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十篇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十篇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5:01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1

关键词:产前护理干预全母乳喂养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54-02

母乳是新生儿及婴儿的最好食物,有利于增加新生儿及婴儿的抵抗力,促进新生儿及婴儿的生长发育[1]。随着生活压力等因素的增加,全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为此,我们特对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6例产妇在分娩前实行护理干预,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产科2011年8月-2012年8月的产妇21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6例。研究组中年龄20-32岁,平均(24.9±4.5)岁,顺产65例,剖宫产41例;对照组中年龄21-30岁,平均(24.5±3.2)岁,顺产63例,剖宫产43例。两组所有新生儿的阿氏评分均在8-10分之间,排除乳腺疾病及严重妊娠合并症者。两组在一般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

1.2方法。对照组产前不实行护理干预;研究组的产妇在孕第20周开始实行产前护理干预,直至分娩后。对比两组产后全母乳的喂养率及产后1周内新生儿体重、身高的增长情况。

1.3统计学处理。本文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器V1.61分析,均数资料经简明统计学处理器2.0分析,p

2结果

研究组中全母乳喂养96例,占该组的90.57%;对照组中85例,占该组的80.19%。研究组内新生儿一周内身高、体重分别增长(1.34±0.28)cm、(9.9±1.8)g;对照组新生儿一周内身高、体重分别增长(1.16±0.52)cm、(9.1±1.4)g。见表1。

表1两组全母乳及1周内新生儿增长情况对比

组别例数全母乳喂养(例%)身高(cm)体重(g)研究组10696(90.57)1.34±0.289.9±1.8对照组10685(80.19)1.16±0.529.1±1.4X2/t4.573.133.61p

母乳中富含新生儿需要的各种物质,是新生儿及婴儿无可代替的食品。根据国外研究资料显示,9个月前使用母乳的婴儿在成年后智商明显较高[2]。母乳中富含的胡萝卜素、维a酸、牛磺酸等物质有利于新生儿及婴儿抵抗力的增加[3]。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的产妇,受疼痛及精神因素等的影响,乳汁分泌受限,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不足等原因,造成新生儿的全母乳喂养率明显减少。

随着社会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孕妇接受知识的途径也变得多样化。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负责的奶粉生产厂家常虚夸奶粉的好处,使产妇误以为奶粉更适合新生儿;部分产妇由于工作压力的增加,害怕哺乳后体型改变以及产妇乳汁过少等原因[4]造成对母乳喂养意识的不足,一定程度的影响着全母乳的喂养率。因此,我们特对106例孕妇从孕20周开始实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对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在孕妇进行体检时通过口头宣传、发放图片等方法使其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同时积极的与孕妇进行沟通,以了解其对母乳喂养的看法。对部分母乳喂养意识差的孕妇应重点对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同时指导孕妇定期对进行检查,发现凹陷时及时牵拉等处理;从孕28周开始指导家属及孕妇观看有关母乳喂养的碟子;同时告知其科室电话,以便孕妇出现疑问时能够及时解答。②在分娩前做好对孕妇母乳喂养的指导:孕妇入院后至分娩前这段时间内指导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及充足的睡眠,多进食流质食物,如鸡汤、鱼汤等,以增强产后泌乳;并继续着重对其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向孕妇及家属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使产妇做好心理准备,以减少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给分娩及泌乳造成影响。③护理:孕期对产妇进行护理是保证产妇母乳喂养的基础。护理的主要内容为对进行检查,每天定时做牵拉和伸展的练习。同时指导产妇做好对的清洁工作,每日用湿毛巾及清水对及乳晕进行擦洗,以减少皲裂发生的风险;告知产妇在新生儿哭闹时进行喂奶;向其讲解照顾新生儿的注意事项。

本组资料内在产前进行护理干预的一组的全母乳的喂养率明显的高于在产前未进行护理干预的一组,同时头一周内新生儿的体重、身高增长速度也占有明显的优势(p

参考文献

[1]刘凤宁.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18):201-202

[2]李敏.产前及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临床影响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3):217-218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2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母乳喂养;初产妇;泌乳;

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生长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的物质,而且易于消化吸收,是婴儿最安全、最适宜、最符合其生长发育需要的食物[1]。另外,母乳喂养对减少产妇产后恶露、促进子宫复旧、增进母婴感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初产妇自身独特的特征,如产后身体不适、社会角色骤然改变引起的心理变化及缺乏喂养经验等,对乳汁的分泌及母乳喂养的行为均产生较大的影响,产后早期母乳喂养率较低[2]。为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增强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程度,笔者对我院近年收治的部分初产妇行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94例分娩前7d入院待产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5.49±6.27)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9.06±1.84)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59例,剖宫产35例;文化程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13例,大专37例,高中28例,初中及其以下学历16例;出生后1min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排除发育异常、严重妊娠疾病及哺乳禁忌症等病例。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前、产后综合护理干预。

1.2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①产前评估产前了解并评估产妇身体状态、心理状态、条件及对母乳喂养态度等因素,并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详细护理计划。

②健康宣教产前根据患者情况选取多样形式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包括母乳喂养的优势、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技巧、孕期保健知识、护理方法等。产后根据产妇母乳喂养具体情况,纠正其哺乳的错误姿势等。

③心理干预入院后护理人员与产妇及家属积极接触,了解其认识误区及心理障碍情况。根据产妇及家属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心理干预和疏导,纠正其错误心理,积极鼓励和安慰产妇,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并在与家属共同鼓励、支持产妇积极调整心态,适应社会角色的转换。通过心理护理干预,使产妇在产前即产后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促进乳汁提前分泌。对于产后应用药物产妇更应加强心理疏导、干预,使之正确认识药物的使用并帮助其正确哺乳[3]。

④护理新生儿出生后30min内便使之与母体接触并含吮,促进新生儿早吸吮、产妇早泌乳及早期母乳喂养的成功,而后新生儿每2h吸吮一次,以强化其吸吮反射,促进乳汁分泌并增加乳汁分泌量。产后早期对产妇进行护理,热敷并沿乳腺管走形方向进行按摩疏通,每日2次。对于异常的产妇,应增强其母乳喂养信心,并加强护理,如凹陷或扁平者应将牵拉出并巩固立乳反射及泌乳反射;过小者可使用加乳贴,在哺乳过程中逐渐撤掉乳贴,直至新生儿可成功吸吮;过大者则应坚持喂养,哺乳前用刺激新生儿吸吮。

⑤并发症干预产妇产后易出现涨奶、皲裂及乳腺炎等并发症。因而,产后应鼓励产妇坚持喂养,加强产妇正确喂养方法及挤奶方法指导,指导其早期进行母乳喂养,喂养过程中勤哺乳,双侧交替喂养,若产妇出现涨奶,则先喂养新生儿让涨奶一侧。

1.3泌乳量判断标准

奶量除可满足新生儿哺乳需要外,可剩余者为泌乳量足;奶量恰可满足新生儿哺乳需要,无剩余者为泌乳量中;奶量不能满足新生儿哺乳需要者为泌乳量少;标准手法挤压乳汁无乳汁溢出者为无泌乳。

1.4统计学处理

本组所得统计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喂养情况比较

研究组母乳喂养39例,人工喂养2例,混合喂养6例,母乳喂养率为82.98%;对照组母乳喂养24例,母乳喂养率51.06%。研究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4.852,p=0.0120.05)。两组新生儿喂养情况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喂养情况比较[n(%)]

2.2两组产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比较

研究组平均泌乳时间为产后(35.41±7.63)h,对照组平均泌乳时间为(54.92±10.15)h。在泌乳量上,研究组泌乳量足及泌乳量中者分别有36例和6例,5例泌乳量少;对照组泌乳量足及泌乳量中者共20例,27例泌乳量少。研究组泌乳时间及泌乳量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t=21.068,p=0.007;χ2=11.741,p=0.0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产妇泌乳时间及泌乳量比较[n(%)]

3讨论

研究认为,母乳喂养不仅可满足新生儿营养需要,而且在其出生后9个月内与婴儿智力发育密切相关,还对培养新生儿社会情感意识具有重要意义[4]。但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产后疲劳疼痛、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不能快速适应角色转变等原因,不能尽早正确进行母乳喂养[5]。本研究中,通过对初产妇进行产前评估制定详细护理计划、健康宣教、心理干预、产后护理及并发症干预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诸多可能影响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予以干预,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行为,促进其尽早泌乳、尽早母乳喂养,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对于部分行剖宫产初产妇,因产后疼痛明显,易出现焦虑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反应,抑制催产素的分泌,而使产后乳汁分泌时间延迟且乳汁分泌量减少,因而,行剖宫产初产妇术后除加强心理疏导干预外,必要时还需镇痛治疗。另外,护理除前述干预措施外,及时疏通乳腺管对产妇护理及新生儿吸吮具有重要意义。有些产妇由于乳腺管堵塞可导致乳汁分泌不良、肿胀、相对缩短,导致新生儿吸吮困难,产妇胀痛。具体方法为护理人员将拇指、食指放置于患侧乳晕两侧,其余三指扶托,拇指和食指以适度力量将内乳汁挤出。

参考文献:

[1]陈小霞.护理干预对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优生优育,2013,19(7):592-593.

[2]孙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750.

[3]李盛平.护理干预对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92-93.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3

关键词:早产儿;健康教育;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knowledgeofprematureinfantfeedingandnursingcare,andtopopularizetheknowledgeofhealtheducationinprematureinfants,andtoreducetheincidenceofprematureinfants'relateddiseases,andtoimprovethehealthlevelandqualityoflife.methodsaquestionnairesurveywasconductedonthehealtheducationknowledgeof96prematureinfantsborninourhospitalfrom2012to2014.Resultsthemajorityofparentslacktheknowledgeofprematureinfants,resultinginprematureinfantscannotgrownormally,andcaneasilydevelopinfectiousdiseases,nutritionaldeficiencydiseases,etc..Conclusiontostrengthenthehealtheducationofprematureinfants,andtocarryouttheeducationworkoftheparentsofprematureinfants.

Keywords:prematureinfant;Healtheducation;Qualityoflife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w、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婴儿。由于各器官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差,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特别是出生体重在1500g以下者死亡人数占整个新生儿死亡人数的50%以上,占伤儿童的50%,因此预防早产对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儿童的伤率具有重要意义。伴随医学的进步,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如何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是我们每一位儿童保健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近年来我院加大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在儿童保健特别是新生儿保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2年~2014年在钟祥市妇幼保健院住院的早产儿家长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对住院的早产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早产儿家长对早产儿养护知识的认知与需求情况,由儿科医师协助填写调查表,出院前收回调查表。

2结果

2.1基本情况对早产儿母亲共发放问卷96份,收回96份,其中20~24岁44人,25~30岁46人,31~35岁5人,35岁以上1人;小学文化2人,中学40人,大专及以上54人。

2.2结论几乎所有家长对早产儿育儿知识及早产儿易发疾病了解极少,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母亲,每对父母都认为有必要应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早产儿养护知识和技能。

3讨论

3.1早产儿的保暖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棕色脂肪少,产热能力差,寒冷时更易发生低体温,甚至硬肿症;体温调节能力比足月新生儿差,早产儿肌肉活动少、皮下脂肪少、抗寒能力差、容易散热、体温偏低,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所以早产儿要特别注意保暖。早产儿的房间温度要尽量保持恒定,根据体重不同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36℃,空气要保持新鲜,相对湿度在55%~65%,体温越低者,周围环境温度越应接近早产儿的体温。早产儿汗腺发育不全,散热的机能差,在高温环境中体温会随之增高发生高热,应注意每4~6h在腋下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过高或过低,都要采取措施,使他们的体温恢复正常状态,维持在36℃~37℃。

3.2早产儿的喂养早产儿除了消化和吸收能力不如足月儿外,吸吮和吞咽能力也差,常常无力吃奶或不会吃奶。早产儿胃容量极小,易因溢奶呛入呼吸道引发吸入性肺炎,所以早产儿的精心喂养是十分重要的。早产儿应酌情尽早母乳喂养,与足月人乳相比,早产儿的母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必需脂肪酸、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和iga,可使早产儿在较短期内恢复到出生体重,对于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不协调的小早产儿,或有病者可由母亲挤出乳汁经管饲喂养,哺乳量应因人而异,原则上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每次哺乳量越少,喂奶间隔时间也越短,根据喂养后有无腹胀、呕吐、胃内留及体重增长情况进行调整。早产儿可能开始时会有吸吮困难,早产儿的母亲需要帮助他们学会挤奶和用勺子喂奶的技巧,帮助他们母乳喂养。早产儿需定期随访,以保证他们获得所需的足够的母乳,长期营养摄入低于期望值将导致宫外生长迟缓,营养摄入过量将会导致远期潜在不利影响,如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脂质代谢病及心血管病等。

3.3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早产儿体内储存的各种维生素和铁剂较少,在妊娠期就要鼓励孕妇常规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生后也应给予适量的补充,以免发生营养性缺乏性疾病。

3.4实施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早产儿的护理喂养干预能够得到延续。早产儿在出生后一般住进新生儿病房,住院期间由医护人员照护,家长在早产儿出院前很难了解早产儿护理、喂养知识,给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与喂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早产儿出院前开始让家长接触和了解和掌握早产儿护理喂养知识,实行一对一床边护理指导,这样既培养了早产儿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增进了和医护人员间的沟通,又提高了早产儿家庭护理水平,使得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在家里得到延续。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4

【关键词】母乳喂养;哺乳训练;产后营养饮食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71-02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而母乳喂养是婴儿期最科学、最安全的喂养方式,并成为母婴保健工作的重要环节。但近年来由于初孕产妇、低龄和高龄产妇的增多、工作学习压力增加以及产后疲劳、疼痛、忧虑、兴奋等因素影响,加之产妇早期自觉无奶或奶量少,不愿哺乳,产妇拒绝哺乳的事件逐渐增多,中国母乳喂养率呈下滑趋势。为了适应母乳喂养的需要,为新生儿提供足够的母乳,我院加强了母乳喂养宣教及哺乳训练并制定了一套营养饮食指导家属配合实施以促使产妇早泌乳、多泌乳,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选择2011年1月~12月收治单胎顺产初产妇240例,年龄17~35岁,孕周37~41周;均无母乳喂养经验,和发育良好,无母乳喂养禁忌症;营养状况良好;无妊娠合并症;无消化道疾病;心理状况良好;语言交流无障碍;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体重≥2500g;无先天影响吸吮因素。随机将240例产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产时产后失血量、产后用药、新生儿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产前检查,产后普通饮食,产后常规护理:即产后传统母乳喂养护理常规,包括口头母乳喂养宣教;护理指导;帮助家属清洗产妇;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指导正确哺乳方法等。

1.2.2观察组:除上述常规护理外,产前接受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包括纯母乳喂养定义;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的、正确的喂哺姿势、婴儿含接姿势等。并用模型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正确的喂哺姿势、婴儿含接姿势的模拟训练,每次训练均由3年以上专业护士指导进行。产后予清淡饮食随后即予营养饮食,标准为:每天选用主食400~500克、牛奶或豆浆150~250毫升,鱼或精肉150~200克、鸡蛋2个、豆制品100~200克、蔬菜水果500~1000克、烹调油30克左右,这样才能有效保证乳母和婴儿的营养充足。为了喂养孩子产妇需要分泌大量的乳汁,因此产妇在产褥期内多选饮用高营养的汤水如鲫鱼豆腐汤、排骨汤、猪蹄汤以及其他流质、半流质食物。

1.3评价指标观察产后产妇72小时泌乳量的充足度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例数,以wHo母乳喂养培训教材为标准,即产后纯母乳喂养(除母乳外不加任何其它液体、固体食物)及几乎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给婴儿喂食维生素,水,果汁,但每天不超过1~2次)至少6个月,算母乳喂养成功。泌乳量充足:产妇自觉双侧饱满,24小时哺乳>8次,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新生儿情绪平稳,喂奶后婴儿安静入睡2小时以上,大小便正常(大便呈糊状,小便每日6次以上)。不充足:产后72小时仍无乳汁或仅有少量乳汁且下奶感不明显。6月内进行必要的指导及随访。

2结果

通过观察比较两组产妇72小时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经产前母乳喂养宣教、哺乳训练及产后营养饮食指导对母乳喂养率有显著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3讨论

3.1以往的调查显示[1],产妇从护士处获得的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很少,如果护士能耐心细致地做好母乳喂养的定都,就能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提高其成功率。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世界卫生组织都建议妈妈母乳喂养孩子到2岁,产前母乳喂养的宣教使产妇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优点。1、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及营养发育。母乳喂养有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免疫力,在母乳中,尤其是初乳和过度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iga,能增强新生儿呼吸道抵抗力。初乳具有营养和免疫的双重作用,还能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胎粪、清洁肠道。此外,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和白细胞,是新生儿抵抗各种疾病的保护伞,它还含有新生儿不可缺少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据相关资料显示,新生儿最初的一个小时吃到初乳,将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2、母乳喂养经济实惠。母乳不仅对婴儿健康成长有利,对新妈妈恢复身体好,而且比其它喂养品成本低廉,经济实惠。母乳非常容易消化、吸收,可被婴儿机体有效利用。3、母乳干净、安全,它是喂养婴儿的最佳食品。它安全、干净、无毒,无任何副作用,是其它任何食品都无可比拟的,它是天下新妈妈与生俱来的为婴儿提供的“安全粮仓”。4、母乳喂养可降低减少婴儿过敏现象。母乳中拥有天然的“抗生素”,“抗病毒素”等,故用母乳喂养,可大大降低和减少婴儿的各种过敏现象的发生。通过以上的耐心细致的宣教为孕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母乳喂养的氛围,增强孕妇母乳喂养的信心。其次利用模拟婴儿的产前哺乳训练对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明显的影响,通过模拟婴儿进行各种哺乳训练,大大提高了产妇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产妇哺乳的实际操作经验,为孕妇产后的成功哺乳奠定了基础。

3.2据调查因母乳量不足而放弃母乳喂养者占全部放弃者的77%,足够的乳汁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影响产后泌乳量的因素与身体素质、内分泌、产科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2]产后乳汁分泌的早晚、量及乳汁的营养成分个体差异较大,除了生理差异外,产妇的饮食结构对乳汁的分泌和及质量影响很大,饮食指导更是重要内容之一,产妇摄入营养饮食是保证母乳喂养的前提[3]。催乳素水平测定表明产后母乳充足母亲与无奶母亲血中催乳素水平没有明显差别,保证睡眠,提高食欲,增进营养对于促进母乳分泌和成功地进行母乳喂养极为重要[4]。母乳在经历了生产过程之后,产妇的身体一般都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合理的膳食搭配不仅可以让产妇尽快恢复还可以保证有充足的乳汁进行哺乳。通过比较两组产妇的72小时泌乳量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充足,增强了产妇哺乳的信心,产后的营养饮食指导为产妇的母乳喂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许多产妇在出院回家后就减少母乳喂养、给婴儿添加代乳品,因为此时母亲出院,离开了母乳喂养环境,若遇到哺乳困难而得不至医护人员及进的扶持和帮助,容易导致母乳喂养中断[5]。因此产后的随访及产后指导显得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通过产前的母乳喂养宣教、模拟产前哺乳训练并结合产后营养饮食指导,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着显著影响。

参巧文献:

[1]熊承良.临床生殖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

[2]朱丽萍,董秀萍,宋石英.等,.影响母乳喂养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7,12(7):358

[3]王彦敏,梁秀平,韩莉.产后饮食对早泌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6):3387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5

【关键字】护理干预;剖宫产术;母乳喂养;泌乳时间;泌乳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237-02

剖宫产术后产妇常常会因为手术创伤疼痛因素、饮食受限、活动不便等而产生对母乳喂养新生儿的畏惧心理。为了保证母乳喂养新生儿的需求,提前产妇的泌乳时间和提高泌乳量,减轻产后乳胀疼痛,加强剖宫产后对产妇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由于剖宫产术后受饮食、活动的限制,病人角色的强化。使剖宫产术后的母乳喂养与顺产相比要困难的多。为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增加泌乳量,减轻乳胀,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我们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产前产后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术后饮食的管理、哺乳知识的选择、的护理、避免不良情绪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积极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剖宫产患者,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35.27±2.43)岁;孕周37-42周,平均(38.54±1.01)周;其中42例初产妇,20例经产妇;所有孕妇均身体健康,无妊娠期合并症,术前对所有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产后无母乳喂养禁忌症;出生新生二体重2.5-4.0千克,平均(3.26±1.14)千克;新生儿出生的apger评分在9-10分之间,(9.23±0.28)分;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护理方式不同,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产次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主要包括哺乳姿势指导、按需哺乳、合理添加辅食等[1]。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产前对产妇和家属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个家属了解相关的母乳喂养知识,做好产妇母乳喂养评估,有效纠正母乳喂养新生儿的错误认识。(2)产妇术后转回病房后取其自由卧位,由专门护士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让新生儿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并及早吮吸,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加强新生儿吮吸能力,适应并习惯吮吸。行24小时的母婴同室和按需哺乳,正确指导产妇哺乳技巧,严密观察产妇的泌乳情况,依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指导产妇和家属正确的按摩和热敷方式[2]。(3)术后为产妇提供米汤以促进产妇泌乳,进食米汤后卧床休息,6小时后进食鸡汤、鲫鱼汤、米粥等,待产妇的泌乳量能够满足新生儿需求时即可恢复正常饮食。(4)产妇每次哺乳前用温水擦拭、,保持乳腺管畅通,督促产妇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与婴儿同步睡眠[3]。(5)产后知识强化。尤其对于入院急诊剖宫产的产妇,术后要及时纠正不利于母乳喂养的知识及产妇与家属的错误认识,建立哺乳信心。协助产妇完成对母乳喂养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使母乳喂养能顺利地进行。(6)及时指导产妇正确哺乳技巧。术后6小时内,因产妇疲劳和麻醉的影响,此时宜采用卧位哺乳。卧位哺乳能减少产妇体力消耗及防止麻醉后并发症。6小时后即采用半坐卧位哺乳。摇高产妇床头或背部垫靠棉被,呈半坐卧位,并在其身体一侧放置棉被或枕头,垫到适宜的高度。同侧抱住新生儿,新生儿的身体朝向产妇身体后,胸部紧贴产妇胸部,产妇对侧手以C字型托住,尽量做到“三贴”:胸贴胸,腹贴腹,鼻子对,下巴贴。这种姿势可以减小腹壁压力,防止创口受压,减轻疼痛。同时,有利于新生儿含接,便于哺乳。第二天开始采用坐位环抱式哺乳。观察发现,坐位哺乳是哺乳的最佳[2]。(7)改变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开始进少量萝卜汤、米汤,每2-4小时一次,可促进肠蠕动,有效缩短排气时间。[2]排气后开始进半流质饮食,鼓励产妇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高纤维、易消化、多汤类饮食。提早饮食,合理营养可使乳汁分泌明显提前,而且乳量充足。(8)护理。除让新生儿早吸吮、勤吸吮外,术后24小时内对产妇进行按摩,疏通乳腺管,能减轻乳胀,促进早期泌乳。对内陷、扁平,要指导产妇及时纠正。经过纠正,大部分产妇能够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9)避免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导致泌乳素分泌下降,乳汁分泌减少,泌乳不足。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3]。病房可播放轻音乐,一天3次(早上8~9点,下午4~5点,晚上7~8点),使产妇放松心情,术后24小时导尿管拔除后,酌情协助产妇下床边活动,放松身心,并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到和新生儿同步睡眠。

1.3观察指标

加强临床观察,记录好产妇的泌乳时间、泌乳量:能满足新生儿的需求为奶量足,不能满足新生儿需求为奶量少。

1.4统计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泌乳时间为(35.35±4.13)天,对照组为(44.27±4.54)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母乳喂养是喂养婴儿的天然方式,母乳中具有均衡的营养,能够充分的满足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且卫生、方便、温度适宜,有助于新生热的消化和吸收。母乳中不但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而且能够帮助新生儿抵御疾病的侵犯,同时能够增加母子之间的感情。对剖宫产患者进行术后的针对性临床护理干预,能够使产妇了解全面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避免不科学的喂养。在临床护理中,护士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和家属清除心理障碍,使新生儿早接触、早吮吸,勤吸吮,能够在满足其营养需求的同时促进母体子宫复旧[4]。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术后患者的泌乳时间短、泌乳量多,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参考文献:

[1]黄五星,罗美华,林小玲.产后早期湿热敷按摩法配合心理暗示对产妇泌乳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2,30(2):147-148.

[2]刘火姐,曾小惠.护理干预促进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0(20):119-120.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6

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奶水喂养婴儿的方式,是婴儿最安全、最科学的哺乳方式。文献报道母乳占婴儿全部食物的20~79%[1],母乳不仅仅为婴儿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营养,而且可以增加婴儿免疫力、智力,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体健康。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母乳喂养率逐年下降,笔者自2009年1月起对我院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观察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影响因素

1.1剖宫产因素 剖宫产术前、术后限制饮食,导致产妇营养不足,影响乳汁分泌;剖宫产术后需去枕平卧6h不能做到新生儿30min内早吸吮;切口疼痛和宫缩影响;术后使用药物治疗使产妇担心药物通过乳汁排出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等使产妇在术后三天内对母乳喂养信心不足,可造成初乳分泌延迟;输液管道、留置导尿管、镇痛泵导致产妇母乳喂养带来不便。

1.2心理因素 产妇的情绪、休养环境影响乳汁分泌。产妇紧张、焦虑、疼痛,哺乳期受精神刺激,焦虑、生气、烦躁或忧虑等负性情绪,影响下丘脑及垂体的功能,从而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使泌乳量减少;而心理应激会使乳汁分泌明显下降,这些均是乳汁分泌不足的不利因素。

1.3哺乳因素 产妇由于知识缺乏,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不足,不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产妇喂哺经验不足、喂奶姿势不当、乳头含接错误、挤奶手法不当、产前未作乳房护理或保健不当,如喂哺时未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只将乳头含在口中,造成乳头皲裂,引起疼痛而影响哺乳;婴儿吸吮不顺哭闹,导致产妇情绪紧张从而引起乳汁分泌迟延、入量不足。部分产妇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产后三天才会开始有乳汁,不积极进行早吸吮增加乳汁的机会,造成乳汁分泌不足。

1.4母婴患病 婴儿患病母亲紧张、惊恐出现心理障碍引起泌乳减少,婴儿吸吮欲望与能力减弱也可导致乳汁分泌减少;早产、新生儿窒息和低体重儿等需特殊治疗,母婴分离而影响母乳喂养。

1.5乳房-乳头因素 产妇乳头平坦或凹陷,乳头过大使婴儿不易含接;由于婴儿吸吮方法不当或产妇过度在乳头上使用肥皂等刺激物等造成乳头皲裂疼痛使产妇难以忍受;当乳汁开始分泌时,乳房会变热,而且疼痛,甚至如额头版坚硬,乳房肿胀影响婴儿吸吮,如果不及时喂哺,使得乳汁不能及时排出,乳汁会因此而停流。

1.6社会因素 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产妇未休满产假便上班工作,甚至在产褥期就奔波于事业,没有时间纯母乳喂养婴儿;代乳品广告的大肆宣传,使得广大的孕产妇难以抵挡诱惑,从而忽视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宣传深度和广度不足,使产妇无法认识到母乳喂养的好处,导致难以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和决心;有些产妇认为哺乳后身体会变形,如乳房下垂、身体发胖等,母乳喂养需进食大量营养饮食,担心会影响体形的恢复而拒绝哺乳。

2 护理对策

2.1孕期健康教育 产前接受母乳喂养教育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2]。从孕期开始加强母乳喂养的健康知识宣教,通过产前检查、咨询门诊、孕妇学校包括网络和电视孕妇学校,定期举办母乳喂养知识讲座、发放母乳喂养知识宣传手册以及一对一个性化健康教育等方式讲解孕产期保健知识和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用布娃娃示教喂奶的姿势,用假乳房示教挤奶的手法及乳房的护理方法,并向孕妇说明在其住院时会得到护士的帮助,使孕妇及其家属接受母乳喂养知识教育,帮组产妇及家属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2.2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 根据产妇的个性和心理特点,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纠正产妇的不良情绪,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保持良好愉悦的心理状态;告知母乳喂养不仅不影响体形,还能促进子宫的早日康复。

2.3产后健康教育 产后及时向产妇及其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并由责任护士床旁手把手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及含接姿势,喂奶时婴儿的抱姿和体位,产妇托起乳房喂哺的方法,婴儿含接是否恰当,教会产妇如何观察婴儿的吸吮和吞咽声。提倡母婴同室,按需哺乳,不规定具体的时间和次数,以促进乳汁分泌,若婴儿睡眠时间超过3个小时,应叫醒喂奶。夜间哺乳有助于保持奶量,因此鼓励产妇夜间坚持哺乳。

2.4早接触、早吸吮、早哺乳 新生儿出生后应做好三早,能有效刺激母亲大脑中枢分泌催乳素,促进乳汁分泌。新生儿出生30min与产妇早接触,协助新生儿吸吮,时间>30min,哺乳前不给婴儿喂食母乳意外的其它食物,禁用奶瓶及橡皮奶头,避免婴儿产生错觉,对产妇进行个性化的母乳喂养指导。

2.5饮食护理 饮食是乳汁分泌的基础,产妇只有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自身代谢和泌乳的需要。饮食以汤汁为主,多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以利于泌乳。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大麦及其制品。

2.6乳房护理 乳头凹陷或扁平者与怀孕7周左右无早产征象即可开始向外牵拉乳头纠正,产后早期进行徒手乳头伸展与牵拉练习或吸奶器贴于乳房反复抽吸,直至乳头突出立起,然后让婴儿吸吮立起的乳头。喂奶前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后再喂乳,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哺乳完毕用手指轻压婴儿下颌,使婴儿慢慢放开乳头,切不可强行用力拉出,口腔负压时强拉乳头不仅加重疼痛,亦容易导致乳头皲裂。若乳头已有皲裂,可在两次哺乳间挤出少量乳汁均匀涂于乳头乳晕处,可促进乳头表皮修复,每天用清水纱布清洁乳头乳晕。乳房肿胀时用热毛巾湿敷,鼓励产妇增加哺乳的次数,协助其将剩余乳汁排出。

参考文献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7

关键词:早期母乳喂养心理护理

       一、在分娩后的前几天,因有些乳母在分娩时体力过度消耗未得到恢复、乳母不经常哺喂、哺喂的技巧掌握不熟练等原因造成泌乳晚或奶量少,导致新生儿体重下降。母亲往往会出现烦闷、焦燥的心情,怀疑自己没有产生足够奶水的能力,去承担哺育婴儿的任务,从而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医护人员应该富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多给母亲鼓励和支持。尽早耐心的向母亲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早期母乳喂养的问题如何解决、正常泌乳需要几天时间、所谓的“空乳房”并不是一点乳汁也没有。详细了解母乳喂养中的不合理现象,帮组母亲寻找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消除乳母的疑虑,紧张的心理,帮助他们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告诉母亲随着有效吸吮次数的增加及自己体力的恢复,乳量会逐渐增加,且足够喂哺婴儿。让母亲知道,促进乳汁分泌最有效的方法不仅增加对乳头的刺激,而且乳量的多少与其情绪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乳母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坚定喂养的信心,同时得到家人的帮助支持也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及乳母家人应该多给母亲一些良性刺激,帮助她们建立一个来自社会、家庭、亲朋邻里和医护人员的支持系统,鼓励支持乳母树立信心,坚持按需哺乳及夜间哺乳,正确的掌握哺喂技巧并做好乳房护理,合理的营养及休息,不要给婴儿过早的添加辅食,对个别确定泌乳晚的母亲,可建议采用一次性的哺乳补充装置,这样既可满足婴儿的需要,又不减少对乳头的吸吮次数,帮助母亲度过短暂乳量过少危机,解除乳母的紧张心理,一旦乳量稍增多即可拆除装置。因此,只要按上述要点坚持哺乳,乳汁一定会随着婴儿月份的增加而逐渐增多。 

       二、在对待某些特殊婴儿的母乳喂养问题,医护人员应更加关心体贴母亲,因特殊婴儿的母亲心理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母乳喂养过程中会遇到比正常婴儿更多的困难,医护人员及家庭应给母亲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消除她们的紧张心理,鼓励母亲充满信心,让母亲与婴儿频繁地接触,及时解决母乳喂养所遇到的问题,使母亲认识到唯有她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孩子的需要,才足以使她的孩子健康成长,并征得家庭和社会对她们的充分支持。医护人员应该经常与母亲交谈,不断的鼓励,耐心的指导,不断的鼓励使母亲主动积极地进行母乳喂养。

       三、在生后的前几天,婴儿吃的少,所以少量的初乳完全能够满足婴儿的需要,医护人员应该让母亲了解这些情况,乳母不必因初乳少儿担心婴儿饥饿。告诉母亲在出生后的前几天,新生儿体重下降是正常现象,不必紧张,但是必须坚持频繁有效地吸吮,吸吮的次数越多,奶量会逐渐增加,这样,新生的体重会很快恢复。恢复的时间差异很大,根据临床观察,足月儿平均需10天,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早产儿需14-21天,体重下降不超过15%。此外,让母亲了解如何鉴别新生儿黄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

       四、让母亲了解早期频繁吸吮,既有助于下奶,又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让婴儿吃到营养及免疫价值极高的初乳,婴儿免疫力增强,并能促进胎粪排出,减轻黄疸。

       五、让母亲知道烦躁、焦虑的心情会阻碍泌乳反射,影响乳汁的分泌,泌乳晚。愉快的心情,舒适的环境,全身肌肉松弛有益于乳汁的分泌。让母亲知道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拥抱和抚摸婴儿,通过目光和皮肤的接触,有利于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早下奶,并能使婴儿的情绪安定,母亲也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母婴同室;应用及影响

健康教育是以医院作为教学基地,通过对住院患者和其家属有计划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其掌握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戒掉不良生活习惯,建立科学、合理、有利于健康生活习惯的过程。健康教育是产妇产后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产后护理干预对产妇康复及婴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新生婴儿与他们年轻的父母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对产后卫生保健常识、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和新生儿护理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因而对初产妇进行指导和健康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院通过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传统健康宣教,观察组通过我院建立的爱婴病房实行母婴同室护理管理,在对产妇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方法及影响方面总结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50例为对象,年龄22~34岁,平均(25.78±5.38)岁;新生儿孕周(37.59±1.93),日龄(5.27±3.27)d,两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传统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母婴同室护理、新的健康知识教育模式。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孕周、日龄、体重、父母文化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进行。

1.2健康教育及护理方法

观察组护理干预:产妇安排在爱婴病房(母婴同室)中,爱婴病房中设有健康知识宣传画,产科护士对其进行常规婴儿母乳喂养宣导,并根据分娩天数每天为其翻阅健康知识挂历为其讲解,并评估母乳喂养有效性。观察组健康教育:健康知识采用宣传挂历方式,内容包括:入院须知;爱婴病房的安全(如:室息、烫伤、捂被综合征及病房探视人员过多等,并全程协助产妇解决困难);产后一天内的产妇护理须知;母乳喂养的技巧、优点;产后卧位指导;新生儿正确吮方法;产后第二天母乳不足的处理方法、饮食指导、日常卫生注意事项;新生儿换尿不湿的图片讲解;产后第三天奶胀的处理,新生儿晚间哭闹、吐奶的处理;新生儿预防接种及疾病筛查宣教;出院须知(内容包括:新生儿护理要点及常见症状处理方法,新生儿的脐部、大小便、哭声及黄疸的观察,尿布的更换,告知产妇产后40天禁盆浴及性生活,定时做母婴健康检查。产妇顺产3个月、剖宫产6个月后上节育环,避免哺乳期再孕)。对照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75例产妇安排于普通母婴同室病房中,婴儿出生开始对其实施传统的健康知识宣教,常规介绍住院须知、医院环境、主管医护人员及简单新生儿护理要点。两组产妇HamD评分与Hama评分及出院问卷调查:Hama焦虑情绪评分包括:紧张;失眠;抑郁;焦虑;心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肌肉系统症状,谈话表现等14内容,以5分法计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HamD抑郁评分包括:睡眠困难、罪恶感、精神性焦虑、人格解体、精神分裂、自卑感、自知力、躯体性焦虑、记忆力减退、绝望、偏执症等24项内容,以5分法计分。无症状为0分;轻、中度为1分;重度为2分。评分越高抑郁状态越重。出院时对两组产妇发放问卷调查。

1.3观察指标

日常健康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产后母婴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HamD评分及Hama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日常健康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对照组产妇喂养、沐浴、尿布更换、生理特点等日常健康护理知识的掌握率分别为:72.00%,97.33%,74.67%,66.67%;观察组为:98.67%,98.67%,98.67%,97.33%;两组比较观察组产妇喂养、尿布更换、生理特点等日常健康护理知识的掌握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沐浴护理知识掌握度方面,两组产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及婴儿产后并发症对比

护理干预一月后随访,分别选取产妇和婴儿的皲裂、尿潴留、黄疸、红臀四种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3两组HamD评分与Hama评分对比

出院时两组产妇HamD评分与Hama评分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4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信任度及产后纯母乳喂养对比

出院时对两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组产妇对医护人员健康知识教育信任度、满意度及纯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优质的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护理人员对产妇和婴儿进行有计划的、细致全面的、带较强针对性的产后护理,对婴儿的健康及产妇产后恢复,预防母婴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爱婴医院以来,在国内母婴同室已逐渐推广使用。健康教育是产妇产后整体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院的服务要求与日俱增,护理工作既要满足病人多元化需求,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医疗对象的特点开展个性医疗服务,使其享受到物有所值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健康教育既是医院护理的重要职能,也是治疗手段。

在健康知识宣教的过程中,护士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健康知识教育,可增进产妇及家属对疾病预防的保健知识。健康挂历是一种独特健康知识宣教方式,其内容浅显易懂、生动形象,可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及家属,有效提高其认知水平,帮助产妇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同时弥补医务护理人员口头宣教中的不足,提高护理满意度,营造了温馨的爱婴病房,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信誉度及服务水平。传统产后卫生管理宣教被动简单,在婴儿出生后给其家属简单介绍一些注意事项。健康知识教育在开展母婴同室后,护士采用多元化、针对性的宣教(如:宣传画讲解、示范、集中播放影音资料),既向产妇和家属传授护理常识,又指导产妇对新生儿喂养,讲解母乳优点及技巧,指导产妇观察新生儿反应、大小便性状、如何更换尿不湿、测体温及呼吸运动等,将家属护理、母婴同室护理及哺乳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室息、烫伤、呛咳、捂被综合征及病房探视人员过多等)等科普知识讲解给产妇及家属。对暂不能与婴儿同住的产妇,哺乳由护士指导挤奶,保持乳汁分泌。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妇在通过健康教育宣教后,产妇喂养、尿布更换、生理特点等日常健康护理知识的掌握率高达98.67%,98.67%,97.33%,显著高于采用传统产后卫生管理宣教的产妇。

宣教健康知识教育宣教形式的多样化,采取座谈讲解示范、母婴室挂健康知识宣传画、播放音像资料等,可巩固宣传效果,从而推动母乳喂养,教会产妇新生儿沐浴、保暖方法、喂养常识、计免程序使用、辅食选择等健康知识,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中,经健康知识教育后的母婴并发症率均明显低于采用传统产后卫生管理宣教的母婴,健康知识教育后的产妇出院信任度、满意度、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5.33%、89.33%、88.00%,均显著优于采用传统产后卫生管理宣教的产妇。此外,我院研究中,经健康知识教育后的产妇出院时HamD评分及Hama评分明显低于传统产后卫生管理宣教的产妇。新生儿刚离开母体时,生活能力、免疫力低下,需要产妇及其家属的精心护理才能健康成长。因此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人文、社会及心理学知识,才能耐心的与不同文化层次的产妇及家属有效沟通,并作出全面评估和系统性的培顺、宣教。

参考文献

[1]张桂秋,闫树英,杨晓燕,等.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4,18(3):293-297.

[2]余海珠,吴剑,王悦华.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因素研究与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21(6):649-651.

[3]徐海宁,李敏香,林望.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34(12):1973-1975.

[4]冯彩英.营养指导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9):4718-4719.

[5]李娉霞,雪丽霜,葛圆,等.独生子女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1):5136-5138.

[6]刘萍花,肖亚.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3):5402-5403.

[7]喻诚华,薛小红.个性化健康教育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9):140-142.

[8]夏红霞,朱志萍,杜兰芳.产后健康宣教对初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5,14(3):313-315.

[9]高哈尔,王培玉,马德福.母乳喂养时间与产后体重滞留的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15,44(6):1019-1022.

[10]郭丽侠,杨宇艳.母婴同室新生儿黄疸的早期监测与干预措施[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5):2363-2364.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9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二院妇产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1)【摘要】目的:协助剖宫产的产妇顺利进行哺乳喂养,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方法:根据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常见的问题对剖宫产的产妇进行宣传教育、心理护理、术前、术后等护理工作。结果:促使更多的剖腹产产妇采取母乳喂养的方式。结论:恰当的护理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关键词】剖宫产;母乳喂养;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52-01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有人工喂养不可比拟的优势,对母婴的健康有直接调控作用[1]。今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及观念的改变,巨大儿及胎位不正等现象增多,剖宫产率逐步上升。因此做好产妇母乳喂养指导,成为一个刻不容缓问题。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6月在我院剖宫产的产妇240例,年龄23-35岁,孕周37-42周,初产,单胎。无任何并发症和合并症。母婴健康。手术方式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1.2结果没有做到早期母乳喂养的原因有:认为没有或乳汁不足占120例,占50%;产妇怕伤口疼痛40例,在16.6%;认为喂哺受限30例,占12.5%,认为术后使用药物对乳汁受影响20例占8.33%,20%婴儿错觉。2影响因素2.1知识缺乏与缺乏剖腹产知识有关,担心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及术中出血会影响母乳分泌。2.2术后限制,剖宫产术后因硬膜外麻醉需去枕平卧6小时,产妇身上置有静脉输液管、导尿管、腹部切口加压砂袋等限制,首次产妇在母乳喂养时产生畏惧情绪,甚至认为无法喂哺。2.3惧怕切口疼痛担心伤口疼痛,怕授乳时挤压刀口,婴儿吸时,刺激子宫收缩,引起刀口疼痛加剧,导致产妇不愿意授乳。2.4认为药物对乳汁有影响担心药物对新生儿及乳汁影响2.5错觉不认识初乳的重要性,认为产妇3天后才有母乳,不能进行早期刺激,而采用奶瓶喂养,使婴儿产生错觉,拒绝哺乳。3护理措施3.1术前心理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做好剖宫产术前的健康教育,耐心回答所提的问题,消除她们焦虑、紧张情绪,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并对手术充满信心,以减轻生理、心理刺激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同时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及喂养技巧,用模型示教,让他们有充分的心理准备。3.2术中早接触当手术顺利取出胎儿后,及时告诉产妇;新生儿脐部处理完毕,让母婴进行皮肤接触30分钟。早期皮肤接触,能刺激产妇腺垂体释放催产素及催乳素,促进早泌乳,更增添了母子感情,让产妇充分体会到做母亲的喜悦而产生哺乳欲望。3.3术后护理:(1)术后早吸吮母婴同步入病房后,须及早帮助进行早吸吮。此时因产妇体弱,责任护士须进行母乳喂养具体指导,完整地协助一次哺乳,不因限制及输液管、导尿管的影响放松母乳喂养,同时反复讲解乳汁分泌的生理过程和早吸吮的好处,初乳的免疫功能及产妇乳汁分泌的自身调节[2],.母婴接触的作用,增强产妇的信心,调动家属的积极性。将产妇畏难情绪消灭在萌芽阶段。(2)纠正产妇认为乳汁不足的错误认识,鼓励术后早进食:我们向产妇及家属反复讲明,产后泌乳是自然生理现象,不会因少量失血和麻醉而影响乳汁分泌,只有让婴儿频繁吸吮,才能使乳汁分泌增加;术后6小时进流质饮食,能及时满足机体营养需要,亦致乳汁分泌时间提前[3],使其消除误解,愉快接受母乳喂养。(3)采取舒适针对产妇惧怕疼痛心理,我们鼓励其采取坐位环抱式授乳,减轻产妇抱婴儿的负担,使腹部肌肉放松,防止切口受压,减轻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4]。对吸吮引起的子宫收缩痛,我们向产妇解释,宫缩能加快子宫复旧,减少流血,促进康复,使产妇坚持按需哺乳。(4)对担心术后所用药物会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的产妇,我们向其讲明,所有用药医生都经过慎重选择,并且乳汁中含量极少,对婴儿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消除了她们的顾虑,积极主动地进行母乳喂养,保障了母乳喂养的成功。实践证明,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术后、耐心、具体的母乳喂养指导,能帮助产妇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让她们真正懂得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并成功地实施母乳喂养。我科240例产妇出院时,231例(占96%)有了足够的乳汁,为以后4~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周继勇,衣明纪.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远期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6:501-503.[2]胡荣珍.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难点及对策护理学杂志[J].2002,17(4):281.[3]张叶,杨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实用护理杂志,1998;10:537[4]钟冬秀.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0;3:133

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知识篇10

【关键词】健康教育分娩方式新生儿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号: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323-01

随着医学模式与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愈来愈迫切。针对产科的特点,全面考虑母亲、婴儿、家庭、社会全方位的需要,教给孕妇有关知识,能减轻临产时的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产前检查,入院后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我院于2005年开展孕妇学校培训工作以来,正确引导孕产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5月-9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400例,其中参加孕期培训200例,未参加孕期培训200例,两组间孕妇年龄、孕周、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健康教育的内容

1.2.1孕期管理不论是否选择在该院分娩,鼓励她们参加该院孕期培训。培训内容:孕期营养指导、分娩方式的选择、如何缓解精神压力、如何预防孕期糖尿病、孕期姿势、如何稳定孕妇血压、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培训方法:授课、操作示范、互动、个体指导。

1.2.1.1孕期营养指导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准妈妈唯恐胎儿营养不足,摄入过多营养不仅使自己体重超标身材走形,还会对自己和宝宝的健康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骨关节炎、血栓形成、产后抑郁症等。

1.2.1.2分娩知识的宣教给孕妇讲解分娩机制、分娩过程及产生疼痛的原因、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规律,讲解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巧,以减轻疼痛。指导孕妇在宫缩间歇要充分休息,多饮水,多排尿,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以适应分娩的体力消耗.多走立跪趴蹲产妇自由选择,改变以往的仰卧分娩方式。

1.2.1.3孕期姿势孕期重要的是避免背部弯曲。另外,为避免一些不良症状发生,可采用提肛动作,轻轻吸气,并用力缩紧,直到再也使不出劲为止,稍待片刻,然后逐渐放开。每日若能坚持作2-4次,对阴道分娩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1.2.1.4新生儿护理包括换尿片、洗澡、保暖、大小便观察、常见症状及简单的处理。

1.2.1.5母乳喂养指导包括喂养姿势、婴儿含接方法、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的重要性,宣传母乳喂养对产妇及婴儿的好处,尽可能树立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1.2.1.6如何合理坐“月子”指导孕妇在生孩子以后科学地、合理的坐月子的方法。包括:饮食、活动、休息等。

1.2.2对两组产妇剖宫产率、初乳分泌时间、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护理进行比较。

2结果

2.1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的比较,由于对照组有过早用力、膀胱充盈、产科知识缺乏等因素,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

剖宫产率观察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

2.2两组孕妇产程时间及初乳分泌时间的比较: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观察组显著性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显著提前,见表2: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显著性缩短,初乳分泌时间显著提前.

2.3观察组普遍比对照组更会护理新生儿

3讨论

3.1孕期健康教育提高自然分娩率,使产妇了解到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利弊,掌握分娩技巧,使孕妇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健康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完成分娩的能力,从而促进了自然分娩。

3.2孕期健康教育促进了母乳喂养,孕期孕妇了解母乳分泌的早晚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初乳对婴儿的重要性,母乳喂养对母亲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好处,母乳是建立母婴对婴儿的智商、情商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3.3孕期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提前掌握了一些新生儿的护理知识,不至于宝宝出生后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护理,如何喂养,同时,也给病房的宣教工作打下了基础。

3.4孕期健康教育灌输了一些新的知识,使产妇及家属懂得如何合理的坐“月子”,对产妇的的身心愉悦,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孕期健康教育,加之个性化的指导,使孕妇出现异常时有心理准备,使其在认知、情绪、行为和心理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分娩的不适,提高孕妇对心理应激的应对技巧和承受能力,使母婴平安度过分娩期,提高了顺产率,明显减少了孕产妇的手术损伤和痛苦。因此孕期健康教育及产前培训可作为孕期保健的常规来开展。

参考文献