结盟以及意识形态阵营与三个世界的划分,形成国际社会(如联合国、世贸组织)以及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性跨国联盟(如欧盟、东盟)等概念含义;另一方面,世纪之交以来在全球化视野中着重于经济的区域联盟或跨区域联盟,构建跨国、跨界、跨境的经济联合体、共同体、同盟体,以及不结盟的区域间合作、协作、协同关系,构成国际社会及其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基本格局。从世界性区域联盟产生背景与语境看,除相对于国际社会以及超级大国霸权,即区域相对于中心而言,带有一定的对抗性外,更多地是强调区域合作与协作,构成或紧或松的国际关系共同体与联合体。从国内区域关系看,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背景下建构的区域发展视野中,除相对于中央而言的地方所指区域概念含义外,一般所指省市县乡行政区域;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相继构建非行政化的、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基础的、以经济为纽带的、跨地区结合的经济开发区以及经济合作、协作区,如沿海经济开发区、国家经济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跨区域的“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还有更大范围的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等区域概念的划分。区域经济崛起与跨区域经济合作协作方式兴起极大地推动区域发展步伐,既通过竞争拉开区域间差距,率先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又通过区域合作协作,推动经济欠发达、后发展地区赶超跨越,逐步缩小区域差距,构成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趋向。总之,区域发展观念比任何时期都深入人心,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其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区域文化兴起。经济社会发展在推动区域经济崛起的同时也推动了区域文化建设发展,区域文化的区域概念也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而扩大与开放。文化的交往性、绵延性与包容性特点不仅促使区域概念含义理解不仅仅涵盖地域、地方、地区含义,而且带有跨地域、跨地方、跨地区以及跨境、跨界、跨文化的意义;区域文化不仅局限于区域空间,而是超越区域空间而扩展为文化空间。其文化区域空间范围立足于而又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地理空间与行政地理空间的地域范围,而且扩大为文化地理空间范围。其区域界定以及域界划分不仅仅为一个要素决定,而是包括自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交通、族群、语言、民俗、交往等各要素系统关系的综合性整体构成。尽管为了更为明确清晰界定区域概念内涵与外延及其所指对象范围的需要,尤其是为了划分区域界限的需要,往往习惯于按照思维定式,简单化地将区域等同于主要依据行政化划分的地域、地方、地区概念,更便于构成条块分割的行政地区空间与从上到下的线性垂直行政管理域限,但则不能否认和掩盖依据非行政化的其它要素及其综合性要素所构成的区域及其区域文化客观存在的事实。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及其区域经济崛起的现实需求,更凸显出非行政化划分区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更为凸显区域文化内涵外延的开放性与跨区域交往交流与融合的特征。区域文化含义不仅是因区域空间形成其内涵外延,而且是因文化传承、传播与发展的历史性与传统性构成其内涵外延。通常所说的区域文化,往往指称当代社会区域空间及其行政区域的文化形态,诸如作为省域文化称谓的广西文化,作为市域文化称谓的桂林文化,作为县域文化称谓的临桂文化,等等。但历史上所称区域文化概念则丰富多彩,不仅从区域空间而言具有跨区域的开放性,而且从文化形态的内涵外延而言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与包容性。诸如中原文化,从区域文化角度而论,当然属于中原地区这一特定区域空间的文化形态,中原所指区域指河南,古称豫州,即中州,“古豫州地处九州中间,称为中州。汉王充《论衡•对作》:‘建初孟年,中州頗歉,颖川、汝南民流四散。’今河南为古豫州地,故相沿亦称河南为中州。”

《辞源》释“中州”有三义,狭义为河南,中义为黄河中下游区域或黄河流域,广义泛指中国。中州即中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或发祥地并非仅仅局限于河南,后扩大到黄河中下游区域或黄河流域,以及泛指中国。更为重要的是,中原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中原,中原只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与传播源。文化的传播性、开放性与扩展性使中原文化跨区域扩大为黄河流域范围以及整个中国范围,并影响到海外、域外的周边更大范围区域,以致于此后中原文化影响全国,成为中国文化主流、正宗、中心,甚至常常用来指代中华文化,反而淡化其区域文化含义。由此可见,历史上所使用的区域文化概念,在充分考虑其产生区域空间含义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其文化含义及其特征,以及文化在历时性传承、传播和发展的开放性、包容性与扩张性。

广西历史上也有一些表征区域文化的概念,诸如岭南文化,显然作为区域文化而言的区域是指五岭以南的岭南地区,亦即广东广西的“两广”地区,但就其文化形态特征而论,既不能仅仅涵盖“两广”,其文化外延可以扩展到南方各地跨界区域以及沿边沿海跨境区域;又不能仅仅以之涵盖“两广”所有区域文化形态,况且广东与广西各自的区域文化也有差异性,下属各地文化形态更为丰富多样。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并非像地域那样固定,而是具有运动性、流动性、活态性的生命表征,岭南文化也是在与其它文化形态,尤其是中原文化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区域文化。粤西文化亦如此,历史上所谓粤西地区,指简称为“粤”的广东以西的广西,地域范围虽然涵盖广西,但粤西文化形态及其特质特征并非涵盖广西区域所有文化形态,粤西地区概念并非等同于粤西文化概念,粤西文化概念也并非等同于广西文化。这足以说明粤西文化具有超越粤西地区概念的跨区域性意义,粤西文化所指对象范围的模糊性正印证其开放性,其性质特征也并非仅仅与“粤”相关的广西文化形态,或者说两广文化的融合,或者说广西文化受到粤文化影响的结果,而且应该作为一个独立文化形态,其独立性与特殊性也正说明其相对性,具有跨区域文化交流、交融特征。由此可见,区域文化立足于区域而又具有跨区域特点,从而由区域空间范围扩大为文化空间范围,使之不仅具有相对性与多样性,而且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二、广西区域文化发展及其生成环境条件

广西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性概念理解,区域、区域文化应该成其界定以及内涵外延理解的前提,同时也需要从历时性建构与共时性构成的内在逻辑与时空关系角度深化认知,辨析其与通常所习惯使用的广西文化概念的异同及其在区域研究视野中凸显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一,广西区域文化含义。就广西作为一个区域概念而论,从自然地理空间意义上的区域划分与行政管理区域意义上的广西区域界定应该十分明晰;同时相对于广西与周边区域间关系而言,以及广西相对于中国所属关系的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定位而言,以确定广西区域概念及其区位特点也并非难事。而对广西区域文化理解则相对于广西区域界定而言就复杂得多了,不仅文化具有衍生性、融合性与开放性,而且文化具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因此广西区域文化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广西文化,或广西区域内的地方文化与本土文化,区域空间大于行政空间,文化空间大于区域空间。尽管不难理解区域都必须界定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因此也会有广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教育等地方性概念使用及其所指含义及其对象范围,习惯上也是以这种称谓能够达到更为明确与简单表述的目的。但却不能将其简单化与封闭化,忽略其中内涵与外延的复杂性与开放性,以及非行政化区域界定范围及其跨区域文化构成的各种因素影响。

广西区域文化当然应该首先立足于广西来理解,其区域所指空间范围当然应该是落实于广西,将其简单理解为广西地域、地方、地区文化无可非议,这对于理解广西区域文化含义及其内涵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对广西区域文化的理解应该更为宽泛和开放,而且广西区域文化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上有着区域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范围需要更为宽阔深远的视野与背景。因此,对广西区域文化的外延范围理解应该拓展:一方面应该认识到这是中国及其中华文化构成中的广西区域文化;另一方面是广西与周边区域关系中跨域、跨界构成中的广西区域文化;再一方面是历史文化传承、人口迁徙与文化交流构成的跨时空、多样性与开放性的广西区域文化。作为一定区域的广西文化形态,其地域性与跨地域性、独立性与关系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流动性、自足性与开放性、相对性与绝对性、多样性与融合性等对立统一规律及其特征凸显,不仅对于广西区域文化概念含义及其内涵外延理解更为深化,而且也有助于对其性质特征作进一步理解。其二,广西区域文化生成的历史建构。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形成与构成都应该有其背景与语境,区域文化形态的形成与构成也是依赖于所依托的区域空间和所属背景与语境。从历史文化传承角度而论,广西区域文化形成与构成应该与历史上所涉及其内容的相关文化概念使用有关,诸如百越、骆越、西瓯、岭南、岭西、粤西、八桂等,大致上可以认定为主要从文化地理空间界定的历史性概念,这些历史概念对于广西区域文化生成与构成有着密切联系。当然,这些历史概念的含义及其内涵外延需要进一步厘清,广西区域文化在其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传承关系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值得重视的是,这些历史文化概念的特征值得注意:一是具有区域性特征,所指区域及其区域文化都限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二是具有跨区域特征,所指区域范围包括几个或多个相关区域范围;三是具有开放性特征,所指区域界限较为模糊,含义较有张力和弹性,外延范围有所扩展和绵延;四是具有文化交融性特征,包括中原文化与广西地方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多民族文化等交流融合;五是具有历史性特征,这些区域性概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形成,包含特指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内容,表明特定的历史文化形态所形成的文化传统。因此,广西区域文化生成具有深厚博大的历史性依据与历史积淀厚重的文化传统,广西区域文化概念与这些历史性区域文化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具有彼此之间联系的共同特征,这说明广西区域文化与历史上存在的这些区域性概念及其所表征的历史文化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的。其三,广西区域文化生成的当代背景。广西区域发展推动其区域文化生成与发展及其研究的崛起。广西在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现代化”背景下,实施“富民强桂”新跨越及其“民族文化强区”战略,区位特征与区域优势凸显。广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特征、沿边沿海的地缘政治文化特征、南方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民族特色得到国家与地方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战略发展及其区域战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广西发展战略不仅关系到广西地方自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战略发展及其区域战略发展,也就是说,必须将广西放置在国家与区域发展中定位,由此形成当代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区域文化发展的特点与优势,其区域性与世界性以及国家战略性地位凸显。

一是北部湾大开发,既将广西纳入国家沿海经济大开发战略发展进程中,又将区域经济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并通过沿海经济大开发的整体推进,推动经济欠发达后发展的广西赶超跨越发展步伐,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沿海地区区域经济整体同步发展目标。从这一角度看,北部湾大开发在进一步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更强有力地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将广西区域文化放置在北部湾大开发背景下审视,区域文化才会具有更为广阔的区域与跨区域视野。二是广西地处沿边沿海的中国南疆,毗邻越南及其东南亚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发展及其确定广西首府南宁为其一年一度的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使广西南宁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既成为跨境、跨区域经济文化合作、协作、交流的实质,又增强了广西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动力与活力,形成其区域性与国际性的区位特色与优势。三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使广西不仅在西部地区战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作为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北部湾及其海港成为大西南出海通道,发挥其交通枢纽的地位作用及其拉动西南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实现孙中山先生对北部湾建成国家大型出海港口的遗愿,以及国家海洋战略及其南海开发战略实施。北部湾大开发将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经济开发及其港口建设连成一片,并扩展到南宁、崇左、玉林、来宾、百色等更大区域范围,辐射柳州、桂林、梧州、贺州、河池等广西区域范围,影响云南、贵州、重庆等西南地区,对于西部大开发及其大西南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使区域合作、协作、协同发展成为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

四是广西作为南方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建设发展优势,而且创构了各民族聚居、文化融合、凝聚力与向心力强的民族生态环境;广西不仅享有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国家民族政策的优越条件,而且享有民族团结模范的殊荣;广西世居十一个少数民族不仅与毗邻广西的云南、贵州、湖南、广东等省际交界少数民族关系紧密,而且与毗邻中国的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民族具有历史渊源关系与经济文化交往关系。广西实施“民族文化强区”战略既推动区域民族文化发展,又跨区域影响与推动南方少数民族现展步伐,确立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及其南方少数民族现展格局中的定位。五是桂林作为山水甲天下的世界旅游名城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特色与优势。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与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质上将桂林旅游经济与服务业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轨道;最近,桂林世界旅游胜地建设规划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将桂林旅游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提升了桂林旅游的国内外影响力与竞争力,同时也将桂林旅游发展放置在国家旅游与世界旅游发展格局中定位,使桂林旅游具有区域性与国际性发展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广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交通、民族、教育等各方面发展既必然融入和汇入各种跨域联结与合作所带来的内在与外在因素,也必然会以更为宽广与开放的视野理解广西区域概念的含义、内涵与外延、对象范围。同时,也会因区域发展及其跨区域共同发展需要推动区域合作、协作机制形成,如中国-东盟经济文化合作、中越经济文化合作、泛珠江流域经济合作、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西江流域经济合作、西南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桂港、桂台、两广、湘桂、滇桂、黔桂等区域经济文化合作,等等。当前,广西又面临国家海洋战略实施及其海洋经济文化开发机遇,以及海洋维护及其南海岛屿争端与边界纠纷等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现实问题,广西处于沿边沿海的南疆第一线,更需要将区域发展视野扩大到国家发展与国际关系发展的战略高度,将广西发展战略上升为区域发展战略,将区域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广西发展不仅仅具有区域发展意义,而且具有国家战略发展以及带动辐射周边区域发展意义。总之,广西在国家及其区域中的定位,使之区域概念范围既指称广西区域,也指称与广西关联的更为开放性区域,带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的特征与意义。因此,广西区域发展应该立足于广西、走向全国、放眼世界。

三、桂学的区域文化研究内容及其跨区域研究视野

桂学可谓广西之学,是对广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宗教、民族、民俗等现象与事象进行分门别类与综合整体研究的地方性学科、学术、学问、学派。从区域研究角度而论,其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为广西区域。从区域文化研究角度而论,文化并非局限于小文化与中文化的的狭义理解,而是将其包括在内而扩大延伸为广义的大文化,文化构成涵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同时,依据自然地理空间与文化地理空间的相应性与差异性,广西区域文化研究对象不仅仅指称广西文化,而且应该包括与广西区域文化密切相关的跨区域文化及其文化融合现象与事象,既生成广西区域文化的开放性、绵延性与融合性特质特征,又构成其研究的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因此,桂学从这一角度而论又可称之为广西区域研究之学,其学术研究视野与研究指向应该落实于广西区域文化研究,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也应该为广西区域文化。桂学研究可考虑将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及其内容范围,具体可从三个视角考察。

其一,区域文化研究的学科与跨学科研究视角构成。从学科研究视角而论,桂学既相对于湘学、徽学、楚学、粤学等而言独立自足的地方性学科,又可视为分门别类的区域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多学科构成的学科群。桂学作为广西地方学科的总体性称谓,更大程度地表现为跨学科综合研究指向,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现象或事象,从多学科、跨学科、学科协同研究角度进行立体综合性研究。历代广西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典籍往往都具有文史哲与地方民俗糅杂一体的综合性研究特点,如唐刘恂《岭表录异》、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明张鸣凤《桂故》《桂胜》、清李调元《粤风》等广西历史文献均带有这一特点。桂学作为广西地方之学研究学科及其学科群,针对广西区域文化对象类型与性质内容可分门别类进行各学科研究,体现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特点,如区域经济学其实就是从经济学学科角度对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学科,其学科理论与方法论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将经济学理论方法应用于区域经济研究的特点。因此,桂学以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结合应该成为桂学指向。对于受一定区域范围限定的研究对象来说,学科研究也会在区域性与跨区域性关系的结合与协调上明确指向,目的在于拓展与深化研究视野以整体综合把握研究对象。

其二,广西区域文化的多样性与融合性构成。桂学以广西区域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必须在厘清其含义及其内涵外延与性质特征基础上认清其文化构成。区域文化形态的生成与构成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本土文化积淀、积累、传承与传播的结果;二是区域间和跨区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与碰撞的结果;三是在主流文化影响下,文化变革、转型与发展的结果。广西区域文化生成也通过这三条路径形成其构成,又因其沿边沿海与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更形成其多样性、复杂性、融合性等构成特征。具体表现在:一是广西本土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性。广西考古发掘,发现广西在新旧石器时代都有大量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及其文化遗物、遗址存在,如桂林宝积山洞人、柳州人、桂林甑皮岩人等广西先民遗存以及大石铲文化遗存,这是广西文化之根、本、源。先秦时期,在秦始皇统一岭南前,广西并未有行政意义上的统一性,尽管有百越、骆越、西瓯、岭南等称谓,但未能明确与具体指称广西文化形态。广西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后,推动广西文化形态生成发展,但毕竟因其地处偏远与边缘,本土文化发展缓慢,各地区文化存在差异性。当然,也形成文化特色与优势、文化形态多样化、文化构成多元化、文化类型鲜明的本土文化特点。李建平等学者概括为,广西拥有民族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文人文化、民间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从文化区域类型构成看,以桂林为中心的桂北文化,以梧州为中心的桂东文化,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文化,以宜州为中心的桂西文化,以南宁为中心的桂南文化,以合浦为中心的北部湾文化;从民族文化类型构成看,形成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文化形态,各民族之间既交往交流与文化融合,又存在各民族文化差异性与特殊性,呈现出各民族文化鲜明个性与特色;从语言及其方言文化构成看,广西至今都是全国方言富矿区,依托语言构建的文化形态也千差万别,形成彼此不同的方言区域及其方言文化区域;从自然地理风貌构成的文化类型看,江河湖海构成不同的流域文化,如西江文化、红水河文化、漓江文化、北部湾文化等,此外还因山地、湿地、平原、丘陵、森林等自然地理特点构成不同文化形态。二是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区域文化融合的构成性。文化交流与交融是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即便是本土文化,本土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必不可少,对于外来文化进入本土,广西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及其交流融合也是理所当然。这也是地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构成部分,具有向心力、凝聚力与包容性特征所在。中原文化对广西文化影响从秦始皇实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之后,主要通过行政建制及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中央派遣或贬谪地方官吏、外派守护边疆驻军、人口迁徙、商贸往来、大型水利建筑工程等因素构成。旅桂士人、文人及其人口迁徙的客家人,带来中原文化的影响与传播,并与当地文化交流与融合,形成广西政治文化、土官文化、藩王文化、科举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工艺文化、文学艺术及其各种社会生活文化形态。明清之后,常被中原地区称之为“南蛮”地区的广西,其文化形态与中原文化并无二致,完全融入中华文化的主流。至晚清时期,粤西文化发展到高峰“,岭西五大家”步桐城派古文余绪,崛起于文坛;临桂词派入主词坛,名震京师,王鹏运、况周颐被称誉为“清季四大词人”。至近现代以来,广西在鸦片战争、帝制、民国建立与国民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功不可没,对中华民族及其中华文化作出重要贡献。三是跨区域文化交流的广西区域文化的构成性。与广西毗邻的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省域各具有独特鲜明的区域文化特性特征,也都与广西在跨时空、跨区域交往交流中建立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区域文化融合的构成性特征。处于广西与湖南交界节点的桂林,历史上也是广西省府所在地。通过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修筑的兴安灵渠,沟通湘漓水域以及湘江沟通长江水系,漓江沟通珠江水系,从而贯通长江文化与珠江文化。并开发翻越五岭的湘桂古道,建立湘桂沟通交流的各种渠道。中原文化及其湘楚文化影响广西,尤其是桂北地区,构成具有湘桂文化融合特征的桂北文化形态。此外,先秦战国时期的楚国,其南面边界绵延至广西荔浦,楚文化影响广西不言而喻。处于桂东的广西与广东交界的梧州,古为苍梧地区,粤文化影响范围扩大到广西贺州、玉林等地;桂南沿海的广西合浦,构成现在北海、钦州、防城港三足鼎立的北部湾地区,与广东沿海毗邻,也是粤语区域,粤文化影响至南宁,广西桂东南文化交融特点显而易见。桂西地处广西与贵州交界的宜州、河池地区,广西与云南交界的百色地区,桂黔滇区域交往及其文化交流形成广西桂西文化特点。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语言,广西语言构成大体分为四大板块,一是以桂柳话为中心覆盖桂北、桂中、桂西地区,为西南官话,属北方方言语系,包括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均属于这一语系;二是以南宁、梧州、北海为中心的桂东、桂南粤语地区,与广东粤语同属这一语系;三是以壮侗语系为中心的广西各少数民族语言;四是广西各地方言与土话。显然,广西语言及其方言具有区域性与跨区域性,通过语言进行文化交往与交流,形成文化交融与融合的文化构成性形态与特征。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5

关键词:奥地利;跨文化教育;启示

1跨文化教育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往发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内容涉及国家、组织、个人等不同层面,同时涵盖民族、宗教、地区等不同维度,其高度、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国际学术界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逐渐重视跨文化类的学科研究。[1]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在以“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为主题的国际教育大会中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理念。该书阐述了“如何承认不同文化局域的同等尊严”、“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之间相得益彰的联系”、“跨文化性及多重文化主义(interculturality/multiculturalism)”、“跨文化或多重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interculturaleducation)”。[2]虽然该书并没有明确地对“跨文化教育”这一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但这是第一次在国际范围内公开提出跨文化教育这一概念,标志着跨文化教育即将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预示着跨文化教育模式将成为国际教育的主流模式。这一概念的提出,在国际教育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1998年,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中,对“跨文化教育”进行了定义:(1)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环境中,同时进行多种文化的教育或以一种文化为主同时兼顾其它文化的教育;(2)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到另一个语言、文化、风俗、信仰和价值观都不相同的环境中去接受教育;(3)特别设置跨文化的环境,让学生更好地去适应非本民族语言、文化、风俗、信仰和价值观的教育。[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发表的《educationinamilti-linguaworld》一文中指出,在跨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要全方面、多角度、系统性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和学习过程,其中包括:教学环境、课程安排、教学方法设计、语言环境选择、师生互动方式等,而不是简单地将跨文化教育当作一种“依附”在传统课程教育上的教育方式。例如,在教学方法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其中,教学环境的设计和语言环境的选择是顺利开展跨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6年发表的《UneSCo.UneSCoGuidelinesoninterculturaleducation》一文中指出跨文化教育的两个内涵。其一,跨文化教育过程中,需要考虑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平等对待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个体,秉承着“尊重差异、和而不同”的理念,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动,让受教育者真正地去认识自身文化的发展以及体会相邻民族文化间的文化共荣,最终达到不同文化间整合与升华。其二,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互动的教育形式,它以实现每一个受教育者积极、充分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为目的,促使不同国家、民族、地区、宗教、不同性别的人群互相交流、提高。所以说,跨文化教育是一种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人群发展和共荣的教育形式。[5]这两个内涵充分体现了跨文化教育核心理念和主要目的。综上所述,可以将跨文化教育概括为一种在复合文化背景下,以形成合理的跨文化意识为核心,培养尊重、开放、宽容和平的心态,坚持客观、无偏见的理念,结合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学生间的互相学习,从而增强人们在发扬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达到不同文化群体间的互相理解、尊重、提高的新型教育模式。[6]

2跨文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与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会大有不同。传统的大学课程设置更加关注与对于知识点的灌输和演示,而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主要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一种包容性的概念,帮助学生去理解、认识和分析目标人群的文化特点,倡导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共荣。在教学内容上则以跨文化沟通、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为主,例如自我意识的培养、复合文化知识体系的构建、跨文化交流的方法等一系列的管理组织。根据watzlawick的观点,沟通是人际交往间的一种相互行为,这种相互行为在人对事物的理解和价值观上得以体现,[7]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建立在具备相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跨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帮助受教育者克服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文化障碍。因此,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上不仅有跨文化行为互动的内容,而且包括组织行为、行为心理的基本知识。[8]跨文化教育的方法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内容设置的变化而变化,形式多种多样。美国知名跨文化教育学家Forstamann和Gudykunst的研究结果指出,跨文化培训的方法可以分为文化特色教学法和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两大类。文化特色教学法,又可以分为文化特色教学和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文化特色教学法针对某一种特定的文化,介绍相关的历史、语言、文化、风俗、信仰等文化信息以及对该类人流沟通的方法。而非文化特色教学法指的是一般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又可以分为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和非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文化特色实验教学法是通过模拟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展现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场景,学生通过模拟场景的切身体验和结合自身实际感受,进行跨文化适应性的探索和训练,并且在模拟场景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从之前的模拟实践中提炼出文化差异和寻找最佳解决方案。[9]

3奥地利跨文化教育的现状

3.1奥地利跨文化教育的现状。奥地利高等教育管理系统通过不同方法来管理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其中包括给移民提供跨文化教育、对所有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在奥地利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跨文化学习是一种“教育准则”,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所有学生的跨文化竞争力。移民群体的跨文化教育已经从最开始的对偶法和同化法进一步转为了综合法。对偶法的目的在保护学生的原有语言和文化,提供学习东道国语言和文化的教育机会。同化法集中在当学习东道国语言和文化时牺牲移民者的语言和文化的损失提供补偿。综合法是让移民融入到当地社会的同时不放弃自己本土的语言和文化,这种方法是伴随第一语言教学的学校同时产生的。奥地利跨文化教育强调文化间的互动性。奥地利的社会文化已经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社会,各种不同的文化群体在生活习惯、语言、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特性。奥地利跨文化教育是通过教育工作者将不同文化的群体集合在一起,促进不同文化群体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认识差异、承认差异再到接受差异。在互动过程中实现各文化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文化共融。奥地利跨文化教育具有较高的普及性。奥地利跨文化教育的推广不仅仅在高等教育,在奥地利的中学、小学甚至是学前教育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开展跨文化教育实践课程。奥地利跨文化教育的多语言性。奥地利的官方语言是德语,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奥地利鼓励学生在积极掌握好德语的基础上,从小学习多门外语。在奥地利的中小学,就已经开设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中文等多门不同语言。同时,教师会对所学习语言的风俗、文化进行传播,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以及学会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进行交流。[10]3.2奥地利跨文化教育的目标。在20世纪90年代初,跨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准则被引入奥地利的高等教育必修课程。跨文化学习没有作为特定的学科,而是作为推荐项目给老师把这些原则应用于所有学科。它的主要目标有:(1)探索文化资产(习惯、语言、习俗、传统、传说、神话、歌谣等)的本土和移民群体(特别是在地区与种族多样化的教室);(2)创造一个文化价值可以被所有学生体验和形成的学习环境;(3)引起文化差异的兴趣和好奇心,为了培养鉴赏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4)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注重文化,语言和种族的多样性,为了解决民族-欧洲中心主义和种族主义;(5)培养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学生之间相互理解认识到共性和减少偏见;(6)为了注重双语和多语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他们的第一语言。3.3奥地利imC克雷姆斯应用技术大学的跨文化教育课程。奥地利imC克雷姆斯应用技术大学的跨文化教育课程采用了欧洲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通过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跨文化教育的内涵、意义,督促学生参与到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来。这些课程的主要对象来自与旅游管理、管理学、文学专业的学生。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进一步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的形成、特征、衍生,如何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中进行进一步的交流等。授课方式的安排更多的考虑让同学们参与到课堂当中,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同学们从意识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对跨文化理论概念进行更加真切的认识、体验,增加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对中国跨文化教育的启示

4.1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跨文化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管理领域的热点之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中极其重要的影响因子,同时对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现实意义。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的情况,跨文化教育的实施有以下几个好处: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树立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性,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因此,无论是从外部需求的角度,还是自身发展的层面上,我们需要坚持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并全面推进我国跨文化教育进程。4.2建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为了更好地将跨文化教育落到实处,给学生营造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建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是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建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一是要引进优秀的且有丰富跨国教育实践经验的外籍教师或优秀学者,通过“一人一测”的薪资激励机制,吸引海外优秀的专家学者,实现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和多样化;二是通过国际学术会议、教学方法培训等形式培养现有教师的跨文化教育理念和认识,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水平。4.3搭建国际化的沟通交流的平台。跨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不应该是停留在书本上或局限于教室内,也不是简单地选派交换生或组织访学团,而是更多地与其它国家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通过在平台上对跨文化教育教学过程的分享和交流,给学生营造一个国际化、多元化的教育交流氛围。4.4细化跨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跨文化教育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属于发展初期,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体系构建还有待提高,其中包括教材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本土化研究等方面。在学术界中讨论和研究的重点更侧重于跨文化语言交流及跨文化翻译,导致我国跨文化教育研究的内容略显单一,缺乏交叉学科的支持,如旅游文化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跨文化教育的学科建设需要加强与各学科间的联系及交叉实践,通过不断地去粗取精,才可以更好地将实践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总结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6

关键词:跨文化;促销;促销策略;人员推销。

进入21世纪,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市场营销已经从一国市场扩展至多国市场,此时企业的营销活动就面临着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等错综复杂的环境因素。著名杂志《电子世界》曾以“全球市场做生意的最大障碍”为题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调查,结果在法律法规、价格竞争、信息、语言、交货、外汇、时差和文化差异等八个项目中文化差异被列为首位。可见,对于跨国公司或者即将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来说,研究在跨文化环境中的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主要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其中促销策略又包括人员推销策略和非人员推销策略。

本文着重对跨文化环境中的人员推销策略进行研究。

1跨文化促销及人员推销的涵义。

1.1跨文化促销的涵义。

促销(promotion)是指企业通过人员推销或非人员推销的方式,向目标顾客传递商品或劳务的存在及其性能、特征等信息,帮助消费者认识商品或劳务所带给购买者的利益,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及购买行为的活动。而笔者将跨文化促销定义为企业在一个与自身文化存在差异的地区开展的促销活动。

1.2跨文化人员推销的涵义。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定义委员会的解释,所谓人员推销,是指企业通过派出推销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成为购买者的人交谈,作口头陈述,以推销商品,促进和扩大销售。它是促销的一种方式。那么以跨文化的视角来看,跨文化的人员推销就是企业在一个与自身文化存在差异的地区开展的人员推销活动。

2文化与促销。

2.1文化的内涵。

文化这个概念是在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来,并把文化的涵义系统解释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他认为文化是探索人的思维和行为法则的最为适宜的主题。人类学家维特·巴诺提出了一个综合性概念:文化是一群人的生活方式,即所有的习惯行为和类型化的模式,这些模式行为是通过语言和模仿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通俗定义为,文化是指在同一国度、地区、社会团体、行业和公司甚至包括企业内部同一部门里,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制度、期望值和标准。文化差异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者是否接受一个产品,都是文化意识的反应。

2.2文化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2.2.1价值观念的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时间、财富、工作、成就和风险有不同的看法和价值观念,是消费者衡量什么是适当行为的标准。例如,西方国家强调注重隐私、追求变革、独立自主、突出个性;而东方国家价值观崇尚喜好共性、人际和谐、集体观念、沉稳中庸,因而西方国家是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取向,而东方国家则推崇集体主义。因此,在人员推销中,有针对性的、全面的、一对一的推销服务更适合“个人主义”文化特征,因此在西方国家开展的跨文化促销必须是以尊重个性为前提,采取富有个性的策略。而在东方国家趋向于高度集体主义的文化中,应采取大众化为主的策略。

2.2.2审美的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不同国家、民族对自然、艺术和社会生活等都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审美方法和审美习惯。理解和把握目标市场区域文化的审美价值观念对于开展跨文化促销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不同的群体对不同的图案有着约定俗成的偏爱或厌恶。中国龙、石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元素,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这些形象是神圣而不可亵渎的。2003年末“丰田霸道”(“霸道”是一款新车名称)的广告中,中国石狮敬礼鞠躬广告,2004年日本立邦漆“盘龙滑落”广告都引起了中国民众强烈反感,认为这些公司不尊重中国文化,因而这些产品促销宣告失败。

2.2.3沟通方式的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有效沟通,培养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技能对产品促销有关键意义。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不同的语言文字是不同文化最显著的差异,而跨国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交流。比如在称谓方面,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习惯与禁忌有很大差别。在英语国家直呼其名,表示平等、亲切和友好。汉文化中,名称方面的禁忌则有着独特的历史内涵,中国传统的“避讳”的文化沿袭至今,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便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缺乏教养。为了成功实现跨文化促销,必须首先了解目标市场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避免使用可能产生不利于促销的歧异词语,在进行人员推销时,促销员应使用消费者通俗易懂并乐于接受的语言与之进行沟通。

语言文字错误的使用会阻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非语言沟通包括表情、手势、眼神、姿势等,不同文化背景下非语言沟通的差异很大。比如在绝大多数国家中摇头表示反对,点头表示同意,但是在尼泊尔、马其顿、斯里兰卡、印度、保加利亚等国,却正好相反。在跨文化促销过程中,促销员要对上述方面要有充分认知,以避免使用错误的体态语而引起误解。

2.2.4宗教信仰的差异对促销的影响。

一个国家中,宗教信仰是文化的主要变量,人们的伦理道德、文化艺术、思想认识、社会风尚等大多受宗教信仰影响,它也是文化差异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在进行跨文化人员推销时,促销员必须充分了解顾客的宗教背景,避开其宗教禁忌。比如印度教将黄牛视为“圣牛”,禁止教徒吃牛肉;伊斯兰教认为猪不洁,不准教徒吃猪肉,也不许喝烈性酒。因此在与信奉这些宗教的顾客沟通时应避免谈及这些问题。

3跨文化环境中的人员推销策略选择。

3.1国际市场推销人员的招聘。

一个企业要想在目标国市场长期发展,其国际市场推销人员的招聘一般应在目标市场所在国进行。因为当地人对本国的风俗习惯、消费行为和商业惯例更加了解,并与当地政府及工商界人士,或者与消费者或潜在客户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但是,在海外市场招聘当地推销员会受到当地市场人才结构和推销人员的社会地位的限制,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要寻找合格的推销人选并非易事。企业也可以从国内选派人员出国担任推销工作。企业选派的外销人员,最主要的是要能适应海外目标市场的社会文化环境。

3.2推销人员的培训。

推销人员的培训既可在目标市场国进行,也可安排在企业所在地或者企业地区培训中心进行。跨国公司的推销人员培训多数是安排在目标市场所在国,若在当地招聘推销人员,培训的重点应是产品知识、企业概况与推销技巧。若从企业现有职员中选派推销人员,培训重点应为派驻国市场营销环境和当地商业习惯等。

对于从企业现有职员中选派推销人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培训:首先,要培训跨文化营销人员时刻保持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善于从文化的角度找到答案。同时要对不同文化采取中立态度,杜绝文化优劣的观点;其次,要求选拔的跨文化营销人员掌握目标国的语言、宗教、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对目标市场文化的研究,人力资源部门可以以外地旅行、录像、特别课程、特别课程等方式进行培训;第三,企业可以直接聘用有跨国工作经历的营销人员,让他们对新人通过非正式组织传授跨文化工作经验,以此节省培训成本。

3.3推销人员的激励。

对海外推销人员的激励,可分为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两个方面。物质奖励通常指薪金、佣金或者奖金等直接报酬形式,精神鼓励可以有进修培训、晋级提升或特权授予等多种方式。企业对推销人员的激励,应综合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等手段,调动海外推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推销业绩。

对海外推销人员的激励,更要考虑到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海外推销人员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因而对同样的激励措施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特别是对于在海外选聘的与母国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推销人员,企业也特别要注意激励方式的选择,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3.4推销人员业绩的评估。

人员推销效果的考核评估指标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推销效果,比如所推销的产品数量与价值、推销的成本费用、新客户销量比率,等等;另一种是间接的推销效果,如访问的顾客人数与频率、产品与企业知名度的增加程度、顾客服务与市场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等。

企业在对人员推销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估时,还应考虑到当地市场的特点以及不同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比如,每年回历九月是伊斯兰教的斋月,教徒白天禁食,并且不准吃肉、喝酒、吸烟。

这段时间所有公司都处于半休息状态,不宜从事营销活动。因此,在这段时间在信奉伊斯兰教的这些地区要相应地降低推销限额或者提高酬金。若企业同时在多个海外市场上进行推销,可按市场特征进行分组,规定小组考核指标,从而更好地分析比较不同市场条件下推销员的推销成绩。

参考文献。

1颜立新。企业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营销策略[J]。管理与财富,2006(12)。

2陈欣,杨忠。国际市场跨文化营销特征分析与策略选择[J]。经济论坛,2005(9)。

3代春阳,刘辉诚。跨文化营销的基本策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

4王莺。浅析文化因素对跨文化营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

5江珂,汪志华。跨文化的国际促销策略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9)。

6朱波。论营销策略中的人员推销策略[J]。

商场现代化,2008(12)。

7王勇。跨文化营销的内涵、困惑及应对策略[J]。市场营销导刊,2008(3)。

8杜跃东。谈促销中的人员推销[J]。商场现代化,2006(6)。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7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应用研究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世界的到来,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现象促使了跨境电子商务在近几年里不断地快速发展,但是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需要和外国沟通的工作,在相关员工的语言要求上就有着较高的条件。为了防止买卖双方在沟通中出现理解错误,导致在交易过程中产生巨大分歧,商务英语就成为了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交流手段。

二、商务英语和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

(一)商务英语的概述

和传统的英语相比商务英语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是将英语和商务相结合后得到的一种专业贸易沟通用语。商务英语更注重的是商务方向上的英语交流,方便非英语母语者能够准确的应用简单化的、准确化的英语和同事、老板、客户进行沟通交流。在商务英语中还包含了很多有关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单单是作为一种语言,其中还含有很多西方国家的相关工作理念。

(二)跨境电子商务的概述

跨境电子商务就是指位于不同国家、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以电子通讯作为主要的沟通交易方式,通过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完成网上订货、交易、结算的过程。并且这种商务方式具有虚拟化、低成本、风险交高、效率较快等特点。跨境电子商务还会跨境物流将商品送到卖家手中,从而完成一场国际商业活动,对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商务英语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中的词汇特点

商务英语在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中的运用有着特殊的词汇特点,比如:

(一)部分词汇具有特殊含义

商务英语其实是一种比较流行的交流用语,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虽然买卖双方使用的是普遍的英语单词,但是这些单词的含义却会因为当下商务环境的不同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在进行沟通交流中负责沟通的人员必须明白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的词汇区别。比如: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口中的offer一词常常被理解为提出,但是在商业活动中,offer就被人们认为是发盘的意思;另外promotion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被翻译成为提升的意思,但是在商业活动中却被认为成促销的意思。

(二)用词简单

在进行国际化的沟通交流中,买卖双方讲究的是实际的效率,这一特点使得商务英语具有用词简单化的特点。买卖双方在进行贸易的交流中经常使用简单的词句就能较为清晰和完整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或者是想法,如果在交易的过程中双方采用了过于复杂或者生僻的词语就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导致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分歧,甚至还可能因为交流效果的不好出现巨大的贸易经济损失。

(三)较多的使用缩写词

用最简短的词汇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含义是目前商务英语中最常见的特点之一。在贸易交往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缩写词可以使得双方的交易合同更加的简洁明了,并且还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相关的工作效率。因此在长期的商务活动中很多贸易商人之间已经开始使用大量的缩写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些缩写词语一般都是由专业的术语或者是组织机构的专有名称简化而来的,一般都是采用每个单词的首写字母,比如:FoB的是船上交货的缩写翻译;CoD就是货到付款的简单缩写[1]。

(四)新词不断的出现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综合类语言,和当前的社会发展背景、历史文化等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的不断交流,商务英语中开始出现很多新概念、新思路的英语词汇。这些新词的出现可以更加精准的对物品或者是需求进行全面化、客观化、合理化的描述。比如:internet这词,意指“国际互联网”,在以前的词典中没有出现过,它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数字化及网络体系的产生与运用,而出现的新名词。

(五)词汇丰富

商务英语作为跨境电商贸易中常用语言,吸收了各个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在进行贸易交往的过程中,因为各种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活动导致其具有词汇多样性的特点。并且按照不同的特点可以把商务英语的词汇分成三大类,一种是用于正式场合的论说体;一种是以商业形式体现出来的广告体;还有一种就是出现在商务信函、合同等等具有法律效应场合的公文体。四、商务英语在跨境电商中的现状随着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变得越来越密切,虽然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语言开始被全球的人们重视起来,但是英语仍然还是世界上最广泛的一样语言。在各国之间的进行贸易往来的买卖双方还是会将商务英语作为主要的沟通工具,这就导致了目前各国的人才市场上不断地培养着相关人员的商务英语技能。另外商务英语作为跨境电商的主要交流用语,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呈现的是一种上升化的趋势,在之后的贸易往来中,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具备基本的商务英语沟通技能,但是因为英语是欧洲国家的母语,这也就导致了在跨境电商交易中,欧洲部分国家占有主导地位。

五、商务英语在国际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和实践

根据当前商务英语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的商务英语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国际电子商务阅读中的应用和实践

相关的跨国企业在进行电子商务合作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依靠邮件或者信件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这导致了商务英语必须先以各种资料的阅读和解惑作为立足点,保证买卖双方能够对对方的产品、服务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间接的为后期双方的贸易决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相关的从业人员在进行跨国电商贸易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技巧和商务英语的阅读能力,高效的处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相关的电子邮件。其次因为电子商务的大多数网站的宣传都涉及到了许多的材料,而这些资料很多都是以商务英语为主的,因此相关的业务人员应该加强自己的语言知识的掌握,保证电子商务英语的翻译中的正确性、快速性等基本要求能达到标准。

(二)在国际电子商务写作中的应用和实践

跨境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合作中的发展重点,其中的写作是各国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传达的重要手段之一。商务英语的写作在各国企业的交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商务英语的写作过程中必须以较强的目的性作为自己写作的核心理念,明确的表达卖家提供商品的特征以及商品的基本信息,并且还需要详细的描述卖家所提供的服务具有哪些,对一些买家的咨询及时的、详细的进行回复;买家在进行商业英语的书面写作中,主要表达自己的对产品的需求量、价格、产品的进一步信息或者是一些对产品的要求等等。在相关的人员进行商务英语的写作的过程中必须规范写作要求和书写原则。一般来讲一个经验丰富的商务英语业务人员不单单是具有较强的书面阅读能力,还有较为精准的书面表达能力[2]。

(三)在国际电子商务在线交流中的应用和实践

随着全球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特别是国家之间的电子商务合作成为当前跨国贸易的主流趋势,商务英语因为接受了各国之间的不同文化影响,在表达方式和风格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确保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保持畅通和信息传达的及时性,各国之间都直接利用互联网上的线上交流进行贸易沟通。商务英语在电子商务行业中的在线交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相关的业务人员首先要根据各大电子平台的在线交流技巧,进行快速的交流,从而提高个人的在线交流能力。

六、总结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8

关键词:商务活动中美文化差异跨文化沟通

一、引言

文化是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是一个国家民族特定的观念和价值体系。由于世界各民族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有很大区别,使得沟通方式和交流手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商务活动日益增加,尤其是中美两国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合作和贸易伙伴。由于两国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因此在商务活动的过程中随时会产生跨文化交际和沟通中的冲突。本文旨在探索商务活动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为两国商务领域的跨文化沟通提供有效的启示。

二、商务沟通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面。了解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就能更好地理解该民族的语言和行为模式,便于有效的跨文化沟通。

1.中国传统文化推崇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文化倡导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的利益要服从于集体的利益。先有群体后有个体,个体是群体的一员,而且是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商务活动中的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更加注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企业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企业中个人的成就大多体现在为企业作出多少贡献上,集体从中获得了多少回报。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愿过分表现自己,通常也不愿发表不同的见解,言行举止与集体尽量保持一致。

2.西方文化推崇个人主义

在西方社会里,人们寻求个性化,提倡个人突出,追求个性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主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美国人的追求自我意识较强,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在尊重自己价值观的同时,不允许他人侵犯自己的权利。他们认为:“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因为他们知道,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在商务活动中,美国人极力表现自己,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习惯接受他人的帮助,也不习惯关心和帮助他人。这种价值观在商务活动中还具体地表现在商务人员身上,工作人员强调个人作用,具有很强的奋斗意识和竞争意识。企业不断鼓励员工创新和奋斗,拥有处理各类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商务沟通中的中美价值观的差异对沟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商务谈判中。中国人往往更注意国家和企业的利益,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美国商务工作者在公司得到利益的基础上,更多地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1.中国人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指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即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在商务活动中,中国人首先考虑的是达成共识,然后是细节层次的分析,面对复杂谈判时,注重问题的整体讨论,所以通常临近谈判尾声时,才会在一些问题上做出让步和承诺,从而达成一揽子协议。

2.美国人的逻辑思维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的不同,通常美国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所谓逻辑思维(Logicalthinking),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作为对正在认识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思维方式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因此大多数美国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喜欢对事物本质进行逻辑分析,不喜欢追求折中。在商务活动中,美国人通常将整个活动分解成一系列的小活动,从小到大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商务谈判中,他们会将价格、交货、担保服务合同等问题分次解决,每个步骤都做出让步和承诺,最后达成的是一连串小协议的总和。

在商务沟通中,中国的商务工作者多是以双方获利为宗旨,力求长期合作,体现诚意;而美国人则是往往一次性的解决所有问题,为日后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中美道德规范的差异

中国人受中庸之道的熏陶,万事以和为贵,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直接冲突,多是以委婉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而美国人则倾向于直截了当、直言不讳的交际方式,自由表达观点看法。这种交际方式富有挑战性,但是争论往往只针对工作不针对人。因此,在商务活动中,中国人说话表达模棱两可、不锋芒毕露的作风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实际上受文化的限制,中国人往往把直截了当、直言不讳当成是一种鲁莽行为,而美国人则认为说话含糊不清是没有诚意的。

三、商务活动中的中美跨文化沟通策略和技巧

文化背景和历史造成了中美之间的文化差异。有效的沟通是消除文化差异的最好手段。

(一)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所谓“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or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在商务活动中,东西方的冲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了更好地在商务活动中取得成功,就要有对异国文化的包容精神,理解对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建立互利、互信的合作氛围。因此,建立和谐的跨文化商务交际,首先要避免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上对别人的文化进行解释和评论,减少偏见,克服“民族中心论”。其次,要相互学习,相互理解,求同存异,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解决沟通中的障碍,认识文化特征,减少文化上的差异。

(二)坚持本国文化,尊重异国文化。

成功的商务往来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深入了解本国文化,透彻理解文化自身的产生、演变,可以增强商务工作者在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意识,把握好中西文化的类同和差异。同时,尊重异国文化,把自己置身于对方文化的立场,从对方异国文化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身的本土文化,这样可以在中美商务沟通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从而在商务沟通中处于有利地位,掌握主动权,而不是盲目地陷入另一种文化中。

(三)加强文化沟通与交流,进行文化整合。

在跨国商务往来中,分歧和争执是无法避免的,达成共识是必经之路。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所以在任何商务活动中文化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文化整合是基于不同文化基础之上通过寻求共同发展而创立的,通过文化整合融合差异冲突,求同存异。解决跨文化中的差异,适应异国的社会特点,解除文化冲突,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加强与国际市场的文化沟通。通过沟通和交流,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吸收的,它会随着周围文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文化作为一种资源、财富,而不是一种障碍,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增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商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文化整合的方式,尊重、包容他国文化,学习并吸取其他文化,建立全球文化观,并以此为指导,才能使我国在商务合作中处于优势,使商务活动有效开展,使我国的贸易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徐宪光.跨文化商务沟通[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3]刘雯祺.商务活动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跨化沟通[J].湖北经济学院报,2006,7.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9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商务英语教学也随之兴起,这是一门以培养国际商务英语人才为目标所开设的专门用途语言课程。然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人才培养方式不先进、不完善,师资力量不强等等,所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

一、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基本内涵

一直以来,跨文化沟通能力都受到我国和其他国家学术界的密切关注,特别是外语领域。对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很多研究者都各个角度和领域展开相关的研究,尽管缺乏一个人们都可以接受的定义,但是大多数学认为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指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进行有效交往所具备的能力。Byram认为跨文化沟通能力是指“他国文化知识,跨文化交流技能、语言交流技能,充分尊重各种文化的行为以及价值观,自我意识和批判性文化意识等能力对于个体在特定跨文化环境中与来自不同文化的问进行有效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这就表明现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文化环境,二是得体顺利沟通。我国和其他学者对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构成部分达成共识。跨文化沟通能力主要有包括行为和认知能力。[1]行为能力是指交际者的各种能力,主要有适应能力等等。认知能力主要是指交际者必须要具备一般的文化知识、特性的文化知识、国内和其他国家的宗教、人文等方面知识。

二、商务外语专业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每年向社会输送和培养大量人才的重要场所,担任着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任务的责任。注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是为了真正实现外语教育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说,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目标。不仅体现在学生可以对英语技能和商务知识进行熟练掌握,而且体现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上,也就是学生可以在从事商务翻译、外贸以及金融等工作时可以灵活运用英语实现无障碍的沟通,进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互惠共赢的目标。商务英语专业中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在商务沟通过程中体现,实现一种无障碍的交流。最近几年,我国相关部门宣传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并且其波及范围已经超过全球三分之二国家,所以我国经济进口和出口领域发展迅速,与其他国家经济来往也十分紧密。所以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商务英语跨文化沟通能力很强的优秀人才。然而根据有关资料现实,目前我国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都严重缺乏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比如:中方和美国的商务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美国经理说“oK,ithinkthistechniciansisyourcompanyneeds.”中方经理听了后,回答“ithinkourcompanydon’tneedyoursaidtechniciansforthisproject.”“butwewant.”“no,wereallydon’tneed.”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中方经理不能完全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信息,也不知道在美国,“want”是“willto”的意思。通过该例子能够发现,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是有必要的。

三、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方式不先进、不完善

有些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仍旧使用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没有进行积极的创新,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不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还是认为只要传授语言技能和商业知识即可,忽略了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也没有意识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性。尽管有些教师所制定的教学模式注意到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但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时,只是单纯的将其认定为英国和美国的概况,很难体现出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更深层次的文化。

(二)师资力量不强

当前,大多数商务英语专业教师都不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他们都是从高校刚刚毕业,并没有经过社会历练,就直接到高校从事商务英语教育工作。[3]教师自身对跨文化沟通的教学理念认识模糊,工作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存在滞后性。

(三)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能力不高

许多学生仅仅是停留在学习知识上,很少参加实际练习,其跨文化沟通能力只是局限在解除语言沟通掌握,更加谈不上语言与文化的相融合。

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都侧重于商务知识和英语知识的传授,在此前提下需要增设文化课程,使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语言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同时,还可以增设英国和美国文化、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比较等课程,增加文化课程在高校选修课中占的比例,进而丰富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跨文化意识,更加深刻的认识西方文化,为将来从事外企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转变教学理念

对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来说,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明确意识到语言教学并不是字面上的传授语言,文化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文化,两者相辅相成。通常,为了可以将一门语言学好,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而想要熟练掌握语言,对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合理的设置教学课程,应该开设关于社会文化的课程,但是这样并不意味着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利用社会文化课程能够给学生提供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政治知识、文化知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但也只是提高学生的认知层面,这样就难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因此,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将培养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向学生讲授关于跨文化的专业课程。例如:讲解在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文化因素对每个国家谈判风格产生的影响,以免导致国际商务谈判以失败告终。[4]例如:一家大品牌的美国企业和中欧的一家企业长时间合作,两家企业的业务来往频繁。但在每年的12月份,重新谈判合同的条款时,中欧企业是执行总裁亲自到美国进行谈判,执行总裁自身缺乏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是他觉得美国的这家企业希望在重大谈判中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当也在场。但是对于注重实用价值的美国企业而言,中欧企业的执行总裁并不是正确的人员,他们更加期待和技术人员进行接触,并不希望和中欧企业执行总裁交流。所以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引导学生认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跨文化沟通能力,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改善教学方式

教师在充实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重视教学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加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让学生可以在跨文化交往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通过创设跨文化交际场景,安排学生扮演角色,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加强学生对文化所产生的敏感度;通过分析涉外工作人员的以往工作经验,让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有深刻了解。[5]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高校商务英语教师需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等等,该教学方式能够给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建立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其他同学相互沟通探讨,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四)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因为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过分依靠教师,无法独立思考、分析以及解决问题。[6]对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中将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背诵英语词汇,做大量练习题上,以便于获取符合自己预期目标的考试成绩。同时,教师还要做好一名“引导者,”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懂得除了要掌握课堂上教师传授的基础语言知识,还应该合理运用课外时间阅读和外国文化有关的书本,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于放假时间,到北京或者上海等大城市参加一些国际化展销会,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和其他国家的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切地感悟到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重要性,进而让他们可以意识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要采用适合的方法提高自身跨文化沟通能力。我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惰性较强,往往过分依赖老师,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有限,本科阶段,有限的时间里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也必然有限,因此教师平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意强调商务活动中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商务交流方面的问题,只有现在树立起自主学习文化知识的观念,将来学生才能真正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很多,可以鼓励学生平时多阅读一些外国书籍,观看英语电影,多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历史、习俗和风土人情。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经过课下的努力研究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成果,并及时对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等。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时,不管采用什么培养措施,其主要目标都要放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上,只有通过这样做才能够在各种商务活动中实现预期目标。但是就高校来讲,要想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商务人才,必须要重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莎,管俊.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与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对高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设置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7(49):258-259.

[2]魏凤旗.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探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2(02):16-17+24.

[3]王芳,何明霞.iCC理论模型对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指导意义[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4(04):139-141.

跨文化沟通的概念篇10

关键词:中外合资企业;多元文化;冲突管理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合资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然而不同的文化环境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也随之增加。如何应对文化冲突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是文化背景多元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被普遍接受,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合资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及影响,则是不容回避的。因此,分析探讨中外合资企业普遍存在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现象并寻求破解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一)概念的界定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包括中外合资企业在他国经营时与东道国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也包含在一个企业内部由于员工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产生的冲突。

跨文化管理(transculturemanagement)又被为交叉文化管理(Cross-culturemanagement),其研究目标在于,通过设计适用于多元文化环境的组织管理体系,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跨文化管理的理论框架

1.国家文化模型

霍夫斯蒂德在《文化的后果》(CulturesConsequences)中指出,跨文化研究应该从权力距离(powerDistanee)、不确定性(Uneertainty)、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s)与集体主义(eolleetivism)、男性主义(maseulinity)与女性主义(Femity)等四个维度着手,后来他又增加了儒家动力论(ConfucianDynamism)。这五个文化维度共同构成了霍夫斯蒂德跨文化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后来人们的跨文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Klukhohn和Strodtbeek的价值观取向模型

1961年,美国人类学家Klukhohn和Strodtbeck在《VariationsinValueorientations》提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六大问题,即对人性的看法、对人际关系的看法、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看法,以及活动导向、空间观和时间观。他们认为,人们因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对这六个问题的看法会千差万别。对这些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合理解释日常出现的文化差异现象。

3.edwardt.Hall的高情景文化与低情景文化

知名人类文化学家爱德华・霍尔(edwardt.Hall),通过测算和分析人们在沟通过程中信息传送和接收的清晰度和准确度,提出了“高情景文化语言”和“低情景文化语言”的分析框架,并希望借此架构来分解出因为来自不同国家而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人们在商务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特点和区别。

4.跨文化组织研究

跨文化管理专家nancyJ.adler从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从而指出,要解决组织内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主要有三种可行性方案:即超越、妥协和融合。

三、中外合资型企业的文化冲突管理分析

(一)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

在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深远,权威观念和等级制度被普遍接受,集体意识深入人心。而西方价值观的核心在于个人,即宣扬个人主义至上,崇尚个人为中心。在不同政治、历史、人文环境下出现的中西文明之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为人处事方法。

(二)文化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

文化冲突在中外合资企业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这里主要从显性文化冲突和隐性文化冲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显性文化冲突

显性文化冲突,是指因表达方式所含的意义不同而引发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通过语言、行为表现出来。例如,中国人通常用模糊的答案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是中国人的谨慎、谦虚的体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美国员工更直截了当,不会因某种原因而放弃自己的立场观点。

2.隐性文化冲突

与显性文化冲突相比,隐性文化冲突通常不易察觉,防范起来比较困难;但日积月累,也会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隐性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经营理念冲突

在经营思想方面,西方企业更多地讲求互利,而我国企业则较少考虑对方的获利情况;西方企业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而中国的企业更强调集体智慧,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决策模式。

(2)价值观冲突

企业员工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他们在工作的计划目标、时间价值及风险观念等方面看法各异。西方企业员工信奉适度工作、享受生活的价值观,而中国企业员工则更重视人际交往和归属感。另外,西方管理者敢于创新和冒险,而中方管理者则偏向保守,这也容易引起矛盾冲突。

(3)劳动人事文化冲突

在人事管理方面,中方管理者往往倾向德才兼备的员工,而外方管理者更看重员工自身所具备的工作能力。在人才流动问题方面,中方更强调稳定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条件防止人才流出;外方则强调人员流动的合理性,一般不会人为干涉员工的正常流动。

四、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惠而浦水仙合资失败

1.合作概况

美国惠而浦公司(whirlpoolCorporation)是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和销售商。上海水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原为上海洗衣机总厂,该厂在融资成功后与拥有先进技术的惠而浦公司迅速达成合作意向,二者的结合也被业界称作是“天作之合”。然而如此被看好的合作最终却以惠而浦水仙的连续亏损宣告终结。

2.失败的原因分析

从文化冲突管理角度分析合作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

首先,合作双方彼此缺乏足够的了解,特别是对各自的社会文化环境认识不足。在当时的情况下,惠而浦水仙公司虽然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但由于不了解中国市场需求而照搬美国家电的设计风格,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打开市场。

其次,合作双方未能摸索出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美国惠而浦公司发育成熟的管理团队、管理制度无法适应中国急剧转变的经济环境,这种管理方式的“水火不容”极大限制了企业优势的发挥,许多经营管理策略错位乃至无效。

最后,合作双方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没有建立互信和沟通的协调机制。一方面,惠而浦对中方的经营管理方式很不信任;另一方面,中方也担心会在合资过程中吃亏,对惠而浦有所防范。如此恶性循环,合作最终失败。

(二)案例二:通用汽车的成功合作

1.合作概况

1997年,通用汽车公司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上汽集团)合资组建了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公司坚持品牌经营和产品本土化战略,取得了辉煌的销售业绩。

2.应对文化冲突的方法

在合资公司成立初期,时任公司总经理的胡茂元便意识到,只有吸取那些合资企业文化冲突管理失败的教训,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创立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新的合作理念,企业才有成功的可能。为此,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提出了4S合作理念,主要内容有:

一是学习理解(Study):学习对方的文化习惯和世界先进管理方法,互相理解和支持;

二是以公司利益为重(Sino-foreignJVs’interestsgofirst):从公司利益出发制定决策,追求长远利益;

三是规范行为(Standardization):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恪守公司管理制度,廉洁奉公;

四是灵活务实(Spring):讲究灵活务实,以积极进取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

4S合作理念从不同方面对中美文化差异进行了思考,对形成企业使命、制定公司战略规划、培养企业对公司的热爱与忠诚起到了积极作用。4S合作理念也由此成为公司处理有关文化冲突问题的准则。

3.应对文化冲突管理的启示

(1)有合作诚意,并建立正确的文化冲突管理观念。合作双方承认彼此存在文化差异,并以积极的态度来缩小差异。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一直要求管理人员积极寻找不同文化的结合点,打造良好的合作和工作氛围。

(2)重视沟通,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合作双方对文化层面的交流异常重视,想方设法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搭建交流平台,增进了解和互信。这些做法不仅避免了因沟通不畅而导致企业内部矛盾,还有效控制了文化冲突发生的几率。

(3)慎选管理人员,推动人员本地化。外籍专家级管理人员在派往中国之前都要进行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培训;而与此同时,培养中国本土的管理人员及普通员工,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策略。

(4)融合双方优势,寻求合作平衡。长期以来,合资双方地位平等,并在管理中各展所长,分工明确,同时也有着很好的合作协调机制。

五、总结

对中外合资企业来说,其生产经营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通过惠而浦水仙公司和上海通用公司两个案例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希望能够为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其他跨文化环境中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首先,要有相同或相近的经营理念,打造属于自己的团队文化。共同的经营理念与和谐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减少甚至避免文化冲突,也有助于加强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从而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潜能。

其次,建立双向沟通渠道,确保沟通顺畅。员工文化背景不同,是合资型企业管理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鼓励员工畅所欲言,相互沟通学习,才能实现企业文化的真正融合。

最后,实施企业经营本土化战略。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利用跨文化人才管理合资企业,实现企业本土化经营,是文化背景多元化企业成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胡庆江,马丽兵.海外企业跨文化冲突管理[J].商业时代,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