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十篇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十篇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4:54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1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辅导员;处理策略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通常是指由人为、自然因素或社会政治等原因引起,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大学生起主导作用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个体或。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角色,处于学生工作最前线,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处理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一起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来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案例概况

小月是我校四年级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上大二时交了一个男朋友,平日里对男友非常依赖,因为父母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关心小月,所以男友成了小月情感上的重要寄托。但是随着相处中的种种摩擦,两人的感情渐渐充满了不和谐的因素,在一次电话聊天时,两人因为对某件事的看法存在分歧引发了争吵,随后男友认为彼此性格不适合跟小月提出了分手,小月跟男友多次求情都无法令男友回心转意,小月感觉心理上的情感依托瞬间坍塌了,于是选择了在寝室割腕自杀,幸好室友及时发现后报告老师,挽救了小月的生命。

二、案例处理过程剖析

1.迅速反应、及时沟通

笔者在获知陈某晕倒被送往医院时,预判事情较为严重,于是迅速向院系领导报告情况后,按要求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刻赶往医院。在赶往医院途中,与部分学生干部召开电话碰头会,并向小月的室友、家人和男友等相关人员了解情况,尽可能全方位地对事件进行分析。在充分了解情况后,辅导员作“最好希望、最坏打算”,一方面及时联系学生家属,尽量争取让居住在离学校较近的学生亲属赶往医院;一方面保持沟通,持续向学院及学生处等学校职能部门汇报情况。

2.保持镇静、有效应对

抵达医院后,笔者一是尽量配合医院救治情况的进展做好相关协调工作;二是安抚在场学生的情绪,进一步向学生了解事情的情况,同时第一时间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稳定家长情绪并听取家长的处理意见;三是从学生中物色经历事件全程、有责任心、能客观看待问题、可以帮助处理事件的合适人员,进行相关任务的安排。

3.跟踪了解、化解危机

在医院及时抢救后,笔者及时向领导汇报了情况,并听从学校的处理意见,由小月的父母在之后带小月回家休养一段时间。小月返校后,笔者经常找其谈心或者去宿舍看望她,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尽量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关照,帮助小月把注意力转移到有意义的学生活动上,鼓励她参与学生活动,同时积极和心理咨询老师沟通,缓解心理不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小月至今状态良好,再无过激行为。

三、辅导员在案例处理各阶段的策略探析

1.萌芽期:引导教育,全面预防

首先,做好特殊时间段的预防工作。调查发现,高校突发事件的多发期在以下几个时间段:一是开学和毕业前后,学生由于受到就业、恋爱等问题的困扰,往往会导致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二是考试前后,这个时间段表现为两个极端,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害怕考试不及格会留级甚至退学;而学业优秀的学生往往对自身的要求过高,由于考试后达不到自身的预想结果有可能导致其心理异常。三是各种节假日前后,如五一、国庆长假期间,相当部分学生会选择外出旅游和回家探亲,在此期间也可能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件。四是各类评先评优前后,由于高校的评先评优大部分和经济利益相挂钩,但是奖励名额总是有限的,总会有学生因没有被评上而导致心理不平衡,最直接的体现是每到各类评先评优时,心理咨询机构的学生明显增多。五是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因此,辅导员在这些时间段前后,要点面结合,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和心理辅导工作。

其次,做好特殊对象的预防工作。特别要做好如家庭经济困难、学业有困难、心理异常、恋爱受挫、沉迷于网络游戏等各类特殊对象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诱发突发事件的也往往是这些学生,他们如同“定时炸弹”,如有某一事件触发,可能会导致其出现离校出走、打架斗殴、自杀等行为。如果对事件处置不当,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并将把学校推向社会舆论的浪尖。因此,辅导员在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的同时,尤其要密切注意上述特殊对象,通过各种途径掌握他们的相关信息,建立特殊群体的信息库,平时有计划和他们沟通交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安排班团干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帮扶,多管齐下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解决他们的难题,让他们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轨迹中去。

最后,做好社会热点期间的预防工作。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朝气蓬勃,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易于冲动,特别对于一些政治类事件,学生有时候反应可能会过激。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反应一般先在网络如QQ群、论坛等网络媒体上有所体现,而对他们的过激言论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经别有用意的人煽动,有些学生在冲动之下有可能会将过激想法或言论转化为行动。这类事件一般很少发生,但是一旦发生肯定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作为辅导员平时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敏感性。遇到政治类事件,辅导员首先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和疏导工作,绝不能采取强硬手段压制,否则会将矛盾进一步激化。

2.爆发期:及时处理、有勇有谋

首先,高校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辅导员应在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稳定现场局面,控制事态恶化,并主动参与到突发事件处置的整个过程,包括调查取证,协助做好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工作,负责和当事人的家长联系,要对事件的处置提出合理化建议。此外,辅导员还要注意了解周边学生的思想动态,同时要关注其他在网络上对事件的反应,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危害继续蔓延,进而产生连锁反应。每次突发事件发生时,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各种各样的谣言,辅导员要及时澄清事实,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事件造谣。

其次要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的顺畅。一方面,辅导员要及时将信事件原因、参与人员及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等具体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听从指挥,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另一方面应迅速和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将突发事件的相关情况及学校采取的应急措施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所做的努力,取得家长对学校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并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行动,缓解突发事件对学生产生的冲击。

3.解决期:有效疏导、防患未然

首先,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针对学生在突发事件中产预机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其获得安抚与支持。同时针对严重心理危机的同学,要配合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做心理疏导工作,定期进行心理状况跟踪反馈,以确保学生彻底恢复。

其次,辅导员要做好突发事件的总结工作。首先,要分析导致突发事件的原因,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事件;其次,要认真总结突发事件的整个处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辅导员要结合突发事件以及总结的经验教训开展事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突发事件在给高校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冲击和威胁的同时,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契机,辅导员要紧密结合突发事件实际应对过程,利用突发事件创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展事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召开班会、专题讲座、推出主题宣传橱窗等形式。

四、案例的反思

高校突发事件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稳定和发展,所以,解决好高校突发事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反思,认为要处理后高校突发事件应当从三方面着手进行改善:

1.政策层面

为了加强高校突发事件预防、处理效束,也为了高校辅导员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有法可依、更加明确各方职责、提高处理能力和效果,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完善:树立正确的高校突发事件法律意识,使高校突发事件处理更加规范;把校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纳入高校日常管理工作范围,通过一系列关于高校突发事件法律规定,强化高校及高校各部门、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认真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间的配合协调工作,并把应急预案作为一种应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2.高校层面

首先,高校要建立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反馈系统,不断拓宽、畅通信息渠道,从多方面了解各类信息,及时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因素进行预警和干预,如有涉及大学生有关问题的,应及时通报给辅导员并要求他们尽快采取措施、了解内情、解决问题、排除隐患。高校应建立起尽可能完备的信息反馈系统,如通过建立各部门邮箱和微博、网络平台、咨询屯话等方式收集信息。

其次,制定完善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指为高校突发事件做准备并提供处置突发事件所需要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方法和措施的一整套方案。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职责要明确、内容要完整、类别要丰富、征集范围要广、可操作性要强、文本化和网络化等。

3.辅导员层面

首先,高校辅导员应提升突发事件学习能力,包括对高校突发事件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通过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含义、特点、类型、阶段、层级、诱因等的学习,增强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识别与预判能力,提高对各类高校突发事件的敏感度;通过对各类典型高校突发事件案例的学习、分析,掌握一些常见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其次,提升日常管理能力。高校辅导员日常管理能力是指辅导员通过平时认真细致的工作、卓有成效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高校突发事件的有效预防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而是需要通过辅导员细致的工作、认真的观察分析、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辅导员可以通过深入学生掌握学生动态、关注特殊群体、关注特殊时期和社会热点期学生动向、注意学生干部队伍培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扎实有效的工作提升日常管理能力。

最后,增强突发事件执行能力。增强突发事件应对执行能力作为高校辅导员提升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直接途径,包括快速反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信息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温云峰.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茂名学院学报,2009(2):83-86.

[2].郑广锋.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及预警机制的构建[J].世纪桥,2010(5):78-81.

[3].杨伯成.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辅导员成熟的标志[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12):39-42.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2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校门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我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校门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组成,校长任组长。

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

xxxx

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自护自救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二)校门口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组织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切实履行各自职责。

(四)应急状态期间,领导小组各成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校内各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配合、服从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五)学校内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二、监测与报告

(一)开展突发事件巡视监测。

1、校外人员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2、校外人员已强行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3、校门口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劫持人质、破坏公私财物等,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①迅速报警(110)

②迅速报告校长室。

③对歹徒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④为防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其前应关闭校门。

⑤立即将受伤师生送入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4、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凶器,保护好案发现场。

5、组织校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任何人员都有巡视监测学校突发事件的责任,一发现事件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苗头,应向学校领导汇报。

(二)建立信息报告制度。

突发事件发生或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信息,采用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汇报,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主管部门汇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三)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

对于校门口突发事件,应迅速判断事件性质,根据事件性质,及时向社会、政府各救治排险机构求救,并向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逐级汇报。在得到指示和未得到指示前,对事故可能影响膳后处理的现场、证件证物等要进行保护。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校门口突发事件发生后,校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对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二)校门口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学校应当立即将突发事件所致的伤亡病人送向就近医院,对无法判断伤情的伤病员,应及时报警求救求援。

(三)校门口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疏散、隔离等措施,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校门口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采取临时停课、放学、疏散等措施,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件情况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

(五)校门口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事件性质,应及时与涉及事件的学生家长、教师家属联系,在适当条件下,告知事件原因、处理结果,或者联系家长进行救治。

四、应急预防监控措施

对校门口突发事件要力争做到:及早发现,及时控制,坚决控制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园之外。校门口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要果断处置,尽快平息。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预防为主。在学校校长领导下,学校应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经常深入到学生、教师中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引发事端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避免由于工作疏忽或失误诱发突发事件。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对于突发事件的苗头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

(二)及时处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的苗头,应采取果断措施,将其制止在萌芽状态,决不能让事态扩大和蔓延,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发生意外和经济损失。对学生问题要坚持“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则,千方百计疏导、疏散。对歹徒要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三)教育为主。突发事件发生后,首先要正确判断事件的性质,区分行为是否合法,要求是否正当,并采取相应的方式妥善处理,对一时难以分清性质的,不要急于定性,防止因定性不准处置不当使矛盾激化。

(四)依法办事。处理校门口突发事件,必须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并注意讲究政策和策略,防止由于处理不当激化矛盾。对触犯法律的不法分子,要十分注意取证工作,以便在适当的时机依法处理,对在事件中犯有严重错误的学校教师,学校应依据校纪校规作出处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具体工作:

(一)指挥中心

组成:指挥中心成员由校委会组成,总指挥由校长xx担任。

职责:指挥中心是学校制止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中枢。发生突发事件后,指挥中心成员要立即就位指挥,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和协调各组的具体工作,总揽全局,把握方向。根据事件的类型果断决策,提出指导性建议,及时有效地遏制事态的发展和蔓延,做到“遇突发思想有备,局面乱组织有序”,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二)保卫救护组

组成:保卫救护组由政教处和门卫保安组成。

组长:xx

组员:xxxxxx

职责:在学校指挥中心的直接领导下,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抢救、警戒、疏导、疏散工作。保卫组成员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按照预案分工履行其职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迅速组织布控、警戒,积极配合上级机关的工作,有效地控制事态的发展和蔓延。

(三)后勤保障组

组成:后勤保障组由总务处人员组成。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xx

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后勤保障组在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下,及时进入临战状态,尽一切力量抢救和保护师生安全。

(四)信息组

组成:信息组由教导处和各班主任组成。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xx

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组成员应迅速根据事件类型,及时准确地反馈事件现场的动态情况。多渠道、多方向、多层次,随时了解、掌握、搜集各类信息,注意发现一些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报告指挥中心,为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可靠信息。

六、善后工作

突发事件平息后,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充分利用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对广大师生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认真检查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改进工作,避免再度发生突发事件。

七、处置校门口突发事件值班电话

学校办公室:xx

校长办公室:xx

传达室:xx

八、报告与响应

1、在学校校门口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突发事件的教师,为该案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以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组织、指挥、抢救、控险等报警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组织、抢救和报告工作,若接警后拖延、推委等,一律视为、失职或渎职。学校视失职情况追究失职者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严肃的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3

1.1目的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为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切实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效处置区教育系统发生的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保障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

1.2工作原则

(1)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与有关政策相衔接,全面规范突发公共事件预案,确立统一领导、责任到人、决策科学、反应及时的处置方式。

(2)以人为本,以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以防为主,通过建立综合信息支持体系,准确预测预警;采取得力的防范措施,尽一切可能防止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4)强化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区教育局和学校分级负责,上下结合,及时、迅速、有效收集和上报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确保相关专业应急救援机构依法快速调动各项资源参与应急处置,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5)整合全区教育系统应急资源,构建功能完善、内容全面、覆盖面广、信息共享、决策科学的应急体系;必要时迅速请求区政府应急委调度全区的应急资源,以满足本系统处置突发事件时的需要。

1.3编制依据

(1)国家和市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政策。

(2)贯彻《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教育系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精神,结合区教育系统实际,制定本预案。

1.4基本情况

区有中小学、幼儿园、成职校200多所,在校学生、在园幼儿约10万人,学校和幼儿园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处置难度大,容易造成严重后果。许多学校地理位置特殊:有的紧靠公路,有的濒临河道,有的地处偏僻,这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学校里的实验室、食堂、计算机房、学生宿舍等都是事故易发场所,而相应的安全设施还没有完全到位,因此,加强事故防范尤为重要。

地处东南沿海,夏季容易发生台风、暴雨、雷击等气象灾害,这些都是造成突发事故的潜在因素。

1.5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用于指导预防和处置发生在区应由教育局处置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按照国家分类方法,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汛情台风、地震灾害、气象灾害;

(2)事故灾难:安全生产事故、校舍安全及建设工程事故、交通事故、火灾火险事故、爆炸事故;

(3)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

(4)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群体性上访事件、校园网络有害信息事件。

2组织机构和职责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建立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

2.1组织体系

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负责处置本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导机构,由局党委、局行政有关领导、局有关科室、部门负责人组成,组长由局长兼任,分管安全的副局长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

(1)协调制定本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预案。

(2)组织指挥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处置一般和较重突发公共事件;协调调查和处理一般和较重责任事故;协调配合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处置在教育系统发生的严重和特别严重突发公共事件。

(3)监督事故单位进行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生产秩序。

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副组长兼办公室副主任,相关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1)做好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工作,发挥运转枢纽作用。

(2)负责向区应急办和市教委报送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3)承办应急管理专题会议,督促和落实区应急办有关决定事项、批示。

(4)协调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演练、应急处置、信息和宣传培训工作。

(5)做好对本系统各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年度考核、评比的具体工作。

2.2组织体系框架

各突发公共事件相关职能部门、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资源共享、条块结合”原则,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信息监测与报告

(1)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监督和管理工作。各专项应急工作小组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并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的等级、趋势和危害程度,及时向局应急办提出相应的预警建议。

(2)各应急工作小组,在确认可能引发某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后,应根据相应的基础应急预案及时开展部署,迅速通知各相关科室、部门和单位采取行动,防止事件的发生或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3)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本系统范围内突发公共事件的报警受理和先期处置工作。对于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将情况及时通报给各相关单位。涉及较重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应立即上报区应急办和市教委。

(4)预测将有较重以上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趋势,根据事件的发展状况和严重程度,及时将信息通报给各相关科室、部门,并建议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启动专家顾问组。

3.2预警预防行动

进入预警期后,区教育局及其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严格的防范控制措施,防止事态的发生、发展,并根据预警级别的实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实行日夜值班,加强信息监控、收集;及时向有关单位可能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警告或者劝告,宣传应急和防止、减轻危害的常识;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容易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进行妥善安置;要求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所需应急物资和设备;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

3.3预警级别及

(1)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般(Ⅳ级)、较重(Ⅲ级)、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2)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由区、市应急委。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

(1)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分为四级:即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

(2)区教育系统发生一般或较大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单位应采取措施进行先期应急处理,同时将情况及时上报教育局应急办领导小组。由区教育局应急办统一负责信息上传下达和对外。

(3)区教育系统发生重大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后,突发事件单位应立即报区教育局应急办,局应急办半小时内口头报告区应急办,一小时内书面报区应急办,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情况、求援要求、报告人、联系电话。立即启动教育系统相应应急预案,各级应急工作机构和人员积极配合开展工作;有关信息报经区应急办批准后对外通报和。

4.2信息共享和处理

(1)由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由教育局相关科室、部门、学校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2)现场信息包括:人员伤亡、失踪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待救援人员情况;危险源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控制情况;现场医救情况;现场救援进展情况和现场救援队伍情况;现场救援物资供应情况;现场环境监测情况。现场信息由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采集,及时向区应急办和市教委报告,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4.3通讯

(1)区教育局建立值班制度,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2)应急期间,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各相关科室、部门、学校负责人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4.4指挥和协调

需要区教育局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有关科室、部门、学校开展处置工作,主要是:组织协调有关方面负责人、专家和应急队伍参与应急救援;及时掌握并向区应急办和市教委报告事件进展情况,全力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协调提供应急保障,包括协调各方关系和调度各方救援资源等;部署做好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稳定工作,组织动员师生员工开展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及时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工作原则,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迅速控制突发公共事件事态发展,组织营救、救治和转移、疏散人员,按照有关程序决定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调集和配置本地资源和其它援助资源,组织抢修被损坏的基础设施,为师生员工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并及时向区应急办和市教育委员会报告情况。

参与现场处置工作的区教育局有关科室、部门和学校,应在现场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做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协同作战、高效联动。

4.5应急处置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尤其是进入应急状态后,有关科室、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的指令立即调动救援力量,确保应急处置行动的有效进行,并采取下列措施:

(1)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

(2)迅速消除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3)针对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终止可能导致损害扩大的活动。

(4)抢修被损坏的设施,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保障。

4.6应急人员的安全保护

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救援人员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设备。各有关科室、部门、学校应认真分析事件处置过程中对人员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和所有危害种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救援程序,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

4.7群众的安全保护

(1)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全力保护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教育局有关科室协同相关部门做好师生员工的医疗救助、疾病控制、生活救助。

(2)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确定撤离方式、程序、范围、路线。

(3)处置重大、特大公共事件时,在突发事件单位周围设置应急避难场所,保障在紧急情况下为师生员工提供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应急避难场所内设置必需的生活设施和卫生防疫设施。

4.8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1)当发生较重以上突发公共事件时,区教育局应急领导小组应请示区应急办和区有关职能部门协助救援。社会力量动员由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动员方案,经教育局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同意,由专项应急工作小组具体实施。组织突发事件单位周边群众的撤离应做到决策果断、措施得力、撤离及时。

(2)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如请有关专家、新闻媒体等,向遭受突发公共事件的师生员工宣传心理和精神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效方法,以提高师生员工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

4.9突发公共事件的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1)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聘请有关部门及专家对突发公共事件开展调查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2)区教育局完成相关调查之后,及时向区政府和市教委报告调查结果。

4.10应急结束

(1)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伤亡人员、被困人员已经救出并得到妥善救治和基本安置,无次生、衍生、偶合灾害发生时,分别报区应急办和市教委,经同意后,应急处置工作即告结束。

(2)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需将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报告上报区应急办和市教委。

5后期处置

5.1善后工作

(1)善后处置工作在区教育局党委、行政统一领导下,由相关科室、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相关科室、部门要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突发事件损害核定工作,及时收集、清理和处理污染物,对事件情况、人员补偿、重建能力、可利用资源等做出评估,制定补偿标准和事后恢复计划,并迅速实施。

5.2社会救助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会同相关部门,迅速引导师生员工转移,安置到指定场所,及时组织救灾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调拨,保障师生员工基本生活。

(2)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应组织力量,对损失情况进行评估,登记造册,并组织实施救助工作。

(3)接受救灾捐赠的单位要坚持“专款专用、尊重捐赠者意愿”的原则,按照规定程序安排使用救灾物资。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要建立接受捐赠工作的制度,使灾后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

5.3保险

若人员和财产已投保,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要及时与保险公司联系,尽快获得理赔。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和事故单位要为理赔提供方便和支持,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利益。

5.4调查和总结

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事故原因调查小组,组织专家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根据事件等级报区应急办和市教委。处置结束后,将总结报区应急办和市教委。据此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工作的要求和建议。

6保障措施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区教育局办公室牵头,各相关单位参与,整合完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系统。以教育网为核心,整合全区教育系统公共网络资源,形成由教育局、科室、部门、学校构成的网络传输体系。

6.2交通运输保障

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必要的运输工具、配备专职驾驶员,对全区教育系统的公车进行登记、造册,在应急期间统一调度、使用。

6.3医疗卫生保障

事故单位要配合医院、红十字会等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开展救护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负责做好疾病控制和卫生防疫工作。

6.4经费保障

区教育局每年按照适当比例安排突发公共事件预备经费,作为应急储备金,在一般支出预算中增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专项准备资金。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按照“急事急办”原则,简化工作环节,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7宣传、培训和演习

7.1公众宣传教育

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教育规划,对师生员工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校会、班会等形式,开展危机预防和管理教育,增强师生员工危机防备意识和应急基本知识、技能。

7.2培训

区教育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开展面向领导小组成员、专项应急工作小组成员、救援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知识培训,将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指挥、综合协调等作为重要内容,以增加相关人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能力。各相关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利用现有设施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公共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自救、互救和逃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7.3演习

区教育局各相关科室、部门,定期组织应急演习,做好跨科室、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确保各种紧急状态下的有效沟通和统一指挥。应急演习应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

8监督检查与奖惩

(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由区教育局对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监督主体是区教育局领导班子。区教育局局长和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事故第一责任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日常管理、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质量,列入区教育局对各单位目标考核内容。

(2)对在事故处置中表现优秀、作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

(3)对在事故中有误报、漏报、瞒报、延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或处置不当及其他违纪、违规行为的人员,视情节轻重、造成负面影响和损失的大小追究相应的责任。

9附则

9.1预案目录

9.2预案管理

(1)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预案分为应急预案、基础应急预案二种。其中:

区教育系统应急预案由区教育局依据《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和《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精神和要求,负责制定和修订;基础应急预案由教育局各相关科室、部门根据区教育系统应急预案分别制定和修订。

(2)区教育系统应急预案、基础预案经局党委、行政审议批准后,由局长签署,报区政府、市教委备案。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19-01

对各类突发事件进行必要的演练,保证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应付自如。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安定学生情绪,尽快恢复学院的正常秩序。针对院校的基本特点,特提出以下五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如有学生要求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等时,要求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申请,待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按照要求进行。学院要全程跟踪,发生情况及时处理。

2.如未被批准进行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的,学院要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其活动,不得蔓延到社会,防止事态发展,并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尽力劝其解散。

3.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要立即劝阻,如劝阻无效,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维持秩序的工作,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别有用心的人进入游行队伍寻衅滋事,并及时请公安部门到现场协助做好工作,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4.加强学校巡查和监控,发现不稳定因素苗头时,及时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学管干部和辅导员应立即赶到现场,负责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取证;及时解决,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

5.做好善后与恢复工作。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的实质问题,安抚和平静学生情绪,恢复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6.事件平息后,学院应急领导小组要汇报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巩固稳定局面,防止反弹。

二、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火灾事故处理方法

(1)突发火灾事故后,发现的个人和部门根据火灾情形拨打119、120救援电话,并向辅导员报告,辅导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副书记报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人员疏散、自救和力所能及的灭火工作。(2)辅导员到现场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员工作。(3)迅速切断失火处及毗连区电源,并密切关注建筑物的安全状况,防止继发性危害的发生。

2.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理方法

(1)各年级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日常管理,注意发现拥挤踩踏事故隐患,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2)发生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后,学管干部和辅导员必须及时赶赴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3)副书记和辅导员应组织人员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对受伤者要m行必要的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4)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学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学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3.校园恶通事故处理办法

(1)如校内发生恶通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122、120请求援助,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学院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及学校保卫处。(2)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目击证人,初步了解情况。(3)学管干部和辅导员立即开展工作,并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指挥,并协助公安交警部门查明事故情况。(4)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4.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大型群体活动实行审批制度,经同意后才能举行。并且必须按有关规定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加强管理,保证活动正常开展。(2)活动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活动组织及负责人应立即拨打110、120请求援助,并及时报告学院领导及学校相关部门。(3)领导小组立即召集有关负责人开展抢救受伤学生工作,稳定现场秩序,组织学生有序疏散逃生,尽力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5.组织外出学习、游玩等活动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严格执行外出逐级审批制度,落实安全预估和预防工作。(2)保障通讯联络畅通,定时、定期进行通讯联络和清点人员工作。(3)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学院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开展必要的救助和自救工作。(4)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及时向学校相关部门汇报,并对事件做出准确判断,权衡事件的轻重,统一认识,统一指挥,积极开展救助。努力争取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的支援和帮助。

6.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事故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院领导小组。(2)积极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恶化和扩大。(3)在学校范围内通报事故有关情况,保障校内秩序正常,稳定学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事件发生。

三、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1.传染性疾病处理办法

(1)学生出现结核、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请假就医并向学生处报告,不得带病上学。(2)在校内发现传染病学生,领导小组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开辟隔离室并进行隔离观察,马上打电话联系医院,并根据医院指示进行处理。(3)组织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宿舍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4)如传染病烈性感染,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实行全院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食物中毒处理办法

(1)发现学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2)迅速向学生处报告。(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学生名单,安排医生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四、关于安全突发事件后续工作处理

1.在突发事件调查处理阶段,相关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不得传播或散布各种尚未形成定论的言论信息。

2.第一时间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3.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应急小组成员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4.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做好其他学生的安抚工作,防止事态扩散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良刺激。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5

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校园内师生员工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健康的事件。

  一、组织与指挥

  (一)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及校内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具体组织、指挥、协调,指挥有关科室及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协调并配合县内有关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3、根据需要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施、设备;

  4、根据需要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报请区教育局、卫生局等行政部门及社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5、根据需要对涉及师生及员工的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6、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和指导。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组织专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学校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建立严格的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责任制,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结合实际,拟定本部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四)保证通信联络畅通。应急状态期间,各科室人员必须保证通信网络畅通,主要领导及值班人员电话要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小组,并保持24小时畅通。

  (五)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导小组,负责协助医院预防、诊断、救治及隔离观察工作。

  (六)各科室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做好本科室、本部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服从并配合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的督察和指导。

  (七)学校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服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为处理突发事件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突发事件涉及的有关人员,对区教育局、卫生局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监督检查及采取的'医学措施,应当予以配合。

  (八)卫生室应当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治方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报告与监测

  (一)建立信息报告体系,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情况,紧急或特殊情况随时上报。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公室汇总各方面信息,及时报告校领导小组,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并随时与上级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当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

  (二)严格执行学校重大事件报告程序。应严格贯彻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对于涉及的如下内容应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并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1、出现大批中毒、重大交通事故致人员伤亡而急需抢救时,出现甲类传染病、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需抢救的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县教育局、卫生局提出书面报告。

  2、对于校内发生的影响师生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诸如爆炸受伤、集体中毒、群殴受伤、甲类乙类传染病爆发、意外伤害及其他原因的集体受伤事件等,应在第一时间运送校医务室或医院的同时,由有关值班人员向学校领导、保卫处、学生处、教务处及后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报告,校医应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公室负责校内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审核、。与疫情相关的权威信息的,须经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并请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能随意传播、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4、任何班级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5、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学校举报有关人员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三、应急调查与救治

  (一)突发事件发生后,要负责组织对突发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处理。通过对突发事件调查、现场勘验、采取控制措施等,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协调和配合县内有关医疗技术机构负责对突发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监测、实验室诊断,查明原因,并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议。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在进行事件调查和现场处理的同时,校内保健教师应当立即对突发事件所致的病人提供现场救援与医疗救护。医疗救护技术和力量不足时,应当及时请求医院予以支援。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应立即保护现场、采取隔离措施,要求学生配合调查及参加医学检查,加强学生管理,并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生心态和情绪稳定。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需要,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本校所属卫生室的医疗设施、设备、药品、器材、卫生人员及其应用等医疗资源进行整合调配。

  (五)当发生甲类传染病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例后,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对疑似病例要及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告,同时要详细了解、记录患者家属情况及接触过的人员、去向、联系电话。为流行病调查医生提供详实的流病资料。

  2、学校要加强消毒管理,认真贯彻《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特别要加强对教室、图书室、活动室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工作。

  四、应急预防与监控

  (一)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原则,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对本人及其亲属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家或者在医院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并要加强对重点班级、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

  (二)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监测体温。为师生员工提供有关药品,实行药物预防。设置并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等。

  2、所有师生居所、办公室、会议室等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3、在公共场所工作的职工,如食堂员工以及其他窗口服务人员和就医的病人要加强防护措施,加强健康和卫生情况监控。

  4、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人员来源复杂的各种培训班、课程班尽可能调整,推迟来校授课时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5、一旦发生疫情,对校园要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控外来人员进入。制定学生外出校门的管理规定,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大型集会活动。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要实行登记制度,提醒和动员学生、教职工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从突发事件发生当日起外出人员必须向学校及县教育局请假登记,并要求到过重大传染病疫区的人员返回时必须到县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

  6、对从传染病疫情重点区域返回的人员,必要时可以根据有关法规对其作出隔离医学观察的决定。对外地返回学校的学生、教职工进行登记,安排体检,对有症状者行必要的留诊观察,对无异常的教职工安排居家观察,对无异常的学生由学校安排集中观察。

  (三)加强消毒和爱国卫生工作

  1、各教学楼、食堂、图书室、办公楼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及交通工具,学校统一组织消毒。对确诊的甲类传染病和高度疑似病人学习工作过的场所、居住过的寝室等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消毒,对密切接触人员的工作地点、起居场所进行重点消毒。

  2、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校园内各个建筑物进行清洁打扫。

  (四)在必要时可提出申请,调整教学计划、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安排外出实习活动。

  (五)做好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对待和防范疾病,消除恐慌心理,保证社会的稳定。向校内所有教职工、学生发放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预防知识卡。充分利用本校的现有媒体,普及重大传染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防范的有关科学知识。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6

高校突发事件指的是由于自然、社会、历史、政治等原因,发生于高校内部或者虽发生于高校外部但直接作用于高校师生,多以高校大学生为主导,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的,导致高校师生人身、财产权益受损、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遭破坏等不良后果的危及公共安全、公共生活秩序的紧急事件。其特点为:诱因多样性;爆发瞬时性;迅速扩散性;结果危害性。

一、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处理能力现状

(一)高校辅导员校园安全维稳理念亟需更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安全维稳工作出现了新状况,主要体现在校园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上。相比于先前的以自然灾害、突发传染病、学生群体斗殴滋事的表现形式,现阶段的校园突发事件多表现为大学生网络群体事件、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等。校园突发事件表现形式的改变是与互联网的兴起、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中国式家长观念息息相关的。高校辅导员由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管理学生体量大、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等原因,未能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更新校园安全维稳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使得在实际工作较为被动。

(二)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意识有待加强

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意识主要是指辅导员自身对于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每位辅导员所管理的学生人数都在200人左右,加之突发事件只是非常规性的个别事件,往往使得辅导员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不会针对突发事件的防范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实施相应的预防机制。

(三)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的事中处置能力较差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辅导员作为处理事件的直接责任人,身处事件处理第一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对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是评价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处理能力的重要依据。由于校园突发事件是低概率事件,使得多数辅导员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缺乏实践经验,是多数辅导员工作能力的空白点。当突发事件发生,辅导员往往会慌了手脚乱了方寸、不知该如何应对,没有起到现场组织、有效缓解状况的作用,导致错失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甚至可能导致事态恶化。

(四)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的善后恢复能力不足

很多辅导员将突发事件处理结束作为整件事情的终结,而忽视了事件结束后的相关善后恢复工作。高校突发事件的善后修复工作主要包括:对事件相关学生情绪平复和心理重建工作、网络舆情控制工作、以突发事件为契机的教育工作。突发事件发生后,事件相关的学生心理或多或少会受到冲击和影响,辅导员往往会忽视此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没有及时给予必要的疏导,造成不良后果。一些情况下,辅导员没有把握好有关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导致在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再次出现网络群体性事件,损害了学校、相关当事人的名誉和形象。另外,辅导员往往会错失通过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反思,对其他学生进行校园安全维稳教育的良机。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处理能力的研究

(一)政策法规层面

目前我国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可以作为处理高校突发事件的依据,但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上缺乏有针对性的处理规范,致使现有法规在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可操作性不强。

本文认为,应尽快颁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项法规。法规中,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给出准确定义,明确此项法规的适用范围,明晰在不同情况下突发事件主体各自的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的责任性质、责任类型,规范校园突发事件的赔偿标准,明确对不同类型、同一类型不同严重程度的校园突发事件应采取的措施和处理方法,规范高校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各个部门的职责,强调对高校突发事件预防的重要性等等。

(二)高校管理层面

1.完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善,为辅导员处理校园突发事件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路径规划。平日里辅导员可以通过学习预案内容,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性质、类型、发生原因有较为清晰的认知,提升辅导员对突发事件的预防意识。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的处理方法也为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引,有利于增强高校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处理能力。

2.强化对辅导员校园突发事件的培训

高校应强化对辅导员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而这种培训应具有实效性和权威性。首先,培训的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可以是规模较大的演习活动、覆盖受众范围较广的突发事件处理流程训练,也可以是小范围的演练或方法操作。其次,培训的内容应具有广泛性,培训内容应包括校园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与处理流程,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某几种。再次,培训的频率应该较为频繁,培训周期应为一个月甚至更短,频繁的实际操作和演练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对于突发事件应对事项的熟练度。

3.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

本文在此提出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是包含了以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相关法规为依据,以理论学习提高和实际操作培训为途径,以组建校园突发事件危机处理小组为保障,以明确应对校园突发事件各部门间分工为侧重点,以辅导员和其他校园管理人员为操作主体的多方面、多层次体系式架构。

(三)辅导员自身层面

1.保持校园安全维稳工作理念的与时俱进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变化,辅导员应及时更新关于校园安全维稳的工作理念,改变以往只关注学生学业情况的观念,而应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理念。辅导员应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并要长期不懈的坚持。辅导员要依据时代的变化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

2.提升校园突发事件预防意识

虽然校园突发事件较其他常规性事务发生概率很小,但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很多校园突发事件通过有效的预防是可以予以避免的,所以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提升对此类事件的预防意识。不仅如此,辅导员应将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意识通过级队会、班会、与学生谈话、走访寝室等多种渠道向学生传播开来。

3.增强校园突发事件事中处理能力

高校辅导员应通过学习关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校园突发事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提升自身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理论储备,通过积极参加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培训和实战演习来增强对校园突发事件的实际处理能力,通过与有经验的辅导员交流来储备应对类此事件的经验,通过主动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构建来熟知各类突发事件应对的处理流程。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7

关键词:偶发事件;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秩序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会出现一些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而又与教学目的无关的事件――偶发事件。信息技术课堂由于教学媒体的必要性造成容易出现更多突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预见能力和应变能力。利用好了,偶发事件可以转化为不可多得的教育时机;利用不好,会严重破坏教学秩序,使整个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拖累教学进程。作为信息技术一线教师,偶发事件对课堂的影响我深有体会,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及结合其他同仁的见解,谈谈偶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提出一些处理方法。偶发事件因其引发的因素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外部环境干扰型

1.在机房或是多媒体教室上课突然断电,导致设备不能使用,使教学无法继续进行。如果不及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会使课堂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教学目标不能实现。这种情况,首先要让学生保持安静,然后要及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假设当时正在学习第二章“获取信息”,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引导学生从断电现象中可以获取到哪些信息)。

2.教师上课用的课件、电子教室或其他教学软件突然不能正常使用。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就某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3.上课期间,教师或学生的手机突然响了。

二、课堂异动型

1.分心型

有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小动作:讲话、玩游戏、打瞌睡、看小说、玩纸牌等,影响上课。(教师是该停下来强调纪律还是继续上课当作没看见?总是不好处理)

2.纠纷型

上课时,突然两个同学争执起来,轻者发生口角,重者打斗。

三、学习困扰型

教师对某些教学内容准备不充分、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听不明白。你看我、我看你,小声议论,这属于学习困扰型。尤其在进行某些有难度的内容教学时,经常出现上述情形。前面提到的偶发事件有一些共有的特点:

1.突发性

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即这些事件发生在谁身上,什么时候发生,发生在什么场合,往往带有一定随机性,有时甚至完全是一种巧合,事先很难预料。对于这种事件,教师很难事先做好具体应变的准备,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2.巧妙性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做了周密的计划安排,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依靠教育机智,果断迅速处理。“偶发”事件处理得好,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甚至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偶发”事件处理得不好,课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机智,善于用和谐的方式方法化解偶发事件,使教学能够继续。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1)借题发挥法

此类方法比较适合外部环境干扰型偶发事件。有一次上课时,教师上课用的课件因中毒不能使用了。我的做法是向学生提问“课件为什么会中毒?这个毒跟我们的生物病毒一样吗?你们的电脑或手机有过中毒现象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之后,学生反应热烈,开始讨论这个话题。我还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他们利用因特网查找相关的资料。这节课,我成功地过渡到后面即将学习的计算机病毒内容,完全没有耽误教学进程。

(2)因势利导法

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力利导之。”因势利导,是指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目的方向加以引导。在处理“课堂异动型”偶发事件时,要注意发现和挖掘事件表现出的积极性,顺势将学生引回课堂。有一次上课时,我走进微机室发现王xx同学在上网看电影,引起了周围同学的围观。我顺势就说:“瞧,王xx同学已经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了,现在我们不用去电影院也能看电影了。我们请他给大家讲讲信息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大家鼓掌。”王xx同学听完很兴奋地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讲着他的想法,同时他也明白了上课看电影是不对的,于是很自觉地关闭了电影。

(3)冷却处理法

有些课堂上发生的偶发事件,教师可以暂时“搁置”起来,见怪不怪,处之泰然,不要立即追究,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这种方法多用于在学生之间发生了争执或课堂中学生发生了较严重的违纪行为。

综上所述,教育无小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学会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应付“瞬息万变”的事态,使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8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高校管辖范围内在不可抗力的因素条件下发生的,涉及学校安全稳定以及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危害性大的偶发性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划分

(一)从总体上划分

1.群体性突发事件。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请愿以及集体罢课、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政治性活动、非法传教活动、学生非正常死亡或失踪等可能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安全事故事件。包括学校范围内发生的、火灾、拥挤踩踏、建筑物倒塌等重大安全事故,校园重大交通事故以及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还有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安全事故等。

3.公共卫生事件。包括突然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院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事件;发生在学院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院所在地区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公共卫生事件。

4.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包括利用校园网络发送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迷信、色情等宣传活动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破坏校园网络安全运行各种行为、窃取国家行政部门、学校保密信息的事件。

5.灾害及后勤保障类事件。包括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由其诱发的各种灾害以及造成的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电、气等灾害事故

(二)从突发事件的性质、机理和发生过程划分,可分为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教育考试安全事件。[1]

(三)从突发事件频率划分,可分为聚集事件,治安事件,交通事故、自杀事件,意外死亡和政治事端。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一)预防为主,做好应急工作

首先要以预防为主。认真了解高校大学生的情况,辅导员对每一位同学的近况都应有所了解。学校对突然事件,如火灾,地震等等有应急方案。其次在防范的基础上,如有突发事件发生尽早发现,做好应急与汇报工作。

(二)反应迅速,降低伤害与损失

尽早做好预案工作,成立应对高校突发实践的领导班子,能在发现突发事件第一时刻,调动各项资源,尽早做出应对反映。达到能把突发事件损失与伤害降到最低的效果。

(三)调动资源,发挥整体作用

领导班子在调动资源的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做出反应,彼此之间协调配合,全力投入到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中去。

(四)依托法律,维护师生权益

做到凡事以保护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出发点,尽量缩小事态的影响范围,做好。在以法律为评判实践合理性的基础上,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坚守师生的应得利益。

(五)责任到人,分清责任界限

预防突发实践的应急工作应做到分责任部门,分责到员工。各个部门应在秉承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对内做好本部门的应急工作,对外分清与其他部门责任界限,与其他部门的开展协调工作。

四、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建议

(一)突发事件监测

做好自下而上的突发事件检测体制。保证该突发事件检测体制检测的的正常运行,确保在第一时间内一把手能够得到第一手消息;领导班子做出应对方案,处理期间,确保应急小组人员的调配适当。

(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建立逐级报告制度,从学生信息员、班级辅导员、学生处、保卫处、校领导到教育行政部门的突发事件逐级报告制度。确保各方保持联系,高校应及时与教育部门沟通,探讨处理事故的方案。

(三)重视舆论,加强正面宣传

重视舆论的作用,引导舆论使其发挥作用。除了加强对传统媒体的沟通工作,特别要掌握新媒体的特点与机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做好消息互通,推广高校的正面形象。

(四)完善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机制

1.信息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从学生信息员、班级辅导员、学生处、保卫处、校领导到教育行政部门的突发事件逐级信息传递制度。保证通讯便捷与安全。

2.物资保障。各部门应定期检查处置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的完好和可使用性。在保持物资储备充足的前提下,突发事

件的物资储备应合理存放,利于物资的便利运输。

3.人员保障。应对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领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领导班子在调动资源的过程中,各部门要及时做出反应,彼此之间协调配合,全力投入到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中去。

(五)建立突发事件预防和预警机制

1.重视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各职能部门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各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开展调研,及时排查各类安全隐患,防止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2]

2.预留部分财务为应急所需,做好对应急设施的定期管理,检测,更新等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各方面都做好准备工作。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9

副组长:黄松山

成员:朱清宝

林朝庆

2、学校保卫处为加强平时校园安全的预防力度,快速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城厢中心学校成立保卫处。保卫处由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主要职责是处理校园各种突发事件。具体名单如下:主任:林木田(校长)

副主任:黄松山

成员:朱清宝林朝庆

二、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暴力伤害事件应急预案1、活动的组织者或当班值勤者为第一责任人。2、实行“突发事件首望制度”,即暴力伤害事件一旦发生,首先看见突发事件的教师,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并尽可能阻止暴力伤害行为继续实施。3、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一方面应通知“保卫处”和相关人员迅速赶往事发现场,竭全力阻止暴力伤害行为继续实施,及时疏散学生,全力保护受害师生。另一方面应立即与当地公安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镇政府、县教育局)取得联系,要求救援。4、如发现学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马上送医院诊治,并及时通知受伤害者的家长。5、公安部门到达现场后,应听从他们的指挥,积极配合救援工作。6、事件平息后,协助保护好现场,并向公安部门和上级政府部门详细汇报情况(口头、书面),做好有关材料。7、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对受伤学生及时慰问,稳定情绪,保证校园秩序稳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小组组织人员,接待受伤同学家属并做好解释工作。(二)消防事故应急预案

1、配备好必备的防火安全设施、设备,及时检查电器设备。2、发生火灾时,切断电源,迅速搬离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先用灭火器灭火;火势蔓延,急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立即报告县教育局。3、迅速开通全部安全通道,组织、指挥师生疏散,撤离至安全地带。4、阻止学生救火。5、配合消防部门,做好自救工作。6、尽可能地保护好现场,做好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事记录。

(三)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老师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腹泻等症状,各生活老师、班主任、值周教师等,谁先发现,谁就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2、迅速与医院联系、诊治,采取救护措施,并向教育局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包括:时间、地点、中毒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3、保护现场,做好预留食品、蔬菜的取样工作,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急于冲洗,以备卫生部门检验。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查询他们的身体状况。5、根据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属联系。6、如实汇报有关情况,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工

(四)突发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应急预案1、做好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防和公共卫生工作,宣传防治知识,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2、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和区教育局报告,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3、对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师生交叉感染和扩散。4、在校园、教室内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任课老师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5、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必须由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许来校上课。6、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共同配合预防和诊治。学生病愈回校后,任课老师要做好补课辅导工作。

小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篇10

为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减少和消除因网络舆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学校舆论环境,根据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网络舆情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新闻有利于学校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全体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处置与新闻同时布置、同时落实,新闻依托主流强势媒体、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外来媒体,处置舆情突发事件的各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工作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工作方法

1.加大学校网站建设力度,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网上正面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

加强对校内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对各部门采写的信息,在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各单位网络信息员通过学校网络信息处理平台报送,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组进行文字审核,对涉密信息和重大信息还须同时报校党委、校办审核。

3.

围绕网上热点问题,在师生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新闻网站、门户网站以及互动类网站等,撰写正面评论文章;对涉及本校工作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论坛贴文的形式主动进行引导,消除负面影响。

4.

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在校园网上主动导贴,积极跟贴,适时结帖。及时正面观点,做好正面引导工作。

5.

针对别有用心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理直气壮的舆论斗争,发表即时性评论,及时跟贴,批驳反面声音,澄清事实,抵御负面言论的渗透和传播。

三、工作原则

根据上级加强校园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工作的要求,新闻媒体采访的应急处理,要在第一时间向单位主要领导汇报;接受境外媒体、中央媒体及省级新闻媒体的采访,要同时报学校办公室。未经学校授权和上级同意不得接受任何与学校相关的采访。对违反宣传工作纪律的,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组织机构及上报流程

学校设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行政办公室。

组长:刘中文

成员:陈亚辉、杨杰、马怡然

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可根据情况组成临时的新闻处置工作组。

五、信息收集与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应快速、详细、准确,由事件现场管理人员和处置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向分管领导报告,同时告知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学校研究判断后,形成统一口径,由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授权、确定信息人,并在第一时间以适当方式作出回应。

六、新闻宣传和媒体应对

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即刻启动《突发事件新闻处置应急预案》。

1.沉着、冷静应对,迅速、果断采取措施,阻止突发事件进一步扩大;

2.及时向中心汇报汇报突发事件相关情况和相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3.加强门卫值班和现场巡逻,严控人员进出;

4.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稳定师生员工情绪,教育师生员工(包括临聘人员)不要乱发议论,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外部散播对学校不利的信息;

5.突发事件发生期间,要加强值班,接到新闻媒体人员打来的电话,要询问对方所在的单位、姓名与联系电话,查明意图,立即向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6.门卫、值班人员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要有礼貌地验明证件,登记姓名,并向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通报。

7.对打电话要求前来采访和已经来的新闻媒体采访人员,请他们拨打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8.信息及接待来访均由突发事件新闻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其他任何人员不得乱。

七、监督管理,责任与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